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2761C - 按钮开关 - Google Patents

按钮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2761C
CN1252761C CNB031086950A CN03108695A CN1252761C CN 1252761 C CN1252761 C CN 1252761C CN B031086950 A CNB031086950 A CN B031086950A CN 03108695 A CN03108695 A CN 03108695A CN 1252761 C CN1252761 C CN 125276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ixed contact
housing
push
button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086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8970A (zh
Inventor
竹内正次
渡边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48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8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27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276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4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buckling of disc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20Driv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01H2001/5888Terminals of surface mounted devices [SMD]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按钮开关,其包括:壳体,其具有略呈板状的板状部分,由绝缘树酯制成;第1固定接点,其在壳体的板状部分的第1面上外露;第2固定接点,其在壳体的板状部分的第1面上外露;可动接点,其电气地接通并且断开第1固定接点和第2固定接点。具有第1固定接点的第1金属部件还包括:第1端子,其在壳体的外方外露;第1中间部分,把第1固定接点和第1端子连接,并且在壳体的板状部分的第2面上外露。具有第2固定接点的第2金属部件还包括:第2端子,其在壳体外方外露;第2中间部分,其连接第2固定接点和第2端子。该按钮开关尽管在壳体的凹部的下部固定着固定接点和端子之间的中间部分,但仍然是薄的。

Description

按钮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式照像机、便携式声像(AV)器材等以携带为主的小型电子机器操作部上所使用的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移动电话为代表的携带用小型电子机器在追求多功能化的同时,更加追求小型、轻量、薄型化,并且对在这些机器上使用的功能部件也强烈要求有同样的特征。
用图10~图12说明作为这样的功能部件的现有的按钮开关。
图10是现有的按钮开关的立体分解图,图11是现有的按钮开关的剖面图,图12是表示中央固定接点的按钮开关的图10的沿着线12-12的剖面图。箱形壳体1用绝缘树酯制成,其具有上面开口的凹部,在该凹部的内底面上设中央固定接点2和隔着该接点2对称位置设有外侧固定接点3,3A。固定接点2以及3分别和突出在壳体外方的第1端子4以及第2端子5连接。
在端部具有中央固定接点2的第1端子4和在端部具有外侧固定接点3,3A的第2端子5通过将各个导电金属板冲孔、折弯而形成,同时通过插入壳体1内成形而进行固定。中央固定接点2和第1端子4之间的中间部分6,外侧固定接点3,3A和第2端子5之间的中间部分7由构成壳体1的绝缘树酯完全包裹,埋入壳体1内。
由弹性金属薄板制成的圆顶状的可动接点8的外周下端部8A搭载在外侧固定接点3,3A上,固定接点3,3A在壳体1的凹部的内底面上外露,并且被固定。可动接点8定位、收容在壳体1凹部内。可动接点8的中央部8B下面与在凹部的内底面外露的中央固定接点2是分开并且相对。
始于中央固定接点2的中间部分6,如图12所示,在中央固定接点2的外方附近向下折弯埋设在壳体1的树酯内,与被壳体1的树酯覆盖住的水平部6A连接延长,作为第1端子4而被导出。
配设水平部6A的位置对应可动接点8的外周下端部8A的位置,如上说明的那样,因为水平部6A埋设在构成壳体1的凹部下部的树酯内,所以可动接点8不与中央固定接点2的中间部分6触接。
壳体1的开口部覆盖绝缘片9,其安装在壳体1的上面,具有可挠性。
下面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现有的按钮开关的动作。
一旦通过绝缘片9按下圆顶状的可动接点8的中央部8B,可动接点8的圆顶状的部分便伴随着卡搭感而反向凸起,其中央部8B下面与中央固定接点2接触。此时,通过可动接点8,外侧固定接点3,3A和中央固定接点2之间导通,并且与固定接点3、3A,和固定接点2分别连接的第2端子5和第1端子4之间导通,按钮开关成为接通状态。
然后,解除上述操作力,于是可动接点8通过本身的弹性复原力恢复原来的向上凸出的圆顶状,由于中央部8B下面离开固定接点2,第1端子4和第2端子5进行了电气分离,而成为开关断开状态。
在现有的按钮开关中,中央固定接点2和第1端子4之间的中间部分6以及外侧固定接点3,3A和第2端子5之间的中间部分7的上下左右全部在壳体1内完全地埋在绝缘树酯内。从而,如图12所示,在埋入在壳体1的凹部的下部的中间部分6和7的上下各部分树酯形成有必要的厚度,以防止成形不良。特别是在中央固定接点2和第1端子4之间的中间部分的水平部6A所处的位置必须完全地用树酯覆盖,使其不能和可动接点8接触。但是,从凹部的内底面到壳体1的底面的厚度的减少受到极限的限制,这是阻碍具有这样壳体1的按钮开关薄型化的要因。
发明内容
按钮开关包括:第1金属部件,其具有:第1固定接点,其在上述壳体的上述板状部分的第1面上外露;第1端子,其在上述壳体的外方外露,在上述壳体的上述板状部分的第2面上外露;第1中间部分,其连接上述第1固定接点和上述第1端子,并且在上述壳体的上述板状部分的上述第2面上外露;第1弯曲部,其设置在上述第1中间部分与上述第1端子之间,并且从上述第1中间部分向上述板状部分的第1面弯曲到规定的高度;第2弯曲部,其设置在上述第1弯曲部与上述第1端子之间,并且从规定的高度延伸到上述板状部分的第2面;第2金属部件,其具有:第2固定接点,其在上述壳体的上述板状部分的上述第1面上外露;第2端子,其在上述壳体外方外露;第2中间部分,其连接上述第2固定接点和上述第2端子;可动接点(8),其电气地连接并且断开上述第1固定接点和上述第2固定接点。
该按钮开关尽管固定接点和端子的中间部分固定在壳体的凹部的下部但是仍然薄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按钮开关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按钮开关的沿图1的线2-2的剖面图;
图3表示包含实施例1的按钮开关的一体成形的固定接点和端子的钢带;
图4是实施例1的按钮开关的沿图1的线4-4的剖面图;
图5表示包含实施例1的另一个按钮开关的一体形成的固定接点和端子的钢带;
图6是实施例1的另一个按钮开关的正面剖面图;
图7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按钮开关的外观立体视图;
图8是实施例2的按钮开关的分解立体视图;
图9是实施例2的另一个按钮开关的平面图;
图10是现有的按钮开关的分解立体视图;
图11是现有的按钮开关的沿图10的线11-11的剖面图;
图12是现有的按钮开关的沿图10的线12-12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图1~图9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钮开关。在和现有的按钮开关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符合,省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按钮开关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沿图1的线2-2的按钮开关的剖面图。图3表示包含按钮开关的一体形成的固定接点和端子的钢带。图4是沿图1的线4-4的按钮开关的断面图。
由绝缘树酯制成的箱形的壳体10具有上面开口的凹部。对应壳体10的凹部是具有2个相对的面的略呈板状的板状部分。在该凹部的内底上,通过嵌入成形对中央固定接点11和外侧固定接点12、12A进行固定,该外侧固定接点12、12A是外露在以中央固定接点11为中心点而呈对称的外侧位置。固定接点11以及12、12A分别和突出壳体10外方的第1端子13以及第2端子14由导体金属板形成为一体。
壳体10具有2个相对的第1侧面51和第2侧面52,在此两个侧面第1端子13以及第2端子14分别各突出一个。
另外,壳体10的相对的另外的侧面53、54没有端子,形成平面状。
连接第1侧面51和第2侧面52的第1端子对13之间的线和连接第2端子对14之间的线与侧面53、54平行。
另外,在成为向配线板等安装面的壳体10的底面上,使中央固定接点11与第1端子13之间的中间部分15的一部分和外侧固定接点12、12A与第2端子14之间的中间部分16的一部分外露。
在配设在壳体10的凹部的外侧固定接点12、12A上载置可动接点8的外周下端部8A,其上方形成凸状的圆顶形且外形为圆形,中央部8B在中央固定接点11的上方离开规定的间隔空间对置。如图4所示,连接中央固定接点11的中间部分15的上方由绝缘树酯覆盖,所以不会和可动接点8接触。
在壳体10的上面配设具有覆盖凹部的开口部分的可挠性的绝缘片17。
实施例1的按钮开关的动作与在图10~图12中表示的现有的按钮开关相同,通过从绝缘片17的上方向可动接点8的中央部8B施加按下力,使可动接点8反向凸起而接通开关。
涉及本发明的按钮开关,其特征是在成为壳体10的安装面的底面上,使固定接点11与端子13之间的中间部分15和固定接点12、12A与端子14之间的中间部分16外露。
以下说明其详细内容。
如图3所示,中央固定接点11和第1端子13的中间部分15其用金属带状的钢带从中央固定接点11延伸出的部分形成大体的T字型,其两端突出壳体10向外形成第1端子13。在图3中对应于1个按钮开关的部分用双点划线围着。
从中央固定接点11到向壳体10的外方导出前的中间部分15,其在靠近中央固定接点11外侧附近的第1弯曲部15A形成向下方弯曲。中间部分15的下面在固定壳体10的时候与成为壳体10的安装面的底面高度相同。
然后,在该高度的位置延伸的前端部形成T字形分支,在中途的第2弯曲部15B形成向上弯曲,形成规定的弯曲高度,以使其下方可以流入树酯,进而在对应壳体10的端部附近位置的部分,与第1端子13的导出高度一致,弯曲形成第3弯曲部15C,连接在第1端子13上。
在从第1弯曲部15A到第2弯曲部15B之间形成平坦部15D,其下面和壳体10的底面位置高度相同而外露在壳体10的底面。
外侧固定接点12、12A和第2端子14的中间部分16,其在和2个外侧固定接点12、12A略相同的高度位置延伸的部分各自分支成T字形。如图3所示,2个T字形的一侧之间相连接,2个另一侧作为第2端子14导出在壳体10的外方。在上述连接的T字形的一侧之间,在2个第1弯曲部16A形成向下弯曲,并且下面形成和壳体10的底面位置高度相同的平坦部16B。
该T字形的另一侧部分,在与壳体10的端部附近对应的部分,与第2端子14的导出高度位置相一致,在第2弯曲部16C形成弯曲并且连接在第2端子14,第1端子13以及第2端子14高度一致并导出。
平坦部15D以及16B设在包含壳体10的凹部下方的位置。
从该凹部的内底面到壳体10底面的厚度是平坦部15D或16B的板厚,和设置在平坦部15D或16B上的壳体10用的树酯能够流动的树酯部分的厚度的合计。从而,使壳体10的凹部的内底面的位置也比现有的按钮开关更接近壳体10的底面,即,壳体10可以更薄。
因为平坦部15D以及16B在壳体10底面外露,所以在与其对应的部分以及凹部的下部的树酯不会发生成形不良。另外如图4所示,始于中央固定接点11的平坦部15D因为其上面用树酯覆盖,所以能够和可动接点8的外周下端部8A确实地绝缘。
如上所述因为壳体10的凹部的厚度是平坦部15D或者16B的厚度和其上面的树酯部分的厚度的合计,所以,尽管中央固定接点11和外侧固定接点12、12A和从外侧固定接点12、12A延伸的部分外露在凹部的内底面,但是由于在其下方树酯进行流动而确实地被树酯覆盖。
在上下方向并且部分地仅在上方或仅在下方由树酯覆盖的中间部分15、16和其侧方部分,因为树酯互相地连接,所以容易用树酯覆盖,并且中间部分15、16被牢固地固定。
在固定接点11的端部设向下方的倾斜部61埋入树酯内,于是可以防止固定接点11以及12、12A剥离、弹起。但是因为倾斜部61也位于壳体10的凹部内,所以必须要考虑倾斜部61的尺寸,以设定凹部下部的树酯厚度。
实施例1的按钮开关因为对高度影响大的壳体10可以减薄,所以整体可以减薄。
进而,该按钮开关因为在成为壳体10的安装面的底面,分别外露平坦部15D以及平坦部16B,所以也可以用平坦部15D以及平坦部16B代替端子13以及14。即,也可以在仿真图形等的对不用配线的部分,机械地连接第1端子13、第2端子14,将壳体10的底面与配线板面紧密接合,将平坦部15D以及16B和设在配线板的各个对应位置的信号图形通过导电性的粘接剂进行电气连接。
如图5所示,也可以在外侧固定接点12、12A和第2端子14之间形成中间部分18,没有图3所示的第1弯曲部16A。
另外如图6所示,在圆顶状的可动接点8的下方,在树酯内包裹固定第1固定接点19A以及第2固定接点19B,具有用可动接点8短路、导通的第1固定接点19A和第2固定接点19B的按钮开关,因为可以使壳体19C变薄故全体可以变薄。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按钮开关,对比实施例1的按钮开关,其具有作为驱动体功能的盖子,在和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付与同一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7是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按钮开关的立体外观图,图8是该开关的立体分解图。用绝缘树酯制成的箱形的壳体20具有上面开口的凹部。在该凹部的内底面表露、固定中央固定接点21以及外侧固定接点22、22A的同时,它们分别与向壳体20的外方导出的第1端23以及第2端子24连接。
中央固定接点21和第1端子23以及外侧固定接点22、22A和第2端子24分别用导体金属板形成一体,通过嵌入成型固定在壳体20内。
另外,中央固定接点21和第1端子23之间的中间部分,以及外侧固定接点22、22A和第2端子24之间的中间部分,与实施例1的开关相同地固定在壳体20上,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壳体20也和实施例1的壳体10同样地薄,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圆顶状的可动接点8的外周下端部8A搭载在外固定接点22、22A上,可动接点8收容在凹部内。壳体20的开口部用可挠性的绝缘片25覆盖。
壳体20其上面的4个角部20A形成从上面位置低一段的台阶,在角部20A上分别设柱状的铆接用的突起20B。
弹性金属薄板制的盖子26具有对应壳体20的除角部20A以外的上面的环状的上面周边部26D,和对应壳体20的角部20A,比上面周边部26也低一段的固定部26A。
壳体20的突起20B分别插入设在固定部26A上的圆孔26B,盖子26通过熔化突起20B固定在壳体20上。
绝缘片25用盖子26的上面周边部26D和壳体20的上面夹持,不会对盖子26和壳体20偏移。另外,如果在绝缘片25的下面设粘接层,可以更能够减少绝缘片25的位置偏移。
从盖子26的上面周边部26D的内侧,延伸设置2个连接部26E,连接中央操作部26C。连接部26E对于操作部26C的中心互相相向地直线状地配置,在其以外的上面周边部26D和操作部26C之间,形成相对向的圆弧状的孔。连接部26E向着中央增高倾斜,向上方突出,在操作部26C,设在底面呈球状突出的洼部26F,该洼部26F是利用连接部26E高出的量形成的。从上面看洼部26F是圆形。洼部26F的中心和可动接点8的中心在同一轴上重合。中央操作部26C除去洼部26F以外的部分平面状地设置。
为了固定盖子26而设的壳体20的4处突起20B在铆接后要进行熔化加工,使其不要高于盖子26的上面周边部26D。
另外,代替突起20B使用螺钉等其他的固定部件,只要固定部件的顶端低于盖子26的上面,就可以得到和实施例2同样的效果。
在实施例2的按钮开关中,一旦从盖子26的操作部26C的上方施加按压力,则连接部26E向下方弹性变形过程的同时,操作部26C下降,设在操作部26C的中央部分的洼部26F的下面通过可挠性的绝缘片25按下可动接点8的中央部8B的中心位置。从而,一旦在可动接点8的中央部8B上施加规定的按压力,则,可动接点8的圆顶状部分伴随着卡搭感反向凸起,中央部8B的下面接触在壳体20的内底面的中央固定接点21上,从而接通开关。
另外,因为熔化的突起20不比盖子26的上面周边部26D高,所以不会妨碍对操作部26C进行按下操作。
然后,一旦解除对盖子26的操作部26C的按压力,则,可动接点8弹性恢复成原来的圆顶形状的同时,盖子26的连接部26E也弹性恢复成原来的中央一侧呈高的倾斜状态。通过该两者的弹性恢复力,开关恢复成断开。
这样,实施例2的按钮开关通过在盖子26的中央部分的连接部26E把上面周边部26D与连设的操作部26C被设置为一体。连接部26E的弹性力也施加上,盖子26作为使开关动作的驱动部起作用。从而,实施例2的按钮开关可以成为有驱动部的薄型的按压开关。
因为操作部26C通过设在相对向的二处位置的连接部26E与上面周边部26D连接,所以在上面周边部26D上平衡好并且位置精度高地连接,可以减少由于开关的操作和搬运时等的操作部26C的变形。因为在操作时,在各个的连接部26E上均匀地施加操作力使其弯曲均匀,操作部26C动作稳定。在其上施加的操作力良好平衡地也从连接部26E向上面周边部26D分散传递。
在按压操作操作部26C的中央部26F时,在洼部26F的下面中心位置,可以确实地按压到可动接点8的中央部8B的中心位置。从而可以使可动接点8圆滑地反向凸起和回复,以得到稳定的操作感觉。
因为盖子26的操作部26C除洼部26F以外的部分是平板状,在使用开关的机器的配线板上,利用操作部26C的平面部分能够容易地用安装机器吸附开关以进行安装,该开关也适宜自动安装。
用自动安装机吸附对应设在操作部26的中央部的圆形洼部26F的圆形销子,可以在配线板上安装开关。所以能够容易、正确地确定位置,在配线板上安装本开关。
另外,在上述中,盖子26具有连接操作部26C和上面周边部26D的直线状的连接部26E,如图9所示,也可以用弯曲的细带状的连接部27C连接盖子27的操作部27A和上面周边部27B。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可以加长连接部27C,故可以减小连接部的弹性力,可以减小连接部27C对按压操作开关时的操作力的影响,可以获得由可动接点8得到的明显的卡搭感。
盖子26也可以有2个以上的连接部。通过连接部等角度地连接操作部26C和上面周边部27之间,操作部稳定地动作。
另外,只要是片状的弹性材料,盖子26也可以用树酯等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Claims (18)

1.一种按钮开关,其包括:
壳体(10),其具有呈板状的板状部分,由绝缘树酯制成;
第1金属部件,其具有:第1固定接点(11),其在上述壳体的上述板状部分的第1面上外露;第1端子(13),其在上述壳体的外方外露,在上述壳体的上述板状部分的第2面上外露;第1中间部分的平坦部(15D),其连接上述第1固定接点和上述第1端子,并且在上述壳体的上述板状部分的上述第2面上外露;第1弯曲部(15B),其设置在上述第1中间部分的平坦部与上述第1端子之间,并且从上述第1中间部分的平坦部向上述板状部分的第1面弯曲到规定的高度;第2弯曲部(15C),其设置在上述第1弯曲部与上述第1端子之间,并且从规定的高度延伸到上述板状部分的第2面;
第2金属部件,其具有:第2固定接点(12),其在上述壳体的上述板状部分的上述第1面上外露;第2端子(14),其在上述壳体外方外露;第2中间部分(16),其连接上述第2固定接点和上述第2端子;
可动接点(8),其可以将上述第1固定接点和上述第2固定接点进行电气连接和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接点用具有呈圆顶形状的金属板制成,上述可动接点的周边部连接上述第2固定接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金属部件还具有第3固定接点,该第3固定接点通过上述第2中间部分连接上述第2端子,并且该第3固定接点在上述壳体的上述板状部分的上述第1面上外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接点用具有呈圆顶形状的金属板制成,上述可动接点的周边部连接上述第2固定接点和上述第3固定接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固定接点和上述第3固定接点设置在相对上述第1固定接点相互对称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金属部件的上述第2中间部分在上述板状部分的上述第2面外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在底部含有上述板状部分的上述第1面,在内部形成收容上述可动接点的凹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覆盖上述壳体的上述凹部的绝缘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子,其由弹性片制成,上述盖子具有:周边部,其配置在上述壳体的上述凹部的周围的面的上方;操作部,其位于上述第1固定接点的上方;连接部,其连接上述周边部和上述操作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绝缘片,其被夹持在上述壳体的上述凹部的周围的上述面和上述盖子的上述周边部之间,并且覆盖上述凹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子是金属制。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子的上述操作部具有在上述可动接点方向突出的部分。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上述壳体上固定上述盖子的固定部件,
上述壳体形成比上述凹部的周围的上述面低的台阶部,
上述的盖子还具有与上述壳体的上述台阶部吻合的部分,
上述的固定部件将上述的盖子在上述壳体上用上述壳体的上述台阶部固定,并且该固定部件的顶端比上述盖子低。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部件含有设在上述壳体的上述台阶部的突起,
上述盖子形成了上述壳体的上述突起插通的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熔化上述壳体的上述突起部的顶端,固定上述盖子。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子的上述连接部设置多个。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连接部设置为互相等间隔。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子的上述连接部是弯曲的细带状。
CNB031086950A 2002-04-04 2003-04-04 按钮开关 Expired - Lifetime CN125276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2343/02 2002-04-04
JP102343/2002 2002-04-04
JP2002102343A JP4085676B2 (ja) 2002-04-04 2002-04-04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8970A CN1448970A (zh) 2003-10-15
CN1252761C true CN1252761C (zh) 2006-04-19

Family

ID=28035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86950A Expired - Lifetime CN1252761C (zh) 2002-04-04 2003-04-04 按钮开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946610B2 (zh)
EP (1) EP1351268B1 (zh)
JP (1) JP4085676B2 (zh)
CN (1) CN1252761C (zh)
MY (1) MY1344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7362A (zh) * 2011-11-25 2013-06-05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按压开关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3635C (zh) 2003-07-07 2009-06-03 株式会社根本杏林堂 检测化学液体注射器安装到化学液体注入装置和从其卸装的化学液体注射系统
DE102004040395A1 (de) * 2003-08-23 2005-03-24 Marquardt Gmbh Elektrisches Bauelement, insbesondere elektrischer Schalter
JP2007280742A (ja) * 2006-04-06 2007-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CN101097811B (zh) * 2006-06-26 2013-05-08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圆盖开关
JP2008016310A (ja) * 2006-07-06 2008-0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可動接点体
JP4338722B2 (ja) 2006-08-28 2009-10-07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FR2906930B1 (fr) * 2006-10-06 2013-05-31 Nicomatic Sa Composant de contact a dome metallique, et carte le comportant
US7381920B1 (en) * 2006-11-29 2008-06-03 Yooch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Thin touch switch
US8178802B2 (en) 2008-07-31 2012-05-15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Unitized appliance control panel assembly and components of the assembly
JP2011103286A (ja) 2009-10-15 2011-05-26 Panasonic Corp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JP2012059432A (ja) * 2010-09-07 2012-03-22 Panasonic Corp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5696422B2 (ja) * 2010-10-12 2015-04-08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5696423B2 (ja) * 2010-10-12 2015-04-08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実装基板及びプッシュスイッチ実装方法
FR2967291B1 (fr) * 2010-11-09 2018-01-05 Coactive Technologies, Inc Commutateur electrique mince
JP2012199182A (ja) 2011-03-23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JP6051705B2 (ja) * 2011-09-15 2016-12-27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
JP2013093313A (ja) * 2011-10-05 2013-05-16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スイッチ
KR101820730B1 (ko) * 2011-12-13 2018-03-0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어폰 접속 검출 시스템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JP6107039B2 (ja) 2012-10-04 2017-04-05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の製造方法
JP6815921B2 (ja) * 2017-04-13 2021-01-20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4105A (en) * 1977-01-13 1980-03-18 Itt Industries, Inc. Switches
JPS5852981Y2 (ja) * 1979-08-10 1983-12-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オン式スイッチ
JPS58120525U (ja) * 1982-02-10 1983-08-1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プツシユスイツチ
US5343008A (en) * 1992-02-19 1994-08-30 Ipcinski Ralph G Sealed switch
FR2734398B1 (fr) * 1995-05-16 1997-07-18 Itt Composants Instr Commutateur electrique a actionnement lateral
JPH0927241A (ja) * 1995-07-12 1997-01-28 Fuji Denshi Kogyo Kk 薄型スイッチ
JP4069555B2 (ja) * 1999-10-06 2008-04-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3932762B2 (ja) * 2000-03-15 2007-06-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7362A (zh) * 2011-11-25 2013-06-05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按压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8970A (zh) 2003-10-15
EP1351268A2 (en) 2003-10-08
EP1351268A3 (en) 2003-10-22
US6946610B2 (en) 2005-09-20
US20030213686A1 (en) 2003-11-20
EP1351268B1 (en) 2005-07-27
JP2003297175A (ja) 2003-10-17
JP4085676B2 (ja) 2008-05-14
MY134449A (en) 2007-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2761C (zh) 按钮开关
CN204668207U (zh) 电子设备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260753C (zh) 推进开关
CN1681061A (zh) 多向操作开关
EP2736227B1 (en) Mobile terminal
CN1209781C (zh) 滑动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CN1906719A (zh) 圆顶形触点和包括该触点的多级工作的电气开关
CN1223489A (zh) 同轴连接器
CN1284278C (zh) 电连接器及其生产方法
CN1574455A (zh) 天线
CN102543527A (zh) 开关
CN1203499C (zh) 接点板及使用该接点板的开关装置
TWM261822U (en) Structure of side-mounted switch
CN101080854A (zh) 用于数字照相机模块的插座
CN1227686C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CN2831479Y (zh)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KR20120041065A (ko) 전자부품용 택트 스위치
CN2711921Y (zh) 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卡连接器
CN1242438C (zh) 按钮开关及其安装结构
CN1178247C (zh) 按钮开关
CN100346434C (zh) 按钮开关
JP3748810B2 (ja) マイクロホン
CN1771759A (zh) 助听器载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70462C (zh) 电子设备
CN1750200A (zh) 多功能按键模组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