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4428C - 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4428C
CN1314428C CNB2004100217240A CN200410021724A CN1314428C CN 1314428 C CN1314428 C CN 1314428C CN B2004100217240 A CNB2004100217240 A CN B2004100217240A CN 200410021724 A CN200410021724 A CN 200410021724A CN 1314428 C CN1314428 C CN 131442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preparation
present
cou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217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57432A (zh
Inventor
陈仁德
张廷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ENDE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END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ENDE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END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217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14428C/zh
Publication of CN1557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7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442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442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是由麻黄、甘草、苦杏仁(炒)、法半夏、黄芩(酒蒸)、天南星(制)、紫苏子(炒)、薄荷、桔梗、浙贝母、桑白皮、陈皮、紫菀为原料制备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药物组合物有效成分含量高,降低服用量,同时选用麻黄碱作为指标性成分,使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安全,有效,稳定,可控,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物理化学性刺激及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只要积极治疗,大多患者可于短期内恢复,若失于治疗、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可演变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为慢性非特异性炎证,一般是在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降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过敏及遗传等内因基础上,加之长期吸烟、感染、气候寒冷等外因影响,而导致的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咯痰或伴喘息并反复发作为特征,病情进展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我国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约有90%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
在中医学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属于“咳嗽”、“喘证”等范畴,一般属于外感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属于“痰饮”、“咳嗽”及“喘证”等范畴,其急性发作者,多因正气不足,外邪入侵,引动伏痰壅肺,是其主要原因。二者均为临床常见,研制该病证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相同,多选用对症治疗的药物,对有细菌感染者可适当选用抗生素,但是由病毒感染及其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一般不宜使用抗生素。目前在治疗上述二病时,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危害十分严重。在对症药中,镇咳药会使痰液潴留而加重病情,咳喘痰多者不宜使用。复方桔梗片等药连续使用可发生耐受性和成瘾性,宜控制使用,不能轻易久服。止咳平喘与祛痰类的成药已有不少品种,但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证型较多,主要有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痰浊阻肺、痰热郁肺、表寒里热、肺脾气虚等。其中能主治表寒里热证的品种一直不多,常用者只有射麻口服液、咳宁片、降气定喘颗粒、珠贝定喘丸、镇咳宁胶囊等少数几种。而上述品种中,有的仅长于平喘,不长于止咳;有的长于清里热,不长于祛痰浊。对于风寒外束、痰热内蕴的咳嗽证,可供临床选择的中成药十分有限,而该症又较为常见,因此,上述药物的选择面较窄,手段比较单一。积极开发安全、有效,质量稳定而可控的中成药,可为临床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07册》第7页中收载的“千金止咳丸”,其原料为:麻黄、甘草、苦杏仁(炒)、法半夏、黄芩(酒蒸)、天南星(制)、紫苏子(炒)、薄荷、桔梗、浙贝母、桑白皮、陈皮、紫菀共13味药,系将全方13味药物直接“粉碎为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其工艺和剂型落后,不便于保存和服用,生物利用度不高,制剂的质量亦不能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以“千金止咳丸”的原料药为原料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药物组合物有效、质量稳定、可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步骤制备而成:
a、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
麻黄100~466份、甘草80~372份、炒苦杏仁50~234份、法半夏40~186份、酒蒸黄芩30~140份、制天南星30~140份、炒紫苏子30~140份、薄荷30~140份、桔梗30~140份、浙贝母30~140份、桑白皮30~140份、陈皮30~140份、紫菀20~94份;
b、将陈皮、薄荷用水蒸馏提取挥发油,滤过,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液、药渣备用;
c、将麻黄、法半夏、浙贝母分别用50%~70%乙醇提取,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清膏,清膏备用,药渣备用;
d、取甘草、炒苦杏仁、酒蒸黄芩、制天南星、炒紫苏子、桔梗、桑自皮、紫菀与b、c步骤所得的药渣,合并,加水煎煮,过滤,滤液与b步骤陈皮、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液合并,浓缩至清膏,与c步骤所得的清膏合并,干燥,制粒,加入挥发油,加入药学上常用的辅料,制成药学上常用的剂型。其中,挥发油的加入可直接喷入挥发油,也可以采用环糊精包合技术。
其中步骤a所述的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
麻黄283份、甘草226份、炒苦杏仁142份、法半夏113份、酒蒸黄芩85份、制天南星85份、炒紫苏子85份、薄荷85份、桔梗85份、浙贝母85份、桑白皮85份、陈皮85份、紫菀57份。
其中步骤c中用60%乙醇回流提取,pH值为5,回流提取周期短、效率高;
步骤d中制粒采用喷雾干燥、一步制粒联合制粒,是将清膏量的5/6干燥,干燥方法为喷雾干燥;1/6清膏为粘合剂。进一步地,步骤d中干燥采用喷雾干燥的条件是:清膏相对密度1.08~1.10(60℃),进液物料温度60±5℃,进液速度50~55ml/min,进风温度220±5℃,出风温度85±5℃,喷雾时药液保持在60±5℃,有利于进入干燥塔内的物料中的水分快速蒸发,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效率;同时药液温度升高,粘度降低,可防止药液粘结喷头。
步骤d所述的药剂是胶囊剂、片剂、散剂、丸剂、颗粒剂。
具体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以上十三味,陈皮、薄荷加8倍量水蒸馏提取挥发油6小时,收集挥发油,滤过,滤液、药渣备用。麻黄、法半夏、浙贝母分别用8倍量60%乙醇(用20%盐酸调pH=5)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300目),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清膏相对密度为1.06~1.08(60℃),备用;药渣备用。甘草、苦杏仁(炒)、黄芩(酒蒸)、天南星(制)、紫苏子(炒)、桔梗、桑白皮、紫菀与陈皮、薄荷提油后的药渣,麻黄、法半夏、浙贝母醇提后的药渣合并,加水煎煮3次,每次用12倍量水,提取1小时,趁热滤过,滤液与陈皮、薄荷提油后的药液合并,离心(20000转/分钟),离心液减压浓缩至清膏相对密度为1.12~1.16(60℃),与醇提清膏合并,搅拌均匀,取5/6量喷雾干燥{清膏相对密度1.08~1.10(60℃),进液物料温度60±5℃,进液速度50~55ml/min,进风温度220±5℃,出风温度85±5℃},得干燥浸膏粉,用剩余1/6量清膏做粘合剂,一步制粒{雾化压力0.25Mpa,物料温度55±5℃,进风温度80±5℃,出风温度50±5℃},整粒(22目),喷入挥发油,密闭12小时,与药学上常用的辅料混合,制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每制剂单位含麻黄碱,按盐酸麻黄碱计算不低于2.3mg。
由于麻黄为方中君药,其有效成分游离麻黄碱具有挥发性,而麻黄碱的盐酸盐无挥发性[1]。为此,为避免麻黄碱的挥发损失,将麻黄碱用盐酸转变为盐酸麻黄碱,以总生物碱含量(以盐酸麻黄碱计)为评价指标。
本方主治之证,外有风寒,内有痰热。此证可因风寒袭肺,肺气郁闭,津液失于输布,凝聚为痰。继之外邪入里或久郁化热,成为痰热内壅。尤多因于脾胃素有蕴热,化生痰热,或痰湿蕴久化热,复感风寒,而成此证。风寒袭肺,肺气失宣,故咳嗽新起或加重,且咳而声重、气急;风寒束表,腠理闭塞,则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痰热内盛,则见痰黄而粘稠等。治宜外散风寒,使肺气开宣;内化痰热,使肺金清肃下行,咳嗽咯痰诸症自然得除。
方中麻黄,性味辛、微苦而温,以升浮宣散为主之中,又略兼苦降之性。其发散风寒与止咳平喘的功效,能全面针对此证的病因病理。方中重用本品,作为君药。杏仁苦温,以止咳平喘为主要功效,麻黄性刚烈,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甘草能止咳,兼能祛痰,还略具平喘作用。此二药在方中用量亦较重,其与麻黄合用,有似《和剂局方》之三拗汤,取其散寒解表,止咳平喘之效,用以针对风寒外袭,肺气失宣之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气急等症,作为臣药。黄芩苦寒,长于泻肺火,退壮热,尤宜于肺热壅盛,清肃失司,咳嗽痰黄之证。桑白皮长于清泻肺热以平喘咳,对内兼痰热壅盛及外有表寒者,亦可选用。此二药主要用以清泻肺金之蕴热,使肺气清肃下降而利于咳喘缓解。法半夏、制天南星功能燥湿化痰,又兼止咳之力,宜于咳嗽而痰多之证。紫苏子下气祛痰,止咳平喘,桔梗以祛痰止咳、宣肺利咽为专功,为主治多种咳嗽痰多证的常用之药。陈皮能燥湿化痰,又可行气以理脾肺气机;不但可使已成之痰湿易于祛除,还能调畅脾肺使痰湿不易内生和停贮。浙贝母清热化痰,宜于外感而痰热壅盛之实证。紫菀长于祛痰,兼可下气止咳。此七药重在祛痰下气,以使肺窍通畅。薄荷祛风解表,清利咽喉,可协助全方外散表邪,内祛痰浊之效。以上十味药物,俱作佐药。方中甘草还能调和诸药,兼以为使。
由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原料药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止咳平喘,需制成吸收快、显效快的剂型。而原方剂型为水泛丸,以药材粉末入药,吸收慢,显效慢,且服用剂量大(一次服用原生药材3g,一日2次)。经实验研究,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出膏率为20%,因此可将其制成药学上常用的剂型。由于采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对有效物质进行了提取和除杂处理,提高了有效物质含量,除去部分杂质,降低了服用量(本发明药物胶囊剂服用方法为一日2次,一次4粒,每粒0.33g,每粒相当于原生药材1.5g);同时,成型工艺采用喷雾干燥、一步制粒联合制粒技术,改善了颗粒性状,提高了药物的溶出速率,满足了临床吸收快,显效快的用药要求,且选用君药中的麻黄碱作为指标性成分,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因此,通过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药物组合物,安全,有效,稳定,可控,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
麻黄283g、甘草226g、苦杏仁(炒)142g、法半夏113g、黄芩(酒蒸)85g、天南星(制)85g、紫苏子(炒)85g、薄荷85g、桔梗85g、浙贝母85g、桑白皮85g、陈皮85g、紫菀57g;
以上十三味,陈皮、薄荷加8倍量水蒸馏提取挥发油6小时,收集挥发油,滤过,滤液、药渣备用。麻黄、法半夏、浙贝母分别用8倍量60%乙醇(用20%盐酸调PH=5)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300目),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清膏相对密度为1.06~1.08(60℃),备用;药渣备用。甘草、苦杏仁(炒)、黄芩(酒蒸)、天南星(制)、紫苏子(炒)、桔梗、桑白皮、紫菀与陈皮、薄荷提油后的药渣,麻黄、法半夏、浙贝母醇提后的药渣合并,加水煎煮3次,每次用12倍量水,提取1小时,趁热滤过,滤液与陈皮、薄荷提油后的药液合并,离心(20000转/分钟),离心液减压浓缩至清膏相对密度为1.12~1.16(60℃),与醇提清膏合并,搅拌均匀,取5/6量喷雾干燥{清膏相对密度1.08~1.10(60℃),进液物料温度60±5℃,进液速度50~55ml/min,进风温度220±5℃,出风温度85±5℃},得干燥浸膏粉,用剩余1/6量清膏做粘合剂,一步制粒{雾化压力0.25Mpa,物料温度55±5℃,进风温度80±5℃,出风温度50±5℃},整粒(22目),喷入挥发油,密闭12小时,填充入胶囊,检查,分装,即得。
以上原辅料共制成胶囊1000粒。口服,一次4粒,每日2次。
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片剂的制备
麻黄466g、甘草80~372g、炒苦杏仁50~234g、法半夏40~186g、酒蒸黄芩30~140g、制天南星30~140g、炒紫苏子30~140g、薄荷30~140g、桔梗30~140g、浙贝母30~140g、桑白皮30~140g、陈皮30~140g、紫菀20~94g;
以上十三味,陈皮、薄荷加8倍量水蒸馏提取挥发油6小时,收集挥发油,滤过,滤液、药渣备用。麻黄、法半夏、浙贝母分别用8倍量60%乙醇(用20%盐酸调PH=5)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300目),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清膏相对密度为1.06~1.08(60℃),备用;药渣备用。甘草、苦杏仁(炒)、黄芩(酒蒸)、天南星(制)、紫苏子(炒)、桔梗、桑白皮、紫菀与陈皮、薄荷提油后的药渣,麻黄、法半夏、浙贝母醇提后的药渣合并,加水煎煮3次,每次用12倍量水,提取1小时,趁热滤过,滤液与陈皮、薄荷提油后的药液合并,离心(20000转/分钟),离心液减压浓缩至清膏相对密度为1.12~1.16(60℃),与醇提清膏合并,搅拌均匀,取5/6量喷雾干燥{清膏相对密度1.08~1.10(60℃),进液物料温度60±5℃,进液速度50~55ml/min,进风温度220±5℃,出风温度85±5℃},得干燥浸膏粉,用剩余1/6量清膏做粘合剂,一步制粒{雾化压力0.25Mpa,物料温度55±5℃,进风温度80±5℃,出风温度50±5℃},整粒(22目),喷入挥发油,密闭12小时,加入1%硬脂酸镁,片压,检查,分装,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控制
精密称取实施例1制备的本发明药物内容物约1.5g,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60分钟,放冷,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并定量转移至5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二000年版一部附录IVB)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1μl与2μl,供试品溶液2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20∶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80℃烘箱烘约20分钟,放冷,喷以茚三酮试液,置105℃烘至显色清晰。立即覆盖相同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二000年版一部附录IVB)进行扫描,波长:λS=510nm,λR=64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含麻黄按盐酸麻黄碱(C10H16NOCl)计算制剂单位不得少于2.3mg 。
通过控制制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而达到控制整个药物组合物质量的目的。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与原方丸剂比较
千金止咳丸采用将处方十三味药物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的工艺制成。全方入药,体积大,服用困难;药物成分被包裹在植物细胞内,起效慢,生物利用度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制备的胶囊剂针对处方中每味药物所含有效成分种类、性质,将方中十三味药物分为三条工艺路线,用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提高了处方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了无效物质含量,大大降低了服用量;采用喷雾干燥技术,改善了浸膏粉性状,缩短了干燥时间;颗粒成型采用沸腾制粒技术,使得颗粒色泽、溶化性、流动性等均较原丸剂剂型有所改善和提高;以提取物直接使用,显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与千金止咳丸比较见表。
      表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与千金止咳丸比较
  剂型   胶囊   水丸
  入药形式   提取浸膏   药材粉末
  崩解时限   16min   45min
  质量标准   建立五味药材薄层鉴别项建立君药含量测定项   无药材薄层鉴别项无含量测定项
  质量可控性   可控   不可控
  微生物限度   细菌数<1000个霉菌数<100个   细菌数<50000个霉菌数<500个
  显效速度   快   慢
可见:将千金止咳丸剂改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通过对组方原料提取方法的改变,与丸剂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以下通过具体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例1  本发明药物的药效学试验
一、试验目的:观察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对大鼠气管中插入的毛细玻璃管内排痰量的影响,对二氧化硫所致小鼠咳嗽潜伏期的影响,对氯化乙酰胆碱所致豚鼠哮喘的引喘潜伏期的影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腔注射所致小鼠死亡数的影响。
二、试验材料:
1)受试药物: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浸膏),棕褐色,2.1g生药/ml。四川省仁德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30508。临用前将浸膏用蒸馏水配制成0.24、0.12与0.06g生药/ml的混悬药液供小鼠试验给药用,配制成0.250、0.125与0.062g生药/ml的混悬药液供大鼠、豚鼠试验组药用。
2)原剂型对照药物:
千金止咳丸(药材粉),四川省仁德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30505。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0.25、0.24g生药/ml的混悬药液供试验用。
3)阳性对照药物:
氯化铵,500g/袋,自贡鸿鹤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21116。批准文号:川卫药准字(1984)第002907号。临用前用蒸馏水将其配制成0.06g/ml的药液供试验用。
磷酸可待因片,30mg/片,北京中顺制药厂,批号020303。批准文号:京卫药准字(1996)第115002号。临用前反复研磨后用蒸馏水将其配制成1.2mg/ml的混悬药液供试验用。
博利康尼(硫酸特布他林片),2.5mg/片,阿斯特拉(无锡)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203009c。批准文号:苏卫药准字(1985)第334301号。临用前反复研磨后用蒸馏水将其配制成0.156mg/ml的混悬药液供试验用。
阿莫西林胶囊,250mg/粒,中美合资昆明贝克诺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21021。批准文号:滇卫药准字(1995)第001550号。临用前反复研磨后用蒸馏水将其配制成16mg/ml的混悬药液供试验用。
4)试剂、仪器与其它物品
试剂:
乌拉坦,分析纯,500g/瓶,成都化学试剂厂,批号990212。
亚硫酸氢钠,分析纯,500g/瓶,上海试剂四厂,批号010512。
硫酸,分析纯,500ml/瓶,成都化学试剂厂,批号000917。
氯化乙酰胆碱,化学纯,1g/支,上海试剂三厂,批号011208。
营养肉汤,生物试剂,250g/瓶,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021015。称取本品22g,加入蒸馏水1000ml,加温溶解,分装,蒸气消毒器121℃,15分钟灭菌,4℃保存备用。
仪器:
自制小鼠二氧化硫引咳装置,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与硫酸制备二氧化硫,并可定量将其注入染毒瓶内。
402型超声雾化治疗器,上海四菱医疗器械厂生产。沪器监(准)字91第223001号。
自制4L染毒柜。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型,法国。
医用净化工作台,VJ-1450DA型,苏州净化设备厂。
隔水式电热培养箱,303S-1型,上海浦东莱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YXQG01型蒸气消毒器,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
Sartoriius电子天平,d=0.01mg,德国。
T1000型电子天平,d=0.1,美国双杰兄弟(集团)有限公司。
其它物品:
金黄色葡萄球菌102495株,临床新近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经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GPI鉴定,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提供。
毛细玻璃管,内径0.8mm,管长10cm,四川成都华西医科大学仪器厂提供。横断成约5cm长备用。
5)试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一级动物,由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川实动管质第99-30号。
白色豚鼠,一级动物,由四川省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养殖场提供,许可证:川实动管质第99-12号。
大、小鼠饲料为鼠颗粒料,豚鼠饲料为兔颗粒料,均由四川省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养殖场提供。
6)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X±SD表示,用t检验处理。
计数资料用校正X2法或简化直接概率法处理。
三、方法和结果:
1、大鼠毛细玻璃管排痰量法:大鼠72只,体重210~250g,按性别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分别为对照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4.0、2.0、1.0g生药/kg(相当于推荐临床试验60kg成人日用剂量的20、10、5倍)组,千金止咳丸4.0g生药/kg(相当于临床60kg成人日用剂量的20倍)组,氯化铵1.0g/kg(相当于原临床60kg成人最大日用剂量的33倍)组。禁食约10小时后,每只大鼠腹腔注射25%乌拉坦溶液,0.4ml/100g体重麻醉,仰位固定,纵向剪开颈中部皮肤,钝性剥离分离出气管,于甲状软骨下缘正中两软骨之间用眼科剪剪一T型切口,斜向下插入一根毛细玻璃管,使其插入端刚好接触气管底部表面,暴露部分用胶布适当固定,若管内充满痰液,则立即另换一根。记录给药前2小时的正常排痰量(即管内吸取的痰液长度)后,各组采用等容积不等浓度药液法一次性灌胃给予不同药液,给药容积为1.6ml/100g体重,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继续记录给药后2小时的排痰量。计算每只大鼠给药前后2小时内平均每小时的排痰量及排痰量变化值,各组每小时排痰量及排痰量变化值均数与标准差,比较每组给药前后每小时排痰量及给药后各组间每小时排痰量变化值差异的显著性。结果见表1。
表1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对大鼠气管中毛细玻璃管内排痰量的影响
  组别 剂量(g生药/kg×d) 动物数(只)           每小时排痰量(cm) 每小时排痰量变化值(cm)
给药前 给药后
  对照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千金止咳丸氯化铵   -4.0×12.0×11.0×14.0×11.0g/kg×1   121212121212   2.45±0.442.59±0.392.63±0.552.54±0.402.47±0.472.66±0.60   2.67±0.623.58±0.85ΔΔ3.37±0.78Δ2.84±0.623.14±0.62ΔΔ3.45±0.82Δ   0.22±0.540.99±0.61**0.74±0.51*0.30±0.390.67±0.47*0.79±0.70*
自身前后比较:ΔP<0.05,ΔΔP<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由表1可见,一次性灌胃给予大鼠4.0、2.0g生药/kg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后,其气管中毛细玻璃管内每小时排痰量均较给药前显著增加,且每小时排痰量变化值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剂量降低至1.0g生药/kg,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有增加大鼠排痰的作用。且与丸剂比较,服用相同剂量的原生药,由于提取工艺的改变,使药效学发挥了显著的差异,充分说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优越性。
2、小鼠二氧化硫引咳法
小鼠84只,体重18.2~21.7g,按性别随机分为6组,每组14只,雌雄各半。分别为对照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6.0、3.0、1.5g生药/kg(相当于推荐临床试验60kg成人日用剂量的30倍)组。采用等容积不等浓度药液法灌胃给予不同药液,给药容积为0.25ml/10g体重,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每日一次,连续给予三天。末次给药后约1小时,将小鼠逐只放入二氧化硫引咳装置末端的250ml三角烧瓶中,立即向内注入5ml二氧化硫,观察并记录每只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即注入二氧化硫至小鼠出现咳嗽的时间;每只小鼠测量完毕后,需将三角烧瓶内壁擦拭干净,再将瓶口朝下用清洁空气吹数遍。计算各组咳嗽潜伏期均数与标准差,比较各组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见表2。
表2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对二氧化硫引咳小鼠咳嗽潜伏期的影响
  组别   剂量(g生药/kg×d)   动物数(只)   咳嗽潜伏期(s)
  对照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千金止咳丸磷酸可待因片   -6.0×33.0×31.5×36.0×330mg/kg×3   141414141414   15.8±4.624.9±6.7***22.1±7.8*20.7±5.9*22.6±5.7**29.2±7.5***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由表2可见,预防性给予小鼠6.0、3.0与1.5g生药/kg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3天后,各给药剂量组咳嗽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明显延长,尤以6.0g生药/kg组的咳嗽潜伏期延长最为显著(***P<0.001),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对二氧化硫小鼠咳嗽反应与原丸剂相比,具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充分说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优越性。
3、豚鼠氯化乙酰胆碱引喘法
白色豚鼠一批,雌雄兼有,体重180~220g。将豚鼠逐只置于4L的染毒柜中,用402型超声雾化治疗器,雾量开至最大,按下开关,雾化的2%氯化乙酰胆碱溶液迅速导入染色柜内,喷雾时间为15秒,观察并记录豚鼠引喘潜伏期,即按下开关喷雾开始至豚鼠出现喘息性抽搐跌倒的时间。每只测量完毕后,需用清洁空气吹染毒柜数秒。选取潜伏期为32~77秒的豚鼠60只,按潜伏期分层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对照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4.0、2.0、1.0g生药/kg组,千金止咳丸4.0g生药/kg组,博利康尼2.5mg/kg(相当于临床60kg成人日用剂量的20倍)组。采用等容积不等浓度药液法灌胃给予不同药液,给药容积为1.6ml/100g体重,对照组豚鼠灌胃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每日一次,连续给予三天。末次给药后约1小时,同法引喘并观察记录豚鼠的引喘潜伏期。计算各组给药后引喘潜伏期均数与标准差,比较各组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见表3:
表3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对氯化乙酰胆碱所致豚鼠哮喘潜伏期的影响
  组别   剂量(g生药/kg×d)   动物数(只)                引喘潜伏期(s)
  给药前   给药后
  对照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千金止咳丸博利康尼   -4.0×32.0×31.0×34.0×32.5mg/kg×3   101010101010   51.4±10.552.4±12.351.6±10.451.4±10.852.3±13.051.0±11.2   54.5±9.771.9±15.7**66.8±13.1*63.7±14.465.7±12.5*90.8±16.1***
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由表3可见,以不同剂量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预防性给予豚鼠3天后,4.0、2.0g生药/kg组的引喘潜伏期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尤以4.0g生药/kg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1.0g生药/kg组的引喘潜伏期虽有延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对氯化乙酰胆碱诱发的豚鼠哮喘与原丸剂比较,在服用相同剂量的原生药时,平喘作用具有显著差异,充分说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优越性。
4、小鼠体内抗菌法
小鼠120只,体重18.0~21.0g,按性别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对照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6.0、3.0、1.5g生药/kg组,千金止咳丸6.0g生药/kg组,阿莫西林胶囊400mg/kg(相当于临床60kg成人一般日用剂量的16倍)组。采用等容积不等浓度药液法灌胃给予不同药液,给药容积为0.25ml/10g体重,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每日一次,连续给予五天。第五天于感染菌液前后2小时各组按每日给药量的1/2分别给予一次。根据预试验结果,用经16小时培养的以无菌营养肉汤作1∶1稀释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小鼠按0.5ml/只进行右下腹部(皮肤已消毒)腹腔注射造成感染,记录感染后一周内死亡动物数,比较各组间死亡动物数差异的显著性,计算各组存活保护率(%),结果见表4:
表4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腔注射感染小鼠死亡数的影响
组别   剂量(g生药/kg×d)   动物数(只)   死亡动物数(只)   与对照组比较   存活保护率(%)
  对照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千金止咳丸阿莫西林胶囊   -6.0×530×51.5×56.0×5400mg/kg×5   202020202020   19101317127 P<0.01P<0.05P>0.05P<0.05P<0.01   55035154065
由表4可见,以各剂量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给药5天,6.0、3.0g生药/kg组小鼠死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尤以6.0g生药/kg组具有更显著差异,而1.5g生药/kg组小鼠死亡数虽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模型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与原丸剂比较,在使用相同剂量的原生药的条件下,具有差异,说明本发明药物的优越性。
四、试验结论: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4.0、2.0g生药/kg可以明显增加大鼠气管中插入的毛细玻璃管内的排痰量;6.0、3.0、1.5g生药/kg能够显著延长二氧化硫所致小鼠咳嗽潜伏期;4.0、2.0g生药/kg可以显著延长氯化乙酰胆碱所致豚鼠哮喘的引喘潜伏期;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6.0、3.0g生药/kg还能够明显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腔注射感染小鼠的死亡数。本发明药物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及一定的体内抑菌作用。
通过上述药效学试验说明,将原剂型(丸剂)改成其它剂型(包括丸剂)并非是同一水平的不断重复,以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基础,制备的药剂克服的原剂型的缺陷,且通过药效学试验证明与原丸剂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充分说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是可行的,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并非是显而易见,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药物组合物。
参考文献:
【1】肖崇厚主编,中药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1.

Claims (4)

1、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步骤制备而成:
a、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
麻黄283份、甘草226份、炒苦杏仁142份、法半夏113份、酒蒸黄芩85份、制天南星85份、炒紫苏子85份、薄荷85份、桔梗85份、浙贝母85份、桑白皮85份、陈皮85份、紫菀57份;
b、将陈皮、薄荷用水蒸馏提取挥发油,滤过,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液、药渣备用;
c、将麻黄、法半夏、浙贝母分别用50%~70%v/v乙醇提取,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清膏,清膏备用,药渣备用;
d、取甘草、炒苦杏仁、酒蒸黄芩、制天南星、炒紫苏子、桔梗、桑白皮、紫菀与b、c步骤所得的药渣,合并,加水煎煮,过滤,滤液与b步骤陈皮、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液合并,浓缩至清膏,与c步骤所得的清膏合并,干燥,制粒,加入挥发油,加入药学上常用的辅料,制成药学上常用的剂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用60%v/v乙醇回流提取,pH值为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的药剂是胶囊剂、片剂、散剂、丸剂或颗粒剂。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药物组合物。
CNB2004100217240A 2004-02-02 2004-02-02 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442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217240A CN1314428C (zh) 2004-02-02 2004-02-02 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217240A CN1314428C (zh) 2004-02-02 2004-02-02 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7432A CN1557432A (zh) 2004-12-29
CN1314428C true CN1314428C (zh) 2007-05-09

Family

ID=34352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2172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4428C (zh) 2004-02-02 2004-02-02 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1442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5268C (zh) * 2005-07-18 2008-09-03 雷广前 治疗气管炎、肺气肿咳喘的药酒
SG177414A1 (en) * 2009-06-30 2012-02-28 Hebei Yiling Medicine Res Inst Co Lt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ephedrae herba for treating bronchiti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MY172035A (en) * 2009-06-30 2019-11-12 Hebei Yiling Medicine Res Institute Co Ltd A medicinal composi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ti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CN103869041B (zh) * 2012-12-08 2016-08-24 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止咳口服药物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03550705B (zh) * 2013-10-31 2016-04-27 青岛绿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治疗犬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1140A (zh) * 2013-12-31 2014-04-16 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1353A (zh) * 2014-07-30 2016-02-10 陈立云 一种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复方
CN105998481A (zh) * 2016-06-20 2016-10-1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镇咳祛痰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7240A (zh) * 2000-08-04 2002-02-27 王晓华 一种治疗小儿喘病的中药
CN1365688A (zh) * 2001-01-15 2002-08-28 杨孟君 纳米儿童清肺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7240A (zh) * 2000-08-04 2002-02-27 王晓华 一种治疗小儿喘病的中药
CN1365688A (zh) * 2001-01-15 2002-08-28 杨孟君 纳米儿童清肺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7432A (zh) 2004-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88435B (zh) 一种抗冠状病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在治疗炎症中的用途
CN1857343A (zh) 一种防治病毒性感冒及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70657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210047C (zh) 治疗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314428C (zh) 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2587602B (zh)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87595B (zh) 一种清热解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93903C (zh) 一种止喘灵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KR20120039688A (ko) 기관지 천식 치료용 의약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775254A (zh) 一种治疗耳聋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6920A (zh) 一种抗pm2.5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634479A (zh) 一种治疗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5832848A (zh) 一种用于禽类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方及制备方法
CN1073439C (zh) 一种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3751244B (zh) 一种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82898B (zh) 一种镇咳止痰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814188A (zh) 维c银翘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9562A (zh) 一种蒲地蓝消炎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CN1350868A (zh) 一种防治外感风热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615923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579461A (zh) 一种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48709C (zh) 用于戒毒抗复吸的中药制剂
CN1541652A (zh)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88617B (zh) 一种化痰止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45204C (zh) 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2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