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6425A - 制冰机 - Google Patents

制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6425A
CN1396425A CN02141162A CN02141162A CN1396425A CN 1396425 A CN1396425 A CN 1396425A CN 02141162 A CN02141162 A CN 02141162A CN 02141162 A CN02141162 A CN 02141162A CN 1396425 A CN1396425 A CN 1396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making
ice
temperature
water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41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1772C (zh
Inventor
黑柳正行
大谷辉彦
澄川英雄
田中洋
古川义朗
陶山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96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6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177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177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12Producing ice by freezing water on cooled surfaces, e.g. to form slabs
    • F25C1/14Producing ice by freezing water on cooled surfaces, e.g. to form slabs to form thin sheets which are removed by scraping or wedging, e.g. in the form of flakes
    • F25C1/145Producing ice by freezing water on cooled surfaces, e.g. to form slabs to form thin sheets which are removed by scraping or wedging, e.g. in the form of flakes from the inner walls of cooled bodies
    • F25C1/147Producing ice by freezing water on cooled surfaces, e.g. to form slabs to form thin sheets which are removed by scraping or wedging, e.g. in the form of flakes from the inner walls of cooled bodies by using au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4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for refrigerators, e.g. freezing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11Fan speed control
    • F25B2600/111Fan speed control of condense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14Water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C2600/02Tim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C2600/04Contro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C2700/04Level of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冰机,当制冰机开始制冰运转时,水位检测开关11开始测量,判定供水停止时间T1和基准时T2的大小。当供水停止时间T1小于基准时间T2时,判定为制冰机成为过剩制冰状态,进行控制而使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减小。

Description

制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冰机,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检测制冰机的制冰能力调整冷却回路的冷冻能力而控制制冰能力的制冰机的改进。
背景技术
一般,螺旋式制冰机其制冰机构由驱动马达(齿轮马达)、壳体、冷冻箱、螺旋部件等构成,从供水箱供给到设置在冷冻箱内的缸内的制冰水经常地保持在一定的水位而被储存,在制冰机构工作中,经常地连续地进行制冰。在蒸发器中流动着制冷剂,在制冰缸的内壁面上逐渐地成长冰。该冰由齿轮马达旋转的螺旋部件剥取并送向上方,由切刀(也称为“固定刃”)切为小块。在此,冷冻回路由电动压缩机、冷凝器、脱水器、温度式膨胀阀、蒸发器等构成,封入着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由冷凝器冷却用风扇冷却高温的制冷剂而使其液化。
用螺旋式制冰机制作的冰大都在冰镇快餐食品店中的饮料或食品等的冰床等中使用,用冰最多的时候是外部气温高的夏季,当然机械的冷冻能力也是为了在温度高的值时满足其要求标准而被设计的。
因此,由于外部气体的温度及水温的变化,制冷剂气体被高效率地或低效率地冷却,其表现为能力。
但是,在现有的装置中,如图29的能力线图所示,随着气温、水温的上升,制冰能力沿右下倾向变化,由以某种条件设计设计上的规格能力,其它条件下的规格能力也进行变化。
由于设计上的规格能力设定在高温,因此在低温环境下,冷冻能力变大,在缸内产生冰堵塞,从而使螺旋部件过载。因此,引起产生异常声音、驱动马达破损等的问题。
因此,如日本特开平6-207768、日本特开平8-178487、日本实开昭59-47172、日本特开昭57-142466号各公报所记载的那样,测量冷凝器及蒸发器的温度、由此使驱动马达的转速变化,避免产生上述问题。另外,记载于日本特开昭61-125566、日本特开平9-303914号公报中的技术是检测电流值,根据其变化量控制制冰能力,但是,电流值的检测容易受到电压变动的影响,而且,正常值与异常值的电流值的值少,因此识别它们非常困难。
因此,虽然上述各种情况都是避免驱动马达的破损及故障的技术,但是存在着由于大于所需地制冰而使电和水的消耗量变大、使螺旋式制冰机的使用寿命变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冰机,该制冰机通过根据制冰运转中的周围环境最佳地控制制冰机的制冰能力,排除不必要的制冰能力,降低电、水费,未然地防止制冰机构部的故障和破损,使使用寿命增大。
本发明的制冰机是由冷冻回路的蒸发器冷却制冰水进行制冰的制冰机,其特征是,具有检测制冰能力的变动的制冰能力检测装置、当由制冰能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制冰能力变动了时调整冷冻回路的冷冻能力的控制回路。
另外,制冰能力检测装置构成为可以根据以下的任何一种情况检测制冰能力的变动。
(1)制冰水的消耗时间、
(2)冷冻回路的冷凝器的温度、
(3)冷冻回路的压缩机的压缩比、
(4)制冰水的消耗时间和冷冻回路的冷凝器的温度、
(5)制冰水的消耗时间和冷冻回路的压缩机的压缩比、
(6)制冰水的消耗时间和冷冻回路的冷凝器的温度和冷冻回路的压缩机的压缩比、
(7)冷冻回路的蒸发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
(8)供给于制冰部的制冰水的流量、
(9)供水箱内的制冰水的水位变换量。
另外,在将冷凝器的温度、压缩机的压缩比或蒸发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与基准值进行比较时,可以根据外部气体温度或制冰水的温度调整基准值。
另外,控制回路最好是构成为调整冷冻回路的冷凝器的风扇马达的转速或冷冻回路的压缩机的转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螺旋式制冰机的整体构成图。
图2是供水箱的纵剖面图。
图3是以局部纵剖面图表示螺旋式制冰机的制冰机构部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供水电磁阀的供水停止时间的时间图。
图6是实施例2的螺旋式制冰机的整体构成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实施例3的螺旋式制冰机的整体构成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3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实施例4的螺旋式制冰机的整体构成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4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实施例5的螺旋式制冰机的整体构成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5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实施例6的螺旋式制冰机的整体构成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6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实施例7的螺旋式制冰机的整体构成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7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实施例8的螺旋式制冰机的整体构成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8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0是实施例9的螺旋式制冰机的整体构成图。
图21是表示制冰能力与制冷剂的蒸气温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2是表示实施例9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3是实施例10的螺旋式制冰机的整体构成图。
图24是表示实施例10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5是实施例11的螺旋式制冰机的整体构成图。
图26是表示实施例11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用于调整制冰能力的其它的方法的图。
图28是表示用于调整制冰能力的另一方法的图。
图29是表示实施例1的变型例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用于调整制冰能力的其它的方法的图。
图31是现有技术装置的能力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根据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1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是表示使用于本实施例的螺旋式制冰机的水路径·冷冻回路图的图,图2是供水箱的纵剖面图,图3是以局部纵剖面图表示螺旋式制冰机的制冰机构部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动作流程图。图5是用于说明供水电磁阀的供水停止时间的时间图。
在图1和图2中,说明使用于实施例1的螺旋式制冰机的水路径·冷冻回路图。螺旋式制冰机的水路径由供水电磁阀2、供水管3、供水箱4、将制冰水供给缸5的供给管6、排除缸5内的水的排水管7、排出从供水箱4和上下的各排水盘8、9溢出的水的溢出排水管10形成。在供水箱4中收容着用于检测制冰水的液面的水位检测开关11,在其浮子12处于水位A时,水位检测开关11接通,供水电磁阀2打开,将制冰水补给供水箱4。当浮子12上升到达水位B时,水位检测开关11断开,供水电磁阀2与此连动而关闭,停止向供水箱4供水。这样,在到下一次水位检测开关11变为接通之前的期间、即到供水电磁阀2开始下一次开动作之前的期间,供水箱4内的制冰水借助作为连续制冰机械的螺旋式制冰机1全部变成冰。
螺旋式制冰机1的冷冻回路由压缩机13、压力开关14、冷凝器15、驱动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16的风扇马达17、脱水器18、温度式膨胀阀19、蒸发器20及制冷剂通路21构成,制冷剂在图1中沿箭头方向在制冷剂通路21中流动。而且,风扇马达17由例如DC马达形成,由控制回路A可适当地可变地控制其转速。
由水位检测开关11构成本发明的制冰能力检测装置。
螺旋式制冰机1的制冰机构部如图3所示由:沿上下方向配置的缸5、与缸5的外周面面接触地绕装的蒸发器20、在该缸5内由驱动马达23驱动旋转的具有螺旋刃24的螺旋部件25(也称为螺旋)、切刀26(以下也称为“固定刃”)、冷冻箱22构成,该冷冻箱22覆盖缸5整体,用于将蒸发器20与外部气体隔开。结在缸22内周面上的冰由螺旋刃24向上送,由切刀26切割。
以下,根据图4、图5说明作为该实施例1的特征的制冰能力检测装置。它是由安装在供水箱4内的水位检测开关11的ON、OFF时间的值的变化,使冷凝器15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变慢,有意地使冷凝能力降低,限制过剩的制冰。即,通过水位检测开关11接通,供水电磁阀2打开,开始向供水箱4供水。当供水量达到规定量时,通过断开水位检测开关11,供水电磁阀2关闭,供水结束。在这期间中,螺旋式制冰机1连续进行制冰作业。而且,当水位检测开关11检测到供水箱4内的水位降低到了规定值时、接通,供水电磁阀2再次被打开,开始供水。通过反复进行该模式的动作,制冰水规定量规定量地供给到供水箱4中,如果制冰水没有了,则再次供水而使连续制冰进行下去。这样,制冰能力检测机构是基于如下的实际知识构成的,即是基于由于螺旋式制冰机1是连续制冰的机械,供水箱4内的水全部变成冰,因此,通过固定供水箱的容量,检测在水位检测开关11断开后到下次接通之前的时间、即制冰水消耗的时间,可以正确是判断制冰能力的变动。
因此,测量在水位检测开关11接通动作后到断开动作、再次接通动作的时间、即供水电磁阀2的打开动作结束而转移到关闭动作后(供水结束)到再次开始下次的打开动作(供水)的供水停止时间T1,由此表示制冰水的消耗时间(图5)。另外,考虑到例如不太需要冰的冬天的温度条件而设定某任意地决定的基准时间T2。由此,制冰能力检测装置是比较判断该时间T1和T2的大小而构成的。
控制电路A在供水停止时间T1大于或等于基准时间T2时,不使风扇马达17的转速变化,但当供水停止时间T1比基准时间T2小时,判断为制冰能力过剩,为了排除不必要的制冰能力,使风扇马达17的转速降低。
根据图4说明实施例1的动作,当在步骤S1接通电源时,螺旋式制冰机1成为可运转的状态,在步骤S2中,供水电磁阀2打开而向供水箱4供给制冰水,在步骤S3螺旋式制冰机1开始制冰运转。在步骤S4,水位检测开关11开始进行测量。在步骤S5中,判定供水停止时间T1和基准时间T2的大小,在供水停止时间T1是基准时间T2以上时,返回到步骤S4。另外,当供水停止时间T1比基准时间T2小时,在步骤S6中,控制电路A开始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控制,使得控制马达17的转速变小。这样的程序在螺旋式制冰机1的工作中反复运行,通过切断电源而在步骤S7停止。由此,可以正确地判断制冰能力的变动,例如在不太需要冰的冬季,通过有意地使冷凝器15的冷凝能力降低,可以顺利地避免过剩的制冰,进而可以防止在制冰机构部中产生过载。
在上述实施例1中,只在供水停止时间T1比基准时间T2小时进行风扇马达17的转速控制,但是在供水停止时间T1比基准时间T2大时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未达到所需的制冰量,使风扇马达17的转速增加而可以提高制冰能力。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制冰机中,设置检测冷凝器15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7,由该温度传感器27构成本发明的制冰能力检测装置。其它的构成由于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只说明其不同的构成。比较由温度传感器27测量的冷凝器15的测量温度CT1和某任意基准温度CT2的大小。在由温度传感器27测量的测量温度CT1比基准温度CT2低时,由控制电路A进行控制而使风扇马达17的转速变低。由此,有意地使冷凝能力降低,限制过剩地制冰。
因此,根据实施例2,如图7的流程图所示(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上标注相同的符号),当在步骤S3开始制冰运转时,在步骤S8温度传感器开始测量冷凝器15的温度,在步骤S9比较判断测量温度CT1与基准温度CT2的大小。在判定为测量温度CT1比基准温度CT2低时,控制电路A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成为过剩制冰状态,进入步骤S6,开始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控制,使得风扇马达17的转速变低。
另外,如果由温度传感器27测量冷凝器15的中央的温度,测量部位最小,可以更加正确地判断冷冻回路的状况。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的制冰机中,设有检测压缩机13的高压侧压力及低压侧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8及29,由这些压力传感器28及29构成该发明的制冰能力检测装置。其它的构成由于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只说明其不同的构成。从由压力传感器28及29测量的高压侧压力及低侧压力计算出压缩比A1,比较该压缩比A1与某任意的基准值A2的大小。当压缩比A1比基准值A2小时,由控制电路A进行控制使得风扇马达17的转速降低。由此,有意地使冷凝能力降低,抑制过剩地制冰。
即,如图9的流程图所示,当在步骤S3开始制冰运转时,在步骤10由压力传感器开始测量压缩机13的压缩比A1,在步骤S11比较判断压缩比A1与基准值A2的大小。在判定为压缩比A1比基准值A2小时,控制电路A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成为过剩制冰的状态,前进到步骤S6,开始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控制,使得风扇马达17的转速变低。
实施例4
如图10所示,实施例4是在实施例2的制冰机中,由检测冷凝器15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7和水位检测开关11构成该发明的制冰能力检测装置。在由水位检测开关11测量的供水停止时间T1比基准时间T2小、且由温度传感器27测量的测量温度CT1比基准温度CT2低时,由控制电路A进行控制使得风扇马达17的转速降低。由此,有意地使冷凝能力降低,抑制过剩地制冰。
因此,根据实施例4,如图11的流程图所示,当在步骤S3开始制冰运转时,在步骤S4水位检测开关11开始测量,在步骤S5判定供水停止时间T1与基准时间T2的大小。当判定为供水停止时间T1比基准时间T2小时,在步骤S8温度传感器27开始测量冷凝器15的温度,在步骤9比较判断测量温度CT1和基准温度CT2的大小。在步骤9判断为测量温度CT1比基准温度CT2低时,控制电路A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为过剩式制冰状态,前进到步骤S6开始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控制,使得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变低。
这样,由水位检测开关11断开后到下一次接通的时间、即制冰水的消耗时间与冷凝器15的温度双方判定制冰能力可以控制冷凝器15的风扇马达17的转速,即使例如在水回路上产生漏水、水位检测开关11产生异常等的某种异常时也可以减少错误判别。
实施例5
如图12所示,实施例5是在实施例3的制冰机中由检测压缩机13的高压侧压力及低压侧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8及29和水位检测开关11构成该发明的制冰能力检测装置。在由水位检测开关测量的供水停止时间T1比基准时间T2小、且压缩比A1比基准值A2小时,由控制电路A进行控制而使风扇马达17的转速变低。由此,有意地使冷凝能力降低,抑制过剩地制冰。
即如图13的流程图所示,当在步骤S3开始制冰运转时,在步骤S4水位检测开关11开始进行测量,在步骤S5判定供水停止时间T1和基准时间T2的大小。当判定为供水停止时间T1比基准时间T2小时,在步骤10由压力传感器开始测量压缩机13的压缩比A1,在步骤S11比较判断压缩比A1与基准值A2的大小。在此,在判断为压缩比A1比基准值A2小时,控制电路A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成为过剩制冰的状态,进入步骤S6,开始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控制,使得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变低。
这样,由水位检测开关11断开后到下一次接通的时间、即制冰水的消耗时间与压缩机13的压缩比双方可以控制冷凝器15的风扇马达17的转速,即使例如在水回路上产生漏水、水位检测开关11产生异常等的某种异常时也可以减少错误判别。
实施例6
如图14所示,实施例6是在实施例2的制冰机中还设有检测压缩机13的高压侧压力及低压侧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8及29,由该压力传感器28及29与水位检测开关11和检测冷凝器15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7构成为该发明的制冰能力检测装置。在由水位检测开关11测量的供水停止时间T1比基准时间T2小、冷凝器15的测量温度CT1比基准温度CT2低、而且压缩比A1比基准值A2小时,由控制电路A进行控制,使得风扇马达17的转速变低。由此,有意地使冷凝能力降低,抑制过剩地制冰。
即,如图15的流程图所示,当在步骤S3开始制冰运转时,在步骤S4水位检测开关11开始进行测量,在步骤S5判定供水停止时间T1和基准时间T2的大小。当判定为供水停止时间T1比基准时间T2小时,在步骤S8温度传感器27开始测量冷凝器15的温度,在步骤S9比较判断测量温度CT1和基准温度CT2的大小。当判定为测量温度CT1比基准温度CT2低时,在步骤10由压力传感器28及29开始压缩机13的压缩比A1的测量,在步骤S11比较判断压缩比A1与基准值A2的大小。在此,在判断为压缩比A1比基准值A2小时,控制电路A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成为过剩制冰的状态,进入步骤S6,开始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控制,使得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变低。
这样,由于由水位检测开关11断开后到下一次接通的时间、即制冰水的消耗时间和冷凝器15温度和压缩机13的压缩比可以控制冷凝器15的风扇马达17的转速,即使例如在水回路上产生漏水、水位检测开关11产生异常等的某种异常时也可以减少错误判别。
实施例7
如图16所示,实施例7是在实施例1的制冰机中,在供给管6上设有流量计30,由该流量计30构成该发明的制冰能力检测装置。由于以在缸5中变成冰而放出的量通过供给管6向缸5中供给制冰水,因此通过由流量计30检测出从供水箱4供给到缸5的制冰水的流量R1,可以检测每时的制冰量。
根据实施例7,如图17的流程图所示,当在步骤S3开始制冰时,在步骤S20,流量计30开始测量制冰水的流量R1,在步骤S21比较流量R1与预先设定的基准流量R2。比较的结果,在判定为流量R1超过基准流量R2时,控制电路A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成为过剩制冰的状态,在步骤S22使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减小,降低制冰能力。另外,在步骤S21判定为流量R1小于基准流量R2时,控制电路A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未达到所需的制冰量,在步骤S23使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增加,使制冰能力提高。另外,在步骤S21中,当判断为流量R1与基准流量R2相等时,控制电路A在步骤S24维持冷却用风扇马达的转速不变。然后返回到步骤S20,反复进行步骤S20~S24。
实施例8
如图18所示,实施例8是在实施例1的制冰机中,在供水箱4上设有检测制冰水的水位的水位传感器31,由该水位传感器31构成该发明的制冰能力检测装置。由于与在缸5中成为冰而放出的量对应地供水箱4内的制冰水的水位降低,因此,通过由水位传感器31检测制冰水的水位变化量H1,可以检测每时的制冰量。
根据实施例8,如图19的流量图所示,当在步骤S3开始制冰运转时,在步骤S25水位传感器31开始测量制冰水的水位变化H1,在步骤S26比较水位变化量H1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变化量H2。比较的结果,在判定为水位变化量H1超过基准变化量H2时,控制电路A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成为过剩制冰的状态,在步骤S22使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减小,降低制冰能力。另外,在步骤S26判定为水位变化量H1小于基准变化量H2时,控制电路A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未达到所需的制冰量,在步骤S23使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增加,使制冰能力提高。另外,在步骤S26中,当判断为水位变化量H1等于基准变化量H2时,控制电路A在步骤S24维持冷却用风扇马达的转速不变。然后返回到步骤S25。
实施例9
如图20所示,实施例9是在实施例1的制冰机中,在蒸发器20的入口设有温度传感器32,来测量蒸发器20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ET1,由该温度传感器32构成该发明的制冰能力检测装置。如图21所示,蒸发温度ET1在与制冰能力之间外有比例关系,通过检测出蒸发温度ET1,可以检测每时的制冰量。
根据实施例9,如图22的流程图所示,当在步骤S3开始制冰运转时,在步骤S27,温度传感器32开始测量制冷剂的蒸发温度ET1,在步骤S28比较蒸发温度ET1与预先设定的基准温度ET2。比较的结果,在判断为蒸发温度ET1比基准温度ET2低时,控制电路A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成为过剩制冰状态,在步骤S22使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减小,降低制冰能力。另外,在步骤S28判断为蒸发温度ET1比基准温度ET2高时,控制电路A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未达到所需的制冰量,在步骤S23使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增加,使制冰能力提高。另外,在步骤S28判断为蒸发温度ET1与基准温度ET2相等时,控制电路A在步骤S24维持冷却用风扇马达的转速不变。然后返回到步骤S27。
实施例10如图23所示,实施例10是在实施例2的制冰机中设有测量外气温度AT的温度传感器33,由该温度传感器33和检测冷凝器15的温度CT1的温度传感器27构成该发明的制冰能力检测装置。另外,在控制电路A中预先存储着关于冷凝器15相互不同的多个基准温度CT2。制冰能力由于受外气温度AT的影响,因此,通过根据冷凝器15的温度CT1进行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控制的同时、根据外气温度AT选择在转速控制中使用的冷凝器15的基准温度CT2。由此,可以根据周围环境适当地控制制冰能力。
根据实施例10,如图24的流量图所示,当在步骤S3开始制冰运转时,在步骤S29温度传感器33进行外气温度AT的测量,在步骤S30从预先储存在控制电路A中的多个基准温度CT2中选择与温度传感器33获得的外气温度AT的测量值对应的一个基准温度CT2。而且,在步骤S31温度传感器27开始测量冷凝器15的温度CT1,在步骤S32比较温度CT1与选择的基准温度CT2。比较的结果,在判定为温度CT1比基准温度CT2低时,控制电路A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成为过剩制冰状态,在步骤S32使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减小,降低制冰能力。另外,在步骤S32判断为温度CT1比基准温度CT2高时,控制电路A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未达到所需的制冰量,在步骤S23使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增加,使制冰能力提高。另外,在步骤S32判断为温度CT1与基准温度CT2相等时,控制电路A在步骤S24维持冷却用风扇马达的转速不变。然后返回到步骤S29。
与该实施例10同样地,在上述实施例3~6及9中也可以设有检测外气温度AT的温度的传感器33,根据被检测的外气温度AT分别调整实施例3的基准值A2、实施例4的基准温度CT2、实施例5的基准值A2、实施例6的基准温度CT2及基准值A2、实施例9的基准温度ET2。
实施例11
如图25所示,实施例11是在实施例2的制冰机中,设有检测供水箱4内的制冰水的温度WT的温度传感器34,由该温度传感器34和检测冷凝器15的温度CT1的温度传感器27构成该发明的制冰能力检测装置。另外,在控制电路A中预先存储着关于冷凝器15相互不同的多个基准温度CT2。制冰能力由于受用于制冰的制冰水的温度WT的影响,因此,通过根据冷凝器15的温度CT1进行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控制的同时、根据制冰水的温度WT选择在转速控制中使用的冷凝器15的基准温度CT2。由此,可以根据周围环境适当地控制制冰能力。
根据实施例11,如图26的流量图所示,当在步骤S3开始制冰运转时,在步骤33温度传感器33进行制冰水的温度WT的测量,在步骤S30从预先储存在控制电路A中的多个基准温度CT2中选择与温度传感器34获得的制冰水的温度WT的测量值对应的一个基准温度CT2。而且,在步骤S31温度传感器27开始测量冷凝器15的温度CT1,在步骤S32比较温度CT1与选择的基准温度CT2。比较的结果,在判定为温度CT1比基准温度CT2低时,控制电路A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成为过剩制冰状态,在步骤S22使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减小,降低制冰能力。另外,在步骤S32判断为温度CT1比基准温度CT2高时,控制电路A判断为螺旋式制冰机1未达到所需的制冰量,在步骤S23使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增加,使制冰能力提高。另外,在步骤S32判断为温度CT1与基准温度CT2相等时,控制电路A在步骤S24维持冷却用风扇马达的转速不变。然后返回到步骤S33。
与该实施例11同样,在上述实施例3~6及9中也可以设有检测供水箱4内的制冰水的温度WT的传感器34,根据被检测的制冰水的温度WT分别调整实施例3的基准值A2、实施例4的基准温度CT2、实施例5的基准值A2、实施例6的基准温度CT2及基准值A2、实施例9的基准温度ET2。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11中,如图27所示,也可以在冷凝器15的前后配置冷却用风扇16和35,分别由风扇马达17和31进行驱动。如果这样,通过切换
(1)全速旋转双方的风扇马达;
(2)全速旋转一方风扇马达、并且控制另一方的风扇马达的转速;
(3)控制双方风扇马达的转速;
(4)停止一方风扇马达,控制另一方风扇马达的转速
的四段模式,即使例如外气温度变动的幅度宽,也可以将制冰能力保持为一定。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为了控制冷凝器15的冷凝能力而控制风扇马达17的转速,但也不限定于此,如图28所示,通过由屏蔽板38封闭制冰机的排热口37的所希望面积也可以控制冷凝能力。由屏蔽板38封闭的排热口37的面积越大,冷凝能力越降低,进而制冰能力越降低。在屏蔽板38的周缘部由两面胶带等安装着磁铁,借助该磁铁可以容易地在制冰机的外面贴附屏蔽板38。只要改变屏蔽板38的贴附位置就可以调整冷凝能力。
特别是在外气温度低的冬季,由于螺旋制冰机的制冷能力过大,缸的负荷增大而从缸产生异声时,通过由屏蔽板38封闭排气口37的一部分可以容易地防止异声的产生。
另外,在不需要使用屏蔽板38时,只要将屏蔽板38贴附在排气口37以外的制冰机的外面上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1~11中,是通过控制冷凝器15的冷却用风扇马达17的转速来调整冷冻回路的冷冻能力的,但是,也可以用控制压缩机13的转速来代之。
即,如图29所示,例如与实施例1对应地在步骤5供水停止时间T1比基准时间T2小时,在步骤S12开始压缩机13的转速控制,使得压缩机13的转速变小。由此,在判定为螺旋式制冰机是过载时,有意地使压缩能力降低,抑制过剩地制冰。
如图30所示,当制冰水的温度WT降低时,为了提高制冰能力,在供水箱4中设置供水箱温度传感器34、同时安装加热器39,在由温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制冰水的温度WT小于设定值时,对加热器39通电可以加热制冰水。例如,在温度WT比10℃低时,使加热器39工作,若温度WT上升到20℃,则将加热器39关闭。这样,可以在制冰水的温度WT低时使制冰能力降低从而避免过剩制冰的状态,可以抑制产生异声等。
另外,通过经常地将制冰水的温度WT保持为一定,可以使制冰能力稳定。为了使由温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制冰水的温度WT成为设定值,只要控制加热器39即可,将这时的设定值设定为平常从外部供给的水温、例如20℃时,在被供给的水温是30℃时,由于为了使之成为设定值而需要冷却水。因此,如果将设定值设定为比平常被供给的水温高的温度例如50℃时,则不需要冷却水,只由加热器39就可以制冰水的温度WT经常地保持为一定。由此使制冰能力稳定,抑制异常声音的产生。
在将本发明使用于封闭容器式制冰机,可以根据向与制冰水盘形成为一体的制冰水箱供水用的供水阀的每规定时间的开闭次数、或制冰水盘的每单位时间的升降次数检测制冰能力的变动。
另外,在将本发明使用于流下式制冰机时,可以根据制冰时间及除冰时间检测制冰能力的变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由制冰能力检测装置检测制冰机的制冰能力的变动,当检测到制冰能力发生了变动时,控制电路调整冷冻回路的冷冻能力,因此,消除了不必要的制冰能力,减少了电、水费,可以未然地防止制冰机构部的故障和破损,增大制冰机的使用寿命。

Claims (17)

1.制冰机,包括:
制冰部,
向上述制冰部供给制冰水的供水箱,
包含冷却供给到上述制冰部的制冰水进行制冰的蒸发器的冷冻回路,
检测制冰能力的变动的制冰能力检测装置,
当由上述制冰能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制冰能力变动了时调整冷冻回路的制冰能力的控制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制冰能力检测装置通过将一定量的制冰水的消耗时间与基准值比较来检测制冰能力的变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制冰能力检测装置通过将冷冻回路的冷凝器的温度与基准值比较来检测制冰能力的变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制冰能力检测装置通过将冷冻回路的压缩机的压缩比与基准值比较来检测制冰能力的变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制冰能力检测装置通过将一定量的制冰水的消耗时间、冷冻回路的冷凝器的温度及冷冻回路的压缩机的压缩比中的至少一方分别与基准值比较来检测制冰能力的变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制冰能力检测装置通过将冷冻回路的蒸发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与基准值比较来检测制冰能力的变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制冰能力检测装置通过将供给于制冰部的制冰水的流量与基准值比较来检测制冰能力的变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制冰能力检测装置通过将供水箱内的制冰水的水位变化量与基准值比较来检测制冰能力的变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制冰能力检测装置根据外气温度及制冰水的温度的一方调整基准值。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制冰能力检测装置根据外气温度及制冰水的温度的一方调整基准值。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制冰能力检测装置根据外气温度及制冰水的温度的一方调整基准值。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制冰能力检测装置根据外气温度及制冰水的温度的一方调整基准值。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制冰能力检测装置根据外气温度及制冰水的温度的一方调整基准值。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制冰能力检测装置根据外气温度及制冰水的温度的一方调整基准值。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制冰能力检测装置根据外气温度及制冰水的温度的一方调整基准值。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调整冷冻回路的冷凝器的风扇马达的转速。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调整冷冻回路的压缩机的转速。
CNB02141162XA 2001-07-09 2002-07-08 制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177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7456/2001 2001-07-09
JP2001207456 2001-07-09
JP2002179662A JP3828834B2 (ja) 2001-07-09 2002-06-20 製氷機
JP179662/2002 2002-06-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6425A true CN1396425A (zh) 2003-02-12
CN1221772C CN1221772C (zh) 2005-10-05

Family

ID=26618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116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1772C (zh) 2001-07-09 2002-07-08 制冰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275918A3 (zh)
JP (1) JP3828834B2 (zh)
KR (1) KR100446827B1 (zh)
CN (1) CN1221772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7231B (zh) * 2005-06-10 2010-06-23 曼尼托沃食品服务有限公司 制冰机和控制制冰机的方法
CN103162483A (zh) * 2011-12-09 2013-06-19 上海酒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制冷系统高温高压双重保护功能的制冰机
CN113227681A (zh) * 2018-12-27 2021-08-0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冰机的运转控制方法
US20210356189A1 (en) * 2018-10-02 2021-11-18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14279123A (zh) * 2021-12-29 2022-04-05 滁州东菱电器有限公司 制冰机及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28834B2 (ja) * 2001-07-09 2006-10-04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製氷機
KR101182276B1 (ko) 2006-12-14 2012-09-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0434842C (zh) * 2007-05-25 2008-11-19 周武峰 一种流水式制冰机制冰块大小的控制方法
KR101039052B1 (ko) 2008-08-05 2011-06-07 코리아나까조 주식회사 제빙기의 정수위조절장치
JP5262748B2 (ja) * 2009-01-22 2013-08-14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製氷機の制御装置
JP5843247B2 (ja) * 2013-04-27 2016-01-13 三菱重工冷熱株式会社 人工雪による吹雪を利用した環境試験方法および環境試験装置
CN104422242A (zh) * 2013-08-20 2015-03-18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223729A (ja) * 2015-06-02 2016-12-28 ホシザキ株式会社 製氷機
JP6767097B2 (ja) * 2015-06-15 2020-10-14 ホシザキ株式会社 製氷機
WO2018107538A1 (zh) * 2016-12-16 2018-06-21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制冰机及其水位检测装置和水位检测方法
CN108007030B (zh) * 2016-12-16 2020-02-14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制冰机及其水位检测装置和水位检测方法
KR101936748B1 (ko) * 2017-06-23 2019-04-09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제빙 기능을 구비한 정수기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JP6627959B1 (ja) * 2018-12-28 2020-01-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製氷システム、及び、製氷方法
JP2021004718A (ja) * 2019-06-27 2021-01-14 大和冷機工業株式会社 オーガ式製氷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7450B2 (zh) * 1974-05-17 1979-06-29
JPS57142466A (en) 1981-02-27 1982-09-03 Sanyo Electric Co Motor driver for auger type ice making machine
JPS5947172A (ja) 1982-09-11 1984-03-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低騒音型チツピングハンマ
JPS61125566A (ja) 1984-11-20 1986-06-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オ−ガ−式製氷装置の保護装置
US4644757A (en) * 1985-02-12 1987-02-24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Auger type ice-making apparatus
US4982573A (en) * 1989-04-25 1991-01-08 Hoshizak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control apparatus for auger type ice making machine
US5129237A (en) * 1989-06-26 1992-07-14 Servend International, Inc. Ice making machine with freeze and harvest control
JPH06207768A (ja) 1993-01-08 1994-07-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オーガー式製氷機の制御装置
US5477694A (en) * 1994-05-18 1995-12-26 Scotsman Group,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ce making machin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H08178487A (ja) 1994-12-27 1996-07-12 Fuji Electric Co Ltd オーガ式製氷機
JP3842840B2 (ja) 1996-05-13 2006-11-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製氷機
JPH09303916A (ja) * 1996-05-14 1997-11-28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水循環式製氷機
JP3828834B2 (ja) * 2001-07-09 2006-10-04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製氷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7231B (zh) * 2005-06-10 2010-06-23 曼尼托沃食品服务有限公司 制冰机和控制制冰机的方法
CN103162483A (zh) * 2011-12-09 2013-06-19 上海酒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制冷系统高温高压双重保护功能的制冰机
US20210356189A1 (en) * 2018-10-02 2021-11-18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13227681A (zh) * 2018-12-27 2021-08-0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冰机的运转控制方法
CN114279123A (zh) * 2021-12-29 2022-04-05 滁州东菱电器有限公司 制冰机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090657A (ja) 2003-03-28
JP3828834B2 (ja) 2006-10-04
KR100446827B1 (ko) 2004-09-04
EP1275918A3 (en) 2003-10-01
KR20030007077A (ko) 2003-01-23
EP1275918A2 (en) 2003-01-15
CN1221772C (zh) 2005-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1772C (zh) 制冰机
CN1138121C (zh) 用于冷却干燥的设备和方法
CN1303386C (zh) 用于冰箱的制冰机快速制冰控制方法
US9845982B2 (en) Variable-operating point components for cube ice machines
CN1143724C (zh) 冷干燥的方法和装置
US7743618B2 (en) Auger type ice making machine
CN100339663C (zh) 涡轮制冷机及其压缩机以及它的控制方法
CN1156664C (zh) 电冰箱
CN1110664C (zh) 冷冻装置
CN1075192C (zh) 电冰箱的运行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543558A (zh) 用于冰箱的制冰机及其测试方法
CN1363813A (zh) 冷库的制冰机及其控制方法
EP1416239A2 (en) Ice making machine
CN1076774A (zh) 蓄热式空调装置
CN1573265A (zh) 冷却装置及冷却装置的制冷剂封入量设定方法
CN1573256A (zh) 冷却设备
CN1573263A (zh) 冷却装置
CN1764812A (zh) 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及使用其的冰箱
CN1247302A (zh) 电冰箱
CN1130532C (zh) 复合型空调低温控制方法
US6601399B2 (en) Ice making machine
CN1573264A (zh) 冷却装置
KR101685985B1 (ko) 냉수 공급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3694176B2 (ja) オーガ式製氷機
CN1204030A (zh) 防止空调系统中蒸发器结冰的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