CN1472953A - 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72953A
CN1472953A CNA031467121A CN03146712A CN1472953A CN 1472953 A CN1472953 A CN 1472953A CN A031467121 A CNA031467121 A CN A031467121A CN 03146712 A CN03146712 A CN 03146712A CN 1472953 A CN1472953 A CN 1472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mentioned
image read
original cop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467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
菅隆之
高岸宏彰
ʷ
青山武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72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29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Light Sources And Details Of Projection-Printing Devices (AREA)
  • Optical Systems Of Projection Type Cop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光量分布形状变化较小的图像读取装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灯的一端与另一端侧的温度差较小的图像读取装置。本发明为具有承载原稿的原稿承载部、对原稿承载部上的原稿进行照明的光源、接受从原稿发出的反射光的受光部、向远离上述光源方向送风的送风装置和使从上述送风装置送出的风吹向上述光源的壁面的图像读取装置。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原稿,将从原稿发出的反射光进行光电转换,从而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图像读取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用灯照射原稿,利用透镜将从原稿发出的散射光成像,进而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将其读取。
近些年来,随着读取的高速化及高画质化,迫切需要提高灯光的亮度,灯的温度升高成为一大问题。
另外,对于使用了自动运送原稿的自动原稿运送装置(AutomaticDirection Finder,以下简写为‘ADF’)的图像读取装置,一般为在点亮灯的状态下使其静止,移动原稿而对图像进行走纸读取,由于必须持续点亮灯,这成为了导致灯温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8-179676号中,如图7所示,说明了在通常的拷贝模式下的灯的初始位置附近及利用ADF进行走纸读取时的灯的位置附近分别配置风扇,直接对灯进行吹风进行冷却的方法。
但是,在如图7所示的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8-179676号中所述的那样的结构中,走纸读取时持续点亮灯701,当令设计于走纸读取位置附近的冷却风扇702转动起来时,位于灯702附近的灯的内侧和距离风扇较远侧产生风速差,灯的近前侧内侧的热量损失掉,变暖的空气被运送出等原因,当持续点亮灯701时,就会产生灯的内侧和近前侧的表面温差较大的问题。这样,当灯的温差变大时,由于温度而引起的发光体的特性变化,在灯的亮度上会产生差异。
图8显示了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8-179676号中所述的结构中,在从灯的内侧送出风扇的风,风直接吹在灯上并使其冷却的情况下,测定灯的纵长方向的温度分布的变化和光量分布变化的一个例子。
如图8所示,持续点亮灯数分钟时,在灯的纵长方向上产生温差,这样,刚点亮灯时的光量分布曲线和持续点亮灯后的光量分布曲线呈完全不同的形状。
如图8所示如果光量分布的形状发生变化,由于得不到修正,图像的一部分会变暗,对于彩色的图像读取装置,会破坏R·G·B的平衡,从而产生色质变化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量分布形状变化较小的图像读取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令灯的一侧和另一侧的温度差小的图像读取装置。
本发明的进而另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具有:承载原稿的原稿承载部,对原稿承载部上的原稿进行照明的光源,接受从原稿发出的反射光的受光部,向远离上述光源方向送风的送风装置,使从上述送风装置送出的风吹向上述光源的壁面。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将在以下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图像读取装置大致构成的断面图。
图2是图1所示图像读取装置的仰视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其它构成图。
图4是显示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大致构成的图。
图5是显示第3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大致构成的图。
图6是显示第3实施方式其它构成的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图像读取装置的仰视图。
图8是显示测定在使用现有技术的图像读取装置并冷却光源时的光源温度分布和光量分布变化的图。
图9是显示测定在使用本发明图像读取装置并冷却光源时的光源温度分布和光量分布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下图,举例详细地说明该发明合适的实施方式。其中,在该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及其相应的配置等,并不限定于特定的记载,也不是只限定该发明的范围于这些情况。
第1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图像读取装置大致构成的截面图。
在自由安装于图像读取装置主体101上的ADF201上装载的原稿,由运送滚筒203至208以及压纸辊209,运送到装置主体101的走纸读取玻璃102上后,回收于排纸托盘210上。
装置主体101上有隔着玻璃102或玻璃111照射原稿的光源103,用于导引从原稿发出的反射光到受光部的反射镜104、105、106,成像透镜107,和对光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电信号的CCD(Change CoupledDevice)108,光源103及反射镜104被安装在第1光学台109上,反射镜105、106被安装在第2光学台110上。另外,对于装备有光源103、反射镜104、105、106和光学台109、110的光扫描装置,由电缆与步进电机(图中未示)相连接的光学台109、110,根据步进电机的转动被控制为与原稿台玻璃111平行地移动。
另外,在装置主体101上,设置防止由高速地被驱动的CCD驱动电路所产生的放电噪音到达扫描仪外的遮盖CCD的周边的CCD外壳112,如图2所示在该CCD外壳112的左侧侧面上设置整流板114。
在该构造中,当对由ADF201的运动而移动的原稿进行走纸读取时,由图中未示的步进电机的作用,使第1光学台109移动并停止在初始设定的走纸读取位置。
原稿202由运送滚筒203至208以及印刷滚筒209运送,在通过走纸读取玻璃102和压纸辊209之间的过程中,被光源103照射,通过第1反射镜104、第2反射镜105、第3反射镜106和透镜107,向CCD108进行光学扫描。
由于可将数张原稿放置在ADF201上,直到扫描完所有的原稿,光源103持续地被点亮,导致灯的温度上升。因此,如图2所示,将图像读取装置外的空气送入装置内的风扇113,配置于在走纸读取时当第1光学台109静止时的光源103的右侧旁图像读取装置内侧框体壁面上,在点亮光源103时回转,将图像读取装置外的空气送入装置内,对光源103进行冷却。
图2中显示了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仰视图。另外,ADF201在图2中省略了。
图2所示的第1光学台109、第2光学台110的位置为走纸读取时静止的位置。
风扇113配置于图像读取装置框体的壁面上,且与光源103反向呈角度a,走纸读取时的光源103的位置被设定于从风扇113送出的风直接吹到的范围(图中虚线所示的范围)以外的地方。
而且,走纸读取时当使风扇113转动时,由风扇113送出的风沿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撞到CCD外壳112的壁面上,由设计于该壁面上的作为整流装置的整流板114改变方向并向着光源103的方向吹去。然后,通过光源103的纵长方向,以大致均一的风速通过光源103的周围,以夺取从光源103产生的热量,从设计于图像读取装置侧面的通风口送出机器外。
这样,从送风装置送出的风不直接与光源相接触,因其遇到在送风装置中送风方向上存在的作为壁面的CCD外壳112的壁面,改变向着光源的方向,可沿光源纵长方向均一地接触风,从而在光源的纵长方向不产生温差。图9中显示了本实施方式的灯的温度分布和光量分布。因此,即使持续点亮灯,如图9中所示,光量分布的形状不变化。
另外,在CCD外壳112上设置了用于确保从第3反射镜106向设置于该CCD外壳内的成像装置107的光路的开口部(图中未示出),风向CCD外壳112的壁面流动的一部分,由该开口部进入CCD外壳112的内部,在透镜107及CCD108的周围流动。
因此,在配置了本图像读取装置的空间的室温在急速上升的情况下可比现有技术更早地消除生成于透镜107和CCD108的结露。
另外,即使不设置整流板114,由CCD外壳112的壁面,空气流流向着光源103,最好使尽可能有效地保持均一的风速吹向光源。
另外,在不设置CCD外壳112的情况或只在离开走纸读取时的光源103的位置上配置风扇113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利用图像读取装置主体的框体的壁面,也可以使风成为朝向光源的气流。类似的情况,在图像读取装置主体的框体的壁面上,如果也设置如设置在图2中的CCD外壳的壁面上那样的整流板,就可以形成效果较好具有均一风速的气流。但是,由于如果壁面离开光源冷却效果就会下降,因此最好使用尽量靠近光源的壁面。
另外,在设置CCD外壳112的情况下,由于有许多风流入CCD外壳中,如果在CCD外壳的侧面或上面开一个大孔,或开多个小孔,可以得到较早消除结露的效果。
另外,配置风扇,不仅限制于如图2、3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内侧的框体壁面,即使配置在近前侧的框体壁面上也可以得到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而且,配置的风扇的数目不仅仅限于一个,设置多个风扇能够提高冷却效果。因此,最好根据该画像读取装置的使用环境,考虑消耗的电力和风扇的噪音等因素适当地决定设置风扇的数量。
第2实施方式
利用图4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4中的第1光学台109及第2光学台110的位置是使用ADF进行走纸读取时的静止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对应,改变风扇413的配置,配置于走纸读取时静止的光源103的位置的左侧。另外,与光源103的纵长方向平行,且离该光源最近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框体的壁面上设置整流板414。
风扇413在走纸读取时第1光学台109配置于静止的情况下的光源103的左侧附近,配置于图像读取装置内侧框体壁面,且同光源103相反的方向呈角度b配置,走纸读取时的光源103设定于与从风扇413送出风直接面对的范围(图中虚线所示的范围)之外。然后,在点亮光源103的时候转动着,将图像读取装置外的空气送入装置内部冷却光源103。
转动风扇413送入机内的空气,如图4所示,撞到距离风扇413最近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框体壁面,由设计在该壁面的整流板414,改变方向并向着光源103的方向。然后,在光源103的纵长方向上以大致均一的风速,通过光源103的周围。此时夺取从光源发出的热量,从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的框体框架的相反侧侧面的通风口415流出机外。
这样,由于光源纵长方向上流动着均一的风,在光源的纵长方向上就不会产生温差。因此,即使持续点亮灯之后,如图9所示那样光量的分布形状不变。
另外,虽然即使不设置整流板414,由图像读取装置的框体壁面也能使空气的流动向着光源,但为了更有效地以均一风速的风吹向光源,最好设置整流板。
另外,设置风扇并不仅仅限于图像读取装置的内侧的壁面上,即使配置在近前侧的壁面上也可以得到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而且,配制的风扇数目不限于一个,设置数个风扇可提高冷却效果。因此,最好根据该图像读取装置的使用环境,考虑消耗的电力·风扇的噪音等因素适当地决定设置风扇的数量。
第3实施方式
利用图5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5中的第1光学台109及第2光学台110的位置是使用ADF进行走纸读取时的静止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对应,改变风扇513的配置,在走纸读取时静止的光源103的位置的左侧配置于图像读取装置的底面。另外,与光源103的纵长方向平行,且离该光源最近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框体的壁面上设置整流板514。
由于其它的结构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同一组成部分取同一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
如图5所示,风扇513,配置于走纸读取时第1光学台109静止的情况下的光源103的左下侧附近,在图像读取装置的框体底面,同光源相反的方向呈角度c配置,走纸读取时的光源103设定于与从风扇513送出的风直接面对的范围(图中虚线所示的范围)之外。然后,在点亮光源103的时候转动着,将图像读取装置外的空气送入装置内部并冷却光源103。
转动风扇513送入机内的空气,如图5所示,撞到图像读取装置的框体框架的壁面,由整流板514改变方向,朝向光源103的方向。
风扇513向相对于光源的纵长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将风送出,从风扇送出的风在到达光源之前的过程中,由于在光源的纵长方向(与图5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变宽,在光源103纵长方向上以大致均一的风速通过光源103的周围。此时夺取从光源发出的热量。
这样,由于在光源纵长方向上流动着具有大致均一风速的风,所以在光源的纵长方向上就不会产生温差。因此,即使持续点亮灯之后,如图9所示那样光量的分布形状不变。
另外,虽然即使不设置整流板514,由图像读取装置的框架侧面也能使空气的流动向着光源,但与第1、第2实施方式相同,为了更有效地以均一风速的风吹向光源,最好设置整流板。
图5虽显示了从风扇送出的空气利用图像读取装置的框体框架的侧面朝向光源的构造,但如图6所示,将风扇513设置在光源103右侧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框体底面上,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利用CCD外壳512的壁面也可使风朝向光源103。然后,该场合下,由于在CCD外壳512的内侧也可流动着许多的风,从而可获得比已有例更快速地解除由温室急剧上升而引起的透镜或CCD的结露现象的效果。
而且,配制的风扇数目不限于一个,设置数个风扇可提高冷却效果。
特别地,在因框体的大小和厚度的限制而使从风扇到光源的距离不得不缩短的情况下,从风扇送出的风得不到扩大,可能出现用一个风扇不能令光源纵长方向的全区域均一地冷却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设置数个风扇,并列在光源的纵长方向上,可将具有较均一的风速的风送致光源的周围。
因此,最好根据该图像读取装置的使用环境,考虑消耗的电力·风扇的噪音等因素适当地决定设置风扇的数量。
如以上的说明,本发明备有照明原稿的光源,在读取相对于静止光源移动的原稿的图像读取装置上备有从该图像读取装置外部向内部送风的送风装置,设置该送风装置,使由该送风装置送出的风吹向不与上述静止的光源直接面对的方向,从该送风装置吹出的风由位于该送风装置的方向上的壁面而转变方向并向着上述光源的方向吹去,由于从送风装置吹来的送风不直接吹到光源上,由位于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上的壁面改变方向的风在光源纵长方向上均一地吹着,所以即使持续点亮光源后在光源的纵长方向上也不产生温度差。因此,可以防止图像的一部分变暗和由破坏R·G·B的平衡而使色质发生变化,可保持画质稳定。
另外,上述送风装置,由于以向着与上述光源相反的方向的方式与该图像读取装置的框体的壁面相对倾斜着设置于该壁面,可更有效地使风沿光源的纵长方向均一地吹。
另外,由于在位于上述送风装置送风方向的壁面上,设置了用于整流从上述送风装置吹出的风的整流机构,从而可在光源纵长方向上产生大致均一的风速的风吹向光源。
另外,位于上述送风装置送风方向的壁面,是与上述光源的纵长方向平行的该图像读取装置的框体的壁面中离上述光源最近的壁面,这样,因可在风力不减弱的时候吹到光源,从而可提高冷却效率。
另外,即使覆盖着光电转换对原稿图像进行扫描的扫描装置获得的光学像的光电转换装置和驱动该光电转换装置的驱动电路的外壳壁面作为位于上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上的壁面,也可有效地使风沿光源的纵长方向均一地吹。
另外,在该外壳内部具有对由上述光扫描装置获得的光学像进行成像的成像装置,在该成像装置上,将用于引导上述光源发出的光的开口部设置于上述外壳时,因为风从该开口部流向外壳的内侧,所以可比已有例更快速地消除因室温的急剧上升而引起的成像装置或CCD上的结露。
进而,在位于上述外壳的上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上的壁面或上面至少任何一个上,如果设置用于将从上述送风装置送出的风导入该外壳内部的开口部,可比已有例更快速地消除因室温的急剧上升而引起的成像装置或CCD上的结露。
以上虽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可以在技术思想范围内进行所有变形。

Claims (9)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具有:承载原稿的原稿承载部,对原稿承载部上的原稿进行照明的光源,接受从原稿发出的反射光的受光部,向远离上述光源方向送风的送风装置,使从上述送风装置送出的风吹向上述光源的壁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源为棒状,上述送风装置相对于上述光源的纵长方向沿倾斜的方向送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风装置具有风扇,上述风扇相对于上述装置的框体倾斜着安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壁面上设置使朝向上述光源的风沿上述光源的纵长方向流动的数个整流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风机构设置在上述装置的底部框体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源为棒状,上述壁面与上述光源大致平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受光部为光电转换从原稿发出的反射光的光电转换部件,上述装置具有上述光电转换部件和覆盖上述光电转换部件的驱动器的外壳,上述壁面为与上述外壳的上述光源相对的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壁面具有使从原稿发出的反射光通过的孔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内部设置将原稿像成像于光学转换部件上的成像透镜。
CNA031467121A 2002-07-09 2003-07-09 图像读取装置 Pending CN14729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00024A JP2004045506A (ja) 2002-07-09 2002-07-09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024/2002 2002-07-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2953A true CN1472953A (zh) 2004-02-04

Family

ID=30112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467121A Pending CN1472953A (zh) 2002-07-09 2003-07-09 图像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009005A1 (zh)
JP (1) JP2004045506A (zh)
CN (1) CN14729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954A (zh) * 2008-04-25 2009-10-28 立志凯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70490B2 (ja) * 2011-10-27 2014-08-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93054B2 (ja) * 2015-09-16 2019-10-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18163A (ja) 2015-12-21 2017-06-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301130B2 (en) * 2016-10-31 2019-05-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detection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therewith
JP7471886B2 (ja) * 2020-03-25 2024-04-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954A (zh) * 2008-04-25 2009-10-28 立志凯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01567954B (zh) * 2008-04-25 2013-11-13 立志凯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045506A (ja) 2004-02-12
US20040009005A1 (en) 200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38665A (zh) 图象传感器和图象读取装置
CN1967411A (zh) 冷却装置及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646968A (zh) 光调节设备
CN1243271C (zh) 照明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US7957037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527070A (zh) 图像读取组件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831423A (zh) 线状照明装置及使用了该线状照明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
JP5706093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1472953A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223171C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909584A (zh) 有助于有效利用空间的成像设备
CN1726695A (zh) 图像传感器单元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CN101031046A (zh) 投影显示设备
JP508364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US8228571B2 (en) Image scan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497381A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2774044Y (zh) 具有背景切换功能的馈纸式扫描仪
US20040160650A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20090153814A1 (en) Self-cleaning scan head assembly
CN100351710C (zh)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484432A (zh) 双面式影像扫描模块及其扫描方法
CN2488116Y (zh) 具有调焦装置的自动送纸器
CN1469299A (zh) 具有双面扫描功能的扫描仪组及其中的光源控制方法
CN1104659C (zh) 照片曝光装置
JP2004246134A (ja) 画像読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