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8052C - 遥控操纵系统和用于该系统的发信机及外围设备 - Google Patents

遥控操纵系统和用于该系统的发信机及外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8052C
CN1308052C CNB021185689A CN02118568A CN1308052C CN 1308052 C CN1308052 C CN 1308052C CN B021185689 A CNB021185689 A CN B021185689A CN 02118568 A CN02118568 A CN 02118568A CN 1308052 C CN1308052 C CN 130805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ata
driven machine
ancillary equipment
contro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185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33828A (zh
Inventor
山口隆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ami Digital Entertai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nam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ami Corp filed Critical Konam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33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3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80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805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0/00Remote-control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oys, e.g. for toy vehicles
    • A63H30/02Electrical arrangements
    • A63H30/04Electrical arrangements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9/00Model railways
    • A63H19/24Electric toy railways; System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9/00Model railways
    • A63H19/24Electric toy railways; Systems therefor
    • A63H2019/246Remote contr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oy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遥控操纵系统,对驱动机器(2)和与该驱动机器一起使用的外围设备(3)进行遥控操纵,发信机(1)反复生成数据,使其包含与有关驱动机器(2)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状况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当进行有关外围设备(3)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时,生成数据,使其包含第一控制信息和用于控制外围设备(3)的特定动作的第二控制信息;驱动机器(2)根据来自发信机(1)的数据中包含的第一控制信息来控制自己的特定动作;外围设备(3)根据来自发信机(1)的数据中包含的第二控制信息来控制自己的特定动作。不中断对驱动机器的控制,就能对与该驱动机器一起使用的外围设备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遥控操纵系统和用于该系统的发信机及外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电车模型或该模型行驶的路线的转辙、信号等的各种机器设备进行遥控操纵的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发信机所发送数据来分别对驱动机器和其外围设备进行遥控操纵的系统,众所周知的例如有特开2000-197777号公报中记载的系统。该公报中记载的遥控操纵系统包括:作为驱动机器的电车模型、作为切换该电车模型行驶的轨道的外围设备的转辙器、以及对电车模型和转辙器进行遥控操纵的发信机。以给定的周期从发信机反复发送发信数据。在一次发送的1帧的发信数据中包含:用于确定是以电车模型和转辙器中的哪一个为对象发送的数据的识别信息(对象代码),和控制用识别信息指定的电车模型或转辙器的动作的控制信息(数据代码)。电车模型和转辙器根据接受的数据中包含的识别信息,分别判断是否为向自己发送的发信数据,当判断为向自己发送的发信数据时,根据该数据中所包含的控制信息进行动作控制。这样一来,通过来自一台发信机的发信数据,就能有选择地单独地控制多台电车模型和转辙器。
但是,在以上所述的遥控操纵系统中,择一地选择要遥控操纵的电车模型和转辙器,必须发送一帧的发信数据。因此,一帧的发信数据只能被用于电车模型和转辙器中的任意一个控制对象,对于其他的控制对象则未发送控制信息。因此,当遥控操纵转辙器时,不发送针对电车模型的控制信息,从而无法遥控操纵它。一般来说,象转辙器那样的所谓外围设备的控制,往往需要随着电车模型那样的主要驱动机器的动作控制,有时用户希望,在这样的外围设备的控制中,也能继续对主要控制对象进行动作控制。例如,用户一面不断地控制电车模型的行驶,一面按照其行驶位置和速度,对转辙器或信号机进行切换操作,并在转辙器的切换过程中,例如还能进行速度调整。而利用以往的系统是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的。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问题的存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中断对驱动机器的控制,就能实现对与该驱动机器一起使用的外围设备的控制的遥控操纵系统和适用于该系统的发信机。
下面,就本发明加以说明。另外,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将附图中的参照符号加上括号附在相应技术特征的后面,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图示的例子。
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通过从发信机(1)反复发送的数据,对包含在接收一侧的组中的驱动机器(2)和与该驱动机器一起被使用的外围设备(3)进行遥控操纵,
所述发信机包括:
反复生成所述数据,使其包含与有关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状况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在进行有关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时,生成所述数据,使其包含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用于控制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第二控制信息的数据生成部件(42);
所述接收一侧的组包括:
与所述驱动机器对应设置,并根据来自所述发信机的数据中包含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的驱动机器控制部件(72、73、74);
与所述外围设备对应设置的,并根据来自所述发信机的数据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外围设备控制部件(102、103、104、106、108、110)。
根据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从发信机反复发送的数据被驱动机器和外围设备双方所接收,该数据中所包含的第一控制信息被驱动机器所使用,并且第二控制信息被外围设备所使用。因此,当有必要继续控制驱动机器时,能在不中断驱动机器的控制的前提下,进行外围设备的控制。
在本发明中,驱动机器和外围设备可以分别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特定的动作可以是单一的动作,可以是多个动作,也可以是多个动作的组合。例如,在驱动对于左右驱动轮分别设置的两个发动机,并且通过两个发动机的旋转的不同来实现各种行驶状态的驱动机器中,可以把各发动机的动作作为特定的动作,并且也可以把通过两个发动机实现的行驶作为特定的动作。有关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可以是指定外围设备的动作控制量的操作,也可以是切换在发信机上设置的模式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中,所述外围设备可以是在所述驱动机器的外部设置的作为应该与该驱动机器分别独立设置的外部装置。例如,在铁道模型中,当以电车模型为驱动机器时,表示电车模型的行驶方向的信号机、变更电车模型的行驶轨道的前进道路的方向舵或设置有信号机和方向舵的转辙器可以作为外围设备。
在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中,所述外围设备可以是作为内置在所述驱动机器中的内部装置而设置的,所述驱动机器控制部件和所述外围设备控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是兼用的。例如,在铁道模型中,当以电车模型为驱动机器时,可以把电车模型中内置的用于点亮车头灯的装置或使汽笛响的装置作为外围设备。
在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中,所述发送机中设置有:受理用户进行的模式切换操作的模式切换部件(31);按照该模式切换部件的操作状况,选择驱动机器控制模式和外围设备控制模式中任意一种模式的模式控制部件(41)。所述数据生成部件,在所述驱动机器控制模式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数据,使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反映有关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状况,在所述外围设备控制模式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数据,使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反映有关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状况,并且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一部分不拘泥于该外围设备控制模式下的用户操作状况,维持所述外围设备控制模式被选择前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含的状态。此时,用户按照以驱动机器的操作为主的状况和以外围设备的操作为主的状况,能把发信机的操作环境变更为与各状况对应的模式。因此,在继续了驱动机器的操作的同时,能容易地进行控制外围设备的操作。而且,在驱动机器控制模式中可以包含第二控制信息。
在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中,所述发信机上设置有受理有关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或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的兼用操作部件(30…30)。所述数据生成部件,在所述驱动机器控制模式的情况下,把对于所述兼用操作部件的操作作为有关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的操作受理,生成所述数据,使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反映对所述兼用操作部件的操作状况,在所述外围设备控制模式的情况下,把对于所述兼用操作部件的操作作为有关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受理,生成所述数据,使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反映对所述兼用操作部件的操作状况,并且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一部分维持反映所述外围设备控制模式被选择前的所述兼用操作部件的操作状况的状态。此时,在驱动机器控制模式下,为了控制驱动机器而操作的发信机的输入装置的一部分在外围设备控制模式下能用于控制外围设备。因此,能简化发信机的结构。而且,兼用操作部件可以是用于决定驱动机器或外围设备的控制量的装置,也可以是用于变更控制对象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中,所述发信机上设置有受理有关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的驱动机器操作部件(26、27)。所述数据生成部件即使在所述驱动机器控制模式或所述外围设备控制模式的任意一种模式下,也生成所述数据,使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反映对于所述驱动机器操作部件的操作。此时,即使在切换为外围设备控制模式时,也能继续控制驱动机器的主动作。因此,在接收一侧的组整体的控制方面,能提高操作性。
在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中,在与一台发信机对应的接收一侧的组中能容纳多台所述外围设备,所述发信机上设置有受理用于从多台外围设备中指定控制对象的外围设备的用户操作的选择操作部件(30…30)。所述数据生成部件生成所述数据,使表示由所述选择操作部件决定的控制对象的指定状况的设备指定信息包含在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中,所述外围设备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中包含的设备指定信息,判断自己是否为控制对象,当判断为是控制对象时,实施根据第二控制信息的所述特定动作的控制,当判断为不是控制对象时,保留所述特定动作的控制。此时,在继续控制驱动机器的动作的同时,能从多台外围设备选择作为控制对象的外围设备进行控制。而且,多台外围设备可以是象多个转辙器那样的同种外围设备,也可以是象转辙器和鸣汽笛的装置那样不同种类的外围设备。在一次的数据中,作为控制对象而指定的外围设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控制对象的指定中,当不同种类的外围设备有多个时,可以指定特定种类的外围设备,也可以为不同种或同种的外围设备分配不同的识别信息,根据该识别信息进行指定。但使用为外围设备分配的识别信息时,设备指定信息可以是只包含作为控制对象而指定的外围设备的识别信息的信息,也可以是把识别信息和表示是否把分配了该识别信息的外围设备作为控制对象而指定的信息组合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中,在与一台发信机对应的接收一侧的组中能容纳多台所述驱动机器和多台所述外围设备,所述发信机上设置有受理从多个选择分支选择任意的选项的用户操作的选择操作部件(30…30)。所述数据生成部件,在所述驱动机器控制模式下,把对于所述选择操作部件的操作作为用于从所述多个驱动机器指定控制对象的驱动机器的操作受理,生成所述数据,使表示所述指定状况的所述驱动机器特定信息包含在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在所述外围设备器控制模式下,把对于所述选择操作部件的操作作为用于从所述多台外围设备指定控制对象的外围设备的操作受理,生成所述数据,使表示该指定状况的设备指定信息包含在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中,并且,所述驱动机器特定信息与该外围设备器控制模式下用户对于所述选择操作部件的操作状况无关,维持所述外围设备器控制模式被选择前的所述驱动机器特定信息。所述驱动机器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含的驱动机器特定信息,判断自己是否为控制对象,当判断为是控制对象时,实施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所述特定动作的控制,当判断为不是控制对象时,保留所述特定动作的控制。所述外围设备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中包含的设备指定信息,判断自己是否为控制对象,当判断为是控制对象时,实施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所述特定动作的控制,当判断为不是控制对象时,保留所述特定动作驱动机器的控制。此时,进行比较操作的频度低,通过兼用指定控制对象的驱动机器的操作中使用的输入装置和随着驱动机器使用的外围设备的操作中使用的输入装置,能在不损害接收一侧的组整体的控制的操作性的前提下,简化发信机。
在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中,所述驱动机器被作为可移动模型(50)而构成,所述驱动机器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模型的移动,所述外围设备可以作为设置在所述模型的移动范围内,并且进行给定的动作的外部装置(3)而构成。此时,例如通过采用使模型和外部装置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结构,能使模型的移动更具现实感,能提高趣味性。
在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中,所述模型是沿着轨道行驶的模型车辆(50),所述驱动机器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模型车辆的行驶速度,所述外围设备是表示所述模型车辆的行进方向的信号机(88、89)或能切换所述模型车辆行驶的轨道的方向舵(83),所述外围设备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把所述信号机的表示变更动作或所述方向舵的轨道切换动作作为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进行控制。此时,能用一个发信机进行含有列车和转辙器的的铁道模型整体的控制,能提高铁道模型的趣味性。
在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中,所述模型是沿着轨道行驶的模型车辆(50),所述驱动机器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模型车辆的行驶速度,所述外围设备是包括设置有表示所述模型车辆的行进方向的信号机(88、89)和能切换所述模型车辆行驶的轨道的方向舵(83)的转辙器(3),所述外围设备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控制所述信号机的表示变更动作,并且追随所述信号机的表示变更动作来控制所述方向舵的切换动作。此时,因为是根据信号机的表示进行轨道的切换,所以用户能容易地设置模型车辆行驶的轨道,从而能提高铁道模型的趣味性。
本发明的发信机(1)通过反复发送的数据,对接收一侧的组中所包含的驱动机器(2)和与该驱动机器一起使用的外围设备(3)进行遥控操纵,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复生成所述数据,使其包含与有关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状况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在进行有关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时,生成所述数据,使其包含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用于控制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第二控制信息的数据生成部件(42)。通过组合该发信机、根据从发信机发送的数据中包含的第一控制信息来实施动作控制的驱动机器、以及根据第二控制信息来实施动作控制的外围设备,就能实现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
而且,本发明的发信机也可以含有以上所述各种优选形态。即设置有受理用户进行的模式切换操作的模式切换操作部件(31)、根据该模式切换部件的操作状况来选择驱动机器控制模式和外围设备控制模式中任意一种模式的模式控制部件(41),所述数据生成部件在所述驱动机器控制模式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数据,使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反映有关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状况,并且在所述外围设备控制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生成所述数据,使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反映有关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状况,并使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一部分不局限于该外围设备控制模式下的用户操作状况,维持所述外围设备控制模式被选择前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含的状态。在与自己对应的接收一侧的组中能容纳多台所述外围设备,设置有受理用于从多台外围设备中指定控制对象的外围设备的用户操作的选择操作部件,所述数据生成部件也可以生成所述数据,使表示由所述选择操作部件决定的控制对象的设备指定状况的设备指定信息包含在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中。
另外,本发明的外围设备与所述发信机组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来自所述发信机的数据中所包含的所述设备指定信息来判断自己是否为控制对象,当判断为是控制对象时,实施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所述特定动作的控制,当判断为不是控制对象时,保留所述特定动作的控制的外围设备控制部件。
附图说明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的简要结构。
图2是表示发信机的前面一侧的立体图。
图3是发信机的后视图。
图4是设置在发信机的前面一侧的凹部的剖视图。
图5是发信机的功能框图。
图6是表示发信机发送数据的情况的图。
图7是表示一组遥控操纵数据的内容的图。
图8是表示驱动机器的一个例子的电车模型的图。
图9是图8的电车模型的功能框图。
图10是表示转辙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由方向舵决定的前进路线的变更状况的图。
图12是图10的转辙器的框图。
图13是表示转辙器的信号和前进路线的对应的图。
图14是表示转辙器的信号和前进路线的对应的图。
图15是表示从通电开始到开始发送自己的数据,图2的发信机实施的通电动作的步骤的程序框图。
图16是表示接着图15的处理的、图2的发信机实施的通常动作的步骤的程序框图。
图17是表示接着图15的处理的、图2的发信机实施的通常动作的步骤的程序框图。
图18是表示在图15和图16的处理中,图2的发信机的微型计算机实施的发信数据生成处理的步骤的程序框图。
图19是表示图8的电车模型的控制装置实施的接收处理的步骤的程序框图。
图20是表示转辙器实施的接收处理的步骤的程序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的动作例子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的动作例子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的动作例子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的动作例子的图。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符号。
1-发信机;2-驱动机器;3-转辙器(外围设备);10-输入装置;21-框体;22-遥控信号发光部;23-遥控信号发光部;24-盖子;25-遥控信号受光部;26-F/R开关;27-速率控制电位器;28-改写控制开关;29-ID代码设置开关;30-车辆号码选择开关;31-模式切换开关;33a、33b-充电用端子;41-控制部;42-发信数据生成部;43-输出定时生成部;44-发信部;45-收信部;46-收信数据判断部;50-电车模型(驱动机器);57-传动装置;58-发动机(电动机);59-控制装置;60-遥控信号受光部;71-收信部;72-遥控数据判别部;73-识别信息判断部;74-驱动控制部;76-识别信息写入部;78-识别信息存储用存储器;102-遥控数据判别部;103-ID号码-致判断部;104-附加命令判断部;106-转辙器号码判断部;108-LED驱动控制部;110-电机驱动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的简要结构。另外,在图1中,假设通过两台发信机1、1,把接收一侧的组中包含的五台驱动机器2…2和作为外围设备的三台转辙器3…3在同一场所彼此区别开来,并进行遥控操纵。在此,转辙器3是与驱动机器分开独立设置的外部装置。
在各发信机1、驱动机器2和转辙器3上,作为发信机特定信息设置有1~4中的一个ID代码。另外,各发信机1、驱动机器2上,作为驱动机器特定信息设置有1~8中的一个车辆号码,在转辙器3…3上设置有1~8中的一个转辙器号码。在本实施例中,ID代码和车辆号码的组合作为使发信机1和驱动机器2彼此对应的识别信息起作用,ID代码和转辙器号码的组合作为使发信机1和转辙器3彼此对应的识别信息起作用。各驱动机器2和转辙器的遥控操纵中使用了红外线。因此,在发信机1上设置有遥控信号发光部4,在各驱动机器2上设置有遥控信号受光部5,在各转辙器上设置有遥控信号受光部6。为了取得从发信机1的数据发送的同期,各发信机1上设置有遥控信号受光部7。
如图2和图3所示,发信机1具有受理用户操作的输入装置10,发送与用户操作对应的数据。如图8所示,驱动机器2作为小型电车模型50被构成,设置有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58和用于控制发动机58的控制装置59。如图10所示,转辙器3作为构成电车模型50行驶的轨道的轨道片被构成,设置有表示电车模型50的行进方向的信号机88、89和用于切换电车模型50的前进路线的方向舵83。转辙器3根据来自发信机1的数据,变更了信号机88、89的亮灯状态后,如图11所示,变更方向舵83的位置。下面参照附图,就发信机1、驱动机器2和转辙器3分别加以详细说明。
图2和图3详细表示发信机1,图2是从正面一侧(用户一侧)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后视图。如图所示,发信机1具有由树脂等构成的框体21。框体21的背面21a一侧设置有用于对驱动机器2发送数据的发光部22(相当于图1的遥控信号发光部4),在框体21的前面21b一侧设置有用于发送改写驱动机器2的识别信息的数据的发光部23。在背面21a上设置有使红外线透射的壳21c,在该21c的内侧设置有发光部23。另外,在壳21c的内部设置有作为遥控信号受光部7的受光部25、25。
如图4中也表示的那样,在框体21的前面21b一侧设置有凹部21d,通过盖子24关闭该凹部21d。盖子24能以其下端的铰链部24a为中心在前面一侧开放。在凹部21d的底面上设置有充电用端子33a、33b。这些端子33a、33b与收藏在作为驱动机器2的电车模型50(参照图8)的充电用端子接触,为内置在该电车模型50中的电池充电。
如图2所示,在框体21的上表面21e上设置有:作为输入装置10,为了切换驱动机器2的前进、后退而操作的F/R开关26;为了设置速度而操作的速率控制电位器27;为了指示对于驱动机器2的识别信息的改写而操作的改写控制开关28;为了设置发信机1的ID代码而操作的ID代码设置开关29;为了指定车辆号码或控制转辙器而操作的号码选择开关30…30;切换号码选择开关30…30的使用目的的模式切换开关31;电源开关32;充电开关33。
F/R开关26能切换操作到前进位置或后退位置,输出与这些位置对应的信号。速率控制电位器27输出与从对应于速度0的初始位置的旋转操作量成比例的速度指示信号。改写控制开关28是按钮开关,被压入后,输出导通信号。ID代码设置开关29能在1~4的ID代码所对应的四个位置间切换操作,输出与这些位置对应的信号。通过ID代码设置开关29的切换操作,能在1~4之间选择发信机1的ID。号码选择开关30是按钮开关,随着它的压入操作,输出导通信号。模式切换开关31能在与通过选择开关30…30指定车辆号码的通常模式和通过选择开关30…30控制转辙器3…3的转辙器控制模式所对应的两个位置间切换操作,输出与这些位置对应的信号。在此,号码选择开关30设置有八个,当模式切换开关31在通常模式的位置时,与1~8的车辆号码1∶1对应,通过按下任意一个号码选择开关30,能选择与该号码选择开关30对应的车辆号码。另外,当模式切换开关31在转辙器控制模式时,号码选择开关30与1~8的转辙器号码1∶1对应,通过按下任意一个号码选择开关30,能控制设置有与该号码选择开关30对应的转辙器号码的转辙器。
图5表示发信机1的电路结构。与输入装置26~31的操作对应的信号通过输入部输入到控制部41。控制部41根据来自输入部40的信号,输出用于使发信数据生成部42生成发信数据的信号,并且向输出定时生成部43输出提供定时器设置值的信号。另外,控制部41根据用模式切换开关31选择的模式和改写控制开关28的切换状态,判别是发送驱动机器2的动作控制用数据还是发送用于变更识别信息的数据,当发送驱动机器2的动作控制用数据时,向发信部44输出信号,驱动遥控信号发光部22,当发送用于变更识别信息的数据时,驱动遥控信号发光部23。
发信数据生成部42根据来自控制部41的信号,生成发信数据,向发信部44输出。而输出定时生成部43根据由控制部41提供的定时器设置值计时,如果经过了定时器设置值所对应的给定时间,向发信部44输出指示发信的信号。发信部44对来自发信数据生成部42的数据实施根据遥控操纵信号载波信号的调制,根据从输出定时生成部43指示的定时,驱动遥控信号发光部22或23。此时,根据来自控制部41的信号,驱动遥控信号发光部22或23中的一个被驱动。驱动遥控信号发光部22、23例如包含LED等发光部件,分别发出与来自发信部44的指示对应的红外线。在此,从遥控信号发光部22、23输出的红外线载波信号的频率在所有的发信机1中是同样的。另外,发信数据生成部42生成的一组遥控操纵数据的比特述总是一定的,发送一组遥控操纵数据所需时间也是一定的。
遥控信号受光部25接收来自其它的发信机1的红外线,把从接收的红外线去除了载波成分的信号输出到收信部45。收信部45把遥控信号受光部25提供的信号解码为一组遥控操纵数据,向收信数据判断部46输出。收信数据判断部46判断由收信部45提供的收信数据的ID代码(参照图7),把该判断结果提供给控制部41。控制部41根据收信数据判断部46和输入部40提供的信号,设置提供给输出定时生成部43的计时器设置值。之所以这样接收其他的发信机1的发信数据后设置输出定时是为了防止从多个发信机1的遥控操纵数据的同时发送导致的干扰。
而且,也可以使遥控信号发光部22、23公共化,驱动机器2的动作控制用遥控操纵数据和用于改写识别信息的数据中的任意一个都从同一发光部发送。
控制部41最好由微型计算机和给定的程序的组合构成。发信数据生成部42发信数据生成部42、输出定时生成部43、发信部44、收信部45、收信数据判断部46可以作为逻辑电路构成,也可以与控制部41同样,由微型计算机和给定的程序的组合构成。发信数据生成部42、输出定时生成部43、收信数据判断部46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控制部41集成在一起。
图6(a)表示同时使用四台发信机1时的发信定时的确定方法。从该图可知,来自遥控信号发光部22的红外线的发光定时,与发信机1、其控制对象的驱动机器2和转辙器3中公共设置的ID代码对应,设置为彼此不同的时期。
一台发信机1发送遥控操纵信号的时间长度为T1,各发信机1在允许自己发信的期间T2中发送数据。各发信机1以相当于发信机1的台数×时间长度T2(=4×T2)的周期T3反复发送遥控操纵信号。另外,各发信机1发信定时从ID代码=1开始按顺序每次推移T2。通过各发信机1根据这样的关系管理发信定时,能使四台发信机1的发信时期彼此不重叠。为了实现这样的发信控制,例如如果是图6(a)的ID代码=2的发信机1,可以按以下步骤控制发信定时。
首先,当在时刻t1接收了ID代码=1的数据时,接着开始输出自己的发信数据,在时刻t2前,完成自己的发信数据的输出。在发信结束时检查收信部45(参照图5)的收信数据,确认没有发生信号干扰。然后,在T3-T1后设置用于计算下次的输出定时的发信计时器,开始计时。
当在时刻t3接收了ID代码=3的遥控操纵数据时,在2×T2后再次设置发信计时器,开始计时。当在时刻t4接收了ID代码=4的遥控操纵数据时,在T2后再次设置发信计时器,开始计时。
然后,当ID代码=1的发信机1电源断开时,或由于噪声等而无法接收来自当ID代码=1的发信机1的数据时,在接收了ID代码=4的数据后,可以在发信计时器的时间经过了T2的时刻,开始输出自己的数据。如果无法接收来自其他的发信机1的信号时,能使用发送完自己的数据时,在发信计时器中设置的时间T3-T1,能以周期T3继续输出发信数据。
而且,在此虽然说明了有四台发信机1时的情况,但是也可以通过追加ID代码,在五台以上时也同样能控制发信定时。各发信机1的发信定时的周期是N×T2(N是发信机的台数)。但是,也可以使各发信机1发送数据的时期之间不存在空白时间,缩短整体的周期。
另一方面,从图5的发光部23的数据发信定时与从发光部22的数据发信定时的确定方法不同,如图6(b)所示,连续地(在该例子中是连续三次)设置。
图7表示由发信数据生成部42生成的一组遥控操纵数据的内容。一组遥控操纵数据由以下部分构成:作为第一控制信息的ID代码、发动机58(参照图8)的控制信息、车辆号码、作为第二控制信息的附加命令。发动机(电动机)的控制信息有以下部分构成:判别发动机的旋转方向是前进方向或后退方向中的一个的信息(F/R判别)、指定发动机的驱动速度的信息。在ID代码部分设置有用ID代码设置开关29选择的ID代码所对应的两位数据,在发动机的F/R判别部分设置有表示F/R开关26被设置为前进或后退中的哪一个的一位数据,在发动机的控制信息部分设置有指定速率控制电位器27的操作量所对应的速度的五位数据。在车辆号码部分设置有指定由号码选择开关30选择的1~8中的一个车辆号码的三位数据。但是,当用模式切换开关31选择了转辙器控制模式时,设置有在切换位转辙器控制模式之前选择的车辆号码。附加命令部分由五位构成,在在此,按需要设置指定附加功能的代码。在附加命令中设置的代码如表1所示。
  符号   附加命令   内容   备注
  (A)   0000xx   通常动作   通过xx的代码设置选择端口。
  (B)   010101   ID、车辆号码的改写   该代码在三帧连续时改写。成为在该帧接收的ID、车辆号码的驱动机器。
  (C)   10abcd   转辙器号码1~4的转辙器控制数据(通常动作)   用各位的状态来控制转辙器的状态(On/Off)a:转辙器号码1的转辙器的状态b:转辙器号码2的转辙器的状态c:转辙器号码3的转辙器的状态d:转辙器号码4的转辙器的状态
  (D)   11abcd   转辙器号码5~8的转辙器控制数据(通常动作)   用各位的状态控制转辙器的状态(On/Off)a:转辙器号码5的转辙器的状态b:转辙器号码6的转辙器的状态c:转辙器号码7的转辙器的状态d:转辙器号码8的转辙器的状态
符号(A)的行表示用模式切换开关31选择了通常模式,未按改写控制开关28时的附加命令的代码。此时,附加命令的代码为0000xx。而且,xx的代码在设置选择端口时使用。
符号(B)的行表示用模式切换开关31选择了通常模式,按下了改写控制开关28时的附加命令的代码。此时,附加命令的代码为010101。
符号(C)和(D)的行表示用模式切换开关31选择了转辙器控制模式时的附加命令的代码。此时,附加命令是10abcd或11abcd,作为含有设备指定信息的第二控制信息起作用。从遥控信号发光部22交替发送设置有10abcd的代码的一组发信信息和设置有11abcd的代码的一组发信信息。在10abcd的代码中,abcd的各位分别对应于转辙器号码1~4,11abcd的代码中,abcd的各位分别对应转辙器号码5~8。号码选择开关30…30的任意一个被按下后,abcd中对应的位成为1(on)。
图8是表示驱动机器2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在该实施例中,把驱动机器2作为小型电车模型50构成。电车模型50具有底盘51和覆盖了其上部的车身52。在底盘51的前部中央设置有前轮53,在后部设置有后轮54。前轮53通过车轴55安装在底盘51上,能自由旋转。后轮54通过车轴55安装在传动装置57上。传动装置57把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58的旋转传递给车轴56。传动装置57和发动机58的上方例如设置有作为单片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装置59。控制装置59根据从安装在车身52上的遥控信号受光部60发送来的数据控制发动机58的动作。
图9表示电车模型50上设置的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在电车模型50上设置有以上所述的遥控信号受光部60。遥控信号受光部60接收从发信机1发送的红外线,把从接收的红外线中去掉了载波成分的信号输出到收信部71。收信部71把由遥控信号受光部60提供的信号译码为一组遥控操纵数据,向遥控数据判别部72输出。一组遥控操纵数据如图7和表1所示。遥控数据判别部72判别由收信部71提供的收信数据的附加命令是否为010101,即判别接收的数据是用于指示识别信息的改写的数据,还是用于控制驱动机器2的动作的数据。
当遥控数据判别部72判断接收的数据为用于控制驱动机器2的动作的数据时,识别信息读取部77读取存储在识别信息存储用存储器78中的自己的识别信息,识别信息判断部73把收信数据中包含的识别信息与自己的识别信息比较。当识别信息一致时,接收的数据被发送给驱动控制部74。然后,驱动控制部74根据收信数据中包含的发动机控制信息,向驱动电路75提供发动机驱动信号。驱动电路75根据提供的发动机驱动信号驱动发动机58。
另一方面,当遥控数据判别部72判断接收的数据为用于指示识别信息的改写的数据时,把该数据中包含的识别信息(由ID代码和车辆号码构成)通过识别信息改写部76写入识别信息存储用存储器78中。由此,变更了写入识别信息存储用存储器78中的识别信息。
在写入识别信息存储用存储器78中最好使用例如EEPROM那样的不挥发性的存储器,能在没有电源的支持下保持识别信息。收信部71、遥控数据判别部72、识别信息判断部73、驱动控制部74、驱动电路75、识别信息写入部76、识别信息读取部77可以作为逻辑电路构成,也可以由微型计算机和给定的程序的组合构成。另外,把与识别信息判断部73、识别信息读取部77和识别信息存储用存储器78不同的识别信息判断部、识别信息读取部和识别信息存储用存储器设置在收信部71和遥控数据判别部72之间,在向遥控数据判别部72发送数据之前,选择取舍收信数据。
图10是详细表示转辙器3的立体图。如图所示,转辙器3具有电车模型50行驶的轨道片81。轨道片81具有连接了其它的轨道片的连接部81a、81b、81c,通过连接其它的轨道片,能作为电车模型50行驶的轨道整体的一部分使用。另外,轨道片81是连接了连接部81a、81b的直线路线和连接了连接部81a和连接部81c的曲线路线组合而成的分支路。在轨道片8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引导电车模型50的前轮53和后轮54的凸部82…82和用于切换电车模型50的行进方向的方向舵83。平行设置的两个凸部82、82设置为从其外侧到外侧的宽度比前轮53、53的内侧到内侧的宽度以及后轮54的内侧到内侧的宽度大一些。因此,通过在电车模型50前轮53以及后轮54的内侧进靠凸部82的外侧的状态下行驶,电车模型50被沿着凸部82的方向引导。在此,凸部82分支设置为能在连接了连接部81a、81b的直线路线和连接了连接部81a和连接部81c的曲线路线的双方上引导前轮53和后轮54。
轨道片81的侧面上设置有收藏了驱动转向舵83的电机和控制电机的微型计算机等的驱动箱84。在驱动箱84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设置ID代码的ID代码设置开关85、用于设置转辙器号码的转辙器号码设置开关86、电源开关87。ID代码设置开关85能在与1~4的ID代码对应的四个位置之间切换操作,输出与这些位置对应的信号。转辙器号码设置开关86能在与1~8的转辙器代码对应的八个位置之间切换操作,输出与这些位置对应的信号。
而且,在驱动箱84的上方设置有表示电车模型的前进路线的信号机88、89。信号机88、89的连接部81b一侧的面88a、89a上分别设置有蓝色LED90、90和红色LED91、91。另外,在与面88a、89a的相对一侧的面88b、89b上同样设置有两个蓝色LED90和两个红色LED91(在图10中未显示)。信号机88、89根据来自收藏在驱动箱84中的微型计算机的信号,在每一个面上使蓝色LED90或红色LED91的一个点亮。另外信号机88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来自发信机1的遥控操纵信号的遥控信号受光部92。
另外,转辙器3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驱动箱84内的电机和微型计算机等的驱动源即电池的电池箱93。
图11表示基于方向舵83的前进路线的变更状况。方向舵83以与凸部82a以及82b设置为同一直线状的轴部83a为轴心安装,能转动(参照图10)。在此,如图11(a)所示,当使电车模型50行驶于路线A或路线C时,方向舵83与连接了连接部81a、81b的直线平行,即固定为与凸部82a和82b形成直线。因此,通过前轮53以及后轮54的内侧紧靠方向舵83的外侧(图11(a)的上侧),把电车模型引导向路线A或路线C的方向。而如图11(b)所示,当使电车模型50行驶于路线B或路线D时,方向舵83使与轴部83a的相对一侧的端部83b移动到轨道片81的外侧。因此,前轮53以及后轮54的外侧紧靠方向舵83的内侧(图11(a)的下侧),把电车模型50引导向路线B或路线D的方向。另外,端部83b即使在轨道片81的外侧的位置,也可以把端部83b保持在轨道片81的外侧的位置的力设置得很小,使在路线C上行驶的电车模型50边用前轮53以及后轮54的的内侧向内侧按压方向舵83,边直行。
图12表示在转辙器3上设置的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转辙器3上设置有以上所述的遥控信号受光部92。遥控信号受光部92接收来自发信机1的红外线,把从接收的红外线中去掉了载波成分的信号输出到收信部101。收信部101把遥控信号受光部92提供的信号译码为一组遥控操纵数据,向遥控数据判别部102输出。一组遥控操纵数据如图7和表1所示。遥控数据判别部102判别由收信部101提供的收信数据的ID部分和附加命令部分,把与该ID的代码对应的信号向ID一致判断部103输出,并且把与附加命令的代码对应的信号向附加命令判断部104输出。ID号码一致判断部103把遥控数据判别部102提供的ID和通过ID号码读入部105得到的用ID号码设置开关选择的ID比较,判断这些ID是否一致。当判断为一致时,把一致信号向附加命令判断部104输出。一致信号
如果从ID号码一致判断部103输出了一致信号,附加命令判断部104根据来自遥控数据判别部102的信号,判断附加命令的命令是否为10abcd或11abcd,判别为通的转辙器号码,把基于判别结果的信号向转辙器号码判断部106输出。转辙器号码判断部106把附加命令判断部104提供的为通的转辙器号码与通过转辙器号码读入部107得到的用转辙器号码设置开关86选择的转辙器号码比较,判别自己是否是控制对象。当判别自己为控制对象时,向LED驱动控制部108输出指示信号机88、89的点亮状态的变更的信号。LED驱动控制部108向LED驱动电路109输出了用于切换要点亮的LED90、91的信号后,把基于该点亮状态的信号向电机驱动控制部110输出。LED驱动电路109根据来自LED驱动控制部108的信号,点亮或熄灭LED90、91。电机驱动控制部110根据来自LED驱动控制部108的信号,判断是否有必要切换方向舵83,当判断有必要时,向电机驱动电路111提供电机驱动信号。电机驱动电路111根据提供的电机驱动信号,驱动方向舵83的驱动源即电机112。
收信部101、遥控数据判别部102、ID号码一致判断部103、附加命令判断部104、ID号码读入部105、转辙器号码判断部106、转辙器号码读入部107、LED驱动控制部108、电机驱动控制部110可以作为逻辑电路构成,也可以由微型计算机和给定的程序的组合构成。
图13和图14表示转辙器3的信号与前进路线的对应。如图13所示,分别与四个路线A~D对应设置有四个信号A~D。另外,如图14所示,四个路线中能行驶的一个路线所对应的信号点亮蓝色LED90,其它的信号点亮红色LED91。例如,当路线A可为行驶路线时,信号A点亮蓝色LED90,并且熄灭红色LED91,信号B、C、D熄灭蓝色LED90,并且点亮红色LED91。能行驶的路线,在设置有与转辙器81上设置的ID相同的ID的发信机1上,当转辙器3上设置的转辙器号码所对应的号码选择开关30每次被按下时,按照路线A、B、C、D的顺序一个一个切换。另外,伴随着能行驶的路线的切换,按需要方向舵83的位置也被切换。例如,当路线A为可行驶路线时,信号A点亮蓝色LED90,方向舵83在图11(a)所示的位置。在此,如果按一次号码选择开关30,信号A熄灭蓝色LED90,点亮红色LED91,信号B点亮蓝色LED90,熄灭红色LED91。另外,方向舵83切换到图11(b)所示的位置。即路线B成为可行驶的。如果在按一次号码选择开关30,信号B熄灭蓝色LED90,点亮红色LED91,信号D点亮蓝色LED90,熄灭红色LED91。但是,方向舵83保持在图11(b)所示的位置。即路线D成为可行驶的。
图15是表示从通电到开始发送自己的数据,发信机1实施的通电动作的顺序的程序框图。通电后,首先实施发信数据生成处理(步骤S1)。后面将描述发信数据生成处理。在步骤S2中,设置用于时间已到的定时器。接着,判断是否接收了来自其它发信机1的数据(步骤S3),当接收了时,判断接收的数据的ID是否与对自己的发信机1设置的ID同样(步骤S4)。如果一致,返回步骤S1,重复判断动作。由此,防止了存在同一ID的发信机1时的干扰。在步骤S4中,当判断为不一致时,按照其它的发信机1的ID设置自己的发信定时(步骤S5)。例如图6(a)的ID=3的发信机1接收了ID=1的数据时,把自己的发信定时设置在2×T2后。
接着,判断在步骤S2设置的定时器是否到时了(步骤S6),如果还未到时,返回步骤S3。当已到时了,开始发送数据(步骤S7)。但是,实际开始输出数据是在步骤S5设置的发送定时到来的时刻。当到时间到前什么数据也未受到时,单独操作即因为不存在其它发信机1,所以在步骤S7立刻开始发送数据。
步骤S7结束后,发信机1根据图16的通常动作步骤控制数据的发送。在通常动作中,首先实施发信数据生成处理(步骤S11)。后面将描述发信数据生成处理。接着,判断模式切换开关31是否为接通常模式的位置(步骤S12)。当判断为不是通常模式的位置时,跳过步骤S13。当判断为通常模式的位置时,判断改写控制开关28是否为接通(步骤S13)。当不是通时,判断是否接收了来自其它的发信机1的数据(步骤S14),如果接收了,判断该ID是否与自己设置的ID一致(步骤S15)。如果一致,返回图15的通电动作。而当接收的数据的ID与自己的ID不同时,按照此接收的数据的ID在发信定时器中设置自己的发信定时(步骤S16)。接着,判断发信定时器是否到时了(步骤S17),如果未到时,返回步骤S14。
在步骤S17判断为到时了,从发信机1的背面一侧设置的遥控信号发光部22开始发送自己的数据(步骤S18)。此时,也并行进行数据的接收。接着,判断数据的发送是否已结束(步骤S19),如果已结束了发信,把发送的数据与与该发信并行接收的数据比较(步骤S20)。如果不一致,判断为发生了干扰,进入图15的通电动作。如果一致,则判断为未发生干扰,所以在发信定时器中设置下次的发信定时(步骤S21)。然后,返回步骤S11。
在步骤S13中,当判断改写控制开关28为通时,如图17所示,发送数据。即步骤S13后,立刻从发信机1的正面一侧设置的遥控信号发光部23发送数据(步骤S31)。接着,把用于计算改写指示用数据的连续发信次数的变数即计数器中加上1(步骤S32),然后,判断改写控制开关28是否继续为通(步骤S33)。如果为通时,判断计数器的值是否达到了3(步骤S34),如果未满3时,返回步骤S31,再次发送数据。当在步骤S3判断改写控制开关28为断开时,或在步骤S34判断计数器的值已达到3时,结束图17的处理。根据图17的处理,如果用户继续按改写控制开关28,如图6(b)所示,从遥控信号发光部23发送指示连续三帧改写识别信息的数据。
图18是表示图15的步骤S1和图16的步骤S11中,发信机1实施的发信数据生成处理的步骤的程序框图。首先,用模式切换开关31判断是否选择了通常模式(步骤S41)。当选择了通常模式时,判断是否按下了号码选择开关30…30中的一个(步骤S42)。当判断为按下了时,发信机1把该号码选择开关30所对应的号码设置为作为保持的变量的车辆号码(步骤S43)。当判断为没有按下时,跳过步骤S43。接着,判断改写控制开关28是否为接通(步骤S44),如果不通,发信机1在作为保持的变量的附加命令中设置0000xx(步骤S45),当为接通时,在作为变量的附加命令中设置010101(步骤S46)。
在步骤S41中,当判断为不是通常模式时,判断在作为变量的附加命令中是否设置有11abcd,即判断上次的附加命令是否为11abcd(步骤S47)。当判断为11abcd时,发信机1清除作为保持的变量的转辙器号码(S48)。接着,判断否按下了号码选择开关30…30中的一个(步骤S49)。当判断为按下了时,该号码选择开关30所对应的号码设置为作为变量的转辙器号码(步骤S50)。当判断为没有按下时,跳过步骤S50。接着,在作为变量的附加命令中设置10abcd。在此,abcd的代码中,把与在步骤S50设置的转辙器号码有关的位设置为通,其它的位设置为断开。当在步骤S47判断上次的附加命令不是11abcd时,在附加命令中设置11abcd(步骤S52)。
在步骤S53中,发信机1在作为保持的变量的ID、F/R、速度中设置与ID代码设置开关29、F/R开关26、速率控制电位器27对应的值。然后,在步骤S54中,发信机1根据保持的变量,生成遥控操纵数据。
根据以上所述的处理,只在用模式切换开关31选择了通常模式时,号码选择开关30被按下时,遥控操纵数据的车辆号码被变更,当模式切换开关31切换为转辙器控制模式时,保持最后选择的车辆号码。另外,只在用模式切换开关31选择了转辙器控制模式时,设置有用于控制转辙器3的附加命令的代码,交替生成含有10abcd的遥控操纵数据和含有11abcd的遥控操纵数据,并发送。而ID和遥控操纵数据的发动机控制信息中,不论模式切换开关31是通常模式还是转辙器控制模式中的哪一个,与ID代码设置开关29、F/R开关26、速率控制电位器27对应的信息都包含在遥控操纵数据中。
图19是表示电车模型50的控制装置59接收了来自发信机1的数据时实施的收信处理的程序框图。控制装置59判断接收的数据中包含的附加命令的代码是否为0101001,即判断收信数据是用于改写识别信息的数据还是用于控制发动机58的动作的数据(步骤S61)。
当判断为用于控制发动机58的动作的数据时,把计数器设置为0(步骤S62)。接着,判断在该数据中包含的ID代码是否与识别信息存储用存储器78中记录的自己的ID代码相同(步骤S63)。当与自己的ID代码不同时,忽略该数据,结束图19的处理。此时,变为等待接收下一个数据。当与自己的ID代码相同时,判断数据中包含的车辆号码和识别信息存储用存储器78中记录的自己的车辆号码是否相同(步骤S64)。当与自己的车辆号码不同时,忽略该数据,等待接收下一个数据。当与自己的车辆号码相同时,根据该数据中包含的控制信息,控制发动机58(步骤S65),然后,等待接收下一个数据。
在步骤S61中,当判断收信数据为用于改写识别信息的数据时,在计数器中加上1(步骤S66),判断计数器的值是否达到了3,是否连续三次接收了用于改写识别信息的数据(步骤S67)。当计数器的值未达到3时,等待接收下一个遥控操纵数据。当计数器的值达到了3时,把识别信息存储用存储器78中记录的ID代码和车辆号码改写为该时刻接收的数据中包含的ID代码和车辆号码(步骤S68)。然后,在计数器中设置0(步骤S69),等待接收下一个数据。
根据以上所述的处理,作为驱动机器的电车模型50在连续三次接收了附加命令的代码为0100101的遥控操纵数据时,ID代码和车辆号码被变更,此外的场合,只有在该数据中包含的ID代码和车辆号码一致时,才根据发动机控制信息控制发动机58的动作。
而且,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中,虽然一次就变更了ID代码和车辆号码,但是,通过准备变更ID代码的附加命令的代码和变更车辆号码的附加命令的代码,可以分别进行ID代码的变更和车辆号码的变更。在命令的判断(步骤S61)之前先实施接收的数据的ID代码和驱动机器上设置ID代码的比较(步骤S63),只对与发信机设置有相同的ID代码的驱动机器变更车辆号码。另外,在例子中,当连续三次接收了识别信息变更的指示信息时,变更识别信息,但是也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三次以上。
图20是表示转辙器3接收了来自发信机1的数据时实施的收信处理的程序框图。首先,转辙器3判断接收的数据的ID是否与用ID代码设置开关选择的自己的ID相同,即判断是否是来自与自己对应的发信机1的发信数据。当判断为不是来自与自己对应的发信机1的发信数据时,结束处理,等待下面的收信。当判断为来自与自己对应的发信机1的发信数据时,判断附加命令的代码是否为10abcd或11abcd,即判断附加命令的代码是否为转辙器3的控制信息(步骤S82)。当判断为附加命令的代码不是转辙器3的控制信息时,结束处理,等待下面的收信。当判断为转辙器3的控制信息时,确定在abcd的代码中为通的位所对应的转辙器号码(步骤S83)。接着,判断确定的转辙器号码是否与自己的转辙器号码相同(步骤S84)。当判断为不同时,结束处理,等待下面的收信。当判断为相同时,点亮或熄灭蓝色LED90、红色LED91,切换信号机(步骤S85)。接着,判断是否有必要切换方向舵83(步骤S86)。当判断为有必要切换时,切换方向舵83(步骤S87),当判断为没有必要切换时,跳过步骤S87,结束处理。
而且,也可以在步骤S81之前先进行步骤S82。另外,附加命令的代码为10abcd的遥控操纵数据和11abcd的遥控操纵数据被交替发送(参照图18),所以在步骤S82之后,也可以判断是否为含有与自己的转辙器号码对应的位的遥控操纵数据,进行遥控操纵数据的取舍。
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用例子表示在与1~8的转辙器号码对应的位中,只有一位为通的遥控操纵数据,但是也可以使两位以上为通,同时控制两台以上的转辙器。虽然用例子表示使附加命令的代码的一位与一个转辙器号码对应的遥控操纵数据,但是也可以用三位的信息区别1~8的转辙器号码,用最低限度的位数识别转辙器号码。虽然用例子表示把1~8的转辙器号码对应的控制信息分为与1~4的转辙器号码对应的控制信息和与5~8的转辙器号码对应的控制信息等两次发送的遥控操纵系统,但是也可以用一次发送,也可以分三次以上发送。虽然用例子表示用模式切换开关31选择了通常模式时,改写控制开关28被按下后,发送含有改写识别信息的附加命令的代码的遥控操纵数据的发信机,但是,用模式切换开关31选择了转辙器控制模式时,改写控制开关28被按下后,也可以发送含有改写识别信息的附加命令的代码的遥控操纵数据。此时,可以把发信机1保持的切换到转辙器控制模式之前的车辆号码包含在遥控操纵数据中进行改写。
图21~图24表示发信机1为一台,驱动机器2为二台,转辙器3为四台时的操作状况。在此,发信机A、驱动机器A、B和转辙器A~D中都分别设置有相同的ID。另外,驱动机器A、B分别设置有车辆号码3、2,转辙器A~D分别设置有转辙器号码1、2、5、7。
图21表示把发信机A的车辆号码设置为3,并且,模式切换开关31设置为通常模式时的状况。如图所示,发信机A只能控制车辆号码相同的驱动机器A。
图22表示从图21的状况变更为以下状况即发信机A的车辆号码从3到2。如图所示,发信机A能控制驱动机器B。
图23表示从图21的状况变更为以下状况即发信机A的模式切换开关31切换为转辙器控制模式。如图所示,发信机A的车辆号码保持为2,能控制驱动机器B。另外,该图表示包含了与转辙器1~4对应的附加命令的代码的遥控操纵数据被发送的状况,根据该遥控操纵数据,能控制转辙器A或转辙器B。
图24表示发送图23的遥控操纵数据的下一帧的状况。如图所示,包含了与转辙器5~8对应的附加命令的代码的遥控操纵数据被发送,根据该遥控操纵数据,能控制转辙器C或转辙器D。
如果总结本发明的概要,则如表2所示。
[表2]
模式   发信机的遥控操纵数据 驱动机器的动作 转辙器的动作
  发动机控制   车辆号码   附加命令
通常模式 主控制器的状态 通过键切换 (A)的数据   当ID、车辆号码一致时,通过主控制器数据工作 无效,保持以前的状态
ID改写模式 主控制器的状态   保持ID改写模式前的状态 (B)的数据   根据ID、车辆号码,改写自己的ID、车辆号码 无效,保持以前的状态
转辙器控制模式 主控制器的状态   保持转辙器模式前的状态   按帧发送(C)、(D)的数据   当ID、车辆号码一致时,通过主控制器数据工作   当ID一致时,根据与自己的转辙器号码对应的附加命令的位的状态控制动作
在该表中,通常模式是用模式切换开关31选择了通常模式,并且改写控制开关28未被压下时。此时,发信机1的遥控操纵数据中的发动机控制信息中反映了F/R开关26和速率控制电位器27(主控制器)的状态,能用号码选择开关30切换车辆号码。附加命令的代码如表1的(A)所示,为0000xx。驱动机器2接收了该遥控操纵数据时,只在包含在遥控操纵数据中的ID和车辆号码一致时,根据该遥控操纵数据中包含的发动机控制信息,控制发动机。当转辙器3接收了该遥控操纵数据时,判断为不包含针对自己的控制信息,保持以前的状态。
ID改写模式是用模式切换开关31选择了通常模式,并且改写控制开关28被按下时。此时,发信机1的遥控操纵数据中的发动机控制信息与该表的通常模式一样。车辆号码是用模式切换开关31选择的车辆号码。当采用用模式切换开关31选择了转辙器控制模式时也能改写识别信息的结构时,是切换到发信机1保持的切换为转辙器控制模式之前的车辆号码。附加命令的代码如表1的(B)所示,为010101。当驱动机器2接收了该遥控操纵数据时,把遥控操纵数据中包含的ID和车辆号码作为自己的ID和车辆号码。当转辙器3接收了该遥控操纵数据时,判断为不包含针对自己的控制信息,保持以前的状态。
转辙器控制模式是用模式切换开关31选择了转辙器控制模式时。此时,发信机1的遥控操纵数据中的发动机控制信息与该表的通常模式一样。车辆号码为发信机1保持的切换为转辙器控制模式之前的车辆号码。附加命令的代码如表1的(C)、(D)所示,为10abcd、11abcd。当驱动机器2接收了该遥控操纵数据时,与该表的通常模式同样。当转辙器接收了该遥控操纵数据时,判断数据的ID是否与自己的ID一致,当与自己的ID一致时,根据附加命令实施控制。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是可以用各种形态来实施。例如驱动机器并不局限于电车,可以是模拟移动体的模型。发信机也可以是操作者能手持的,也可以是固定式的。也可以在便携式游戏机和移动电话等便携式设备中安装特定的程序作为发信机来发挥作用。转辙器并不局限于信号机和切换路线的装置,可以是与驱动机器一起使用的外围设备,与驱动机器分开独立设置的外部装置。通过附加命令来控制的外围设备也并不局限于设置在驱动机器的外部的装置,也可以是内置在驱动机器中的内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遥控操纵系统,从发信机反复发送的数据被驱动机器和外围设备双方所接收,该数据中包含的第一控制信息被驱动机器所使用,同时第二控制信息被外围设备所使用。因此,当有必要继续控制驱动机器时,能不中断驱动机器的控制来进行外围设备的控制。

Claims (15)

1.一种遥控操纵系统,通过从发信机反复发送的数据,对包含在接收一侧的组中的驱动机器和与该驱动机器一起使用的外围设备进行遥控操纵,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信机包括:
数据生成部件,其反复生成所述数据,使其包含与有关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的用户的操作状况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在进行有关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时,生成所述数据,使其包含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用于控制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第二控制信息;
所述接收一侧的组包括:
驱动机器控制部件,其与所述驱动机器对应设置,并根据来自所述发信机的数据中包含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
外围设备控制部件,其与所述外围设备对应设置,并根据来自所述发信机的数据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围设备作为应该与该驱动机器分别独立设置的外部装置,被设置在所述驱动机器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围设备是作为内置于所述驱动机器中的内部装置而设置的,所述驱动机器控制部件和所述外围设备控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是兼用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信机中设置有:受理用户进行的模式切换操作的模式切换操作部件;按照该模式切换部件的操作状况来选择驱动机器控制模式和外围设备控制模式中任意一种模式的模式控制部件;
所述数据生成部件,在所述驱动机器控制模式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数据,使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反映有关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状况,在所述外围设备控制模式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数据,使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反映有关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状况,并且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一部分不拘泥于该外围设备控制模式下的用户操作状况,维持选择所述外围设备控制模式前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含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遥控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信机中设置有:受理有关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或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的兼用操作部件;
所述数据生成部件,在所述驱动机器控制模式的情况下,把对所述兼用操作部件的操作作为有关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的操作来受理,生成所述数据,使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反映对所述兼用操作部件的操作状况,在所述外围设备控制模式的情况下,把对所述兼用操作部件的操作作为有关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来受理,生成所述数据,使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反映对所述兼用操作部件的操作状况,并且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一部分维持反映所述外围设备控制模式被选择前的所述兼用操作部件的操作状况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遥控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信机中设置有:受理有关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的驱动机器操作部件;
所述数据生成部件即使在所述驱动机器控制模式或所述外围设备控制模式的任意一种模式下,也生成所述数据,使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反映对所述驱动机器操作部件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与一台发信机对应的接收一侧的组中能容纳多台所述外围设备;
在所述发信机上设置有:受理用于从多台外围设备中指定控制对象的外围设备的用户操作的选择操作部件;
所述数据生成部件生成所述数据,使表示由所述选择操作部件决定的控制对象的指定状况的设备指定信息包含在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中;
所述外围设备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中包含的设备指定信息来判断自己是否为控制对象,当判断为是控制对象时,实施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所述特定动作的控制,当判断为不是控制对象时,保留所述特定动作的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遥控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与一台发信机对应的接收一侧的组中能分别容纳多台所述驱动机器和多台所述外围设备;
在所述发信机上设置有:受理从多个选择分支中选择任意的选项的用户操作的选择操作部件;
所述数据生成部件,在所述驱动机器控制模式下,把对所述选择操作部件的操作作为用于从所述多个驱动机器中指定控制对象的驱动机器的操作来受理,生成所述数据,使表示所述指定状况的所述驱动机器特定信息包含在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在所述外围设备器控制模式下,把对所述选择操作部件的操作作为用于从所述多台外围设备中指定控制对象的外围设备的操作来受理,生成所述数据,使表示该指定状况的设备指定信息包含在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中,并且所述驱动机器特定信息不拘泥于该外围设备器控制模式下的用户对所述选择操作部件的操作状况,维持选择所述外围设备控制模式前的所述驱动机器特定信息;
所述驱动机器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含的驱动机器特定信息,判断自己是否为控制对象,当判断为是控制对象时,实施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所述特定动作的控制,当判断为不是控制对象时,保留所述特定动作的控制;
所述外围设备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中包含的设备指定信息来判断自己是否为控制对象,当判断为是控制对象时,实施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所述特定动作的控制,当判断为不是控制对象时,保留所述特定动作的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
把所述驱动机器作为可移动的模型来构成;
所述驱动机器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模型的移动;
所述外围设备作为设置在所述模型的移动范围内来进行给定动作的外部装置而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遥控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型是沿着轨道行驶的模型车辆;
所述驱动机器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模型车辆的行驶速度;
所述外围设备是表示所述模型车辆的行进方向的信号机或能切换所述模型车辆行驶的轨道的方向舵;
所述外围设备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把所述信号机的表示变更动作或所述方向舵的轨道切换动作作为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来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遥控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型是沿着轨道行驶的模型车辆;
所述驱动机器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模型车辆的行驶速度;
所述外围设备是具有表示所述模型车辆的行进方向的信号机和能切换所述模型车辆行驶的轨道的方向舵的转辙器;
所述外围设备控制部件在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信号机的表示变更动作的同时,还追随所述信号机的表示变更动作来控制所述方向舵的切换动作。
12.一种发信机,通过反复发送的数据,对接收一侧的组中包含的驱动机器和与该驱动机器一起使用的外围设备进行遥控操纵,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生成部件,其反复生成所述数据,使其包含与有关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的用户的操作状况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在进行有关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时,生成所述数据,使其包含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用于控制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第二控制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信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受理用户进行的模式切换操作的模式切换操作部件;根据该模式切换部件的操作状况来选择驱动机器控制模式和外围设备控制模式中任意一种模式的模式控制部件;
所述数据生成部件在所述驱动机器控制模式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数据,使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反映有关所述驱动机器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状况,在所述外围设备控制模式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数据,使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反映有关所述外围设备的特定动作的用户操作状况,并且,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一部分不拘泥于该外围设备控制模式下的用户操作状况,维持所述外围设备控制模式被选择前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含的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信机,其特征在于:
在与自己对应的接收一侧的组中能容纳多台所述外围设备;
设置有:受理用于从多台外围设备中指定控制对象的外围设备的用户操作的选择操作部件;
所述数据生成部件生成所述数据,使表示由所述选择操作部件决定的控制对象的指定状况的设备指定信息包含在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中。
15.一种外围设备,与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信机组合起来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围设备控制部件,其根据来自所述发信机的数据中包含的所述设备指定信息来判断自己是否为控制对象,当判断为是控制对象时,实施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所述特定动作的控制,当判断为不是控制对象时,保留所述特定动作的控制。
CNB021185689A 2002-01-25 2002-04-28 遥控操纵系统和用于该系统的发信机及外围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130805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17635 2002-01-25
JP2002017635A JP3673225B2 (ja) 2002-01-25 2002-01-25 遠隔操作システム並びに該システムに用いる送信機及び周辺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3828A CN1433828A (zh) 2003-08-06
CN1308052C true CN1308052C (zh) 2007-04-04

Family

ID=19192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185689A Expired - Lifetime CN1308052C (zh) 2002-01-25 2002-04-28 遥控操纵系统和用于该系统的发信机及外围设备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927697B2 (zh)
EP (2) EP1331028B1 (zh)
JP (1) JP3673225B2 (zh)
KR (1) KR100848729B1 (zh)
CN (1) CN1308052C (zh)
DE (2) DE60233904D1 (zh)
ES (1) ES2264717T3 (zh)
HK (1) HK1053803A1 (zh)
TW (1) TWI2356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04181C2 (ru) 1997-01-21 2003-05-10 Джорджиэ Тек Рисеч Копэрейшн Полупроводнико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шных зазоров внутри структуры (варианты)
JP3788590B2 (ja) * 2001-09-28 2006-06-21 コナミ株式会社 遠隔操作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駆動機器
US20040239268A1 (en) * 2002-11-27 2004-12-02 Grubba Robert A. Radio-linked, Bi-directional control system for model electric trains
US7659834B2 (en) * 2003-11-25 2010-02-09 Liontech Trains Llc Direct wireless polling of model trains
EP1555054A1 (de) * 2004-01-15 2005-07-20 Esu Ag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r elektrischen Modellbahn sowie Decoder und Zentraleinheit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DE102007006312A1 (de) * 2007-01-30 2008-07-31 Gebrüder Märklin & Cie. GmbH Steuervorrichtung für Modellbahn
US20090170395A1 (en) * 2007-12-31 2009-07-02 Silverlit Toys Manufactory, Ltd. Integrated remote control and storage housing
DE102010001517B4 (de) * 2010-02-02 2018-06-14 Gebr. Märklin & Cie. GmbH Verfahren zum Programmieren eines Modellbahndecoders sowie Modellbahndecoder und Modellbahnanlag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S8452992B2 (en) * 2010-06-29 2013-05-28 Stmicroelectronics S.R.L. Power management using constraints in multi-dimensional parameter space
US8953041B1 (en) * 2011-11-22 2015-02-10 Richard Johnson Bartlett, Sr. Wireless video for model railroad engines providing an engineer's view
US20160334785A1 (en) * 2015-05-13 2016-11-17 Robert Morrison Control unit adapted to accommodate drone
JP2017046191A (ja) * 2015-08-26 2017-03-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操作端末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6481Y (zh) * 1998-11-05 1999-11-03 郑机 游乐场专用遥控模型
US6039291A (en) * 1998-04-13 2000-03-21 Dobson, Iv; Robert A. Toy train control system
JP2000197777A (ja) * 1999-01-06 2000-07-18 Mori Yoshiyuki 模型機器装置
US6270040B1 (en) * 2000-04-03 2001-08-07 Kam Industries Model train control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7569A (en) * 1977-08-09 1980-06-10 Meyer Jack R Railroad radio frequency waveguide
GB2031624B (en) * 1978-08-15 1982-03-31 Rovex Ltd Remote control of electrical devices
US4349196A (en) * 1980-02-08 1982-09-14 Smith Engineering Computer control toy track system
FR2572043B1 (fr) * 1984-10-18 1987-02-13 Matra Transport Procede de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entre vehicules en deplacement sur une voie
US5448142A (en) * 1987-04-13 1995-09-05 Severson; Frederick E. Signaling techniques for DC track powered model railroads
US5749547A (en) * 1992-02-11 1998-05-12 Neil P. Young Control of model vehicles on a track
US5885159A (en) * 1996-08-13 1999-03-23 Rokenbok Toy Company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oys
DE10011978B4 (de) * 2000-03-11 2008-03-06 Lenz Elektronik Gmbh Digitale Mehrzugsteuerung mit bidirektionalem Datenverkehr
KR20010103481A (ko) * 2000-05-10 2001-11-23 김진성 인터넷 가전제품용 리모트 컨트롤/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9291A (en) * 1998-04-13 2000-03-21 Dobson, Iv; Robert A. Toy train control system
CN2346481Y (zh) * 1998-11-05 1999-11-03 郑机 游乐场专用遥控模型
JP2000197777A (ja) * 1999-01-06 2000-07-18 Mori Yoshiyuki 模型機器装置
US6270040B1 (en) * 2000-04-03 2001-08-07 Kam Industries Model train control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156040A1 (en) 2003-08-21
EP1331028A3 (en) 2004-01-21
ES2264717T3 (es) 2007-01-16
KR20030064229A (ko) 2003-07-31
JP2003210864A (ja) 2003-07-29
JP3673225B2 (ja) 2005-07-20
KR100848729B1 (ko) 2008-07-25
EP1685885B1 (en) 2009-09-30
EP1685885A3 (en) 2006-08-16
HK1053803A1 (en) 2003-11-07
TWI235681B (en) 2005-07-11
US6927697B2 (en) 2005-08-09
DE60233904D1 (de) 2009-11-12
CN1433828A (zh) 2003-08-06
DE60211465D1 (de) 2006-06-22
EP1331028B1 (en) 2006-05-17
EP1331028A2 (en) 2003-07-30
DE60211465T2 (de) 2006-11-16
EP1685885A2 (en) 2006-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8052C (zh) 遥控操纵系统和用于该系统的发信机及外围设备
CN104999957B (zh) 一种氛围灯及其调节方法
CN1229261C (zh) 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和自行车用变速控制方法
CN1120029C (zh) 可编程序的玩具和游戏
CN1897153A (zh) 多功能照明音频装置
CN1271578C (zh) 遥控操作系统及其发射机和驱动装置
CN101517537B (zh) 仿真器
CN114241964B (zh) 一种异形led显示屏的模拟点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334949A (zh) 使用发光二极管并发显示和数据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4602959B (zh) 车辆用前照灯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697673A (zh) 遥控操作玩具、其所使用的无线发射机以及驱动设备
CN100343119C (zh) 自行车用电子控制装置
CN100350994C (zh) 遥控操作系统用游戏竞技设施
CN1396713A (zh) 用于遥控操作系统的发射机
EP1017462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oys
CN101840269B (zh) 产生光彩变化的键盘控制方法
CN1694750A (zh) 电动玩具车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604711A (zh)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
CN208766609U (zh) 人机交互反馈装置、车载智能交互系统和车辆
CN1333071A (zh) 互动玩具和反应模式产生方法
CN1749943A (zh) 光电鼠标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551C (zh) 带有独立游戏卡盘的程序可控式玩具
CN1877660A (zh) 观模洗衣机及观模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CN1697672A (zh) 遥控玩具及其扩展单元
CN214689250U (zh) 一种天窗氛围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ONAMI DIGITAL ENTERTAI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ONAMI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03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32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Konami Digital Entertainment 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Konami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