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62443A - 一种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62443A
CN1362443A CN 01105007 CN01105007A CN1362443A CN 1362443 A CN1362443 A CN 1362443A CN 01105007 CN01105007 CN 01105007 CN 01105007 A CN01105007 A CN 01105007A CN 1362443 A CN1362443 A CN 1362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yrene
parts
weight
copolymer
per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050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348C (zh
Inventor
辛敏琦
石正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Shanghai Rizhisheng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Rizhisheng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Rizhisheng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B011050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348C/zh
Publication of CN1362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2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3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4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该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30~70份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10~40份无捻长玻璃纤维;10~30份苯乙烯或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至少一种0.1~2.0份异丙苯过氧化物、特丁基过氧化物、通式为R1O-OR2的二烷基过氧化物或通式为R3O-OH的烷基过氧化物,式中R1、R2、R3分别为C1~C10的烷基,该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可用于工业生产中。

Description

一种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
众所周知,增强改性是在聚合物中加入增强材料以改进聚合物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能经常使用的一种改性方法,增强材料在聚合物中的作用犹如钢筋骨架在水泥建筑材料中的作用一样,由于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增强材料的优异增强效果,在热塑性材料中加入适量这类材料,经混合成型出的制品能够使热塑性材料硬度增加,柔软性降低,据报道用玻璃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材料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等指标与未增强塑料相比要提高2~3倍,如用玻璃纤维增强的苯乙烯类塑料: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聚苯乙烯(PS)、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等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尺寸稳定性和较高的弯曲弹性模量,在塑料应用领域,尤其在空调、电风扇、仪表骨架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但另一方面,由于玻璃纤维体积庞大,结构疏松,同时制备过程中高分子共聚物处于熔融状态,粘度较高,难以成型制品,使得无机玻璃纤维与有机高分子共聚物结合相容性较差,玻璃纤维在共聚物中分散均匀性差,制备的组合物分子间凝结力差,热塑性材料综合技术性能指标不理想,难以达到综合平衡。例如WO91-15543公开了一种用玻璃纤维增强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和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塑料合金体系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在ABS/SMA塑料合金体系中,添加短玻璃纤维,以提高制备的热塑性组合物的性能。其中SMA用量为50%(重量),ABS用量约50%(重量),制备的热塑性材料拉伸强度为88MPa,弯曲弹性模量为4725MPa,缺口冲击强度为10千焦/米2。本发明人认为玻璃纤维增强作用的好坏,与它在聚合物混合料或制品中的长度、分散状态及分布均匀性等因素有关,该方法由于采用短玻璃纤维,在聚合物混合及反应制备中主要起填料作用,难以起到理想的增强作用;从该文献公开的数据看,制备的热塑性组合物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弹性模量比较低,同时该方法还存在短玻璃纤维加料和计量不稳定,操作麻烦的缺陷。
日本公开特许平3-33497公开一种孟山都株式会社一种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的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热塑性工程塑料的性能,其组成为ABS-1,用量为30%(重量);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1,用量为10%(重量);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2,用量为40%(重量),制备的热塑性材料拉伸强度为108MPa,弯曲弹性模量为6596MPa,缺口冲击强度为7.5千克×厘米/厘米,热变形温度103℃。从该文献公开的数据看,采用该文献介绍的工艺方法,制备的热塑性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弹性模量较前述文献技术有较大幅度提高,但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热变形温度提高没有本质的突破;在塑料工程应用领域,人们希望得到综合机械强度更加优异的热塑性材料,以满足实际生产应用的需要。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文献中存在的用玻璃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材料或组合物拉伸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及热变形温度低,综合技术指标不理想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组成体系的热塑性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弹性模量、热变形温度及缺口冲击强度,具有优异的综合机械强度。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
(a)30~70份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其中丙烯腈以重量百分比计为20~35%;
(b)10~40份无捻长玻璃纤维;
(c)10~30份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或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其中马来酸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5~25%;
(d)至少一种0.1~2.0份过氧化物,该过氧化物为异丙苯过氧化物、特丁基过氧化物、通式为R1O-OR2的二烷基过氧化物或通式为R3O-OH的烷基过氧化物,式中R1、R2或R3分别为C1~C10的烷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以重量份数计优选范围为45~65份,玻璃纤维优选范围为20~30份,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或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优选范围为15~25份,所述过氧化物优选范围为0.3~1.5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异丙苯过氧化物为过氧化二异丙苯或异丙苯过氧化氢;特丁基过氧化物为二特丁基过氧化物或过氧化苯甲酸特丁酯;所述R1、R2或R3优选范围分别为C3~C6的烷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塑性组合物还含有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至少一种,其用量以重量份数计为5~15份;优选范围为5~10份。
制备本发明组合物所用原料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为由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或连续本体聚合工艺生产的无规共聚物,其中丙烯腈含量为20~35%(重量),熔体指数1~5克/10分钟(200℃*5千克);原料苯乙烯-马来酸酐或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SMA)为由连续本体聚合工艺生产的无规共聚物,其中马来酸酐含量为5~25%(重量),优选范围为10~25%;无捻长玻璃纤维,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M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均为市场销售的产品。
本发明组合物制备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是物料预处理过程:首先将30~70份(重量)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SAN)与10~30份(重量)苯乙烯或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0~15份(重量)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或/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MBS)或/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SBS)混合均匀;然后将0.1~2.0份(重量)过氧化物溶解于脂肪醇类或脂肪酮类溶剂中,配制成重量百分浓度为1~30%的溶液,将10~40份(重量)无捻长玻璃纤维浸渍于上述配制的溶液中进行处理,浸渍过程可以是间歇过程也可以是连续过程,浸渍溶液温度为0~50℃,浸渍时间0.5~40分钟。第二步骤是混炼和反应过程:将上述混合均匀的SAN和SMA粒料加入操作温度为180~250℃的双螺杆挤条机中,粒料在外热作用下塑化熔融,这时将上述处理过的玻璃纤维由送料机构送入到熔融的物料中,通过螺杆旋转把物料向前输送,物料熔融体在压力作用下包覆在玻璃纤维周围,通过螺杆旋转进行混合和反应,并移去反应过程产生的挥发物,反应完全的组合物经螺杆挤出,冷却,切成粒料,最后干燥为成品。
本发明热塑性组合物各项性能指标测试,例如拉伸强度、弯曲模量、缺口冲击强度及热变形温度均采用ASTM标准或者本技术领域的国家通用测试标准,对各指标测试条件无特殊要求。
本发明组合物属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体系,主要由有机共聚物和无机玻璃纤维构成,两者粘结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组合物制品的机械强度及耐老化性能。本发明以SAN为主体材料,引入SMA作为相容剂,首先与SAN形成塑料复和体系,增强有机共聚物之间和无机物之间的相容性;同时本发明采用异丙苯过氧化物、特丁基过氧化物、通式为R1O-OR2的二烷基过氧化物或通式为R3O-OH的烷基过氧化物等化学处理剂,在玻璃纤维与熔融有机物共混反应前,采用一定工艺条件对玻璃纤维表面进行化学处理,这种化学处理剂起一种中间桥梁作用,使经过处理的玻璃纤维和有机共聚物在熔融混合与挤出过程中,通过化学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增进有机物和无机物两者分子间的粘接力;根据实际需要,本发明还可引入ABS、MBS、SBS等抗冲剂,以进一步改善硬性组合物的抗冲击性能,本发明组合物的各组份在所述制备条件下,通过共混改性,各组份发生协同作用,明显提高了热塑性组合物的整体综合性能,制备的热塑性组合物最高拉伸强度达到127MPa,弯曲模量8500MPa,缺口冲击强度8.7千克×厘米/厘米,热变形温度110℃,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与本发明相对应的比较例中,将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SAN)与不经过任何预处理的玻璃纤维熔融共混,没有引入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其它制备条件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同,制备的热塑性组合物拉伸强度为80MPa,弯曲模量5000MPa,缺口冲击强度6.0千克×厘米/厘米,热变形温度100℃,其综合性能指标明显比本发明的任何一种组合物的综合性能指标偏低。
本发明热塑性组合物由于具有理想的综合机械强度,可应用于制作加热、通风和空调用风扇领域及对耐热性和机械性能要求较高的家用电器壳罩、电子器件等领域。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
第一步骤是物料预处理过程:将含丙烯腈25%(重量)的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SAN)30份,含马来酸酐20%(重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30份,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15份混合均匀;然后将分子式为C6H5C(CH3)2O-OH的异丙苯过氧化氢1.0份溶解于乙醇溶剂中,配制成重量百分浓度为20%的溶液,将无捻长玻璃纤维25份浸渍于上述配制的溶液中进行处理,浸渍溶液温度为25℃,浸渍时间20分钟;
第二步骤是反应过程:将上述混合均匀的SAN、SMA和ABS粒料加入操作温度为210℃双螺杆挤条机中,粒料在外热作用下塑化熔融,达到粘流状态时,将上述异丙苯过氧化氢溶液处理过的玻璃纤维由送料机构送入到熔融的物料中,通过螺杆旋转进行混合和反应,并移去反应过程产生的挥发物,该组合物经螺杆挤出,冷却、并切成粒料,最后干燥为成品。
制成的热塑性组合物组份含量及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2】
将含丙烯腈25%(重量)的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SAN)35份,含马来酸酐20%(重量)的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MBS)5份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5份混合均匀;然后将分子式为(CH3)3CO-OC(CH3)3的二特丁基过氧化物0.7份和分子式为HO-OC3H7的丙基过氧化氢0.8份溶解于丙酮溶剂中,配制成重量百分浓度为18%的溶液,将无捻长玻璃纤维25份浸渍于上述配制的溶液中进行处理,浸渍溶液温度为20℃,浸渍时间15分钟;其它操作条件同实施例1。
制成的热塑性组合物组份含量及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3】
将含丙烯腈28%(重量)的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SAN)40份,含马来酸酐22%(重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MBS)10份和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5份混合均匀;然后将分子式为C6H5C(CH3)2O-O(CH3)2CC6H5的过氧化二异丙苯0.8份溶解于乙醇溶剂中,配制成重量百分浓度为15%的溶液,将无捻长玻璃纤维20份浸渍于上述配制的溶液中进行处理,浸渍溶液温度为25℃,浸渍时间10分钟;其它操作条件同实施例1。
制成的热塑性组合物组份含量及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4】
将含丙烯腈22%(重量)的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SAN)35份,含马来酸酐18%(重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25份混合均匀;然后将分子式为H11C5-O-O-C3H7的过氧化物0.5份溶解于乙醇溶剂中,配制成重量百分浓度为15%的溶液,将无捻长玻璃纤维40份浸渍于上述配制的溶液中进行处理,浸渍溶液温度为25℃,浸渍时间15分钟;其它操作条件同实施例1。
制成的热塑性组合物组份含量及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5】
将含丙烯腈26%(重量)的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SAN)40份,含马来酸酐20%(重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20份,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5份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5份混合均匀;然后将分子式为C6H5C(CH3)2O-O(CH3)2CC6H5的过氧化二异丙苯1.2份溶解于乙醇溶剂中,配制成重量百分浓度为15%的溶液,将无捻长玻璃纤维30份浸渍于上述配制的溶液中进行处理,浸渍溶液温度为25℃,浸渍时间10分钟;其它操作条件同实施例1。
制成的热塑性组合物组份含量及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6】
将含丙烯腈25%(重量)的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SAN)45份,含马来酸酐20%(重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30份,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MBS)5份混合均匀;然后将分子式为H9C4-O-O-C6H13的过氧化物1.0份溶解于乙醇溶剂中,配制成重量百分浓度为15%的溶液,将无捻长玻璃纤维20份浸渍于上述配制的溶液中进行处理,浸渍溶液温度为25℃,浸渍时间15分钟;其它操作条件同实施例1。
制成的热塑性组合物组份含量及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7】
将含丙烯腈26%(重量)的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SAN)50份,含马来酸酐22%(重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20份混合均匀;然后将分子式为C6H5C(CH3)2O-OH的异丙苯过氧化氢0.5份溶解于乙醇溶剂中,配制成重量百分浓度为15%的溶液,将无捻长玻璃纤维30份浸渍于上述配制的溶液中进行处理,浸渍溶液温度为25℃,浸渍时间8分钟;其它操作条件同实施例1。
制成的热塑性组合物组份含量及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8】
将含丙烯腈24%(重量)的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SAN)60份,含马来酸酐20%(重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15份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10份混合均匀;然后将分子式为H7C3-O-OH的过氧化物0.3份溶解于丙酮溶剂中,配制成重量百分浓度为10%的溶液,将无捻长玻璃纤维15份浸渍于上述配制的溶液中进行处理,浸渍溶液温度为20℃,浸渍时间12分钟;其它操作条件同实施例1。
制成的热塑性组合物组份含量及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9】
将含丙烯腈18%(重量)的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SAN)70份,含马来酸酐19%(重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10份与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5份及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MBS)5份混合均匀;然后将分子式为C6H5COO-OC(CH3)3的过氧化苯甲酸特丁酯0.5份溶解于丙酮溶剂中,配制成重量百分浓度为10%的溶液,将无捻长玻璃纤维10份浸渍于上述配制的溶液中进行处理,浸渍溶液温度为20℃,浸渍时间12分钟;其它操作条件同实施例1。
制成的热塑性组合物组份含量及测试结果见表1。【比较例1】
将含丙烯腈24%(重量)的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SAN)70份加入操作温度为210℃双螺杆挤条机中,粒料在外热作用下塑化熔融,达到粘流状态时,将不经任何溶液处理的玻璃纤维30份由送料机构送入到熔融的物料中,通过螺杆旋转进行混合和反应,并移去反应过程产生的挥发物,该组合物经螺杆挤出,冷却、并切成粒料,最后干燥为成品。
制成的热塑性组合物组份含量及测试结果见表1。
表1组合物组份含量及测试结果
实施例    比较例
    1     2     3     4     5     6     7     8     9     1
组合物组份及各组份重量份数   SAN(份)     30     35     40     35     40     45     50     60     70     70
  GF(份)     25     25     20     40     30     20     30     15     10     30
  SMA(份)     30     30     25     25     20     30     20     15     10     0
  过氧化物(份)     1.0     1.5     0.8     0.5     1.2     1.0     0.5     0.3     0.5     0
  ABS(份)     15     0     5     0     5     0     0     0     5     0
  MBS(份)     0     5     10     0     0     5     0     0     5     0
  SBS(份)     0     5     0     0     5     0     0     10     0     0
测试结果   拉伸强度MPa     110     125     114     120     127     118     119     119     115     80
  弯曲弹性模量MPa     7600     7800     7700     8900     8500     8700     8600     7800     7400     5000
  热变形温度℃     108     109     107     114     110     108     111     106     104     100
  缺口冲击强度(千克×厘米/厘米)     9.2     9.0     9.5     6.5     8.7     7.0     6.7     7.5     8.5     6.0

Claims (7)

1、一种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
(a)30~70份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其中丙烯腈以重量百分比计为20~35%;
(b)10~40份无捻长玻璃纤维;
(c)10~30份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或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其中马来酸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5~25%;
(d)至少一种0.1~2.0份过氧化物,该过氧化物为异丙苯过氧化物、特丁基过氧化物、通式为R1O-OR2的二烷基过氧化物或通式为R3O-OH的烷基过氧化物,式中R1、R2或R3分别为C1~C10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以重量份数计为45~65份,玻璃纤维为20~30份,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或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为15~25份,所述过氧化物为0.3~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异丙苯过氧化物为过氧化二异丙苯或异丙苯过氧化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特丁基过氧化物为二特丁基过氧化物或过氧化苯甲酸特丁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或R3分别为C3~C6的烷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还含有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至少一种,其重量份数为5~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还含有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至少一种,其重量份数为5~10。
CNB011050071A 2001-01-03 2001-01-03 一种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834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050071A CN1158348C (zh) 2001-01-03 2001-01-03 一种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050071A CN1158348C (zh) 2001-01-03 2001-01-03 一种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2443A true CN1362443A (zh) 2002-08-07
CN1158348C CN1158348C (zh) 2004-07-21

Family

ID=4654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0500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8348C (zh) 2001-01-03 2001-01-03 一种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348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6681A (zh) * 2011-11-23 2012-06-27 四川朗迪塑胶电器有限公司 玻纤增强型as树脂抗静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316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流叶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317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流风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101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出风角的贯流风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102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贯流风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410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辅助叶片轴流风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411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斜流风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6681A (zh) * 2011-11-23 2012-06-27 四川朗迪塑胶电器有限公司 玻纤增强型as树脂抗静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6681B (zh) * 2011-11-23 2013-07-24 四川朗迪塑胶电器有限公司 玻纤增强型as树脂抗静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316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流叶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317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流风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101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出风角的贯流风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102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贯流风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410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辅助叶片轴流风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411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斜流风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48C (zh) 2004-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4241B (zh) 抗静电热塑性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20190047185A (ko) 그라프트 공중합체, 이를 포함하는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58348C (zh) 一种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
CN102807749A (zh) 聚苯醚/尼龙/石墨烯复合材料
CN101891947B (zh) 聚芳醚腈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5289A (zh) 一种高性能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87407C (zh) 可用作风扇材料的热塑性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52225B1 (ko) 폴리아미드 마스터배치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리아미드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CN111334037B (zh) 一种pa1010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56185B1 (ko) 열가소성 난연 수지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사출 성형품
JP2690775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CN111363356B (zh) 一种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97044B (zh) 一种pc/eva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68686B (zh)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218209B (zh) 一种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925517B (zh) 一种高韧性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97022B (zh) 一种耐候性能优异的纤维填充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KR930010235B1 (ko) 폴리에스테르/폴리카보네이트 합금 수지 조성물
CN111349332B (zh) 一种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78276B (zh) 一种pa9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866535B2 (ja) 導電性ポリアセタール樹脂組成物
JP2512028B2 (ja) 炭素短繊維集合体及びそれを強化材とする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2690775C (zh)
CN1810875A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513911A (zh)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21

Termination date: 201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