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7669A - 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7669A
CN1327669A CN00802363A CN00802363A CN1327669A CN 1327669 A CN1327669 A CN 1327669A CN 00802363 A CN00802363 A CN 00802363A CN 00802363 A CN00802363 A CN 00802363A CN 1327669 A CN1327669 A CN 1327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hell
portable information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02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流田俊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27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76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采用下述结构:在开闭门107关闭的状态下使扬声器103露出,而在开闭门107打开的状态下使摄像机111露出。开关108处于下述状态:在开闭门107关闭的状态下被压入外壳101的内部,而在开闭门107打开的状态下在凹部110的底面上隆起。使用者通过开闭开闭门107来切换开关108,选择适合要发送的数据的量的传输模式,然后发送适合选择出的传输模式的数据。

Description

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通信设备,特别涉及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便携型通信终端装置进行话音通信及字符数据通信,但是近年来,还包括视频数据的通信也正在实用化。
这里,视频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字符数据通信相比,信息量庞大,所以由能够进行高速通信、高输出的通信终端装置来进行。
然而,如果由现有高输出的便携型通信终端装置也进行话音通信、字符数据通信,则在进行话音通信、字符数据通信时通过比所需的输出更高的输出进行通信,存在浪费电力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通过现有低输出的便携型通信终端装置进行视频通信,则单位时间能够发送接收的信息量少,所以存在完成通信要很长时间的问题。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能够通过将耗电抑制得很低来进行长时间通话,而且能够通过迅速地发送大量的信息来缩短通信时间。
该目的是如下实现的:与使用者的操作联动,选择该操作所需的传输模式。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在低速传输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在高速传输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的内部结构方框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在低速传输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在高速传输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D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发明的最好形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A及图1B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主体。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在低速传输模式下的外观示意图,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在高速传输模式下的外观示意图。
如图1A及图1B所示,在容纳通信设备单元的外壳101的正面上,在上方部分设有开关部104,包括:扬声器103、开闭门107、开关108、铰链109、凹部110、摄像机111。开关部104将在后面详述。此外,在开关部104的下方,设有显示器105,显示呼叫的电话号码或操作菜单等各种信息。此外,在上述正面的下端,设有话筒106,用于取入使用者的话音。
另一方面,在上述正面上,在显示器105和话筒106之间,设有多个按压式按钮102,用于操作本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按压式按钮102主要用于输入电话号码或字符。在外壳101的相对于正面的上方位置的端面上,设有天线114,可自由出入外壳101。
这里,说明开关部104的细节。如图1B所示,在外壳的正面的上方设有凹部110。此外,形状与凹部110的开口面相同的开闭门107通过铰链109安装在上述开口面的一边,可自由开闭。使用者能够通过关闭开闭门107来覆盖摄像机111。再者,在凹部110的底面上,设有摄像机111及开关108。这里,参照图1A,在该开闭门107上,在开闭门107关闭的状态下与使用者面对的面上设有扬声器103。因此,在开闭门107关闭的状态下扬声器103露出,而在开闭门107打开的状态下摄像机111露出。根据该结构,按照操作的目的,能够择一地选择使用扬声器103或摄像机111中的某一个。此外,开关108在开闭门107关闭的状态下被压入外壳101的内部,而在开闭门107打开的状态下处于在凹部110的底面上隆起的状态,起开关的作用。即,开关按照门的开闭来切换,所以开关根据使用扬声器103或摄像机111中的哪一个来切换。
扬声器103的设置位置和摄像机111的设置位置也可以是下述结构:在开闭门107关闭的状态下摄像机111被设置得露出到外壳101的上面,扬声器103被设置在凹部110的底面上。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的内部结构方框图。参照图2来说明本实施例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的内部结构。
该图所示的CPU 201控制无线部202、显示控制部204、图像处理部206、模式切换控制部208、话音处理部210等各处理部的动作。无线部202对天线203从基站(未图示)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无线处理,并且对从各处理部送来的信号进行无线处理,经天线203向上述基站进行发送。显示控制部204对从各处理部或CPU 201送来的信号进行显示处理,在显示器205上显示各种信息。图像处理部206对摄像机207取入的图像信号进行压缩、调制等规定的处理。这里,摄像机207是取入图像信号的摄像部件。模式切换控制部208对从开关-传感器部209送来的选择信号进行规定的处理,将传输速率比较高的高速传输模式或传输速率比较低的低速传输模式中的某一个选择为本实施例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的传输模式,将设定的传输模式切换到选择出的传输模式。低速传输模式中的传输速率设定得比高速传输模式下的传输速率还高。话音处理部210对话筒211取入的话音信号进行调制等规定的处理,并且对从无线部202送来的选择信号进行规定的处理并从扬声器212输出话音。操作部213将与使用者输入的操作对应的信号输出到CPU 201等。
这里,详细说明模式切换控制部208的操作。模式切换控制部208根据从开关-传感器部209送来的选择信号,将高速传输模式或低速传输模式选择为传输模式,将设定的传输模式切换到选择出的传输模式。在上述高速传输模式下,进行信息量非常多的高发送输出数据(例如,图像数据、视频数据、或者大量的话音数据或字符数据)的发送接收。上述高速传输模式的传输速率例如是64kbps,输出例如是24dbm。另一方面,在低速传输模式中,进行信息量比高发送输出数据少的低发送输出数据(例如通常的话音数据、通常的字符数据)的发送接收。上述低速传输模式的传输速率例如是16kbps,输出例如是21dbm。
开关108在被压入外壳101内部的状态下,与构成外壳101内部所设置的电子线路的一部分的导体接通。通过使开关108与导体接通/分离,从而使流过上述电子线路的电流变化,从开关-传感器部209将选择传输模式的选择信号送至模式切换控制部208。即,选择信号按照开闭门107的开闭来生成,从开关-传感器部209送至模式切换控制部208。该选择信号在开闭门107关闭的状态下是用于选择低速传输模式的信号,而在开闭门107打开的状态下是用于选择高速传输模式的信号。
这里,参照图1A、图1B及图2来说明上述结构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的动作。这里,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说明该动作:由本实施例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用高发送输出数据或低发送输出数据中的某一个来进行通信。
使用者在将高发送输出数据作为通信数据来发送的情况下选择高速传输模式,发送该高发送输出数据。在此情况下,使用者起初打开开闭门107,成为摄像机111露出的状态。由于开闭门107被打开,使开关108在凹部110的底面上隆起,将高速传输模式选择为传输模式的选择信号被送至模式切换控制部208。
在模式切换控制部208中,接收到上述选择信号后,在接收到信号之前的传输模式是低速传输模式的情况下,进行将传输模式切换到高速传输模式的处理。在接收到信号之前的传输模式已经是高速传输模式的情况下,不进行模式切换处理。通过上述操作,高速传输模式的选择结束。
使用者在将低发送输出数据用作通信数据来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选择低速传输模式来发送该低发送输出数据。在此情况下,使用者起初关闭开闭门107,成为扬声器103露出外壳101上面的状态。由于屏幕被关闭,使开关108被压入外壳的内部方向,将低速传输模式选择为传输模式的选择信号被送至模式切换控制部208。
在模式切换控制部208中,在接收到上述选择信号后,在接收到信号之前的传输模式是高速传输模式的情况下,进行将传输模式切换到低速传输模式的处理。在接收到信号之前的传输模式已经是低速传输模式的情况下,不进行模式切换处理。通过上述操作,低速传输模式的选择结束。
由于传输模式的选择结束,所以接着进行发送操作。使用者通过按压适当的按压式按钮102来输入电话号码,接着按压分配到某个按压式按钮102的发送按钮。通过上述操作,按压信息被送至CPU201。CPU201在接收到上述按压信息后进行用于进行发送动作的控制,根据选择出的电话号码,将进行发送处理、图像通信处理、及通话处理的控制信号分别送至无线部202、图像处理部206、及话音处理部210。
其结果是,在无线部202中进行发送处理,并且由无线部202、图像处理部206及话音处理部210进行图像通信处理或通话处理。使用者能够用摄像机111来进行图像通信,并且能够用话筒106及扬声器103来进行通话(话音通信)。
本实施例只说明了图像、话音通信,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具有字符输入部件及字符数据处理部件的本便携型信息终端装置中,也能够选择进行字符通信。再者,在具有上述以外的数据输入部件及数据处理部件的本便携型信息终端装置中,也能够选择进行该数据的通信。
这样,在用本实施例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来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开闭开闭门107来选择适合要发送的数据的量的传输模式,然后进行发送。
由此,在发送低传输输出数据时能够通过低速传输模式进行发送,将耗电抑制得很低,所以能够长时间通话。而在发送高传输输出数据时能够通过高速传输模式进行发送,所以能够缩短通信所需的时间,因此能够进行愉快的操作。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中将开关部104的结构变更为用滑动屏幕来进行开关切换,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主体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对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的部分在图3A至图3D中附以与图1及图2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以下,就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参照图3A至图3D来说明本实施例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在低速传输模式下的外观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在高速传输模式下的外观示意图。图3C是图3A所示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图3D是图3B所示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的侧视图。
根据图3A及图3B,开关部104包括:滑动屏幕301,可滑动地设置在外壳101的正面上;扬声器103,设置在滑动屏幕301的与使用者面对的面上;轨道部件303,设置在与外壳101的正面平行、比正面低一级而形成的面(以下称为“低面”)的底面上;摄像机111,设置在上述低面上;挡块304,设置在轨道部件303的上方的端部,用于防止滑动屏幕301从外壳脱落;以及开关108,设置在轨道部件303上。
这里,滑动屏幕301经轨道部件303与外壳101嵌合,沿外壳101的长度方向与正面平行地滑动。摄像机111只在滑动屏幕301沿天线114的方向位移的情况下才露出,所以按照操作的目的,择一地选择使用扬声器103或摄像机111中的某一个。
此外,通过滑动屏幕301的位移,能够切换轨道上所设的开关108。即,在滑动屏幕301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开关108被压入外壳101的内部方向。另一方面,在滑动屏幕301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开关108处于隆起的状态,从而开关被切换。通过该开关的切换,与实施例1同样,选择传输模式的选择信号被送至模式切换控制部208。即,在只有扬声器103露出的状态下,将低速传输模式选择为传输模式的选择信号被送至模式切换控制部208,而在摄像机111露出的状态下,将高速传输模式选择为传输模式的选择信号被送至模式切换控制部208。在信号被送至模式切换控制部208后,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动作。
扬声器103的设置位置和摄像机111的设置位置也可以是下述结构:在滑动屏幕301关闭的状态下摄像机111被设置得露出外壳101的正面,扬声器103被设置在上述低面部302的底面上。此外,说明了开关108被设置在轨道部件303上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开关108可以被设置在能够通过滑动滑动屏幕301来切换的位置。
这样,在用本实施例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来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滑动滑动屏幕301来选择适合要发送的数据的量的传输模式,然后进行发送。
由此,在发送低传输输出数据时能够通过低速传输模式进行发送,将耗电抑制得很低,所以能够长时间通话。而在发送高传输输出数据时能够通过高速传输模式进行发送,所以能够缩短通信所需的时间,因此能够进行愉快的操作。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中变更开关部104的结构,按照非接触式传感器是否检测出物体,由开关-传感器部209输出选择信号。
这里,非接触式传感器是检测物体接近外壳101的部件。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主体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对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的部分在图4中附以与图1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以下,就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参照图4来说明本实施例3的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
在该图中,开关部104包括非接触式传感器401,设置在外壳101的正面上。此外,在外壳101的正面上,设有扬声器103及摄像机111。
这里,非接触式传感器401例如通过从未图示的发光部将检测光射出到对象物上、接收对象物反射的反射光来进行与对象物之间的距离的检测。非接触式传感器401的检测范围大约设为在进行通常的通话操作的情况下人体的侧头部和外壳101的正面之间的距离。在操作时传感器检测出物体的情况下,将低速传输模式选择为传输模式的选择信号在开关-传感器部209中被生成,生成的选择信号被送至模式切换控制部208。在模式切换控制部208中,根据上述选择信号来选择低速传输模式。另一方面,在操作时传感器未检测出物体的情况下,将高速传输模式选择为传输模式的选择信号在开关-传感器部209中被生成,生成的选择信号被送至模式切换控制部208。在模式切换控制部208中,根据上述选择信号来选择高速传输模式。
由此,在通话时,根据头部位于所述检测范围内而将低速传输模式选择为传输模式。另一方面,在进行视频通信的情况下,使用摄像机111及显示器105,所以通常物体不存在于上述检测范围内,因此将高速传输模式选择为传输模式。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在进行通话(话音通信)的情况下选择低速传输模式,将耗电抑制得很低,所以能够长时间通话。而在发送图像数据时能够通过高速传输模式进行通信,所以能够缩短通信所需的时间,进行愉快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只说明了将非接触式传感器用作检测物体接近外壳101的部件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使用其他能够检测物体接近外壳101的部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按照使用者的操作来选择能够以适合发送数据的输出来进行发送的传输模式,所以能够将耗电抑制得很低,进行长时间通话,而且能够迅速地发送大量的信息,缩短通信时间。
本申请基于1999年10月28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平成11年306329号。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信息通信设备、特别是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的领域。

Claims (3)

1、一种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具有:外壳,内置无线通信单元;摄像部件,设置在上述外壳的正面上;开闭门,设置在上述外壳的正面上,覆盖或露出上述摄像部件;扬声器,设置在上述开闭门上;以及模式切换部件,根据上述开闭门的开闭,来切换进行高发送输出数据的发送的高速传输模式和进行低发送输出数据的发送的低速传输模式。
2、一种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具有:外壳,内置无线通信单元;摄像部件,设置在上述外壳的正面上;滑动屏幕,可滑动地设置在上述外壳的正面上,覆盖或露出上述摄像部件;扬声器,设置在上述滑动屏幕上;以及模式切换部件,根据上述滑动屏幕的开闭,来切换进行高发送输出数据的发送的高速传输模式和进行低发送输出数据的发送的低速传输模式。
3、一种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具有:外壳,内置无线通信单元;检测部件,设置在上述外壳上,检测物体接近上述外壳;以及模式切换部件,根据上述检测部件输出的信号,来切换进行高发送输出数据的发送的高速传输模式和进行低发送输出数据的发送的低速传输模式。
CN00802363A 1999-10-28 2000-10-24 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 Pending CN13276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6329/1999 1999-10-28
JP30632999A JP3295402B2 (ja) 1999-10-28 1999-10-28 携帯型情報通信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7669A true CN1327669A (zh) 2001-12-19

Family

ID=17955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02363A Pending CN1327669A (zh) 1999-10-28 2000-10-24 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143686A1 (zh)
JP (1) JP3295402B2 (zh)
CN (1) CN1327669A (zh)
AU (1) AU7955500A (zh)
WO (1) WO200103189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8619B2 (en) 2003-12-11 2008-06-1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obile device with a combination camera and loudspeaker
CN1787553B (zh) * 2004-12-10 2010-10-27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
CN101142847B (zh) * 2005-03-17 2012-07-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装置
CN101753809B (zh) * 2008-12-05 2013-06-05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便携设备
CN113645904A (zh) * 2019-03-25 2021-11-1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医学设备的贴片传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87760B2 (ja) 2001-07-31 2006-06-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装置
GB2393066B (en) * 2001-10-03 2005-02-02 Nec Corp Slide-typ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2003179678A (ja) 2001-10-03 2003-06-27 Nec Corp 携帯電話機
KR100794508B1 (ko) * 2001-10-26 2008-0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화상전화기의 통화모드 선택방법
KR100460089B1 (ko) * 2001-12-31 2004-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 통신용 이동통신 단말기
WO2003077506A1 (en) * 2002-03-14 2003-09-18 Nokia Corporation Accessory part for a mobile station
KR100473502B1 (ko) * 2002-10-29 2005-03-10 에스케이텔레텍주식회사 카메라 내장형 휴대폰
KR20040038021A (ko) * 2002-10-31 2004-05-08 에스케이텔레텍주식회사 카메라 내장형 휴대폰
KR101036466B1 (ko) 2004-04-13 2011-05-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카메라개폐장치
EP1619859A1 (en) * 2004-07-20 2006-01-2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movable part
GB2426148A (en) * 2005-04-20 2006-11-15 Nokia Corp Hand held portable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modes of operation
KR100663521B1 (ko) 2005-08-01 2007-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커버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US8649307B1 (en) * 2011-08-02 2014-02-11 Xilinx,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with modes for single carrier and spatial and frequency multiplex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18396B1 (en) * 1989-03-16 1998-06-03 Fujitsu Limited Video/audio multiplex transmission system
JPH08294030A (ja) * 1995-04-19 1996-11-05 Hitachi Ltd 携帯電話一体型ビデオカメラ
JP3153747B2 (ja) * 1995-10-26 2001-04-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式画像伝送電話機
US6046730A (en) * 1996-03-15 2000-04-04 At&T Corp Backlighting scheme for a multimedia terminal keypad
US5881377A (en) * 1996-08-29 1999-03-09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blanking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8619B2 (en) 2003-12-11 2008-06-1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obile device with a combination camera and loudspeaker
CN100423556C (zh) * 2003-12-11 2008-10-0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照相机和扬声器组合的移动装置
CN1787553B (zh) * 2004-12-10 2010-10-27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
CN101142847B (zh) * 2005-03-17 2012-07-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装置
CN101753809B (zh) * 2008-12-05 2013-06-05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便携设备
CN113645904A (zh) * 2019-03-25 2021-11-1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医学设备的贴片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1031894A1 (fr) 2001-05-03
JP3295402B2 (ja) 2002-06-24
EP1143686A1 (en) 2001-10-10
JP2001127691A (ja) 2001-05-11
AU7955500A (en) 2001-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7669A (zh) 便携型信息通信终端装置
CN100380905C (zh) 滑动型便携信息装置
CN1108687C (zh) 无线电话
CN1098606C (zh) 具有第一和第二显示区的便携通信装置
CN1311323C (zh) 移动电子设备
CN1141553A (zh) 带有拨动支架或者铰接门且内含扬声器的便携式电话
CN1753419A (zh) 具有激活传感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1640720A (zh)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接听模式切换的方法
CN1215277A (zh) 简单手持式电话机
CN1551596A (zh) 在移动终端中使用旋转键以及控制显示的装置和方法
KR100754681B1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및 촬영 모드 감지 방법
CN1819598A (zh) 移动通信终端和切换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的方法
CN110290262A (zh) 一种通话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659851A (zh) 可折叠移动电话
CN1169334C (zh) 按键照明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无线通信终端设备
CN203574722U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功能自动测试设备的手指触摸测试机构
CN203574721U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功能自动测试设备的视觉音频测试机构
EP1128646A3 (en) Digital cordless telephone with speakerphone function in a remote handset
CN203574723U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功能测试的自动测试设备
CN1679307A (zh) 折叠型电子设备
CN1481637A (zh) 可折叠无线终端、通话起动方法和通话起动程序
KR100891771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각도를 이용한 어플리케이션 구동 장치및 방법
CN2627761Y (zh) 一种与计算机连接的主从式数字电话系统
CN2681477Y (zh) 三折式手机
CN101676835A (zh) 计算机输入系统及鼠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