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9268A - 包括探测卡存在的闸刀开关的用于智能卡的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包括探测卡存在的闸刀开关的用于智能卡的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9268A
CN1319268A CN99811175A CN99811175A CN1319268A CN 1319268 A CN1319268 A CN 1319268A CN 99811175 A CN99811175 A CN 99811175A CN 99811175 A CN99811175 A CN 99811175A CN 1319268 A CN1319268 A CN 1319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trip
plug
card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11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317C (zh
Inventor
赫弗·布里考德
耶维斯·皮萨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LC filed Critical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319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9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31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1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4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with a single cantilevered bea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1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 G06K7/00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for reading/sensing record carriers having surface contac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电连接器(50)包括由上表面(54)限定的绝缘支座(52),由此表面上竖立起一列接触端(76),每个接触端属于此绝缘支座承载的可弹性变形的接触闸刀(70)的自由端部(78),此连接器(50)的一种类型是,具有用于探测卡(C)在接触位置存在性的电开关(80),此开关包括导电材料制的开关闸刀(82),后者固定于绝缘支座(52,54)上,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分支(B1),此分支相对于属于导电材料制的可弹性变形闸刀(70)的自由端部(78)的上部(76)延伸,开关闸刀(82)的第一分支(B1)取决于卡(C)是否存在于接触位置而能或不能与该上部(76)接合,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上部(76)的闸刀(70)是与连接器(50)的接触闸刀(70)一致,且所述上部乃是所述闸刀(70)的接触端(76)。

Description

包括探测卡存在的闸刀开关的 用于智能卡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涉及用于连接具有一或多种集成电路的卡即通常称之为智能卡的电连接器。
于是,本发明涉及用于连接这样的智能卡的连接器,这种智能卡具有设置了接触垫的下部平表面,而这些接触垫则取标准化排列,例如总数为8按两纵列成对排列的垫。
这种连接器特别能够将智能卡连接到这样的读/写电路上。此电路则属于具体具有固定此连接器的印刷电路板的装置。
存在着这类连接器的多种实施形式,一般包括由近似平面的上表面限定的绝缘支座,从此表面上竖立起一列接触端,每个接触端属于此绝缘支座承载的可弹性变形导电接触闸刀的自由端部。
每个自由端部有一中间部分用于将上述接触闸刀装配或安装到绝缘支座上,当卡进到所谓的接触位置,即一弹性接触闸刀的各接触端弹性地抵靠此卡下表面的面层部分,特别是当卡的纵横位置相对于绝缘支座是正确的而抵靠上相应的接触垫时,上述自由端就会由于卡,具体地说是由于卡的下表面,而能弹性地呈弯梁形式向下变形。
为了确保对卡上接触垫的电连接,各个接触闸刀具有用于连接此连接器的另一自由端,此另一自由端例如是电连接到安装有此连接器的下部印刷电路板的导电径迹上。
取决于连接器的类型和其用途,上述卡可通过不同的运动来到其接触位置。例如此卡通过纵向地沿平行于卡的大体平面的水平方向,于绝缘支座上表面的上方和/或压在此上表面上作滑动或插入。此卡也可以沿垂直于此卡大体平面的方向,相对于绝缘支座垂直向下运动而进到其接触位置。最后,也可以通过使卡绕水平轴线转动而到达其接触位置,这种卡例如可由一种安装成能在绝缘支座上转动的旋转盖来实现上述目的。
业已提出了这种电连接器的多种设计,其中包括用于探测卡存在于接触位置的电开关。这种开关能够形成或断开开关电路而得以输出表示卡已相对于一装置插入或取出的信号,而此装置则是应用经所述连接器连接于其上的智能卡中的数据的。
某些设计利用了以装附于连接器上的独立部件形式或部分地结合到连接器内的独立部件形式所生产出的开关。
另一些设计以较廉的价格和较小的体积提供的开关则包括有导电材料制的开关闸刀,此开关闸刀固定于绝缘支座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分支,此分支相对于属于导电材料制的可弹性变形闸刀的自由端部的上部延伸,此可弹性变形闸刀由绝缘支座载承且有一自由连接端,开关闸刀的第一分支取决于卡是否存在于接触位置而能或不能与该上部接合,用以在具有上述部分的闸刀连接端与开关闸刀之间形成或断开,或是断开或形成(取决于此开关是通常断开型或通常接通型)开关电路。
具有由绝缘支座载承的开关闸刀的这种开关例子已描述和图示于文件DE-U-94/07486中,其中描述和图示了ITT公司出售的连接器。
根据此文件中提出的设计,开关闸刀沿纵向延伸,有两个相对的分支,其中之一永久性地与绝缘支座载承的一片闸刀接合,而其中另一则在卡存在时可以弹性变形,以便与绝缘支座载承的另一闸刀接合来接通开关电路。
在上述设计中,这两个相对与纵向对准的、与开关闸刀分支接合的闸刀是“特殊的”闸刀,即它们不同于连接器的沿纵向成对准直的接触闸刀,这些成对的固定的与开关闸刀分支接合的闸刀必需与连接器的接触闸刀组的两侧之一相邻。
现有技术的上述文件对开关定位只提供了一种方法,根据先有技术的布置存在着这样的缺点:要求将两个固定闸刀在性质与形状上不同于在其他方面都是一致的接触闸刀安装或装配到绝缘支座上。
这种不同在下述情况下是连接器的经济与自动化生产的主要障碍:即使是把“接触闸刀”型的闸刀用来生产连接器,也必需或者在最初就除去这些闸刀的自由接触端,以便把它们变换成与开关闸刀相关的固定闸刀,不然就必需在所有的闸刀安装到绝缘支座上之后和装配开关闸刀之前,作出这种除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克服上述缺点的刚刚述及的这种连接器。
本发明的设计必须能特别适用于不论此智能卡是按何种方向插入,且必须能在极大程度上允许采用能生产不需闸刀型开关的连接器的工业生产过程与相应部件。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具有这样特征的连接器:具有所述部分的闸刀与连接器的接触闸刀一致,而所述部分乃是所述闸刀的接触端。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特征:
开关闸刀具有第二分支,它相对于此连接器另一接触闸刀的接触端延伸,以在与此开关闸刀相关的两个接触闸刀的连接端之间形成或断开开关电路;
此连接器的接触闸刀的接触端成对地沿纵向准直;
所述两相关的接触闸刀的接触端属于一对沿纵向准直的端部;
所述两相关的接触闸刀的接触端不属于一对沿纵向准直的端部;
开关闸刀的第二分支常与相关接触闸刀的接触端作电接触,以在此两个部件间形成永久性的电接触点,而此开关闸刀的第一分支则能或不能与相关接触闸刀的接触端接合,以便在这两个部件间形成或不形成另一电接触点;
开关闸刀具有至少一个自由连接端;
开关电路当卡不在接触位置时断开,当卡存在于接触位置时接通;
开关闸刀具有至少一个可动分支,它当卡在接触位置时弹性变形,得以同与此分支相关的接触闸刀的接触端形成电接触点;
开关电路在卡不存在于该接触位置时接通,而当卡在接触位置时断开;
开关闸刀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分支,而相关接触闸刀的接触端当卡不在接触位置时,便压抵此固定分支,以便在这两个部件间形成电接触点,但当卡在接触位置时,则导致所述接触端垂直下移,以使此接触端脱离开此开关闸刀的固定分支;
开关闸刀具有固定于连接器绝缘支座上表面上的安装部;
开关闸刀具有板状的安装部,它垂直地压触到绝缘支座上表面的面对部分,在此绝缘支座上由通过热弯皱处理固定一安装与定位支柱的上部头,此支柱通过安装部中的孔;
接触闸刀的各接触端具有一上凸的拱形轮廓的端部;
当卡存在于接触位置时,整个开关闸刀垂直地处于绝缘支座的上表面的平面之下,以免在此卡下表面上的接触垫与开关闸刀的部件间会有任何短路危险。
通过阅读随后的详细说明,当会知道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与优点,为便于理解此详细说明,应参看有关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放大的俯视示意图,示明智能卡用连接器的主要部分,它包括用于探测卡在接触位置否的通常断开型的开关,此开关具有根据本发明制的固定开关闸刀,且此开关闸刀与连接器的两个接触闸刀接合,以形成两个半永久性的接触点;
图2是沿图1中线2-2的剖面图;
图3与图2类似,其中所示的连接器具有在接触位置的智能卡,使得开关接通;
图4与图1类似,示明了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它能在连接器的八个接触闸刀中任两个接触闸刀之间实现开关的功能;
图5是沿图4中线5-5的剖面图;
图6与7类似于图4与5,它们示明了通常断开型的开度上述第一变型的另一个例子;
图8~10与图1~3类似,示明了通常断开型的开关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型,它具有一个半永久性接触点与一个永久性接触点;
图11是类似于图1的视图,示出了通常断开型的开关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型,其仅采用了一个连接器的接触闸刀;
图12是沿图11中线12~12的剖面图;
图13是沿图11中线13~13的剖面图;
图14与15类似于图1与2,示明智能卡用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它包括带有两个半永久性接触点的通常接通型开关;
图16是示明此连接器的接触闸刀之一在其插入绝缘支座之前的详图;
图17与图15类似,其中所示连接器具有在接触位置的智能卡;
图18~21类似于图14~17,示明此通常接通型开关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变型,只包括一个永久性接触点;
图22与23类似于图14与15,示明此通常接通型开关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变型,其中只用到连接器的一个接触闸刀;
图24是沿图22中线24~24的剖面图;
图25示明地说明MICROSIM卡上接触垫的标准化布置。
图1~4示明用于连接智能卡C的电连接器50(参看图3)。连接器50基本上包括由绝缘材料制的大致板型的支座52,它由基本为平面的水平上表面54和平行相对的下表面56限定,下表面56例如设计成沿垂向压到装配有连接器50的装置中一印刷电路板(图未示)面向上的表面上。
在上述这些图所示的例子中,绝缘支座52的上表面54相对于装配有连接器的装置中板形部件60的平行下表面58延伸,此下表面58与上表面54限定出槽62,用来使卡C沿平行于卡的总体平面的同时平行于表面54与58的方向I进行纵向插入。
卡C例如在此可从后方向前插入,在即从图2与3的左侧到右侧插入槽62内,此卡纵向地定位于其图3中所示接触位置例如是由卡的前横向边缘64抵靠着部件60上的相应止动件而确定的。
根据周知的设计,卡C的下部水平主平面68包括有接触垫Ci(参看图25),用来将卡中的集成电路通过连接器50与读/写电路(未图示)相连。
当卡处于图3中的接触位置时,它的上表面68的具有接触垫的部分垂直地相对于图1所示连接器的主部设置,此主部具有相对于一垂直的横向中间平面P对称的一般设计。
根据周知的设计,上述主部具有接触闸刀70,各个闸刀都是由可弹性变形的导电材料制成。
各个闸刀70有一用来使它安装并固定到绝缘支座上的中间部72。
图16与20中详示了接触闸刀70。
各接触闸刀70在其中间固定部72的各侧,一方面有自由连接端74,另一方面有属于自由端部78的自由连接端76,各接触闸刀能够弹性变形,亦即可相对于中间固定部72按梁的方式弯曲。
如图1所示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连接器50有八个接触闸刀70,它们成对地按纵向准直,以它们的自由接触端76在对称平面P的各侧背对背地排列。
在图1~3的第一实施例中,由三对接触闸刀构成了传统的信号接触闸刀,也即这些闸刀能同卡C上的接触垫接合,同时第四对接触闸刀部在图1底部中的这对,则用来构成探测卡C存在于接触或连接位置否的开关80。
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用来形成开关80的两个相关的接触闸刀在每个方面都与其他的接触闸刀一致,即有一致的形状与结构以及有相同的安装到绝缘支座上的方式。
除两个传统型的接触闸刀70与76外,在此为通常断开型的开关80基本上包括由切裁和折摺片状导体材料制成的开关闸刀82。
从图2可知,无论是信号接触闸刀或是与开关80关联的闸刀,各个接触闸刀的静止位置都使得它的自由拱形接触端76(取口朝下的匙形)以其凸面向下并垂直地凸出于上表面54的平面之上。
为此目的,如本例所示,各自由端部78以各闸刀的端部凸头77弹性地压触合支承触点,而得以压触与之相对地形成于绝缘支座52中的空腔或孔79的相应边缘中的表面部,孔79套合相应的自由端接触部78且允许前述端部76凸出于支座52之上。
在图1至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开关闸刀82具有纵向细长的一般形状和固定到绝缘支座52的上表面54上的中央板形固定部84。
具体地说,上表面54有一凹座55接纳此中央固定部84,固定部84有让定位与固定柱88通过的孔86,柱88由塑料制成与绝缘支座52模压成一体,将开关闸刀82固定并保持就位的作业是通过对柱88的上部头90进行热卷曲处理实现。
在图1与2所示的静止位置,即不存在卡而形成通常断开型开关时,开关闸刀82的两个相对的纵向分支B1与B2各延伸成面对于并处在相关闸刀70的自由接触端76之上,而不与之接触。
各分支B1与B2具有与接触端76形状相辅的弧形轮廓,各分支B1与B2的弧形侧朝上。
分支B1与B2垂直地凸出于绝缘支座52的上表面54的平面上方,各分支B1与B2能以弯梁形式弹性变形向下,以同相关接触闸刀的自由接触端76接触。
垂直地凸出于绝缘支座52上部平面之上的分支B1与B2的端部,其拱形轮廓已经优化,具体在相对于材料的选择方面以便控制摩擦系数,在相对于形状与角度方面以便减少为插入卡所需的力,使得由分支作用到卡的力的合力会促使卡向下倾斜而不会有使其沿纵向受压的方向。
这是由于如图3所示那样,当卡C存在时,分支B1与B2首先由于它们与卡C的前横向边缘64结合而弹性变形,然后在它们弹性地压触卡C的下表面68而保持于此变形位置。
分支B1与B2的变形首先使它们与相关闸刀70的接触端接触,然后还促使闸刀70垂直下弯,这些部件接触面之间的接触还在接通阶段提供了自清洁效应。
在这些图所示的例子中,卡C首先使得分支B2弯曲,得以在分支B2与相关接触闸刀70的端部76之间形成第一接触点P2,然后在分支B1与另一接触闸刀70之间形成第二接触点P1。
当这两个接触点P1与P2确立后,开关电路便接通,也就是说,在用来结合开关闸刀82来生产开关80的两个接触闸刀70的连接端74之间,存在着电的连续性。
在图4所示的变型中,开关闸刀82的两个分支B1与B2是与参考图1~3所述的属同一类型,但它们不是依纵向准直的,也即它们的各个与属于两个接触闸刀70的接触端76接合,而这两个接触闸刀则并非成对准直,而是各都在横向对称平面P的一侧。
同样,在图6与7所示的变型中,两个分支B2与B1是与属于这样的接触闸刀70的自由接触端76接合,这两个接触闸刀70并不成对地沿纵向准直,而是处在横向对称平面P同一侧的两个横向相邻接触闸刀。在图4~7所示的变型中,开关闸刀82是由两个设在其固定部分84的相对横向端上的两个摺皱柱件88~90固定于绝缘支座52的上表面54之上。
图8~10所示的变型给出了配置有通常断开型开关80的连接器50,它极其类似于图1~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
但这一变型与第一实施例在设计上是有别的,不同之处是开关闸刀82的定位相对于横向对称平面P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闸刀82一般偏移到图8中的左方,同时它的相对分支B1与B2取不同的设计和有不同的功能。
从图8与9中可以看到,这是由于分支B2比分支B1短,且设计成常与相关接触闸刀70的自由接触端76接触,使得这两个部件间的接触点P2成为永久性接触点。
如图9所示,分支B2的自由端94锁定于对向腔79中边缘的对向部95之下,因而分支B2常处于绝缘支座52的上表面54的平面之下,永久性接触点P2的质量是良好的,这是因为自由端部78永久性地处于弹性应力之下,压迫自由接触端76弹性地贴触分支B2的下表面。
另一方面,较长的另一分支B1的一般设计与前述分支B1的大致类似,这就是说,开关闸刀82的可弹性变形分支在卡C的作用下时,如图10所示,通过与相关的接触闸刀70的自由接触端76压触,将接通开关电路。
具有较长开关分支B1的事实使之能增大相应开关弯曲本领及其挠度,于是改进了开关功能的可靠性与性能。
由于接触点P2是永久性的,它与另一接触点P1的接触或脱开便决定了开关电路的接通与断开。
此通常断开型开关的最后一种变型示明于图11~13中,这些图所示的连接器的开关80只有一个开关分支B1,因而只结合绝缘支座52所载接触闸刀70之一的接触端76。
这样的设计能够应用所有的其他接触闸刀70来形成单一式的接触闸刀,而每个接触闸刀能接合卡C的芯片上七个其他接触垫之一。
本实施例中不再用到的单一接触垫最好是在卡C上“不工作”垫的标准化接触垫“C6”。垫C6于MICROSIM卡的情形示明于图25中,在大的标准化智能卡的情形,设有类似的装置。
为了完成开关电路,开关闸刀82具有连接输出端或终端100,这是由此闸刀82的两横向端之一形成的,可以连接到安装连接器50的印刷电路板的相应导电径迹(未图示)上。
在一种变型中,各横向端可以有一连接导线100。
下面参看图14~17描述通常接通型开关,即卡C不存在时通常为接通的开关的第一个例子。
图14~17中所示开关80的设计一般与图1~3所示通常断开型开关的第一实施例的属相同类型。
例如,开关片82具备对称设计,有两个沿纵向相对的分支B1与B2,每个分支通过其自由端与相关接触闸刀70的接触端76接合。
开关闸刀82的两个分支B1与B2基本上是在水平平面中延伸,它们在此都是刚性的或固定的,即开关的操作不依赖于开关闸刀82的分支B1与B2之一或另一的弹性变形。
这如图15所示是由于一旦绝缘支座52已安装时,开关闸刀82的形状与位置便使得与开关闸刀82相关的接触闸刀70的拱形接触端76为了形成开关80而弹性地压触着分支B1与B2的相对自由端,以便在卡C不存在时形成两个半永久性的接触点P1与P2。
当卡C沿方向I插入槽62中时,如同不与开关闸刀82相关的信号接触闸刀70的情形,卡C的前横向边缘64便同拱形端76的凸面接合,以使自由端部78弹性地下弯,从而事先断开两相关接触闸刀70连接输出端74之间的开关电路而形成开关80,亦即分开接触点P1与P2。
在图15~17所示的例子中,首先断开接触点P2,使开关电路断开,然后断开另一接触点P1,由此来“确认”这一断开。
当卡撤出时,接触点P1与P2相继地依下述顺序重新确立,重新确立后一接触点P2再次促使开关电路接通,而指明撤出了不再在接触位置的卡C。
开关闸刀82的中央固定部84布置成能相对于绝缘支座上表面54的平面垂直地朝下向后运动,而分支B1与B2的形状使之能确保,当卡C存在且如图17具体所示的情形,所有的开关闸刀82都设置成从绝缘支座52的上部平面54垂直地向后运动,而得以防止卡C与开关闸刀82上的面对接触垫间有任何意外的短路事故。
图18~21所示的变型是图15~17所示通常接通型开关第一实施例的变型,它与前面参看图8~10所示和说明的属同一类型,这就是说开关闸刀82相对于横向对称平面P为非对称设计。如图19与21所示,较长的分支B2沿纵向于相关接触闸刀的自由接触端之上延伸,使得这两个部件间的对应接触点P2当卡C不在或存在时是永久性接触点。
另一方面,另一分支B1则与参看图15~17所述的具有相同的尺寸和相同的设计,这就是说它形成了这样的分支,当与相关的接触闸刀70的自由接触端76相结合,便可提供开关功能。
在两个接触闸刀70之间,亦即在它们两个自由连接端74之间通常接通的开关电路,当卡C的前横向边缘64同分支B1相关的接触闸刀70的自由接触端76接合时,便会断开,这种接合造成了自由端部78垂直地下弯,导致接触点P1消失。
当卡C撤出,接触点P1再次确立,开关电路也再次接通。
可以看到,在此变型中,前横向边缘64绝不与处在绝缘支座52的上表面54平面中的分支B2接合。
现在说明图22~24所示通常接通开关的最后一个变型。
如同图11~13所示通常断开型开关一变型例的情形,在此最后的变型中,涉及到采用只与连接器50的单一接触闸刀70的自由接触端76接合的开关闸刀82,来产生开关80。
正如以前所示的情形,开关闸刀82在通常情形亦即当卡不存在的情形,与相关的接触闸刀70的自由接触端76确立一接触点P1,此开关电路当卡不存在时断开。
上述开关电路此时在相关的接触闸刀70的连接端74与开关闸刀82的横向端的连接输出端100之间断开。
此单一的中央分支B1只与单个信号接触闸刀70相关。
当此开关断开时,通过插入卡C,用于形成开关80的相关接触闸刀70,在它第一次用作属于此开关电路常常是在把它用作信号接触闸刀之前的情形下,是可以再次用作信号接触闸刀的,卡的插入常使开关电路断开,在取下或撤出卡C时,也可按照相反的程序。
在通常接通型开关的构型中,于是可以相信能由“无效的”接触闸刀70来产生用于探测卡C存在性的开关功能,这就是说,可把接触闸刀通常用来连接到集成电路板的功能接触垫上,为了实现这种应用,例如可把用途相似电子电路用来连接到接地面上。
撇开依据本发明原理的开关80的结构是利用了全部相互一致的传统型接触闸刀这点不论,这种设计也使之能保持连接器的制造过程,特别是在将接触闸刀通过将其沿纵向插入绝缘支座进行装配时,即使是开关闸刀业已事先装配到绝缘支座的上表面内时也是如此,这些通过参看相应附图是易于理解到的。
要是接触闸刀70已在开关闸刀82装配之前装配好,为了装配开关闸刀82,对接触闸刀70以后就不再要求有任何其他操作。
自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按照本发明所做的闸刀型开关80的设计,是可以适用于不论依何种方向相对绝缘支座52来插入卡C的情形。

Claims (15)

1.用于连接接触型集成电路卡或智能卡(C)的电连接器(50),此卡包括的下部平表面(68)上设有接触垫,所述电连接器(50)为如下类型:
包括由近似平面的上表面(54)限定的绝缘支座(52),由此表面上竖立起一列接触端(76),每个接触端属于此绝缘支座承载的可弹性变形的接触闸刀(70)的自由端部(78),每个自由端部(78)在此卡来到各接触端(76)弹性地抵触到此卡的下表面(68)的面层部分,特别是抵触到接触垫时,即因此卡而弹性地向下变形;
各接触闸刀(70)具有用于连接的另一自由端(74);
具有用于探测卡(C)在接触位置存在性的电开关(80),此开关包括导电材料制的开关闸刀(82),后者固定于绝缘支座(52,54)上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分支(B1),此分支相对于属于导电材料制的可弹性变形闸刀(70)的自由端部(78)的上部(76)延伸,此可弹性变形闸刀由绝缘支座(52)支承且有自由连接端,开关闸刀(82)的第一分支(B1)取决于卡(C)是否存在于接触位置而能或不能与该上部(76)接合,用以在具有上部(76)的闸刀(70)的连接端(74)与开关闸刀(82)之间形成或断开,或是断开或形成开关电路,
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上部(76)的闸刀(70)与连接器(50)的接触闸刀(70)一致,且所述上部是所述闸刀(70)的接触端(76)。
2.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开关闸刀(82)具有第二分支(B2),它相对于此连接器另一接触闸刀(70)的接触端(76)延伸,以在与此开关闸刀(82,B1,B2)相关的两个接触闸刀(70)的连接端(76)之间形成或断开开关电路。
3.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此转换器的接触闸刀(70)的接触端(76)成对地沿纵向准直。
4.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关的接触闸刀(70)的接触端(76)属于一对沿纵向准直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关的接触闸刀(70)的接触端(76)不属于一对沿纵向准直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开关闸刀(82)的第二分支(B2)常与相关接触闸刀的接触端(76)作电接触,以在此两个部件(B2,76)间形成永久性的接触点(P2),而此开关闸刀的第一分支(B1)则能或不能与相关接触闸刀的接触端(76)接合,以便在这两个部件(B1,76)间形成或不形成另一电接触点(P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开关闸刀(82)具有至少一个自由连接端(100)。
8.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开关电路当卡(C)不在接触位置时断开,当卡(C)存在于接触位置时接通。
9.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开关闸刀(82)具有至少一个可动分支(B1),它当卡(C)在接触位置时弹性变形,得以同与此分支(B1)相关的接触闸刀(70)的接触端(76)形成电接触点。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开关电路在卡(C)不存在于该接触位置时接通,而当卡(C)在接触位置时断开。
11.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开关闸刀(82)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分支(B1),而相关接触闸刀(70)的接触端(76)当卡(C)不在接触位置时,便压抵此固定分支(B1),以便在这两个部件间形成电接触点(P1),但当卡(C)在接触位置时,则导致所述接触端(76)垂直下移,以使此接触端脱离开此开关闸刀(82)的固定分支(B1)。
12.如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开关闸刀(82)具有固定于连接器(50)中绝缘支座(52)的上表面(54,55)之上的安装部(84)。
13.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开关闸刀(82)具有板状的安装部(84),它垂直地压触到绝缘支座(52)上表面(54)的面对部分,在此绝缘支座上由通过热弯皱处理固定一安装与定位支柱的上部头,此支柱通过安装部(84)中的孔(86)。
14.如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触闸刀的各接触端是具有一上凸的拱形轮廓的端部。
15.如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卡(C)存在于接触位置时,整个开关闸刀垂直地处于绝缘支座(52)的上表面(54)的平面之下,以免在此卡(C)下表面上的接触垫与开关闸刀(82)的部件间会有任何短路危险。
CNB998111759A 1998-09-22 1999-09-16 包括探测卡存在的闸刀开关的用于智能卡的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831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9811788A FR2783637B1 (fr) 1998-09-22 1998-09-22 Connecteur electrique pour une carte a circuit integre comportant un commutateur a lame de detection de la presence d'une carte
FR98/11788 1998-09-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9268A true CN1319268A (zh) 2001-10-24
CN1138317C CN1138317C (zh) 2004-02-11

Family

ID=9530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1117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8317C (zh) 1998-09-22 1999-09-16 包括探测卡存在的闸刀开关的用于智能卡的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6358074B2 (zh)
EP (1) EP1116303B1 (zh)
JP (1) JP2002525827A (zh)
CN (1) CN1138317C (zh)
AT (1) ATE323331T1 (zh)
CA (1) CA2339215A1 (zh)
DE (1) DE69930860D1 (zh)
FR (1) FR2783637B1 (zh)
HK (1) HK1040325B (zh)
TW (1) TW451525B (zh)
WO (1) WO20000179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3950A (zh) * 2013-05-20 2014-12-03 Smk株式会社 卡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96763B1 (fr) * 1999-07-23 2002-02-01 Itt Mfg Enterprises Inc Connecteur electrique pour carte a circuit(s) integre(s) comportant un commutateur de verrou du couvercle porte carte
US6923378B2 (en) * 2000-12-22 2005-08-02 Digimarc Id Systems Identification card
US20030109159A1 (en) * 2001-12-11 2003-06-12 Atsushi Nishio Insertion detection switch, connection apparatus and connector apparatus
CA2470094C (en) 2001-12-18 2007-12-04 Digimarc Id Systems, Llc Multiple image security features for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ATE555911T1 (de) 2001-12-24 2012-05-15 L 1 Secure Credentialing Inc Verfahren zur vollfarb-markierung von id- dokumenten
AU2002364255A1 (en) 2001-12-24 2003-07-15 Digimarc Id Systems, Llc Covert variable information on id documen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US7728048B2 (en) 2002-12-20 2010-06-01 L-1 Secure Credentialing, Inc. Increas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host polymer used with laser engraving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AU2002364036A1 (en) 2001-12-24 2003-07-15 Digimarc Id Systems, Llc Laser etched security features for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CA2469956C (en) * 2001-12-24 2009-01-27 Digimarc Id Systems, Llc Contact smart cards having a document core, contactless smart cards including multi-layered structure, pet-based identification document,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US7694887B2 (en) 2001-12-24 2010-04-13 L-1 Secure Credentialing, Inc. Optically variable personalized indicia for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US7563695B2 (en) * 2002-03-27 2009-07-21 Gsi Group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gh-speed precise laser trimming and scan lens for use therein
US6951995B2 (en) * 2002-03-27 2005-10-04 Gsi Lumonics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gh-speed, precise micromachining an array of devices
WO2003088144A2 (en) 2002-04-09 2003-10-23 Digimarc Id Systems, Llc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printing identification cards and documents
US7824029B2 (en) 2002-05-10 2010-11-02 L-1 Secure Credentialing, Inc. Identification card printer-assembler for over the counter card issuing
FR2840459B1 (fr) * 2002-05-28 2004-07-16 Itt Mfg Enterprises Inc Connecteur electrique pour une carte a puce comportant un commutateur perfectionne
JP2004158242A (ja) * 2002-11-05 2004-06-03 Alps Electric Co Ltd 電子機器の電源供給装置
US7804982B2 (en) 2002-11-26 2010-09-28 L-1 Secure Credential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nd detecting fraud in image databases used with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TWI236633B (en) * 2003-04-03 2005-07-21 Egbon Electronics Ltd Memory card socket
EP1614064B1 (en) 2003-04-16 2010-12-08 L-1 Secure Credentialing, Inc. Three dimensional data storage
TW573818U (en) * 2003-06-17 2004-01-21 Molex Taiwan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TW575242U (en) * 2003-06-17 2004-02-01 Molex Taiwan Ltd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US7744002B2 (en) 2004-03-11 2010-06-29 L-1 Secure Credentialing, Inc. Tamper evident adhesive and identification document including same
US7546946B2 (en) * 2004-06-29 2009-06-16 Kanzaki Specialty Papers, Inc. Multifunction, direct thermal recording material
CN2736962Y (zh) * 2004-09-21 2005-10-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TWM280586U (en) * 2005-04-01 2005-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20070215575A1 (en) * 2006-03-15 2007-09-20 Bo Gu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gh-speed, precise, laser-based modification of one or more electrical elements
JP4898340B2 (ja) * 2006-08-03 2012-03-1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200972933Y (zh) * 2006-10-13 2007-11-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I351798B (en) * 2007-12-28 2011-11-01 Asustek Comp Inc Socket connectors with functions of plug detection
CN201252178Y (zh) * 2008-04-21 2009-06-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20160380386A1 (en) * 2015-06-25 2016-12-29 Intel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for electronic device coupling
TWI744799B (zh) * 2020-02-13 2021-11-01 映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同槽複接式閘刀連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18312C2 (de) * 1991-06-04 1995-03-09 Amphenol Tuchel Elect Kontaktsatz für eine Kontaktzonen aufweisende Karte
DE19521728B4 (de) * 1995-06-14 2004-03-11 Amphenol-Tuchel Electronics Gmbh Chipkartenleser mit einem Schiebeschalter
US6062889A (en) * 1997-01-13 2000-05-16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Module connector having a switching mechanism
GB2322723B (en) * 1997-02-26 2000-12-20 Whitaker Corp Card reader having a configurable switch
US6039599A (en) * 1997-06-30 2000-03-2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Switch for a card reader assembly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3950A (zh) * 2013-05-20 2014-12-03 Smk株式会社 卡连接器
CN104183950B (zh) * 2013-05-20 2018-02-02 Smk株式会社 卡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323331T1 (de) 2006-04-15
WO2000017964A1 (en) 2000-03-30
DE69930860D1 (de) 2006-05-24
CN1138317C (zh) 2004-02-11
FR2783637B1 (fr) 2000-10-20
CA2339215A1 (en) 2000-03-30
EP1116303B1 (en) 2006-04-12
US6358074B2 (en) 2002-03-19
EP1116303A1 (en) 2001-07-18
FR2783637A1 (fr) 2000-03-24
JP2002525827A (ja) 2002-08-13
HK1040325B (zh) 2004-07-09
HK1040325A1 (en) 2002-05-31
US20010027065A1 (en) 2001-10-04
US6485319B2 (en) 2002-11-26
US20020042230A1 (en) 2002-04-11
TW451525B (en) 2001-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317C (zh) 包括探测卡存在的闸刀开关的用于智能卡的电连接器
CN204243282U (zh) 电连接器
CN101779342B (zh) 具有分叉触头臂的连接器
US7601036B2 (en) Conductive contact for CPU socket connector
EP137793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high capacity memory card
CN1502145A (zh) 矩阵连接器
CN1221237A (zh) 用于连接智能卡的极薄电连接件
CN1818932A (zh) 存储卡适配器
CN1738114A (zh) Ic插座和ic插座组件
CN201323274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626090Y (zh) 双端口式电子卡连接器接头
CN104319520B (zh)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终端设备
CN104993263A (zh) 便于组装焊线的usb2.0 type-c连接器
CN111262063A (zh) 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制造方法以及端子料带结构
CN1124559C (zh) 连接电子存储器卡的带检测卡存在的一体化开关的电连接器
CN1118839C (zh) 装在连接件中用于检测智能卡是否存在的电开关
CN104241901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57158A (zh) 一种卡连接器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US722629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3233359U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204205120U (zh)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终端设备
CN2617056Y (zh) 电子卡与连接器结合的定位结构
CN208753643U (zh) 一种pcie连接器
CN100566034C (zh) 卡连接器
CN1480895A (zh) 把元件电连接到印制电路板的上表面上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