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9891C -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及装备有该装置的细纱机 - Google Patents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及装备有该装置的细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9891C
CN1309891C CNB031586120A CN03158612A CN1309891C CN 1309891 C CN1309891 C CN 1309891C CN B031586120 A CNB031586120 A CN B031586120A CN 03158612 A CN03158612 A CN 03158612A CN 1309891 C CN1309891 C CN 130989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ction tube
winding element
bundling apparatus
fiber bun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586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5303A (zh
Inventor
新美究
中野勉
河合泰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Industri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95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5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98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989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 D01H13/1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reduction in material tension, failure of supply, or breakage, of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一种纤维束集束装置设置在一牵伸装置的最后的输送罗拉对的下游侧上,该纤维束集束装置包括一输送部分和一具有一滑动表面(32b)的抽吸管(32),该滑动表面(32b)装备有一抽吸孔(32a),该抽吸孔(32a)设置在关于纤维束移动方向输送部分的夹持点的上游侧上。一卷绕元件(33)穿过构成该输送部分的下夹持罗拉(35a)设置在该抽吸管(32)的对置侧面上。一透气皮圈(34)卷绕在该抽吸管(32)、卷绕元件(33)和下夹持罗拉(35a)的周围。一用于防止透气皮圈(34)侧向移动的调节导向装置(49)与该抽吸管(32)构成一整体。该调节导向装置(49)通过去除一高出的梯状部分(50)的与该透气皮圈(34)的宽度一致的部分而形成,该梯状部分(50)形成在该抽吸管(32)的上表面的前侧面上,以便沿纵向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及装备有该装置的细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例如设置在一纺纱机的牵伸装置(牵伸部分)的下游侧上并且适于收集由该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多种纤维束集束装置,这些纤维束集束装置目的是获得对纱线质量方面的改进,例如通过在纤维束受到加捻作用之前收集牵伸的纤维束来降低绒毛的产生。一循环的穿孔带(穿孔皮圈)通常用于对一纤维束进行这些装置的基本功能的收集和传递。
例如参照作为专利文件1的日本专利公开No.11-286837中的0022、0030段和附图1和7的描述。
此外参照作为专利文件2的日本专利公开No.2000-34631中的0018段和附图1的描述。
此外参照作为专利文件3的德国专利公开No.DE19798410A1中的附图2和3。
该穿孔带一面覆盖一沿纤维束移动方向延伸的抽吸孔一面移动。为了调节穿孔带在宽度方向上(即侧向方向)的运动,专利文件1披露了设置一塑料构成的张力元件以用来赋予该穿孔带张力并且进行导向。此外,专利文件1还披露了为一装备有该抽吸孔的中空成型件(型面)设置一与该穿孔带配合的侧向导向装置。此外专利文件2披露沿为张紧该穿孔带使用的张紧拉的向端部在侧向方向中引导该穿孔带。
如本申请的说明书的图8A和8B所示,一在专利文件3中披露的装置包括一装备有穿孔皮圈71的输送罗拉对72,通过形成在一引导穿孔皮圈71的皮圈导向装置73中的一些槽孔,一抽吸空气流作用在该穿孔皮圈71的输送表面上。该穿孔皮圈71卷绕在该皮圈导向装置73、一输送罗拉72a和一张力提供元件74的周围。该输送罗拉72a适于通过摩擦装置旋转,该摩擦装置具有一设置与一前部下罗拉(未示出)平行的旋转轴75的摩擦罗拉部分75a。通过该摩擦罗拉部分75a的侧向表面调节该穿孔皮圈71的侧向运动。
在装备有上述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纺纱机被用于通过纺制而生产纱线时,与没有装备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纺纱机用于通过纺制而生产纱线的情况相比,降低了绒毛的产生以及纱线疵点,从而在U%方面取得了提高。然而在这方面还需要改进。
现有技术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关于夹持点的下游侧没有任何特别设计以便获得纱线质量方面的改进。另外,本发明的发明者已经设计了一种纤维束集束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提供一还是在该夹持点的下游侧上的抽吸管和提供一在该夹持点下游侧上的卷绕元件来获得在纱线质量方面的改进,该抽吸管在一纤维束上通过一透气皮圈(穿孔皮圈)施加抽吸作用,该卷绕元件使得在其周围卷绕的透气皮圈增加了前罗拉包围角。在这种情况下,还必须防止该透气皮圈的侧向移动。注意到,术语“前罗拉包围角”是指由连接一弧形表面的曲率中心和夹持点的部分与连接曲率中心和用于该纤维束F的牵出点的部分构成的角,其中沿着该弧形表面,已经通过该夹持点的该纤维束(棉网)被引导到该牵出位置。
在该卷绕元件在夹持点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存在时,与在下游侧上没有卷绕元件的情况相比,用于调节该透气皮圈的侧向(横向)运动的调节元件的存在成为一重要的考虑,围绕该卷绕元件卷绕该透气皮圈(穿孔皮圈)。该透气皮圈需要在每个一定时间周期的清理循环中或者在其寿命结束时被更换。然而在除了抽吸管和卷绕元件之外还设置一调节元件的结构中,因为在更换时卷绕元件与该调节元件的配合需要松开,所以该透气皮圈的更换是相当麻烦的,因此需要大量的时间更换在每一个纺纱机上设置的成百上千的这样的透气皮圈。此外如在专利文件3披露的结构导致成本的增加,该结构设计在旋转轴上进行特别的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纤维束集束装置可以限制绒毛的产生,从而获得在纱线质量方面的改进,以及通过一简单的结构限定该透气皮圈的侧向运动。
为了获得上述的目标,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束集束装置,该纤维束集束装置设置在纺纱机的牵伸部分的最后的输送罗拉对的下游侧上并且适于收集该牵伸部分牵伸的纤维束,该纤维束集束装置包括:一装备有一夹持罗拉的输送部分;一关于纤维束的移动方向设置在该输送部分的夹持点的上游侧的抽吸管,该抽吸管具有装备了抽吸缝隙的导向表面;和一透气皮圈,该透气皮圈构成该输送部分并且适于一面在该导向表面上滑动一面旋转,其中一卷绕有该透气皮圈的一部分的卷绕元件平行于该抽吸管设置在关于纤维束移动方向的输送部分的夹持点的下游侧上,一用于防止透气皮圈的侧向移动的调节导向装置与该抽吸管和卷绕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成一整体。
根据本发明,由牵伸部分牵伸的纤维束被该纤维束集束装置收集,其中该纤维束集束装置设置在该牵伸部分的最后的输送罗拉对的下游侧上,并且该纤维束在该收集状态中移动。因此与未装备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纺纱机相比,可以限定绒毛及废棉的产生,从而获得纱线质量方面的改进。此外由于在该夹持点的下游侧上并且与该抽吸管分开设置的卷绕元件,因而增强了绒毛产生限制效应从而获得纱线质量方面的改进。适合于传送该纤维束的透气皮圈在这样的状态中移动(旋转),在该状态中,由于调节导向装置的作用防止了透气皮圈的侧向运动,并且因此以稳定方式进行传送该纤维束。此外,该调节导向装置与该抽吸管和卷绕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作成一整体,以便与可从抽吸管和卷绕元件分开设置一给定的调节导向装置的情况相比,该结构被简化了。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简示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纤维束集束装置的主要部分,该纤维束集束装置的一部分被省去;
图2是一简示截面局部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3是简示局部视图,示出抽吸管和下夹持罗拉之间的关系;
图4A是从关于一纤维束移动方向的前侧看去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局部简示视图,图4B是旋转轴的前视图;
图5是图2的放大局部视图;
图6A是简示视图,示出在存在一卷绕元件时的操作,图6B是简示视图,示出在没有一卷绕元件时的操作;
图7是一局部截面视图,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和
图8A是一前视图,示出现有技术的结构,图8B是图8A沿线B-B截取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1-6描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图1是安装有一抽吸管、一卷绕元件、一些透气皮圈和类似物的单元的简示透视图。图2是截面的局部侧视图,示出了一牵伸装置和一纤维束集束装置的一个侧面。图3是省去上罗拉侧的局部简示视图,示出牵伸装置的下罗拉和纤维束集束装置的抽吸部分和下夹持罗拉间的关系。图4A是在一夹持点处沿纤维束拉出方向看(从在牵伸装置中关于纤维束移动方向的前侧看)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简示视图。
如图2所示,一作为牵伸部分的牵伸装置11是3排结构,该结构装备有前部下罗拉12,中间下罗拉13和后部下罗拉14。前部下罗拉12关于构成一机器底部机架的罗拉支座15支撑在一预定位置处,而中间和后部下罗拉13和14通过紧固到罗拉支座15上的支撑支架13a和14a的中间部分被支撑从而允许了沿纵向方向进行位置调整。该支架13a和14a通过穿过在该罗拉支座15中形成的长孔的螺栓和螺母(未示出)被紧固到预定位置。围绕一下张紧装置17和中间下罗拉13卷绕一下皮圈16。
一重量臂18支撑一前部上罗拉19,一中间上罗拉20和一后部上罗拉21,它们所在位置分别对应于前部下罗拉12,中间下罗拉13和后部下罗拉14。上罗拉19-21中的每一个在一两锭子单元中被支撑。该前部下罗拉12和前部上罗拉19构成一对该牵伸装置11的最后的输送罗拉。
在该重量臂18上设置一杠杆18a以便旋转到一加压位置和一释放位置。在杠杆18a设置在该加压位置情况中,保持一锁止状态,其中该加压位置中杠杆18a抵靠在图2示出的重量臂的机架18b上,该锁止状态中由重量臂18支撑的上罗拉19-21处在加压位置(纺纱位置),在该加压位置中上罗拉19-21被压向下罗拉12,13和14。在杠杆18a已经从图2示出的位置旋转到上面的释放位置条件下,消除了该锁止状态。
如图2所示,纤维束集束装置30设置在该牵伸装置11的最后的输送罗拉对的下游侧上。该纤维束集束装置30装备有一输送部分31,一抽吸管32,一卷绕元件33和一透气皮圈34。该输送部分31包括一用作夹持罗拉的下夹持罗拉35a和该上夹持罗拉31a,该下夹持罗拉35a形成在平行于该前部下罗拉12设置的旋转轴35上,该上夹持罗拉31a通过该透气皮圈34的中间部分压靠在该下夹持罗拉35a上。如图2和5所示,抽吸管32设置在该下夹持罗拉35a的夹持点关于该纤维束F移动方向的上游侧上,而该卷绕元件33设置在该下夹持罗拉35a的夹持点关于该纤维束F移动方向的下游侧上。
如图4A所示,在这个实施例的纤维束集束装置30中,该上夹持罗拉31a类似于该牵伸装置11的上罗拉19-21,通过穿过一支撑元件36(在图2和5中示出)的中间部分的重量臂18而支撑在每两个锭子中。注意到,在这个实施例中,支撑元件36与前部上罗拉19的一支撑元件成一整体。
另一方面,在纤维束集束装置30的下面,在该牵伸装置11的罗拉支座15之间设置的一半的锭子,即在这个实施例中4锭子构成一个单元。如图3所示,在以预定间隔沿机器底部纵向方向设置的罗拉支座15的中间位置处,以一种状态设置一支撑臂38,在该状态中,该支撑臂38的底部端部由一支柱37支撑,该支柱37沿该机器底部的纵向方向延伸,该旋转轴35支撑在罗拉支座15和支撑臂38之间。
如图4B所示,旋转轴35以与多个锭子(在该实施例中4个锭子)对应的预定长度形成,一轴承39紧固到旋转轴35的两端。然后如图1所示,该旋转轴35以一种状态连接到该单元上,在该状态中轴承39与该对端塞40配合。该抽吸管32和卷绕元件33也以一种状态支撑,在该状态中,它们的端部与支撑该旋转轴35的端塞40对配合。
如图4A所示,端塞40通过设置在罗拉支座15和支撑臂38上的支撑部分15a和38a支撑在该配合部分40a中,由此该旋转轴35可旋转地支撑在罗拉支座15和支撑臂38之间。该支撑部分15a和38a形成为可以支撑两个端塞40、并且可以支撑安装到相邻的旋转轴35的端部上的端塞40。
由一固定到罗拉支座15上的挡块构成该支撑部分15a,并且该支撑部分15a具有在该机器底部的前侧上向上倾斜延伸的配合凹槽。该支撑部分38a也具有一在该机器底部的前侧上向上倾斜延伸的配合凹槽。然后,端塞40具有一配合部分40a,该配合部分40a可以与两个配合凹槽配合,该端塞40构成为可以以单一的卡接运动与配合部分40a中的支撑部分15a和38a配合在一起。
旋转轴35具有一齿轮41,该齿轮41设置成可以与旋转轴35一体地旋转。该齿轮41设置在一位置处,该位置为从旋转轴35的中心朝向端部侧面移动一个锭子单元的长度。如图3所示,该前部下罗拉12具有一齿轮部分12a,该齿轮部分12a形成在该齿轮41的对置位置。此外,与齿轮部分12a和齿轮41啮合的中间齿轮43可旋转地被一支撑臂42支撑,该支撑臂42的底部端部类似该支撑臂38地固定到支柱37上。即通过齿轮部分12a、中间齿轮43和齿轮41,将前部下罗拉12的扭矩传递到旋转轴35。
如图2所示,在该纺纱机中的机器底部,该纤维束集束装置用作抽吸源(负压源)的导管44设置成沿纵向方向(沿与图2的平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用来在每个导管44中保持负压的抽吸装置45通过管子46与导管44中的每一个连接。用作该抽吸装置45的是风机马达,在该风机马达中,风机47a由马达47驱动。如图2所示,导管44设置在该牵伸装置11的上后侧和纺纱机的机器底部中心处,抽吸装置45设置在该导管44下面。抽吸管32具有连接部分32c(图1所示),该连接部分32c形成在抽吸管32的纵向中心部分处,并且该抽吸管32通过一连接管48连接到该导管44上,该连接管48被带入到与该连接部分32c配合,以便平行于该导管44延伸。
该抽吸管32具有一用作一引导表面的滑动表面32b,该滑动表面32b在其中形成有抽吸孔32a,该抽吸孔32a用作抽吸缝隙,该抽吸缝隙关于纤维束(棉网)F相对下夹持罗拉35a的夹持点运动方向朝向上游侧延伸。该抽吸管32形成在一种结构中,使得该抽吸管32可以引导该透气皮圈34以便将其带到靠近该前部下罗拉12和前部上罗拉19的夹持点。
如图1,3等所示,一用于防止透气皮圈34的侧向移动的调节导向装置49与该抽吸管32形成一整体。该调节导向装置49通过去除一突出的梯状部分50的与该透气皮圈34的宽度一致的部分而形成,该梯状部分50形成在该抽吸管32的上表面的前侧上(关于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上)使得沿纵向方向延伸。注意到,在图1中,透气皮圈34一个接一个示出以便描述抽吸孔32a和调节导向装置49。
为了便于生产该抽吸管32,该抽吸管32具有与其形成一整体的调节导向装置49,该抽吸管32是挤压模制成的以便具有该梯状部分50,以便抽吸管32的形成该调节导向装置49的部分在高度上略微高一些。然后,进行去除该梯状部分50的与该透气皮圈34的宽度一致的部分的切削工艺并机加工抽吸孔32a。
该卷绕元件33具有一用作导向表面的滑动表面33a,该滑动表面33a用来滑动地引导该透气皮圈34。该卷绕元件33设置成在夹持点和纤维束F与在夹持点的下游侧上的透气皮圈34间的距离L不小于5mm,最好为8-10mm的位置之间。该卷绕元件33由杆状实心元件构成。
该透气皮圈34被卷绕成与该抽吸管32部分接触,与该卷绕元件33部分接触,与该下夹持罗拉35a部分接触,并且该透气皮圈34适于随着下夹持罗拉35a的旋转一面在滑动表面32b和33a上辗压一面旋转。在这个实施例中,该透气皮圈34由确保合适的透气性能的织造织物构成。
如图2,4A等所示,在该卷绕元件33的下部附近设置一单一类型的气动装置的抽吸喷嘴51的前端部分,该单一类型的气动装置适于抽吸从该牵伸装置11在纱线断裂时送出的纤维束F。该抽吸喷嘴51的底部端部与为所有锭子共用的气动导管52相连。
接着,将描述上述构造的装置的操作。
当操作该纺纱机时,每个纤维束F在下罗拉12-14和上罗拉19-21之间通过而被牵伸,然后被引导到纤维束集束装置30。该输送部分31的上夹持罗拉31a略微比前部下罗拉12和前部上罗拉19中的每个的表面速度旋转得快,在以合适的张力通过该输送部分31的夹持点之后,纤维束F一面受到加捻作用一面朝向下游侧移动。
此外,该导管44的抽吸作用通过连接管48施加在该抽吸管32上,形成在滑动表面32b上的抽吸孔32a的抽吸作用通过透气皮圈34作用在该纤维束F上。然后,纤维束F一面被吸引并收集到对应于抽吸孔32a的位置。因此与没有纤维束集束装置30的纺纱机相比,可以限制绒毛和废棉的产生,从而获得了纱线质量方面的改进。
如图6A所示,由于在上游侧并与抽吸管32可分开地设置的卷绕元件的出现,所以当没有卷绕元件33时该前罗拉包围角θ1比前罗拉包围角θ2(如图6b所示)大。在前罗拉包围角较大的状态中,由纤维束F所覆盖的直到经过夹持点之后与透气皮圈34的表面分离的距离相对较长。因此,由于从卷取部分在纤维束F上施加的加捻作用,所以纤维束与从接触透气皮圈34的纤维束F的边缘突出的许多纤维f一起旋转,使得这些纤维f容易捻入到该纤维束F中,因此限制了绒毛的产生。此外,在存在卷绕元件33的结构中,因为纤维束F往复作用同时在皮圈上轧制,所以从纤维束F的边缘突出的纤维f易于被捻入到该纤维束F中。
一般认为前罗拉包围角的增加使得纱线经受断裂。然而在设置纤维束集束装置30的情况下,该纤维束F被从夹持点拉出同时由该抽吸孔32a的抽吸作用而被收集,使得通过卷取作用导致的加捻容易地达到夹持点附件,从而获得了在纱线强度方面的提高,即使当前罗拉包围角增加限制了发生纱线断裂的增加。因此可以限制纱线断裂导致的生产率的降低。
该适于传送纤维束F的透气皮圈34在因调节导向装置49的作用而防止其侧向移动的状态下移动(旋转),因此以稳定方式进行该纤维束F的传送。在这些调节导向装置49中,用于调节在靠近该连接部分32c的位置处卷绕的透气皮圈34的调节导向装置49,通过其端面沿宽度方向调节了该透气皮圈34向两侧移动,其中沿该端面去除了该梯状部分50。对于用于调节在靠近端塞40的位置处卷绕的透气皮圈的调节导向装置49来说,通过该调节元件49的端面,调节透气皮圈34朝向该抽吸管32中心运动,其中沿该端面去除了该梯状部分50,而通过该端塞40的端面进行对该透气皮圈34朝向该端部侧面的移动进行调节。
这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的作用:
(1)该抽吸管关于纤维束移动方向设置在该输送部分31的夹持点的上游。在关于该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的该夹持点下游侧上平行于该抽吸管32设置该卷绕元件33,围绕该卷绕元件33卷绕该透气皮圈34的一部分。因此,增加了前罗拉包围角,从而与没有卷绕元件33的结构相比增加了绒毛产生的限制作用,因此获得了纱线质量方面的改进。
(2)用于防止透气皮圈34的侧向移动的调节导向装置49与该抽吸管32形成一整体。因此,防止适于输送纤维束F的透气皮圈34在一种状态中移动(旋转),在该状态中由于调节导向装置49的作用防止了纤维束F的侧向移动。因此,以稳定方式输送该纤维束F。另外与和抽吸管32可分开设置的调节导向装置的情况相比,该结构被简化。
(3)该抽吸管32被挤压模制以便具有梯状部分50,从而该抽吸管32的成该调节导向装置49的部分的高度被升高,其中在该抽吸管32中形成有该调节导向装置49。该调节导向装置49通过去除该梯状部分50的与该透气皮圈34的宽度一致的部分而形成。因此与通过焊接、粘结或者螺纹连接将调节导向装置连接到该抽吸管上的情况相比,该调节导向装置的生产容易。
(4)该卷绕元件33设置成在该输送部分31和纤维束离开在该夹持点的下游侧上的透气皮圈34的位置之间的距离L不大于5mm。因此因为纤维束F一面在该透气皮圈上轧制一面移动,所以,从纤维束F上突出的这些纤维束f易于捻入到该纤维束F中,从而改进了绒毛产生的限制作用。
(5)该卷绕元件33由一杆形实心元件形成。因此,与卷绕元件33形成为管状结构的情况相比,该卷绕元件33的生产容易。此外,即使该卷绕元件33与其它元件在安装、拆卸和维修操作等期间发生碰撞,该卷绕元件33也不容易被破坏。
(6)该上夹持罗拉31a压该透气皮圈34的力是通过该下夹持罗拉35a承受的,该上夹持罗拉31a的压力没有施加到该抽吸管32上。因此与常规的装置相比(专利文件1),该抽吸管32所需的刚度较小,即使该抽吸管32由树脂形成也可以确保抽吸管的足够的强度。
(7)用作负压源的导管44独立于气动装置设置,该气动装置用于抽吸在纱线断裂时从牵伸部分输出的棉网。因此该抽吸管32的抽吸压力可以容易地调整到一合适的压力。上述实施例不应作限定性理解。例如,还可以为下面的构造。
该调节导向装置49形成在该抽吸管32和卷绕元件33中的至少一个中就是足够的。例如如图7所示,还可以采用一种结构,该结构中调节导向装置49形成在卷绕元件33中。在该调节元件49形成在该卷绕元件的情况中,积聚在调节导向装置和透气皮圈之间的灰尘等的清理/除去,与调节导向装置形成在位于上游侧上的抽吸管32上的结构相比更容易。
该调节导向装置49还可以形成在该抽吸管32和卷绕元件33两者中。
代替形成实心元件的卷绕元件33,该卷绕元件33可以形成为管状结构,当形成管状结构时,该卷绕元件33可以制成轻重量。
对于在输送部分31的夹持点和纤维束F离开在输送部分32的夹持点下游上的透气皮圈34的位置之间的距离L来说,只要距离L不大于5mm就可以满意地限制绒毛的产生。对于该距离L没有特别的上限。然而距离太长对于改进绒毛产生的限制作用的帮助不是很大,而是仅仅导致机器底部的尺寸增大。因此该距离最好是在8-10mm的范围。
该纤维束集束装置30的输送部分的结构并不限于装备有夹持罗拉对的结构。例如还可以采用一种结构,该结构用于驱动其包括的该透气皮圈34,该结构除去了抽吸管32和下夹持罗拉35a,提供了截面为卵形的抽吸管,构成一在该抽吸管的预定位置处的抽吸孔,并且可以围绕该抽吸管和卷绕元件33的外缘可滑动地卷绕该透气皮圈34。然后通过使上夹持罗拉31a被主动驱动,该透气皮圈34通过驱动该上夹持罗拉31a被驱动,同时保持上夹持罗拉与该透气皮圈34压接触。在这种情况中,可以赋予该卷绕元件33一用于该透气皮圈34的张力调整功能。
该卷绕元件33还可以被赋予在由透气皮圈34输送的纤维束F上施加抽吸作用的功能。例如,除了通过使用管子构成该卷绕元件33之外,该抽吸孔设置在该卷绕元件33中。在这种情况下,纤维束F一面被吸引并收集在对应该抽吸孔的位置处一面移动。因此,由抽吸作用,甚至在通过该夹持点之后,该纤维束F以收集状态运动,以便限制绒毛和废棉的产生从而获得纱线质量方面的改进。
该抽吸管32、卷绕元件33和旋转轴35不限于由4个锭子单元构成一个单元的结构。还可以采用在相邻的罗拉支座15间的锭子单元(例如8个锭子单元)构成一个单元的结构或者两个锭子单元构成一个单元的结构。此外,对于所有的单元来说不总是需要具有相同数目的锭子单元;还可以在相邻的罗拉支座15之间制成彼此不同数目的锭子单元(例如6和2),从而提供了与之对应的两种单元。
该抽吸管32的端部还可以被封闭。在这种情况中,端塞40无需密封该抽吸管32的端部,只需提供一配合孔和一些配合部分(一些配合孔),轴承39配合在该配合孔中,抽吸管32和卷绕元件33的端部与该配合部分配合,从而易于制造。
代替设置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导管44,还可以设置在该纺纱机的机器底部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单一导管。
该导管44的位置不限于在该牵伸装置11的后侧和上面的位置;还可以设置在该牵伸装置11的后侧上或者后侧下面上。
代替导管44由该抽吸管32共享的结构,其中该抽吸管32设置在该纺纱机的左侧和右侧,还可以采用一种结构,其中导管设置成分别为左侧和右侧的两排,以便沿该纺纱机的机器底部的纵向方向延伸。
代替由织造织物构成该透气皮圈34,还可以用针织织物构成该透气皮圈34。在这种情况中,可以获得合适的透气性而在该构成透气皮圈34的带子上形成小穿孔并不困难,使得可以低成本地生产该透气皮圈34。此外,由于该针织织物的弹性,该透气皮圈34可以在合适的张力下旋转而不必设置任何特殊的张力装置。
除了由织造织物和针织织物构成该透气皮圈外,还可以通过对一由橡胶或者弹性树脂形成的树脂带穿孔而形成该透气皮圈34。
还可以采用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具有形成在其上的下夹持罗拉35a的旋转轴35为所有的锭子单元所共用并且被一马达通过一排设置在该机器底部的车头处的齿轮驱动,正如在牵伸装置11的下罗拉12-14的情况中那样。
还可以使用共用的负压源以用于抽吸管32和气动装置。
作为气动装置,还可以采用凹槽型结构来代替单一的喷嘴类型的气动装置。

Claims (6)

1.一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该纤维束集束装置设置在该纺纱机的牵伸部分的最后的输送罗拉对的下游上并且适于收集牵伸部分所牵伸的纤维束,该纤维束集束装置包括:一装备有一夹持罗拉的输送部分;一抽吸管,该抽吸管关于纤维束的移动方向设置在输送部分的夹持点上游并且具有一导向表面,该导向表面装备有一抽吸缝隙;和一构成该输送部分并且适于一面在该导向表面上滑动一面旋转的透气皮圈,其中,卷绕有透气皮圈的一部分的卷绕元件平行于该抽吸管,关于该纤维束移动方向设置在输送部分的夹持点的下游侧上,并且用于防止透气皮圈侧向移动的调节导向装置与该抽吸管和卷绕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纤维束集束装置,其中,该调节导向装置形成在该卷绕元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纺纱机纤维束集束装置,其中,该抽吸管和卷绕元件之间的一个被挤压模制成具有梯状部分以便该梯状部分的形成该调节导向装置的一部分的高度升高,其中在该抽吸管和卷绕元件之间的一个中形成有该调节导向装置,该调节导向装置通过除去该梯状部分的与该透气皮圈的宽度一致的部分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中,该卷绕元件由一杆形实心元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中,该卷绕元件由一杆形管状元件构成。
6.装备有一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环锭细纱机。
CNB031586120A 2002-09-17 2003-09-17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及装备有该装置的细纱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989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69690A JP3786069B2 (ja) 2002-09-17 2002-09-17 紡機の繊維束集束装置
JP269690/2002 2002-09-17
JP269690/02 2002-09-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5303A CN1495303A (zh) 2004-05-12
CN1309891C true CN1309891C (zh) 2007-04-11

Family

ID=32267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861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9891C (zh) 2002-09-17 2003-09-17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及装备有该装置的细纱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786069B2 (zh)
KR (1) KR100507421B1 (zh)
CN (1) CN1309891C (zh)
TW (1) TWI2528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4336B2 (ja) * 2006-10-11 2011-12-2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紡機における繊維束集束装置
JP5282724B2 (ja) * 2009-12-09 2013-09-0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紡機の繊維束集束装置における吸引パイ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15754B2 (ja) * 2010-01-13 2014-06-1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紡機の繊維束集束装置
CN102618977A (zh) * 2012-04-18 2012-08-01 湖南广源麻业有限公司 苎麻纺织针梳并条机的麻网集束装置
DE102015111133A1 (de) * 2015-07-09 2017-01-12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maschine, Führungsstange und Riemchen
CN106968031A (zh) * 2017-05-22 2017-07-21 宇金涛 细纱机负压系统防弱捻负压补偿结构
CN110106590A (zh) * 2019-05-27 2019-08-09 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负压吸风管路、负压吸风装置以及细纱机
JP2021175835A (ja) * 2020-05-01 2021-11-0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紡機における繊維束集束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0872A (en) * 1993-07-14 1997-02-11 Artzt; Peter Double-belt draw frame
DE19708410A1 (de) * 1997-03-03 1998-09-17 Csm Gmbh Streckwerk für Spinnmaschinen mit einer Faserbündelungszone
US6073314A (en) * 1998-07-14 2000-06-13 Spindelfabrik Suessen, Schurr, Stahlecker & Grill Gmbh Device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US6108873A (en) * 1998-03-31 2000-08-29 Spindelfabrik Suessen, Schurr, Stahlecker & Grill Gmbh Arrangement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and method for making yarn therefrom
DE10056668A1 (de) * 2000-11-09 2002-05-16 Fritz Stahlecker Vorrichtung an einer Spinnmaschine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WO2002042535A1 (de) * 2000-11-24 2002-05-30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orrichtung an einer spinnmaschine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0872A (en) * 1993-07-14 1997-02-11 Artzt; Peter Double-belt draw frame
DE19708410A1 (de) * 1997-03-03 1998-09-17 Csm Gmbh Streckwerk für Spinnmaschinen mit einer Faserbündelungszone
US6108873A (en) * 1998-03-31 2000-08-29 Spindelfabrik Suessen, Schurr, Stahlecker & Grill Gmbh Arrangement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and method for making yarn therefrom
US6073314A (en) * 1998-07-14 2000-06-13 Spindelfabrik Suessen, Schurr, Stahlecker & Grill Gmbh Device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DE10056668A1 (de) * 2000-11-09 2002-05-16 Fritz Stahlecker Vorrichtung an einer Spinnmaschine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WO2002042535A1 (de) * 2000-11-24 2002-05-30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orrichtung an einer spinnmaschine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7474A (en) 2004-05-16
TWI252878B (en) 2006-04-11
CN1495303A (zh) 2004-05-12
KR100507421B1 (ko) 2005-08-10
JP3786069B2 (ja) 2006-06-14
KR20040025574A (ko) 2004-03-24
JP2004107808A (ja) 2004-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12102U (zh) 一种纺织纤维均匀上浆装置
CN86107922A (zh) 一种用于纤维纺的方法和装置
CN1309891C (zh)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及装备有该装置的细纱机
CN1702209A (zh) 纺纱机械中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101270516A (zh)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1443883A (zh) 用于纺纱机的纤维集束装置
CN111196529A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导纱器
CN101994177B (zh) 牵伸辊的清洁装置、牵伸装置以及纤维机械
CN1609294A (zh) 具有集束装置的纺纱机
CN102741463A (zh)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机构
CN1856603A (zh) 用于制造包芯纱或包芯充股线的方法和装置
CN209292551U (zh) 一种并条机的牵伸机构
CN1589342A (zh) 纺纱机上用于压实纤维须条的装置
CN1488791A (zh)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1309890C (zh) 纤维束集束装置和纺纱机
CN1861854A (zh) 纺纱机械的牵伸装置
CN100557104C (zh) 并条机上用于纺织纱条的装置
CN1320183C (zh) 环锭细纱机纤维集聚装置
CN1488793A (zh) 纺纱机和纺纱方法
CN2666942Y (zh) 环锭细纱机纤维集聚装置
CN2780784Y (zh) 兔毛梳理成条机
CN2632105Y (zh) 紧密环锭纺纤维集聚装置
CN220224494U (zh) 一种纺纱线表面清理装置
CN100523330C (zh) 用于包芯纱纱芯的输送辊
CN217839228U (zh) 一种用于精梳机的进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