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22584A - 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22584A CN106922584A CN201710141623.4A CN201710141623A CN106922584A CN 106922584 A CN106922584 A CN 106922584A CN 201710141623 A CN201710141623 A CN 201710141623A CN 106922584 A CN106922584 A CN 1069225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ce
- crab
- water
- field
- pad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on of pla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稻田的选择与整地、播种水稻、放养幼蟹、投喂饲料、水质管理、收稻及捕蟹,针对现有技术中稻田中大规模养蟹技术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本发明稻田养蟹的方法具有投资少、经济效益好和生态效益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粮食种植和淡水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稻田养蟹,既种稻又养蟹,达到稻蟹惠互利,能增加经济效益。它是一种充利用稻田水面、土壤和生物资源开展的稻养蟹、稻蟹共生、耕养结合的种养模,是提高稻田综合利用效益的重要途径。稻田水质清新,水温适宜,能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河蟹提供部分饵料资源;稻株茂盛又为河蟹提供栖息、隐蔽的场所。稻田养蟹具有改土、培肥、减少污染、生产绿色食品的作用。经监测表明,稻蟹双作一年,喂蟹剩余的残饵、河蟹粪便,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0.05%~0.26%。河蟹可以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据调查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率可由单作稻的4.4%减少到0.8%左右。同时,由于河蟹的觅食、爬行,又松动了土壤,增加了水中溶解氧和土壤含氧量。
但是现有技术稻田养蟹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瓶颈问题,例如大规格稻田养蟹的技术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的管理,没有达到稻田养蟹预期的增值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稻田中大规模养蟹技术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具有投资少,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好等优点。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
(1)稻田的选择与整地:养蟹稻田必须选择灌排水畅通、水质清新、地势平坦、保水性好、无污染的地块,四周挖深40-60cm、宽70-100cm的环沟,围沟坡比1:2-1:3;养蟹田四周要设防逃塑料布,围布设在坝埝上,地上高40-50cm,地下埋入10-20cm,每隔30-50cm用杆固定,用铁丝拉好,上下水口要设防逃网;
(2)播种水稻:播种前每亩稻田施有机肥500-800公斤,稻田插秧后避免使用农药;
(3)放养幼蟹:每亩稻田放养300-500只幼蟹,放苗前6-8天稻田内进水20-40cm,同时移植优质水草或水花生,并且投放40-60kg每亩的活螺蛳,幼蟹放入围沟后逐步增高稻田内的水位,直至满到稻田的高度;
(4)投喂饲料:幼蟹前期投喂蚤类和鱼糜,喂时用纱布过滤,投料为蟹苗重量的30-50%,每天1-2次,幼蟹后前期投喂杂鱼、小虾、猪血和豆腐,投料占蟹总重量的20-30%,每天两次,上午投喂一次投量占全天的1/3,下午投量占全天的2/3;同时幼蟹摄食稻田中的杂草、绿萍、底栖生物、水草,并大量消灭稻害虫;成蟹期采用30%动物性饲料,70%植物性饲料,投料占蟹总重量的8-15%;
(5)水质管理:在不影响幼蟹生长的情况下,每周稻田内进行换水1-2次,每次换水30-50%;
(6)收稻及捕蟹:水稻在霜降前后收割,水稻收割前,可以多次灌水、排水,逐步把河蟹引到蟹沟中然后收割水稻,河蟹的抓捕可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底进行。
其中环沟的面积占整个稻田的25-35%。
其中稻田的环沟设置人工巢穴,包括:竹筒、瓦片、网片、砖块、石块、竹排、塑料筒。
其中种植水稻时,靠近环沟的区域增加种植的密度20%-30%。
其中优质水草包括轮叶黑藻、苦草或伊乐藻。
其中在水质管理中每15天施一次生石灰,每亩10-15千克,泼洒在环沟内,可以灭菌防病,增加钙质,促进脱壳。
其中在投喂饲料中动物性饲料为杂鱼、螺蛳、河蚌肉、蚯蚓、小虾。
其中在投喂饲料中植物性饲料为水草、玉米、南瓜、黄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的有益效果:
(1)投资少:降低除虫费用河蟹为稻田除去害虫,降低稻田中的除虫费用,稻谷种植中的害虫都要经过水体生活后,再危害稻禾的茎叶,河蟹可摄食稻虱、浮尘子、叶蝉、卷叶虫和稻螟蛉等害虫,蜻蜓幼虫也是蟹摄食对象,稻田养蟹是一种生物防治虫害,可大大减少施药和用工的投入。
(2)经济效益高:稻田水体与空气接触面大,加上河蟹的活动,增加了田水与空气的接触面,因此溶氧量相对较高,利于河蟹生长,稻田杂草,无效分蘖的嫩叶,水稻花粉富含蛋白质,花药授粉后就落入田中,为河蟹提供大量的饵料。同时河蟹的活动,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在土壤通气好的情况下,根的泌氧能力强,根际氧化区宽大,新生根呈白色,具有较强吸水吸肥能力,形成良好生态圈,水稻河蟹互惠互利,最终达到:一水双用,一亩双收的理想效果。
(3)生态效益好:一具有保肥和施肥作用。河蟹摄食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而这些生物的生长,不同程度地消耗了水田的肥料养分,故在减少了耗肥因子的同时起到了保肥的作用,施肥是因河蟹排泄的粪便含有丰富的氮、磷、钙等营养成分,是优质的肥料,另外,由于养蟹的需要,稻田田埂加高,田内蓄水量增加,可以节省用水和保持水温;二提高了土壤通透性:河蟹日常爬行运动和摄食底栖动物的行为能起到松动土壤的作用,减少农田中耕,稻田中的水生生物生活在浅泥或泥表面,河蟹摄食可使泥土松软通气,利于肥料的分解和提高土壤通气性,促进稻禾分蘖和根系发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种稻田养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稻田的选择与整地:养蟹稻田必须选择灌排水畅通、水质清新、地势平坦、保水性好、无污染的地块,四周挖深60cm、宽100cm的环沟,环沟的面积占整个稻田的30%,围沟坡比1:3;养蟹田四周要设防逃塑料布,围布设在坝埝上,地上高50cm,地下埋入20cm,每隔50cm用杆固定,用铁丝拉好,上下水口要设防逃网;每亩稻田的环沟设置500个人工巢穴,包括:竹筒、瓦片、网片、砖块、石块、竹排、塑料筒。
(2)播种水稻:播种前每亩稻田施有机肥800公斤,稻田插秧后避免使用农药;种植水稻时,靠近环沟的区域增加种植的密度30%。
(3)放养幼蟹:每亩稻田放养500只幼蟹,放苗前7天稻田内进水40cm,同时移植轮叶黑藻、伊乐藻和水花生,并且投放60kg每亩的活螺蛳,幼蟹放入围沟后逐步增高稻田内的水位,直至满到稻田的高度;
(4)投喂饲料:幼蟹前期投喂蚤类和鱼糜,喂时用纱布过滤,投料为蟹苗重量的30%,每天1次,幼蟹后前期投喂杂鱼、小虾、猪血和豆腐,投料占蟹总重量的20%,每天两次,上午投喂一次投量占全天的1/3,下午投量占全天的2/3;同时幼蟹摄食稻田中的杂草、绿萍、底栖生物、水草,并大量消灭稻害虫;成蟹期采用30%动物性饲料,70%植物性饲料,投料占蟹总重量的8-10%;其中动物性饲料为杂鱼、螺蛳、河蚌肉、蚯蚓和小虾,植物性饲料为水草、玉米、南瓜和黄豆。
(5)水质管理:在不影响幼蟹生长的情况下,每周稻田内进行换水2次,每次换水30%,每15天施一次生石灰,每亩10千克,泼洒在环沟内。
(6)收稻及捕蟹:水稻在霜降前后收割,水稻收割前,可以多次灌水、排水,逐步把河蟹引到蟹沟中然后收割水稻,河蟹的抓捕可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底进行。
实施例二
本发明种稻田养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稻田的选择与整地:养蟹稻田必须选择灌排水畅通、水质清新、地势平坦、保水性好、无污染的地块,四周挖深60cm、宽100cm的环沟,环沟的面积占整个稻田的30%,围沟坡比1:3;养蟹田四周要设防逃塑料布,围布设在坝埝上,地上高50cm,地下埋入20cm,每隔50cm用杆固定,用铁丝拉好,上下水口要设防逃网;每亩稻田的环沟设置600个人工巢穴,包括:竹筒、瓦片、网片、砖块、石块、竹排、塑料筒。
(2)播种水稻:播种前每亩稻田施有机肥600公斤,稻田插秧后避免使用农药;种植水稻时,靠近环沟的区域增加种植的密度25%。
(3)放养幼蟹:每亩稻田放养400只幼蟹,放苗前7天稻田内进水35cm,同时移植轮叶黑藻、伊乐藻和水花生,并且投放50kg每亩的活螺蛳,幼蟹放入围沟后逐步增高稻田内的水位,直至满到稻田的高度;
(4)投喂饲料:幼蟹前期投喂蚤类和鱼糜,喂时用纱布过滤,投料为蟹苗重量的30%,每天1次,幼蟹后前期投喂杂鱼、小虾、猪血和豆腐,投料占蟹总重量的20%,每天两次,上午投喂一次投量占全天的1/3,下午投量占全天的2/3;同时幼蟹摄食稻田中的杂草、绿萍、底栖生物、水草,并大量消灭稻害虫;成蟹期采用30%动物性饲料,70%植物性饲料,投料占蟹总重量的8-10%;其中动物性饲料为杂鱼、螺蛳、河蚌肉、蚯蚓和小虾,植物性饲料为水草、玉米、南瓜和黄豆。
(5)水质管理:在不影响幼蟹生长的情况下,每周稻田内进行换水1次,每次换水50%,每15天施一次生石灰,每亩12千克,泼洒在环沟内。
(6)收稻及捕蟹:水稻在霜降前后收割,水稻收割前,可以多次灌水、排水,逐步把河蟹引到蟹沟中然后收割水稻,河蟹的抓捕可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底进行。
Claims (8)
1.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稻田的选择与整地:选择灌排水畅通、水质清新、地势平坦、保水性好、无污染的地块,四周挖深40-60cm、宽70-100cm的环沟,围沟坡比1:2-1:3,四周要设防逃塑料布,围布设在坝埝上,地上高40-50cm,地下埋入10-20cm,每隔30-50cm用杆固定,用铁丝拉好,上下水口要设防逃网;
(2)播种水稻:播种前每亩稻田施有机肥500-800公斤,稻田插秧后避免使用农药;
(3)放养幼蟹:每亩稻田放养300-500只幼蟹,放苗前6-8天稻田内进水20-40cm,同时移植优质水草或水花生,并且投放40-60kg每亩的活螺蛳,幼蟹放入围沟后逐步增高稻田内的水位,直至满到稻田的高度;
(4)投喂饲料:幼蟹前期投喂蚤类和鱼糜,喂时用纱布过滤,投料为蟹苗重量的30-50%,每天1-2次,幼蟹后前期投喂杂鱼、小虾、猪血和豆腐,投料占蟹总重量的20-30%,每天两次,上午投喂一次投量占全天的1/3,下午投量占全天的2/3;同时幼蟹摄食稻田中的杂草、绿萍、底栖生物、水草,并大量消灭稻害虫;成蟹期采用30%动物性饲料,70%植物性饲料,投料占蟹总重量的8-15%;
(5)水质管理:在不影响幼蟹生长的情况下,每周稻田内进行换水1-2次,每次换水30-50%;
(6)收稻及捕蟹:水稻在霜降前后收割,水稻收割前,可以多次灌水、排水,逐步把河蟹引到蟹沟中然后收割水稻,河蟹的抓捕可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底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环沟的面积占整个稻田的25-3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稻田的环沟设置人工巢穴,包括:竹筒、瓦片、网片、砖块、石块、竹排、塑料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水稻时,靠近环沟的区域增加种植的密度20%-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优质水草包括轮叶黑藻、苦草或伊乐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质管理中每15天施一次生石灰,每亩10-15千克,泼洒在环沟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投喂饲料中动物性饲料为杂鱼、螺蛳、河蚌肉、蚯蚓、小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投喂饲料中植物性饲料为水草、玉米、南瓜、黄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41623.4A CN106922584A (zh) | 2017-03-10 | 2017-03-10 | 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41623.4A CN106922584A (zh) | 2017-03-10 | 2017-03-10 | 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22584A true CN106922584A (zh) | 2017-07-07 |
Family
ID=59432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41623.4A Pending CN106922584A (zh) | 2017-03-10 | 2017-03-10 | 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22584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39429A (zh) * | 2017-09-11 | 2017-12-08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成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淡水鱼混养太湖蟹的养殖方法 |
CN107836391A (zh) * | 2017-12-11 | 2018-03-27 | 马鞍山绿野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稻田生态养殖河蟹的方法 |
CN108077136A (zh) * | 2017-12-22 | 2018-05-29 | 钦州市钦州港国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螃蟹的增产养殖方法 |
CN108834975A (zh) * | 2018-08-10 | 2018-11-20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成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品质好的大闸蟹养殖方法 |
CN109619001A (zh) * | 2019-01-09 | 2019-04-16 | 天津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一种高效、无公害的河蟹稻田养殖方法 |
CN111642436A (zh) * | 2020-07-09 | 2020-09-11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一种山区稻田小龙虾养殖方法 |
CN111919687A (zh) * | 2020-06-19 | 2020-11-13 | 湖南助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稻稻蟹综合种养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6520A (zh) * | 2011-08-18 | 2012-01-25 | 齐遵利 | 一种稻田养殖河蟹的新方法 |
CN104145759A (zh) * | 2014-08-01 | 2014-11-19 | 太仓市绿苗农场专业合作社 | 一种稻蟹共生养殖的方法 |
-
2017
- 2017-03-10 CN CN201710141623.4A patent/CN10692258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6520A (zh) * | 2011-08-18 | 2012-01-25 | 齐遵利 | 一种稻田养殖河蟹的新方法 |
CN104145759A (zh) * | 2014-08-01 | 2014-11-19 | 太仓市绿苗农场专业合作社 | 一种稻蟹共生养殖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吕友保等: "《高效益养蟹新技术》", 31 January 2000, 北京出版社 * |
许礼森等: "《经济动物养殖技术》", 30 September 1997,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
赵春青: "稻田养蟹立体种养技术", 《现代农业》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39429A (zh) * | 2017-09-11 | 2017-12-08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成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淡水鱼混养太湖蟹的养殖方法 |
CN107836391A (zh) * | 2017-12-11 | 2018-03-27 | 马鞍山绿野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稻田生态养殖河蟹的方法 |
CN108077136A (zh) * | 2017-12-22 | 2018-05-29 | 钦州市钦州港国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螃蟹的增产养殖方法 |
CN108834975A (zh) * | 2018-08-10 | 2018-11-20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成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品质好的大闸蟹养殖方法 |
CN109619001A (zh) * | 2019-01-09 | 2019-04-16 | 天津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一种高效、无公害的河蟹稻田养殖方法 |
CN111919687A (zh) * | 2020-06-19 | 2020-11-13 | 湖南助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稻稻蟹综合种养方法 |
CN111642436A (zh) * | 2020-07-09 | 2020-09-11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一种山区稻田小龙虾养殖方法 |
CN111642436B (zh) * | 2020-07-09 | 2021-10-26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一种山区稻田小龙虾养殖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79646B (zh) | 一种小龙虾养殖池塘种植水稻的方法 | |
CN103931530B (zh) | 稻田生态养殖泥鳅的方法 | |
CN103719005B (zh) | 一种青虾与水芹菜轮作的生态养殖方法 | |
CN108401953A (zh) | 一种稻虾共作、连作养殖方法 | |
CN106922584A (zh) | 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 | |
CN106718451A (zh) | 一种水稻与小龙虾共作的养殖方法 | |
CN110476753B (zh) |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 |
CN210900695U (zh) |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 |
CN106797900A (zh) | 一种小龙虾虾稻共作生态养殖、繁育的方法 | |
CN101755581B (zh) | 农产品立体种植养殖的方法 | |
CN113647349B (zh) | 一种基于无沟化稻田改造的稻虾综合种养方法 | |
CN110679416B (zh) | 鳝蟾稻共生养殖方法 | |
CN108719155A (zh) | 一种稻田养殖罗氏沼虾的方法 | |
CN108739565A (zh) | 一种稻虾结合的龙虾养殖方法 | |
CN109076995A (zh) | 一种高品质中华绒螯蟹的生态原位修复养殖方法 | |
CN108464208A (zh) | 一种稻鱼生态免耕综合种养方法 | |
CN101023739A (zh) | 中华绒螯蟹苗种的培育方法 | |
CN107494095A (zh) | 一种稻虾共作生态有机种养方法 | |
CN109673436A (zh) | 一种绿色水稻种植与鱼混养方法 | |
CN108812040A (zh) | 葡萄园套草养鸡生态种养技术 | |
CN106614181A (zh) | 稻蟹共生养殖方法 | |
CN110235720A (zh) | 一种珍稀鱼类稻田微流水生态养殖方法 | |
CN104521654B (zh) | 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 | |
CN104719212B (zh) | 一种瓣结鱼与克氏原螯虾的稻田混养方法 | |
CN112690184A (zh) | 一种稻花鱼生态养殖方法及稻花鱼生态养殖稻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