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3032A - 光盘缺陷管理区信息的验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盘缺陷管理区信息的验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3032A
CN1323032A CN01116272.4A CN01116272A CN1323032A CN 1323032 A CN1323032 A CN 1323032A CN 01116272 A CN01116272 A CN 01116272A CN 1323032 A CN1323032 A CN 1323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pdl
information
sdl
d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162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0793C (zh
Inventor
高祯完
郑铉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000185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618996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23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3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07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079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0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inhibiting, or warning against double recording on the same blank or against other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alfunc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6Monitoring, i.e. supervising the progress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验证光盘的缺陷管理区(DMA)信息的方法,验证在在测试模式下,用于在/从带有DMA信息的光盘记录/重现信息的记录和重现装置执行了测试DMA信息生成和更新过程后,DMA信息被正确生成和更新。该方法包括读取并通过使用预先设定的用于测试模式的参考DMA信息,验证生成或更新的DMA信息,并提供验证的结果。因此,容易验证该记录和重现装置通过使用带有预定的与实际缺陷无关的缺陷信息的不同的测试光盘,而不使用实际具有缺陷的光盘,并通过执行各种测试模式,准确地生成或记录缺陷信息。

Description

光盘缺陷管理区信息的验证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盘记录和重现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验证(verifying)可记录和可重现光盘的缺陷管理区信息的方法。
数字多功能光盘-随机存储存储器(DVD-RAM)光盘具有缺陷管理功能,即用正常的可记录的区替换有缺陷的区,并将管理缺陷区(defective area)所必需的信息存储在被称为缺陷管理区(DMA)的部分。DMA被重复地记录在光盘的四个部分中:两个部分在导入区,两个部分在导出区。DMA信息包括光盘定义结构(DDS)、主缺陷列表(PLD)和次缺陷列表(SLD)。
DMA信息除了缺陷信息之外,还包括备用区信息和每一区域(zone)的起始逻辑扇区号(start logical sector number)的重要信息,而该DMA信息是在光盘初始化时或在光盘使用中所执行的确认(certification)中检测出来的。
包含在DMA中的某些信息可以被立即读取和使用。另一方面,DMA包括随光盘上的位置和缺陷的数量而变化的信息。即,根据登记在DMA中的缺陷信息的给定的算法,仅通过执行复杂的计算就能获得例如每一区域起始逻辑扇区数的位置信息或第一逻辑扇区号的位置信息的某些信息。
因为这种DMA信息与物理数据记录位置密切相关,所以当DMA信息错误时,对其可以在给定的记录和重现装置中使用的例如光盘的这种记录介质,即使该光盘上的DMA信息已经在另一记录和重现装置中生成或更新,也不能与两种记录和重现装置都兼容。为了克服这个问题,需要一种验证记录和重现装置从光盘正确地读取了DMA信息并在光盘上正确地记录了DMA信息的手段或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验证方法,该验证方法用来验证光盘上的缺陷管理区(DMA)信息在光盘记录和重现装置中被正确地记录和更新,该光盘记录和重现装置检测光盘上的缺陷并将该缺陷信息记录在DMA中。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验证方法,该方法用来验证光盘上的缺陷管理区(DMA)信息在用于可重复记录和重现的DVD-RAM光盘的光盘记录和重现装置中被正确地记录和更新,该光盘记录和重现装置检测光盘上的缺陷并将该缺陷信息记录在DMA中。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验证方法,该验证方法用来验证光记录和重现装置使用包含与实际缺陷无关的预定的缺陷信息的测试光盘,不受光盘有缺陷信息的实际状态的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总能正确读取和处理缺陷信息。
本发明另外的目的和优点的一部分将在下文的描述中给予阐述,一部分从下文的描述中明显可以看出,或从本发明的应用中得出。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验证在向具有DMA信息的光盘记录信息或从具有DMA信息的光盘重现信息记录和重现装置中,在测试模式下执行了测试DMA信息生成和更新的处理后,DMA信息被正确地生成或更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读取生成的或被更新的DMA信息,通过使用用于测试模式的预先设定的参考DMA信息验证生成的或更新的DMA信息,并提供验证的结果。
通过参考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其中:
图1是表示为验证缺陷管理区(DMA)的结构所安排的检查项目表;
图2是表示为验证光盘定义结构(DDS)所安排的检查项目表;
图3是表示为验证主缺陷列表(PDL)的结构所安排的检查项目表;
图4是表示为验证次缺陷列表(SDL)的结构所安排的检查项目表;
图5A至5D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验证DMA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详细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说明附图中的示例,其中相同的数字标号在全文中指相同的部件。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发明中所用的光盘是具有4.7千兆字节(GB)容量的相位变化记录DVD-RAM光盘。DVD-RAM光盘在“2.0版可重写光盘DVD规范”中定义。
对于DVD-RAM光盘的情况,假设每一缺陷管理处理是由驱动器执行的,这使得文件系统或主机接口能够记录或重现不含有与物理缺陷管理相关的信息的文件。因此,大多数驱动器不能在缺陷管理区(DMA)中记录信息或重现信息,此外,大多数驱动器没有提供用于在缺陷管理区(DMA)中记录信息或重现信息的标准命令。但是,必须通过这样的方法准备一种环境,即,数据能够由能对DMA进行分析信息的计算机读取,以确定DMA信息是否被正确地形成,并且必须能够在对应的DMA中准确地记录信息以形成标准测试光盘。
这里,DVD-RAM记录和重现装置的记录和重现结构被分为文件系统层、用于主计算机与记录和重现装置接口的主机接口层、用于记录和重现物理信号的物理驱动层和记录介质层。光盘的物理扇区数由记录介质和物理驱动分配,光盘的逻辑扇区数由主机接口和文件系统分配。因此,DMA信息的写入和读取是在物理驱动层和其以下的层执行的。
但是,当用户数据实际上由文件系统记录时,仅使用逻辑扇区号将用户数据传输到记录和重现装置,并且该记录和重现装置使用缺陷管理信息将逻辑扇区号变换为指示数据实际被记录的位置的物理扇区号。因此,当光盘中含有的缺陷管理信息在给定的记录和重现装置中被错误地读取和写入时,在另一记录和重现装置中不能准确地从光盘中读取或向光盘写入数据。
通过在不含信息的空盘上形成已知的物理缺陷所得到的第一测试光盘,被用于没有确认的初始化(initialization without certificate)和确认的初始化中。通过将具有预定内容的DMA和第一镜像文件记录在第一测试光盘上得到的第二光盘,被用于确认的再初始化、第二缺陷列表(SDL)转换的再初始化(reinitialization)和清除G2列表和SDL的再初始化中,该第一镜像文件满足补充备用区未满的状态。通过将具有预定内容的DMA和第二镜像文件记录在第一测试光盘上得到的第三光盘,被用于验证补充备用区延伸的模式,该第二镜像文件满足具有足够的SDL缺陷来填充补充备用区的状态。通过将第三镜像文件记录在第一测试光盘上得到的第四光盘,被用于验证记录是否是根据错误的DMA信息执行的模式,该第三镜像文件满足在预定的DMA内容中每一区的起始逻辑扇区数故意错误记录的状态。因此,验证在上述的每一模式下DMA信息是否被正确地生成或更新。SDL转换的再初始化和清除G2列表和SDL的再初始化可以称为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在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中,可以使用第一测试光盘,即,没有记录数据的空盘。只要没有“信息”记录在第一测试光盘或第一测试光盘仅有“已知物理缺陷”,则第一测试光盘可以被认为是空盘。
在上述的每一验证模式下,生成的或更新的DMA信息包含DMA结构、光盘定义结构(DDS)、主缺陷列表(PLD)结构和SDL结构。
如图1所示,用于验证DMA结构的检查项目包括DMA1至DMA4的错误条件、在DDS1至DDS4中和在SDL1至SDL4中的DDS/PDL更新计数器、在SDL1至SDL4中的SDL更新计数器和DMA1至DMA4的内容。
DMA项目的错误条件是用于检查在DMA中是否存在错误,其中两个DMA位于导入区,两个DMA位于导出区。在DMA1、DMA2、DMA3和DMA4这四个DMA任何一个中,不能存在不可校正的错误。如果在任何一个DMA中检测出不可校正的错误,则确定相关的验证失败,并且需要使用新的测试光盘重新进行测试。
为了验证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下的DDS/PDL和SDL更新计数器项目,检查值“M+k,”和值k是否都为“0.”,值“M+k,”指示在DDS1、DDS2、DDS3和DDS4这四个DDS和SDL1、SDL2、SDL3和SDL4这四个SDL中的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值k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该增量表示DDS/PDL更新计数器“M”在测试前和测试后的差。此外,也检查八个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相同。这里,每一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指示在DDS/PDL块中执行的更新和重写的总的次数。每一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在初始化开始时必须设置为“0”,并当DDS/PDL块被更新或重写时增加1。当初始化完成时,DDS/PDL块和SDL块的更新计数器值必须相同。类似地,检查值N和值k是否都为“0”,值N指示在SDL1、SDL2、SDL3和SDL这四个SDL中的SDL更新计数器的值,值k指示计数器的增量。此外,也检查四个S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相同。
但是,因为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模式下DMA信息仅生成一次,所以不执行更新。因此,DDS/PDL更新计数器值必须设置为“0”,该“0”值是DMA信息第一次写入时设定的。
在具有验证的初始化模式下,检查值M是否为“0,”,值M指示在DDS1、DDS2、DDS3和DDS4这四个DDS以及在SDL1、SDL2、SDL3和SDL这四个SDL中的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并且检查值k是否为“1.”,值k指示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此外,也检查值“N+k”是否为“0,”及值k是否为“1.”,值“N+k”指示在SDL1、SDL2、SDL3和SDL这四个SDL中的SDL更新计数器的值,值k指示S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该增量表示SDL更新计数器“N”在测试前和测试后的差。并且检查四个S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相同。
在用于检测光盘上的缺陷的确认开始之前,DMA的基本结构被记录。在DMA的DDS中的光盘确认标志中指示“在进行中”的位的值设置为“1b”的状态下,当每一更新计数器的值设定为“0”时,确认开始,“0”是当确认开始时的初始值。当完成了确认后,DMA由关于在DMA中的缺陷的记录信息更新时,该更新计数器的值增加1。
在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值M是否为“原先的值”,值M指示在DDS1、DDS2、DDS3和DDS4这四个DDS和SDL1、SDL2、SDL3和SDL4这四个SDL中的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并检查值k是否为“1.”,值k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原先的值”是指在测试前的值‘M”。并且也检查八个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相同。此外,检查值N是否为“原先的值”,值N指示在SDL1、SDL2、SDL3和SDL这四个SDL中的SDL更新计数器的值,并且检查值k是否为“1”,值k指示S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原先的值”是指在测试前的值‘N”。并且检查四个S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相同。
在具有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值M是否为“原先的值”,值M指示在DDS1、DDS2、DDS3和DDS4这四个DDS和SDL1、SDL2、SDL3和SDL4这四个SDL中的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并检查值k是否为“2”,值k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并且也检查八个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相同。此外,检查值N是否为“原先的值”,值N指示在SDL1、SDL2、SDL3和SDL这四个SDL中的SDL更新计数器的值,并且检查值k是否为“2”,值k指示S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并且检查四个S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相同。
为了验证DMA的内容,检查DMA1、DMA2、DMA3和DMA4这四个DMA的内容是否相同。
如图2所示,用于验证DMA中的DDS的检查项目包括DDS标识符、光盘确认标志位、DDS/PDL更新计数器、组数、区域数、主备用区的位置、第一逻辑扇区号(LSN0)的位置和每一区域的起始LSN等。
验证DDS标识符为“0A0Ah”。检查位位置b7的值是否为“0b”,位位置b7在一字节的光盘确认标志位中指示在进行/未进行。如果位位置b7的值为“0b”,指示格式化已经完成。如果位位置b7的值为“1b”,指示格式化在进行中。因此,当位位置b7的值为“1b”,则指示格式化失败。
此外,检查在光盘确认标志位中的保留位位置b6至b2的值是否均为“0b”。检查在光盘确认标志位中指示用户确认标志的位位置b1值,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下是否为“0b”,在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和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是否为“1b”。也检查在光盘确认标志位中指示光盘制造商确认标志的位位置b0值,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和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下是否为“0b”,在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和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是否为“1b”。
为了验证对应的DDS/PDL更新计数器,检查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下,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的值M和指示该计数器增量的值k是否均为“0”。在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的值M是否为“0”,并检查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的值k是否为“1”。在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的值M是否为“原先的值”,并检查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的值k是否为“1”。在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的值M是否为“原先的值”,并检查指示该计数器的增量的值k是否为“2”。
还检查组的数量值是否为“0001h”,“0001h”指示组的数量是1,并检查区的数量值是否为“0023h”,“0023h”指示区的数量是35。为了验证主备用区的位置,检查主备用区的第一扇区号是否为“031000h”及主备用区的最后一个扇区号是否为“0341FFh”。
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LSN0的位置是否为指示没有缺陷的预定的逻辑扇区号,并在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在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和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根据登记在PDL中的缺陷数量被确定。
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每一区的起始LSN,即第二区-区1至第35区-区34的每一起始LSN是否为指示没有缺陷的预定的逻辑扇区号,并在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在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和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根据登记在PDL中的缺陷数量被确定。这里,关于第一测试光盘上所有的缺陷扇区的信息应该登记在PDL中以验证PDL结构是否正确及被检测的驱动器是否能正常地检测缺陷。
在验证记录是否是根据错误的DMA信息执行的模式下,每一区的起始LSN故意被错误地记录。
检查DDS结构中剩下的保留区(字节位置396至2047)是否都为“00h”。
如图3所示,用于验证DMA中的PDL结构的检查项目包括PDL标识符、PDL中的条目(entry)数和PDL条目的完整性(integrity)等。
检查PDL标识符是否为“0001h”。对没有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的情况,检查PDL中的条目数量是否为“0”。在其它的模式下,检查PDL中的条目数量是否为已知的物理缺陷和在制造过程中光盘上产生的不同的缺陷的数量。
根据没有确认的初始化,在用于PDL条目类型和PDL条目区应该没有信息存在。因此,检查PDL类型和PDL条目是否为指示未使用区的“FFh”。
在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PDL条目类型是否为“10b”,“10b”指示在用户确认中检测出的缺陷扇区的G1列表。PDL中的缺陷扇区数按升序被写入。在对应于已知物理缺陷数量的PDL条目都被写入,并且关于在制造中光盘上产生的不同缺陷扇区的所有信息被写入后,检查剩下的未使用区是否为“FFh”。
P列表包括由制造商检测出的缺陷扇区。G1列表包括在用户确认过程中检测出的缺陷扇区。在再初始化的情况下,在再初始化之前的原先的SDL被转换成G2列表。P列表、G1列表和G2列表包含在PDL中。
在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PDL条目类型是否为“00b”或“10b”,“00b”指示已知的P列表,“10b”指示在用户确认中产生的缺陷扇区的G1列表。在PDL中的缺陷扇区数量被按升序写入。
在SDL转换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PDL条目类型可以指示上述的三种类型中的一种。换言之,PDL条目类型可以是指示P列表的“00b”,指示在用户确认中产生的缺陷扇区的G1列表的“10b”或指示在SDL转换后得到的G2列表的“11b”。在PDL中的缺陷扇区数量被按升序写入。
在SDL转换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根据线性替换算法处理的SDL条目被删去并被PDL条目(即G2列表)所替换,该PDL条目是根据滑动替换算法(slippingreplacement algorithm)在SDL条目中通过对包含在一个缺陷块中的16个重新分配的扇区进行处理得到的。P列表和G1列表保持不变,原先的G2列表的条目和原先的SDL的条目被登记在新的G2列表中。新的SDL列表处于空状态(nullstate)。但是,当SDL的条目数超过PDL中可登记的最大条目数时,即当原先的SDL溢出新的G2列表时,所产生的剩下的SDL条目可以被登记在新的SDL中。
在清除G2列表和SDL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PDL条目类型是否为指示已知的P列表的“00b”或指示在用户确认中产生的缺陷扇区的G1列表的“10b”。在PDL中的缺陷扇区数量被按升序写入。
清除G2列表和SDL的再初始化是使用光盘时,仅使用P列表来初始化光盘,或通过去掉重新分配的用于线性替换的扇区,返回到最近的确认的状态。在这种再初始化中,SDL和PDL中的G2列表被处理,并且更新了的PDL包括P列表和G1列表。这三种再初始化模式在“2.0版可重写光盘DVD规范”定义。
如图4所示,验证DMA中的SDL结构的检查项目包括SDL标识符、SDL更新计数器、次备用区(SSA)的起始扇区数、逻辑扇区的总数、DDS/PDL更新计数器、备用区满标志位、SDL中的条目数、SDL条目的完整性、未使用区和保留区等。
检查SDL标识符是否为“0002h”。为了验证对应的SDL更新计数器,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模式下,检查指示SDL更新计数器的值的值N和指示S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的值k是否均为“0”。在确认的初始化模式下,检查指示SDL更新计数器的值的值N是否为“0”,并检查指示S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分值k是否为“1”。在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模式下,检查指示SDL更新计数器的值的值N是否为“原先的值”,并检查指示S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的值k是否为“1”。在确认的再初始化模式下,检查指示SDL更新计数器的值的值N是否为“原先的值”,并检查指示S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的值k是否为“2”。
为了验证对应的DDS/PDL更新计数器,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模式下,检查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的值M和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的值k是否均为“0”。在确认的初始化模式下,检查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的值M是否为“0”,并检查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的值k是否为“1”。在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模式下,检查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的值M是否为“原先的值”,并检查指示该计数器的增量的值k是否为“1”。在确认的再初始化模式下,检查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的值M是否为“原先的值”,并检查指示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的值k是否为“2”。
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下,假设次备用区的起始扇区数为对应与于次备用区大小的起始扇区数,该次备用区由用户在初始化时指定,并且逻辑扇区的总数为对应该备用区的大小设定的逻辑扇区的总数。并且也假设在字节位置不存在关于SDL条目的信息,该字节位置指示备用区满标志、SDL中的条目数、SDL条目的完整性和备用区的完整性。因此,备用区满标志必须指示备用区未满。SDL中条目数的值必须为“0”。通常,认为在指示SDL条目完整性和备用区完整性的区内没有信息存在。因此,检查SDL条目将被记录的区是否设定为指示未使用区的“FFh”。但是,当用于测试的C-1光盘状态很差时,SDL条目可能产生。因此,最好是使用状态良好的C-1光盘。
在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和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SSA的起始扇区号和逻辑扇区的总数是否依SSA的大小为适当的值,SSA的大小由用户在初始化时指定。还假设备用区满标志指示SSA未满的状态,并且SDL中的条目数的值被设定为通常指示没有信息存在的“0”。因为SDL总的使用的区是已知的,如果检查了SDL中的条目数,SDL的未使用区的大小可以被确定。因此,检查测试光盘DMA镜像文件的未使用区的大小是否等于根据SDL中的条目数已知的SDL的未使用区的大小,并检查未使用区是否被设定为“FFh”。此外,检查所有保留区的期望值是否为“00h”。
在SDL转换再初始化中,检查SSA的起始扇区号和逻辑扇区的总数是否为依SSA的大小为适当的值,SSA的大小由用户在初始化时指定。还假设备用区满标志指示SSA未满的状态。SDL中的条目数可以被设定为没有转换到G2列表仍在SDL中条目数。SDL条目的完整性可能包括没有转换为G2列表的条目的SDL条目。因为假设在指示剩余SDL条目的完整性和备用区的完整性的字节位置中没有信息存在,所以检查字节位置是否被设定为指示未使用区的“FFh”。
在清除G2列表和SDL再初始化模式下,检查SSA的起始扇区数和逻辑扇区的总数是否为依SSA的大小为适当的值,SSA的大小由用户在初始化时指定。还假设备用区满标志指示SSA未满的状态,并且SDL中的条目数的值被设定为指示没有信息存在的“0”。因为假设在指示SDL条目的完整性和备用区的完整性的字节位置中没有信息存在,所以检查字节位置是否被设定为指示未使用区的“FFh”。
在验证补充备用区扩展的模式下,检查指示备用区满标志位中补充备用区的字节位置“b1”是否为指示满状态的“1b”。并且还检查SSA的起始扇区数号是否被分配为32的倍数,以及是否为对应于纠错码(EEC)块的第一扇区的扇区数。
在确认的初始化、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和确认的再初始化模式下,当主备用区满时,指示在一字节的备用区满标志位中主备用区满标志的位位置“b0”被设定为“1b”,当主备用区未满时,其被设定为“0b”。
图5A至5D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验证光盘的DMA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公开了验证在各种测试模式下执行了生成或更新DMA信息的处理后,DMA信息被正确生成或更新的方法。
参照图5A至5D,在步骤S101中,检查在DMA1、DMA2、DMA3和DMA4中的数据是否相同,其中DMA1、DMA2、DMA3和DMA4中的两个位于导入区,两个位于导出区。如果在四个DMA中的任何一个数据不同,在步骤S102中停止DMA验证。在步骤S101中,图1所示的DMA的所有内容都被检查。
如果在步骤S101中,四个DMA中的数据相同,则在步骤S103中检查DDS的标识符(ID)。如果DDS ID与预定的DDS ID不同,则在步骤S104中通知用户ID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05。
如果在步骤S103中ID与预定的DDS ID相同,则在步骤S105中检查按照初始化模式的光盘确认标志。如果按照初始化模式的光盘确认标志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06中通知用户光盘确认标志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07。
如果在步骤S105中,按照初始化模式的光盘确认标志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07检查按照初始化模式的DDS/PDL更新计数器。如果DDS/PDL更新计数器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08中通知用户DDS/PDL更新计数器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09。
如果在步骤S107中,按照初始化模式的DDS/PDL更新计数器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09检查光盘中的组的数量。如果组的数量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10中通知用户组的数量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11。
如果在步骤S109中,在一种光盘中的组的数量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11中检查光盘中的区的数量。如果区的数量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12中通知用户区的数量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1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光盘的类型为DVD-RAM,组的数量为1,区的数量为35。
如果在步骤S111中,在一种光盘中的区的数量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13中检查光盘中的主备用区(PSA)的位置。如果PSA的位置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14中通知用户PSA的位置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15。
如果在步骤S113中,根据光盘的类型的PSA的位置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15中检查PDL ID。如果PDL ID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16中通知用户PDL ID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17。
如果在步骤S115中,PDL ID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17中检查PDL中的条目数。如果PDL中的条目数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18中通知用户PDL中的条目数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19。
如果在步骤S117中,PDL中的条目数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19中检查每一PDL条目是否根据初始化模式被正确设定。如果每一PDL条目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20中通知用户PDL中的条目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21。
如果在步骤S119中,每一PDL条目根据初始化模式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21中检查DDS中的每一区的起始LSN。如果DDS中的每一区的起始LSN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22中通知用户DDS中的每一区的起始LSN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23。
如果DDS中的每一区的起始LSN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23中检查第一逻辑扇区号LSN0的位置。如果LSN0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24中通知用户LSN0位置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25。
因为每一区的起始LSN及DDS中的第一LSN和LSN是根据登记在PDL中的缺陷的数量确定的,所以检查PDL条目的步骤S119在检查每一区的起始LSN和检查LSN0的位置之前。
如果在步骤S123中LSN0的位置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25中检查SDLID。如果SDL ID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26中通知用户SDL ID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27。
如果在步骤S125中SDL ID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27中检查按照初始化模式的SDL更新计数器。如果SDL更新计数器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28中通知用户SDL更新计数器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29。
如果在步骤S127中SDL更新计数器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29中检查按照初始化模式的DDS/PDL更新计数器。如果DDS/PDL更新计数器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30中通知用户DDS/PDL更新计数器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31。
如果在步骤S129中DDS/PDL更新计数器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31中检查SDL中的条目数。如果SDL中的条目数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32中通知用户SDL中的条目数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33。
如果在步骤S131中SDL中的条目数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33中检查SSA的起始扇区数。如果SSA的起始扇区数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34中通知用户SSA的起始扇区数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35。
如果在步骤S133中SSA的起始扇区数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35中检查逻辑扇区的总数。如果逻辑扇区的总数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36中通知用户逻辑扇区的总数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37。
如果在步骤S135中逻辑扇区的总数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37中检查PSA满标志。如果PSA满标志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38中通知备用区满标志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39。
在步骤S137中,检查当在步骤S117中检查的PDL中的条目的数量对应于PSA满状态时,PSA满标志是否被设定为“1b”,并检查当PDL中的条目的数量不对应PSA满状态时,PSA满标志是否被设定为“0b”。
如果在步骤S137中PSA满标志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39中检查SSA满标志。如果SSA满标志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40中通知用户备用区满标志错误,处理转到步骤S141。
在步骤S139中,检查当在步骤S131中检查的SDL中的条目的数量对应于SSA满状态时,SSA满标志是否被设定为“1b”,并检查当SDL中的条目的数量不对应SSA满状态时,SSA满标志是否被设定为“0b”。
如果在步骤S139中SSA满标志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41中检查每一SDL条目是否根据初始化模式被正确设定。如果每一SDL条目没有被正确设定,则在步骤S142中通知用户每一SDL条目错误。如果每一SDL条目被正确设定,则本发明的验证方法结束。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在每种测试光盘中具有与实际缺陷无关的预定的缺陷信息的不同的测试光盘,而不使用实际具有缺陷的光盘,本发明易于验证记录和重现装置正确生成或更新缺陷信息。
此外,通过使用在每种测试模式下从与实际缺陷无关的预定的缺陷信息生成镜像文件的不同的测试光盘,而不使用实际具有缺陷的光盘,本发明易于验证记录和重现装置正确读取和处理缺陷信息。
虽然对本发明的几个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等限定的。

Claims (35)

1.一种验证在测试模式下,用于在带有DMA信息的光盘中记录信息或从带有DMA信息的光盘中重现信息的记录和重现装置中执行了测试DMA信息生成和更新过程后,DMA信息被正确生成和更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读取所生成或更新的DMA信息;和
通过使用预先设定的用于测试模式的参考DMA信息,验证生成或更新的DMA信息,并提供验证的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生成的或更新的DMA信息以DMA镜像文件的形式被读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生成的或更新的DMA信息直接从测试光盘上的DMA中读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测试模式是第一测试模式、第二测试模式、第三测试模式和第四测试模式中的一种,第一测试模式包括确认的初始化和没有确认的初始化,第二测试模式包括确认的再初始化、第二缺陷列表(SDL)转换的再初始化和清除G2列表和SDL的再初始化,第三测试模式包括验证补充备用区扩展的初始化,第四测试模式包括验证记录是否根据错误的DMA信息被执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在不含信息的空盘上形成已知的缺陷获得第一测试盘,并在第一测试模式下使用该第一测试盘;
通过在第一测试盘上记录预定DMA内容获得第二测试盘,并在第二测试模式下使用第一镜像文件,其中DMA信息记录在第一测试盘上时,补充备用区未满;
通过在第三测试模式下,在第一测试盘上记录预定DMA内容获得第三测试盘,并在第三测试模式下使用第二镜像文件,当DMA记录在第一测试盘时,第二镜像文件具有足够的SDL缺陷填充补充备用区;和
通过在第四测试模式下,在第一测试盘上记录第三镜像文件获得第四测试盘,其中在DMA的预定的内容中的每一区的起始扇区数故意被错误地写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验证包括验证在光盘的多个位置上写入的具有相同数据的多个DMA。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验证包括验证DMA中的光盘定义结构(DDS)。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DDS的验证包括检查DDS标识符、光盘确认标志、DDS/主缺陷列表(PDL)更新计数器、组数、区域数、主备用区的位置、每一区域的第一逻辑扇区号和起始逻辑扇区号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
DDS标识符的检查包括检查DDS标识符是否是预定的值;
光盘确认标志的检查包括根据预定的测试模式检查在光盘标志位中指示在进行的位的值、指示用户确认的位的值和指示光盘制造商确认的位的值;
DDS/PDL更新计数器的检查按照预定的测试模式包括检查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和的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该增量表示DDS/PDL更新计数器在预定的测试之前和之后的差;
组数的检查包括按照光盘类型检查组数;
区域数的检查包括按照光盘类型检查区域数;和
主备用区的位置的检查包括检查主备用区的第一和最后扇区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光盘确认标志的检查包括:
检查指示在光盘确认标志位中的进行/未进行的位位置b7的值是否为“0b”,并当位位置b7的值为“1b”时,通知用户格式化失败,因为位位置b7的值为“0b”指示格式化已完成,位位置b7的值为“1b”指示格式化在进行;
检查在光盘确认标志位中保留位位置b6至b2的值是否均为“0b”;
检查在光盘确认标志位中指示用户确认标志的位位置b1值,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下是否为“0b”,在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和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是否为“1b”;和
检查在光盘确认标志位中指示光盘制造商确认标志的位位置b0值,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和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下是否为“0b”,在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和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是否为“1b”。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查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下,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和DDS/PDL计数器增量是否均为“0”,检查在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下,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为“0”,及表示DDS/PDL更新计数器在预定的测试之前和之后的差的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是否为“1”,检查在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为“原先的值”,及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是否为“1”,并检查在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为“原先的值”,及表示DDS/PDL更新计数器在预定的测试之前和之后的差的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是否为“2”。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验证包括验证DMA中的主缺陷列表(PDL)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PDL结构的验证包括检查PDL标识符、PDL中的条目数和PDL条目的完整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标识符的检查包括检查PDL标识符是否是预定的值;
条目数的检查包括检查PDL中的条目数是否为预定的值;
PDL条目的完整性包括:
检查第一逻辑扇区号的位置是否根据登记在PDL中的条目数被正确地设定;和
检查每一区域的开始逻辑扇区号是否根据登记在PDL中的条目数被正确地设定。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条目数的检查包括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PDL中的条目数是否为“0”,在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和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PDL中的条目数是否为已知的物理缺陷和在制造过程中光盘上出现的不同的缺陷的数量。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PDL条目完整性的检查包括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用于PDL条目类型和PDL条目区是否有指示未使用区的值,在确认的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PDL条目类型是否为指示在用户确认中检测出的缺陷扇区的G1列表的“10b”,在确认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PDL条目类型是否为指示已知的P列表“00b”或指示在用户确认中产生的缺陷扇区的G1列表“10b”,在清除G2列表和第二缺陷列表(SDL)的再初始化的模式下,检查PDL条目类型是否为指示P列表的“00b”和指示在用户确认中检测出的缺陷扇区的G1列表的“10b”,或在SDL转换的再初始化模式下指示在SDL转换后得到的G2列表的“11b”,并在确认的初始化模式、确认的再初始化模式、SDL转换的再初始化模式和清除G2列表和SDL的再初始化模式下,检查在对应于已知的物理缺陷数量的PDL条目被写入后,剩下的未使用的区是否为“FFh”,和关于在制造中产生的不同的缺陷扇区的所有信息是否被写入。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逻辑扇区号的位置和起始逻辑扇区号的检查包括检查第一逻辑扇区号(LSN0)的位置和每一起始逻辑扇区数是否为对应于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模式下没有缺陷存在的情况的预定的逻辑扇区数号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验证包括验证DMA中的第二缺陷列表(SDL)的结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SDL结构的验证包括:
检查SDL标识符;
检查SDL更新计数器值和表示SDL更新计数器在测试之前和之后的差的S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
检查光盘定义结构(DDS)/主缺陷列表(PDL)更新计数器值和表示DDS/PDL更新计数器在测试之前和之后的差的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
检查次备用区(SSA)中的逻辑扇区数和逻辑扇区的总数;
检查备用区满标志;
检查SDL中的条目数;和
检查SDL条目的完整性。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查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模式下,SDL更新计数器和S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包括检查在四个SDL中的SDL更新计数器的值和S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是否均为“0”,检查在确认的初始化模式下,S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为“0”及S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是否为“1”,检查在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模式下,S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为“原先的值”及S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是否为“1”,以及检查在确认的再初始化模式下,S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为“原先的值”及S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是否为“2”。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DDS/PDL更新计数器和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的检查包括检查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和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是否均为“0”,检查在确认的初始化模式下,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为“0”及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是否为“1”,检查在没有确认的再初始化模式下,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为“原先的值”及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是否为“1”,以及检查在确认的再初始化模式下,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值是否为“原先的值”及DDS/PDL更新计数器的增量是否为“2”。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SSA中的逻辑扇区数和逻辑扇区的总数的检查包括检查在初始化模式或再初始化模式下,SSA的逻辑扇区号是否为对应于用户指定的SSA大小的起始扇区号,并检查逻辑扇区的总数是否为根据用户指定的SSA大小正确设定的逻辑扇区的总数。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备用区满标志的检查包括:
检查主备用区(PSA)满标志是否是根据PDL中的条目数被设定;和
检查SSA满标志是否是根据SDL中的条目数被设定。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备用区满标志的检查包括检查在初始化模式或再初始化模式下,SSA备用区满标志是否被设定为SSA未满的状态,并检查在验证补充备用区的扩展的模式下,在执行了补充备用区扩展后,SSA满标志是否被设定为SSA未满的状态。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查SDL中的条目数包括检查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模式、确认的初始化模式、确认的再初始化模式和清除G2列表和SDL的再初始化模式下,SDL中的条目数是否被设定为“0”,并检查在SDL转换的再初始化模式下,SDL中的条目数是否被设定为剩下的没有被转换到G2表的SDL条目数。
2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SDL条目完整性的检查包括检查在没有确认的初始化模式、确认的初始化模式、确认的再初始化模式和清除G2列表和SDL的再初始化模式下,指示SDL条目完整性和备用区完整性的字节位置是否被设定为“FFh”,“FFh”指示未使用的区,因为假设在执行字节位置中没有信息存在,并检查在SDL转换的再初始化模式下,指示剩下的SDL条目完整性和备用区完整性的字节位置是否被设定为“FFh”,“FFh”指示未使用的区,因为SDL条目的完整性可能包括没有转换为G2列表的条目的SDL条目,从而在这些字节位置应该没有信息存在。
27.一种验证缺陷管理区(DMA)信息是否在具有DMA信息的光盘中记录信息或从具有DMA信息的光盘中重现信息的记录和重现装置中被正确生成和更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测试模式设定测试参考;
根据测试模式,从与实际缺陷无关的DMA信息中生成测试信息,该测试信息由记录和重现装置生成和更新;和
通过在再初始化模式下使用测试参考,执行验证测试信息的测试。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在空盘上形成已知的缺陷获得第一测试盘;和
通过在第一测试盘上记录预定DMA内容获得第二测试盘,并且根据在第一测试盘中的测试模式记录镜像文件,并使用第二测试盘生成测试信息。
29.一种验证缺陷管理区(DMA)信息是否在具有DMA信息的光盘中记录或从具有DMA信息的光盘中重现信息的记录和重现装置中被正确生成和更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测试模式,从与实际缺陷无关的DMA信息中生成测试信息,该测试信息由记录和重现装置生成和更新;和
通过使用验证DMA信息的测试参考,验证测试信息。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测试信息是DMA镜像文件。
31.一种验证记录和重现装置是否正确读取和处理缺陷管理区(DMA)信息的方法,包括:
根据包含预定的缺陷信息的测试盘上的测试模式,通过使用记录和重现装置生成测试信息来执行处理;和
将测试信息与参考测试信息比较以确定记录和重现装置的验证。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空盘上的预定的位置形成如预定的缺陷信息的已知的物理缺陷,以生成第一测试盘;
通过在第一测试盘上记录预定DMA内容获得第二测试盘,并且根据在第一测试盘中的测试模式记录镜像文件;
使记录和重现装置在第二测试盘上执行该处理,以生成带有DMA信息的第二测试盘;和
从带有DMA信息的第二测试盘中读取DMA信息,以生成如测试信息的测试DMA镜像文件,
其中参考测试信息是参考DMA镜像文件。
33.一种验证记录和重现装置是否正确地变换和处理缺陷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测试模式,准备一个具有已知物理缺陷和测试参考DMA镜像文件的测试盘;
根据使记录和重现装置在测试盘上执行该测试模式,生成测试信息;和
对测试信息进行验证测试。
34.通过由记录和重现装置正确生成的DMA信息,使用了如下处理步骤:
通过使用重现和记录装置,在包含已知的物理缺陷和测试参考DMA镜像文件的测试盘上根据测试模式执行处理以生成DMA信息;
从生成的DMA信息产生测试信息;和
将测试信息与参考测试信息比较以确定记录和重现装置的验证。
35.如权利要求34的DMA信息,其中该比较包括检查来自测试信息的DMA的结构、DMA的光盘定义结构(DDS)、主缺陷列表(PDL)结构和构成测试信息的DMA的次列表(SDL)结构。
CNB011162724A 2000-04-08 2001-04-09 光盘缺陷管理区信息的验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079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8508/2000 2000-04-08
KR18508/00 2000-04-08
KR1020000018508A KR100618996B1 (ko) 2000-04-08 2000-04-08 광 디스크의 결함 관리 영역 정보 확인 방법
US19546700P 2000-04-10 2000-04-10
US60/195,467 2000-04-10
US09/805,443 US6845473B2 (en) 2000-04-08 2001-03-14 Method of verifying defect management area information of optical disc
US09/805,443 2001-03-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3032A true CN1323032A (zh) 2001-11-21
CN1300793C CN1300793C (zh) 2007-02-14

Family

ID=27350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627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0793C (zh) 2000-04-08 2001-04-09 光盘缺陷管理区信息的验证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845473B2 (zh)
EP (1) EP1148494A3 (zh)
JP (1) JP3579001B2 (zh)
CN (1) CN1300793C (zh)
BR (1) BR0102831A (zh)
CA (1) CA2342401C (zh)
MY (1) MY126135A (zh)
SG (1) SG105491A1 (zh)
TW (1) TW51370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30409B2 (en) 2003-01-13 2008-0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c with temporary defect management area, and disc defect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7379402B2 (en) 2002-08-12 2008-05-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c with temporary disc definition structure (TDDS) and temporary defect list (TDFL), an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 the same
CN100405474C (zh) * 2003-03-08 2008-07-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保存一次写入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754220B (zh) * 2002-12-25 2010-11-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再现装置
CN101083123B (zh) * 2002-10-10 2011-07-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访问盘中的数据的方法及再现设备
CN101064157B (zh) * 2002-08-12 2012-04-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缺陷管理方法及记录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35977B2 (ja) * 2000-04-25 2006-10-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型記録媒体のフォーマット処理方法、ディスク型記録媒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N101256800A (zh) * 2002-03-20 2008-09-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和方法、再现装置和方法
KR20040077343A (ko) * 2003-02-28 2004-09-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임시 결함 관리 영역 및 임시 정리 결함 관리 영역을사용한 결함 관리 방법, 그 장치 및 그 디스크
US7477581B2 (en) * 2003-02-25 2009-01-13 Lg Electronics Inc. Defect management method fo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using the same
KR100619016B1 (ko) * 2004-05-06 2006-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기록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호스트 장치
JP3892470B2 (ja) * 2005-07-15 2007-03-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記憶媒体管理装置、記憶媒体管理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KR101333725B1 (ko) * 2006-06-30 2013-1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검증 방법 및 검증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64660A (en) 1978-11-06 1980-05-15 Toshiba Corp Self-diagnostic device of magnetic disk unit
US4631723A (en) * 1984-06-08 1986-12-23 Honeywell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Mass storage disk drive defective media handling
JPH0770173B2 (ja) * 1987-03-06 1995-07-3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5568454A (en) * 1989-03-09 1996-10-22 Tosoh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defect on a magneto-optical disk
JP2770427B2 (ja) 1989-06-13 1998-07-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基準光ディスク
JPH0428061A (ja) * 1990-05-24 1992-0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記録媒体と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887949B2 (ja) * 1991-06-27 1999-05-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情報再生装置、dma記録方法及びdma検証方法
JPH05307836A (ja) 1992-04-30 1993-11-19 Nec Corp フォーマット装置
US6467054B1 (en) * 1995-03-13 2002-10-15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Self test for storage device
US5943640A (en) * 1995-10-25 1999-08-24 Maxtor Corporation Testing apparatus for digital storage device
JPH09259576A (ja) * 1996-03-25 1997-10-03 Toshiba Corp 複数管理領域を持つ情報記録ディスク
JPH10125006A (ja) * 1996-10-18 1998-05-15 Sony Corp 信号記録装置および信号記録方法
JPH10144011A (ja) 1996-11-12 1998-05-29 Sony Corp ディスク装置
JP3453498B2 (ja) * 1997-08-27 2003-10-06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省電力装置
JPH11134807A (ja) * 1997-10-29 1999-05-21 Hitachi Ltd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H11149718A (ja) * 1997-11-18 1999-06-02 Sony Corp ディスク記録領域管理装置
KR100292093B1 (ko) * 1998-03-02 2001-06-01 구자홍 기록매체의 결함영역 관리자료 생성방법 및 생성장치 그리고 이에 의한 광기록매체
US6154858A (en) * 1998-04-17 2000-11-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 situ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surface defects to identify handling damage in a disk drive
RU2192673C2 (ru) * 1998-04-20 2002-11-10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варианты),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ефектами и способ записи данных в реальном масштабе времени
KR100437756B1 (ko) * 1998-07-14 2004-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기록매체및그결함영역관리방법과그포맷팅방법
KR100442236B1 (ko) * 1998-09-07 2004-10-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기록매체및그의사용가능한대체블럭서치방법
KR100421845B1 (ko) * 1998-09-26 2004-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기록매체및광기록매체의결함영역관리방법
DE19964391B4 (de) * 1998-11-11 2010-10-14 Lg Electronics Inc. Verfahren zum Zuordnen eines Reservebereichs in einem optischen Aufzeichnungsmedium
JP3802283B2 (ja) * 1999-07-02 2006-07-26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検査結果表示方法、検査結果表示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HU229920B1 (hu) * 1999-09-23 2015-01-28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járás korong alakú adathordozón lévõ fájlok közvetlen írására és olvasására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11903B2 (en) 2002-08-12 2011-03-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c with temporary disc definition structure (TDDS) and temporary defect list (TDFL), an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 the same
US7379402B2 (en) 2002-08-12 2008-05-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c with temporary disc definition structure (TDDS) and temporary defect list (TDFL), an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 the same
US7400564B2 (en) 2002-08-12 2008-07-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c with temporary disc definition structure (TDDS) and temporary defect list (TDFL), an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 the same
US7423946B2 (en) 2002-08-12 2008-09-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c with temporary disc definition structure (TDDS) and temporary defect list (TDFL), an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 the same
US7558174B2 (en) 2002-08-12 2009-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c with temporary disc definition structure (TDDS) and temporary defect list (TDFL), an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 the same
US7646688B2 (en) 2002-08-12 2010-0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c with temporary disc definition structure (TDDS) and temporary defect list (TDFL), an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 the same
US7746743B2 (en) 2002-08-12 2010-06-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c with temporary disc definition structure (TDDS) and temporary defect list (TDFL), an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 the same
CN1675708B (zh) * 2002-08-12 2011-04-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管理盘缺陷的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CN101064157B (zh) * 2002-08-12 2012-04-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缺陷管理方法及记录设备
CN101083112B (zh) * 2002-10-10 2011-07-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管理盘中的盘缺陷的方法以及传递数据的方法
CN101083123B (zh) * 2002-10-10 2011-07-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访问盘中的数据的方法及再现设备
CN101944381B (zh) * 2002-12-25 2012-07-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一次写入多次读取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再现装置
CN101944380A (zh) * 2002-12-25 2011-01-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一次写入多次读取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再现装置
CN1754220B (zh) * 2002-12-25 2010-11-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再现装置
CN101944380B (zh) * 2002-12-25 2013-03-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一次写入多次读取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再现装置
US7330409B2 (en) 2003-01-13 2008-0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c with temporary defect management area, and disc defect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1261869B (zh) * 2003-03-08 2010-09-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01067950B (zh) * 2003-03-08 2011-04-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
CN100405474C (zh) * 2003-03-08 2008-07-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保存一次写入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0793C (zh) 2007-02-14
SG105491A1 (en) 2004-08-27
BR0102831A (pt) 2001-11-06
TW513705B (en) 2002-12-11
CA2342401A1 (en) 2001-10-08
US20010033537A1 (en) 2001-10-25
EP1148494A3 (en) 2005-02-16
MY126135A (en) 2006-09-29
US6845473B2 (en) 2005-01-18
CA2342401C (en) 2003-08-05
JP2001351337A (ja) 2001-12-21
JP3579001B2 (ja) 2004-10-20
EP1148494A2 (en) 2001-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3371C (zh) 检验盘缺陷管理区信息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测试设备
CN1248227C (zh) 检验光盘的缺陷管理区信息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CN1300793C (zh) 光盘缺陷管理区信息的验证方法
CN1820319A (zh) 信息记录装置
JP2007109394A (ja) 光記録媒体の欠陥領域を管理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205614C (zh) 检验盘缺陷管理区信息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测试设备
TWI416509B (zh) 用於在記錄媒體上記錄缺陷管理資訊之記錄媒體、方法及設備
CN1567440A (zh) 向/从记录介质写入或再生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700339A (zh) 光学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数据的设备和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196129C (zh) 检验盘缺陷管理区信息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测试设备
JP3644902B2 (ja) ディスク欠陥管理領域情報の検証方法及びこれを行うためのテスト装置
CN1255805C (zh) 检验光盘上的缺陷管理区信息的方法及测试设备
JP2004265567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とディスク装置とプログラムと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と欠陥領域交替方法
CN1248225C (zh) 校核盘缺陷管理区信息的方法和进行校核的测试设备
CN1287363C (zh) 管理一次写入式记录介质上的缺陷的方法和装置
CN1255804C (zh) 检验光盘缺陷管理区信息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测试设备
JP2012109016A (ja) 情報記録媒体のフォーマットを行う装置
KR100618996B1 (ko) 광 디스크의 결함 관리 영역 정보 확인 방법
JP2004253109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とプログラムと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と欠陥領域管理方法
CN1890718A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和信息记录介质
JP4954815B2 (ja) 情報記録媒体のフォーマットを行う装置
CN1898739A (zh) 在一次写入盘上记录数据和/或从一次写入盘再现数据的方法和设备及一次写入盘
CN101059986A (zh) 在一次写入盘上记录数据的方法和设备及其一次写入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4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