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6339A - 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6339A
CN1296339A CN00132214A CN00132214A CN1296339A CN 1296339 A CN1296339 A CN 1296339A CN 00132214 A CN00132214 A CN 00132214A CN 00132214 A CN00132214 A CN 00132214A CN 1296339 A CN1296339 A CN 1296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wave
channel
control circuit
wave interference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32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989C (zh
Inventor
坂口郁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96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6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98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8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便携电话无线装置,其允许用户可以知道与终端设备的数据通信由于无线电波干扰造成的不完整状态。信号处理部分分析由控制电路部分选择的信号的信息。控制电路部分检测帧同步丢失、误比特率增加、不良的无线电广播信息接收或无线电波中断。然后,如果不满足等待条件,控制电路部分控制示警显示部分显示无线电波干扰示警,当无线电波干扰的起因消失时,消除无线电波干扰示警。

Description

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电话无线装置,以个人计算机为代表的终端设备与其连接以与其进行有效地数据通信。
近年来,便携电话无线装置被频繁地使用,诸如个人计算机之类的终端设备从外部与其连接,以与其进行有效的数据通信。但是,便携电话无线装置易于受到来自从外部与其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无线电波的干扰,并会使其通信质量降低。此外,数据通信与语音通信不同,后者即使在通信质量降低的情况下也可用耳朵来辨认,而对于便携电话无线装置的用户则难以识别。
过去对于上述类型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如符合由无线通信工业和业务联合会(ARIB)提出的RCR STD-27标准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可以得到与对作为移动台的该便携电话无线装置供电后、当等待来自基站的所使用信道设置时,与等待交换操作有关的材料。
移动台上根据该材料的过程如图4所示。首先,当电源可用时,扫描形成为一组的栖木(perch)信道以测量各信道的电平(步骤S1),并且按照电平的顺序制备一信道表(步骤S2)。
然后,移动台在这样形成的信道表中搜索每个具有比预定电平高的电平的栖木信道(步骤S3)。然后,如果那些具有比预定电平高的电平的栖木信道被检测到(步骤S4中的是),则按照预定的方法来选择这些栖木信道中之一(步骤S5),并接收所选择的栖木信道的信号(步骤S6)。接着,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检测层1的信息和广播信息并进行分析(步骤S7),如果满足一等待条件(步骤S8中的是),则处理进行到等待操作(步骤S9)。
如果由于等待条件不满足而使步骤S8中的判别为“否”,则从信道表中检查剩下的每个具有比预定电平高的电平的栖木信道(步骤S10)。然后,处理返回到上述步骤S4。这样,后面的步骤就重复进行,直到由于不再剩下具有比预定电平高的电平的栖木信道而在步骤S4中判断变为“否”为止。
如果由于不再剩下具有比预定电平高的电平的栖木信道而在步骤S4中判断变为“否”,则确定移动台处于小区外状态(步骤S21)。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开始下一组的栖木信道扫描。
在上述常规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中,如果由于无线电波的干扰而使通信中断或连接失败,从而造成通信状态的变差,那么因为无线装置的用户不能识别终端设备的数据通信已经进入不完整的状态,就会由于不必要的请求再次发送而使通信时间增加、也使通信费用增加等问题。
其原因在于便携电话无线装置不具备直接向便携电话无线装置的用户报告由于无线电波干扰造成的通信状态变差的功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其使用户能够知道与终端设备的数据通信由于无线电波干扰造成的通信状态变差而造成的不完整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克服数据通信的不完整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终端设备从外部与其连接,以进行有效的数据通信。该装置包括一示警部分,用于无线电波干扰示警,一控制电路部分,用于检测无线电波的干扰并控制示警部分,当控制电路部分检测到无线电波干扰故障时,控制电路部分向示警部分报告故障内容,以便示警部分可以按照可视和可听的至少一种预定形式发出无线电波干扰示警。
对于这种便携电话无线装置,当检测到预定的无线电波故障时,用户可以容易地从示警部分的示警知道无线电波故障的发生,并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正在使用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与其外部连接的终端设备分开。
控制电路部分可在备用信道选择操作过程中或是在小区切换操作中检测无线电波干扰故障,该故障是由于具有比等待信道高的接收电平的信道存在而造成的如下一些情况中至少之一:帧同步丢失、误比特率增加、广播信息的不良接收和显示在小区外与丢弃适合信道这两种条件之一或在丢弃合适信道的条件下所发生的无线电波中断。另一方案是,控制电路部分可以在除由被测量的基站所指定的周边栖木信道以外的各栖木信道电平高于预定阈值电平时,从所检测的电平值中检测在通信过程中的无线电波干扰故障。
作为另一种方案,控制电路部分可在信道被切换至其电平低于直到那时用于通信的信道电平的信道时,检测通信过程中的无线电波干扰故障,信道切换的原因至少是如下一种情况:帧同步丢失、误比特率增加、无线电波中断。
表现无线电波干扰示警的预定形式可包括丢弃的信道号、在通信过程中每单位时间测得的重发送发生次数,或是在通信过程中测量的每单位数据重发送发生率。
该便携电话无线装置的优点在于其用户可以知道与其外部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数据通信由于无线电波干扰造成的通信状态的变差而造成的不完整状态,该不完整状态是由备用信道选择操作过程或是在通信过程中由无线电波干扰造成的通信状况变差而引起的,并可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正在使用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与其外部连接的终端设备分开。
其原因在于该便携电话无线装置包括用于发出无线电波干扰示警的示警部分,并且当不满足等待条件时,示警显示部分可以发出示警。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及其新颖的特征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而显而易见。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无线电单元的功能方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无线电单元备用信道选择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图2所示等待状态的详细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常规备用信道选择过程操作例子的流程图。
参考图1,其显示了采用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该便携电话无线装置总体用10表示,其包括天线11、无线电电路部分12、信号处理部分13、发射器-接收器14、控制电路部分15、存储电路部分16、外部接口(IF)部分17、示警显示部分18。终端设备20(如以个人计算机为代表的数据终端)与外部接口部分17连接。在图1中,与本发明无关的功能部分被省略以简化说明。
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10与常规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不同,常规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的操作将参考图4加以说明。二者的不同点在于,控制电路部分15具有无线电波干扰检测功能,可从由信号处理部分13输入的数据中检测由无线电波干扰引起的故障,并向示警显示部18通知与所检测的无线电波干扰相应的示警信息,以便由示警显示部分18显示示警信息。
设置天线11用于发送和接收,以便与基站通信并与无线电电路部分12连接。无线电电路部分12与天线11连接以便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并将接收信号通知给信号处理部分13,和将接收信号的输入电平通知给控制电路部分15。信号处理部分13将关于层1的信息如从无线电电路部分12输入的接收信号的帧同步、色码检测和冗余码校验(CRC)等通知控制电路部分15。此外,信号处理部分13将要向无线电电路部分12发送或从无线电电路部分12接收的音频信号向发射器-接收器14发送,或从发射器-接收器14接收。发射器-接收器14用于用户的语音通信。
控制电路部分15与所有的功能部分连接,以提供和接收信息并控制它们的功能及操作。下面将说明由控制电路部分15控制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10的主要操作。将从无线电电路部分12获得的无线电信道电平按照电平的顺序(order)排列的信道表被控制电路部分15储存在存储电路部分16中。外部接口部分17一方面与控制电路部分15连接,另一方面与终端设备20连接,以对它们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连接。
示警显示部分18从控制电路部分15接收与无线电波干扰所造成的故障相应的示警信息通知,并根据上述通知显示示警。当采用屏幕显示时,是以示警无线电波故障的字符或标志的形式表现的,而当其可以数字值来表示时,是以与故障相应的数字值的形式来表现的。作为其它的视觉表现方式,也可采用发光二极管的颜色、闪烁状况等。而作为音频表现形式,可以采用声音频率的示警音,或是通过使用扬声器或耳机的具体的语音指导。
接着,根据由无线电波工业协会(ARIB)提出的作为无线电波标准规格的RCR STD-27的移动台的等待切换操作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主要操作之一,参考图1和图2来加以说明。
如图2所示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的操作与图4所示的常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不同之处在于,当为使用对象选择的栖木信道不能满足等待条件时、并且这是由无线电波干扰造成的时候,无线电波干扰示警是通过便携电话无线装置来表示的。
具体地说,步骤S1至S9与图4所示的常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的操作相似。当首先使便携电话无线装置10通电时,无线电电路部分12在天线11接收的信号中扫描栖木信道,并测量各信道的电平(步骤S1),并将信道的电平通知控制电路部分15。控制电路部分15在存储电路部分16中制备一信道表,其中各信道电平按照电平的顺序排列(步骤S2)。这里,控制电路部分15将栖木信道分为多个组,并测量栖木信道的电平,然后制备信道表。当然,控制电路部分15也可以将所有信道作为一组来制备一信道表。
然后,在便携电话无线装置10中,控制电路部分15在存储电路部分16中的信道表中搜索每个具有比预定电平高的电平的栖木信道(步骤S3)。如果那些具有比预定电平高的电平的栖木信道被检测到(步骤S4中的是),则控制电路部分15按照预定的方法来选择这些栖木信道中之一(步骤S5)。作为预定的方法,例如,在信道表的合适组中具有最低电平但超过预定电平的一个信道可被选择。按此方式所选择的栖木信道的信号根据控制电路部分15的指示,从无线电电路部分12经信号处理部分13接收(步骤S6)。
接着,信号处理部分13将来自接收信号的BCCH(通知(announcement)信道)的层1和广播信息通知给控制电路部分15。控制电路部分15对广播信息进行分析(步骤S7)。从信号处理部分13报告的分析信息包括帧同步、误比特率、色码等。广播信息包括等待允许电平、控制信道(CCH)结构信息、限制信息等等。如果从无线电电路部分12接收的电平信息和从信号处理部分13接收的信息满足一等待条件(步骤S8中的是),则控制电路部分15确定执行等待状态,并进入等待操作(步骤S9)。
另一方面,如果由于等待条件不满足而使步骤S8中的判别为“否”,则控制电路部分15确定无线电波干扰条件(步骤S11)。无线电波干扰条件可包括帧同步损失、误比特率增加、不良的无线电广播信息接收或检测到无线电波中断。如果造成等待条件不满足的原因是无线电波干扰的存在、并且结果在步骤S11中判定为“是”,则控制电路部分15控制示警显示18通过合适的装置显示“存在无线电波干扰”的示警(步骤S12),并检查剩下的栖木信道,以便从存储电路部分16中的信道表中检查剩下的每个具有比预定电平高的电平的栖木信道(步骤S13),然后,处理返回到上述步骤S4。如果步骤S4中判定为“是”,并且在步骤S5中选择了一个信道,则步骤S4至S13就重复进行,直到由于满足了等待条件使步骤S8的判断为“是”或是由于不再剩下具有比预定电平高的电平的栖木信道而在步骤S4中判断变为“否”为止。如果由于不满足无线电波干扰的条件,而使步骤S11中的判断变为“否”,则处理跳过步骤S12并直接进入步骤S13而不显示示警。
另一方面,当如果由于不再剩下具有比预定电平高的电平的栖木信道而在步骤S4中判断变为“否”时,则控制电路部分15确定便携电话无线装置10处于目标栖木信道组范围以外(步骤S21),并判别是否有无线电波干扰的示警(步骤S22)。如果由于显示了无线电波干扰的示警而使步骤S22中的判别为“是”,则控制电路部分15消除无线电波干扰示警的显示(步骤S23)并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结果,控制电路部分15开始下一组中所包含的栖木信道电平的测量,并按与上述类似的方式重复上述过程。如果由于未显示无线电波干扰的示警而使步骤S22中的判别为“否”,则处理跳过步骤S23并返回到步骤S1。
接着,参考图1和图3说明在图2的步骤9的等待过程中的操作过程。
当满足等待条件的信道被选中并保持在等待状态时,无线电电路部分12从天线11的接收信号中扫描所选中的信道周边的栖木信道,以测量信道的电平(步骤S31),并将信道的电平通知给控制电路部分15。控制电路部分15在存储电路部分16中制备一信道表,其包括按电平的顺序排列的电平(步骤S32)。然后,控制电路部分15从存储电路部分16的信道表中检查区域之间的切换预定条件(步骤S33)。如果那些满足小区间预定切换条件的周边栖木信道存在(步骤34中的是),则控制电路部分15选择周边栖木信道(步骤S35)。由信号处理部分13根据控制电路部分15的指令从无线电电路部分12中接收按此方式所选择的周边栖木信道的信号(步骤S36)。
然后,信号处理部分13将接收信号中的层1和广播信息的分析信息通知给控制电路部分15。控制电路部分15分析该广播信息(步骤S37)。在通知中的分析信息包括帧同步、误比特率、色码等。广播信息包括等待允许电平、控制信道(CCH)结构信息、限制信息等等。如果从无线电电路部分12中接收的电平信息和从信号处理部分13中接收的信息满足等待条件(步骤S38中的否),则控制电路部分15判断无线电波干扰条件(步骤S39)。如果由于存在无线电波干扰条件而不满足等待条件,步骤S39中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电路部分15控制示警显示部分18通过一些适当的装置显示示警为“存在无线电波干扰”(步骤S40)并检查那些满足切换条件的剩余的周边栖木信道,以从存储电路部分16的信道表中选择具有比预定电平高的电平的下一周边栖木信道(步骤S41),然后控制电路部分15返回到步骤S34的处理。
如果步骤S34中的判断为“是”,并且在步骤S35中选择了信道,则过程重复直到由于满足等待条件而使在步骤S38中的判断变为“是”或直到由于没有剩下满足切换条件的信道而使步骤S34中的判断变为“否”时为止。如果由于未满足无线电波干扰条件而使在步骤S39中的判断变为“否”,则处理跳过步骤S40并直接进到步骤S41而不显示示警。
另一方面,如果由于没有满足切换条件的信道而使在上述步骤S34中的判断为“否”时,则控制电路部分15判别无线电波干扰示警是否存在(步骤S42)。如果由于显示无线电波干扰示警而使步骤S42中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电路部分15控制示警显示部分18消除无线电波干扰示警的显示(步骤S43),并返回第一步骤S31以开始对包含在下一组中的周边栖木信道的电平进行测量,从而该过程按照与上述相似的方式重复。如果由于没有显示无线电波干扰示警而使步骤S42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处理跳过步骤S43返回步骤S31。
另一方面,如果由于满足等待条件使步骤S38中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电路部分15比较作为切换目的地的新信道与要被丢弃的备用信道之间的电平(步骤S51)。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由于新信道的电平比要被放弃的信道电平高而使步骤S51中的判断变为“是”,并且显示有由步骤S40提供的无线电波干扰示警(步骤S52中的是),则控制电路部分15消除无线电波干扰示警的显示(步骤S53),由此结束该过程。如果由于新信道的电平比要被放弃的信道电平低而使步骤S51中的判断变为“否”,则不管是否存在无线电波干扰示警显示,控制电路部分15都结束该过程。此外,当由于不存在无线电波干扰示警显示而使步骤S52中的判断变为“否”,则控制电路部分15立即结束其过程。
当在由基站指定的周边栖木信道以外的栖木信道电平测量中检测到电平值高于预定阈值电平时,在通信过程中的预定无线电波干扰故障也可以被确定。
同时,显示无线电波干扰示警的预定形式可包括所放弃的信道号、在通信过程中每单位时间测得的重发送发生次数,或是在通信过程中测量的每单位数据重发送发生率。
尽管前述说明是参考附图所示的功能块和步骤进行的,但是只要上述的功能能够满足,则可以有其它方式的功能分块或合并或是其它方式的进行过程,因此前述的说明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尽管前述说明是参考符合RCR STD-27的移动设备将设置一栖木信道作为一个例子进行的,其也可类似地用于符合RCR标准28的PHS(个人手机系统)移动终端的个人台在备用信道选择操作过程或在通信过程中的信道切换。
具体地说,个人台包括示警显示部分,用于发出无线电波干扰示警并当建立一信道或当在通信过程中切换一信道时,如果由于通过BCCH的信息分析检测到的无线电波干扰而不能建立信道或不能进行切换,则个人台的控制电路部分控制示警显示部分显示示警。但是,如果作为建立或切换信道的结果而使无线电波干扰的原因消失,则控制电路部分消除无线电波干扰示警的显示。
符合其它任何标准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类似地也可包括用于无线电波干扰示警的示警显示部分,以便当无线电波干扰使信道不能建立时由示警显示部分示警。但是如果作为建立信道的结果而使无线电波干扰的原因消失,则无线电波干扰示警的显示将被消除。
尽管使用特定的术语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这种说明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且应当理解在不脱离后附权利要求范围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化。

Claims (8)

1.一种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终端设备从外部与其连接,以与该装置进行有效的数据通信,该装置包括
示警部分,用于无线电波干扰示警,
控制电路部分,用于检测无线电波的干扰并控制所述示警部分,
当所述控制电路部分检测到无线电波干扰故障时,所述控制电路部分向所述示警部分报告故障内容,以便所述示警部分可以按照可视和可听的至少一种预定形式发出无线电波干扰示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部分在备用信道选择操作过程中检测无线电波干扰故障,该故障是如下一些情况中至少之一:帧同步丢失、误比特率增加、广播信息的不良接收、在显示为处于和小区外以及丢弃适合信道这两种条件之一下所发生的无线电波中断。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部分在小区切换操作中检测无线电波干扰故障,该故障是如下一些情况中至少之一:帧同步丢失、误比特率增加、广播信息的不良接收和在丢弃适合信道的条件下所发生的无线电波中断。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其中在除由被测量的基站所指定的周边栖木信道以外的各栖木信道电平高于预定阈值电平时,所述控制电路部分从所检测的电平值中检测通信过程中的无线电波干扰故障。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部分可在信道被切换至其电平低于直到那时用于通信的信道电平的信道时,检测通信过程中的无线电波干扰故障,信道切换的原因至少是如下一种情况:帧同步丢失、误比特率增加、无线电波中断。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其中表现无线电波干扰示警的预定形式包括丢弃的信道号。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其中表现无线电波干扰示警的预定形式包括在通信过程中每单位时间测得的重发送发生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其中表现无线电波干扰示警的预定形式包括在通信过程中测量的每单位数据的重发送发生率。
CNB001322141A 1999-11-10 2000-11-09 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698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9285/1999 1999-11-10
JP31928599A JP3381786B2 (ja) 1999-11-10 1999-11-10 干渉検出機能付き携帯電話無線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6339A true CN1296339A (zh) 2001-05-23
CN1156989C CN1156989C (zh) 2004-07-07

Family

ID=18108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221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6989C (zh) 1999-11-10 2000-11-09 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6934538B1 (zh)
JP (1) JP3381786B2 (zh)
CN (1) CN1156989C (zh)
GB (1) GB2360672B (zh)
HK (1) HK103743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31280B2 (en) 2003-04-16 2012-03-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terminal, base device, wireless system, wireless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wireless terminal control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same progra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7839A (ja) 2002-12-24 2004-07-22 Nec Corp 無線リソース管理システムとその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管理装置、基地局及び端末
JP2005151369A (ja) * 2003-11-19 2005-06-09 Nec Corp アンテナ選択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
JP2005192079A (ja) * 2003-12-26 2005-07-14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環境監視方法
JP4332673B2 (ja) 2005-03-10 2009-09-16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通信端末および電波強度表示方法
JP4331138B2 (ja) * 2005-04-04 2009-09-16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ハンズフリー通話装置
JP5407731B2 (ja) * 2009-10-14 2014-02-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735303B1 (ko) 2010-12-13 2017-05-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운용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휴대 단말기
JP6000631B2 (ja) * 2012-05-10 2016-10-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アンテナ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46019B2 (ja) * 2015-06-30 2019-07-17 株式会社東芝 路側システム及び路側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86724A (en) * 1987-09-29 1989-03-31 Toshiba Corp Radio telephone system
US5289178A (en) * 1989-10-10 1994-02-22 Motorola, Inc. Sensitivity indicator for a radio receiver and method therefor
JP2867538B2 (ja) * 1990-01-30 1999-03-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チャンネル選択方式
US5373548A (en) * 1991-01-04 1994-12-13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Inc. Out-of-range warning system for cordless telephone
JPH04274627A (ja) * 1991-03-01 1992-09-30 Toshiba Corp 移動局装置
JPH0661950A (ja) 1992-08-13 1994-03-04 Nec Corp 音声符号復号装置
DE69327866T2 (de) * 1992-09-09 2000-11-02 Hitachi Ltd Mobile Kommunikationseinrichtung
US5451839A (en) * 1993-01-12 1995-09-19 Rappaport; Theodore S. Portable real time cellular telephone and pager network system monitor
US5991901A (en) * 1993-02-11 1999-11-23 Motorola, Inc. Indication of coverage area limits within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5722068A (en) * 1994-01-26 1998-02-24 Oki Telecom, Inc. Imminent change warning
JP3239286B2 (ja) * 1994-03-01 2001-12-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チャネル切替制御方式
US5467341A (en) * 1994-04-14 1995-11-14 Toshiba America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erting computer users in a wireless LAN of a service area transition
US6078816A (en) * 1994-08-02 2000-06-20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cle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H0851394A (ja) 1994-08-09 1996-02-20 Hitachi Ltd 無線電話機およびその通信状態判定方法
JP3268950B2 (ja) * 1994-10-28 2002-03-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同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待ち受け制御方法並びに同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US5765113A (en) * 1994-12-29 1998-06-09 Russo; David Willia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desensitization of a radio frequency receiver
US5805666A (en) * 1995-02-28 1998-09-08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diagnosing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081524B2 (ja) * 1995-06-23 2000-08-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機
JP3123900B2 (ja) * 1995-06-30 2001-01-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コードレス電話装置
JPH0936799A (ja) * 1995-07-21 1997-02-07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US5937348A (en) * 1995-10-05 1999-08-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rd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modem
US5809414A (en) * 1995-11-22 1998-09-15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User out-of-range indication for digital wireless systems
US5987019A (en) * 1996-10-15 1999-1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ulti-rate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erminals
US5966656A (en) * 1997-03-11 1999-10-1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signal inform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6243568B1 (en) * 1997-03-22 2001-06-05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uitively indicating signal quality in a wireless digit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H1169455A (ja) 1997-08-26 1999-03-09 Toshiba Corp 移動通信端末
GB2330493A (en) 1997-10-18 1999-04-21 Motorola Ltd Digital receiver in which user is audibly informed on drop in signal quality
JPH11187463A (ja) * 1997-12-24 1999-07-09 Sony Corp 移動体無線受信機
GB2339647A (en) 1998-07-15 2000-02-0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Warning of Interference between Radio Links
KR100293997B1 (ko) * 1998-08-10 2001-07-12 윤종용 무선단말기의상태표시방법
US6219540B1 (en) * 1998-11-23 2001-04-17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viding out-of-range battery saving and method therefor
JP2000261370A (ja) 1999-03-11 2000-09-22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移動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31280B2 (en) 2003-04-16 2012-03-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terminal, base device, wireless system, wireless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wireless terminal control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same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360672B (en) 2004-02-25
HK1037433A1 (en) 2002-02-08
JP2001136581A (ja) 2001-05-18
GB2360672A (en) 2001-09-26
JP3381786B2 (ja) 2003-03-04
US7139563B2 (en) 2006-11-21
US6934538B1 (en) 2005-08-23
US20040171349A1 (en) 2004-09-02
CN1156989C (zh) 2004-07-07
GB0027564D0 (en) 2000-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2631C (zh) 多个超高频带无线电通信系统
US800070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call in mobile terminal
US6111864A (en) Hand-off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DMA cellular system
CN1100466C (zh) 用于软越区切换的无线移动站、基站和方法
KR100647548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속도 감지 센서를 이용한 무선 랜스캐닝 주기 제어 방법
EP178623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neighbour cell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P17810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excessive handov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56989C (zh) 带有干扰检测功能的便携电话无线装置
CN1846449A (zh) 局域网内切换的被动探测
CN1913716A (zh) 触发移动终端的越区切换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870831A (zh) 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基站装置及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
US8055261B2 (en) DVB-H receiving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scanning in DVB-H receiving terminal
CN1234714A (zh) 组合移动通信网络的切换方法
CN1221298A (zh) 无线电呼叫接收机
CN1155280C (zh) 用于在一个通信系统中发射和接收信令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106088C (zh) 个人手持电话系统的手机及使用该手机的防盗系统
US5701587A (en) Radio cal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near-far problem
CN1152248A (zh) 在频率共用电信系统中选择便携电话的最佳中继站的方法
JP3214798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JP3152338B2 (ja) デジタル式無線電話機およびその無線基地局選択方法
JP3431797B2 (ja) 携帯電話端末
JPH05206936A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1323498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KR20020096108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콜드롭 원인 분석방법
JPH02303236A (ja) 自動車電話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INNOVATION CO., LTD. (HONGK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11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27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