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2046A - 低温环境下操作性优良的触模面板 - Google Patents

低温环境下操作性优良的触模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2046A
CN1302046A CN00137014A CN00137014A CN1302046A CN 1302046 A CN1302046 A CN 1302046A CN 00137014 A CN00137014 A CN 00137014A CN 00137014 A CN00137014 A CN 00137014A CN 1302046 A CN1302046 A CN 1302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ar parts
mentioned
touch panel
expansion coefficient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37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4314C (zh
Inventor
村上雪雄
平野俊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SHI CO Ltd
Gunze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SH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SH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SH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02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2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43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43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将在内侧面上分别形成电阻膜的上侧面状部件和下侧面状部件通过衬垫相对地放置以构成触模面板,在该触模面板中,上侧面状部件是将从外侧起按防膨胀膜,偏振片、λ/4相位差片和光各向同性膜的顺序贴合而形成。下侧面状部件是在玻璃片的背面贴合具有与上侧面状部件中包含的偏振片和λ/4相位差片大致相等的热线膨胀系数的增强膜而构成。

Description

低温环境下操作性优良的触模面板
本发明涉及触模面板,特别涉及在较低温度环境下使用触模面板时的操作性得到改善的技术。
触模面板的构成为,例如,在极薄的玻璃(下侧面状部件)和挠性透明树脂膜(上侧面状部件)的各相对面上形成电阻层,同时,各面状部件之间放置衬垫,使它们以一定间隔相对放置。如果采用输入笔等挤压该透明树脂膜,以一定间隙相对放置的上下电阻膜在该挤压部分接触,由此改变各个电阻膜上连接的电极之间的电阻值,所以通过检测该电阻值,就可获得该挤压位置的位置信息。
对于作为上述输入终端的触模面板,随着其用途的扩大,要求迄今没有的附加价值。特别是,在与液晶显示板组合、用于车辆导航装置和便携式个人电脑等室外使用的装置中时,为了防止由外界光线在触模面板上反射造成的液晶显示屏显示内容的可视性降低,可通过在上侧面状部件的表面上层叠偏振片来保持防眩性。
但是,上述偏振片通常是加工树脂膜形成的,适合于上述那样具有偏振性的树脂膜具有如下的物理特性,即,其热线膨胀系数比作为下侧面状部件的玻璃大8-9倍。
如果上下面状部件材料的热线膨胀系数差别很大,则随着温度的上升,具有偏振片的上侧面状部件整个会向外侧突出,除了装饰性极度变差之外,与下侧面状部件的间隔也增大,因此,操作触模面板所需的压力也增大,使操作性极度变差。最近,伴随着液晶显示板的大型化,触模面板也具有大型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上侧面状部件的突起进一步增大,操作性也明显变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在偏振片的表面上层叠比该偏振片的热线膨胀率小的树脂膜,以抑制该偏振片的膨胀。在使用聚乙烯对苯二酸酯(PET)膜作为该防止膨胀膜进行试验时,随着温度的上升,即使偏振片发生膨胀,通过防止膨胀膜可阻止其膨胀,能够维持良好的操作性。
但是,我们还知道即使具有上述这种叠层结构,如果环境温度降低到0℃以下,操作性仍会变差。而且,根据安装触模面板的便携式个人电脑等装置轻量化的要求,希望触模面板的玻璃基板更薄,如果这样的话,显然,越是在低温下,操作性越是变差。
由于安装了触模面板的便携装置容易携带的缘故,所以无法预想会在怎样的环境下使用,在寒冷地区的室外,要充分考虑到也可能在0℃以下的低温下使用,所以希望即使在该低温下也确保良好的操作性。
由这种极薄的下侧面状部件所引发的在低温环境下操作性变差的情况,即使在上侧面状部件上使用偏振片外的热线膨胀系数大的树脂膜的情况下也会同样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提供即使下侧面状部件的厚度变薄、在低温环境下操作性也不变差的触模面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触模面板是电阻膜式的触模面板,它具有如下构成,即在一个主表面上形成第1电阻膜的第1面状部件,具有挠曲性,在另一个主表面上形成第2电阻膜,并且该第2电阻膜与上述第1电阻膜以一定间隔相对放置,通过衬垫与第1面状部件相对放置的第2面状部件,上述第1面状部件与上述第2面状部件相反侧的主表面上,至少一部分形成叠层的第3面状部件。这里,上述第3面状部件比上述第1面状部件的热线膨胀系数大。
通过上述构成,用于低温的第2面状部件比第1面状部件收缩的至少大,即使第1面状部件向外侧膨胀,在该第1面状部件的外侧主表面部分上叠层的比上述第1面状部件热线膨胀系数大的第3面状部件发挥了从外侧抑制该膨胀的作用。因此,在第1面状部件和第2面状部件的相对面上形成的电阻膜的间隔不会扩大,从而可良好地维持其操作性。
也可以具有以下的结构,即,在上述第2面状部件中包括比第1面状部件热线膨胀系数大的偏振片,上述第3面状部件的热线膨胀系数与上述偏振片的热线膨胀系数大致相等。
由此,在低温环境下第3面状部件的收缩程度与第2面状部件的收缩程度也大致相等,通过两个面状部件的收缩使作用于第1面状部件上面侧和下面侧的力达到均衡,通过第3面状部件以适当的力抑制第1面状部件向外侧的膨胀。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优点和特征,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作的说明将更加清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模面板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触模面板构造的分解图。
图3是表示上述触模面板叠层结构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4表示本实施例触模面板的各叠层材料的厚度和其热线膨胀系数的大小。
图5A、5B是利用增强膜的有无来对比在低温环境下触模面板的玻璃片挠曲状态示意图。
图6是通过设置增强膜提高低温环境下使用时触模面板的操作性比较试验结果的表。
图7是触模面板的变形例中叠层构造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触模面板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触模面板的整体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模面板斜视图。
同图所示,触模面板100的构成是在上侧面状部件110和下侧面状部件130之间通过衬垫140形成叠层。
上侧面状部件110是触模面板100中接受使用了操作者的手指或输入笔的输入一侧的透明并具有挠曲性的面状部件,如后面所述,其结构是由数层树脂膜形成的叠层结构。120是和内部电极接触的连接部件。
图2是图1中触模面板100的分解图。
同图所示的衬垫140,除了切除部分141外形成为连续的框架状,其材料可使用PET膜等。在该衬垫140的两个面上涂敷粘接剂,在其周边部分贴合上侧面状部件110和下侧面状部件130。在切除部分141处,由于不介入衬垫部件,上侧面状部件110和下侧面状部件130之间形成间隙,它起到排出内部的空气的孔的作用。即,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上侧面状部件110和下侧面状部件130之间存在的空气发生膨胀和收缩,通过该排气孔,空气和外部流通,由此可使内压和外压时常处于相等的状态,因此,不会发生象由内部空气热膨胀引起内压比外压高,导致操作性变差的这种不利情况。触模面板100尺寸越大,内部空间的容量也越大,随着温度的变化,出入的空气量也增多,因此,与此相应排气孔的数量也可适当增加。
在图2中,虽然被上侧面状部件110隐藏无法看见,但是,也在衬垫140的最深的角部上再设置其它的切除部分,与切除部分141合起来在2个位置上设置排气孔。
在衬垫140上与连接部件120的安装位置相对应的部分形成凹状部分142。
在衬垫140内侧的上侧面状部件110和下侧面状部件130的间隙中,以给定的间隔设置点状衬垫160,和上述框架状的衬垫140一起使上下面状部件110、130的相对面的间隔基本均匀地保持在100微米左右。
在上侧面状部件110中与下侧面状部件130相对侧的主表面上,通过溅射在大致整个面上形成由ITO(铟锡氧化物)形成的电阻膜111。而且,在电阻膜111相对的2侧边上设置电极112。这样,在上述主表面的剩余部分且与连接部件120相对的部位上形成用于与连接部件120侧的一对连接电极122、122连接的一对电极端部114、114,该电极端部114、114和上述电阻膜111的两个侧边上设置的电极112、112之间用布线图形113、113连接。
下侧面状部件130是极薄的玻璃,在与上侧面状部件110相对侧的主表面上,利用溅射大致在整个面上形成同样由ITO制成的电阻膜131。在电阻膜131的相对的两侧边上且在上述上侧电阻膜111上形成的电极112、112的相对方向成正交方向的侧边上形成电极132、132。这样,在上述主表面的剩余区域内,与上侧面状部件110同样形成与连接部件120侧的一对连接电极123、123连接的一对电极端部134、134上,也形成连接该电极端部134、134和上述电阻膜131的两个侧边上设置的电极132、132的布线图形133、133。
连接部件120是在PET膜和聚酰亚胺等树脂膜上采用银胶等形成4条布线图形129,在其上再贴合同样的树脂膜,形成连接用电缆190的一个端部。在该连接部件120中,布线图形129的端部两个一组在上下露出,在露出部分上印刷碳,形成连接电极122、122、123、123。
4条布线图形和4个连接电极不分开地集中在一个连接部件中,这是为了控制材料费和工时两方面的成本。
在组装触模面板时,上侧连接电极122、122和上侧电极端部114、114连接,下侧连接电极123、123和下侧电极端部134、134连接。这部分的连接,是通过在各取出部分共用的材料、即银上涂敷混合了碳的导电性糊状物,通过从两侧热压来进行的。
在连接部件120的上下连接电极122、123之间,设置切口121,由此消除由上下面状部件110、130的膨胀率之差产生的应力。即,如果温度上升引发面状部件膨胀,导致上下两个面状部件产生膨胀,通过设置该切口121,可吸收根据上侧面状部件110和下侧面状部件130的热膨胀量之差而作用于连接部件120上的应力,即使在宽温度范围内使用,也可获得在该部分不易引起接触不良和断线的效果。
(触模面板100的叠层结构)
图3是表示上述触模面板100的叠层结构的部分放大截面图,为了说明方便,一并表示出被安装该触模面板100的液晶显示板200的叠层结构。
同图所示,上侧面状部件110是通过采用未图示的粘合剂从外侧起依次贴合防膨胀膜101、偏振片102、λ/4相位差片103和光各向同性膜104所形成的叠层结构,在最下层的光各向同性膜104上形成上述电阻膜11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PET膜作为防膨胀膜101。
下侧面状部件130的构成是采用粘合剂将增强膜136贴合在玻璃片135的背面上。在上述下侧面状部件130的与上侧面状部件110相对的面上也形成电阻膜131,上侧面状部件110和下侧面状部件130通过插入点状衬垫160相对放置,从而使电阻膜111和电阻膜131的间隔保持在最佳状态。
图4是本实施例的触模面板100中各叠层材料的厚度和其热线膨胀系数大小的表(但是,增强膜136的材料和厚度在后面的图6表中作了说明)。
这里,使用的偏振片102是在取向吸附了碘和双色性颜料等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PYA)的延伸膜上,以上下夹持方式贴合作为保护膜的三乙酰醋酸酯(TAC)膜而形成。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是PVA膜的厚度为20微米,TAC膜两片厚度为110微米(=55微米×2),由于薄PVA膜随着厚TAC膜的膨胀而伸展,因此,偏振片102整个的热线膨胀系数也大致与TAC膜的热线膨胀系数(5.4×10-5cm/cm/℃)相等。
使用的λ/4相位差片103是以聚碳酸酯(PC)膜为原料形成的片。
光各向同性膜104是对入射的所有光不具有偏振性的树脂膜,在本实施例中,是具有脂肪族环状结构的降冰片烯系树脂的热塑性透明树脂,具体地说,使用JSR社制的ア-トン膜(“ア-トン”是该公司的注册商标)。该树脂膜在透明性和表面硬度以及耐热性方面性能优良,是适用于触模面板的树脂膜。
增强膜136由不具有通常偏振性的TAC膜和PC膜制成,对其作用在后面描述。
如图4的表所示,偏振片102和λ/4相位差片103、光各向同性膜104的各热线膨胀系数与作为下侧面状部件的玻璃相比,大致是它的8-9倍,因此,如果温度升高,则其膨胀量与玻璃相比变得非常大。上侧面状部件110和下侧面状部件130在其周边部分通过衬垫140被牢固地固定,因此,在这种状态下,上侧面状部件110的热膨胀造成的伸展量向上方突出,因此,伴随着温度上升,发生“膨胀”,导致外观性和操作性变差。因此,在上侧面状部件110的最上面,通过将热线膨胀系数比偏振片102和光各向同性膜104等小的PET膜作为防膨胀膜101使用,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大致不发生“膨胀”。
但是,相反,上述结构在0℃以下的低温下,操作性会变差。即,在构成上侧面状部件110的膜中,作为偏振片102、λ/4相位差片103的材料TAC膜和PC膜的热线膨胀系数比表面的防膨胀膜(PET膜)101大,因此,在低温下,与防止膨胀的膜101相比,下层膜的收缩更大,上侧面状部件110整个向上侧稍有弯曲,同时,上侧面状部件110整个的长度也收缩。但是,玻璃片135的热线膨胀系数非常小,因此,不象上侧面状部件110那样收缩,而且由于象700微米这样薄,刚性小,结果发生玻璃片135向外侧伸出。
图5A是稍加夸张地示意性表示触模面板100的纵截面图,为了方便起见,图示省略电阻膜111、113等。在同图所示的触模面板的特别是中央部分的上侧面状部件110和玻璃片135的间隙宽度d1增大的同时,由于玻璃片135的弯曲而形成恢复原状态的力,造成在上侧面状部件110上施加的张力增大,因此,操作该触模面板100需要的按压力很大,导致操作性极为恶化。
因此,玻璃片135外侧的整个面上贴合比玻璃片135的热线膨胀系数大的膜作为增强膜136,这样,大大改善低温环境下的操作性。
下面的图6的表表示其比较试验例的结果。
在该试验中所采用的除触模面板100的增强膜136之外的各层材料的厚度与图4表所示相同,触模面板100的大小为260mm×205mm(12.1英寸)。
该试验是在-20℃、0℃、20℃、4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放置1个小时。
图6的表中记号“○”、“△”、“×”表示对操作性的评价。该操作性的评价以通常的输入笔(聚缩醛制,笔端直径为0.8mm)的顶端接触触模面板的表面,加上笔本身的重量,可由该触模面板动作所需重量的大小(下面称为“动作重量”)表示,动作重量越小,操作性越好。在本试验中,动作重量不到100克的为“○”,100克以上200以下的为“△”,动作重量在200克以上的为“×”,评价为差。在是“×”时,操作性非常差,产品大致没有价值。
在没有该图6的表中所表示的增强膜136时,在-20℃的环境下为“×”,即使在0℃下,也是“△”,操作性大大变差,但是在将作为增强膜136的厚度为80微米的TAC膜或者PC膜贴合在玻璃片135背面时,在-20℃下为“△”,在0℃下提高到“○”,如果再使各膜两两重叠,厚度成倍,为160微米,进行试验,则操作性得到进一步改善,在-20℃下可获得“○”的评价。
其理由如下。
即,通过在玻璃片135的背面贴合比其热线膨胀系数大的膜,利用低温时上侧面状部件110的收缩不使玻璃片135向外侧弯曲,而被强制向内侧弯曲,使电阻膜111和131的间隔不怎么增大。
图5B是稍加夸张地示意表示触模面板纵截面的图,与图5A同样,电阻膜111和131等省略图示。即使同图所示的上侧面状部件110收缩,玻璃片135向外侧弯曲,背面的增强膜136比玻璃片135的收缩更大,而不向外侧弯曲,只能向内侧弯曲。由此,上侧面状部件110和玻璃片135的弯曲方向相同,上侧面状部件110与玻璃片135的间隙宽度d2与常温时大致没有变化,从而可维持良好的操作性。
如果从玻璃片135向内侧与上述面状部件110相同程度地弯曲的观点来看,增强膜136的热线膨胀系数,最好与上侧面状部件110中热线膨胀系数最大的材料处于大致相同的水平。通常,用作偏振片和λ/4相位差片的TAC和PC的热线膨胀系数非常大(参照图4),作为与其具有相同热线膨胀系数值的物质,还有多芳化树脂、聚砜、聚醚砜(PES)、聚乙烯醇、降冰片烯系树脂(包括上述的ア-トン膜)、烯烃系树脂等。可将这些给定厚度的树脂膜可以一张或者根据情况两张以上层叠制成增强膜136。在数层层叠时,可层叠不同种类的膜,但是,在它们的热线膨胀系数有差别时,如果层叠成向外侧热线膨胀系数增大,则可能更有效地产生玻璃片135向内侧弯曲的力。
在原理上讲,只要热线膨胀系数稍大于玻璃片135,在低温时,玻璃片135向内侧弯曲的效果就能如上所述地产生,与不使用增强膜136的情况相比,可在某种程度上仍能获得操作性改善的效果,因此,作为增强膜136使用的材料并不限于上述材料。
而且,如果热线膨胀系数大而增强膜136的厚度过薄,则玻璃片135向外侧弯曲的力仍占据优势,因此需要有一定的厚度。正是根据这一理由,在图6的表中,TAC膜、PC膜的厚度都为80微米时,在-20℃下评价为“△”,但是厚度都为160微米时,改善为“○。但是,如果该增强膜136过厚时,如停放在盛夏炎热天气下的汽车,置于车内温度为60或70℃的高温环境中,增强膜136的伸展引起热应力增大,触模面板100产生弯曲,最严重的情况是玻璃片135存在被破损的危险,所以即使增厚,也有上限。
对上述增强膜136的最适宜厚度、偏振片102和λ/4相位差片103中使用的膜的热线膨胀系数、玻璃片135的厚度、增强膜136的热线膨胀系数和触模面板100的大小等进行研究,考虑在各环境温度下,玻璃片135上施加的由上侧面状部件110产生的热应力和由增强膜136产生的热应力的平衡来决定,具体使用大约50微米以上200微米以下范围内的膜。
一方面,如果玻璃片135过薄,则容易损坏,生产成本也增大,因此,其下限为0.4mm左右,另一方面,如果厚度过厚,无法实现装置的轻量化,因此,希望至少在现有产品中使用的厚度1.85mm以下。
如果在增强膜136的周围的边缘部分处坚固地固定在玻璃片135上,则可获得玻璃片135向内侧弯曲的效果,如果玻璃片135和增强膜136之间存有间隙,则增强膜136表面上反射外界光线,因此从防眩性角度考虑是不希望的,此外,从薄玻璃片135不容易被损坏方面来看,优选采用粘合剂将其整个贴合在玻璃片135上。
再回到图3,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触模面板100的正下方设置透过型液晶显示板200。该液晶显示板200具有在液晶元件201的上面和下面设置偏振片202和203的公知结构,在偏振片202的上面再贴合λ/4相位差片204。
在液晶显示板200的下方安装未图示的背照光用光源。
这里对采用偏振片102、λ/4相位差片103、204提高可视性的原理进行一些说明。
偏振片102的设置要与液晶显示板200的偏振片202的偏振轴相同,λ/4相位差片103的设置要使其光学轴与偏振片102的偏振轴成45°的角度。
从防膨胀膜101表面射入的外界光线通过偏振片102变成直线偏振光,再通过λ/4相位差片103形成圆偏振光。该圆偏振光在下侧面状部件(玻璃)130或者液晶显示板200的表面和电阻膜111、131表面上反射一部分,再入射到λ/4相位差片103中形成直线偏振光,由于在反射时变成返回的圆偏振光,该反射光通过λ/4相位差片103后的直线偏振光的偏振面相对于可通过偏振片102的入射光的偏振面旋转90°。因此,该直线偏振光不会通过偏振片102射出到外部。
因此,即使外界光线射入触模面板100内,内部的反射光也不向外部泄漏,所以不发生眩目,即使在室外使用,液晶显示板200显示的内容也可清楚地辨认。
安装在液晶显示板200表面上的λ/4相位差片204的光学轴设置使之相对于偏振片202的偏振轴成45°的角度。根据上述描述,偏振片202的偏振轴与触模面板100的偏振片102的偏振轴平行设置,因此,该λ/4相位差片204的光学轴与偏振片102的偏振轴成45°的角度。但是,形成该角度的方向与λ/4相位差片103的光学轴相对于偏振片102的偏振轴成45°角度的方向反方向成45°的角度,成为光学轴彼此成正交的状态。
由此,通过液晶显示板200的偏振片202变成直线偏振光的背照光通过λ/4相位差片204变成圆偏振光,再通过λ/4相位差片103时恢复直线偏振光,上述λ/4相位差片204和λ/4相位差片103的光学轴成彼此正交,因此,通过λ/4相位差片103得到的直线偏振光的偏振面的方向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变得与通过偏振片202之后的直线偏振光的偏振片的方向一致。另一方面,偏振片102和偏振片202的设置要使其偏振轴的方向一致,因此,通过λ/4相位差片103形成直线偏振光的背照光的偏振面变得与偏振片102的偏振轴平行,背照光可以保持原样地通过偏振片102。因此,采用为获得防眩性而设置的偏振片102、λ/4相位差片103,不妨碍背照光的透过而向外部射出,因此,即使不提高背照光光源的功率,也不会发生光量不足的情况,可充分确保可视性。作为增强膜136,如果使用加工了合适的树脂膜得到的λ/4相位差片,在液晶显示板200中可省略λ/4相位差片204,可简化结构,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作为热线膨胀系数比玻璃片135大的λ/4相位差片的材料,除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PC之外,还可举出多芳化树脂、聚砜、PVA、降冰片烯系树脂、烯烃系树脂等。
(变形例)
无需多说,本发明的内容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实施以下的变形例。
(1)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λ/4相位差片103,通过将透过偏振片102的直线偏振光变化成圆偏振光,可确保防眩性和可视性(这种结构以下称为“圆偏振光结构”)。即使不是上述圆偏振光的结构,只要具备偏振片,就能确保一定程度的防眩性和可视性。
图7是表示触模面板100的部分放大截面图,与图3相同,一并示出液晶显示板200的叠层结构。
上侧面状部件110是采用未图示的粘合剂将防膨胀膜101、偏振片102、光各向同性膜104贴合形成的叠层结构,在最下层的光各向同性膜104上形成电阻膜111。放置点状衬垫160,将该上侧面状部件110和下侧面状部件130相对放置,在下侧面状部件130的相对面上也形成电阻膜131。并在玻璃片135的背面贴合增强膜136。
这就是在图3的圆偏振光结构中除去了λ/4相位差片103的结构。
此外,在触模面板100的正下方的液晶显示板200的表面上也不必设置图3的λ/4相位差片204。
触模面板100的偏振片102的设置要使偏振轴与液晶显示板200的偏振片202相同,透过液晶显示板200的偏振片202的从背照光出来的光可以保持原样透过触模面板100的偏振片102,因此光量大致不降低,可确保足够的可视性。
另一方面,从防膨胀膜101射入到内部的外光,由于只有具有与该偏振轴平行的偏振面的光线透过偏振片102,因此,在这个阶段,可将外界光线的入射光量降低大约1/2,虽无法与在上述实施例中利用圆偏振光结构的情况相比,仍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实用性和防眩性。
(2)为了增加防眩性和可视性,可在防膨胀膜101的表面施以公知的表面抗眩光加工(AG加工),或在防膨胀膜101的表面上形成折射率不同的多层薄膜,可获得(AR加工)的防止反射效果。
(3)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下侧面状部件130基板采用玻璃片135,但也可用刚性大的树脂片代替,在这种情况下,在其背面贴合热线膨胀系数比该树脂片大的树脂膜。
(4)即使是在上侧面状部件中不包括偏振片和λ/4相位差片的通常触模面板,在采用比下侧面状部件热线膨胀系数大的树脂膜作为上侧面状部件时,低温时,也会出现下侧面状部件向外侧弯曲的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在下侧面状部件的背面层叠比其热线膨胀系数大的(进一步希望与上侧面状部件的热线膨胀系数基本相等)增强膜,可维持低温时良好的操作性。
(5)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粘合剂将增强膜贴合到玻璃片的整个背面上,但增强膜是基于下面的目的设计的,即为了不使玻璃片向外侧弯曲,低温时在玻璃片的外侧面上产生比内侧大的张力,所以,在能获得该效果的限度内,可以仅在玻璃片背面的一部分上贴合,增强膜的形状也可以是带状或者格子状等任意形状。这时,不用说希望使用透明度更高的膜,以便在视觉上贴合部和非贴合部没有区别。
(6)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在上侧面状部件和下侧面状部件的相对面的整个范围内分别形成电阻膜的类型的触模面板,当然也适合在上侧和下侧成正交的方向上分别将电阻膜形成为长方形的触模面板,或者具有上侧面状部件和下侧面状部件而其相对面间隙的大小对操作性有影响的触模面板全都适用于本发明。
尽管本发明通过实施例参考附图已进行了完整的描述,但是,应该注意各种改变和改进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除非这些改变和改进偏离了本发明的范围,它们应该包括在其中。

Claims (11)

1.一种电阻膜式的触模面板,其特征在于:
具有以下的结构:
第1面状部件,在其一个主表面上形成第1电阻膜;
第2面状部件,具有挠性,在其一个主表面上形成第2电阻膜,同时,经衬垫与第1面状部件相对地配置,以使该第2电阻膜与上述第1电阻膜隔开一定间隔而相对;以及
第3面状部件,被层叠在上述第1面状部件的与上述第2面状部件相反一侧的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
这里第3面状部件的热线膨胀系数比上述第1面状部件的热线膨胀系数大。
2.如权利要求1的触模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面状部件中包括热线膨胀系数大于第1面状部件的偏振片,上述第3面状部件的热线膨胀系数与上述偏振片的热线膨胀系数大致相等。
3.如权利要求1的触模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面状部件是厚度为0.4mm以上至1.85mm以下的玻璃片。
4.如权利要求1的触模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面状部件可由选自三乙酰醋酸酯、聚碳酸酯、多芳化树脂、聚砜、聚醚砜、聚乙烯醇、降冰片烯系树脂和烯烃系树脂的至少一种膜制成。
5.如权利要求4的触模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面状部件的厚度为50微米以上至200微米以下。
6.如权利要求1的触模面板,其特征在于:第2面状部件包括偏振片和配置在其内侧的第1λ/4相位差片的多个层,在上述第1面状部件的外侧设置第2λ/4相位差片。
7.如权利要求6的触模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面状部件兼作上述第2λ/4相位差片。
8.如权利要求7的触模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面状部件可由选自聚碳酸酯、多芳化树脂、聚砜、聚醚砜、聚乙烯醇、降冰片烯系树脂和烯烃系树脂的至少一种膜制成。
9.如权利要求6的触模面板,其特征在于:设置成上述第1λ/4相位差片的光学轴相对于上述偏振片的偏振轴在第1方向上旋转45°,上述第2λ/4相位差片的光学轴相对于上述偏振片的偏振轴在与第1方向反方向的方向上旋转45°。
10.如权利要求1的触模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4面状部件,被层叠在上述第2面状部件的与上述第1面状部件相反一侧的主表面上,这里,上述第2面状部件具有偏振性,并且第4面状部件的热线膨胀系数比该第2面状部件的热线膨胀系数小。
11.如权利要求10的触模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4面状部件由聚乙烯对苯二酸酯膜制成。
CNB001370146A 1999-11-10 2000-11-09 低温环境下操作性优良的触摸屏 Expired - Lifetime CN12143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0255/1999 1999-11-10
JP32025599A JP3779515B2 (ja) 1999-11-10 1999-11-10 タッチパネ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2046A true CN1302046A (zh) 2001-07-04
CN1214314C CN1214314C (zh) 2005-08-10

Family

ID=18119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70146A Expired - Lifetime CN1214314C (zh) 1999-11-10 2000-11-09 低温环境下操作性优良的触摸屏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570707B1 (zh)
EP (1) EP1100043B1 (zh)
JP (1) JP3779515B2 (zh)
KR (1) KR100744403B1 (zh)
CN (1) CN1214314C (zh)
DE (1) DE60039570D1 (zh)
TW (1) TW49570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2621A (zh) * 2010-03-05 2012-1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触摸屏模块结构
WO2015100568A1 (zh) * 2013-12-30 2015-07-09 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超薄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3828A (zh) * 2012-10-15 2015-09-09 波利Ic有限及两合公司 薄膜以及具有这种薄膜的体部
CN105006203A (zh) * 2014-04-21 2015-10-28 王仁宏 光学模组及用于光学装置的光学功能膜
CN105204695A (zh) * 2014-06-12 2015-12-3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纳米银线导电层叠结构及电容式触控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68688B1 (ko) * 2001-06-28 2003-01-24 주식회사 에이터치 터치 패널의 기판 배선 구조
US7583326B2 (en) * 2002-08-20 2009-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 guide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WO2004019119A1 (en) * 2002-08-20 2004-03-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 guide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US20040090429A1 (en) * 2002-11-12 2004-05-13 Geaghan Bernard O. Touch sensor and method of making
KR100720446B1 (ko) * 2002-11-15 2007-05-2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편광판 일체형 터치 패널
KR100451775B1 (ko) * 2002-12-31 2004-10-08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JP2006251859A (ja) * 2005-03-08 2006-09-21 Nissha Printing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
CN100421002C (zh) * 2006-11-20 2008-09-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模块
JP2008305036A (ja) * 2007-06-06 2008-12-18 Hitachi Displays Ltd タッチパネル付表示装置
TWI369534B (en) * 2008-02-26 2012-08-01 Wintek Corp Touch displa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a built-in touch panel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WO2009122473A1 (ja) * 2008-03-31 2009-10-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
CN101872035B (zh) * 2010-06-18 2012-05-23 欧浦登(福建)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屏的硬屏偏光板
KR101230191B1 (ko) 2010-12-14 2013-02-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337216B1 (en) * 2011-07-26 2012-12-25 Apple Inc. Touch sensor back plane ground connection
KR101661043B1 (ko) * 2011-11-17 2016-09-28 군제 가부시키가이샤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711292B2 (en) * 2011-11-22 2014-04-29 Atmel Corporation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TWI488080B (zh) * 2012-10-18 2015-06-11 Sitronix Technology Corp Detection circuit with proximity sensing
CN104969158A (zh) 2012-12-14 2015-10-07 苹果公司 通过电容变化进行力感测
US10817096B2 (en) 2014-02-06 2020-10-27 Apple Inc. Force sensor incorporated into display
KR20170103026A (ko) 2013-02-08 2017-09-12 애플 인크. 용량성 감지에 기초한 힘 결정
JP2014194749A (ja) * 2013-02-27 2014-10-09 Hosiden Corp タッチパネル
US9851828B2 (en) 2013-03-15 2017-12-26 Apple Inc. Touch force deflection sensor
DE102013105802B4 (de) 2013-06-05 2016-09-15 Polylc Gmbh & Co. Kg Folienkörper, Verfahren zum Hinterspritzen eines Folienkörpers und Hinterspritzwerkzeug dazu
US9671889B1 (en) 2013-07-25 2017-06-06 Apple Inc. Input member with capacitive sensor
JP5495458B1 (ja) * 2013-09-11 2014-05-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AU2015217268B2 (en) * 2014-02-12 2018-03-01 Apple Inc. Force determination employing sheet sensor and capacitive array
WO2015163843A1 (en) 2014-04-21 2015-10-29 Rinand Solutions Llc Mitigating noise in capacitive sensor
KR102242540B1 (ko) * 2014-08-13 2021-04-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9465472B1 (en) * 2014-08-29 2016-10-1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etal mesh touch sensor with low birefringence substrate and ultraviolet cut
US10006937B2 (en) 2015-03-06 2018-06-26 Apple Inc. Capacitive sensor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US9715301B2 (en) 2015-08-04 2017-07-25 Apple Inc. Proximity edge sensing
JP6430341B2 (ja) * 2015-08-06 2018-11-2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007343B2 (en) 2016-03-31 2018-06-26 Apple Inc. Force sensor in an input device
KR101941118B1 (ko) * 2016-11-25 2019-01-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액정필름셀 및 이의 용도
US10866683B2 (en) 2018-08-27 2020-12-15 Apple Inc. Force or touch sensing on a mobile device using capacitive or pressure sensing
KR20210121811A (ko) * 2020-03-31 2021-10-08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 적층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6818A (en) * 1982-12-23 1985-07-02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JPH05127822A (ja) 1991-10-30 1993-05-25 Daicel Chem Ind Ltd タツチパネル
JPH1048625A (ja) 1996-08-02 1998-02-20 Sumitomo Chem Co Ltd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タッチパネル
US6020945A (en) * 1996-11-11 2000-02-01 Dowa Mining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a transparent optical filter
DE69938817D1 (de) * 1998-01-09 2008-07-10 Nissha Printing Erstellungsverfahren
JP4026221B2 (ja) * 1998-04-07 2007-12-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透明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2621A (zh) * 2010-03-05 2012-1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触摸屏模块结构
CN102782621B (zh) * 2010-03-05 2016-03-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触摸屏模块结构
CN104903828A (zh) * 2012-10-15 2015-09-09 波利Ic有限及两合公司 薄膜以及具有这种薄膜的体部
CN104903828B (zh) * 2012-10-15 2018-11-06 波利Ic有限及两合公司 薄膜以及具有这种薄膜的体部
WO2015100568A1 (zh) * 2013-12-30 2015-07-09 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超薄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06203A (zh) * 2014-04-21 2015-10-28 王仁宏 光学模组及用于光学装置的光学功能膜
CN105204695A (zh) * 2014-06-12 2015-12-3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纳米银线导电层叠结构及电容式触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570707B1 (en) 2003-05-27
KR100744403B1 (ko) 2007-07-30
JP3779515B2 (ja) 2006-05-31
EP1100043A3 (en) 2005-07-06
CN1214314C (zh) 2005-08-10
JP2001142644A (ja) 2001-05-25
EP1100043B1 (en) 2008-07-23
DE60039570D1 (de) 2008-09-04
EP1100043A2 (en) 2001-05-16
KR20010051590A (ko) 2001-06-25
TW495708B (en) 2002-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4314C (zh) 低温环境下操作性优良的触摸屏
KR100919077B1 (ko) 고내구성을 갖는 터치패널
US6559834B1 (en) Glare-resistant touch panel
KR100595106B1 (ko) 눈부심 방지 터치패널
US6395863B2 (en) Touch screen with polariz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KR101406221B1 (ko) 일체형 터치 편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5210137A (zh) 带静电容量式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5122190A (zh) 带静电容量式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11316144B (zh) 圆偏振板及显示装置
CN100340963C (zh) 触摸式面板
KR20180016082A (ko) 터치 센서 적층체,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TW200523582A (en) Optical film and highly distinct image display
CN1266497C (zh) 圆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KR101555080B1 (ko) 편광판 일체형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4661179A (zh) 柔性触控显示模组和具有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TWI651556B (zh) 偏光板、包含其的彎曲液晶顯示器以及製造彎曲液晶顯示器的方法
CN109799564B (zh) 显示装置
KR101485774B1 (ko)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패널,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것이 구비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1726784A (zh) 偏光片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15705792A (zh) 覆盖窗和具有覆盖窗的显示装置
CN115116325A (zh) 显示装置
CN113614586B (zh) 光学装置
CN212112055U (zh) 一种pdlc调光液晶膜
CN221175175U (zh) 一种触控偏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06873826A (zh) 具有压力感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