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7029C - 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7029C
CN1277029C CN200410046572.XA CN200410046572A CN1277029C CN 1277029 C CN1277029 C CN 1277029C CN 200410046572 A CN200410046572 A CN 200410046572A CN 1277029 C CN1277029 C CN 127702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guardrail
tier building
template
upper str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465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2991A (zh
Inventor
横田惠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ISO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ISO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SO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KISO CONSTRUC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2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2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702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702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162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 E04C5/163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the reinforcements running in one single direction
    • E04C5/165Coaxial connection by means of slee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6Structures made from masses, e.g. of concrete,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making use of additional elements, such as permanent forms, substructures to be coated with load-bearing material
    • E04B1/164Structures made from masses, e.g. of concrete,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making use of additional elements, such as permanent forms, substructures to be coated with load-bearing material wi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labs, only the horizontal slabs being partially cast in situ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02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formed substantially of prefabricated units
    • E04B5/04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formed substantially of prefabricated units with beams or slab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e.g. asbestos c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其中,该多层建筑物包括划分多层建筑物的上下层的楼板、与在该楼板的外端部上安装的预制混凝土制的非承重墙,该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的特征在于:按照与多层建筑物的各层的高度基本相同的高度,形成非承重墙,在设置于下层的楼板上的非承重墙上,设置上层的非承重墙,然后,在该上层的非承重墙的内侧,在其高度方向的途中,将该非承重墙作为模板的一部分,形成上层的楼板用模板,在该楼板用模板内浇注混凝土,而构建上层的楼板。按照该方法,由于在进行上层的施工作业之前,在该上层的作业区域的侧边缘部,立设通过已构建的下层的构筑物来进行支承的非承重墙,故可将该非承重墙用作上层的作业区域的保护栏。

Description

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本发明特别是涉及在各层的楼板的端缘设置有通过预制混凝土形成的扶栏等的非承重墙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去,作为构筑在楼板的端缘设置有预制混凝土的非承重墙的、比如设置有扶栏的多层建筑物的一个例子,已知有如图33~41所示的方法(比如,参照JP特开2002-371519号公报)。
这些附图所示的多层建筑物具有下述的结构,其中,在最底层的楼板S的下方的1层部分,具有用于停车场等的空间部P。在上述楼板S的两侧缘部,设置作为后述的非承重墙的预制混凝土的扶栏,这些楼板S、扶栏构建成多层状。
下面,对这些附图所示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进行描述。
首先,如图33所示的那样,在构建于地基G中的基础1上,立设有用于形成上述空间部P的多根柱2,在该柱2上,组装上述楼板S用的模板3,然后,在该模板3内,进行配筋(图示省略)并浇注混凝土C,在该混凝土到达规定强度的时刻,将上述模板3取下,如图34所示的那样,构建最底层(2层部分)的楼板S1。另外,图33中的标号J表示用于支承上述模板3的支柱。
像这样构建的上述楼板S1的两侧部中的其中一个是走廊D,另一个是阳台E,中间部是居住区域F。
接着,如图34所示的那样,在上述居住区域F的与上述走廊D、阳台E的边界部分,设置预制混凝土制的作为承重墙的墙板4,如图35所示的那样,划分上述居住区域F。
该墙板4预先在工厂等处制造,并送到建筑施工现场,然后,采用吊车等,将该墙板4设置于上述楼板S1的规定位置,采用适合的连接方法,将其立设于上述楼板S1上。
此外,如图35和图36所示的那样,将预制混凝土制的作为非承重墙的扶栏5设置于上述楼板S1的各端缘上,完成最底层的施工。
该扶栏5的立设是通过与上述墙板4相同的方法进行,这些墙板4、扶栏5的安装在2层部分的楼板S1的整个区域上进行。
接着,在已构建的2层部分的楼板S1上,将多根支柱J、在先安装的上述墙板4作为支承体,如图36所示的那样,组装正上层(3层部分)的楼板用模板3,在该模板3的内部,进行配筋,然后,如图37所示的那样,浇注混凝土,由此,构建3层部分的楼板S2。
然后,在已构建的上述3层部分的楼板S2上,如图38所示的那样,安装墙板4,然后,如图38和图39所示的那样,安装扶栏5,完成3层部分的施工。
另外,在上述3层部分的楼板S2上,将在该楼板S2上设置的墙板4和在楼板2上设置的多根支柱J作为支承体,如图40所示的那样,组装4层部分的楼板用模板3,然后,以相同的步骤,进行上层的构建,构建多层建筑物。
但是,在前述的过去的构建方法中,还有下述应改善的问题。
在过去的构建方法中,首先,先行构建楼板S,然后,在该楼板S上,依次设置墙板4、扶栏5。但是,在楼板S上进行该墙板4、扶栏5的安装作业时,如图38中的3层部分所示的例子那样,该楼板S的周围边缘部敞开,处于没有防护设备的状态,因此必须充分注意确保安全性。
另外,特别是在安装上述扶栏5时,上述扶栏5和楼板S之间的接缝6如图41所示的那样,在扶栏5的宽度方向的全长范围内形成,对该接缝6的修整处理、防水处理等的作业是作为扶栏5的外面侧的作业而进行。
如果从楼板S上进行该作业的话,则必须从上述扶栏5的顶端部朝向外侧并向下蜷身而进行该作业,不仅作业性差,而且安全性也不好。
此外,上层的楼板用模板3的组装作业如图37所示的那样,为位于搭盖的扶栏5的上方的作业,并且像上述那样,没有用于保护施工人员的防护设备。因而,必须充分地注意确保安全性。
加之,伴随向上层的作业的移动,作业区域处于较高部位,应对这样的不利情况的措施更加重要。
另一方面,作为这样的不利情况的应对措施,在过去,如图40所示的那样,在建筑物的侧部组装临时脚手架I,在该临时脚手架I上,进行上述的扶栏5的安装、接缝6的处理作业、或模板3的装配作业。
但是,在上述的临时脚手架I中,形成施工人员的作业区域、步行区域的踏板部分的宽度较短,另外,支承上述踏板的支柱用的增强部件向踏板侧突出,作业区域、步行区域进一步变窄。其结果是,存在作业员的动作受到限制、或步行的平滑性受到损害这样的应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这样的课题、且提高作业员的作业及步行的安全性,同时施工性优良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1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是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所述方法是一种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该多层建筑物包括划分多层建筑物的上下层的楼板、与在该楼板的外端部上安装的预制混凝土制的非承重墙,该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的特征在于:按照与多层建筑物的各层的高度基本相同的高度,预先形成非承重墙,在设置于下层的楼板上的非承重墙上,设置上层的非承重墙,然后,在该上层的非承重墙的内侧,在其高度方向的途中,将该非承重墙作为模板的一部分,形成上层的楼板用模板,在该楼板用模板内浇注混凝土,而构建上层的楼板。
根据本发明的第2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涉及上述第1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上层的非承重墙之前,在下层的楼板上,设置划分下层的房间的承重墙。
根据本发明的第3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涉及上述第1或第2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层的非承重墙上,预先设置向上述上层的楼板用模板内突出的连接钢筋,将该连接钢筋埋入于在上层的楼板用模板内浇注混凝土内,由此,将上层的非承重墙和楼板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4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涉及上述第1~第3构建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下的非承重墙彼此之间的接合部,在这些非承重墙中的其中一个中,埋设沿接合方向的金属套筒,同时,使该金属套筒与上述接合部连通,在另一个非承重墙中,预先突设插入到上述金属套筒内的连接钢筋,将该连接钢筋插入到金属套筒内,然后,在该金属套筒内填充水泥浆材料,并使其硬化,由此,将上述上下非承重墙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5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涉及上述第1~第4构建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上层的楼板用模板内浇注混凝土之前,将构成该上层的楼板用模板的一部分的上层的非承重墙与位于其内侧的结构物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6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涉及上述第5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构物为所述下层的楼板。
根据本发明的第7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涉及上述第5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构物为安装于下层的楼板上的承重墙。
根据本发明的第8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涉及上述第1~第7构建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非承重墙为扶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多层建筑物的非承重墙为一种预制混凝土制的非承重墙,其安装于多层建筑物的楼板的外端部,该非承重墙的特征在于:具有与多层建筑物的各层的高度基本相等的高度,并且,在该高度方向的途中,形成用于形成同一层的楼板的楼板用模板,而构成该楼板用模板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2多层建筑物的非承重墙涉及上述第1非承重墙,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层中的形成楼板用模板的部分上,形成遮挡部,该遮挡部从楼板至少向上方突出,并将楼板的外端部的顶部封闭。
根据本发明的第3多层建筑物的非承重墙涉及上述第2非承重墙,其特征在于:在遮挡部的宽度方向两端底部,分别形成有朝向同一层的楼板的下方延伸的连接壁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4多层建筑物的非承重墙涉及上述第2非承重墙,其特征在于:在遮挡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顶部,分别形成有从该遮挡部向上方延伸的连接壁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5多层建筑物的非承重墙涉及上述第3或第4非承重墙,其特征在于:连接壁部沿上下方向被分隔,而形成将上下的非承重墙接合的连接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6多层建筑物的非承重墙涉及上述第1~第5的非承重墙,其特征在于:非承重墙为扶栏。
按照本发明的第1~第8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由于非承重墙按照与多层建筑物的各层的高度基本相同的高度预先形成,在下层的楼板上设置的非承重墙上,设置上层的非承重墙,然后,在该上层的非承重墙的内侧,在其高度方向的途中,将该非承重墙作为模板的一部分,形成上层的楼板用模板,在该楼板用模板内浇注混凝土,而构建上层的楼板,故实现下述这样的优良的效果。
由于可在进行上层的施工作业之前,在该上层的作业区域的侧边缘部,立设由已构建的下层的构建物来进行支承的非承重墙,故可将该非承重墙用作上层的作业区域的保护栏。其结果是,可防止物品从作业区域的侧边缘部掉落的情况,并且可确保施工作业时、步行时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另外,由于将非承重墙用作楼板用模板的一部分,故该楼板用模板中的、楼板的端缘侧上的模板的形成作业是不需要的。于是,每层的各项作业的几乎大部分可以为在非承重墙的内侧,换言之,所构建的建筑物的主体的内侧中的作业。其结果是,过去必需的、设置于主体的外部的临时脚手架就不需要了。
按照本发明的第1~第6多层建筑物的非承重墙,由于具有与多层建筑物中的各层的高度基本相同的高度,并且,在其高度方向的途中,形成用于形成同一层的上述楼板的楼板用模板,并构成该楼板用模板的一部分,由此,在实施上述的本发明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时,可容易形成针对作业区域的防护栏。
特别是,按照本发明的第3~第4的多层建筑物的非承重墙,在第2非承重墙的遮挡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底部,形成有朝向同一层的楼板的下方延伸的连接壁部,由此,在上层的楼板和下层的楼板之间,形成开口部,可确保采光性。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第5多层建筑物的非承重墙,沿上下方向将第3,或第4非承重墙的连接壁部分隔,并作为接合上下的非承重墙的连接部件,由此,可抑制非承重墙的运送时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是多层建筑物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是多层建筑物的一部分的影线剖面侧视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扶栏的外观斜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是表示上层的扶栏和下层的扶栏之间的接合之前的状态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是表示上层的扶栏和下层的扶栏之间的接合状态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6为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步骤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7为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步骤的正视图;
图8为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步骤的正视图;
图9为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步骤的正视图;
图10为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步骤的纵向剖视图;
图11为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步骤的正视图;
图12为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步骤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13为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步骤的正视图;
图14为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步骤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15为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步骤的正视图;
图16为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步骤的正视图;
图17为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多层建筑物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18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是表示顶部扶栏和底部扶栏与连接部件的接合前的状态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1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是表示顶部扶栏和底部扶栏与连接部件的接合状态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20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实例的,是表示顶部扶栏和底部扶栏与连接部件的接合部的外观斜视图;
图2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实例的,是表示顶部扶栏和底部扶栏与连接部件的接合部的外观斜视图;
图2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实例的,是表示顶部扶栏和底部扶栏与连接部件的接合前的状态的外观斜视图;
图2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实例的,是表示顶部扶栏和底部扶栏与连接部件的接合前的状态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2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实例的,是表示顶部扶栏和底部扶栏与连接部件的接合过程中的状态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2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实例的,顶部扶栏和底部扶栏与连接部件的接合状态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2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实例的,是连接部件的外观斜视图;
图2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实例的,是表示连接部件形成途中的状态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28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实例的,是连接部件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2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是作为非承重墙的扶栏的分解斜视图;
图30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是作为非承重墙的扶栏的外观斜视图;
图3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是作为非承重墙的扶栏的外观斜视图;
图32为表示本发明的变形实例的,非承重墙的支承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33为表示过去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的纵向剖视图;
图34为表示过去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的纵向剖视图;
图35为表示过去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的纵向剖视图;
图36为表示过去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的纵向剖视图;
图37为表示过去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的纵向剖视图;
图38为表示过去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的纵向剖视图;
图39为表示过去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的正视图;
图40为表示过去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的纵向剖视图;
图41为表示过去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5,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多层建筑物的基本结构与图33~图41所示的过去的多层建筑物的结构相同。即,作为非承重墙的实例,给出扶栏,并且对在1层部分具有停车场等的空间部的多层建筑物的应用实例进行描述。另外,针对与上述过去的多层建筑物的共同部分,采用同一标号,简化对其的说明。
首先,在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之前,参照图1,对适合用于该构建方法的作为非承重墙的扶栏的结构进行描述。
在图1和图2中,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扶栏20的基本构成如下,即,其高度与多层建筑物B的各层的高度H基本相等,如图3所示的那样,在其高度方向的途中,形成用于形成同一层的楼板S的楼板用模板3(在图1和图2中,示出形成有通过楼板用模板3来构建的楼板S的状态。楼板用模板3围绕楼板S而设置),构成该楼板用模板3的一部分。
具体来说,扶栏20为在工厂等处预先成形的预制混凝土制的扶栏,在其内部,埋入有多根钢筋(图示省略),可确保规定的强度。
此外,如图1~图3所示的那样,扶栏20像下述这样构成,即,在形成同一层的楼板用模板3的部分,形成遮挡部21,该遮挡部21从楼板S,至少朝向上方突出,并将该楼板S的外端部的顶部封闭,另外,在该遮挡部21的宽度方向两端底部,分别形成有朝向同一层楼板S的下方延伸的连接壁部22。
各连接壁部22的截面呈矩形状,与该各连接壁部22连接的遮挡部21的两端部的厚度与各连接壁部22的厚度相同,且按照从各连接壁部22贯穿遮挡部21的两端的方式分别埋入有2根主筋23。
还有,遮挡部21中的、与连接壁部22连接的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厚度较薄,在该厚度较薄的部分上,形成有多个狭槽24,该多个狭槽24的目的在于减轻扶栏20的重量、采光,或扩大视野等。
在各连接壁部22的底部内侧,埋入有与各主筋23同轴的金属套筒25。如图4和图5具体所示的那样,这些金属套筒25的底端在上述各连接壁部22的底端面开口,另外,在顶端部上,以规定长度插入上述主筋23的底端部,并且通过焊接等来连接该主筋23。
再有,各金属套筒25的、在沿其轴向间隔开的2个部位的侧壁上,安装有与该金属套筒25的内部连通的浇注管26。这些浇注管26从连接壁部22的、建筑物的内侧面朝向外部突出。
另外,在上述扶栏20的遮挡部21的顶端,上述主筋23的端部以规定长度突出,以该所突出的主筋23的端部作为连接钢筋,将上层的扶栏20和下层的扶栏20接合。
即,在将上层的扶栏20接合于下层的扶栏20上时,首先,如图5所示的那样,从下层的扶栏20突出的主筋23仅以规定长度插入到埋入于在顶部叠置的上层的扶栏20的连接支腿部22中的金属套筒25的底端部。接着,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的那样,在金属套筒25内浇注作为水泥浆材料的高强度的无收缩性砂浆,伴随该无收缩性砂浆的硬化,下层的主筋23通过金属套筒25与上层的主筋23接合,其结果是,将下层的扶栏20和上层的扶栏20接合。
另外,在金属套筒25的内部,在长度方向的基本中间部,沿圆周方向间隔开地突设有多个内方突起25a。这些内方突起25a限定所插入的主筋23的插入长度,即嵌入长度,并且限定形成于所对接的下层的扶栏20和上层的扶栏20之间的接缝27的尺寸。
此外,在图4和图5中,标号28为围绕金属套筒25而设置的螺纹钢筋,这些螺纹钢筋与金属套筒25一起,埋入到上述扶栏20的混凝土中并形成一体,由此,提高上述金属套筒25和混凝土的接合强度。
还有,在图3中,标号29表示连接钢筋,该连接钢筋在扶栏20的内侧(建筑物的主体侧)形成楼板用模板3时,向该楼板用模板3内突出,并与浇注于楼板用模板3内的楼板用混凝土形成一体。
在扶栏20的内侧,在形成上述楼板用模板3的部位,沿扶栏20的宽度方向,按照规定间距,设置有多根该连接钢筋29。另外,连接钢筋29的基部与配设于扶栏20内的钢筋(图示省略)相连接。
下面,参照图6~图15,对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扶栏20的多层建筑物B的构建方法进行描述。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多层建筑物与前述的过去的多层建筑物相同,在最底层(2层部分)的楼板S1的下方的1层部分,具有用于停车场等的空间部P。另外,在楼板S的两侧边缘部,设置后述的作为非承重墙的、上述结构的预制混凝土制的扶栏20,这些构建成多层状。
具体来说,首先,如图6所示的那样,通过在基础1上构建的多根柱2、梁7、以及在这些柱2和梁7上构建的最底层(2层部分)的楼板S1,来形成空间部P。
接着,如图6和图7所示的那样,在居住区域F中的、与走廊D和阳台E的边界部分,设置预制混凝土制的作为承重墙的墙板4,并如图6所示的那样,划分居住区域F。
接着,在楼板S 1的两端边缘,如图6和图7所示的那样,安装扶栏5,但是,该最底层的扶栏的结构与过去的相同,将这些扶栏5安装于上述楼板S1的各端边缘的顶面,而完成2层部分的施工。
像这样,在2层部分的楼板S1上,设置墙板4和扶栏5,然后,在各扶栏5上,如图6和图8所示的那样,将本实施方式的扶栏20依次吊起并定位于规定位置的同时,使其下降,而使其与下方的扶栏5接合,由此,如图9所示的那样,在扶栏5上设置扶栏20。
这样的扶栏5和扶栏20之间的接合按照下述的步骤进行。
如图4所示的那样,将下方的扶栏5和上方的扶栏20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定位,该方式为:在从下方的扶栏5的顶面突出的主筋23上,与在上方的扶栏20的连接壁部22的下部埋设的金属套筒25同轴,然后,使上方的扶栏20下降,如图5所示的那样,一边将各主筋23插入到各金属套筒25内,一边将扶栏5和扶栏20对接。
在这里,插入到金属套筒25内的下方的扶栏5的主筋23,与突设于金属套筒25的内部的内方突起25a相抵接,从而限制其插入长度,即嵌入长度。
其结果是,在下方的扶栏5和上方的扶栏20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即接缝27。
接着,在金属套筒25内,通过下方的浇注管26,浇注高强度的无收缩性砂浆,将其充满于金属套筒25和主筋23之间的间隙,并使其硬化。
由此,将主筋23和金属套筒25牢固地连接,其结果是,将扶栏5,20牢固地连接。
在这里,接缝27通过下述的方式堵塞,该方式为:将浇注到金属套筒2内的无收缩性砂浆浇注到接缝27中,或在扶栏5、20的接合之前,在下方的扶栏20的对接面上抹上砂浆垫层。
接着,对接缝27进行外面处理,对扶栏5、20的接合部进行修整处理。
这样的两个扶栏5、20的定位作业和对接作业、及向金属套筒25浇注无收缩性砂浆的作业是在楼板S1上进行,但是,由于在该楼板S1的侧边缘部立设有下方的扶栏5,故实质上,作为作业区域的楼板S1的侧边缘通过扶栏5而被围住。于是,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性提高,另外,即使在掉落于楼板S2上的物体滚动到楼板S2的侧边缘部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扶栏5而抓住该物体,防止朝向下方落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扶栏5、20之间的接缝27的修整作业的场合,由于该接缝27位于下方的扶栏5的顶面的高度处,故施工人员不需要采取弯曲这样的辛苦的姿势,而可以轻松的姿势,从扶栏5的内侧进行作业。
而且,在接缝的修整作业中,施工人员也可以在楼板S1的端缘上,通过下方的扶栏5而被保护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另外,由于接缝27的宽度较短,故可在从扶栏5的内侧手容易到达的范围内,进行作业。从而确保作业的安全性。
像上述那样,在2层部分的扶栏5上设置上方的扶栏20后,在这些扶栏20的内侧,形成上层(3层部分)的楼板用模板3。在此场合,在形成楼板用模板3之前,如图10所示的那样,在上述各扶栏20和下方的楼板S1之间设置支承件30来进行支承,而使得各扶栏20不歪倒。
支承件30的目的在于支承扶栏20,但是,为了确保该功能,重要的在于相对楼板S1的设置角度。如果要适当地确保该设置角度,则存在支承件30、与在楼板S1的内侧设置的墙板4相互发生干涉的情况。在该场合,如图10所示的那样,通过下述方式进行处理,即将支承件30穿过形成于墙板4中的开口部(为了设置窗、玄关等的进出口而设置),并拉入到墙板4的内侧。
接着,在上述楼板S1上设置多根支柱J,将这些支柱J、以及所立设的墙板4作为支承体,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那样,形成上层(3层部分)的楼板用模板3。
另外,在该楼板用模板3中,如图10所示的那样,其侧边缘部形成于各扶栏20的遮挡部21的内侧,其结果是,扶栏20构成楼板用模板3的一部分。
此外,根据需要,在上方的扶栏20的顶端部固定钢丝31的一端部,使该钢丝31的另一端部穿过楼板用模板3,然后,将其固定于楼板S1上,由此,防止扶栏20歪倒,或者,像后述那样,防止浇注于楼板用模板3内的混凝土的浇注压力造成的偏移。
该钢丝31像前述那样,穿过楼板用模板3,但是,可以通过在楼板用模板3中的、钢丝穿过部位上,预先设置套筒等,且穿过该套筒设置钢丝31,在浇注混凝土后,去除钢丝31,由此,在不影响楼板S1的情况下,设置钢丝31。
还有,在去除钢丝31后,通过接缝砂浆等,将套筒堵塞,由此,可使楼板S1的外观整齐。
接着,在楼板用模板3内,进行图中未示出的配筋后,如图37所示的那样,浇注混凝土,由此,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那样,构建3层部分的楼板S2。
然后,在所构建成的3层部分的楼板S2上,如图14所示的那样,设置墙板4,完成3层部分的施工。
在此场合,在邻接的扶栏20之间,沿垂直方向形成数厘米左右的接缝,通过该接缝,楼板用模板3内的混凝土浇注空间与外部连通。从而,可认为浇注于楼板用模板3内的混凝土的水分从该接缝部分泄漏。于是,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将密封材料堵塞于该接缝部分的内侧。
另外,在浇注这样的上层的楼板S的混凝土时,像上述那样,构成楼板用模板3的一部分的扶栏20,通过支承件30或根据需要而设置的钢丝3 1而被支承,由此,防止混凝土的浇注压力等造成的扶栏20的错位。
此外,如图14和图1 5所示的那样,在3层部分的楼板S2上,通过图10和图11所示的方法,形成楼板用模板3,并且,浇注混凝土而构建4层部分的楼板,然后,通过同样的步骤,依次进行上层的施工,构建多层建筑物。
同样在每层的楼板用模板3的装配作业等的楼板用模板3的下方的作业中,在形成该作业区域的楼板S的端缘上,向上方立设扶栏20的遮挡部21,另外,同样在楼板用模板3的上方的装配作业、配筋作业中,从其侧端缘朝向上方,立设扶栏20的遮挡部21。于是,该扶栏20的遮挡部21构成保护栏,防止物品的掉落,同时确保施工人员的作业、步行的安全性。
还有,由于上述施工脚手架位于下层的楼板S上或其上方的模板上,故确保该作业区域较宽,作业性提高。
再有,由于扶栏20用作楼板用模板3的一部分,故不需要楼板S的端缘侧上的该楼板用模板3的装配作业。
另外,由于像上述那样,各层上的几乎所有作业为建筑物的主体的内侧的作业,故不需要过去必需的、设置于主体的外部的临时脚手架。其结果是,不需要临时脚手架的设置作业、撤除作业,大幅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且减轻整体的施工费用。另外,由于不需要临时脚手架,故建筑施工现场强风时的应对措施极容易。
在这里,支承扶栏20的支承件30、钢丝31,作为位于内侧的固定部位,除了利用在上述的下层的楼板S以外,还可利用设置于该楼板S上的墙板4。
下面参照图16~图21,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这些附图中,标号40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扶栏。在该扶栏40中,与遮挡部21的下方连续设置的各连接壁部22的端部被分隔,而形成连接部件41。另外,通过该连接部件41,将上下的扶栏40接合。
像这样的构成源于以下的原因。
即,必须通过卡车等,将在工厂生产的扶栏20运送到建筑施工现场,但是,在像上述那样,扶栏20的高度与多层建筑物B的各层的高度一致的场合,有可能使卡车的装载高度超过法定的限制高度。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连接壁部22上下分隔,由此,控制将扶栏装载于卡车中时的高度。于是,连接部件41的高度按照多层建筑物B的各层的高度、与法定的限制高度的关系来设定。
更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扶栏40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沿上下方向分别设置2个平行的主筋23,这些各主筋23形成从连接壁部22的底端和遮挡部21的顶端突出规定长度的连接钢筋。
在连接部件41的内部,如图18所示的那样,在上下开口的状态,并行地埋设一对金属套筒25,该金属套筒25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给出的金属套筒25相同,按照包围这些各金属套筒25的外周部的方式,设置有螺纹钢筋28。
另外,在各金属套筒25的内面的长度方向中间部,设置内方突起25a,另外,在金属套筒25的侧壁,沿长度方向间隔开地安装有与其内部连通的一对浇注管26。这些浇注管26向连接部件41的外部突出,该连接部件41按照使浇注管26朝向建筑物的内侧的方式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的那样,在下方的扶栏40(5)上叠置连接部件41,另外,在该连接部件41上,叠置并接合上方的扶栏40。图17表示将扶栏40构建至4层部分的状态。
下面对每层的接合方法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8所示的那样,将连接部件41按照该金属套筒25与下方的扶栏40的主筋23同轴的方式进行定位,然后使其下降,将主筋23从下方插入到金属套筒25内。
接着,将上方的扶栏40按照从下方突出的主筋23与连接部件41的金属套筒25同轴的方式进行定位,然后使其下降,由此,将主筋23从上方插入到金属套筒25内。
在这样的设置作业中,各主筋23的前端与金属套筒25内的内方突起25a相抵接,由此,限制相应的相对位置,如图19所示的那样,在相应的相对置面之间,形成规定间距的接缝27。
然后,从下方的浇注管26,向金属套筒25的内部,浇注高强度的无收缩性砂浆。伴随该无收缩性砂浆的硬化,上下的扶栏40通过金属套筒25和各主筋23,按照夹持连接部件41的方式接合。
之后,对接缝27,进行修整处理。在进行该修整处理时,可进行下述的处理,即:在接缝27部分,如图19所示的那样,预先夹设环状的填密件42,在其内部充满从浇注管26浇注的无收缩性砂浆,或者,预先涂抹砂浆垫层,将扶栏40、连接部件41进行对接,然后,进行露出的砂浆垫层的处理,或者,在填密件42的内侧涂抹砂浆垫层,通过该填密件42,防止扶栏40、连接部件41接合时的砂浆垫层向外部的露出。
接着,也可如图20所示的那样,使连接部件41基本呈四棱锥台状,或如图21所示的那样,在连接部件41的侧部赋予圆弧,由此获得美观的效果。
图22~图25为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实例。
在该变形实例中,在连接部件43上,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44,将设置于下方的扶栏40的主筋23的、从扶栏40的顶端突出的长度延长至连接部件43的高度,另外,在上方的扶栏40的连接壁部22的底端部,预先埋设金属套筒25。
该变形实例的上下的扶栏40和连接部件43的接合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首先,如图24所示的那样,在下方的扶栏40上设置连接部件43,与此同时,将从下方的扶栏40突出的主筋23从下方穿过该通孔44内。此时,在下方的扶栏40的、与连接部件43的对接部分预先涂抹砂浆垫层。
此时,在将连接部件43设置于下方的扶栏40上的状态下,从下方的扶栏40的上方突出的主筋23穿过上述连接部件43,并向该连接部件43的上方突出。此时,根据需要,在上述连接部件43的通孔44内,浇注砂浆,将该通孔44和主筋23之间的间隙填埋。
接着,如图25所示的那样,在连接部件43上设置上方的扶栏40,与此同时,将向上述连接部件43的上方突出的主筋23插入到在上方的扶栏40的底端部安装的金属套筒25内。另外,根据需要,在设置该上方的扶栏40之前,在位于其下方的连接部件43的顶面上,涂抹砂浆垫层,然后,将连接部件43和上方的扶栏40对接。
另外,如图25中的箭头所示的那样,在金属套筒25内,从下方的浇注管26,浇注高强度的无收缩性砂浆,并使其硬化,由此,将上下的扶栏40和连接部件43相互接合。
在其内部设置有上述的金属套筒25的上述连接部件41中,由于制造方面的问题,其高度受到金属套筒25的高度的限制。与此相对,在本变形实例中,通过采用图25那样的结构,消除了由金属套筒25引起的限制,故具有高度设定的自由度增加的优点。
此外,图26~图28为图22所示的连接部件43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例。
在该制造方法中,采用截面形状为矩形的筒状部件45,将该筒状部件45设置在底板X上,将金属管46设置在筒状部件45内的规定位置上,在这些金属管46和筒状部件45之间,浇注混凝土47,将金属管46和筒状部件45形成一体。
在这样的连接部件43的制造方法中,也可通过形成可去除金属管46的结构,获得图22所示的那样的、仅由混凝土形成的连接部件。
图29和图30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扶栏50中,对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给出的扶栏20、40的遮挡部21进行了改进,如图29所示的那样,在该遮挡部21的中间部,形成开口51,在该开口51内,如图30所示的那样,安装铝合金制或合成树脂制的格栅52。
格栅52,在制作扶栏50的主体部分后,采用固定件而安装于开口51内,或者,通过将格栅52设置于扶栏50的主体部分的制作用模板内,且与在该模板内浇注的混凝土形成一体的方法等方式被安装。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扶栏50,是基于如下目的而进行改进的,即:减轻构成重量集中的部分的遮挡部21的减轻重量的目的;增加扶栏部分的开口面积,扩大走廊D、阳台E的视野的目的;以及,使采光性良好的目的等。
另外,图31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
在图中的标号60所表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扶栏中,遮挡部21和连接壁部22的位置关系上下掉转。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使重量集中的部分移动到下方,可提高扶栏60的稳定性。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给出的各组成部件的各形状、尺寸等为一个实例,可根据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比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楼板用混凝土浇注时的扶栏20的防止倒蹋结构,给出了采用钢丝31的实例,但是,也可代替该结构,而如图32所示的那样,通过点焊等方式,将突设于扶栏20的内面侧的连接钢筋29、与组装于楼板用模板3中的楼板用钢筋70相连接,由此,支承扶栏20。
还有,还可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那样,在安装扶栏20后,在该扶栏20的内侧,按照覆盖作为开口部的两个连接壁部22之间的方式,安装防护网N。该防护网N通过如下方法而设置,即借助钩子而安装于扶栏20的内侧,或者,借助绳子而固定于位于下方的扶栏20的狭槽24等的方法设置。
通过设置该防护网N,可几乎消除扶栏20的开口部,可更进一步地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要求于2003年6月16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特愿2003-170806号的优先权,在这里引用该申请的内容。

Claims (13)

1.一种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所述多层建筑物包括划分多层建筑物的上下层的楼板、与在该楼板的外端部上安装的预制混凝土制的非承重墙,该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的特征是:按照与多层建筑物的各层的高度相同的高度,预先形成所述非承重墙,在设置于下层的楼板上的非承重墙上,安装上层的非承重墙,然后,在该上层的非承重墙的内侧,在其高度方向的途中,将该非承重墙作为模板的一部分,形成上层的楼板用模板,在该楼板用模板内浇注混凝土,而构建上层的楼板,其中所述非承重墙为扶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所述上层的非承重墙之前,在所述下层的楼板上,安装划分下层的房间的承重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层的非承重墙上,设置向所述上层的楼板用模板内突出的连接钢筋,将该连接钢筋埋入于在所述上层的楼板用模板内浇注的混凝土内,由此,将所述上层的非承重墙和楼板接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的非承重墙彼此之间的接合部中,在这些非承重墙中的其中一个中,埋设沿接合方向的金属套筒,同时,使该金属套筒与所述接合部连通,在另一个非承重墙中,预先突设插入到所述金属套筒内的连接钢筋,将该连接钢筋插入到所述金属套筒内,然后,在该金属套筒内填充水泥浆材料,并使其硬化,由此,将所述上下的非承重墙接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层的楼板用模板内浇注混凝土之前,将构成所述上层的楼板用模板的一部分的上层的非承重墙与位于其内侧的结构物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物为所述下层的楼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物为设置于所述下层的楼板上的承重墙。
8.一种多层建筑物的非承重墙,其是在多层建筑物的楼板的外端部安装的预制混凝土制的非承重墙,其特征在于:具有与多层建筑物的各层的高度相等的高度,并且,在其高度方向的途中,形成用于形成同一层的所述楼板的楼板用模板,而构成该楼板用模板的一部分,其中所述非承重墙为扶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建筑物的非承重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同一层的形成楼板用模板的部分,形成遮挡部,该遮挡部从所述楼板,至少向上方突出,并将所述楼板的外端部的顶部封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层建筑物的非承重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遮挡部的宽度方向两端底部,分别形成有朝向同一层的楼板的下方延伸的连接壁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层建筑物的非承重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遮挡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顶部,分别形成有从该遮挡部朝向上方延伸的连接壁部。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多层建筑物的非承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部沿上下方向被分隔,而形成将上下的非承重墙接合的连接部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建筑物的非承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部沿上下方向被分隔,而形成将上下的非承重墙接合的连接部件。
CN200410046572.XA 2003-06-16 2004-06-11 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702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70806 2003-06-16
JP2003170806A JP3638590B2 (ja) 2003-06-16 2003-06-16 多層階建築物の構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2991A CN1572991A (zh) 2005-02-02
CN1277029C true CN1277029C (zh) 2006-09-27

Family

ID=33509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4657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7029C (zh) 2003-06-16 2004-06-11 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250506A1 (zh)
JP (1) JP3638590B2 (zh)
CN (1) CN127702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10285B1 (en) 2006-09-15 2010-10-12 Liptak Robert L Building barrier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01979789B (zh) * 2009-07-15 2015-09-30 默罕默德·奥马尔·贾扎尔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及其方法
CN103015565B (zh) * 2012-09-09 2015-04-01 黑龙江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承重墙及建筑施工方法
CN104533097B (zh) * 2014-12-11 2016-08-24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装配式多层建筑的递推阶梯式施工方法
CN107447924A (zh) * 2017-09-09 2017-12-08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墙体预留钢筋固定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2942832B (zh) * 2021-02-03 2022-07-29 湖南宝家云建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主体结构建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4793A (en) * 1884-09-09 Construction of metal buildings
US86540A (en) * 1869-02-02 Dennis harrigan
US1501288A (en) * 1920-04-05 1924-07-15 Charles D Morley Concrete structure
US2217115A (en) * 1937-07-17 1940-10-08 Hermodsson Carl Harald Method of building houses
US3613325A (en) * 1969-07-10 1971-10-19 Yee Alfred A Concrete construction
US3818660A (en) * 1972-11-01 1974-06-25 Forest City Dillon Building formed of cast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embers
US3897662A (en) * 1973-06-13 1975-08-05 Miroslav Fencl Coordinated modular building construction
US4001992A (en) * 1975-03-20 1977-01-11 Ola Bergqvist Ab Reinforcement means
US4059931A (en) * 1976-01-29 1977-11-29 Mongan William T Building framing system for post-tensioned modular building structures
US4608785A (en) * 1985-02-11 1986-09-02 James A. Rhodes & Associates Environmentally controlled building
US4637176A (en) * 1985-10-15 1987-01-20 James A. Rhodes Elevator air lock
SE465679B (sv) * 1988-08-26 1991-10-14 Bjoern Lundstroem Hoeghusbyggnad
US5233808A (en) * 1990-06-19 1993-08-10 Masa-Yards Oy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buil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638590B2 (ja) 2005-04-13
US20040250506A1 (en) 2004-12-16
JP2005009075A (ja) 2005-01-13
CN1572991A (zh) 2005-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0820C (zh) 预应力结合桁架梁及其制作方法
CN1821501A (zh) 建筑物的柱梁连接构造体及其连接方法
CN1499023A (zh) 建筑物用构成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59012A (zh) 一种钢筋砼预制板
CN101067320A (zh) 一种砼用夹芯构件
CN101037894A (zh) 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及其建造方法
CN1277029C (zh) 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
CN1238614C (zh) 一种砼空心板
CN1058542C (zh) 楼梯的构筑方法
CN101063324A (zh) 一种钢筋砼预制板
CN1137339C (zh) 脚手架用结构和整体式构架体结构
CN1959020A (zh) 一种叠合板
CN1948656A (zh) 一种叠合倒t形板
CN2848981Y (zh) 钢架建筑物的主体结构
CN1626745A (zh) 一种砼填充用空腔模壳构件
CN1912293A (zh) 一种叠合倒t形板
CN101067321A (zh) 一种砼用夹芯构件
CN1924232A (zh) 一种叠合用预制板
CN1724823A (zh) 钢架建筑物的主体结构
CN1975051A (zh) 一种叠合板
CN1924236A (zh) 一种叠合板
CN1912294A (zh) 一种叠合倒t形板
CN101059008A (zh) 一种钢筋砼预制板
CN1250837C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966885A (zh) 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27

Termination date: 201606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