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65102A - 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65102A
CN1365102A CN01133822A CN01133822A CN1365102A CN 1365102 A CN1365102 A CN 1365102A CN 01133822 A CN01133822 A CN 01133822A CN 01133822 A CN01133822 A CN 01133822A CN 1365102 A CN1365102 A CN 1365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unit
playback speed
magnetic track
address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33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6722C (zh
Inventor
岸本隆
冈田雄
渡边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65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5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67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672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05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 G11B7/08529Methods and circuits to control the velocity of the head as it traverses the trac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18Groove and land recording, i.e. user data recorded both in the grooves and on the lands

Landscapes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 Moving Of Head For Track Selection And Changing (AREA)
  • Rotational Drive Of Disk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以稳定进行磁道转移的高可靠性的光盘装置。用DSP111内的地址间隔测量部116测量某一地址部和下一地址部的间隔(时间),基于该测量结果在重放速度检测部117中检测到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快时,加减速脉冲生成部113就切换加速脉冲的施加时间,使加速脉冲或减速脉冲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

Description

光盘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来自激光等光源的光束,重放光学记录在信息载体上的信息的光盘装置,特别是涉及在半径方向上分割以凹凸的导向槽形成的螺旋形信息磁道,从具有预先记录了位置信息的地址部的信息载体上的任意磁道移动到另一磁道的磁道转移控制。
现有技术
现有的光盘装置是用跟踪调节器在信息载体的半径方向上移动会聚透镜来进行跟踪控制。该跟踪调节器安装在会聚透镜上的可动部和固定部构成,可动部和固定部由4根线缆(线状件)或橡胶等弹性体耦合。这样,当设置在可动部的线圈通过电流时,在线圈与设置在固定部上的永久磁铁之间产生电磁力,利用该电磁力在信息载体的半径方向上,即与磁道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会聚透镜。
所希望的信息磁道的检索是不激活跟踪控制,在信息载体的半径方向移动具备跟踪调节器的整个光头,对信息载体上的光束的会聚点横跨过的磁道进行计数来进行的。在此,至所希望的信息磁道的磁道数为多个磁道时,为了可靠、稳定地至达所希望的信息磁道,在使激活跟踪控制保持不变的状态下,对跟踪调节器施加加减速脉冲,重复进行向邻接磁道移动的磁道转移。
近年,随着高密度光盘技术的提高,出现了可记录的光盘(DVD-RAM盘)。该可记录的DVD-RAM盘构成为具有地址部和可记录的数据部。另外,该DVD-RAM盘在半径方向上分为多个区段,数据部由凸形槽(称为槽磁道)和夹在槽与槽之间的部位(成为脊磁道)的导向槽形成。在图12A、12B和图12C示出这种光盘结构的模式图。图12A为表示光盘的整体结构的部分剖切斜视图,图12B为表示在半径方向切断光盘101时的放大截面的斜视图,图12C为表示地址部/数据部的位置关系的模式图。如图12C所示,数据部以槽部、脊部构成1个螺旋状,地址部在槽部/脊部之间构成。光盘101上的光束的会聚点大于磁道宽度,若用光束的会聚点扫描槽部或脊部,则还可以读取该磁道间的地址部的地址信息。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该DVD-RAM盘的现有的磁道转移方式。图11是表示现有的实现磁道转移方式的光盘装置的简单结构的框图。现有的光盘装置具有用于将光盘101以规定转数转动的盘马达102,用于从光盘101重放信息的光头103(由半导体激光等光源、耦合透镜、偏振光束分离器、偏振光板、会聚透镜、聚光透镜、分割镜、光电检测器等构成,省略图),以及在与光盘101的磁道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光头103整体的横动马达(省略图)。
由光头103形成的光束点照射到正在用盘马达102使之转动的光盘101上。来自光盘101的反射光通过会聚透镜、偏振光板、偏振光束分离器、聚光透镜,用分割镜分割成2个方向的光束。分割后的一个光束经2分割结构的光电检测器输入到聚焦控制装置(省略图),基于光电检测器输出的差,检测出光束的会聚点和光盘101的位置偏离信号(聚焦误差信号,以下简称为“FE信号”),基于该FE信号,进行使会聚点位于光盘101上的聚焦控制。由于聚焦控制装置的结构和动作与磁道转移方式的说明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不作说明。
另一方面,被分割镜分割出来的另一光束经2分割结构的光电检测器输入到跟踪控制装置。跟踪控制装置由跟踪误差信号生成部104、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101、跟踪驱动电路110、以及跟踪调节器(省略图)构成。在跟踪误差信号生成部104基于2分割光电检测器的输出差,检测表示光盘101上的光束的会聚点和磁道偏离的信号,即把光盘101上的光束的会聚点控制为使之在磁道上扫描的磁道偏离信号(跟踪误差信号,以下简称为“TE信号”),该TE信号输入到DSP1101。将该TE信号的检测方式称为“推挽法”。
在DSP1101上设有开关108。开关108在接通跟踪控制时,设定在实线所示的位置,在进行向邻接磁道的磁道转移时,设定在虚线所示的位置。从而,开关108在跟踪控制系统的循环的开闭动作以及跟踪控制时和跟踪转移时,切换施加给跟踪调节器上的驱动信号。
首先,说明跟踪控制。输入到DSP1101的TE信号通过AD转换器105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入到由加法器、乘法器和延迟器构成的数字滤波器,即补偿滤波器106。补偿滤波器106是补偿跟踪控制系统的相位等的滤波器。由补偿滤波器106补偿了相位的TE信号经切换跟踪控制系统的环路增益的增益切换电路107输入到开关108。由于开关108在跟踪控制时设定在实线所示的位置,所以通过了开关108的TE信号由DA转换器109从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输入到跟踪驱动电路110。
跟踪驱动电路110对来自DSP1101的输出信号适当进行电流放大、电平转换并驱动跟踪调节器。这样,跟踪调节器驱动使光盘101上的光束的会聚点在规定磁道上扫描,实现跟踪控制。在此,对于DVD-RAM盘,通过以对作为凸部的槽部接通跟踪控制的情况和、对作为凹部的脊部接通跟踪控制的情况,在AD转换器105切换TE信号的极性,实现跟踪控制。
与此对应,进行驱动横动马达的输送控制,使得在光盘101上的光束的会聚点在磁道上扫描时,使光束的会聚点和会聚透镜的中心一致,即使得会聚照射在光盘101上的光束的光轴和会聚透镜的光轴一致,但在此不作说明。
下面,除图11的框图之外,还要参考图13的波形图说明DVD-RAM盘的磁道转移。图13A、图13B、图13C分别是从脊部向脊部的内周方向磁道转移(转移1个)时的TE信号、地址门控信号、以及跟踪驱动信号的波形图。在向外周方向磁道转移时,由于只有TE信号和跟踪驱动信号的极性相反,所以省略波形图及其说明。另外,在从槽部向槽部的内周方向磁道转移时,由于只有TE信号的极性相反,所以仍省略波形图及其说明。
从图11的框图可知,构成为在磁道转移时,利用经过增益切换电路107和低通滤波器112的信号与在加减速脉冲生成部113生成的加减速脉冲信号的信号之和来驱动跟踪调节器。在此,低通滤波器112的截止频率被设定可以为充分通过光盘101的偏心成分的程度地低,通过将TE信号的低频成分(偏心成分)加到加减速脉冲信号而驱动跟踪调节器,可以减少因光盘101的偏心引起的磁道转移的不稳定。
如图12C所示,DVD-RAM盘的地址部构成为在槽部/脊部之间,位于在偏磁道的位置。而且,由于1个地址部由位于在盘的内周方向偏磁道的位置的地址部1和、位于在外周方向偏磁道的位置的地址部2的2个地址部构成,所以在光束的会聚点通过地址部时,如图13A所示,在TE信号出现正弦波形。如图13B所示,地址部检测电路115在地址部生成High信号(地址门控信号)。加减速脉冲生成部113通过在检测出地址门控信号的下降沿之后,等待规定时间(Twait),将开关108设定在虚线所示的磁道转移时的位置,开始输出加速脉冲(规定的波峰值A1),光头103开始向光盘101的内周方向移动,与之相伴随地出现正弦波的TE信号。在输出规定时间(T1)的加速脉冲之后,等待到检测出TE信号的过零点为止。在此,过零点的检测是采用检测经过增益切换电路107的TE信号和低通滤波器112的输出信号的交点的办法进行的。接着,开始输出减速脉冲(规定的波峰值A2),输出规定时间(T2)的减速脉冲。之后,通过将开关108设定在实线所示的跟踪控制时的位置,结束从脊部向脊部转移的内周方向磁道转移,重新开始进行跟踪控制。
在此,重放DVD-RAM盘时的盘马达102的转动控制采用在同一区段内以相同转数,从内周向外周渐渐减少转数的方式(ZCLV方式),地址部和下一地址部的时间间隔一般为固定时间(在标准速度重放时为约1.5ms)。
上述现有的光盘装置,构成为在磁道转移时,在检测出地址门控信号的下降沿之后等待规定时间,再开始输出加速脉冲,但若在高速重放时和盘马达的响应性慢的装置中,从内周到外周访问之后,缩短地址部和下一地址部之间的时间间隔,则有时会在下一地址部之前结束磁道转移的减速脉冲的输出,重新开始进行跟踪控制。此时,具有来自地址部的衍射光成为对跟踪控制系统的外部干扰,归因于该影响使跟踪控制出乎意料,从而使磁道转移失败的问题。
发明概要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检测磁道转移开始时的重放速度,在比规定重放速度快时,通过使磁道转移的加速脉冲或减速脉冲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地切换转移开始位置,具有稳定的磁道转移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具有:移动单元,在半径方向上分割信息磁道,在横切信息载体上的磁道的方向上移动会聚在具有地址部的信息载体上的光束的会聚点;磁道偏离检测单元,产生与光束的会聚点和磁道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对应的信号;跟踪控制单元,根据来自磁道偏离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驱动移动单元,把光束的会聚点控制为使之在磁道上扫描;磁道转移单元,使光束的会聚点从信息载体上的任意磁道移动至另一磁道;转移开始单元,使磁道转移单元动作,开始施加加速信号;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读取信息载体上的信息的速度,转移开始单元基于信息载体的地址部的位置和重放速度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使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作为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第1结构,最好重放速度测量单元具有检测信息载体上的地址部的地址部检测单元,利用地址部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测量连续2个以上的地址部的时间间隔的地址间隔测量单元,通过比较地址间隔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和规定时间来测量重放速度,转移开始单元根据重放速度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在检测出地址部并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再开始施加加速信号,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此时,地址部检测单元为了检测信息载体上的地址部,最好具有二值化单元,二值化单元是将来自磁道偏离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或重放信息载体上的信息的信号用规定电平进行二值化。
另外,光盘装置最好具有比较用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的重放速度和规定重放速度的重放速度比较单元,在重放速度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测量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快时,转移开始单元通过使加速信号或减速信号的施加定时和地址部的通过定时一致地开始施加加速信号,使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此时,光盘装置最好具有测量光束的会聚点通过地址部的时间的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磁道转移单元的加速信号或减速信号的施加时间设定为比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测量的时间长。
另外,磁道转移单元最好具有将光束的会聚点从任意磁道移动到邻接的另一磁道的第1磁道转移单元,将光束的会聚点移动到2条相邻的另一磁道的第2磁道转移单元,在转移开始单元在第1磁道转移单元动作时和第2磁道转移单元动作时,在检测完地址部之后到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的时间。
另外,光盘装置最好具有比较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的重放速度和规定重放速度的重放速度比较单元,在重放速度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测量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慢时,转移开始单元在连续的地址部的中间使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或者,作为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第2结构,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最好具有检测信息载体上的地址部的地址部检测单元,测量光束的会聚点通过地址部的时间的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通过比较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和规定时间来测量重放速度,转移开始单元根据重放速度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在检测出地址部并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开始施加加速信号,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根据第2结构,在上述第1结构中,由于要测量从某一地址部到下一地址部的时间,故计算重放速度最少需要2个地址部分的时间,相对于此,由于测量地址部本身的通过时间,可以缩短计算重放速度所需的时间故可以更快地开始磁道转移。
此时,为了检测出信息载体上的地址部,地址部检测单元最好具有用规定电平将来自磁道偏离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或重放信息载体上的信息的信号二值化的二值化单元。
另外,光盘装置最好具有比较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的重放速度和规定重放速度的重放速度比较单元,在重放速度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测量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快时,转移开始单元通过使加速信号或减速信号的施加定时和地址部的通过定时一致地开始施加加速信号,使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此时,磁道转移单元的加速信号或减速信号的施加时间最好比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测量的时间长。
另外,最好磁道转移单元具有将光束的会聚点从任意磁道移动向相邻接的另一磁道的第1磁道转移单元,将光束的会聚点移动到2个相邻的另一磁道的第2磁道转移单元,转移开始单元以第1磁道转移单元动作时和第2磁道转移单元动作时,在检测完地址部之后到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的时间。
另外,光盘装置最好具有比较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的重放速度和规定重放速度的重放速度比较单元,在重放速度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测量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慢时,转移开始单元在连续的地址部的中间使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或者,作为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第3结构,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最好具有检测信息载体上的地址部的地址部检测单元,利用来自信息载体的反射光或透过光生成重放信息载体上的信息的信号的重放信号检测单元,读取从重放信号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得到的地址部的地址信息的地址读取单元,基于来自地址读取单元的地址信息,计算信息载体上的光束的会聚点的半径位置的半径位置计算单元,和测量正在转动的信息载体的转数的转数测量单元,转移开始单元通过基于重放速度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在检测出地址部并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开始施加加速信号,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此时,光盘装置最好具有比较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的重放速度和规定重放速度的重放速度比较单元,在重放速度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测量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快时,转移开始单元通过使加速信号或减速信号的施加定时和地址部的通过定时一致地开始施加加速信号,使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另外,光盘装置最好具有测量光束的会聚点通过地址部的时间的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磁道转移单元的加速信号或减速信号的施加时间设定为比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测量的时间长。
另外,磁道转移单元最好具有将光束的会聚点从任意磁道移动到邻接的另一磁道的第1磁道转移单元,和将光束的会聚点移动到2个相邻的另一磁道的第2磁道转移单元,转移开始单元以第1磁道转移单元动作时和第2磁道转移单元动作时,切换检测完地址部之后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之前的时间。
另外,光盘装置最好具有比较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的重放速度和规定重放速度的重放速度比较单元,在重放速度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测量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慢时,转移开始单元在连续的地址部的中间使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光盘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A是用来说明实施例1的地址部检测方法的TE信号的波形图。
图2B是用来说明实施例1的地址部检测方法的内周地址位置信号的波形图。
图2C是用来说明实施例1的地址部检测方法的外周地址位置信号的波形图。
图2D是用来说明实施例1的地址部检测方法的地址门控信号的波形图。
图3A是用来说明基于实施例1的加速脉冲的磁道转移方式的TE信号的波形图。
图3B是用来说明基于实施例1的加速脉冲的磁道转移方式的地址门控信号的波形图。
图3C是用来说明基于实施例1的加速脉冲的磁道转移方式的跟踪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图4A是用来说明基于实施例1的减速脉冲的磁道转移方式的TE信号的波形图。
图4B是用来说明基于实施例1的减速脉冲的磁道转移方式的地址门控信号的波形图。
图4C是用来说明基于实施例1的减速脉冲的磁道转移方式的跟踪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光盘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6A是用来说明实施例2的磁道转移方式的TE信号的波形图。
图6B是用来说明实施例2的磁道转移方式的地址门控信号的波形图。
图6C是用来说明实施例2的磁道转移方式的跟踪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光盘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8A是用来说明实施例3的地址部检测方法的TE信号的波形图。
图8B是用来说明实施例3的地址部检测方法的重放信号的波形图。
图8C是用来说明实施例3的地址部检测方法的包络信号的波形图。
图8D是用来说明实施例3的地址部检测方法的地址门控信号的波形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3的具有另一重放速度检测单元的光盘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光盘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现有的实现磁道转移方式的光盘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2A是表示DVD-RAM盘的整体结构的部分剖切斜视图。
图12B是表示在半径方向切断DVD-RAM盘时的放大截面的斜视图。
图12C是表示地址部/数据部的位置关系的模式图。
图13A是现有的磁道转移方式的TE信号的波形图。
图13B是现有的磁道转移方式的地址门控信号的波形图。
图13C是现有的磁道转移方式的跟踪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光盘装置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磁道转移方式,是通过给作为现有的磁道转移方式的图11的框图附加上地址间隔测量部116、重放速度检测部117来实现的。在此,对那些与现有的方式对应的部分附上同一标号,在此不作说明。
在该光盘装置中,地址部检测电路115的输出信号(地址门控信号)输入到地址间隔测量部116,重放速度检测部117基于地址间隔测量部116的测量结果检测出重放速度,基于该检测结果,切换加减速脉冲生成部113的加速脉冲施加时间。
以下,除参考图1的框图之外,还参考图2和图3的波形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磁道转移处理。图2A、图2B、图2C和图2D分别是用来说明地址部检测电路115的地址门控信号生成方法的、TE信号与TE信号超过规定值时成为逻辑High的内周地址位置信号,相反TE信号低于规定值时成为逻辑High的外周地址位置信号,以及地址门控信号的波形图。
如图12C所示,地址部由于位于偏离开磁道的位置上,所以若光束的会聚点通过地址部,则如图2A所示,作为TE信号出现正弦波形。如图2B和图2C所示,在对于转移控制位置设置正负规定的电平L1,在TE信号超过电平L1时,内周地址位置信号将成为逻辑High,在低于电平L1时,外周地址位置信号将成为逻辑High。在此,例如对脊部接通跟踪控制时,内周地址位置信号成为逻辑High的地方成为位于在内周方向偏离开磁道的位置的地址部,外周地址位置信号成为逻辑High的地方将成为在外周方向偏离开磁道的位置的地址部。图2D所示的地址门控信号是在这些内周地址位置信号和外周地址位置信号的不论哪一个为逻辑High时成为逻辑High的信号,该信号将成为检测地址部的信号。
将地址部检测电路115检测出的地址门控信号输入到地址间隔测量部116,在地址间隔测量部116测量从地址门控信号的下降沿到下一个下降沿的时间(地址间隔时间Ta)。重放速度检测部117比较测量的地址间隔时间Ta和标准速度重放时的地址间隔时间(约1.5ms),检测出当前的重放速度。例如,在测量的地址间隔时间Ta为1ms时,重放速度成为1.5倍速。
接着,说明由重放速度检测部117检测出的重放速度确定实际开始磁道转移的时间的方法。图3A、图3B、图3C分别是从脊部至脊部的内周方向磁道转移(转移1个)时的TE信号、地址门控信号、跟踪驱动信号的波形图。另外,在向外周方向磁道转移时,由于只有TE信号和跟踪驱动信号的极性相反,所以省略波形图及其说明。另外,在槽部至槽部的内周方向磁道转移时,由于只有TE信号的极性相反,所以省略波形图及其说明。
磁道转移所需要的时间(加速脉冲施加时间T1+减速脉冲施加时间T2(T1T2))设定为约300us左右,将等待时间(约600us)设定为在标准速度重放时的地址部和下一地址部之间的几乎中间的位置开始进行磁道转移。此时,若重放速度成为1.6倍速左右,则磁道转移结束之后立刻到达下一地址部。此时,来自地址部的衍射光成为对地址控制系统的外部干扰,有时会因该影响使磁道转移失败。重放速度检测部117检测的重放速度低于规定重放速度(约1.6倍速)时,与现有技术同样,在加减速脉冲生成部113生成加减速脉冲,以便等待固定时间再开始进行磁道转移。
另一方面,在检测的重放速度低于规定重放速度时,如图3C所示,在加减速脉冲生成部113生成加减速脉冲,以恰好便等待从测量的地址间隔时间Ta减去规定时间的时间(Twaitl)再开始磁道转移。在此,加速脉冲施加时间T1设定为比标准速度重放时的地址部通过时间长,要从地址间隔时间Ta减去的规定时间应设定为比标准速度重放时的地址部通过时间长,比加速脉冲施加时间短的值。借助于此,如图3所示,使加速脉冲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
另外,从脊部至槽部或从槽部至脊部的磁道转移(半转移)是通过将加减速脉冲的波峰值A1、A2设定为与转移1条磁道时同样,采用将加减速脉冲的施加时间T1、T2设定为比转移1条磁道时还短的办法来实现的。在半转移时,通过使要从测量的地址间隔时间Ta减去的规定时间仅仅缩短加速脉冲的施加时间T1部分,即使是在半转移时也可以使加速脉冲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
如上所述,根据所测量的重放速度改变磁道转移开始时间,在比规定重放速度快时,通过使加速脉冲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可以实现稳定的磁道转移。
另外,本实施例中,构成为使磁道转移的加速脉冲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地切换转移开始位置,但如分别与图3A、图3B和图3C对应的图4A、图4B和图4C所示,对于使减速脉冲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地切换转移开始位置的结构,也可以得到相同效果。
(实施例2)
下面说明实施例2。如图5的框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可以通过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结构中代替地址间隔测量部116,设置测量地址部的通过时间的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部501,变更重放速度检测部117(502)内的重放速度检测方法实现。在此,对与实施例1对应的部分赋予同一标号而不作说明。
地址部检测电路115的输出信号(地址门控信号)输入到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部501,在重放速度检测部502中基于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部501的测量结果检测出重放速度,再基于检测结果切换加减速脉冲生成部113的加速脉冲施加时间。
以下,除参考图5的框图之外,还参考图6的波形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磁道转移处理。图6A、图6B、图6C分别为从脊部至向脊部的内周方向磁道转移(转移1个)时的TE信号、地址门控信号、跟踪驱动信号的波形图。另外,在向外周方向的磁道转移时,由于只有TE信号和跟踪驱动信号的极性相反,所以省略波形图及其说明。另外,在从槽部向槽部的内周方向磁道转移时,由于仅仅TE信号的极性相反,所以省略波形图及其说明。
在地址部检测电路115中检测出的地址门控信号输入到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部501,在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部501中测量从地址门控信号的上升沿至下降沿的时间(地址部通过时间Tb)。重放速度检测部502比较测量的地址部通过时间Tb和标准速度重放时的地址部通过时间,检测出当前的重放速度。
在检测出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与实施例1同样,约1.6倍速)快时,如图6C所示,在加减速脉冲生成部113生成加减速脉冲,使得等待一个给测量的地址部通过时间Tb乘以规定系数的时间(Twaitl)再开始磁道转移。在此,与实施例1同样,加速脉冲的施加时间T1设定为比标准速度重放时的地址部通过时间长,与地址部通过时间Tb相乘的规定系数应设定为使加速脉冲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
如上所述,根据测量的重放速度改变磁道转移开始时间,在比规定重放速度快时,通过使加速脉冲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可以实现稳定的磁道转移。
另外,本实施例中,构成为使磁道转移的加速脉冲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地切换转移开始位置,但与实施例1同样,对于使减速脉冲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地切换转移开始位置的结构,也可以得到相同效果。
(实施例3)
下面说明实施例3。如图7的框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可以通过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结构中设置重放信号生成部701,改变地址部检测电路115(702)内的地址门控信号生成方法实现。在此,对与实施例1对应的部分赋予同一标号而不作说明。
对地址部检测电路702不是输入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TE信号,而是输入在重放信号生成部701由来自光盘101的反射光或透过光生成的重放信号(RF信号)。
以下,除参考图7的框图之外,还参考图8的波形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地址门控信号生成方法。图8A、图8B、图8C和图8D分别是说明地址部检测电路702的地址门控信号生成方法的TE信号、重放信号(RF信号)、RF信号的上包络信号、以及地址门控信号的波形图。如图12C所示,地址部由于位于偏离磁道的位置,所以若光束的会聚点通过地址部,则如图8C所示,作为RF信号出现与数据部相比具有恒定的偏移的波形。去掉该RF信号后的上包络的信号为图8C所示的上包络信号,对于规定电平L2,在超过电平L2时会成为逻辑High的信号将变成为检测图8D所示的地址部的信号(地址门控信号)。在此,可以通过将规定电平L2设定为高于数据部的上包络信号振幅的电平,只检测出地址部。
在此,由于除了地址部检测电路702的地址门控信号生成方法之外,本实施例的磁道转移处理与实施例1的磁道转移处理相同,所以不作说明,但可以得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另外,如图9的框图所示,即使是作成了与实施例2相同,对于测量地址部通过时间,基于测量结果检测重放速度的结构,也可以得到同样效果。
(实施例4)
下面说明实施例4。如图10的框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可以通过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3的结构中代替地址间隔测量部116,设置基于RF信号读取地址信息的地址读取部1001,以及基于FG信号测量盘马达102的转数的转数测量部1003,变更重放速度检测部117(1002)内的重放速度检测方法来实现。在此,对与实施例3对应的部分赋予同一标号而不作说明。
该光盘装置的构成为基于在地址读取部1001读取的地址信息、和在转数测量部1003测量的盘马达102的转数,在重放速度检测部1002处检测重放速度。
以下,参考图10的框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重放速度检测方法。通过从盘马达102输出的FG信号为在盘马达的每一转输出规定个数(例如6)的2值信号,通过在转数测量部1003中测量相当于1转的FG信号的周期(例如6周期),就可以测量盘马达102的转数。另外,地址读取部1001对于输入的RF信号,通过读取在地址部检测电路115中检测出的地址门控信号成为逻辑High的区间的信息来读取地址信息。所读取的地址信息输入到重放速度检测部1002内,根据地址信息计算出当前光束的会聚点所处的光盘101上的半径位置和区段。在ZCLV控制中,由于每一个区段的盘马达102的转数都不同,要对每一个区段决定标准速度重放时的转数,所以可以通过比较测量的盘马达102的转数、计算出的区段的标准速度重放时的转数,检测出当前的重放速度。另外,在用恒定转数控制盘马达102时(CAV重放),由于通常以恒定的转数转动盘马达102,所以转数测量部1003中不需要测量转数,可以从地址信息计算出的区段的标准速度重放时的转数检测出当前的重放速度。
在此,由于本实施例的磁道转移处理与其它实施例的磁道转移处理相同,所以不作所明,但可以得到同样效果。
另外,即使是作成为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同样,从TE信号生成地址门控信号的结构,也可以得到同样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检测出磁道转移开始时的重放速度,在比规定重放速度快时,使磁道转移的加速脉冲或减速脉冲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地切换转移开始位置,可以提供具有稳定的磁道转移性能的光盘装置。

Claims (24)

1.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移动单元,在半径方向上分割信息磁道,在横切信息载体上的磁道的方向上移动会聚在具有地址部的信息载体上的光束的会聚点;
磁道偏离检测单元,产生与光束的会聚点和磁道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应的信号;
跟踪控制单元,根据来自上述磁道偏离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移动单元,把光束的会聚点控制为使之在磁道上扫描;
磁道转移单元,使光束的会聚点从上述信息载体上的任意磁道向另一磁道移动;
转移开始单元,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开始施加加速信号;
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读取上述信息载体上的信息的速度,
上述转移开始单元基于上述信息载体的地址部的位置和上述重放速度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重放速度测量单元具有:
检测上述信息载体上的地址部的地址部检测单元;和
利用上述地址部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测量连续2个以上的地址部的时间间隔的地址间隔测量单元,通过比较上述地址间隔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和规定时间来测量重放速度,
上述转移开始单元通过基于上述重放速度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在检测出地址部并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开始施加加速信号,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为了检测上述信息载体上的地址部,上述地址部检测单元具有二值化单元,二值化单元将来自上述磁道偏离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或重放上述信息载体上的信息的信号用规定电平进行二值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盘装置具有比较上述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的重放速度和规定重放速度的重放速度比较单元,在上述重放速度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测量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快时,上述转移开始单元通过使加速信号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地开始施加加速信号,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盘装置具有测量光束的会聚点通过地址部的时间的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上述磁道转移单元的加速信号的施加时间设定为比上述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测量的时间长。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盘装置具有比较上述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的重放速度和规定重放速度的重放速度比较单元,在上述重放速度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测量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快时,上述转移开始单元通过使减速信号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地开始施加加速信号,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盘装置具有测量光束的会聚点通过地址部的时间的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上述磁道转移单元的减速信号的施加时间设定为比上述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测量的时间长。
8.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具有:
使光束的会聚点从任意磁道移动到邻接的另一磁道的第1磁道转移单元;和
使光束的会聚点移动到2个相邻的另一磁道的第2磁道转移单元,
上述转移开始单元在上述第1磁道转移单元动作时和上述第2磁道转移单元动作时,切换检测完地址部之后至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的时间。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盘装置具有比较上述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的重放速度和规定重放速度的重放速度比较单元,在上述重放速度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测量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慢时,上述转移开始单元在连续的地址部的中间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重放速度测量单元具有:
检测上述信息载体上的地址部的地址部检测单元;和
测量光束的会聚点通过地址部的时间的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通过比较上述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和规定时间来测量重放速度,
上述转移开始单元通过基于上述重放速度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在检测出地址部并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开始施加加速信号,使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为了检测出上述信息载体上的地址部,上述地址部检测单元具有用规定电平使来自上述磁道偏离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或重放上述信息载体上的信息的信号二值化的二值化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盘装置具有比较上述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的重放速度和规定重放速度的重放速度比较单元,在上述重放速度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测量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快时,上述转移开始单元通过使加速信号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地开始施加加速信号,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道转移单元的加速信号施加时间设定成比上述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测量的时间长。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盘装置具有比较上述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的重放速度和规定重放速度的重放速度比较单元,在上述重放速度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测量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快时,上述转移开始单元通过使减速信号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地开始施加加速信号,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道转移单元的减速信号施加时间设定成比上述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测量的时间长。
16.如权利要求12或14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具有:
使光束的会聚点从任意磁道移动到邻接的另一磁道的第1磁道转移单元;和
使光束的会聚点移动到2个相邻的另一磁道的第2磁道转移单元,
上述转移开始单元以上述第1磁道转移单元动作时和上述第2磁道转移单元动作时,切换检测完地址部之后至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的时间。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盘装置具有比较上述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的重放速度和规定重放速度的重放速度比较单元,在上述重放速度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测量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慢时,上述转移开始单元在连续的地址部的中间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重放速度测量单元具有:
检测上述信息载体上的地址部的地址部检测单元;
利用来自上述信息载体的反射光或透过光生成重放上述信息载体上的信息的信号的重放信号检测单元;
读取从上述重放信号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得到的地址部的地址信息的地址读取单元;
基于来自上述地址读取单元的地址信息,计算上述信息载体上的光束的会聚点的半径位置的半径位置计算单元;和
测量正在转动的上述信息载体的转数的转数测量单元,
上述转移开始单元通过基于重放速度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在检测出地址部并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开始施加加速信号,使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盘装置具有比较上述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的重放速度和规定重放速度的重放速度比较单元,在上述重放速度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测量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快时,上述转移开始单元通过使加速信号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地开始施加加速信号,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盘装置具有测量光束的会聚点通过地址部的时间的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上述磁道转移单元的加速信号的施加时间设定为比上述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测量的时间长。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盘装置具有比较上述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的重放速度和规定重放速度的重放速度比较单元,在上述重放速度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测量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快时,上述转移开始单元通过使减速信号的施加时间和地址部的通过时间一致地开始施加加速信号,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盘装置具有测量光束的会聚点通过地址部的时间的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上述磁道转移单元的减速信号的施加时间设定为比上述地址部通过时间测量单元测量的时间长。
23.如权利要求19或2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具有:
使光束的会聚点从任意磁道移动到邻接的另一磁道的第1磁道转移单元;和
使光束的会聚点移动到2个相邻的另一磁道的第2磁道转移单元,
上述转移开始单元以上述第1磁道转移单元动作时和上述第2磁道转移单元动作时,切换检测完地址部之后至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的时间。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盘装置具有比较上述重放速度测量单元测量的重放速度和规定重放速度的重放速度比较单元,在上述重放速度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测量的重放速度比规定重放速度慢时,上述转移开始单元在连续的地址部的中间使上述磁道转移单元动作。
CNB011338229A 2000-11-15 2001-11-15 光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67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7793/00 2000-11-15
JP2000347793A JP2002150574A (ja) 2000-11-15 2000-11-15 光ディス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5102A true CN1365102A (zh) 2002-08-21
CN1256722C CN1256722C (zh) 2006-05-17

Family

ID=18821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382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6722C (zh) 2000-11-15 2001-11-15 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721239B2 (zh)
JP (1) JP2002150574A (zh)
KR (1) KR100469616B1 (zh)
CN (1) CN1256722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5150B2 (en) 2005-11-14 2011-02-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Track jumping scan control device and track searching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9510B2 (en) * 2000-09-07 2010-03-30 Sonic Solutions Methods and system for use in network management of content
JP3674518B2 (ja) * 2001-03-06 2005-07-20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トラックジャンプ制御装置およびトラックジャンプ方法
TWI222624B (en) * 2002-08-15 2004-10-21 Mediatek Inc Tunable resistance force setting system in optical read/write device
US7196977B2 (en) * 2002-10-31 2007-03-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rack jump control circuit for accessing optical disk drive
JP4491407B2 (ja) * 2005-11-21 2010-06-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
WO2007125666A1 (ja) * 2006-03-31 2007-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トラックジャンピング走査制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光ディスク装置
US20080083218A1 (en) * 2006-10-06 2008-04-10 Arvin Technologies, Inc. Passive throttling valve outside of muffler
TW201003644A (en) * 2008-07-14 2010-01-16 Quanta Storage Inc Read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tical disk drives
JP5066203B2 (ja) * 2010-03-02 2012-11-07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12069241A (ja) * 2012-01-06 2012-04-05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06011954B (zh) * 2016-07-25 2018-07-10 贵州大学 无氰电镀铜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2676A (ja) * 1982-01-16 1983-07-21 Sony Corp デイスクのトラツク・ジヤンプ装置
JPS5984379A (ja) * 1982-11-08 1984-05-16 Nec Corp デイスク状記録担体のトラツクアクセス装置
JPS63311677A (ja) * 1987-06-12 1988-12-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デイスク駆動装置
JP2573301B2 (ja) * 1988-04-22 1997-01-22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装置
JPH04259921A (ja) * 1991-02-15 1992-09-16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554529A (ja) * 1991-08-27 1993-03-05 Nippon Columbia Co Ltd 光デイスク装置
JPH0562388A (ja) * 1991-08-30 1993-03-12 Sony Corp トラツク選択装置
JPH05325210A (ja) * 1992-05-26 1993-12-10 Pioneer Electron Corp トラックジャンプ制御装置
JPH064883A (ja) * 1992-06-24 1994-01-14 Fujitsu Ten Ltd コンパクト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ランダムアクセス装置
JPH06203494A (ja) * 1993-01-05 1994-07-22 Fujitsu Ten Ltd Clv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トラックジャンプ方法およびclvディスクの線速度の測定方法
US5623464A (en) * 1994-09-29 1997-04-22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and seek control method
US5699332A (en) * 1995-09-18 1997-12-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Control circuit of optical disk system to improve transition for seek control to tracking control
JP3488584B2 (ja) * 1996-11-06 2004-01-1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多層光ディスク記録情報の再生装置
KR100188674B1 (ko) * 1996-08-21 1999-06-01 윤종용 트랙 서보를 위한 디스크 선 속도 측정 방법
US6628580B1 (en) * 1999-04-07 2003-09-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2000315378A (ja) * 1999-05-06 2000-11-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ク装置における位置判定方法および位置判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5150B2 (en) 2005-11-14 2011-02-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Track jumping scan control device and track search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20037717A (ko) 2002-05-22
KR100469616B1 (ko) 2005-02-02
JP2002150574A (ja) 2002-05-24
CN1256722C (zh) 2006-05-17
US6721239B2 (en) 2004-04-13
US20020057630A1 (en) 200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6722C (zh) 光盘装置
CN1116669C (zh) 具有平坦部分和沟槽部分形成的轨迹的记录介质及其重放装置
CN1184622C (zh) 光信息再生装置以及信号处理电路
CN1185634C (zh) 跟踪误差检测装置
CN1180889A (zh) 光拾取头转换电路,光拾取头以及装有该电路的重放装置
CN1206633C (zh) 盘重放装置
CN1120397C (zh) 用于检测直流主轴电动机转速的装置和方法
CN1825444A (zh) 信息的记录装置及再现装置、信息的记录方法及再现方法
KR100361943B1 (ko) 트랙 검색 제어 회로 및 광 디스크 구동 장치
US20040141429A1 (en) Optical disc device, track jumping control circuit, and focus jumping control circuit
US6351437B1 (en) Tracking servo circuit
JP3977584B2 (ja) キャリッジサーボ制御装置及びキャリッジサーボ制御用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情報記録媒体
JP2000082225A (ja) 光学式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CN1435824A (zh) 消除噪音的方法和装置、光驱及其控制方法、再现装置
CN1275240C (zh) 产生跟踪误差信号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JP3439139B2 (ja) トラッキングサーボ回路
JP2001202635A (ja) トラッキング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01359488B (zh) 光信息再生系统
JPH0241821B2 (zh)
JP2000353324A (ja) 光学式記録再生装置
JP4234572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172654B2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のフォーカスサーボ回路
CN1975884A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其寻轨控制方法
JPH07311953A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H103670A (ja) ディス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1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