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71902A - 经穴生物线及其生产方法和在治疗冠心病、糖尿病、肠胃溃疡病上应用 - Google Patents

经穴生物线及其生产方法和在治疗冠心病、糖尿病、肠胃溃疡病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71902A
CN1471902A CNA031262309A CN03126230A CN1471902A CN 1471902 A CN1471902 A CN 1471902A CN A031262309 A CNA031262309 A CN A031262309A CN 03126230 A CN03126230 A CN 03126230A CN 1471902 A CN1471902 A CN 1471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betes
treatment
line
injection
relev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262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殿卿
孙乾虎
孙三虎
孙艳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031262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471902A/zh
Publication of CN1471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19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穴埋线和制造方法以及在治疗疾病上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经穴生物线及其生产方法和在治疗冠心病、糖尿病、肠胃溃疡病上应用。所述经穴生物线是一定长度的医用羊肠线体吸附有一定量治疗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有关中草药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干燥线体。其生产方法是用80~120cm长度的医用羊肠线线体,在15~50ml浓度为5~50%治疗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有关中草药提取液中浸泡20~48小时,吸附其有效成分,经过干燥,灭菌制成。本发明利用中草药有效成分,吸附在医用羊肠线上,植入有关的经络穴位,以独特的给药方式,简单的植入治疗方法,治疗世界上普遍难治的冠心病,糖尿病,肠胃溃疡病,取得明显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经穴生物线及其生产方法和在治疗冠心病、糖尿病、肠胃溃疡病上应用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穴埋线和制造方法以及在治疗疾病上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经穴生物线及其生产方法和在治疗冠心病、糖尿病、肠胃溃疡病上应用。
二.背景技术:众所周知,依据我们伟大祖国传统医学经络学说:人体具有一个完整的经络系统,该经络系统具有流通气血,营养全身,调节人体各部器官功能的作用。当人体某一部位器官发生病变时,会通过经络反映到其它部位。例如,内脏有病变可反映到体表,另外通过对体表某些部位的治疗也可通过经络作用到病变部位,疏通经络中阻滞的气血协调经络虚实,就可达到治病目的。如果经络的联属和传注作用失调,就会引起脏腑功能混乱使气血津液失去传注而发病。祖国的古老针灸疗法就是通过钢针刺激穴位,疏通阻滞经络的气血和津液传输通道以达到治疗疾病、使人体恢复健康的目的。针灸疗法可以治疗许多疑难杂症。但针灸疗法见效较慢,疗程长,扎针频繁,给患者造成痛苦,治疗期较漫长。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寿命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及发病群体年轻化,心血管病人逐年增加。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及中老年群体的常见病,有关资料统计表明,中年以上的冠心病患者发病率达2.47~3.18%,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据WHO报导,全世界每年患心血管病死亡人数约1200万,美国二亿人口,患高血压、心血管病的人达600万,我国每年发病人数约115万人,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发病率之高,死亡人数之多,触目惊心,号称“人类第一杀手”,在治疗冠心病等的心血管病方面,西药作出贡献,尤其在介入性治疗方面更为突出,但西药的副作用、复发率、抗药性和耐药性又使患者十分头疼,降低人们对西药的信任度。治疗冠心病的西药主要有硝酸酯类,亚硝酸酯类,β-受体阻剂,钙拮抗剂,近来又出现CN1360568,申请号00810147.7的治疗冠心病新西药二酰基肼衍生物和芴衍生物,CN1368962,申请号00811476.5。但西药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如头胀、头内跳疼、心跳加速等和抗药性及耐药性,只能缓解症状,难于治本。一般冠心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表现出管袢畸形,血流缓慢,形成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另外还有表现出心功能明显受损的气虚血瘀型的冠心病。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很多,其中丸剂、散剂、膏剂、汤剂都有,如由黄芪、党参、麦冬、丹参、川芎、降香组成的冠心病基本方,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中国专利CN97100028,由红参、川芎、桂枝组成的参桂胶囊,CN96113716,由丹参、三七、香附制成的三七丹参片,当前市场上较有名的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方而成的丹参滴丸,专利申请号为01136155.7,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组方而成的中药制剂滴丸,申请专利号02100879.5,上述各种组方对治疗冠心病都有一定疗效,或较好疗效。但普遍存在必须在一段时间内天天多次服药,比较麻烦,不便,服药后大多通过肠胃吸收再进入血液循环,药物利用率低,药价较高,对于缺医少药的广大农村患者,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只能望药兴叹。另外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天天多次按时服药,是一种负担,有时甚至会影响农忙时节的田间劳动。
糖尿病是一种因葡萄糖代谢机制缺陷而诱发的异常型代谢疾病,分胰岛素依赖型I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II型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与身心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并发症多,可导致失明,肾功能衰竭,神经病变,心血管病变等,其病因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人体内的B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导致人体内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造成体内以糖代谢为主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紊乱,使肝糖原和肌糖原不能合成,因而出现了血糖尿糖升高及糖耐量降低。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疲乏无力等症状。我国古代称糖尿病为消渴病,以口渴多饮为上消,多食善饥者为中消,多尿如脂者为下消。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达一亿二千万左右,可见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另外糖尿病一般病程较长,并时常伴随心血管病,肾病等,所以研究糖尿病的防治已成为全球性热点。
治疗糖尿病主要有降糖西药,如磺酰脲类,双胍类药物,其疗效较缓慢,而且有一定的副作用。近几年出现许多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或基因工程制成的多种多肽抗体和多肽或抗体的药物组合物治疗糖尿病,如蛋白质P140多肽及编码该多肽的DNA,专利申请号为94119935.5,这种基因药物可能疗效较好,但价格昂贵,对于我国普通老百姓来说,只能望洋兴叹,可望而不可及。
又如: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也不少,但进入临床应用不多,国内市场可治疗冠心病,也可治疗糖尿病有上述的丹参滴丸。总的来说其价格相对于缺医少药的广大农村来说还有点高,服药也比较麻烦。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山西省人民医院的张培云先生就开始了中草药红花的药理、制剂的研究,CN1091016,申请号93101867.6公开了红花注射液的制造方法,并首次研制成功静脉注射剂50%红花注射液,在动物实验基础上过渡到临床应用实验,最后投入市场使用。红花注射液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疼、缺血性脑病,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症,栓塞性眼病,皮肤病均有很好疗效。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临床药理基地的张诗平、徐传福先生在《近年来红花的临床应用进展》一文中报导,傅应兰等用红花注射液20ml及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5日为一疗程,治疗冠心病300例,糖尿病合并症患者用生理盐水代替。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对心电图有效率为74.33%,疗程长者更好,对心绞疼的有效率为97.52%,对改善胸闷心悸的有效率为96.98%和97.59%;白玉莲等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60例,使用后观察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红细胞积压,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体外形成血栓长度,重量等数据都有下降,且有显著差异,血小板粘附率、纤维蛋白下降非常明显,P<0.01,使用后大部分患者绞疼发作次数减少,总有效率76.7%,ST—T改变有不同程度改善,总有效率65.0%。
红花注射液对糖尿病及并发症治疗作用研究。荣秀芹等用红花注射液15~20m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内静滴,每日一次,15日为一疗程,治疗46例住院糖尿病循环障碍患者,治疗开始前一周内查甲璧微循环,治疗一周后再查甲璧微循环。结果;经治疗15天后,总积分值虽高于正常,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0.01),而且临床症状如视网模糊,四肢麻木乏力,痛疼均有好转;王芳等在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应用50%红花注射液5ml加250ml生理盐水静滴,每天一次,如无不适,增加红花注射液至20ml,2小时滴完,20天为一疗程,时间间隔一周,进行下一疗程,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病变早期46只眼基本恢复,病变中期12只眼,黄斑区周围毛细血管分布的圆点状出血吸收或消失,黄白色脂样点状渗出均缩小,眼底清晰度增加,视力明显提高。病变晚期1只眼,视乳头及附近新生血管明显抑制,玻璃体出血逐渐吸收,视力有所改善。
上述红花注射液对治疗冠心病和糖尿病及并发症有明显疗效,但有一点共同的,每天需要约20ml的50%的红花注射液,与10%500ml葡萄糖注射液静滴,或与250ml 0.9%生理盐水静滴,每次静滴1.5~2小时,甚费时间,影响工作、劳动不说,红花注射液用药量较高,一天约20ml,每人每天要80元左右,医药费较高,对于比较缺医少药的广大农村患者来说,是一种负担。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以祖国古老医学经络穴位理论,以针灸和前人研究过的红花注射液治疗实践为基础,结合本人多年的医疗实践经验,研制出经穴生物线,生物线生产方法以及在治疗冠心病、糖尿病、肠胃溃疡病上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经穴生物线,含有医用羊肠线体,经穴生物线是一定长度的医用羊肠线体吸附有一定量治疗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有关中草药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干燥线体。
用80~120cm长度的医用羊肠线线体,在20~48小时内,吸附15~50ml浓度为5~50%治疗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有关中草药提取液中有效成分形成的干燥线体。
治疗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有关中草药提取液可为有关单方中草药提取液,或为有关复方中草药提取液,或为有关单方、或复方提取液按比例混配的混合液,或单、复方按比例混合液,如50%红花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或川芎注射液,或脉络宁注射液,或复方红花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注射液,或复方川芎注射液。
一种经穴生物线的生产方法,用80~120cm长度的医用羊肠线线体,在15~50ml浓度为5~50%治疗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有关中草药提取液中浸泡20~48小时,吸附其有效成分,经过干燥,灭菌制成经穴生物线。
治疗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有关中草药提取液可为有关单方中草药提取液,或为有关复方中草药提取液,或为有关单方、或复方提取液按比例混配的混合液,或单、复方按比例混合液,如50%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复方红花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川芎注射液,及其上述注射液按比例混配的混合液,干燥可为室温下自然干燥,或在35~45℃的温度下烘干10~15小时,经过紫外线灭菌。
用100cm长度医用羊肠线,浸泡时间为20~36小时,浸泡在15~50ml浓度为20~50%治疗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有关中草药提取液中,吸附有效成分,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或在38~40℃的温度下烘干,经过紫外线灭菌制成的干燥线体。
经穴生物线在治疗冠心病上应用。
经穴生物线在治疗糖尿病上应用。
经穴生物线在治疗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上应用。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创造性利用现代中草药药物学的先进研究成果,提取某些中草药有效成分,以红花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类药物如红花甙,红花黄色素及其分离物吸附在医用羊肠线上制成近似直线型的干燥线体上,植入有关的经络穴位,创造性利用祖国古老的经络理论,针灸理论,以独特的给药方式,简单植入治疗方法,治疗世界上普遍难治的冠心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取得明显治疗效果。
以近几年来利用生物线植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6例情况。临床资料,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症候分类参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中医辨证试行标准》。患者均为住院和门诊冠心病患者,在26例中,男性3例,女性23例,年龄30~75岁,病程1~5年15例,5~10年8例,10年以上3例;按心绞痛程度,轻度14例,中度7例,较重度5例。
疗效的评定标准: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有效:症状缓解,心电图以及有关检查有所改善;无效:主要症状以及心电图无改变。
采用经络生物线植入疗法:30天植入治疗一次,一次为一个疗程。治疗宗旨:通经活络,化瘀止痛。所选经络为:心俞,厥阴俞,督俞,内关,间使,郄门,巨阙,膻中,上脘,丰隆,足三里,三阴交。根据各人病情不同,每次选取上述相关3~4个穴位植入。30天一次,一次一个疗程。治疗结果以及观察情况见下表。
疗程 观察项目          显效          有效 无效   加重 总有效率
心绞痛程度 轻度 中度  较重 轻度  中度   较重
临床症状 14 2  5   1 4   0 22
治疗效率         61.54%         23.08% 15.38% 84.62%
临床症状 14 4 3 2 3 0 23
治疗效率         69.23%         19.23% 11.54% 88.46%
临床症状 14 4  1  3   1 11.54%   0 23
治疗效率         3.08%         15.38% 88.46%
临床症状 14 5  1  2   1 3   0 23
治疗效率         76.92%         11.54% 11.54% 88.46%
临床症状 14 5  1  2   1 3   0 23
治疗效率         76.92%         11.54% 11.54% 88.46%
临床症状 14 5  1  2   1 3   0 23
治疗效率         76.92%         11.54% 11.54% 88.46%
从表中可以看出应用生物线植入经络穴位治疗冠心病,其显效率达76.92%,有效率达88.46%,效果比较理想。
2.本发明用于治疗世界性难治症:糖尿病。糖尿病俗称富贵病,病程长,难治愈,长期服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本发明近二年治疗糖尿病34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男性中:病程1~5年,10人,6~10年,4人,女性中:病程1~5年,16人,6~10年,4人,显效25例,占73.52%,总有效30例,占88.24%,无效4例,占11.76%。在治疗糖尿病时,生物线植入治疗,疗效较慢,开始第一、二疗程要配合服用降糖胶囊I号及六味地黄丸,如果单服降糖胶囊以及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治疗效果不大。生物线经络穴位植入治疗糖尿病,具有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祖国传统医药认为:糖尿病的发病,一是阴阳失调,以阴虚为主,早期为阴虚阳亢,燥热津亏,后期为阴损及阳,阴阳皆虚。本发明治疗后,使阴阳平衡,阴平阳秘达到治疗目的;二是糖尿病体质消耗已久,脏腑柔弱,阴液不足,为燥热伤阴所致。本发明施以益气养阴,滋阴清热,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目的;三是糖尿病与经络失调有密切关系,由于经络的传注作用,气血津液才能内灌腑脏,外濡腠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经络的联属和传注功能失调,就会引起腑脏之间失去协调,气血精液失去传注,轻则气虚精亏,化燥生热而伤阴,导致糖尿病发生。重则气虚血瘀,瘀阻经络导致糖尿病多种并发症发生,以经络治疗本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腑脏,气血津液之间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机理,于腧穴部进行生物线植入,通过疏通经络,恢复腑脏之间的协调,以及气血津液的正常传注而发挥其治疗作用,使胰岛恢复机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本发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
利用本发明成果,对一些慢性肠胃溃疡病治疗效果十分理想,一般一个疗程或两个疗程,最多三个疗程可以治愈。近几年治疗88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3例,在男性中:17~30岁,共12人;31~40岁,共16人;41~50岁,共5人;51~60岁,共4人;61~70岁,共6人;71~80岁,共2人;在女性中:19~30岁,共5人;31~40岁,共11人;41~50岁,共11人;51~60岁,共11人;61~70岁,共5人。显效83例,占94.32%,总有效88例,占100%。
难治性消化道疾病发病时间长,治疗效果差,病情反复发作为特点,利用本发明成果,用“经络生物线植入疗法”治疗肠胃溃疡疗效高,复发率低,较为理想。取穴: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进行经穴生物线植入疗法。
4.用本发明生物线植入法治疗冠心病和糖尿病,省时间,费用低,对于广大农村来说推广本发明具有很好前景。
应用本发明治疗冠心病一般6个疗程,6次植入治疗,其药费以及手术费约800元,每次操作时间约为20分钟,所需时间总共约2小时。若用静脉注射,一次用50%红花注射10支和10%葡萄糖500毫升,药费约70元,15天为一个疗程,其费用约为800~1000元,按最低800元计算,6个疗程共4800元,每天静脉注射约1.5~2.0小时,共需要135小时。若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一个疗程20天,每天用50%红花注射液10支,0.9%生理盐水250毫升,每天静脉注射1~1.5小时,一个疗程药费约1200元,6个疗程约7200元,共需要120小时。同样用50%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和糖尿病,本发明的生物线植入法比静脉注射法治疗冠心病费用低6倍,时间少67.5倍,比静脉注射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费用低9倍,时间少60倍。
5.本发明的生物线植入经络穴位治疗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极易在农村的医疗点推广应用。
根据传统医学中医经络学说:人体有经络系统,它是内连脏腑,外连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的通路。人体通过经络把各个器官组织连成一个整体,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经络具有疏通气血营养全身,调节肌体各种功能作用。当人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时,会通过经络反应到其他部位,如内脏有病,反应到体表,而体表的治疗可以通过经络到达病变部位,疏通了经络中阻滞的气血,协调经络虚实,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这是本发明能治病的理论依据。若经络的联属和传注作用失调,就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传注。通过经络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气血津液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调节的机理,在经穴植入生物线释放有关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疏通经络恢复脏腑之间的协调功能以及气血津液的正常传注而发挥其治疗作用,省药,省时,省费用,这是本发明之所在。
本发明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在治疗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外周血CD3,CD4,CD8细胞免疫变化在治疗基础上对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变化进行检测对比,结果证明治疗一个月后,检测显示(参见下表):肌体总T淋巴细胞CD3,以及辅助T淋巴细胞CD4,明显上升,抑制T淋巴细胞CD8,变化不大,CD4/CD8比值明显改善,这意味着肌体的免疫功能得到了调整,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更为明显。
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其对患者的治疗作用能增加CD3、CD4的数目以及功能,维持CD4/CD8比值的动态平衡,纠正T细胞亚群分布紊乱,从而有助于恢复免疫内环境的稳定状态,起到免疫调节作用。说明本发明是通过调节肌体失衡的免疫功能,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细胞名称
  CD3  48.30±2.96  59.14±4.07 总T淋巴细胞
  CD4  35.46±3.71  44.06±2.92 辅助T淋巴细胞
  CD8  30.09±3.54  28.74±3.04 抑制T淋巴细胞
  CD4/CD8  1.42±0.25  1.63±0.26 维持比值的动态平衡细胞
本发明可以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从根本上增强抗病能力,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适合慢性病发作期以及预防发作的长期使用,确为治疗某些慢性疑难病的有效方法。慢性病患者大多患病已久,“本虚标实”者的病因病机居多,在标本同治原则下,根据患者体质症候组穴而成,运用本发明可以疏通经络和气血,益气养阴,虚实兼顾,经络畅通就能达到气顺血行,化瘀通滞,进而按序治疗,即可达到最佳疗效。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生物线及其生产方法:购买医用羊肠线10根,每根1米长,放在160毫升50%红花注射液中浸泡20小时,然后捞起,放在36°的烘箱中,烘干12小时,10米生物线制作完成。可用于治疗冠心病、糖尿病和肠胃溃疡病。
实施例二:医用羊肠线50根,每根1米长,放在1000毫升50%红花注射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捞起,放在38°的烘箱中,烘干10小时,获得50米干燥的吸附红花注射液有效成分的生物线体。作为经络植入生物线待用。
实施例三:医用羊肠线80根,每根1米长,放在1920毫升50%红花注射液中浸泡36小时,然后捞起,放在40°的烘箱中,烘干10小时,80米吸附红花注射液有效成分的干燥线体制作完成。用途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利用生物线进行经络穴位植入治疗冠心病实例。其目的是:通过活络,化瘀止痛,所选取的穴位可为:心俞,厥阴俞,督俞,内关,间使,郄门,巨阙,膻中,上脘,丰隆,足三里,三阴交。一般可根据患者冠心病的具体情况,选取上述3~5个经穴进行生物线植入治疗法。生物线植入前,对经穴周围皮肤按照外科常规进行消毒。植入前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恐慌心理,植入过程中,若患者有心悸、头晕、出虚汗、虚脱和休克等症状,应即对症处理,植入后经穴位贴创伤膏,防止感染。
病例1:李某,女,60岁,2002年5月底初诊,河南新密市人。主诉:时常头晕,头疼十余年,查血压BP200/120毫米汞柱,经常服药控制,近两年劳累过度,时常感到胸闷,憋气,压迫痛,有时痛出冷汗。十几年来,救心丹丸不离身。做心电图,证明犯冠心病较严重。根据诊断情况,取膻中,心俞,曲池,足三里,巨阙五穴进行生物线植入。过20天来复诊,心情舒畅,未发生心绞痛症状,身体感觉良好,因经济较为紧张,又怕扎针痛,没有继续治疗。一年后,随访,称植入经穴生物线后,身体一直不错,有时吃些降压药。心电图:窦性心律,高侧壁及前侧壁心肌缺血型改变。救心丹丸停服。此病例中经一次经穴生物线植入,疗效很好,较为少见。
病例2:徐某,女,66岁,2001年6月初诊,主诉:心悸气短约十几年,今年感觉有些憋气,胸部刺痛,每月发生数次,约一、二分钟停止,近几天次数增多,有时一天两三次,以前发病服用救心丹丸后自愈,因有时发病时左背上肢痛,越患越勤,救心丹丸不能离身。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经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取穴:心俞,足三里,巨阙,曲池,植入生物线,配服丹心滴丸一个疗程。第二疗程:取穴,厥阴俞,上脘,足三里,曲池,丹心滴丸停服。病情已有所减轻。第三疗程:取穴,巨阙,心俞,足三里,内关,三个疗程后,病情已经明显好转,患者没有继续治疗,2003年随访,心电图显示:窦状心动过缓,其他未见异常改变。
病例3:张某,女,38岁,河南新密市人,2002年3月初诊,主诉:近半年来着急,劳累,时常发生胸闷,憋气,心悸,越来越重,近两个月来发生多次。有时胸部像针扎一样刺痛,左肩以及左上肢发麻,憋出冷汗,服用救心丹丸后,就好。取穴:巨阙,内关,心俞,足三里,作经穴生物线植入,配服丹参滴丸一个月,每日三次,每次10丸,当年4月复诊,症状有所减轻,疼痛次数明显减少。取穴:厥阴俞,内关,上脘,足三里,配服丹参滴丸,早晚各一次,一次10丸。当年5月复诊,自觉原症状已经基本消失,感到身体食欲都比以前有明显好转。取穴:心俞,巨阙,内关,足三里,植入生物线,停服丹参滴丸。又继续做两个疗程,自觉身体状况正常,未发生心绞痛,一年后复查,未见异常,原症状基本消失。
病例4:张某,女,75岁,河南新密市人,2001年6月底初诊,主诉:胸闷,心慌刺痛,十余年,每次发病多因劳累过度,着急,生气,受凉有关。初得时轻,患病次数少,约几个月一次,这三年来,患病次数明显增加,每月发作数次,发病时吃速效救心丸。以前在医院做心电图,都说是冠心病、心绞痛。想来扎针吃药,根据当年6月4日心电图,取穴:心俞,内关,上脘,足三里,植入生物线,开始配服丹参滴丸,每日三次,每次10丸。一个月后复查,自觉未发生上述症状,食欲好,心情也好,取穴:厥阴俞,内关,巨阙,足三里,配服丹参滴丸,每日二次,每次10丸,以后又继续进行三个疗程,停服丹参滴丸,共6个疗程。2003年6月随访,自觉身体健康,无不适。心电图显示;冠心病已经基本痊愈。
实施例五:利用实施例一、二、三制成的经穴生物线植入治疗糖尿病病例。植入方法同实施例四,不重述。根据患者的发病症状,选配穴位,做为治疗糖尿病原则:治上消糖尿病宜清肺热而生津,治中糖尿病消宜清胃热而调中,治下消糖尿病宜补肾益阴而祛湿。一般选配的经穴有:肺俞,胃俞,脾俞,肾俞,关元俞,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复溜。
糖尿病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定标准评定疗效。
显效:治疗后糖尿病症状基本消失FPG<7.2mmol/l(130mg/dl);P2hPG<8.3mmol/l(150mg/dl),24小时尿糖<10g,或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较前下降30%以上。
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FPG≤7.2mmol/l(150mg/dl);P2hPG<10mmol/l(180mg/dl),24小时尿糖定量<25.0g,或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10~29%以上。
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尿糖下降未达上述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1985年,1993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定标准和发病症状,空腹血糖超过7.8mmol/l,任意餐后血糖超过11.1或大于8.96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病例1:陈某某,男,50岁。2002年4月中旬来诊,主诉;自觉疲乏无力,口干口渴欲饮,尿多。体检:T 37.5℃,P 60次/分,R 16次/分,BP100/50mmHg,BS P2 hPG<10.1mmol/l,诊断为II型糖尿病上消之症。
取肺俞,脾俞,足三里植入经穴生物线,配服降糖胶囊,早晚各服一粒,一个疗程(一个月),服六味地黄丸,早晚各十粒,一个月。
当年5月中旬,复诊:查P2 hPG<5.3mmol/l,停止治疗,当年8月中旬复查P2 hPG<4.1mmol/l,2003年3月中旬复查:P2 hPG<7.1mmol/l,糖尿病症状基本消失,治疗效果基本稳定。
病例2:高某某,男,39岁。主诉:约半年来口渴,多饮,尿多,易饥,消瘦乏力,于2000年4月中旬来诊,检查,空腹血糖为8.2mmol/l,诊断为II型糖尿病。取经穴:中脘,脾俞,足三里,植入生物线,以下一月一次,配服降糖胶囊I号,连服用一个月,六味地黄丸,服用一个月。当年5月中旬,复查:空腹血糖5.0mmol/l,当年6月中旬,复查:空腹血糖5.0mmol/l,停止服用降糖胶囊,继续服用六味地黄丸,当年7月中旬,复查:FPG<3.05mmol/l(偏低)。取穴:上脘,胃俞,足三里,植入生物线,结束治疗。
2003年3月底复查:FPG<6.7mmol/l,糖尿病症状基本消失。
病例3:韩某某,男,64岁,2002年9月上旬初诊,主诉:患糖尿病已经十几年,经常服用降糖药物,血糖忽高忽低,近一年来,头晕,双脚麻木。检查;FPG<9.7mmol/l。取穴:脾俞,曲池,足三里,植入生物线,每月一次,配服降糖胶囊I号,六味地黄丸,一个月后复查:P2 hPG<6.0mmol/l,下肢麻木减轻。取穴:肺俞,肾俞,足三里,植入生物线,配服降糖胶囊和六味地黄丸。同年11月上旬复查:P2 hPG<4.5mmol/l,自称下肢麻木基本消失。取穴:曲池,肾俞,足三里,植入生物线,停止服用降糖胶囊,继续服用六味地黄丸,同年12月上旬复查:P2 hPG<6.0mmol/l。取穴:曲池,肾俞,足三里,植入生物线,停止服用药物,继续植入生物线一个疗程。2003年1月上旬复查:P2 hPG<4.6mmol/l,症状基本消失。
病例4:王某某,男,38岁,2002年9月初诊,主诉:近半年来,体重明显减轻,口渴,多饮,多尿,检查血糖17.7mmol/l,曾经服用降糖药物,效果不佳,当天检查FPG<12.3mmol/l,B/P:140/80mmHg,诊断为II型糖尿病。取穴:脾俞,肺俞,足三里,植入生物线,配服2号降糖胶囊,六味地黄丸,同年10月上旬检查:FPG<4.9mmol/l,症状有所好转。取穴:上脘,肾俞,足三里,植入生物线,同年11月上旬复查:P2 hPG<6.8mmol/l。继续植入治疗,同时服用上述药物,同年12月上旬复查:P2 hPG<5.3mmol/l。停止服药,继续植入治疗,穴位同前,2003年1月下旬复查:P2 hPG<8.1mmol/l,糖尿病其他症状基本消失。
病例5:刘某某,女,38岁,2002年初诊,主诉:口渴,多饮,多尿,乏力,半年有余,在县医院检查血糖12.7mmol/l,当日就诊时BS8.8mmol/l。取穴:中脘,脾俞,足三里,植入生物线,配服2号降糖胶囊,六味地黄丸,同年11月下旬检查:FPG<3.5mmol/l,再植入治疗,穴位和药物同前,同年12月下旬检查:FPG<3.9mmol/l。取穴:肺俞,肾俞,足三里,停止服用降糖胶囊,继续服用六味地黄丸,2003年1月下旬检查:FPG<7.1mmol/l,继续服用六味地黄丸,糖尿病其他症状基本消失。
实施例六:利用实施例一、二、三制成的经穴生物线植入有关穴位治疗肠胃疑难病病例。
病例1:张某,男,34岁,2002年2月初诊,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取穴:胃俞,中脘,足三里进行经络生物线植入,经过三次治疗,痊愈。
病例2:牛某,男,20岁,2001年11月初诊,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胃下垂。取穴:胃俞,中脘,足三里进行经络生物线植入,经过三次治疗,痊愈。
病例3:郑某,男,44岁,2002年12月初诊,诊断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取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进行经络生物线植入,经过四次治疗,痊愈。

Claims (9)

1.一种经穴生物线,含有医用羊肠线体,其特征是:经穴生物线是一定长度的医用羊肠线体吸附有一定量治疗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有关中草药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干燥线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线,其特征是:用80~120cm长度的医用羊肠线线体,在20~48小时内,吸附15~50ml浓度为5~50%治疗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有关中草药提取液中有效成分形成的干燥线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线,其特征是:治疗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有关中草药提取液可为有关单方中草药提取液,或为有关复方中草药提取液,或为有关单方、或复方提取液按比例混配的混合液,或单、复方按比例混合液,如50%红花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或川芎注射液,或脉络宁注射液,或复方红花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注射液,或复方川芎注射液。
4.一种经穴生物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用80~120cm长度的医用羊肠线线体,在15~50ml浓度为5~50%治疗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有关中草药提取液中浸泡20~48小时,吸附其有效成分,经过干燥,灭菌制成经穴生物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经穴生物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治疗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有关中草药提取液可为有关单方中草药提取液,或为有关复方中草药提取液,或为有关单方、或复方提取液按比例混配的混合液,或单、复方按比例混合液,如50%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复方红花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川芎注射液,及其上述注射液按比例混配的混合液,干燥可为室温下自然干燥,或在35~45℃的温度下烘干10~15小时,经过紫外线灭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经穴生物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用100cm长度医用羊肠线,浸泡时间为20~36小时,浸泡在15~50ml浓度为20~50%治疗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有关中草药提取液中,吸附有效成分,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或在38~40℃的温度下烘干,经过紫外线灭菌制成的干燥线体。
7.经穴生物线在治疗冠心病上应用。
8.经穴生物线在治疗糖尿病上应用。
9.经穴生物线在治疗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上应用。
CNA031262309A 2003-06-30 2003-06-30 经穴生物线及其生产方法和在治疗冠心病、糖尿病、肠胃溃疡病上应用 Pending CN14719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31262309A CN1471902A (zh) 2003-06-30 2003-06-30 经穴生物线及其生产方法和在治疗冠心病、糖尿病、肠胃溃疡病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31262309A CN1471902A (zh) 2003-06-30 2003-06-30 经穴生物线及其生产方法和在治疗冠心病、糖尿病、肠胃溃疡病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1902A true CN1471902A (zh) 2004-02-04

Family

ID=34153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262309A Pending CN1471902A (zh) 2003-06-30 2003-06-30 经穴生物线及其生产方法和在治疗冠心病、糖尿病、肠胃溃疡病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4719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2691A (zh) * 2019-01-30 2019-04-19 何煜冰 一种金属埋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2691A (zh) * 2019-01-30 2019-04-19 何煜冰 一种金属埋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652691B (zh) * 2019-01-30 2020-11-24 何煜冰 一种金属埋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7006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
CN1117582C (zh)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541676A (zh) 一种产后补血保健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739673A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CN101361797B (zh) 一种中药降压鞋垫
CN107260853A (zh) 一种具有治疗心力衰竭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471902A (zh) 经穴生物线及其生产方法和在治疗冠心病、糖尿病、肠胃溃疡病上应用
CN103920102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的中药药物
CN102552677B (zh) 黄地安消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246027C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96536A (zh) 一种治疗偏瘫的中药组合物
CN103191216A (zh) 一种含有人参的治疗中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3272079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回药复方及其应用
CN1522743A (zh) 一种治疗肾病的药物
CN1814171A (zh) 一种治疗肾功能不全的药物
CN100484564C (zh) 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物
CN1247237C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305509C (zh) 一种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615956A (zh) 人参四逆注射剂及制备方法
CN1883553A (zh) 一种用于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295858A (zh)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的制备方法
CN104906495A (zh) 以红景天为主的高血压症状改善药物
CN101347517B (zh) 一种戒毒药物
CN1393249A (zh) 一种治疗心肾阳虚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药饮剂
CN1528381A (zh) 预防和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