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7894A - 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及其建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及其建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7894A
CN101037894A CN 200710080297 CN200710080297A CN101037894A CN 101037894 A CN101037894 A CN 101037894A CN 200710080297 CN200710080297 CN 200710080297 CN 200710080297 A CN200710080297 A CN 200710080297A CN 101037894 A CN101037894 A CN 101037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flat
newly establishing
building
new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8029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西克则
泽育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37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78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及屋顶改造方法,此屋顶改造构造及屋顶改造方法能够形成将对原有平顶建筑物的负担抑制到最低限度的屋顶改造构造,并且能够实现工期的缩短以及低成本的施工。本发明的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是在建筑物(11)的原有平顶(12)上设置覆盖平顶(12)的新设屋顶(13),新设屋顶(13)是由具备下部水平梁(13c、13c)的骨架构造所形成的。用来连结固定新设屋顶(13)的护墙配件(16、16)是设置在沿着建筑物(11)的外壁(11a、11a)向上方突出的护墙部(12c、12c)上。限制下部水平梁(13c、13c)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桁架支撑配件(24、24)是设置在平顶(12)上。

Description

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在建筑物的平顶上设置新设屋顶的平顶建筑物(flat-roofed building)的屋顶改造构造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先前,对于钢筋混凝土大厦或公寓等建筑物的平顶,一般采用卷材(sheet)防水或沥青(asphalt)防水来作为防水构造。
但是,当这些防水层老化废旧时,因龟裂或剥离等的产生而导致雨水等渗入防水层下部,根据情况有时发生向室内的漏水,从而对居住者的生活造成不便。
鉴于这样的状况,一直以来,为了改善建筑物的防水性,进行在原有建筑物的平顶上新设新的屋顶的改造工程。
作为该平顶的改造构造,例如,如图14所示,已知有下述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在原有建筑物1的平顶1a上设置由桁架构造体(trussstructure)所构成的台架2,并在该台架2上形成新设屋顶。
该台架2形成为剖面呈大致斗笠形状,通过在该台架2上配设新设屋顶部3,从而将屋顶设计由平顶改造为人字形屋顶。
而且,台架2是以如下方式而形成的,即,利用连接构件2c及连结部材2d将左右台架部2a、2b搭设成剖面呈大致斗笠形状,并且该左右台架部2a、2b分别是由上弦部材2e、下弦部材2f、及支承桁架(lattice)部材2g所构成的立体桁架构造体。
进而,在台架2的左右屋檐顶侧的下接合部7处垂直设置有脚部8,该脚部8安装并固定在平顶1a上的台座部9上。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98035号公报
但是,所述先前的平顶改造构造,其是仅通过脚部8、及平顶1a上的台座部9来支撑新设屋顶的构造,因此,导致由新设屋顶对平顶1a施加的负重集中在脚部8、及平顶1a上的台座部9上,从而在耐力方面存在问题。
而且,存在以下问题:在原有的平顶建筑物中,并不具备能够支撑由新设屋顶对成为屋顶面的屋顶板(slab)部分所施加的垂直负重的耐力。
进而,对于建设后历经年月的原有平顶建筑物而言,有时会难以特别指定在屋顶面的哪个位置上设置梁或壁,因此存在无法特别指定支撑新设屋顶的位置的问题。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也采用将新设屋顶设置在原有平顶的护墙(parapet)部上来加以支撑的平顶改造方法。
但是,由于护墙部原本并不具备能够支撑新设屋顶对水平方向施加的水平力的耐力,因此必须进行护墙部自身的加强或者在平顶上设置新横梁等加强工程,从而存在施工性较差、成本也会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及屋顶改造方法,此屋顶改造构造及屋顶改造方法能够形成将对原有平顶建筑物所造成的负担抑制到最小限度的屋顶改造构造,并且能够实现工期的缩短及低成本的施工。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是,在建筑物的原有平顶上设置覆盖该平顶的新设屋顶。所述新设屋顶是由包括下部梁的骨架构造所形成,成为所述骨架构造的多个构造体并列设置在所述平顶上。用来连结固定所述下部梁与所述平顶的连结支撑构件是设置在由所述建筑物的外壁所支撑的所述平顶的被支撑部分上。
而且,所述被支撑部分是沿着所述建筑物的外壁向上方突出的突出壁部。在所述突出壁部上设置所述连结支撑构件,并且通过限制所述下部梁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倾斜构件来连接所述下部梁与所述平顶。
而且,在所述倾斜构件上包括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是用来以与预先定位的高度位置、或者所述连结支撑构件与所述新设屋顶的下部梁的下表面相接触的位置一致的方式,来调整所述倾斜构件的高度。
而且,成为所述新设屋顶的骨架构造的一个构造体是被分割成多个部分构造体。
而且,所述新设屋顶的下部梁以突出至所述平顶的外侧的方式而设置,且该突出部分形成为能够进行所述新设屋顶内部的换气。
而且,在所述平顶上铺设有隔热材料。
而且,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的建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在平顶的突出壁部上固定连结支撑构件。接着,在所述平顶上设置倾斜构件,并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倾斜构件上的调整机构,以与预先定位的高度位置、或者所述连结支撑构件与所述新设屋顶的下部梁的下表面相接触的位置一致的方式,来调整所述倾斜构件的高度。之后,将所述新设屋顶设置在所述平顶上、并通过所述连结支撑构件来连结所述新设屋顶,并且由所述倾斜构件来支撑所述新设屋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以覆盖平顶的方式来设置新设屋顶,可以使雨水难以渗入原有的平顶部分,从而使防水性良好。
而且,根据本发明,将成为新设屋顶的骨架构造的多个构造体并列设置在平顶上,以此,可以通过设置新设屋顶来分散作用在原有平顶上的负重的作用点。
而且,根据本发明,将连结支撑构件设置在由建筑物的外壁所支撑的平顶的被支撑部分上,以此,可以使耐力大于其他部位的平顶的被支撑部分来支撑由新设屋顶所施加的垂直方向的负重。
而且,使所述被支撑部分为沿着所述建筑物的外壁向上方突出的突出壁部,且在所述突出壁部上设置所述连结支撑构件,并且通过限制所述下部梁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倾斜构件来连接所述下部梁与所述平顶,以此,可以主要由倾斜构件来支撑对下部梁施加的水平力,从而减轻对突出壁部施加的水平力。
由此,无需原本未设想设置新设屋顶而加强平顶的突出壁部等的方法,而能够实现工期的缩短、及低成本的施工。
而且,可以使新设屋顶对水平方向施加的负重通过倾斜构件而分散并传递到平顶上。
而且,在倾斜构件上包括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是用来以与预先定位的高度位置、或者连结支撑构件与新设屋顶的下部梁的下表面相接触的位置一致的方式,来调整倾斜构件的高度,以此,可以在设置新设屋顶的骨架构造即构造体之前,预先进行构造体的设置高度的定位。
而且,通过将成为新设屋顶的骨架构造的一个构造体分割成多个部分构造体,从而使所分割的部分构造体自身较小且较轻,因此,即便在原有建筑物中住有居民的状态下所进行的改造工程中用来搬入构造体等的搬入通道或起重机等的大小受到限制,也可以在此限制内容易地进行施工。
而且,以从突出壁部向建筑物外侧突出的方式来设置新设屋顶的下部梁,因此可以在该突出部分进行新设屋顶内等的空气的排出或外部空气的吸入,从而能够对新设屋顶内以及原有平顶与新设屋顶之间的空间进行良好的换气。
另外,通过在平顶上铺设隔热材料,可以不会使照射在新设屋顶上的太阳光的热,从平顶与新设屋顶之间的屋顶内空间传递到建筑物的居室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屋顶改造构造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屋顶改造构造中,桁架构造体的配置结构的说明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护墙配件的构造的立体图,图3(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桁架支撑配件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形成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屋顶改造构造的改造作业时,在平顶上设置护墙配件及短柱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在形成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屋顶改造构造的改造作业时,在平顶上的短柱上设置横材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在形成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屋顶改造构造的改造作业时,在平顶上设置桁架支撑配件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形成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屋顶改造构造的改造作业时,在平顶上设置部分桁架构造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在形成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屋顶改造构造的改造作业时,各种屋顶构件的安装及玻璃棉铺设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屋顶改造构造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其他屋顶改造构造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2的屋顶改造构造中,在下部水平梁与护墙部之间安装桁架支撑配件时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设置有桁架支撑配件的屋顶改造构造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形态的滚轮销轴承构件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先前技术的屋顶改造构造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的实施形态。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屋顶改造构造10的结构的剖面图。
另外,关于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屋顶改造构造10,其是将住宅区或大厦等的以钢筋混凝土所建造的公寓作为对象而设置的屋顶改造构造10。
如图1所示,在原有建筑物11的上部设有平顶12。而且,在该平顶12上设置有剖面呈大致斗笠形状的新设屋顶13。
该平顶12例如是,由从建筑物11的外壁11a、11a延伸而出的屋顶板12a(roof slab)、及作为被支撑部分而形成的作为突出壁部的护墙部12c、12c(parapet part)所构成的。
而且,该屋顶板12a大致水平地设置在外壁11a、11a之间。
而且,该屋顶板12a部分是钢筋混凝土所造的,与刚性板结构等同样在面内方向上具有较强的剪切强度,因此尤其对施加在屋顶板12a的水平方向上的负重具有较大的耐力。
而且,护墙部12c、12c以从建筑物11的外壁11a、11a的上部朝向新设屋顶13突出的方式分别延伸而出。
进而,在护墙部12c、12c的剖面呈大致梯形形状的头部12d、12d上,沿着其头部的上端面及侧面而分别被覆有防水层15、15。
而且,在被覆在该头部12d、12d的上端面上的防水层15、15的上表面,分别沿着其倾斜面而设有护墙配件16、16,该护墙配件16、16是作为用来连结新设屋顶13与平顶12的连结支撑构件。
该护墙配件16如图3(a)所示,形成为剖面呈大致U字状。
而且,在护墙配件16的底面部的大致中央处,设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该底面部的孔。
进而,在以从护墙配件16的底面部的两侧向上方立起的方式延伸而出的板状侧壁上,沿着其上端角部的边缘部而分别设有贯通侧壁的多个孔。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平顶12的屋顶板12a上,设有从其中一个外壁11a侧朝向另一个外壁11a侧倾斜的基底层12b。
而且,在该基底层12b上,以覆盖该基底层12b的倾斜的上表面的方式而铺设有防水卷材(waterproof sheet)14。
而且,该防水卷材14的两端部是,以沿着护墙部12c、12c的内侧面立起的方式分别延伸而出。
而且,在该延伸而出的防水卷材14的两端部的更内侧,分别设有沿着该两端部立起的隔热材料17、17。
进而,通过将作为隔热材料的玻璃棉(glass wool)铺设在防水卷材14上,形成具有规定厚度的隔热层18。另外,隔热层18的两端与隔热材料17、17毫无间隙。
另一方面,新设屋顶13的骨架构造的一部分即作为构造体的桁架构造体13a,例如是由木制构件而形成为剖面呈大致斗笠形状。
另外,如图2所示,该桁架构造体13a是以如下方式而设置的:其长度方向在建筑物11的平顶12上,与图2的水平方向即建筑物11的纵深方向正交。
而且,各桁架构造体13a、…是以各自的长度方向呈平行的方式而配置的,并且以在各桁架构造体13a、…之间具有规定间隙的方式而并列设置。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桁架构造体13a分割成作为部分构造体的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这两个。
而且,该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是以新设屋顶13的顶端部分为分界而左右对称地安装的。
进而,该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分别由作为下部梁的下部水平梁13c、13c、倾斜构件13d、13d、及垂直构件13e、13e而形成为剖面呈直角三角形状。
而且,在该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的骨架内部,分别沿着下部水平梁13c、13c及倾斜构件13d、13d而呈Z字状配设有腹材料13f、…等。
而且,下部水平梁13c、13c、倾斜构件13d、13d、及腹部材13f、…彼此是通过连结板而相互连结的,并且,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彼此也是通过后述的连结板32而一体连结的。
另外,不仅在图1所示的桁架构造体13a的表面侧,在背面侧亦同样,下部水平梁13c、13c、倾斜构件13d、13d、及腹部材13f、…彼此是通过连结板而连结的。
另一方面,下部水平梁13c、13c分别沿着建筑物11的水平方向而延伸,并且分别从外壁11a、11a向建筑物11的外侧突出。
而且,倾斜构件13d、13d是以朝向桁架构造体13a的顶端倾斜的方式而分别设置的,并且其一端部连结于下部水平梁13c、13c的长度方向的外侧边缘部。
进而,倾斜构件13d、13d的另一端部分别连结于垂直构件13e、13e的上端部,该垂直构件13e、13e是从下部水平梁13c、13c朝向桁架构造体13a的顶端而垂直设置的。
而且,垂直构件13e、13e的下端部分别连结于下部水平梁13c、13c的长度方向的内侧边缘部。
在倾斜构件13d、13d上,沿着其倾斜面而分别设有已通过防水卷材等进行了防水加工的基底板19、19。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该基底板19、19也由基底板支撑物所支撑,该基底板支撑物横跨平顶12上的相邻接的桁架构造体13a、…倾斜构件13d、…,且与各倾斜构件13d、…正交。
另一方面,在基底板19、19的板面上,沿着其倾斜面而分别并列设置有瓦(未图示)。
而且,在下部水平梁13c、13c的从外壁11a、11a向建筑物11外侧突出的屋檐部分上,板状的檐顶棚20、20分别通过剖面呈大致矩形状的保持构件21、…而与下部水平梁13c、13c呈大致平行设置。
进而,在该檐顶棚20、20的外壁11a、11a侧端部与外壁11a、11a之间分别设有换气用间隙d、d。
另一方面,在下部水平梁13c、13c的长度方向的外侧端部,分别设有沿着该外侧端部向下方突出的板状挑口板22、22。
而且,在该挑口板22、22的外侧,通过未图示的保持构件而分别安装有檐沟23、23。
另一方面,在下部水平梁13c、13c的长度方向的内侧边缘部固定有作为倾斜构件的桁架支撑配件24、24的上端部,而桁架支撑配件24、24的下端部则固定在平顶12的基底层12b上。
该桁架支撑配件24如图3(b)所示,是由固定在下部水平梁13c上且剖面呈大致U字状的上部固定端24a、剖面呈大致U字状的倾斜部24b、固定在平顶12的基底层12b上的板状的下部固定端24c、及在各部24a、24b、24c之间一体连接的连结片部24d、24d所构成。
该连结片部24d、24d中,从上部固定端24a的底部延伸而出的连结片部24d是沿着倾斜部24b的倾斜方向而弯曲,且连结片部24d与倾斜部24b的底部一体连接。
而且,从倾斜部24b的底部延伸而出的连结片部24d,其是朝向下部固定端24c的侧面弯曲而一体连接。
另外,可以使该连结片部24d、24d适当变形,以使得能够改变桁架支撑配件24的倾斜部24b的倾斜角。
另一方面,在上部固定端24a的凹部侧底面上,形成有多个在板厚方向上贯通该底面部的未图示的孔。
而且,在以从上部固定端24a的凹部侧底面的两侧向上方立起的方式延伸而出的板状侧壁上,沿着其上边缘部而分别设有多个贯通侧壁的孔。
进而,在下部固定端24c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下部固定端24c的孔。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桁架支撑配件24、24之间,通过固定在平顶12的基底层12b上的短柱配件25a、25a,而竖立设置有作为调整机构的柱状的短柱25。
而且,在该短柱25的上边缘部设有作为调整机构的横材26、26,通过该横材26、26来支撑固定在下部水平梁13c、13c上的桁架支撑配件24、24的上端部、即上部固定端(图3(b)中的24a、24a)。
接着,说明用来建造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10的屋顶改造方法。
另外,在下文将述的屋顶改造方法的说明中,关于屋顶改造构造10的新设屋顶13的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及护墙部12c、12c等成为对称构造的部分的说明,仅对于成对的对称构造中的其中一个构造进行说明,而省略另一个构造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10的改造工程,也可以通过不使用混凝土的干式工程来进行。
而且,由于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10的改造工程,其是在原有建筑物11中住有居民的状态下所进行的,所以施工时的搬运通道或起重机的大小等受到限制。
因此,作为新设屋顶13的骨架构造的桁架构造体13a,预先在工场被分割成两个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以使其能够适于手动搬运、起重机的起吊等。
首先,如图4所示,在改造现场形成孔31,该孔31是用来将混凝土插塞27(以下,称为插塞27)插入被覆在护墙部12c的头部12d上的防水层15中的。
该孔31是以如下方式而形成,即,在被覆于头部12d的倾斜的上端面上的防水层15的大致中央位置处直到护墙部12c的内部形成该孔31,进一步,在该孔31内插入插塞27,并通过黏接剂等来固定。
将护墙配件16设置在防水层15上,以使形成在防水层15及护墙部12c中的孔31与设在护墙配件16的底面部中的孔重合。
进而,将固定螺丝28插入于孔内,使此固定螺丝28与插塞27螺合,以此将护墙配件16固定在护墙部12c上。
另外,在护墙部12c的顶端面上,且对于与图4的纸面正交的建筑物11的纵深方向上,该护墙配件16设置有多个。
而且,该护墙配件16在建筑物11的纵深方向上的设置间隔为450~600mm。
接着,在平顶12上的规定位置处,亦即,在建筑物11的水平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贯通防水卷材14及基底层12b而到达屋顶板12a内部的孔30、30。
将插塞27、27插入该孔30、30中,并使用黏接剂等固定在屋顶板12a上。
接着,在短柱25下端侧的相向的两侧边缘部,分别通过钉或螺丝来固定剖面呈大致L字状的短柱配件25a、25a的一端部。
而且,将固定螺丝28、28分别插入短柱配件25a、25a的另一端部上所形成的孔(未图示)中,并使之螺合于孔30、30的插塞27、27,以此将短柱配件25a、25a的另一端部固定在基底层12b上。由此,将短柱25竖立设置在基底层12b上。
另外,在竖立设置短柱25时,如图5所示,优选的是使固定在短柱25下端侧的其中一个边缘部上的短柱配件25a的位置,较固定在另一个侧边缘部上的短柱配件25a的位置高出间隔h,以此,在基底层12b的倾斜面上,以与建筑物11的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式竖立设置短柱25。
接着,在短柱25上端侧的相向的两侧边缘部上,通过钉或螺丝来固定剖面呈矩形状的横材26、26。
该横材26、26如图6所示,是以如下方式来固定的,即,在将桁架支撑配件24、24的上部固定端24a、24a设置在横材26、26的上端面上时,使该上部固定端24a的凹部侧底面与护墙配件16的凹部侧底面的外侧角部为同样的高度L。
接着,通过钉或螺丝等,分别将桁架支撑配件24、24的上部固定端24a、24a固定在横材26、26的上端面上。
进而,在下部固定端24c、24c上所形成的孔(未图示)内分别插入固定螺丝28、28,并使固定螺丝28、28螺合于预先形成的孔30、30内的插塞27、27,由此,将桁架支撑配件24、24的下部固定端24c、24c固定在基底层12b上。
然而,虽然平顶12上由于基底层12b的倾斜等而并非平坦地形成,但通过适当改变桁架支撑配件24、24的倾斜部24b、24b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或者使连结片部24d、…适当变形,可以在将桁架支撑配件24、24固定在平顶12上时,分别以所期望的角度设置倾斜部24b、24b。
另外,在固定于平顶12上时,优选的是,桁架支撑配件24、24的倾斜部24b、24b与下部水平梁13c、13c的倾斜角设为45度或45度以下,如果是这样的倾斜状况,则可以使施加在新设屋顶13上的水平力通过桁架支撑配件24、24而无障碍地传递至屋顶板12a。
而且,在进行改造工程时,短柱25及横材26、26发挥调整桁架支撑配件24、24的高度或者暂时支撑桁架支撑配件24、24的所谓的夹具作用。
进而,优选的是,当改造工程结束时,除了短柱25及横材26、26的夹具作用,也使桁架支撑配件24、24发挥下述功能,即,在可于弹性区域内弯曲的程度下,支撑由新设屋顶13施加在桁架支撑配件24、24上的垂直方向的负重。
即,由新设屋顶13施加在平顶12上的垂直负重会作用于桁架支撑配件24、24及护墙部12c、12c,但由于护墙部12c、12c与下部水平梁13c、13c通过护墙配件16、16而连结,因此下部水平梁13c、13c不会相对于垂直负重移动而受到制约。
与此相对,当桁架支撑配件24、24承受垂直负重时可以弯曲而避免该负重,因此可以主要由护墙部12c、12c来支撑施加在平顶12上的垂直负重。
接着,如图7所示,将预先在工场进行组装,并从工场运送到改造现场的新设屋顶13的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设置在平顶12上。
此时,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分别以如下方式而设置,即,其下部水平梁13c、13c的下表面分别抵接于护墙配件16的凹部侧底面的角部,且抵接于桁架支撑配件24、24的上部固定端24a、24a的凹部侧底面。
接着,在设置有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的状态下,将螺栓插入从护墙配件16的底面部的两侧立起的侧壁上所形成的各个孔、以及设在下部水平梁13c上的孔内,并利用螺帽拧紧,以此,通过螺栓接合来连结固定新设屋顶13与护墙配件16。
接着,将螺栓插入从桁架支撑配件24、24的上部固定端24a、24a的底面部的两侧立起的侧壁上所形成的各个孔、以及预先形成在下部水平梁13c上的孔内,并利用螺帽拧紧,以此,连结固定新设屋顶13与上部固定端24a、24a。
横跨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的倾斜构件13d、13d的在长度方向上相互邻接的内侧边缘部的两侧面,设置有连结板32(32),并使用螺丝将该连结板固定在倾斜构件13d、13d上,以此来使倾斜构件13d、13d彼此连结。
而且,横跨下部水平梁13c、13c的在长度方向上相邻接的内侧边缘部、垂直构件13e、13e的下端边缘部、及腹部材13f、13f的一端边缘部的两侧面,设置有连结板32(32)并使用螺丝来固定,以此使各个构件彼此连结。由此,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成为经一体化的桁架构造体13a。
然而,在平顶12上,护墙配件16与桁架支撑配件24、24分别是在与图7的纸面正交的建筑物11的纵深方向上以规定间隔(450~600mm)而设置的。
因此,如果依次设置从工场运送来的部分桁架构造体13b、…,则各桁架构造体13a、…的长度方向一致平行,且各个桁架构造体13a、…之间是以规定间隔(450~600mm)并列设置在平顶12上的(参照图2)。
另外,包含部分桁架构造体13b、…的新设屋顶13的骨架构造的建造,其是按照二乘四建造法(two-by-four method)的施工标准来进行的。
接着,如图8所示,将部分桁架构造体13b、…等骨架构造设置在平顶12上后,对部分桁架构造体13b、…实施屋顶工程,以安装基底板19、挑口板22、檐沟23、及瓦。
而且,通过保持构件21、21将檐顶棚20共同安装在下部水平梁13c的从外壁11a向建筑物11外侧突出的屋檐部分,并且在檐顶棚20的外壁11a侧端部与外壁11a之间设置换气用间隙d。
进而,使新设屋顶13与平顶12之间的屋顶内空间29干燥,并且沿着防水卷材14的边缘部来设置隔热材料17,该防水卷材14是沿着护墙部12c、12c的内侧面而立起的。
在隔热材料17的内侧铺设作为隔热材料的玻璃棉,以此使隔热层18在防水卷材14上具有规定的厚度。
通过如上所述的改造工序,完成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10的改造工程。
接着,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10的作用。
根据所述实施形态的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10,将桁架支撑配件24、24设置在新设屋顶13与平顶12之间来支撑下部水平梁13c、13c,并且连结固定下部水平梁13c、13c与作为连结支撑构件的护墙配件16、16。
由此,当对新设屋顶13的水平力向施加有负重,而水平力作用在下部水平梁13c、13c上时,虽然护墙配件16、16欲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但是由桁架支撑配件24、24限制了下部水平梁13c、13c的移动,因此,可以使水平力几乎不作用在护墙部12c、12c上。
即,由于施加在护墙部12c、12c上的水平力得到减轻,因此无需原本未设想的设置新设屋顶13而加强平顶12的护墙部12c、12c的方法,从而能够实现工期的缩短、及低成本的施工。
另一方面,以规定间隔(450~600mm)将成为新设屋顶13的骨架构造的多个桁架构造体13a、…分别并列设置在平顶12上,由此,可以使桁架构造体13a、…施加在各下部水平梁上的水平力通过桁架支撑配件而分散并传递至平顶12。
由此,可以减轻支撑各桁架构造体13a、…的桁架支撑配件及护墙配件的支撑负担。
另一方面,由于是在建筑物11的原有平顶12上设置新设屋顶13,因此能够改善建筑物11的外观品质。
而且,由于新设屋顶13的设置工程并未使用混凝土而全部通过干式工程来进行,因此能够实现低成本的施工。
进而,在将新设屋顶13设置在平顶12上的状态下,形成从建筑物11的外壁11a、11a突出的屋檐部分,以此使雨水难以渗入原有的平顶12部分,从而使防水性得到改善,并且使建筑物11整体的防水性也得到改善。
而且,以从护墙部12c、12c向建筑物11的外侧突出的方式而设置新设屋顶13的下部水平梁13c、13c,由此,在该突出的屋檐部分能够进行新设屋顶13内等的空气的排出及外部空气的吸入,从而能够在新设屋顶13内、及原有平顶12与新设屋顶13之间的屋顶内空间29内进行良好的换气。
而且,通过适当改变安装在短柱25上的横材26、26的位置、或者短柱25与短柱配件25a、25a之间的安装位置,从而调整支撑桁架构造体13a的桁架支撑配件24、24的上部固定端24a、24a的高度,以此,可以在设置桁架构造体13a之前预先进行桁架构造体13a的配置高度的定位。
进而,也可以使桁架支撑配件24、24的上部固定端24a、24a的高度位置,与下部水平梁13c、13c的下表面及护墙配件16、16的凹部侧底面的外侧角部相接触的位置一致,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桁架构造体13a的配置高度的定位。
而且,将成为新设屋顶13的骨架构造的一个桁架构造体13a分割成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从而使其较小且较轻,因此,即便在原有建筑物11内住有居民的状态下所进行的改造工程中用来搬入桁架构造体13a等的搬入通道或起重机等的大小受到限制,也可以在该限制内容易地进行施工。
进而,在改造后的平顶12的基底层12b上形成玻璃棉的隔热层18,因此能够使照射在新设屋顶13上的太阳光的热,不会从屋顶内空间29传递至建筑物11的居室内。
[实施例1]
在所述实施形态中,新设屋顶13是配置在形成有护墙部12c、12c的原有建筑物11的平顶12上,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9所示,也可以是在形成有房檐120c、120c的原有建筑物110的平顶120上配置新设屋顶13的屋顶改造构造100。
在该屋顶改造构造100中,房檐120c、120c以在原有建筑物110的平顶120两侧边缘部从外壁110a、110a朝向外侧水平伸出的方式延伸而出。
在具有此种构造的原有建筑物110的平顶120上,将新设屋顶13配置在平顶120的屋顶板120a面上。
而且,作为新设屋顶13的骨架构造的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的下部水平梁13c、13c,其是通过形状与护墙配件16大致相同的作为连结支撑构件的连结构件160、…而与平顶120相连结。
而且,该连结构件160、…设置在由建筑物110的外壁110a、110a所支撑的平顶120的被支撑部分120d、120d的上表面,以及位于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的边界附近的屋顶板120a上表面。
即,由新设屋顶13施加在平顶120上的负重,通过连结构件160、…而由可较强地承受垂直方向负重的被支撑部分120d、120d、以及可较强地承受水平方向负重的屋顶板120a所支撑。
因此,主要通过被支撑部分120d、120d来支撑由新设屋顶13施加在平顶120上的垂直方向的负重,从而能够减轻施加在屋顶板120a的垂直方向上的负重,因此,能够将对原有平顶12的负担抑制到最低限度。
另一方面,也大量存在有在屋顶上设置了屋顶斜坡或屋顶保护材料,而屋顶面并不平坦的平顶建筑物。难以在这样的平顶的屋顶面上以相同的高度来配置多个连结构件160、…,从而导致各部分桁架构造体的设置高度等有时会产生不均一。
因此,对于这样的平顶建筑物,如图10所示,也可以在形成有房檐121c、121c的原有建筑物111的平顶121上使用短柱25及横材26、26来配置连结构件160,且将作为部分构造体的异状桁架构造体130b、130b设置在平顶121上。
即,在将异状桁架构造体130b、130b设置在平顶121上之前,预先在屋顶板121a的大致中央位置处竖立设置短柱25,且在该短柱25上端侧的相对向的两侧边缘部固定横材26、26,并且在横材26、26的上端面固定连结构件160。
而且,预先将连结构件160、160固定在由建筑物111的外壁111a、111a所支撑的平顶121的被支撑部分121d、121d的上表面。
在平顶121上分别设置异状桁架构造体130b、130b,并通过配置在屋顶板121a上的连结构件160、…来连结固定异状桁架构造体130b、130b。
如此,即便是在屋顶面并不平坦的平顶121上,也可以一面适当改变短柱25或横材26、26的固定位置等,且一面配置连结构件160,以此能够使连结构件160的配置位置或配置高度等的精度良好。
由此,能够使将异状桁架构造体130b、130b设置在平顶121上时的设置高度等的精度良好。
另外,该异状桁架构造体130b、130b的倾斜构件130d、130d在长度方向上相互邻接的内侧边缘部的两侧面,其是通过横跨该侧面而设置的连结板32(32),且利用螺丝进行固定。
而且,在异状桁架构造体130b、130b中,具有朝向各顶部侧倾斜的作为下部梁的下部倾斜梁130g、130g,且下部倾斜梁130g、130g在长度方向上相互邻接的内侧边缘部的两侧面是通过连结构件160来连结固定的,由此,使异状桁架构造体130b、130b彼此成为一体。
进而,异状桁架构造体130b、130b的下摆部分所具备的作为下部梁的部分水平梁130c、130c的长度方向的内侧边缘部、与下部倾斜梁130g、130g的长度方向的外侧边缘部,是通过固定在被支撑部分121d、121d上表面的连结构件160、160而连结固定的。
固定在该被支撑部分121d、121d上表面的连结构件160、160,受到通过异状桁架构造体130b、130b而施加的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的负重。
另一方面,也存在以下情况:异状桁架构造体130b、130b的下部倾斜梁130g、130g的下表面与平顶121的屋顶板121a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隔较狭窄,从而无法设置短柱25。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短柱25而在屋顶板121a上设置用来固定横材26的配件(省略图示),并在横材26上固定连结构件160。
另外,横材26、26通过下述方式而适当固定,即,使横材26、26的上端面从连结构件160的上边缘突出,且使横材26、26的各上端面处于相同的高度。接着,将连结固定在下部倾斜梁130g、130g上的连结构件160的下表面固定在横材26、26的上端面上。
[实施例2]
在所述实施形态中,平顶12的护墙部12c、12c与新设屋顶13的下部水平梁13c、13c仅通过护墙配件16、16而连结,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11所示,也可以是将作为连结支撑构件的护墙配件224设置在新设屋顶13与护墙部12c之间的屋顶改造构造200。
该护墙配件224的形状与所述实施形态的桁架支撑配件24大致相同,是由上部固定端224a、倾斜部224b及下部固定端224c所构成。
该上部固定端224a的底面部是夹着防水层15而固定在护墙部12c的顶端面上的。
而且,从上部固定端224a的底面部的两侧向上方延伸而出的板状侧壁与下部水平梁13c是通过螺栓接合而连结的。
进而,下部固定端224c是将基底层12b夹在中间而固定在屋顶板12a上的。
因此,即便由下部水平梁13c对上部固定端224a施加水平方向的负重,该水平力也会从上部固定端224a沿着倾斜部224b而传递至屋顶板12a,因此能够减轻施加在护墙部12c上的水平力。
[实施例3]
所述实施形态的作为倾斜构件的桁架支撑配件24、24分别支撑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但如图12所示,也可以是使桁架支撑配件的上部固定端一体化而跨越下部水平梁13c、13c两者的呈大致抛物线状的桁架支撑配件324。
该桁架支撑配件324的上部固定端324a,是以横跨下部水平梁13c、13c的长度方向上的各内侧边缘部的方式而固定的。
因此,由于通过该上部固定端324a使下部水平梁13c、13c彼此连结,所以无需如所述实施形态般,另外使用连结板来使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彼此连结,从而使施工性良好。
以上,参照图示,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具体结构并不限定于该实施形态,不偏离本发明主旨的设计性变更均包含在本发明内。
例如,在所述实施形态的屋顶改造构造10中,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的下部水平梁13c、13c,是以其下表面与护墙配件16、16的凹部侧底面的外侧角部相接触的方式而设置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当调整从护墙配件16、16的凹部侧底面向上方突出的固定螺丝28、28的头部分的突起量,进而与下部水平梁13c、13c的下表面相接触而定位。
而且,在檐顶棚20、20的外壁11a、11a侧的端部与外壁11a、11a之间设置换气用间隙d、d而进行新设屋顶13内等的换气,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新设屋顶13的屋檐部分设置形成有多个贯通板厚方向的孔的板状檐顶棚,从而进行换气。
进而,新设屋顶13的骨架构造即桁架构造体13a是分割成两个部分桁架构造体13b、13b,但并不限定于此,根据新设屋顶13的耐力、运送限制、或改造工程时的施工性,可以分割成2个或2个以上的部分构造体,也可以使用一体的构造体。
而且,也可以使新设屋顶13的骨架构造即桁架构造体13a的下部水平梁13c、13c等构件为重量较轻的钢架构件。
进而,在所述实施形态的屋顶改造构造10中,通过在作为调整机构的短柱25上安装作为调整机构的横材26、26来调整短柱25的高度,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将短柱本体分割成多个构件,并使各构件与所期望的高度相吻合而连接的机构。
而且,使用了横材26作为短柱25的高度位置的调整机构,但是也可以通过调整短柱配件25a、25a与短柱25的固定位置来调整短柱25的高度位置。
进而,在所述实施形态中,使桁架支撑配件24、24的上部固定端24a、24a的高度位置,与下部水平梁13c、13c的下表面及护墙配件16、16的凹部侧底面的外侧角部相接触的位置一致,以此来进行桁架构造体13a的配置高度的定位,但是也可以将预先定位的高度位置作为标准,一面调整护墙配件16、16及桁架支撑配件24、24而一面进行设置,从而对桁架构造体13a的配置高度进行定位。
而且,使用了护墙配件16、16作为所述实施形态的连结支撑构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通过如图13所示的滚轮销轴承构件33来连结新设屋顶与护墙部的构造。
在该滚轮销轴承构件33中,设有销轴承部33a,并且在该销轴承部33a的下部设有滚轮移动部33b。
该销轴承部33a,使以销33c为边界而支撑在上下方向侧的呈大致三角形状的轴承构件能够相互相对旋转。
而且,该滚轮移动部33b,是在销轴承部33a的底板部与滚轮销轴承构件33的底板之间插入有多个滚轮33d、…,从而使得销轴承部33a能够沿着水平方向移动。
因此,通过由滚轮移动部33b来移动销轴承部33a,可以使施加在下部水平梁上的水平力不会直接施加在护墙部上。
进而,所述实施形态的护墙配件16、16与下部水平梁13c、13c也可以通过销接合来连结。

Claims (7)

1.一种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是在建筑物的原有平顶上设置覆盖该平顶的新设屋顶,此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新设屋顶是由包括下部梁的骨架构造所形成,
成为所述骨架构造的多个构造体并列设置在所述平顶上,
用来连结固定所述下部梁与所述平顶的连结支撑构件,设置在由所述建筑物的外壁所支撑的所述平顶的被支撑部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支撑部分是沿着所述建筑物的外壁向上方突出的突出壁部,
在所述突出壁部上设置所述连结支撑构件,并且通过限制所述下部梁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倾斜构件来连接所述下部梁与所述平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倾斜构件上包括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是用来以与预先定位的高度位置、或者所述连结支撑构件与所述新设屋顶的下部梁的下表面相接触的位置一致的方式,来调整所述倾斜构件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其特征在于,
成为所述新设屋顶的骨架构造的一个构造体是被分割成多个部分构造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设屋顶的下部梁以突出至所述平顶的外侧的方式而设置,该突出部分形成为能够进行所述新设屋顶内部的换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平顶上铺设有隔热材料。
7.一种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平顶的突出壁部上固定连结支撑构件;
在所述平顶上设置倾斜构件,并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倾斜构件上的调整机构,以与预先定位的高度位置、或者所述连结支撑构件与所述新设屋顶的下部梁的下表面相接触的位置一致的方式,来调整所述倾斜构件的高度;以及
将所述新设屋顶设置在所述平顶上、并通过所述连结支撑构件来连结所述新设屋顶,并且由所述倾斜构件来支撑所述新设屋顶。
CN 200710080297 2006-02-24 2007-02-16 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及其建造方法 Pending CN1010378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47699 2006-02-24
JP2006047699A JP4847153B2 (ja) 2006-02-24 2006-02-24 陸屋根建物の屋根改修構造及びその構築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7894A true CN101037894A (zh) 2007-09-19

Family

ID=38546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80297 Pending CN101037894A (zh) 2006-02-24 2007-02-16 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及其建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847153B2 (zh)
CN (1) CN10103789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5671A (zh) * 2014-04-11 2015-10-14 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 一种木屋用屋角辅助支撑结构
CN105888291A (zh) * 2016-04-06 2016-08-24 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新旧厂房屋面结构衔接施工方法
CN110258770A (zh) * 2019-04-30 2019-09-20 关辉 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
CN110905229A (zh) * 2019-11-30 2020-03-24 南宁学院 一种混凝土梁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81799A (zh) * 2020-12-15 2021-04-20 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酉阳分公司 密集式烤房渗水屋顶的维修方法
CN113356431A (zh) * 2021-07-05 2021-09-07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
CN115419289A (zh) * 2022-08-30 2022-12-02 华光环保能源(西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屋顶改造钢柱多点支撑结构及屋顶改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1248B (zh) * 2013-03-14 2015-09-09 李杨露西 可智能调节倾斜程度的屋顶
CN113833307A (zh) * 2021-09-26 2021-12-24 中建二局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平屋顶坡改钢架及其安装结构
CN115467547B (zh) * 2022-08-23 2023-04-14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钢桁架通廊腹杆加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38169A (ja) * 1983-12-26 1985-07-22 中鋼株式会社 屋根の改修方法
JPS60212553A (ja) * 1984-04-06 1985-10-24 元旦ビユーティ工業株式会社 建物の断熱面構造体
JPS6334857A (ja) * 1986-07-28 1988-02-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燃料電池
JPS63138070A (ja) * 1986-11-29 1988-06-10 株式会社 第一ホ−ム コンクリ−ト製既存建物の増築装置
JPH0227417A (ja) * 1988-07-15 1990-01-30 Canon Inc メッセージ入力装置
JPH06280402A (ja) * 1993-03-26 1994-10-04 Shimizu Corp 屋上増築時の床構築工法
JP4499910B2 (ja) * 2000-12-20 2010-07-14 日本化学産業株式会社 小屋裏の防火換気構造
JP2002294721A (ja) * 2001-03-28 2002-10-09 Sekisui Chem Co Ltd 基礎とアンカー構造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5671A (zh) * 2014-04-11 2015-10-14 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 一种木屋用屋角辅助支撑结构
CN104975671B (zh) * 2014-04-11 2018-05-01 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 一种木屋用屋角辅助支撑结构
CN105888291A (zh) * 2016-04-06 2016-08-24 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新旧厂房屋面结构衔接施工方法
CN110258770A (zh) * 2019-04-30 2019-09-20 关辉 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
CN110905229A (zh) * 2019-11-30 2020-03-24 南宁学院 一种混凝土梁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905229B (zh) * 2019-11-30 2021-07-06 南宁学院 一种混凝土梁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81799A (zh) * 2020-12-15 2021-04-20 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酉阳分公司 密集式烤房渗水屋顶的维修方法
CN113356431A (zh) * 2021-07-05 2021-09-07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
CN115419289A (zh) * 2022-08-30 2022-12-02 华光环保能源(西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屋顶改造钢柱多点支撑结构及屋顶改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224626A (ja) 2007-09-06
JP4847153B2 (ja)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7894A (zh) 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及其建造方法
CN1246555C (zh) 屋面板材
CN1158439C (zh) 无框架建筑系统及建筑物
CN101067320A (zh) 一种砼用夹芯构件
CN101048558A (zh) 建筑用构件及建筑物
CN1572985A (zh) 组合式建筑物
CN101067326A (zh) 一种砼用夹芯构件
CN101067329A (zh) 一种砼用夹芯构件
CN1724832A (zh) 使用木质定型板的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
CN1277029C (zh) 多层建筑物的构建方法
CN101063350A (zh) 一种砼结构用开口箱
CN1944834A (zh) 隔断用接头及隔断
CN1924233A (zh) 一种叠合板
CN101067321A (zh) 一种砼用夹芯构件
CN101063351A (zh) 一种砼结构用开口箱
CN1527899A (zh) 结构模板构件
CN1523179A (zh) 纵铺直接铺设外壁施工构造以及所使用的起始五金件及中间滴水槽
CN2848981Y (zh) 钢架建筑物的主体结构
CN1924232A (zh) 一种叠合用预制板
CN101063335A (zh) 一种砼结构用开口箱
CN101067322A (zh) 一种砼用夹芯构件
CN101067330A (zh) 一种砼用夹芯构件
CN1924236A (zh) 一种叠合板
CN1974988A (zh) 一种模壳构件
CN1924238A (zh) 一种叠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075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919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075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