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1112A - 多载波通信装置和多载波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载波通信装置和多载波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1112A
CN1381112A CN01801395A CN01801395A CN1381112A CN 1381112 A CN1381112 A CN 1381112A CN 01801395 A CN01801395 A CN 01801395A CN 01801395 A CN01801395 A CN 01801395A CN 1381112 A CN1381112 A CN 1381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arrier
peak power
sequence
peak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1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北川惠一
须增淳
加藤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81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11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04L27/2623Reduction thereof by cli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04L27/2615Reduction thereof using coding

Abstract

串行/并行变换部101将一序列的发送数据变换成多个序列的发送数据,将第1序列和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分别输出到纠错编码部102和103,将第2序列和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输出到IFFT部106。IFFT部106用第2序列和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以及纠错编码处理后的第1序列和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来生成OFDM信号。峰值检测部107检测生成的OFDM信号的峰值功率。IFFT部106在检测出的峰值功率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用来自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的峰值抑制信号代替第1序列和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来对OFDM信号进行再生成。

Description

多载波通信装置和多载波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载波传输方式的通信装置,特别涉及抑制峰值功率的多载波传输方式的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抑制峰值功率的多载波传输方式的通信装置,有披露于信学技报RCS99-144(1999-11)‘使用多载波传输中的奇偶载波的峰值功率抑制方式’的装置。以下,说明上述现有的多载波传输方式的通信装置。
在多载波传输方式中,存在对应于平均功率的峰值功率与载波数成比例增大的缺点。因此,由于功率放大器中的非线性失真的影响大,所以对带外的频谱发射增加。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出现超过某个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时刻,产生与多载波信号相位相反的补偿信号,生成将该信号配置在被称为补偿载波(奇偶载波)的指定载波(与用于传输信息信号的载波分开设置的载波)中的多载波信号。由此,可以抑制多载波信号的峰值功率。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多载波传输方式的通信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即,通过在补偿载波中配置补偿信号,尽管能够抑制多载波信号的峰值功率,但该补偿载波部分使用于传输信息信号的载波(以下称为‘信息载波’)的总数减少。即,补偿载波是有助于抑制峰值功率的载波,而不是有助于信息传输的载波。其结果,在上述现有的多载波传输方式的通信装置中,存在传输效率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载波通信装置,可抑制传输效率的下降,并且抑制峰值功率。
本发明人着眼于用于仅传输抑制峰值功率的信号的载波在多载波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能够用作用于传输信息信号的载波,在多载波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通过将所有的载波用于信息信号的传输,发现可以抑制传输功率的降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如下实现:在多载波信号中未产生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将信息信号重叠在所有的载波上,而在多载波信号中产生了峰值功率的情况下,通过对所有载波中的指定载波重叠用于抑制峰值功率的信号来代替信息信号。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包括本发明实施例1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2表示与包括上述实施例1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3A表示输入到包括上述实施例1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中的IFFT部的发送数据状况示例的模式图;
图3B表示输入到包括上述实施例1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中的IFFT部的发送数据状况示例的模式图;
图4表示包括本发明实施例2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5表示包括本发明实施例3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6表示与包括上述实施例3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
图7表示包括本发明实施例4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用于实施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以使用的子载波数目为4个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不仅设有仅固定传输峰值抑制信号的子载波和仅传输信息信号的子载波,而且设有传输峰值抑制信号和信息信号两者的子载波,以及仅传输信息信号的子载波。
图1表示包括本发明实施例1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在图1中,串并行(以下称为‘S/P’)变换部101将一序列的发送数据变换成多个序列(这里,作为示例为4序列)的发送数据。这里的序列数与总子载波数相当。这里,为了简便,将图1所示的多个序列的发送数据从上部到下部方面称为第1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
S/P变换部101将标准速率的发送数据送至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nverseFast Fourier Transform;以下称为‘IFFT’)部106作为第2序列的发送数据和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此外,S/P变换部101将低速率的发送数据分别送至纠错编码部102和纠错编码部103作为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和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
纠错编码部102和纠错编码部103分别对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和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进行规定的纠错编码处理,将纠错编码处理后的发送数据分别送至开关104和开关105。
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根据后述的峰值检测部107的检测结果,来产生与开关104和开关105对应的峰值抑制信号。有关峰值抑制信号的细节将后述。
开关104接受后述的峰值检测部107的控制,对IFFT部106输出来自纠错编码部102的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或来自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的峰值抑制信号。开关105接受后述的峰值检测部107的控制,对IFFT部106输出来自纠错编码部103的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或来自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的峰值抑制信号。
IFFT部106接受后述的峰值检测部107的控制,用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或用第2序列的发送数据、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和两个峰值抑制信号,通过以码元为单位进行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处理,来进行频分复用处理。
IFFT部106通过该频分复用处理,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以码元为单位来生成重叠了子载波的OFDM信号(多载波信号),或第2序列的发送数据、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和两个峰值抑制信号以码元为单位来生成重叠在子载波的OFDM信号(多载波信号),将生成的码元单位的OFDM信号送至峰值检测部107。这里,为了简化说明,设重叠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或峰值抑制信号的子载波为‘第1子载波’,重叠第2序列的发送数据的子载波为‘第2子载波’,重叠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的子载波为‘第3子载波’,而重叠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或峰值抑制信号的子载波为‘第4子载波’。
峰值检测部107以码元为单位来测定来自IFFT部106的OFDM信号的功率,对于各码元中的OFDM信号,检测是否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峰值检测部107在OFDM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将未产生该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送至D/A变换部110。
峰值检测部107在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将产生了该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暂时存储,并且如下控制IFFT部106、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开关104和开关105。
即,首先,峰值检测部107对IFFT部106进行控制,使得再生成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而且,峰值检测部107对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进行控制,使得产生峰值抑制信号。
峰值检测部107对开关104进行控制,使得将来自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的峰值抑制信号输出到IFFT部106来代替来自纠错编码部102的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同时对开关105进行控制,使得将来自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的峰值抑制信号输出到IFFT部106来代替来自纠错编码部103的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
由此,IFFT部106使用第2序列的发送数据、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和两个峰值抑制信号,可以再生成峰值检测部107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IFFT部106使用的上述第2序列的发送数据和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分别与产生了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第2序列的发送数据和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相同。
峰值检测部107在用IFFT部106再生成的OFDM信号依然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在第1重复数达到规定数之前,对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产生峰值抑制信号,并且对IFFT部106进行控制,使得产生了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的再生成持续。此时,峰值检测部107在第1重复数达到了规定数时,将暂时保持的该码元中的OFDM信号送至消波电路109。
消波电路109对来自峰值检测部107的OFDM信号进行消波处理,将消波处理后的OFDM信号送至D/A变换部110。
D/A变换部110通过对来自峰值检测部107或消波电路109的OFDM信号进行D/A变换处理,将OFDM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
乘法部112通过将变换为模拟信号的OFDM信号和来自振荡器111的本机信号相乘,对变换为模拟信号的OFDM信号进行调制处理。调制处理后的OFDM信号经天线113发送到通信对方。
图2表示与包括本发明实施例1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在图2中,从通信对方发送的信号由天线201接收。上述通信对方也包括图1所示的结构。
乘法部203通过将天线201接收的信号(接收信号)和来自振荡器202的本机信号相乘,来生成解调信号。A/D变换部204通过对来自乘法部203的解调信号进行A/D变换处理,将解调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
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以下称为‘FFT’)部205通过对变换为数字信号的解调信号进行FFT(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提取由各子载波(即,第1子载波~第4子载波)传输的信号。这里,为了简化说明,设第1子载波~第4子载波传输的信号分别为‘第1解调信号’~‘第4解调信号’。
该FFT部205将第1解调信号和第4解调信号分别送至纠错解码部206和纠错解码部207,将第2解调信号和第3解调信号送至并串行(以下称为‘P/S)变换部208。
纠错解码部206对第1解调信号进行纠错解码处理,将纠错解码处理后的第1解调信号送至P/S变换部208。纠错解码部207对第4解调信号进行纠错解码处理,将纠错解码处理后的第4解调信号送至P/S变换部208。纠错解码部206和纠错解码部207使用的纠错解码处理与通信对方使用的纠错编码处理相对应。
P/S变换部208将多个序列的解调信号(即,纠错解码处理后的第1解调信号和第4解调信号,以及第2解调信号和第3解调信号)变换成一序列的解码数据。
下面,参照图1和图2以及图3(a)和图3(b)来说明包括本实施例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工作情况和与该发送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接收装置的工作情况。图3(a)和图3(b)是表示输入到包括本发明实施例1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中的IFFT部106的发送数据状况示例的模式图。
在图1中,一序列的发送数据通过S/P变换部101变换为第1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第2序列的发送数据和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的信息传输速度设为标准速率被送至IFFT部106。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和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的信息传输速度设为低速率并被分别送至纠错编码部102和纠错编码部103。这里,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和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与第2序列的发送数据和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相比为低速率的原因在于,为了使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和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的纠错编码处理后的速率与第2序列的发送数据和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的速率相等。
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和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分别通过纠错编码部102和纠错编码部103进行规定的纠错编码处理。这里,作为上述规定的纠错编码处理,可以使用块代码(汉明码、BCH码、里德索罗蒙码(Reed-Solomon code)或法耳码(Fire code)等)的纠错编码处理,也可以使用卷积码(特播码(Turbocode)、自正交码、海戈巴格码(Hagelbarger code)或岩垂码等)的纠错编码处理。
由纠错编码部102和纠错编码部103进行了纠错编码处理的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和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被分别送至开关104和开关105。进行了纠错编码处理的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和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的速率通过该纠错处理与第2序列的发送数据和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的速率相等。
本装置在通常状态(在IFFT部106生成的OFDM信号中,峰值检测部107未检测出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的情况下,由峰值检测部107进行控制,使得开关104和开关105分别将来自纠错编码部102的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和来自纠错编码部103的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输出到IFFT部106。由此,第1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被输入到IFFT部106。输入到IFFT部106的第1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成为完全相同的速率(参照图3(a))。
IFFT部106用第1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来进行IFFT处理(即,频分复用处理)。通过该频分复用处理,生成将第1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分别重叠在第1子载波~第4子载波中的OFDM信号。生成的OFDM信号被送至峰值检测部107。
峰值检测部107以码元为单位来测定来自IFFT部106的OFDM信号的功率,在各码元中的OFDM信号中,检测是否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
在来自IFFT部106的OFDM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未产生该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被送至D/A变换部110。
相反,在来自IFFT部106的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产生了该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被暂时存储,并且本装置从通常状态转换到峰值抑制状态。例如,参照图3(a),在码元301中的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该码元301中的OFDM信号被暂时存储,并且本装置从通常状态转换到峰值抑制状态。码元301中的OFDM信号作为第1序列~第4序列的信号是通过分别使用信号‘S1’~信号‘S4’的IFFT处理生成的信号。
本装置在转换到峰值抑制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以下的处理。即,从峰值检测部107对IFFT部106送出再生成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的控制信号。而且,从峰值检测部107对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送出对开关104和开关105输出峰值抑制信号的控制信号。从峰值检测部107对开关104送出将来自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的峰值抑制信号输出到IFFT部106来代替来自纠错编码部102的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的控制信号,并且从峰值检测部107对开关105送出将来自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的峰值抑制信号输出到IFFT部106来代替来自纠错编码部103的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的控制信号。
从峰值检测部107接收到上述控制信号的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产生与开关104和开关105对应的峰值抑制信号。
这里,峰值检测部107产生的峰值抑制信号是如下的信号。即,产生适当的(随机的)信号来作为置换为第1序列和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的信号。可以使输出到开关104和开关105的峰值抑制信号为彼此相同的信号,也可以为彼此不同的信号。其中,该适当的信号按照IFFT部106的电路规模,从①振幅和相位不受限制的信号、②振幅受限制的信号、③相位受限制的信号、④振幅和相位受限制的信号等中选择。
特别在作为峰值抑制信号使用④的情况(即,所以振幅和相位受限制的QPSK方式等的信号情况)下,如果总子载波数少,那么预先脱机运算IFFT运算结果,可以将该运算结果作为查阅表来存储。其结果,通过使用查阅表,根据输入到IFFT部106的信号,可唯一地获得IFFT运算结果。由此,可以减少IFFT部106中的运算量,并且可以减小IFFT部106的电路规模。
而且,在作为峰值抑制信号使用②或③的情况下,由于向IFFT部106输入的信号被限定,所以能够简化进行IFFT运算的运算器,而且也可以预先脱机运算IFFT运算结果。由此,可以减小IFFT部的电路规模。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峰值抑制信号,使用适当的(随机的)信号来生成OFDM信号,在生成的OFDM信号中依然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作为峰值抑制信号,采用使用与上述对应的其他适当的(随机)信号来生成OFDM信号的步骤。
其结果,峰值抑制信号与第2序列和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一起被输入到IFFT部106,来代替第1序列和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例如,参照图3(b),为了再生成上述码元301中的OFDM信号,分别将峰值抑制信号‘P1’和峰值抑制信号‘P2’与信号‘S2’和信号‘S3’一起输入到IFFT部106,来代替信号‘S1’和信号‘S4’。信号‘S2’和信号‘S3’在上述的通常状态时(图3(a))分别是与输入到IFFT部106的信号‘S2’和信号‘S3’相同的信号。
IFFT部106根据来自峰值检测部107的控制信号来识别本装置转换到峰值抑制状态。其结果,IFFT部106再生成峰值检测部107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码元301)中的OFDM信号。即,生成峰值抑制信号被重叠在第1子载波和第4子载波上、第2序列和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被分别重叠在第2子载波和第3子载波上的OFDM信号。例如,参照图3(b),生成峰值抑制信号‘P1’和峰值抑制信号‘P2’被分别重叠在第1子载波和第4子载波上、信号‘S2’和信号‘S3’被分别重叠在第2子载波和第3子载波上的OFDM信号。
这里,由于输入到IFFT部106的峰值抑制信号是适当的(随机的)信号,所以是有可能抑制IFFT部106生成的OFDM信号的峰值功率的某个信号。因此,IFFT部106再生成的OFDM信号是有可能抑制峰值功率的信号。
如上所述,IFFT部106再生成的OFDM信号通过峰值检测部107来检测是否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在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该再生成的OFDM信号被送至D/A变换部110。
相反,在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依然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从峰值检测部107对IFFT部106送出再生成对应码元中的OFDM信号的控制信号,从峰值检测部107对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再次送出将峰值抑制信号输出到开关104和开关105的控制信号。此时,峰值检测部107使OFDM信号的再生成的第1重复数增加。
接收到该控制信号的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再次产生与开关104和开关105对应的峰值抑制信号。其中,此时,作为峰值抑制信号,产生与上述适当的信号对应的其他适当的信号。
其结果,IFFT部106用新的峰值抑制信号再生成峰值检测部107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如上所述,再生成的OFDM信号通过峰值检测部107进行是否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检测。
以后,在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不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之前,将峰值抑制信号更新为其他适当的信号,并且重复进行如上述的同一码元中的OFDM信号的再生成。其中,在第1重复数达到了规定数的情况下,通过峰值检测部107将暂时存储的OFDM信号送至消波电路109。
该暂时存储的OFDM信号由消波电路109进行消波处理。作为消波电路109中的消波处理,可以使用将OFDM信号中的阈值以上的功率切除的方式,或通过使OFDM信号的整体电平下降来使该OFDM信号的功率达到阈值以下的方式等。
消波处理过的OFDM信号被送至D/A变换部110。其结果,本装置从峰值抑制状态转换到通常状态。
D/A变换部110将来自峰值检测部107或消波电路109的OFDM信号通过进行D/A变换处理而变换成模拟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的OFDM信号在乘法部112中通过与来自振荡器111的本机信号相乘来进行调制处理。调制处理后的OFDM信号经天线113发送到图2所示的接收装置。
在图2中,从包括本实施例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由天线201接收。天线201接收的信号(接收信号)在乘法部203中通过与来自振荡器202的本机信号相乘来生成解调信号。生成的解调信号在A/D变换部204中通过进行A/D变换处理而变换成数字信号。
变换成数字信号的解调信号在FFT部205中通过进行FFT处理,提取由第1子载波~第4子载波传输的各信号。即,FFT部205提取第1解调信号~第4解调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提取出的第1解调信号~第4解调信号分别与图3(b)所示的通过第1子载波~第4子载波重叠的信号相当。
第1解调信号和第4解调信号在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成为包含峰值抑制信号的信号。例如,参照图3(b),第1解调信号和第4解调信号在码元301中包含峰值抑制信号而不是通常的信息信号。该峰值抑制信号通过本接收装置成为不需要的干扰信号分量。因此,第1解调信号和第4解调信号照这样有可能成为包含差错的信号。
因此,第1解调信号和第4解调信号被分别送至纠错解码部206和纠错解码部207。而且,第2解调信号和第3解调信号同时被送至P/S变换部208。
第1解调信号和第4解调信号分别由纠错解码部206和纠错解码部207进行纠错解码处理。由此,与第1解调信号和第4解调信号中的峰值抑制信号对应的部分被校正为适当的信号。例如,参照图3(a)和图3(b),第1解调信号中的信号‘P1’和信号‘P2’通过纠错处理,分别被校正为发送装置中的纠错编码处理前的信息信号。纠错处理后的第1解调信号和第4解调信号被送至P/S变换部208。
P/S变换部208将第2解调信号和第3解调信号、以及纠错解码处理后的第1解调信号和第4解调信号变换成一序列的解码数据。以上是包括本实施例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的工作情况和与该发送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接收装置的工作情况。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不设置仅固定地传输峰值抑制信号的子载波和仅传输信息信号的子载波,而设有传输峰值抑制信号和信息信号两者的补偿用子载波和仅传输信息信号的信息用子载波。
而且,在通常状态中,对于信息用子载波重叠通常速率的信息信号,对于补偿用子载波重叠对速率比通常速率低的信息信号实施了纠错编码处理的信号。另一方面,在峰值抑制状态中,对补偿用子载波重叠峰值抑制信号,而对信息用子载波重叠与通常状态相同的信息信号。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峰值抑制状态中,通过将峰值抑制信号重叠在补偿用子载波上,可以可靠地抑制OFDM信号中的峰值功率,并且在通常状态中,通过将信息信号重叠在所有的子载波(信息用子载波和补偿用子载波)上,可以抑制传输效率的下降。
而且,补偿用子载波传输的信号在峰值抑制时成为包含峰值抑制信号(即,错误的信号)而不是信息信号,而该补偿用子载波上重叠的信息信号被实施纠错编码处理。由此,该补偿用子载波传输的信号通过接收装置实施纠错解码处理,成为校正了差错部分(峰值抑制信号的部分)的信号。即,补偿用子载波中重叠的信息信号由接收端装置以良好的状态来接收。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提供抑制传输效率下降,并且抑制峰值功率的多载波通信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以使用的子载波的数目为4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使用的子载波的数目。在本实施例中,以使用了两个重叠信息信号和峰值抑制信号的补偿用子载波(在本实施例中为第1子载波和第4子载波)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根据峰值抑制信号的峰值功率抑制状况等各种条件,可以变更补偿用子载波的数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不设置仅固定地传输峰值抑制信号的子载波和仅传输信息信号的子载波,而设置仅用于传输信息信号的子载波,在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将该子载波中规定数目的子载波用作停止传输信息信号的子载波。
以下,参照图4来说明包括本实施例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图4是表示包括本发明实施例2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对于图4中的与实施例1(图1)相同的结构附以与图1中结构相同的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4中,峰值检测部401与实施例1的峰值检测部107同样,以码元为单位来测定来自IFFT部106的OFDM信号的功率,对于各码元中的OFDM信号检测是否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该峰值检测部401在以下方面与实施例1的峰值检测部107有所不同。
即,峰值检测部401在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将产生了该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暂时存储,将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通知发送停止部402,对IFFT部106进行控制,使得再生成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
发送停止部402在根据来自峰值检测部401的通知识别出在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对开关104进行控制,使得停止从纠错编码部102向IFFT部106输出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同时对开关105进行控制,使得停止从纠错编码部103向IFFT部106输出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
峰值检测部401在IFFT部106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依然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将暂时保持的对应码元中的OFDM信号送至消波电路109。
另一方面,对于与包括本实施例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接收装置来说,由于与实施例1(图2)说明的装置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下面,再次参照图4来说明包括本实施例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的工作情况。本装置在通常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发送停止部402来控制开关104和开关105,使得将来自纠错编码部102的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和来自纠错编码部103的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输出到IFFT部。
IFFT部106使用第1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来进行IFFT处理(即频分复用处理)。通过该频分复用处理,来生成使第1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分别重叠在第1子载波~第4子载波上的OFDM信号。生成的OFDM信号被送至峰值检测部401。
峰值检测部401以码元为单位来测定来自IFFT部106的OFDM信号的功率,在各码元中的OFDM信号中,检测是否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
在来自IFFT部106的OFDM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将未产生该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送至D/A变换部110。
相反,在来自IFFT部106的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在产生了该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被暂时存储,同时本装置从通常状态转换到峰值抑制状态。
本装置在转换到峰值抑制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以下的处理。即,从峰值检测部401对IFFT部106送出再生成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的控制信号。
而且,从峰值检测部401对发送停止部402通知在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由此,开关104由发送停止部402来控制,使得停止从纠错编码部102对IFFT部106输出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同样,开关105由发送停止部402来控制,使得停止从纠错编码部103对IFFT部106输出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
其结果,IFFT部106仅在输入了第2序列和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的状态时,由峰值检测部401生成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即,生成将第2序列和第3序列的发送数据仅分别重叠在第2子载波和第3子载波上的OFDM信号。
这里,没有任何信号重叠在第1子载波和第4子载波上。换句话说,在第1子载波和第4子载波上可以重叠振幅大致为零的信号。由此,重叠信息信号的子载波的数目从4个减少到2个。因此,IFFT部106再生成的OFDM信号成为峰值功率被抑制的信号。
如上所述,IFFT部106再生成的OFDM信号通过峰值检测部401进行是否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检测。在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该再生成的OFDM信号被送至D/A变换部110。相反,在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依然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上述暂时存储的OFDM信号被送至消波电路109。然后,本装置从峰值抑制状态转换成通常状态。
消波电路109和D/A变换部110的细节与实施例1相同。从包括本实施例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后的OFDM信号经天线113由图2所示的接收装置接收。
参照图2,如实施例1说明的那样,FFT部205通过将变换成数字信号的解调信号进行FFT处理。来提取由第1子载波~第4子载波传输的各信号。即,FFT部205提取第1解调信号~第4解调信号。
分别由第1子载波和第4子载波传输的第1解调信号和第4解调信号在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成为包含差错的信号。因此,第1解调信号和第4解调信号照这样有可能成为包含差错的信号。
因此,第1解调信号和第4解调信号被分别送至纠错解码部206和纠错解码部207,进行纠错解码处理。由此,第1解调信号和第4解调信号中的错误部分被校正为合适的信号。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设置仅固定地传输峰值抑制信号的子载波和仅传输信息信号的子载波,而设置仅用于传输信息信号的信息用子载波,在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将该子载波中的规定数目的指定子载波用作停止传输信息信号的子载波。
而且,在通常状态中,对于指定子载波来说,重叠对速率比通常速率低的信息信号实施了纠错编码处理的信号,而对于指定子载波以外的信息用子载波来说,重叠通常速率的信息信号。另一方面,在峰值抑制状态中,在指定子载波上不重叠信息信号,仅在其他信息用子载波上重叠信息信号。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峰值抑制状态中,通过不在指定子载波上重叠信息信号,可以可靠地抑制OFDM信号中的峰值功率,并且在通常状态中,通过在所有的子载波上重叠信息信号,可以抑制传输效率的下降。
而且,由指定子载波传输的信号在峰值抑制时不包含信息信号,而对在该指定载波上重叠的信息信号实施纠错编码处理。由此,通过该指定子载波传输的信号通过接收端装置实施纠错解码处理,成为差错部分(未重叠信息信号的部分)被校正的信号。即,指定子载波上重叠的信息信号由接收端装置以良好的状态接收。
于是,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提供抑制传输效率下降,并且抑制峰值功率的多载波通信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以使用的子载波的数目为4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使用的子载波的数目。在本实施例中,以在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中止传输信息信号的指定子载波的数目为2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根据中止传输信息信号的峰值功率抑制状况等各种条件,可以变更指定子载波的数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不设置仅固定传输峰值抑制信号的子载波和仅传输信息信号的子载波,而在将所有的子载波作为可传输峰值抑制信号和信息信号两者的子载波来设置后,在通常状态时,将信息信号重叠在所有子载波上,而在峰值抑制状态时,将峰值抑制信号重叠在从所有子载波中选择出的子载波上。
以下,参照图5来说明包括本实施例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通信装置。图5是表示包括本发明实施例3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对于图5中的与实施例1(图1)相同的结构附以与图1中结构相同的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5中,S/P变换部501与实施例1中的S/P变换部101同样,将一序列的发送数据变换成多个序列(这里,作为示例为4序列)的发送数据。这里,为了方便,将图5所示的多个序列的发送数据从上部到下部称为第1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该S/P变换部501将第1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作为速率完全相同的发送数据,分别送至开关504~开关507。
峰值检测部503与实施例1中的峰值检测部107同样,以码元为单位来测定来自IFFT部106的OFDM信号的功率,对于各码元中的OFDM信号检测是否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
该峰值检测部503在OFDM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将未产生该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送至D/A变换部110。
该峰值检测部503在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将产生了该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暂时存储,将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通知补偿载波决定部502,对IFFT部106进行控制,使得再生成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对峰值抑制控制信号生成部108进行控制,使得产生峰值抑制信号。
而且,该峰值检测部503在IFFT部106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依然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在第2重复数达到规定数之前,对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产生峰值抑制信号,并且对IFFT部106进行控制,使得持续再生成产生了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此时,峰值检测部503在第2重复数达到规定数时,将暂时保持的对应码元中的OFDM信号送至消波电路109。
补偿载波决定部502根据来自峰值检测部503的通知内容,即根据在IFFT部106生成的OFDM信号中是否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来进行与开关504~开关507对应的切换控制。
图6是表示与包括本发明实施例3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对于图6中的与实施例1(图2)相同的结构附以与图2中结构相同的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在图6中,从FFT部205提取的第1解调信号~第4解调信号与实施例1不同,都不进行纠错解码处理就被送至P/S变换部208。
下面,再次参照图5来说明包括本实施例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的工作情况。本装置在通常状态情况下,由补偿载波决定部502来控制开关504~开关507,使得将来自S/P变换部501的第1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输出到IFFT部106。
IFFT部106使用第1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来进行IFFT处理(即频分复用处理)。通过该频分复用处理,生成将第1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分别重叠在第1子载波~第4子载波上的OFDM信号。生成的OFDM信号被送至峰值检测部503。
峰值检测部503以码元为单位来测定来自IFFT部106的OFDM信号的功率,在各码元中的OFDM信号中,检测是否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
在来自IFFT部106的OFDM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将未产生该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送至D/A变换部110。
相反,在来自IFFT部106的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将产生了该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暂时储存,同时本装置从通常状态转换到峰值抑制状态。
在本装置转换到峰值抑制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以下的处理。即,从峰值检测部503对IFFT部106送出再生成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的控制信号,从峰值检测部503对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送出产生峰值抑制信号的控制信号。
接收了上述控制信号的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输出对应于开关504~开关507的峰值抑制信号。对于这里的峰值抑制信号来说,由于与实施例1中的峰值抑制信号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而且,从峰值检测部503对补偿载波决定部502通知在IFFT部106生成的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
通过接受了该通知的补偿载波决定部502来控制开关504~开关507中的某一个(这里,作为示例为开关504),使得将来自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的峰值抑制信号输出到IFFT部106来代替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
然后,IFFT部106再生成在峰值检测部503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即,生成峰值抑制信号被重叠在第1子载波上、第2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被分别重叠在第2子载波~第4子载波上的OFDM信号。对于IFFT运算中的峰值抑制信号产生的效果,由于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上所述,IFFT部106再生成的OFDM信号通过峰值检测部503进行是否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检测。在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该再生成的OFDM信号被送至D/A变换部110。
相反,在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依然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从峰值检测部503对IFFT部106再次送出再生成上述码元中的OFDM信号的控制信号,从峰值检测部503对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再次送出将峰值抑制信号输出到开关504至开关507的控制信号。此时,峰值检测部503使再生成OFDM信号的第1重复数增加。
接收了该控制信号的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再次产生对应于开关504至开关507的峰值抑制信号。但是,此时,作为峰值抑制信号,产生与上述适当的信号对应的其他适当的信号。
其结果,IFFT部106将新的峰值抑制信号重叠在第1子载波上,再生成在峰值检测部503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如上所述,再生成的OFDM信号通过峰值检测部503进行是否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检测。
以后,在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之前,将峰值抑制信号更新为其他适当的信号,并且重复进行如上所述的再生成同一码元中的OFDM信号。其中,在第1重复数达到规定数的情况下,从峰值检测部503对IFFT部106再次送出再生成上述码元中的OFDM信号的控制信号,从峰值检测部503对补偿载波决定部502再次通知在IFFT部106生成的OFDM信号中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此时,峰值检测部503增加再生成OFDM信号的第2重复数,并且使第1重复数复位。
这次通过接受了该通知的补偿载波决定部502来控制除了开关504以外的开关505~开关507中的某一个(这里,作为示例为开关505),使得将来自峰值抑制信号产生部108的峰值抑制信号输出到IFFT部106来代替第2序列的发送数据。
然后,通过IFFT部106再生成如上述那样的OFDM信号,并且如上所述,再生成的OFDM信号由峰值检测部503进行是否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检测。
以后,在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之前,将峰值抑制信号更新为其他适当的信号,并且重复进行如上所述的再生成同一码元中的OFDM信号。其中,在第1重复数达到规定数的情况下,从峰值检测部503对IFFT部106再次送出再生成上述码元中的OFDM信号的控制信号,从峰值检测部503对补偿载波决定部502再次通知在IFFT部106生成的OFDM信号中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此时,峰值检测部503增加再生成OFDM信号的第2重复数,并且使第1重复数复位。
然后,在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之前,切换输出峰值抑制信号来代替信息信号的开关,并且重复进行再生成上述的同一码元中的OFDM信号。其中,在上述第2重复数达到规定数的情况下,暂时存储在峰值检测部503中的OFDM信号被送至消波电路109。然后,本装置从峰值抑制状态转换为通常状态。
从包括本实施例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处理后的OFDM信号经天线113被图6所示的接收装置接收。
参照图6,FFT205如实施例1中说明的那样,通过对变换为数字信号的解调信号进行FFT处理,提取由第1子载波~第4子载波传输的各信号。即,FFT部205提取第1解调信号~第4解调信号。
在第1子载波~第4子载波分别传输的第1解调信号~第4解调信号中,在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有可能存在包含差错(峰值抑制信号)的码元。但是,在多少容许差错的情况(例如,输入到图5所示的发送装置中的S/P变换部501的发送数据已经被纠错编码的情况等)下,这些第1解调信号~第4解调信号通过P/S变换部208被变换成一序列的信号后,通过进行纠错解码处理,成为可再现的解码数据。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设置仅固定传输峰值抑制信号的子载波和仅传输信息信号的子载波,而将所有的子载波作为能够传输峰值抑制信号和信息信号两者的子载波来设置。
而且,在通常状态中,将信息信号重叠在所有子载波上,而在峰值抑制状态中,将峰值抑制信号重叠在某个子载波上,将信息信号重叠在该子载波以外的子载波上。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峰值抑制状态中,通过将峰值抑制信号重叠在某个子载波上,可以可靠地抑制OFDM信号中的峰值功率,而在通常状态中,通过将信息信号重叠在所有的子载波上,可以抑制传输效率的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以使用的子载波的数目为4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使用的子载波的数目。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以再生成OFDM信号时重叠峰值抑制信号的子载波的数目为一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重叠峰值抑制信号的子载波数也可以为两个以上。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抑制OFDM信号中的峰值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以在再生成OFDM信号时,依次选择重叠峰值抑制信号的子载波,将峰值功率为阈值以下的OFDM信号送至D/A变换部11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峰值抑制信号重叠在所有的子载波上,存储再生成的OFDM信号,在存储的OFDM信号中将峰值功率最小的OFDM信号送至D/A变换部110。由此,由于可以尽量抑制OFDM信号的峰值功率,所以可以减小功率放大器中的线性失真的影响。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不设置仅固定传输峰值抑制信号的子载波和仅传输信息信号的子载波,而在将所有的子载波作为仅传输信息信号的子载波来设置后,在通常状态时,将信息信号重叠在所有子载波上,而在峰值抑制状态时,通过从所有的子载波中选择出的子载波来停止信息信号的传输。
以下,参照图7来说明包括本实施例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通信装置。图7是表示包括本发明实施例4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对于图7中的与实施例1(图1)相同的结构附以与图1中结构相同的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7中,峰值检测部702与实施例1中的峰值检测部107同样,以码元为单位来测定来自IFFT部106的OFDM信号的功率,对于各码元中的OFDM信号检测是否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
该峰值检测部702在OFDM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将未产生该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送至D/A变换部110。
该峰值检测部702在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将产生了该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暂时存储,将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通知无发送载波决定部701,对IFFT部106进行控制,使得再生成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
而且,该峰值检测部702在IFFT部106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依然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在第1重复数达到规定数之前,对无发送载波决定部701通知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并且对IFFT部106进行控制,使得持续再生成产生了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此时,峰值检测部702在第1重复数达到规定数时,将暂时保持的对应码元中的OFDM信号送至消波电路109。
无发送载波决定部701根据来自峰值检测部702的通知内容,即根据在IFFT部106生成的OFDM信号中是否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来进行与开关504~开关507对应的切换控制。
另一方面,对于与包括本实施例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接收装置来说,由于与实施例3(图6)说明的情况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下面,再次参照图7来说明包括本实施例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的工作情况。对于本装置通常状态情况的工作来说,除了通过无发送载波决定部701来控制开关504~开关507,使得将来自S/P变换部501的第1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输出到IFFT部106以外,与实施例3相同。
在本装置从通常状态转换到峰值抑制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以下的处理。即,从峰值检测部702对IFFT部106送出再生成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的控制信号,从峰值检测部702对无发送载波决定部701通知在IFFT部106生成的OFDM信号中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
通过接受了该通知的无发送载波决定部701来控制开关504~开关507中的某一个(这里,作为示例为开关504),使得停止对IFFT部106输出第1序列的发送数据。
然后,IFFT部106再生成在峰值检测部702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的OFDM信号。即,生成在第2子载波~第4子载波上分别重叠第2序列~第4序列的发送数据的OFDM信号。这里,在第1子载波上不重叠任何的信号。换句话说,在第1子载波上可以重叠振幅大致为零的信号。
与实施例1同样,IFFT部106再生成的OFDM信号通过峰值检测部702进行是否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检测。在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该再生成的OFDM信号被送至D/A变换部110。相反,在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依然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下,从峰值检测部702对IFFT部106再次送出再生成上述码元中的OFDM信号的控制信号,从峰值检测部702对无发送载波决定部701再次通知在IFFT部106生成的OFDM信号中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情况。此时,峰值检测部702使再生成OFDM信号的第1重复数增加。
这次通过接受了该通知的无发送载波决定部701来控制除了开关504以外的开关505~开关507中的某一个(这里,作为示例为开关505),使得停止对IFFT部106输出第2序列的发送数据。
然后,通过IFFT部106再生成上述的OFDM信号,如上所述,再生成的OFDM信号由峰值检测部702进行是否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检测。
以后,在再生成的OFDM信号中未产生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之前,切换停止对IFFT部106输出信息信号的开关,并且重复进行再生成上述的同一码元中的OFDM信号。其中,在上述第1重复数达到规定数的情况下,暂时存储在峰值检测部702中的OFDM信号被送至消波电路109。然后,本装置从峰值抑制状态转换到通常状态。
从包括本实施例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处理后的OFDM信号经天线113被图6所示的接收装置接收。
参照图6,FFT部205如实施例1中说明的那样,通过对变换为数字信号的解调信号进行FFT处理,提取由第1子载波~第4子载波传输的各信号。即,FFT部205提取第1解调信号~第4解调信号。
在第1子载波~第4子载波分别传输的第1解调信号~第4解调信号中,在OFDM信号中产生了超过阈值的峰值功率的码元中有可能存在不包含差错(峰值抑制信号)的码元。但是,在多少容许差错的情况(例如,输入到图7所示的发送装置中的S/P变换部501的发送数据已经被纠错编码的情况等)下,这些第1解调信号~第4解调信号通过P/S变换部208被变换成一序列的信号后,通过进行纠错解码处理,成为可再现的解码数据。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设置仅固定传输峰值抑制信号的子载波和仅传输信息信号的子载波,而将所有的子载波作为仅传输信息信号的子载波来设置。
而且,在通常状态中,将信息信号重叠在所有子载波上,而在峰值抑制状态中,通过从所有子载波中选择出的子载波来停止信息信号的传输。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峰值抑制状态中,通过某个子载波来停止信息信号的传输,可以可靠地抑制OFDM信号中的峰值功率,而在通常状态中,通过将信息信号重叠在所有的子载波上,可以抑制传输效率的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以使用的子载波的数目为4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使用的子载波的数目。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以再生成OFDM信号时不重叠峰值抑制信号的子载波的数目为一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重叠峰值抑制信号的子载波数也可以为两个以上。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抑制OFDM信号中的峰值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以在再生成OFDM信号时,依次选择停止信息信号传输的子载波,将峰值功率为阈值以下的OFDM信号送至D/A变换部11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停止传输各子载波的信息信号的情况下存储再生成的OFDM信号,在存储的OFDM信号中将峰值功率最小的OFDM信号送至D/A变换部110。由此,由于可以尽量抑制OFDM信号的峰值功率,所以可以减小功率放大器中的线性失真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1~4中,在通过再生成OFDM信号依然产生峰值功率的情况下,以不是对再生成的对应码元中的OFDM信号,而是对峰值检测部存储的对应码元中的OFDM信号(即,最初生成的OFDM信号)由消波电路109进行消波处理,送至D/A变换部11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这是因为本发明人着眼于以下情况:再生成的OFDM信号是将峰值抑制信号或振幅大致为零的信号等重叠在规定的子载波上而生成的信号,而由峰值检测部存储的对应码元中的OFDM信号是不重叠峰值抑制信号或振幅大致为零的信号等而生成的信号。即,本发明人着眼于以下情况:与对再生成的OFDM信号进行消波处理所得的信号相比,对最初生成的OFDM信号进行了消波处理所得的信号的品质良好。由此,接收装置端的接收信号的品质成为良好的品质。
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以从S/P变换部101输出的各序列的发送数据中进行纠错编码的发送数据为低速率,以便使输入到IFFT部106的各序列的发送数据的速率统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作为纠错编码方式,在使用不改变纠错编码后的发送数据速率的方式(例如,格形编码调制方式)情况下,可以使从S/P变换部101输出的各序列的发送数据速率都为标准速率。
包括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4说明的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发送装置和与该发送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接收装置,能够搭载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终端装置或基站装置。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技术,使用编程的普通的市场销售的数字计算机和微处理器,可以实施本发明。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本发明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技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制作的计算机程序。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作为包括可使用命令的记录载体,包含计算机程序制品,以便使实施本发明的计算机进行编程。该记录载体与软盘、光盘、CD-ROM和磁盘等盘、ROM、RAM、EPROM、EEPROM、磁光卡、存储卡或DVD等相当,没有特别限定。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多载波信号中不产生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对所有的载波重叠信息信号,而在多载波信号中产生峰值功率的情况下,对所有载波中的指定载波重叠用于抑制峰值功率的信号来代替信息信号,所以可以提供抑制传输效率的下降,并且抑制峰值功率的多载波通信装置。
本说明书基于2000年5月29日申请的特愿2000-158561(日本专利)。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多载波传输方式的通信装置领域,特别适用于抑制多载波传输方式的通信装置领域。

Claims (10)

1.一种多载波通信装置,包括:变换部件,将一序列的信息信号变换为多个序列的信息信号;生成部件,通过将多个序列的信息信号分别重叠在序列固有的载波上来生成多载波信号;峰值功率检测部件,检测所述多载波信号的峰值功率;以及再生成部件,在所述峰值功率超出阈值时,将用于抑制峰值功率的信号代替信息信号重叠到所述载波中的指定载波上,再生成所述峰值功率超过阈值时的多载波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载波通信装置,其中,变换部件对序列固有的指定载波重叠多个序列的信息信号中规定序列的信息信号实施纠错编码处理,生成部件对进行了纠错编码处理的各序列的信息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载波通信装置,其中,再生成部件用从所有载波中选择的至少一个载波来作为指定载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载波通信装置,其中,再生成部件用随机信号作为用于抑制峰值功率的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载波通信装置,其中,再生成部件用限制了振幅和相位的信号来作为用于抑制峰值功率的信号,再生成部件包括存储预先计算的多载波信号的生成结果的存储部件,用存储的生成结果来再生成多载波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载波通信装置,其中,再生成部件用振幅大致零的信号作为用于抑制峰值功率的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载波通信装置,其中,包括消波部件,在生成部件生成的多载波信号中,对于峰值功率超过阈值的多载波信号进行消波处理。
8.一种包括多载波通信装置的通信终端装置,其中,所述多载波通信装置包括:变换部件,将一序列的信息信号变换为多个序列的信息信号;生成部件,通过将多个序列的信息信号分别重叠在序列固有的载波上来生成多载波信号;峰值功率检测部件,检测所述多载波信号的峰值功率;以及再生成部件,在所述峰值功率超出阈值时,将用于抑制峰值功率的信号代替信息信号重叠到所述载波中的指定载波上,再生成所述峰值功率超过阈值时的多载波信号。
9.一种包括多载波通信装置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多载波通信装置包括:变换部件,将一序列的信息信号变换为多个序列的信息信号;生成部件,通过将多个序列的信息信号分别重叠在序列固有的载波上来生成多载波信号;峰值功率检测部件,检测所述多载波信号的峰值功率;以及再生成部件,在所述峰值功率超出阈值时,将用于抑制峰值功率的信号代替信息信号重叠到所述载波中的指定载波上,再生成所述峰值功率超过阈值时的多载波信号。
10.一种多载波通信方法,包括:变换步骤,将一序列的信息信号变换为多个序列的信息信号;生成步骤,通过将多个序列的信息信号分别重叠在序列固有的载波上来生成多载波信号;峰值功率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多载波信号的峰值功率;以及再生成步骤,在所述峰值功率超出阈值时,将用于抑制峰值功率的信号代替信息信号重叠到所述载波中的指定载波上,再生成所述峰值功率超过阈值时的多载波信号。
CN01801395A 2000-05-29 2001-03-27 多载波通信装置和多载波通信方法 Pending CN13811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8561/00 2000-05-29
JP2000158561A JP3461157B2 (ja) 2000-05-29 2000-05-29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装置および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1112A true CN1381112A (zh) 2002-11-20

Family

ID=18663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01395A Pending CN1381112A (zh) 2000-05-29 2001-03-27 多载波通信装置和多载波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20105947A1 (zh)
EP (1) EP1198088A1 (zh)
JP (1) JP3461157B2 (zh)
KR (1) KR100504577B1 (zh)
CN (1) CN1381112A (zh)
AU (1) AU4280401A (zh)
WO (1) WO200109347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3133A1 (fr) * 2005-07-01 2007-01-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hode de multiplexage de fréquence orthogonale, de modulation et dispositif d’accès dans système ofdm
CN1659817B (zh) * 2002-09-12 2010-06-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电发送设备、无线电接收设备和选择发送对消副载波的方法
CN1705303B (zh) * 2004-06-01 2011-02-09 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信号生成装置
CN101480091B (zh) * 2006-06-29 2011-04-06 京瓷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5978B2 (en) * 2001-08-06 2006-07-11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tone transmission
US7133443B2 (en) * 2001-08-06 2006-11-07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tone transmission
JP2003283460A (ja) * 2002-03-26 2003-10-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装置および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方法
US6888393B2 (en) 2002-09-04 2005-05-03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Amplitude limiting apparatus and multi-carrier signal generating apparatus
CN100574160C (zh) 2002-12-02 2009-12-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正交频率多载波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US8422434B2 (en) * 2003-02-18 2013-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management for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538695A1 (en) * 2003-02-21 2012-12-26 NEC Corporation Image data distribution control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program
DE10325839B4 (de) * 2003-06-06 2012-03-08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und Schaltung zur Crestfaktor-Reduzierung
JP4143643B2 (ja) 2003-06-30 2008-09-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リア無線伝送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US7376689B2 (en) 2004-03-12 2008-05-2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crest factor of a signal
KR100688118B1 (ko) * 2004-04-23 2007-0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크 전력 대평균 전력비를 감소시키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4429795B2 (ja) 2004-05-06 2010-03-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送信機及び無線受信機
JP4515155B2 (ja) * 2004-05-25 2010-07-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
JP2006115096A (ja) * 2004-10-13 2006-04-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装置およびピーク電力抑圧方法
WO2006049140A1 (ja) 2004-11-01 2006-05-1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送信機
JP2006135417A (ja) * 2004-11-02 2006-05-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Ofdm信号伝送装置
KR100697144B1 (ko) * 2005-08-03 2007-03-20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멀티캐리어 무선 전송 시스템, 송신 장치 및 수신 장치
JP4664980B2 (ja) * 2005-08-25 2011-04-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及び基地局装置
JP5113533B2 (ja) * 2006-01-31 2013-01-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装置及び同装置におけるピーク抑圧方法
US8676188B2 (en) 2006-04-14 2014-03-18 Litepoint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nd verify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567521B2 (en) * 2006-06-06 2009-07-28 Litepoint Corp. Apparatus for capturing multiple data packets in a data signal for analysis
US7962823B2 (en) * 2006-06-06 2011-06-14 Litepoin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multiple packet data transmitters
US8305949B2 (en) * 2006-09-11 2012-11-06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atial multiplexing-based OFDM broadcast/multicast transmission
WO2008097000A1 (en) 2007-02-08 2008-08-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verse transmission power of mobile station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KR101317098B1 (ko) 2007-02-08 2013-10-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시스템에서 이동 단말의 역방향 전송 전력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5114789B2 (ja) * 2007-12-03 2013-01-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送信方法
CN101471746B (zh) * 2007-12-29 2012-06-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宽带无线传输的方法、装置及一种传输系统
KR101532526B1 (ko) * 2008-02-01 2015-06-29 애플 인크. 공간 다중화 기반의 다중 안테나 브로드캐스트/멀티캐스트 전송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5181773B2 (ja) * 2008-03-27 2013-04-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送信機、受信機、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US8306148B2 (en) * 2008-11-20 2012-11-06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hod to reduce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in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receivers
US8116208B2 (en) * 2009-10-19 2012-02-14 Litepoin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multiple digital signal transceivers in parallel
JP5320260B2 (ja) * 2009-10-29 2013-10-23 日本放送協会 Ofdm信号送信装置
CN102223337B (zh) * 2010-04-16 2014-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准对消信号生成方法和装置
US8411771B2 (en) 2010-05-19 2013-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dictive clipping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525533B1 (en) * 2011-05-16 2014-02-26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segments of a home network
CN110148939B (zh) * 2019-05-29 2021-03-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家庭电力能源路由器
US11190383B2 (en) * 2020-03-04 2021-1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ing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PAPR) using peak suppression information messages
US11539565B2 (en) * 2021-01-20 2022-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PAP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09363B (en) * 1996-01-17 2000-07-12 Motorola Ltd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ak power control
KR100233836B1 (ko) * 1997-08-21 1999-12-01 정선종 다중 반송파 직접 시퀀스 확산 스펙트럼 시스템의 변조 장치
JPH11205276A (ja) * 1998-01-20 1999-07-3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マルチキャリア変調装置
JP3793637B2 (ja) * 1998-01-22 2006-07-05 株式会社東芝 Ofdm信号伝送装置
JP2944606B2 (ja) * 1998-02-10 1999-09-06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ピーククリッピング装置
US6853632B1 (en) * 1998-09-24 2005-02-08 Amit Verma Technique for peak power to average power ratio reduction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757299B1 (en) * 1998-09-24 2004-06-29 Silicon Automation Systems Limited Peak power to average power ratio reduction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error-correcting cod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9817B (zh) * 2002-09-12 2010-06-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电发送设备、无线电接收设备和选择发送对消副载波的方法
CN1705303B (zh) * 2004-06-01 2011-02-09 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信号生成装置
WO2007003133A1 (fr) * 2005-07-01 2007-01-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hode de multiplexage de fréquence orthogonale, de modulation et dispositif d’accès dans système ofdm
CN101480091B (zh) * 2006-06-29 2011-04-06 京瓷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504577B1 (ko) 2005-08-01
EP1198088A1 (en) 2002-04-17
AU4280401A (en) 2001-12-11
JP3461157B2 (ja) 2003-10-27
JP2001339361A (ja) 2001-12-07
WO2001093478A1 (fr) 2001-12-06
KR20020048379A (ko) 2002-06-22
US20020105947A1 (en) 2002-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81112A (zh) 多载波通信装置和多载波通信方法
CN1254936C (zh) 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装置
CN1822583A (zh) 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机
CN1173499C (zh) Ofdma信号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CN1172472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处理方法以及接收装置
CN1816993A (zh) 关于多载波通信装置及反馈信息通信方法
CN1703844A (zh) 电力线载波通信装置
CN1703839A (zh) 通信装置和用于重新配置通信装置的方法
CN1386388A (zh) 通信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768501A (zh) 频率同步设备和频率同步方法
CN1217839A (zh) 带频率偏移校正功能的接收机
CN1655491A (zh) 使用比特排列方法的传输装置
CN1218358A (zh) 通信方法、发射机、接收机和蜂窝式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366738A (zh) 交织地址生成装置
CN1283019A (zh)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装置
CN1941763A (zh) 无线接收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64645A (zh) 单一设备同时支持多个无线局域网的方法
CN1230996C (zh) 传输频带限幅滤波器装置和传输装置
CN1422095A (zh) 信息终端装置
CN1848835A (zh) 一种偏置正交幅度调制系统的信号发射方法
CN1805306A (zh) 移动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905383A (zh) 一种同频小区信道估计装置及方法
CN1111967C (zh) 数字无线通信接收机
CN1934813A (zh) 无线系统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288578A (zh) 多载波通信装置及多载波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