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5994A - 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5994A
CN1285994A CN98812854A CN98812854A CN1285994A CN 1285994 A CN1285994 A CN 1285994A CN 98812854 A CN98812854 A CN 98812854A CN 98812854 A CN98812854 A CN 98812854A CN 1285994 A CN1285994 A CN 1285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ual
white balance
video monitor
focus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812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133C (zh
Inventor
菊地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85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5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1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3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04N23/651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affecting camera operations, e.g. sleep mode, hibernation mode or power off of selective parts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lor Television Image Signal Generator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Viewfinder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设有将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的动作加以阻止的装置,并在能够以手动进行曝光调整的摄像机上防止导致与使用者的意愿相反的摄像画面。以此为课题,在摄像机上设置了光学取景器50、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44、手动曝光调整装置(58,64),检测出前述影像监视器设定为停止工作状态并禁止前述手动曝光调整装置进行曝光调整的手曝光调整禁止装置(58)。

Description

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数字照像机、摄录一体式磁带录像机等的摄像机,尤其是带光学取景器和显示摄影画面的影像监视器的摄像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摄像机,除了自动进行曝光调整、白平衡调整、焦点调整之外,为随使用者的爱好来显示摄像画面,还可使上述调整以手动方式加以设定。
又,以往的摄像机,因摄像画面必须实时地确认,所以设有显示该摄像画面的影响监视器,但一驱动影像监视器耗电量就增大,因此为得以长时间摄像还设有不需电源的光学取景器。
然而,在手动进行曝光调整、白平衡调整、焦点调整时,这些调整对画面给予何种程度的影响虽在使用影像监视器显示摄像画面的状态时能让使用者直观地感到并加以确认,但在切断监视器的供电以光取景器观察被摄像物体时,这些调整的效果就无法确认了,很可能导致在半导体存储器或磁带上记录下与使用者意愿相反的摄像画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摄像机上设有令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停止工作的功能,且能够以手动进行曝光调整、白平衡调整、焦点调整,防止产生与使用者的意愿相反的摄像画面的现象。
发明的提示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第1项发明中,作为摄像机,具有光学取景器、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手动曝光调整装置、检测出将所述影像监视器设定为停止工作并将前述手动曝光调整装置的曝光调整加以禁止的手动曝光调整禁止装置。
至少还具有前述手动曝光调整禁止装置在将前述手动曝光调整装置调整被禁止期间进行自动曝光调整的自动曝光调整装置。
本申请的第2项发明中,作为摄像机,具有光学取景器、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手动曝光调整装置、将前述影像监视器设定为停止工作的停止工作设定装置、检测出前述手动曝光调整装置正在工作并将所述停止工作设定装置的停止工作设定加以禁止的停止设定禁止装置。
本申请的第3项发明中,作为摄像机,具有光学取景器、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手动白平衡调整装置、检测出将前述影像监视器设定为停止工作并将前述手动白平衡调整装置的白平衡调整加以禁止的手动白平衡调整禁止装置。
本申请的第4项发明中,作为摄像机,具有光学取景器、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手动白平衡调整装置、将前述影像监视器设定为停止工作的停止工作设定装置、检测出前述手动白平衡调整装置为正在工作并将前述停止工作设定装置的停止工作设定加以禁止的停止设定禁止装置。
本申请的第5项发明中,作为摄像机,具有光学取景器、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手动焦点调整装置、检测出将前述影像监视器设定为停止工作并将前述手动焦点调整装置的焦点调整加以禁止的手动焦点调整禁止装置。
至少还具有前述手动焦点调整禁止装置在将前述手动焦点调整装置的焦点调整加以禁止期间进行自动焦点调整的自动焦点调整装置。
本申请的第6项发明中,作为摄像机,具有光学取景器、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手动焦点调整装置、将前述影像监视器设定为停止工作的停止工作设定装置、检测出前述手动焦点调整装置正在工作并将前述停止工作设定装置的停止工作设定加以禁止的停止设定禁止装置。
附图的简单说明
第1图所示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功能框图;第2图所示为第1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第3图所示为第1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第4图所示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功能框图;第5图所示为第2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第6图所示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功能框图;第7图所示为第3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发明实施的最佳形态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加以说明。
第1图所示,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数字照像机的功能框图。此数字摄像机10含有镜头组12,射入此镜头组12的来自被摄物体的光通过光圈装置14,经Cy、Ye、Mg、G呈嵌镶状排列的滤色片16a照射到CCD成像器16上。
当由采用的液晶板组成的影像监视器输出动态画面时,CCD成像器16将全部像素混合读出,并由奇数线将连续的2线的像素信号同时输出。此2线的像素信号送至CDS/AGC电路18。CDS/AGC电路18对输入的像素信号进行常规的消除噪声及电平调整,经此CDS/AGC电路18处理后的像素信号,由AD转换器20转换为8bit的数字数据即像素数据。由于各像素数据具有Cy、Ye、Mg及G的任意色彩成分,所以第1信号处理电路22先进行色分离,将它们分为具有相互不同色成分的4个像素数据,再将由色分离获得的R、G及B数据转换为Y=(=YL)、U及V数据。
发自第1信号处理电路22的Y数据经内部总线24输入到自动曝光调整电路26。自动曝光调整电路26通过后述的设定开关60的操作,在选择了自动曝光方式时启动,根据将Y数据进行1扫描场时间的积分运算,检测出被摄物体的亮度,然后进行将其值变为期望值式的开闭光圈14和CCD成像器16的电子快门速度以及CDS/AGC电路18中信号的放大电平的反馈控制。
另一方面,发自第1信号处理电路22的U及V数据经内部总线24输入到自动白平衡调整电路28。自动白平衡调整电路28通过后述的设定开关60的操作,在选择了自动白平衡调整方式时启动,被摄物体全体的色分布若能平均化就能消除组成色分布的各色成分、接近略白色画面状态。以此为前题将U及V数据分别进行1扫描场时间积分运算的值以二者相等的状态时第1信号处理电路22中U数据的增益及/或V数据的增益进行反馈控制。
进而,发自第1信号处理电路22的Y数据经内部总线24输入到自动焦点调整电路30。自动焦点调整电路30通过后述设定开关60的操作,在选择了自动焦点调整方式时启动,根据将Y数据的上限成分进行1扫描场时间积分运算算出焦点评价值,令该值为最大值时驱动聚焦马达32,并使镜头组12中的聚焦镜头12a沿光轴方向做前后定位、进行所谓梯度控制。
如此这般生成的Y、U及V数据经内部总线24由存储控制电路36写入DRAM34的存储区34a中,然后输出到第2信号处理电路40。第2信号处理电路40对动态画面输出时从DRAM34的Y、U及V数据即动态画面数据实施符合影像监视器44显示画面尺寸规定的水平插补及垂直插补。而发自第2信号处理电路40的动态画面数据则由DA转换器42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送至影像监视器44,同时从输出端子46输出。这样,就能从影像监视器44上输出改善了画质的动态画面。
接下来,对有关静止画面的摄像、记录工作加以说明。当操作者按动快门键52时,系统控制器58将控制信号经中断端子38a送至CPU38。于是,CPU38控制CCD成像器16进行全部像素读出。由此,CCD成像器16将逐线地输出像素信号。在CCD成像器16上,装有嵌镶式滤色片16a,所以若为奇数线则交替输出Cy及Ye,若为偶数线则交替输出Mg及G。CDS/AGC电路18如前所述对像素信号实施消除噪声及电平调整,AD转换器20将发自CDS/AGC电路18的像素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即像素数据。CCD成像器16在将1帧的像素信号输出后暂停,由AD转换器20生成的每1帧像素数据不在第1信号处理电路22处理,直接送至总线24,再通过存储控制电路36写入存储区34a。
CPU38用工作区34b将存储区34a的像素数据转换为YUV,同时,将转换后的Y、U及V数据即摄像画面数据按照JPEG格式进行压缩,再将压缩数据记录在快闪存储器48中。存储控制电路36还从存储区34a将CY、Ye、Mg及G的像素数据逐线读出,送至第2信号处理电路40。第2信号处理电路40在输出摄像画面时,对该像素数据实施色分离及YUV变换,由此,从影像监视器44上输出摄像画面(固定画)。
在此数字摄像机10上设有光取景器50,因此,即使操作后述的监视器开关56会影像监视器44处于OFF状态,仍能确认被摄物体。
下面就有关再生(重放)记录下的静止画面的动作加以说明。
当操作者按下再生按钮54时,CPU38从快闪存储器48中读出所要的压缩数据,用工作区34b将该压缩数据扩展,扩展后的画面数据(YUV数据)在存储区34a中展开、而后读出。第2信号处理电路40在输出再生画面时,对该画面数据实施水平插补及垂直插补,由此改善了画质的再生画面在影像监视器44上进行显示。
另一方面,在系统控制器58上,除快门按键52、再生按钮54外,还连接着影像监视器开关56、设定开关60、画质设定开关62、手动曝光调整开关64、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66、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设定状态显示装置70等。影像监视器开关56是对向影像监视器44的供电进行控制的ON/OFF装置。设定开关60是将数字照像机10的各种动作进行设定的装置,详情后述。画质设定开关62是将记录的数字画面的画质进行设定的装置。手动曝光调整开关64是在设定开关60设定的手动曝光调整方式状态下以手动进行曝光量调整的开关。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66是在设定开关60设定的手动白平衡调整方式状态下以手动进行白平衡调整的开关。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是在设定开关60设定的手动焦点调整方式状态下以手动进行镜头组12的焦点调整的开关。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是在设定开关60设定的手动焦点调整方式状态下以手动进行镜头组12的焦点调整的开关。设定状态显示装置70由单色的液晶片等构成,是将通过操作设定开关60设定的数字照像机10的各种动作方式的设定状态进行显示的装置。
下面,对操作了设定开关60后系统控制器58的动作以第2图所示的流程进行说明。当通过设定开关60的操作进行方式设定时,首先进行的是画质设定(S1)。所谓画质设定,就是将每张数字照像机10记录的数字画面的像素数(解像度)进行设定,通过操作画质设定开关62进行高解像度(640×480像素)的设定或标准解像度的设定(320×240)。
画质设定之后,对影像监视器44是否为ON状态进行检验(S2),它是由系统控制器58对监视器开关56的设定状态进行确认来实现的。若为ON状态、即采用影像监视器44对来自CCD成像器16的影像进行显示的状态的话,便依次进行曝光调整方式的选择(S3)、白平衡调整方式的选择(S6)、焦点调整方式的选择(S9)。
在S3步中,对曝光调整用手动还是自动进行选择。在选择了手动时则设定为手动曝光调整方式(S4)。在此状态能够用手动曝光调整开关64进行手动曝光调整。具体地说,是将自动曝光调整电路26检测到的与被摄物体的亮度相应的期望值(基准值)通过手动曝光调整开关64的操作进行增减,根据增减后的基准值进行由反馈控制实现的手动曝光调整。而当S3步选择了自动时,则设定为自动曝光调整方式(S5)。在此状态,自动曝光调整电路26中的基准值不做增减,进行由基准值的反馈控制实现的自动曝光调整。
在S6步中,对白平衡调整用手动是自动进行选择。在选择了手动时则设定为手动白平衡调整方式(S7)。在此状态能够用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66进行手动白平衡调整。具体地说,就是将第1信号处理电路22中的U数据的增益及/或V数据的增益,不靠自动白平衡调整电路28的控制信号而以手动向平衡调整开关66的操作通过直接增减进行手动白平衡调整。而当S6步选择了自动时,则设定为自动白平衡调整方式(S8)。在此状态,根据来自自动白平衡调整电路28的控制信号,通过对第1信号处理电路22的U数据的增益及/或V数据的增益进行反馈控制,实现自动白平衡调整。
在S9步中,对焦点调整用手动还是自动进行选择。在选择了手动时则设定为手动焦点调整方式(S10)。在此状态能够用手动焦点调整并天68进行手动焦点调整。具体地说,就是令使镜头组12中聚焦镜头12a沿光轴方式前后移动的聚焦马达43不受自动焦点调整电路30的控制信号的支配,而由操作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直接驱动,实现手动焦点调整。而当S9步选择了自动时,则设定为自动焦点调整方式(S11)。在此状态,根据来自自动焦点调整电路30的控制信号驱动聚焦马达32进行自动焦点调整。
另一方面,当S2步中影像监视器44为OFF状态,即不在影像监视器44上显示来自CCD成像器16的影像,而以光学取景器50确认被摄物体的状态时,将不进行曝光调整方式的选择、白平衡调整方式的选择、焦点调整方式的选择,而强制性的将曝光调整设定为自动曝光调整方式(S12)、白平衡调整设定为自动白平衡调整方式(S13)、焦点调整设定为自动焦点调整方式(S14),也就是说,在影像监视器44为OFF状态时,使用者即使不看来自CC成像器16的影像,也能进行画质设定。
因此,当影像监视器44为OFF状态时,照像机设定为自动曝光调整方式、自动白平衡调整方式和自动焦点方式。由于不能进行各种手动调整,可防止因无法通过影像监视器44确认调整后的影像而导致与使用者意愿相反的摄像画面记录在快闪存储器48上。
设定开关60的各种设定状态由设定状态显示装置70进行显示。
接下来,对操作了监视器开关50后系统控制器58的动作用图3所示的流程加以说明。当操作了监视器开关56后,通过系统控制器58对监视器开关56的设定状况的进行确认以检测出影像监视器44是否为ON状态(S21)。若为ON状态,则以OFF切断向影像监视器44的供电(S22),若为OFF状态,则以ON执行向影像监视器44的供电(S23)。
当在S23步上以ON执行向影像监视器44的供电后,此状态将持续到流程结束。而在S22步以OFF执行对影像监视器44的断电时,将强制性地把曝光调整设定为自动光调整方式(S24)、白平衡调整设定为自动白平衡调整方式(S25)、焦点调整设定为自动焦点调整方式(S26)。因此,当影像监视器44为OFF时,将取消设定手动曝光调整方式。由于不能进行各种手动调整,能够防止无法通过影像监视器44确认调整后的影像而导致与使用者的意愿相反的摄像画面记录在快闪存储器48上。
以上是关于操作了设定开关60及监测器开关56后执行动作的说明,而在系统控制器58中,当向数字照像机10输入主电源时,若将曝光、白平衡及焦点的调整设定为自动调整方式的话,图2所示的S12、S13、S14步则省略不要。
下面就关于第2实施例加以说明。在所述第1实施例中是由设定开关60对曝光、白平衡、焦点的调整方式进行自动调整方式或手动调整方式的设定。而在第2实施例中设有设定开关60,通常状态为自动调整,当操作了手动曝光调整开关64、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66、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后,则变为执行各自的手动调整。
第4图所示,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功能框图。除设有设定开关60和画质设定开关62,以及设置了系统控制器72取代系统控制器58之外,其余部分与表示第1实施例的第1图相同,故相同部分的说明从略。
第5图的(A)(B)(C)、分别表示了操作者手动曝光调整开关64、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66、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后系统控制器72的动作流程。如第5图的(A)所示,当操作了手动曝光调整开关64后,首先通过系统控制器72对监视器开关56的设定状态的确认检测出影像监视器44是否为ON状态(S35)。若为ON状态,则对应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的操作量进行手动焦点调整(S36)。若为OFF状态,则不执行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的手动焦点调整而进行自动焦点调整。
如第5图的(B)所示,当操作了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66后,首先通过系统控制器72对监视器开关56的设定状态的确认,检测出影像监视器44是否为ON状态(S33)。若为ON状态,则对应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66的操作量进行手动白平衡调整(S24)。若为OFF状态,则不执行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66的手动白平衡调整而进行自动白平衡调整。
如第5图的(C)所示,当操作了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后,首先通过系统控制器72对监视器开关56的设定状态的确认检测出影像监视器44是否为ON状态(S35)。若为ON状态,则对应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的操作量进行手动焦点调整(S36)。若为OFF状态,则不执行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的手动焦点调整而进行自动焦点调整。
因此,当影像监视器44为OFF状态时,由于不能用手动曝光调整开关64、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66、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进行手动调整,可防止因无法通过影像监视器44确认调整后的影像而导致与使用者的意愿相反的摄像画记录在快闪存储器48上。
在操作了监视器开关56后系统控制器72的动作与第1实施例中操作了监视器开关56后系统控制器58的动作相同。操作了快门按钮52、再生按钮54后的动作也与系统控制器58的动作相同,故不再赘述。设定状态显示装置70将操作手动曝光调整开关64、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66、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后设定的数字照像机10的各种设定状态进行显示。
下面就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加以说明。在前述第2实施例中影像监视器44为OFF时,曝光、白平衡、焦点等各手动调整开关的操作均无效,而在第3实施例中,操作了手动曝光调整开关64、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66、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后,影像监视器被强制性地设定为ON,并能进行各种手动调整。
第6图所示,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功能框图。除设置系统控制器74取代了系统控制器72之外,其余部分与表示第2实施例的第4图相同,故相同部分的说明从略。
第7图的(A)(B)(C),分别表示操作了手动曝光调整64、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66、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后系统控制器74的动作流程。如第7图的(A)所示,当操作了手动曝光调整开关64后,首先通过系统控制器74对监视器开关56的设定状态的确认检测出影像监视器44是否为OFF状态(S37)。若为OFF状态,即不用影像监视器44显示来自CCD成像器16的画面而用光学取景器50确认被摄物体的状态时,则强制性地设定为ON状态,对影像监视器44供电(S38)、并对应手动曝光调整开关64的操作量进行手动曝光调整(S39)。若不为OFF状态,即由影像监视器44显示来自CCD成像器16的影像的状态,则直接执行S39步。
如第7图的(B)所示,当操作了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66后,首先通过系统控制器74对监视器开关56的设定状态的确认检测出影像监视器44是否为OFF状态(S40)。若为OFF状态,则强制性地设定为ON状态,对监视器44供电(S41),并对应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66的操作量进行手动白平衡调整(S42)。若为ON状态,则直接执行S42步。
如第7图的(C)所示,当操作了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后,首先通过系统控制器74对监视器开关56的设定状态的确认检测出影像监视器44是否为OFF状态(S43)。若为OFF状态,则强制性地设定为ON状态,对影像监视器44(S44),并对应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的操作量进行手动焦点调整(S45)。若为ON状态,则直接执行S45步。
因此,尽管影像监视器44为OFF状态,但若操作手动曝光调整开关64、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66、手动焦点调整开关68,就会强制性地将影像监视器设定为ON状态,所以可防止因无法通过影像监视器44确认调整后的影像而导致与使用者的相反的摄像画面记录在快闪存储器48上。
在操作了监视器开关56后系统控制器74的动作与第1实施例中操作了监视器开关56后系统控制器58的动作相同,操作了快门按钮52、再生按钮54后的动作也与系统控制器58的动作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实际上,只要是具有手动曝光调整装置、手动白平衡调整装置、手动焦点调整装置之一种的摄像机就能实施本发明。又,不仅限于数字照像机,摄录一体式磁带录像机上也同样能够实现。当然,自动曝光调整装置、自动白平衡调整装置、自动焦点调整装置采用的方式也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产业上应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中设有将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的动作加以阻止的装置,并在能够以手动进行曝光调整、白平衡调整、焦点调整的摄像机上防止当影像监视器为停止工作状态时因阻止了用手动进行曝光调整、白平衡调整、焦点调整而导致形成与使用者的意愿相反的摄像画面,其效显著。

Claims (9)

1.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光学取景器;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手动曝光调整装置;检测出所述影像监视器设定为停止工作状态并禁止前述手动曝光调整装置进行曝光调整的手动曝光调整禁止装置。
2.权利要求第1项中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在前述手动曝光调整禁止装置禁止前述手劝曝光调整装置的曝光调整期间进行自动曝光调整的自动曝光调整装置。
3.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光学取景器;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手动曝光调整装置;设定前述影像监视器为停止工作状态的停止工作设定装置;检测出前述手动曝光调整为工作状态,并禁止前述停止工作设定装置进行停止工作设定的停止设定禁止装置。
4.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光学取景器;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手动白平衡调整装置;检测出前述影像监视器设定为停止工作状态并根本上前述手动白平衡调整装置进行白平衡调整的手动白平衡调整禁止装置。
5.权利要求第4项中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在前述手动白平衡调整禁止装置禁止前述手动白平衡调整装置的白平衡调整期间进行自动白平衡调整的自动白平衡调整装置。
6.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光学取景器;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手动白平衡调整装置;将前述影像监视器设定为停止工作的停止工作设定装置;检测出前述手动白平衡调整装置为工作状态并禁止前述停止工作设定装置进行停止工作设定的停止设定禁止装置。
7.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光学取景器;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手动焦点调整装置;检测出前述影像监视器为停止工作状态并根本上前述手动焦点调整装置进行焦点调整的手动焦点调整禁止装置。
8.权利要求第7项中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在前述手动焦点调整禁止装置禁止前述手动焦点调整装置的焦点调整期间进行自动焦点调整的自动焦点调整装置。
9.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光学取景器;显示摄像画面的影像监视器;手动焦点调整装置;将前述影像监视器设定为停止工作的停止工作设定装置;检测出前述手动焦点调整装置为工作状态并禁止前述停止工作设定装置进行停止工作设定的停止设定禁止装置。
CNB988128543A 1997-10-30 1998-10-29 摄像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71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8684/1997 1997-10-30
JP9298684A JP2957977B2 (ja) 1997-10-30 1997-10-30 ビデオカメ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5994A true CN1285994A (zh) 2001-02-28
CN1147133C CN1147133C (zh) 2004-04-21

Family

ID=17862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81285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7133C (zh) 1997-10-30 1998-10-29 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6757020B1 (zh)
EP (1) EP1026883A4 (zh)
JP (1) JP2957977B2 (zh)
KR (1) KR100483879B1 (zh)
CN (1) CN1147133C (zh)
WO (1) WO199902381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78329B2 (en) 2015-10-19 2020-06-09 Orylab Inc. Line-of-sight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line-of-sight inpu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52229B1 (en) 1999-04-13 2005-10-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having input devices and a display capable of displaying a plurality of set information items
JP3897481B2 (ja) * 1999-06-04 2007-03-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1275037A (ja) * 2000-03-28 2001-10-05 Canon Inc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4508357B2 (ja) * 2000-05-12 2010-07-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4122693B2 (ja) * 2000-08-09 2008-07-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カメラ
US7262798B2 (en) * 2001-09-17 2007-08-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ating fill flash in photography
JP4028358B2 (ja) 2002-02-05 2007-1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105957B2 (ja) * 2002-03-12 2008-06-2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EP1529647A4 (en) * 2002-08-14 2007-07-25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LIQUID EXPOSURE DEVICE
AU2004281154A1 (en) * 2003-10-16 2005-04-28 Novartis Vaccines And Diagnostics, Inc. 2,6-disubstituted quinazolines, quinoxalines, quinolines and isoquinolines as inhibitors of Raf kinase for treatment of cancer
JP2005244311A (ja) * 2004-02-24 2005-09-08 Canon Inc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DE102004015806A1 (de) * 2004-03-29 2005-10-27 Smiths Heimann Biometrics Gmbh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Aufnahme interessierender Bereiche von beweglichen Objekten
JP4971718B2 (ja) * 2006-08-11 2012-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8947526B2 (en) 2006-12-07 2015-02-03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having communication acknowledgement nod
JP4999641B2 (ja) * 2007-11-02 2012-08-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方法
US10136061B2 (en) * 2015-01-30 2018-11-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matic processing of automatic image capture parameter adjust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78286A (en) * 1980-10-31 1982-05-15 Nippon Kogaku Kk <Nikon> Electronic camera
FR2637386A1 (fr) * 1988-10-04 1990-04-06 Asahi Optical Co Ltd Dispositif de changement de mode pour appareil photographique
JPH02101441A (ja) * 1988-10-11 1990-04-13 Konica Corp 銀塩フィルム式カメラ
US5196929A (en) * 1989-07-05 1993-03-2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Display system of camera having tracking apparatus
JPH03238992A (ja) * 1990-02-15 1991-10-24 Sony Corp ビデオカメラ装置
US5235428A (en) * 1990-02-21 1993-08-10 Sony Corporation Auto-focus system for video camera
US5223935A (en) * 1990-04-02 1993-06-29 Casio Computer Co., Ltd. Electronic camera with 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
JPH06165189A (ja) * 1992-11-25 1994-06-10 Nikon Corp ホワイトバランス調整装置
DE4420404B4 (de) * 1993-06-11 2007-12-06 Pentax Corp.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s Betriebes einer elektronisch gesteuerten Kamera
EP0663607B1 (en) * 1994-01-18 2006-09-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JP3441799B2 (ja) * 1994-06-17 2003-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H10336495A (ja) 1997-05-30 1998-12-18 Casio Comput Co Ltd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H10341359A (ja) 1997-06-06 1998-12-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マクロモード警告装置を有するカメラ
JPH1198399A (ja) 1997-09-19 1999-04-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78329B2 (en) 2015-10-19 2020-06-09 Orylab Inc. Line-of-sight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line-of-sight inpu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11136565A (ja) 1999-05-21
US6757020B1 (en) 2004-06-29
EP1026883A1 (en) 2000-08-09
KR100483879B1 (ko) 2005-04-20
KR20010031640A (ko) 2001-04-16
EP1026883A4 (en) 2005-07-27
CN1147133C (zh) 2004-04-21
JP2957977B2 (ja) 1999-10-06
WO1999023818A1 (fr) 1999-05-14
US20040207748A1 (en) 2004-10-21
US7522207B2 (en) 2009-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133C (zh) 摄像机
US681935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processing of signals containing defective pixels in accordance with imaging operation mode
US20020171747A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control thereof
JP2001169160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デジタルカメラにおける画像表示方法
US20040179131A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exposure setting method thereof
US5768444A (en) Film image input method
EP0854642A2 (en) Digital camera with interchangeable displays
EP1017230A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digital camera
US8106950B2 (en) Digital camera
EP1091572A3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with function of adjusting incident light quality
JP2006261929A (ja) 撮像装置
US20060197866A1 (en) Image taking apparatus
JP4033456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US20060209198A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KR100745508B1 (ko) 촬상장치
JP2004096392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199381B2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固体撮像素子駆動方法
US6184933B1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wherein plural elements simultaneously pick up the image and the state of the incident
JP3947912B2 (ja) 画像信号処理装置
JPH09298693A (ja)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の記録制御方法
JP295982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1160915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721385B2 (ja) 露出制御装置
JP2003087647A (ja) 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
JP3115653B2 (ja) フォト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421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