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4648A - 野外提高林蛙蝌蚪成活率的技术 - Google Patents

野外提高林蛙蝌蚪成活率的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4648A
CN1304648A CN 00128257 CN00128257A CN1304648A CN 1304648 A CN1304648 A CN 1304648A CN 00128257 CN00128257 CN 00128257 CN 00128257 A CN00128257 A CN 00128257A CN 1304648 A CN1304648 A CN 1304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ys
water
ages
tadpole
br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282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富亿
邵庆春
李景林
陈国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of CAS
Priority to CN 0012825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04648A/zh
Publication of CN1304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46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在野生经济动物饲养技术领域中,一种野外提高林蛙蝌蚪成活率技术在清塘、合理放养、投饲、灌水、科学管理5个关键技术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通过综合配套形成有内在联系的技术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对下一步实现林蛙资源产业化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野外提高林蛙蝌蚪成活率的技术
本发明属野生经济动物饲养技术领域,是一种野外提高林蛙蝌蚪成活率的技术。
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是我国著名肉、药兼用的野生经济动物,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主要分布在东北长白山区。受其较高的经济价值所驱使,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增养殖生产发展迅速,仅吉林省中东部半山区增养殖面积就达30余万公顷。但发展至今,由于许多关键技术尚未得到很好解决,使林蛙增养殖效果一直不够理想。问题之一,是蝌蚪阶段成活率较低,平均在在40%~60%,个别养殖区仅在20%~30%左右。
传统的蝌蚪饲养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不重视清塘,加之山区土壤呈酸性,导致有害生物大量繁衍;蝌蚪放养不合理,均为清水下塘,而且蝌蚪刚出膜就转到饲养池中,因其游泳能力差,大多数卧于水底,泥沙沉积体表,易受敌害侵袭而大量死亡;投饲方法不当,均采用全池漫撒式投喂,摄食率极低,而且单一投喂青饲料,营养缺乏;灌水方法不合理,均采用串灌法,导致前边池中受污染的低溶氧水流入后面池中,常引起缺氧和疾病;水质管理跟不上,水体pH值在6.5以下,发病率较高。
“八五”以来,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柳河课题组,以示范区圣水镇泉眼村为基地,结合林蛙生活的自然条件及其生物学特性,对野外条件下林蛙高效增养殖技术进行了试验探索,各个关键技术环节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对下一步实现林蛙资源产业化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养殖技术上的问题,将养殖生态环境因子与蝌蚪生理、生态特性结合起来,通过得力的技术措施,大幅度提高蝌蚪饲养成活率,解决商品蛙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技术环节。
本发明的内容,主要是将筛选出的5项技术措施综合成有内在联系的一套完整技术体系:
1、生石灰清塘。在蝌蚪放养前10~15天,施块状生石灰(化浆)1.5~2.0千克/平方米,进行干法清塘。若带水清塘,则生石灰用量为200~300克/吨水。这样,既可杀灭病原,又可提高土壤pH值,有效抑制有害生物繁殖与生长。
2、蝌蚪的合理放养。①肥水下塘:放养前5~7天施发酵腐熟的有机肥1.2~1.5千克/平方米,或施尿素15~20克/平方米和过磷酸钙5~8克/平方米,以培养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②适时放养,蝌蚪的最佳放养时间是从卵裂开始后11~13天,身体全长8~10毫米。此时的蝌蚪已能够自由觅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③适时分疏;15日龄以前的蝌蚪放养密度以3000~4000只/平方米为宜,以后每隔8~10天分疏1次。一般为15~25日龄800~1000只/平方米;30~40日龄500~700只/平方米;40日龄以后的200~300只/平方米。
3、科学投饲。①饲料品种的合理搭配:将豆粕、玉米面、麦麸和高粱面分别以40%、30%、25%和5%的比例混合后,再与切碎的青草、野菜等青饲料拌在一起(青饲料占40%~50%),蒸煮成糊状投喂:②改进投喂方法:采取边缘分散投饲法,即水边多投,中间少投或不投,投喂时,将饲料捏成团状分若干小堆投放到池子四周浅水区;③确定合理的投饲量:15日龄以前的蝌蚪每天上午投喂1次,总投饲量15~65克/100只;25日龄以后每天早、中、晚各投喂1次,总投饲量75~100克/100只,其中晚间投饲量占全天的60%。
4、科学灌水。①改串灌为单灌:采用单灌法,可使进入每个池子的水都是新鲜富氧水,有利于蝌蚪正常生长发育。尤其是20日龄以上的蝌蚪,耗氧量高,排泄物增多,水质易受污染,采用单灌法更有利;②按水温要求灌水;30日龄以前,白天灌浅水,水深保持在10厘米左右,以利日晒升温;夜间或阴天深灌至20~30厘米,以利保温和防止冻害。30日龄以后,水深稳定在30~40厘米,以防止白天水体过快升温;③按水质变化灌水:15日龄以前的蝌蚪对水体污染程度较轻,采取间歇灌水法,即灌满后封闭进、排水口,待水位自然减至一半时再灌水。15日龄以后的蝌蚪对水体的污染程度逐渐增加,要经常性大量灌水。
5、科学管理。①生石灰法防病:饲养期间,每隔10~15天全池遍洒生石灰浆30~40克/吨水,除消毒灭菌外,可调节水质,保持pH值在7.5~8.5的适宜范围;②防止缺氧;蝌蚪生长后期(45~50日龄以后),发现水质色泽呈黑褐色、混浊;或蝌蚪在水体中上、下窜动,头都伸出水面呼吸,并在水面留下一层气泡,均表明水质已严重污染,溶氧已降至2.0毫克/升以下,应立即注入新水。
按操作规程综合运用上述技术措施,可使野外条件下蝌蚪饲养成活率达到80%~95%。
1993~1994年,课题组在示范区林蛙增养殖基地封沟450公顷,进行人工增养殖试验研究。1996~2000年共回捕商品蛙5.4万余只,平均回捕率为2.17%,蝌蚪阶段饲养成活率5年平均为84.7%(72.6%~94.1%)。
1999年,在5口蝌蚪饲养池(总面积50平方米)共投放12日龄的蝌蚪17万只。采取上述综合技术,经过55天的饲养,至变态前,共出池蝌蚪约16万只,成活率为94.1%,为试验期间效果最好的一年。
本发明与现有传统技术相容,便于操作与推广应用,经过综合技术的改造,效果极显著,因而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Claims (6)

1、在野生经济动物饲养技术领域中,一种野外提高林蛙蝌蚪成活率技术措施,生石灰清塘、蝌蚪的合理放养、科学投饲、科学灌水与科学管理,综合成有内在联系的一套完整技术体系。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石灰清塘,其特征是放养前10~15天施用生石灰,干法清塘用量1.5~2.0千克/平方米,带水清塘用量200~300克/吨水。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蝌蚪合理放养,其特征为:①肥水下塘,即:蝌蚪放养前5~7天施发酵腐熟的有机肥1.2~1.5千克/平方米,或施尿素15~20克/平方米和过磷酸钙5~8克/平方米;②适时放养,即:在卵裂后11~13天,蝌蚪体全长达到8~10毫米时放养;③适时调整密度,即:饲养期间每隔8~10天分疏1次。具体为15日龄以前的蝌蚪放养密度3000~4000只/平方米,15~25日龄800~900只/平方米,30~40日龄500~700只/平方米,40日龄以后为200~300只/平方米。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学投饲,其特征为:①合理选择饲料品种与配比,即:豆粕、玉米面、麦麸、高粱面分别占40%、30%、25%及5%,混合后再加青饲料,调制成糊状投喂,青饲料占40%~50%;②投饲方法的改进,即:池边多投,中间少投或不投;③合理的投饲量,即:15日龄以前每天上午投喂1次,投饲量5~10克/100只;15~25日龄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总投饲量15~65克/100克;25日龄以后每天早、中、晚各投喂1次,总投饲量75~100克/100只,其中晚间投饲量占全天的60%。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学灌水,其特征为:①改传统的串灌法为单灌;②按水温要求灌水,即:30日龄以前,白天浅灌,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夜间或阴天深灌至20~30厘米,30日龄以后,水深稳定在30~40厘米;③按水质变化灌水,即:15日龄以前采用间歇灌水法,15日龄以后经常性大量灌水。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学管理,其特征为:①生石灰法防病,即每隔10~15天,全池遍洒生石灰30~40克/吨水;②当水色发黑、混浊,或者蝌蚪上下窜动,头部伸出水面呼吸时,要立即灌新水。
CN 00128257 2000-12-14 2000-12-14 野外提高林蛙蝌蚪成活率的技术 Pending CN13046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28257 CN1304648A (zh) 2000-12-14 2000-12-14 野外提高林蛙蝌蚪成活率的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28257 CN1304648A (zh) 2000-12-14 2000-12-14 野外提高林蛙蝌蚪成活率的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4648A true CN1304648A (zh) 2001-07-25

Family

ID=4593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128257 Pending CN1304648A (zh) 2000-12-14 2000-12-14 野外提高林蛙蝌蚪成活率的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0464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6339A (zh) * 2012-07-09 2012-10-17 朱志明 中国林蛙与林业互补共生养殖方法
CN103202266A (zh) * 2013-04-08 2013-07-17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提高长白山林蛙野外生态养殖产量的方法
CN107549094A (zh) * 2016-07-01 2018-01-09 张洪超 一种林蛙饲养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6339A (zh) * 2012-07-09 2012-10-17 朱志明 中国林蛙与林业互补共生养殖方法
CN103202266A (zh) * 2013-04-08 2013-07-17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提高长白山林蛙野外生态养殖产量的方法
CN107549094A (zh) * 2016-07-01 2018-01-09 张洪超 一种林蛙饲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4027B (zh) 一种提高池塘克氏原螯虾商品规格及产量的养殖方法及池塘
CN108967085B (zh) 一种稻田-南美白对虾异位生态养殖系统
CN106797900A (zh) 一种小龙虾虾稻共作生态养殖、繁育的方法
CN112042570B (zh) 一种池塘温棚高效加州鲈水花苗种培育驯化方法
CN101015284A (zh) 二段式可控生态淡水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
CN104054614B (zh) 一种河蟹、青虾和中华鳑鲏的生态混养方法
CN106508735A (zh) 一种田螺和鱼立体混养的方法
CN101023739A (zh) 中华绒螯蟹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08719155A (zh) 一种稻田养殖罗氏沼虾的方法
CN104396829A (zh) 一种鱼苗的培育方法
CN106605619A (zh) 一种养殖河豚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22584A (zh) 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
CN103461240A (zh) 青虾、轮叶黑藻连作生态养殖方法
CN104521654B (zh) 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
CN104542368A (zh) 沼虾塘套养泥鳅养殖方法
CN101703010A (zh) 匙吻鲟小水面高密度半流水养殖技术
CN102283154A (zh) 丘陵山塘有机高效生态养殖翘嘴红鲌的方法
CN1460413A (zh) 一种养殖鲑鱼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49127A (zh) 一种池塘罗氏沼虾养殖设施及养殖方法
CN101341857A (zh) 海水池塘对虾生态调控养殖方法
CN104509457A (zh) 一种沼肥养鱼方法
CN111789058A (zh) 标准化规模化河蟹生态养殖方法
CN110839569A (zh) 一种黄鳝春季野生苗的培育方法
CN110731286A (zh) 一种商品河蟹室外网箱囤养方法
CN103430871A (zh) 一种科学精确化四鳃鲈鱼人工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