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7698A - 记录与再现装置、介质和信息汇编 - Google Patents

记录与再现装置、介质和信息汇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37698A
CN1337698A CN01122652A CN01122652A CN1337698A CN 1337698 A CN1337698 A CN 1337698A CN 01122652 A CN01122652 A CN 01122652A CN 01122652 A CN01122652 A CN 01122652A CN 1337698 A CN1337698 A CN 1337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order
record
access command
transcr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22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7537C (zh
Inventor
绫木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37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76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75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753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16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e.g. music or software
    • G11B20/00173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e.g. music or software wherein the origin of the content is checked, e.g.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content has originally been retrieved from a legal disc copy or another trusted sourc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53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90Tape-lik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1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disks or dru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Indexing, Searching, Synchronizing, And The Amount Of Synchronization Travel Of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记录与再现装置,包括:记录与再现控制装置,控制具有主要数据记录区的记录介质的所述主要数据记录区的记录与再现;命令接收装置,接收原始存取命令和非原始存取命令;以及鉴别装置,判断发令起源是否应该根据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来鉴别,并根据该判断结果来鉴别所述发令起源,其中所述记录与再现控制装置在不必鉴别所述发令起源的情况下和在所述发令起源被鉴别且成功地完成了该鉴别的情况下决定执行所述接收到的命令。

Description

记录与再现装置、介质和信息汇编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和/或再现AV(视听)数据的记录与再现装置,以及一种介质和一种信息汇编。
近几年来,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进展,磁盘装置等圆盘装置因其大容量和高速度而被大量用作一种外部存储装置。随着计算机软件的重大扩展和处理数据容量的增加,这些用作外部存储装置的圆盘装置的性能(例如,存储容量和处理速度)有了飞速的提高。
通过很好地利用圆盘装置的高速度和大容量,它们不仅用于计算机,还在数字AV设备中使用,用于通过应用数字技术来记录和再现图像与声音。
这样,在磁盘装置等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其中,通过使用圆盘介质来记录和再现AV数据)中,AV/C命令集通常在记录或再现AV数据的时候使用。这里,AV/C命令集的意思是AV/C数字界面命令集。
根据AV/C命令集,记录在圆盘介质中的AV数据不被直接访问,或者,直接访问管理信息(管理记录在圆盘介质中的AV数据)的命令得不到支持。也就是说,到或来自圆盘介质的AV数据的记录或再现由记录开始命令、再现开始命令、记录与再现停止命令和类似的命令来控制。通过指定AV数据的识别号码来发出这些命令。这样,管理信息由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内部的控制器来管理。所以,无法从外部设备对其直接访问。以这种方式,该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通过非原始存取命令(例如,AV/C命令集)来记录或再现AV数据。
另一方面,可以将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连接到个人计算机。在个人计算机访问圆盘介质的情况下,通常通过指定一个LBA(逻辑块地址)来写入或读出数据。在将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按以上所述的方式连接到个人计算机的情况下,如果能够使用通过指定LBA来执行圆盘介质上数据的写入或读出的原始存取命令,则会十分有利。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计算机可以直接访问控制有关圆盘介质的AV数据或存储在圆盘介质中的AV数据的管理信息。
在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不仅连接到AV设备、也可以连接到个人计算机的情况下,不仅可以记录和再现AV数据,还可以通过使用个人计算机来编辑和处理存储在圆盘介质中的AV数据。
以这种方式,通过不仅支持非原始存取命令、也支持原始存取命令,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不仅连接到AV设备,也连接到个人计算机,能够提供许多功能(例如,记录、再现、编辑、处理和类似的功能)。
但是,在记录与再现装置(例如,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可连接到个人计算机和AV设备的情况下,个人计算机通过指定一个LBA来直接访问圆盘介质,也就是说,它通过使用原始存取命令来访问圆盘介质,所以,记录在圆盘介质中的AV数据或管理信息有可能被错误地破坏。在发生这类事件的情况下,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不能执行AV数据的记录和再现。
也就是说,在支持原始存取命令的那个设备能够连接到记录与再现装置的情况下,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支持原始存取命令的设备可能会破坏记录在圆盘介质中的AV数据或管理AV数据的管理信息。
考虑到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与再现装置、一种介质和一种信息汇编,使得即使在支持原始存取命令的设备连接到该记录与再现装置的情况下,它们也不会破坏存储在记录与再现装置的圆盘介质中的AV数据和管理AV数据的管理信息。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记录与再现装置,包括:
一个记录与再现控制装置,控制具有主要数据记录区的记录介质的所述主要数据记录区中的记录,以及控制来自该数据记录区的再现;
一个命令接收装置,接收原始存取命令和非原始存取命令;以及,
一个鉴别装置,判断发令起源是否应该根据所述接收命令的类型来鉴别,并根据该判断结果来鉴别所述发令起源,其中,
所述记录与再现控制装置在不必鉴别所述发令起源的情况下和在所述发令起源被鉴别且成功地完成了该鉴别的情况下,决定执行所述接收到的命令。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记录与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要数据是AV数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记录与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要数据是AV数据和加入到AV数据的数据。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三方面之一的记录与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的类型是原始存取命令或非原始存取命令;所述鉴别装置判断,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原始存取命令的情况下应该进行鉴别,而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非原始存取命令的情况下则不必进行鉴别。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记录与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要数据记录区包括可由两种所述命令进行存取的第一区域和只能由所述非原始存取命令进行存取的第二区域;
所述命令的类型或者是访问所述第一区域的命令,或者是访问所述第二区域的命令;以及,
所述鉴别装置判断: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原始存取命令的情况下是否应该根据所述命令的类型来进行鉴别。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三方面之一的记录与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命令的类型是原始存取命令的写入命令、原始存取命令或非原始存取命令的读出命令;
所述鉴别装置判断: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原始存取命令的写入命令的情况下应该进行鉴别;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所述原始存取命令和读出命令的情况下以及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非原始存取命令的情况下不必进行鉴别。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三方面之一的记录与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要数据记录区包括记录所述主要数据的数据区域和管理所述被记录主要数据的管理区域;
所述命令的类型或是访问所述数据区域的命令或是访问所述管理区域的命令;以及,
所述鉴别装置判断: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访问所述管理区域的命令的情况下应该进行鉴别;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访问所述数据区域的命令的情况下不必进行鉴别。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是一种介质,所述介质载有一程序和/或数据,用于通过计算机来执行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七方面之一的记录与再现装置的所有或一部分装置的所有或一部分功能;其特征还在于能够由计算机来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是一种信息汇编,其特征在于:是一程序和/或数据,用于通过计算机来执行本发明第一至第七方面之一的记录与再现装置的所有或一部分装置的所有或一部分功能。
图1展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的结构;
图2展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到一个总线的设备的结构;
图3展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信息区和AV数据区的例子;以及,
图4展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原始存取命令的例子。
标号解释
1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
2数字VCR
3个人计算机
4 HDD
5管理信息区1
6管理信息区2
7 AV数据区1
8 AV数据区2
9输入/输出电路
10发令设备识别装置
11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
20总线
22管理信息区
23 AV数据区
以下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展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的结构。
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连接到一个总线20。AV设备(例如,数字VCR 2)和个人计算机3也连接到总线20,从而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是一个通过从数字VCR 2或个人计算机3接收命令和执行该命令来记录或再现AV数据的设备。
总线20是一个例如通过“IEEE标准1394-1995,高性能串行总线”定义的总线。
数字VCR 2是AV设备,它具有发令功能,以便通过使用一个AV/C命令集来与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交换AV数据并将AV数据记录在磁带介质上。以下的AV/C命令集的存取命令是指非原始存取命令。
个人计算机3是一个通过指定一个LBA来访问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并读出AV数据以便编辑和处理读出的AV数据的设备。以下指定LBA和访问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中磁盘介质的命令是指原始存取命令。
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由HDD 4、发令设备识别装置10、输入/输出电路9和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构成。
HDD 4是一个硬盘装置,用于将数据记录在磁盘介质中或从其再现数据。HDD 4记录数据到或从其再现数据的磁盘介质提供有AV数据记录区(这是其中记录AV数据的区域)。于是,正如图1所示,AV数据记录区由管理信息区1、AV数据区1(5)、管理信息区2(7)、AV数据区2(6)和AV数据区2(8)构成。
AV数据区1(7)是数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其中可以记录AV数据的,其中可以排他地通过非原始存取命令来记录和再现AV数据。
管理信息区1(5)是数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其中可以记录AV数据,用于存储管理记录在AV数据区1(7)中的AV数据的信息。
AV数据区2(8)是数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其中可以记录AV数据,其中,可以由非原始存取命令和原始存取命令来记录和再现AV数据。
管理信息区2(6)是数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其中可以记录AV数据,用于存储控制存储在AV数据区2(8)中的AV数据的信息。
输入/输出电路9是一个经总线20输入或输出命令或AV数据的电路。
发令设备识别装置10是一个确定发令起源是否应该根据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来进行鉴别,并根据确定的结果来鉴别发令起源的装置。
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是一个根据从输入/输出电路9发送的非原始存取命令或原始存取命令来控制HDD 4的装置。
图3展示了管理信息区1(5)或是管理信息区2(6)的一个例子以及AV数据区1(7)或是AV数据区2(8)的一个例子。
由标题(它是AV数据的识别信息)和磁盘介质(AV数据存储在其中)的地址构成的一个对被存储在管理信息区22中。
另外,由管理信息区22的地址所指定的区域中“标题”所指定的AV数据被存储在AV数据区23中。
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能够规定磁盘介质的位置,通过使用管理信息22可以将AV数据记录在该磁盘介质中;当AV数据新近被记录在磁盘介质上时更新管理信息区22。
图4展示了AV/C命令集(是非原始存取命令的一个例子)中一个命令的一个例子。
以这种方式,非原始存取命令指定AV数据的标题并将一再现命令发送给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从而能够指出,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应该再现由标题指定的AV数据。
另一方面,原始存取命令指定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中的磁盘介质的LBA,以便读出或写入对应于所指定LBA的部分的数据。
这里,根据本实施例的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是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与再现装置的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例的AV数据是根据本发明的主要数据的一些例子,根据本实施例的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是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与再现控制装置的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例的发令设备识别装置是根据本发明的鉴别装置的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例的输入/输出电路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接收装置的一个例子。
接下来,描述以上配置的本实施例的操作情况。
首先,描述数字VCR 2再现记录在磁带介质上的AV数据和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记录这些AV数据情况的操作。
首先,数字VCR 2开始记录在磁带介质上的AV数据的再现,同时将以图4所示非原始存取命令的形式的记录命令经总线20供出给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
输入/输出电路9接收从数字VCR 2传递的记录命令,然后,将此通知给发令设备识别装置10。
发令设备识别装置10接收此通知并确定发令起源是否应该根据命令的类型进行识别。在从发令起源发送的命令是非原始存取命令的情况下,确定不必进行鉴别;而在从发令起源发送的命令是原始存取命令的情况下,确定应该对发令起源进行鉴别。然后,根据这个确定结果,发令设备识别装置10鉴别发令起源。由于非原始存取命令是从数字VCR 2发送的,因此,发令设备识别装置10不鉴别数字VCR 2。然后,它通知输入/输出电路9不必鉴别数字VCR 2。
然后,输入/输出电路9经总线20通知数字VCR 2记录命令被准许。
输入/输出电路9将记录命令发送到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
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控制HDD4,以便开始为在收到记录命令时就进行记录做准备。
也就是说,HDD 4根据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的控制而开始记录。即,为从此点向前在管理信息区1中进行记录而准备管理信息。
另一方面,VCR 2将再现的AV数据输出到总线20。
输入/输出电路9接收从总线20发送的AV数据,这些数据被输出到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
当AV数据被输入到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时,确定要用于记录的磁盘介质中的AV数据区1(7)的地址,以便将AV数据记录在这个地址中,以及对管理信息区1的管理信息进行更新。
音像记录与再现电路以这种方式连续地记录AV数据。
然后,当从数字VCR 2发送停止命令时,记录与再现电路11完成AV数据的记录。
以这种方式,从VCR 2发送的AV数据被记录在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中。这时,VCR 2通过使用非原始存取命令来指导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相应地,VCR 2无法直接指示AV数据记录在磁盘介质的哪个地址中,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确定AV数据记录在磁盘介质的哪个地址中。
接下来,描述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记录从个人计算机发送的AV数据的操作情况。
图2展示了连接到总线20的设备。除了图1所示的设备外,还连接一台个人计算机21。个人计算机21假设是一个不允许访问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的磁盘介质中的AV数据区的设备,而个人计算机3假设是一个允许访问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的AV数据区的设备。
首先,不允许访问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的AV数据区的个人计算机21假设一直尝试将AV数据记录在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中。
个人计算机21经总线20向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发出写入命令。
接收到已从个人计算机21发送的写入命令时,输入/输出电路9就将所接收的命令的通知提供给发令设备识别装置10。
接收到这个通知时,发令设备识别装置10判断,在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原始存取命令的情况下必须鉴别发令起源;并且判断,在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非原始存取命令的情况下不必进行该鉴别。然后,根据这个判断结果来鉴别发令起源。因为原始存取命令已从个人计算机21发送,所以,发令设备识别装置10判断,个人计算机21(它是发令起源)必须被鉴别和作出鉴别。因为不允许个人计算机21访问磁盘介质的AV数据区,所以,该鉴别不会成功。然后,发令设备识别装置10将鉴别结果的通知提供给输入/输出电路9。
输入/输出电路9将鉴别结果的通知经总线20提供给数字个人计算机21。此外,鉴别结果的通知提供给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已从个人计算机21发送的记录命令的通知也提供给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
根据从输入/输出电路9发送的鉴别结果,即使在接收到由个人计算机21发出的记录命令的情况中,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也不执行这些记录命令。
此外,在这里,个人计算机21忽略报告鉴别没有成功的通知,并进一步尝试将AV数据写入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的AV数据区。
输入/输出电路9将从个人计算机21发送的写入命令输出到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
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根据已发送的鉴别结果不执行这些记录命令。
相应地,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不执行从个人计算机21发送的命令,不允许个人计算机21访问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的AV数据区。
接下来,描述个人计算机3(允许访问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的AV数据区)将AV数据记录在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中的操作情况。
个人计算机3将根据原始存取命令的写入命令发送到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
发令设备识别装置10判断应该执行鉴别并进行鉴别,因为写入命令是原始存取命令。
如上所述,磁盘介质的AV数据记录区被分成四个区域:管理信息区1(5)、AV数据区1(7)、管理信息区2(6)和AV数据区2(8)。以下根据个人计算机3记录AV数据的区域来描述在每种情况下鉴别成功与否。
首先,假设个人计算机3一直尝试将AV数据记录在管理信息区1(5)和AV数据区1(7)中。
在这种情况下,鉴别没有成功,因为正在尝试访问用原始存取命令不能访问的管理信息区1(5)和AV数据区1(7)。
接下来,假设个人计算机3一直尝试将AV数据记录在管理信息区2(6)中。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管理信息区2不允许用原始存取命令访问,所以,鉴别失败了。
接下来,假设个人计算机3一直尝试将AV数据记录在AV数据区2(8)中。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AV数据区2(8)可以用原始存取命令和非原始存取命令来访问,所以,鉴别成功了。
发令设备识别装置10将这些鉴别结果的通知给输入/输出电路9。
输入/输出电路9将从发令设备识别装置10发送的鉴别结果的通知给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
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确定是否根据鉴别结果执行命令。也就是说,在个人计算机3(是发令起源)成功地进行了鉴别的情况下执行命令。在鉴别不成功的情况下不执行命令。
相应地,个人计算机3可以将原始存取命令发送给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并能够将AV数据写入AV数据区2(8)。
以这种方式,个人计算机3(被允许将AV数据写入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只在AV数据区2(8)中可以写AV数据。
此外,在个人计算机3再现记录在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中的AV数据的情况下,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执行写入命令,而不提供一个特殊限制,即使在相关的再现命令是原始存取命令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以这种方式,只有被允许通过使用原始存取命令来写入AV数据的设备才能进行操作。相应地,没有这种允许的设备通过用原始存取命令将AV数据写在磁性记录介质中将不会破坏记录介质的内容。
此外,关于使用原始存取命令来写入AV数据,AV数据不能写入管理信息区(例如,管理信息区1(5)或管理信息区2(6)),甚至不能写入准许AV数据写入其中的设备。相应地,得到允许的设备通过使用原始存取命令将AV数据写在磁性记录介质的管理信息区中将不会破坏记录介质的内容。
此外,即使允许通过使用原始存取命令来写入AV数据的设备也不能将AV数据写入AV数据区1(7),只有通过使用非原始存取命令才能允许写入其中。相应地,重要的AV数据事先记录在AV数据区1(7)中,因此,可以保护AV数据,使其在通过使用原始存取命令来写入的时候不会被破坏。
此外,即使在允许通过使用原始存取命令来写入AV数据的设备中,也不能将AV数据写入AV数据区2(8),只有通过使用非原始存取命令和原始存取命令才能够写入其中。相应地,因为得到允许的设备能够通过使用原始存取命令来将AV数据写入磁盘介质,可以执行AV数据的编辑和处理。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描述说在再现命令是原始存取命令的情况下,记录与再现控制电路11执行这些命令,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接收读出命令和这些读出命令是要从AV数据记录区读出的原始存取命令的情况下,只要这些读出命令从不被允许的一个发令起源发送,不执行它们是可以接受的。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描述,出于保护数据起见,根本不允许原始存取命令访问管理区域,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无损坏数据之忧的设备中可以允许用原始存取命令访问管理信息。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将发令起源描述为一件设备(例如,VCR或个人计算机),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发令起源可能是在个人计算机中执行的多个程序中的一个特定程序。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每个程序来执行鉴别处理。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描述,数字VCR 2连接到总线20,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简而言之,只要使用非原始存取命令的一个或多个AV设备连接到总线20,STB(机顶盒)代替数字VCR 2被连接的情况,以及STB和VCR同时连接的情况是可以接受的。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个人计算机连接到总线20,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使用原始存取命令和将AV数据记录在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1中的设备,代替个人计算机20的任何类型的设备都可以连接。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描述说原始存取命令是通过指定LBA来访问记录在磁盘介质中的AV数据的命令,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原始存取命令可能只是指定磁盘介质的位置和访问所指定位置中的AV数据的命令。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描述说非原始存取命令是将标题指定为AV数据的识别信息并访问所指定的AV数据的命令,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它们可能是通过使用规定除标题外的AV数据的信息(例如,日期和时间、附于AV数据的识别号码)来访问磁盘介质中的AV数据的命令。简而言之,非原始存取命令可以是除直接指定磁盘介质的位置和访问所指定位置中的AV数据的命令之外的任何命令。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描述说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在磁盘介质中进行记录和从磁盘介质进行再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在一种记录介质(简而言之,是可机访问的,例如一种光盘装置)中进行记录和从该记录介质进行再现。
此外,可以通过使用硬盘或软盘来执行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与再现装置的所有或一部分设备的所有或一部分功能。
此外,载有一程序和/或数据(允许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与再现装置的所有或一部分设备的所有或一部分功能和具有可由计算机处理的特征)的一种介质也属于本发明。
此外,具有是一程序和/或数据(允许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与再现装置的所有或一部分设备的所有或一部分功能)的特征的一种信息汇编也属于本发明。
此外,本发明的数据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格式、数据类型和类似内容。本发明的介质包括诸如ROM的记录介质、诸如因特网的传输介质、诸如光、无线电波、声波的传输介质。本发明的承载介质包括例如记录程序和/或数据的记录介质、传送程序和/或数据的传输介质。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由计算机处理包括在诸如ROM的记录介质的情况下能够由计算机读取,以及在传输介质的情况下作为程序和/或数据(传输对象)的传输的结果能够由计算机处理。此外,例如,本发明的信息汇编包括例如软件(如程序和/或数据)。
此外,程序记录介质记录用于通过计算机来执行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音像记录与再现装置的所有或一部分块的所有或一部分功能的程序和/或数据。该程序记录介质可能是可由计算机读出的记录介质,以便读出程序和/或数据与计算机合作来执行这些功能。
从以上描述可以清晰地看到,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记录与再现装置、一种介质和一种信息汇编。它们不会破坏记录在记录与再现装置的圆盘介质上的AV数据或用于管理AV数据的管理信息,即使在支持原始存取命令的一个设备连接到记录与再现装置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Claims (9)

1.一种记录与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记录与再现控制装置,控制具有主要数据记录区的记录介质的所述主要数据记录区中的记录,以及控制来自该数据记录区的再现;
一个命令接收装置,接收原始存取命令和非原始存取命令;以及,
一个鉴别装置,判断发令起源是否应该根据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来鉴别,并根据该判断结果来鉴别所述发令起源,其中,
所述记录与再现控制装置在不必鉴别所述发令起源的情况下和在所述发令起源被鉴别且成功地完成了该鉴别的情况下决定执行所述接收到的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记录与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要数据是AV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记录与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要数据是AV数据和加入到AV数据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的一种记录与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的类型是原始存取命令或非原始存取命令;所述鉴别装置判断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原始存取命令的情况下应该进行鉴别,而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非原始存取命令的情况下则不必进行鉴别。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记录与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要数据记录区包括可由两种所述命令进行存取的第一区域和只能由所述非原始存取命令进行存取的第二区域;
所述命令的类型要么是访问所述第一区域的命令,要么是访问所述第二区域的命令;以及,
所述鉴别装置判断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原始存取命令的情况下是否应该根据所述命令的类型来进行鉴别。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的一种记录与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命令的类型是原始存取命令的写入命令、原始存取命令或非原始存取命令的读出命令;以及,
所述鉴别装置判断: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原始存取命令的写入命令的情况下应该进行鉴别;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所述原始存取命令和读出命令的情况下以及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非原始存取命令的情况下不必进行鉴别。
7.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的一种记录与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要数据记录区包括记录所述主要数据的数据区域和管理所述被记录主要数据的管理区域;
所述命令的类型或是访问所述数据区域的命令或访问所述管理区域的命令;以及,
所述鉴别装置判断: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访问所述管理区域的命令的情况下应该进行鉴别;在所述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型是访问所述数据区域的命令的情况下不必进行鉴别。
8.一种介质,其特征在于:载有一程序和/或数据,用于通过计算机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之一的记录与再现装置的所有或一部分设备的所有或一部分功能;其特征还在于能够由计算机来进行处理。
9.一种信息汇编,其特征在于:是一程序和/或数据,用于通过计算机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的记录与再现装置的所有或一部分设备的所有或一部分功能。
CNB011226528A 2000-06-27 2001-06-27 记录与再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753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93463A JP3976989B2 (ja) 2000-06-27 2000-06-27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193463/00 2000-06-27
JP193,463/00 2000-06-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7698A true CN1337698A (zh) 2002-02-27
CN1237537C CN1237537C (zh) 2006-01-18

Family

ID=18692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2265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7537C (zh) 2000-06-27 2001-06-27 记录与再现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90879B2 (zh)
EP (1) EP1168341A3 (zh)
JP (1) JP3976989B2 (zh)
KR (1) KR100723755B1 (zh)
CN (1) CN123753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7651B2 (en) * 2004-04-27 2012-02-14 App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an accesso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31351A (ja) 1986-03-31 1987-10-09 Nec Corp フアイル保護方式
JPH0387945A (ja) 1989-08-30 1991-04-12 Chubu Nippon Denki Software Kk ファイルセキュリティ制御方式
JP2980940B2 (ja) 1990-05-09 1999-11-22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磁気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JPH0553895A (ja) 1991-08-22 1993-03-05 Chubu Nippon Denki Software Kk フアイルセキユリテイ制御方式
JP3501485B2 (ja) 1993-12-24 2004-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マルチメディア機器の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方法
TW346571B (en) 1996-02-06 1998-12-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ata reception apparatus,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data reception method
JPH1079174A (ja) * 1996-02-06 1998-03-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著作物の不正コピーの防止に好適なデータ受信装置
JP3783282B2 (ja) 1996-06-04 2006-06-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電子機器
US6519656B2 (en) 1998-03-17 2003-02-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with a list of auxiliary information by appending a corresponding ID codes with respective auxiliary information
GB9809685D0 (en) 1998-05-06 1998-07-01 Sony Uk Ltd Ncam AV/C CTS subunit proposal
CN100359583C (zh) * 1998-11-02 2008-01-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记录和再现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2016864A (ja) 2002-01-18
JP3976989B2 (ja) 2007-09-19
KR100723755B1 (ko) 2007-05-30
US7190879B2 (en) 2007-03-13
US20020051624A1 (en) 2002-05-02
KR20020001623A (ko) 2002-01-09
EP1168341A3 (en) 2005-11-30
EP1168341A2 (en) 2002-01-02
CN1237537C (zh) 2006-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4044C (zh) 实时记录和/或重放装置、文件操作方法
CN1106641C (zh) 一种在盘上记录av数据的记录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CN1306513C (zh) 数据发送接收装置
CN1155002C (zh) 通信系统及其方法和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CN1272796C (zh) 在记录媒体上记录/再现声频/视频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69239A (zh) 用于管理存储在本地存储中的数据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639778A (zh) 信息记录媒介,记录设备,再现设备,记录方法和再现方法
CN1255799C (zh) 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
CN1495716A (zh) 向/从光记录介质记录或再生数据的方法
CN1677547A (zh) 记录/再现装置及其方法
CN1266699C (zh) 数据再现装置和方法、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电路元件
CN1609987A (zh) 信息记录和再生装置和方法、信息再生装置和方法
CN1728263A (zh) 内容记录介质,获得重放许可信息的方法,内容重放方法和装置
CN1920989A (zh) 再现数据的装置及方法、记录介质、记录数据的装置及方法
CN1663252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203423A (zh) 数据存储装置
CN1145162C (zh) 记录和/或播放装置及方法
CN1908941A (zh) 信息处理装置、记录介质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710507A (zh) 内容再现设备及方法、内容管理设备及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295760A (zh) 数字广播接收系统和数字广播接收装置
CN1237537C (zh) 记录与再现装置
CN1558415A (zh) 记录装置和方法
CN1338744A (zh) 版权保护方法、再现方法、再现装置,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305306C (zh) 图像和声音数据变换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盘装置
CN1259732A (zh) 数字信号存储设备及方法、记录设备及方法、程序记录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