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8796A - 一种混合增韧增强rpvc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增韧增强rpvc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58796A
CN1358796A CN 00134589 CN00134589A CN1358796A CN 1358796 A CN1358796 A CN 1358796A CN 00134589 CN00134589 CN 00134589 CN 00134589 A CN00134589 A CN 00134589A CN 1358796 A CN1358796 A CN 1358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nano
caco
agent
su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3458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明山
权英
王志勋
陈献
李毕忠
严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Kehua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Of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Haier-Kehua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Of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Kehua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Of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iled Critical Haier-Kehua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Of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to CN 0013458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58796A/zh
Publication of CN1358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87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增韧增强硬质聚氯乙烯(RPVC或UPVC)组合物。其特征是:它含有聚氯乙烯(PVC)100重量份,复合稳定剂3~8重量份,碳酸钙5~30重量份,钛白粉4~20重量份,纳米刚性冲击改性剂(N-ACR)2~10重量份,氯化聚乙烯(CPE)2~10重量份,纳米刚性改性剂1~20重量份,高温高效流动改性剂0.01~5重量份,加工助剂0.1~5重量份。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增韧增强RPVC组合物
本发明为一种含有混合增韧增强改性剂的硬质聚氯乙烯(RPVC或UPVC)组合物,主要用于制备UPVC门窗异型材和UPVC建筑用塑料管材。
聚氯乙烯是一种应用非常广的塑料,其全球产量居第二位。过去由于聚氯乙烯加工困难,多用添加增塑剂的办法来改善其加工性,所以以软制品为主。近几年由于加工设备和各种助剂的发展,硬质PVC制品越来越多。从全球范围来讲,软硬制品比例已达1∶1。特别是从1998年开始,化学建材在建筑领域内应用越来越广,如建筑用PVC塑钢门窗,建筑用UPVC管材等。但由于UPVC性脆,加工困难,若不对其进行改性,则很难满足建筑用材料的要求。目前多用氯化聚乙烯(CP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ACR、MBS、ABS等对其进行增韧改性。采用这些增韧冲击改性剂所制得的UPVC制品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能,但同时也丧失了UPVC原有的宝贵的强度、刚性、硬度和耐热性。此外用ACR、MBS、ABS来增韧改性PVC,也带来高成本。本发明旨在采用混合增韧增强体系对UPVC进行增韧改性,在提高其冲击强度的同时,保持了UPVC原有的改性、强度、硬度和耐热性,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相对低成本的UPVC组合物。
本发明的具体组成为(重量份数):
PVC                  100重量份
复合稳定剂           3~8重量份,优选4~6重量份
碳酸钙               5~30重量份,优选6~20重量份,
                     最优选6~12重量份
钛白粉               3~25重量份,优选4~10重量份
N-ACR                1~10重量份,优选3~8重量份
N-PMMA               1~20重量份,优选3~15重量份,
                     更优选5~10重量份
CPE                  1~10重量份,优选3~8重量份
高温高效流动改性剂   0.01~5重量份,优选0.3~3重量份
加工助剂             0.1~5重量份,优选0.5~2重量份
本发明使用的PVC树脂,其K值为63~72mL/g,优选齐鲁石化公司的S-900型、S-1000型、S-1100型或北京化工二厂的SG-5、SG-6型。
本发明使用的N-ACR,其结构特征为具有核—壳结构,它含有:5~90%的纳米无机粒子,优选10~30%;5~95%的高聚物,优选70~90%。所使用的纳米无机粒子为SiO2,CaCO3,滑石粉,高岭土,BaSO4等,优选SiO2,CaCO3,所用粒径为20~100nm,优选40~60nm。其详细的制备已同时申请专利。
本发明使用的复合稳定剂,其组成为(重量,下同):
有机酸铅              50~80%,优选60~70%
石蜡                  5~20%,优选6~10%
硬脂酸铅              10~20%,优选15~18%
多元醇酯              0~10%,优选3~5%
所用的有机酸铅为富马酸铅、苯二甲酸铅和氰脲酸铅之一种或其复合物。
本发明使用的高温高效流动改性剂为氧化聚乙烯蜡,其分子量为1000~100000,优选3000~10000,其软化点为85℃~120℃,优选100~115℃,优选使用美国联信公司(Allied Signal Co.,Ltd)的A-C307A。
本发明使用的加工助剂,是一种能促进PVC熔融塑化的助剂,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或丙烯酸酯类与苯乙烯的共聚物。选用ACR-201(苏州安利化工厂或上海珊瑚化工厂)、ACR-401(苏州安利化工厂或上海珊瑚化工厂)、M-80(江苏吴县保安化工厂)和K-125P(日本KurehaChemicals[Singapore]PTE.Ltd.或美国Rohm-Haas公司)之一种或上述几种的复合物。
本发明使用的碳酸钙(CaCO3)为轻质CaCO3、胶质CaCO3、活性轻质CaCO3、,重质CaCO3和活性CaCO3之一种或上述几种的复合物,优选白艳华。
本发明使用的钛白粉,其特征为金红石型,优选美国杜邦(DuPont)公司的R-902、R-906和德国Kronos公司的N-2220之一种或其复合物。
本发明使用的纳米刚性改性剂(N-PMMA),其特征是:含有1~99%(重量)(重量,下同)、优选20~80%(重量)的纳米无机粒子,1~99%(重量)、优选20~80%(重量)的聚合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纳米无机粒子为下列之一或其复合物:纳米二氧化硅(SiO2)、纳米碳酸钙(CaCO3)、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超微细滑石粉、超微细硫酸钡、超微细氧化铝,粒径10~100nm,优选30~60nm。
本发明采用超声辅助原位乳液聚合工艺。乳液聚合所采用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苯甲酰之一种或其复合物;所采用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MS-1、吐温-80之一种或其复合物,活性改性剂为聚丙烯酸钠、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之一种或其复合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聚合物为下列单体的共聚物:70~95%(重量)的MMA,优选80~90%(重量);5~30%(重量)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其复合物,优选10~20%(重量)。
本发明乳液聚合的组成为:单体总量的0.1~5%(重量)的乳化剂,单体总量的0.1~5%(重量)的引发剂,单体总量的0.1~5%(重量)的活性改性剂。
本发明采用超声辅助原位乳液聚合工艺,其特征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定量的乳化剂、分散剂、表面改性剂、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至50~90℃,搅拌溶解。然后加入纳米无机粒子,搅拌,在超声波下作用10~60分钟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搅拌2~5分钟后,加入过硫酸盐5%(重量)(水溶液),反应2~5小时。
(2)升温至70~95℃,反应0.5~3小时后,将所制得的乳液缓慢投入到温度为70~95℃的3%(重量)硫酸铝或氯化钙水溶液,进行破乳,凝聚,过滤,水洗三遍后于室温~60℃下真空干燥4~6小时,粉碎,过筛即得纳米刚性改性剂。
本发明所制备的刚性冲击改性剂,其特征是:含有5~95(重量)%、优选20~40(重量)%的纳米无机粒子,5~95(重量)%、优选60~80(重量)%的聚合物,此改性剂具有核—壳结构,能使无机纳米粒子充分分散到基体树脂中,充分发挥纳米粒子效应,使无机与有机的刚性和韧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发明所采用的纳米无机粒子为下列之一或其复合物:纳米二氧化硅(SiO2)、纳米硅基氧化物(SiO2-x)、纳米碳酸钙(CaCO3)、超微细滑石粉、超微细硫酸钡、超微细氧化铝、纳米二氧化钛,其粒子尺寸为10~100nm,优选20~60nm。
本发明采用纳米粒子的超声辅助分散和原位乳液聚合。本发明所采用的原位乳液聚合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腈之一种或其复合物,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MS-1、吐温-80之一种或其复合物,活性改性剂为聚羧酸钠衍生物,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二甲基丙烯酸四甘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之一种或其复合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聚合物为下列单体的共聚物:(a)10~70(重量)%的丙烯酸丁酯;(b)10~6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c)10~30(重量)%的丙烯酸乙酯;(d)0~50(重量)%的苯乙烯;(e)0~20(重量)%的丙烯酸引发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乳液聚合,其使用的乳化剂量为0.1~10(重量)%,优选2~6(重量)%,活性改性剂为0.01~5(重量)%,优选0.5~3(重量)%,更优选1~2(重量)%,交联剂为0.1~5(重量)%,优选1~2(重量)%。
本发明的纳米刚性冲击改性剂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10-70%的丙烯酸丁酯、10-30%的丙烯酸乙酯、0-50%的苯乙烯放入已加有乳化剂的反应釜中,加入定量的去离子水,于40~70℃、优选50~60℃下充分搅拌,使之完全乳化。
2.于室温~100℃、优选50~80℃下加入预先溶解有乳化剂、表面改性剂的纳米无机粒子到去离子水中,在超声波作用下5~120分钟,优选10~60分钟,更优选20~40分钟。
3.将(1)与(2)充分混合,使之升温至50~90℃,优选60~80℃,加入预先溶解好的引发剂,在此温度下反应1~5小时,优选2~3小时。
4.补加引发剂溶液,在此温度下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0.5~3小时加完,优选1~2小时。
5.升温80~96℃,优选85~90℃,熟化0.5~3小时,优选1~2小时,制得纳米复合乳液。
6.将纳米复合乳液加入到高速离心喷雾干燥器之中进行干燥,制得粉末状纳米刚性冲击改性剂;或将纳米复合乳液缓慢投入到0.5~5(重量)%(重量)浓度的硫酸铅溶液或氯化钙溶液中,搅拌破乳凝聚后,过滤,水洗三遍后,于50~60℃下真空干燥。
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刚性冲击改性剂具有核—壳结构,能与PVC进行良好的混合,体现纳米效应。
本发明使用的CPE为含氯量在30~40%(重量)的氯化聚乙烯,优选山东维坊化工公司的亚星牌CPE-136A型。
本发明通过采用CPE与纳米刚性冲击改性剂、纳米刚性改性剂复合使用,使UPVC的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并保持了UPVC原有的强度、刚性、耐热性和硬度,所制得的制品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并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称取20份(重量,下同)纳米CaCO3(粒径30~60nm),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份钛酸酯偶联剂,28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500ml四口烧瓶中,用水浴升温至70℃,搅拌,开动超声波作用40分钟后,加入70份MMA,10份丙烯酸,搅拌10分钟后,加入10ml浓度为5%(重量)的过硫酸钾的水溶液,回流冷凝,反应4小时,升温至85℃,熟化反应1小时。然后将所得乳液缓慢投入到90℃的3%(重量)氯化钙水溶液中,搅拌,破乳,过滤,水洗三遍后,于50~80℃下真空干燥4~6小时,粉碎,过80目筛,即得粉末状纳米刚性改性剂。
实施例2
称取30份(重量,下同)纳米硅基氧化物(20nm,MIPN-1100型,舟山明日纳米公司产),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份硅烷偶联剂,28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500ml四口烧瓶中,加热搅拌,至60℃时开动超声波作用20分钟。然后加入65份MMA,5份甲基丙烯酸,搅拌20分钟,同时升温至75℃,加入0.7份偶氮二异丁腈,搅拌下反应3小时后,升温至90℃,熟化1小时,将所得乳液缓慢倒入1%(重量)的硫酸钡水溶液中,搅拌,破乳,过滤,水洗三遍后,于50~90℃下真空干燥4~6小时,粉碎,过80目筛,即得粉末状纳米刚性改性剂。
实施例3
称取120份(重量,下同)纳米硅基氧化物(粒径20~40nm),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份MS-1,2份聚丙烯酸钠,1.5份硅烷偶联剂,1120份去离子水,投入到2000ml四口烧瓶中,搅拌,加热至70℃时,开动超声波作用30分钟后,加入240份MMA,30份丙烯酸,搅拌10分钟后,加入20ml浓度为5%(重量)的过硫酸钾水溶液,反应3小时后,升温至85℃,反应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最后采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即得细粉末状纳米刚性改性剂。
实施例4
称取10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粒径20~40nm),4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SDS),1重量份聚丙烯酸钠,280重量份去离子水,加入到500ml四口烧瓶中,搅拌,同时放入水浴中,升温至68℃,开动超声波作用30分钟后,加入40重量份BA,10重量份EA,0.2重量份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激烈搅拌10分钟,待温度达到68℃后,加入过硫酸钾的水溶液,浓度为5(重量)%。温度保持在65~70℃范围内,反应2小时后,滴加MMA40重量份,在1.5~2小时内滴加完毕。升温至85~90℃,反应1小时后,将所制乳液投入到90℃的3(重量)%硫酸铝水溶液中,破乳,凝聚,过滤,水洗三遍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于50~60℃下干燥4~6小时,即制得纳米刚性冲击改性剂。乳液聚合完毕后无凝块、破乳和沉淀,即得粉末状纳米刚性冲击改性剂。
实施例5
称取20重量份(重量,下同)纳米碳酸钙(粒径30~60nm),3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重量份AP-1(北京东方化工厂产),280重量份去离子水,加入到500ml四口烧瓶中,放入水浴中,升温至72℃,搅拌,并置于超声波场中作用15分钟后,加入40重量份BA,搅拌10分钟后,加入10ml浓度为5(重量)%的过硫酸钾水溶液,回流冷凝,反应4小时。然后加入0.1重量份过氧化二苯甲酰和10重量份苯乙烯,反应2小时后,加入4ml浓度为5(重量)%的过硫酸钾水溶液,搅拌5分钟后,从滴加管中滴加20重量份MMA,在1~2小时内滴加完毕,反应1小时后,升温至85℃,熟化1小时,然后将所得乳液缓慢投入到90℃的3(重量)%(重量)氯化钙水溶液中,搅拌,破乳凝聚,过滤,水洗三遍后,于50~60℃下真空干燥4~6小时,粉碎,过80目筛,即得粉末状纳米刚性冲击改性剂。
实施例6
称取120重量份(重量,下同)纳米硅基氧化物(粒径20~40nm),8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SDS),8重量份MS-1,4重量份聚丙烯酸钠,1120重量份去离子水,1.2重量份钛酸酯偶联剂,投入到2000ml四口烧瓶中,将该烧瓶放入超声波水浴中,升温搅拌,并开动超声波,在70℃下作用30分钟后,加入120重量份BA,搅拌10分钟后,加入24ml浓度为5(重量)%的过硫酸钾水溶液,反应2小时后,再加入24ml浓度为5(重量)%的过硫酸钾水溶液,然后滴加含MMA和St的单体混合物160重量份(其中MMA∶St=80∶20),在1~2小时内滴加完毕。升温至85℃,反应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最后采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即得粉末状纳米刚性冲击改性剂。
实施例7及对比例1
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混合增韧增强UPVC组合物组成为(重量重量份数,下同):
                                  实施例7     对比例1
PVC(SG-5型,北京化工二厂),        100          100
复合稳定剂                          5            5
轻质CaCO3                          5            5
钛白粉(N-2220)                      5            5
N-ACR(纳米刚性冲击改性剂)           4            0
CPE                                 5            0
N-PMMA                              6            0
A-C307A                             0.1          0.1
ACR-201                             0.5          2
工艺流程为:按配方称量好后,投入高速混合机中,转速1400~2000rpm,依靠摩擦使其升温至110~120℃,出料冷却至40℃后,备用。开动双辊混炼机,升温至160~180℃。将上述混合好的料加入到两辊之间进行开炼,时间5~15分钟后出片,厚度约0.5mm,剪成约150mm×150mm的片,叠放10~15层,放入平板硫化机中,加热至160~180℃,加压至10~15MPa,维持10~15min后冷却,待冷却至40℃以下后取出,厚度控制在4~6mm之间,用万能制样机进行制样测试。
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例7及对比例1性能测试结果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冲击强度*           低温冲击强度*(GB/T1040-92)     (GB/T1040-92)     (TSO179:1993)         (TSO179:1993)
  对比例1            68                15                 5.8                    3.5
  实施例7            66                72                 25.6                   13.4
注:*采用双面V型缺口进行测试。续表1
    弯曲强度       弯曲弹性模量      维卡软化点      硬度(洛氏硬度)
  (GB/T9341-88)    (GB/T9341-88)    (GB/T1633-79)     (GB/T9342-88)
   对比例1       75.2             2724.3            93                 82
实施例7           85.1             2834.4            95                 86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加入CPE、N-ACR、N-PMMA,使UPVC的冲击强度(包括低温冲击强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保持了UPVC原有的刚度、耐热性、硬度和强度,具有明显的增韧、增强作用。
实施例8及对比例2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混合增强增韧UPVC组合物组成为(重量重量份):
                                    实施例5         对比例2
PVC(S-1000型,齐鲁石化)             100              100
复合稳定剂                           4                5
CaCO3(活性,重质,南京OMYA公司2T型) 6                6
钛白粉(R-906,杜邦公司)              4                4
N-ACR                                5
CPE                                  5                10
N-PMMA                       10                    2
ACR-401                      0.5                   2
A-C307A                      0.1                   0.5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7。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实施例8和对比例2的性能(测试方法同表1)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冲击强度        低温冲击强度
   (MPa)      (%)   (双V缺口,KJ/m2) (双V缺口,KI/m2)
   对比例2     45         89          32                 15
实施例8         67         66          29.6               14.8续表2
 弯曲强度   弯曲弹性模量  维卡软化点    硬度
  (MPa)         (MPa)        (℃)    (洛氏硬度)
   对比例2    66          2002.6         86         72
实施例8        86.4        2788.5         93         88
从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8是采用5重量份N-ACR,5重量份CPE和10重量份N-PMMA作为冲击改性剂,对比例2是采用传统的10重量份CPE作为增韧剂。二者性能对比,本发明的混合增韧增强体系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不仅具有高的冲击强度,同时也具有高刚性、高强度、高硬度和高耐热性。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混合增韧增强UPVC组合物的组成为(重量重量份):
                                          实施例9
PVC(S-1000,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100
复合稳定剂                                   5
CaCO3(活性,重质,南京OMYA公司2T型)         5
钛白粉(N-2220,德国Kronos公司)               6
N-ACR                                        4
CPE                                          5
N-PMMA                                       6
ACR-201                                      1
A-C037A                                      0.1
将上述配方称量后,用高速混合机混合,靠摩擦生热温度达115~120℃。将料放入低速冷混机中,冷混机夹套通冷却水冷却,将混合料冷却至40℃以下后放入放入袋中备用。加热Φ65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组(上海申威达机械公司出品)各段温度为:1段 2段 3段 4段 5段  过滤段  机头连接段 机头1 机头2 机头3 机头4168 166 164 166 168  166     172        196   196   196   196待升至温度后开机,加料。加料螺杆转速25rpm,主机螺杆转速22rpm,牵引速度1.8m/min,以上述工艺条件对实施例9和对比例2进行型材挤出,所挤型材为85扇,壁厚1.8~2.2mm。性能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实施例9测试结果(85,窗用异型材)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冲击强度        低温冲击强度
      (MPa)         (%)    (双V缺口,KJ/m2)(双V缺口,KI/m2)
   对比例2        48           110         54(不断)           45.64
实施例9            60           107         55(不断)           47.92续表3
 弯曲强度   弯曲弹性模量  维卡软化点    硬度
  (MPa)        (MPa)         (℃)    (洛氏硬度)
   对比例2    68.5         2241          83         51
实施例9        76.5         2861          86         74
从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混合增韧增强UPVC组合物挤出而成的窗用异型材,其性能明显优于目前普遍采用的CPE改性体系,且成本基本相当。

Claims (8)

1.一种混合增韧增强硬质聚氯乙烯组合物,它含有PVC100重量份,复合稳定剂3~8重量份,碳酸钙5~30重量份,钛白粉4~20重量份,纳米刚性冲击改性剂(以下称为N-ACR)1~10重量份,氯化聚乙烯(CPE)1~10重量份,纳米刚性改性剂(N-PMMA)1~20重量份,高温高效流动改性剂0.01~5重量份,加工助剂0.1~5重量份,
其中,所用的复合稳定剂基于该复合物稳定剂的总重量含有有机酸铅50~80%(重量),石蜡5~20%(重量),硬脂酸铅10~20%(重量),多元醇酯0.1~10%(重量);
所用的加工助剂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或丙烯酸酯与苯乙烯的共聚物;
所用的高温高效流动改性剂为氧化聚乙烯蜡。
2.根据权利1所述的PVC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用PVC的K值为63~72mL/g,所用的钛白粉为金红石型,所用的碳酸钙(CaCO3)为下列之一或其复合物:轻质CaCO3,轻质活性CaCO3,重质CaCO3,重质活性,胶质CaCO3
3.根据权利1所述的PVC组合物,其特征是:所用的N-ACR组成为纳米无机粒子5~95%,高聚物5~95%,
其中,所述的聚合物基于该聚合物的总重量含有10~70(重量)%的聚丙烯酸丁酯,10~50(重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30(重量)%的聚丙烯酸乙酯,和10~50(重量)%的聚苯乙烯;
所述的纳米无机粒子为纳米二氧化硅(SiO2)、纳米硅基氧化物(SiO2-x)、纳米碳酸钙(CaCO3)、超微细滑石粉、超微细硫酸钡、超微细氧化铝、纳米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其复合物,其粒子尺寸为10~100nm。
4.根据权利1所述的PVC组合物,其特征是:所用的CPE含氯量为30~40%(重量)。
5.根据权利1所述的PVC组合物,其特征是:所用的纳米刚性改性剂组成为:纳米无机粒子5~95%,聚合物为5~95%;
其中,所使用的聚合物基于该聚合物的总重量含有70~95%(重量)的MMA,5~30%(重量)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所使用的纳米无机粒子为下列之一种或其复合物:纳米二氧化硅(SiO2)、纳米碳酸钙(CaCO3)、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超微细滑石粉、超微细硫酸钡、超微细氧化铝,粒径10~100nm。
6.根据权利4所述的PVC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纳米无机粒子为下列之一或其复合物:纳米SiO2,纳米硅基氧化物,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纳米CaCO3,超微细滑石粉,超微细BaSO4等,所用的聚合物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并具有核壳结构。
7.根据权利7所述的PVC组合物,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体。
8.根据权利1和权利6所述的PVC组合物,其特征是:所使用的纳米刚性改性剂采用的纳米粒子为下列之一或其复合物:纳米SiO2-x,纳米CaCO3,纳米TiO2,超微细氧化铝,超微细滑石粉,超微细BaSO4,其粒径为10~100um,所采用的高聚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物。
CN 00134589 2000-12-12 2000-12-12 一种混合增韧增强rpvc组合物 Pending CN13587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34589 CN1358796A (zh) 2000-12-12 2000-12-12 一种混合增韧增强rpvc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34589 CN1358796A (zh) 2000-12-12 2000-12-12 一种混合增韧增强rpvc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8796A true CN1358796A (zh) 2002-07-17

Family

ID=4596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134589 Pending CN1358796A (zh) 2000-12-12 2000-12-12 一种混合增韧增强rpvc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58796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1044A (zh) * 2010-12-10 2011-05-18 河南理工大学 高抗冲击型阻燃抗静电聚氯乙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061043A (zh) * 2010-12-08 2011-05-18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压型高层建筑雨水排放管道
CN102286181A (zh) * 2010-06-21 2011-12-21 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流动性聚氯乙烯合金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2382395A (zh) * 2011-09-29 2012-03-21 芜湖海杉型材有限公司 一种u-pvc塑料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2397A (zh) * 2011-09-29 2012-03-21 芜湖海杉型材有限公司 环保型塑料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7453A (zh) * 2013-10-12 2014-01-08 中塑联新材料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pvc/aas合金增强型材的材料
CN104130526A (zh) * 2014-07-31 2014-11-05 河南联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增韧pvc排水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29214A (zh) * 2015-02-09 2015-05-20 杭州波达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排水用承压pvc-u管材专用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086242A (zh) * 2015-08-25 2015-11-25 广西南宁智翠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硬质pvc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8024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安徽金洁塑业有限公司 高层层压雨水管材及其制作方法
CN106496864A (zh) * 2016-11-08 2017-03-15 佛山市炬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作抗冲击门套的塑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9529A (zh) * 2016-11-01 2017-03-22 金福兴 一种具有较高韧性和表面硬度的医用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00404A (zh) * 2019-12-30 2020-05-05 揭阳市圣路保鞋业有限公司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pvc复合材料工艺鞋底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6181A (zh) * 2010-06-21 2011-12-21 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流动性聚氯乙烯合金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2286181B (zh) * 2010-06-21 2013-06-05 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流动性聚氯乙烯合金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2061043B (zh) * 2010-12-08 2012-07-04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压型高层建筑雨水排放管道
CN102061043A (zh) * 2010-12-08 2011-05-18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压型高层建筑雨水排放管道
CN102061044A (zh) * 2010-12-10 2011-05-18 河南理工大学 高抗冲击型阻燃抗静电聚氯乙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382395B (zh) * 2011-09-29 2014-04-02 芜湖海杉型材有限公司 一种u-pvc塑料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2397A (zh) * 2011-09-29 2012-03-21 芜湖海杉型材有限公司 环保型塑料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2395A (zh) * 2011-09-29 2012-03-21 芜湖海杉型材有限公司 一种u-pvc塑料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2397B (zh) * 2011-09-29 2014-04-23 芜湖海杉型材有限公司 环保型塑料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7453A (zh) * 2013-10-12 2014-01-08 中塑联新材料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pvc/aas合金增强型材的材料
CN104130526A (zh) * 2014-07-31 2014-11-05 河南联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增韧pvc排水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29214A (zh) * 2015-02-09 2015-05-20 杭州波达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排水用承压pvc-u管材专用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629214B (zh) * 2015-02-09 2016-08-10 杭州波达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排水用承压pvc-u管材专用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086242A (zh) * 2015-08-25 2015-11-25 广西南宁智翠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硬质pvc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8024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安徽金洁塑业有限公司 高层层压雨水管材及其制作方法
CN106519529A (zh) * 2016-11-01 2017-03-22 金福兴 一种具有较高韧性和表面硬度的医用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6864A (zh) * 2016-11-08 2017-03-15 佛山市炬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作抗冲击门套的塑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00404A (zh) * 2019-12-30 2020-05-05 揭阳市圣路保鞋业有限公司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pvc复合材料工艺鞋底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58786A (zh) 纳米刚性冲击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445C (zh) 纳米pvc门窗异型材组合物
CA2635568C (en) Acrylic copolymer for use in highly filled composites
CN1358796A (zh) 一种混合增韧增强rpvc组合物
JP4268190B2 (ja) 耐衝撃性に優れる塩化ビニル系ナノ複合体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807457B1 (en) Vinyl chlorid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CN1239602C (zh) 贴面料用树脂组合物
CN1181116C (zh) 高抗冲聚丙烯酸酯复合粒子接枝氯乙烯乳液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858101A (zh)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高性能回收塑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618864A (zh) 高填充碳酸钙的硬质聚氯乙烯材料
CN1763131A (zh) 一种硬脂酸改性的纳米碳酸钙pvc门窗异型材
CN1227849A (zh) 氯乙烯树脂组合物
CN1497015A (zh) 改进的塑料组合物
CN1358787A (zh) 纳米刚性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226A (zh) 一种新型电缆桥架
CN1188473C (zh) 具有改进的与脆性表面粘附性的含水涂料组合物
CN1563129A (zh) 纳米无机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化学制备方法
CN1225375A (zh) 氯乙烯树脂组合物
CN109843940B (zh) 制备氯化氯乙烯树脂的方法
CN101386695B (zh) 聚丙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640927A (zh) 纳米碳酸钙改性硬聚氯乙烯型材
CN1462238A (zh) 用于表面材料的树脂组合物
CN1900199A (zh) 水基型阳离子丙烯酸树脂粘合剂
CN1611549A (zh)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678680A (zh)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