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40146A - 在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重发高速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重发高速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40146A CN1440146A CN02148206A CN02148206A CN1440146A CN 1440146 A CN1440146 A CN 1440146A CN 02148206 A CN02148206 A CN 02148206A CN 02148206 A CN02148206 A CN 02148206A CN 1440146 A CN1440146 A CN 14401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t
- coded
- bits
- modulating mode
- grou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204—Multiple access
- H04B7/216—Code division or spread-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CDMA, SS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28—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or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SSMA]
- H04B7/2631—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or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SSMA] for broadband trans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H04L1/0068—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在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应接收机的重发请求由发送机重发数据的装置,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具有给定编码率的turbo编码器,并利用多种调制模式中的一种调制模式初始传输turbo编码器编码数据获得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控制器响应重发请求确定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使用的调制模式。分配器将以该编码率编码数据获得的编码比特分配成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如果确定的调制模式不同于初始传输所用的调制模式,则选择器在初始传输的系统和奇偶比特中选择可用确定的调制模式传送的编码比特。调制器根据确定的调制模式将可传送的编码比特调制成调制码元。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2001年7月25日在韩国工业产权局提交的名称为“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重发高速数据的装置和方法”,申请号为2001-44842的申请的优先权,这些并入它的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和方法,特别是涉及在重发时利用可变调制模式发送/接收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通信系统已经从早期的基于话音的通信系统进展到提供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高速、高质量无线数据分组通信系统。另外,划分为异步3GPP(第三代合作项目)系统和同步3GPP2(第三代合作项目2)系统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正成为标准化的高速、高质量无线数据分组业务。例如,由3GPP执行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访问)的标准化,而由3GPP2执行1xEV-DV的标准化。实现这种标准化以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中发现2Mbps或更高的高速、高质量无线数据分组传输业务。已提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以提供优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高速、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
妨碍高速、高质量无线数据业务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无线信道环境。由于白噪声和衰落引起的信号功率变化、盲区、UE(用户设备)快速移动和频率改变引起的多普勒效应和其它用户和多径信号引起的干扰而导致无线信道环境经常变化。因此,为了提供高速无线数据分组业务,除了为现有第二或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一般技术之外,还需要一种改进的技术能够增强对信号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用于现有系统的高速功率控制方法还增强了对信号环境的适应性。但是,实现高速数据分组传输标准化的3GPP和3GPP2两者均将参照AMCS(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案)和HARQ(混合自动重复请求)。
AMCS是根据下行链路信道环境的变化自适应改变信道编码器的调制模式和编码率的技术。通常,为了检测下行链路信道环境,UE测量信噪比和通过上行链路将SNR信息发送到节点B。节点B根据SNR信息预计下行链路信道环境并根据预测值指定正确的调制模式和编码率。可用于AMCS的调制包括QPSK(正交相移键控)、8PSK(8相移键控)、16QAM(16正交幅度调制)和64QAM(64正交幅度调制),可用于AMCS的编码率包括1/2和3/4。因此,AMCS系统向位于具有良好信道环境的节点B附近的UE应用高阶调制(16QAM和64QAM)和高编码率3/4,并向位于小区边缘的UE应用低阶调制(QPSK和8PSK)和低编码率1/2。另外,相比较现有的高速功率控制方法,AMCS降低干扰信号,由此改进平均的系统性能。
HARQ是初始传输时出现分组差错后通过重发已发送的数据来纠错的链路控制技术。通常,HARQ划分为Chase Combining(跟踪组合,CC)、完全增量冗余(FIR)、和部分增量冗余(PIR)。
CC是传送分组以使重发时发送的整个分组等于初始传输发送的分组。在这项技术中,接收机利用预定的方法组合重发的分组和预先存储在缓冲器的初始传输的分组。通过这样做,可以提高输入到解码器的编码比特的可靠性,从而导致系统性能的提高。组合两个相同的分组在效果上类似于重复编码,因此有可能平均提高性能增益3dB。
FIR是一种传送只包括信道编码器产生的冗余比特的分组,而不是相同分组的技术,从而改进接收机中解码器的性能。也就是说,FIR利用新的冗余比特以及初始传输的信息,导致编码率的降低,从而改进解码器的性能。在编码理论中众所周知,低编码率的性能增益高于重复编码的性能增益。因此,FIR仅在编码增益方面优于CC。
与FIR不同,PIR是在重发时发送组合了信息比特和新的冗余比特的数据分组的技术。因此,PIR通过在解码期间组合重发的信息比特和初始发送的信息比特可以获得与CC类似的效果,还通过利用冗余比特执行解码获得与FIR类似的效果。PIR具有略高于FIR的编码率,表示FIR和CC之间的平均性能。但是,HARQ应当不仅考虑性能还应当考虑系统的复杂性,例如接收机的缓冲器大小和信令,因此难以只确定它们中的一个。
AMCS和HARQ是用于增加对链路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的两项单独的技术。最好,可以通过合并这两项技术显著地改进系统性能。也就是说,发送机通过AMCS确定适应下行链路信道条件的调制模式和编码率,然后根据确定的调制模式和编码率传送分组数据,接收机在解码发送机发送的数据分组出现故障时发送重发请求。在从接收机收到重发请求后,节点B通过HARQ重发数据分组。
图1说明用于高速分组数据传输的现有发送机,其中有可能通过控制信道编码器112实现各种AMCS和HARQ。参见图1,信道编码器112包括编码器和收缩编码器(puncturer)。当适于数据速率的输入数据用于信道编码器112的输入端,编码器进行编码以便降低传输误码率。此外,收缩编码器根据控制器120预先确定的编码率和HARQ类型收缩编码编码器的输出,并将它的输出提供给信道交织器114。因为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强大的信道编码技术,以便可靠地传送高速多媒体数据,图1的信道编码器由母编码率为R=1/6的turbo(快速)编码器200和收缩编码器216实现,如图2所示。已知turbo编码器200的信道编码即使在低SNR,也能在误码率(BER)方面表现出最接近香农极限(shannon limit)的性能。turbo编码器200的信道编码还被3GPP和3GPP2用于HSDPA和1×EV-DV标准化。turbo编码器200的输出可以分为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系统比特”是指实际要传送的信息比特,而“奇偶比特”是指用于帮助接收机纠正可能的传输差错的比特。收缩编码器216有选择地收缩编码从编码器200输出的系统比特或奇偶比特,从而满足确定的编码率。
参见图2,在收到一个传输帧后,信道编码器输出完好的传输帧作为系统比特帧X。该传输帧还提供给第一信道编码器210,第一信道编码器210对传输帧进行编码并输出两个不同的奇偶比特帧Y1和Y2。另外,传输帧还提供给交织器212,交织器212交织传输帧。完好的交织传输帧被传输作为交织的系统比特帧X′。交织的传输帧提供给第二信道编码器214,第二信道编码器214对交织的传输帧执行编码并输出两个不同的奇偶比特帧Z1和Z2。系统比特帧X和X′和奇偶比特帧Y1、Y2、Z1和Z2以传输单元1,2,…,N提供给收缩编码器216。收缩编码器216根据图1的控制器120提供的控制信号确定收缩编码格式,并利用确定的收缩编码格式收缩编码系统比特帧X、交织的系统比特帧X′和四个不同的奇偶比特帧Y1、Y2、Z1和Z2,因此输出希望的系统比特S和奇偶比特P。
如上所述,由收缩编码器216用于收缩编码编码比特的收缩编码格式依赖编码率和HARQ类型。也就是说,在CC的情况下,有可能通过收缩编码编码的比特在每次传输时都传送相同的分组,因此收缩编码器216具有根据给定编码率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的固定组合。对于FIR和PIR,收缩编码器216在初始传输时根据给定的编码率收缩编码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组合中的编码比特,并在每次重发时收缩编码各种奇偶比特组合中的编码码元,从而降低总编码率。例如,在编码率为1/2的CC情况下,通过以编码比特[XY1Y2X′Z1Z2]的顺序固定地利用[110000]作为收缩编码格式,收缩编码器216可以在初始传输和重发时连续输出用于一个输入比特的相同比特X和Y1。在IR的情况下,通过将[110000;100001]和[001001;010010]分别用作初始传输和重发的收缩编码格式,收缩编码器216为两个输入比特在初始传输时以[X1Y11X2Z21]顺序和在重发时以[Y21Z21Y12Z12]顺序输出编码的比特。同时,尽管没有单独说明,3GPP2采纳的R=1/3turbo编码器可以利用图2的第一信道编码器210和收缩编码器216实现。
图1实现的AMCS系统和HARQ系统的分组数据传输操作将在下文中描述。在传输新的分组之前,发送机的控制器120根据接收机提供的下行链路信道条件信息确定适当的调制模式和数据速率。控制器120将关于确定的调制模式和编码率的信息提供给信道编码器112、调制器116和扩频器118。物理层的数据速率依赖确定的调制模式和编码率。信道编码器112在利用确定的调制模式和编码率执行编码以后根据给定的收缩编码格式执行比特收缩编码。信道编码器112输出的编码比特提供给信道交织器114,在其中它们被交织。交织是通过随机化输入比特将数据码元扩散到多个地方,而不是将数据码元集中到衰落环境中相同的地方来防止突发差错。为了便于解释,信道交织器114的大小假设大于或等于编码比特的总数。调制机116根据确定的调制模式对交织的编码比特进行码元映射,并输出调制的码元。如果调制模式用M表示,组成一个码元的编码比特数据是log2M。扩频器118分配多个Walsh(沃尔什)码用于以确定的数据速率传送调制的码元,和利用分配的Walsh码扩展调制的码元。当利用固定的码片速率和固定的扩展因子(SF)时,用一个Walsh码传送码元的速率是恒定的。因此,为了利用确定的数据速率,必须利用多个Walsh码。例如,当利用3.84Mcps的码片速率和16码片/码元的SF的系统利用16QAM和3/4的信道编码率时,用一个Walsh码可以提供的数据速率变成1.08Mbps。因此,当利用10个Walsh码时,有可能以最大为10.8Mbps的数据速率传输。
假设在图1的高速分组传输系统的发送机中,甚至在重发时使用初始传输时AMCS确定的调制模式和编码率。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小区中UE数目的变化和多普勒频移,即使在HARQ的重发期间,高速数据传输信道也改变它的信道条件。因此,保持初始传输使用的调制模式和编码率会导致系统性能的降低。
为此,正在进行的HSDPA和1×EV-DV标准化考虑到一种改进的方法,用于甚至在重发期间改变调制模式和编码率。例如,在用CC作为HARQ的系统中,当HARQ改变时,发送机重发一部分或全部初始发送的数据分组,接收机部分组合部分重发的分组和初始发送的全部分组,这会导致解码器整个误码率的降低。发送机和接收奇的结构分别如图3和4所示。
如图3所示,用于改进方法的发送机除了图1的发送机之外进一步包括部分Chase编码器316。参见图3,信道编码器312根据给定调制模式和编码率编码输入数据产生的编码比特在交织器314交织以后提供给部分Chase编码器316。部分Chase编码器316根据从控制器322提供的初始传输所用的调制模式、当前调制模式和要使用的Walsh码数目的信息控制交织的编码比特之中将在重发时发送的数据量(或数据比特的数目)。调制器318根据给定的调制模式对部分Chase编码器316输出的编码比特执行码元映射,并将其输出提供给扩展器320。扩展器320从可以获得的Walsh码之中分配需要的Walsh码数目,和用分配的Walsh码扩频从调制器318接收的数据码元。这里,重发的信道编码率与初始传输的信道编码率相同,和重发时使用的Walsh码数目可能不同于初始传输时使用的Walsh码数目。但是,这里假设重发时使用的Walsh码数目与初始传输时使用的Walsh码数目相同。因此,重发的码元速率与初始传输的码元速率相同,因此它必须调整重发的编码比特的数目。
图4说明相应于图3发送机的接收机的结构。该接收机除了现有的接收机之外,进一步包括相应于图3部分Chase编码器316的部分Chase组合器416。解扩器412利用与发送机使用的相同的Walsh码解扩来自发送机的数据码元,并将输出提供给解调器414。解调器414通过相应于发送机使用的调制模式的解调模式解调解扩器414的数据码元,并向部分Chase组合器416输出相应的LLR(对数似然比)值到部分Chase组合器416。LLR值是对解调的编码比特进行软判决确定的值。部分Chase组合器416替代现有接收机的软组合器。这是因为当初始传输使用的调制不同于重发使用的调制时,因为重发数据量不同于初始发送的数据量,所以部分的执行分组组合。如果重发时使用高阶调制,部分Chase组合器416对整个分组执行组合。但是,如果重发时使用低阶调制,部分Chase组合器416执行部分组合。解交织器418解交织部分Chase组合器416的数据并将解交织的数据提供给信道解码器420。信道解码器420将解交织的数据解码为信息比特。尽管图4中没有示出,接收机对信息比特执行CRC(循环冗余检验)检验,并根据CRC检验结果向发送机发送ACK(确认)或NACK(否定的确认)作为确认信号,因此请求发送新的数据或重发出错的分组。
图5A和5C说明初始传输和重发时根据调制模式的变化,部分Chase编码器316编码的分组大小的变化。
首先,如果重发时的调制速率(或调制顺序)低于初始传输时的调制速率,部分Chase编码器316输出的编码比特在数目上重发比初始传输时的少,如图5A所示。假设在图5A中,16QAM用于初始传输,QPSK用于重发。因此,在重发时,发送机只发送初始传输发送的一半数据分组。
接下来,如果重发时的调制速率高于初始传输时的调制速率,部分Chase编码器316输出的编码比特在数目上重发比初始传输多,如图5C所示。假设在图5C中,QPSK用于初始传输,16QAM用于重发。因此,在重发时,发送机重复发送初始传输发送的数据分组两次。
图5B和5D说明部分Chase组合器416根据初始传输和重发时调制模式的变化组合的收到的分组。
首先,如果重发时的调制速率低于初始传输时的调制速率,即,如果16QAM用于初始传输,QPSK用于重发,则接收机在重发时只额外接收初始传输时发送的一半数据分组,如图5B所示。因此,部分Chase组合器416组合初始传输收到的分组和重发时收到的一半分组。
接下来,如果重发时的调制速率高于初始传输时的调制速率,即,如果QPSK用于初始传输,16QAM用于重发,则接收机在重发时重复接收初始传输发送的数据分组两次,如图5D所示。因此,部分Chase组合器416组合初始传输和重发3次收到的相同分组,从而提高接收信号的可靠性。
将CC用作HARQ的高速分组传输系统利用图3和4说明的部分Chase编码器316和部分Chase组合器416,因此通过甚至在重发时改变调制模式,它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信道环境的变化,从而改进系统的性能。对整个传输分组的部分组合会对误码率的降低作出贡献,但不能对误帧率降低做出满意的贡献。这是因为图3的信道交织器314的输出是信道编码器312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的随机组合。也就是说,如果重发时的分组小于初始传输时的分组大小,则无法对所有的信息比特进行组合,因此组合效果是以比特为单位随机出现的。特别是,需要一种新的方法,其甚至当要求利用CC的系统重发时发送比初始传输更小的分组时,利用turbo码应当与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组合传输的特征,来补偿整个信息比特,从而显著降低误帧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以提高的接收概率接收数据比特的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发送/接收高速数据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和方法为turbo编码器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利用单独的信道交织器,还在接收机利用单独的解交织器,每个对应于信道交织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发送/接收高速数据的装置和方法,其联锁(interlocking)用于turbo编码器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的单独的信道交织器和Chase组合类型的HARQ。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案(AMCS)的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机中获得系统性能增益的装置和方法,其甚至在重发时自适应改变调制模式,同时保持用于初始传输的信道编码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AMCS的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机中获得系统性能增益的控制装置和方法,其所需的调制模式有选择的重发分为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的其中一个数据分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机中获得性能增益的控制装置和方法,其有选择地软组合用希望的调制有选择重发的数据分组和初始发送的数据分组来获得性能增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应接收机的重发请求由发送机重发数据的方法,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turbo编码器,具有给定编码率,并利用多种调制模式中的一种调制模式初始传输turbo编码器编码数据获得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该方法包括响应重发请求确定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使用的调制模式;将以该编码率编码数据获得的编码比特分配成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和如果确定的调制模式不同于初始传输所用的调制模式,则调制成初始传输时的系统和奇偶比特中可由确定的调制模式传送的调制码元编码比特,和传送调制的码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应接收机的重发请求由发送机重发数据的装置,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turbo编码器,具有给定编码率,并利用多种调制模式中的一种调制模式初始传输turbo编码器编码数据获得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该装置包括响应重发请求确定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使用的调制模式的控制器;将以该编码率编码数据获得的编码比特分配成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的分配器;和如果确定的调制模式不同于初始传输所用的调制模式,则选择初始传输时的系统和奇偶比特中可用确定的调制模式传送的编码比特的选择器;和根据确定的调制模式将可传送的编码比特调制成调制码元的调制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调制码元的方法,由发送机根据与初始传输所用的调制模式不同的调制模式重发这些调制码元,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turbo编码器,具有给定编码率,并利用多种调制模式中的一种调制模式初始传输turbo编码器编码数据获得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该方法包括根据解调方式解调调制的码元,该解调方式对应于发送机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和输出编码比特;将编码比特分配成包括系统比特的系统分组和包括奇偶比特的奇偶分组;组合该系统分组与以前收到的系统分组,组合该奇偶分组与以前收到的奇偶分组;和将组合的系统分组和奇偶分组解码为信息比特。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调制码元的装置,由发送机根据与初始传输所用的调制模式不同的调制模式重发这些调制码元,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turbo编码器,具有给定编码率,并利用多种调制模式中的一种调制模式初始传输turbo编码器编码数据获得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该装置包括根据解调方式解调调制码元和输出编码比特的解调器,该解调方式对应于发送机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将编码比特分配成包括系统比特的系统分组和包括奇偶比特的奇偶分组的分组分配器;组合该系统分组与以前收到的系统分组,组合该奇偶分组与以前收到的奇偶分组的组合器;和将组合的系统分组和奇偶分组解码为信息比特的解码器。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说明在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常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机的结构;
图2说明图1的信道编码器的详细结构;
图3说明在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传统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重发时利用可变调制的发送机的结构;
图4说明相应于图2发送机的接收机的结构;
图5A至5D说明根据调制的变化执行编码和组合的示范性方法;
图6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机的结构;
图7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机的结构;
图8A和8B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在重发时调制模式改变时发送机选择传输分组的示范性方法;
图9A和9B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在重发时调制模式改变时接收机分配接收的分组的示范性方法;
图10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机的操作过程;和
图11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机的操作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下文的说明书中,没有详细的描述公知的功能或结构,因为它们会以不必要的细节造成本发明不清楚。
在下文的说明书中,本发明提供优选实施例,其中信道编码器支持1/2和3/4的编码率,发送机在初始传输时使用QPSK、8PSK、16QAM和64QAM调制之中的16QAM,并在重发时将调制模式变为另一种调制模式。此外,接收机利用Chase组合类型的HARQ。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描述本发明的
实施例。
图6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发送机的结构。参见图6,控制器(用于AMCS)626控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机的全部操作。特别是,控制器626根据从上层(未示出)提供的信令信息确定传输数据的调制模式和编码率。控制器626根据确定的调制模式和编码率确定扩频器624所需的正交码(例如,Walsh码)数目。或者,调制模式和编码率可由上层确定,然后与信令信息一起提供给控制器626。确定调制模式的典型方法是根据初始传输和每次重发时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发送数据的状态确定调制模式。因此,控制器626可以在初始传输和重发时确定不同的调制模式。收到接收机的ACK信号后,执行初始传输,收到接收机的NACK信号后,执行重发。根据接收机目前传送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的信息可以检测下行链路业务信道的状态。确定的调制模式信息提供给分组选择器620和调制器622。此外,确定的编码率信息提供给信道编码器612。
信道编码器612以控制器626提供的编码率用给定码编码输入数据。输入数据包括用于接收机检错的CRC。“给定码”是指用于输出编码比特的码,该编码比特包括传输之前编码输入数据的比特和用于这些比特的差错控制比特。例如,当turbo码用作给定码时,传输比特变成系统比特,差错控制比特变成奇偶比特。同时,信道编码器612分为编码器和收缩编码器。编码器以给定的编码率编码输入数据,收缩编码器根据该编码率确定编码器输出的系统比特与奇偶比特的比值。例如,如果给定编码率是对称编码率1/2,信道编码器612接收一个输入比特输出一个系统比特和一个奇偶比特。但是,如果给定编码率是非对称的编码率3/4,信道编码器612接收三个输入比特输出三个系统比特和一个奇偶比特。这里,本发明是分别为编码率1/2和3/4说明的。
分配器614将从信道编码器612收到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分配给多个交织器。当交织器包括两个交织器616和618时,分配器614将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分成两个比特组。例如,分配器614将来自信道编码器612的系统比特分配到第一交织器616,剩余的奇偶比特分配给第二交织器618。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对称的编码率1/2,信道编码器612输出的对称比特数等于信道编码器612输出的奇偶比特数,因此第一交织器616和第二交织器618填入相同数目的编码比特。但是,如果使用非对称的编码率3/4,填入第一交织器616的系统比特数比填入第二交织器618的奇偶比特数大3倍。
第一交织器616交织来自分配器614的系统比特,第二交织器618交织来自分配器614的奇偶比特。在图6中,第一交织器616和第二交织器618在硬件上隔离。但是,第一交织器616和第二交织器618可以简单的逻辑隔离。逻辑隔离意味着将一个存储器分成存储系统比特的一个存储区和存储奇偶比特的另一个存储区。
分组选择器620从控制器626接收关于调制模式的信息,确定通过这种调制模式可以正常发送的数据量。在确定可传送的数据量后,分组选择器620选择一个给定的分组,每个分组被分成从第一交织器616和第二交织器618提供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给定的分组可以分成只包括系统比特和系统分组和只包括奇偶比特的奇偶分组。通常,发送机以TTI(传输时间间隔)单位发送数据。TTI表示从编码比特传输开始的时间点到编码比特传输结束的时间点的时间段。TTI以时隙为单位。例如,TTI包括3个时隙。因此给定的分组意味着在TTI内传送的编码比特。
同时,如上所述,分组选择器620可由控制器626在初始传输和每次重发时提供关于不同调制模式的信息。因此,每次调制模式改变时,分组选择器620应根据改变的调制模式适当选择发送分组。例如,在初始传输时,分组选择器620选择以TTI为单位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但是,如果重发时改变调制模式,分组选择器620无法传送初始传输时发送的完好的分组。因此,分组选择器620将以TTI为单位首次传送的系统分组和奇偶分组分离成具有给定大小的多个子分组,和根据确定的数据量选择子分组。当确定的数据量小于首次传送的数据量时,分组选择器620选择子分组的一部分。但是,当确定的数据量大于首次传送的数据量时,分组选择器620重复选择子分组和一部分子分组。因此,子分组应当具有这样确定的大小,即有可能根据可变调制模式自由改变传输数据量。另外,分组选择器620在根据数据量选择分组时应当考虑要传送的编码比特优先级和重发次数。也就是说,当传送一部分首次传送的系统分组和奇偶分组时,分组选择器620首先选择系统分组,真正的信息比特。这里,“系统比特”是指包括初始传输时以TTI为单位传送的系统比特的分组,“奇偶比特”是指包括初始传输时以TTI为单位传送的奇偶比特的分组。另外,当重复传送一部分首次传送的系统分组和奇偶分组时,分组选择器620首先选择系统比特。但是,为了改进系统性能,最好每次重发时传送其它未传送的分组,而不是只传送系统分组。为此,分组选择器620可以利用重发的次数。例如,如果重发的次数是奇数,分组选择器620首先发送系统分组,如果重发的次数是偶数,分组选择器620首先传送奇偶分组。因此,重发时分组选择器620只输出系统比特、只输出奇偶比特、或输出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的组合。图8A和8B说明分组选择器620根据各种调制模式选择编码比特的方式。随后将更详细地描述这些方式。
调制器622根据控制器626提供的调制模式调制分组选择器620选择的分组的编码比特。利用给定的映射技术将编码比特映射到传输码元就是对编码比特执行调制。根据控制器626提供的调制模式信息确定传输码元的映射方式。例如,如果控制器626提供的调制模式是16QAM,码元具有码元模式{H,H,L,L},如果调制模式是16QAM,码元具有码元模式{H,H,M,M,L,L},其中,H表示具有高可靠性的比特位置,M表示具有中可靠性的比特位置,L表示具有低可靠性地比特位置。同时,如果控制器626提供的调制模式是8PSK,该码元具有包括3比特位置的码元模式,如果调制模式是QPSK,则码元具有包括2比特位置的码元模式。
扩展器624用控制器626分配的正交码(例如,Walsh码)扩频调制器622输出的码元,和将扩频码元发送到接收机。正交码数目根据控制器626确定的调制模式和信道编码速率确定,并分配给从调制器622输出的码元。
图10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机的操作过程,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机的操作包括将传输数据编码为编码比特(步骤1010)和分配编码比特(步骤1012)的第一过程,和交织分配的编码比特(步骤1014),根据初始传输和每次重发时可以改变的调制模式从交织的编码比特之中选择要传送的编码比特(步骤1016),和根据调制模式调制选定的编码比特(步骤1018)的第二过程。
图7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应于图6发送机的接收机的结构。参见图7,接收机通过下行链路业务信道接收发送机在用多个正交码扩频以后传送的数据码元。解扩器712用发送机所用的正交码解扩展收到的数据码元、多路复用解扩展的传输码元,和依次输出多路复用的码元。
解调器714通过相应于发送机所用调制模式的解调方式解调从解扩器712输出的传输码元,并输出解调的码元。解调的码元对应于发送机的分组选择器620输出的编码比特,并且由于无线信道的噪声具有LLR值。
分组分配器716接收解调器714输出的解调码元的LLR值,利用发送机所用的调制模式将调制码元分配成系统分组和奇偶分组。系统分组是指包括系统比特的分组,奇偶分组是指包括奇偶比特的分组。为了分配解调的码元,分组分配器716利用关于首次调制模式、当前调制模式和重发次数的信息确定解调码元的特性。解调码元的特性表示解调的码元是否组成包括系统比特的系统分组、包括奇偶比特的奇偶分组或系统和奇偶比特的组合。分组分配器716根据确定的特性将解调的码元分配到组合器718。
组合器718包括用于系统分组的第一缓冲器和用于奇偶分组的第二缓冲器。因此,组合器718用第一缓冲器以比特为单位组合以前存储的初始传输时组成系统分组的系统比特、每次重发时组成系统分组的系统比特、和组成新提供的系统分组的系统比特。此外,组合器718用第二缓冲器以比特为单位组合以前存储的初始传输时组成奇偶分组的奇偶比特、每次重发时组成奇偶分组的奇偶比特、和组成新提供的奇偶分组的奇偶比特。组合器718单独组合与分组分配器716分配的分组具有相同特性的系统分组或奇偶分组。
例如,如果发送机在只重发时发送系统分组,则分组分配器716将收到的系统分组提供给组合器718的第一缓冲器,则组合器718组合初始传输时存储在第一缓冲器的系统分组和重发的系统分组。在此处,存储在第二缓冲器的奇偶比特不组合。但是,如果发送机在只重发时发送奇偶分组,则分组分配器716将接收到的奇偶分组提供给组合器718中的第二缓冲器。组合器718组合初始传输时存储在第二缓冲器的奇偶分组和重发的奇偶分组。在此时,存储在第一缓冲器的系统比特不组合。
相应于图6发送机中的交织部分610的解交织部分710包括两个独立的解交织器。两个解交织器中,第一解交织器720解交织组成组合器718中第一缓冲器提供的组合系统分组的系统比特,第二解交织器722解交织组成组合器718中第二缓冲器提供的组合奇偶分组的奇偶比特。这里,解交织部分710所用的解交织方式与图6的交织部分610所用交织方式的顺序相反,因此,解交织部分710应当提前识别交织方式。
信道解码器724根据功能分成解码器和CRC校验器。解码器从解交织部分710接收包括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的编码比特,根据给定的解码模式解码收到的编码比特,输出所需比特。对于给定的解码模式,解码器利用接收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的方法,然后解码系统比特。解码模式根据发送机的编码模式确定。从解码器输出的接收比特包括发送机传输数据期间加入的CRC比特。因此CRC校验器利用包含在接收比特的CRC比特校验接收比特,因此确定是否出现差错。如果确定接收比特中没有出现差错,则CRC校验器输出接收比特和发送ACK信号,作为确认收到接收比特的响应信号。但是,如果确定接收比特出现差错,则CRC校验器传送请求重发接收比特的NACK信号,作为响应信号。
组合器718中的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根据传送的确认信号是ACK信号或NACK信号初始化或保持当前状态。也就是说,当传送ACK信号时,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初始化来接收新分组。但是,当传送NACK信号时,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保持当前状态,以便准备组合重发的分组。
同时,为了调制和解码,接收机应当预先识别图6发送机所用的所有编码率、调制模式、和正交码,以及重发的次数。也就是说,上述信息应当预先提供给解扩器712、解调器714、分配器716、组合器718和解码器724,因此接收机可以执行与发送机相应的操作。因此,上述信息从发送机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提供给接收机。
图11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机的操作过程。如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机的操作包括将接收数据解码为解调码元(步骤1110)和根据发送机所用的调制模式分配解调码元(步骤1112)的第一过程,组合分配的解调码元和以前收到的解调码元(步骤1114)、将组合的码元解交织为编码比特(步骤1116)和信道解码编码比特(步骤1118)的第二过程。
在详细描述本发明之前,下面将简要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编码率为1/2和CC类型的HARQ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收发信机,该收发信机在初始传输和重发时支持不同的调制。这里,16QAM用于初始传输,64QAM、8PSK和QPSK调制用于重发。具体地说,第一实施例提供根据重发时改变的调制模式选择传送的编码比特的发送机和有效组合已发送编码比特的接收机。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编码率为3/4和CC类型的HARQ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收发信机,该收发信机在初始传输和重发时支持不同的调制。同样,16QAM用于初始传输,64QAM、8PSK和QPSK调制用于重发。具体地说,第二实施例提供也根据重发时改变的调制模式选择传送的编码比特的发送机和有效组合已发送编码比特的接收机。
1.第一实施例(编码率为1/2)
现在将在下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这里假设第一实施例使用1/2的编码速率和将CC用作HARQ。此外,假设第一实施例初始传输时使用16QAM调制,和甚至在重发时使用与初始传输时相同数目的正交码。
1.1发送操作
1.1.1信道编码(图10的步骤1010)
增加了CRC的传输数据输入到信道编码器612,其中输入数据以控制器626提供的1/2的编码率用给定码编码,编码比特串行输出。编码比特分成对应传输数据的系统比特和对传输数据进行差错控制的奇偶比特。因为所用的编码率是对称编码率1/2,信道解码器612以相同的比率输出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由信道编码器612的收缩编码器根据给定的收缩编码模式收缩编码。利用CC类型的HARQ,相同的收缩编码模式用于初始传输和重发,因此信道解码器612在每次传输时输出相同的数据比特流。也就是说,信道编码器612在初始传输和每次重发时输出相同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通常,当对传输信道进行多路复用或信道编码器612输出的编码比特数目与通过空中传送的码元不同时,需要对编码比特执行重发和收缩编码操作的结构。重发和收缩编码操作称为“速率匹配”。在本发明中,信道编码器612执行速率匹配,为了简明,不再详细描述速率匹配。
1.1.2编码比特的分配(图10的步骤1012)
串行地从信道编码器612输出的编码比特通过分配器分离成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然后分配到相应的交织器。例如,当交织器包括两个交织器616和618时,分配器614以相同的比率将系统比特分配到第一交织器616,将奇偶比特分配到第二交织器618,因为所用的编码率是对称的编码率1/2。
1.1.3交织(图10的步骤1014)
分配器614分配的系统比特提供给第一交织器616,其中它们根据给定的交织方式交织。此外,分配器614分配的奇偶比特提供给第二交织器618,其中它们根据给定的交织方式交织。第一和第二交织器616和618输出的交织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提供给分组选择器620。第一交织器616的交织方式与第二交织器618的交织方式相同或不同。但是,接收机还应当识别确定的交织方式。
1.1.4分组选择(图10的步骤1016)
第一交织器616和第二交织器618提供的交织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由分组选择器620选择输出。分组选择器620将交织的系统比特分离成多个系统子分组,和从分离的系统子分组之中选择要传送的系统子分组。此外,分组选择器620将交织的奇偶比特分离成多个奇偶子分组,和从分离的奇偶子分组之中选择要传送的奇偶子分组。要传送的系统子分组和奇偶子分组根据控制器626提供的初始传输所用的调制模式、当前调制模式和重发次数的信息确定。
1.1.5利用当前调制模式调制(图10的步骤1018)
分组选择器620选择的子分组提供给调制器622。组成提供给调制器622的编码比特由码元映射方法根据控制器626提供的给定调制模式调制。也就是说,组成选定子分组的编码比特必须映射到相应的传输码元。调制器622输出的传输码元提供给扩频器624,其中它们根据控制器626确定的正交码数目多路分解,利用相应的正交码扩展,然后发送到接收机。
如步骤1010到1018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机依据可以根据重发时改变的调制模式发送的数据量正确的选择交织的编码比特,并根据改变的调制模式发送选定的编码比特。
接下来,将更详细的描述分组选择器620如何根据调制的变化选择要传送的子分组。图8A说明编码率为1/2的发送机中的分组选择器620如何在重发时选择传输分组。图8A中,S表示只包括系统比特的数据分组(或S分组),P表示只包括奇偶比特的数据分组(或P分组)。如图8A所示,当编码率为1/2时,S分组大小等于P分组。在图8A中,为了方便,S分组分成相同大小的两个子分组S0和S1,P分组也分成相同大小的两个子分组P0和P1。
当改变调制模式时,由下面的等式(1)和(2)确定实际传送的数据量。
Dr=α×Di...............(2)
在等式(1),Mi表示初始传输的调制模式,Mr表示重发的调制模式。此外,在等式(2),Di表示初始传输时传送的编码比特数,Dr表示重发时传送的编码比特数。
在等式(1)和(2)中,64QAM、16QAM、8PSK和QPSK的调制模式分别具有唯一值64、16、8和4。
图8A说明当初始传输时的调制模式是16QAM,重发时的调制模式变为64QAM、8PSK和QPSK时选择传输数据分组的方法。初始传输时,对整个数据分组S0、S1、P0和P1进行码元映射,因此4比特映射为一个码元。如果调制模式在重发时变为高阶64QAM调制,分组选择器620根据等式(1)和(2)需要1.5倍的编码比特。这表示分组选择器620不仅需要所有的当前编码比特,还需要编码比特的另一半。在这种情况下,重发时,根据本发明的发送机传送所有首次传送的编码比特,还再次传送整个系统比特或整个奇偶比特。也就是说,在图8A的情况下,重发时,发送机发送(S0,S1,P0,P1,S0,S1)或(S0,S1,P0,P1,P0,P1)格式的数据分组。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机优选的以相同的子分组为单位组合。
与重发时调制模式变为64QAM不同,如果调制模式变为低阶8PSK或QPSK调制,根据等式(1)和(2),分组选择器620需要一部分首次传送的分组,即全部分组的3/4或1/2。对于相应的低阶调制,分组选择器620选择子分组用于传输,如下。
8PSK::(S0,S1,P0)或(S0,S1,P1)或(P0,P1,S0)或(P0,P1,S1)
QPSK:(S0,S1)或(P0,P1)
几个子分组组合的原因在于为了提高turbo解码器的性能,根据情况需要,可以改变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的优先级。因此,根据重发次数和信道条件,有可能通过传送同一组合的子分组或不同组合的子分组提高系统性能。当以现有的方法传送混合包括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的分组时,发送机应当值发送信道编码器612编码的一部分数据分组,因此传送的数据分组不可避免的在接收机中随机组合。这种方法有效降低误码率(BER),但在降低误帧率(FER)方面不怎么有效。与此传统方法不同,根据本发明的发送机再次传送只包括此统比特或奇偶比特的全部分组。这是因为它有可能通过对全部以前传送的信息比特获得组合效果,然后将组合的编码比提供给turbo解码器的输入端来降低误帧率。
1.2接收操作
接下来,将参照对应图6发送机的图7接收机描述接收数据的操作。
1.2.1接收数据的解调(图11的步骤1110)
从发送机收到的数据由解扩器712利用发送期间发送机所用的多个正交码解扩成调制码元,解扩的码元在复用以后以数据流的形式串行输出。解调器714根据对应发送机中调制器622所用调制模式的解调方式解调数据流,产生解调编码比特的LLR值,将LLR值提供给分配器716。
1.2.2解调码元的分配(图11的步骤1112)
分配器716根据初始传输时调制模式、当前调制模式和重发次数的信息将解调编码比特的LLR值分配给组合器718中的系统子分组缓冲器或奇偶子分组缓冲器。例如,解调器714解调的编码比特包括系统子分组和奇偶子分组。因此,分配器716可以将解调器714的编码比特分配成系统子分组和奇偶子分组。
1.2.3组合(图11的步骤1114)
因为分配器716的输出分离成系统子分组和奇偶子分组,组合器718具有两个缓冲器,一个缓冲器用于存储系统子分组,另一个缓冲器用于存储奇偶子分组。因此,组合器718将来自分配器716的系统子分组存储到第一缓冲器,将奇偶子分组存储到第二缓冲器。同时,如果来自分配器716的系统子分组和奇偶子分组是重发的子分组,那么组合器718组合来自分配器716的系统子分组和奇偶子分组和以前存储的系统子分组或奇偶子分组。以前存储的系统子分组和奇偶子分组是在初始传输时存储或以前重发时存储的编码比特。同时,当重发时改变调制模式时,分配器716重发时提供的系统子分组可能不同于初始传输或以前发送时提供的系统子分组,分配器716重发时提供的奇偶子分组也可能不同于初始传输或以前发送时提供的奇偶子分组。因此,组合器718可以对分配器716提供的系统子分组和奇偶子分组执行部分组合。也就是说,如果重发时所用调制模式的传输数据量少于初始传输或以前重发所用调制模式的传输数据量,则组合器718执行部分组合。但是,如果重发时所用调制模式的传输数据量等于初始传输或以前重发时所用调制模式的传输数据量,则组合器718对所有传送的编码比特进行组合。同时,如果重发时所用调制模式的传输数据量大于初始传输或以前重发时所用调制模式的传输数据量,则组合器718对所有传送的编码比特进行组合,然后对重复传送的编码比特执行部分组合。
如上所述,组合器718包括用于存储系统子分组和第一缓冲器和用于存储奇偶子分组的第二缓冲器,当正确处理发送机的数据时,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清空(或初始化)以便存储下一次传送的数据。但是,当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发送机的数据重发请求发送到发送机时,以前存储在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的系统子分组和奇偶子分组保持组合。组合器718应当预先识别变化的调制模式,以便在重发时用改变的调制模式进行组合。改变调制模式的信息可以从发送机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下行链路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提供。发送机提供的调制模式信息从发送机的上层(未示出)提供给组合器718。
1.2.4解交织(图11的步骤1116)
组合器718组合的编码比特提供给解交织部分710。相应于组合器718的两个缓冲器,解交织部分710也包括两个解交织器720和722。两个解交织器中,第一解交织器720接收组合器718提供的系统比特,和根据给定的方式解交织收到的系统比特。第二解交织器722接收组合器718提供的奇偶比特,和根据给定的方式解交织收到的奇偶比特。第一解交织器720和第二解交织器722根据对应发送机交织部分610所用交织方式的解交织方式执行解交织。为此,发送机的交织部分610的交织方式应当提供给第一解交织器720和第二解交织器722。发送机的交织部分610使用的交织方式可由发送机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下行链路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提供。发送机提供的交织方式从发送机的上层(未示出)提供给第一解交织器720和第二解交织器722。
1.2.5信道解码(图11的步骤1118)
根据发送机所用的给定模式解交织的编码比特提供给信道解码器724,其中它们根据给定解调方式解码。在初始传输时传送的所有编码比特中,至少所有的系统比特或所有的奇偶比特组合以提高输入到解码器724数据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整个系统性能。如上所述,信道解码器应当预先识别发送机所用的调制模式以便对编码比特执行解码。同样,调制模式的信息可由发送机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下行链路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提供。调制模式的信息从发送机的上层(未示出)提供给信道解码器724。因为每次重发时都可以改变调制模式,调制模式信息在每次重发或每次调制模式改变时应当从发送机提供给接收机。
同时,对信道解码器724解码的信息比特利用包含在其中的CRC比特进行检错,以便确定信息比特中是否出现差错。CRC检验器检测到差错后,上层向发送机发送NACK信号,重发请求信号。但是,如果CRC检验器没有检测到差错,上层发送ACK信号确定收到信息比特。当传送NACK信号时,出错的编码比特连续存储在组合器718的分组缓冲器中。否则,当传送ACK信号时,分组缓冲器被初始化以存储下面传送的新的分组。
图9A说明根据图8A所示的调制模式重发的分组和图7的分配器716和组合器718首次传送的分组的组合过程。将参照图9A描述组合过程。当重发时所用的调制比初始传输时所用的调制阶数高时,根据等式(1)和(2)传送比初始传输的分组更大的分组,因此对整个分组获得足够的组合效果。如图8A所示,如果重发时所用的调制是64QAM,一次重发发送两个系统分组和一个奇偶分组。由此提高组合增益。为了参考,图8A和9A的阴影方框表示没有发送的分组。
相比之下,如果重发时所用的调制比初始传输时所用的调制阶数低时,根据等式(1)和(2)重发一部分初始传输的分组。此时,首次传送的分组有选择地与重发的系统分组或重发的奇偶分组组合。例如,在图8A中,如果重发时所用的调制是8PSK,一次重发发送一个系统分组和半个奇偶分组(一个子分组)。如果重发时所用的调制是QPSK,一次重发只发送一个系统分组,因此对所有首次传送的分组执行部分分组。但是,因为可以对所有的系统分组执行组合,有可能根据turbo码的特性具有组合所有信息比特的效果。结果,改进信道解码器的整体性能,导致误帧率的降低。
2.第二个实施利(编码率为3/4)
与1/2的编码率不同,如果编码率是3/4,来自信道编码器612的编码比特中的系统比特在数目上是奇偶比特的3倍。这表示提供给第一交织器616的编码比特数是提供给第二交织器618的编码比特数的3倍。为了更好的理解,将参照图8B。与1/2的编码率类似,16QAM调制用于初始传输,如果调制模式重发时变为64QAM、8PSK和QPSK,系统分组为了方便分成相同大小的子分组S0、S1、S2,以表示发送分组的单位。
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发送机和接收机具有与编码率为1/2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相同的功能,因此将不提供发送机和接收机的详细描述。这里详细描述图6的分组选择器620和图7的分配器716和组合器718。
分组选择器620根据初始传输所用的调制模式、当前调制模式和重发次数的控制信息选择重发时传送的数据分组,重发时发送的编码比特数目以相同的方式根据等式(1)和(2)确定。也就是说,用于64QAM、8PSK和QPSK的重发分组的大小分别是首次传送分组的3/2、3/4和1/2倍。举个例子,图8B说明分组选择器620选择的重发分组的组合,另外,还期望下面的组合。
64QAM:(S0,S1,S2,S0,S1,P)或(S0,S1,S2,S1,S2,P)或(S0,S1,S2,S0,P,P)
8PSK:(S0,S1,S2)或(P,P,P)
QPSK:(S0,S1)或(S1,S2)或(P,P)
另外,分组选择器620可以选择其它组合形式的只包括系统比特或奇偶比特的分组。类似于编码比特为1/2的情况,根据调制模式和重发次数可以预先依次确定分组选择方式。或者,分组可以用一致的组合传送。接收机还应当识别预先确定分组选择方式。分配器716和组合器718可以根据分组选择方式正确操作。
但是,如图8B所示,如果所用的编码率是非对称的编码率3/4,相比较1/2编码率的第一实施例,不可能根据调制模式的改变选择整个系统分组和重发选定的分组,导致降低误帧率的性能。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机很有可能再次发送重发请求。此外,重发时,接收机通过改变上面给出的重发分组组合具有组合整个初始发送分组的效果。结果,接收机可以通过两次重发对整个初始发送的分组执行至少一次组合。
图9B说明以3/4的编码率分配器716将根据图8B的调制模式重发的选定分组分配给组合器718相应的缓冲器,和组合器718组合存储在组合器718缓冲器的首次传送分组和以前重发的分组的处理。例如,如果64QAM调制用于重发,有可能通过一次重发对首次传送的分组获得足够的组合效果。如果8PSK用于重发,有可能通过一次重发获得对系统分组的组合效果。但是,如果在重发时使用QPSK调制,则有可能获得对整个系统分组的2/3部分组合效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再通过一次重发对所有的系统分组和奇偶分组获得组合效果。图9B说明首先考虑系统分组时示范性的分组组合。这是因为如果首先补偿系统比特,那么输入到信道阶码器的编码比特增加了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分组选择器可以子分组或分组为单位选择系统分组和奇偶分组。另外,组合器可以子分组或分组为单位组合收到的系统分组和奇偶分组。
如上所述,在由于重发期间调制根据信道条件的改变而只需要重发一部分初始发送的分组的高速无线分组数据通信系统中,通过有选择地传送具有更高优先级的分组,可以增加用于turbo解码器的输入比特的LLR值的可靠性。因此,相比较现有的系统,本发明通过降低误帧率获得更高的传输效率。另外,本发明不仅可用于现有的有线/无线收发信机,还可应用于3GPP和3GPP2标准化委员会建议的HSDPA和1×EV-DV系统,因此提高整体的系统性能。
虽然已经参照了特定的优选实施例表示了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做出的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变化都没有超出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8)
1.一种在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应接收机的重发请求由发送机重发数据的方法,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具有给定编码率的turbo编码器,并利用多种调制模式中的一种调制模式初始传输turbo编码器编码数据获得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该方法步骤:
响应重发请求确定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使用的调制模式;
将以该编码率编码数据获得的编码比特分配成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和
如果确定的调制模式不同于初始传输所用的调制模式,则用确定的调制模式调制在初始传输的系统和奇偶比特中可传送的编码比特为调制码元,和传送调制的码元。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根据信道环境的变化确定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系统比特首先选择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之中以前未重发的系统比特和以前未重发的奇偶比特首先选择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系统比特与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一起被首先重复选择作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以前未重发的系统比特和以前未重发的奇偶比特与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一起被首先重复选择作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系统比特被分离成多个系统子分组,奇偶比特被分成多个奇偶子分组,以便以系统子分组或奇偶子分组为单位选择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8.一种在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应接收机的重发请求由发送机重发数据的装置,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具有给定编码率的turbo编码器,并利用多种调制模式中的一种调制模式初始传输turbo编码器编码数据获得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该装置包括:
控制器,响应重发请求确定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使用的调制模式;
分配器,将以该编码率编码数据获得的编码比特分配成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
选择器,如果确定的调制模式不同于初始传输所用的调制模式,则在初始传输的系统和奇偶比特中选择可用确定的调制模式传送的编码比特;和
调制器,根据确定的调制模式将可传送的编码比特调制成调制码元。
9.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中根据信道环境的变化确定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
10.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中系统比特首先选择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11.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中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之中以前未重发的系统比特和以前未重发的奇偶比特首先选择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12.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中系统比特与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一起被首先重复选择作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13.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中以前未重发的系统比特和以前未重发的奇偶比特与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一起被首先重复选择作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14.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中系统比特被分离成多个系统子分组,奇偶比特被分成多个奇偶子分组,以便以系统子分组或奇偶子分组为单位选择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15.一种在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调制码元的方法,由发送机根据与初始传输所用的调制模式不同的调制模式重发这些调制码元,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具有给定编码率的turbo编码器,并利用多种调制模式中的一种调制模式初始传输turbo编码器编码数据获得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该方法包括步骤:
根据解调方式解调调制的码元,该解调方式对应于发送机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和输出编码比特,将编码比特分配成包括系统比特的系统分组和包括奇偶比特的奇偶分组;
组合该系统分组与以前收到的系统分组,组合该奇偶分组与以前收到的奇偶分组;和
将组合的系统分组和奇偶分组解码为信息比特。
16.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根据信道环境的变化确定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
17.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重发的编码比特与可以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传送的编码比特相同,首次传送的系统比特首先选择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18.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重发的编码比特与可以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传送的编码比特相同,首次传送的系统比特和首次传送的奇偶比特之中以前未重发的系统比特和以前未重发的奇偶比特首先选择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19.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重发的编码比特与可以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传送的编码比特相同,系统比特与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一起被首先重复选择作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20.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重发的编码比特与可以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传送的编码比特相同,以前未重发的系统比特和以前未重发的奇偶比特与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一起被首先重复选择作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21.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系统比特每个包括多个系统子分组,奇偶比特每个包括多个奇偶子分组。
22.一种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调制码元的装置,由发送机根据与初始传输所用的调制模式不同的调制模式重发这些调制码元,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具有给定编码率的turbo编码器,并利用多种调制模式中的一种调制模式初始传输turbo编码器编码数据获得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该装置包括:
解调器,根据解调方式解调调制码元,该解调方式对应于发送机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和输出编码比特;
分组分配器,将编码比特分配成包括系统比特的系统分组和包括奇偶比特的奇偶分组;
组合器,组合该系统分组与以前收到的系统分组,组合该奇偶分组与以前收到的奇偶分组;和
解码器,将组合的系统分组和奇偶分组解码为信息比特。
23.权利要求22的装置,其中根据信道环境的变化确定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
24.权利要求22的装置,其中重发的编码比特与可以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传送的编码比特相同,首次传送的系统比特首先选择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25.权利要求22的装置,其中重发的编码比特与可以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传送的编码比特相同,首次传送的系统比特和首次传送的奇偶比特之中以前未重发的系统比特和以前未重发的奇偶比特首先选择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26.权利要求22的装置,其中重发的编码比特与可以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传送的编码比特相同,系统比特与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一起被首先重复选择作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27.权利要求22的装置,其中重发的编码比特与可以重发时使用的调制模式可传送的编码比特相同,以前未重发的系统比特和以前未重发的奇偶比特与系统比特和奇偶比特一起被首先重复选择作为可传送的编码比特。
28.权利要求22的装置,其中系统比特每个包括多个系统子分组,奇偶比特每个包括多个奇偶子分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44842/2001 | 2001-07-25 | ||
KR44842/01 | 2001-07-25 | ||
KR10-2001-0044842A KR100539864B1 (ko) | 2001-07-25 | 2001-07-25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속 데이터의 재전송장치 및 방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40146A true CN1440146A (zh) | 2003-09-03 |
CN1252955C CN1252955C (zh) | 2006-04-19 |
Family
ID=36717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4820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2955C (zh) | 2001-07-25 | 2002-07-25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重发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283509B2 (zh) |
JP (1) | JP4205379B2 (zh) |
KR (1) | KR100539864B1 (zh) |
CN (1) | CN1252955C (zh) |
AU (1) | AU2002300260B2 (zh) |
CA (1) | CA2394587C (zh) |
DE (1) | DE10233883B4 (zh) |
FI (1) | FI119012B (zh) |
FR (1) | FR2828033B1 (zh) |
GB (1) | GB2380374B (zh) |
IT (1) | ITMI20021651A1 (zh) |
SE (1) | SE524830C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0903B (zh) * | 2005-02-07 | 2012-07-0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确定用于确认数据接收的控制响应帧的传输率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24702B2 (en) * | 2000-08-30 | 2007-05-29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rror-control for multicast video distribution |
KR100703295B1 (ko) * | 2001-08-18 | 2007-04-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어레이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KR100827147B1 (ko) * | 2001-10-19 | 2008-05-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속 데이터의효율적 재전송 및 복호화를 위한 송,수신장치 및 방법 |
JP2004112597A (ja) * | 2002-09-20 | 2004-04-0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基地局装置及びパケット品質推定方法 |
WO2004040832A1 (ja) * | 2002-10-31 | 2004-05-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4353774B2 (ja) * | 2002-12-04 | 2009-10-28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データ送信方法とデータ受信方法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た送信装置と受信装置 |
US7408892B2 (en) * | 2003-01-28 | 2008-08-05 | Broadcom Corporation | Upstream adaptive modulation in DOCSIS based applications |
JP2004266378A (ja) * | 2003-02-25 | 2004-09-2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パケット伝送装置 |
JP4224337B2 (ja) * | 2003-04-04 | 2009-02-12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送信方法 |
KR100556362B1 (ko) * | 2003-04-28 | 2006-03-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패킷 통신 서비스의 품질 향상 방법 |
JP2005033399A (ja) * | 2003-07-10 | 2005-02-03 | Fujitsu Ltd | パケット送受信装置 |
HUE049792T2 (hu) | 2003-08-25 | 2020-10-28 | Signal Trust For Wireless Innovation | Javított uplink mûködés puha hívásátadásnál |
US7046648B2 (en) | 2003-11-05 | 2006-05-16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Node-B's and supporting enhanced uplink transmissions during handover |
KR100520159B1 (ko) * | 2003-11-12 | 2005-10-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중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 시스템에서간섭신호 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
US7702968B2 (en) * | 2004-02-27 | 2010-04-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fficient multi-symbol deinterleaver |
US8009752B2 (en) * | 2004-10-01 | 2011-08-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carrier incremental redundancy for packet-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8194722B2 (en) | 2004-10-11 | 2012-06-05 | Broadcom Corporation | Variou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ulse noise mitigation |
US20060083324A1 (en) * | 2004-10-15 | 2006-04-20 | Desjardins Phili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ransmission errors for digital subscriber lines |
US20060104379A1 (en) * | 2004-11-15 | 2006-05-18 | Qinghua Li | Technique to increase a code rate in a MIMO system using virtual channels |
US7953163B2 (en) | 2004-11-30 | 2011-05-31 | Broadcom Corporation | Block linear equalization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385843B2 (en) | 2004-12-22 | 2016-07-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multiple modulation schemes for a single packet |
JP4415020B2 (ja) | 2004-12-28 | 2010-02-1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Ofdm通信装置およびofdm通信方法 |
US7852950B2 (en) | 2005-02-25 | 2010-12-14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anceling correlated noise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374257B2 (en) | 2005-03-18 | 2016-06-21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of measuring impulse noise parameters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1176291A (zh) * | 2005-05-13 | 2008-05-0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通过harq的调制切换的比特可靠性均衡 |
WO2006130988A1 (en) * | 2005-06-10 | 2006-12-14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oratorie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554451B2 (ja) * | 2005-06-29 | 2010-09-29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変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EP1924018B1 (en) * | 2005-10-11 | 2013-01-09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
GB2432751B (en) * | 2005-11-28 | 2007-11-14 | Motorola Inc | Retransmiss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1804541B1 (en) * | 2005-12-27 | 2012-11-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system,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ng incremental broadcast information |
AP2008004561A0 (en) * | 2006-01-05 | 2008-08-31 | Nokia Corp | A flexible segmentation scheme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8059625B2 (en) * | 2006-02-03 | 2011-11-15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and methods for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
US7813439B2 (en) | 2006-02-06 | 2010-10-12 | Broadcom Corporation | Variou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ulse noise detection |
KR101015764B1 (ko) * | 2006-10-02 | 2011-02-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GB2444099B (en) * | 2006-11-24 | 2009-04-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US7978635B2 (en) * | 2007-03-21 | 2011-07-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RQ acknowledgment detection validation by re-decoding |
JP2007243971A (ja) * | 2007-04-10 | 2007-09-20 | Fujitsu Ltd | パケット送受信装置及び送受信方法 |
EP2191664A4 (en) * | 2007-08-24 | 2012-10-24 | Alcatel Lucent | RESOURCE PROGRAMMING METHOD, NETWORK ELEMENT, AND USER EQUIPMENT |
KR101448306B1 (ko) * | 2008-01-03 | 2014-10-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Harq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
KR101530712B1 (ko) * | 2008-03-31 | 2015-06-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Harq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
US8139655B2 (en) * | 2008-06-09 | 2012-03-20 | Sony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ectively transferr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
US8605837B2 (en) | 2008-10-10 | 2013-12-10 | Broadcom Corporation | Adaptive frequency-domain reference noise canceller for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US8250428B2 (en) * | 2008-11-22 | 2012-08-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cheduling data with time diversity in flow systems |
US8526454B2 (en) * | 2009-03-27 | 2013-09-03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it remapping in a relay enhanc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902315B (zh) * | 2009-06-01 | 2013-04-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前向纠错的重传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
US8614977B2 (en) * | 2010-05-11 | 2013-12-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allel de-interleaving of LTE interleaved data |
EP2458767A1 (en) * | 2010-11-25 | 2012-05-30 | NTT DoCoMo, Inc. |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JP5895238B2 (ja) * | 2011-12-01 | 2016-03-3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
WO2016140511A1 (en) | 2015-03-02 | 2016-09-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dditional parity thereof |
KR101800414B1 (ko) * | 2015-03-02 | 2017-11-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송신 장치 및 그의 부가 패리티 생성 방법 |
US10608786B2 (en) * | 2017-02-24 | 2020-03-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specifying ordered sequences of coding sub-channels |
CN115280701A (zh) * | 2020-03-30 | 2022-11-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重传错误接收到的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
US11516815B1 (en) * | 2020-08-11 | 2022-11-29 |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 Antenna SPR as a basis to dynamically cap the MCS index on 5G NR |
IL277711B (en) * | 2020-09-30 | 2022-01-01 | Elbit Systems C4I And Cyber Ltd | 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unctuated information messages having an input containing shared bits and a recep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assembling coded information messages based on the punctuated messag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6827A (ja) * | 1988-07-04 | 1990-01-19 | Omron Tateisi Electron Co | データ伝送装置 |
MY121893A (en) * | 1995-04-28 | 2006-03-31 | Qualcomm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variable rate data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
JP3581218B2 (ja) * | 1996-07-03 | 2004-10-27 | 株式会社東芝 |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とその携帯電話機並びにデータ端末装置 |
JPH10336147A (ja) * | 1997-06-03 | 1998-12-18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Cdma送受信装置および送信レート可変方法 |
US6208663B1 (en) * | 1997-08-29 | 2001-03-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system for block ARQ with reselection of FEC coding and/or modulation |
US6545989B1 (en) * | 1998-02-19 | 2003-04-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t g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778558B2 (en) * | 1998-02-23 | 2004-08-17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mental redundancy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0361420C (zh) * | 1998-03-14 | 2008-01-0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交换不同长度的帧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
EP0959575B1 (en) * | 1998-04-24 | 2005-06-01 |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 Electonic device with burst event execu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e |
BR0007631A (pt) * | 1999-01-21 | 2001-11-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arelho 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para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cdma |
KR20020079790A (ko) * | 2000-01-20 | 2002-10-19 | 노오텔 네트웍스 리미티드 | 가변 레이트 패킷 데이타 애플리케이션에서 소프트 결합을 사용하는 하이브리드 arq 방법 |
JP3464649B2 (ja) * | 2000-12-27 | 2003-11-1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US6721834B2 (en) * | 2001-02-09 | 2004-04-13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Rate adap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289567B2 (en) * | 2001-04-30 | 2007-10-30 | Motorola,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partial chase combining |
KR100689551B1 (ko) * | 2001-06-18 | 2007-03-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신 및수신장치 및 방법 |
-
2001
- 2001-07-25 KR KR10-2001-0044842A patent/KR10053986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
- 2002-07-24 GB GB0217132A patent/GB2380374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7-24 CA CA 2394587 patent/CA2394587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7-25 CN CNB021482063A patent/CN125295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7-25 DE DE2002133883 patent/DE10233883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7-25 US US10/202,963 patent/US7283509B2/en active Active
- 2002-07-25 IT ITMI20021651 patent/ITMI20021651A1/it unknown
- 2002-07-25 FI FI20021411A patent/FI119012B/fi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7-25 FR FR0209442A patent/FR2828033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7-25 SE SE0202321A patent/SE524830C2/sv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7-25 AU AU2002300260A patent/AU2002300260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2-07-25 JP JP2002217208A patent/JP420537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0903B (zh) * | 2005-02-07 | 2012-07-0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确定用于确认数据接收的控制响应帧的传输率的方法 |
CN101835208B (zh) * | 2005-02-07 | 2012-07-0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确定用于确认数据接收的控制响应帧的传输率的方法 |
CN101835207B (zh) * | 2005-02-07 | 2012-08-2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确定用于确认数据接收的控制响应帧的传输率的方法 |
US8379614B2 (en) | 2005-02-07 | 2013-02-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of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rate of control response frame for acknowledging data receipt in wireless LAN |
CN101860902B (zh) * | 2005-02-07 | 2013-03-2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确定用于确认数据接收的控制响应帧的传输率的方法 |
US8416707B2 (en) | 2005-02-07 | 2013-04-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of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rate of control response frame for acknowledging data receipt in wireless LAN |
US8451743B2 (en) | 2005-02-07 | 2013-05-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of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rate of control response frame for acknowledging data receipt in wireless LAN |
US8451813B2 (en) | 2005-02-07 | 2013-05-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of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rate of control response frame for acknowledging data receipt in wireless LAN |
US8457120B2 (en) | 2005-02-07 | 2013-06-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of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rate of control response frame for acknowledging data receipt in wireless LAN |
US8548007B2 (en) | 2005-02-07 | 2013-10-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of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rate of control response frame for acknowledging data receipt in wireless LA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002300260B2 (en) | 2004-09-23 |
CA2394587C (en) | 2008-09-16 |
SE0202321L (sv) | 2003-01-26 |
KR100539864B1 (ko) | 2005-12-28 |
ITMI20021651A1 (it) | 2004-01-26 |
CA2394587A1 (en) | 2003-01-25 |
GB2380374A (en) | 2003-04-02 |
FI20021411A (fi) | 2003-01-26 |
FI20021411A0 (fi) | 2002-07-25 |
GB2380374B (en) | 2003-09-17 |
CN1252955C (zh) | 2006-04-19 |
FR2828033A1 (fr) | 2003-01-31 |
SE524830C2 (sv) | 2004-10-12 |
SE0202321D0 (sv) | 2002-07-25 |
FI119012B (fi) | 2008-06-13 |
JP2003134180A (ja) | 2003-05-09 |
KR20030010074A (ko) | 2003-02-05 |
FR2828033B1 (fr) | 2014-04-04 |
GB0217132D0 (en) | 2002-09-04 |
US7283509B2 (en) | 2007-10-16 |
US20030021240A1 (en) | 2003-01-30 |
DE10233883B4 (de) | 2012-04-12 |
JP4205379B2 (ja) | 2009-01-07 |
DE10233883A1 (de) | 2003-05-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52955C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重发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 |
CN1298176C (zh) |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数据重发和解码的装置及方法 | |
KR100557167B1 (ko)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재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 |
KR100450968B1 (ko)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장치 및 방법 | |
CN1224207C (zh) | 自动请求重发发送和接收方法及其设备 | |
KR100689551B1 (ko)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신 및수신장치 및 방법 | |
JP4922236B2 (ja) | Arq方式によるデータ伝送方法、arq方式によるデータを伝送する送信側およびarq方式により伝送されるデータを受信する受信側 | |
CN1423438A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分组重发的发送/接收装置和方法 | |
KR101505193B1 (ko) |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방식의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심볼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CN1645786A (zh) | 在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上发送/接收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465158A (zh) | 用于改善数据通信系统的发送量的逆向发送装置和方法 | |
CN1627677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收发高速分组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