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3970C - 具有移位的记录开始和终止位置的多层记录载体 - Google Patents

具有移位的记录开始和终止位置的多层记录载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3970C
CN1273970C CNB028016238A CN02801623A CN1273970C CN 1273970 C CN1273970 C CN 1273970C CN B028016238 A CNB028016238 A CN B028016238A CN 02801623 A CN02801623 A CN 02801623A CN 1273970 C CN1273970 C CN 127397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le division
lower floor
upper strata
record carrier
preset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016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62432A (zh
Inventor
R·范沃登博格
H·A·维伦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462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2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39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397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4Recording involving phase-change effec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45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层记录载体、记录装置、在这种多层记录载体上进行记录的方法以及一种制造方法,其中,将下记录层(8)的标题部分(H)的记录区的开始和停止位置位移预定距离、使得对下层(8)的记录和读出不会受到在记录区(R)和标题部分之间转换时上层(6)的透射率变化的影响。可以通过延长间隙部分或在标题部分(H)加镜面区来获得所述位移。

Description

具有移位的记录开始和 终止位置的多层记录载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至少两个基本上平行并基本上对准的信息层的多层记录载体,所述信息层适合于通过用辐射束照射来进行记录。这种记录载体的实例是可录制光盘。本发明还涉及此种多层记录载体的制造。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记录装置以及在这种记录载体上作记录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学数据存储系统,例如光盘驱动器,允许在光学记录载体上存储大量数据。通过将辐射束(例如激光束)聚焦到记录载体的记录层上并检测反射的光束来进行数据的存取。在可逆或可重写的相变系统中,使用具有两个稳定相的记录载体。通过把一个小的局部区域转换为一个稳定相就可把数据位存储在介质上。通过把写入的区域改回起始相就可擦除此数据位。起始相通常是结晶相,激光束写入数据时把数据层的局部材料转换成稳定的非晶相。做法是把结晶区加热到其熔点以上,再迅速冷却,使不规则的结构固定不动,就成为非晶相。以后擦除数据位时将非晶相转换为起始的结晶相。做法是加热非晶区并维持在等于或高于其结晶温度,或者将非晶区熔化并逐渐冷却直到所述区域结晶。检测记录载体上结晶区和非结晶区之间反射率的变换就可读出在这种类型的相变记录载体上记录的数据。
为了增加光盘的存储容量,已建议使用多记录层光盘。通过改变透镜的焦点位置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分隔的记录层上对具有两层或更多记录层的光盘进行存取。激光束穿过较近的层或较上面的层,在较远或较下面的层上写入或读出数据。对于多记录层光盘,激光入射的光盘表面和距所述表面最远或最后的记录层之间的中间记录层必须是透光的。
在随机存取的(可重写)光学记录中。通常把数据写入检错和纠错码(ECC)块的单元中(例如在没有标题的CLV系统中),写入ECC块的固定部分的固定记录单元块、例如2kbyte或4kbyte用户数据中(例如在有标题的分区恒定角速度或ZCAV系统中,其中两个标题之间的距离为这些记录单元块的整数倍),或者写入ECC块的可变长度部分中(例如在数字视频记录系统中,其中ECC块的大小不是两个标题之间的距离的整数倍,并且写入简单地在标题前停止而在标题后重新开始,同时包含某些段入和段出数据以保证电子线路的正确动作)。这些ECC块的部分在数字录像机(DVR)系统中称为“记录帧”,在数字视频光盘(DVD)系统中称为“SYNC帧”。在有标题的光学记录载体中,记录载体被分为扇区,每个扇区包含唯一标识所述扇区地址的标题和记录用户数据(最好是用检错和纠错码(ECC)保护的)的记录单元块。
在DVR系统中使用ZCAV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扇区的容量在整个光盘上不是恒定不变的。线性密度大致恒定,每区的纹迹数也恒定,但纹迹的长度从光盘内径到外径以2.4的倍数增加,而每一圈的标题数是恒定的。这样,两个标题之间的位数就增加了。DVR系统及格式在以下文章中作了说明:T.Narahara等人的“数字视频记录用的光盘系统”,Techn.Digest ISOM/ODS(MD1)July 11-15,1999;KauaiHawaii,SPIE,Vol.3864(1999),50-52和Jpn.Appl.Phys.39Pt.1No.2B(2000),912-919;以及K.Schep等人的“22.5GB DVR盘的格式说明和评估”,Techn.Digest ISOM 2000(2000年9月)。
当数据写入这种系统时,在标题区设置间隙。在标题区(段出)前和(段入)后,凹槽中尚未写入相变数据。DVR系统中,所述段入以数据实际写入前的间隙开始,而所述段出以标题前的间隙结束。在DVR系统中,间隙的长度通常大约为150微米,而在写入下层时上层的光束直径约为40微米。这样上层的间隙就会干扰对下层的写入。当间隙处于邻近纹迹的相同的角向位置时、例如在CLV或ZCAV系统中当整数的ECC块大致上准确地与一个或整数的圆周相符合时,这种间隙的影响增大。
标题区和(结晶的)非写入凹槽区或间隙之间的透射率或传输的差别一般仅仅是轻微的,这是因为在上层一侧的覆盖层(或衬底)和另一侧的隔离层(spacer)的折射率很小(一般小于或等于0.1,例如覆盖层n=1.6,而隔离层n=1.5)。但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写入区和非写入区之间的差别,其中标题区就会引起问题。标题区就其透射率而言相当于间隙。于是,由于它们的经常出现就构成了问题,例如DVR系统中每一圆周8次,在有标题的DVD-RAM系统中更为频繁。
与写入的记录扇区相比,标题区和间隙的透射率较低。由于上信息层的随机取向,上信息层的标题区可能位于下信息层的记录或写入扇区的上面,而使上信息层的透射性能在标题区和间隙之间有差别。而且,可能由于不圆度、偏心率(螺旋纹迹的中心相对于中心孔的偏心)以及角偏差而造成上信息层相对于下信息层的位移。螺旋纹迹相对于中心孔的偏心主要是在制光盘母板和复制过程的模压工序引入的。
在双层或多层系统中,下层写入或记录时有相当面积的激光束通过上层的标题区或间隙。因此,当信息或数据已记录在上信息层时,上层的透射性能或透射特性根据激光束是否穿透写入区、间隙或标题区而有所不同。
在K.Kurokawa等人的Techn.Digest ISOM/ODS’99(SPIEVol.3864),197-199中,提出了一种双层光盘,其上层的参数如下:
非写入状态的透射率             T(非写入)=45%
写入状态的透射率               T(写入)=55%
可见,非写入状态的透射率T低于写入状态的透射率。在下层写入时,通过上层的非写入区(例如间隙或标题部分)需要比通过写入区高一些的光盘入射功率Pinc才能在下信息层获得同样的记录功率Prec。这种情况可以用以下方程表示:
Prec=Pinc·T(上层)
例如,如果通过写入的上层进行记录时需要的入射功率为Pinc=14mW,则通过非写入的上层进行记录时需要的入射功率为Pinc=17.1mW,这是用Kurokawa等人发现的参数值从以上公式推导出来的:
Prec=Pinc,写入·T(写入)=Pinc,非写入·T(非写入)
Pinc,非写入=Pinc,写入·T(写入)/T(非写入)=14mW·(0.55/0.45),
Pinc,非写入=17.1mW。
在上例中,通过写入的上层进行记录时需要的记录功率仅为通过非写入的上层进行记录时需要的记录功率的82%。这样,使用14mW的写入功率在通过非写入区进行记录时就会造成18%的功率不足,而17.1mW的记录功率在通过写入区进行记录时又会形成18%的功率过大。但这一般已不在为光学记录系统规定的允许的功率容限之内。通常允许的功率容限在-10%到+15%的范围以内。较高的容限需要在激光二极管的驱动单元中有高的带宽功率控制,以便纠正在写入下面的非写入或标题部分时的透射率差别。
因此最好提供各标题部分之间的切向或角对准,以便使上层的标题部分和连接的间隙不会影响对下层的写入或读出。但即使在这种对准的情况下,在对下信息层进行记录或从下信息层读出时在某些位置透射率仍会不均匀。参考图4说明这一点。
图4示出双层光盘结构沿记录或读出纹迹的截面图。图4B是图4A中虚线矩形区的放大图。双层结构包括上信息层6和下信息层8,二者都含有标题部分H和记录扇区R。从图4A可知,上下信息层6,8在角向或切线方向已对准或基本上对准。也就是说,标题部分的相应部分在上信息层6和下信息层8处于相同的角向或切线位置。在实际中,例如通过光盘制造的连接步骤中的光学对准,这种对准有可能达到大约±10μm范围内。
图4B中示出在两个角位置A和B处聚焦到下信息层的激光束。还示出在上信息层获得的光束直径BD。在角位置A,上信息层的光束直径BD覆盖了一个均匀的记录区或写入区,具有均一的透射率。但在角位置B,光束直径覆盖的区域包括写入部分或标题部分(具体地说,通常是每个标题部分H开始处的间隙部分)。于是,在覆盖区中透射率就不均匀,以致在角位置B读出或写入时就使用了不正确的激光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记录载体、制造这种记录载体的方法以及在这种记录载体上进行记录的方法和装置,用此方法和装置可以减小透射性能的差异对记录或读出操作的残余影响。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记录载体,它包括至少两层基本上平行且基本上对准的信息层,它们适合于通过用辐射束照射来进行记录,所述多层记录载体包括设置在所述至少两层信息层中的预定记录段,所述段由标题部分分隔开,其中,记录区在标题部分的始端的预定停止位置结束并且在标题部分的末端的预定开始位置开始,其特征在于:在下层,所述标题部分的所述始端和所述末端相对于所述下层分别位移到相差预定距离的较迟位置和较早位置,以及这样选择所述预定距离、使得所述辐射束在聚焦到所述下层的所述开始或停止位置时,所述上层中所述辐射束通过的区域在所述束直径的范围内具有均匀的透射率。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用辐射束照射记录载体而在多层记录载体上记录信息的方法,所述多层记录载体包括至少有上层和下层的两层平行且对准的信息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至少两层信息层中的预定段记录所述信息,所述段由标题部分分隔开,在所述标题部分的始端的预定停止位置停止所述信息的所述记录并且在所述标题部分的末端的预定开始位置开始所述记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下层中将所述开始位置相对于所述上层位移一段预定距离到达较迟位置并且将所述停止位置相对于所述上层位移一段预定距离到达较早位置;所述方法再包括以下步骤:这样设定所述预定距离、使得当所述辐射束聚焦到所述下层的开始或停止位置时,所述上层中所述辐射束所通过的区域在所述束直径的范围内具有均匀的透射特性。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多层记录载体的方法,所述多层记录载体包括至少有上层和下层的两层平行且对准的信息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至少两信息层中形成预定的标题部分,把所述标题部分设置成将各记录段分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一个步骤:这样形成所述标题部分、使得在所述至少两信息层的下层中、所述标题部分的末端相对于所述至少两信息层的上层位移预定的距离到达较迟位置、并且所述标题部分的始端相对于所述至少两信息层的上层位移预定的距离到达较早位置;所述方法再包括一个步骤:这样设定所述预定距离、使得当辐射束聚焦到所述下层的所述记录段的开始或结束位置时,所述上层中用于记录或读出所述记录载体的所述辐射束所通过的区域在所述束直径的范围内具有均匀的透射特性。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多层记录载体上记录信息的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载体包括至少有上层和下层的两层平行且对准的信息层,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提供辐射束的辐射源;记录装置,用于通过用辐射束照射记录载体而在所述至少两层信息层中的预定段记录所述信息,所述段由标题部分分隔开;以及控制装置,用于在所述标题部分的始端的预定的停止位置停止所述信息的所述记录并且在所述标题部分的末端的预定的开始位置开始所述记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设置成在所述下层中相对于所述上层将所述开始位置位移预定距离到达较迟位置并且将所述停止位置位移预定距离到达较早位置,其中这样设定所述预定距离、使得当所述辐射束聚焦到所述下层的开始和停止位置时,所述上层中所述辐射束所通过的区域在所述束直径的范围内具有均匀的透射特性。
利用本发明中所述的记录载体、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的记录方法以及所述的记录装置就可实现上述目的。
因此,这样移动在标题部分之前和之后进行记录或读出的开始和停止位置、使得上层的标题部分和写入部分之间的转换不影响对下层的读出和记录。可以在记录操作时通过相应的控制来实现所述移动、使得下层的标题部分处有加大的间隙。或者,例如可在光盘制造过程中加大下层的标题部分,这样也可以得到记录扇区开始和停止位置的位移。可以通过在标题部分设置另加的镜面区或假坑点区来加大标题部分。
由于下层的标题或间隙部分加大,当激光束聚焦到下层的开始和停止位置时激光束所覆盖的上层的区域就移位到具有均匀透射率的区域,这样在整个记录扇区就都使用了正确的激光功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实施例中,上层的所述开始位置和所述标题部分(H)的末端之间以及所述停止位置和所述标题部分(H)的始端之间的间隙也加长所述预定的距离、使得由于在下信息层进行记录时的附加位移、下层的相应间隙部分加长了所述预定距离的两倍。因此标题的读出也不会受到变化的读出功率的影响。当上信息层的间隙长度也额外延长了与下信息层的相对位移同等的距离时,在下层的数据写入和读出都不会因标题部分的存在而受影响。下层的标题读出不受上层状态的影响,因为它总是通过非写入区读出的。
最好把所述预定距离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所述辐射束聚焦到下层时直径的一半与上层和下层之间最大允许未对准之总和。这样,即使信息层的未对准是最大的允许未对准,仍能确保使用正确的读出和写入功率,因为在下层的整个记录或读出操作中上层激光束的直径覆盖的区域具有均匀的透射率。可以把所述预定距离选择为对应于整个或半个记录帧的长度,即在DVR格式中的三个或六个摆动周期。这可允许有大约60μm的最大未对准,对制造过程来说这是一个做得到的数值。另外,选择三个或六个摆动周期能很好地适应基于六个摆动单元(一个记录帧长度)的DVR格式。这意味着,在上下层之间转换时通道电子线路无需改动。只需要相对于标题部分的末端和始端调整所述开始和停止位置。
附图说明
以下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双层记录载体的截面图和记录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优选实施例的双层记录载体的截面图,示出其层结构;
图3是根据优选实施例的双层记录载体的截面图,所述双层记录载体的各层之间未对准并且上层具有任选的附加的间隙延长部分;以及
图4是双层光盘中层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双层光盘系统说明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双层光盘的格式基于T.Narahara等人的“数字视频记录用的光盘系统”,Techn.Digest ISOM/ODS(MD1)July 11-15,1999,Kauai Hawaii,SPIE,Vol.3864(1999),pp.50-52,和Jpn.Appl.Phys.39 Pt.1No.2B(2000),912-919中所说明的单层光盘格式。
图1示出一种双层记录载体1的截面图以及用于进行扫描操作以便将信息或数据写入记录载体1的记录装置10。记录载体1具有透明衬底5,后者配备有第一信息层6和第二信息层8,二者设置成基本上平行并对准、并由透明的隔离层7分隔开。虽然在所述实施例记录载体1中只示出两个信息层,但是信息层数可以多于两层。记录装置10包括辐射源11,例如二极管激光器,它产生具有预定的记录或写入功率的辐射束12。辐射束通过分束器13(例如半透明板)和透镜系统14(例如物镜)聚焦在焦点15上。沿光轴移动物镜14,如箭头16所示,可将焦点15定位在所需的信息层6或8上。由于第一信息层6是半透明的,辐射束可通过所述层聚焦到第二信息层8上。使记录载体1围绕其中心旋转,并使焦点在与信息层平面的纹迹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写入和读出操作中焦点就可扫描信息层的整个信息区。信息层的反射光由存储的信息进行例如强度或偏振方向调制。反射光由物镜14和分束器13引导到检测系统17,它将入射光转换成一个或多个电信号。信号之一,即信息信号,具有与反射光的调制有关的调制,故所述信号代表被读出的信息。其它电信号表示焦点15相对于被读出纹迹的位置以及焦点15在记录载体上的位置(即角位置和径向位置)。后面的信号加到伺服系统18上,伺服系统18以这样的方式控制物镜14的位置、从而控制焦点15在信息层平面上并与所述平面垂直的的位置、使得焦点15追随着待扫描的信息层平面中的所需的纹迹。设置控制单元36,它根据检测系统17检测到的反射光信号的电平来控制伺服系统18。写入功率的控制可以由检测系统17经由驱动单元19到辐射源11的反馈来进行。此外,记录控制单元20按照控制记录装置10的控制程序工作,以便根据数据输入在信息层6,8上获得正确的记录。详细地说,可以提供写入功率校准过程(程序)、例如初始OPC程序用于设定写入功率的初始最佳值以及写入功率校正过程(程序),例如运行OPC程序用于校正由于例如光盘表面上的指纹和划痕造成的功率损耗。通过记录控制单元20、利用例如摆动计数器(未示出)进行记录控制,以便从设置在记录载体1上的摆动信号导出记录位置。
应当指出,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光盘结构,例如衬底作为承载压纹信息的刚性载体而读出则通过覆盖薄层进行的结构。此外,也可使用双透镜物镜来代替图1所示的单个物镜14。
图2示出光盘1的沿纹迹的双层结构截面图。和图4一样,用虚线矩形表示的转换部分在图2的下部放大示出。在这种相变类型的记录载体中(即在结晶环境中记录非晶标记的记录载体),包括模压坑点的预录制的标题区H构成了记录载体非写入区的重要部分。可以使用标题区H起点的镜面标记来补偿伺服信号的控制和校正。详细地说,在紧靠标题区H之前和之后的部分凹槽不作写入。这些部分分别称为段引入区或段入区和段引出区或段出区。
由记录控制单元20从摆动计数器导出在上下层6,8的记录扇区R作记录或读出的开始位置和停止位置。在标题区H的段入和段出,凹槽不写入相变数据。在DVR系统中,段入以数据实际写入之前的一个间隙部分开始(或结束)。这个间隙是用于例如为增加记录载体1中的盖写周期数而使用的随机开始位置位移,而且,如果(例如)在记录控制单元20从摆动信号导出写入时钟时或当使用非锁定时钟作写入时发生的不准确而导致所用位长稍长于额定长度时,所述间隙可以用作备用空间(在段出时)。在这些间隙部分之后(或之前),在标题区H中写入一个保护,这盖写了以前记录的同步图案,并使电子线路可以稳定下来。
由图2可见,在下层8中的标题区H进行记录或写入的开始和停止位置相对上层6都位移了一个预定距离Δ。结果,当光束聚焦到下层8时第一层中光束通过的区域在光束直径BD范围内具有均匀的透射率。通过增加下层8中的间隙部分的长度(如下层8中的阴影部分所示)来实现这一点。
图3示出一个类似截面,其中示出了下层8和上层6之间的最大允许角向或切向的不对准MA,以便在确定预定距离Δ时加以考虑。在考虑所述最大允许不对准时,下层8中标题区H的间隙部分的最小长度(MG)大于或等于以下二者之和:1)当光束聚焦到下层8(或在多于两层的结构时的最深一层)时光束在上层的直径BD的一半,以及2)两层之间的最大允许不对准(峰-峰对准容限T(PP))。可用以下方程表示:
MG≥BD/2+T(PP)
BD=2·SP·tan(asin(NA/n)),
式中NA表示光束的数值孔径,SP表示隔离层7的厚度。
在DVR-蓝系统中,使用蓝色激光,数值孔径NA=0.85,当隔离层厚度SP为30μm时光束聚焦到最深层时在上层的光束直径大约为BD=40μm。这就需要使下层8的开始位置相对于上层的开始位置滞后BD/2=20μm(以及早于此同等距离的停止),此时这两层就可非常好地对准(T(PP)=0)。在通道位(channel bit)长度为86.7nm、摆动周期为322通道位的情况下,这相当于大约0.7摆动周期的距离。当选择3个摆动周期的距离时(即额外间隙长度),可使两层之间的峰-峰对准容限T(PP)=60μm,对于制造过程这是一个可行的数值。此外,选择在段入使用3个摆动和段出使用3个摆动很适合于DVR格式,因为DVR格式是基于6个摆动单元或周期(记录帧长度)。这就意味着记录控制单元20的通道电子线路在从一层转换到另一层时不需加以改动。只需相对于标题区H的末端和始端调节所述开始和停止位置。或者,可以选择6个摆动的距离。一般来说,预定距离Δ可以选择为相当于所使用的记录载体格式的一个或半个记录帧长度。
或者,也可不延伸间隙长度,而用例如一个额外的(镜面)区来延伸下层8的标题区H,如上述。在后一种情况下,物理凹槽结构均以迟于上述的同等距离开始/结束。另一种选择是,标题区H可以加长一个假坑点结构或序列,例如一个VFO序列(作为标题中使用的序列)或另一种数据序列,例如随机数据或另外的规则图案。这对通道电子线路很有利,因为它有助于在从相变部分转换到标题区H时将自动增益控制、AC耦合和PLL(限幅器)电路调节到正确的数值。而且,它也利于跟踪伺服系统,因为它可提供从镜面区不能得到的用于径向跟踪的错误信号(控制信号)。在这些情况下,图2和图3中下层8的阴影部分是随后的标题区H的一部分。下层8的标题区H的延长可以在记录载体1的制造过程中用形成相应的标题区的方法来获得。在上述解决方案中,尚未保护(模压的)标题区H的读出不受因上层8的不均匀透射率而使用不正确的读出功率的影响。在读出下层的标题时,检测的HF信号可能由于通过上层6标题区H的记录扇区R中写入纹迹的结束和开始进行读出而显出电平的变化。当驱动电路19的AGC(自动增益控制)的带宽以及读出部分10的标题PLL的限幅器控制都选择得足够高时,这不会发生问题。但最好选择保护标题读出不受此电平变化的影响,作法是将上层6的间隙长度加长如上述同等的距离Δ,同时将下层8的间隙长度加长另一个距离Δ,以便在下层8中得到两倍于距离Δ的总位移。这种任选的位移也由记录控制单元20控制或发起,在图3中以虚线箭头和间隙延伸部分GE表示。
在DVR系统中,最好的选择是在上层6使用3个摆动的间隙长度延伸GE部分,而在下层8使用3+3=6个摆动的总间隙长度延伸部分。在这种选择的情况下,下层8的数据写入(和读出)不会因标题区H的存在以及因上层6中写入/非写入的转换而产生的透射率的差异而受影响,而且下层8的标题读出也不受上层6的状态的影响(因为下层标题总是通过非写入区读出的)。这种额外的间隙延伸当然也可以结合在光盘制造时任选地增加下层8的标题区H,其中,上层和下层6、8中的间隙延伸部分相等。
应当指出,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而可以用于在多层记录载体上进行记录(其中,在信息层之一上的记录操作受到另一(一些)信息层的透射率性质不同的影响)的任何记录方法。详细地说,信息层的光学设计有多种不同方案。通常,信息层的初始反射高,写入状态下反射较低。但也可以使用有相反对比的信息层,既所谓的“白-写入”(white-writing)层。同理,由于不同的信息层设计,写入状态的透射率可能低于非写入状态的透射率。所以,所述优选实施例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加以改动。此外,“包括”一词及其组合并不排除未列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步骤或元件。在权利要求中,置于括弧内的参考符号不应认为是对权利要求的现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多层记录载体,它包括至少两层基本上平行且基本上对准的信息层(6,8),它们适合于通过用辐射束照射来进行记录,所述多层记录载体包括设置在所述至少两层信息层(6,8)中的预定记录段(R),所述段由标题部分(H)分隔开,其中,记录区在标题部分的始端的预定停止位置结束并且在标题部分的末端的预定开始位置开始,其特征在于:
在下层(8),所述标题部分的所述始端和所述末端相对于所述下层(8)分别位移到相差预定距离(Δ)的较迟位置和较早位置,以及
这样选择所述预定距离、使得所述辐射束在聚焦到所述下层(8)的所述开始或停止位置时,所述上层(6)中所述辐射束通过的区域在所述束直径(BD)的范围内具有均匀的透射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标题部分的所述始端和所述末端的所述位移是通过在所述标题部分设置镜面区或设置假坑点结构来获得的。
3.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Δ)设定为大于或大体上等于所述辐射束聚焦到所述下层(8)时其在所述上层(6)中直径的一半与所述上层(6)和所述下层(8)之间最大的允许不对准(MA)之总和。
4.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Δ)对应于一个或半个记录帧。
5.一种通过用辐射束照射记录载体而在多层记录载体(1)上记录信息的方法,所述多层记录载体包括至少有上层和下层的两层平行且对准的信息层(6,8),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至少两层信息层(6,8)中的预定段(R)记录所述信息,所述段由标题部分(H)分隔开,在所述标题部分的始端的预定停止位置停止所述信息的所述记录并且在所述标题部分的末端的预定开始位置开始所述记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下层(8)中将所述开始位置相对于所述上层(6)位移一段预定距离(Δ)到达较迟位置并且将所述停止位置相对于所述上层(6)位移一段预定距离(Δ)到达较早位置;所述方法再包括以下步骤:
这样设定所述预定距离(Δ)、使得当所述辐射束聚焦到所述下层(8)的开始或停止位置时,所述上层(6)中所述辐射束所通过的区域在所述束直径(BD)的范围内具有均匀的透射特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上层(6)中设置在所述开始位置和所述标题部分的末端之间或在所述停止位置和所述标题部分的始端之间的间隙部分延长所述预定距离(Δ)、使得所述下层(8)中相应的间隙部分延长所述预定距离(Δ)的两倍。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Δ)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所述辐射束聚焦到所述下层(8)时其在所述上层(6)中直径的一半与所述上层(6)和所述下层(8)之间最大的允许不对准(MA)之总和。
8.如权利要求5或6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对应于一个或半个记录帧。
9.一种制造多层记录载体(1)的方法,所述多层记录载体包括至少有上层和下层的两层平行且对准的信息层(6,8),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至少两信息层(6,8)中形成预定的标题部分(H),把所述标题部分设置成将各记录段(R)分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一个步骤:
这样形成所述标题部分、使得在所述至少两信息层(6,8)的下层(6)中、所述标题部分的末端相对于所述至少两信息层(6,8)的上层(8)位移预定的距离(Δ)到达较迟位置、并且所述标题部分的始端相对于所述至少两信息层(6,8)的上层(8)位移预定的距离(Δ)到达较早位置;所述方法再包括一个步骤:
这样设定所述预定距离(Δ)、使得当辐射束聚焦到所述下层(8)的所述记录段的开始或结束位置时,所述上层(6)中用于记录或读出所述记录载体(1)的所述辐射束所通过的区域在所述束直径(BD)的范围内具有均匀的透射特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标题部分中设置镜面区或设置假坑点结构来获得所述标题部分(H)的始端和末端的所述位移。
11.一种用于在多层记录载体(1)上记录信息的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载体包括至少有上层和下层的两层平行且对准的信息层(6,8),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提供辐射束的辐射源;
记录装置(11),用于通过用辐射束照射记录载体(1)而在所述至少两层信息层(6,8)中的预定段(R)记录所述信息,所述段由标题部分(H)分隔开;以及
控制装置(20),用于在所述标题部分的始端的预定的停止位置停止所述信息的所述记录并且在所述标题部分的末端的预定的开始位置开始所述记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20)设置成在所述下层(8)中相对于所述上层(6)将所述开始位置位移预定距离(Δ)到达较迟位置并且将所述停止位置位移预定距离(Δ)到达较早位置,
其中这样设定所述预定距离(Δ)、使得当所述辐射束聚焦到所述下层(8)的开始和停止位置时,所述上层(6)中所述辐射束所通过的区域在所述束直径(BD)的范围内具有均匀的透射特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0)配置成将所述上层(6)中设置在所述开始位置和所述标题部分的末端之间或设置在所述停止位置和所述标题部分的始端之间的间隙部分延长所述预定距离(Δ)、使得在所述下层(8)中相应的间隙部分延长所述预定距离(Δ)的两倍。
CNB028016238A 2001-03-19 2002-01-29 具有移位的记录开始和终止位置的多层记录载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39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1201019.5 2001-03-19
EP01201019 2001-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2432A CN1462432A (zh) 2003-12-17
CN1273970C true CN1273970C (zh) 2006-09-06

Family

ID=8180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162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3970C (zh) 2001-03-19 2002-01-29 具有移位的记录开始和终止位置的多层记录载体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6904011B2 (zh)
EP (1) EP1374232A1 (zh)
JP (1) JP2004519810A (zh)
KR (1) KR20030005361A (zh)
CN (1) CN1273970C (zh)
BR (1) BR0204490A (zh)
CZ (1) CZ20023800A3 (zh)
TW (1) TW563112B (zh)
WO (1) WO20020757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0849B2 (en) 2001-05-18 2007-02-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storage medium enabling uniform light transmittance, optical read/write apparatus for same, and optical read/write method for same
KR100881665B1 (ko) * 2002-05-31 2009-0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층의 광 정보 저장매체 및 그 기록/재생 방법
JP4491342B2 (ja) 2002-06-10 2010-06-30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多層光学ディスクに書き込むための方法とデバイス
MXPA05002163A (es) * 2002-08-29 2005-06-03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dio optico de almacenamiento de datos de multiples apilamientos y uso del mismo.
KR20040069750A (ko) * 2003-01-30 2004-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정보 저장 매체
JP3710790B2 (ja) * 2003-03-24 2005-10-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BRPI0408625B1 (pt) * 2003-03-24 2017-05-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onics N V portador de gravação de um tipo capaz de ser escrito, e, dispositivo para varrer uma trilha sobre um portador de gravação
KR100677114B1 (ko) * 2004-04-27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 매체, 이 정보 저장 매체의 데이터 기록/재생방법 및 장치
JP4138838B2 (ja) * 2004-05-10 2008-08-2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WO2005116995A1 (ja) * 2004-05-27 2008-07-3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制御用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539113B2 (en) 2004-08-30 2009-05-26 Pionee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JP2006147061A (ja) * 2004-11-19 2006-06-08 Toshiba Corp 情報記憶媒体、再生装置、再生方法、記録装置
WO2006073078A1 (ja) 2005-01-06 2006-07-13 Pioneer Corporation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TWI345778B (en) * 2005-01-14 2011-07-21 Pioneer Corp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TWI351691B (en) * 2005-01-14 2011-11-01 Pioneer Corp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06088157A1 (ja) * 2005-02-18 2006-08-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光ディスク判別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DE602006011472D1 (de) * 2005-08-01 2010-02-11 Nec Corp Verfahren zur wiedergabe eines optischen datenträgersignals und optische datenträgereinrichtung
JP4699142B2 (ja) * 2005-08-31 2011-06-08 株式会社アルメディオ 検査用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または光ピックアップの検査方法
US8185680B2 (en) * 2006-02-06 2012-05-22 Standard Microsystem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hanging ownership of a bus between master/slave devices
KR101304571B1 (ko) * 2006-02-24 2013-09-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디스크 재생 장치 및 방법
JP4586096B2 (ja) * 2009-02-24 2010-1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層光ディスクおよびその記録方法
JP4664425B2 (ja) * 2009-06-05 2011-04-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層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
JP6429124B2 (ja) 2015-03-27 2018-11-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02728A1 (de) 1995-01-28 1996-08-01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Tele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JP2000285469A (ja) * 1999-03-31 2000-10-13 Toshiba Corp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EP1176586B1 (en) * 2000-07-26 2005-09-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with index header
TW577068B (en) * 2000-10-10 2004-02-21 Hitachi Ltd Optical dis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2075728A1 (en) 2002-09-26
TW563112B (en) 2003-11-21
US20020186637A1 (en) 2002-12-12
CZ20023800A3 (cs) 2003-04-16
KR20030005361A (ko) 2003-01-17
BR0204490A (pt) 2003-06-24
US20050163032A1 (en) 2005-07-28
JP2004519810A (ja) 2004-07-02
CN1462432A (zh) 2003-12-17
EP1374232A1 (en) 2004-01-02
US6904011B2 (en) 2005-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3970C (zh) 具有移位的记录开始和终止位置的多层记录载体
US7609605B2 (en) Optical storage medium, optical read/write apparatus, and optical read/write method
US5883878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ultilayered optical disc
TWI261832B (en) Optical disc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medium reproduction device
CN1416565A (zh) 使用前馈功率控制在多层记录载体上的记录
CN1291403C (zh)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
US20070230296A1 (en) Multilayer record carri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recording thereon, with reduced transmission differences in the upper layer
WO2002041311A1 (fr)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optique et dispositif de disques optiques
JP3952056B2 (ja) 情報再生方法
JP2001052342A (ja) 光学記録媒体、並びに信号記録装置及び信号記録方法
JP4685166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および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方法
AU2004280758B2 (en)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a multi-layer disc
US20050185560A1 (en) Multilayer optical disc
CN1764953A (zh) 具有焦距偏移区域的光盘
JP2008034011A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