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0247C - 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0247C
CN1310247C CNB028032594A CN02803259A CN1310247C CN 1310247 C CN1310247 C CN 1310247C CN B028032594 A CNB028032594 A CN B028032594A CN 02803259 A CN02803259 A CN 02803259A CN 1310247 C CN1310247 C CN 131024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ntrol
optical disc
disc apparatus
regene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032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78277A (zh
Inventor
紫原哲也
苅田吉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78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8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02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024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45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盘装置,是对包含多个具有形成有2个以上的具有规定的长度的相同标记或凹坑的标题区域、和用来记录用户信息的数据区域的扇区的光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向所述光盘上照射光,接受反射光并输出信号的光头;根据光头的输出产生RF再生信号的再生部;根据RF再生信号产生2值化再生信号的2值化部;产生时钟信号的时钟产生部;控制所述时钟产生部,使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的信道时钟的相位与所述时钟信号的相位一致的相位控制部;控制所述时钟产生部,使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的信道时钟的频率与所述时钟信号的频率一致的频率控制部;用来检测含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的、所述标记或凹坑所表示的信息的第1信息检测部;以及根据所述第1信息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所述频率控制部停止对所述时钟产生部的控制的控制切换部。

Description

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光束光学性地向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或从信息记录媒体再生数据的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盘等的信息记录媒体上进行数据记录及/或再生的光盘装置,一般地说,具备:用来使信息记录媒体以规定的转速进行旋转的旋转控制部;用来使要向信息记录媒体照射的光束变成为规定的聚束状态的聚焦控制部;以及用来使光束正确地扫描信息记录媒体上边的光道的跟踪控制部。
图1的框图示出了现有的光盘装置的一个例子。在现有的光盘装置中,光头2,边使激光聚束边向光盘1上照射,并从光盘接受反射光。前置放大器3,根据光头2的输出,产生RF再生信号和伺服信号。聚焦控制部8进行控制,使得激光的聚束状态变成为规定的状态,跟踪控制部7进行控制,使得光束可以扫描信息光道。通常,聚焦控制部8和跟踪控制部7,可以作为根据数字信号处理进行控制的控制部9而构成。边进行这些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边从光盘再生数据,或边向光盘记录数据。
在光盘装置所使用的信息记录媒体中,就象DVD-RAM(数字视盘-随机读写存储器)盘等那样,具有其构成为以标题区域和数据区域构成的扇区为单位块,进行数据写入的记录媒体。如图2所示,一个扇区,包括标题区域308和数据区域309。在标题区域308的开头和末尾分别设置记录有表示标题区域的开始的信息的AS300,和表示标题区域308的结束的AE304。被AS300和AE304夹在中间的区域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前半部分中,按照光束进行扫描的方向顺序设置有:记录有单一图形的VFO301、表示在其后边记录有地址信息的AM302、和记录有地址信息的ID303。此外,在后半部分中,则设置有:记录有与前半部分相同的信息的VFO301’、AM302’和ID303’。在数据区域309中,设置有:记录有与VF301相同数据的VFO301”、表示在其后边记录有用户数据的DS305、记录有用户数据的DATA306及表示数据区域的结束的DE307。
VFO301及301’,是具有规定的长度,在凹部或凸部上形成的凹坑或标记。表示与凹坑或标记的长度对应的单一的信息。光盘装置,根据记录在VFO301和301’上的信息产生同步时钟,并根据所产生同步时钟,调整在接在其后边的信息的读入或写入的时刻。
图3的上部,模式性地示出了光盘上的标题区域和数据区域的构造。数据区域400和402被配置在光道A的中心上。此外,数据区域401和403则被配置在与光道A相邻的光道B的中心上。相对于此,表示标题区域的信息的凹坑405、405’,被配置为对于光道A偏移1/2光道的量。如图3所示,例如,表示标题区域的前半的信息的凹坑405,对于光道A,以在图中向下侧偏移的状态进行配置,表示后半的信息的凹坑405’,则对于光道A,在图中向上侧偏移的状态进行配置。在标题区域中,在凹坑以外的区域上,配置被加工成镜面的反射镜部404、404’。
在图3的下部,示出了扫描光道A的情况下的RF再生信号406的强度。如图所示,在标题区域中,由于对于光道A的中心,在单侧配置有反射镜部404或404’,所以从光盘反射的光的光量将会增加。因此,从标题区域得到的RF再生信号,与从数据区域得到的RF再生信号比起来强度强,且已整体地进行了偏移。
为了使这样的再生信号2值化,在使RF再生信号通过高通滤波器(以下,叫做HPF)时,采用在标题区域的开头处短时间地提高HPF的截止频率的办法,吸收标题区域再生信号的DC(直流)电平,从而使标题区域和数据区域的DC电平一致。把这叫做一条线化。图4示出了为此目的所使用的一条线化电路的一个例子。一条线化电路4,包括构成HPF的电容器501和电阻502,和用来使HPF的截止频率变化的短路开关503。当使短路开关503变成为ON时,就可以吸收DC成分。一般地说,在由晶体管等构成的开关中,都会存在合上开关时的ON电阻。因此,短路开关503的截止频率是有限的。
设置有从一条线化电路4接受再生信号,检测再生信号的强度的偏移检测电路30。如上所述,从标题区域得到的再生信号,与从数据区域得到的再生信号比,已产生了偏移。偏移检测电路30,检测出在再生信号中,已偏移的部分的上升边,向短路开关503输出用来使短路开关503变成为ON的短路信号。
图5模式性地示出了在光盘装置的各个部分中的再生信号。RF再生信号600,包括数据区域606、606’和标题区域的VFO603和ID604,603和ID604的信号已产生了偏移。光盘装置,当检测出FR再生信号的大小,检测出标题区域的VFO603时,偏移检测电路30就输出短路信号601。这样,图4所示的短路开关503将变成为ON状态,HPF500的截止频率增高。
其结果是,如图5所示,通过HPF的RF再生信号602的VFO部603和记录有地址信息的ID部604的DC电平被移到参考电压(短路电压)。短路信号601被最佳化为有足够的输出期间而用于一条线化。在这之后,即便不再输出短路信号601,但由于DC电平已被吸收,故标题区域的RF再生信号600也会成为一条线化的状态。
如图1所示,像这样地被一条线化后的信号,可借助于波形均衡电路5进行波形均衡,向2值化电路10输入。2值化电路10的切割电平,由跟踪再生信号的平均电平的切割电平控制电路产生。2值化再生信号,被输入往频率控制部16和相位控制部15。频率控制部16,检测已预先记录在再生信号中的周期较长的信号,来确定再生信号的频率。在所检测到的频率比所希望的频率高的情况下,就输出负的脉冲。在所检测到的频率比所希望的频率低的情况下,就输出正的脉冲。该正或负的脉冲,被送往低通滤波器(以下,叫做LPF)14,并在LPF14中被平均化之后,转换为电压。与该电压相对应地,由时钟产生部12产生用于再生再生信号的同步时钟信号。
另一方面,相位控制电路15,对经2值化后的数据与由时钟产生部12产生的同步时钟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在该相位超前的情况下,就输出正脉冲,在滞后的情况下就输出负脉冲。该正或负的脉冲信号,与频率控制部的输出相同被送往LPF14,转换为电压。这样,通过频率控制部16和相位控制部15就产生了与再生信号同步的(相位一致的)同步时钟信号。向译码电路13输入该同步时钟信号和2值化信号,并根据同步时钟,锁存再生数据和再生信号,这样,数字数据就被解调。
在这种进行频率和相位控制的光盘装置中,为了在可进行相位控制的范围内能快速地产生同步时钟信号,频率控制部16的输出级的增益较大。因此,当向LPF14输入频率控制部16的输出时,该信号就有可能对相位控制部15变成为干扰因素,增加再生信号的晃动。
为了避免这种缺点,就像在特开2000-285605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在再生标题区域的地址信息和数据区域的用户数据时,理想的是仅仅用相位控制使之产生同步时钟信号。因此,在图1所示的光盘装置中,在偏移检测电路30中检测出再生信号中的已偏移的部分的上升边,通过控制切换部20,使频率控制部16不动作(图5)。这是因为再生信号的偏移的上升边,表示标题区域的VFO部的开始的缘故。
但是,在这样的现有的光盘装置中,由于VFO部的开始的检测是根据信号的强度变化而进行的,所以当在光盘中产生了损伤,或跟踪控制不稳定的情况下,再生信号的强度会产生变化,而偏移检测电路30就有可能将这种强度变化检测出来。在该情况下,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在不应当解除频率控制的时期内就使频率控制部16不动作,因而不能正确地进行再生信号的同步。
此外,在再生信号中,标题区域对数据区域的信号电平的偏移,并非恒定,因于代码间干扰等也会使再生信号的用标记长度或凹坑长度所表示的信号的振幅产生变化。因此,当标题区域的偏移电平相对于用来检测偏移的阈值错位时,也会产生不能对标题区域进行检测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频率控制部就不会变成为非动作状态,从而使表示标题区域的地址信息或用户数据区域的信息的信号的品质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可靠地检测光盘的信息,仅仅用相位控制就可以再生光盘的信息的光盘装置和光盘装置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对光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该光盘包含多个具有形成有2个以上的具有规定的长度的相同标记或凹坑的标题区域、和用来记录用户信息的数据区域的扇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盘装置具备:向所述光盘上照射光,接受反射光并输出信号的光头;根据光头的输出产生RF再生信号的的再生部;根据RF再生信号产生2值化再生信号的2值化部;产生时钟信号的时钟产生部;控制所述时钟产生部,使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的信道时钟的相位与所述时钟信号的相位一致的相位控制部;控制所述时钟产生部,使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的信道时钟的频率与所述时钟信号的频率一致的频率控制部;用来检测含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的、所述标题区域中具有规定的长度的2个以上相同的标记或凹坑所表示的信息的第1信息检测部;以及根据所述第1信息检测部检测到具有规定的长度的2个以上相同的标记或凹坑,使所述频率控制部停止对所述时钟产生部的控制的控制切换部。
在某一优选实施例中,光盘装置,还具备:用来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检测出与对应于所述规定长度的2倍长度的标记或凹坑所表示的信息的周期相一致的信息的第2信息检测部,所述控制切换部,根据所述第1信息检测部或所述第2信息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所述频率控制部停止对所述时钟产生部的控制。
在某一优选实施例中,光盘装置,还具备:用来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检测出与所述标记或凹坑的周期的整数倍的周期相一致的信息的第3信息检测部,所述控制切换部,根据所述第1信息检测部或所述第3信息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所述频率控制部停止对所述时钟产生部的控制。
在某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信息是2进制数据。此外,上述标记或凹坑,是设置在标题区域上的VFO部。
在某一优选实施例中,光盘装置,还具备:对在所述2值化部中用来从RF再生信号中得到2值化再生信号的切割电平进行控制的切割电平控制部,在所述第1、第2或第3信息检测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所述切割电平,在所述第1、第2或第3信息检测部能够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控制切换部下达指令使得所述频率控制部不对所述时钟产生部进行控制。
在某一优选实施例中,光盘装置,还具备:用在高频区域中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的增益特性,对所述RF再生信号进行放大的波形均衡部;和,控制所述增益特性的增益特性控制部,在所述第1、第2或第3信息检测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所述切割电平,而在所述第1、第2或第3信息检测部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控制切换部下达指令使得所述频率控制部不对所述时钟产生部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光盘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对光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光盘装置,所述光盘包含多个具有形成有2个以上的具有规定的长度的相同标记或凹坑的标题区域、和用来记录用户信息的数据区域的扇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向所述光盘照射光,根据反射光产生2值化再生信号的步骤(A);通过所述时钟信号的相位控制和频率控制,产生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的信道时钟的相位和频率同步的时钟信号的步骤(B);以及在检测出含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的、所述标题区域中具有规定的长度的2个以上相同的标记或凹坑所表示的信息的情况下,停止所述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的步骤(C1)。
在某一优选实施例中,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检测出与所述标记或凹坑的周期的整数倍的周期相一致的信息的情况下,停止所述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的步骤(C2)。
在某一优选实施例中,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检测出与所述标记或凹坑的周期的整数倍的标记或凹坑对应的信息的情况下,停止所述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的步骤(C3)。
在某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信息是2进制数据。此外,上述标记或凹坑,是VFO部。
在某一优选实施例中,步骤(A)包括:根据所述反射光产生RF再生信号的步骤(a1);和用规定的切割电平由所述RF再生信号产生2值化再生信号的步骤(a2),还包括:在步骤(C1)、(C2)或(C3)中,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在步骤(a3)中使用的切割电平,而在所述第1、第2或第3信息检测部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停止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的步骤(D1)。
在某一优选实施例中,步骤(A)包括:根据所述反射光产生RF再生信号的步骤(a1);用在高频区域中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的增益特性,对所述RF再生信号进行放大的步骤(a3);以及用规定的切割电平从所述经放大后的RF再生信号产生2值化再生信号的步骤(a4),还包括:在步骤(C1)、(C2)或(C3)中,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在步骤(a3)中使用的增益特性,而在所述第1、第2或第3信息检测部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停止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的步骤(D2)。
在某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C1)、(C2)、(C3)、(D1)、或(D2)中,当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停止,并且变得无法检测出含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的地址信息时,就执行步骤(B)和步骤(C1)、(C2)或(C3)中的任一个。
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记录有用来使计算机执行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中规定的各个步骤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用来说明现有的光盘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的模式图示出了要在光盘上记录或形成的信息的配置。
图3的模式图示出了光盘的信息记录面的构造的一部分。
图4的电路图示出了一条线化电路的一个例子。
图5是从前置放大器输出的再生信号和从一条线化电路输出的再生信号的时序图。
图6的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实施例1。
图7的框图示出了信息检测部的构成。
图8是用来说明图形比较部中的比较的模式图。
图9的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实施例2。
图10的模式图示出了构成VFO部的单一信号的凹坑和从凹坑得到的再生信号和2值化信号。
图11是用来说明图形比较部中的比较的模式图。
图12的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实施例3。
图13是说明对切割电平进行修正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4的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实施例4。
图15示出了波形均衡电路的增益特性。
图16示出了不同的振幅的再生信号与它们的2值化再生信号之间的关系。
图17是用来说明对增益特性进行修正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6的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实施例1。
图6所示的光盘装置,具备:使作为信息记录媒体的光盘旋转的电机等的旋转装置50;使光束聚束到光盘1上进行照射,接受反射光的光头2;与再生部对应的前置放大器3;用来扫描所希望的光道的跟踪控制部7;使得光束的聚束状态恒定地成为规定的状态那样地进行控制的聚焦控制部8。前置放大器3,接受以反射光为依据的光头2的输出,产生RF再生信号和伺服信号。
RF再生信号,为了使标题区域的信号一条线化,被输入一条线化电路4。这样,标题区域和数据区域的信号的振幅的中心电平就将一致。一条线化电路4的输出,被输入往波形均衡电路5,经波形均衡的再生信号在2值化电路10值被2值化,成为具有脉冲波形的2值化再生信号。
光盘装置,还具备用来产生同步时钟信号的时钟产生部12,和比较同步时钟信号和2值化再生信号之间的相位的相位比较器11。相位控制部15,产生与相位比较器11的输出对应的相位误差信号。相位误差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LPF)14,作为控制电压向时钟产生部12输入。
此外,2值化再生信号还被输入往频率控制部16。另一方面,在时钟产生部12中产生的同步时钟信号用分频电路22进行分频。用频率控制部16比较被分频电路22分频后的时钟信号和2值化信号中的周期较长的信号的频率,检测出频率误差。所检测出的结果经LPF14作为控制信号被输入往时钟产生部12。相位控制部15和频率控制部16的输出,可以是例如,电荷泵电流输出和脉冲电压输出等中的任一种,只要在LPF14中可以变换成控制时钟产生部12的信息,不论什么形式都可以。
通过这样的构成,产生与2值化再生信号同步的时钟信号,在译码电路13中,用同步时钟信号和2值化再生信号,对数字数据进行解调。译码电路13的输出,被送往误差校正电路(未画出来),然后,变成为光盘装置的再生数据。
其次,对使用频率控制部16和相位控制部15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在把光盘1装填到光盘装置内,再生已记录在光盘1中的信息的情况下,为了产生与再生信号同步的同步时钟信号,用所产生的同步时钟信号解调数字数据,首先,同时进行相位控制和频率控制。为此光盘装置要具备控制切换部20,对控制切换部20进行控制使开关17变成为ON,通过LPF14向时钟产生部12输入频率控制部16的输出。时钟产生部12的输出,通过分频电路22被输入往频率控制部16。此外,2值化再生信号也被输入往频率控制部16。这样,就构成了控制频率的环路。
另一方面,2值化再生信号也向相位比较器11输入,由相位比较器11、相位控制部15、LPF14和时钟产生部12构成控制相位的环路。用这些环路就可以同时进行相位控制和频率控制,使从时钟产生部12输出的时钟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与2值化再生信号一致。这样,就可以从2值化再生信号正确地得到再生数据。
如上所述,当可以使同步时钟信号和2值化再生信号之间的相位和频率一致时,就停止频率控制,仅仅用相位控制产生同步时钟信号。为此,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具备信息检测部18,在信息检测部18中,检测出作为光盘的标题区域的VFO部而形成的凹坑或标记所表示的信息。然后,当在再生信号中检测出表示VFO部的信息时,向控制切换部21输出控制信号,切断进行频率控制的环路,而进行仅仅由相位控制部16进行的相位控制。
图7示出了信息检测部18的一个例子。在信息检测部18中,用D触发电路702和异或电路(EXOR)703,把2值化再生信号700作为2进制数据存放在移位寄存器704内。另一方面,已预先把要进行检测的VFO部的由2进制数据形成的检测图形存放到检测图形移位寄存器708内,在同步时钟信号701产生的锁存时刻,用图形比较部705,对检测图形和已存放在移位寄存器704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比较。
在作为已存放在移位寄存器704内的信息的2进制数据和作为检测图形移位寄存器708中的信息的2进制数据一致的情况下,就结束后级的计数器706的计数。图8示出了用图形比较部705进行比较的信息的一个例子。VFO部例如可以用具有4T的长度的凹坑形成。通常,要在具有4T的长度的凹坑中设置具有4T的长度的间隔(非凹坑)。这时,VFO部的凹坑所表示的信息,若用2进制数据表示则为100010001。如图8所示,该图形已被存放于检测图形移位寄存器708内。
另一方面,在2值化再生信号中含有用4T标记和4T间隔构成的信息的情况下,在某一时刻处就把表示100010001的信息存放到移位寄存器704内。这时,在图形比较部705中,就可以采用对每一个凹坑进行“异或”运算的办法比较2个信息。在2个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就从图形比较部705输出表示一致的信号,并用计数器706对该输出计数。这样,结束对表示VFO部的信息的检测。此外,为了判断由凹坑形成的VFO部是否连续,在用来设定规定图形的检测个数的检测个数设定寄存器707内设定规定的检测个数,用比较器709,对已对图形比较部705的输出进行了计数的计数器706和连续检测个数进行比较。在连续图形检测个数超过了规定的值的情况下,就判断为是VFO部。如图6所示,由该比较器709的输出,使控制切换部20动作,使开关17变成为OFF。这样,使频率控制部16停止对时钟产生部12的控制。由于时钟产生部12继续受到相位控制部的相位控制,故2值化再生信号可以仅仅借助于相位控制与时钟信号同步。
以后,只要可以仅仅借助于相位控制产生同步时钟信号,正确地取得含于再生信号中的地址信息,就停止频率控制,仅仅用相位控制产生同步时钟信号。
当仅受到相位控制而产生的同步时钟信号的频率偏离再生信号的频率,造成不能正确地取得再生信号中的地址信息时,就通过控制切换部21使开关17变成为ON。这样,就可以用频率控制和相位控制产生与2值化再生信号的相位一致的同步时钟信号。
如果变成为可以正确地取得再生信号中的地址信息,就在信息检测部18中再次检测VFO部的信息,并根据检测结果使频率控制停止。
这样的步骤,既可以通过使用电子零件等的电路硬件性地实现,也可以借助于构成控制切换部21的微型计算机或其它的主计算机执行。在用微型计算机或主计算机执行的情况下,要把用来执行上述步骤的计算机可读取的程序(固件)存放在EEPROM或RAM等的信息记录媒体等内。
如上所述,倘采用本实施例,则要检测设置在光盘的标题上VFP部的信息。因此,可以可靠地仅仅检测VFO部而不存在误把在光盘上产生的损伤检测为VFO部的开始的隐患。因此,就可以作成为正确地检测VFO部的信息而不进行频率控制。结果是可以确保再生信号的品质,而使得相位控制不会因频率控制而受到坏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图形比较部705,是对存放在移位寄存器704中的信息和存放在检测图形移位寄存器708中的信息每一位都进行比较,判断2个信息是否完全一致的。通过这样,识别在再生信号中含有的VFO部中的信息。但是,也可以不比较所有的位。例如,在图8所示的图形检测部705中,也可以判断bit0、bit4和bit8的数据是否与存放在移位寄存器704中的信息和存放在检测图形移位寄存器708中的信息一致,而在图形比较部705中不比较要存放在bit1到3和bit5到7中的数据。因为由在光盘中产生的损伤等产生的信号不可能与VFO部的凹坑所表示的信息的周期一致,此外,这样的一致在2次以上反复产生的可能性更少。即,信息检测部18,也可以检测与光盘的标题区域的VFO部所表示的信息的周期一致的信息。即便是像这样的构成,也可以大体上可靠地检测VFO部,而误把在光盘上产生的损伤检测为是VFO部的开始的可能性非常小。
实施例2
图9的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实施例2。图9所示的光盘装置,在具备第1信息检测部18和第2信息检测部19这一点上与实施例1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那些与实施例1同一构成要素赋予了同一参考标号。
第1信息检测部18的构成与实施例1是相同的。第2信息检测部19,从2值化再生信号中检测出与作为光盘的标题区域的VFO部而形成的凹坑的2倍的长度的凹坑所表示的信息的周期一致的信息。此外,在第1信息检测部18中,在检测出表示含于2值化再生信号中的VFO的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切换部21就使开关17变成为OFF状态,使得仅仅进行相位控制。以下,详细地说明第2信息检测部19。
图10模式性地示出了由在VFO部上形成的凹坑所产生的RF再生信号产生的2值化再生信号。在作为VFO部而形成的凹坑900具有例如4T的长度的情况下,由凹坑900所产生的、且要输入往2值化电路10的RF再生信号905,具备图10所示的那样的波形。如在图10的上部所示的那样,当在切割电平901所表示的正确的位置上,对该RF再生信号905进行切割、进行2值化时,所得到的2值化再生信号902,具有正确地具有4T标记和4T间隔的脉冲波形。
但是,如图10的下部所示,RF再生信号的DC电平变动等的结果,切割电平从用虚线906表示的正确的位置偏移开来,向用实线903表示的位置漂移的情况下,上升边就向前方漂移,下降边则向后方漂移。这样得到的2值化再生信号904,变成为例如具有5T标记和3T间隔的波形。在该状态下,就不能把2值化再生信号904作为4T标记和4T间隔的反复的图形进行检测。
但是,如果把4T标记和4T间隔的反复图形看作是8T脉冲,则由5T标记和3T间隔构成的2值化再生信号也可以作为8T脉冲进行检测。即,不检测作为VFO部而形成的凹坑所表示的信息,而从2值化再生信号904检测出与具有VFO部的凹坑或标记的2倍的长度的凹坑或标记所表示的信息的周期一致的信息,则即便是切割电平发生变动也可以可靠地检测VFO部。
图11模式性地示出了第2信息检测部19的图形比较部705中的”异或”运算的情况。含于再生信号中的VFO部的信息变成为2进制数据后存放在移位寄存器704中。如上所述,在得到了表示5T标记和3T间隔的2值化再生信号的情况下,在2进制数据的情况下,bit0、bit3和bit8将变成为‘1’。另一方面,在VFO部的信息已正确地2值化的情况下的信息,则被存放在检测图形寄存器708中。具体地说,bit0、bit4和bit8就变成为‘1’。图形比较部705,在bit0到2和bit6到8中,比较2个信号,对于存放在bit3到5中的数据,则不进行比较。
如上所述,由于对于存放在bit3到5中的数据不进行比较,故存放在移位寄存器704和检测图形寄存器708中的信息即便是在bit3和4中不同,也可以判断为2个信息一致。这时,如图10所示,2值化再生信号902和2值化再生信号904,频率(或周期)一致。即,与2值化再生信号902频率同步的时钟信号,对于2值化再生信号904频率也同步。因此,第2信息检测部19,借助于上述运算,判断为已检测了VFO部的信息,控制切换部21停止频率控制,是合适的。因此,采用仅仅借助于相位控制处理再生信号的办法,就可以排除由频率控制部16引起的外部干扰,就可以确保再生信号品质。
在使频率控制停止后,变成为不能判别地址信息的情况下,就如在实施例1中所说明的那样,就再次反复进行上述的步骤。
这样的步骤,既可以借助于使用电子部件等的电路硬件性地实现,也可以借助于构成控制切换部21的微型计算机或其它的主计算机执行。在用微型计算机或主计算机执行的情况下,要把用来执行上述步骤的计算机可读取的程序(固件)存放在EEPROM或RAM等的信息记录媒体等内。
另外,就如参看图10所说明的那样即便是在要得到2值化再生信号时使用的切割电平进行了漂移,凹坑或标记的反复周期也不会变化。因此,第2信息检测部也可以检测与VFO部的凹坑或标记的周期的整数倍的周期一致的信息。
实施例3
图12的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实施例3。图12所示的光盘装置,在具备判断信息检测部的检测状态的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5和切割电平控制部6,并根据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5的判定结果修正使再生信号2值化时的切割电平这一点上与实施例2不同。对于那些与实施例2同一构成要素赋予了同一参考标号。
第1信息检测部18和第2信息检测部19的构造以及其功能,虽然就如在实施例2中说明的那样,但是,第1信息检测部18和第2信息检测部19的输出,却向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5输入。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光盘装置虽然具备第1信息检测部18和第2信息检测部19,但是,也可以仅仅具备任何一方。
就如参看图10所说明的那样,在使再生信号2值化时,如果切割电平是不合适的,就不可能正确地再生由光盘的VFO部的信息。因此,在第1信息检测部18和第2信息检测部19中,就存在着不能检测再生信号中的VFO部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5中,根据第1信息检测部18及/或第2信息检测部19所可以检测的信息,修正切割电平。以下,详细地说明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5。
图13示出了由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5进行的修正切割电平的修正动作的步骤。首先,为了判定现在的光盘装置的再生状态,要在步骤1200中进行以光盘1上的地址信息为依据的信息检测区间的设定或进行信息检测的时间的设定。
其次,在步骤1201中所设定的区间或时间内,对第1信息检测部18及/或第2信息检测部19检测出的VFO部的信息数进行计数。在步骤1201中设定用来判定是否“已检测出”的区域检测判定个数。
其次,在步骤1202中,比较使切割电平变化的次数与规定的基准值。在将基准值例如设为3时,切割电平的设定次数超过了3的情况下就结束修正动作。通过步骤1202,防止了多余的修正动作的时间的增加。存储使切割电平变化的次数的存储器等,每当图中所示的修正的步骤结束时都被复位。
其次,第1信息检测部18及/或第2信息检测部19,在比较器709中,使先前检测到的基于VFO部的信息的图形的个数与存储在检测个数设定寄存器707中的规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在步骤1204中,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5,从第1信息检测部18及/或第2信息检测部19接受对检测个数和规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后的结果。
在检测个数比基准值少的情况下,就向步骤1203前进,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5,向切割电平控制电路6输出信号,以便设定新的切割电平。此外,还要存储使切割电平变化的次数。然后,对于用更新后的切割电平得到的2值化信号,反复进行步骤1202和步骤1204。既可以由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5直接输出新的切割电平,也可以由切割电平控制电路6根据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5的信号产生新的切割电平。
另一方面,在步骤1204中,在从信息检测部18及/或第2信息检测部19接受到已得到了基准值以上的检测个数这样的信号的情况下,在结束修正动作的同时,还向控制切换部20输出表明已检测到VFO部的单一信号的信号。这样,控制切换部20就使开关17变成为OFF,停止频率控制。
在使频率控制停止后,在变成为不能判别地址信息的情况下,就如在实施例1中所说明的那样再次反复进行上边所说的步骤。
在步骤1203中设定的切割电平,在步骤1204中,既可以根据信息检测部18及/或第2信息检测部19接受到的信号决定,也可以预先决定而与从信息检测部18及/或第2信息检测部19接受到的信号无关。
这样的步骤,既可以借助于使用电子部件等的电路硬件性地实现,也可以借助于构成控制切换部21的微型计算机或其它的主计算机执行。在用微型计算机或主计算机执行的情况下,要把用来执行上述步骤的计算机可读取的程序(固件)存放在EEPROM或RAM等的信息记录媒体等内。
此外,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5,例如,可以用逻辑电路等构成。此外,切割电平控制电路6,具备与切割电平产生电路23同样的构成,另外,还可以构成为使得根据来自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5的信号输出规定的电压。
如上所述,倘采用本实施例,由于可以调整切割电平,使得可以检测规定的次数以上的VFO部的信息,故可以在更为可靠地检测到表示VFO部的信息后,停止频率控制。因此,就可以仅仅使相位控制动作,得到可靠性更高的再生信号。
实施例4
图14的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实施例4。图14所示的光盘装置,在具备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6和增益特性控制电路27这一点上与实施例3不同。实施例3的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5,根据检测结果变动切割电平,而本实施例的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6,则根据检测结果,在波形均衡电路中使放大再生信号的增益特性变化。
就如参看图10所说明的那样,在使再生信号2值化时,如果切割电平不合适,则不能得到正确地反映光盘的VFO部的凹坑的宽度的再生信号。因此,在第1信息检测部18和第2信息检测部19中,就存在着不能识别、检测2值化再生信号VFO部的可能性。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使RF再生信号的振幅变化,以便对切割电平的变动进行修正的办法,减少切割电平的偏移,改善VFO部的检测性能。
图15的增益特性曲线,示出了在波形均衡电路5中,对放大从一条线化电路4输出的RF再生信号的放大电路的频率的增益。从光盘1得到的RF再生信号的振幅,归因于代码间干扰,在高频区域中已劣化。因此,在RF再生信号的信号频带1400的高频区域中增益提高(被提升)以对振幅的劣化进行修正。图15,示出了具备例如提升1400和提升1402的增益特性的曲线。
如图16所示,在使用处于规定的正确的电平的切割电平1452使RF再生信号2值化的情况下,就可以得到2值化再生信号1456。但是,如果要2值化的电平变动,并用切割电平1453使RF再生信号14512值化,则上升边将向后方漂移,而下降边将向前方漂移。因此,2值化再生信号1457的图形,将和正确的图形不同。
这时,若使波形均衡电路5的增益特性变化,使RF再生信号的振幅变得更大,则可以得到RF再生信号1454。在用切割电平1453使RF再生信号1454进行2值化的情况下,则可以得到2值化再生信号1458。由图16可知,上升边和下降边的漂移将减小。即,即便是切割电平变动,采用使波形均衡电路5的增益特性变化的办法,也可以减小切割电平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得到大体上正确的2值化再生信号。
说切割电平是不合适的,指的是第1信息检测部18及/或第2信息检测部19不能正确地检测VFO部的信息。因此,在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6中,根据第1信息检测部18及/或第2信息检测部18所能够检测单一信号的个数,修正增益特性。以下详细地说明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6。
图17示出了由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6进行的修正增益特性的修正动作的步骤。首先,为了判定现在的光盘装置的再生状态,在步骤1500中进行以光盘1上边的地址信息为依据的信息检测区间的设定,或进行信息检测的时间的设定。
其次,测量在步骤1501中设定的区间或时间内,第1信息检测部18及/或第2信息检测部19所检测到的VFO部的信息的个数。在步骤1501中设定用来判定能够检测与否的区域检测判定个数。
其次,在步骤1502中,比较使增益特性变化的次数与规定的基准值。例如设基准值为3,在切割电平的设定次数超过了3的情况下就结束修正动作。得益于步骤1502,防止了多余的修正动作的时间的增加。存储使切割电平变化的次数的存储器等,每当图中所示的修正的步骤结束时都被复位。
其次,第1信息检测部18及/或第2信息检测部19,在比较器709中,使先前检测到的基于VFO部的信息的图形的个数与存储在检测个数设定寄存器707中的规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在步骤1504中,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5,从第1信息检测部18及/或第2信息检测部19接受对检测个数和规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后的结果。
在检测个数比基准值少的情况下,就向步骤1503前进,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5,向增益特性控制电路27输出信号,以便设定新的增益特性。增益特性控制电路27,根据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6的信号,产生新的增益特性。然后,在波形均衡电路5中,用更新后的增益特性放大RF再生信号。放大后的RF再生信号,向2值化电路10输入,产生2值化再生信号。这时,由于用不同的增益特性放大RF再生信号,故即便是切割电平不变化,所产生的2值化再生信号的波形也不同。
对由更新后的增益特性得到的2值化再生信号,反复进行步骤1502和步骤1504。
另一方面,在步骤1504中,在从信息检测部18及/或第2信息检测部19接受到已得到了基准值以上的检测个数这样的信号的情况下,在结束修正动作的同时,还向控制切换部20输出表明已检测到VFO部的单一信号的信号。这样,控制切换部20就使开关17变成为OFF,停止频率控制。
在使频率控制停止后,变成为不能判别地址信息的情况下,就如在实施例1中所说明的那样再次反复进行上边所说的步骤。
在步骤1503中设定的增益特性,在步骤1504中,既可以根据信息检测部18及/或第2信息检测部19接受到的信号决定,也可以预先决定而与从信息检测部18及/或第2信息检测部19接受到的信号无关。
这样的步骤,既可以借助于使用电子部件等的电路硬件性地实现,也可以借助于构成控制切换部21的微型计算机或其它的主计算机执行。在用微型计算机或主计算机执行的情况下,要把用来执行上述步骤的计算机可读取的程序(固件)存放在EEPROM或RAM等的信息记录媒体等内。
此外,信息检测状态判定部26,例如可以用逻辑电路等构成。增益特性控制电路27,在图14中,虽然用与波形均衡电路独立的块表示出来,但是,也可以把波形均衡电路5构成为可以控制多个增益特性那样的波形均衡电路,在波形均衡电路5中也可以含有增益特性控制电路27。或者,增益特性控制电路27,也可以是附加到波形均衡电路5内的放大电路上的放大电路、或由线圈、电容和电阻等的无源元件构成的电路等。
如上所述,倘采用本实施例,由于可以调整切割电平,使得可以检测规定的次数以上的VFO部的信息,故可以在更为可靠地检测到表示VFO部的信息后,停止频率控制。因此,就可以仅仅使相位控制动作,得到可靠性更高的再生信号。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到4中,虽然例示的是VFO部对于数据部的光道交互地偏移开来的光盘,但是在对于具备其它的构造的光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光盘装置也可以应用本发明。例如。在对于具有对PD盘等的数据部的光道配置在一条直线上边的VFO部的光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光盘装置中,可以满意地应用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可以检测设置在光盘的标题上的VFO部的信息。因此,就可以仅仅检测VFO部,而不存在误把在光盘上产生的损伤等或由不稳定的跟踪控制引起的再生信号的强度的变化检测为VFO部的开始的可能性。此外,即便是因RF再生信号的DC电平发生变动,或者在切割电平中产生了偏移,采用检测和与VFO部的凹坑的长度的2倍的长度对应的标记或凹坑所表示的信息的周期一致的信息,或使切割电平或增益特性变化的办法,也可以检测VFO部的信息。因此,就可以作成为使得在正确地检测VFO部的信息后,不进行频率控制。其结果是,可以提供再生信号品质高的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laims (28)

1.一种光盘装置,对光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该光盘包含多个具有形成有2个以上的具有规定的长度的相同标记或凹坑的标题区域、和用来记录用户信息的数据区域的扇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盘装置具备:
向所述光盘上照射光,接受反射光并输出信号的光头;
根据光头的输出产生RF再生信号的的再生部;
根据RF再生信号产生2值化再生信号的2值化部;
产生时钟信号的时钟产生部;
控制所述时钟产生部,使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的信道时钟的相位与所述时钟信号的相位一致的相位控制部;
控制所述时钟产生部,使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的信道时钟的频率与所述时钟信号的频率一致的频率控制部;
用来检测含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的、所述标题区域中具有规定的长度的2个以上相同的标记或凹坑所表示的信息的第1信息检测部;以及
根据所述第1信息检测部检测到具有规定的长度的2个以上相同的标记或凹坑,使所述频率控制部停止对所述时钟产生部的控制的控制切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用来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检测出与对应于所述规定长度的2倍长度的标记或凹坑所表示的信息的周期相一致的信息的第2信息检测部,
所述控制切换部,根据所述第1信息检测部或所述第2信息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所述频率控制部停止对所述时钟产生部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对在所述2值化部中用来从RF再生信号中得到2值化再生信号的切割电平进行控制的切割电平控制部,
在所述第1或第2信息检测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所述切割电平,在所述第1或第2信息检测部能够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控制切换部下达指令使得所述频率控制部不对所述时钟产生部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用在高频区域中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的增益特性,对所述RF再生信号进行放大的波形均衡部;和
控制所述增益特性的增益特性控制部,
在所述第1或第2信息检测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所述切割电平,而在所述第1或第2信息检测部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控制切换部下达指令使得所述频率控制部不对所述时钟产生部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用来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检测出与所述标记或凹坑的周期的整数倍的周期相一致的信息的第3信息检测部,
所述控制切换部,根据所述第1信息检测部或所述第3信息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所述频率控制部停止对所述时钟产生部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对在所述2值化部中用来从RF再生信号中得到2值化再生信号的切割电平进行控制的切割电平控制部,
在所述第1或第3信息检测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所述切割电平,在所述第1或第3信息检测部能够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控制切换部下达指令使得所述频率控制部不对所述时钟产生部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用在高频区域中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的增益特性,对所述RF再生信号进行放大的波形均衡部;和
控制所述增益特性的增益特性控制部,
在所述第1或第3信息检测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所述切割电平,而在所述第1或第3信息检测部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控制切换部下达指令使得所述频率控制部不对所述时钟产生部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是2进制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或凹坑,是设置在标题区域上的VFO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对在所述2值化部中用来从RF再生信号中得到2值化再生信号的切割电平进行控制的切割电平控制部,
在所述第1信息检测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所述切割电平,在所述第1信息检测部能够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控制切换部下达指令使得所述频率控制部不对所述时钟产生部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用在高频区域中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的增益特性,对所述RF再生信号进行放大的波形均衡部;和
控制所述增益特性的增益特性控制部,
在所述第1信息检测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所述切割电平,而在所述第1信息检测部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控制切换部下达指令使得所述频率控制部不对所述时钟产生部进行控制。
12.一种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对光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光盘装置,所述光盘包含多个具有形成有2个以上的具有规定的长度的相同标记或凹坑的标题区域、和用来记录用户信息的数据区域的扇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向所述光盘照射光,根据反射光产生2值化再生信号的步骤(A);
通过所述时钟信号的相位控制和频率控制,产生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的信道时钟的相位和频率同步的时钟信号的步骤(B);以及
在检测出含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的、所述标题区域中具有规定的长度的2个以上相同的标记或凹坑所表示的信息的情况下,停止所述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的步骤(C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检测出与所述标记或凹坑的周期的整数倍的周期相一致的信息的情况下,停止所述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的步骤(C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
根据所述反射光产生RF再生信号的步骤(a1);和
用规定的切割电平由所述RF再生信号产生2值化再生信号的步骤(a2),
还包括:在步骤(C1)或(C2)中,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在步骤(a2)中使用的切割电平,而在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停止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的步骤(D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1)、(C2)或(D1)中,当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停止,并且变得无法检测出含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的地址信息时,就执行步骤(B)和在步骤(C1)或(C2)之中的任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
根据所述反射光产生RF再生信号的步骤(a1);
用在高频区域中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的增益特性,对所述RF再生信号进行放大的步骤(a3);以及
用规定的切割电平从所述经放大后的RF再生信号产生2值化再生信号的步骤(a4),
还包括:在步骤(C1)或(C2)中,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在步骤(a3)中使用的增益特性,而在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停止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的步骤(D2)。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1)、(C2)或(D2)中,当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停止,并且变得无法检测出含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的地址信息时,就执行步骤(B)和在步骤(C1)或(C2)之中的任一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检测出与所述标记或凹坑的周期的整数倍的标记或凹坑对应的信息的情况下,停止所述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的步骤(C3)。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
根据所述反射光产生RF再生信号的步骤(a1);和
用规定的切割电平由所述RF再生信号产生2值化再生信号的步骤(a2),
还包括:在步骤(C1)或(C3)中,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在步骤(a2)中使用的切割电平,而在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停止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的步骤(D1)。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1)、(C3)或(D1)中,当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停止,并且变得无法检测出含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的地址信息时,就执行步骤(B)和在步骤(C1)或(C3)之中的任一个。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
根据所述反射光产生RF再生信号的步骤(a1);
用在高频区域中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的增益特性,对所述RF再生信号进行放大的步骤(a3);以及
用规定的切割电平从所述经放大后的RF再生信号产生2值化再生信号的步骤(a4),
还包括:在步骤(C1)或(C3)中,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在步骤(a3)中使用的增益特性,而在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停止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的步骤(D2)。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1)、(C3)或(D2)中,当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停止,并且变得无法检测出含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的地址信息时,就执行步骤(B)和在步骤(C1)或(C3)之中的任一个。
23.根据权利要求12、13或18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是2进制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或凹坑,是VFO部。
2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
根据所述反射光产生RF再生信号的步骤(a1);和
用规定的切割电平由所述RF再生信号产生2值化再生信号的步骤(a2),
还包括:在步骤(C1)中,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在步骤(a2)中使用的切割电平,而在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停止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的步骤(D1)。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1)或(D1)中,当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停止,并且变得无法检测出含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的地址信息时,就执行步骤(B)和步骤(C1)。
2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
根据所述反射光产生RF再生信号的步骤(a1);
用在高频区域中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的增益特性,对所述RF再生信号进行放大的步骤(a3);以及
用规定的切割电平从所述经放大后的RF再生信号产生2值化再生信号的步骤(a4),
还包括:在步骤(C1)中,在未能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改变在步骤(a3)中使用的增益特性,而在检测出规定个数以上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停止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的步骤(D2)。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1)或(D2)中,当时钟信号的频率控制停止,并且变得无法检测出含于所述2值化再生信号中的地址信息时,就执行步骤(B)和步骤(C1)。
CNB028032594A 2001-12-26 2002-12-24 光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024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93422/01 2001-12-26
JP2001393422 2001-12-26
JP393422/2001 2001-1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8277A CN1478277A (zh) 2004-02-25
CN1310247C true CN1310247C (zh) 2007-04-11

Family

ID=19188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325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0247C (zh) 2001-12-26 2002-12-24 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073932A1 (zh)
JP (1) JPWO2003056558A1 (zh)
KR (1) KR100637986B1 (zh)
CN (1) CN1310247C (zh)
AU (1) AU2002354297A1 (zh)
HK (1) HK1060433A1 (zh)
WO (1) WO20030565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7764C (zh) * 2003-10-28 2007-11-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再生装置及其电位差抑制电路和该电路实现方法
US7567054B2 (en) * 2006-03-01 2009-07-28 Media Tek Inc.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otation frequency of spindle in optical disc drive for reducing frequency difference of output signals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c rotation modes
JP4583347B2 (ja) * 2006-07-19 2010-11-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用信号処理装置
KR100874921B1 (ko) 2007-03-19 2008-12-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기록매체의 전압 수렴 장치 및 전압 수렴 방법
JP2013093085A (ja) * 2011-10-27 2013-05-16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ヘッダ領域判定回路、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ヘッダ領域判定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93718A (ja) * 1988-05-20 1989-11-27 Hitachi Ltd 位相同期回路
JPH0574051A (ja) * 1991-09-18 1993-03-26 Nikon Corp 同期情報検出装置
JP2000285605A (ja) * 1999-03-29 2000-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周波数検出型位相同期回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3853A (en) * 1979-07-13 1981-0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Band variable type timing reproducing circuit
JP2876602B2 (ja) * 1988-08-31 1999-03-3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の同期検出装置
JP2807362B2 (ja) * 1991-09-30 1998-10-08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再生装置
JP3698836B2 (ja) * 1996-10-11 2005-09-2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信号再生装置
JP4612758B2 (ja) * 1999-03-26 2011-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93718A (ja) * 1988-05-20 1989-11-27 Hitachi Ltd 位相同期回路
JPH0574051A (ja) * 1991-09-18 1993-03-26 Nikon Corp 同期情報検出装置
JP2000285605A (ja) * 1999-03-29 2000-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周波数検出型位相同期回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37986B1 (ko) 2006-10-23
US20050073932A1 (en) 2005-04-07
AU2002354297A1 (en) 2003-07-15
CN1478277A (zh) 2004-02-25
JPWO2003056558A1 (ja) 2005-05-12
HK1060433A1 (en) 2004-08-06
KR20030074741A (ko) 2003-09-19
WO2003056558A1 (fr) 200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057C (zh) 从平面/凹槽型盘上的凹坑产生平面/凹槽转换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205605C (zh) 光盘装置及信息读出方法
CN1118819C (zh) 部分积分器组件
CN1372263A (zh) 信号处理电路及信号处理方法
CN1258756C (zh) 光盘记录装置及在光盘上记录数据的方法
CN1096067C (zh) 光盘再现设备
CN1662985A (zh) 光记录介质、使用这种记录介质的信息处理装置和数据记录方法
CN1310247C (zh) 光盘装置
CN1219287C (zh) 记录功率确定方法
CN1122997C (zh) 盘播放机的主轴电动机控制系统和主轴电动机控制方法
CN1143283C (zh) 盘驱动装置
CN1249684C (zh) 光盘记录方法及其装置
CN1197059C (zh) 信息记录与再现装置
CN100337406C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725346A (zh) 光盘系统的信号处理装置和信号处理方法
CN1317709C (zh) 用于光记录/再现设备的故障信号检测设备和方法
CN1977314A (zh) 记录条件最佳化方法、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及集成电路装置
CN1116670C (zh) 光盘信号处理方法及光盘装置
CN1244910C (zh) 检测和校正摆动误差的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锁相回路电路
CN1920969A (zh) 光盘重放方法和重放装置
CN1143807A (zh) 基于游程长度受限码产生码形平均值的旋转控制电路和装有该旋转控制电路的再现装置
CN1941101A (zh) 激光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577581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重放装置及方法
CN1604206A (zh) 光盘装置和光盘装置的跟踪控制方法以及跟踪控制程序
CN1781144A (zh) 信息记录方法及装置、信息重放方法及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043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