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9515C -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外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外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69515C CN1269515C CNB2004100085148A CN200410008514A CN1269515C CN 1269515 C CN1269515 C CN 1269515C CN B2004100085148 A CNB2004100085148 A CN B2004100085148A CN 200410008514 A CN200410008514 A CN 200410008514A CN 1269515 C CN1269515 C CN 126951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filtrate
- rhizoma
- colophonium
-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外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川芎6~9份,天麻2~5份,吴茱萸6~9份,地龙2~3份,南星2~5份,其中该药物组合物还包括:罗布麻6~9份,明雄黄2~3份,冰片2~3份,麻黄3~5份。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压成片状,中间配置钕铁硼磁,制成外贴膏剂,利用药、磁、穴三效合一,以及人体穴位对药物的特殊亲近性,由皮肤渗透,内病外治,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曲压人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尤其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外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临床极为常见,并以致死率高和致残率高严重威协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很多,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损伤肝肾、刺激胃肠等毒副作用,如某些复方降压药中含有利血平、双氢克尿噻等成份,其中利血平长期应用可致嗜睡,四肢抖动,并可引起精神抑郁、记忆力减退,不利于老年人服用,而双氢克尿噻长期应用也不利于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参见黄柳华著《高血压及相关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2003年7月第一版205页)。此外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仍以改善症状为主,真正能降低血压的药物和临床报道为数较少,体样较小,缺乏一定的说服力,远不能让患者满意。迄今为止,尚没有发现无需终生服药或更为长效的、完全无毒副作用的药品问世。
因此,在中医药领域内如何发扬传统借用科技寻找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剂型,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一个临床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经过长期大量临床探索和验证,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外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外贴膏剂疗效持久、复发率低、费用小、安全无毒副作用、便于使用和推广。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主药包括川芎、天麻、吴茱萸、地龙、南星。辅助药包括罗布麻、麻黄、明雄黄、冰片、鲜葱、鲜姜等。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相互补充和协同,相得益彰。其中,川芎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活血止痛,《本经》:川芎主中风入脑头痛。天麻,甘平,入肝经,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本草汇言》:川芎“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取吴茱萸辛苦温,入肝胃经以热引热、开郁行滞的双重作用,理气、燥湿、平肝降逆。《本草便读》:吴茱萸为肝经主药,其性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结。南星味苦,入肝胆经,燥湿除涎,风痰眩晕,善走经络。《本草逢原》:天南星为开涤风痰之专药。地龙,咸寒,入肝脾肺三经,平肝通络,主治风热头痛,中风半身不遂。《山东中草药手册》:地龙可以解毒、通络、平喘、降血压。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地龙所含地龙热碱、蚯蚓素、琥珀酸,花生烯酸等成份,有缓慢持久降压作用。
为了临床获取最佳疗效,另加一组辅助药。其中罗布麻甘凉、清火、降压、强心、利尿。临床报道:罗布麻的降压作用(疗效)与病程长短无明显关系,对头痛、头晕、脑胀、失眠多梦和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1356页)。明雄黄性热有毒,入肝经气分,故肝风、肝气、惊痛、痰涎、头痛、眩晕,积聚诸病,用之有特殊功效。冰片、米醋、麻黄、鲜葱、鲜姜,借其温热之力,共凑宣发汗腺毛孔,迅速透达肌肤。并以松香,麻油为基质,诸药合用,名司其属。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川芎6~9份,天麻2~5份,吴茱萸6~9份,地龙2~3份,南星2~5份。
优选为:川芎7.5份,天麻4.5份,吴茱萸7.5份,地龙3份,南星4.5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还可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川芎6~9份,天麻2~5份,吴茱萸6~9份,地龙2~3份,南星2~5份,罗布麻6~9份,明雄黄2~3份,冰片2~3份,麻黄3~5份。
优选为:川芎7.5份,天麻4.5份,吴茱萸7.5份,地龙3份,南星4.5份,罗布麻7份,明雄黄2.5份,冰片2.5份,麻黄4份。
还优选为:川芎6份,天麻2.5份,吴茱萸6份,地龙2份,南星2.5份,罗布麻1份,明雄黄0.6份,冰片0.6份,麻黄2份。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常规方法进行水煎,然后浓缩水煎液,也可以采用乙醇提取法,但是这些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优选地,本发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1)将适量松香粉碎过细筛备用;
2)取所述重量配比的川芎、天麻、吴茱萸、地龙、南星,切片、去杂,用40~50℃温水浸泡24~48h后,常规煎煮,取两次煎煮液沉淀、过滤,浓缩得滤液I;
3)文火加热松香至完全熔化,加入备好的滤液I,一个方向搅拌,待滤液I蒸发吸收完毕,迅速倒入盛满冷水的容器中,冷凝取出,阴干、粉碎后备用;
4)将麻油加温,逐渐加入炮制后的松香末收膏,制备得到药物组合物。
松香和麻油是作为本发明膏剂有效成分的载体附着物,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并可以按照需要确定其适当的加入量。
如果还加入罗布麻、明雄黄、冰片、麻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1)将适量松香,所述重量配比的明雄黄、冰片分别粉碎过细筛备用;
2)取所述重量配比的川芎、天麻、吴茱萸、地龙、南星,切片、去杂,用40~50℃温水浸泡24~48h后,常规煎煮,取两次煎煮液沉淀、过滤,浓缩得滤液I;
3)取所述重量配比的麻黄,常规煎煮,取两次煎煮液沉淀、过滤,得滤液II;
4)取罗布麻用麻油浸泡,温度保持60~80℃,48h后中火加热,炸至药枯,过滤得药油,备用;
5)将松香粉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滤液II,一个方向搅拌,待药液完全蒸发吸收完毕,注入冷水,冷却,将水倒出;
6)重新文火加热至松香完全熔化,加入备好的滤液I,一个方向搅拌,待滤液I蒸发吸收完毕,迅速倒入盛满冷水的容器中,冷凝取出,阴干、粉碎,备用;
7)将药油加温,逐渐加入炮制后的松香末收膏;
8)稍冷却后,加入备好过筛的明雄黄、冰片,搅拌均匀,得到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适量松香,所述重量配比的明雄黄、冰片分别粉碎过细筛备用;
2)取所述重量配比的川芎、天麻、吴茱萸、地龙、南星,切片、去杂,用40~50℃温水浸泡24~48h后,常规煎煮,取两次煎煮液沉淀、过滤,浓缩得滤液I,然后将滤液I浓缩成比重为1.35的浸膏,加90%~95%乙醇进行醇沉,回收乙醇并浓缩,在45~50℃下干燥,得干浸膏I,粉碎备用;
3)取所述重量配比的麻黄,常规煎煮,取两次煎煮液沉淀过滤,得滤液II;
4)取罗布麻用麻油浸泡,温度保持60~80℃,48h后中火加热,炸至药枯,过滤得药油,备用;
5)将松香粉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滤液II,一个方向搅拌,待药液完全吸收蒸发完毕,注入冷水,冷却,出水;
6)重新文火加热至松香完全熔化,加入粉碎后的干浸膏I,一个方向搅拌,待干浸膏I粉搅拌均匀,迅速倒入盛满冷水的容器中,冷凝取出,阴干、粉碎,备用;
7)将4)中制备的药油加温,逐渐加入炮制后的松香粉收膏;
8)稍冷却后,加入备好过筛的明雄黄、冰片,搅匀,得到药物组合物。
在上述步骤3)中麻黄煎煮时可以加入葱、姜等,借助葱姜温热发汗的作用,促进膏剂中的有效成分被皮肤吸收。
在上述制备过程中,也可以加入米醋,增加对松香进行炮制程序,同时米醋具有收敛和固定剂型的作用。
在进行松香粉收膏时,注意把握膏药的老嫩、粘度,一般春秋调至老嫩适应,(将少量药膏滴入冷水中,少停,用手扯之成丝,有韧性,表示老嫩适宜)。夏季稍老,冬季微嫩,随温度、季节、地区的不同各有比例。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以中火、文火为宜,大火(即武火)容易糊锅影响药膏质量,一个方向搅拌则便于药物搅拌均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药物组合物制备的外贴膏剂,该外贴膏剂由压成片状的药物组合物、配置在其中的钕铁硼磁、附在所述片状药物组合物边缘的树脂防渗圈,以及覆在其上的医用透气无纺布和不粘纸组成,并且无纺布上附有适合与皮肤粘贴的粘贴剂。钕铁硼磁可以补磁、充磁,增加磁场的强度,使人体脏腑器官、细胞组织内紊乱的生物磁序得以调整。
本发明外贴膏剂优选贴于肚脐、涌泉人体两大要穴。
本发明为一种纯中药的外贴膏剂,利用药、磁、穴三效合一,以及人体穴位对药物的特殊亲近性,激发经气,通过经络感传系统补虚泻实,通调受阻脉道,宏观平衡机体脏腑阴阳,由皮肤渗透,内病外治,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人群,尤其是体弱多病,不能使用或不耐久服降压药的患者。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及其外贴膏剂的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及其外贴膏剂的制备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及其外贴膏剂的制备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取松香5千克,明雄黄60克,冰片60克,粉碎过细筛备用。
2)取川芎600克,天麻250克,吴茱萸600克,地龙200克,南星250克,水量以没过药面4cm为宜,常规煎煮,过滤浓缩取滤液I;(或将过滤液I浓缩成比重为1.35的浸膏,加90%~95%乙醇进行醇沉,回收乙醇并浓缩,在45~50℃下干燥,得干浸膏I,粉碎备用)
3)取麻黄200克,适量鲜葱切段,鲜姜切片,加水煎煮,过滤取液,得滤液II。
4)取罗布麻100克,用麻油300克(夏季200克,冬季400克)浸泡48h,温度保持在60℃~80℃。中火加热,炸至药枯、去渣、起锅、过滤,得药油备用。
5)将松香粉入锅文火完全熔化,加入滤液II,顺时针搅拌,待完全吸收蒸发完毕,注入冷水、冷却,将水倒掉。此时松香呈现羊脂玉状,晶莹剔透。
6)继续文火加热松香,待松香完全熔化,加入滤液I(或粉碎的干浸膏I),顺时针搅拌,完全吸收蒸发完毕(或干浸膏I粉搅拌均匀注入冷水)冷却出水。此时松香呈成棕红色。
7)再文火加热至松香熔化,加入米醋1千克,顺时针搅拌至无米醋液,完全饱和状态,迅速倾入装有冷水的容器中,冷却后,捞出,晾干,粉碎备用。
8)取4)中制备的药油微火加热,逐渐加入经三次炮制的松香粉收膏,把握老嫩。
9)稍冷却后,加入备好过筛的明雄黄、冰片,搅匀,得到药物组合物。
10)用膏药机将上述制备的膏剂压成直径2cm,厚1.5mm,重3克的药片,中间配置钕铁硼磁(8mm×1.5mm),所述片状药物组合物边缘附有树脂防渗圈,并将其贴覆在医用透气无纺布上,无纺布上附有适合与皮肤粘贴的粘贴剂,再覆上不粘纸,即得外贴膏剂成品。
以下通过试验例进行观察本发明外贴膏剂的临床疗效。
试验例1、本发明外贴膏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120例,其中男62例,女58例,男女之比近似,年龄31~40岁13例,41~50岁36例,51~60岁31例,61~70岁22例,70岁以上18例。其中职业干部40例,教师8例,司机9例,农民26例,下岗职工14例,个体户23例。
2、诊断标准:
据1999年2月版《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按病人的血压水平分类(级)。按中医辨证(1999年2月版《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为标准依据,临床大致分肝火亢盛、阳虚阳亢、阴阳两虚及痰湿瘀阻等四种证型。
3、治疗方法:
1)急进型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III患者排除。
2)治疗前均停用降压药物和其他疗法,测定准确基础血压。
3)每张膏药敷3~5天,更换新膏药时间隔数小时,让皮肤充分休息还原,再进行下一次贴敷,建议连续使用4周(一疗程)以上,效果更为显著。
4、疗效评定标准。
(一)血压改变
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以上;
好转: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③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
基本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二)症状改善
显效:经治疗后头痛头晕、心烦易怒、胸闷心悸、失眠健忘、耳鸣耳聋等全部或大部分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好转:治疗后头痛眩晕主要症状改善;
基本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5、治疗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经治疗后疗效观察
病例(人) | 治疗时间(天) | 显效 | 好转 | 无效 | 有效率(%) | |||
例数 | 显效率(%) | 例数 | 好转率(%) | 例数 | 无效率(%) | |||
120 | 7 | 23 | 19.17 | 45 | 37.5 | 52 | 43.33 | 56.67 |
14 | 29 | 24.17 | 56 | 46.67 | 35 | 29.17 | 70.83 | |
21 | 32 | 26.67 | 68 | 56.67 | 20 | 16.67 | 83.33 | |
28 | 38 | 31.67 | 74 | 61.67 | 8 | 6.67 | 93.33 |
表2经治疗28天(4周)后体征改善情况
症状 | 头晕头痛 | 心烦易怒 | 胸闷心悸 | 耳鸣耳聋 | 失眠多梦 |
治疗前(例) | 98 | 72 | 44 | 32 | 35 |
治疗后(例) | 17 | 25 | 18 | 11 | 16 |
总有效率% | 82.47 | 65.28 | 60.91 | 62.19 | 54.29 |
表1、表2结果显示,本发明外贴膏剂降压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93.33%,并能迅速消除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临床使用,未发现毒副作用。半年后随访,有效率仍为82%。
Claims (8)
1、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川芎6~9份,天麻2~5份,吴茱萸6~9份,地龙2~3份,南星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原料药组分的用量为:川芎7.5份,天麻4.5份,吴茱萸7.5份,地龙3份,南星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加入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罗布麻6~9份,明雄黄2~3份,冰片2~3份,麻黄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原料药组分的用量为:川芎7.5份,天麻4.5份,吴茱萸7.5份,地龙3份,南星4.5份,罗布麻7份,明雄黄2.5份,冰片2.5份,麻黄4份。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适量松香粉碎过细筛备用;
2)取所述重量配比的川芎、天麻、吴茱萸、地龙、南星,切片、去杂,用40~50℃温水浸泡24~48h后,常规煎煮,取两次煎煮液沉淀、过滤,浓缩得滤液I;
3)文火加热松香至完全熔化,加入备好的滤液I,一个方向搅拌,待滤液I蒸发吸收完毕,迅速倒入盛满冷水的容器中,冷凝取出,阴干、粉碎后,备用;
4)将麻油加温,逐渐加入炮制后的松香粉收膏,制备得到药物组合物。
6、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适量松香,所述重量配比的明雄黄、冰片分别粉碎过细筛备用;
2)取所述重量配比的川芎、天麻、吴茱萸、地龙、南星,切片、去杂,用40~50℃温水浸泡24~48h后,常规煎煮,取两次煎煮液沉淀、过滤,浓缩得滤液I;
3)取所述重量配比的麻黄,常规煎煮,取两次煎煮液沉淀、过滤,得滤液II;
4)取罗布麻用麻油浸泡,温度保持60~80℃,48h后中火加热,炸至药枯,过滤得药油,备用;
5)将松香粉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滤液II,一个方向搅拌,待药液完全蒸发吸收完毕,注入冷水,冷却,将水倒出;
6)重新文火加热至松香完全熔化,加入备好的滤液I,一个方向搅拌,待滤液I蒸发吸收完毕,迅速倒入盛满冷水的容器中,冷凝取出,阴干、粉碎,备用;
7)将4)中制备的药油加温,逐渐加入炮制后的松香末收膏;
8)稍冷却后,加入备好过筛的明雄黄、冰片,搅拌均匀,得到药物组合物。
7、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适量松香,所述重量配比的明雄黄、冰片分别粉碎过细筛备用;
2)取所述重量配比的川芎、天麻、吴茱萸、地龙、南星,切片、去杂,用40~50℃温水浸泡24~48h后,常规煎煮,取两次煎煮液沉淀、过滤,浓缩得滤液I,然后将滤液I浓缩成比重为1.35的浸膏,加90%~95%乙醇进行醇沉,回收乙醇并浓缩,在45~50℃下干燥,得干浸膏I,粉碎备用;
3)取所述重量配比的麻黄,常规煎煮,取两次煎煮液沉淀、过滤,得滤液II;
4)取罗布麻用麻油浸泡,温度保持60~80℃,48h后中火加热,炸至药枯,过滤得药油,备用;
5)将松香粉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滤液II,一个方向搅拌,待药液完全吸收蒸发完毕,注入冷水,冷却,出水;
6)重新文火加热至松香完全熔化,加入粉碎后的干浸膏I,一个方向搅拌,待干浸膏I粉搅拌均匀,迅速倒入盛满冷水的容器中,冷凝取出,阴干、粉碎,备用;
7)将4)中制备的药油加温,逐渐加入炮制后的松香粉收膏;
8)稍冷却后,加入备好过筛的明雄黄、冰片,搅匀,得到药物组合物。
8、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备的外贴膏剂,其特征在于,该外贴膏剂由压成片状的药物组合物、配置在其中的钕铁硼磁、附在所述片状药物组合物边缘的树脂防渗圈,以及覆在其上的医用透气无纺布和不粘纸组成,并且无纺布上附有适合与皮肤粘贴的粘贴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085148A CN1269515C (zh) | 2004-03-11 | 2004-03-11 |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外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085148A CN1269515C (zh) | 2004-03-11 | 2004-03-11 |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外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66759A CN1666759A (zh) | 2005-09-14 |
CN1269515C true CN1269515C (zh) | 2006-08-16 |
Family
ID=35038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0851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9515C (zh) | 2004-03-11 | 2004-03-11 |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外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69515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06996B (zh) * | 2012-12-31 | 2014-03-12 | 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 | 一种治疗急进性高血压的药物 |
CN107158253A (zh) * | 2016-03-01 | 2017-09-15 | 南京中易抗衰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调节血压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375571A (zh) * | 2017-09-07 | 2017-11-24 | 唐斌斌 | 中药降压穴位磁疗巴布贴及其制备方法 |
-
2004
- 2004-03-11 CN CNB2004100085148A patent/CN126951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66759A (zh) | 2005-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45187C (zh) | 一种治疗由脏腑病所致眼病的药物 | |
CN1262299C (zh) | 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97291C (zh) | 一种戒除毒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19941B (zh) | 用于肾功能治疗与保健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肾功能治疗与保健中药巴布剂中的应用 | |
CN1269515C (zh) |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外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007720A (zh) | 一种黑膏药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 |
CN1231239C (zh) | 一种治疗脑积水、脑脓肿、脑肿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620402A (zh) | 一种肝癌术后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93899C (zh) |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藤丹胶囊 | |
CN1201811C (zh) | 一种治疗近视眼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 |
CN1165329C (zh) | 外用祛痛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544019A (zh) | 一种治疗痹证型颈椎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8635560A (zh) | 一种治疗淋巴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475243A (zh) |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外用药 | |
CN1895503A (zh) | 一种鹿茸胶囊 | |
CN108210596B (zh) | 一种降压中药及其制备降压膏敷贴的方法 | |
CN106492006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213446A (zh) | 一种红豆杉足浴粉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
CN1569172A (zh) | 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8114087B (zh) |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膏药及制备方法 | |
CN105664048A (zh) | 一种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68523C (zh) | 克癌药及制作工艺 | |
CN1281237C (zh) | 祛斑霜 | |
CN1068219C (zh) | 一种缓释止痛栓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840941A (zh) | 泡脚粉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