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1154C - 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1154C
CN1251154C CN03131345.0A CN03131345A CN1251154C CN 1251154 C CN1251154 C CN 1251154C CN 03131345 A CN03131345 A CN 03131345A CN 1251154 C CN1251154 C CN 125115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layer
region
mentioned
spec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313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60970A (zh
Inventor
望月泰志
铃木孝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390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4718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390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9533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60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0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115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115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97Printer code translation, conversion, emulation, compression; Configuration of printer parame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能够让用户不需要切换层就可确认己经指定了的区域。为此,在对同一图像生成多个层的图像数据,并对上述各层的图像数据分别指定了成为编辑对象的图像区域后,当指定一层的图像区域时,CRT控制器160通过与该图像区域不同的预定的显示方法使在其以前所指定的各层的图像区域在CRT161上显示。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从一个图像数据生成立体图像,对图像数据定义多个层。但是当通过同一画面上的各自不同的窗口进行各层的编辑时,设置不同窗口的空间有限,窗口尺寸也变小。所以,如图6所示那样即便是不同的层,也是在同一窗口内显示图像数据,仅设置了层的切换装置。
在图6中,定义了层1和层2,当前所选择的层1在其左侧显示有图标。另外,层1在最近前(前景),层2在其里面。另外,应该包含于层1的区域的指定,是如图6所示那样通过生成闭区域来进行指定的。另外,图7示出选择了层2的状态。这里层2中的区域指定,如图7那样能够与图6的层1同样地通过用闭区域包围来进行指定。
可是,尽管各层中的区域指定是生成最终的立体图像用的重要信息,但能够设定的层越多,在各层中所指定的区域就越不清楚,就必须频繁地使用切换层的装置,来确认不同层中的区域。
另外,以往不存在使每层持有距离之类的方法。因此,就没有使层间持有可变距离来生成图像数据的方法,为了生成有立体感的图像数据,就需要与在单一层中生成所有对象的情况同样地,考虑对象间的远近感来生成图像数据。
另外,也没有在追加了层的情况下所追加的层的距离的决定方法,和在删除了层的情况下所删除的层以外的层的距离的决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让用户不需要切换层就可确认已经指定了的区域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让用户一眼确认例如在编辑处理的最后至此所编辑的图像区域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由多个层构成的图像数据中,容易地变更层间距离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由多个层构成的图像数据中,容易地决定在进行了层的追加和删除时的层间距离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为了达到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用图像数据生成装置对同一图像生成多个层的图像数据的步骤;用图像区域指定装置对上述各层的图像数据分别指定成为编辑对象的图像区域的步骤;以及当由上述图像区域指定装置指定了一层的图像区域时,采用与该图像区域不同的预定的显示方法使在其以前所指定的各层的图像区域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的显示控制步骤。
本发明进一步的功能和特征,从下面跟着的附图、实施例将会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可以应用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第一控制处理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各层的追加·删除以及,各层的编辑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层2的区域被指定时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背景层的区域被指定时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层1的区域被指定时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7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层2的区域被指定时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8是表示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指定了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层1的区域的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指定了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层2的区域的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背景层的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远近感的调整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14是表示使用滑杆任意地设定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各层间距离的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15是表示使用了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凸型透镜(lenticular lens)的3D条纹图像的生成方法的图。
图16是表示在追加了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层的情况下各层间的距离的图。
图17是表示在删除了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层的情况下各层间的距离的图。
图18是表示涉及本发明实施形式的打印处理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可以应用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例的方框结构图。
如图1所示那样,在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由生成打印数据(包含控制命令,以下相同)图像处理装置100,和基于该打印数据形成图像的打印机170构成。
图像处理装置100置备,存储器110、CPU130、硬盘控制器(HDC)120、硬盘(HD)121、软(注册商标)盘控制器(FDC)125、软(注册商标)盘驱动器(FD)126、打印机控制器(PRTC)140、键盘控制器(KBC)150、键盘(KB)151、CRT控制器(CRTC)160以及CRT161。
存储器110具有,例如从HD121装入的负责本发明中的图像编辑处理的应用程序111、作为生成对应于打印机170的打印数据用的软件的打印机驱动程序112、对将供给打印机170的打印数据进行假脱机的假脱机区域113以及其他没有图示的OS(操作系统)和工作区域等。
CPU130基于存储器110内的应用程序111、打印机驱动程序112和OS等进行动作,在电源接通时由没有图示的ROM引导,并在将OS从HD121装入存储器110以后也同样地将应用程序装入,由此作为图像形成系统发挥功能。另外,当然CPU130能够通过HDC120对HD121进行存取。
PRTC140,进行将储存在假脱机区域113中的打印数据依次发送给打印机170的处理。KBC150,控制KB151将来自用户的指示数据取入到装置内。CRTC160是控制作为显示装置的CRT161的控制器。尽管这些块150、151、160、161等构成用户接口,但也可以进一步置备例如,定位设备等的其他块。
另外,在打印机170中,由用于从图像处理装置100接收打印数据,和用于将各种状态通知给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接口(I/F)171,主要是解释所接收的打印数据并产生位图图像数据的打印机控制单元172,以及接受从打印机控制单元172输出的位图图像数据实际形成图像的打印机引擎173构成。此外,尽管没有图示还具备有操作面板等。
于是,在上述的结构中,在将打印机170连接到图像处理装置100时,在其最初的阶段,需要将生成对应于打印机170的打印数据用的打印机驱动程序安装在图像处理装置100中。不言而喻,只有没有特殊的理由,此安装通常进行一次就足够了。
图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第一控制处理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与编辑适合于特定的打印装置的3D图像数据的图像编辑程序的处理步骤对应。此外,设此流程图的处理由图1所示的CPU130基于保存于HD121并装入到存储器110上的程序来执行。另外,S10~S18表示各步骤。此外,所说的3D图像数据是进行加工以使当通过双凸型透镜观看所打印的结果的图像时可立体地进行观看的图像数据。下面,按照此流程图对涉及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第一控制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当图像编辑程序启动后,在步骤S10中,选择将要打印图像数据的打印机。在3D图像的情况下,由于必须生成符合上述双凸型透镜的格子条纹的间距的数据,故打印装置的分辨率就变得重要,能够在步骤S10中选择的打印机,都是相同基本分辨率的打印机。
接着在步骤S11中,选择将要打印数据的用纸的尺寸和种类。图像编辑程序,在后面说明的步骤S16中生成符合所选择的用纸尺寸的图像,另外,通过在打印时将所选择的用纸种类通知给所选择的打印机的打印机驱动器,将最合适于所选择的用纸种类的打印数据发送给打印机。
接着在步骤S12中,选择原始图像数据。接着在步骤S13中,从图像数据指定将要打印的范围(修剪区域)。此修剪区域是与上述所选择的用纸尺寸一致的矩形区域,图像编辑程序,首先在CRT161中显示对应于图像数据的图像,和与用纸尺寸一致的矩形区域。利用这些显示,用户对与在CRT161中所显示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作为图像数据的打印范围,选择用与用纸尺寸一致的矩形区域所包围的范围。
接着在步骤S14中,在各层中从图像数据指定将进行3D化的区域。层的追加/删除和各层的编辑步骤的细节将用图3进行说明。接着在步骤S15中,选择是否打印所编辑的图像,在判断为打印所编辑的图像的情况下(在用户进行指示以打印所编辑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6中,按照所选择的打印机(分辨率等)、所选择的用纸尺寸以及用纸种类修剪所指定的修剪区域,并且生成对在步骤S14中所指定的每层的区域全部进行了合成的3D图像数据,将最合适于所选择的打印机、用纸尺寸和用纸种类的打印数据(图像数据)发送给所选择的打印机,进入步骤S17。此外,设在打印时(图像数据发送时)将所选择的用纸尺寸及种类通知给所选择的打印机的打印机驱动程序。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不打印所编辑的图像的情况下(若用户不打印所编辑的图像数据),直接进入步骤S17。
接着,在步骤S17中,判断是否保存所编辑的图像,在判断为进行保存的情况下,在步骤S18中将所编辑的图像数据保存在图1所示的HD121、FD126等中。此时(所编辑的图像数据的保存时),所保存的数据是上述所选择的打印机名、上述原始图像数据名和上述3D范围指定信息等,通过在文件内不保存编辑后的图像数据自身,保存文件自身的文件大小就变得很小。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7中判断为不保存所编辑的图像的情况下,就这样结束处理。
图3是表示图2的步骤S14中的各层的追加·删除以及,各层的编辑处理步骤的流程图。此外,设此流程图的处理由图1所示的CPU130基于保存于HD121并装入到存储器110上的程序来执行。另外,S20~S28表示各步骤。下面按照此流程图来说明各层的编辑处理步骤。
首先,在步骤S20中为了进一步多层化图像数据,用户判断是否进行层的追加,如果进行追加,则在步骤S21中进行层的追加处理,生成图像数据。接着在步骤S22中,与步骤S20相反用户判断是否进行层的删除,如果进行删除,则在步骤S23中进行层的删除处理。接着在步骤S24中将1代入到程序内的变量N。
接着在步骤S25中,用户判断是否编辑层N(在N=1的情况下,为层1),如果进行编辑,则在步骤S26中进行各层(这里是层N)中的3D化区域的指定。此时图像编辑程序作为相当于层N的3D化区域指定一个或者多个区域,在CRT161中用闭区域在对应于图像数据的图像上显示层N的3D化区域。利用这些显示,用户对与在CRT161中所显示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作为将要进行3D化的范围选择用闭区域所包围的范围。
然后,这里作为将要进行3D化的范围所选择的闭区域,接着在进行层N+1以后的编辑处理时加网格(阴影)进行显示。这样通过将所有已经被编辑的层的图像区域作为已OR处理(逻辑和)的区域加网格进行显示,就能够使用户一眼弄清已指定完的区域。例如,如图4所示那样,在选择了层2的状态时,通过将在近前的层中所指定的区域全部进行OR处理,并在同一窗口上加网格进行显示,则即使不切换层也能够确认在其他层中所指定的区域。这里所说的近前的层,在层2选择时是指层1,在层3选择时是指层1和层2。
另外,也可以如图5那样,将所有层中存在于最远距离的固定的图像区域作为不需要用户指定闭区域(不可指定)的背景层来设置。由此,在用户对最后的层(背景层)进行编辑时,将至此所指定的所有层的区域作为已OR处理的区域加网格进行显示,用户就能够一眼确认在全部各层中所指定的区域。
接着在步骤S27中,将程序内的变量N增加1,判断是否存在下一层。若在存在下一层的情况下,则在步骤S25中判断是否编辑该层,并反复直到步骤S28的步骤。若在不存在下一层的情况下,则3D区域设定的处理结束,向图2的步骤S15的处理转移。
如从上面说明可知那样,根据本发明,由于构成是在成为编辑对象的图像区域被指定时,用与上述编辑对象不同的显示方法使在其以前所指定的图像区域显示,故用户不需要切换层就能够确认已经指定了的区域。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构成是通过与图像区域指定装置不可指定的图像区域不同的显示方法使已经作为编辑对象所指定的图像区域显示,故用户能够一眼确认例如在编辑处理的最后至此所编辑的图像区域。
(第二实施例)
接着说明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在使显示装置显示或者使打印装置打印图像编辑结果的应用程序中,通过对由多个层构成的图像数据,设置变更层间的距离的装置,使容易地进行层间的距离的设定得以实现。下面,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例。
接着,一边参照图8~图15一边详细地说明涉及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图像处理的流程。
图8和图9示出输入并编辑由多个层构成的对象信息和层间的距离信息,并基于该结果在画面上进行显示和打印的步骤。此外,当执行本处理时,需要读入照片等图像数据。
首先,在步骤S30中接受是进行指定照片等图像数据内的任意区域的对象的编辑还是进行层数的编辑的输入。当在上述步骤S30中接受了进行上述对象的编辑或者层数的编辑的输入的情况下,在步骤S31中进行上述对象的输入和编辑。
图10~图12示出在上述步骤S31中设定了将要指定区域的对象的状态。图10为指定了最近前的层(层1)的范围的状态,图11为表示指定了层1的内侧(层2)的范围的状态,图12是表示最内侧(背景)的范围为哪一部分的图。在层2和背景中,为了明示在近前的层中所选择的范围,在近前的层中所选择的区域加网格进行显示。此外,最内侧(背景)的范围,不是选择区域而得到,而是在近前的层中没有选择的区域,成为最内侧(背景)的范围。此外,上述范围的选择,对每层使用鼠标指针等输入设备用闭区域进行选择。
然后,在步骤S32中为了从上述照片等图像数据生成由多个层构成的图像数据,接受是否进行层的追加的输入。当在上述步骤S32中接受了进行层的追加的输入的情况下,在步骤S33中进行层的追加处理。然后,在步骤S34中,接受是否进行层的删除的输入。当在上述步骤S34中接受了进行层的删除的输入的情况下,在步骤S35中进行所指定的层的删除处理。
当在上述步骤S30中不接受进行上述对象的编辑或者层数的编辑的输入的情况下,在步骤S36中接受是否变更层间的距离信息的输入。当在步骤S36中接受了变更层间的距离信息的输入的情况下,进行用于变更层间的距离信息的处理。首先,在步骤S37中判断远近感的调整是否为自动。图13示出接受此输入的画面。此画面当在图10~图12的画面中按下“立体感”按钮时显示。当在上述步骤S37中上述远近感的调整为自动的情况下,在步骤S38中决定层间的距离以使各层间的视差值相等。此外,当在上述步骤S37中上述远近感的调整为自动以外的情况下,在步骤S39中显示设定层间的距离的画面,在此画面上设定各层的距离。
这里,对从平面图像生成立体图像的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用双凸型透镜获得立体图像,如图10到图12所示那样从在各层中所选择的区域信息和各层之间的距离信息生成表示被摄体的进深分布的视差映像(parallax map),如图15所示那样从上述视差映像和平面图像生成多视点图像,然后生成3D条纹图像。
关于上述各层之间的距离信息,通过用从0到255的值(视差值)设定从层1到背景,来设定距离信息。此时,当作为距离信息的设定在图13的画面中选择了自动的情况下,就进行设定以使用256等级所表示的层间的视差值成为等间隔。此外,当作为上述距离信息的设定在图13的画面中选择了自定义的情况下,为了自由地设定各层的距离信息,图13的设定按钮变成有效,当按下设定按钮时,显示如图14所示那样的自定义设定的画面。在图14所示的画面中,通过选择层名或者滑杆来选择将变更距离的层。此外,为了使各层中的区域信息可以在此画面上识别,在画面内(图14的右侧部分)显示对应于所选择的层的区域信息。
然后,通过按下滑杆上的滑块和位于滑杆两端的按钮,来设定各层的距离。这里,由于层1在最近前,背景在最内侧,故当滑杆移动时,在想将近前的层的位置移到比内侧的层靠右侧的情况下,通过从近前的层的位置成为与内侧的层的位置相同的时刻开始,将近前的层滑杆向右移,使内侧的层的滑杆也移动到相同位置。在想将内侧的层的位置移到比近前的层靠左侧的情况下,通过从内侧的层的位置成为与近前的层的位置相同的时刻开始,将近前的层滑杆向左移,使近前的层的滑杆也移动到相同位置。
此外,由于滑杆中的滑块的位置对应在视差映像中使用的256等级的值,故在滑杆的右端显示与拍摄了被摄体的实际的空间距离相当的值。这里,视差(p)和距离(Z)的关系如下所示。
Z=255/(255-p)
由于视差是0≤p≤255,故距离的值为从1到∞。其中,数值的单位依照所拍摄的空间可以是厘米也可以是米。
然后,当在图11的画面中按下“下一步”按钮或者选择“打印和保存”标签时,为了从上述照片等图像数据和指定了照片等图像数据内的任意区域的对象信息以及各层间的距离信息生成立体图像数据,在步骤S40中进行图像合成处理。然后,在步骤S41中在图17所示的画面上显示该结果。
然后,在步骤S42中,接受是否变更当前的设定信息的输入,在进行变更的情况下,再次进行从步骤S30开始的处理。此时,在进行了层的追加的情况下,依照远近感的调整设定如下面那样决定层间的距离。
在层间的距离为自动的情况下,当按下图10~图12的画面的“层追加”按钮或者“层删除”按钮选择层的追加或删除时,在步骤S38中再次计算各层间的距离以考虑所追加或者删除的层,重新使层间的视差值全部相等。另外,在层间的距离为自定义的情况下,当选择层的追加时,如图16那样决定所追加的层的距离以使所追加的层的近前一层的视差和所追加的层的后侧一层的视差相等。此外,所追加的层以外的层间的距离不从已经被设定的内容进行变更。另外,在层间的距离为自定义的情况下,当选择层的删除时,如图17所示那样所删除的层以外的层间的距离不从已经被设定的内容进行变更。
此外,当在上述步骤S42中,不变更当前的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在步骤S43中,接受是否进行打印处理的输入,当在上述步骤S43中接受了进行利用图18的画面的“打印”按钮的打印处理的输入的情况下,在步骤S44中生成使用双凸型透镜可立体地观看用的图像数据并进行打印处理。
如上面所说明那样,根据实施例,为了变更层间的距离,设置对层间的距离进行变更的装置而无须考虑层间的距离来变更层中的区域信息,因此能够容易地变更层间的距离。
另外,根据实施例,在由多个层构成的图像数据中,能够容易地决定在进行了层的追加和删除时的层间的距离。
进而,关于在进行了层的追加和删除情况下层间的距离的决定方法,通过具有自动和自定义两个种类的模式,就能够按照用户所想要的距离更简单地进行设定。
(其他实施例)
尽管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以将打印装置的打印方式设为喷墨方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列举,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喷墨方式,还能够应用于电摄影方式、热转印方式、热敏方式以及静电方式等各种打印方式。此外,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由多个设备(例如主机、接口设备、阅读器、打印机等)构成的系统,也能够应用于由单个设备形成的装置(例如复印机、传真装置等)。
另外无需赘言,本发明的目的也是可以这样达到的,就是通过将记录了实现上述实施形式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或者记录介质)提供给系统或者装置,该系统或者装置的计算机(或者CPU和MPU)读出并执行保存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
在此情况下,就成了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自身将实现上述的实施形式的功能,存储了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等的介质就构成了本发明。作为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等的介质,可以使用例如,软(R)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ROM等。
另外无需赘言,不仅包含通过执行计算机所读出的程序代码,上述的实施形式的功能得以实现的情况,也包含根据该程序代码的指示,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等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该处理上述的实施形式的功能得以实现的情况。
进而无需赘言,也包含当从存储介质等的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被写入到插入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卡和/或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中所具备的存储器以后,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示,该功能扩展卡和/或功能扩展单元中所具备的CPU等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该处理上述的实施形式的功能得以实现的情况。
在将本发明应用于上述存储介质的情况下,与上述的实施形式的图2、图3、图7和图8所示的流程图对应的程序代码就保存在该存储介质中。
由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能够实现本发明大量而广泛的实施形式,故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实施形式,而是由附加的权利要求所规定。

Claims (4)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图像数据生成装置对同一图像生成多个层的图像数据的步骤;
用图像区域指定装置对上述各层的图像数据分别指定成为编辑对象的图像区域的步骤;以及
当由上述图像区域指定装置指定了一层的图像区域时,采用与该图像区域不同的预定的显示方法使在其以前所指定的各层的图像区域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的显示控制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控制步骤中,采用与上述图像的图像区域中不能由上述图像区域指定装置指定的图像区域不同的预定的显示方法,使已经由上述图像区域指定装置所指定的图像区域在上述显示装置上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控制步骤中,作为上述预定的显示方法,加网格显示在上述图像区域以前所指定的各层的图像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控制步骤中,作为上述预定的显示方法,加网格显示已经由上述图像区域指定装置所指定的图像区域。
CN03131345.0A 2002-05-14 2003-05-13 图像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115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9023/2002 2002-05-14
JP2002139023A JP3747185B2 (ja) 2002-05-14 2002-05-14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2139022A JP4095338B2 (ja) 2002-05-14 2002-05-14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139022/2002 2002-05-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0970A CN1460970A (zh) 2003-12-10
CN1251154C true CN1251154C (zh) 2006-04-12

Family

ID=29422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3134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1154C (zh) 2002-05-14 2003-05-13 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7365875B2 (zh)
CN (1) CN125115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67992B2 (ja) * 2004-01-15 2010-05-26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図形処理装置、図形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844053B2 (ja) * 2005-08-31 2011-12-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選択装置および画像選択方法
JP4621618B2 (ja) * 2006-03-28 2011-01-26 株式会社東芝 図形描画装置、図形描画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392166B1 (ko) * 2006-12-18 2014-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이미지 편집 방법, 편집 이미지생성 방법 및 편집된 이미지 저장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86558A1 (en) 2010-01-14 2011-07-21 Humaneyes Technologies Ltd. Lenticular image article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ducing banding artifacts in lenticular image articles
JP2012094111A (ja) * 2010-09-29 2012-05-17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50070B2 (ja) 2011-03-15 2013-07-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BR112013013425B1 (pt) * 2011-05-31 2021-03-02 Rakuten, Inc. dispositivo de processamento de imagem, método de processamento de imagem, e, meio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JP5571257B2 (ja) * 2011-12-19 2014-08-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186314A (zh) * 2011-12-29 2013-07-03 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漫画背景处理系统、漫画背景处理方法和终端
US9105110B2 (en) * 2012-08-04 2015-08-11 Fujifilm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Method of simulating an imaging effect on a digital image using a computing device
US20150310660A1 (en) * 2014-04-25 2015-10-29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Llc Computer graphics with enhanced depth effect
JP7292024B2 (ja) * 2018-10-22 2023-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1213A (en) * 1986-12-19 1989-04-11 General Electric Co. System for the simultaneous display of two or more internal surfaces within a solid object
JPH07220115A (ja) 1994-01-27 1995-08-18 Mutoh Ind Ltd 3次元cadシステム
JP3182321B2 (ja) * 1994-12-21 2001-07-0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疑似立体動画像の生成方法
US6320978B1 (en) * 1998-03-20 2001-11-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Stereo reconstruction employing a layered approach and layer refinement techniques
US6614453B1 (en) * 2000-05-05 2003-09-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dical image display for surgical tool planning and navigation in clinical environments
JP2002163678A (ja) * 2000-09-13 2002-06-07 Monolith Co Ltd 擬似三次元画像生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809745B1 (en) * 2001-10-01 2004-10-26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Compositing two-dimensional and 3-dimensional images
JP4403219B2 (ja) * 2003-06-19 2010-01-27 株式会社ブロードリーフ 損傷解析支援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29182B2 (en) 2011-04-19
CN1460970A (zh) 2003-12-10
US7365875B2 (en) 2008-04-29
US20080075416A1 (en) 2008-03-27
US20030214662A1 (en) 200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1154C (zh) 图像处理方法
RU2664395C2 (ru) Распечатка паноптически визуализируемого документа
US757348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image distributions
US20170357673A1 (en) Dynamic maps for exploring and browsing of images
US7730043B1 (en) Incremental batch-mode editing of digital media objects
US807895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fining table styles
US8144919B2 (en) Annealing algorithm for non-rectangular shaped stained glass collages
CN1610904A (zh) 运动图像数据管理设备和方法
US7340482B2 (en) Preview function in a digital data preservation system
US20100031152A1 (en) Creation and Navigation of Infinite Canvas Presentation
CN1107902C (zh) 字符处理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1723431A (zh) 基于数据特性的数据集合3维视图的图形用户界面
CN1499351A (zh) 进行脱机指示的信息处理装置、打印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881163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信息存储介质
CN1679346A (zh) 易于进行可立体视的内容的制作及编辑的装置
CN1906607A (zh) 显示演示应用内的上下文位置的智能备忘录对象
CN1794791A (zh) 摄像装置和控制摄像装置的方法
US11163503B2 (en) Control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514631B2 (en) Control method
KR20060087397A (ko) 이미지 메타데이터를 조정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595486A (zh) 图像检索装置及其动作控制方法、以及图像检索服务器
CN1241386C (zh) 数码相机、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系统
KR20100082826A (ko) 쌍방향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정의
US20070256012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browsing content, method of providing the user interface, and content browsing apparatus
CN1921600A (zh) 幻灯数据生成装置、幻灯生成装置、其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