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8008C - 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8008C
CN1328008C CNB038002825A CN03800282A CN1328008C CN 1328008 C CN1328008 C CN 1328008C CN B038002825 A CNB038002825 A CN B038002825A CN 03800282 A CN03800282 A CN 03800282A CN 1328008 C CN1328008 C CN 132800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re earth
wire saw
cutting
earth alloy
abrasive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002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9222A (zh
Inventor
近藤祯彦
宫地章
石田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oma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omax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oma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09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9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80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800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5/00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 B28D5/0058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machines for 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 B28D5/0076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machines for 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for removing dust, e.g. by spraying liquids; for lubricating, cooling or cleaning tool or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57/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one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B23D45/00 - B23D55/00
    • B23D57/003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aw wir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 B23D57/0053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aw wir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of drives for saw wires; of wheel mountings; of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61/00Tools for 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Clamping devices for these tools
    • B23D61/18Sawing tools of special type, e.g. wire saw strands, saw blades or saw wire equipped with diamonds or other abrasive particles in selected individual positions
    • B23D61/185Saw wires; Saw cables; Twisted saw st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5/00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 B28D5/04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by tools other than rotary type, e.g. reciprocating tools
    • B28D5/045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by tools other than rotary type, e.g. reciprocating tools by cutting with wires or closed-loop bla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 Y10T29/49075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including permanent magnet or co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789Obtaining plural product pieces from unitary workpie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04Processes
    • Y10T83/0405With preparatory or simultaneous ancillary treatment of work
    • Y10T83/041By heating or cooling
    • Y10T83/0414At localized area [e.g., line of sepa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283With means to control or modify temperature of apparatus or work
    • Y10T83/293Of to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929Tool or tool with support
    • Y10T83/9292Wire to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使用由树脂层(26)将磨粒(24)粘结固定于芯线(22)的线状锯(20)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中,包括在将稀土类合金由线状锯切削的部分浸渍于25℃时的表面张力为25mN/m~60mN/m的范围内的以水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中的状态下、通过使线状锯走行切削所述稀土类合金的工序,作为线状锯,使用在长方向互相邻接的磨粒间的平均距离在磨粒的平均粒径的150%以上不足400%的范围内、磨粒从树脂层的表面突出的部分的平均高度为磨粒的平均粒径的70%以下且树脂层相对于芯线的厚度偏差率为40%以下的线状锯。

Description

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特别涉及用磨粒粘结固定于芯线上的线状锯切断稀土类合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类合金例如用作强力磁体材料。通过磁化稀土类合金而得到的稀土类磁体例如适合用作磁记录装置的磁头定位所使用的音圈电动机用磁体。
作为切断稀土类合金材料(包括铸锭、烧结体)的方法来说,目前,例如采用使用旋转的切断刀片对稀土类合金材料进行切片的技术。但是,根据用切断刀片进行切断的方法,因为切断刃的厚度比较大,所以削去部分较多、稀土类合金材料的成品率低,成为稀土类合金制品(例如稀土类磁体)的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作为比由切断绳削去的部分少的切断方法,有使用线状锯的方法。例如,特开平11-198020号公报公开了使用通过粘合剂层将超磨粒固定于高强度芯线周面上的线状锯(也称为“固定磨粒线状锯”)能切断硅、玻璃、钕、铁氧体等硬脆材料。
使用上述这样的固定磨粒线状锯,由稀土类合金材料以少的削去代价能同时制作多块规定厚度的板,稀土类磁体的制造成本大幅度地减少。但是,还没有使用固定磨粒线状锯以量产水平来切断稀土类合金的报告。
根据本发明人各种研究的结果,作为其主要原因,可以列举出稀土类合金特别是通过烧结法制造的稀土类合金(以下称为“稀土类烧结合金”)的机械性质与硅等大不相同。具体地讲,稀土类烧结合金因为全体具有脆且硬的主相(即R2Fe14B晶粒)和引起延展性的破坏的晶间相,所以与以硅为代表的硬脆材料不同,难以被切削。即,与切断硅等硬脆材料的情况相比,切削阻力高,结果是发热量也多。另外,稀土类合金的比重约为7.5,与硅等材料相比要大,通过切削生成的切削屑(淤渣)难以从切削部排出。
因此,为了以高加工精度、良好效率切削稀土类合金,需要在充分降低切削阻力的同时以良好效率排放切削时产生的热,即需要以良好功率冷却切削部。另外,需要以良好效率排出通过切削生成的切削屑。
于是,通过向稀土类合金的切削部充分供给润滑性优良的冷却液(也称为“切削液”),在降低切削阻力的同时能以良好的效率排放切削时产生的热。发明人实验的结果是使用油性冷却液,用充分量的冷却液濡湿线状锯,通过走行的线状锯,能向狭小的切削部充分供给冷却液。
但是,对于油性冷却液来说,由于要处理废液以便不引起环境破坏,因此存在成本提高、难以分离废液中的切削屑及难以再利用废液或切削屑这样的问题。考虑到这些时,作为冷却液来说,优选水(或水溶性的冷却液),将水用作冷却液时,因为水的粘度(1.0mm2/s)低,走行的线状锯上不能附着充分的量,所以即使用水濡湿线状锯也不能向切削部供给充分量的水。
特开平11-198020号公报公开了通过使线状锯在由冷却液的槽过量流出的冷却液中走行,即使在以高速(例如2000m/min)使固定磨粒线状锯走行的情况下,也能使冷却液确实附着在线状锯上。但是,根据本发明人的实验,即使一边使线状锯(例如,特开平11-198020号公报所公开的)在过量流动的水中走行一边切削稀土类合金,也会发生磨粒的脱落、树脂层的剥离,而且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发生线状锯的断线。该不良情况即使在线状锯的走行速度例如为800m/min左右时也会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以上几点问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是延长利用线状锯装置使用以水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切断稀土类合金时的线状锯的寿命。
本发明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是使用通过树脂层将磨粒粘结在芯线上的线状锯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将上述稀土类合金由上述线状锯切削的部分浸渍于25℃时的表面张力为25mN/m~60mN/m的范围内的以水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中的状态下、通过使上述线状锯走行切削上述稀土类合金的工序,作为上述线状锯,使用在长方向互相邻接的上述磨粒间的平均距离在上述磨粒的平均粒径的150%以上不足400%的范围内、上述磨粒从上述树脂层的表面突出的部分的平均高度为上述磨粒的平均粒径的70%以下且上述树脂层相对于上述芯线的厚度偏差率为40%以下的线状锯,由此完成了上述目的。
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中所使用的以水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可以由动摩擦系数代替表面张力进行特定,使用25℃时的相对于上述稀土类合金的动摩擦系数为0.1~0.3的范围内的冷却液。
上述磨粒的平均粒径D优选为满足20μm≤D≤60μm的关系。
上述芯线的直径优选为0.15mm以上0.2mm以下的范围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使上述线状锯走行的工序是使线状锯在多个辊间走行的工序,其中,上述多个辊分别具有形成有引导沟的高分子层,上述引导沟具有至少一个斜面相对于上述辊的半径方向呈25°以上不足45°的角度的一对斜面,上述线状锯在上述一对斜面间走行。
优选上述树脂层由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形成。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稀土类合金可以是R-Fe-B系稀土类合金烧结合金,也可以是Nd-Fe-B系稀土类烧结合金。
附图说明
图1(a)是用于说明线状锯的磨粒突出率的定义的剖面示意图,图1(b)是用于说明线状锯的厚度偏差率的定义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为了实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而适合使用的线状锯装置100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线状锯装置100的切削部附近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为了实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而适合使用的线状锯20的剖面构造的示意图。
图5(a)及(b)是表示为了实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而适合使用的线状锯20的磨粒分布的示意图,(a)表示邻接磨粒间平均距离L是磨粒平均粒径的200%,(b)表示300%的情况。
图6是表示适用于线状锯装置100及200的辊的剖面构造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现有的辊的剖面构造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辊的引导沟的斜面10S的倾斜角和线状锯捻角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包括使用由树脂层将磨粒(典型的是金钢石磨粒)固定于芯线(典型的是钢琴线)的线状锯、在将稀土类合金被线状锯切削的部分浸渍于25℃时的表面张力为25mN/m~60mN/m的范围内的以水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中的状态下、通过使线状锯走行切削稀土类合金的工序,作为线状锯,使用在长方向(即线状锯的走行方向)互相邻接的磨粒间的平均距离在磨粒的平均粒径的150%以上不足400%的范围内、磨粒从树脂层的表面突出的部分的平均高度为磨粒的平均粒径的70%以下且树脂层相对于芯线的厚度偏差率为40%以下的线状锯。另外,作为冷却液,也可以使用25℃时的相对于稀土类合金的动摩擦系数为0.1~0.3的冷却液。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中,使用固定磨粒线状锯切削稀土类合金的工序,由于是在将切削部浸渍于25℃时的表面张力为25mN/m~60mN/m(约25dyn/cm~约60dyn/cm)范围内的冷却液中的状态下实行的,所以能以良好的效率冷却线状锯。具有上述范围内的表面张力的冷却液与水相比,相对于稀土类合金和/或线状锯的濡湿性(溶合性)优良,因此认为冷却液可效率良好地浸透到切削部(稀土类合金和线状锯互相接触、稀土类合金被切削的部分,也称为“切削沟”)中。当然,以水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因为与油性冷却液(例如矿油)相比比热高,所以冷却效率高。再有,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以水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是指全体的70重量%以上是水的冷却液。
在本发明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中适合使用的冷却液,也可利用相对于上述稀土类合金的动摩擦系数挑选,25℃时的上述动摩擦系数是约0.1~约0.3的范围内的冷却液,可发挥与具有上述范围内的表面张力的冷却液同等的作用、效果。表面张力被认为是表示冷却液对于切削部的浸透性的指标,相对于此,动摩擦系数被认为是冷却液对于切削部所赋予的润滑性的指标。另外,已知在表面张力和动摩擦系数之间有定性的相关关系。
冷却液的表面张力,使用众所周知的迪努伊(Dunouy)表面张力计测定。另外,冷却液相对于稀土类合金的动摩擦系数,使用在日本多用作基础实验机的增田式“四球式摩擦试验机”。在本说明书中,表面张力及动摩擦系数中的任一个都采用25℃时的值作为冷却液特征值。
再者,以下的实施例所表示的动摩擦系数是使用铁球利用四球式摩擦试验机求得的值。在实施例中例示的R-Fe-B系稀土类合金(R是包括Y的稀土类元素,例如以Nd2Fe14B金属间化合物为主相的合金),因为铁的含有量在成份元素中最多,所以使用铁球求得的冷却液的动摩擦系数具有良好的近似性,可采用作为相对于稀土类合金的动摩擦力系数。这由实验查明。适合用作稀土类磁体的稀土类合金的组成及制造方法,例如美国专利第4,770,723号及美国专利第4,792,368号有记载。在R-Fe-B系稀土类合金的典型组成中,Nd或Pr主要用作R、Fe也可以部分地被过渡元素(例如Co)部分地取代,B也可以被C取代。
另外,使用25℃时的表面张力或动摩擦系数限定本发明的切断方法中所使用的冷却液,但实际使用时的冷却液的温度不局限于25℃。但是,为了得到本发明的效果,优选使用将温度控制在15℃~35℃范围内的冷却液,更优选在20℃~30℃范围内,最优选在23℃~28℃范围内。如已知这样,因为冷却液的表面张力、动摩擦系数依赖于温度,所以实际使用的冷却液的温度太偏离上述温度范围时,成为与冷却液的表面张力、动摩擦系数分别偏离上述数值范围的状态非常相似的状态,冷却效率或切削效率降低。
上述的冷却液,通过将表面活性剂、被称为所谓“合成的(Synthetic)”的合成润滑剂添加到水中来调制。通过调整种类、添加量,能得到规定的表面张力、动摩擦系数。另外,使用以水作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时,因为粘度比较低,使用磁体能容易地从由切削生成的淤渣中分离稀土类合金的切削屑,能再利用冷却液。另外,可防止由冷却液的废弃处理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另外,能减少淤渣中所含有的碳的量,能提高以从淤渣中回收的切削屑作为原料的磁体的磁特性。
当一边使线状锯以高速走行一边进行切削时,有时会造成冷却液发泡、冷却效率降低。通过使用含有消泡剂的冷却液,能抑制由于冷却液的发泡而造成的冷却效率的降低。而且,通过使用pH为8~11范围的冷却液,能抑制稀土类合金的腐蚀。更优选使用pH为9以上的冷却液。另外,通过使用含有防锈剂的冷却液,能抑制稀土类合金的氧化。这可以考虑稀土类合金的种类、切断条件等进行适宜调整。
作为线状锯来说,适合使用用树脂层粘结金钢石系磨粒而成的线状锯。即,可适合使用用树脂将金钢石系磨粒粘结固定于芯线(典型的是钢琴线)的外周面的线状锯。其中,优选使用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作为树脂。这些树脂对钢琴线(硬钢线)的外周面的粘结强度高并且相对于后述的冷却液的濡湿性(浸透性)也好。根据需要也可以在树脂中添加填充物(例如SiC、Al2O3)(例如参照专利第3078020号公报)。另外,用树脂层粘结固定磨粒的线状锯比使用电镀法制造的线状锯价格便宜,能降低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成本。再者,线状锯的芯线不局限于钢琴线,可以是由Ni-Cr、Fe-Ni等的合金、W或Mo等高熔点金属形成的芯线,或者也可以由将尼龙纤维等高强度纤维进行扎束而成的物质形成。另外,磨粒的材料不局限于金钢石,也可以是SiC、B、C、CBN(Cubic Boron Nitride)等。
若使用上述的冷却液,由于与使用水作为冷却液的情况相比能抑制切削工序中的线状锯温度的异常上升,所以能抑制磨粒的异常脱粒、树脂层的剥离或线状锯的断线。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中,除了选定冷却液以外,通过限定线状锯,而且长期间使用线状锯成为可能,更降低了制造成本。如后面所示的实验例说明的那样,作为线状锯,通过使用在长方向(走行方向)互相邻接的磨粒间的平均距离在磨粒的平均粒径D的150%以上不足400%的范围内、磨粒从上述树脂层的表面突出的部分的平均高度为磨粒的平均粒径D的70%以下且树脂层相对于芯线的厚度偏差率为40%以下的线状锯,能降低异常脱粒、树脂层的剥离、断线。
如后面所示实验例说明的那样,进行各种研究的结果是:如上所述,通过在调节利用树脂层粘结固定于芯线的外周的磨粒的线状锯的长方向上的密度及磨粒从树脂层突出部分的平均高度(突出率)的同时、调整树脂层相对于芯线的厚度偏差率,保持切削屑(淤渣)的排出性在良好的范围内,同时在切削时使施加于各个磨粒上的负荷均匀化,其结果,可以推测能降低异常脱粒、树脂层的剥离、断线。
在此,参照图1(a)及(b),说明赋予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切断方法所使用的线状锯特征的突出率Pr及厚度偏差率Td的定义。
如图1(a)所示,线状锯20是,磨粒24由树脂层26粘结固定于芯线22的外周面。磨粒24的平均粒径设为D、磨粒24从树脂层26突出的部分的高度(突出量)设为P时,将突出量P对平均粒径D的比率设为突出率Pr(%)。即,用Pr=(P/D)×100表示。突出率Pr例如能由线状锯20剖面的光学显微镜照片求得。
线状锯20例如如专利第3078020号公报记载的那样,使用被称为漆包(enamel)法的方法等,通过将分散磨粒的树脂(根据需要可混入溶剂)涂敷在芯线的外周来制造。这时,若没有充分调整树脂层的厚度时,如图1(b)所示意的那样,在包括线状锯20(芯线22)的直径的剖面中,树脂层26的厚度相对于芯线22有时不均匀。为了定量地评价这样的树脂层26的厚度的偏差,如下这样定义厚度偏差率Td(%)。
设芯线22的半径为Rw、树脂层26的厚度的最小值为Trl、最大值为Trh,厚度偏差率Td为(Trh-Trl)/{(Trh+Trl)/2}。另外,分母(Trh+Trl)/2也可以作为树脂层26的平均厚度。厚度偏差率Td通过实测芯线22的半径Rw、树脂层26的厚度的最小值Trl及最大值Trh求得。树脂层26的厚度例如由线状锯20剖面的光学显微镜照片求得。当然,理想的树脂层26的厚度偏差率为0%。
另外,满足上述条件的线状锯20例如如专利第3078020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在利用漆包法的树脂涂布工序中,使用浮动模并通过控制树脂层的厚度来制造。若指定上述方法,则这样的线状锯20可由通常的线状锯制造业者(例如株式会社アライドマテリアル)提供。
为了得到切削部分少这样的优点,线状锯20的外径优选为0.3mm以下、更优选为0.25mm以下。线状锯20的外径的下限值设定得可得到充分强度,而且为了以充分强度粘结固定规定大小的磨粒,使用0.12mm~0.20mm、更优选为0.15mm~0.20mm左右直径的芯线22。
磨粒24的平均粒径D,从切削效率的观点考虑,优选满足20μm≤D≤60μm的关系、更优选满足30μm≤D≤60μm的关系、特别优选满足40μm≤D≤60μm的关系。
当使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状锯20时,能实现良好的切削效率而且因为切削屑的排出性良好,所以能以比较高的走行速度(例如1000m/min)进行切削的同时,与目前相比也能长期间使用。另外,因为利用上述冷却液可效率良好地进行冷却,所以以良好的加工精度能长期间稳定地切削稀土类合金。当使用以水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时,通过将走行速度设定得比使用油性冷却液的情况快20~30%左右(例如,1100m/min~1200m/min),能使切削效率最适合化。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切断方法中所用的以水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因为粘度低(动粘度约为1mm2/s),所以切削屑的排出性比油性的冷却液(通常动粘度为5mm2/s以上)低。因此,为了提高切削屑的排出性,在切削工序中,维持切削部被浸渍于槽内所收存的冷却液中的状态,并且,优选为,在将冷却液在从槽的底部向槽内供给的同时、也从槽的开口部供给,由此维持为从槽的开口部溢出的状态。
排出至粘度低的冷却液中的切削屑,容易沉淀,槽的开口部附近浮游着切削屑很少。为了在浸渍于冷却液中的状态下将切削部进行切削,线状锯以走行于槽的开口部附近的冷却液中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线状锯走行于切削屑少的冷却液中,向切削部供给切削屑少的冷却液。特别是,通过维持从槽的开口部供给冷却液并从开口部溢出的状态,能降低供给至切削部的冷却液中的切削屑的量。而且,通过从槽的开口部供给的冷却液的流动,也得到机械地冲洗附着于线状锯的切削屑的效果。冷却液1分钟溢出的量优选为槽的容积的50%以上。另外,从开口部供给的冷却液的量优选为比从槽的底部供给的冷却液的量多。
而且,在与槽开口部的线状锯的走行方向交叉的边上,通过形成帘状的冷却液流(或气流),并通过抑制冷却液从槽的开口部溢出,溢出的冷却液的液面比槽的壁高时,由于向切削部的周围供给更多的冷却液,所以使冷却液中的切削屑的量更进一步降低。用于形成冷却液流的喷出压,优选在0.2MPa(2kgf/cm2)~1.0MPa(10kgf/cm2)范围内,更优选在0.4MPa(4kgf/cm2)~0.6MPa(6kgf/cm2)范围内。喷出压比该范围低时,有时得不到充分的效果,比该范围高时,有时线状锯弯曲、加工精度降低。
另外,为了使线状锯走行而设置的主辊之中,优选向配置于槽的两侧、控制线状锯的走行位置的一对主辊喷出冷却液。通过向这些主辊喷出冷却液,可以抑制设置于主辊表面的具有用于引导线状锯的沟的高分子层(例如聚氨酯橡胶层等有机高分子层)的温度上升,同时,通过冲洗线状锯或者附着或滞留于引导沟的切削屑(或淤渣),能防止线状锯走行位置的偏离或线状锯偏离出沟。
另外,通过回收由在切削工序生成的含有稀土类合金的切削屑的淤渣和冷却液形成的渣液,使用磁体从淤渣中分离稀土类合金的切削屑,能再利用(例如循环使用)冷却液。如上所述,因为以水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粘度低,所以能容易分离切削屑。另外,通过分离稀土类合金的切削屑,能容易且以对环境不造成破坏的方式实施冷却液的废液处理。而且,因为能减少不容易从R-Fe-B系合金(R是包括Y的稀土类元素)中分离的碳,所以也能利用切削屑作为稀土类合金的再生原料。因为冷却液以水作为主要成份,所以容易降低由切削屑再生的稀土类合金中所含的碳量,因此能得到用作稀土类磁体的材料的原料。从淤渣中分离切削屑的方法,可使用例如本发明申请人在特开2002-36113号公报中公开的方法。
若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切断方法,因为能以高精度且良好效率地切断稀土类合金,所以能以高精度且良好效率地制造例如用于磁头定位的音圈电动机用的小的稀土类磁体(例如厚度为0.5mm~3.0mm)。
以下,参照附图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用于制造上述钕磁体的钕磁体烧结体的切断方法。
简单地说明制作钕(Nd-Fe-B系)烧结磁体的方法。另外,制作作为磁体材料的稀土类合金的方法,例如在上述的美国专利第4,770,723号说明书及美国专利第4,792,368号说明书中已公开。
首先,以规定的成份比正确地秤量原料金属后,在真空或氩气环境气体下在高频熔解炉中将原料金属熔解。将熔解的原料金属铸入到水冷的铸模中,形成规定组成的原料合金。粉碎该原料合金,制作平均粒径为3~4μm左右的微粉末。将该微粉末加入到模具中,在磁场中压制成形。这时,根据需要使微粉末与润滑剂混合后进行压制成形。接着,如果进行约1000℃~约1200℃左右的烧结工序就能制作钕磁体烧结体。然后,为了提高磁体的矫顽力而实行约600℃的时效处理,完成稀土类磁体烧结体的制作。烧结体的大小例如为30mm×50mm×50mm。
对所得到的烧结体进行切断加工,形成由烧结体切断的多个薄板(有时也称为基板或晶片)。通过研磨分别对所得到的烧结体的薄板进行精加工,修整尺寸和形状后,为了提高长期的可靠性,实施表面处理。然后,实行磁化工序后,经过检查工序完成钕烧结磁体。另外,也可以在切断工序前进行磁化工序。
下面,参照图2~图5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断方法。
图2是表示为了实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而适合使用的线状锯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线状锯装置100包括三根主辊10a、10b及10c和一对线轴40a及40b。在收存冷却液的槽30的下部设置的主辊10a是驱动辊,在槽30的两侧设置的主辊10b及10c是从动辊。线状锯20一边往复走行一边例如从一个的线轴40a卷取至另一个的线轴40b上(所谓往复驱动法)。这时,通过使线轴40a的卷取时间比线轴40b的卷取时间长,可以一边使线状锯20往复走行,一边能向线轴40a侧供给新的线状锯20。线状锯20的走行速度例如为600m/min~1500m/min范围,供给新线的速度例如为1m/min~5m/min的范围。
主辊10a、10b及10c之间例如张设有150列线状锯20。为了决定线状锯20的走行位置,在主辊10a、10b及10c的表面设置具有用于引导线状锯20的沟(例如深度约0.6mm,未图示)的高分子层(例如聚氨酯橡胶层等有机高分子层)。线状锯20的列间间隔由该引导沟的节距决定。引导沟的节距按照应从工件切出的板的厚度来设定。作为高分子层来说,也可以使用由硅系弹性体等形成的无机高分子层。
在线轴40a及40b近旁,分别设置有用于调整卷取位置的横件42a及42b。在从线轴40a及40b到主辊10a之前的路途中,在各自的一侧设置有五个引导辊44和一个张力辊46,在引导线状锯的同时调整其张力。线状锯20的张力,根据各种条件(切削长、切断速度、走行速度等)进行适宜变更,例如设定在20N~40N的范围。
如上述这样制作的烧结体工件50以如下这样安装在线状锯装置100上。
多个工件50,例如由环氧系粘结剂(未图示)相互固定,在组立为多个块的状态下,之间介入有碳基础板52,被固定于铁制的工作板54上。工作板54、工件50的各块及碳基础板52也通过粘结剂(未图示)相互固定。碳基础板52具有在工件50的切断加工结束后至停止工作板54的下降动作之前、接受线状锯20的切断加工、保护工作板54这样的替身工件(dummy)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各块的大小进行设计,以便沿着线状锯20的走行方向测量的各块的大小为100mm左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那样将工件50分为多个块来进行配置,但应将线状锯20的走行方向的大小设定为多大,这也随冷却液的表面张力、走行速度进行变化。另外,根据各工件50的大小,构成一个块的工件50的数量、配置也进行变化。考虑到这些,也可以分为最适宜大小的块来配置工件50。
如上所述那样安装的工件50,通过具有电动机58的升降装置而下降,压住走行的线状锯20并被切削加工。工件50的下降速度,可随着各种条件而发生变化,例如设定在20mm/hr~50mm/hr的范围内。
冷却液箱60中所贮藏的冷却液,利用喷出泵62并通过配管63被压送。配管63在中途被分为下部配管64和上部配管66。在下部配管64及上部配管66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调整冷却液流量的阀门63b及63a。下部配管64与用于浸渍切削部的槽30的底部设置的下部喷嘴64a相连接。上部配管66与用于从槽30的开口部供给冷却液的上部喷嘴66a、66b及66c和为了分别冷却主辊10b及10c而设置的上部喷嘴66d及66e相连接。
由上部喷嘴66a、66b及66c和下部喷嘴64a向槽30中供给冷却液,至少在切削工序期间,如图2中用箭头F所示的那样,维持冷却液从槽30的开口部溢出的状态。从槽30溢出的冷却液,被在槽30的下方设置的回收用盘70导向回收槽72并蓄积。回收的冷却液,例如如图2所示,利用喷出泵74并通过循环用配管76被送到冷却液槽60中。在循环用配管76的中途设置有过滤器78,分别除去回收的冷却液中的切削屑。回收方法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利用磁力分离切削屑的机构(例如参照特开2002-36113号)。
下面,参照图3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切断工序。
槽30在与线状锯20的走行方向交叉的侧壁的开口部附近具有辅助壁32。该辅助壁32由塑料板(例如聚丙烯酸板)形成,设置成如图3中用虚线表示的与无负荷的线状锯的走行位置相接近。为了进行切断,使工件50下降,与线状锯20相接触,则线状锯20弯曲,如图3中用实线所示的那样,成为切削部浸入到槽30内的冷却液中的状态,这时,随着线状锯20弯曲,线状锯20切削辅助壁32,形成缝隙。当线状锯20的切削成为稳定状态时,弯曲量一定,线状锯20一边通过在辅助壁32中所形成的缝隙内,一边切削工件50。因此,在辅助壁32中所形成的缝隙发挥着控制线状锯20的走行位置的功能,也有助于加工精度的稳定。
槽30具有例如约35L(升)的容量,在切削工序中,由下部喷嘴64a以约30L/min的流量供给冷却液,由上部喷嘴66a、66b及66c以约90L/min的流量供给冷却液,通常维持冷却液从开口部溢出的状态。若考虑只向线状锯20供给冷却液时,如图2所示,由于在切削中线状锯20弯曲,所以没有必要使冷却液溢出,但在例示的钕磁体烧结体中,为了提高切削屑的排出性,优选采用上述那样的结构。
为了提高切削屑的排出性,减少切削部附近冷却液内所含的切削屑的量是有效的。为了得到充分的排出性,冷却液1分钟溢出的量优选为槽容积的50%以上。而且,优选为,新鲜的冷却液从开口部供给的比从槽30的底部供给的多。因为使用以水为主要成份的粘度低的冷却液,所以排出至冷却液中的切削屑容易沉淀,所以若从槽30的底部供给的冷却液较多时,就会成为沉淀的切削屑浮游在切削部近旁的原因,这是不可取的。
另外,优选为,从开口部供给的新鲜冷却液所占的比率多。即,通过从槽30的开口部也供给冷却液并维持从开口部溢出的状态,能使向切削部供给的冷却液中的切削量降低。而且,利用从槽30的开口部供给的冷却液的流动,也可得到机械地冲洗线状锯20上附着的切削屑的效果。
另外,上述的辅助壁32除了由线状锯20形成的缝隙以外的部分具有作为槽30的侧壁的功能,所以具有将冷却液的液面S保持得较高的功能。而且,在与槽30的开口部的线状锯20的走行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使用喷嘴66b及66e形成帘状的冷却液流,通过抑制冷却液从槽30的开口部溢出,可以使溢出的冷却液的液面S比槽30的辅助壁32高,因此可向切削部的周围供给更多的冷却液,能使冷却液中的切削屑的量更降低。用于形成冷却液流的喷出压优选在0.2MPa(2kgf/cm2)~1.0MPa(10kgf/cm2)范围内,更优选在0.4MPa(4kgf/cm2)~0.6MPa(6kgf/cm2)的范围内。喷出压比该范围低时,有时得不到充分的效果,比该范围高时,有时使线状锯20摇晃,其结果,会使加工精度降低。
另外,优选为,向在槽30的两侧配置的控制线状锯20的走行位置的一对主辊10b及10c喷出冷却液。通过向这些主辊10b及10c喷出冷却液,抑制在主辊10b及10c的表面设置的具有用于引导线状锯20的沟的高分子层(例如聚氨酯橡胶层)的温度上升,同时,因为能冲洗线状锯20或者附着或滞留于引导沟的切削屑(或淤渣),所以能防止线状锯20的走行位置偏离或线状锯20偏离出沟。
作为向以水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中添加的表面活性剂来说,作为阴离子类,可使用脂肪皂或环烷酸皂等脂肪酸衍生物、或长链醇硫酸酯、动植物油的硫酸化油等硫酸酯型、或石油磺酸等磺酸盐型,作为非离子类,可使用聚氧化乙烯烷基苯醚、聚氧化乙烯单脂肪酸酯等聚氧化乙烯类、山梨糖醇酐单脂肪酸酯等多元醇类、或脂肪酸二乙醇胺等醇胺类。具体地讲,通过向水中添加2重量%左右的化学溶解型的JP-0497N(カストロ一ル社制),可以将表面张力及动摩擦系数调整在规定的范围内。
另外,作为合成型合成润滑剂来说,可使用合成-溶解型、合成-乳化型及合成可溶型,其中,优选合成-溶解型,具有地讲,可列举シンタイロ9954(カストロ一ル社制)、#830及#870(ユシロ化学工业社制)。通过将任一个以2重量%~10重量%左右的量添加到水中,能将表面张力(或动摩擦力系数)调整在适宜的范围内。
另外,含有防锈剂时能防止稀土类合金的腐蚀。特别是,在切断R-Fe-B系稀土类合金时,优选pH为8~11、更优选pH为9以上。作为防锈剂来说,可使用作为有机类的油酸盐、苯甲酸等羧酸盐、或三乙醇胺等胺类,作为无机类的磷酸盐、硼酸盐、钼酸盐、钨酸盐或碳酸盐。
另外,作为非铁金属防腐蚀剂来说,例如可使用苯并三唑等氮化合物,作为防腐剂来说,可使用六氢化三嗪等甲醛供予体。
另外,作为消泡剂来说,可使用硅酮乳液。通过含有消泡剂,可使冷却液的起泡减少,并使冷却液的浸透性良好,提高了冷却效果,难以引起线状锯20的温度异常上升、异常摩损。
参照图4和图5(a)及(b),说明适合本实施方式使用的线状锯20的构造。另外,在图4中,简略了线状锯20的用点划线表示的中央线的下半部分。
作为线状锯20来说,适合使用将金钢石磨粒24用树脂层26粘结固定在芯线(钢琴线)22的外周面的线状锯。其中,作为树脂,优选使用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这些树脂对钢琴线(硬钢线)22的外周面的粘结强度高,另外相对于上述的冷却液的濡湿性(浸透性)也优异。
作为适合的线状锯20的具体例来说,列举用酚醛树脂层26将平均粒径约为40μm的金钢石磨粒粘结固定于直径约为0.18mm的钢琴线22的外周的外径约为0.24mm的线状锯20。从切削效率和切削屑(淤渣)的排出效率的观点考虑,线状锯20的长方向(轴方向:图4中的与点划线平行的方向)的相互邻接的磨粒26间的平均距离,优选为磨粒的平均粒径D的150%以上不足400的范围内。
例如,如图5(a)及(b)所示,在线状锯20的长方向的邻接磨粒间的平均距离L为磨粒平均粒径D的200%、300%的情况下,施加在各磨粒24上的负荷减少,其结果是,减少磨粒24的异常脱粒、树脂层26的剥离、以及断线的发生。即,若邻接磨粒间的平均距离L为400%以上,则磨粒24的分布密度太疏,其结果是,在切削工序中,施加在各个磨粒24上的负荷过大,会引起异常脱粒。另一方面,若邻接磨粒间的平均距离L低于150%,则磨粒24的分布密度太疏,其结果是,后述的切屑槽(chip pocket)的容量不充分,切削屑的排出性降低,其结果是切削效率也降低。
另外,图5(a)及(b)示意性地表示平面地引伸线状锯20的外周面(长约1.6mm)并且均匀分布磨粒24的例子,实际上磨粒24不均匀分布。但是,可由这些图理解因邻接磨粒间的平均距离L的不同产生的针对于磨粒的分布密度的半定量的影响。在实际中,线状锯20的邻接磨粒间的平均距离L例如能由光学显微镜照片求得。
而且,线状锯20上的磨粒22的突出率优选为70%以下。突出率超过70%时,因为不能由树脂层26充分地支持施加于磨粒22上的负荷,所以容易发生异常脱粒、树脂层的剥离。另外,从切削屑的排出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磨粒的突出率超过40%。突出率在40%以下时,因为在磨粒22间所形成的空间(切屑槽)28的容积不充分,所以切削屑的排出性降低,其结果是,有时切削效率降低。切屑槽28的大小当然也依赖于上述的邻接磨粒间距离。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切断方法中,使用树脂层26的厚度偏差率为40%以下的线状锯20。厚度偏差率超过40%时,在粘结固定磨粒24的树脂层26上施加的负荷变得不均匀,使用该线状锯20进行切断时,树脂层26的局部强度不足,其结果是容易发生磨粒24的异常脱粒、树脂层26的剥离。
以下,示出实验例,说明线状锯20的平均邻接间距离L、磨粒的突出率及厚度偏差率和、树脂层26的剥离、断线、及切断面的面精度(隆起)的关系。
在以下的实验例中,使用图2所示的线状锯装置100切断钕磁体烧结体的块(走行方向长40mm、横方向长50mm、厚30mm),以便用上述的方法分断块的横方向的边。作为冷却液来说,通过向水(自来水)中添加ユシロ化学工业社制的WS-250B,使用调节表面张力为34.6mN/m、动摩擦系数为0.13的冷却液。线状锯20的走行速度为1100m/min,切断速度(厚方向)为40mm/hr。
线状锯20的芯线(钢琴线)22的直径为0.18mm,磨粒(金钢石磨粒)24的平均粒径为42μm。作为树脂来说,使用酚醛树脂,使用树脂层26的平均厚度(理想厚度)为20μm的树脂。线状锯20的平均邻接间距离L、磨粒的突出率及厚度偏差率由光学显微镜求得。另外,就厚度偏差率来说,使用以长500mm的间隔、对约10个地方的截面进行测定的结果。树脂层26的剥离,通过目视观察加工4小时钕磁体烧结体的块之后的线状锯20的外观来评价。例如,在线状锯20的长度为200m的情况下,如果长度为5mm以上的剥离累积为10m以上就设为是发生了剥离,剥离的长度累积为10m以上60m以下为“少量发生”,超过60m时为“全面发生”。另外,在“少量发生”之中,邻接的剥离部位的间隔为20m以上的情况为“断续发生”。另外,使用接触式的粗度计测定切断面的面精度,使用约25mm的宽度内的最大隆起作为代表值进行评价。
首先,表1表示调查线状锯20的长方向的邻接磨粒间平均距离L的影响的结果。
由表1可知,邻接磨粒间平均距离L在磨粒的平均粒径的150%以上不足400%的范围内,不发生树脂层26的剥离,另外,切断面的面精度也大约不足8μm,是良好的。与此相对,邻接磨粒间平均距离L不足平均粒径的150%时,切削效率降低,难以实现40mm/小时的切断速度。另外,邻接磨粒间平均距离L超过平均粒径的400%以上时,树脂层26发生剥离,为600%以上时,就会遍及线状锯20的全面地发生树脂层26的剥离,并且也发生断线。另外,邻接磨粒间平均距离L为平均粒径的400%以上时,切断面的面精度就会成为8μm以上这样的大值。由此可知,通过将线状锯20的邻接磨粒间平均距离L设定在磨粒的平均粒径的150%以上不足400%的范围内,可延长线状锯20的寿命,同时得到充分的切断面的面精度。
表1
磨粒平均粒径D(μm)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磨粒间平均距离L(μm)   63   71.4   84   105   126   168   210   252   294
(L/D)×100(%)   150   17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   700
切断面精度(μm)   4.2   3.5   3.5   3.2   4.2   8   10   12   -
树脂层的剥离   少量发生   断续发生   全面发生 断线
接着,表2表示调查磨粒24的突出率的影响的结果。
由表2可知,使用突出率为71%以上的线状锯20时,开始发生树脂层26的剥离,使用突出率超过83%的线状锯20时,发生断线。另外,使用突出率为71%以上的线状锯20时,切断面的面精度(隆起)为10μm以上。使用突出率为60%以下的线状锯20时,由于可以将切断面的面精度抑制为8μm以下,所以是更优选的。但是,使用突出率为40%以下的线状锯时,树脂层不发生剥离并且得到了充分的切断面的面精度,相反,切削率也会降低。因此,优选突出率为40%以上。
表2
平均磨粒径D(μm)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磨粒突出量(μm)   0   5   10   15   20   25  30   35 超35
磨粒突出率(%)   0   12   24   36   48   60  71   83 超83
切断面精度(μm)   5.4   3.5   3.5   3.2   4.2   8  10   12 -
树脂层的剥离  断续发生   全面发生 断线
接着,表3表示调查树脂层26的厚度偏差率的影响的结果。
由表3可知,使用厚度偏差率为50%以上的线状锯20时,发生树脂层26的剥离,使用厚度偏差率为100%以上的线状锯20时,发生断线。与此相对,使用厚度偏差率为40%以下的线状锯20时,不发生树脂层26的剥离并且切断面的面精度成为4μm以下这样的小值。更优选厚度偏差率为30%以下,即使是40%以下也能充分批量生产。
另外,线状锯20的树脂层26的剥离或断线的发生也依赖于在辊间走行的线状锯20的张力。上述的结果是线状锯20的张力为30N时的结果,线状锯的张力为25N以上35N以下时也能得到近乎同样的结果。
表3
  平均粒径D(μm)   42   42   42   42   42   42
  树脂层的理想厚度(μm)   20   20   20   20   20   20
  树脂层的厚度的最小值(μm)   20   17   16   15   10   5
  树脂层的厚度的最大值(μm)   20   23   24   25   30   35
  芯线半径(μm)   90   90   90   90   90   90
  厚度偏差率(%)   0   30   40   50   100   150
  切断面精度(μm)   3.5   4   4   6   12   -
树脂层的剥离   少量发生   全面发生 断线
接着,说明使用上述线状锯的线状锯装置100的主辊10a、10b及10c的优选构造。
使用以水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时,比使用油性冷却液的情况线状锯的断线率增加(即,在更短的时间内断线),同时发生加工精度降低这样的问题。本发明人经过进行各种研究的结果是,如图7所示,通过采用引导沟10G所具有的一对斜面10S相对于辊10a的半径方向10R成为25°以上不足45°的角度(以下称为“倾斜角(α)”)这样的结构,作为在辊10a、10b及10c的高分子层10P上形成的引导沟10G的截面形状,可以抑制线状锯20的断线的发生,同时,能得到充分的加工精度。更优选倾斜角为30°以上35°以下。
另外,如例示的那样,优选引导沟10G所具有的一对斜面10S这两者相对于辊10a的半径方向10R具有上述范围的倾斜角,如果一对斜面10S内的至少一方具有上述范围的倾斜角,就能得到抑制断线的发生的效果及充分的加工精度。
目前,例如如图7所示,采用引导沟10G的斜面10S相对于辊的半径方向10R成为45°以上的倾斜角的构造。这是因为从引导沟10G以高效率充分地排出淤渣,特别是因为稀土类合金具有引起脆性破坏的主相和引起延性破坏的晶间相,所以切削阻力高且比重大,因此淤渣的排出性差,为了提高淤渣的排出性,倾斜角超过45°。
但是,本发明人研究的结果是,使斜面10S的倾斜角大于45°大时,会产生断线发生率不怎么降低、反而加工精度会降低的问题。以下,参照图8说明该现象。就线状锯20来说,如参照图2所说明的那样,配置多条,以便在辊10a、10b及10c之间形成互相平行的多条走行线的列。因为形成走行线的列的线状锯20的位置被在辊10a、10b及10c的各高分子层10P上形成的引导沟10G所控制,所以在从某走行线向旁边的走行线移动时,线状锯20向引导沟10G倾斜。该倾斜的线状锯20受到来自引导沟10G的斜面10S的捻回力。另外,线状锯20倾斜得越大越受到更大的捻回力。
图8是表示辊的引导沟的斜面10S的倾斜角和线状锯捻角的关系的曲线图。捻角Ω与线状锯20受到的来自辊的捻回力成比例,捻角Ω=360°时表示线状锯被捻回了一圈。另外,图8所示的结果,由针对于以下所说明的结构的力学模型计算求得。再者,斜面10S的倾斜角在两侧的斜面上是相等的。示出结果。
在以450mm的间隔(跨度)配置的一对辊(图1的辊10b和10d、直径170mm)之间,以张力30N(3kgf)配设200条线状锯20。新线供给量为2m/min、以120秒循进行往复走行。这时,线状锯20往复走行约190回后,从辊脱出。
因此,进行各种实验的结果是,在一跨度(450mm)之间线状锯受到捻回5回(Ω=1800°)的力时,线状锯20在走行200条的期间,捻回约500回。即,受到200条×5回=1000回捻回的力时,实际的捻回蓄积了约50%。因此,图8的纵轴的捻角Ω表示与由力学模型计算求得的捻回力相对应的捻角乘以0.5的值。另外,根据静态的加捻断裂强度实验估计:线状锯20实际蓄积的捻角为1800°(5回捻回)时,线状锯以10%的概率断裂。
由图8可知,捻回力(捻角)随着沟10G的倾斜角α变大而单调地减少。若考虑只因单纯捻回力造成的线状锯20的破断时,如果线状锯20在细的情况(直径d=0.19mm)下使倾斜角为10°以上,即使在粗的情况(直径为0.25mm)下使倾斜角为25°以上,就能抑制线状锯20的破断。
但是,根据实验,使用任一种线状锯20的情况下,若倾斜角为45°以上时,断线发生率不怎么降低。另外,若倾斜角为45°以上时,会产生加工精度降低的问题。
一般认为,这是因为,若倾斜角变大,引导沟10G的宽度10W(参照图6)变大,线状锯20在引导沟10G内振动,甚至跳移到相邻的引导沟10G中,所以施加于线状锯20的张力、捻回力变得不均匀,产生局部的大的应力,其结果,发生线状锯20的断线。另外认为,线状锯20在引导沟10G内不稳定走行的结果是加工精度降低。另外,在实验中,使用聚氨酯橡胶层作为高分子层10P,使用ユシロ化学工业社制#830的约10%水溶液作为冷却液。另外,与上述实验例同样,切断稀土类烧结磁体的工件。
根据上述结果,优选引导沟10G的斜面10S的倾斜角为25°以上不足45°。另外,为了尽可能地抑制线状锯20的断线,优选倾斜角为30°以上,以便降低捻回力,为了得到高加工精度,优选倾斜角为35°以下。另外,优选预先将引导沟10G的底部10B加工成比线状锯20稍小的曲率半径。
若使用上述的线状锯装置100时,与使用上述实施方式的线状锯20的效果相结合,能更延长线状锯20的寿命。特别是,如辊间距离短的情况那样,在发生比较大的捻回力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大。
例示线状锯装置100并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适用于使用单一线轴的无接缝型的线状锯装置(例如参照特开平11-198018号公报)。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利用线状锯装置并使用以水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切断稀土类合金时,可延长线状锯的寿命。因此,可使用以水为主要成份的环保型冷却液,效率良好地切断例如音圈电动机中所用的稀土类烧结磁体用稀土类烧结合金。即,可减少稀土类烧结磁体的制造成本。

Claims (19)

1.一种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它是使用由树脂层将磨粒粘结固定于芯线的线状锯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将所述稀土类合金由所述线状锯切削的部分浸渍于25℃时的表面张力为25mN/m~60mN/m的范围内的以水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中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线状锯走行切削所述稀土类合金的工序,
作为所述线状锯,使用在长方向互相邻接的所述磨粒间的平均距离在所述磨粒的平均粒径的150%以上不足400%的范围内、所述磨粒从所述树脂层的表面突出的部分的平均高度为所述磨粒的平均粒径的70%以下且所述树脂层相对于所述芯线的厚度偏差率为40%以下的线状锯。
2.一种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它是使用由树脂层将磨粒粘结固定于芯线的线状锯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将所述稀土类合金由所述线状锯切削的部分浸渍于25℃时的相对于所述稀土类合金的动摩擦系数为0.1~0.3的范围内的以水为主要成份的冷却液中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线状锯走行切削所述稀土类合金的工序,
作为所述线状锯,使用在长方向互相邻接的所述磨粒间的平均距离在所述磨粒的平均粒径的150%以上不足400%的范围内、所述磨粒从所述树脂层的表面突出的部分的平均高度为所述磨粒的平均粒径的70%以下且所述树脂层相对于所述芯线的厚度偏差率为40%以下的线状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粒的平均粒径D满足20μm≤D≤60μm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的直径在0.12mm以上0.2mm以下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由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线状锯走行的工序是使线状锯在多个辊之间走行的工序,
所述多个辊分别具有形成引导沟的高分子层,所述引导沟具有至少一个斜面相对于所述辊的半径方向呈25°以上不足45°的角度的一对斜面,使所述线状锯在所述一对斜面之间走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类合金是R-Fe-B系稀土类烧结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的直径在0.12mm以上0.2mm以下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由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由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线状锯走行的工序是使线状锯在多个辊之间走行的工序,
所述多个辊分别具有形成引导沟的高分子层,所述引导沟具有至少一个斜面相对于所述辊的半径方向呈25°以上不足45°的角度的一对斜面,使所述线状锯在所述一对斜面之间走行。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线状锯走行的工序是使线状锯在多个辊之间走行的工序,
所述多个辊分别具有形成引导沟的高分子层,所述引导沟具有至少一个斜面相对于所述辊的半径方向呈25°以上不足45°的角度的一对斜面,使所述线状锯在所述一对斜面之间走行。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线状锯走行的工序是使线状锯在多个辊之间走行的工序,
所述多个辊分别具有形成引导沟的高分子层,所述引导沟具有至少一个斜面相对于所述辊的半径方向呈25°以上不足45°的角度的一对斜面,使所述线状锯在所述一对斜面之间走行。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类合金是R-Fe-B系稀土类烧结合金。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类合金是R-Fe-B系稀土类烧结合金。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类合金是R-Fe-B系稀土类烧结合金。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类合金是R-Fe-B系稀土类烧结合金。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类合金是Nd-Fe-B系稀土类烧结合金。
19.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类合金是Nd-Fe-B系稀土类烧结合金。
CNB038002825A 2002-03-01 2003-02-26 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3280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55164 2002-03-01
JP55164/2002 2002-03-01
JP055164/2002 2002-03-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9222A CN1509222A (zh) 2004-06-30
CN1328008C true CN1328008C (zh) 2007-07-25

Family

ID=27784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002825A Expired - Lifetime CN1328008C (zh) 2002-03-01 2003-02-26 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025054B2 (zh)
CN (1) CN1328008C (zh)
AU (1) AU2003211347A1 (zh)
WO (1) WO200307422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4209A (zh) * 2013-04-03 2013-06-12 盛利维尔(中国)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石线锯及其生产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11062B2 (ja) * 2003-12-25 2010-02-10 株式会社アライドマテリアル 超砥粒ワイヤソー巻き付け構造、超砥粒ワイヤソー切断装置および超砥粒ワイヤソーの巻き付け方法
CA2643553A1 (en) * 2007-10-30 2009-04-30 Pal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wafer-like slices from a substrate material
US8065995B2 (en) * 2008-11-25 2011-11-29 Cambridge Energy Resour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tting and cleaning wafers in a wire saw
US20100126488A1 (en) * 2008-11-25 2010-05-27 Abhaya Kumar Baksh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tting wafers by wire sawing
US8261730B2 (en) * 2008-11-25 2012-09-11 Cambridge Energy Resources Inc In-situ wafer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JP5540072B2 (ja) * 2009-04-01 2014-07-02 キャボット マイクロ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自浄式ワイヤソー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2413983A (zh) * 2009-04-29 2012-04-11 贝卡尔特公司 具有部分嵌入金属线且部分由有机粘合剂保留的磨料颗粒的切割线
JP5588786B2 (ja) 2010-08-24 2014-09-1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ウェハ加工液およびシリコンウェハ加工方法
TW201226087A (en) * 2010-12-31 2012-07-01 Micron Diamond Wire & Equipment Co Ltd Cutting and cooling device of diamond wire
JP2013038116A (ja) * 2011-08-04 2013-02-2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Iii族窒化物結晶基板の製造方法
DE102011082366B3 (de) * 2011-09-08 2013-02-28 Siltronic Ag Einlagiges Wickeln von Sägedraht mit fest gebundenem Schneidkorn für Drahtsägen zum Abtrennen von Scheiben von einem Werkstück
US8567385B2 (en) * 2011-09-22 2013-10-29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maments, Bureau,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Fret saw including a cutting wire provided with fixed abrasive grains each including a core coated with a hard film
US20130144421A1 (en) * 2011-12-01 2013-06-06 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Spa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Bearings In A Wire Saw
TWI605113B (zh) * 2012-07-05 2017-11-11 江陰貝卡爾特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立方八面體鑽石粒子之固定磨料鋸線
JP6102927B2 (ja) * 2012-09-03 2017-03-2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高硬度材料のマルチワイヤーソーによる切断方法
CN104411434B (zh) * 2012-12-04 2016-11-16 梅耶博格公司 线材管理系统
JP6172053B2 (ja) 2014-05-28 2017-08-02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固定砥粒ワイヤ及びワイヤソー並びにワークの切断方法
KR101690246B1 (ko) * 2015-01-26 2017-01-09 주식회사 엘지실트론 와이어 쏘잉 장치
CN108788299A (zh) * 2018-05-07 2018-11-13 巢湖市海风门窗有限公司 型材切割机的切割装置
DE102018218016A1 (de) * 2018-10-22 2020-04-23 Siltronic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gleichzeitigen Trennen einer Vielzahl von Scheiben von einem Werkstück
DE102021002942A1 (de) 2021-06-09 2022-12-15 Mercedes-Benz Group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Permanentmagneten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Permanentmagnet sowie Verwendung eines Permanentmagnete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7847A (ja) * 1994-08-25 1996-03-05 Shin Etsu Handotai Co Ltd 切削液、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インゴットの切断方法
JPH09290361A (ja) * 1996-04-24 1997-11-11 Chichibu Onoda Cement Corp ワイヤーソーのセラミックス製多溝ローラ
JP2001047363A (ja) * 1999-06-01 2001-02-20 Sumitomo Special Metals Co Ltd 磁石部材切断方法および磁石部材切断装置
JP2001164240A (ja) * 1999-12-06 2001-06-19 Ishii Hyoki Corp 水性切削液
JP2002036113A (ja) * 2000-07-25 2002-02-05 Sumitomo Special Metals Co Ltd 希土類合金の切断方法および希土類合金磁石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316375C (en) 1982-08-21 1993-04-20 Masato Sagawa Magnetic materials and permanent magnets
US4792368A (en) 1982-08-21 1988-12-20 Sumitomo Special Metals Co., Ltd. Magnetic materials and permanent magnets
JP3049882B2 (ja) 1991-11-13 2000-06-05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電着砥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1998035784A1 (fr) 1997-02-14 1998-08-20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Cable de sciag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JPH11198020A (ja) 1997-11-04 1999-07-27 Tokyo Seimitsu Co Ltd 固定砥粒ワイヤソー
JPH11198018A (ja) 1998-01-16 1999-07-27 Tokyo Seimitsu Co Ltd 固定砥粒付エンドレスワイヤソー
JP2000218504A (ja) 1999-01-29 2000-08-08 Tokyo Seimitsu Co Ltd 固定砥粒付ワイヤ及び固定砥粒ワイヤソーの切断方法
JP2001232570A (ja) 2000-02-23 2001-08-28 World Metal:Kk 電着工具とその製造方法
DE10157433B4 (de) * 2000-11-24 2019-05-29 Hitachi Metals, Ltd. Verfahren zum Schneiden einer Seltenerdmetall-Legier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eltenerdmetall-Magneten und Drahtsäge-Vorrichtung
JP4961647B2 (ja) * 2001-09-06 2012-06-2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希土類合金の切断方法および希土類磁石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7847A (ja) * 1994-08-25 1996-03-05 Shin Etsu Handotai Co Ltd 切削液、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インゴットの切断方法
JPH09290361A (ja) * 1996-04-24 1997-11-11 Chichibu Onoda Cement Corp ワイヤーソーのセラミックス製多溝ローラ
JP2001047363A (ja) * 1999-06-01 2001-02-20 Sumitomo Special Metals Co Ltd 磁石部材切断方法および磁石部材切断装置
JP2001164240A (ja) * 1999-12-06 2001-06-19 Ishii Hyoki Corp 水性切削液
JP2002036113A (ja) * 2000-07-25 2002-02-05 Sumitomo Special Metals Co Ltd 希土類合金の切断方法および希土類合金磁石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4209A (zh) * 2013-04-03 2013-06-12 盛利维尔(中国)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石线锯及其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3211347A1 (en) 2003-09-16
US7025054B2 (en) 2006-04-11
WO2003074229A1 (fr) 2003-09-12
CN1509222A (zh) 2004-06-30
US20050155595A1 (en) 2005-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8008C (zh) 稀土类合金的切断方法
CN1203966C (zh) 使用线状锯的切断方法和线状锯装置以及稀土类磁体的制造方法
US6837778B2 (en) Method for cutting rare earth allo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are earth magnet, and wire-saw machine
US644314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tting rare earth alloy
CN107901256B (zh) 金刚线切割多晶硅片的装置及切割方法
EP2075106B1 (en) Slurry for silicon ingot cutting and method of cutting silicon ingot therewith
JP5515593B2 (ja) ワイヤーソーによるシリコンインゴットの切断方法およびワイヤーソー
US640884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tting a rare earth alloy
PH1201400027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cutoff machining of rare earth magnet block, cutting fluid feed nozzle, and magnet block securing jig
JP5789077B2 (ja) 固定砥粒式ワイヤーソ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696104A (zh) 粘棒方法及切割铸造多晶硅棒的方法
JP2006123055A (ja) 超砥粒ワイヤソーによる加工材の切断方法および超砥粒ワイヤソーにより切断加工された加工材
US6832606B2 (en) Wire saw and cutting method thereof
JP4656804B2 (ja) ワイヤソーを用いる切断方法および希土類磁石の製造方法
CN106696103A (zh) 粘棒方法及切割铸造多晶硅棒的方法
JP2003191158A (ja) 希土類合金の切断方法および希土類磁石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ワイヤソー装置
CN110497546A (zh) 游离-固结复合磨料多线切割硅片的方法及设备
JP3976556B2 (ja) ワイヤソー
JP4759790B2 (ja) 希土類合金の切断方法および希土類合金磁石の製造方法
JP2003326449A (ja) 希土類合金の切断方法
JP4961647B2 (ja) 希土類合金の切断方法および希土類磁石の製造方法
JP2000296455A (ja) 固定砥粒マルチワイヤソー
JP2002096251A (ja) 希土類合金の切断方法および切断装置
CN210308495U (zh) 一种蓝宝石晶棒浸没式多线切割装置
JP2001047363A (ja) 磁石部材切断方法および磁石部材切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METALS,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UMITOMO SPEC METALS

Effective date: 201305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52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METALS,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Osaka City Plaza Osaka

Patentee before: Neomax Co.,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40630

Assignee: BEIJING JINGCI MAGNET Co.,Ltd.

Assignor: HITACHI METALS,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399000037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utting process for rare-earth allo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2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0703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40630

Assignee: ADVANCED TECHNOLOGY & MATERIALS Co.,Ltd.

Assignor: HITACHI METALS,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399000036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utting process for rare-earth allo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2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0701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40630

Assignee: BEIJING ZHONG KE SAN HUAN HI-TECH Co.,Ltd.

Assignor: HITACHI METALS,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399000036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utting process for rare-earth allo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2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0701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40630

Assignee: NINGBO YUNSHENG Co.,Ltd.

Assignor: HITACHI METALS,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03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utting process for rare-earth allo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2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114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Japan Tokyo port harbor 2 chome No. 70

Patentee after: HITACHI METALS,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ETALS, 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40630

Assignee: Hitachi metal ring Ci material (Nantong) Co.,Ltd.

Assignor: HITACHI METALS,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799000003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utting process for rare-earth allo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2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70209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A transferee of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contract

Correct: Hitachi metal ring magnets (Nantong) Co.,Ltd.

False: Hitachi metal ring Ci material (Nantong) Co.,Ltd.

Number: 11

Volume: 3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