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8757C - 益智积木 - Google Patents

益智积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8757C
CN1248757C CN 02116340 CN02116340A CN1248757C CN 1248757 C CN1248757 C CN 1248757C CN 02116340 CN02116340 CN 02116340 CN 02116340 A CN02116340 A CN 02116340A CN 1248757 C CN1248757 C CN 124875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cell cube
building blocks
cell
cub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1634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6608A (zh
Inventor
郑明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11634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48757C/zh
Publication of CN1446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6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87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875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益智积木,该益智积木共包含十七个,每个积木分别由三至六个不等的单元体组成,利用积木不同的排列组合而成为平面或立体等多种造型。其次,积木可搭配不同的游戏装置而进行益智游戏,如具有立体栅槽的游戏架以栅杆与积木单元体的间的凹沟配合而产生立体堆栈排列;又如三角游戏盘,可供积木进行金字塔造型的堆栈组合;又如平面游戏盘,可供至少一个积木在凹槽内定位后,以该积木为起始点,再由其它积木将凹槽空位补满。而且,游戏架的底端可增设底盒,以供三角及平面游戏盘与游戏手册等隐藏置放。

Description

益智积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益智积木,其以多个积木相互排列、堆栈组合或搭配游戏装置(如游戏架、三角游戏盘、平面游戏盘等),而产生平面或立体创意造型,以此达到益智及寓教于乐的效果。
背景技术
关于益智积木,在本案申请前发明人已开发出数种,例如中国台湾公告第285070号“一种可由平面式排列组合转变成为堆栈参种型态的球型积木”、中国台湾公告第398313号“可变化60°、90°与120°组合的造型积木”、中国台湾公告第545552号“可变化成多种组合形态的堆栈积木”,前述案例是分别利用十九个、十二个或九个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平面或立体堆栈组合的创意游戏,更可配合盘体或盒体而排列出不同的创意造型,以突破以往传统平面拼图的游戏概念。
但现有型式的益智积木创意游戏中,并没有类似俄罗斯方块的立体堆栈法,也没有以平面某一定点为游戏起始点的排列法,更没有七层单元体组成的金字塔叠法,除此之外,也没有立体中空角柱的积木排列法。
因此,为了使积木游戏更富变化及增加挑战性,本发明人研发出一种更具多样变化及游戏法的益智积木以及与其搭配的游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游戏积木,分别由三至六个不等单元体组成的十七个不同形状积木,且单元体总数为八十四个,又单元体可为正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等;利用此十七个积木可实施平面或立体排列组合。
前述积木的各单元体的间可由凸块连接着,所以在单元体与单元体的间会形成凹沟,利用凹沟配合具有立体栅槽的游戏架可进行如俄罗斯方块般的游戏排列法。
前述积木可配合三角游戏盘,而排列出三角锥形的立体金字塔。或者在一设有定位点的平面游戏盘上排列出不同形状的平面图案。
再者,前述游戏架可设在一底盒上,此底盒内具有拖盘,以供三角及平面游戏盘或游戏手册隐藏置放。
因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和优点:
1、以十七个不同形状的积木,不但可在平面上排列组合之外,更可立体堆栈出创意造型;除此之外,更可配合游戏架、三角游戏盘、平面游戏盘等的类的游戏装置,而产生另种平面或立体排列组合的游戏法。
2、积木是由三至六个不等的单元体组成,单元体可为正方形外,也能以圆球形或多边形实施;且各单元体的间有凸块连接,所以会形成凹沟结构,利用此凹沟与游戏架的栅杆配合,可使积木在游戏架的导槽内产生垂直升降的功能,而形成一种类似俄罗斯方块游戏的玩法。
3、在游戏架的导槽开口侧端设置可活动的挡板,利用挡板突出在槽口上,可将导槽内的部份积木产生连锁卡制效果,使该部份积木留在导槽内而不可脱离,而未被连锁卡制的积木则可自由进出,此举可使游戏者只玩自由进出的积木部份,以降低游戏的困难度。
4、三角游戏盘上共具有二十八个邻接槽,且每边的最外侧共有七个槽,当积木单元体为正方形时,游戏盘的槽为锥形槽,当积木单元体为圆球形时,游戏盘的槽为圆弧槽;利用十七个积木排列在三角游戏盘上,可堆栈成七层的三角锥形金字塔造型。
5、平面游戏盘的凹槽上设置一固定组件,而将任一积木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体定位,使该积木的方向、角度及位置受到限制,再以其它积木陆续排列入于凹槽内直至补满为止;由于第一积木的方向、角度、位置及正反面都可改变,所以会影响到后续积木的排列过程,以致于最后完成的组合图样都会不同,因此十七个积木可衍生出多种不同的排列法外,更可激发脑力与增进乐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积木所含的十七种拼块结构图;
图2A、2B是本发明积木的单元体立体图;
图3A、3B是由图1积木排列组成的矩阵平面图;
图4是由图1积木堆栈组成的立体角柱示意图;
图5是图4立体角柱的分层剖析图;
图6是由图1积木堆栈组成的中空立体角柱示意图;
图7是图6立体中空角柱的各面剖析图;
图8是由图1积木堆栈组成的中空城堡状示意图;
图9是图8立体中空城堡的各面剖析图;
图10是本发明游戏架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游戏架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积木与游戏架配合实施示意图;
图13A、13B是本发明积木单元体与栅杆配合示意图;
图14A是本发明另种游戏架的实施例图;
图14B是图14A游戏架的俯视图;
图15A是本发明另种游戏架的实施例图;
图15B是图15A游戏架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发明游戏架设置挡板示意图;
图17是图16游戏架配合积木的使用示意图;
图18A、18B是本发明游戏架的檔板限制积木动作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游戏架的檔板限制积木动作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游戏架设置盒体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游戏架的盒体使用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另种游戏架的实施例图;
图23是本发明三角游戏盘的示意图;
图24是图23三角游戏盘与积木的实施图;
图25是图24的金字塔分层剖析图;
图26是本发明平面游戏盘的立体图;
图27是图26平面游戏盘将积木定位的示意图;
图28是图27平面游戏盘与积木配合的实施图;
图29是本发明另种平面游戏盘与积木的立体图;
图30是图29平面游戏盘与积木定位的示意图;
图31是图29平面游戏盘与积木配合的实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其优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益智积木100,共包括第一~第十七积木1~17,各积木分别由三至六个不等的单元体101(如图2A)组成,例如第一积木1是由四个单元体连体组成,第十七积木17是由六个单元体连体组成,而且单元体101的形状可为正方形、圆球形或多边形,但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均以正方形单元体组成的积木为例介绍,且本发明中益智积木100涉及三度空间排列,因此图式中的十七个积木1~17的各单元体101上均标示英文代号,以利于判读,而各积木的形状则如下所示:
第一积木,由四个单元体邻接成「L」形,并分为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有三个单元体邻接,下排只有一个单元体,而下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上排第一个单元体下;(以英文代号A标示)
第二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三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第一、二个单元体分别连接在下排第一、二个单元体上;(以英文代号B标示)
第三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L」形;并分为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只有一个单元体,下排有四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下排第一个单元体上;(以英文代号C标示)
第四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一个单元体、下排为四个单元体邻接,上排的单元体连接在下排第二个单元体上;(以英文代号D标示)
第五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三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第二个单元体连接在下排第一个单元体上;(以英文代号E标示)
第六积木,由三个单元体邻接成L形,并分为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有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只有一个单元体,而下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上排第二个单元体下;(以英文代号F标示)
第七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L形,并分为上中下三排堆栈,其中,上排有三个单元体邻接,中排与下排各只有一个单元体,而中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上排第一个单元体下,下排的单元体则连接在中排的单元体下;(以英文代号G标示)
第八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W」形,并分为上中下三排堆栈,其中,上排有一个单元体,中排与下排各有二个单元体邻接,上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中排的第一个单元体上,而中排的第二个单元体是连接在下排的第一个单元体上;(以英文代号H标示)
第九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U」形,并分为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有二个单元体,下排有三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第一个单元体是连接在下排的第一个单元体上,上排的第二个单元体是连接在下排的第三个单元体上;(以英文代号I标示)
第十积木,由四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又,上排的第一个单元体连接在下排第二个单元体之上;(以英文代号J标示)
第十一积木,由四个单元体邻接成倒「T」形,并分为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只有一个单元体,下排为三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下排第二个单元体上;(以英文代号K标示)
第十二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十」形,并分为上中下三排堆栈,其中,上排只有一个单元体,中排为三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一个单元体,而上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中排第二个单元体上,下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中排第二个单元体下;(以英文代号L标示)
第十三积木,由六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中、下三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中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第一个单元体连接在中排第二个单元体上、中排的第一个单元体连接在下排第二个单元体上;(以英文代号M标示)
第十四积木,由六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四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第一、二单元体分别连接在下排第二、三单元体上;(以英文代号N标示)
第十五积木,由六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中、下三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中排为三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仅为一个单元体,而上排的第一、二个单元体连接在中排第二、三个单元体上,下排的单元体连接在中排第二个单元体下;(以英文代号O标示)
第十六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中、下三排堆栈,其中,上排仅为一个单元体、中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单元体连接在中排第一个单元体上,中排的第一单元体连接在下排的第二个单元体上;(以英文代号P标示)
第十七积木,由六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中、下三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一个单元体、中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三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单元体连接在中排第一个单元体上、中排的第一、二单元体分别连接在下排第一、二个单元体上;(以英文代号Y标示)
第一个至第十七个积木1~17,总计共包含有八十四个单元体101,通过前述十七个积木可使上述八十四个单元体产生平面或立体排列、组合。譬如:
图3A、图3B所示,为本发明积木的其中二种平面排列示意图,即利用十七个积木1~17相互排列后,可组成12×7或14×6的矩阵造型,此为排列法中的其中二个范例,除此之外,也可以拼组出其它不同的矩阵造型。再者,也可不受限制而以自由发明方式排列,例如由使用者自由拼组出各种丰富变化的造形(类似七巧板游戏),例如:动物、文字、图腾...等。
图4所示是本发明积木的其中一种立体堆栈造型图,利用十七个积木1~17的相互堆栈,以形成3×4×7的立体角柱造型,而图5揭示的是图4立体角柱的分层剖析图,即三个层面5A、5B及5C的八十四个单元体的排列位置图,除了本例之外,更可堆栈出2×2×21或2×6×7的立体造型。
图6所示是本发明积木堆栈组成的中空角柱示意图,利用十七个积木1~17堆栈出如中空角柱般形体,而且各面均为47的矩阵体,若将中空角柱各面7A、7B、7C、7D加以展开,则如图7所示;该图揭示出各面7A~7D的各单元体的排列位置,由于各面中有单元体为重复出现,但因各面图的观察视角不同,所以图式中则以小或大假想线来表示同一单元体的位置。
图8所示,为本发明积木的另一种立体中空堆栈示意图,其利用十七个积木1~17堆栈出造型状似围墙或城堡般的形体,且各面均为8×3的矩阵,若将该中空城堡般的形体各面9A、9B、9C、9D展开,则如图9所示;该图揭示出各面9A~9D的各单元体的排列位置,由于各面中有单元体为重复出现,但因各面图的观察视角不同,所以图式中则以小或大假想线来表示。
为配合前述积木,本发明设计的游戏装置包括游戏架、三角游戏盘、平面游戏盘;其中,游戏架结构如图10所示,该游戏架20包括一底座21、多根平行且等距排列并设于底座上的直条栅杆22、二片设在底座两端的侧板26、以及固定在栅杆与挡板上的顶板23。如由图11的俯视观察游戏架20,则顶板23的槽口231与双排对称排列的栅杆22形成导槽24,此导槽可供积木导入。
图12为积木与游戏架配合示意图,图中揭示出积木1~17可全部排入游戏架20的导槽24内,其特征在:积木的各单元体101的间有凸块102(可同时参考图2B)连接着,由于有凸块102的形成,所以会有环状凹沟103产生(如图13A),因此当积木1~17置入游戏架20导槽24时,利用凹沟103配合左右双栅杆22而产生定位及垂向滑移功能,分析言之,凹沟103在双栅杆22嵌入之后,只能使积木垂直移动,而不能横移,因此每个积木由槽口231置入后,会沿着导槽24两侧的栅杆22垂直下降,同理取出时,通过手指拨取而垂直上升。此外,积木的单元体101形状改为其它形体时,栅杆22为配合单元体也须一同修改形状,例如图13B所示的圆球形单元体101’,其栅杆22’就须改为锥形断面(如图13B),如此才能配合各圆球形单元体之间的凹沟103’而产生最佳定位及滑移效果。
利用游戏架20的栅杆22的定位作用,可利于积木1~17在导槽24内进行组合排列,其游戏法似如俄罗斯方块游戏法,在游戏中不会因意外触碰而使已堆栈的积木散落,而积木的排列法可同图3A所示,由平面排列转为竖立排列。其次,积木各单元体101的各面具有凸块102,凸块的功能是积木在导槽24内要由下往上取出时,可供手指易于往上拨取,如果单元体的各面无凸块102,则手指就不易拨取积木。在往昔的益智游戏中,虽有俄罗斯方块的游戏,但尚无利用积木“凹沟”与游戏架“栅杆”配合的方式而使积木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排列组合。
请参图14A、图14B图所示,游戏架20导槽24内的栅杆22可单排实施,而另边则以壁板25实施,因此积木只需沿着单排栅杆22也能导入导槽24内,此玩法的优点是在游戏时透过壁板25遮挡而不让对方看见自己的积木排列过程。此外,也能如图15A、图15B所示,为导槽24的两边都设有栅杆22与壁板25,且各占一半面积,而且两边的栅杆22、壁板25都为交错设置,用此方式可供两位游戏者以对座方式同时进行益智游戏比赛,即两位游戏者只玩游戏架20的半边,而且利用壁板25遮挡积木可使对方看不见自己的积木排列过程,最后比赛看谁先以积木补满导槽24而夺冠。
另外,前述的壁板25可为永久固定式或活动抽取式,当为活动抽取式时,活动壁板25可改由板式的活动栅杆22取代。
图16揭示出游戏架20在槽口231侧端设置一挡槽272,挡槽内设置一可推出或没入的挡板271,当挡板271由手指拨出时(如图17),可檔住槽口231右端的积木,使该些积木不得而出,此也可由图18A所示可获得了解,图中揭示游戏架20右边的挡板271突出之后,可使导槽内的右半边积木产生相互抵止作用,如积木7被挡板271阻挡后,积木7就无法脱离导槽,而积木7会抵制上方其它积木16、5、3,再由前述四个积木而联合封锁游戏架20的导槽右半边,使右半边的积木无法脱离导槽;但左半边的积木因不受挡板271的阻挡,所以能脱离游戏架20导槽,此由图18B所示便可了解,当游戏架20翻转180°后,右半边的积木3、5、6、7、10、11、12、16及17受到挡块271阻挡而产生连锁抵制而无法脱出,但左半边的积木1,2、4、8、9、13、14及15在不受阻挡状态下,可由游戏架20导槽中倾倒而出,所以利用游戏架20的左半边可供游戏者使用,此可减低游戏的困难度并使游戏时间缩短,因为十七个积木排列比较困难,但以七个积木排列时就比较容易,所以对于年幼孩童在游戏上比较轻松。又前述图式中利用挡块271使积木产生连锁抵制的控制数量可限制在1/2、1/3或2/3不等,例如图19所示当以挡块271挡住1/3区域的积木(以X2表示)时,另外2/3区域的积木(以X1表示)就可活动排列组合。
请参阅图20所示,在游戏架20的底端可增设一盒体30,其除了使游戏架20的底面积加大而不易翻覆或倾倒外,更能供拖盘40侧向置入,又在拖盘40上还可叠置另一拖盘41,其中拖盘40可供三角游戏盘70(如图21)置放,而拖盘41可供平面游戏盘80及游戏手册等物品置放。
图22所示为另种游戏架20的构造图,图中的游戏架20高度较低并以围绕方式形成如中庭式造型,所述游戏架20是由底座21、以两排围成方形且由多根平行排列又等间距设置在底座上的直条栅杆22、以及二个呈方形的顶板23分别固定在前述呈方形排列的两排栅杆上;所述顶板23上的槽口231与两排栅杆22之间的空间能形成供积木垂直置入的导槽24;游戏时可将图8揭示如城堡般的立体堆栈积木移至本图游戏架20中实施,但游戏架20配合积木1~17的游戏困难度较积木1~17单独实施时为高。
图23所示为本发明积木与三角游戏盘的实施示意图,三角游戏盘70由俯视观察为正三角形,其上共具有二十八个邻接的锥形槽71,每边的最外侧有七个锥形槽。锥形槽71可供单元体101斜向置入后产生定位效果,进而使积木1~17斜向堆栈方式组成三角锥形金字塔,即如图24所示。又图25揭示的是图24的三角锥造型的各层剖析图,图中该三角锥体造型由下而上分为25A、25B...25G共七层,所以利用十七个积木1~17可排列出七层的金字塔造形。且当前述积木的单元体101为圆球形或正多边形时,角形槽71即须改为圆弧槽或多边槽,虽然圆弧槽或正多边槽的形状不同于锥形槽,但以视觉洞悉能力而言,锥形槽的游戏困难度会较另外二槽为高。
图26是本发明平面游戏盘的示意图,图中揭示出平面游戏盘80内设有一凹槽81,此凹槽也能以轮廓线代表,凹槽81恰可容置八十四个单元体组成的积木1~17,并以平面排列方式组成,且凹槽各边具有多个菱角。在凹槽81的中央或适当位置设有固定组件82,该固定组件82可为二~四根短立柱垂直插在预定的位置上,短立柱断面为L形或十字形,由于短立柱可嵌入积木的凹沟103内,所以围绕的空间恰供一个单元体101置入,因此该空间有如一定位空间,只要十七个积木1~17中的任一积木,以本身的一个单元体101置入定位空间后,就能使该积木的方向、角度及位置受到限制,因而以该积木为游戏起点,然后将其它积木陆续置入游戏盘80的凹槽内直至补满为止;例如图27中即以第九积木9为第一个置入积木,该积木平放在凹槽81内并以其中一个单元体101入于固定组件81形成的定位空间内,之后再陆续将其它积木置入凹槽81内,直至补满为止;第九积木9的单元体101共有五个,所以任何一单元体101置入定位空间后,就会使后续积木1~17在完成拼组后的图形不同,例如第九积木9的任何一个单元体101都能置入定位空间内,在置入后会有四个不同摆放方向及角度,而且又能正、反面放置,所以会衍生有5×4×2=40种不同位置,所以单以第九积木9就能有四十种平面积木排列法,更何况还有其它十六个不同积木,所以只要每个积木的单元体方向、角度、位置及正反面改变,都会使积木的平面排列法完全不同,因此透过十七个积木的排列组合就能衍生出无穷的变化。此外,前述固定组件81是用于限制一个单元体101,同理,也能藉由固定组件81限制二个或三个不等的单元体101,因此本发明的定位模式是藉由固定组件81限制积木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体101,故并非以限制一个单元体为满足。
其次,图29揭示出另种平面游戏盘及积木结构图,该平面游戏盘80’的固定组件83至少为一根T形或十字形支柱,而积木1~17的每个单元体均设有十字穿孔104,因此积木利用每个单元体的十字穿孔104与固定组件83配合后而达到定位效果,例如图30的第九积木9即以其中一个单元体的十字穿孔104供固定组件83穿过后而达到定位,由于第九积木9的方向、角度及位置已被限定,所以可将其它十六个积木陆续置入凹槽81内直至补满为止,有如图31所示。因此,利用此平面游戏盘80’与十七个积木的配合,同样也能衍生出无穷变化。

Claims (15)

1、一种益智积木,其特征在于:其分别由三至六个不等数目的单元体构成十七种不同积木,其分别为:
第一积木,由四个单元体邻接成L形,并分为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有三个单元体邻接,下排只有一个单元体,而下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上排第一个单元体下;
第二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三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第一、二个单元体分别连接在下排第一、二个单元体上;
第三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L形;并分为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只有一个单元体,下排有四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下排第一个单元体上;
第四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一个单元体、下排为四个单元体邻接,上排的单元体连接在下排第二个单元体上;
第五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三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第二个单元体连接在下排第一个单元体上;
第六积木,由三个单元体邻接成L形,并分为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有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只有一个单元体,而下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上排第二个单元体下;
第七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L形,并分为上中下三排堆栈,其中,上排有三个单元体邻接,中排与下排各只有一个单元体,而中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上排第一个单元体下,下排的单元体则连接在中排的单元体下;
第八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W形,并分为上中下三排堆栈,其中,上排有一个单元体,中排与下排各有二个单元体邻接,上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中排的第一个单元体上,而中排的第二个单元体是连接在下排的第一个单元体上;
第九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U形,并分为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有二个单元体,下排有三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第一个单元体是连接在下排的第一个单元体上,上排的第二个单元体是连接在下排的第三个单元体上;
第十积木,由四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又,上排的第一个单元体连接在下排第二个单元体之上;
第十一积木,由四个单元体邻接成倒T形,并分为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只有一个单元体,下排为三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下排第二个单元体上;
第十二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十形,并分为上中下三排堆栈,其中,上排只有一个单元体,中排为三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一个单元体,而上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中排第二个单元体上,下排的单元体是连接在中排第二个单元体下;
第十三积木,由六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中、下三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中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第一个单元体连接在中排第二个单元体上、中排的第一个单元体连接在下排第二个单元体上;
第十四积木,由六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下二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四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第一、二单元体分别连接在下排第二、三单元体上;
第十五积木,由六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中、下三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中排为三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仅为一个单元体,而上排的第一、二个单元体分别连接在中排第二、三个单元体上,下排的单元体连接在中排第二个单元体下;
第十六积木,由五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中、下三排堆栈,其中,上排仅为一个单元体、中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单元体连接在中排第一个单元体上,中排的第一单元体连接在下排的第二个单元体上;
第十七积木,由六个单元体邻接成上、中、下三排堆栈,其中,上排为一个单元体、中排为二个单元体邻接、下排为三个单元体邻接,而上排的单元体连接在中排第一个单元体上、中排的第一、二单元体分别连接在下排第一、二个单元体上;
利用上述十七个积木的八十四个单元体,可在平面上排列组成或立体堆栈出各种造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智积木,其特征在于:积木的单元体为下列造型其中之一:正方形、圆球形及正多边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智积木,其特征在于:益智积木能搭配游戏架,所述游戏架是由底座、多根平行排列且等间距设置在底座上的两排直条栅杆、二片设在底座两端的侧板、以及固定在前述栅杆与挡板上的顶板所组成;所述顶板上的槽口与两排栅杆之间的空间能形成供积木垂直置入的导槽;而各积木在单元体与单元体间具有凸块连接,所以凸块的两侧形成有环形的凹沟以供栅杆切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益智积木,其特征在于:单元体的每个基面上均设有可用手指拨动的凸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益智积木,其特征在于:顶板的槽口侧设有一挡槽,挡槽内设有可推出或没入的挡板,挡板推出后可阻挡槽口内的积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益智积木,其特征在于:在游戏架的底座下增设有面积较底座更大的底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益智积木,其特征在于:底盒内设置至少一个拖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智积木,其特征在于:益智积木能搭配游戏架,所述游戏架是由底座、以两排围成方形且由多根平行排列又等间距设置在底座上的直条栅杆、以及分别固定在前述呈方形排列的两排栅杆上的二个呈方形的顶板所组成;所述顶板上的槽口与两排栅杆之间的空间能形成供积木垂直置入的导槽;而各积木在单元体与单元体间具有凸块连接,所以凸块的两侧形成有环形的凹沟以供栅杆切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智积木,其特征在于:益智积木能搭配三角游戏盘,所述三角游戏盘上共具有二十八个邻接槽,而每边最外侧各有七个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益智积木,其特征在于:积木单元体为下列其中之一:正方形、圆球形、正多边形;而游戏盘之槽为配合前述单元体形状为锥形槽、圆弧槽、多边槽。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智积木,其特征在于:益智积木能搭配平面游戏盘,平面游戏盘内设有凹槽,该凹槽可容置多个积木,在凹槽的中央或预定位置设有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将任一积木的至少一个单元体定位后,而将积木的方向、角度及位置固定,再以该积木为中心,然后将其它积木陆续置入凹槽内直至补满为止。
12、如权利要求11项所述的益智积木,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为二至四根可切入积木各单元体间凹沟内的短立柱组成,短立柱间形成供至少一个单元体嵌入而限定积木方向、角度及位置的定位空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益智积木,其特征在于:短立柱的断面形状呈L形或十字形。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益智积木,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为至少一根支柱,而积木的单元体中央设有供支柱穿过以限定积木方向、角度及位置的穿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益智积木,其特征在于:积木单元体的穿孔形状为十字形,而支柱的形状为T形或十字形。
CN 02116340 2002-03-26 2002-03-26 益智积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75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16340 CN1248757C (zh) 2002-03-26 2002-03-26 益智积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16340 CN1248757C (zh) 2002-03-26 2002-03-26 益智积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6608A CN1446608A (zh) 2003-10-08
CN1248757C true CN1248757C (zh) 2006-04-05

Family

ID=28048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1634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757C (zh) 2002-03-26 2002-03-26 益智积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4875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6449B (zh) * 2014-05-09 2017-06-09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幼儿拼图
CN104888468B (zh) * 2015-06-12 2017-07-11 陕西理工学院 一种学前教育用益智模型
CN109745712A (zh) * 2017-11-08 2019-05-14 郭秋霞 一种带有磁性的俄罗斯方块积木组合
CN111888781A (zh) * 2020-07-31 2020-11-06 浙江金马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积木块玩具及其玩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6608A (zh) 2003-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02285B2 (en) Intellectual building blocks with cooperated game devices
US7566057B2 (en) Stacking puzzle and method for playing same
US5702105A (en) Three-dimensional word construction game of SCRABBLE
US7040621B2 (en) Intellectual building base plate assembling game device
US20080274665A1 (en) Building base plates assembled to build block sets in two or three dimensional configurations
CN1765445A (zh) 立方装配智力积木及支撑结构
US20160310835A1 (en) Word game with multi-sided pieces with notches for interlocking of the pieces at various angles
CN1248757C (zh) 益智积木
US3695614A (en) Board game apparatus
US6637745B1 (en) Pyramid puzzle system
US20190275417A1 (en) Multifaced 3-D Puzzle Building Blocks
CN2586507Y (zh) 益智积木以及与其搭配的游戏装置
CN2467143Y (zh) 一种积木
CN101301525B (zh) 具有平面组合或堆栈成立体三面锥体的积木装置
US20160236071A1 (en) Game Pieces and Method of Use
JP3089317U (ja) 知的積木及びこれを用いるゲーム装置
CN201643729U (zh) 积木装置
CN211798737U (zh) 一种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拼盘益智玩具
CN2668197Y (zh) 三维迷宫玩具
CN212135740U (zh) 一种桌游教具
CN216497416U (zh) 骰子盒及骰子游戏装置
CN220176012U (zh) 一种棋盘及应用于该棋盘的棋子
KR200435040Y1 (ko) 조합식 구슬 블럭 게임 장치
CN2920338Y (zh) 数独游戏盘
JP3068102U (ja) パズル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