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2350A - 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 - Google Patents

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2350A
CN1392350A CN 01121076 CN01121076A CN1392350A CN 1392350 A CN1392350 A CN 1392350A CN 01121076 CN01121076 CN 01121076 CN 01121076 A CN01121076 A CN 01121076A CN 1392350 A CN1392350 A CN 1392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lanar surface
bump
lower case
surfac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210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8046C (zh
Inventor
岩仓胜
上野笃志
相田铁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iles Corp
Oile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ile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ile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ile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011210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58046C/zh
Publication of CN1392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2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80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804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具有合成树脂制上、下部壳体及设于它们之间的合成树脂制轴承片,上部壳体的外周边弹性地安装在下部壳体外周边上组合成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上、下部壳体的至少一方由含有一定比例的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且该弹性体中添加了烯烃共聚物和官能团的聚缩醛树脂形成,轴承片由极限粘度10~40dl/g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极限粘度0.1~5dl/g的低分子量至高分子量聚乙烯组成的聚乙烯树脂构成。本发明的轴承能顺畅滑动,没有摩擦声。

Description

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
本发明涉及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特别是适合于组装在四轮式汽车中的滑柱连杆(麦弗逊)式悬架上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
通常,滑柱连杆式悬架主要是用于四轮式汽车的前轮,是在支柱组件中组合盘簧,而该支柱组件在与主轴为一体的外筒中装有液压式减震器。上述悬架的结构可分为两种:(1)积极地使盘簧的轴线相对支柱的轴线而偏置,使内装于该支柱的减震器活塞杆顺利滑动;(2)使盘簧的轴线与支柱的轴线一致。这两种结构都是在车体的安装构件与盘簧的上部弹簧座之间设置轴承,其目的是为了在通过转向操作而使支柱组件与盘簧一起回转时使该回转得以顺滑进行。
并且,在该轴承上,有因支承车体负载(推力负载)、且采用悬架结构而造成的径向负载在起作用,即,在前者结构中因盘簧的轴线相对于支柱的轴线偏置,故在静止状态下也会因盘簧向支柱轴线方向的复原力而产生径向负载,在后者结构中,由于要将支柱的轴线与盘簧的轴线配置在同一轴线上,制作上的困难会造成角度误差而导致径向负载产生。
为满足上述的要求,以往在该轴承上采用的是使用滚柱或滚针的滚动轴承或者合成树脂滑动轴承。然而,滚动轴承会因微小摆动或振动荷重等导致滚珠或滚针疲劳损坏,难以维持灵活的转向操作。又,合成树脂滑动轴承比上述滚动轴承的磨擦系数高,加大了转向操作的沉重感。并且,无论使用哪一种轴承,都要为防止尘埃等异物向滑动面侵入而装入由橡胶弹性体组成的防尘护罩,结果磨擦力增大,导致转向操作的沉重感,特别是在使用合成树脂滑动轴承时,转向操作更为沉重。
为解决上述以往的轴承问题,本发明人提供了实愿昭61-196804号(实公平2-6263号)方案。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在图7中,合成树脂制推力轴1包括: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10、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20以及配置在该上、下壳体10、20间的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30,上部壳体10设有中央部具有圆孔11的圆板状平面部12、在该圆板状平面部12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下垂部13以及在该圆筒卡合下垂部13的端部内周面形成的卡合钩部14,下部壳体20设有具有通孔21所定内周面的圆筒部22、在该圆筒部22的外周面使该圆筒部22的局部23凸出后形成的环状宽幅凸缘部24、与该环状宽幅凸缘部24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凸出部25以及在该圆筒卡合凸出部25的下端外周面上形成的卡合部26,将该卡合钩部14弹性地安装在该下部壳体20的卡合部26上,以将该上部壳体10与下部壳体20组合。
上述实愿昭61-19680号公报中提出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是以解决以往的合成树脂滑动轴承的问题、即防止尘埃等侵入轴承滑动面为其目的,可解决因在该滑动面间围绕滑动面安装由橡胶弹性体组成的防尘护罩所造成的转向操作力增大的问题,并可极力防止尘埃等侵入滑动面,获得稳定而又灵活的转向操作力。
然而,如图8所示,上述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在因上述的悬架结构造成径向负载、即在因盘簧的轴线相对于支柱的轴线偏置、故在静止状态下也因盘簧向支柱轴线方向的复原力而产生的径向负载作用于该轴承时,在上部壳体10的圆筒卡合下垂部13的端部内周面形成的卡合钩部14与在下部壳体20的圆筒卡合凸出部25的下端外周面形成的卡合部26相互碰撞,往往会产生磨擦声。又,采用上、下部壳体10、20与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10、20间的轴承片30的合成树脂制组合,会在上、下部壳体10、20与轴承片30之间产生蠕动现象,往往会因这种蠕动现象而生磨擦声。
又,虽然只要在上、下部壳体10、20间及上、下壳体10、20与轴承片30之间的各间隙中添加所希望的通常被充填在该上、下部壳体10、20之间的黄油等润滑剂,即可基本上消除上述的磨擦声,但因径向负载或推力负载的作用以及长期使用而使润滑剂消失等,往往不能确保各间隙的润滑剂理想状态。
本发明人探讨了这种磨擦声的产生原因,结果从形成上、下部壳体的合成树脂制以及形成配置在上、下部壳体间的轴承片的合成树脂中发现了它的原因。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利用实愿昭61-196804号的合成树脂制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原有优点、同时即使各间隙中的润滑剂未达到理想状态也不会产生磨擦声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1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由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以及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间的合成树脂制轴承片构成,将该上部壳体的外周边弹性地安装在下部壳体的外周边上,与该下部壳体组合成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其特点是,该上、下部壳体的至少一方由含有一定比例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的聚缩醛树脂形成,该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中添加了烯烃共聚物和官能团,轴承片由极限粘度为10~40dl/g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极限粘度为0.1~5dl/g的低分子量至高分子量聚乙烯组成的聚乙烯树脂构成。
聚缩醛树脂在将同种或异种的合成树脂作为对象材料时,可发挥特别优良的滑动特性,本发明第1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由于其上、下部壳体的至少一方由这种聚缩醛树脂、特别是由含有一定比例的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且这种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添加了烯烃共聚物和官能团的聚缩醛树脂形成,故即使因受到径向负载的作用而在上部壳体的外周边与下部壳体的外周边之间的弹性安装部产生干扰而导致该部位产生滑动磨擦,也可圆滑地承受该径向负载,不会产生磨擦声。又,第1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由于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间的轴承片由极限粘度为10~40dl/g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极限粘度为0.1~5dl/g的低分子量至高分子量聚乙烯组成的聚乙烯树脂所构成。因此具有高机械性强度、耐磨损性和低磨擦性,不会产生材料的蠕变,可圆滑地进行上、下部壳体和轴承片的滑动,在上、下部壳体和轴承片的滑动时,不会产生蠕动现象,不会因这种蠕动现象造成磨擦声。
本发明第2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是在第1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中,聚缩醛树脂由聚缩醛树脂100重量份、烯烃系共聚物0.3~10重量份和添加了官能团的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0.1~1.0重量份构成,本发明第3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是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中,聚缩醛树脂相对于聚缩醛树脂100重量份还含有0.1~10重量份比例的润滑油剂,本发明第4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是在第1至第3任一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中,烯烃系共聚物由乙烯-丙烯-烯烃橡胶30~70重量%、乙烯基醋酸盐含量为18~40重量%的乙烯-乙烯基醋酸盐共聚物29~70重量%以及乙烯与碳数4~6的烯烃-1的共聚物1~25重量%所构成。
第3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中的润滑剂最好是采用例如锭子油、发动机油、涡轮机油、电机油、冷冻机油、汽缸油、齿轮油等矿物油,流动性石蜡、石蜡蜡、聚乙烯蜡等碳氢化合物,硬脂酰硬脂酸酯、山嵛酸二十二酯、单硬脂酸甘油等脂肪酸酯;聚乙二醇、聚苯撑醚、硅酮等合成油;鲸油、蓖麻油等动植物油;硬脂酸钠、硬脂酸锌等金属皂;巴西棕榈蜡、褐煤蜡等天然蜡等。
本发明第5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是在第1至第4任一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中,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低分子量至高分子量聚乙烯组成的聚乙烯树脂中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含量比例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低分子量至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总重量的15~40重量%。
本发明第6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是在第1至第5任一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中,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圆孔的圆板状平面部、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下垂部以及在该圆筒卡合下垂部的端部内周面形成的卡合钩部,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与所述上部壳体的圆孔同径的通孔的圆板状平面部、在该圆筒状平面部的上面形成的与该通孔内径相同的圆筒部、向径向外方与该圆筒部隔开所定间隔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凸出部、以及在该圆筒卡合凸出部的下端外周面形成的卡合部,该上部壳体通过将该卡合钩部弹性安装在该下部壳体的卡合部而与下部壳体组合。
采用第6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上、下部壳体是通过将该上部壳体的卡合钩部弹性安装在该下部壳体的卡合部上而相互组合,故可极简单地完成组装作业。并且,第6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即使因受到径向负载的作用而使在上部壳体的圆筒卡合下垂部的卡合钩部与下部壳体的圆筒卡合凸出部的卡合部之间的弹性安装部产生干扰而导致该部位产生滑动磨擦,也由于上、下部壳体至少一方是由所述聚缩醛树脂形成,因此可圆滑地承受该径向负载,不会产生磨擦声。
本发明第7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是在第6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中,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由内径大于该圆筒部外径、外径小于该圆筒卡合凸出部内径的圆板构成,该圆板的上面与该上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滑动接触,该圆板的下面与该下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滑动接触,如此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之间。
采用第7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由于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由所述聚乙烯树脂形成,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之间,可使上、下部壳体与轴承片的滑动圆滑进行,在上、下部壳体与轴承片之间不会产生蠕动现象,从而不会因该蠕动现象引起磨擦声。
本发明第8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是在第1至第5中任一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中,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圆孔的圆板状平面部、从该圆孔周边向径向外方隔开所定间隔设置的圆筒下垂部、向径向外方与该圆筒下垂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下垂部、在该圆筒卡合下垂部的端部内周面形成的卡合钩部,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与所述上部壳体的圆孔同径的通孔的圆板状平面部、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形成的与该通孔内径相同的圆筒部、向径向外方与该圆筒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一体形成的圆筒凸出部、向径向外方与该圆筒凸出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凸出部、以及在该圆筒卡合凸出部的下端外周面形成的卡合部,该上部壳体通过将圆筒下垂部与该下部壳体的圆筒凸出部在径向重叠并将卡合钩部弹性安装在该下部壳体的卡合部上而与下部壳体组合。
采用第8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由于上部壳体是通过将圆筒下垂部与下部壳体的圆筒凸出部在径向重叠并将卡合钩部弹性安装在下部壳体的卡合部上而与下部壳体组合的,因此在该圆筒下垂部与圆筒凸出部之间的重叠部以及卡合钩部与卡合部的弹性安装部因迷宫作用而形成密封部,故可防止尖埃等侵入上、下部壳体间。
又,采用第8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即使因受径向负载而在上部壳体的圆筒下垂部与下部壳体的圆筒凸出部间的重叠部以及圆筒卡合下垂部的卡合钩部与环状凸出部的卡合部间的弹性安装部发生干扰而导致该部位产生滑动磨擦,也因上、下部壳体至少一方由所述聚缩醛树脂形成,故可圆滑承受该径向负载,不会产生磨擦声。
本发明第9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是在第8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中,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由内径大于该圆筒部外径、外径小于该圆筒凸出部内径的圆板构成,该圆板的上面与该上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滑动接触,该圆板的下面与该下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滑动接触,如此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之间。
采用第9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由于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由所述聚缩醛树脂形成,被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之间,因此可圆滑地进行上、下部壳体与轴承片的滑动,在上、下部壳体与轴承片之间不会产生蠕动现象,从而不会因该蠕动现象引起磨擦声。
本发明第10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是在第1至第5中任一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中,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圆孔的圆板状平面部、设在该圆孔周边上且与该圆孔内径相同的第1圆筒下垂部、向径向的外方与该第1圆筒下垂部的外周面隔开所定间隔设于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的第2圆筒下垂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2圆筒下垂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下垂部、在该圆筒卡合下垂直部的端部内周面形成的卡合钩部,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与所述上部壳体的圆孔同径的通孔的圆板状平面部、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经过该通孔和环状肩部而一体形成的第1圆筒凸出部、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向径向外方与该第1圆筒凸出部隔开所定间隔一体形成的第2圆筒凸出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2圆筒凸出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凸出部、在该圆筒卡合凸出的下端外周面形成的卡合部,该上部壳体通过将第1圆筒下垂部与该下部壳体的第1圆筒凸出部在径向重叠、将第2圆筒下垂部与该下部壳体的第2圆筒凸出部在径向重叠、并将卡合钩部弹性安装在该下部壳体的卡合部上而与下部壳体组合。
采用第10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由于上部壳体通过将第1圆筒下垂部与该下部壳体的第1圆筒凸出部在径向重叠、将第2圆筒下垂部与该下部壳体的第2圆筒凸出部在径向重叠、并将卡合钩部弹性安装在该下部壳体的卡合部上而与下部壳体组合,故在该第1圆筒下垂部与第1圆筒凸出部间的重叠部、第2圆筒下垂部与第2圆筒凸出部间的重叠部以及卡合钩部与卡合部间的弹性安装部因迷宫作用而形成密封部,故可防止尖埃等侵入上、下部壳体之间。
又,采用第10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即使因受径向负载而在上部壳体的第1圆筒下垂部与下部壳体的第1圆筒圆筒凸出部间的重叠部、第2圆筒下垂部与第2圆筒凸出部间的重叠部以及圆筒卡合下垂部的卡合钩部与圆筒卡合凸出部的卡合部间的弹性安装部产生干扰而导致该部位产生滑动磨擦,也因上、下部壳体至少一方由所述聚缩醛树脂形成,故可圆滑承受该径向负载,不会产生磨擦声。
本发明第11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是在第10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中,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由内径大于该第1圆筒凸出部外径、外径小于该第2圆筒凸出部内径的圆板构成,该圆板的上面与该上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滑动接触,该圆板的下面与该下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滑动接触,如此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之间,
采用第11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由于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由所述聚乙烯树脂形成,被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之间,因此可圆滑地进行上、下部壳体与轴承片的滑动,在上、下部壳体与轴承片之间不会产生蠕动现象,从而不会因该蠕动现象引起磨擦声。
本发明第12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是在第1至第5中任一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中,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圆孔的圆板状平面部、在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一体形成且与该圆孔内径相同的第1圆筒下垂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1圆筒下垂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一体形成的第2圆筒下垂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2圆筒下垂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一体形成的第3圆筒下垂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3圆筒下垂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圆板状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下垂部、在该圆筒卡合下垂部的端部内周面形成的卡合钩部,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与所述上部壳体的圆孔同径的通孔的圆板状平面部、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经过该通孔和环状肩部一体形成的第1圆筒凸出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1圆筒凸出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一体形成的第2圆筒凸出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2圆筒凸出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一体形成的第3圆筒凸出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3圆筒凸出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凸出部、以及在该圆筒卡合凸出部的下端外周面形成的卡合部,该上部壳体通过将第1圆筒下垂部和第2圆筒下垂部各自与该下部壳体的第1圆筒凸出部和第2圆筒凸出部在径向重叠、将第3圆筒下垂部与该下部壳体的第3圆筒凸出部在径向重叠、并将该圆筒卡合下垂部的卡合钩部弹性安装在该下部壳体的圆筒卡合凸出部的卡合部而与下部壳体组合。
采用第12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上部壳体的第1圆筒下垂部与下部壳体的第1圆筒凸出部间的重叠部、第2圆筒下垂部与第2圆筒凸出部间的重叠部、第3圆筒下垂部与第3圆筒凸出部间的重叠部以及圆筒卡合下垂部的卡合钩部与圆筒卡合凸出部的卡合部间的弹性安装部因迷宫作用而形成密封部,因此,不仅可防止尘埃等侵入上、下部壳体之间,而且即使因受径向负载而使它们产生干扰而导致该部位产生滑动磨擦,也因上、下部壳体至少一方由所述聚缩醛树脂形成,故可圆滑地承受该径向负载,不会产生磨擦声。
本发明第13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是在第12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中,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由内径大于该第2圆筒凸出部外径、外径小于该第3圆筒凸出部内径的圆板构成,该圆板的上面与该上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滑动接触,该圆板的下面与该下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滑动接触,如此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之间。
采用第13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由于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由所述聚乙烯树脂形成,被配置在上、下部壳体之间,因此可圆滑地进行上、下部壳体与轴承片的滑动,在上、下部壳体与轴承片间不会产生蠕动现象,从而不会产生因该蠕动现象造成的磨擦声。
本发明第14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是在第6至第13中任一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中,该下部壳体具有在其下面一体形成的与该通孔内径相同的圆筒部。
另外,在第8至第14技术方案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中,上、下部壳体也都是将该上部壳体的卡合钩部弹性安装在该下部壳体的卡合部上而相互组合的,故其组装作业极其简单。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一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合成树脂制轴承片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一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一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一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一例的剖视图。
图7为以往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的剖视图。
图8为径向负载作用于图7所示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时的剖视图。
下面,参照图示的适用例说明本发明及其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例子。
在图1和图2中,本例的第1实施形态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1具有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100、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200以及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100、200间的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300。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100包括:中央部具有圆孔101的圆板状平面部102、在该圆板状平面部102的外周边上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下垂部103以及在该圆筒卡合下垂部103的端部内周面形成的卡合钩部104。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200包括:中央部具有与所述上部壳体100的圆孔101同径的通孔201的圆板状平面部202、在该圆板状平面部200的上面一体形成的与该通孔201内径相同的圆筒部203、向径向外方与该圆筒部203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202的外周边一体形成并与该圆筒部203及圆板状平面部202的上面配合形成环状凹部204的圆筒卡合凸出部205、以及在该圆筒卡合凸出部205的下端外周面形成的卡合部206。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300由内径大于该下部壳体200的圆筒部203外径、外径小于该圆筒卡合凸出部205内径的圆板构成。该轴承片300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100、200之间,使该下部壳体200的圆筒部203配置在由该轴承片300的内周面所限定的圆孔301内,轴承片300的上面与该上部壳体100的该圆板状平面部102的下面滑动接触,轴承片300的下面与该下部壳体200的圆板状平面部202的上面滑动接触。并且,该上部壳体100通过将该卡合钩部104弹性安装在该下部壳体200的卡合部206上而与下部壳体200组合。
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300的上、下面具有围绕该圆孔301形成的环状凹槽302以及一方端部在该环状凹槽302开口而另一方端部在该轴承片300的外周面开口的多个(本例为6个)放射状凹槽303。该放射状凹槽303沿圆周方向以30°的相位差形成于该轴承片300的上、下面。该环状凹槽302和放射状的凹槽303成为黄油等润滑剂的积存部。
在上述结构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中,上部壳体100和下部壳体200至少一方是由含有所定量比例的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且该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中添加了烯烃系共聚物和官能团的聚缩醛树脂构成,具体来讲,由聚缩醛树脂100重量份、乙烯-丙烯-烯烃橡胶30~70重量%、乙烯基醋酸盐含量为18~40重量%的乙烯-乙烯基醋酸盐共聚物29~70重量%以及乙烯与碳数4~6的烯烃-1的共聚物1~25重量%所构成的烯烃系共聚物0.3~10重量份以及添加了官能团的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0.1~10重量份所构成。
上述聚缩醛树脂特别是在将同种或异种的合成树脂作为对象材料时,磨擦系数、耐磨性等滑动特性优良。即使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因受径向负载而在上部壳体100的圆筒卡合下垂部103的卡合钩部104与下部壳体的圆筒卡合凸出部205的卡合部206间的弹性安装部产生干扰而导致该部位产生滑动磨擦,也可圆滑地承受该径向负载,不会产生磨擦声。
下面,通过将由上述成分组成的聚缩醛树脂用作回转方轴承(上部壳体),并将与回转方轴承相同或不同种的合成树脂用作固定方材料(下部壳体),来试验有无磨擦声。
(回转方轴承A)
将乙烯含量为70重量%的以双环戊二烯为烯烃成分的乙烯-丙烯-烯烃橡胶45重量份、乙烯基醋酸盐含有量为28重量%的乙烯-乙烯基醋酸盐共聚物45重量份以及低密度聚乙烯和己烷-1的共聚物10重量份投入螺旋型挤压机中,在200℃温度下熔化混炼进行反应后,制成颗粒化的烯烃系共聚物。
相对于聚缩醛树脂100重量份,添加上述烯烃系共聚物1重量份和作为官能团添加有无水马来酸的苯乙烯系弹性体1重量份,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后获得混合物。将该混合物投入双轴曲轴式挤压机中,在熔化混炼后制成颗粒化的成形材料。采用螺旋型注射成形机将该成形材料注射成形,制成内径20mm、外径25.6mm、长度10mm的圆筒状轴承,将其作为回转方轴承A。
(回转方轴承B)
相对于聚缩醛树脂100重量份,添加上述烯烃系共聚物1重量份、作为官能团添加了无水马来酸的苯乙烯系弹性体1重量份及作为润滑剂的流动性石蜡1重量份,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注射成形,制成内径20mm、外径25.6mm、长度10mm的圆筒状轴承,将其作为回转方轴承B。
(回转方轴承C)
将用作润滑油剂的含有矿物油3重量%的含油聚缩醛树脂作为成形材料,使用螺旋型注射成形机,将这种成形材料注射成形,制成内径20mm、外径25.6mm、长度10mm的圆筒状轴承,将其作为回转方轴承C。
(固定方材料a)
使用与所述回转方轴承A相同的成形材料,制成边长为30mm、厚度3mm的方形板,将其作为固定方材料a。
(固定方材料b)
使用与所述回转方轴承B相同的成形材料,制成边长为30mm、厚度3mm的方形板,将其作为固定方材料b。
(固定方材料c)
使用与所述回转方轴承c相同的成形材料,制成边长为30mm、厚度3mm的方形板,将其作为固定方材料c。
将上述回转方轴承和固定方材料分别按:(1)回转方轴承A与固定方材料a、(2)回转方轴承A与固定方材料c、(3)回转方轴承B与固定方材料b、(4)回转方轴承C与固定方材料c的组合,在表1所示的试验条件下试验其滑动特性及其有无磨擦声。其试验结果详见表2和表3。
表1
(试验条件)
推力负载:面压5kgf/cm2、以后每10分钟累计负载5kgf/cm2
速度:0.5m/min
周围温度:室温(25℃)
润滑条件:无润滑
表2
面压                 组合(1) 面压               组合(2)
  磨擦系数   磨擦声   磨擦系数     磨擦声
    5     0.09~0.20     无     5  0.11~0.20     无
    10     0.13~0.20     无     10  0.14~0.21     无
    15     0.14~0.20     无     15  0.16~0.22     无
    20     0.16~0.19     无     20  0.17~0.21     无
    25     0.15~0.18     无     25  0.19~0.22     无
    30     0.15~0.18     无     30  0.17~0.19     无
    35     0.15~0.18     无     35  0.17~0.20     无
    40     0.15~0.18     无     40  0.17~0.18     无
    45     0.16~0.18     无     45  0.17~0.19     无
    50     0.16·0.19     无     50  0.16~0.19     无
在上述组合(1)中,面压50kg/fcm2负载后的回转方轴承磨损量为8μm,固定方材料的磨损量为10μm,而在组合(2)中,面压50kgf/cm2负载后的回转方轴承磨损量为7μm,固定方材料磨损量为9μm。
表3
面压                 组合(3) 面压              组合(4)
    磨擦系数     磨擦声   磨擦系数     磨擦声
    5     0.08~0.13     无     5  0.09~0.14     无
    10     0.09~0.14     无     10  0.10~0.16     无
    15     0.11~0.15     无     15  0.11~0.15     无
    20     0.12~0.17     无     20  0.13~0.15     有
    25     0.12~0.17     无     25  0.14~0.17     有
    30     0.12~0.17     无     30  0.14~0.19     有
    35     0.13~0.18     无     35  -     -
    40     0.13~0.18     无     40  -     -
    45     0.13~0.18     无     45  -     -
    50     0.13~0.18     无     50  -     -
在上述组合(3)中,施加面压50kg/fcm2负载后的回转方轴承的磨损量为6μm,固定方材料的磨损量为8μm,而在组合(4)中,施加面压20kgf/cm2负载后产生磨擦声,然后,一直到施加了面压30kg/fcm2的负载为止,磨擦声仍未消失,故在到达面压30kg/fcm2时中止试验。
从上述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由于该上、下部壳体的至少一方由含有一定比例的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且该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中添加了烯烃共聚物和官能团的聚缩醛树脂形成,因此,即使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受径向负载的作用而在上部壳体100的圆筒卡合下垂部103的卡合钩部104与下部壳体200的圆筒卡合凸出部205的卡合部206间的弹性安装部产生干扰并在该部位产生滑动磨擦,也由于可圆滑地承受该径向负载而不会产生因滑动磨擦造成的磨擦声。
配置在上、下部壳体100、200间的轴承片300由极限粘度为10~40dl/g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极限粘度为0.1~5dl/g的低分子量至高分子量聚乙烯组成的聚乙烯树脂构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由相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低分子量至高分子量聚乙烯总重量而具有15~40重量%的聚乙烯树脂构成。
由上述聚乙烯树脂形成的轴承片300配置在由合成树脂组合形成的、当合成树脂相互磨擦时可发挥优良磨擦特性的上、下部壳体100、200之间,在该上、下部壳体100、200与轴承片300之间滑动时,不会产生蠕动现象,可圆滑地滑动,不会产生因该蠕动现象造成的磨擦声。
图3表示本例第2实施形态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该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是在前述第1实施形态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结构的基础上,在下部壳体200的圆板状平面部202的下面一体地形成与该通孔201内径相同的圆筒部207
图4表示本例第3实施形态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包括: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100、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200以及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100、200间的合成树脂制轴承片300。上部壳体1001包括:中央部具有圆孔101的圆板状平面部102、从该圆孔101周边向径向外方隔开所定间隔而在圆板状平面部102的下面一体形成的圆筒下垂部105、为了与该圆筒下垂部105配合形成环状槽106而向径向外方与该圆筒下垂部105隔开所定间隔在该圆板状平面部102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下垂部103、以及在该圆筒卡合下垂部103的端部内周面形成的卡合钩104。下部壳体200包括:中央部具有与所述上部壳体100的圆孔101同径的通孔201的圆板状平面部202、在该圆板状平面部202的上面一体形成的与该通孔201同径的圆筒部203、向径向外方与该圆筒部203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202的上面一体形成并与该圆筒部203及圆板状平面部202的上面配合形成环状凹部204的圆筒凸出部208、为了与该圆筒凸出部208配合形成环状槽209而向径向外方与该圆筒凸出部208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202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凸出部205、以及在该圆筒卡合凸出部205的下端外周面形成的卡合部206。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300由内径大于该圆筒部203的外径、外径小于该圆筒凸出部208的内径的圆板构成。该轴承片300配置该上、下部壳体100、200之间,形成将该圆筒部203配置在由其内周面限定的圆孔301内、轴承片300的上面与该上部壳体100的圆板状平面部102的下面滑动接触、轴承片300的下面与该下部壳体200的圆筒状平面部202的下面滑动接触的状态。并且,该上部壳体100通过将圆筒下垂部105与该下部200的圆筒凸出部208的外周面在径向重叠并将卡合钩部104弹性安装在该下部壳体200的卡合部206而与下部壳体200组合。另外,本例的轴承片300也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形态一样,具有环状凹槽302和放射状凹槽303。
在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中,由于该上部壳体100通过将圆筒下垂部105与该下部200的圆筒凸出部208的外周面在径向重叠并将卡合钩部104弹性安装在该下部壳体200的卡合部206而与下部壳体200组合,因此,在圆筒下垂部105与圆筒凸出部208间的重叠部和卡合钩部104与卡合部206间的弹性安装部因迷宫作用而形成密封部,故可防止尘埃等侵入上、下部壳体100、200之间。
第3实施形态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的上、下部壳体100、200是用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合成树脂组合而成,该种合成树脂在相互磨擦时尤其能发挥优良的磨擦特性,因此,即使该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受径向负载的作用而在上部壳体100的圆筒下垂部105与下部壳体200的圆筒凸出部208间的重叠部以及圆筒卡合下垂部103的卡合钩部104与圆筒卡合凸出部205的卡合部206间的弹性安装部产生干扰而导致该部位产生滑动磨擦,也可圆滑地承受该径向负载,不会在重叠部和弹性安装部产生磨擦声。
又,用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聚乙烯树脂形成的第3实施形态的轴承片300由于被配置在用相互磨擦时能发挥优良磨擦特性的合成树脂组合成的上、下部壳体100、200之间,因此,在该上、下部壳体100、200与轴承片300之间滑动时,不会产生蠕动现象,可圆滑地滑动,不会产生因该蠕动现象造成的异常磨擦声。
图5表示本例第4实施形态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包括: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100、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200以及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100、200间的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300。上部壳体100包括:中央部具有圆孔101的圆板状平面部102、在圆板状平面部102的下面一体形成的与该圆孔101同径的第1圆筒下垂部107、向径向外方与该第1圆筒下垂部107的外周面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102的下面一体形成的第2圆筒下垂部105、为了与该第2圆筒下垂部105配合形成环状槽106而向径向外方与该第2圆筒下垂部105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102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下垂部103、以及在该圆筒卡合下垂部103的端部内周面形成的卡合钩部104。下部壳体200包括:中央部具有与所述上部壳体100的圆孔101同径的通孔201的圆板状平面部202、经过该通孔201和环状肩部201而一体形成的第1圆筒凸出部211、向径向外方与该第1圆筒凸出部211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202的上面一体形成并与该第1圆筒凸出部211及圆板平面部202的上面配合形成环状凹部204的第2圆筒凸出部212、为了与该第2圆筒凸出部212及圆板状平面部202的上面配合形成环状槽209而向径向外方与该第2圆筒凸出部212的外周面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202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凸出部205、以及在该圆筒卡合凸出部205的下端外周面形成的卡合部206。轴承片300由内径大于该下部壳体200的第1圆筒凸出部211的外径、外径小于第2圆筒凸出部212的内径的圆板构成,并被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100、200之间,形成该第1圆筒凸出部211配置在由轴承片300的内周面限定的圆孔301内、轴承片300的上面与该上部壳体100的圆弧状平面部102的下面滑动接触、轴承片300的下面与该下部壳体200的圆板状平面部202的上面滑动接触的状态。并且,该上部壳体100是通过将第1圆筒下垂部107的外周面与下部壳体200的第1圆筒凸出部211的内周面在径向重叠、将第2圆筒下垂部105与该下部壳体200的第2圆筒凸出部212的外周面在径向重叠、并将卡合钩部104弹性地安装在该下部壳体200的卡合部206上而与下部壳体200组合。
在上述第4实施形态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中,由于上部壳体100是通过将第1圆筒下垂部107的外周面与下部壳体200的第1圆筒凸出部211的内周面在径向重叠、将第2圆筒下垂部105与该下部壳体200的第2圆筒凸出部212的外周面在径向重叠、并将卡合钩部104弹性地安装在该下部壳体200的卡合部206上而与下部壳体200组合,因此,在该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的内周面上,在该第1圆筒下垂部107与下部壳体200的第1圆筒凸出部211间的重叠部利用迷宫作用形成密封部,在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的外周面上,在第2圆筒下垂部105与该下部壳体200的第2圆筒凸出部212间的重叠部以及卡合钩部104与卡合部206间的弹性安装部利用迷宫作用形成密封部,因此可防止尘埃等侵入上、下部壳体100、200之间。
第4实施形态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的上、下部壳体100、200由于是用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合成树脂组合而成,该合成树脂在相互磨擦时尤其能发挥优良磨擦特性,因此,即使该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受径向负载的作用而在上部壳体100的第1圆筒下垂部107与下部壳体200的第1凸出部21 1间的重叠部、第2圆筒下垂部105与该下部壳体200的第2圆筒凸出部212间的重叠部以及圆筒卡合下垂部103的卡合钩部104与环状凸出部205的卡合部206间的弹性安装部产生干扰而导致该部位产生滑动磨擦,也可圆滑承受该径向负载,不会在重叠部和弹性安装部产生磨擦声。
又,由于用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聚乙烯树脂形成的第4实施形态的轴承片300配置在由相互磨擦时能发挥优良磨擦特性的上述合成树脂组合形成的上、下部壳体100、200之间,因此,在该上、下部壳体100、200与轴承片300之间滑动时,不会产生蠕动现象,可圆滑地滑动,不会产生因该蠕动现象造成的异常磨擦声。
图6表示本例的第5实施形态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包括: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100、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200、以及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100、200之间的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300。上部壳体100包括:中央部具有圆孔101的圆板状平面部102、在圆板状平面部102的下面一体形成的与该圆孔101内径相同的第1圆筒下垂部107、向径向外方与该第1圆筒下垂部107隔开所定间隔而在圆板状平面部102的下面一体形成并与第1圆筒下垂部107的外周面配合形成环状槽108的第2圆筒下垂部109、向径向外方与该第2圆筒下垂部109隔开所定间隔而在圆板状平面部102的下面一体形成并与该第2圆筒下垂部109及圆板状平面部102的下面配合形成宽幅环状凹槽110的第3圆筒下垂部105、为了与该第3圆筒下垂部105配合形成环状槽106而向径向外方与该第3圆筒下垂部105隔开所定间隔而在圆板状平面部102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下垂部103、以及在该圆筒卡合下垂部103的端部内周面形成的卡合钩部104。下部壳体200包括:中央部具有与所述上部壳体100的圆孔101同径的通孔201的圆板状平面部202、经过该通孔201和环状肩部210在圆板状平面部202的上面一体形成的第1圆筒凸出部211、向径向外方与该第1圆筒凸出部211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202的上面一体形成并与该第1圆筒凸出部211配合形成环状槽213的第2圆筒凸出部214、在该圆板状平面部202的上面向径向外方与该2圆筒凸出部214隔开所定间隔一体形成并与该第2圆筒凸出部214及圆板状平面部202的上面配合形成环状凹槽204的第3圆筒凸出部212、为了与该第3圆筒凸出部212配合形成环状槽209而向径向外方与该第3圆筒凸出部212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202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凸出部205、以及在该圆筒卡合凸出部205的下端外周面形成的卡合部206。轴承片300由内径大于该下部壳体200的第2圆筒凸出部212的外径、外径小于该下部壳体200的第3圆筒凸出部214内径的圆板构成,并被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100、200之间,形成将该下部壳体200的第1、第2圆筒凸出部211、214配置由轴承片300的内周面限定的圆孔301内、轴承片300的上面与该上部壳体100的圆板状平面部102的下面滑动接触、轴承片300的下面与该下部壳体200的圆板状平面部202的上面滑动接触的状态,并且,该上部壳体100是通过将第1及第2圆筒下垂部107及109各自的端部与该下部壳体200的第1及第2圆筒凸出部211及214的端部在径向重叠、将第3圆筒下垂部105的端部与该下部壳体200的第3圆筒凸出部2 12的端部在径向重叠、并将该圆筒卡合下垂部103的卡合钩部104弹性地安装在该下部壳体200的圆筒卡合凸出部205的卡合部206上而与下部壳体200组合。
在上述第5实施形态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中,由于上部壳体100是通过将第1、第2、第3圆筒下垂部107、109、105各自的端部分别与下部壳体200的第1、第2、第3圆筒凸出部211、214、212的端部在径向重叠并将卡合钩部104弹性地安装在卡合部206上而与下部壳体200组合,因此,在该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的内周面侧,在该第1、第2圆筒下垂部107、109与下部壳体200的第1、第2圆筒凸出部212、214间的重叠部利用迷宫作用形成密封部,在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的外周侧,在第3圆筒下垂部105与下部壳体200的第3圆筒凸出部212间的重叠部以及卡合钩部104与卡合部206间的弹性安装部利用迷宫作用形成密封部,故可防止尘埃等侵入上、下部壳体100、200之间。
第5实施形态的上、下部壳体100、200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一样,是由在合成树脂相互间磨擦时尤其能发挥优良磨擦特性的合成树脂组合而成,即使该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受径向负载的作用而在上述壳体100的第1圆筒下垂部107与下部壳体200的第1圆筒凸出部211间的重叠部、第2圆筒下垂部109与该下部壳体200的第2圆筒凸出部214间的重叠部、第3圆筒下垂部105与该下部壳体200的第3圆筒凸出部212间的重叠部以及圆筒卡合下垂部103的卡合钩部104与圆筒卡合凸出部205的卡合部206间的弹性安装部产生干扰而导致该部位产生滑动磨擦,也可圆滑承受该径向负载,不会在重叠部和弹性安装部产生磨擦声。
又由于用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聚乙烯树脂构成的第5实施形态的轴承片300被配置在由相互磨擦时能发挥优良磨擦特性的合成树脂组合而成的上、下部壳体100、200之间,因此,在该上下部壳体100、200与轴承片300之间滑动时,不会产生蠕动现象,可圆滑地滑动,不会产生因该蠕动现象造成的异常磨擦声。
另外,也可在前述第3、第4和第5实施形态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的结构基础上,与第2实施形态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1一样,在下部壳体200的圆板状平面部202的下面一体形成与该通孔201内径相同的圆筒部207。
采用本发明,由于上、下部壳体的至少一方是由含有一定比例的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且这种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添加了烯烃共聚物和官能团的聚缩醛树脂形成,且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间的轴承片由极限粘度为10~40dl/g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极限粘度为0.1~5dl/g的低分子量至高分子量聚乙烯组成的聚乙烯树脂所构成,故在上、下部壳体与轴承片之间进行滑动时,不会发生材料蠕动,可圆滑地滑动,不会因这种蠕动现象造成异常的磨擦声。另外,即使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因受到径向负载的作用而在上、下部壳体的弹性安装部或上、下部壳体的重叠部及弹性安装部产生干扰而导致该部位产生滑动磨擦,也可圆滑地承受该径向负载,不会在重叠部及弹性安装部产生磨擦声。

Claims (14)

1.一种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具备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以及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间的合成树脂制轴承片,该上部壳体通过将其外周边弹性地安装在下部壳体的外周边上而与该下部壳体组合成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该上、下部壳体的至少一方由含有一定比例的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且该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中添加了烯烃共聚物和官能团的聚缩醛树脂形成,该轴承片由极限粘度为10~40dl/g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极限粘度为0.1~5dl/g的低分子量至高分子量聚乙烯组成的聚乙烯树脂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聚缩醛树脂由聚缩醛树脂100重量份、烯烃系共聚物0.3~10重量份和添加了官能团的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0.1~1.0重量份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其特征于,聚缩醛树脂相对于聚缩醛树脂100重量份还含有0.1~10重量份比例的润滑油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烯烃系共聚物由乙烯-丙烯-烯烃橡胶30~70重量%、乙烯基醋酸盐含量为18~40重量%的乙烯-乙烯基醋酸盐共聚物29~70重量%以及乙烯与碳数4~6的烯烃-1的共聚物1~25重量%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在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低分子量至高分子量聚乙烯组成的聚乙烯树脂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含量比例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低分子量至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总重量的15~4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圆孔的圆板状平面部、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下垂部以及在该圆筒卡合下垂部的端部内周面形成的卡合钩部,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与所述上部壳体的圆孔同径的通孔的圆板状平面部、在该圆筒状平面部的上面形成的与该通孔内径相同的圆筒部、向径向外方与该圆筒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凸出部、以及在该圆筒卡合凸出部的下端外周面形成的卡合部,该上部壳体通过将该卡合钩部弹性安装在该下部壳体的卡合部而与下部壳体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由内径大于该圆筒部外径、外径小于该圆筒卡合凸出部内径的圆板构成,并以该圆板的上面与该上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滑动接触、该圆板的下面与该下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滑动接触的状态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圆孔的圆板状平面部、从该圆孔周边向径向外方隔开所定间隔设置的圆筒下垂部、向径向外方与该圆筒下垂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下垂部、在该圆筒卡合下垂部的端部内周面形成的卡合钩部,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与所述上部壳体的圆孔同径的通孔的圆板状平面部、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形成的与该通孔内径相同的圆筒部、向径向外方与该圆筒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一体形成的圆筒凸出部、向径向外方与该圆筒凸出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凸出部、以及在该圆筒卡合凸出部的下端外周面形成的卡合部,该上部壳体通过将圆筒下垂部与该下部壳体的圆筒凸出部在径向重叠并将卡合钩部弹性安装在该下部壳体的卡合部上而与下部壳体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由内径大于该圆筒部外径、外径小于该圆筒凸出部内径的圆板构成,以该圆板的上面与该上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滑动接触、该圆板的下面与该下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滑动接触的状态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圆孔的圆板状平面部、设在该圆孔周边上且与该圆孔内径相同的第1圆筒下垂部、向径向的外方与该第1圆筒下垂部的外周面隔开所定间隔设于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的第2圆筒下垂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2圆筒下垂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下垂部、在该圆筒卡合下垂直部的端部内周面形成的卡合钩部,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与所述上部壳体的圆孔同径的通孔的圆板状平面部、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经过该通孔和环状肩部而一体形成的第1圆筒凸出部、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向径向外方与该第1圆筒凸出部隔开所定间隔而一体形成的第2圆筒凸出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2圆筒凸出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凸出部、在该圆筒卡合凸出的下端外周面形成的卡合部,该上部壳体通过将第1圆筒下垂部与该下部壳体的第1圆筒凸出部在径向重叠、将第2圆筒下垂部与该下部壳体的第2圆筒凸出部在径向重叠、并将卡合钩部弹性安装在该下部壳体的卡合部上而与下部壳体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由内径大于该第1圆筒凸出部外径、外径小于该第2圆筒凸出部内径的圆板构成,以该圆板的上面与该上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滑动接触、该圆板的下面与该下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滑动接触的状态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合成树脂制的上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圆孔的圆板状平面部、在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一体形成且与该圆孔内径相同的第1圆筒下垂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1圆筒下垂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一体形成的第2圆筒下垂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2圆筒下垂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一体形成的第3圆筒下垂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3圆筒下垂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圆板状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下垂部、在该圆筒卡合下垂部的端部内周面形成的卡合钩部,合成树脂制的下部壳体包括:中央部具有与所述上部壳体的圆孔同径的通孔的圆板状平面部、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经过该通孔和环状肩部而一体形成的第1圆筒凸出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1圆筒凸出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一体形成的第2圆筒凸出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2圆筒凸出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一体形成的第3圆筒凸出部、向径向外方与该第3圆筒凸出部隔开所定间隔而在该圆板状平面部的外周边一体形成的圆筒卡合凸出部、以及在该圆筒卡合凸出部的下端外周面形成的卡合部,该上部壳体通过将第1圆筒下垂部和第2圆筒下垂部各自与该下部壳体的第1圆筒凸出部和第2圆筒凸出部在径向重叠、将第3圆筒下垂部与该下部壳体的第3圆筒凸出部在径向重叠、并将该圆筒卡合下垂部的卡合钩部弹性安装在该下部壳体的圆筒卡合凸出部的卡合部而与下部壳体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合成树脂制的轴承片由内径大于该第2圆筒凸出部外径、外径小于该第3圆筒凸出部内径的圆板构成,以该圆板的上面与该上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下面滑动接触、该圆板的下面与该下部壳体的圆板状平面部的上面滑动接触的状态配置在该上、下部壳体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6至13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该下部壳体具有在其下面一体形成的与该通孔内径相同的圆筒部。
CN 01121076 2001-06-14 2001-06-14 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804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21076 CN1258046C (zh) 2001-06-14 2001-06-14 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21076 CN1258046C (zh) 2001-06-14 2001-06-14 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2350A true CN1392350A (zh) 2003-01-22
CN1258046C CN1258046C (zh) 2006-05-31

Family

ID=4664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2107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8046C (zh) 2001-06-14 2001-06-14 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58046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4793B (zh) * 2003-03-25 2010-10-06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支柱滑动轴承
CN101981339A (zh) * 2008-04-02 2011-02-23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推力滑动轴承
CN102132054A (zh) * 2008-08-26 2011-07-20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制推力滑动轴承
CN102652229A (zh) * 2009-12-11 2012-08-29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制的推力滑动轴承
CN102797748A (zh) * 2012-08-15 2012-11-28 宁波三泰轴承有限公司 平面推力轴承
CN103547822A (zh) * 2011-02-23 2014-01-29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
CN104936806A (zh) * 2013-02-07 2015-09-23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悬架支柱轴承
CN107000526A (zh) * 2014-12-12 2017-08-01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推力轴承
CN108350946A (zh) * 2015-11-02 2018-07-31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制滑动轴承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4793B (zh) * 2003-03-25 2010-10-06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支柱滑动轴承
CN101981339A (zh) * 2008-04-02 2011-02-23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推力滑动轴承
US8931958B2 (en) 2008-08-26 2015-01-13 Oiles Corporation Synthetic resin-made thrust sliding bearing
CN102132054A (zh) * 2008-08-26 2011-07-20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制推力滑动轴承
US9370983B2 (en) 2008-08-26 2016-06-21 Oiles Corporation Synthetic resin-made thrust sliding bearing
CN102132054B (zh) * 2008-08-26 2015-11-25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制推力滑动轴承
CN102652229B (zh) * 2009-12-11 2016-08-03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制的推力滑动轴承
CN102652229A (zh) * 2009-12-11 2012-08-29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制的推力滑动轴承
CN103547822A (zh) * 2011-02-23 2014-01-29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
CN105221562A (zh) * 2011-02-23 2016-01-06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
CN103547822B (zh) * 2011-02-23 2016-03-30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
CN105221562B (zh) * 2011-02-23 2018-09-14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
CN102797748A (zh) * 2012-08-15 2012-11-28 宁波三泰轴承有限公司 平面推力轴承
CN104936806A (zh) * 2013-02-07 2015-09-23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悬架支柱轴承
CN107000526A (zh) * 2014-12-12 2017-08-01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推力轴承
CN107000526B (zh) * 2014-12-12 2019-07-23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推力轴承
CN108350946A (zh) * 2015-11-02 2018-07-31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制滑动轴承
US10384507B2 (en) 2015-11-02 2019-08-20 Oiles Corporation Synthetic resin-made sliding bea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8046C (zh) 2006-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8046C (zh) 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
JP5704625B2 (ja) 合成樹脂製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KR101572604B1 (ko) 합성수지제 스러스트 슬라이딩 베어링
CN1293173C (zh) 润滑脂以及封入润滑脂的轴承
CN1806131A (zh) 滑动轴承
CN104968955B (zh) 合成树脂制滑动轴承
CN1201099C (zh) 具有阻尼的悬挂支柱
JP4613379B2 (ja) 合成樹脂製スラスト軸受
EP2530341B1 (en) Member for rolling bearing and rolling bearing
CN105980723A (zh) 滑动轴承
CN1623044A (zh) 具有小力矩的高性能球窝接头
JP5858079B2 (ja) 合成樹脂製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US8672556B2 (en) Member for rolling bearing and rolling bearing
JP3629344B2 (ja) 固形潤滑剤充填転がり軸受
KR100809111B1 (ko) 합성수지제 스러스트 베어링
CN1788071A (zh) 固体润滑剂和滑动部件
CN117062992A (zh) 滚动轴承用保持架及组装有保持架的滚动轴承
JP2008297372A (ja) 多孔性固形潤滑剤封入軸受
JP2008031228A (ja) カプセル含有合成樹脂部材及び転動装置
JPS6140260B2 (zh)
JPS5924286B2 (ja) 無給油軸受
JP2008169926A (ja) カプセル含有合成樹脂組成物及び保持器及び転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