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6258A - 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6258A
CN1326258A CN01119720.XA CN01119720A CN1326258A CN 1326258 A CN1326258 A CN 1326258A CN 01119720 A CN01119720 A CN 01119720A CN 1326258 A CN1326258 A CN 1326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motor
rotating shaft
hole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197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5928C (zh
Inventor
真弓英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1568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3999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1568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33990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26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6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592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592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5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having an annular coil, e.g. of the claw-pole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5Annular coils, e.g. for cores of the claw-pole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包括定子及该定子内的转子。所述定子设有:具有卷绕部的绕线架,扎束绕组起绕及终绕部分的端子销,向着绕线架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端子部。其特征在于,在定子绕组外侧嵌设有将平板状金属板向定子圆周向作圆弧形弯曲而形成的卷曲形壳体,将卷曲形壳体周向二端间部分作为开口部,使端子部从该开口部伸出,使开口部的打开角度不到全周向的1/2(180度)。本发明的电动机制造、组装容易,其径向可薄形化,具有更高特性;还可防止转轴与框架的贯通孔接触损伤,降低噪声。

Description

电动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的改良。
图4所示为以往技术的步进电动机。该电动机的定子51系由将卷绕有绕组61a的绕线架61和卷绕有绕组62a的绕线架62沿轴向叠置而成。在二绕线架61、62之间,重叠设置有具有齿极55a的内磁轭55及具有齿极56a的内磁轭56。又,在二绕线架61的轴向外侧,分别设置有具有齿极57a的外磁轭57及具有齿极58a的外磁轭58。另外,外磁轭57形成覆盖绕组61a的外侧,外磁轭58形成覆盖绕组62a的外侧,同时,该二外磁轭分别兼用作电动机的外装壳体。转子52设置于定子51的内周,与上述齿极55a-58a对向而置。又,定子51的端面上设置有端盖54。在端盖54上设有轴承54a,轴承54a构成支承转轴53的一端。
图5为上述步进电动机的外观图。兼用作壳体的外磁轭57、58上分别设有开口部57b、58b。从藉由该二开口部所形成的窗部突起形成有端子部63。端子部63以等距离的间隔立设、固定有扎束绕组61a的起绕部分的端子销63a、扎束绕组61a的终绕部分的端子销63c、扎束绕组62a的起绕部分的端子销63b及扎束绕组62a终绕部分的端子销63d。
如图6所示,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动机形成在框架上支承转轴头端的结构。定子51上固定有“コ”字状的框架65。
转子52的转轴53如上所述,其一端支承于形成于端盖54上的轴承,其另一端穿出定子51,从轴承另一端侧长长地伸出。即,转子52的转轴53贯穿在固定于框架65的定子51上的平面部71上所形成的贯通孔71a,其头端支承于与平面部71对置的平面部72上所嵌设的轴承73中。又,转轴53伸出于框架65一侧部分的外周形成为丝杆部67。
上述结构的电动机如下所述地组装而成。首先,将框架65固定于定子51的端面。其次,如图7所示,从未安装有定子51的框架65一侧的端面插入转子52的转轴53的头端部(图中箭头),转轴53通过定子51的内周部分及框架65的贯通孔71a,其头端部抵达嵌设于框架65上的轴承73,再将端盖54覆盖于定子51上,藉此可形成电动机。
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动机,其包覆定子51整个外侧的外装壳体由具有齿极57a的外磁轭57的外周部分及具有齿极58a的外磁轭58的外周部分所构成。所述外磁轭由形状复杂且分割为轴向的上下二部分构件所构成。而且,二外磁轭57、58的接合缝部分分别形成有开口部57b、58b,安装时需要对此进行对位的同时作轴向叠合配置。为此,其外装壳体的制造模具复杂,且组装性能差。
又,在上述电动机中,在使转子52的转轴53通过定子51的内周侧的空洞部分伸出至框架65一侧,使其头端支承于框架65中所嵌设的轴承73时,丝杆67有碰撞形成于框架65的平面部71上的贯通孔71a的内周面的危险。即,在进行该作业时,在保持转轴53对平面部71的垂直的同时,也使转轴53的中心与贯通孔71a的中心保持一致,但该作业往往难以完成。形成于作为框架65相对于定子51的固定面的平面部71上的贯通孔71a的孔径尺寸,其和丝杆67的外径尺寸的差异并不很大。而且,因贯通孔71a由冲孔加工形成,所以在其孔边缘部分发生毛边。因此,如操作不慎,则会出现如图7所示的情况;转轴53以偏心状态插入,丝杆部67碰撞贯通孔71a的内周面,丝杆部67因其上的凸螺纹切割所述毛边而发生阻塞;或者,凸螺纹因上述毛边而损坏。其结果,在凸螺纹受损时,驱动电动机时发生因上述丝杆部67受损而产生的噪声。又,在发生阻塞时,也会成为驱动时的噪声的原因,或者产生无法启动的危险。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藉由将外装壳体的形状简化而便于制造,且便于组装定子。
又,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不会在组装转子时发生对于转轴丝杆部部分等的损伤,也不会因框架贯通孔的毛边及因丝杆部的部分被切割而发生金属粉末,所述电动机噪声低,且工作稳定。
为达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系这样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中,定子立设、固定有卷绕有绕组的卷绕部的绕线架和扎束绕组的起卷部及终绕部分的端子销的同时,具有向着绕线架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端子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子中,在定子绕组外侧处嵌设有将平板状的金属板向定子的圆周方向作圆弧形弯曲而形成的(弧形)卷曲形壳体,将该卷曲形壳体的周向二端之间的部分作为开口部,使端子部从该开口部伸出的同时,使开口部的打开角度形成不到全周向的1/2(180度)。如此,将电动机的外装壳体作成卷曲形壳体,则电动机的制造、组装皆容易。又,由于卷曲形壳体的开口部不到1/2(180度),因此,在嵌设时,容易使其为例如框架的外周部分所固定。从而,也可藉由其后的焊接而容易地固定在框架上。
在上述发明中,绕线架成为在周向叠置卷绕有绕组的卷绕部,并在设置于二卷绕部之间的金属制框架的外周部分上焊接卷曲形壳体,同时,使开口部的打开角度形成不到全周向的1/3(160度),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开口部的开口角度,并可藉由将卷曲形壳体焊接于框架上而有效地形成磁路,获得更高的电动机特性。
为达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系这样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中,与定子对向而置的转子的转轴从定子的至少一端侧伸出、该转轴伸出的头端部由固定于定子轴向端面的框架所支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动机中,在定子上的空孔边缘设置有用于插通转轴而形成的立设圆筒部,在框架相对于定子的固定面上设有用于插通转轴而形成的贯通孔,在将立设的圆筒部插入该贯通孔中的同时,使立设的圆筒部由其硬度低于旋转中心轴的材质材料构成。
由此,在将转子设置于定子内时,可以防止转轴与框架上的贯通孔接触。又,转轴虽然可能与插入框架的贯通孔内的立设圆筒部接触,但由于立设圆筒部由硬度较低的材料构成,因此,不会因此而对旋转中心轴造成损伤。
又,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系这样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中,与定子对向而置的金属制转轴从定子的至少一端侧伸出,该金属制转轴伸出的头端部由固定于定子轴向端面的框架所支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动机中,定子上设有由树脂材料构成、具有与转子外周作对向而置的孔部的绕线架;所述绕线架系由具有与转子对向而置的齿极的磁轭作一体插入组装成型;金属框架上设有与孔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用于插通转轴的贯通孔,在孔边缘设置有用于插通转轴同时,由树脂材料与绕线架一体形成的立设圆筒部。
为此,在将转子设置于定子内时,可以防止金属制转轴与金属框架的贯通孔接触。又,虽然转轴可能与插入框架的贯通孔内的立设圆筒部接触,但由于立设圆筒部藉由一体成型形成于由树脂构件构成的绕线架孔部边缘上,不会因此而对金属制旋转中心轴造成损伤。
在上述本发明中,如将立设圆筒部的轴向尺寸作成与形成于框架上的贯通孔的轴向尺寸相同或大于其轴向尺寸,则可藉由立设圆筒部形成完全覆盖贯通孔的内侧周面的结构,在将转子配设于定子内时,可以进一步防止金属制的转子与金属框架的贯通孔接触。
又,在本发明中,在立设圆筒部外周面上设置凸部,将该凸部作为在定子上固定框架时的定位部,则即使不在定子端面特别设置定位部,也可精确地对框架和定子进行定位。
发明的实施形态
以下,就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作一说明。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动机整体剖视图。图2为主要显示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的主要部分的定子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图1的III-III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的电动机(该实施形态中电动机结构为步进电动机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其他的电动机)包括:定子1,与定子1对向而置的转子2,固定于定子1一侧的“コ”字状框架3;转子2的转轴21从定子1的一侧突出,其突出头端部支承于框架3上,
定子1由二个绕组部11、12沿轴向叠置而成,该定子1内部可旋转自如地配置有转子2。各个绕组部11、12分别具有在叠置状态下设置于轴向外侧的外磁轭13和与其邻接的内磁轭14。该二磁轭13、14由磁性金属部件构成,在其内周侧,设有与转子2的磁铁部2a的外周面对向而置的齿极15。
上述二组外磁轭13及内磁轭14藉由插入成型法与绕线架18一体成型,相对应的一对内磁轭14、14和外磁轭13、13之间隙成为用于卷绕绕组16、17用的卷绕空间。绕线架18由树脂材料构成,分别轴向设置有用于卷绕绕组16、17的卷绕部19、20。同时,其内周上设置有包围转子2的周围的孔部24。又,上述齿极15在孔部24内露出其表面于孔部内侧,与转子2的磁铁部2a对置。
在图1中,在孔部24的边缘上,形成有延伸于左侧、插入框架3的贯通孔31a中的立设圆筒部23。该立设圆筒部23与绕线架18一体形成,在该立设圆筒部2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凸部23a(参照图2)。
又,卷绕于绕线架18的卷绕部19上的绕组16的起绕部分被扎束于立设于端子部22上的端子销22a上(见图3)。又,绕组16的终绕部分被扎束于立设于端子部22上的端子销22c上。另一方面,卷绕于绕线架18的卷绕部20上的绕组17的起绕部分被扎束于立设于端子部22上的端子销22b上,绕组17的终绕部分被扎束于立设于端子部22上的端子销22d上。立设固定有这四个端子销22a-22d的端子部22一体形成于绕线架18上,向着绕线架18的径向外侧突出。
又,在图1中,定子1具有向右侧延伸的端盖部25。端盖部25具有用于支承转子2的转轴21后端(图1中的右侧端部)的轴承41的圆形25a。组装时,该孔25a成为将与转轴21一体形成的转子2插入定子1内部的插入口。上述结构的端盖部25与绕线架18一体形成,该端盖部25的孔25a成为与所述孔部24连通的一连串孔。
端盖部25上嵌设有与轴承41后端抵接、具有将所述轴承41压向框架3一侧的弹簧的弹簧端盖推压构件43。该弹簧端盖推压构件43藉由对轴承41经常赋予压向框架3一侧的弹性力,而使转子2的转轴21抵压于另一侧轴承42上,藉此,可使转子2的旋转稳定。
从定子1的二绕组部11、12的外侧,即,从卷绕于绕线架18上的绕组16、17的外侧,嵌设有将平板状金属板向着定子1的圆周方向作圆形(弧形)弯曲而形成的卷曲形壳体28。在进行所述嵌设时,卷曲形壳体28的嵌设使周向上的二端部28a、28b夹持端子部22。如图3所示,二端部28a、28b分别与端子部22的两侧抵接。即,卷曲形壳体28的二端部28a、28b之间的部分成为开口部,所述端子部22从该开口部突出。如此形成的卷曲形壳体28,其开口部的开口角度为相对全周的1/4(90度)。
又,在该实施形态中,卷曲形壳体28由约270度的圆弧形成,但该卷曲形壳体28须至少由超过全周的1/2(180度)的圆弧形成。即,开口部的开口角度必须小于1/2(180度)。如开口部的开口角度在1/2(180度)以上,则安装时容易脱落。如开口部的开口角度相对全周不到1/2(180度),则卷曲形壳体28在夹持从定子1突出的端子部22时,可以不脱落地保持于定子1的外侧。为此,例如,在由焊接进一步将卷曲形壳体28固定于定子1上进行强固的场合,可以提高其操作性。
在本实施形态中,出于减少来自开口部的漏磁的目的,将开口部角度设定为90度。然而,如定子1的外径为6mm左右的超小型电动机时,则因电动机特性因来自开口部的漏磁而降低的影响较小,所以,作成比本实施形态的开口角度稍大、具体的为相对全周1/3大小的开口部,再将卷曲形壳体28由激光焊接等焊着于内磁轭14的外周部分上,藉此,可获得大致如同完全被壳体覆盖类型的电动机的电动机特性。
又,如卷曲形壳体28的开口部作得过窄,就不利于将其径向的厚度作得薄形化。即,就不会产生与定子全周被壳体覆盖类型的电动机太大的差异。如果扩大开口部,将该卷曲形壳体28作成圆形状时,则由于开口部部分成为被削去的形状,其径向可以作得更加薄形化。由此,可将位于从卷曲形壳体28的开口部伸出的端子部22径向外侧的头端部份突出量抑制在其径向。结果,可将位于端子部22一侧径向的电动机整体尺寸作成薄形化。基于上述观点,理想的是,卷曲形壳体28的开口部至多可以形成相对于全周的1/6(60度)以上。
如此,由于卷曲形壳体28系将平板状金属板在定子1的圆周向作弧形卷曲而形成,并将其从定子1的外侧嵌入,从而,其成型用模具形状不至于复杂,其制造也方便。又,因为形成了圆筒的一部分被切除的形状,所以比起壳体覆盖定子全周而形成的电动机壳体来,其径向可作成薄形化。
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作为由来自开口部的漏磁所引起的电动机特性降低的对策,是采用激光焊接将卷曲形壳体28焊接、固定于内磁轭14的外周部分。焊接部位沿以约110度的间隔,分布于二端部28a、28b的近旁(图3中的箭头A、C)及圆弧的中心部分(图3中的箭头B)的三处。藉此,增强对于卷曲形壳体28的定子1的固定的同时,藉由卷曲形壳体28和内磁轭14的接合,作轴向并置的二绕组部11、121可分别独立形成各自的磁路。由此,磁路更加有效,可以弥补由漏磁所导致的电动机特性的地低下。
上述结构的定子1在图1中的左侧端面上固定有“コ”字状的金属框架3。该金属框架3在将转子2组装于定子1的内部之前,预先固定于定子1上。该金属框架3包括对于定子1的固定面的第一平面部31,和于该第一平面部31对向而置的第二平面部32。该二平面部31、32设置成与转子2的转轴21垂直,二平面部31、32由与转轴21平行的连接面部33连接。
在定子1的孔部24内可旋转自如地设置有转子2。该转子2包括与定子1的齿极15对向而置的磁铁部2a,以及固定成一侧从磁铁部2a的轴向端面突出于该磁铁部2a的旋转中心位置上的金属制转轴21。转轴21自磁铁部2a伸出部分的外周上形成有丝杆部21a。该丝杆部21a上螺接有如图中未示的螺帽部分的螺旋部,藉由丝杆部21a旋转,所述螺帽部可在图1中作左右向移动。
在作为定子1的固定面的第一平面部31上设置有用于插入转子2的转轴21的贯通孔31a。在该贯通孔31a内,插入有定子1的立设圆筒部23,藉由将所述立设圆筒部23压入等方法将其置入该贯通孔31a内,将框架3固定于定子1上。又,框架3的第二平面部32上形成有圆形孔,在该孔内嵌合、固定有转轴21的头端的轴承42。
上述立设圆筒部23以形成有丝杆部21a的一侧为头端,将转子2从定子1的端盖部25一侧插入孔部24内。此时,应考虑到即使接触转轴21,也不会因框架3损伤转轴21。即,根据以往的结构,将转子插入定子中时,丝杆部21a往往因与框架上所形成的贯通孔内周侧部分接触而受损。然而,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固定于定子1上的金属框架3的贯通孔31a内插入有由低硬度的材料形成的立设圆筒部23,具体地,即插入由树脂构件所构成的绕线架18一体成型的立设圆筒部23,因此,丝杆部即使以偏心状态插入,丝杆部21a也仅与低硬度的立设圆筒部23接触,与金属框架3的贯通孔31a不接触。由此,丝杆部21a上不会损伤,可以防止因形成于丝杆部21a上的擦伤而使得在滑动时产生高噪声。
在贯通孔31a的内侧周面上设置有与形成于上述立设圆筒部23的外周面上的凸部23a配合的凹部31b。为此,框架3可相对于定子1作位置精确地固定。即,将凸部23a用作将框架3固定于定子1上的定位部的同时,也可将其用作将框架3固定于定子1上之后阻止二部件的转动的转动阻止部。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1所示,立设圆筒部23的轴向尺寸稍大于贯通孔31a的轴向尺寸。为此,形成于金属框架3上的贯通孔31a的内侧周面成为完全被立设圆筒部23所阻断,并不露出的状态。为此,在组装转子2时,不必担心上述金属框架3的贯通孔31a的内侧周面会对形成于旋转中心轴上2的丝杆部21a造成损伤。
上述转子2以形成丝杆部21a的一侧为其头端,由定子1的端盖部25一侧插入于孔部24内而组装。即,使转子的转轴21上的丝杆部21a一侧的头端通过端盖部25的孔25a、孔部24、立设于孔部24孔缘上的立设圆筒部23,再将转子2插入,直至其与嵌设于框架3第二平面部32上的轴承42抵接。
其后,在该状态下,将轴承41插入端盖部25的孔25a内,使弹簧与该轴承41的后端侧抵接,同时,由端盖部25覆盖弹簧按压端盖部件43,由此组装电动机。如此组装的电动机在将电流供给至定子1上的绕组16、17时,转子2以转轴21为中心,被赋予靠向框架3一侧的弹性力,同时,在二轴承41、42的支承下作旋转。藉由所述旋转,使与丝杆部螺旋结合的螺帽构件移向轴向。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例举了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化形态。例如,上述实施形态中,卷曲形壳体28开口部的开口度约90度左右,并藉由激光焊接焊接该二端部28a、28b的近旁及中心部位的三处。但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度可以作得较大,也可以作得较小。又,卷曲形壳体28和内磁轭14使焊接接合的,但是,也可将卷曲形壳体28与外磁轭13进行焊接。再有,焊接处也可不限于圆周方向上的三处,也可以是仅取其除去中心部位的二端处,或者,做成圆周方向上等间距的四处。
又,金属框架3上所形成的贯通孔31a内插入的立设圆筒部23没有必要与绕线架18作一体成型。立设圆筒部23也可做成单独嵌设于磁性金属形成的外磁轭13的金属框架3一侧的面中心部(齿极15的根本部分)上的结构。又,立设圆筒部23只要是比丝杆部21a软的材料即可,特别是,不一定须树脂成型。
又,立设圆筒部23的轴向尺寸可以作得并不大于贯通孔31a,而是与其相等,或作得较其短。再有,该立设圆筒部23的轴向尺寸可以设计短些,只要在转子2的转轴21倾斜插入时,丝杆部21a不与贯通孔31a的内周面发生接触即可。又,关于具体的尺寸,取决于定子1的轴向尺寸和贯通孔31的孔径及长度尺寸的关系而有各种变化。但如上所述的实施形态,只要贯通孔31a由立设圆筒部23所完全2覆盖,则不会有发生接触的危险。
发明效果
如上所说明地,本发明藉由在定子绕组外侧嵌设有将平板状的金属板向定子的圆周方向作圆形弯曲形成的卷曲形壳体,将该卷曲形壳体的周向二端之间的部分作为开口部,使端子部从该开口部突(伸)出的同时,使开口部的打开角度形成不到全周向的1/2(180度)。如此,将电动机的外装壳体作成卷曲形壳体,则电动机的制造、组装皆容易。又由于卷曲形壳体的开口部不到1/2(180度),因此,在嵌设时,容易使其为例如框架的外周部分所固定。从而,通过其后的焊接也容易固定框架上。
又,在绕线架二卷绕部之间设置的金属制的框架的外周部分上,在焊接卷曲形壳体的同时,如使开口部的打开角度形成不到全周向的1/3,则可藉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开口部的开口角度,且可藉由将卷曲形壳体焊接于框架上而有效地形成磁路,得到更高的电动机特性。
又,使开口部的打开角度形成全周向的1/6(60度)以上,使电动机壳体的外周部分形成为其一部分被切除的形状,可有助于对包括从该部分凸出的端子部的电动机整体的径向上的薄形化。
又,本发明系将由其硬度较转轴低的材料所形成的立设圆筒部插入贯通孔内而形成,所述贯通孔系为穿插转转子的转轴而形成于框架的定子固定面上。为此,在将转子组装于定子2内时,可以防止转轴与框架的贯通孔接触。另外,转轴虽然可能与插入于框架贯通孔内的立设圆筒部接触,但由于立设圆筒部由其硬度低的材料形成,因此,不会由此发生对转轴的损伤。其结果,可以防止因转轴上形成的擦伤而导致噪声的发生。又,转轴即使与贯通孔接触,也不会产生金属粉末,例如,附着于转轴形成时的丝杆部等上,可以防止其驱动时成为噪声的原因,或者引起无法工作的情况发生。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动机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动机的主要部分的定子即定子固定于定子上的框架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沿图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为以往的电动机的主要部分的定子的剖视图。
图5为以往的电动机的主要部分的定子的外观图。
图6为以往的电动机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用于说明在以往的电动机组装时可能产生的问题的剖视图。

Claims (14)

1.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包括:
定子,所述定子立设固定有:具有卷绕有绕组的卷绕部的绕线架,扎束所述绕组的起绕部分及终绕部分的端子销,同时,具有向着绕线架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端子部,和,
设置于该定子内部的转子,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定子绕组外侧,嵌设有将平板状的金属板向定子的圆周方向作圆弧形弯曲而形成的卷曲形壳体,将该卷曲形壳体的周向二端之间的部分作为开口部,使上述端子部从该开口部伸出的同时,使开口部的打开角度不到全周向的1/2(18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架系在轴向叠置卷绕有所述绕组的卷绕部,在设置于所述二卷绕部之间的金属制磁轭的外周部分上焊接卷曲形壳体,同时,使所述开口部的打开角度不到全周的1/3(120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开口部的打开角度不到全周的1/6(6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转轴从所述定子的至少一端侧伸出,该转轴伸出的头端部由固定于上述定子轴向端面的框架所支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于所述定子上的孔边缘设置有用于插通上述转轴而形成的立设圆筒部,在框架相对于定子的固定面上设有用于插通转轴而形成的贯通孔,将所述立设的圆筒部插入该贯通孔中,使立设的圆筒部由其硬度低于旋转中心轴的材质材料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金属制转轴从上述定子的至少一端侧伸出,该金属制转轴伸出的头端部由固定于定子轴向端面上的金属框架所支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系由与所述转子对向而置、具有齿极的磁轭通过插入成型而一体组装的树脂构件所构成,并具有相对于所述转子的外周对向而置的孔部的绕线架,所述金属框架上设有与上述孔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用于插通所述转轴的贯通孔,在上述孔边缘设置有用于插通转轴同时,由树脂材料与所述绕线架一体形成的立设圆筒部。
8.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中与定子对向而置的转子的转轴从所述定子的至少一端侧伸出,该转轴伸出的头端部由固定于所述定子轴向上的端面上的框架所支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动机中,
在设置于上述定子上的孔边缘上,设置有用于插入上述转轴的立设圆筒部,在上述框架的对于上述定子的固定面上,形成有用于插入上述转轴的贯通孔,将上述立设圆筒部装入该贯通孔中,使所述立设圆筒部由其硬度低于所述旋转中心轴材质的材料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设圆筒部的轴向尺寸作成与形成于框架上的贯通孔的轴向尺寸相同或大于其轴向尺寸。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设圆筒部外周面上设置凸部,将该凸部用作在定子上固定所述框架时的定位部。
11.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中与定子对向而置的转子的金属制转轴从所述定子的至少一端侧伸出,该金属制转轴伸出的头端部由固定于所述定子轴向上的端面上的金属框架所支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动机中,
所述定子包括:
具有与所述转子对向而置的齿极的磁轭,由插入成型一体组装的树脂构件而构成、具有相对所述转子外周作对向配置的孔部的绕线架,
所述金属框架设有与所述孔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用于插通上述转轴而形成的贯通孔,在所述孔边缘设置有用于将上述转轴插入上述贯通孔内,同时由树脂材料与绕线架一体形成的立设圆筒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的结构是,所述金属框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定子轴向端面上的第一平面部,和与该第一平面部对向而置的第二平面部,所述转轴从所述孔部一侧伸出,该转轴的头端部通过所述孔部及形成于上述第一平面部上的贯通孔内,为设置于第二平面部上的支轴承所支承。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立设圆筒部的轴向尺寸作成与形成于上述框架上的贯通孔的轴向尺寸相同或大于其轴向尺寸。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设圆筒部的外周面上设置凸部,将该凸部用作在所述定子上固定所述框架时的定位部。
CN01119720.XA 2000-05-26 2001-05-24 电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592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6867/2000 2000-05-26
JP156868/2000 2000-05-26
JP156868/00 2000-05-26
JP2000156868A JP3739998B2 (ja) 2000-05-26 2000-05-26 モータ
JP2000156867A JP2001339901A (ja) 2000-05-26 2000-05-26 モータ
JP156867/00 2000-05-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6258A true CN1326258A (zh) 2001-12-12
CN1255928C CN1255928C (zh) 2006-05-10

Family

ID=26592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1972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5928C (zh) 2000-05-26 2001-05-24 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6700261B2 (zh)
CN (1) CN1255928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3471B (zh) * 2009-04-24 2013-04-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马达用绕组制造装置
CN109690915A (zh) * 2016-09-28 2019-04-26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设置有带有改进配置的互连器的电机
CN110572002A (zh) * 2018-06-06 2019-12-13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步进马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4926B2 (ja) * 2001-06-13 2007-02-2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30077206A (ko) * 2002-03-25 2003-10-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스테핑 모터
EP1420507B1 (de) * 2002-11-16 2008-01-09 Minebea Co., Ltd. Miniaturmotor mit dauermagnetischem Läufer
TW579137U (en) * 2003-04-14 2004-03-01 Neocene Technology Co Ltd Casing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step motor
JP4568049B2 (ja) * 2003-07-23 2010-10-2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TWI241568B (en) * 2004-02-10 2005-10-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Guiding mechanism
JP4694997B2 (ja) * 2006-03-22 2011-06-0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4252073B2 (ja) * 2006-06-14 2009-04-08 新生精機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型モータ、及びインダクタ型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GB2440370A (en) * 2006-07-25 2008-01-30 Tricore Corp Detachable terminal structure to aid winding of long electric motor cores
US20080315730A1 (en) * 2007-06-25 2008-12-25 Waddell Simon L High speed generator rotor field coil lead retention system
JP2009189190A (ja) * 2008-02-08 2009-08-20 Nidec Sankyo Corp モータ装置
JP5264322B2 (ja) * 2008-07-01 2013-08-1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1190A (en) * 1987-05-01 1989-06-20 Minebea Co., Ltd. Resin-filled permanent-magnet stepping motor
JP2581261B2 (ja) * 1990-04-27 1997-0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ップモータ
US5705864A (en) * 1993-07-29 1998-01-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tepping motor
EP0802607B1 (en) * 1996-04-19 2002-02-27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Stepping motor
SG90135A1 (en) * 1999-03-30 2002-07-23 Canon Kk Motor
JP3739998B2 (ja) * 2000-05-26 2006-01-2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2001339901A (ja) * 2000-05-26 2001-12-07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モータ
JP3777290B2 (ja) * 2000-06-14 2006-05-2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3471B (zh) * 2009-04-24 2013-04-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马达用绕组制造装置
CN109690915A (zh) * 2016-09-28 2019-04-26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设置有带有改进配置的互连器的电机
CN110572002A (zh) * 2018-06-06 2019-12-13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步进马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700261B2 (en) 2004-03-02
CN1255928C (zh) 2006-05-10
US20020047383A1 (en) 2002-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5928C (zh) 电动机
CN1205731C (zh) 电机
CN101262161B (zh) 无电刷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US7560839B2 (en) Electric motor and fuel pump having the same
JP3519983B2 (ja) 小型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20047457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KR20030084552A (ko) 회전전기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20080211355A1 (en) Stepping motor
JP4444737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モータ
JP2004104882A (ja) 電動機並びにそれ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4076837B2 (ja) インシュレータ及び回転磁界型電動機
CN1183647C (zh) 小型电动机
JP3886097B2 (ja) モータ
JP4700229B2 (ja)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KR100455885B1 (ko) 회전전기의 브러시홀더장치
JPH0779546A (ja) 小型モータの組立式整流子
US5528096A (en) Small brush-use DC motor
CN202663273U (zh) 电动机
CN1076900C (zh) 直流电机
JP2008141943A (ja) 直流モータ及び直流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KR101362452B1 (ko) 스핀들 모터
CN100492815C (zh) 小型电动机用线圈以及小型扁平电动机
JP7344687B2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H07163115A (ja) アウターロータ型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
WO2022038999A1 (ja) 固定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動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IDEC SANKYO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SANKYO SEIKI MFG. SEISAKUSHO K.K.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agano

Patentee after: Sankyo Seiki Seisakusho KK

Address before: Nagano

Patentee before: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