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48090A - 椅子 - Google Patents

椅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48090A
CN1448090A CN 02153588 CN02153588A CN1448090A CN 1448090 A CN1448090 A CN 1448090A CN 02153588 CN02153588 CN 02153588 CN 02153588 A CN02153588 A CN 02153588A CN 1448090 A CN1448090 A CN 1448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rest
chair
mentioned
support portion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535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8625C (zh
Inventor
木下洋二郎
上田伸行
堀木敏幸
青柳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uyo Co Ltd
Takan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uyo Co Ltd
Takan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uyo Co Ltd, Takan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u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48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8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86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862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提供以简单的结构使靠背形状变形的椅子。具备靠背7的结构中,在靠背可以变形的基础上,设置支撑靠背7的下端部使其可以向一定方向滑行的靠背支撑部件54、和选择固定其滑动位置所用的操作把手K1,对应操作把手K1的操作位置,使靠背7变形。

Description

椅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通过简单的构成而有效地提高坐感的椅子。
背景技术
椅子的坐感舒适否是对身体和工作效率产生的影响的重要因素,也是作为椅子的基本功能最受重视的。因此,以往,通过靠背的倾斜移动、靠背座的锁定、腰部支撑等各种机构,为提高坐感的尝试是各方面的,椅子的高度功能化也在发展。
而着眼于其中的腰部支撑功能,可以发现在以往的腰部支撑中,有支撑位置的可调的功能。人的腰部位置以及坐姿等,因性别、年龄和体格的个人差别而不同,因此,这样的腰部支撑位置可调的功能,对使整齐画一地被生产出来的椅子适合各种利用者是相当重要而有用的。
功能上虽然优越,但是,以往所考虑的机构,一般是,比如,在靠背内部装入腰部支撑部件并使其可动,在外部也可以对其进行操作,通过内部的腰部支撑部件推动靠背,使靠背面突出没入这样的复杂的结构。
因此,对于靠背较厚,允许在其中增加机构部件的椅子来讲还算可以,而形状简单的椅子中就很难采用这种方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主要为了使简易型的椅子上也可以具有这样的功能,在使椅子的靠背可以变形地构成的同时,设置了可以支撑该靠背的至少上端部或下端部的其中一端朝一定的方向滑动的靠背支撑部、和选择并固定滑动位置所用的操作部,并对应该操作部的操作位置,使靠背变形。
靠背的变形可以利用靠背自身的挠性变形。在此情况下,引起挠曲的部位、即,在靠背全体上的位置、大小、范围可以根据变形的目的、用途、以及靠背材料的材质等进行各种设定。
这样,赋予靠背一定的弹性等,使靠背的支撑部在滑动结构的下面支撑靠背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一个非常简单的结构。特别是,赋予靠背一定的弹性后,可以同时提高靠背的触感和使用感,因此就没有必要为确保靠背的接触感和使用感再设置其他新的装置。这样,通过本发明,成功地使靠背的作为靠背的必要结构与使其变形必要的结构并立。
可以举出下述的具体的实施的方式。
1)在支撑靠背的上端部并使其可以围绕水平轴转动的基础上,支撑靠背的下端部使其根据靠背的下支撑部可以滑动,而且,可以根据下操作部选择和固定其滑动位置。
2)支撑靠背的下端部使其根据靠背的下支撑部可以滑动,而且,可以根据下操作部选择和固定其滑动位置,同时,支撑靠背的上端部使其根据靠背的上支撑部可以滑动,而且,可以根据上操作部选择和固定其滑动位置。
3)在固定靠背的上端部的基础上,支撑靠背的下端部使其根据靠背的下支撑部可以滑动,而且,可以根据下操作部选择和固定其滑动位置。该固定在坚固的固定形式以外,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允许有别的手段进行固定(例如,枢轴止动等)。
4)在支撑靠背的下端部并使其可以围绕水平轴转动的基础上,支撑靠背的上端部使其根据靠背的上支撑部可以滑动,而且,可以根据上操作部选择和固定其滑动位置。
5)在固定靠背的下端部的基础上,支撑靠背的上端部使其根据靠背的上支撑部可以滑动,而且,可以根据上操作部选择和固定其滑动位置。该固定包含的意思与上述3中的一样。
以上中,沿一定方向的滑动动作,可以是沿直线的动作,也可以是沿圆弧的动作。
作为靠背的较为理想的变形形式,举出有,对应操作部的操作位置,使腰部支撑部的位置在前后的方向上突出没入,或使腰部支撑部的位置在前后和上下的方向上突出没入。
或者是,靠背的变形形式,对应操作部的操作位置,使靠背的呈S状的弯曲形状(也包括伴随腰部支撑部形状变化的变形)圆滑地变形也可行。
此外,作为为了适当地实现以上的构成的靠背结构,该靠背应由靠背与背接触的位置可以变形的靠背主体、和安装在靠背框架上的支撑上述靠背主体的背面侧的靠背增强部构成。靠背主体中,优选使未受到靠背增强部支撑的部分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案的椅子的正视图。
图2为同实施方案的左侧视图。
图3为同实施方案的后视图。
图4为同实施方案的支撑基端附近的扩大剖面图。
图5为同实施方案的具备锁定机结的椅子的座架的平面图。
图6为同实施方案的取下座位状态的座架的分解斜视图。
图7说明同实施方案的靠背变形动作的扩大侧视图。
图8为同实施方案的下操作部附近的扩大图。
图9为同实施方案的靠背部分的分解斜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案的椅子靠背机构和动作的概念图。
图11为同实施方案的椅子靠背的结构分解斜视图。
图12为同实施方案的椅子的曲柄机构概略图。
图13为同实施方案的椅子的曲柄机构的挡止部的概略图
图14为同实施方案的变形例子的图。
图15如本发明的变形例子的模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变形例子的模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变形例子的模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变形例子的模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变形例子的模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变形例子的模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变形例子的模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变形例子的模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变形例子的模式图。
图24为上述实施方案的变形例子的图。符号说明
6   椅座
7   靠背
54  靠背支撑部件(靠背下支撑部)
8   曲柄机构(靠背下支撑部、下操作部)
9   引导机构(靠背下支撑部)
71x 腰部支撑部
511 靠背上支撑部
C   椅子
K   靠背形状调节机构(下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该实施方案中的椅子C,如图1~3所示,构成椅子的基本结构的椅子的主体1,由腿2、和腿2上端侧的支撑基端3、和由上述支撑基端3支撑前部的座支架4、和在将基端安装在上述支撑基端3上使中间部支撑上述座支架4后部的靠背框架5构成。该椅子主体1的座支架4和靠背框架5上分别装有椅座6和靠背7。
首先,对椅子主体1进行说明。
腿2由5根支脚21支撑起中央的支柱22而构成。支柱22可升降,内部装有图中未表示的气体弹簧机构。
支撑基端3,安装在上述支柱22的上端部并可以旋转,如图4所示,是由向前水平延伸且其一部分被支柱22在上下方向贯通的底壁31、从该底壁31的前端向斜前方倾斜并立起的前壁32、和这些底壁31和前壁32的周围立起的与上述的底壁31和前壁32一起在内侧形成上方开口的机构部收纳空间的侧壁33组成的约船形。该支撑基端3,在其侧壁33的前部,可以分别在背向的方向上使轴心一致地一体突设或外装前座支架安装轴34。此外,该支撑基端3,在横断其底壁上方的位置,使靠背安装轴35贯通于左右的侧壁33之间。
座支架4,其平面图如图5所示,安装在支撑基端3的状态下的斜视图如图6所示,其位于支撑基端3之上,是由保持一定的间隔前后平行延伸的纵框架41、和在该纵框架41的前端靠近侧间与后段靠近侧间的连接位置上横架的横框42构成的约井状桁架的结构。在各个纵框架41的前端靠近侧,相应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411,各个长孔411中插有沿着该长孔411可以滑动移动的上述支撑基端3的前座支架安装轴34的端部。
靠背框架5,如图2、3、9等所示,具有一对略L形屈曲的靠背框架部件51,和使该靠背框架部件51的上端靠近侧间保持一定间隙连接的连接部件52,因此在一对靠背框架部件51之间,可以在该靠背框架部件51的基端51a和屈曲部位51b之间架设有图4和图6所示的后座支架安装轴53。此外,各个靠背框架部件51的基端51a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的支撑基端3的靠背安装轴35上,在靠背框架部件51之间架设的后座支架安装轴53上安装有座支架4的纵框架41的后部。
通过上述的构成,该椅子的主体1,如图4所示,将支撑基端3的前座支架安装轴34置于座支架4的长孔411的后端侧,靠背框架5立起呈图中的实线所示的状态,使椅子C处于通常使用的姿态,将支撑基端3的前座支架安装轴34置于座支架4的长孔411的前端侧,靠背框架5后倾呈图中的虚线所示的状态,让座支架4的后端降下,使椅子C处于休息的姿态。从而实现了作为椅子全体的所谓同步机构。
此外,该椅子主体1在上述的同步机构的局部中装入反作用力机构H构成锁定装置L,同时,加入了将该锁定装置固定在规定位置的锁定固定机构E和调整锁定强度的反作用力调整机构A作为该锁定装置L的构成部件。
反作用力机构H,如图4和图6所示,具有以后倾姿势(约45度)被配置在上述的支撑基端3的机构收纳空间的前上方端部被固定保持器H1支撑的一对螺旋弹簧S、在靠背安装轴35上与靠背框架5的倾斜移动动作同步转动的第1转动臂H2、和在偏离该第1转动臂H2的靠背安装轴心位置上在轴周围安装的可动的保持器H3,该可动保持器H3上支撑住上述的螺旋弹簧S的后下方端部,形成伴随靠背框架5的后倾动作,可动保持器H3通过第1转动臂H2压缩螺旋弹簧S的结构。此外,图6中省略了在一对螺旋弹簧S之间的第1转动臂H2等。
锁定位置固定机构E,其平面图如图5所示,安装在座支架4上的状态的斜视图如图6所示,由在座支架4的比中间部稍靠基端侧安装的可以绕第1垂直轴X1转动的平面视为扇形的一对锁定板E1、将靠背框架5的锁定动作转换为上述的一对锁定板E1的同步转动动作的动作转换机构E2、和有选择地固定锁定板E1彼此的操作部E3组成。锁定板E1,其透过第1垂直轴X1的径向上的剖面呈向下的L形,在位于圆周上下垂部分的作为汇合的圆筒面E1a上,径向开口的孔E1b按所定的间距设置在遍及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上,伴随着同步转动,各个孔E1b一个接着一个到达连接两个第1垂直轴X1轴心的虚直线L1上,并紧密相对接。动作转换机构E2,由通过第2垂直轴和水平长孔的接合部X2将一端连接在上述呈扇形的锁定板E1的基端,另一端由在支撑基端3的前座支架安装轴34上接合的为刚体的连接部件E21构成,因此伴随锁定动作,座支架4相对支撑基端3向后下方移动时,相对该座支架4上装载的锁定板轴支撑用的第2垂直轴X2的随动,与锁定板E1基端接合的第2垂直轴X2通过连接部件E21与支撑基端3保持规定的位置,结果,座支架4经过锁定下降,扇形的锁定板E1的圆筒面E1a被第1垂直轴X1推压,绕上述的接合部X2周围向后转动。操作部E3,由将轴心与上述的虚直线L1一致可以在其轴心方向进退配置的锁定销E31、将基端通过第3垂直轴X3安装在座支架4的横框42上并可以转动、且将前端通过水平长孔与垂直销的卡合部X4连接在上述锁定销E31上的第2转动臂E32、将该第2转动臂E32向通过上述的两个锁定板E1的孔E1b的方向压的弹簧部件E4、和进行反抗上述的弹簧部件E4牵回该第2转动臂E32、将上述锁定销E31从两个锁定板E1的孔E1b拉出来的操作的锁定位置调整操作杆E5构成。锁定位置调整操作杆E5安装在座支架4的侧部适当的位置。上述的弹簧部件E4和上述的锁定位置调整操作杆E5通过图5所示的钢丝E6连接。
该锁定位置固定机构E的优点如下:使其与座支架4的动作连动,使锁定板E1的外周更大幅度摆动,在该外周,通过锁定板E1的孔E1b和锁定销E31的卡合固定锁定板E1彼此,进而停止座支架4的动作可以将靠背座固定在该锁定位置上,这样即使将锁定板E1的孔E1b的间隔取大一些,靠背座也可以较小的节矩而锁定固定,从第1垂直轴X1到锁定板E1的孔E1b与锁定销E31的卡合部分的扭力臂比从该第1垂直轴X1到锁定板E1与连接部件E21的接合部分X2的扭力臂大,因此,可以减轻锁定所需的力量,只要赋予锁定销E31和锁定板E1一定的刚性,固定所需的机构本身就会很简单。一对锁定板E1相互限制进行靠背7的锁定固定,因此可以在将连接部件E21以外的操作部分等部件全部装在座支架4一侧,针对座6的移动可以常时地将操作部置于规定的相对位置,此外,在某种锁定的状态中就座者从椅子上离开时,反作用力机构H的作用下,靠背座向立起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结构,锁定销E31从锁定板E1的孔E1b受到截断方向的推压力,从而通过其所产生的摩擦力阻止锁定销E31从锁定孔E1b中抽出,因此即使从椅子上站起来靠背也不会急速地竖起。另外,再坐下去,则上述截断方向的推压力消失,解除锁定的操作又变为可能。扇形的锁定板E1因只在水平面上转动,这样可以进行薄形设计。扇形的锁定板E1外周形成相互啮合的齿,可以消除动作的错位。
反作用力调整机构A,如图4所示,上述的螺旋弹簧S的固定保持器H1,实际上通过轴状的支撑部件A10被保持在该固定位置上而构成。并且,反作用力机构A由将该支撑部件A10置于其一部分上可以绕水平轴A11转动的第3转动臂A1、和具有在该第3转动臂A1的偏离上述水平轴A11的位置上从与其偏离方向约相垂直方向用螺栓连接的具有把手A21的螺栓部件A2组成。其螺栓部件A2贯通支撑基端3的前壁32突出于前壁32的外部,在其突出来的位置上配有该把手A21。此外,通过操作把手向螺栓部件传送螺旋进给动作,第3转动臂A1就会绕水平轴A11转动,借助于支撑部件A10可以将保持器H1的支撑位置向增减螺旋弹簧S的压缩力的方向移动。而且,第3转动臂A1和螺栓部件A2,因为对应操作位置交叉角度会变化,所以在螺栓部件A2的前端装有压板A22,在第3转动臂A1上形成部分圆弧状的突起A12,通过压板A22将该突起A12压住,这样交叉角度即使变化也可对应。
该反作用力调整机构A的优点如下:因为可以组装在螺旋弹簧S的纵向尺寸范围内,所以,与在螺旋弹簧S的一端导入反作用力调整机构比较,包括反作用力机构H在内的轴向上可以实现紧凑化,螺旋弹簧S以后倾姿势(在该实施方案中倾斜度约为45度)设置,因此,收纳该螺旋弹簧S的支撑基端3的前后尺寸可以缩短,而且,在使椅座前后滑动的时候的椅座6和支撑基端3之间的相互阻碍可以得到有效的回避,确保动作变换的进行。即使这样,操作用的把手A21也可以设置于容易操作的支撑基端3的前壁上,根据第3转动臂A1的臂长的[杠杆]作用可以轻松地进行操作。
在由上述结构组成的椅子主体1上,安装上椅座6和靠背7就完成了本实施方案的椅子C。
在这样的椅子中,本实施状态的靠背7如下述而构成,安装在靠背框架5上。
即,该靠背7,如图7、8及9所示,由形成该靠背7的外形的口字形的弹性材料制的芯材71a和收纳该芯材71a于袋状缝制的内部的表面材料71b组成的靠背主体71、和该靠背主体71的上部背面配置的开口向下コ字形的具有一定刚性的材料制成的靠背上部增强部件72构成。芯材71a在其上下方向上比中间部稍下的位置,作为腰部支撑部71x发挥功能的部分向前突出,从右侧面看呈<形状,稍微有些弯曲而成型。而且,在靠背框架部件51上,形成有靠背上支撑部511。在该靠背上支撑部511中设有销的插通孔511a,使该销插通孔511a与上述的靠背上部增强部件72的下端部设置的销的插通孔72a1一致,插通水平销721,通过该水平销721将靠背上部增强部件72连接在靠背上支撑部511上,并可以转动。另外,靠背7的下端部,被上方开口的中空筐形的靠背下支撑部的靠背支撑部件54所支撑。靠背支撑部件54,其左右两端部向内面对面的通道54x成为一体向上突出,靠背7的对应的侧边可以滑动插入该通道54x的槽中,同时,在靠背7的下降的位置,可以从上方将其下端部插入上述靠背支撑部件54的开口部分。上述靠背支撑部件54,在其下端部左右两侧设有凹陷部54a,该凹陷部54a被置于上述靠背框架部件51的弯曲部位51b的旁边加以固定。此外,构成该靠背7的上端部的靠背主体71的上方和靠背上部增强部件72中,被覆有共同的上表面部件72b。
即,该靠背7,对应下端部的上下方向的滑动位置,使其绕着上述靠背上支撑部511的水平轴销511a转动,并可以使腰部支撑部71x在上下前后的方向上突出没入。
此外,该突出没入动作,通过在靠背框架5的一部分中装入的相当下操作部的靠背形状调节机构K而进行。
该靠背形状调节机构K,如图3、7、8所示,其一端固定在上述靠背支撑部件54的约中央部设置的水平固定轴Z1上,另一端贯通上述靠背支撑部件54的通道部设置的缝隙541,在该贯通的这一端设有操作把手K11,其具有由弹性板簧构成的操作杆K1、和上述操作杆K1上设置的长孔K2、靠背主体71的下端部上贯通上述的长孔K2设置的销K3、和进行操作杆K1定位的锁定结构L。抬起操作杆K1,上述的销K3撞到上述的长孔K2,从该销K3对靠背主体71的下端部作用上提的力,上述靠背支撑部件54起到引导的作用,靠背主体71的下端部保持水平抬起。接着,作为腰部支撑部71X起作用的部分从图7所示的实线形状变形为虚线的形状。图8中,上述的靠背支撑部件54通过虚线表示。上述的锁定机构L,具备按照规定的间距使锁定位置变化的适宜的棘轮结构,因此施加操作力时可解除锁定,解除操作力时,可利用板簧弹性引入锁定的状态。而且,在靠背主体71的下端部,安装有销K3以确保必要的刚性,因此,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地附加增强的金属零件。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案在可以使椅子的靠背7变形而构成的同时,设置了支撑该靠背7的下端部并使其可以向规方向滑动的相当靠背下支撑部的靠背支撑部件54、和选择和固定该滑动位置的相当下操作部的靠背形状调节机构K,对应该靠背形状调节机构K的操作位置,可以使靠背7变形。
这样,赋予靠背7弹性等,仅使靠背支撑部件54在滑动结构之下支撑靠背7的一部分,因此可使靠背7的支撑结构得以简化。特别是,赋予靠背7一定的弹性后,靠背7的触感和使用感同时提高,也没有必要再另外设置其他结构以确保靠背7的触感和使用感。因此,通过本实施方案,靠背7作为靠背成立的构成和靠背7变形所需的必要结构得以高效率地并成。
向一定方向的滑动动作,作为直线动作,通过稍稍后倾的靠背支撑部件54的通道部54X的作用,引导靠背7的下端部,因此,支撑结构非常简单,而且操作性良好。特别是,本实施方案中,腰部支撑部71X对应靠背形状调节机构K的调节位置向前方突出的同时向上方移动,因此,比如,在椅座6的后部的骨盆伴随上述调节一起向上移动而构成的情况下,对于就座者的腰部,腰部支撑部71x为与只相对地进行向前突出的动作效果相同,在同一个人调节腰部支撑位置的情况下是有效的。当然,在针对体格的差异,要改变腰部支撑部的位置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进行有效利用的构成。
当然,对应操作部的操作位置,使腰部支撑部71x的位置主要只在前后方向上突出没入的构成也是有效的。
此外,本实施方案,伴随着腰部支撑部71x的位置的突出没入动作,靠背7的弯曲呈S状的其靠背主体71按照S形的弯曲圆滑地变形,因此,靠背71可以非常吻合地贴在就座者的后背上而变形,可以在有效确保支撑区域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此时,靠背7,由与背相接触的位置上的可以变形的靠背主体71、和安装在靠背框架5上的支撑上述靠背主体71背面侧一部分的靠背增强部件72构成,靠背主体71中,使未被靠背增强部件72支撑的部位变形,因此,通过合理的结构,可以赋予靠背7支撑的功能和变形功能。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案。而且,关于对应上述第1实施方案的部件等,赋予同样的名称和符号。
该实施方案中的椅子,省略了整体图,但与第1实施方案中的椅子C一样,作为结构体的基本结构的该椅子的主体1,由腿2、该腿2上端侧的支撑基端3、使上述支撑基端3支撑前部的座支架4、和在将基端安装在上述支撑基端3上使中间部支撑上述座支架4后部的靠背框架5构成。该椅子主体1的座支架4和靠背框架5上分别装有椅座6和靠背7。
椅子主体1的构成以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案相同,省略详细说明。在该椅子主体1上安装椅座6和靠背7,完成本实施方案的椅子。
本实施方案中,靠背7如下述而构成,安装在靠背框架5上。
即在本实施方案中,靠背7,如图10和11所示,具有形成该靠背7的外形的口字形的弹性材料的芯材71a、收纳该芯材71a于袋状缝制内部的表面材料71b组成的靠背主体71、该靠背主体71的上部背面配置的开口向下的コ字形的具有刚性的材料制成的靠背上部增强部件72、和覆盖该靠背主体71的下端部的筐状的靠背下部增强部件73。芯材71a在其上下方向上比中间稍处下方的位置,作为腰部支撑部71x起作用的部分向前突出,从右侧面看呈<形状,稍微有些弯曲而形成。而且,在靠背框架部件51上,形成有靠背上支撑部511。在该靠背上支撑部511中设有销的插通孔511a,该锁插通孔511a与上述的靠背上部增强部件72的下端部设置的销插通孔72a1一致,插入水平销721,通过该水平销721将靠背上部增强部件72连接在靠背上支撑部511上,并可以转动。此外,构成该靠背7的上端部的靠背主体71的上方和靠背上部增强部件72上,被覆有共同的上表面材料72b.
同时,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11的分解斜视图、和图12的与靠背7连接部分附近的纵剖面图分别所示,通过曲柄机构8和引导机构9靠背7的下端部被支撑并能滑动的同时,通过上述的曲柄机构8可以使靠背7的下端部升降。即,上述的曲柄机构8和引导机构9协同动作实现了靠背下支撑部的功能。此外,上述的曲柄机构8也起到了下操作部的作用。
具体地讲,上述曲柄机构8具备曲柄部分81、在其一端具有相当下操作部的操作柄821的曲柄轴82、和将一端连接在曲柄部分81上的曲柄臂83。该曲柄臂83,将另一端连接在靠背7的下端部,以中间部的转动中心X10为中心可以转动而构成。然后,通过上述的操作柄821的转动操作,可以使靠背7的下端部升降。此外,上述曲柄臂83在本实施方案中左右间隔开各设一个。
更具体地讲,上述的曲柄部分81和曲柄轴82是将一根金属棒弯曲而成的。曲柄轴82支撑在靠背框架部件51上并可以转动,其一端贯通靠背框架部件51。而曲柄臂83在其一端部设有长孔831并将曲柄部分81穿过,同时,在转动中心X10上也设置贯通孔使轴部件84穿过。该轴部件84横架在两侧的靠背部件51之间。
此外,在上述的曲柄部分81的移动路径上,设置有限制该曲柄部分81的移动范围的挡止部85(图11中省略)。该挡止部85,如图13所示,由剖面约为C形的树脂等材料构成,开口部朝向曲柄部分81的移动范围,立起安装在横架设置在靠背框架部件51间的挡止板851上。
而引导机构9,如图12所示,具有设置在靠背下部增强部件73的背面的滑块91,和固定在适当的位置的约上下方向延伸的引导部件92。上述滑块91和引导部件92总相卡合使靠背7的下端部平行地进行升降。在本实施方案中,滑轨91为圆筒状,引导部件92为轴状。
在靠背7的下端部,设置有该靠背7的下端部和上述曲柄臂83连接用的接合部件74。另外,与上述的曲柄臂83的上述长孔831相反端侧的一端上设有向后开口的开口部83a。该开口部83a和上述的接合部件74相卡合。该接合部件74,嵌入在上述靠背主体71中而构成。在上述的下部增强部件73的前壁上设有曲柄把手插入窗73a,从该插入窗73a可以将上述的曲柄臂83插入。更具体地讲,在构成上述靠背主体71的夹心部件71a的下边缘附近设置前方开口的卡合部件安装槽7x1,并将上述接合部件74插入该卡合部件安装槽7x1,同时,在卡合部件安装槽7x1的宽度方向中心部分,设置宽度尺寸比上述的卡合部件安装槽7x1小,高度和深度尺寸比卡合部件安装槽7x1大的曲柄把手插通孔7x2。之后,在将上述接合部件74插入上述卡合部件安装槽7x1后,将上述的曲柄把手插入窗73a与上述曲柄把手插通孔7x2重合,并将上述的下部增强部件73安装在靠背主体71的下端部。
下面,介绍使用这样构成的曲柄机构8将靠背7的下端部从图10和图12的实线表示的位置移动到虚线所示位置的方法。
将上述的操作柄821向图10的箭头x方向转动180度,则如图13所示,曲柄部分81和曲柄轴82一起从针对曲柄轴82向上凸起的位置到针对曲柄轴82向下凸起的位置转动约180度,同时,通过长孔831和曲柄部分81的卡合,曲柄臂83也转动。接着,设置在靠背7的下端部的接合部件74通过曲柄臂83的开口部83a向上抬起,结果,靠背7的下端部从图12实线所示的位置通过引导机构9被引导到虚线所示位置,滑动上升。然后,挡止部85过程性地推开并将曲柄部分81被收纳保持在其上,靠背7的下端部保持在图12的虚线所示位置。
靠背7的下端部上升后,作为腰部支撑部71x的功能部分向前方及上方突出,靠背7从图10实线表示的形状变形为虚线表示的形状。
此外,如果进行相反的操作,则靠背7的下端部从图10及12的虚线表示的形状还原为实线表示的形状。
这样,通过曲柄机构8可以在图12实线表示的位置和虚线所示位置之间选择和固定靠背7的下端部的滑动位置。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案的构成可以使椅子的靠背7变形,同时,设置了支撑该靠背7的下端部使其可以在一定方向上连动滑动的靠背下支撑部的曲柄机构8和引导机构9、和选择和固定该滑动位置的相当下操作部的操作柄821,对应该操作柄821的操作位置,可以使靠背7变形。
这样,赋予靠背7弹性等,使靠背7的下端部由曲柄机构8和引导机构9支撑部并能滑动,靠背7的支撑结构得以简单。此外,与第1实施方案同样,赋予靠背7弹性,同时提高了靠背7的触感和使用坐感,并且不必再为确保靠背7的触感和使用坐感而增加其他结构。因此,根据本实施方案,与第1实施方案同样,高效率并立地实现了靠背7作为靠背成立所需的结构和靠背7变形所必要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使一定方向上的滑动动作为直线动作,因具有设置在靠背下部增强部件73的背面侧的滑块91,和与滑块91总卡合的固定在适当位置的引导部件92的引导机构9进行引导,因此可通过极为简单的结构使靠背7平行移动。而且,因使用操作柄821进行操作,使靠背7变形的操作很简单。此外,特别在本实施方案中,因腰部支撑部71x对应曲柄机构8的操作柄821的位置向前方突出,同时也向上方移动,所以比如,在伴随上述调节使椅座6后部的骨盆连动上升构成的情况下,对就座者的腰部,与腰部支撑部71x只相对地向前突出动作的效果相同,在同一个人调节腰部支撑位置的情况下是有效的。当然,在针对体格的差异,要改变腰部支撑部的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利用。
此外,上述的第1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效果,在第2实施方案中也全可得到。
另外,替代上述的接合部件74,例如图14所示,使用与靠背主体71一体成型的树脂的接合部件75也可以。引导结构的构成,代替上述的具备滑块91和引导部件92的引导机构9,使用具备在靠背下部增强部件的背面约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状滑块、和固定在适当位置上的圆筒形的引导部件的、像上述的滑块和引导部件总卡合在一起那样构成也可以。
此外,各部分的具体构成并不只局限于上述实施方案。
例如,滑动动作,可以以各种形态在椅子上实现。即,模式地表示上述事实形态的图15中,在支撑靠背7的上端部并使其可以绕水平轴按照图中的箭头UR转动的基础上,支撑靠背7下端部通过图中未表示的靠背下支撑部使其可以按照图中的箭头DS直线滑动,而且,可以通过图中未表示的下操作部选择固定该滑动的位置。即,抬起靠背7的下端部,靠背7在与上端部之间被压缩,该之间变形的结果,全体向前鼓出。此时,靠背7的上端部绕水平轴向后倾方向转动。如进行相反的操作,则靠背向相反方向变形。
对此,图16所示的结构,支撑靠背7下端部通过图中未示的靠背下支撑部使其可以按照图中的箭头DS直线滑动,且通过图中未表示的下操作部可选择固定该滑动的位置,同时,支撑靠背7的上端部通过图中未示的靠背上支持部使其可以按照图中的箭头US所示直线滑动,而且通过图中未表示的上操作部选择固定该滑动的位置。此构成中,在固定了靠背上支撑部的状态下抬起靠背下支撑部的情况下,靠背7的上端部不动或者稍微从动,靠背被压缩而向前方鼓出。在固定靠背下支撑部的状态下靠背上支撑部被压下的情况下,其上下动作相反。在靠背下支撑部的抬起和上支撑部的压下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可以预期靠背由压缩而形成的鼓出变化大。
此外,图17所示的结构,在将靠背7的上端部固定(UF)在靠背框架5的基础上,支撑靠背7下端部通过图中未表示的靠背下支撑部使其可以按照图中的箭头DS直线滑动,通过图中未表示的下操作部可选择固定该滑动的位置而构成。该构成,与在图16的椅子的动作中,固定靠背的上支撑部将靠背下支撑部抬起的情况相同。
此外,图18所示的结构,在支撑靠背7的下端部使其可以如图中箭头DR所示绕水平轴转动的基础上,支撑靠背7的上端部使其通过图中未表示的靠背上支撑部按照图中箭头US所示可以直线滑动,而且通过图中未表示的上操作部可选择固定该滑动的位置而构成。该构成,与图15中的椅子的靠背7的动作上下相反。
另外,图19所示的结构,在固定靠背7的下端部的基础上(DF),支撑靠背7的上端部使其通过图中未表示的靠背上支撑部按照图中箭头US所示可以直线滑动,而且通过图中未表示的上操作部选择固定该滑动的位置。
此外,图15、16、17、18的滑动动作为直线方向上进行引导的直线滑动动作,但是也可以是在圆弧方向上进行引导的圆弧滑动动作。图20、21、22、23表示了将图15、16、17、18的各直线滑动替换为圆弧滑动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案中,靠背由口字状的芯材和袋状的覆盖材料构成,但是只要有适当的弹性,将芯材替换为板材亦可。
其他的构成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存在各种变形。
例如,图24表示了作为变形例子的反作用力调整结构F。该反作用力调整结构F,在通过轴状的支撑部件F10保持螺旋弹簧S的固定保持器H1在固定位置而构成的基础上,由具备该支撑部件F10一部分并可以绕垂直轴F11转动的转动臂F1、和具有从偏离该转动臂F1的上述垂直轴F11的位置与其偏离方向约垂直相交方向上用螺栓连接的把手F21的螺栓部件F2构成。该螺栓部件F2贯通支撑基端3的侧部33突出在侧壁33的外侧方,在该突出的位置上配置该把手F21。接着,通过把手操作螺旋进给螺栓部件F21,使转动臂F1绕垂直轴11转动,通过支撑部件F10使保持器H1的支撑位置在增减螺旋弹簧S的初始压缩量的方向上移动。
这样的构成,可以抑制与支撑基端3的底壁31垂直将交方向的体积,从而可以达到支撑基端3和其周边的薄壁化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上述的构成,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使靠背有效变形,这样该结构可以适用于需要根据各种目的要靠背变形的椅子,特别是形状简单的椅子。

Claims (12)

1.一种椅子,在具有靠背的椅子中,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的靠背可变形而构成的同时,设置有可以支撑该靠背的至少上端部或下端部中的任何一方朝一定方向滑动的靠背支撑部、和选择并固定该滑动位置所用的操作部,并对应该操作部的操作位置,可使靠背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中在支撑了靠背的上端部使其可以绕水平轴转动,通过靠背下支撑部支撑靠背的下端部使其可以滑动,并且可以根据下操作部选择、固定该滑动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中通过靠背下支撑部支撑靠背的下端部使其可以滑动,并且可以根据下操作部选择、固定该滑动位置,同时通过靠背上支撑部支撑靠背的上端部使其可以滑动,并且可以根据上操作部选择、固定该滑动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中在固定了靠背的上端部,通过靠背下支撑部支撑靠背的下端部使其可以滑动,并且可以根据下操作部选择、固定该滑动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中在支撑靠背的下端部使其可以绕水平轴转动的基础上,通过靠背上支撑部支撑靠背的上端部使其可以滑动,并且可以根据上操作部选择、固定该滑动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中在固定靠背的下端部的基础上,通过靠背的上支撑部支撑靠背的上端部使其可以滑动,并且可以根据上操作部选择、固定该滑动位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椅子,其中朝一定的方向的滑动动作是沿着与靠背的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直线动作。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椅子,其中朝一定的方向的滑动动作是沿着与靠背宽度方向垂直的面内的圆弧动作。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椅子,其中靠背对应操作部的操作位置,一边使腰部支撑部的位置在前后方向突出没入一边变形。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椅子,其中靠背对应操作部的操作位置,一边使腰部支撑部的位置在前后和上下方向突出没入一边变形。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椅子,其中靠背对应操作部的操作位置,使靠背的呈S状的弯曲形状平滑地变形。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椅子,其中靠背由处在与脊背接触位置的可以变形的靠背主体、和安装在靠背框架上的支撑上述靠背主体的背面侧的一部分的靠背增强部构成,靠背主体中使未被靠背增强部支撑的部位变形。
CN 02153588 2002-03-29 2002-11-26 椅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6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95943/2002 2002-03-29
JP2002095943A JP2003289984A (ja) 2002-03-29 2002-03-29 椅 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8090A true CN1448090A (zh) 2003-10-15
CN1248625C CN1248625C (zh) 2006-04-05

Family

ID=28786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5358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625C (zh) 2002-03-29 2002-11-26 椅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289984A (zh)
CN (1) CN1248625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9737A (zh) * 2012-11-06 2014-05-21 国誉家具株式会社 椅子
CN107411394A (zh) * 2016-04-25 2017-12-01 詹姆斯·E·格罗夫 用于椅子的椅背的背部支撑组件
CN109310209A (zh) * 2016-06-11 2019-02-05 休思乐公司 具有铰接式靠背的座椅
CN112373362A (zh) * 2013-10-07 2021-02-19 约翰逊控制技术公司 座椅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60670B2 (ja) * 2006-08-31 2012-06-27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椅子
JP5422823B2 (ja) * 2007-10-01 2014-02-19 コクヨ株式会社 椅子の背凭れ
JP5936104B2 (ja) * 2011-07-15 2016-06-15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椅子
JP5882684B2 (ja) * 2011-11-04 2016-03-09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椅子
CN106073251B (zh) * 2016-08-05 2023-02-28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调节姿态的办公椅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9737A (zh) * 2012-11-06 2014-05-21 国誉家具株式会社 椅子
CN112373362A (zh) * 2013-10-07 2021-02-19 约翰逊控制技术公司 座椅结构
CN112373362B (zh) * 2013-10-07 2022-10-04 约翰逊控制技术公司 座椅结构
CN107411394A (zh) * 2016-04-25 2017-12-01 詹姆斯·E·格罗夫 用于椅子的椅背的背部支撑组件
CN107411394B (zh) * 2016-04-25 2022-06-17 詹姆斯·E·格罗夫 用于椅子的椅背的背部支撑组件
CN109310209A (zh) * 2016-06-11 2019-02-05 休思乐公司 具有铰接式靠背的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289984A (ja) 2003-10-14
CN1248625C (zh) 2006-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8625C (zh) 椅子
CN1895700B (zh) 跑步机踏板机构
JP508797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44967C (zh) 儿童用座位装置
JP508797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370490A (zh) 办公座椅
CN1663503A (zh) 椅背腰部可调式座椅
ATE357201T1 (de) Patientenstuhl mit höhenverstellbarem sitz
CN1721202A (zh) 处理装置
TW201410184A (zh) 具有彈性床墊支撐之連接床
KR20200002215U (ko) 좌석 팔걸이
CN1198706C (zh) 电动剃须刀
CN1810185A (zh) 同步机构
CN108725272A (zh) 用于h点举升的可折叠举升机构
CN210018655U (zh) 机械儿童升降椅
CN1449702A (zh) 缓冲垫构件及家具
CN210810072U (zh) 座椅组成结构
CN210170319U (zh) 多功能多体位医用电动椅
CN209573957U (zh) 一种舒适度高的可调节学习椅
CN113040559A (zh) 嵌入式无线控制开关及智能沙发
CN110313746A (zh) 一种座椅脚踏装置
CN213308561U (zh) 一种沙发框架升降限位机构、沙发框架及沙发
CN212630358U (zh) 多功能座椅
CN213308513U (zh) 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轻便座椅框架及座椅
CN220494648U (zh) 一种座椅支架及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05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