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29961A - 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29961A
CN1429961A CN01145340A CN01145340A CN1429961A CN 1429961 A CN1429961 A CN 1429961A CN 01145340 A CN01145340 A CN 01145340A CN 01145340 A CN01145340 A CN 01145340A CN 1429961 A CN1429961 A CN 1429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ecological
ecotecture
water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45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0474C (zh
Inventor
赵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011453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10474C/zh
Priority to PCT/CN2002/000948 priority patent/WO2003056117A1/zh
Priority to AU2002359957A priority patent/AU2002359957A1/en
Priority to US10/500,357 priority patent/US20050138867A1/en
Publication of CN1429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9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04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047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02Dwelling houses; Buildings for temporary habitation, e.g. summer houses
    • E04H1/04Apartment houses arranged in two or more lev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14Greenhou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立体生态建筑,由植物、生物生态结构、自然生态环境结构、人文居住等环境结构及相互组成的多种生态建筑组成,适用于城市建设、农业生物培植(殖)、改良生态、水域资源的净化和应用、人居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广泛领域,可包括立体生态墙、立体生态河、立体生态桥等生态建筑结构构成的生态村镇、小区以及生态科学城等大型生态建筑群,并可分解成多种生态建筑,其用立体空间结构大量培植植物生物产品,可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节能节水,是解决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方案。

Description

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
本发明是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是一种把植物等自然生态环境设计在多种组合式生态建筑内外并呈封闭式、敞开式、混合式并上下立体空间发展,并配备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水利发电、机械发电、水净化储存系统、氧气供应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紫外线消毒系统、生物自动流水培植设备系统等系统设施及设备的现代化组合式样多能立体生态建筑。
现在的建筑形式很多,但基本上是在追求建筑与艺术相结合的造型美学上下工夫,存在的共性的不足是建筑功能单一,只能提供人们居住的基本功能,不能满足科技与建筑飞速发展这一主题,最重要的是不能满足现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新的需求和建筑应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这一主题的需要,现在虽然也有人在研究生态建筑,但他们所采用的只是让照光照到建筑体内多一点,或采取无污染的绿色建筑材料等方法,这些只能涉及到生态建筑这一主题,但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的这一主要问题,而人类实际需要一种可供人类持续发展的新型住宅和生存环境,因为,由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而这些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大量的自然灾害来侵袭人类的生存,加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越来越少,人类与生物共生共存的生态环境平衡被破坏,人与生物的双方依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综上所述,人类已面临旱涝、洪灾、地震、空气污染、粮食严重缺少甚至面临大量人民挨饿、传染病和战争的强烈威胁,另外,加上由于人类的破坏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已造成大量植物生物大量灭绝,而供养人类的土地在减少,人类将面临严重资源不足的困境,因此人类必须把错误的生存方式转变成科学的正确的生存方式上来,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可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式生存环境,这种环境是以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以及其各式系列功能建筑及配套设施和配套设备组成,其立体生态建筑充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以人为本,节约能源节约上地和以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共生共荣为主题,做到建筑中有自然生态,自然中有建筑,自然建筑中有人文,达到建筑、人文、自然生物生态共生共荣的科学空间环境,这种人文环境将有效地提供给人类一种即可幸福居住,又可永久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创造一种人与生态共生共荣的美好生活前景,而这种环境不仅是以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的形式出现的,它还可以诸多(或少量)新型高科技成果辅助构成,
其中包括节能节水节电的节能系统、氧气室及氧气生成输送系统、空气调节输送循环系统、空气水源等消毒净化系统、雨雪水收集储存净化供应系统、净水供应系统、污水回收分类净化应用系统、沼气储存应用系统、水生物培植设施系统、植物培植浇灌系统、照明系统、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系统、活动生态室及设备轨道系统、人文植物生态系统、生态室建筑结构配制系统、生态建筑的立体造型系统、太阳光折光导光系统、新型功能建筑材料设备配制系统、冷热空气滤水设备(通道)系统、输水储水供水系统、组合式生态建筑网络系统、生物观赏系统、生物生产加工储存系统、生物培植机械框架传动系统等,这些附属设施及设备系统,可以总体与生态建筑配合建成大规模式或豪华式的生态建精品或群体,组成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结构,也可建成少量配置的中小型或单一型生态建筑体;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分成几种形式,即以人文为主体、以生态环境为辅体的人文式生态建筑,如写字楼、住宅或商厦等,以生态环境为主体以人文环境为辅提的立体生态型生态建筑,以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混合配置的人文生态式生态建筑、生态观赏式立体生态建筑、植物培植式立体生态建筑、动物培植式立体生态建筑、植物动物及生物混合培植式立体生态建筑、人文生活环境与植物生物培植与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的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生物培植机械框架式生态建筑、开闭式生态建筑等。
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是由诸多立体生态建筑体组合而成,其主要是以把立体生态环境与建筑结构合为一体,并分在建筑体内设置、建筑体外设置、补充式设置、开闭式设置、机械传动式设置、叠加式设置、易学分部式设置、地下设置、地上设置、半地上设置等,可做成超高的立体生态建筑,也可中型、低型或平房式及地下式,可做成养(殖)植用的大蓬式、可流动的长廊(大蓬)式、立体土地式、生态桥式、立体生态墙式、框架立体组合式、立体生态河式、农村生态住宅式、别墅生态式、工厂生态式、公共设施式、生态科研式、等诸多型态,最突出的是可以组合或部分组合成供人们群体活动生活的立体生态村和立体生态城。
其中的发电节能系统是采用多种太阳能、风能、机械能、水能、等发电方式,其中的氧气室及氧气生成输送系统由氧气生物室、氧气生成设备、氧气输送设备、消毒设备等,其中的空气调节输送循环系统是可把空气净化或消毒及加温降温的设备把纯净的空气在建筑内、居室内、会议室内、公共场所内等全部或局部输送并把废旧不净空气再回收到本系统中加以净化处理(也可排放掉废气),其中空气水源等消毒净化系统是在空气通到水道的管路、通道及室内等设置净化消毒系统,此系统可在空气和水系通道内部设置,也可整体分布设置,其中的雨雪水收集储存净化供应系统是由雨雪水收集净化沟道、地面、建筑输雨水通(管)道、储水池(地下式、半地下式、或地上式、湖泊、河流式等)供水设备(水泵、通道、管路等),加上雨水储存系统还可以在增设污水净化循环系统如过滤、生物净化等多种水净化装置,其装置可以有效地把建筑人居生活洗碗、培植植物的各种污水加以集中分类净化储存使用,再加上各种水源的补充和配合,加上净水供应系统、污水回收分类净化系统、粪便储存净化系统、沼气储存应用系统将有效地解决人类用水难及部分能源问题;其中的水生物培植(殖)设施系统是由建筑设施、储水池、水通道、水产培植生态室、河流、湖泊、水产培植河段及分支、水净化装置、废水生物净化系统、晒水池、消毒装置等组成相互连通又能循环应用,其中河流分明河、暗河、大蓬式河段、建筑式设施以及供应水落差式、瀑布式、流动和机械式、自动化式水系流动设备装置,形成水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净化和流动的良好效果,这种水生物培植设施系统可做成立体生态河式,也可与其它生态建筑体内外相融,形成水系统生态网络,其功能、数量和规模可做成大中小型设施系统,可在河流水域内独立使用,可与生态建筑混合使用;其中的植物培植浇灌系统是在生态建筑体内外的植物环境浇灌的系统,此系统跟储水池等供水系统相连,采用电泵给水、滴灌给水、喷洒给水等诸多方法,是用浇灌水排管组成的浇灌系统,此系统可局部使用,可整体使用;其中的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对建筑设施内外的灯光照明功能结构、生物培植结构、温度调节、人文环境结构等包括传影像及防火防盗等功能进行监控的系统,此系统可分局部控制系统和整体控制系统等,可分手动与自控相合系统等;其中的活动生态室及设备轨道系统是由一种可方便拆卸组装式的生态室(蓬架结构等)或是以底部可装配走动轮的生态室结构,使其在地面或轨道等结构上走动的生态室结构,或是在生态室内部通道式生态室内外装配可供生物结构框架传动与走动大轨道和顶部、中部底部的轨道、流水线及传动装置等;其中的人文、植物生物生态系统,是由人文环境、植物生物环境和生态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创造一种人类在大生态环境中的缩影,本系统是创造一个立体生态建筑的小生态系统;其中的生态室建筑结构配置系统是把生态室(生物空间)分建筑室内结构、室外结构、内外开闭式结构、添补设置式结构、立体花园式结构、建筑改造式结构等形式,其建筑室内、室外的生态结构是在建筑内外设置生态(植物、自然山水等)的结构环境,这种结构可以在建筑体造型中的各种空间结构加以体现,也可以与立体花园式结构混合组合建筑体;其内外开闭式结构是在生态空间(室蓬)的结构上加置了可开启,可关闭式结构,此结构分顶式开闭结构、斜式开闭结构、侧面开闭结构等多种,其中的面积可大可小,可是整体开闭结构,也可部分开闭、可是顶部及侧部或墙体等大面积的开闭,也可与活动门窗混合配置,其开闭方法是轴点折动式、滚轮滑动式、轴动折起式、平面斜面侧面平行滑动式、生态室底轮行走开闭式等多种形式,开闭的方法是人工式和自动化控制或混合式,其自动化控制是由转动装置结构如电动机行动轮及线系统等,自动控制可局部设置,也可与智能控制总体结合;开闭式生态室结构分单层开闭式、双层开闭式或与其它网状、框架结构混合应用,在建筑的顶层或顶部设置建筑横竖式框架结构,再与开闭式生态室结构混合装置是其中一种使用的结构方式,开闭式生态结构可为人们提供温室和自然环境温度两种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的需要,增加了生态建筑的功能,其开闭式生态室也可与敞开式生态环境结构联合配置;其中的生态建筑结构配置系统是指生态建筑的空间结构,建筑材料特性以及功能的系统,其中包括专式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大型钢结构、轻型蓬(棚)式结构、组合拆卸式结构、组装房屋或框架钢筋混凝土蓬架结构、大中小型规则及不规则玻璃及安装框架的蓬式结构等,以及包括各种新型材料和新型功能结构设备的结构,这些结构可独立使用,也可一种二种及多种混合使用;其中生态建筑的立体造型系统是指立体生态建筑的造型种类以及其它建筑及设施的相互关系,其中的造型任意,可用工业设计的立体构成理念设计成无数的建筑形体和立体生态建筑体系,如超高型的塔式建筑、中高、低矮或平房以至地下的一层二层或多层的立体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也可用多种建筑造型或混合形态组成,如用直角型、弧型、拱型、曲线型、混合线型的设计要素点与线的形式组合成数量无限的立体生态建筑空间如立体生态公路、立体生态桥、立体生态车站、立体生态河、立体生态鸟巢、立体“土地”、立体生态森林等无限量的生态建筑设施而体现这一立体生态的突出标志,既是用建筑的形式在建筑的顶层、底层或各层或局部增设植物及生物生态空间结构,并可增加辅助设施和设备;其中的太阳能折光导光结构系统是利用折射反光导光等材料和装置把阳光作为能源折导和传导进建筑设施内外供人文和生物所有的阳光应用折光导光结构系统,其系统装置是利用折光板及墙、纸漆层面或筒状结构曲面结构、折并结构、转动折射结构、混合式结构等透光温室结构,导光装置是利用实心和空心体的导光材料制作的导光装置,其由采光装置、聚光罩、光缆等传光材料、散光口、可转动的追光控制系统等组成,可做成大型、中型、小型,可用在立体生态公路上、立体生态桥、立体生态河、立体生态建筑及其它建筑设施上使用;其中的新型功能建筑材料、设备、配置系统是指具有传光、导光、折光性能的建筑结构和具有可固定装置、可折动装置、可整体利用,可局部利用的多种太阳能发电设备的结构和装置,如门窗、墙、房顶的太阳能发电和导光折光等结构,其中双层玻璃门窗和双层面的墙、门、窗等或透光的楼层及建筑房层板或地下传光输光、导光体结构或生物培植(殖)材料结构等;其中的空气冷热滤水设备(通道)系统是由用冷热空气的温差原理从空气中提取水份的设备,其中大中小电器式空气滤水器和冷热空气滤水通道式滤水设备也可两种混合装配,其可装配在生态建筑的不同室间使用,也可组合在氧气输送空气流通、空气净化循环等系统中使用并可制作成滤水除湿器出售,可节省大量水源,其中的输水储水供水系统是指在生态建筑及其设施内部输水、储水、供水系统以外的外来水源的输水、储水、供水系统,也是其输水、储水、供水系统由内部输水、储水、供水系统和外部输水、储水、供水系统两部分组成,外部输水、储水、供水系统由输水通道(河流、地下河流、通道、管路等)储水池包括(输水通道、一体或多体分支储水池、储水池式水道、水生物培植储水池、空气冷热温差滤水通道设备、水质净化消毒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各式绿色生物植被园及通道式生态温室网络及与其它生态建筑设施所组成的生态网络系统),其内部和外部两大输水储水供水系统可组合或独立使用;其中的组合式生态建筑网络系统是指由各种立体生态建筑(包括人文、生物、交通、农林牧副渔业等的生态建筑以及其它人文农业建筑及大蓬等设施与环境融为一体并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其系统可大可小,其生态建筑的数量可多可少;其中的生物加工及储存系统是指生物产品的存放(包括冷库存放)和对生物产品的深加工,具体包括对生物产品从种子存放、培植、研究、生产、加工直到应用和销售的网络系统;其中的生物培植机械框架传动系统是指用传动流动的方式培植植物的结构,其包括各种传动装置及各种流水线,也包括由此形成的以框架、钢架、混凝土架或混合架等结构体为特性的生态建筑设施及配套设备,其传动装置具有手动和自动化控制的属性,其混凝土框架及混合式框架结构可在建筑设施的顶部、中部或底部等的各个部位设置,可做成固定式和组装式,可设置在建筑体的内部、外部及各个部位,可与开闭式、大蓬式、植物架式等式温室结构,与生物培植等结构混合设施;其中的生物观赏系统是设置在生态建筑设施内外供人们在建筑设施内具有与自然生态环境接触而置身于自然之中的感觉,其面积大小可在建筑中局部庭院中设置,也可在设施的一层或几层立体空间设置,可设置在凉台、走廊、客厅、公共场所等处,其可和生产型生态环境结构混合装置,可独立装置;其中的太阳能风能水能机械能等发电系统是在建筑设施上装配上这些发电系统,其中太阳能分太阳能接收片、储电器、变电器等,可分立式、固定式、活动式、门窗结构式、卧式等多种,造型结构可放在地上,也可放在建筑体内外,可建筑整体设置,可局部设置;风力发电系统是由风力发电器(风叶式、室内式、风力通道式等,可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储电变电系统联合,可单独系统设置,以上列举的是组合式立体生态建筑的部分技术系统,这些系统可整体使用,可部分使用,也可单一使用,其功能和结构可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是由一种、几种及多种立体生态建筑及配套设施和配置设备系统组合而成,其主要特征在于: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是由诸多立体生态建筑体组合而成,其主要是以把立体生态环境与建筑结构合为一体,并分在建筑体内设置、建筑体外设置、补充式设置、开闭式设置、机械传动式设置、叠加式设置、易学分部式设置、地下设置、地上设置、半地上设置等,可做成超高的立体生态建筑,也可中型、低型或平房式及地下式,可做成养(殖)植用的大蓬式、可流动的长廊(大蓬)式、立体土地式、生态桥式、立体生态墙式、框架立体组合式、立体生态河式、农村生态住宅式、别墅生态式、工厂生态式、公共设施式、生态科研式、等诸多型态,最突出的是可以组合或部分组合成供人们群体活动生活的立体生态村和立体生态城。客厅、公共场所等处,其可和生产型生态环境结构混合装置,可独立装置;其中的太阳能风能水能机械能等发电系统是在建筑设施上装配上这些发电系统,其中太阳能分太阳能接收片、储电器、变电器等,可分立式、固定式、活动式、门窗结构式、卧式等多种,造型结构可放在地上,也可放在建筑体内外,可建筑整体设置,可局部设置;风力发电系统是由风力发电器(风叶式、室内式、风力通道式等,可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储电变电系统联合,可单独系统设置。其中包括节能节水节电的节能系统、氧气室及氧气生成输送系统、空气调节输送循环系统、空气水源等消毒净化系统、雨雪水收集储存净化供应系统、净水供应系统、污水回收分类净化应用系统、沼气储存应用系统、水生物培植设施系统、植物培植浇灌系统、照明系统、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系统、活动生态室及设备轨道系统、人文植物生态系统、生态室建筑结构配制系统、生态建筑的立体造型系统、太阳光折光导光系统、新型功能建筑材料设备配制系统、冷热空气滤水设备(通道)系统、输水储水供水系统、组合式生态建筑网络系统、生物观赏系统、生物生产加工储存系统、生物培植机械框架传动系统等,这些附属设施及设备系统,可以总体与生态建筑配合建成大规模式或豪华式的生态建精品或群体,组成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结构,也可建成少量配置的中小型或单一型生态建筑体;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分成几种形式,即以人文为主体、以生态环境为辅体的人文式生态建筑,如写字楼、住宅或商厦等,以生态环境为主体以人文环境为辅提的立体生态型生态建筑,以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混合配置的人文生态式生态建筑、生态观赏式立体生态建筑、植物培植式立体生态建筑、动物培植式立体生态建筑、植物动物及生物混合培植式立体生态建筑、人文生活环境与植物生物培植与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的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生物培植机械框架式生态建筑、开闭式生态建筑等,其建筑系统包括一种空气节水循环系统,是由生态建筑室、通风进出风设备、风道、空气滤水净化储水装备器等配件组成,此系统是把生态建筑室以及其它空气的潮湿空气中的水份用冷热温差方式提取下来供设施生物储存和使用。其中的空气冷热滤水设备(通道)系统是由用冷热空气的温差原理从空气中提取水份的设备,其中大中小电器式空气滤水器和冷热空气滤水通道式滤水设备也可两种混合装配,其可装配在生态建筑的不同室间使用,也可组合在氧气输送空气流通、空气净化循环等系统中使用并可制作成滤水除湿器出售,可节省大量水源,其中的输水储水供水系统是指在生态建筑及其设施内部输水、储水、供水系统以外的外来水源的输水、储水、供水系统,也是其输水、储水、供水系统由内部输水、储水、供水系统和外部输水、储水、供水系统两部分组成,外部输水、储水、供水系统由输水通道(河流、地下河流、通道、管路等)储水池包括(输水通道、一体或多体分支储水池、储水池式水道、水生物培植储水池、空气冷热温差滤水通道设备、水质净化消毒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各式绿色生物植被园及通道式生态温室网络及与其它生态建筑设施所组成的生态网络系统),其内部和外部两大输水储水供水系统可组合或独立使用;其中的组合式生态建筑网络系统是指由各种立体生态建筑(包括人文、生物、交通、农林牧副渔业等的生态建筑以及其它人文农业建筑及大蓬等设施与环境融为一体并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其系统可大可小,其生态建筑的数量可多可少;其中的生物加工及储存系统是指生物产品的存放(包括冷库存放)和对生物产品的深加工,具体包括对生物产品从种子存放、培植、研究、生产、加工直到应用和销售的网络系统;其中的生物培植机械框架传动系统是指用传动流动的方式培植植物的结构,其包括各种传动装置及各种流水线,也包括由此形成的以框架、钢架、混凝土架或混合架等结构体为特性的生态建筑设施及配套设备,其传动装置具有手动和自动化控制的属性,其混凝土框架及混合式框架结构可在建筑设施的顶部、中部或底部等的各个部位设置,可做成固定式和组装式,可设置在建筑体的内部、外部及各个部位,可与开闭式、大蓬式、植物架式等式温室结构,与生物培植等结构混合设施;其中的生物观赏系统是设置在生态建筑设施内外供人们在建筑设施内具有与自然生态环境接触而置身于自然之中的感觉,其面积大小可在建筑中局部庭院中设置,也可在设施的一层或几层立体空间设置,可设置在凉台、走廊、客厅、公共场所等处,其可和生产型生态环境结构混合装置,可独立装置;其中的太阳能风能水能机械能等发电系统是在建筑设施上装配上这些发电系统,其中太阳能分太阳能接收片、储电器、变电器等,可分立式、固定式、活动式、门窗结构式、卧式等多种,造型结构可放在地上,也可放在建筑体内外,可建筑整体设置,可局部设置;风力发电系统是由风力发电器(风叶式、室内式、风力通道式等,可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储电变电系统联合,可单独系统设置,以上列举的是组合式立体生态建筑的部分技术系统,这些系统可整体使用,可部分使用,也可单一使用,其功能和结构可变,组合式生态环境(结构)单体可以在建筑物上横层向排列竖层向排列、斜平行排列、各种规则行排列和无规则形排列,混合式排列,其结构可是敞开式、封闭式、可运动式增置式和可开启可封闭的两用式已及混合结构式等,开闭形式是横开式、立开式斜开式及混合结构,生态建筑的高低不限,可是一层或任意层,生态(植物)空间环境在建筑体上的设置数量可是一处或任意处其单体的空间造型结构可与建筑的层次高低想一致,可是一层或任意层大蓬式空间,单体生态空间内仍可分层次设置生态环境结构层,生态空间内设置植物培植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如:假山、水池、花草、热带雨林、鱼鸟、流动水源等生物生存,其生物环境的面积可大可小,可是其空间中的一处,也可是大面积及多处,可与人文环境如茶座、会议、消息闲、娱乐、商业等人文环境混合成新型建筑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空间内可分室设置,分节凉热气候调节系统、自动化监视系统、报警系统、背景音乐系统、防火系统、空气净化滤水系统、氧气输出系统、供水及水循环等系统的配套设备,防污染紫外线消毒系统,其各系统可供生态环境空间独立设置使用,也可与生态建筑体共用,其配置数量不限;空气节水循环系统中有空气滤水净化器,其由进气口把空气用风机引入净化器,内设有加热器把空气中的水份加热蒸发,经制冷装置中的冷却滤水挂水装置把空气中的水份留存后,经排水道出口流出滤水净化器,供生态建筑设施使用,并可存入储水库。空气滤水净化器可做成立式、柜式、挂装式、空调式等,可用在生态植物建筑内使用,也可做为,多功能及各种大小型系列空气滤水除湿机在其它场所使用;建筑可装配有智能控制系统,其系统可分总控制、局部控制、设备单体控制等;生态建筑可配有防盗防火报警、图象传输、楼宇对讲设备控制、闭路电视等监控系统;设置自然能源发电网络系统,其系统是由风力发电机装置、太阳能发电机、水轮力发电机装置、电梯式发电装置、机械能等发电装置和蓄电池能装置、变压装置、配电盘、插销、联导线等组成的蓄电配电系统,其发电和储电系统可以混合成一体配置,其储电配电调配一体化,也可在设施上分体设置使用,可以混合设置,也可个别设置使用;生态建筑设置有上下水管道系统和通风道系统,其两种系统可以混合装配,也可独自装配和局部装配,上下水管道系统可配有水泵、储水池、净化水系统、沼气池等设备,通风道系统配有风扇、内风力发电器、空气净化滤水系统以及氧气供应输送系统装置;生态建筑设有屋顶式生态阳光室和阳光通道(设施)其可设在建筑设施上,也可设在平房上,并可设置在半地下或地下,生态设施上可是房式、广场式造型,也可是通道公路式结构并可呈网络式布局,可与其它建筑及配件装配为一体,也可呈独立式;生态建筑可建成庄院式、村落式以及综合一体式和分体式,其功能可以整体或局部在生态建筑中设置;设有供雨雪水储水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系统是由储水池、空气滤水器通道、滤水、净化装置、生物培植净水储水装置、净水过滤器、净水储水装置以及水循环流程系统以及给水节水等设备组成,其装置及配件的样数可增减,可混合使用,也可单体式单体使用或与其它体组合使用;生态建筑设置生物培植传送装置,其装置分上行式运行轨道,继位流水线式传送带,平铺式传送轨道,直通式地面轨道等传送装置,其装置可是上吊装、平装、叠装、立体、架装、等形式的装置生物培植箱、生物培植箱可做成土质、水质或人造土介质或火山灰代替土壤介质等介质培植(殖)生物生物箱内可设置加温及水浇喷撒设备,如太阳能加温和排水、喷水设备等;建筑上配置有太阳能发电节电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接收板、储电装置、变压器装置、电流表、配电板装置、输电网络等配件组成,此太阳能系统分集束式和分体组装式,集束式是在生态建筑上或地上一生态建筑或建筑设施上把输电装置合为网络一体,供建筑整体调配备用使用,分体组装式是装配在建筑的局部区域或居室单户使用,其太阳能发电节电系统以及集束式或分体组合式多种的太阳能可供建筑及室内各种电器用具或部分电器使用的此太阳能的造型结构可做成卧式、立式、固定式、折动式、转动式、凉台式、门窗式、窗帘式、墙壁式等多种形式,其不仅适用于生态建筑而且适用于其他任何建筑设施使用;可用一幢或几幢相同或不同的建筑增设生态建筑顶篷和建筑透明墙体把建筑及室外空间单体或群体密封,室内空间可分地面或立体分层结构培植植物自然景观等生态环境,新增设的建筑顶篷和建筑透光墙体可做成固定式、拆卸式,可开闭式等多种结构,其造型多样不限;生态建筑体的地下部分设置有地下生物、人文等生态空间(室),其地下生态室上顶由平于或不平于地面的双层或单层封闭装置封闭,封闭装置上设有固定透光玻璃式或可开闭式装置,其开闭装置可是小面积的窗式,也可是其它大型开闭结构,其地下生态室可与生态建筑合并使用,也可单独建立,内可是植物室、生物室、人文活动室、以及生物与人文混合环境,可是一层,也可是几层;建筑设有通道式生态建筑,其可由玻璃块组成墙体、顶蓬及多种材料组合式,框架可做成折卸式、组合式等多种,可是一层,也可是立体几层,立设有生物观赏培植、通道及人文环境设施,可设有地下生态培植养殖空间,并可增设输水、储水、净水质等配套装置;各种生态建筑可组合一体,也可分体或单体,可与其它建筑设施混合建立;其建筑包括主建筑、辅建筑、配套建筑、配套设备、上水设备、冷暖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建筑楼顶花园结构环境、顶顶层透光阳光温室、顶层框架掩雨式生态空间;现有建筑上增设生态温室、大棚等生态建筑,可成为组合生态式和楼顶花园式,并可增设升降装置、通道、楼梯等功能设施,增加建筑功能和抗震能力;设有太阳能温室大蓬温室等农业生产基地,其设施可建在建筑顶层,也可建在地面或地下,其太阳能发电装置可放置在室内,也可放置在室外,可放在蓬上,也可放在地面并用导线连接,其太阳能发电供温室、大棚的照明及其它用电设备使用,太阳能发电装置的造型与结构可任意并可与其它功能配件组合;一种可呈立柱形、塔柱形、三角形等多种形状的生态建筑,建筑的内部及表层设置有以植物及水系组成的生态环境空间,植物可设内置式、外置式和内外可调式,其内置式也可设置开闭、通风装置,生态建筑的植物生态空间可呈分层设置,可是一层、二层及多层设置,也可立式上下一层或高层排列设置,也可任意设置,植物量可多可少,可与山水、花草、花园效果及人文环境组合为一体,其中植物生物环境可是人文、休闲、工作、观赏、生产以及混合式等,并可与其它非生态植物建筑设计成大型生态建筑工程;氧气通道系统、水路净化系统、储水池及水路循环系统、通风系统、生态生物培植系统、水产养殖系统等都可设施紫外线消毒装置,其消毒装置可是房屋体、柜体、管体、灯体等多种,其数量多少与设置结构可多种;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折光导光装置,其中太阳能发电装置可做成卧式和立式,可自动转动和固定式,可设置在地面,也可设置在建筑上的内外空间位,置不限,风力发电可是单体,也可是几个组合体,可放置在地上或建筑上,风力发电分室外自然风和室内内置风道风发电,太阳能折光导光装置分反光板(墙量物等)折光装置和导体传导光,折光装置分固定式和随光走动式,可分光控自动式和手动式,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折光导光装置的单体功能或整体功能可相互组合的造型与结构可多样化,几种装置可混合使用,可单体使用;生态建筑包括通道式生态温室,其是以长形通道的形式可与一个、两个或多个建筑设施体连接或组成网络,通道内并可设置房屋等人文环境,内设植物生物环境,可做成人行公路、会议、休闲娱乐、办公、住宿等功能作用,咳设单行道或双行道等交通设施,可是一层、二层、或多层,可分地下、地上、地上地下,可在建筑体上空设置并可配置冷暖调温设备、风气调谐通风雨水排污储存、污水净化装置、太阳能折光导光装置、室内降温装置等装置设备,生态通道设施的功能与配套装置设备的功能可混合设计成多样化一体,配套设施及装置设备可在地上,也可在地下,其数量多少不限,结构造型可变;生态建筑设有氧气输送系统和通风系统,水路输送、净化、循环系统,其系统配有消毒装置,其装置是在消毒室、管路、墙空体、通道等与氧风水相采用正负离子群分解方式杀灭氧气和通风及水流流体中的有害物质,将有害气体、流体转化成无害气体、流体,也可采用加热(晒、晾等)等消毒方式;一种立体公路式生态建筑其是在公路的地下或地上分层设置公路和生态建筑层,公路和生态建筑层的上下左右排列组合,方法可多种,立体公路式生态建筑可与普通公路联接可,独立设置,公路长短不限,造型及组合的造型与结构可任意,可与大型建筑体联合,并配有生态室、储水池、太阳能、净水装置、冷暖装置等;一种组合式生态建筑城其由各式地上、地下生态建筑,立体生态公路、立体生态桥、生态通道、立体植被、土地生态建筑、收水、集水、储水、净水系统及水生物培植系统、水生物明暗河流网络生态环境、立体生态城墙建筑、环城河湖式生态城维护河水系,生态城内可与普通建筑或建筑群体混合修建,可以在建筑上下内外及平地建成各种高低错落及开闭式生态花园式环境及人文环境,生态城内的配套建筑及配套设施、配套设备的数量可多可少,建筑局部结构可变,面积可大可小,其生态建筑可做成单户农户、单别墅式,可做成农业生态村式,可做成人文式与生物生态式混合式,生态城及生态建筑配备有各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各式风力发电装置以及沼气池能、废水、污水、粪便分类处理应用系统,储水沟及雨水储存及水净化处理系统,这些配套系统的数量、功能、结构、位置等可变;一种立体生态土地建筑其是由植物草地及地下生态建筑;一种大蓬式农业生产生态温室建筑其分地上温室、地下温室和地上地下组合式温室,其地上温室(大蓬)可是一层、二层或多层,地下温室可是一层、二层或几层,地上温室和地下温室建筑内均可培植(殖)植物其生态建筑层内外可设有储水库(沼气设施),建筑分地上地下,可露天可封闭,可开启式和固定式和活动行走式,储水库有雨雪水存水输道,可把建筑及周围的雨水和雪水储存备用,可设置水净化滤水装置,输水管路装置也可利用水井、中水等外来干涉水源,其建筑没可设置人文活动、休息、加工、娱乐、仓库、消毒室(设备)等建筑空间,设置配有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装置、可是竖式和台式,造型和结构可变,可同时并用,可独立设置,可混合功能设置,设置配备给水设备,建筑体内可培植生产植物及各种生物,植物养动物,动物养植物,动物粪便养植物和产生沼气供建筑取暖等作用,其设施的面积、造型、结构、数量可多可少。其可与城市建筑、小区托噶配套建设,可做农林牧副渔业使用,可与农村建筑及别墅建筑配套建筑;生态建筑内设有消毒设备系统,其系统是以紫外线消毒方式为主,以药物、温度等消毒为辅,可以混合使用,可以单一使用,设置内容包括:消毒室及经消毒室的人流、物流、水流、设备、空气等生物室出入口,空气流通系统、氧气输送流通系统、水净化消毒系统、上下水系统、生物培植区与人文之间等;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八卦图及易学特征的生态建筑物,其是采用八卦太极图为建筑物的特征,其阴阳雨图象征着哺育生物,滋生万物,标志着生态建筑内的生物永不息止,不断繁衍生栖,八卦图中的八卦可是图形,也可是生态建筑的生态功能,如太阳光导光装置、通风空气水系循环系统或是小型生物培植建筑系统(如:室、蓬等)阴阳鱼形可是转动式和固定式,也可增加除图形以外的生态建筑等功能,图形组合可是平面,也可是凹凸造型,其中八卦的单体和组合体的造型可是弧型、直线型等,并可组合成六十四卦的方阵型和圆阵等型,卦的数量可多可少,可是单体,可是组合体,卦型,可组成生态建筑的造型,如高层柱塔型、金字塔顶锥型、阶梯型、巨型、圆形或混合型等生态建筑,其生态建筑的内外可设培植植物或人文生活环境空间,太极图的造型可用标准太极图,也可用变形太极图,太极图的形状和功能、八卦太极图的图形和功能与八卦的演变数量平面或立体组合成大规模的太极八卦巨阵型生态建筑系统巨阵,八卦太极生态建筑的组合数量不限,可做成人居等人文环境生态建筑,生物培植(殖)生态建筑、中药植物生物培植生产型、混合型生态建筑标志上的应用是组合式力图生态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八卦图太式生态建筑上可不放太极图而成为普通生态建筑,生物培植型、生物产品生产型、旅游观赏型、研究型、人文环境混合型等;一种可走动的生态建筑其可是一层、二层或多层,建筑下设置轮子,轮子可由多组轮子组成,可直接安装在建筑下,也可是拆卸式,在铺设的轨道上行走,也可是其它形式,其适用于通道式生态建筑,也适用于小型温室建筑,可设在地上、地下和建筑内,其结构可多样,可是框架透光式、组装拆卸式以及其它生物生态结构,其建筑内还可设置各种转动、走动、滑动、等滚动式等生态机械装置;一种庄落式生态建筑,其是由立体生态河(湖)、生态墙、地下地上立体生态公路地下生态建筑设施、地上生态建筑设施、水路循环净化储存生态生物系统、空气流通净化、除湿、调温系统、空气、水源、物流、紫外线(室道)消毒系统、太阳能、风能、机械等源发电应用系统、计算机监视系统、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报警系统……人文生态生存系统、工厂加工系统、酢存系统、导光折光系统、输电输水系统等组成,其立体生态河由雨雪水及废水收集净化储存(储水池、库、湖)系统、外来水源接收系统雨水可直接导入储水池,人工河道(及自然河湖)、河盖板(网)河隔断、主循环河道、支流生态河(湖)道输水道、水净化系统装置、生态储水池(库)、再次循环净化设备、加温制冷设备系统、净水储存设施、紫外线消毒室(通道设备)系统等,立体生态墙是由墙体系统如墙体、栅栏、过墙桥、生态室墙内体、温室、植物动物生态空间、角楼式建筑等,立体生态建筑系统如各种高中低层及地下生态环境及普通及其特殊功能的建筑或建筑群体组成,设施整体或局部设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其可放置在地面,可以供设施及建筑的整体使用,也可局部或单户使用;一种组合式立体生态城其是由地上生态建筑、地下生态建筑地上地下混合式生态建筑、地上地下立体公路式生态建筑、地上地下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地上地下公共设施、立体生态墙、立体生态河及人文建筑设施等建筑组成,大量建筑群体或少量或单体生态建筑组成建筑设有排水沟是或其它形式的集水、排水、净水、储水的水收集应用系统,可把雨雪水净化储存使用,可把生活废水储存、分解、净化使用,设施可配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空气除湿滤水设备及冷热调温、排风、存水、消毒等配套设施设备,其立体生态公路上设置有导光折光装置,并在立体公路及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的上层或下层或同层设置生态、生物及人文设施,立体生态城并配有立体生态墙、立体生态河(湖),其可围绕生态城全部设置,也可部分设置,生态墙分可防洪水型和安全型,墙上可设置地上地下生态室、温室、了望楼、花园、过墙桥、封闭门,造型结构可多种,可与各种简易栏杆或高中低档的建筑设施融为一体,立体生态河系统可是地上、地下、露天或封闭式或开闭式、网封式等的河流、湖泊、储水库、生态培植建筑及净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各种生物(水生物)培植河段等组成的水系统,可与外界水域连通,其立体生态墙和立体生态河和配套建筑设施及配套设备配件的结构和数量可变,可以和组合式立体生态城组合使用,并可与单户农村、农户组合使用,并可独立使用,组合式立体生态城可设置立体生态墙和生态城,也可只设置其中一种,并可不设置,或只用一般性栏杆、河流、公路、建筑等划分生态城的区域;一种利用冷热原理从空气中提取水份的造水设备空气除湿净化滤水装置,其是由进气口、空气加热结构、空气冷却滤水结构、出水口、出气口等配件结构组成,其把空气加热和制冷的方式可用风热、电热、气热、水热、沼气以及电冷、风冷、制冷剂、冰冷、地冷等多种,其可作为配套设备在生态建筑、温室等地方使用,也可作为独立的造水设备在任何地方使用,其造型、结构、体积大小可成为系统产品,可配置电子、紫外线等消毒器装置,可做成櫃式、管路式、通道式等多种,其加热和制冷采用冷热排管、挂板、挂管网状等其它结构,可与除湿功能等其它功能结构设置为一体,可用做潮湿地区民用产品,可做成生态楼,及植物生物温室配套设备;一种立体生态土地式生态建筑,其是在绿色植被及地面的底下修建一层或几层建筑设施,绿色植被土地的造型可是平面,也可是立体花园建筑、山水、湖泊及建筑庭院等建筑形式,也可是多种绿色植被及建筑花园等体的混合式,其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也可在绿色植被土地的上部空间再附加一层或几层框架等式建筑设施;一种屋顶框架式透光生态建筑结构,其是由地上或地下立体生态建筑及屋顶框架式结构组成,其屋顶框架式透光结构由框架和透光玻璃组成,框架可用金属架或混凝土框架、或混合式框架等,框架的造型和结构可变化成平面和立体的多种,可是露天框架,也可是开闭是等结构,框架上可装置太阳能折光、太阳能发电等装置,框架上可设置一种防沙等功能作用的防护罩装置,此防护罩装置可制成自动开闭式、拉闭式等多种结构,防护罩不仅可装置在屋顶框架式透光结构上,也可应用在通道式生态建筑蓬体,农业大蓬式、透光温室等其它的生态建筑及设施上使用。
下面对照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图1,组合式多功能生态建筑功能示意图。1是主体式生态建筑;2是配套蓬式生态建筑(左);3是配套花园式生态建筑;4是透光式生态建筑;5是框架蓬通道式生态建筑,组合式多功能生态建筑是由主体式生态建筑1和配套生态建筑2、3、4、5组合而成,而且具有组合成的造型可多样,数量增减,结构可变的属性;其中主题生态建筑的6是指示的是地上建筑;7是地面;8是地下建筑,主题式生态建筑可建成6或8,并可建成地上地下混合式或半地下等多种形式,主体生态建筑可建成平房式、矮层式、中高层式、高层式或混合组合式样等多种,造型与结构可多样化,可做成钢架结构、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等,其中可设置不同生态位置空间和不同数量的生态结构与环境;9是生物箱式吊装生物培植生态建筑设备,其是在主题式生态建筑1内装配另一种生态建筑设备的组合形式;10是此设备9的运行转动轴点;11是封闭(或可开启)式玻璃;12是传动带(或链式等)装置;13是挂具链杆;14是运行转动下轴点;15是下挂具链杆;16是后运行转动轴点;17是生物培植箱,其通过活动挂杆17-1把生物培植箱吊装在挂具链杆上,此设备可采取电动、自控、手动等多种运动方式(省略),此设备可装置在生态建筑的上下几层空间之内,不影响中间各层的使用面积,从对植物的光照到生产劳动都提供了最佳的效果,可起到调节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在几乎不再占用建筑使用空间的情况下可生产培植生物产品,其设备的各个部位数量及结构可变,并可装配其他物件;18是生态建筑空间;18-1指的是设置在18内的自然生物培植环境,其可包括自然景观、热带雨林、植物、山水、瀑布及人文环境、生物环境结构,其数量多少和结构不限,建筑生态空间18在生态建筑中可是一层,也可是往空间发展的二层、几层或多层,可与公寓式、写字楼式、商厦式、民宅式等混合修建,可垂直矗立往空中发展,也可使建筑体的生态空间横向分层设置,并可混合式和不规则式等设置,建筑空间在建筑体上的多少以及其面积大小与结构(也可在每空间中增立体生态空间)不限;19是左活动式生态顶盖;20是右活动式顶盖,19和20是供封闭式的建筑生态空间,18成为可开可关的开闭式生态空间;21是左立式生态关闭装置;22是右立式生态关闭装置,其中19、20、21、22的结构可是金属、塑钢等框架式上装透光玻璃层,以及滑动轮、启动装置(自动、手动等)结构等,关闭装置和活动顶盖可以根据生态空间(室)的结构特点采取合并使用、单独使用和混合装配使用等方式,其是起到建筑生态空间具有自然气候环境和室内温室生态环境两种功能特点,有利于提高人文和生物生存的空间质量和多样性的需要,其生态空间具有人文环境、生物培植环境、生态环境等多种形式;23是指生态空间平行结构体(图中省略);24是生态空间凹凸形结构体;25是指生态空间山形与山(水、河流、瀑布)形结构体构造;26是指生态空间梯形建筑与梯形体结构,其生态空18中的23、24、25、26的生态环境特点具有相互可混合、可独立、数量结构可变的特点,可与自然生物培植环境18-1混合成数以千计的生态建筑自然景观;27是生态空间水池及水系循环生态系统,其是由水池、河流、输水管路及设备及水净化、消毒、生物培植循环系统组成,使水系在生产空间和生态建筑体内循环应用,即是本水系循环生态环境的特点之一;28和28-1是主体式生态建筑1的另一种建筑结构,其可是以人文环境为主的结构如居室、办公、商业、体育、文化、工厂、学校、科研、仓储、疗养等多种场所,也可与生态空间环境相混合,此种环境结构可在生态建筑体上占有位置不限、数量不限、结构可变等,28和28-1也可指示为窗户;29是储电系统装置;30是配电系统装置;31是小型连体风力发电装置,可放在建筑内的外部,也可放在建筑体的内部,也可内外混合放置;31-1是镜面,其可装置在生态室的地面、墙壁和顶蓬上,可增加生物生态环境气氛,利于导光;32是小型分体风力发电装置;33是中大型风力发电装置,其可放在建筑内的外部,也可放在建筑体的内部,也可混合放置,其发的电可以自己独立储存使用,也可与太阳能的储电装置并用,其风力发电储电应用系统是由31、32、33、等其它设备组成的供给建筑体用电(全部或部分)的发电节能系统装置;太阳能发电储电配电系统是由29、30、34、35等设备组成来给建筑设施供电的发电节能装置,其中34是储电装置;35是太阳能接收板,其可放置在屋外,也可放置在屋内,也可室内外混合装配,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可以混合装配,也可独立装配,可放置在生态建筑、农业生态建筑等以及其它建筑式生态建筑上或地下任何部位,结构造型和功能数量可变;36是生态户型植物指的是在建筑体的层型、通道及任何位置都可设置植物生态环境,而且规模大小不限;37是具有的观赏、培植、生产型生态建筑结构;其中38是上行轨道运行式结构设备;39是吊装在轨道38上的可走动的生物培植箱,其运行的轨道长短和生物箱的数量不限;40是保温罩,即可增加透明保温罩或内部增设电子透明装置的外罩保温式生物箱;40-1是供水喷水管,其是说明生物箱上可设置浇水的供水装置,此装置与给水设备与结构相联接,保温式生物箱的体积可大可小,内部还可增设太阳能发电照明、发热、通风、调温、定时等自动化装置系统;41是植物生物培植(殖)地下空间建筑,它可是地下一层,也可是二层或几层,可以做成地上地下混合式,也可做成独立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可用做生态室,也可当做设备层、办公层等多种场所使用;42是地下滤水净水器,其是起到把不干净的污水通过其内部的滤水净水装置把水变成清洁水,埚植物生物培植或人们生活的普通用水如冲洗房屋、汽车和卫生用水等,地下滤水器可安置在地上也可装置在地下,其属于生态建筑中水系资源管理应用体系中的一个功能设备,其具有可纳入其应45是地上台式生态培植传送装置,此装置上可放置可走动的轮式生物培植箱46,通过45传动把轮式生物培植箱46传动到继位式流水线传送带装置47上,形成生物流动作业培植运输;另一种生物箱培植方式是平轴式轨道传送装置在平铺地面的轨道上;放置在带轮行走的植物生物箱48;生物箱49的高矮及造型等结构可做成多种,另一种是叠放式生物培植装置,其是一种可把几个生物箱叠放在一起在库房(或生态室内)内培植存放,并可把叠放的生物箱几个或单个放置在轨道上行走的生物培植装置;其中的52是叠放式生物箱;51是箱内植物或其它生物;53是箱轮;54是可分层存放生物的平台或分隔层、室等;40-2是生物箱上可装配太阳能热水和太阳能发电装置供生物箱大高水平化应用;55是供生物箱行走的轨道,其轨道可呈直线、环行、及室内外多种,可从室内通到室外;55是通到生态室以外的轨道,可是露天式,也可是放置在生态建筑5内,这样即可到达传动生物箱的作业目的又可达到让生物箱的生物受到强阳光的照射,促进生物发展;56是框架式的阳光通道建筑,此生态建筑可是蓬式阳光生态室,也可是其他形式的建筑结构(或金属结构)体;57是生态建筑设置的生态建筑制冷设备,其可采用水冷、风冷、地冷、冰冷等制冷技术,是供生态室降温或冷生态室和冷库等特殊需要;58是生态建筑制暖设备,其可用电暖、水暖、风暖、地热等热能,为生态建筑制暖,制暖设备58和制冷设备57可以为整个生态系统服务,也可为局部服务,可放在地下,也可放在地上,其数量、体积不限,可采用空调式联体式空调器配制;59是放在顶层的花园座椅;60是建筑护栏,起到防止屋顶花园的植物等物体被风吹落到地下的防护作用,可是网状或其它材料结构;61是楼顶花园中的蓬式温室结构;62是植物生物;63是屋顶植物花园,其植物绿色的结构、面积不限,可做成平面效果,也可做成有其它建筑结构的高低错落起伏式等,并可设置在温室以及其它人文场所环境;64是阳光通道式温室的开闭结构,其底部装置有可供开闭结构64左右或前后开闭走动的传轮;65也是开闭装置,其底部装置有转动轮65-1、64和65可开闭的结构是新型通道式蓬式生态建筑的一种特殊结构,此种结构也可与门式开闭结构混合装配使用;66是墙式通道生态建筑,其是用一截底墙(高矮不限),上面是透光顶结构,此种墙和透光顶结构具有新颖效果,其墙可做成砖砌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金属框架结构、玻璃墙结构、混合结构等。其通道式生态建筑可是一层、也可是地下地上二层或几层,可设置储水净水消毒等设施及设备,其可与其它生态建筑及普通建筑连接使用,也可独立使用,其造型可多种,可是设置分支通道式和多个分支分布生态建筑与普通式生态建筑连接成各种网络式生态建筑体,其长度可以是几里、几十里地,在气候条件差的环境中(尤其在沙漠内)将是一种很好的使用结构;68是通道式生态建筑中的植物生态空间,其可设置在通道旁的空间中以及与其相连大生态空间中,并可把生物箱52经轨道55-1往长远距离里推进,形成一种新的生物培植方式;69是透光装置屋顶,此屋顶是在建筑1、2、3的组合造型结构的空间中设置,成为一个新式生态建筑结构,此种结构可对现有旧式建筑体以及几个建筑联体增设此种玻璃庭院式大屋盖,里面增设人文活动场所和自然风光、热带雨林植物、热带花草植物、山水、瀑布等,即可美化环境,又可为增加建筑的生态环境功能,又可为人们提供生物培植劳动果实,这种可在现有建筑中加盖大庭院式生态建筑玻璃屋盖可是吊装式、平塔式、立柱式或混合式等多种建筑结构,可建在生态建筑体的任何部位,造型可是平面的、曲面的、棱面的、锥面的、混合面等多种,透光物可采用规则或不规则式玻璃加框架联接,也可采用其它透光极其特殊的材料,其生态建筑玻璃屋盖的造型结构可成为透明式、半透明式、混合式以及高低错落式等多种形式;70是透光蓬式屋顶生态建筑4的透光透气左开启装置;72是右开启装置;70-1是装配在72上的右生态室滑动转轮结构;69的开启装置70和72可通过滑动结构70-1和72-1左右滑动,使生态室4呈开闭状态,在气候好的季节里可长期开启,增加人们对大自然的接触,开启装置70和72的结构造型可多种,可成为滑动式掀闭式、轴动开闭式等多种,透光式生态建筑4是由顶光屋顶69和透光(或不透光)墙69-1等组成,其中69-1可是一面墙,也可是几面墙,其造型结构可多种;71是生态室生物;73是放置在生态室4内的一种空间运转生态培植架;其中73-1是电动转动装置;74是架转动轴点;71-1是架空间与生物,其空间可做成多种结构;17-1是生物盘;71-2是植物培植盘,其功能结构与生物箱相似;6-1是其生态建筑的地上式;8-1表示此生态建筑还可成为地下式或地上地下混合式;7-1是地面,透光式生态建筑内部还可增设各种人文环境设施,其造型可是多种,可做成大面积的透光屋顶结构以及成为走廊式、通道式生态建筑结构;配套式生态建筑2是在建筑顶层设置蓬架结构(也可用水泥板式、框架式或与金属框架混合式等多种);其中78、79是可开启装置(可配置也可不配置,其结构可多样化);81是在顶层上的储水池(也可是养鱼池和游泳池等),其水池可设置在建筑的地上地下各层,大小不限;80是表示可培植植物和生物;生态建筑顶蓬框架式透光室75内可装置配套太阳能光电板发电装置,此发电装置可放在蓬外及蓬内,可是平装、斜装和靠立在墙边装置等均可;蓬内的76-1还可以指示装在层板上的玻璃透光层结构,使太阳能能从蓬内再通过透光层76-1照射到顶层的下层室内,增加了光照效果,玻璃透光层在生态建筑中的层面和框架结构、梯形结构、墙体结构、板层结构中可广泛使用,面积不限;76-2是散装室内太阳能,其是在居户、层面以及其它局部装配太阳能发电装置及系统,供一家一户或局部的电热炉灶家用电器、照明、广播等用电器具服务,可与建筑一同装配,也可用户自己装置,可装在室内,也可装在凉台、墙壁等处;77是生态建筑的底层,76是第二层;75是第三层,其层数可增减,在77底层的下面还可增设地下生态空间,增设层数不限,并可设置储水池及生物培植空间,其配套蓬式生态建筑2可作为城市人文生态建筑与其它建筑配套,更适用于生物生产培植使用,其中生态室76和77的建筑体可采用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框架,外加透光玻璃的结构以及其它结构体均可。
参见附图2,覆盖式生态建筑功能结构能源及工程示意图。82是立体生态建筑;83是与82平行的生态建筑;84是斜位生态建筑;85是纵向生态建筑;86是建在生态建筑82上的生态罩(玻璃屋顶),这样即使生态建筑82增加了一层生态空间;82-1是平顶方形框架;86是弧形生态罩;88是83生态建筑上的生态罩;90是斜位生态建筑84增设的生态罩;93是建在纵向生态建筑85上的生态罩,这几个生态罩再由83平行生态建筑、94、89斜体组合生态罩、90组合弧形生态罩、91单体生态罩、92是联体生态罩、93是单体生态顶、94是联体生态顶、95是联体生态墙组合成一体,即使原有建筑群体82、83、84、85具有了新型生态建筑玻璃屋顶空间以及生态广场式的自然生态空间97;生态建筑的玻璃屋顶的造型和结构可是多种,形状任意,用生态建筑与生态罩式生态建筑组合的方法和结构可多种,其建筑物的数量、造型可多种;96是玻璃框架透光墙,其内部大蓬温室里可设置自然植物生态环境97;游泳池(或生物养殖池等)97-1,并可增设大量人文活动场所;98是储水排水道;98A是地面(阻渗层),98B也是防止雨雪水浸入地下的地面阻浸层,其可是水泥地面、砖石地面等多种,地面阻浸层98A和98B的面积可大可小,降落在生态建筑上及周围地面上的雨水和雪水流进储水排水道98内后,排流到地下储水库98-A内储存,这样可大大解决人类节约水源的问题;储水池98-A中还可以养殖鱼类的水生物98-B,以及水植物98-C水生物可以净化水质,并可增加生物产品,是一种生物琏式;99是生态建筑的地下储水池,其储水池是生态建筑的显著特征之一,其不仅可储存雨水和雪水,还可以储存建筑设施上用过的废水(包括被净化后的废水,本图省略),以供生态建筑及设施范围内及周边植物环境使用;99-1是养殖生物生态建筑的储水池可以放在地下也可放在地上,可以和建筑联合成一体,也可作为单独的一个地下(或地上)储存雨水的储存净化储水工程设施,供生态建筑及周边生物浇灌使用,其储水池可是一个也可是多个联合或串联式,其中可加设净化水质的净水装置,其净化后的水除浇灌植物用,也可做冲洗建筑、汽车等用途,也可把净化后的水源再返回建筑内供二次使用;100是地下温室;101是温室框架;104是框架支撑架,此种结构只是简单一种,其温室框架103和104的造型结构可是多种形式;105是一种窗户的活动折动点结构;106是装置在温室框架下部的底轮,这些底部轮(或类似轮状结构)可使通道式生态温室具备了可滑动行走的功能,底轮可在装置的轨道上行走,也可在铁质、木质等多种结构物及平面上行走,可整体行走,可局部或部分联体行走;98-2是排水储水沟;108是通道温室生物;107是玻璃墙窗;106是温室底轮,这种可走动的生态温室可在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培植环境中使用如沙漠地带,具有一种特殊的作用,其结构必须做到能抗风雨的实用效果,此可走动的生态温室可做成即可方便拆卸组装,又可滑动走动的结构,或与其它功能结构混合制作成小型温室等生态建筑结构;109是建立在平行生态建筑83上的空气通道;109A是分体排气通道,生态建筑中各层各室空气循环系统的废气以及外面的空气即可通过109排出和输入,也可安置多排分体排气通道109A等,这些分体排汽通道可在建筑中的分层或分部独立配置,形成生态建筑的几个或多个生物室,可以独立拥有分体排汽通道,这种分体排汽通道系统比综合空气通道系统更加卫生,对细菌的防疫性能强,通道系统还可加设空气净化、消毒、消味等功能设备,组成独特的空气调节输送循环系统;113是并用式通气管,其是113A上层室的上接管;113B是下接管;114是空气过滤净化器,其可把出入建筑室的空气经过过滤净化器净化后输入或排出;109B是用建筑结构设置的建筑方形空气通道,此种通道可以“烟囱”式的方式在生态建筑及设施上设置,其空气通道系统的数量与结构可成系列化,造型与结构可变;110是卫生用水排污管道,其是把人们卫生用水(冲洗便池水等)经此专用管道(可是一个或多个)派到底部,再经过110-1排管排到外面污水污物系统,但由于方体生态建筑82等生态建筑具有可以人文居住等人文环境为主要功能的人文型和也可以生物培植(殖)环境为主体功能的生物型的特点,如人文环境是在建筑体内外设置植物及自然生态环境及空间供人们所用,而生物培植环境是在其建筑体内外设置生物(即植物、动物等)培植环境,如饲养室、种植室、水产室等,可用分室、分层和混合养殖(植)的多种方式,可使用一层植物或一层动物(牛羊猪等),这样往空气中分层次养殖(植)可形成植物养动物,动物养植物的良性循环,植物层对净化养殖区域的空气可起到突出作用,由于生物培植对热能等能源的需求,特利用卫生用水排污管道与沼汽池(包括粪水分解设备设施等)组合为生态建筑的沼汽集结、分解、储存、应用以及化粪为肥,以及粪水净化、储存再利用装备设施等的沼汽能源应用系统(图中省略),此系统的热能不但可以做水暖供建筑使用,还可具备烧水、做饭以及供发电使用等诸多功能,用生物及粪便组设沼汽能源设施供其使用,是本生态建筑的明显特点之一,沼汽能源应用系统适用于本生态建筑中的生物型生态建筑,如农业大蓬式生态建筑、农户式生态建筑、生态村、生态城式生态建筑等,同时也适用于所有生态建筑;110A是污水净化装置;110B是污水接头;110C是分管式排水管;110D是并联式排水管,由110A、110B、110C、110D组成一种新式的污水处理及再应用系统是把生活用水,冲洗菜物等污水(粪水除外)或回水经污水源接头110B等处进入污水净化装置110A,110A把杂物阻拦住,使水再经过细过滤装置净化后流入地下储水池,达到二次应用的节水效果,生活用水的废水量比较大,只要在水路中多级设置净水设施和装置(本图省略)使污水能在净化、分解、储存中循环往返,即可把污水处理成洁净水二次使用;111是水轮发电装置;112是水泵(给水设备);111A是水轮;111B是下水通道(管式、水倾式);111C是储水箱(池);112A是上水管;112B是储水装置;112C是可供玻璃屋顶冲洗灰尘用的给水装置,由水泵112把水从储水池(或供水管路中)把水给到储水设备111C、112B等处供建筑及生物培植使用,此供水系统可让使用水路循环应用,111C储水箱的水及其它回水顺着111B下水通管或瀑布等倾泻到水轮111A,使发电装置111发电,供设施使用,既是一种节能水力发电系统,此系统可在生态建筑大自然景观等任何部位设置,给人一种回归大自然原始风光的美感;115是组合式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其可放在生态建筑的上面和地下、内外以及任何部位;116是建筑物顶层植物环境;117是植物生物培植结构,此种生物培植结构的可多样化,可是卧式、立架式、梯式、斜式、复式等;118是平铺式浇水设备;119是晒水池;120是水;121是平铺式加温系统,在118和121的上面可放置人工土壤,火山灰等植物生物培植介质,使这些介质内可自动浇水(滴灌式等)加温;122是太阳能板发电装置,此发电板的数量可多可少,可集中装配,可散置装配,其结构和安装位置不限,可放在建筑上的内外,也可放置在地下供建筑设施使用;123是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蓄电池;123A是电导线;122A是配电装置;122B是电表,由123、123A、122A、122B、122和115等配件组成太阳能风能可联合配置独立配置的发电储电配电系统,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用同一个储电配电系统,可相互转换,也可各自配置储电配电系统,在生态建筑上尤其包括生物培植生态建筑、农业立体大蓬生态建筑等上设置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系统是生态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124是楼顶矮花棚,其是一种植物生物培植的保护方法,可到达保温、保湿等作用,可做成开闭式结构;125是矮花棚内植物生物;126是楼顶露天花园植物,可以种植花草、树林、茶叶、果树等植物,并可养殖其它生物;127是植物培植结构;128是建筑在层室内植物生态室;129是室内动物培植(殖)生态室,128和129两种生态室结构可成倍增加,往空间发展,可在生物生态建筑中广泛使用,可形成空气新鲜的良性生物琏培植方法,加上由空气通道净化系统和污水净化消毒设施等功能的应用系统等,组成的生物卫生防疫和检疫系统的配合,形成科学的生物环境体系,生物培植(殖)生态建筑也可与人文环境、室内生态空间环境融合为一体;130是飞鸟、禽类生态室结构;131是圆形开闭式生态室;132是户外户内两用生态室,其是由开闭式玻璃墙结构右开闭式生态门133和左开闭式生态门窗134组成,只要把133和134往左右开启,其圆形开闭式生态室即由温室型转变成露天型,此种结构可成为平面型、上下左右排列型等多种形式;135是人文活动空间,可做成写字楼式、公寓式、居民楼式、乡村式、别墅式、工厂式、体育馆式等包括人类活动的其它场所,造型结构可多种;136是一种大厅式生态结构;138是水池(包括游泳池、储水池、花水池、养鱼池等);137是水;139是大厅式人文活动空间;140是大型空间植物生态环境,此种生态环境也可做成专门的氧气生成应用系统生态室结构,把植物生成的氧气通过输送设备把氧气输送到人文居住生活等场所使用,有利于人们健康;100是一个地下生态温室,此种温室可在生态建筑前后院、周围、地下或独立设置;141是左开拉式封闭温室天窗;142是右开拉式天窗;143是右走动轮装置;144是左走动轮装置;145是透光玻璃;146是地下建筑;147是导水管,雨水等水流入储水排道98后,经147排水道净水过滤装置147净化后流入地下储水池148,供地下生态温室的植物生物100-1使用,其它地下温室可是一层,也可是几层,也可是半地下,其大小不限,结构可变,可与人文环境混合修建,即可以不占地面广场空间,又可绿化和培植植物,是一种合理利用空间和土地的好方法,本图所涉及的生态建筑的数量、位置、结构以及相互的形态可变化成系列模式,其配套系统及设备可整体使用,可相互组合或独立使用。
参见附图3,生态建筑生态结构、氧气室、水源及循环应用节能配套系统示意图。其149是分体组合式生态建筑及配套系统150是立体生态阳光温室;151是地面漏水设备设施;152是建筑生态空间结构;153是立柱框架结构;154是横柱结构;155是柱体加玻璃结构;156是遮檐式结构;157是透光顶层;158是建筑双通空间生态结构体;158-1是开闭式玻璃;159是植物生态环境;160是内置式风力发电装置;161是大型生态空间环境;162是氧气输送通道,此通道可以是管路,也可与通道、墙体、窗体、地面、房顶等通氧气的风口等相通;162A是装置在风道内的送风机;163是与162相通的氧气输送网络;163A是供氧气输进室内的室内进气通道;163B、和163F是氧气输氧自动关闭装置,此装置可以自动识别氧气质量,对不洁净的氧气可自动关闭;164是输送氧气通道;164A是氧气网络;164B是室内进气口;164C是自动关闭阀门,164B和164C可装置在建筑的每一氧气输入室内,其数量、结构可变;165是把氧气与立体生态阳光温室150相通的输氧分支通道;166是进出气循环通管,其与167相联;167是可把出入的循环通管内的气体净化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168是装在箱内的数个喷水嘴,从喷水嘴喷出的水可成为雾状、水状,气从中穿过达到净化或升温降温等作用;166A是出(进)气口;166B是气体循环管,可是在建筑外的明式,也可是在建筑内的暗式;166F是可与166B循环管连通使用氧气可输入循环到立体生态阳光温室150内,使气体从生产到输出使用到回收净化后再输出的循环应用系统,在分体组合式生态建筑内可设置各种应用氧气的生态室系统如:学生氧气输入教室、医疗保健氧气室、居室、会议室等大量供氧气的氧气室,这样可有效地保健,提高生态建筑的应用质量,氧气室及氧气生成输送系统是立体生态建筑的又一特点之一,其可整系统使用,也可让氧气室及系统部分或单独使用;169是氧气净化处理监控(箱)装置,其内部设置氧气净化和监控装置,可保证氧气的应用质量;170是可把气体进行冷热处理的装置设备,其制冷可用水冷、风冷、冰冷等结构方式,加热可用电加热、水热、地热等结构方式;171是空气滤水除湿器,其是利用冷热温差的原理把气体中的湿度给过滤下来并把气体变成的水储存到储水库使用;172是生态室输氧排氧设备;173是氧气排送网络;174是通风调湿系统,其是把普通空气在室内外相换使用的通风装置;150-1是建筑体与150联接的联接体结构;175是排送风机;176是温室加温设备,其是锅炉、空调加热器等;177是温室制冷设备,其冷热设备176和177可供生态室内分热带雨林生态室和寒冷带生态室以及温带生态室等特殊温度调节使用,在生态建筑生态室内设置供暖,供冷设备是生态建筑的又一特点之一;178是给水系统设备(水泵);179是回水排管系统;180是室内自然生态植物园林;181是流水,其可做成河流、瀑布等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的水流动循环系统;182是储水池,其可做成各种形态结构,如游泳池、养鱼、观赏环境等;183是培植在半地下的植物;184是结构高度和层次不同的植物;185是培植在半地下的植物环境;186是水生物养殖;187是储水净水池,186和187可在同一层,也可在上下层设置,层数不限,立体生态阳光温室150是一种可独立并可与其它生态建筑混合建立,同时又具备150自身可以不同造型相互联接成联体或群体的生态建筑,其中的设备数量可多可少,结构可变;151A是网络漏水沟,其是在沟上口处放置网状漏水盖;150A是圆形生态室,其生态室造型可是圆形、拱型等多种造型;150B指的是方形造型;151是地面漏水设备;151AB是网状水进口;151B是净水用的过滤层;151C  是二级储水净水装置;151D是侧置净水装置;151E是净水输出室;151F是地下输水道,把净水输入地下生物储水池储存;151-A是集水排水沟;188是阶梯式生态建筑平顶,其可是多级阶梯式结构;189是储水箱;189A是排水管,其可联接到各处;190是上水管;191是下水净水池(装置);192是排水管;193是排水管;163W是氧气空气通道墙;194是排水网络管;194-1是晒水或水循环池;194-2是排水管;195是回水排水管系统;(163Z是装配在氧气通道内的紫外线消毒器,可给空气消毒、杀菌、净化空气);196是给水系统水泵;197是外来水源系统(包括自来水、管道引水、地下河、井水等),是生态建筑的必备水源之一;198是废水排出系统,其仍可把废水排到分解净化污水的水净化处理系统中净化后让生态建筑再次使用;199是回水净化滤水装置,是供给水系统的回水循环净化再次使用的净化滤水装置,净化后的水储存到净化水池中,净化水池中仍可养殖具有净化水质能力的水生植物和生植物,达到进一步净化水源和收获生物产品的目的;分体组合式生态建筑149及配套系统中的给水设备设施系统和回收设备设施系统是生态建筑中的水系资源管理及循环应用系统中的部分结构配置,可做成在建筑外的明式,也可做成隐藏在建筑内的暗式等形式,其中还包括地下储水系统、雨雪水储存、消毒、污水净化回收和二次利用等设备设施,其应用系统中的设备数量不限,结构可变,可增加新型功能的配套净水设备,图3中的生态建筑及相互组合的生态建筑结构与各式生态室可以组合构成系列生态建筑,造型结构可多种,可做成以人文为主的活动空间建筑,也可做成以植物生物为主的生物型生态建筑,更可做成集人文、生物、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建筑及建筑群体。
参见附图4,地下半地下生态建筑及配套系统示意图。201是地下生态建筑及配套设施;202是地下温室顶盖,此种顶盖的高矮不限,其造型可设计成多种,可在上边设置平台、凹凸结构、植物生物环境、自然景观、人文建筑等环境等多种结构;其中202A是框架式盖;202B是尖塔式结构;202C是圆弧式结构,此类结构并包括其它结构的面积大小不限,可是组合式、独立式、混合式结构等多种形式,其起到给地下温室透光、保温等生态维护作用;其中202D和202E是左右双层拉门窗,以起到保温性能好的作用,在高寒地带极为实用;202F是单层拉门窗,其可是开闭式玻璃框架结构,可采用折页式、轴点式、平滑式等多种;202K是转轮;202-1是左镜面装置;202-2是右镜面反光物装置;202H是透光层(可采用毛玻璃、透光塑料等多种材料);202G是双层玻璃(或中空玻璃等);202A框架式盖上的框结构内各侧可放置有太阳能折光板装置202-1、202-2等,可是一块、二块、几块或多块,其起到把不同方向,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阳光照射或反射到地下建筑物内供照明及生物使用,在生态建筑上装置此种太阳光反射装置是生态建筑的又一特点,其太阳能折光装置可采用玻璃板以及其它反光力强的漆、光面纸、金属板、塑料板等多种材料和结构,可做成固定式和可调动或直至自动控制调位式等多种形式;203是排水沟降落在建筑上的雨水等水,可从排水沟排入生态建筑的存水设施中供培植生物等使用;203A是水沟净化漏斗;203B是建筑平台,其面积可大可小,可做成操场、公路或与公路集雨水相联的集水设施,也可把其它设施的雨水如操场、公路、其它建筑群体等的雨水用集水沟排解到地下储水库中储存,供培植植物等使用,把雨水、雪水用集水网络沟池设施和储水库(池)把水净化储存起来,供培植植物及其它杂水使用,是生态建筑的一大重要特点之一,其可大量节省水源,可维护生态水系和大自然水系的平衡,地下储水池可设在地下,并可设置在地上,可与生态建筑的结构为一体,也可分离设置,可与其它水系如河湖等相通联,可放在生态建筑上使用,也可放在一般建筑或建筑设施群体使用,并可独立使用,其储水池可养殖鱼类水产等生物;204标志的是配套建筑;205是配置的太阳能发电装置;206是风力发电装置,205和206可同时装置在地下生态建筑上使用,也可独立装配,在生态建筑上装配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装置是生态建筑的又一特点之一,其可供设施使用并可节省大量能源,突出优点是在断电的情况下,仍可使设施正常照明和运行;207是地下设施墙;207-1是墙镜面折光反光装置,可在大面积墙体上装置,其可起到扩大照明效果和扩大景深空间效果的突出作用;地下生态建筑201可是一层或几层,它的内部可设置多种生态生物培植(殖)结构;其中208是地下植物结构;208A是植物;209是地下储水池或生物池,其中的水即可养鱼类等水生物,又可浇灌植物;210是框架式立体生态配套设施;其210A、210B、210C是说明210是可以向纵向扩大发展的,210的造型和结构可变化成多种;210D说明是可用透明物质和塑料板、玻璃等做成顶盖或四壁,框架式立体生态配套设施210可做成有墙壁的封闭式或开闭式结构,也可不安装或少安装封闭结构而做成通风透气的露天式,这种结构在南方和热带比较实用;211是立体框架(可是钢架、水泥架或混合架等)211A、211C、211B、211P是轴动点;212是旋转传送装置,其可是链条式、钢架式等传送带结构;212A是立体框架层,立体框架可是矮层或几层的高层;框架212A内空间可以培植生物,也可设人文场所等;211D是培植植物生物的生态箱;211E是生态箱的吊杆,生态箱能跟随传送装置212通过211A等轴点的旋转而在立体框架211的上下转动;211F是生态箱的排水管,其可与其它水源相通,并通过排水管211F的滴水孔浇灌生态箱内的植物生物;213是转动控制器;213A是驱动213的电动装置;213可带动旋转传送装置212行走,并通过213内的变速结构控制212行走的速度,211D生态箱的数量可多可少,其造型与结构可多种;214是生态培植箱,是生态箱的又一种形式;214A是植物培植介质,其可是土壤、沙子、火山灰、生物土壤以及人工轻体土质颗粒等介质,也可是水质实行无土栽培等先进方法;214B是生态培植箱盖,此箱盖采用透光材料和结构如塑料板、塑料膜、玻璃等材料与结构;215是地下框架设施,其可起到固定立体框架和增加地下生物培植空间的作用;215-1是水源配套设备,水源(雨雪水、河水、自来水、中水等)可通过此设备215-1进入储水池215A供浇灌植物或生物等使用,储水池215A可养殖鱼类等水生物,也可增设水净化装置和上下水设备、沼气池以及太阳能或风力发电装置、升降装置、梯子等,立体框架式生态建筑配有储水池是一种培植生物植物的好方法,适用在农村、家庭院、工厂、学校、机关、军营、国防等方面广泛使用,可为人们提供一种新式的生活及生产用具,丰富人们生活内容和物质产品,其不仅具有独立使用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多个组合应用的优点,其可放在地上、半地下,也可放在地下生态建筑201内部;216是地下生态建筑温室主视功能结构示意图;217是地下温室墙体;218是升降装置绳;218A是电动升降装置(电梯等);219是立体通道(也可设置斜体通道,可是斜体阶梯式人行通);220是地下房间,可做成大间式、隔断层式、复式等结构;220A是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监视系统,其控制地下、地上生态室结构及自动化结构安全设备的运行;220B是人文空间,其面积可大可小,可在设施中占绝大部分空间,也可占少部分空间,可设置各种人文场所,220C是设施内设的梯子;221是空气净化除湿滤水器,其是利用冷却空气等原理把室内空气中的水分湿气吸附下来,并把水量输入储水池223内,这样不仅可降低室内空气中的湿气,同时还可使蒸发到空气中的水份得到回收,可大量节省水源;222是回水净化装置,其可用沙土、生化层过滤生物净化装置;223是储水池,其可是一处,可不是多个水池联通并与其它水系装置组合成循环净化应用网络系统;224是水泵(给水设备);225是上水管,其可把水打到225A地下水源及建筑设施的供水水系的各层;226是雨水及废水回收沟(糟);226A是回水网络;210-1是立体框架式生态建筑;227是人文高层工作区;227A是中层工作区;228是动物培植空间结构,人们可在其中固定位置工作,生物动物228也可在饲养栏(室)内吃到转动中的生态箱中的植物食物,是一种新型的饲养喂料结构方法,此种饲养动物以及培植(殖)动物植物食品的方法可在生物培植型的生态建筑结构中广泛应用,其中框架式生态建筑可以是立式、卧式、斜式、混合式等多种造型与结构;229是植物生物培植(殖)箱;229A是立体框架生态设施上的给水管路设备;229B是分水供水器;230是地上植物;231是地上生态温室(大蓬结构),这种地上生态建筑结构可装置,也可不装置,可是一层、二层或多层;用225A地上水源管的水可以冲洗温室大蓬的卫生,也可浇灌植物;232是半地下大蓬温室;221C是报警系统;221D是监视系统;221B是监视器系统;221A是框架的控制装置,这些都是组成生态建筑中的智能自动控制系统和网络,这些安全控制网络可同时在生态建筑中装置,可部分或独立装置,数量不限;233是混合造型式温室(大蓬);234是倾斜式地上设施;202R是202的变形状态,其可变成任意造型;207-1是墙镜面装置,其面积可大可小,可在设施中独立设置,可是固定式和折动或转动式等多种结构造型;207是地下设施墙;235是进水管,其是把外来水源(包括雨水、中水、河水等)输入设施中的水管设备;221F是地下生态建筑的支撑框架,其可采用支撑式、三角力支架式、立墙式等多种造型结构,可用金属框架及立柱,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等;226是废水回收水槽(沟),地下生态建筑中也可种植热带雨林植物水果,可设置各种生态自然环境,可把世界各地生物产品在南北方同时培植。
参见附图5,立体土地式生物培植建筑(架)功能示意图。其236是框架式立体土地生态设施,其是在现有土地的下方或上方再立体增加一块土地使用面积的立体土地式生态设施,其是利用立柱及框架结构使土地呈立体往空间发展的立体土地生态建筑设施,此种设施不影响现有粮田的使用和种植,可在稻田的上方再增加新的稻田或其它植物,这种生态生物结构适用于南方和地皮资源极端缺少的广大农村地区,是他们现有人均几分地的情况下,增加多品种(如珍贵药材、生物等)的物品培植(殖),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业失业人口,为农民创造了一个新的资源宝库和的经济增长点,农业必须要向这种创造培养人类物质资源的新型生存方式上过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多土地少的尖锐问题,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创造提供这种可行方案;237组合式框架生态建筑设施,其是把几种造型节结构(也可相同结构)的立体土地式生态环境设施组合在一起,呈组合式立体生态建筑设施的新式生态设施;其中236的234是标志照明灯;239是灯支杆(架);240是护栏架,其是起到保护顶层生物及人员安全的防护装置,可是栏杆型、栏网型等多种形式,在生态建筑的生物培植区边部以及顶部区域设置防护栏是生态建筑的一大特点;236A是顶平面;241是太阳能热水(取暖用)发生器;241A是水箱,在241发生器的太阳能接收板层内设置有弯曲绕放的水管路,太阳能把太阳能热量接收板照热,其热能把弯曲水管里的水预热并使热水在水箱241A与太阳能弯管内流动达到把水箱水加热,热水再通过241B、241C排水管把热水输送到暖气片241D和241F内供热给设施,此种供暖设备可在此种生态设施以及其它生态设施中使用,此设施也可不设此种设备;242是太阳能光电板发电系统;242A是储电变电系统;244是风力发电装置;242A、244、242三者可混合使用,可分开设置;243是护栏网;243B是滑杆;243A是拉窗式护网;243A是滑动式装在滑杆243B上,在风雨大的天气里可把243A顺243B方向拉闭,使243A拉窗式护网起到保护顶层物品不被风吹走的安全作用;在234A顶层面土地上可种植高产水稻、小麦及其它生物植物236-2;236-1是土地及生物培植结构,此种结构可与顶层236A的结构混为一体,也可是后设置的附加式生物培植结构和设施,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设施可是一层、二层或多层设置,为了让这种立体土地生产高效的使用效果,可在地面设置各种新式的农业耕作设备;245是一种电动(可烧油)农用多功能机械;245A是多功能农耕机;245B是走动控制装置,245A可以装换如收割、浇灌等各种农机配件,供农业作业现代化使用,245B是可带动各种农机配件在顶层土地236-1、236-2的耕作范围内运动,达到机械化培植的作用,可以大大降低劳动强度;236-3是培植在顶层土地263A下层的植物生态空间,此层可是原本上地,在不影响原本土地236-3植物生物空间的状态下实现顶层236A立体土地的作用,其也可在原本土地不用或用于其它空间如公路、房子、河流、操场等设施的上方设施顶层236A的土地层236-3的层下,也还可再增加地下层次,多少不限,结构不限,这就成为多级立体土地的实质效果,立体土地层的功能可与其它生物培植以及人文环境结构等混合设置为一体或群体;236-2是鸟类生态空间环境,此种鸟类生态环境可制作成网笼式封闭(或开闭)空间环境,其是把鸟类在网笼中大量繁殖,尤其对名贵稀少的品种进行保护性的培植,以使其繁衍生息,同时可大量培植可维护当地生态平衡的鸟种及其它生物品种,使其需要时把鸟群放飞,以达到鸟群啄食(蝗虫等虫灾)等防灾效果,这种方法在人类植物造林和治沙防害的工程中将起到极其大的作用;236-4是植物培植结构;236-5是透光玻璃层结构,此种结构在生态建筑层数结构上大部分或局部使用,以增加设施的透光度及及空间现代感,可与建筑结构和生物培植结构如隔断小型生态空间等结构混合使用,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设置可以做成框架式结构增设的玻璃墙结构(也不是玻璃);236B是又一个生态层;247是照明灯具,其可设置在各层各个部位,在生物生态层内还可增设可消毒防疫的紫外线灯及卫生防疫系统;248是安全监视器系统,可对各层各部位情况进行监控;249是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其可对立体土地的情况进行总体监控;236-7是人工设置的鸟巢,其造型任意,可是一体化,也可是散置式,供鸟类生活的人工环境,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设施也可做成立体鸟类生态建筑设施,此种设施的结构可简可繁,可用钢管结构搭制,也可用树木搭制,并可做成钢筋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等结构的立体生物生态培植设施,其造型和结构可设置成多种,立体式土地和鸟巢式生态生物设施可设置供人与物上下的梯子236D和236C升降装置,其高矮及造型结构及位置数量等可多种;246-1是供此设备的太阳能光电发电装置;246A是供升降台246H上下升降的电动装置(电动机及设备);246B是升降台246H的升降导绳(或链、钢丝绳等);246B当时升降装置顶部平台;246C、246D、246E、246F是升降装置的立柱框架;246K是装置在升降装置236C上的机械动能发电装置,其是靠升降装置的上下滑动,带动发电器传动装置配件246W上下走动,246W的上下走动带动机械动能发电装置246K发电,此发电装置在生态建筑中可安装在电梯、人工电动云梯、地铁人群走动的云梯等处使用,在电梯和人站定而云梯走动的斜式云梯上安装发电器装置,让电梯和云梯的机械能带动发电器运转而发电的是生态建筑能源中的又一种发电储电节能设备,此种机械式发电的电梯和云梯可在生态建筑中使用,并可独立成产品在地铁、商厦、车站、机场、高楼、体育场馆等广泛设施中使用,此种靠自身能量和发电工作的电梯及运输升降装置是生态型自行发电式电梯的一种新型形态,其生态作用是在外界停电的状态下,电梯仍能正常运行,其发的电可以使太阳能、风力、水能等发电储电系统联通,交换使用,也可独自储电、独立运行,其靠电梯、云梯及空中索道的运转能量发电的机械发电装置可装置在电梯和云梯及其它设施的任何部位,其结构和传动装置可多种,其储电装置可以和电梯和发电装置混合在一起,也可放在其它位置而用联线与电梯及其它用电设备联通;236-1是给水设备系统(水管省略);236E是储水池,其可是地上或地下储水池;237是组合式框架生态设施,其是由几个类似的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设置组合而成;其250是一个立体生态架单体;251是另一个单体生态架;252是第三个单体立体生态设施;253是第四个框架式单体生态间;254是地下生态建筑设施;255是地下配套设备(水泵、风机、风泵等);256是地下水池;256A是储水生物池;256-1是污水净化装置;257是高层生态植物空间;257-1和257-2是矮型植物生态空间,由生态建筑架250、251、252、253组合成一个立体空间式生态建筑设施,其中空间中的植物257、257-1、257-2是处在露天体的空间中,此种空间适用于种植大型生态植物,在其空间中也可再制造分层的立体空间结构;250的250-1是透明玻璃顶,其结构可多种;250-4是中层玻璃层板,其面积可大可小,可与其它材料与结构的层板混合使用;250-2是网状侧墙,内可养殖鸟类等生物;250-3是开闭网门结构;250-5和250-6是表示150内可做成横体或竖体的大小型空间结构;250-7是表示可在空间中再做隔断;250-8和250-9是指小型空间结构,其250-7隔断墙可用玻璃结构;249-1是人文监控环境,也可增设人文居住等环境;257-A是扶栏,其是一种通过桥式生态建筑结构,其可做成桥式通道式生态空间,上可培植植物;单体立体生态设施252的258是顶层生态温室结构;258-1、258-2是温室的开闭结构;258-3是室内植物生物;258 4是玻璃透光层面;258-5是装置在温室258内部(或外部)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此太阳能发电装置可供给温室258的照明、电器等用电,在温室大蓬生态建筑系统设置太阳能发电装置是生态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258-6的A和B是一种可封闭开启式的生态室结构;258-7的258-8和A、B是一种三层活动结构的透光墙壁,可是开闭式;259是一种整面封闭式的玻璃墙;260是标志着一种电梯装置;260-1是发电器装置,此是靠电梯260的动力发电的又一种机械式电梯自带发电装置,与246K的发电功能属同一类电梯自动发电装置;261是标志着252可做成各种隔断空间;254A是地下一层;254B是地下二层;254C是指可用三角支架结构增加设施的承受能力和强度,组合式框架生态设施是一种框架式生态建筑或再与立体土地式等生态建筑设施组合而成的一种立体生态设施,其可是一种或几种生态建筑(或普通建筑与生态建筑混合)组合而成,其组合的数量不限,可组合成237的造型并可组合成其它各种造型和结构,此种组合式生态建筑可包括地下设备层、储水池等生态设施,也可不设置地下设施,地上设施内可选择装置各种配套设备系统。
参见附图6,树架式空中立体生物生态建筑示意图。树架式空中立体生物生态建筑是一种在地面利用最少的土地面积而在空间扩散成最大立体生态空间的树型生态建筑,其主要是由一个或几个树杆式立体生态建筑以及树枝式生态温室结构组合而成,其可一个或几个类似的生态建筑组合成空中生态建筑网络系统,此空中生态系统将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扩大人类自然资源的补充和增加人类生存空间起到突出作用,是一种人类抗震抗洪的新式生存方法;其262树式生态建筑的262A是圆柱体建筑造型;262B是方柱型建筑造型;顶端262C是子弹尖型或圆顶型建筑,262B、262A和262是说明树型生态建筑的立体主体建筑,可是圆柱型、方柱型、塔型以及混合型体组合的多种造型形态及结构组成;263是与建筑主体262A、262B相连结构的高层长臂生态室,263A是蓬架温室结构;263-1是长臂生态室内培植的植物生物环境;264是低层长臂生态室;264A是温室蓬架式结构其可做成多种结构;265是相邻长臂大蓬生态室;265A是蓬架;266是相邻底层长臂生态室,266A是生态室结构,265B、266B、263B、282底层生态长臂结构均是树架生空中立体生物生态建筑中的空中长臂态生态结构,此种结构可做成开闭式、敞开式、封闭式或混合式多种形式,其与树型生态建筑主体262B等结构相联接,形成树身与树枝的形态此形态占用空间少,而把生态空间往空中发展,是一种立体生态科学结构,地面仍可保持绿色生态环境,另外,此种树型生态建筑262也可把地面层再改造成大型温室结构,也可再扩大到几个相似生态建筑相联和地下大型生态建筑结构等多种建筑形式;271是长臂式生态室的支撑结构;272是支撑立柱,其可直通到地面,也可在空中,可做成三角力支柱、弧型力支柱等多种力学结构;可采用金属框架、管材、钢筋混凝土等多种材料与结构;267是另一种支撑架;268是地面支撑立柱;270是长臂支架;273是室外生物培植(殖)结构;273A是长臂生态室263和265的联接固定式横向支架,此种结构可多种形式,可起到给长臂式空中温室横向固定加力的作用,其268、267、270、272、271等结构均是一种框架式加固支撑形式,根据实际需要和抗震防风性能的特点,可在长臂温室支撑系统结构中增加各种支撑框架方案,这样既可增加其生态设施的抗震性,又能美化其建筑结构,增加其生态建筑的美感和强度;273E是带有储水池和供热设备263G和供冷设备263H以及通风送风和水净化设备等的地下建筑设施;263F是一种可在建筑体上下升降的电梯升降装置,其可装置在主体建筑体内,也可装在长臂生态室的内外部,供人及物上下运行使用;283是一种装置在长臂温室内的长臂式生物流水线,其是由284轴转点285对称轴转点、286是传送带装置、287吊勾、288上滑生物盘箱、289下滑生物箱等构件组成,其中传送带装置286在动力装置(省略)的驱动下,在284和285两个轴点上旋转,从而带动生物箱288和289等数个生物盘箱来回运转,生物箱中培植着植物及其它生物,生物在太阳的照射下生长,人们只要在固定地点就可以靠流水线的传动固定作业,可大量节省劳动强度,缩小了人们劳动所占用的不必要空间,可大大培植牧草、药材等生物产品,此种设备结构也适用于在前面论述过的通道式生态建筑和其它生态设施中使用;274是在长臂式生态温室中培养的鸟类;275是植物类,其是表示在生态室中可以植物和鸟类(或其它生物)混合培植(殖),可设置成大自然的植物动物生态环境;277是人文环境;277A桌子;277B是人坐着;278是植物,是说明长臂式空中生态室可做成人文环境结构,如餐饮室、商洽室、游艺室等诸多人文场所,其中再增加植物等自然环境278,更增加了其生活气氛;279是一种通道门,其也可设在其它不同位置;280是梯防护网;281是扶梯,人们可通过其在生态室263B和282之间上下出入,其281扶梯可做成垂直式、倾斜式、旋转式、自动式室内式、室外式等多种建筑梯子结构,其长臂式生态室282以及其它生态室除可具有上述几种生态功能外,还可做成空中通道式等多种形式,并可全部或部分与其它建筑体相联接;290是树型立体生态建筑主视功能结构,其中263-2是生物鸟室,其可繁殖鸟群,也可放飞;262-1是地面植物,其可是自然土地的露天式,也可做成地上一层温室式;292A是建筑框架上的生物培植(殖)箱,可做成自然式鸟巢;295是地下储水池,其是把雨雪水及建筑储存净化使用的储水池,其可具有设置在地下、地上或建筑上各部位的功能作用,其储水池可大可小,可设置在建筑上,也可与建筑体脱离而用输水装置相联;294是降至在建筑主体262B底部的升降装置263F;263-1是植物;291是生态建筑的支撑结构;293A是一种网状生态室;其可用钢网或类似网状材料节结构的网状生态室,其也可部分用网状结构,另部分用其它封闭或开闭式等结构混合使用;291-A是底层斜支架;291-B是底层立支架;262D是地层面;292是地下一层生物室;293是地下二层设备结构空间,树型立体生态建筑262和290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增减,可以做成高层矮层以及其它建筑结构体混合建成任意造型的多种生态建筑结构体,把生态温室往空间立体发展是本生态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
参见附图7,塔式生态建筑及光电能源设备功能示意图。296是塔形框架式组合生态建筑,其是由内部立式生态建筑307和外部弧形玻璃框架支架301式生态建筑结构组合而成,其内外部生态建筑的造型和结构可变成多种;塔形框架式组合生态建筑296的297是斜体框架式生态建筑,其造型似金字塔式结构;298是一种梯形生态平面层面生态建筑,其可用其结构建成多种系列化生态建筑;299是一种可把各种规则或不规则的玻璃装配成墙体的玻璃装配结构;300是一种加强筋结构;301和301A是一种玻璃幕墙框架的弧形支架结构,其起到加固玻璃幕墙框架建筑体的强度;302是地面层;303是活动装配结构;304是地面植物,其它空间层也都可培植(殖)生物;305的虚线表示可组合装配在生态建筑体上的通道蓬体式生态建筑;306是生态建筑门体;307是内部立体组合式生态建筑;
其生态建筑上设置有多种折光导光结构设备和太阳能设备,其是起到利用太阳能转变的电能为生态建筑服务的节能设备;308是一种太阳光折板装置的活动接点;309是阳光折射板装置;310是折光板接面或凹凸面结构及百叶窗式结构等,这种靠活动点折动的折光板装置的折光板可做成楼面310和其它结构,其可用玻璃板、镜面板、电镀板、塑料板、抛光板、太阳能光电池板等或混合使用的多种材料和结构,也可做成百叶窗式的横式和竖式的折动板,使其具有折射阳光的功能,同时还可具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多种功能,此阳光折射板装置,可做成折射阳光的功能用具,也可做成可折动的太阳能光电板发电装置,其活动装接点308的结构装置可把其功能用具装置在建筑的阳台、门窗等任何部位,其可折光和可发电的太阳能板功能板可做成折动和固定式的门窗,在建筑体上装置;311是折动功能板的电动(也可手动)装置,其也可做成太阳能储电器装置与其配套应用,其太阳能发电板和太阳能储电器等组成太阳能发电系统,此系统可单层或单户使用,也可与建筑及设施中的太阳能储电应用大系统联通互用。312是一种阳光导光折光装置;312A是光自控折光板装置,其可追随阳光方向自传,起到把阳光折射到其导光装置内部的作用;312B是导光装置透明外罩;312C是导光装置的内导光层,其可用导光性能好的材料如镜面材料、电镀或涂层材料等组合成;312D是导光装置的外壳,阳光通过透明外罩照射在自动转动折光板上,经导光板把强光在照射在导光筒的导光层和折射层上达到把阳光导引到建筑设施的内部供光照使用,可节省大量现用电力能源;313是玻璃装配结构,此种组合式立体生态建筑可是不装置玻璃外幕墙的框架结构,也可是部分或全部安装玻璃墙外罩的框架结构;314是一种电动自控折光太阳能装置;314是一种电动自控装置,其中也包括太阳能储电装置;315是指示一种装配固定架(设备);316是一种安装太阳能发电等装置的折光管架;317是装置在折光管架上的太阳能发电板或反光装置;318是使317可转动位置方向的轴动安装结构装置;319是可与317折合的折合反光板和太阳能发电装置;319是采用玻璃镜面或太阳能光电板及及其它折光性能强弱不等的材料制成,也可混合制成即可折光又可发电的双功能设备,317和319可做成平板式凹凸板式、百叶窗式,可调动角度的百叶窗式等多种结构形式;309是单板式和双板折动式折光太阳能设备314的传动方式和安装结构可多种方法,可做成平装式、卧装式、竖装式、斜装式等多种结构,其中双板折动式314的形式也可改成三板折叠开闭式等多种形式;319A是一种发电器装置,其是利用转动门319B的转动力来转动发电器装置发电的,人们出入转动门窗319B产生转动的动力,而把这种力应用到发电器装置上发电,这是一种新式节能设备,其不但可供其它电器使用,这种自带发电装置的电动转门(或手拉动式)是生态建筑的又一节能特点之一,它不但适用于生态建筑,而且适用于所有其它建筑和设施,是一种新型节能式机械发电设备,此自发电式旋转门可做成独立产品;319C是地下建筑设施,此种组合式生态建筑可设置地下设施,也可不设置地下设施;320是人文空间;321等植物是植物生态空间;321A是生物空间,其建筑设施内还可充分采用320、321、321A的空间环境混合设置空间,还可利用水循环系统的特点构成自然生态、热带雨林、山水鱼类等系列自然景观,此组合式立体生态建筑的人文环境、生物环境等环境的相互空间面积不限,可做成以人文环境为主,也可做成以生物环境为主,也可做成以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混合式生态建筑;322是地下储水池(也可建成半地下或地上池塘等);323是阶梯形上下人文生态层建筑,此种结构可在生态建筑的整体造型或局部造型上使用;324是凸形建筑门;325是生态通道式联体蓬室建筑;326是拱形(或弧形)框架结构;327是阳光通道框架,其可做成折装式、简易式和豪华式等多种形式;其329-1是接光头;329-2是导光体,原理是阳光从接光头处接收后,通过导光体329-2把阳光引到建筑设施的各个需光部位,供照明和阳光及植物生物使用,接光头329可是空罩,可是实体,其接光头内可装置传光导光放大聚光等多种光学配件及结构体;导光体329-2可采用导光纤维、纳米导传光材料、光缆等多种材料及结构;330是立式单体导光装置,其内部可装置多种导光材料和结构;331是空体式导光装置;331A是外壳,其内部也可装置折光导光装置及结构;332是实体式导光装置;322A是外壳。本结构可以独立使用,其结构体上也可增设(或减去)其它导光传光装置结构;333是自动控制式导光装置架,其是折光导光装置系统中的又一种形态;333A是收光外罩;333B是阳光接传器装置;333C是竖式架(可做成卧式架或联体架结构),其自动控制式导光装置架可以独自使用,也可做成联体式如可通过联体结构装置333D、333E与334、335、333F的太阳光折光导光装置系统形成联体互动式,在其装置上设置有光敏开关以及起动装置等自动追光等传动电器节结构系统,使其到达更高效率的接收阳光和传导阳光的导光效果;其中333D是互动联体装置;333E是互动式结构体;334是聚光反射式阳光传感装置;335是探杆式阳光接收装置;336是风力发电装置;336A是风尾叶;336B是风力发电竖杆,风力发电装置336可做成单体,也可做成几个发电器联体形,此装置可放在地下,也可放在建筑物上,并可与其它功能设备(如导光装置、太阳能发电的功能结构)混合为一体设置使用,在生态建筑上使用太阳能折光导光板及导光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等系统装置是生态建筑的又一特点,其功能结构以及设备数量可变;337是一种方便放置行走折装式的卧式导光反射导光器装置;其中337A是阳光反射盘架,盘架上可装置玻璃镜面等反光材料;337B是一种使337A调整光照直射角度的传动器装置;337C是光感传动自动装置,其配件结构可以走反射盘架随阳光直照角度行走;337D是一种支架结构;337H是一种使反光盘架转动轴点结构;337R是导光传光体;337E是一种放大式聚光镜;337F是接光罩结构;337G是传导光立杆结构,其卧式导光反光器装置337的各部位结构可变,其可做成竖式、卧式、联合式等多种结构形式,可放置在建筑内外上下,也可放置在建筑下及平地上使用;338是互动式联体导光装置主视效果;338A是一种长形受光盘主视结构;338B是在受光盘上装置了太阳能光电板发电装置;338C是一种接光导光体材料结构;338D是一种装置在本世纪内38C上的受光聚光物;339是338D的侧视聚光罩效果;339A是着阳光板;339B是阳光反射器底盘结构;340是双体聚光罩结构,其传导光装置器还可做成多个聚光罩导光传光器装置;340A是另一个聚光导光罩体;340B是传光杆;341是导光体(其可采用光缆等其它多种材料和结构);340C是底座结构;338E是自动控制器装置,其可使唤38A转动方向;338F是轴杆导线体结构;338G是底座;338W是使唤38A、339、340转动的互动联杆结构,此种导光器装置系统的结构可做成多种结构的系列化产品,其不但适用于生态建筑,还可在民用住宅等广泛建筑及设施中使用;塔形框架组合式生态建筑296的各组合建筑体结构,以及各种折光导光设备结构,以及各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结构以及自动转动门的结构等其它结构都可以改变成其它结构或混合体结构,其各种结构设备系统设置在建筑上的数量可多可少,可单独一种使用,并可相互或部分使用,并可独立放置在居民楼单户住宅以及农村住宅单户等小型住宅建筑设施使用。
参见附图8,组合通道式生态建筑及空气滤水输水网络功能示意图。其是由通道式生态建筑348、347、342以及相配套的冷热空气滤水通道、输水通道(管、池)集雨水道350、351、储水池355、生态间以及相配套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等配套设备组成,其342是组合式生态建筑,其可做成以植物立体培植343和以动物344立体培殖以及以动物培殖344、343分层或混合立体培植的生物型生态建筑,其动物粪便顺下水管路流入沼气池装置346,可产生大量沼气,供生态建筑以及通道式生产建筑烧热供暖使用,其供暖方式采用沼气烧热供暖和用沼气烧地垄供暖方式,用沼气烧热供暖是本生态建筑的又一特征之一;342A是一种设置在生态建筑体内(或外)的通风风道装置结构,此通道可是烟囱立柱型,也可是其它建筑形式;342B是设置在风道口或风道内部的出进风风扇装置,其是起到给生态建筑及其在全部或局部地区设置植物生物等自然环境,并可呈立体培植的建筑结构,其通道结构可采取长通道式、圆体式建筑体以及其它混合体及混合功能的多种形态和结构,可做成金属蓬架式、框架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式等结构造型多种;350是地面,也可是水泥地面及石砌成的防水渗层地面;351是雨水排水道,掉落在地面350上的雨水等水可流入排水沟351、351A,再从351A经净水装置后流入地下储水池355供通道式生态建筑培植植物使用;352是一种加热气通道;353是一种加冷空气滤水通道结构体,其是大量空气通过输气通道进入加热通道352内,使空气中的水份进一步加热蒸发成水珠或水汽,加热的空气再经过加冷空气滤水通道353,使热空气中的水汽遇冷通道中的滤水结构后变成水挂停下来,并顺滤水结构体流入通道外的储水池中储存循环使用,可节省大量水源,尤其通过风通道342A把底空气中的湿汽吸入冷热滤水通道滤水,是一种解决水极度缺乏的科学造水方法,其冷热空气滤水通道的结构可设计成多种,可是通道式、空气室式结构、框体式结构以及相混合体结构等多种,其不仅可把地下、地上、空中的空气滤水,而且可以把生态建筑内部大生态室中的湿汽滤水,在生态建筑中设置冷热空气滤水设施系统是生态建筑大又一大特点,其可在民宅、别墅、居民楼上使用,使其成为节水型(或自造水型)节水生态建筑;354、354A是输水通道;355是储水池;355A是一种通水管装置;355B也是一种把两个相邻或有一段距离的储水池相通输水的输水管装置,采用一个或多个储水池和输水管路相通的输水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储水输水结构,此中储水池中可增加水生物养殖,也可增设一个或多个净水设施,此种输水方式适用于水源少的地区如沙漠地带等;352A是冷热空气滤水通道与屋室352B冷热空气滤水结构相接;356是通道式生态建筑的平铺式太阳能发电装置;357是斜置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在通道式生态建筑上装配太阳能发电设备是生态建筑的又一特点之一,其所产生的电能可储存其电能可供生态建筑中的照明、炊具电器等使用,其太阳能发电装置可做成卧式,也可做成竖立和可转动式等多种结构和造型;358是多功能立式太阳能发电设备,其中358A是一种风力发电装置;368B是竖杆结构架;258C是横杆结构;358D、358E是挂装在横杆358C上的太阳能光电板;358F是一种可调换倾斜角度的太阳能光电板;358-1是底座架;358-2是输电线;358-4是让立杆358B转动的装置结构;358-3是电动装置器;358K是装置在太阳能发电装置上的太阳光导光罩装置结构,其358多功能立式太阳能发电器除了具有太阳能发电功能,还可设置风力发电358A和太阳能导光装置358K的多功能作用,其中功能可增减,结构可变化成多种系列产品;359是一种台式太阳能发电及导光装置;359-1是太阳能光电板结构体;359-2是倾斜式框架;359-3是太阳光导光罩(其它省略);359-4是太阳能储电池装置,其太阳能可把储电池的电能再通过变压器和配电盘等设备结构输送到用电的电器中使用;360是组合式通道生态建筑设施侧视效果,360A是组合式通道生态建筑设施的主视效果,其360侧视效果的361是通道式生态建筑;362是指在361通道式的上方仍可大部分或局部增加通道生态结构的层次;362A是层中的植物生态环境,也可增加入文环境;363是通道生态建筑内植物生态环境;363A是一种上挂架式植物环境如葡萄架等;363B是通道内的无污染电力车,可在长通道内做运送人员等工具车;364是地下(或地上)冷热空气滤水通道装置;365是通道供冷气系统装置,其可采用水冷、风冷及地冷(冰层)等供冷方式;366是冷热通道加热器系统装置,其造型可是长型结构、框体结构、地沟通道式等结构,其热源可是沼气、烧热、电热、地热、风热、水热、阳光热等能源加热;367是气通道口,气体342C通过通道气口342B、342F、342E等处出入到冷热通道空气滤水装置内,并把空气中的湿气水份留在通道内并流入储水池系统,湿度低的空气在排入建筑体的其它空间或排出建筑体外;342F、342E、342-1是装置在气通道和冷热空气滤水装置中的排风扇装置,此装置可做成即可正转又可反转的排风送风装置,也可把通道内装置风力发电装置342-1,其是靠通道内的风力给风力发电做动能发电的;368是通道加热装置配件,其可做成热气管散热式或气沟墙式及多种结构;369是通道墙;370是回水系统结构,其是把冷热通道气体滤水装置从空气中造成的水从370回水系统中排流进储水库系统中;371和371A是储水池(箱),其材料与结构可做成多种系列化,可是不锈钢材料、钢筋水泥材料或池、箱、地下河湖等造型及各种形态及结构;372是排水输水管路,其是把储水池中的水相互疏通的联通系统网络;361B是地下设施;364是地下(或地上)冷热空气滤水通道装置,其可成为多种形态;370A是冷热通道中制冷装置,其可做成空心冷气(水)排管,使热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在冷排水管或类似结构体上流下,再流入收水设备内,此通道制冷可用水冷、风冷、冰冷、地冷(冻土、冰层等),此制冷通道可以和热通道的结构混合成一体结构,也可把制冷制热结构在通道内分段设置,其结构及材料可多种;365是一种设备框体式通道供冷器系统装置,其可做成民用住宅等户型使用的制冷器,供生态建筑及普通民用建筑使用;371是储水池;361A是地面;365A是制冷设备中的制冷滤水结构,其结构可多种形态;346是组合式通道生态建筑342、360配置的沼气应用系统,利用生物生态建筑中的人与生物的粪便做沼气能源,为其生态建筑(包括农业生态生物大蓬等)供热水暖、热气取暖等功能作用,是生态建筑及生物蓬体生态建筑结构的又一特大特征之一;374是水系统和空气系统流经的净化装置,其是地下储水的水源和空气通道中的空气净化消毒的防疫卫生设备系统;373是紫外线污水(气)消毒净化器系统,其是生态建筑卫生防疫系统设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此设备可在生态建筑中多处使用,其结构可多种,其消毒技术可用紫外线消毒,也可用一种原子氧发生器装置对水等物质进行电解的技术,使水分子转变到离子状态,使水和物体的菌及污物氧化分解掉,其原子氧发生器对其它污物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也可采用阳光消毒、电热消毒、生化物及药物配合消毒等多种形式,在生态建筑的空气通道系统和水系统采用卫生防疫消毒系统设备及设施是生态建筑的又一特征之一,其消毒设备可设置在生态建筑的建筑体内外,如墙、窗、室结构、公道、管路等诸多结构体内外,多少不限,结构可变;373-1是一种给水设备;376是供水管;375是出水口,其给水设备系统还可包括喷水撒水的多种设备,可根据需要配成给水网络系统;375是一种冷热空气滤水干燥除湿器,其是冷热空气滤水通道设施352、353、366、365、370A、368、367等功能结构的又一种组合型冷热除湿设备如它象冰箱、洗衣机、空调大小形态,普通住宅即可普及使用,此设备是由框体375、进气口376、空气加热装置377、379空气冷却滤水除湿系统、出气口378、出水口375B、排水管及储水系统380、380A由排水横管、竖管、斜管排水系统把水排到储水装置中,可节省大量水源,在生态建筑中在潮湿的热带雨林及植物生物培植的空气湿度大的生态室结构中,应普及装置此种设备,达到节约水源,让水到达循环应用的节水作用,在生态建筑及生态室结构中使用此设备是生态建筑的又一明显特征;360A是组合通道式生态建筑360的主视效果,其中358-1是风力发电装置,其可放置在生态建筑的内外上下部位;357是太阳能发电装置;361是通道式生态建筑;363是培植的植物环境;363A是架式植物;363B是人文交通活动环境;373是紫外线污水(气体)消毒净化器系统;374是水气系统生化过滤净水装置;374A是导水网络;355是储水池;351是排水道;366-1是设置在通道式生态建筑体外的冷热空气滤水设施;354A是装置在生态建筑体外的输水通道;366是装置在建筑体内的冷热空气滤水装置;383和382是排水输水管;384是水源输水通道管;363B是地下生态室植物;381是地下水生物生态室;此组合式通道生态建筑342、348、346、360A的生态建筑结构及功能配件结构设备系统的造型可是多种,结构可变,设备可多可少,其通道式生态建筑348可以和多个立体生态建筑342、374联接成长距离大面积的组合生态建筑网络,这对人类在沙漠等贫瘠地区的应用具有独特的效果,它将有效地组织出大面积的绿色生态网络,对恢复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将会起到突出的作用,此组合式通道生态建筑也适用在城市楼市及小区建设中使用,尤其增加人文生活、娱乐、休闲、会议等场所,将会为人们提供春夏秋冬都适宜的自然生态生物活动场所,是现代城市建设以及小区建设的生态环境的必要补充,可大大丰富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见附图9,多功能生态建筑与太极图式功能建筑示意图。其是用太极图式和医学原理大形态构造生态建筑特征的一种易学式生态建筑,易学是系统科学,其是古人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进取自身,远取诸物”的宇宙观确定了易学是天、地、人是一个整体巨系统的哲理观,即其包含天地万物,其原理不但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哲学,而且极大地影响了现代科学的发展,而立体生态建筑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式生活方式和载体,以此来建立人类需要的合乎“天地人”巨系统的科学机制,立体生态建筑采用易学原理并创造易学式生态建筑,将会更加发挥生态建筑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巨大系统功能作用,应用易学原理并不是占卜,而是为了研究应用易学巨系统中的规律性的体系,来为现代化的新科学服务,开促进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来让易学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切实需要来提供一些更加可行的科学依据,因此,创造易学式生态建筑将对人类增加物质资源和恢复、保护生态环境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85是太极图式生态建筑俯视效果;386和387是八卦图中的两个卦象,其是以爻象区分卦型的,此图的卦象386和387从微观上看是卦象,但从易学生态建筑的功能角度讲,其已具备了功能性,即从宏观上讲,其386和387已属于生态建筑中的卦形式温室大蓬或其它功能结构体了(如太阳光导光装置或太阳能发电装置等);388和389是阴阳鱼图形,其阳鱼形的眼睛388A和阴鱼形的眼睛可做成透光体或导光装置等功能结构,388和389可采用不同的颜色或不同的材料制作,可做成圆盘转动式和固定式建筑结构,385A是建筑顶面,其可做成透光体和不透光体等生态结构,太极图式生态建筑385的体积可以建成很大,这也使生态建筑生物大蓬式结构的卦形386、387的面积增大,这在旷野和沙漠中俯视尤其会显示出生命的伟大力量,卦象386以及直到六十四卦的多少不等的卦象可385中组合成方阵及各种卦阵形态,卦象386也可在建筑顶面以外386A建成各种卦阵如圆形阵、方形阵等卦阵式立体生态建筑生物建筑群体,此种卦阵群体可围绕太极图形成美丽壮观的生态建筑群体,其不但可根据卦的类别及属象等来区分分类培植生物,还可以以各种生物排列出生物链式结构形态,再用这种形态与八卦或六十四卦阵生态建筑中的内在规律相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生物培植(殖)方式结构,这种培植方法对其它立体生态建筑也照样实用可生产大量生物产品,还可以形成区域的小气候,对改变生态环境以及恢复沙漠的生态环境会起到积极效果,以八挂太极图等易学原理以及卦象卦阵组成的易学式生态建筑是组合式生态建筑的又一特征之一;390是八挂太极图式生态建筑主视效果,其中391是地面;392是地下建筑层;393(385)是楼顶平台;384(388、389)是太极图;395是建筑的高层面,此层面395是说明八卦太极生态建筑390的层数可高可矮,可是一层,也可是几层,还可以是几十层的超高建筑,其建筑顶层可是平面395,也可是立体复式高层面396(图中省略),也可是变形式立体高层体造型结构397;由395、396、397组成的楼顶面可是平面,也可组成多种高低不平的复式楼顶及楼体造型结构,这种高层易学式生态建筑结构可以在楼顶取消八挂太极图的结构,而把八挂太极图分解或整体放置在易学式生态建筑的内层或把平面385A作为竖面设置在生态建筑的顶层、内层以及侧体表面的易学生态建筑是组合式生态建筑的另一种形式,同时八挂太极生态建筑390也可根据需要不安装其386、388、389等易学结构内容,使之从特殊形式的生态建筑成为普通型生态楼宇建筑,此种建筑结构可采用钢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混合式结构、建筑细合体结构等多种方法;386A是卦象386的立体形态,此种形态说明八卦及六十四卦的卦象可做成平面和立体,其立体造型可是大蓬温室等功能结构;389是顶层温室植物生物;393是楼顶平台;388是太极阳图;388A是太极阴图;399是顶层温室植物室;400是建筑体内植物层空间结构;401是建筑体内高层生态植物培植空间,其空间的高层,层数及结构不限,可是一层,也可是往植物空间发展的多层,此种生态结构和植物生态空间可把大自然的景观如珍贵植物、山水瀑布、水车鱼类等生物均可在其设置,种类多少不限,其空间除可仿自然景观为主体以外,还可以做成以专门培植生产植物生物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室或生态室结构等多种形态;402是山水自然生态环境(自然型、瀑布型等);403是中间层等层的植物生态室结构,此中生态室结构可做成封闭式、开闭式、室外式等多种形式,可横向或纵向以及不规则形态在生态建筑体上设置排列;404是空气(氧气)输送流通网络;404A是排风送风风扇9或空气泵等设备);405是氧气单间(层)送气口装置;406是排风装置;407是空气净化和温度调节装置;408是空气净化消毒设备;409是电动升降装置(电梯等结构);409A是升降吊绳装置;401是储水箱(或水池等储水结构;410A是上水排管;411是冷热空气滤水除湿器;411A是排水管系统,其可把水排到地下储水库,也可把水排在各层或本层生态室内使用;412是上下水泵;413是回水消毒室(消毒器);414是回水净化滤水装置;415是雨水线箭头,其标志着降落在建筑体上及及建筑地面层418(地面斜度)上的雨水和雪水可顺箭头415A处流入排水沟,再流入地下储水库存用;其416是排水沟的防污物漏水过滤网装置,雨水中的杂物将被防污过滤网装置阻拦住,使其无法进入排水沟,排水沟内还可再设置一处或几处滤水净化装置,使雨水及其它污水达到逐步净化成清水储存进水储水系统内,把雨水、雪水储存在地下储水池及其净化水应用系统中,是生态建筑的又一大特征,雨水雪水储水池(库)可建成地下式、地上式、建筑体上式以及半地下式和露天池塘式等多种形态,地下储水库不仅可储存雨水、雪水,还可以储存中水等其它水源,即生态建筑的污水净化系统包括把生态建筑体内外用过的废水、污水经处理设施净化成清水后再存入地下储水库储存使用,污水处理设施可与生态建筑体结构融为一体,也可单独设置,以供给生态建筑植物生物用水以及清洗建筑车辆等杂水的使用量,利用雨水、雪水、中水给生态建筑及其它设施中的植物生物用水是本发明的生态建筑的又一特征之一;404B、404C是循环式空气通道;404D是冷热空气滤水装置进气口;404F是出水口;419是立体卦象阶梯式生态建筑,其是用但卦或重卦的上下组成大层式生态建筑造型,在中国的古代和现代建筑学中,建筑风水学和六层建筑的理念至今仍得到人类的广泛应用,这说明其在中外历史上具有明显的使用价值,而本发明的易学式立体生态建筑又采纳易学六十四卦中的天交地十六卦为动物之象,和地交天十六卦为植物之象的三十二个用卦原理,来应用于生态建筑中植物与动物属性分类培植的相互作用,来达到相互取长,互助互利,滋生万物的在生态建筑中的生物培植效果,让古老的易学为现代生物培植学服务,来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中资源不足的尖锐矛盾;419是一种复卦象式梯形(塔式)建筑结构,其中420是斜坡型面;421是顶端平面;422是阶梯式生态框架;423是生态框架内空间,422可做成露天式生态框架式、开闭式透光生态室结构等多种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体上及室内可培植植物生物;424是生态架上下植物;425是生态架(室)内外生物植物;426是易学生态建筑内外空间的植物环境,立体卦型阶梯式生态建筑419可做成立体花园式建筑结构,也可做成建筑体内外增设人文、办公、居住、商洽等为主的人文环境生态空间,也可做成观赏娱乐式生态建筑,更可以做生物培植等设施;427是一种尖顶式立体生态建筑,是金字塔式的一种建筑形态;其428是指建筑斜面,其建筑可做成透光玻璃框架体或与其它结构混合体;429是建筑内生态植物空间;429A是飞禽类生物空间;429B是指生态空间中可存在多种的立体建筑结构;429C是指动物生态空间;429E是指山水生态空间;429是指在生态水系统(池、湖、河、瀑布等)空间中培植鱼类及其它生物;431是指地下生态结构空间中可培植植物等生物产品(其它设备结构等省略);尖顶式生态建筑427的造型与结构可变,其生态数量品种及结构可增减;432是巨型生态建筑;433是平顶;434是斜坡面;435是生态框架室;436是露天生态框架结构,其框架式结构可做成多种系列结构,此种系列结构可设置在所有立体生态建筑体的各个部位;437是框架外设置物;438是框架生态室内置植物;439是第下设施,其可是一层或几层;440是地面;441是建筑体内外置生态植物生物层,此易学式生态建筑385、390、419、427、432的建筑结构及设备设施的结构均可相互或部分组合,并改变成其它结构形态。
参见附图10,庄院式组合生态建筑功能系统示意图。其是一种几种或多种立体生态建筑及结构体,以及相配套的设备设施系统组成一种规模式生态建筑以及其它设施相分隔的设施群体,此设施以庄院式、村镇式、城堡式、小区式等形态出现,其可独立存在的功能并具有太阳能等发电系统供电、水系循环使用,并具有地上地下生态设施、立体土地、立体公路、立体生态桥、立体生态墙、立体生态河、地上地下储水池以及与其各种系统相配套的植物培植系统和生物(包括水生物)培植(殖)系统,以及大量人文生活工作娱乐等空间结构,其表现为:庄院式组合生态建筑442是由生态河建筑水系系统443、立体生态墙444、地上地下生态建筑460、484、516、立体生态桥501A、立体公路式生态建筑486、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494、雨水雪水储存及地下储水池系统477、474、482以及立体花园式土山花园式等建筑结构体(省略)等组成的生态建筑区域群体;具体表现如下:442庄院式生态城的生态河水系生态系统443是由水生物培植式生态河443-1、443-2河护栏、443-3河水输水通道、443-4河水生物培植输水通道、443-5、443-6拦截式生物培植河段、443-8分支生物设施培植河段、443A明式河、445-4暗式河、443C、443-4分支生态建筑河、443D室内生态河组成,其中之443-1是一种即可储存净化水源,又可养殖水生物并具有生态建筑结构功能相配套的生态河;443-2是一种河岸护栏,其设置结构可多种;443-3是把河水输网生态建筑节设施的河水输水通道;443-4是生态建筑群体中的河水生物培植输水通道;443-5、443-6是把用栏坝或栏网分段的河段,其内部是流动水流,可养殖水生物等;443-8是河的支流,其可通各种生态生物水池;443A是露天的明式河(或湖、池等);445-4是在河道上盖有透明盖网或玻璃结构大蓬,也可该钢筋水泥板结构成为暗河形态,此设施与明河是同一流域系统,内可成各种造型河或地下通道河等,可养殖水生物;443的河支流输水道经生态墙建筑结构体把水输到443-4及443D内,其生态墙体内的河段是生态建筑河段,内可是蓬式垂钓等内河形态;443D也是内河形态,这样即可养殖水生物,又可输送和循环水系体统,立体生态河是生态城的主要特征之一;445、446是围着生态城建设的生态墙的正面门,其可设置成多种门体结构,包括防止水渗入的墙门结构;448是生态城的生态墙的上左旁门;449是生态墙的正面门;450是生态墙的活动门,此门可做成铁门,也可做成其它结构体,生态墙可做成防洪式生态墙结构,防洪式生态墙的门可做成滑动式防水门结构,以及闸门式生态墙结构等多种形态及结构;450A是对接式生态墙门;444A是生态墙的地上生态墙(室)结构;444B是地下生态墙(室)结构,其地上地下生态墙及其生态室可培植植物A、水生物B;451是设置在生态墙上的过墙桥结构,此种交通过桥和生态墙上及其设置的生态室的造型和结构可变成多种形态;452是生态墙式生态室的动物培殖结构;453是生态墙式地下生态墙室;454是生态墙上的内外置式植物生物培植结构与环境;455是在生态墙温室蓬建筑结构;456是墙栏杆,其生态墙式立体生态温室结构的层数和高低不限,其生态墙室的造型结构可是多种,可增加和植物生物内外培植环境与结构,形成生态墙的主体结构,其还可增设栏杆墙、门等其它结构,生态墙可在生态城整体设置,也可部分设置;生态墙是生态建筑城的主要特征之一,生态城可用生态河和生态墙或其中一种划分生态城的区域,以可再用借助公路等环境划分生态区域面积,生态城内可把普通建筑及设施与生态建筑及其设施混合建置,相互多少不限;457是建置在生态墙上的风力发电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和结构不限;458是建立在高处建筑上的组合型风力发电装置,此种风力发电装置可在风力大的地区使用,是一种必要的电力能源补充;459是太阳能发电装置,其可做成固定式和活动结构式如折叠式、百叶窗式等多种结构和造型,可装置在建筑体的各处包括门窗上、凉台上、地下建筑体内外等多种方式方法,其所发电能可供建筑体整体使用,也可供一家一户或局部区域的电器使用,生态城内可放置组合式生态建筑的各种生态建筑及设施,其数量不限,可是大规模使用,也可是一两种或几种与其它建筑混合使用设置;460是一种别墅式生态建筑,此种生态建筑适合农民住宅、旅游区域等环境设置,其数量不限;461是立体生物培植室;462是立体植物培植结构;463是大型植物自然生态室,其内可设置山水花草植物、动物、人文等综合空间结构;464是人文生活环境室;465是人文生态建筑结构,人们可在整体建筑空间内舒适的生存;466是通风装置,还可设置氧气输送系统,本图省略;467是供暖设备;468是供冷设备;469是供水装置;470是给水泵;471是回水设备;;472是水净化设备;473是输送水管,其把回水净化后输送到储水池及水应用系统结构内;474是地下一层生态室;475是地下生态室结构;476是养殖在地下生态室中的地下水生物;475是设置在地下生态室内的紫外线消毒灯装置,此种装置可在生态建筑的生物培植室及其设施内普通装置,是卫生防疫系统的一部分重要装置设备;477是雨雪水排水储水净化系统,其是雨雪水储存及水应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雨水和雪水等杂水流入排水沟477,经污泥物处理结构478把水净化后顺漏水口流入储水装置479A储存使用,用时抽水装置把水抽出,同时流入储水装置479A也可与其它地下术水库相联通;479B是一种污物排输管道,此图再把储水装置479A改变成沼气池能源设备(其沼气池因图面有限省略);生态建筑460中的461和人类排池污物污水排送到沼气池能源设备479A内(此沼气池可在城内或城外),用其生产的沼气供给生态建筑体所需的热能等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沼气能、水能、机械能的自然能源为能源是本生态建筑设施的又一主要特征;478A是附加式水净化设备结构,其可在储水净化系统中多处使用;478B是又一组污水净化装置;480是净化后的水通道,净水可通过此通道与储水及净水应用系统联接;481是进一步净化水质的净水滤水层,其可采用纱层滤水、生化膜滤水、生物净化电解净水、消毒净水方法;482是又一组滤水净水装置;483是净化后的水的导水装置,其净化后的水可从483和480等处输送到储水池等处;484是地下生态建筑,其是443D生态室的水源可由438导水装置的净化补充,这样即形成生态河的水经443-3排入477储水净化系统,生态河的水再经478B、481、482多次净化后由导水装置483再回到生态河443D结构中,再加上生态城设置中是回收净化应用系统与生态合配套,这样生态城中的生态河水即成为一个循环净化、循环应用的净水生态河系统,其解决了人类用水污染严重和解决了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用水问题,其储水净水中水净化二次使用的建筑设施结构体大体都在地下,不影响环境,不占有地上空间,反到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储水净化循环应用系统是本发明生态建筑和生态城的又一特征之一;484-1是一种拱型地上生态室顶盖,此种顶盖结构抗压力强,也可用其它结构,其地下生态室可设置人文生活等多种环境;485是输水联体装置,其是把地下储水池(室)475、443、486式的储水输水形态结构相联通的输水储水及应用系统;486是一种立体公路式生态建筑,其是由公路面(或土路、石板等结构)486-1、地下生态室486-2等植物生物环境设施组成;487是地下生态室与其它生态结构空间中的梯子,其梯子可是多种形态;地下生态室486-2、486等可是一层、二层或多层,可与其它建筑结构相联接;地面486-1上的486A是装置在公路地面上的一种太阳光导光装置,其可把太阳光亮导入地下生态室,起到照明或生物环境所用,在公路上装置导光装置,使公路下生态结构内应用阳光以及地下生态室及设施内可以设置人文、植物、生物等环境结构是立体公路式生态建筑的明显特征,此种生态建筑486、486-1、486-2可以独立设置,也可在长途公路上及旁侧设置,可以与其它设施相联配套使用,在不影响地面环境的情况下增加了原有路面的使用效果,其具有一种独特的生态建设作用,立体公路式生态建筑可用路面导光装置把阳光从顶部导入地下室内,也可采用从侧部生态结构空间中利用折光导光装置把光线引进地下空间,其方式可以混用,可独自设置,也可不采用而只单纯用外来电源,但此种方法不能满足地下生态室的生物环境对光的需求,立体公路式生态建筑的公路面486-1可是与地面平行,也可高出地面一层或几层,公路层可以在立体公路式生态建筑的各层设置或与生态室结构混合设置;494是一种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其是由土地层496、导光传光装置495、地下生态室494-1、494-2等结构组成,其中土地层496是一种保护地面自然植被的好方法,其可起到保护自然环境和含养雨水源及治理区域生态气候的作用,其上面的绿色植被497可是草坪、牧场、树林、花园、沙漠等环境,降落到土地式生态建筑上的雨水、雪水可顺集水沟(省略)导引到地下储水库中备用(省略),用过的废水又可回放到土地层496上面,由土地层和植被层把水净化后又排送到设施内部使用,即丰富了土地层绿色植被的营养,助长了植物层的繁殖,又把废水净化,使水达到循环使用,保护水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的建筑设施可做成多种造型结构,内部可做成自然生态式、生物培植式、人文式、会议室式、办公式、居住式、车站公路式、混合式等多种场所的建筑结构,可设置电梯、冷暖设备、通风设备、供氧设备、储水供水、水净化设备等所需设备,也可把导光传光装置增加到让建筑体的透光部位直接露出地面,使阳光能从地面建筑透光结构中把阳光直接引照到地下建筑中,也可两者混合使用,此种土地式生态建筑在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牧区、山区、林区、旅游景点、边防哨所等广泛使用,尤其是建立在长江黄河等水域河流的堤坝边缘,沿江河湖海易泛滥的地段建设,将会有效地解决江河泛滥,危害人民国家利益安全的重大问题,同时又更能发挥立体生态建筑的生物培植功能的巨大作用,解决了每年防洪和治灾而浪费大量财力物力的不足,关键是解决了洪水泛滥的后顾之忧,是人类治理水灾的科学方法,可安定一方百姓,富饶一方民众,加上立体生态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水系净化装置的功能,可对江河湖海同时净化后在放回江河湖海,积极促进并治理了江河湖海的水污染问题,因此在江河湖海堤坝上或沿线设置立体生态建筑是一个治理生态环境、治理江河的有效的科技方法,同时土地层还可种植植物,使土地空间达到了充分的利用,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还可在保持土地层496、497的自然植物景观的条件下,利用框架等结构在土地层的上方再建筑一个或几个土地层结构,这就使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又增加了立体应用的实际效果,是一种生态建筑相互组合变化的新结构,式生态建筑可用土地层、生态室建筑结构、自然生物环境、人文环境等设施呈立体空间多级设置的功能特点是立体组合式生态建筑的主要特征,其由多种生态建筑组合而成,单独使用一种生态设施或用其功能设施相互组合成系列型形式生态建筑形态,是立体组合式生态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494中的495是太阳光导光装置;494-1是上层生态室;494-2是下层生态室;498是储水箱(池)式储水装置;499是给水设备;500是深井,其可具有抽水和排水的双重作用,可在生态建筑及其设施中多处使用,具有从地下取水供设施使用及把净化的水再排放入地下的地下水循环应用的节水效果,但必须把无污染的净水排入地下如无净化水质的良好设施不能设置往地下排放水源的功能,把设施的废水喷洒在土地层496和绿色植被497上,让土地层和相应的滤水层及设备等把污水净化后再排放地下是一种净化水域,循环应用水的好方法,此外,土地层还可以起到养殖蚯蚓,制造优质土壤的多层作用,这在改造沙质土壤效果突出,在生态建筑及其设施中配备深井做补充水源并使地下水用自渗和回灌方式达到循环应用,并以此来解决人类的水荒问题,是立体生态建筑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又一特征之一;土地层和绿色植被的水量充足,再促进植树造林,促进生云下雨调节气候起到积极作用,这也是生态建筑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488是装置在生态建筑及设置中的空气除湿造水设备装置,其中由进气口489、空气加热培植结构491、空气制冷滤水系统装置492、出水口493以及相应的配件结构组成,其可做成大小不同,造型多样的空气造水除湿的系列化产品,可防止在农业生态蓬式建筑、城市生态建筑、潮湿地区和缺水地区的居民住宅以及其它室内结构建筑及通道等工程设施内使用(也可露天使用),可用空气造水,这种用冷热空气滤水为方法,再用调节冷热温度使空气中的水量凝结成水的造水过程是一种即原始又高科技的造水设备及通道式结构的科学方法,可解决人类的水荒问题,此种冷热空气滤水除湿设备以及相类似的通道结构及其它结构的新式设备的应用,是生态建筑体系中的又一特征,此种空气滤水除湿器可做成独立大产品,可在生态建筑中及生态建筑以外的山林田间等一切结构设施中使用,此设备的面已做陈述,故不细致介绍;450B是是生态墙的一种组合结构,其结构面积不限,可装置,也可不装置;448-1是地面层,其可是水泥地面、砖砌地面,可是土地或绿色植被,也可是混合式地面,其储水沟四周最好采用硬面层,使雨水干净地流入储水沟内,其雨水储水池和排水沟地面等组成雨水储水应用系统,此系统的雨水储存可以与公路上的雨水排水、操场建筑群体排水系统等大型集水设施联合,形成独自的雨水储存、净化应用系统,供生态建筑以及生态环境的绿色植物等用水服务,立体生态村、立体生态城的大型生态设施可以建立这种独特的大型雨水储存(池、库、河湖等),再加上生物及其它方式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设置,将会有效地缓解人类用水困乏的难题,可节省大量自然界的水源;501是一种立体生态桥;501A是也是立体生态桥面;502的虚线是立体生态桥的二级桥面,其层面上可培植植物生物等;503、504是三级层面,其设置植物生态环境505,桥面504的底部还可设置储水池,河道等空间结构;503A、503B是在桥面502上设置的植物生物生态空间环境,其可在桥的各层设置成花园式、生态式、以及圆形、方形等多种生态结构;515是与立体生态桥相连通的出入门,立体生态桥可建成地下式、半地下式、地上式、混合式等多种形态结构,并可在各层与各种形态的通道和门式结构与其它生态建筑或普通建筑相连通,可形成丰富的生态环境及交通网络;506是装置在立体生态桥501的桥面501A上的路面传光天窗,其可用透光结构与透光玻璃等材料和结构形成;507是立体生态桥上设置的植物或花园式生态环境;508是导光折光装置,其506、507、508可组合或分别设置在立体生态桥路面的中部、侧部及其它结构部位,可把阳光照在下层桥面,其结构造型可多种,安装面积大小不限;509是一种带有室顶框架透光玻璃结构511,在地下(也可做成地上式或半地下式)透光层顶生态室,可在设置分层生态室结构516,层数可是一层、二层或多层,516可采用玻璃透光墙等材料和结构,在此中生态室内可培植大型珍贵植物509、果树等植物及生物产品,保温性能强,是热带雨林植物放到寒带温带培植发展的理想生物生态设施;510是设施内可设置各种人文环境与结构,设施内还可设置储水池,水生物培植环境以及其它配套设施和设备,室顶框架透光结构511可做成多种框架结构和造型,其511的512是双层玻璃结构(或中空玻璃等),这可使设施内充分保温,512A是单层玻璃结构;513是装置在玻璃框架右边的镜面折光层装置;514是装置在玻璃框架左边的镜面折光层装置;513和514标志着在框架屋顶透光框架四边的着光框面上装置有折光板装置,此装置可把不同方向照在框架上的阳光反射到地下生态设施的内部供植物生物光照使用,加上从玻璃层面512、512A射进设施内的阳光,可满足设施内阳光的需求,此太阳光折光装置可做成固定式和活动式,也可做成立架式等多种造型结构,放置在511的上面及侧面,供生态设施增强光照效果使用,在生态室设置框架式透光屋顶结构以及在此屋顶结构上装置太阳光折光板装置(也可装置导光装置)是立体生态建筑的又一特征之一,此种装置可设置在生态建筑以外的建筑结构中使用,此种地下生态设施的透光玻璃框架结构的玻璃可做成开闭式、固定式或混合式结构,为增加框架的防沙性和安全性可以在屋顶框架上装置由511A、511B、511C组成的蓬罩布,此种蓬罩布可打开,可拉闭,以此结构起到防沙和安全的防护作用,其可做成手动关闭式和自动电动关闭等结构形式,此种蓬罩布结构可放置在屋顶透光结构的生态建筑上使用,也可装置在建筑群体上和独立设置的生物大蓬、农业大棚、通道式生态建筑等结构的生态建筑上使用,其蓬罩布的造型和结构可做成多种,可采用迷彩布、尼龙编织料、防雨料、防辐射料、防紫外线等多种材料制成,在生态建筑上设置防沙、防尘、防水、保温、安全等功能作用的蓬罩布结构是生态建筑的又一特征之一;庄院式生态建筑图10是由组合式立体生态建筑中的各种功能形态的生态建筑以及配套设施系统和各种设备系统组合而成,其中460别墅式生态建筑可以做成农民生态住宅式、高层生态建筑式、居民住宅楼式等多种生态建筑,其建筑中可包括各种自然生态环境、植物培植环境、生物培殖环境、各种人文环境结构、各种混合式功能结构等,再加现代文化设施、科研建筑设施、工厂、商业结构等高科技人文景观设施与多种生态建筑设施,又包括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立体公路式生态建筑、屋顶框架式透光结构生态建筑和建设为一体,成为立体生态建筑群体、立体生态村镇、立体生态小区以及立体生态科学城等生态建筑区域实体,加上配置各种生物培植(殖)网络、水应用循环网络、水净化及水生物系统网络、自动化监控网络等诸多生态建筑应用及太阳能发电等发电设备、冷热空气滤水装置等高科技设备网络系统的配置,组成一个具有优质生态网络环境的生态科学城,这为人类建立极高科技的超现代化城市奠定了实力雄厚的科学基础,而这个基础设施将会推动人类向更高的科学领域跨进。组合式立体生态建筑,不仅可以把各种生态建筑组合成立体生态村、立体生态城、立体生态小区等规模大小不一的生态建筑群体,而且还具有分体设置和分解设置成各种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立体生态建筑,而且用几种生态建筑还可以结构组合变化成新的系列生态形态,而这些新的立体生态建筑都是由组合式生态建筑的造型、功能、结构和可变的要素组成的,这些新的生态建筑造型和结构是组合式生态建筑的一部分。组合式立体生态建筑可做成为人文环境为主体的生态建筑;也可以生物培植为主体的立体生态建筑;以观赏和研究为主体的立体生态建筑;更可以作为混合应用形生态建筑,它不仅具有建筑的特点,还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沙漠、防洪治水、增加上地资源、增加生态立体空间,为人类提供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等诸多优点,最突出的作用是把人类从错误的生存方式上改变到立体生态生存的正确轨道上,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最科学大新型生存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第一大难题,是对世界科学发展的一个巨大贡献。

Claims (10)

1、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建筑,其主要特征在于: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是由一种、几种及多种立体生态建筑及配套设施和配置设备系统组合而成,其主要特征在于: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是由诸多立体生态建筑体组合而成,其主要是以把立体生态环境与建筑结构合为一体,并分在建筑体内设置、建筑体外设置、补充式设置、开闭式设置、机械传动式设置、叠加式设置、易学分部式设置、地下设置、地上设置、半地上设置等,可做成超高的立体生态建筑,也可中型、低型或平房式及地下式,可做成养(殖)植用的大蓬式、可流动的长廊(大蓬)式、立体土地式、生态桥式、立体生态墙式、框架立体组合式、立体生态河式、农村生态住宅式、别墅生态式、工厂生态式、公共设施式、生态科研式、等诸多型态,最突出的是可以组合或部分组合成供人们群体活动生活的立体生态村和立体生态城。客厅、公共场所等处,其可和生产型生态环境结构混合装置,可独立装置;其中的太阳能风能水能机械能等发电系统是在建筑设施上装配上这些发电系统,其中太阳能分太阳能接收片、储电器、变电器等,可分立式、固定式、活动式、门窗结构式、卧式等多种,造型结构可放在地上,也可放在建筑体内外,可建筑整体设置,可局部设置;风力发电系统是由风力发电器(风叶式、室内式、风力通道式等,可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储电变电系统联合,可单独系统设置。其中包括节能节水节电的节能系统、氧气室及氧气生成输送系统、空气调节输送循环系统、空气水源等消毒净化系统、雨雪水收集储存净化供应系统、净水供应系统、污水回收分类净化应用系统、沼气储存应用系统、水生物培植设施系统、植物培植浇灌系统、照明系统、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系统、活动生态室及设备轨道系统、人文植物生态系统、生态室建筑结构配制系统、生态建筑的立体造型系统、太阳光折光导光系统、新型功能建筑材料设备配制系统、冷热空气滤水设备(通道)系统、输水储水供水系统、组合式生态建筑网络系统、生物观赏系统、生物生产加工储存系统、生物培植机械框架传动系统等,这些附属设施及设备系统,可以总体与生态建筑配合建成大规模式或豪华式的生态建精品或群体,组成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结构,也可建成少量配置的中小型或单一型生态建筑体;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分成几种形式,即以人文为主体、以生态环境为辅体的人文式生态建筑,如写字楼、住宅或商厦等,以生态环境为主体以人文环境为辅提的立体生态型生态建筑,以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混合配置的人文生态式生态建筑、生态观赏式立体生态建筑、植物培植式立体生态建筑、动物培植式立体生态建筑、植物动物及生物混合培植式立体生态建筑、人文生活环境与植物生物培植与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的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生物培植机械框架式生态建筑、开闭式生态建筑等,其建筑系统包括一种空气节水循环系统,是由生态建筑室、通风进出风设备、风道、空气滤水净化储水装备器等配件组成,此系统是把生态建筑室以及其它空气的潮湿空气中的水份用冷热温差方式提取下来供设施生物储存和使用。其中的空气冷热滤水设备(通道)系统是由用冷热空气的温差原理从空气中提取水份的设备,其中大中小电器式空气滤水器和冷热空气滤水通道式滤水设备也可两种混合装配,其可装配在生态建筑的不同室间使用,也可组合在氧气输送空气流通、空气净化循环等系统中使用并可制作成滤水除湿器出售,可节省大量水源,其中的输水储水供水系统是指在生态建筑及其设施内部输水、储水、供水系统以外的外来水源的输水、储水、供水系统,也是其输水、储水、供水系统由内部输水、储水、供水系统和外部输水、储水、供水系统两部分组成,外部输水、储水、供水系统由输水通道(河流、地下河流、通道、管路等)储水池包括(输水通道、一体或多体分支储水池、储水池式水道、水生物培植储水池、空气冷热温差滤水通道设备、水质净化消毒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各式绿色生物植被园及通道式生态温室网络及与其它生态建筑设施所组成的生态网络系统),其内部和外部两大输水储水供水系统可组合或独立使用;其中的组合式生态建筑网络系统是指由各种立体生态建筑(包括人文、生物、交通、农林牧副渔业等的生态建筑以及其它人文农业建筑及大蓬等设施与环境融为一体并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其系统可大可小,其生态建筑的数量可多可少;其中的生物加工及储存系统是指生物产品的存放(包括冷库存放)和对生物产品的深加工,具体包括对生物产品从种子存放、培植、研究、生产、加工直到应用和销售的网络系统;其中的生物培植机械框架传动系统是指用传动流动的方式培植植物的结构,其包括各种传动装置及各种流水线,也包括由此形成的以框架、钢架、混凝土架或混合架等结构体为特性的生态建筑设施及配套设备,其传动装置具有手动和自动化控制的属性,其混凝土框架及混合式框架结构在建筑设施的顶部、中部或底部等的各个部位设置,可做成固定式和组装式,可设置在建筑体的内部、外部及各个部位,可与开闭式、大蓬式、植物架式等式温室结构,与生物培植等结构混合设施;其中的生物观赏系统是设置在生态建筑设施内外供人们在建筑设施内具有与自然生态环境接触而置身于自然之中的感觉,其面积大小可在建筑中局部庭院中设置,也可在设施的一层或几层立体空间设置,可设置在凉台、走廊、客厅、公共场所等处,其可和生产型生态环境结构混合装置,可独立装置;其中的太阳能风能水能机械能等发电系统是在建筑设施上装配上这些发电系统,其中太阳能分太阳能接收片、储电器、变电器等,可分立式、固定式、活动式、门窗结构式、卧式等多种,造型结构可放在地上,也可放在建筑体内外,可建筑整体设置,可局部设置;风力发电系统是由风力发电器(风叶式、室内式、风力通道式等,可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储电变电系统联合,可单独系统设置,以上列举的是组合式立体生态建筑的部分技术系统,这些系统可整体使用,可部分使用,也可单一使用,其功能和结构可变,组合式生态环境(结构)单体可以在建筑物上横层向排列竖层向排列、斜平行排列、各种规则行排列和无规则形排列,混合式排列,其结构可是敞开式、封闭式、可运动式增置式和可开启可封闭的两用式已及混合结构式等,开闭形式是横开式、立开式斜开式及混合结构,生态建筑的高低不限,可是一层或任意层,生态(植物)空间环境在建筑体上的设置数量可是一处或任意处其单体的空间造型结构可与建筑的层次高低想一致,可是一层或任意层大蓬式空间,单体生态空间内仍可分层次设置生态环境结构层,生态空间内设置植物培植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如:假山、水池、花草、热带雨林、鱼鸟、流动水源等生物生存,其生物环境的面积可大可小,可是其空间中的一处,也可是大面积及多处,可与人文环境如茶座、会议、消息闲、娱乐、商业等人文环境混合成新型建筑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空间内可分室设置,分节凉热气候调节系统、自动化监视系统、报警系统、背景音乐系统、防火系统、空气净化滤水系统、氧气输出系统、供水及水循环等系统的配套设备,防污染紫外线消毒系统,其各系统可供生态环境空间独立设置使用,也可与生态建筑体共用,其配置数量不限。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建筑,其主要特征在于:空气节水循环系统中有空气滤水净化器,其由进气口把空气用风机引入净化器,内设有加热器把空气中的水份加热蒸发,经制冷装置中的冷却滤水挂水装置把空气中的水份留存后,经排水道出口流出滤水净化器,供生态建筑设施使用,并可存入储水库。空气滤水净化器可做成立式、柜式、挂装式、空调式等,可用在生态植物建筑内使用,也可做为,多功能及各种大小型系列空气滤水除湿机在其它场所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建筑,其主要特征在于:建筑可装配有智能控制系统,其系统可分总控制、局部控制、设备单体控制等;生态建筑可配有防盗防火报警、图象传输、楼宇对讲设备控制、闭路电视等监控系统;设置自然能源发电网络系统,其系统是由风力发电机装置、太阳能发电机、水轮力发电机装置、电梯式发电装置、机械能等发电装置和蓄电池能装置、变压装置、配电盘、插销、联导线等组成的蓄电配电系统,其发电和储电系统可以混合成一体配置,其储电配电调配一体化,也可在设施上分体设置使用,可以混合设置,也可个别设置使用;生态建筑设置有上下水管道系统和通风道系统,其两种系统可以混合装配,也可独自装配和局部装配,上下水管道系统可配有水泵、储水池、净化水系统、沼气池等设备,通风道系统配有风扇、内风力发电器、空气净化滤水系统以及氧气供应输送系统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建筑,其主要特征在于:生态建筑设有屋顶式生态阳光室和阳光通道(设施)其可设在建筑设施上,也可设在平房上,并可设置在半地下或地下,生态设施上可是房式、广场式造型,也可是通道公路式结构并可呈网络式布局,可与其它建筑及配件装配为一体,也可呈独立式;生态建筑可建成庄院式、村落式以及综合一体式和分体式,其功能可以整体或局部在生态建筑中设置;设有供雨雪水储水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系统是由储水池、空气滤水器通道、滤水、净化装置、生物培植净水储水装置、净水过滤器、净水储水装置以及水循环流程系统以及给水节水等设备组成,其装置及配件的样数可增减,可混合使用,也可单体式单体使用或与其它体组合使用;生态建筑设置生物培植传送装置,其装置分上行式运行轨道,继位流水线式传送带,平铺式传送轨道,直通式地面轨道等传送装置,其装置可是上吊装、平装、叠装、立体、架装、等形式的装置生物培植箱、生物培植箱可做成土质、水质或人造土介质或火山灰代替土壤介质等介质培植(殖)生物生物箱内可设置加温及水浇喷撒设备,如太阳能加温和排水、喷水设备等。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建筑,其主要特征在于:建筑上配置有太阳能发电节电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接收板、储电装置、变压器装置、电流表、配电板装置、输电网络等配件组成,此太阳能系统分集束式和分体组装式,集束式是在生态建筑上或地上一生态建筑或建筑设施上把输电装置合为网络一体,供建筑整体调配备用使用,分体组装式是装配在建筑的局部区域或居室单户使用,其太阳能发电节电系统以及集束式或分体组合式多种的太阳能可供建筑及室内各种电器用具或部分电器使用的此太阳能的造型结构可做成卧式、立式、固定式、折动式、转动式、凉台式、门窗式、窗帘式、墙壁式等多种形式,其不仅适用于生态建筑而且适用于其他任何建筑设施使用;可用一幢或几幢相同或不同的建筑增设生态建筑顶篷和建筑透明墙体把建筑及室外空间单体或群体密封,室内空间可分地面或立体分层结构培植植物自然景观等生态环境,新增设的建筑顶篷和建筑透光墙体可做成固定式、拆卸式,可开闭式等多种结构,其造型多样不限;生态建筑体的地下部分设置有地下生物、人文等生态空间(室),其地下生态室上顶由平于或不平于地面的双层或单层封闭装置封闭,封闭装置上设有固定透光玻璃式或可开闭式装置,其开闭装置可是小面积的窗式,也可是其它大型开闭结构,其地下生态室可与生态建筑合并使用,也可单独建立,内可是植物室、生物室、人文活动室、以及生物与人文混合环境,可是一层,也可是几层;建筑设有通道式生态建筑,其可由玻璃块组成墙体、顶蓬及多种材料组合式,框架可做成折卸式、组合式等多种,可是一层,也可是立体几层,立设有生物观赏培植、通道及人文环境设施,可设有地下生态培植养殖空间,并可增设输水、储水、净水质等配套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生态建筑,其主要特征在于:各种生态建筑可组合一体,也可分体或单体,可与其它建筑设施混合建立;其建筑包括主建筑、辅建筑、配套建筑、配套设备、上水设备、冷暖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建筑楼顶花园结构环境、顶顶层透光阳光温室、顶层框架掩雨式生态空间;现有建筑上增设生态温室、大棚等生态建筑,可成为组合生态式和楼顶花园式,并可增设升降装置、通道、楼梯等功能设施,增加建筑功能和抗震能力;设有太阳能温室大蓬温室等农业生产基地,其设施可建在建筑顶层,也可建在地面或地下,其太阳能发电装置可放置在室内,也可放置在室外,可放在蓬上,也可放在地面并用导线连接,其太阳能发电供温室、大棚的照明及其它用电设备使用,太阳能发电装置的造型与结构可任意并可与其它功能配件组合,一种可呈立柱形、塔柱形、三角形等多种形状的生态建筑,建筑的内部及表层设置有以植物及水系组成的生态环境空间,植物可设内置式、外置式和内外可调式,其内置式也可设置开闭、通风装置,生态建筑的植物生态空间可呈分层设置,可是一层、二层及多层设置,也可立式上下一层或高层排列设置,也可任意设置,植物量可多可少,可与山水、花草、花园效果及人文环境组合为一体,其中植物生物环境可是人文、休闲、工作、观赏、生产以及混合式等,并可与其它非生态植物建筑设计成大型生态建筑工程;氧气通道系统、水路净化系统、储水池及水路循环系统、通风系统、生态生物培植系统、水产养殖系统等都可设施紫外线消毒装置,其消毒装置可是房屋体、柜体、管体、灯体等多种,其数量多少与设置结构可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生态建筑,其主要特征在于: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折光导光装置,其中太阳能发电装置可做成卧式和立式,可自动转动和固定式,可设置在地面,也可设置在建筑上的内外空间位,置不限,风力发电可是单体,也可是几个组合体,可放置在地上或建筑上,风力发电分室外自然风和室内内置风道风发电,太阳能折光导光装置分反光板(墙量物等)折光装置和导体传导光,折光装置分固定式和随光走动式,可分光控自动式和手动式,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折光导光装置的单体功能或整体功能可相互组合的造型与结构可多样化,几种装置可混合使用,可单体使用;生态建筑包括通道式生态温室,其是以长形通道的形式可与一个、两个或多个建筑设施体连接或组成网络,通道内并可设置房屋等人文环境,内设植物生物环境,可做成人行公路、会议、休闲娱乐、办公、住宿等功能作用,咳设单行道或双行道等交通设施,可是一层、二层、或多层,可分地下、地上、地上地下,可在建筑体上空设置并可配置冷暖调温设备、风气调谐通风雨水排污储存、污水净化装置、太阳能折光导光装置、室内降温装置等装置设备,生态通道设施的功能与配套装置设备的功能可混合设计成多样化一体,配套设施及装置设备可在地上,也可在地下,其数量多少不限,结构造型可变;生态建筑设有氧气输送系统和通风系统,水路输送、净化、循环系统,其系统配有消毒装置,其装置是在消毒室、管路、墙空体、通道等与氧风水相采用正负离子群分解方式杀灭氧气和通风及水流流体中的有害物质,将有害气体、流体转化成无害气体、流体,也可采用加热(晒、晾等)等消毒方式;一种立体公路式生态建筑其是在公路的地下或地上分层设置公路和生态建筑层,公路和生态建筑层的上下左右排列组合,方法可多种,立体公路式生态建筑可与普通公路联接可,独立设置,公路长短不限,造型及组合的造型与结构可任意,可与大型建筑体联合,并配有生态室、储水池、太阳能、净水装置、冷暖装置等。
8、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生态建筑,其主要特征在于:一种组合式生态建筑城其由各式地上、地下生态建筑,立体生态公路、立体生态桥、生态通道、立体植被、土地生态建筑、收水、集水、储水、净水系统及水生物培植系统、水生物明暗河流网络生态环境、立体生态城墙建筑、环城河湖式生态城维护河水系,生态城内可与普通建筑或建筑群体混合修建,可以在建筑上下内外及平地建成各种高低错落及开闭式生态花园式环境及人文环境,生态城内的配套建筑及配套设施、配套设备的数量可多可少,建筑局部结构可变,面积可大可小,其生态建筑可做成单户农户、单别墅式,可做成农业生态村式,可做成人文式与生物生态式混合式,生态城及生态建筑配备有各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各式风力发电装置以及沼气池能、废水、污水、粪便分类处理应用系统,储水沟及雨水储存及水净化处理系统,这些配套系统的数量、功能、结构、位置等可变;一种立体生态土地建筑其是由植物草地及地下生态建筑;一种大蓬式农业生产生态温室建筑其分地上温室、地下温室和地上地下组合式温室,其地上温室(大蓬)可是一层、二层或多层,地下温室可是一层、二层或几层,地上温室和地下温室建筑内均可培植(殖)植物其生态建筑层内外可设有储水库(沼气设施),建筑分地上地下,可露天可封闭,可开启式和固定式和活动行走式,储水库有雨雪水存水输道,可把建筑及周围的雨水和雪水储存备用,可设置水净化滤水装置,输水管路装置也可利用水井、中水等外来干涉水源,其建筑没可设置人文活动、休息、加工、娱乐、仓库、消毒室(设备)等建筑空间,设置配有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装置、可是竖式和台式,造型和结构可变,可同时并用,可独立设置,可混合功能设置,设置配备给水设备,建筑体内可培植生产植物及各种生物,植物养动物,动物养植物,动物粪便养植物和产生沼气供建筑取暖等作用,其设施的面积、造型、结构、数量可多可少。其可与城市建筑、小区托噶配套建设,可做农林牧副渔业使用,可与农村建筑及别墅建筑配套建筑;生态建筑内设有消毒设备系统,其系统是以紫外线消毒方式为主,以药物、温度等消毒为辅,可以混合使用,可以单一使用,设置内容包括:消毒室及经消毒室的人流、物流、水流、设备、空气等生物室出入口,空气流通系统、氧气输送流通系统、水净化消毒系统、上下水系统、生物培植区与人文之间等;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八卦图及易学特征的生态建筑物,其是采用八卦太极图为建筑物的特征,其阴阳雨图象征着哺育生物,滋生万物,标志着生态建筑内的生物水不息止,不断繁衍生栖,八卦图中的八卦可是图形,也可是生态建筑的生态功能,如太阳光导光装置、通风空气水系循环系统或是小型生物培植建筑系统(如:室、蓬等)阴阳鱼形可是转动式和固定式,也可增加除图形以外的生态建筑等功能,图形组合可是平面,也可是凹凸造型,其中八卦的单体和组合体的造型可是弧型、直线型等,并可组合成六十四卦的方阵型和圆阵等型,卦的数量可多可少,可是单体,可是组合体,卦型,可组成生态建筑的造型,如高层柱塔型、金字塔顶锥型、阶梯型、巨型、圆形或混合型等生态建筑,其生态建筑的内外可设培植植物或人文生活环境空间,太极图的造型可用标准太极图,也可用变形太极图,太极图的形状和功能、八卦太极图的图形和功能与八卦的演变数量平面或立体组合成大规模的太极八卦巨阵型生态建筑系统巨阵,八卦太极生态建筑的组合数量不限,可做成人居等人文环境生态建筑,生物培植(殖)生态建筑、中药植物生物培植生产型、混合型生态建筑标志上的应用是组合式力图生态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八卦图太式生态建筑上可不放太极图而成为普通生态建筑,生物培植型、生物产品生产型、旅游观赏型、研究型、人文环境混合型等。
9、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生态建筑,其主要特征在于:一种可走动的生态建筑其可是一层、二层或多层,建筑下设置轮子,轮子可由多组轮子组成,可直接安装在建筑下,也可是拆卸式,在铺设的轨道上行走,也可是其它形式,其适用于通道式生态建筑,也适用于小型温室建筑,可设在地上、地下和建筑内,其结构可多样,可是框架透光式、组装拆卸式以及其它生物生态结构,其建筑内还可设置各种转动、走动、滑动、等滚动式等生态机械装置;一种庄落式生态建筑,其是由立体生态河(湖)、生态墙、地下地上立体生态公路地下生态建筑设施、地上生态建筑设施、水路循环净化储存生态生物系统、空气流通净化、除湿、调温系统、空气、水源、物流、紫外线(室道)消毒系统、太阳能、风能、机械等源发电应用系统、计算机监视系统、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报警系统……人文生态生存系统、工厂加工系统、酢存系统、导光折光系统、输电输水系统等组成,其立体生态河由雨雪水及废水收集净化储存(储水池、库、湖)系统、外来水源接收系统雨水可直接导入储水池,人工河道(及自然河湖)、河盖板(网)河隔断、主循环河通、支流生态河(湖)道输水道、水净化系统装置、生态储水池(库)、再次循环净化设备、加温制冷设备系统、净水储存设施、紫外线消毒室(通道设备)系统等,立体生态墙是由墙体系统如墙体、栅栏、过墙桥、生态室墙内体、温室、植物动物生态空间、角楼式建筑等,立体生态建筑系统如各种高中低层及地下生态环境及普通及其特殊功能的建筑或建筑群体组成,设施整体或局部设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其可放置在地面,可以供设施及建筑的整体使用,也可局部或单户使用;一种组合式立体生态城其是由地上生态建筑、地下生态建筑地上地下混合式生态建筑、地上地下立体公路式生态建筑、地上地下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地上地下公共设施、立体生态墙、立体生态河及人文建筑设施等建筑组成,大量建筑群体或少量或单体生态建筑组成建筑设有排水沟是或其它形式的集水、排水、净水、储水的水收集应用系统,可把雨雪水净化储存使用,可把生活废水储存、分解、净化使用,设施可配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空气除湿滤水设备及冷热调温、排风、存水、消毒等配套设施设备,其立体生态公路上设置有导光折光装置,并在立体公路及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的上层或下层或同层设置生态、生物及人文设施,立体生态城并配有立体生态墙、立体生态河(湖),其可围绕生态城全部设置,也可部分设置,生态墙分可防洪水型和安全型,墙上可设置地上地下生态室、温室、了望楼、花园、过墙桥、封闭门,造型结构可多种,可与各种简易栏杆或高中低档的建筑设施融为一体,立体生态河系统可是地上、地下、露天或封闭式或开闭式、网封式等的河流、湖泊、储水库、生态培植建筑及净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各种生物(水生物)培植河段等组成的水系统,可与外界水域连通,其立体生态墙和立体生态河和配套建筑设施及配套设备配件的结构和数量可变,可以和组合式立体生态城组合使用,并可与单户农村、农户组合使用,并可独立使用,组合式立体生态城可设置立体生态墙和生态城,也可只设置其中一种,并可不设置,或只用一般性栏杆、河流、公路、建筑等划分生态城的区域;一种利用冷热原理从空气中提取水份的造水设备空气除湿净化滤水装置,其是由进气口、空气加热结构、空气冷却滤水结构、出水口、出气口等配件结构组成,其把空气加热和制冷的方式可用风热、电热、气热、水热、沼气以及电冷、风冷、制冷剂、冰冷、地冷等多种,其可作为配套设备在生态建筑、温室等地方使用,也可作为独立的造水设备在任何地方使用,其造型、结构、体积大小可成为系统产品,可配置电子、紫外线等消毒器装置,可做成櫃式、管路式、通道式等多种,其加热和制冷采用冷热排管、挂板、挂管网状等其它结构,可与除湿功能等其它功能结构设置为一体,可用做潮湿地区民用产品,可做成生态楼,及植物生物温室配套设备。
10、一种立体生态土地式生态建筑,其是在绿色植被及地面的底下修建一层或几层建筑设施,绿色植被土地的造型可是平面,也可是立体花园建筑、山水、湖泊及建筑庭院等建筑形式,也可是多种绿色植被及建筑花园等体的混合式,其立体土地式生态建筑也可在绿色植被土地的上部空间再附加一层或几层框架等式建筑设施;一种屋顶框架式透光生态建筑结构,其是由地上或地下立体生态建筑及屋顶框架式结构组成,其屋顶框架式透光结构由框架和透光玻璃组成,框架可用金属架或混凝土框架、或混合式框架等,框架的造型和结构可变化成平面和立体的多种,可是露天框架,也可是开闭是等结构,框架上可装置太阳能折光、太阳能发电等装置,框架上可设置一种防沙等功能作用的防护罩装置,此防护罩装置可制成自动开闭式、拉闭式等多种结构,防护罩不仅可装置在屋顶框架式透光结构上,也可应用在通道式生态建筑蓬体,农业大蓬式、透光温室等其它的生态建筑及设施上使用。
CNB011453400A 2001-12-31 2001-12-31 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047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453400A CN1210474C (zh) 2001-12-31 2001-12-31 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
PCT/CN2002/000948 WO2003056117A1 (fr) 2001-12-31 2002-12-31 Batiment ecologique multifonctionnel tridimensionnel combine
AU2002359957A AU2002359957A1 (en) 2001-12-31 2002-12-31 Multifunctional tridimensional combined green building
US10/500,357 US20050138867A1 (en) 2001-12-31 2002-12-31 Multifunctional tridimensional combined green build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453400A CN1210474C (zh) 2001-12-31 2001-12-31 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9961A true CN1429961A (zh) 2003-07-16
CN1210474C CN1210474C (zh) 2005-07-13

Family

ID=4678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4534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0474C (zh) 2001-12-31 2001-12-31 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38867A1 (zh)
CN (1) CN1210474C (zh)
AU (1) AU2002359957A1 (zh)
WO (1) WO2003056117A1 (zh)

Cited B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240C (zh) * 2005-02-04 2007-06-06 陈林 标准化城市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WO2007073641A1 (fr) * 2005-12-29 2007-07-05 Lin Chen Cite standard
CN101444174B (zh) * 2008-05-23 2011-02-02 左伟 生态住宅
CN102041884A (zh) * 2010-07-05 2011-05-04 张秀文 超宽大屋顶、阳台及各种太阳能发电利用和屋顶风力发电
CN102061778A (zh) * 2009-11-14 2011-05-18 黄瑛 一种生态屋及其施工方法
CN102140861A (zh) * 2011-01-16 2011-08-03 卫晓能 生态园林智能居所
CN102213037A (zh) * 2010-04-08 2011-10-12 佶益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绿建筑
CN102400568A (zh) * 2010-09-08 2012-04-04 刘旭东 生态环保能源综合建筑大楼
CN102561724A (zh) * 2011-12-30 2012-07-11 张维中 节能集水式建筑
CN102575479A (zh) * 2009-09-28 2012-07-11 孟杰 一种建筑群整体隔护的节能与建设方法及其相关系统
CN102644387A (zh) * 2012-04-18 2012-08-22 黄建武 太空能风能再生能源可持续建筑一体化系统
CN102745857A (zh) * 2011-04-21 2012-10-24 上海高格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房屋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3362322A (zh) * 2013-07-17 2013-10-23 徐丰 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
CN103410209A (zh) * 2013-06-03 2013-11-27 张可池 社区节能排水装置
CN103850447A (zh) * 2012-12-03 2014-06-11 北京天工创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生态环保房
CN103899494A (zh) * 2014-04-29 2014-07-02 章祖文 楼载斥铁悬浮风力水力发电机
CN104642048A (zh) * 2015-03-20 2015-05-27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一种采用双层温室大棚的葡萄栽培方法
CN104726328A (zh) * 2014-05-29 2015-06-24 李博 沼气、风能、太阳能一体化生态循环系统
CN104815837A (zh) * 2015-05-21 2015-08-05 大连爱特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型新农村能源环境一体化装置
CN105113815A (zh) * 2015-08-13 2015-12-02 席鹏 楼宇平层
CN105275229A (zh) * 2014-07-23 2016-01-27 王众 含日光浴的娱乐场及其构建方案
CN105432375A (zh) * 2015-11-30 2016-03-3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小型快速插装温室
CN105525683A (zh) * 2016-01-21 2016-04-27 王秋 一种分离式钢架玻璃建筑
CN105683699A (zh) * 2013-08-22 2016-06-15 凯文·汉斯·梅尔斯海默 用于物质和能量梯级跌流的建筑系统
CN106223642A (zh) * 2016-08-22 2016-12-14 刘永锋 一种新型节能建筑
CN106247496A (zh) * 2016-08-22 2016-12-21 安徽瑞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智能化室内供氧装置
CN106332691A (zh) * 2016-10-17 2017-01-18 苏州前沿绿化产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房
CN106369729A (zh) * 2016-08-31 2017-02-01 杨竞尧 一种建筑物底层降低湿度的装置及降低湿度的方法
CN106499227A (zh) * 2016-10-19 2017-03-15 周全 自动化绿色能源立体农业方法
CN106537049A (zh) * 2014-06-19 2017-03-22 金富烈 内置有风力发电功能的杀菌、除臭型氧化氮、量子能量发生装置
CN106572642A (zh) * 2014-07-24 2017-04-19 乔纳森·洛奇 耕作系统
CN106593008A (zh) * 2017-02-04 2017-04-26 马楠 基于生态可循环的规模化建筑群体能源系统
CN106939725A (zh) * 2016-01-04 2017-07-11 黄太清 光聚集型自然生态建筑
CN107258391A (zh) * 2017-06-19 2017-10-20 广东乐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小苗覆垄温室
CN107660446A (zh) * 2017-10-24 2018-02-06 翔天农业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楼
CN108738917A (zh) * 2018-06-14 2018-11-06 四川大学 一种适于深地气体环境的农作物种植生态系统
CN108789789A (zh) * 2017-04-27 2018-11-13 蓬安国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免砂浆内外墙砖的模具农业制造生产方法
CN109247230A (zh) * 2018-08-01 2019-01-22 高节义 楼房无土栽培与燃气发电机组结合的设施
CN109673401A (zh) * 2017-07-04 2019-04-26 宣威市丰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生态立体农庄
CN109984092A (zh) * 2019-03-08 2019-07-09 合肥学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蚯蚓智能养殖系统
CN110107144A (zh) * 2019-05-21 2019-08-09 张崇玺 种植居住一体轻钢别墅模拟真实环境的方法及其轻钢别墅
WO2019184087A1 (zh) * 2018-03-28 2019-10-03 宋志远 一种具备有机农业水产养殖功能和内循环处理功能的生态建筑
CN110453939A (zh) * 2019-04-30 2019-11-15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综合型建筑
CN110530101A (zh) * 2019-08-26 2019-12-03 南京艾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中央冰库为核心的家庭冷链系统及其布局方法
CN111011040A (zh) * 2019-12-17 2020-04-17 成都清妙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式园林绿化结构
CN111287187A (zh) * 2020-04-09 2020-06-16 豫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680035A (zh) * 2022-04-14 2022-07-01 北京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环境净化的牧草旋转塔
CN114982596A (zh) * 2022-05-30 2022-09-0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空气集水与滴灌装置及方法
CN117494291A (zh) * 2024-01-02 2024-02-02 合肥坤颐建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给排水系统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21491B2 (en) * 2004-07-23 2010-05-25 Jennifer Appel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oring water inside buildings
US7081585B2 (en) * 2004-11-02 2006-07-25 Eugene Oak Super structure for roof patio solar plant
GB2441921B (en) * 2005-05-17 2010-09-22 Nervecorp Ltd Building structures having electrically functional architectural surfaces
DE202005018751U1 (de) * 2005-11-28 2006-05-11 Zschornack, Norbert, Dipl.-Ing. Flughafenpassagierterminal aus mobilen Raumeinheiten
US20110272034A1 (en) * 2006-04-11 2011-11-10 Fex Jr James Patrick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utilize wind energy within a structure
DE102006041063A1 (de) * 2006-09-01 2008-03-1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Hochdruck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Betrieb
KR20080062380A (ko) * 2006-12-29 2008-07-03 윤치성 지속가능형 친환경 빌리지 조성 시스템
US7911075B2 (en) * 2007-10-15 2011-03-22 Pagliasotti Robert R Building-integrated system for capturing and harvesting the energy from environmental wind
JP2011506805A (ja) * 2007-12-18 2011-03-03 ウッタムラオ、 ハヌマントラオ ジャダブ、 建築構造物とその建築方法
CN101608504B (zh) * 2008-06-16 2011-07-27 杨建良 将节能减排环保技术集成于一体的绿色建筑物
ITMI20081638A1 (it) * 2008-09-12 2010-03-12 Gadola Luca Beltrami Struttura abitativa
FR2942255B1 (fr) * 2009-02-19 2011-03-18 Fonciere De L Europ S A Ensemble d'habitations du type ensemble immobilier
US9422922B2 (en) 2009-08-28 2016-08-23 Robert Sant'Anselmo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including modular, fixed and transportable structures incorporating solar and wind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f electricity
US8291648B1 (en) * 2010-02-18 2012-10-23 Orr James R Portable structure
MY166247A (en) * 2010-09-03 2018-06-22 Sky Urban Ip Pte Ltd Rotating vertical 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owing plants
ITMI20101601A1 (it) * 2010-09-03 2012-03-04 Zhejiang Jieer Saving Coal Co Ltd Sistema di ricambio a risparmio energetico per edifici
US8776446B1 (en) * 2010-11-01 2014-07-15 Walgreen Co. Pharmacist workstation
US8707630B1 (en) * 2010-11-01 2014-04-29 Walgreen Co. Pharmacy workspace with clinic station
US8776445B1 (en) * 2010-11-01 2014-07-15 Walgreen Co. Pharmacy workspace
GB2487988B (en) * 2011-02-14 2013-09-11 Intelligent Organics Ltd Habitable structure
CN202023371U (zh) * 2011-03-07 2011-11-02 李远辉 一种符合人体建筑学的楼宇结构体系
CN102690013A (zh) * 2011-03-21 2012-09-26 王鹤立 分散生活污水处理及资源化的立体生态温室技术
CN102767305B (zh) * 2011-05-04 2015-12-02 赵洁 立体模式的农业生产方法及建筑
CN102852372A (zh) * 2011-06-29 2013-01-02 贺正荣 绿色、环保、可再生、循环发展综合大楼
CN103114758A (zh) * 2011-11-17 2013-05-22 成都刘艺园林科研所 桥梁式水上田园建筑
CN102422795A (zh) * 2011-11-21 2012-04-25 许耕来 农业多功能自控温室
CN102587693B (zh) * 2012-03-09 2013-10-23 沈汉杰 一种模块建筑二层别墅及其施工方法
CN102704656A (zh) * 2012-05-16 2012-10-03 苏州市伦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高层通风建筑
CN104695545B (zh) * 2012-07-11 2017-01-11 江苏楷正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方便的生态建筑的工作方法
CN102797363A (zh) * 2012-08-17 2012-11-28 黄敏增 环保节能减灾型建筑
US9936596B2 (en) * 2012-09-19 2018-04-03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distribution
CN102852373A (zh) * 2012-10-10 2013-01-02 韩中枢 垂直循环生态城
US20140259997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PLACE, Inc. Life to waste to energy complex
WO2016005883A1 (en) * 2014-07-09 2016-01-14 Sujoy Kumar Guha A structural unit with provisions for agricultural use of land thereof
CN104481085B (zh) * 2014-10-27 2017-02-08 无锡伊佩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顶雨水收集过滤装置
CN104712081B (zh) * 2015-03-07 2017-05-17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环保节能的建筑幕墙
ITUB20155611A1 (it) * 2015-11-16 2017-05-16 Metalco Active S R L Palestra modulare reversibilmente installabile.
ITUB20159357A1 (it) * 2015-11-25 2016-02-25 Matteo Benvenuti Serra verticale acquaponica energeticamente autosufficente con accumulo in batteria per la produzione biologica e contemporanea di specie ittiche, vegetali ed alghe.
CN105908995A (zh) * 2016-04-29 2016-08-31 刘佳坤 一种平面开放立体封闭式小区
BE1023849B9 (nl) * 2016-05-26 2017-11-21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Power Corp Nv Aquaponische Eenheid
US20170354100A1 (en) * 2016-06-10 2017-12-14 Jason Snyder Safety Grow Pod
GB2551802B (en) * 2016-06-30 2021-10-13 Growpura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of growing plants in the absence of soil
US9970208B2 (en) * 2016-07-15 2018-05-15 Morgan Arena Irons Ecological system model for a self-sustaining and resilient human habitation on the Moon and Mars and for food security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ywhere on Earth
WO2018057746A1 (en) 2016-09-21 2018-03-29 Skyrise Global, Llc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6925056B (zh) * 2017-03-08 2018-06-22 广东建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高层建筑及路政设施的城市自动清洁系统
US10167624B1 (en) * 2017-08-31 2019-01-01 Craig Hodgetts Mobile shelter and method of erecting the same
WO2019074549A1 (en) * 2017-10-10 2019-04-18 Nexgarden Llc OFF-GROUND CULTIVATION MODULE AND CONSTRUCTION SYSTEM
CN107724770A (zh) * 2017-10-25 2018-02-23 优仕康生(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在农田上搭建的活动板房
CN107905557A (zh) * 2017-11-13 2018-04-13 新疆天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建筑结构
CN107942881A (zh) * 2017-12-19 2018-04-20 上海沃施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带有电子显示屏的远程控制智能立体绿化结构
CN108532744A (zh) * 2018-06-03 2018-09-14 袁昭 一种平衡式动态园林立体绿色建筑
FR3084381B1 (fr) * 2018-07-24 2020-10-23 Littow Arch Module prefabrique pour un batiment et procede de construction
CN109264276B (zh) * 2018-09-27 2024-03-29 锦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线养护窑系统
CN109297121A (zh) * 2018-10-17 2019-02-01 宁波市房屋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物地道风空调系统
CN110183174A (zh) * 2019-05-24 2019-08-30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制备古典园林假山的方法
EP3816360A1 (en) * 2019-10-30 2021-05-05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EPFL-TTO Load bearing device
DE102020001012A1 (de) * 2020-02-14 2021-08-19 Franz Kerner Gebäudekomplex aus wenigstens zwei Gebäuden und Gebäude
BR112022026330A2 (pt) * 2020-06-22 2023-02-14 R Villamar Carlos Sistema para casa, prédio ou arranha-céu solar passivo isolado com aquaponia, estufa e cultivo de cogumelo integrados
WO2022011187A1 (en) * 2020-07-09 2022-01-13 Blissera Corp. Hoistway mechanics of panoramic vacuum elevator
KR102220778B1 (ko) * 2020-07-10 2021-03-02 조장희 에너지 절약 및 작물 발육 보조를 위한 수경재배용 설비 시스템
US20220095552A1 (en) * 2020-09-30 2022-03-31 Cambridge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c. Methods for cultivation using protected growing wells and related structures
CN112551699B (zh) * 2020-11-21 2022-11-11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河流流域面源污染的生态净化装置及方法
IT202100001034A1 (it) * 2021-01-21 2022-07-21 Smartgrubs Srlu Piattaforma offshore fissa multipiano per l’allevamento semiestensivo e/o intensivo di animali da reddito su pascoli rotazionali idroponici/aeroponici drenanti
NO346483B1 (en) * 2021-04-30 2022-09-05 Norwegian Eco Solutions Plus As Complete system for providing and reusing heat, water, waste and electricity for a building
TWI803970B (zh) * 2021-09-09 2023-06-01 李騏宇 蝴蝶培育生態教學系統之工程結構
KR102403132B1 (ko) * 2021-09-29 2022-05-27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온실 연계 공조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공기조화방법
GB2612821A (en) * 2021-11-12 2023-05-17 Lynton Jephcott David Vertically-integrated combined farming and food-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4480081B (zh) * 2022-02-07 2024-04-09 杜昱璋 城市绿色环保节能系统
US11781310B1 (en) 2022-04-27 2023-10-10 Modology Design Group Modular home delivery system
CN116291015B (zh) * 2023-03-20 2024-05-28 云南脍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节能生态建筑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77253A (en) * 1952-04-30 1957-01-15 W G Atkinson System for improving growing conditions for plants and farm animals in unfavorable climates by solar energy
US3254703A (en) * 1961-03-31 1966-06-07 Harry E Thomason Solar heated home
US3894369A (en) * 1974-02-08 1975-07-15 Robert F Schmitt Building structures
US4003365A (en) * 1974-09-23 1977-01-18 Solar Energy Research Corporation Structure for collecting solar energy
US4103493A (en) * 1975-03-06 1978-08-01 Hansen, Lind, Meyer Solar power system
US4008689A (en) * 1975-07-25 1977-02-22 Teo Albers Waste collection and conversion system
US4040566A (en) * 1975-09-15 1977-08-09 Carl Chiarelli Pollution-free heating system
US4141498A (en) * 1977-10-31 1979-02-27 Walter Marschner Combination structure and greenhouse utilizing indirect solar energy
CA1207727A (fr) * 1984-05-04 1986-07-15 Yvan Sauvageau Chauffage de serres par bassin immerge
US5046451A (en) * 1988-05-19 1991-09-10 Inslee Glenn E Fish farm and hydroponic greenhouse
US4956936A (en) * 1988-12-07 1990-09-18 Sprung Philip 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urification of water for greenhouse structures
US5091780A (en) * 1990-05-09 1992-02-25 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 A trainable security system emthod for the same
US5524381A (en) * 1991-03-19 1996-06-11 Chahroudi; Day Solar heated building designs for cloudy winters
CN1035491C (zh) * 1993-05-31 1997-07-23 姜锦江 艺术山水生态建筑
US5862544A (en) * 1996-10-07 1999-01-26 Placencia; Gilbert J. Apparatus for recapture of idle shower water
JPH11107547A (ja) * 1997-09-30 1999-04-20 Moricho Corp 太陽熱利用の建物
CN1170470C (zh) * 1999-12-31 2004-10-13 赵冰 多能立体生态工程设施
US6508078B2 (en) * 2000-10-26 2003-01-21 Crystal Peak Farms Separation of purified water and nutrients from agricultural and farm wastes
JP3842183B2 (ja) * 2002-08-09 2006-11-08 英雄 松原 暖冷房装置と暖冷房装置の使用方法

Cited By (6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240C (zh) * 2005-02-04 2007-06-06 陈林 标准化城市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WO2007073641A1 (fr) * 2005-12-29 2007-07-05 Lin Chen Cite standard
CN101444174B (zh) * 2008-05-23 2011-02-02 左伟 生态住宅
CN102575479A (zh) * 2009-09-28 2012-07-11 孟杰 一种建筑群整体隔护的节能与建设方法及其相关系统
CN102061778A (zh) * 2009-11-14 2011-05-18 黄瑛 一种生态屋及其施工方法
CN102061778B (zh) * 2009-11-14 2015-08-26 黄瑛 一种生态屋及其施工方法
CN102213037A (zh) * 2010-04-08 2011-10-12 佶益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绿建筑
CN102041884A (zh) * 2010-07-05 2011-05-04 张秀文 超宽大屋顶、阳台及各种太阳能发电利用和屋顶风力发电
CN102400568B (zh) * 2010-09-08 2013-09-18 刘旭东 生态环保能源综合建筑大楼
CN102400568A (zh) * 2010-09-08 2012-04-04 刘旭东 生态环保能源综合建筑大楼
CN102140861A (zh) * 2011-01-16 2011-08-03 卫晓能 生态园林智能居所
CN102140861B (zh) * 2011-01-16 2015-12-02 卫晓能 生态园林智能居所
CN102745857B (zh) * 2011-04-21 2013-12-04 上海高格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房屋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2745857A (zh) * 2011-04-21 2012-10-24 上海高格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房屋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2561724B (zh) * 2011-12-30 2014-06-18 张维中 节能集水式建筑
CN102561724A (zh) * 2011-12-30 2012-07-11 张维中 节能集水式建筑
CN102644387A (zh) * 2012-04-18 2012-08-22 黄建武 太空能风能再生能源可持续建筑一体化系统
CN103850447A (zh) * 2012-12-03 2014-06-11 北京天工创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生态环保房
CN103850447B (zh) * 2012-12-03 2017-09-05 北京天工创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生态环保房
CN103410209A (zh) * 2013-06-03 2013-11-27 张可池 社区节能排水装置
CN103410209B (zh) * 2013-06-03 2015-10-28 张可池 社区节能排水装置
CN103362322A (zh) * 2013-07-17 2013-10-23 徐丰 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
CN105683699A (zh) * 2013-08-22 2016-06-15 凯文·汉斯·梅尔斯海默 用于物质和能量梯级跌流的建筑系统
CN103899494A (zh) * 2014-04-29 2014-07-02 章祖文 楼载斥铁悬浮风力水力发电机
CN104726328A (zh) * 2014-05-29 2015-06-24 李博 沼气、风能、太阳能一体化生态循环系统
CN106537049A (zh) * 2014-06-19 2017-03-22 金富烈 内置有风力发电功能的杀菌、除臭型氧化氮、量子能量发生装置
CN105275229A (zh) * 2014-07-23 2016-01-27 王众 含日光浴的娱乐场及其构建方案
CN106572642A (zh) * 2014-07-24 2017-04-19 乔纳森·洛奇 耕作系统
CN104642048A (zh) * 2015-03-20 2015-05-27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一种采用双层温室大棚的葡萄栽培方法
CN104815837A (zh) * 2015-05-21 2015-08-05 大连爱特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型新农村能源环境一体化装置
CN105113815A (zh) * 2015-08-13 2015-12-02 席鹏 楼宇平层
CN105113815B (zh) * 2015-08-13 2017-10-17 席鹏 楼宇平层
CN105432375A (zh) * 2015-11-30 2016-03-3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小型快速插装温室
CN105432375B (zh) * 2015-11-30 2018-09-28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小型快速插装温室
CN106939725A (zh) * 2016-01-04 2017-07-11 黄太清 光聚集型自然生态建筑
CN105525683A (zh) * 2016-01-21 2016-04-27 王秋 一种分离式钢架玻璃建筑
CN106247496A (zh) * 2016-08-22 2016-12-21 安徽瑞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智能化室内供氧装置
CN106223642A (zh) * 2016-08-22 2016-12-14 刘永锋 一种新型节能建筑
CN106369729A (zh) * 2016-08-31 2017-02-01 杨竞尧 一种建筑物底层降低湿度的装置及降低湿度的方法
CN106332691A (zh) * 2016-10-17 2017-01-18 苏州前沿绿化产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房
CN106499227A (zh) * 2016-10-19 2017-03-15 周全 自动化绿色能源立体农业方法
CN106593008A (zh) * 2017-02-04 2017-04-26 马楠 基于生态可循环的规模化建筑群体能源系统
CN108789789A (zh) * 2017-04-27 2018-11-13 蓬安国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免砂浆内外墙砖的模具农业制造生产方法
CN107258391A (zh) * 2017-06-19 2017-10-20 广东乐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小苗覆垄温室
CN109673401A (zh) * 2017-07-04 2019-04-26 宣威市丰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生态立体农庄
CN107660446A (zh) * 2017-10-24 2018-02-06 翔天农业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楼
JP2021516158A (ja) * 2018-03-28 2021-07-01 志遠 宋 有機農業水産物養殖機能及び内部循環処理機能を有するエコ建築
JP7326355B2 (ja) 2018-03-28 2023-08-15 志遠 宋 有機農業水産物養殖機能及び内部循環処理機能を有するエコ建築
WO2019184087A1 (zh) * 2018-03-28 2019-10-03 宋志远 一种具备有机农业水产养殖功能和内循环处理功能的生态建筑
EA039338B1 (ru) * 2018-03-28 2022-01-14 Чжиюань Сун Экологическое здание с органической агро- и аквакультурной функцией и функцией внутренней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по замкнутому контуру
CN108738917A (zh) * 2018-06-14 2018-11-06 四川大学 一种适于深地气体环境的农作物种植生态系统
CN109247230A (zh) * 2018-08-01 2019-01-22 高节义 楼房无土栽培与燃气发电机组结合的设施
CN109984092A (zh) * 2019-03-08 2019-07-09 合肥学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蚯蚓智能养殖系统
CN110453939A (zh) * 2019-04-30 2019-11-15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综合型建筑
CN110107144A (zh) * 2019-05-21 2019-08-09 张崇玺 种植居住一体轻钢别墅模拟真实环境的方法及其轻钢别墅
CN110530101A (zh) * 2019-08-26 2019-12-03 南京艾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中央冰库为核心的家庭冷链系统及其布局方法
CN110530101B (zh) * 2019-08-26 2020-03-31 南京艾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中央冰库为核心的家庭冷链系统及其布局方法
CN111011040A (zh) * 2019-12-17 2020-04-17 成都清妙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式园林绿化结构
CN111011040B (zh) * 2019-12-17 2021-06-15 广州邦景园林绿化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式园林绿化结构
CN111287187A (zh) * 2020-04-09 2020-06-16 豫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680035A (zh) * 2022-04-14 2022-07-01 北京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环境净化的牧草旋转塔
CN114680035B (zh) * 2022-04-14 2023-10-20 北京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环境净化的牧草旋转塔
CN114982596A (zh) * 2022-05-30 2022-09-0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空气集水与滴灌装置及方法
CN114982596B (zh) * 2022-05-30 2023-08-2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空气集水与滴灌装置及方法
CN117494291A (zh) * 2024-01-02 2024-02-02 合肥坤颐建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给排水系统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94291B (zh) * 2024-01-02 2024-03-22 合肥坤颐建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给排水系统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138867A1 (en) 2005-06-30
WO2003056117A1 (fr) 2003-07-10
AU2002359957A1 (en) 2003-07-15
CN1210474C (zh) 2005-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29961A (zh) 组合式多功能立体生态建筑
CN1170470C (zh) 多能立体生态工程设施
CN202773768U (zh) 楼层立体式循环水种养生态温室
CN102852373A (zh) 垂直循环生态城
CN1050967C (zh) 立体植物培植设施
CN101990834A (zh) 低碳制氧太阳能风能智能化生态植物室内外空气置换器
CN108901461A (zh) 一种智能生态墙体绿化系列模块
CN102356735A (zh) 立体水田
CN102839833B (zh) 楼层立体式循环水种养生态温室
CN105275224A (zh) 一种山地别墅
CN102842108A (zh) 山水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和人造山建筑的建造方法
KR20100043119A (ko) 친환경 자연건강 웰빙주택.
CN201278704Y (zh) 一种生态田自控栽培与观光系统
CN110158994A (zh) 一种清洁生态发展系统
CN102251686A (zh) 自给型生态民居的商品化实现方法
CN202335260U (zh) 立体水田
CN211973813U (zh) 一种节能建筑
CN208956504U (zh) 智能生态墙体绿化系列模块
CN113585815A (zh) 一种可持续生存的立体城市建筑系统
CN208258553U (zh) 一种环保节能的农业大棚
CN102140861A (zh) 生态园林智能居所
CN205531620U (zh) 一种可居住式温室大棚
CN201056864Y (zh) 新农村功能家园
CN108798197A (zh) 一种农家住房多功能同步开发利用的庭院结构
CN115182642B (zh) 多功能农牧渔工商住智慧楼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o Bing

Document name: payment instruction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o Bi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o Bi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13

Termination date: 201512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