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01177A - 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01177A
CN1401177A CN01804961.3A CN01804961A CN1401177A CN 1401177 A CN1401177 A CN 1401177A CN 01804961 A CN01804961 A CN 01804961A CN 1401177 A CN1401177 A CN 1401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tion system
unit
related power
soft decision
receive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49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906C (zh
Inventor
永易孝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01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1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9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90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2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identifying th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6Dc level restoring means; Bias distortion correction ; Decision circuits providing symbol by symbol detection
    • H04L25/067Dc level restoring means; Bias distortion correction ; Decision circuits providing symbol by symbol detection providing soft decisions, i.e. decisions together with an estimate of reli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z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调制方式判定部(61)根据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按脉冲串单位判定调制方式;软判定部(62)根据所判定的调制方式对接收信号进行软判定;软判定值变更控制部(63)在不进行调制方式变更的期间当所判定的过去的调制方式有误时进行用以修正该软判定值的控制;软判定值记忆部(64)记忆所述软判定部62输出的软判定值、再按照所述软判定值变更控制部(63)的控制修正软判定值;解交织部(16)对所记忆的软判定值进行解交织处理;解码部(17)将解交织处理后的软判定值解码。

Description

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话、便携式电话、无绳电话等无线通信领域中的接收装置,尤其涉及按脉冲串单位判定调制方式,在相同编码块中对一部分脉冲串的调制方式判定有误时对错误的软判定值进行修正的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下面,对现有的接收装置进行说明。以往,在通信过程中变更调制方式时,发送侧事先将变更内容通知给接收侧装置,其后变更调制方式。另外,在象移动体通信那样通信状况变化剧烈的通信系统的情况下,通过不向接收装置事先通知而变更调制方式并灵活改变信息传输速度,在谋求平均通信速度的高速化的同时增强了隐蔽性。尤其在象TDMA通信那样接收信号为脉冲串式通信的通信系统中,将由脉冲串所包含的已知数据决定调制方式。
另外,在便携式电话等的移动体通信系统中,发送侧对发送数据施以叠入码等编码,接收装置对解调后的数据进行与编码对应的解码处理,并校正通信中发生的错误。通过如此纠错将在某种程度上确保通信质量。
另外,在上述移动体通信系统的接收装置中,在对解调后数据进行纠错时,进行软判定解码比硬判定解码更能实现优质传输这一点已为业中人士知晓。在此,硬判定解码中的硬判定值为判定发送信号为何物的结果,软判定解码中的软判定值为对硬判定值加可靠性者。例如,当发送侧发送了1或-1的双值信号时,硬判定值为1或-1,软判定值则为0.9或-0.4等。另外,在这里,软判定值的号码表示硬判定值(+时为1,-时为-1),软判定值取绝对值者表示可靠性(绝对值大者可靠)。
另外,在上述移动体通信系统中,通过在发送侧对编码后数据施以交织处理,既使错误集中于一个脉冲串时,也可以通过接收装置的解交织处理对错误进行分散,所以可以校正该错误。
如这样,在PDC、IS-136及GSM等移动体通信系统中,通过多个脉冲串发送编码后数据。另外,在上述系统中,按编码块单位或编码后数据的每数个块切换调制方式。
但是,在上述移动体通信系统的现有的接收装置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对包括同一编码块的全部脉冲串在接收后决定调制方式时,由于有必要对多个脉冲串的接收信号进行全部记忆,所以电路规模增大。
另一方面,关于按脉冲串单位决定调制方式并记忆解调后得到的判定值的情况,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与对上述多个脉冲串的接收信号进行全部记忆时相比可缩小电路规模(记忆容量),但由于按错误的调制方式进行解调处理的可能性增高,所以有时因该错误而不能对接收的编码块正确解码。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削减电路规模同时实现提高纠错能力的接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形成通过无线传输路接收经过编码处理、交织处理、脉冲串配置处理及调制处理后的来自发送侧的发送信号的结构,其特征为:具备根据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按脉冲串单位判定调制方式的调制方式判定单元(相当于下述实施方式的调制方式判定部61);根据所判定的调制方式对接收信号进行软判定的软判定单元(相当于软判定部62);在不进行调制方式变更的期间当所判定的过去的调制方式有误时进行用以修正该软判定值的控制的软判定值变更控制单元(相当于软判定值变更控制部63);记忆所述软判定单元输出的软判定值,再按照所述软判定值变更控制单元的控制对软判定值进行修正的软判定值记忆/修正单元(相当于软判定值记忆部64);对所记忆的软判定值进行解交织处理的解交织单元(相当于解交织部16);对解交织处理后的软判定值进行解码的解码单元(相当于解码部17)。
下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形成通过无线传输路接收经过编码处理、交织处理、脉冲串配置处理及调制处理后的来自发送侧的发送信号的结构,其特征为:具备根据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按脉冲串单位判定调制方式的调制方式判定单元;根据所判定的调制方式对接收信号进行软判定的软判定单元;在不进行调制方式变更的期间当所判定的过去的调制方式有误时进行用以修正该压缩软判定值的控制的压缩软判定值变更控制单元(相当于软判定值变更控制部63);对所述软判定单元输出的软判定值的比特数进行压缩的软判定值压缩单元(相当于软判定值压缩部71);记忆所述压缩软判定值,再按照所述压缩软判定值变更控制单元的控制对压缩软判定值进行修正的压缩软判定值记忆/修正单元(相当于软判定值记忆部72);对所记忆的压缩软判定值进行解交织处理的解交织单元;对解交织处理后的压缩软判定值进行扩展,并将其结果作为软判定值的压缩软判定值扩展单元(相当于软判定值扩展部73);将扩展后的软判定值解码的解码单元。
在下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中,其特征为: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具备对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和与有可能在发送侧使用的多个调制方式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分别进行计算的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相当于相关功率计算部83);作为与所述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进行相关功率的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应的调制方式可靠性的累加单元(相当于累加部84);对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可靠性最大的调制方式作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的判定单元(相当于判定部82)。
在下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中,其特征为: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具备对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和与有可能在发送侧使用的多个调制方式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分别在推移时序的同时进行计算的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相当于相关功率计算部92);作为与所述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在所得到的相关功率中选择最大者并将其结果作为正式的相关功率的最大值选择单元(相当于最大值选择部93);作为与所述最大值选择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进行相关功率的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应的调制方式可靠性的累加单元;对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可靠性最大的调制方式作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的判定单元。
在下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中,其特征为: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还在所述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的前级具备将接收信号的相位以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旋转量反旋转的反旋转单元(相当于相位反旋转部102)。
在下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中,其特征为: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相当于调制方式判定部111)根据多个系统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按脉冲串单位判定调制方式;所述软判定单元(相当于软判定部112)根据判定后的调制方式及多个系统的接收信号来计算软判定值。
在下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中,其特征为: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具备按有可能在发送侧使用的调制方式单位,对所述多个系统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和与特定的调制方式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进行计算的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相当于相关功率计算部122a、122b);按调制方式单位对多个系统的相关功率的总和进行计算的相关功率合成单元(相当于加法部123);作为与所述相关功率合成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进行相关功率的总和的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应的调制方式可靠性的累加单元;对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可靠性最大的调制方式作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的判定单元。
在下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中,其特征为: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具备按有可能在发送侧使用的调制方式单位,对所述多个系统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和与特定的调制方式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在推移时序的同时进行计算的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相当于相关功率计算部132a、132b);按调制方式单位对多个系统的相关功率的总和进行计算的相关功率合成单元(相当于加法部133);作为与所述相关功率合成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在所得到的相关功率总和中选择最大者并将其结果作为正式的相关功率的最大值选择单元;与所述最大值选择单元各自对应,进行相关功率的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应的调制方式可靠性的累加单元;对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可靠性最大的调制方式作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的判定单元。
在下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中,其特征为: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具备按有可能在发送侧使用的调制方式单位,对所述多个系统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和与特定的调制方式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在推移时序的同时进行计算的相关功率计算单元;按调制方式单位从与各系统的接收信号对应的相关功率中分别选择最大者的最大值选择单元(相当于最大值选择部142a、142b);按调制方式单位对各选择相关功率的总和进行计算的相关功率合成单元(相当于加法部143);作为与所述相关功率合成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进行相关功率的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应的调制方式可靠性的累加单元;对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可靠性最大的调制方式作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的判定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结构图;
图2所示为发送机的结构图;
图3所示为TDMA通信中编码块的分割例图;
图4所示为脉冲串的结构例图;
图5所示为脉冲串的结构例图;
图6所示为实施方式1的解调部的结构图;
图7所示为调制方式判定部的结构例图;
图8所示为调制方式判定部的结构例图;
图9所示为调制方式判定部的结构例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结构图;
图11所示为软判定值压缩部的压缩处理及扩展处理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实施方式3的结构图;
图13所示为调制方式判定部的结构例图;
图14所示为调制方式判定部的结构例图;
图15所示为调制方式判定部的结构例图。
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受该实施方式所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结构图。在图1中,11为天线;12为进行接收波的带宽限制和降频变频等处理的模拟处理部;13为将经过降频变频的接收信号转换为数字接收信号(以下称接收信号)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14为数字处理部;15为通过软判定处理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的解调部;16为将解调后的数据重排为原来序列(后叙之交织部24的逆处理)的解交织部;17为对解交织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纠错处理的解码部。另外,图1是对接收装置的主要功能进行的记述,而不是对发明本身的限定。另外,关于数字处理部14,可以通过H/W、S/W、及DSP等的F/W来实现。
在此,在对成为上述本发明之特征的接收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之前,就发送侧装置(发送机)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所示为发送机的结构图。在图2中,22为发送部;23为进行编码以对获取自信息源21的数据(声音编码数据和因特网数据等)进行纠错的编码部;24为对编码数据进行重排的交织部;25为将交织后的编码数据配置于脉冲串的脉冲串配置部;26为对脉冲串信号进行调制的调制部;27为对调制后的信号进行升频变频等处理的发送处理部;28为天线。另外,发送部22根据通信状态按照编码块单位来切换调制方式。另外,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就切换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与QPSK(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进行发送的情况加以说明。
图3所示为在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连接)通信中的编码块的分割例图。在上述发送部22,首先由编码部23对发送数据进行规定的编码处理;然后由交织部24对编码块31进行交织处理;然后由脉冲串配置部25将交织处理后的编码块分割成四个块,并将该四个块分别配置于TDMA帧32的脉冲串33a、33b、33c、33d。之后,以相同的调制方式对脉冲串33a、33b、33c、33d进行调制。
另外,图4所示为上述各脉冲串的结构图。已知序列41为接收装置侧的已知数据,根据调制方式分配不同的序列。信息序列42为经过如上述分割的编码数据。尾符号43为软判定处理等所利用的已知数据。
另外,图5所示为不同于上述图4的脉冲串结构图。已知序列51为接收装置侧的已知数据,根据调制方式分配不同的序列。信息序列52a及52b为将所分割的编码数据再分成两部分而配置者。尾符号53a及53b为软判定处理等所利用的已知数据。
下面,就上述接收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所示为解调部15的结构图。在图6中,61为调制方式判定部;62为软判定部;63为软判定值变更控制部;64为软判定值记忆部。
调制方式判定部61根据与接收信号内的已知序列41的相关按脉冲串单位来判定调制方式。软判定部62按照所判定的调制方式进行软判定。另外,作为软判定部62,利用了公知技术的同步检波等。另外,由多路径等码间干扰存在的情况,利用公知技术的软判定输出均衡器等。
软判定值变更控制部63在存在进行了与同一编码块中所包含的最终的脉冲串(相当于图3示例中的脉冲串33d)的调制方式判定结果不同的判定的脉冲串时,其控制软判定值记忆部64以修正该脉冲串的软判定值。
软判定值记忆部64对软判定部62所判定的软判定值进行记忆,并根据软判定值变更控制部63的控制进行该软判定值的修正。例如,在进行如下判定的情况下:
(1)脉冲串33a的调制方式判定结果:BPSK
(2)脉冲串33b的调制方式判定结果:QPSK
(3)脉冲串33c的调制方式判定结果:QPSK
(4)脉冲串33d的调制方式判定结果:QPSK
由于脉冲串33a的调制方式判定结果与脉冲串33d的调制方式判定结果不同,所以将脉冲串33a的软判定值与QPSK者置换。即,作为BPSK所判定的软判定值每一个符号作为1个软判定值进行记忆,而QPSK的软判定值每一符号存在2个软判定值。另外,这时置换的软判定值的值设定为“0”或可靠性低的适当的值。
图7所示为上述调制方式判定部61的结构图。在图7中,81a及81b为可靠性计算部;82为判定部;83为相关功率计算部;84为累加部。
在可靠性计算部81a,相关功率计算部83计算与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41相当的部分和与BPSK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然后,累加部84将各脉冲串所输出的相关功率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可靠性输出至判定部82。另外,令累加对象之相关功率为相同编码块所包含的脉冲串者。即,令对于脉冲串33a~33d的相关功率为Qa、Qb、Qc、Qd时,对应于各脉冲串的可靠性Ra、Rb、Rc、Rd可分别表示如下。
Ra=Qa                     (1)
Rb=Qa+Qb                  (2)
Rc=Qa+Qb+Qc               (3)
Rd=Qa+Qb+Qc+Qd            (4)
可靠性的精度按Ra→Rd的顺序提高。另外,在可靠性计算部81b,利用对应于QPSK的已知序列与上述同样计算每个脉冲串的可靠性。
判定部82将对应于可靠性大的一方的调制方式作为调制方式判定结果。即,如果从可靠性计算部81a所输出的可靠性大则判定调制方式为BPSK;如果从可靠性计算部81b所输出的可靠性大则判定调制方式为QPSK。
因此,解交织部16及解码部17进行与脉冲串33d的调制方式可靠性Rd的判定结果(调制方式)相对应的解交织处理及解码处理。另外,在累加部84中,当调制方式按多个编码块单位变化时,不是以编码块单位,而是以不进行调制方式的变更的期间单位进行累加,据此可以进一步减少调制方式的判定错误。
图8所示为与图7相异的调制方式判定部61的结构图。在图8中,91a及91b为可靠性计算部;92为相关功率计算部;93为最大值选择部。另外,关于与上述图7同样的结构,赋予同一号码而省略其说明。
在可靠性计算部91a,相关功率计算部92计算与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41相当的部分和与BPSK对应的已知序列I(i)的相关功率候补Qa(k)(i=0,...,N-1、k=-M,...,0,...,M)。另外,N表示已知序列长,M表示可检测的符号时序的单侧范围。
Qa(k)=|∑[r(i+k)×CONJG{I(i)}]|2                  (5)其中,∑计算i=0,...,N-1的总和。另外,CONJG{a}表示复数a的复共轭。
最大值选择部93从相关功率计算部92所输出的相关功率候补中选择最大者,并将其值作为相关功率输出。累加部84与图7例同样计算累加值,并将其结果输出至判定部82。另外,可靠性计算部91b利用与QPSK对应的已知序列,与可靠性计算部91a同样计算各脉冲串的可靠性。
因此,上述判定部82即使在不清楚脉冲串的正确的符号位置时或存在多路径导致的码间干扰时也能够判定调制方式。
图9所示为与图7及图8相异的调制方式判定部61的结构图。在图9中,101a及101b为可靠性计算部;102为相位反旋转部。在此,对调制方式为如π/2偏移BPSK和π/4偏移QPSK般偏移相位的调制方式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上述图7或图8同样的结构,赋予同一号码而省略其说明。
在可靠性计算部101a,相位反旋转部102将接收信号的相位只反旋转π/2。相关功率计算部92、最大值选择部93、累加部84与上述同样计算每个脉冲串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靠性计算部101b将接收信号的相位只反旋转π/4,并利用与QPSK对应的已知序列计算各脉冲串的可靠性。
因此,上述判定部82即使在如π/2偏移BPSK和π/4偏移QPSK般偏移相位的调制方式的情况下也能够判定调制方式。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了按各脉冲串判定调制方式,并根据其判定结果进行软判定的结构,所以就没有必要记忆编码块中所包含的全部脉冲串的接收信号。据此,可以实现存储区域的削减及装置整体电路规模的削减。另外,也形成了即使在相同编码块的一部分脉冲串出现调制方式的判定错误时也能够对错误的软判定值进行修正的结构。据此,由于可以经常对编码块进行正确解码,所以能够实现质量优于现有的通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了对同一编码块所包含的脉冲串的可靠性进行累加,并根据该累积值判定调制方式的结构,所以可以对调制方式进行比以往更高精度的判定。另外,由于解交织部及解码部形成了根据如上述判定的调制方式进行解交织处理及解码处理的结构,所以可以减小进行错误的解交织处理及解码处理的概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了在进行接收信号的时序推移的同时进行相关功率候补的计算,并在该相关功率候补中选择最大者,并将该选择结果的累加值作为可靠性的结构,所以即使在例如不清楚接收信号的时序时或存在多路径导致的码间干扰时,也可以对调制方式进行高精度的判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了在对接收信号的相位作反旋转后计算相关功率的结构,所以即使在调制方式包含相位偏移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调制方式进行高精度判定。另外,由于无需包括相位偏移所致的旋转处理,所以能够简化相关功率计算部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对调制方式为两种时的结构及动作进行了说明,但不受此限制,例如即使在调制方式为3种以上时,通过形成设置3个以上的可靠性计算部的结构,也可以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2
图10所示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结构图。在图10中,15a为解调部;71为软判定值压缩部;72为软判定值记忆部;73为软判定值扩展部。另外,关于与所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赋予同一号码而省略其说明。
软判定值压缩部71对软判定部62所输出的软判定值进行压缩。图11为软判定值压缩部71的压缩处理及扩展处理的说明图。例如,在软判定值为-128~127的8比特时,如图11所示,软判定值压缩部71将该软判定值压缩至0~7的3比特。
软判定值记忆部72对软判定值压缩部71所输出的软判定值进行记忆,并根据软判定值变更控制部63的控制,对过去所接收的脉冲串压缩后的软判定值进行修正。例如,在进行如下判定时,
(1)脉冲串33a的调制方式判定结果:BPSK
(2)脉冲串33b的调制方式判定结果:QPSK
(3)脉冲串33c的调制方式判定结果:QPSK
(4)脉冲串33d的调制方式判定结果:QPSK
由于脉冲串33a的调制方式判定结果与脉冲串33d的调制方式判定结果相异,所以将脉冲串33a的软判定值与QPSK者的“3”或“4”置换。另外,该值相当于扩展后的可靠性最低的软判定值。
如图11所示,软判定值扩展部73对解交织后的压缩后软判定值进行扩展。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了在得到与所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的同时,对软判定值进行压缩并记忆的结构,所以可以将存储区域进行更大幅度地削减。
实施方式3
图12所示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实施方式3的结构图。在图12中,15b为解调部;111为调制方式判定部;112为软判定部。该解调部15b对双系统的接收信号进行分集接收。另外,本实施方式就接收双系统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受此限制,也可以接收三系统以上的信号。另外,在这里作为实施方式2的应用例进行说明,但关于调制方式判定部111及软判定部112,作为实施方式1的应用例也能适用。另外,关于与所述实施方式1或2同样的结构,赋予同一号码而省略其说明。
调制方式判定部111根据与双系统的接收信号内的已知序列41的相关按脉冲串单位进行调制方式的判定。软判定部112按照所判定的调制方式进行软判定。另外,作为软判定部112,其采用公知技术的对双系统的接收信号进行同步检波,通过计算其总和得到软判定值。另外,在由于多路径等而存在码间干扰时,采用周知的利用双系统的接收信号来推测软判定值的软判定输出均衡器等。
图13所示为上述调制方式判定部111的结构图。在图13中,121a及121b为可靠性计算部;122a与122b为相关功率计算部;123为加法部。另外,关于与所述图7、图8或图9同样的结构,赋予同一号码而省略其说明。
在可靠性计算部121a,相关功率计算部122a及122b对与获取的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41相当的部分和与BPSK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加法部123将相关功率计算部122a及122b输出的相关功率相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合成的相关功率输出至累加部84。
图14所示为与图13相异的调制方式判定部111的结构图。在图14中,131a及131b为可靠性计算部;132a及132b为相关功率计算部;133为加法部。另外,关于与所述图7、图8或图9同样的结构,赋予同一号码而省略其说明。
在可靠性计算部131a,相关功率计算部132a及132b分别对与获取的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41相当的部分和与BPSK对应的已知序列I(i)的相关功率候补Qaa(k)及Qab(k)进行计算(i=0,...,N-1、k=-M,...,0,...,M)。另外,N表示已知序列长,M表示可检测的符号时序的单侧范围。
Qaa(k)=|∑ra(i+k)×CONJG[I(i)]|2        (6)
Qab(k)=|∑rb(i+k)×CONJG[I(i)]|2        (7)其中,ra(n)及rb(n)表示双系统的接收信号;Qaa(k)表示进行k个符号推移时的接收信号ra(n)和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候补;Qab(k)表示进行k个符号推移时的接收信号rb(n)和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候补。另外,∑计算i=0,...,N-1的总和。CONJG[a]表示复数a的复共轭。
加法部133将相关功率计算部132a及132b输出的相关功率候补相加,并将合成其结果的相关功率候补Qa(k)输出至最大值选择部94(k=-M,...,0,...,M )。
Qa(k)=Qaa(k)+Qab(k)     (8)
图15所示为与图13及图14相异的调制方式判定部111的结构图。在图15中,141a及141b为可靠性计算部;142a及142b为最大值选择部;143为加法部。另外,关于与所述图14同样的结构,赋予同一号码而省略其说明。
在可靠性计算部141a,最大值选择部142a及142b对相关功率计算部132a及132b所输出的相关功率候补Qaa(k)及Qab(k)的最大值进行选择,并将其结果作为相关功率输出至加法部143(k=-M,...,0,...,M)。
加法部143将最大值选择部142a及142b所输出的相关功率相加,并将其结果输出至累加部8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了在能获得与所述实施方式1及2同样的效果的同时,再对应分集接收并根据多个系统的接收信号进行软判定及调制方式判定的结构,所以可以实现更高质量的通信。
如同以上说明,依据本发明,由于形成了按各脉冲串判定调制方式并根据其判定结果进行软判定的结构,所以就无需记忆编码块中所包含的全部脉冲串的接收信号。据此,将奏得可实现存储区域的削减及装置整体电路规模的削减这一效果。另外,形成了即使在相同编码块(不进行调制方式变更的期间)的一部分脉冲串出现调制方式的判定错误时也能够修正错误的软判定值的结构。据此,由于可以经常对编码块正确解码,所以将奏得实现质量优于现有的通信这一效果。
依据下面的发明,由于形成了进一步压缩软判定值进行记忆的结构,所以将奏得可以进一步大幅度削减存储区域这一效果。
依据下面的发明,由于形成了将同一编码块所包含的脉冲串的可靠性累加并根据该累积值判定调制方式的结构,所以将奏得可以对调制方式进行比以往更高精度的判定这一效果。另外,由于解交织单元及解码单元形成了根据判定后的调制方式进行解交织处理及解码处理的结构,所以将奏得可以减小进行错误的解交织处理及解码处理的概率这一效果。
依据下面的发明,由于形成了在进行接收信号的时序推移的同时进行相关功率候补的计算并在该相关功率候补中选择最大者,并将该选择结果的累加值作为可靠性的结构,所以将奏得即使在例如不清楚接收信号的时序时或存在多路径导致的码间干扰时也可以对调制方式进行高精度判定这一效果。
依据下面的发明,由于形成了对接收信号的相位作反旋转后计算相关功率的结构,所以将奏得即使在调制方式包含相位偏移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调制方式进行高精度判定这一效果。另外,由于无需包括相位偏移所致的旋转处理,所以将奏得能够简化相关功率计算单元的结构这一效果。
依据下面的发明,由于形成了进一步对应分集接收并根据多个系统的接收信号进行软判定及调制方式判定的结构,所以将奏得可实现较高质量的通信这一效果。
依据下面的发明,由于形成了对应分集接收并将同一编码块所包含的脉冲串的可靠性累加,并根据该累积值判定调制方式的结构,所以将奏得可以对调制方式作更高精度的判定这一效果。
依据下面的发明,由于形成了对应分集接收并在接收信号的时序推移的同时计算相关功率候补,并在相关功率候补中选择最大者,并将该选择结果的累加值作为可靠性的结构,所以将奏得在例如不清楚接收信号的时序时或存在多路径导致的码间干扰时可以对调制方式作更高精度的判定这一效果。
依据一下个发明,由于形成了对应分集接收并在接收信号的时序推移的同时计算相关功率候补,并在该相关功率候补中选择最大者,并将该选择结果的累加值作为可靠性的结构,所以将奏得在例如不清楚接收信号的时序时或存在多路径导致的码间干扰时可以对调制方式作更高精度的判定这一效果。产业利用的可行性
如上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适用于汽车电话、便携式电话、无绳电话等无线通信领域,并有益于按脉冲串判定调制方式,在相同编码块中对一部分脉冲串的调制方式的判定有误时修正错误的软判定值。

Claims (16)

1.一种接收装置,通过无线传输路接收经过编码处理、交织处理、脉冲串配置处理及调制处理后的来自发送侧的发送信号,其特征为:具备
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其根据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按脉冲串单位判定调制方式;
软判定单元,其根据所判定的调制方式对接收信号进行软判定;
软判定值变更控制单元,其在不进行调制方式变更的期间当所判定的过去的调制方式有误时进行用以修正该软判定值的控制;
软判定值记忆/修正单元,其记忆所述软判定单元输出的软判定值,再按照所述软判定值变更控制单元的控制对软判定值进行修正;
解交织单元,其对所记忆的软判定值进行解交织处理;
解码单元,对解交织处理后的软判定值进行解码。
2.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具备
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其对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和与有可能在发送侧使用的多个调制方式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分别进行计算;
累加单元,其作为与所述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进行相关功率的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应的调制方式可靠性;
判定单元,其对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可靠性最大的调制方式作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
3.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具备
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其对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和与有可能在发送侧使用的多个调制方式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分别在推移时序的同时进行计算;
最大值选择单元,其作为与所述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在所得到的相关功率中选择最大者并将其结果作为正式的相关功率;
累加单元,其作为与所述最大值选择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进行相关功率的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应的调制方式可靠性;
判定单元,其对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可靠性最大的调制方式作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
4.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
还在所述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的前级具备将接收信号的相位以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旋转量反旋转的反旋转单元。
5.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根据多个系统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按脉冲串单位判定调制方式;
所述软判定单元根据判定后的调制方式及多个系统的接收信号来计算软判定值。
6.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具备
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其按有可能在发送侧使用的调制方式单位,对所述多个系统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和与特定的调制方式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进行计算;
相关功率合成单元,其按调制方式单位对多个系统的相关功率的总和进行计算;
累加单元,其作为与所述相关功率合成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进行相关功率的总和的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应的调制方式可靠性;
判定单元,其对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可靠性最大的调制方式作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
7.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具备
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其按有可能在发送侧使用的调制方式单位,对所述多个系统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和与特定的调制方式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在推移时序的同时进行计算;
相关功率合成单元,其按调制方式单位对多个系统的相关功率的总和进行计算;
最大值选择单元,其作为与所述相关功率合成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在所得到的相关功率总和中选择最大者并将其结果作为正式的相关功率;
累加单元,其与所述最大值选择单元各自对应,进行相关功率的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应的调制方式可靠性;
判定单元,其对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可靠性最大的调制方式作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
8.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具备
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其按有可能在发送侧使用的调制方式单位,对所述多个系统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和与特定的调制方式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在推移时序的同时进行计算;
最大值选择单元,其按调制方式单位从与各系统的接收信号对应的相关功率中分别选择最大者;
相关功率合成单元,其按调制方式单位对各选择相关功率的总和进行计算;
累加单元,其作为与所述相关功率合成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进行相关功率的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应的调制方式可靠性;
判定单元,其对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可靠性最大的调制方式作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
9.一种接收装置,通过无线传输路接收经过编码处理、交织处理、脉冲串配置处理及调制处理后的来自发送侧的发送信号,其特征为:具备
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其根据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按脉冲串单位判定调制方式;
软判定单元,其根据所判定的调制方式对接收信号进行软判定;
压缩软判定值变更控制单元,其在不进行调制方式变更的期间当所判定的过去的调制方式有误时进行用以修正该压缩软判定值的控制;
软判定值压缩单元,其对所述软判定单元输出的软判定值的比特数进行压缩;
压缩软判定值记忆/修正单元,其记忆所述压缩软判定值,再按照所述压缩软判定值变更控制单元的控制对压缩软判定值进行修正;
解交织单元,其对所记忆的压缩软判定值进行解交织处理;
压缩软判定值扩展单元,其对解交织处理后的压缩软判定值进行扩展,并将其结果作为软判定值;
解码单元,其将扩展后的软判定值解码。
10.权利要求9中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具备
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其对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和与有可能在发送侧使用的多个调制方式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分别进行计算;
累加单元,其作为与所述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进行相关功率的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应的调制方式可靠性;
判定单元,其对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可靠性最大的调制方式作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
11.权利要求9中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具备
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其对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和与有可能在发送侧使用的多个调制方式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分别在推移时序的同时进行计算;
最大值选择单元,其作为与所述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在所得到的相关功率中选择最大者并将其结果作为正式的相关功率;
累加单元,其作为与所述最大值选择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进行相关功率的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应的调制方式可靠性;
判定单元,其对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可靠性最大的调制方式作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
12.权利要求11中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
还在所述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的前级具备将接收信号的相位以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旋转量反旋转的反旋转单元。
13.权利要求9中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根据多个系统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按脉冲串单位判定调制方式;
所述软判定单元根据判定后的调制方式及多个系统的接收信号来计算软判定值。
14.权利要求13中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具备
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其按有可能在发送侧使用的调制方式单位,对所述多个系统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和与特定的调制方式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进行计算;
相关功率合成单元,其按调制方式单位对多个系统的相关功率的总和进行计算;
累加单元,其作为与所述相关功率合成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进行相关功率的总和的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应的调制方式可靠性;
判定单元,其对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可靠性最大的调制方式作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
15.权利要求13中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具备
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其按有可能在发送侧使用的调制方式单位,对所述多个系统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和与特定的调制方式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在推移时序的同时进行计算;
相关功率合成单元,其按调制方式单位对多个系统的相关功率的总和进行计算;
最大值选择单元,其作为与所述相关功率合成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在所得到的相关功率总和中选择最大者并将其结果作为正式的相关功率;
累加单元,其与所述最大值选择单元各自对应,进行相关功率的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应的调制方式可靠性;
判定单元,其对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可靠性最大的调制方式作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
16.权利要求13中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具备
多个相关功率计算单元,其按有可能在发送侧使用的调制方式单位,对所述多个系统接收信号的已知序列部分和与特定的调制方式对应的已知序列的相关功率在推移时序的同时进行计算;
最大值选择单元,其按调制方式单位从与各系统的接收信号对应的相关功率中分别选择最大者;
相关功率合成单元,其按调制方式单位对各选择相关功率的总和进行计算;
累加单元,其作为与所述相关功率合成单元各自对应的结构,进行相关功率的累加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应的调制方式可靠性;
判定单元,其对与各调制方式对应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可靠性最大的调制方式作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
CNB018049613A 2000-12-13 2001-11-13 接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790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8940/2000 2000-12-13
JP2000378940A JP3811002B2 (ja) 2000-12-13 2000-12-13 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1177A true CN1401177A (zh) 2003-03-05
CN1157906C CN1157906C (zh) 2004-07-14

Family

ID=18847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496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7906C (zh) 2000-12-13 2001-11-13 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20459B2 (zh)
EP (1) EP1248427A1 (zh)
JP (1) JP3811002B2 (zh)
CN (1) CN1157906C (zh)
WO (1) WO200204930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73682B2 (en) 2004-05-11 2010-08-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OFDM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OFDM reception method
CN101917582A (zh) * 2010-08-16 2010-12-15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手持设备同时实现屏幕旋转和去交错功能的方法
CN103647738A (zh) * 2013-12-03 2014-03-19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14443接口bpsk副载波解调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3990A (ja) * 2000-07-21 2002-0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通信用受信装置
AU2001284727A1 (en) * 2000-08-03 2002-02-18 Morphics Technology, Inc. Flexible tdma system architecture
JP2004153466A (ja) * 2002-10-29 2004-05-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受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GB2417860A (en) * 2004-09-01 2006-03-08 Tak Ming Leung Identifying the modulation format of a received signal
US8358723B1 (en) * 2005-11-12 2013-01-2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Self-configurable radio receiv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with signals without prior knowledge of signal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JP4539539B2 (ja) * 2005-11-18 2010-09-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軟判定値補正方法,受信装置,プログラム
JP4816424B2 (ja) * 2006-11-21 2011-11-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受信方式,受信装置,プログラム
US20090103601A1 (en) * 2007-10-17 2009-04-23 Augusta Technology, Inc. Methods for Soft Bit Companding for Time De-interleaving of Digital Signals
JP4903122B2 (ja) * 2007-12-20 2012-03-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受信装置、受信方法
US9184874B2 (en) 2008-03-31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oring log likelihood ratios in interleaved form to reduce hardware memory
WO2010042901A2 (en) * 2008-10-10 2010-04-15 Auvitek International Lt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interleaving in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59499B2 (en) 2008-10-10 2013-01-22 Csr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interleaving in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197336B2 (ja) * 2008-12-08 2013-05-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US8331498B2 (en) * 2009-04-13 2012-1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Blind modulation detection
JP2011003970A (ja) * 2009-06-16 2011-01-06 Fujitsu Ltd 受信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同期タイミング検出方法
WO2014029425A1 (en) * 2012-08-21 2014-02-27 Abilis Systems Sarl Soft metrics compressing method
US9712316B2 (en) 2013-02-27 2017-07-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ception apparatus, phase error estimation method, and phase error correc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7518A (en) * 1994-04-28 1996-09-17 Citibank, N.A. Trusted agents for open electronic commerce
JPH06343085A (ja) * 1993-04-07 1994-12-13 Hitachi Ltd 信号復調復号装置および信号復調復号方法
KR19990028355A (ko) * 1995-07-06 1999-04-15 가나이 쓰도무 전자 화폐 송금 시스템
JP3210926B2 (ja) 1995-08-23 2001-09-2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サービス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H10154193A (ja) 1996-09-30 1998-06-09 N T T Data Tsushin Kk 電子マネーシステム及び記録媒体
JPH11143976A (ja) 1997-11-14 1999-05-28 Hitachi Ltd トークン・バリュー混合型電子マネーカード及び電子マネーカードを取り扱う装置
JPH11239192A (ja) * 1998-02-23 1999-08-31 Hitachi Ltd 復調装置および復調方法
JP3583932B2 (ja) * 1998-10-27 2004-11-04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復調装置及び復調方法
JP3779092B2 (ja) 1999-05-12 2006-05-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送受信装置
US6782037B1 (en) * 1999-07-27 2004-08-2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emodulation method for receiver
US6490270B1 (en) * 1999-07-27 2002-12-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odul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er
JP2001216400A (ja) 2000-02-04 2001-08-10 Teikoku Databank Ltd 電子商取引システム
EP1232577A2 (en) * 2000-08-21 2002-08-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for the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method
WO2002032009A1 (en) * 2000-10-09 2002-04-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with power control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73682B2 (en) 2004-05-11 2010-08-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OFDM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OFDM reception method
CN1951048B (zh) * 2004-05-11 2011-01-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及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
CN101917582A (zh) * 2010-08-16 2010-12-15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手持设备同时实现屏幕旋转和去交错功能的方法
CN103647738A (zh) * 2013-12-03 2014-03-19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14443接口bpsk副载波解调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48427A1 (en) 2002-10-09
US20030012310A1 (en) 2003-01-16
JP2002185437A (ja) 2002-06-28
US7020459B2 (en) 2006-03-28
WO2002049303A1 (fr) 2002-06-20
CN1157906C (zh) 2004-07-14
JP3811002B2 (ja) 2006-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906C (zh) 接收装置
CN1237722C (zh) 通信系统中收缩编码码元的方法和装置
CN1223135C (zh) 用于对具有发射机或信道引入的比特间耦合的接收信号进行解码的基带处理器、方法和系统
CN1395387A (zh) 在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WO2003047118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log-likelihood ratio with precoding
CN1245606A (zh) 用于数字调制信号的双向解调的方法和装置
CN1250563A (zh) 用于发射和接收多级编码和交织的数字通信信号的设备和相关的方法
CN1400827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CN1088952C (zh) 最大似然解码相干检测方法
CN1819504A (zh) 盲检测方法和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移动通信接收机
CN1126285C (zh) 对带有符号间干扰和非完善定时的互相正交的码字的检测
CN1390404A (zh) 组合均衡和解码方法
CN1529942A (zh) 在调制前把卷积编码比特分配到符号中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48586A (zh) Hs-pdsch解码器及包括其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
CN1518240A (zh) 用时空格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发送/接收设备和方法
CN111106838B (zh) 一种通信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258886C (zh) 通信系统中编码码元的组合式穿孔与重复的方法和设备
CN1606853A (zh) 接收和去混洗经混洗的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610339A (zh) 传送和恢复数据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EP0827299A3 (en) Data receiver and data receiving method with soft decoding
CN1246227A (zh) 解码信道编码信号的接收机解码器电路及其方法
RU2006124562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справления ошибок данных в канале связи
CN1143471C (zh) 快速最大后验概率译码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96160B (zh) 译码方法和装置
KR20000057712A (ko) 데이터 수신장치 및 데이터 수신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14

Termination date: 200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