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06750A - 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06750A
CN1406750A CN 02131865 CN02131865A CN1406750A CN 1406750 A CN1406750 A CN 1406750A CN 02131865 CN02131865 CN 02131865 CN 02131865 A CN02131865 A CN 02131865A CN 1406750 A CN1406750 A CN 1406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urntable
printing
printing cylinder
tooth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3186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CULTURAL SE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CULTURAL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CULTURAL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CULTURAL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06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67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resses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即使在放置平板状被印刷物的转台做成较大型的情况下,仍不必增加用于旋转驱动印刷滚筒的一对齿条的排列间距,可减轻包括印刷滚筒的滑架的总重量,高速驱动印刷滚筒。它包括转台(22),其上设置有多个平板状被印刷物;滑架(25),该滑架(25)支承印刷滚筒(23)以及印刷版(32)。在上述转台的周围设置传动机构,该机构沿上述转台的直径方向平行地设置齿条(30),与该齿条(30)啮合的小齿轮(50)分别通过轴支承于上述滑架(25)上,将上述小齿轮(50)的旋转传递给设置于比上述小齿轮(50)要接近上述转台(22)的一侧的印刷滚筒(23),当小齿轮(50)旋转时,通过上述传动机构旋转驱动上述印刷滚筒(23),将涂敷于上述印刷版(32)上的墨转印到上述被印刷物上。

Description

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该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用于在光盘(CD,DVD等)那样的,不可能弯曲的平板状被印刷物上进行多色胶印的场合。
背景技术
在过去,作为这种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包括有本申请人等在日本第75149/1991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报文献中提出的类型。
上述已有的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如图5所示,包括转台(转位台)2,在该转台2上放置有作为平板状被印刷物的光盘1;滑架5,该滑架5通过轴支承印刷滚筒3和带墨的辊4;墨供给机构6,该墨供给机构6将墨供给带墨的辊4。另外,沿转台2,设置有将印刷前的光盘1供给到转台上的装载器7,以及从转台2取出印刷后的光盘1的卸载器8。
沿上述转台(转位台)2的直径方向,平行地设置有齿条10,以便在使上述印刷滚筒3旋转的同时,驱动该印刷滚筒3,与齿条10啮合的小齿轮与印刷滚筒3的两个端部形成一体。一对齿条10是固定地设置,与印刷滚筒3的两侧形成一体的小齿轮在该齿条上旋转的同时,实现移动,由此,印刷滚筒3也与小齿轮一体旋转。通常,印刷滚筒3在从相对转台2,最前进的状态,实现后退时,其在位于转台2的印刷位置P1,P2,P3,P4的光盘1上滚动(在旋转的同时,移动),将通过带墨的辊4涂敷于印刷版12的墨,转印到光盘1上(由于在上次的后退动作时,在印刷版12上滚动,故墨附着于印刷滚筒3上)。另外,印刷滚筒3在固定放置于印刷版放置用平台11上的印刷版12上滚动,由此附着用于下次的印刷动作的墨,并返回到离开转台2的,最后退的位置。另外,印刷版12具有针对每种颜色而不同的印刷图案Q1,Q2,Q3,Q4,针对相应的印刷图案,涂敷不同的颜色的墨。转台2的印刷位置P1与印刷图案Q1相对应,印刷位置P2与印刷图案Q2相对应,印刷位置P3与印刷图案Q3相对应,印刷位置P4与印刷图案Q4相对应。
在该图5的方案中,沿转台2的直径方向D,平行的一对齿条10的前端位置限制印刷滚筒3的前进位置,齿条10的前端必须越过印刷位置P1,P2,P3,P4,延伸到接近到通过转台2的中心C的直线L(与上述直径方向D相垂直)的部位。
发明内容
但是,为了提高生产性,本申请人考虑增加转台的直径,增加放置于转台上的光盘的个数,并且提高印刷滚筒的移动速度。
在此场合,如果采用图5的方案,则伴随转台2的直径的增加,设置于转台2的两侧的齿条10的排列间距增加,通过轴支承印刷滚筒3的滑架5的宽度加大。由此,对印刷滚筒3产生挠曲的影响,具有印刷滚筒3,带墨的辊4等的滑架的总重量增加,高速驱动困难。
为了进行上述印刷滚筒3的高速驱动,最好上述一对齿条10的排列间距应较短,包括印刷滚筒3的滑架的总重量也应较轻,但是,在转台为较大尺寸(直径增加)的场合,如果齿条10的排列间距较短,则不能够使印刷滚筒3与位于转台的印刷位置的光盘接触。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方面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该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即使在放置光盘等的平板状被印刷物的转台为较大尺寸的情况下,仍不必增加用于旋转驱动印刷滚筒的一对齿条的排列间距,可减轻具有印刷滚筒的滑架的总重量,进而可对印刷滚筒进行高速驱动。
从后面将要描述的实施例,会明白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新的特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该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包括转台,该转台按照等角间距设置有多个平板状被印刷物;滑架,该滑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印刷滚筒;固定设置于上述转台的周围的印刷版,在上述转台的周围,设置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沿上述转台的直径方向平行地设置成对的齿条,与该齿条啮合的小齿轮分别通过轴支承于上述滑架上,将上述小齿轮的旋转,传递给设置于比上述小齿轮要接近上述转台的一侧的印刷滚筒;当上述滑架沿上述转台的直径方向移动时,与上述齿条啮合的小齿轮旋转,通过上述传动机构,旋转驱动上述印刷滚筒,将涂敷于上述印刷版上的墨转印到设置在上述转台的印刷位置上的平板状被印刷物上。
另外,在上述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中,上述印刷版可具有针对每种颜色而不同的印刷图案,在上述转台上,可设置与相应的印刷图案相对应的印刷位置。
此外,可形成下述方案,在该方案中,成对的齿条按照至少夹持上述转台的全部印刷位置的方式设置,并且上述齿条的前端沿上述转台的直径方向,位于通过位于全部的印刷位置的平板状被印刷物的印刷区域的位置的靠自己一侧。
还有,可形成下述方案,在该方案中,由与上述小齿轮旋转中心相同的臂,印刷滚筒通过轴支承于比小齿轮要接近上述转台的一侧。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包括转台,在该转台上按照等角间距设置有多个平板状被印刷物;滑架,该滑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印刷滚筒;固定设置于上述转台的周围的印刷版,在上述转台的周围,沿上述转台的直径方向平行地设置成对的齿条,与该齿条啮合的小齿轮分别通过轴支承于上述滑架上,将上述印刷滚筒设置于比上述小齿轮要接近上述转台的一侧,当上述滑架沿上述转台的直径方向移动时,与上述齿条啮合的小齿轮旋转,通过上述传动机构,旋转驱动上述印刷滚筒,可将涂敷于上述印刷版上的墨转印到设置在上述转台的印刷位置上的平板状被印刷物上。
由于上述印刷滚筒位于比从成对的齿条接受旋转的小齿轮要接近上述转台的位置,故上述齿条的前端可沿上述转台的直径方向,位于通过位于全部的印刷位置的被印刷物的印刷区域的位置的靠自己一侧,成对的齿条的设置的自由度增加,即使在上述转台的直径较大的情况下,成对的齿条的排列间距仍可为下述间距,该间距为至少夹持上述转台的全部印刷位置的必要的最小间距。
这样可缩短支承印刷滚筒,带墨的辊的两侧的滑架的宽度,安装于其上的印刷滚筒,带墨的辊的轴长,可消除轴的挠曲的问题,并且可减小滑架和安装于其上的印刷滚筒,带墨的辊的总重量,还可高速驱动滑架,进而可提高生产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为上述实施例的主要组成部分的立体图;
图3为该主要组成部分的侧视图;
图4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滑架和安装于其上的部件的侧视图;
图5为已有的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4说明本发明的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的实施例。在这些附图中,标号1表示平板状被印刷物的光盘,标号22表示按照等角间距设置有多张光盘的转台(转位台),与图5所示的已有装置中的转台2相比较,在本实施例的转台中,光盘1的放置张数较多,转台22的直径较大。转台22进行间歇旋转运动。
在上述转台22的外侧,即在其周围,1对齿条30平行地沿转台的直径方向D’设置。即,1对齿条30固定设置于设有转台22的基座40上。另外,该对齿条30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以至少夹持转台22的全部的印刷位置P1’,P2’,P3’,P4’的方式设置,并且该齿条30的前端沿转台22的直径方向,位于通过位于全印刷位置P1’,P2’,P3’,P4’的光盘1的印刷区域的位置K的靠自己一侧。
在上述齿条30之间的基座40上,固定设置有印刷版放置用版平台31。印刷版32定位固定于该平台31上。该印刷版32包括分别与上述印刷位置P1’,P2’,P3’,P4’相对应的印刷图案Q1’,Q2’,Q3’,Q4’。
在滑架25上,在两侧通过轴支承有带墨的辊24(在图1中,由2根辊形成),其在通过旋转驱动机构以规定速度旋转的同时,可从墨供给机构(图中未示出),接受适量的墨的供给。但是,沿带墨的辊24的宽度方向不同的颜色按照下述方式供给,该方式为:可涂敷针对每种印刷版32的印刷图案Q1’,Q2’,Q3’,Q4’而不同的颜色的墨。
2根重轴由外侧中空轴41和内侧轴42形成,该外侧中空轴41的两端通过轴衬43,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滑架25上。在内侧轴42的两侧,如图2和3所示,固定有与上述齿条30啮合的小齿轮50。在外侧中空轴41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印刷滚筒安装臂44,由此,上述印刷滚筒23通过轴支承于比上述小齿轮50要接近转台22的一侧。即,与印刷滚筒23的两侧形成一体的轴体23a通过印刷滚筒安装臂44一侧的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
在内侧轴42的两端部和轴体23 a的两端部,固定有图2和图3所示的皮带轮45,46,在该两个皮带轮45,46之间,卷绕有牙轮皮带47。另外,在上述臂44上安装有皮带轮48,该皮带轮48用于消除牙轮皮带47的松弛。这些部件构成将小齿轮50的旋转传递给印刷滚筒23的传动机构。
上述印刷滚筒23为在外周具有橡胶等的弹性体的辊,其可通过下述机构,实现升降驱动,该机构是由图3和图4所示的连杆机构60和气缸70组合形成的。上述连杆机构60由下述部件形成,该部件包括第1连杆61,该第1连杆61的底端部分别铰接于与印刷滚筒23的两侧形成一体的轴体23a上;第2连杆64,该第2连杆64的顶端通过销63,铰接于固定在滑架25上的托架62上;销65,该销65将第1连杆61和第2连杆64铰接,气缸70的伸缩端71通过销66,连接于相应的第1连杆61的顶端部上,该气缸70的一端通过安装件72,铰接于滑架25上。
在上述气缸70伸长时,上述第1和第2连杆61,64基本上呈直线状,印刷滚筒23处于下降位置,可按照与设置于齿条30之间的基座40上的印刷版3 2和转台22的印刷位置P1’,P2’,P3’,P4’的光盘1接触的方式实现滚动。反之,在气缸70收缩时,上述第1和第2连杆61,64基本上呈ㄑ字状弯曲,印刷滚筒23处于上升位置,可在不与任意位置接触的情况下,移动。在滑架25朝向转台22前进的期间,因该气缸70的收缩造成的印刷滚筒23保持上升。
另外,在与上述印刷滚筒23的两侧形成一体的轴体23a的前端部,如图2所示,分别成一体形成圆柱状的凸轮从动件67。该凸轮从动件67与设置于基座40一侧的图中未示出的凸轮接触,由此,在滑架25相对转台22后退时,除了印刷滚筒23在印刷版32和印刷位置P1’,P2’,P3’,P4’的光盘1上滚动的场合以外,将印刷滚筒23作为上升位置。
此外,滑架25可通过在图中未示出的往复驱动机构中,反复进行前进和后退动作。由于其它的方案可与图5的已有装置相同,故省略对其的说明。
下面对该实施例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从由图1中的实线表示的具有印刷滚筒23和带墨的辊24的滑架25的后退位置,滑架25朝向转台22前进(沿转台的直径方向前进)的场合,气缸70处于收缩状态,印刷滚筒23保持上升位置,移动到最前进的位置。
接着,在从具有印刷滚筒23和带墨的辊24的滑架25的前进位置,滑架25后退的场合,图2~图4的气缸70处于伸长状态,印刷滚筒23处于下降位置,首先,印刷滚筒23在转台22的印刷位置P1’,P2’,P3’,P4’的光盘1上滚动,将墨转印到光盘1上(在印刷滚筒23上,在上次的后退动作时,通过在印刷版32上滚动,附着墨,进行胶印印刷。)。同时,带墨的辊24在印刷版32上滚动,在各印刷图案Q1’,Q2’,Q3’,Q4’上,分别涂敷不同的颜色的墨。此外,印刷滚筒23后退,由此,为了实现下次的印刷动作,上述辊在印刷版32上滚动,接受涂敷于印刷图案Q1’,Q2’,Q3’,Q4’上的各自不同的颜色的墨,返回到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最后退的位置。
在上述印刷动作中,齿条30的前端沿转台22的直径方向D’,位于通过位于全部的印刷位置P1’~P4’的光盘1的印刷区域的位置K的靠自己一侧,但是,由于印刷滚筒23支承于比与齿条30啮合的小齿轮50要接近转台22的一侧,故可对设置于全部的印刷位置P1’,P2’,P3’,P4’的光盘1进行印刷。
按照本实施例,可获得下述的效果。
(1)由于在转台22的周围,分别通过轴将与齿条30啮合的小齿轮50支承于滑架25上,该齿条30沿转台的直径D’,成对地平行地设置,印刷滚筒23设置于比小齿轮50要接近转台22的一侧,可通过传动机构,将小齿轮50的旋转传递给印刷滚筒23,故即使在齿条30的前端沿转台22的直径方向,位于通过位于全部的印刷位置P1’,P2’ P3’,P4’的光盘1的印刷区域的位置K的靠自己一侧的情况下,印刷滚筒23仍可覆盖全部印刷位置,可实现所需的胶印印刷。
(2)即使在增加转台22的直径的情况下,成对的齿条30的间距不必增加,仍没有印刷滚筒23或带墨的辊24的轴加长,而发生挠曲的不利情况。
(3)由于成对的齿条30的间距为必要的最小限,故印刷滚筒23,带墨的辊24的轴较短,并且滑架25的幅度也可减小,可减小安装有印刷滚筒23,带墨的辊24的滑架的总重量,可实现高速驱动。
(4)由与小齿轮50旋转中心相同的印刷滚筒安装臂44,印刷滚筒23通过轴支承于比小齿轮50要接近转台22的一侧,印刷滚筒23的升降驱动控制也可容易地进行。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牙轮皮带47的柔性传动机构,将小齿轮50的旋转传递给印刷滚筒23,但是,也可采用使用齿轮的传动机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针对当滑架25相对转台22后退时,印刷滚筒23在被印刷物的光盘1上进行印刷的场合进行了描述,但是,从原理上说,进行下述动作也是可能的,该动作指与上述场合相反,当滑架25朝向转台22前进时,印刷滚筒23在被印刷物的光盘1上印刷。在此场合,当滑架25从后退位置移动到前进位置时,进行下述动作,该动作指与齿条30啮合的小齿轮50旋转,通过传动机构,使位于小齿轮50的前方的印刷滚筒23旋转驱动,印刷滚筒23在印刷版32的顶面上滚动,然后前进,将涂敷于印刷版23上的墨转印到放置于转台22的印刷位置上的光盘1上。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然可在保护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变换。

Claims (4)

1.一种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包括转台,在该转台上按照等角间距设置有多个平板状被印刷物;滑架,该滑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印刷滚筒;固定设置于上述转台的周围的印刷版,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转台的周围,设置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沿上述转台的直径方向平行地设置成对的齿条,与该齿条啮合的小齿轮分别通过轴支承于上述滑架上,将上述小齿轮的旋转,传递给设置于比上述小齿轮要接近上述转台的一侧的印刷滚筒;
当上述滑架沿上述转台的直径方向移动时,与上述齿条啮合的小齿轮旋转,通过上述传动机构,旋转驱动上述印刷滚筒,将涂敷于上述印刷版上的墨转印到设置在上述转台的印刷位置上的平板状被印刷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印刷版具有针对每种颜色而不同的印刷图案,在上述转台上,设置有与相应的印刷图案相对应的印刷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成对的齿条按照至少夹持上述转台的全部印刷位置的方式设置,并且上述齿条的前端沿上述转台的直径方向,位于通过位于全部的印刷位置的平板状被印刷物的印刷区域的位置的靠自己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其特征在于由与上述小齿轮旋转中心相同的臂(44),印刷滚筒通过轴支承于比小齿轮要接近转台的一侧。
CN 02131865 2001-09-12 2002-09-04 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 Pending CN14067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6135/2001 2001-09-12
JP2001276135A JP2003080672A (ja) 2001-09-12 2001-09-12 平板用多色オフセット印刷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6750A true CN1406750A (zh) 2003-04-02

Family

ID=19100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31865 Pending CN1406750A (zh) 2001-09-12 2002-09-04 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080672A (zh)
CN (1) CN14067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2965C (zh) * 2003-07-24 2008-04-23 罗伯特别克勒有限公司 用于印刷平面形工件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2965C (zh) * 2003-07-24 2008-04-23 罗伯特别克勒有限公司 用于印刷平面形工件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080672A (ja) 2003-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4829B2 (en) Cylindrical body supporting device
CN1865000A (zh) 墨斗设备
US9738065B2 (en) Intaglio printing press
CN1076671C (zh) 记录纸卷取机构
CN1911668A (zh) 具有热打印头的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打印方法
CN1406750A (zh) 平板用多色胶印印刷机
JPH0839787A (ja) オフセット輪転印刷機用の印刷ユニット
JP5324968B2 (ja) 枚葉紙排紙装置
CN1294050A (zh) 带有滚筒设置机构的胶版印刷机
CN113942856B (zh) 一种用于纸张印刷的多功能送纸机
CN1282663A (zh) 具有用以移动油墨棍而接触和脱离印板滚筒的机构的胶印机
CN1275777C (zh) 排纸机构和具有该排纸机构的喷墨打印机
US6168152B1 (en) Coaxial paddle wheel fan and gripper conveyor sprocket with independent driving means for each
CN2895056Y (zh) 印刷版供给装置的垫纸接收装置
CN109878199B (zh) 一种拱桥式柔性版印刷机
CN1223458C (zh) 叼纸牙驱动装置
CN2544945Y (zh) 速印机滚筒机构
CN115027126B (zh) 一种底模快换组件以及轮转印刷机
CN112408008B (zh) 一种胶印机的进料装置
CN219153984U (zh) 一种具有多角度翻转机构的移印机
CN1681655A (zh) 印刷筒支承单元、印刷筒支承单元的使用以及设置印刷筒支承单元的印刷机
CN114055928A (zh) 纸张输送装置及印刷机
CN117002136A (zh) 一种印刷机底模升降机构
CN117162657A (zh) 一种可实现胶面或底纸双面印刷的印刷机
CN113715510A (zh) 基于柔性换向的胶印机用窜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