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4992C - 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4992C
CN1244992C CNB018180876A CN01818087A CN1244992C CN 1244992 C CN1244992 C CN 1244992C CN B018180876 A CNB018180876 A CN B018180876A CN 01818087 A CN01818087 A CN 01818087A CN 1244992 C CN1244992 C CN 124499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reception
correction signal
reception portion
signal
array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180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71747A (zh
Inventor
东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71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17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49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499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267Phased-array testing or checking device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一种阵列天线的校正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在阵列天线(101)的接收信号上重叠由多路电路(103)输出的给定符号图案的校正信号后输入给无线电接收部(104)。经过上述无线电接收部的校正信号由校正信号抽出部(110)抽出,SIR检测部(111)根据该校正信号将接收质量最好的上述无线电接收部之一作为基准支路。校正信号处理部(109)根据经过所求出的基准支路后的校正信号与经过剩余的其它无线电接收部后的校正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以及振幅比校正接收方向图。从而实现了校正精度高并且即使特定无线电接收部出现故障时也可以进行正常校正。

Description

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在阵列天线的无线电接收部相互之间的相位以及振幅的变动进行校正的校正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特别涉及校正精度高、即使特定的无线电接收部出现故障时也可以进行正常校正的校正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等中,采用由相关性高的多个天线单元形成所希望的接收方向图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也就是说,通过采用这样的接收装置,形成在所需信号到来方向上的接收增益大、而对其它用户的干扰或者延迟波引起的干扰的接收增益小的接收方式。依据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发收信号高速化以及高质量化,并且可以增大加入者的容量。
在包括与各天线单元对应的多个无线电接收部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中,一般在各无线电接收部中的振幅以及相位分别独立,并且时时刻刻变动。因此,为了正确形成所希望的接收方向图,需要对相位以及振幅的变动进行校正。这样的校正操作称为校正。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这种阵列天线接收装置的校正方法,例如在特開平11-46180号公报(JP-A)中有记载。在该方法中,在与多个天线单元分别连接的各无线电接收部中输入已知的校正信号,对从各无线电接收部的输出中抽出的校正信号解调后,采用其结果,对独立的时时刻刻变动的各无线电接收部的相位以及振幅的变动进行校正。
图1表示现有技术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的一构成例的方框图。
图示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由阵列天线001、多路电路003-1~003-N、无线电接收部004-1~004-N、信号处理部005-1~005-M、校正用信号发生器006、校正用无线电发送部007、功率电平调整电路008、校正信号处理部009以及校正信号抽出部010所构成。本阵列天线接收装置,阵列天线001由N个天线单元002-1~002-N构成,并且可以对用户数「M」的信号解调。
天线单元002-1~002-N,使各个天线单元的接收信号之间相互具有相关性那样邻近配置,分别接收被重叠后的所需信号以及多个干扰信号的信号。为与通常的分集接收相区别,天线单元数「N」在3个以上。
多路电路003-1~003-N分别与各天线单元002-1~002-N对应设置,输入功率电平调整电路008的输出信号和分别对应的天线单元002-1~002-N的接收信号,在无线电频段上进行重叠。重叠后的信号,向无线电接收部004-1~004-N输出。重叠的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代表的方法,可以举出符号分割多路复用的例,但也可以采用时分多路复用或者频分多路复用。
无线电接收部004-1~004-N分别与各多路电路003-1~003-N对应设置,分别由低噪声放大器、带阻滤波器、混频器、本地振荡器、AGC(Auto Gain Contoller)、正交检波器、低通滤波器、模数转换器(ADC)等器件所构成。无线电接收部004-1~004-N分别通过对应的天线单元002-1~002-N接收无线电波,变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例如,与天线单元002-i对应的无线电接收部004-i,对从多路电路003-i接收的输入信号,实施放大、从无线电频段向基带的频率转换、正交检波、模数转换等处理后,向校正信号抽出部010以及所有的信号处理部005-1~005-M分别输出。无线电接收部004-1~004-N,是与无线电接收部004-i相同的构成,以分别从多路电路003-1~003-N接收的信号作为输入。
校正信号抽出部010,从无线电接收部004-1~004-N分别接收的输入信号中抽出所重叠的N个校正信号后传送到校正信号处理部。这时,校正信号抽出部010采用与在多路电路003-1~003-N中所采用的重叠方法所对应的方法,从输入信号中抽出所重叠的校正信号。校正信号处理部009从抽出的N个校正信号中产生相位/振幅校正信息S01-1~S01-N,所生成的信息全部分别向信号处理部005-1~005-M输出。
以下参照图2、图3以及图1说明在校正信号处理部009中的相位/振幅校正信息的生成方法。
图2表示对校正信号解调后获得的符号(symbol)点,图3表示对图2的符号点归一化后的符号点。此外,在此所谓的符号点是指在I-Q坐标上的点。
相位/振幅校正信息是以无线电接收部004-1~004-N中之一为基准,对其它无线电接收部相对于该基准的相位以及振幅的差进行校正的信息。此外,各无线电接收部称为支路,成为基准的无线电接收部称为基准支路。
在此,作为一例,假定无线电接收部004-1是基准支路,并且数「N」为「3」。对从无线电接收部004-1的输出信号中抽出的校正信号进行解调后获得的符号点为图2的基准符号点S1。同样,对从无线电接收部004-2的输出信号中抽出的校正信号进行解调后获得的符号点为S2,对从无线电接收部004-3的输出信号中抽出的校正信号进行解调后获得的符号点为S3。基准符号点S1和符号点S2之间的相位差θ2以及振幅比r2(=B/A)是与无线电接收部004-2对应的相位/振幅校正信息S01-2,基准符号点S1和符号点S3之间的相位差θ3以及振幅比r3(=C/A)是与无线电接收部004-3对应的相位/振幅校正信息S01-3。此外,对于基准支路的相位/振幅校正信息S01-1,相位差θ1为「0」以及振幅比r1为「1」。
校正信号处理部009对图2的各符号点S1、S2以及S3采用符号点S1进行归一化后,获得图3的符号点S1NOR、S2NOR以及S3NOR。由于振幅比r2以及r3的值不变化,振幅比r2为「B/A=BNOR」,并且振幅比r3为「C/A=CNOR」。
校正信号处理部009,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每个相位/振幅校正信息S01-1~S01-N在每个校正周期中分别向所有的信号处理部005-1~005-M输出。
各个信号处理部005-1~005-M对各个无线电接收部004-1~004-N的输出信号进行给定加权。因此,例如信号处理部005-i形成在与自己对应的用户的用户信号到来方向上的接收增益大、而对来自其它用户的干扰和由延迟波引起的干扰的接收增益小的接收方向图。信号处理部005-i根据该接收方向图对无线电接收部004-1~004-N的输出进行合成后获得所希望的解调信号S00-i。另外,信号处理部005-i采用这时的校正信号处理部009输出的各个相位/振幅校正信息S01-1~S01-N,对每个无线电接收部004-1~004-N输出的输出信号中的相位以及振幅进行校正。
校正用信号发生器006在基带域生成给定方向图的校正信号,并传送到校正用无线电发送部007。
校正用无线电发送部007,对从校正用信号发生器006接收的基带域的校正信号实施模数转换、进行从基带域向无线电频段的频率变换等处理,向功率电平调整电路008输出。
功率电平调整电路008将从校正用无线电发送部007接收到的无线电频段的校正信号变换成任意的电能水平,向各个多路电路003-1~003-N传送。
在由N个天线单元002-1~002-N接收的各信号中,包含所需信号成分、干扰信号成分以及热噪声。另外,在所需信号成分以及干扰信号成分中分别存在多路径成分。通常,这些信号成分分别从不同方向到来。
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采用由N个天线单元002-1~002-N的每一个所接收的各信号的相位/振幅信息,识别到来方向的不同的各信号成分,形成接收方向图。
在方向图形成时不进行校正,由无线电接收部004-1~004-N的构成器件在各无线电接收部004-1~004-N内部分别独立产生相位/振幅的变动时,向信号处理部005-1~005-M输入的是在由天线单元002-1~002-N接收的各信号上加上多余的相位/振幅的变动后的信号。因此,不可能正确识别各信号成分,而形成理想的接收方向图。
为此,在由天线单元002-1~002-N接收的接收信号上重叠和该接收信号相同的频带的校正信号,在校正信号处理部009中从在无线电接收部004-1~004-N的各输出信号中抽出的校正信号中检测出相位/振幅的变动,生成相位/振幅校正信息S01-1~S01-N,在信号处理部005-1~005-M对接收方向图实施校正。
依据该校正方法,由于是将校正信号重叠在由各个天线单元002-1~002-N接收的信号上,在运行中也可以进行校正。
采用上述那样的校正方法的现有技术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即使在运行中在无线电接收部004-1~004-N的内部发生相位/振幅的变动,也可以校正输出给信号处理部005-1~005-M的相位/振幅信息。因此,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利用根据在由N个天线单元002-1~002-N分别接收的各信号上重叠的校正信号的解调结果所产生的相位/振幅校正信息S01-1~S01-N进行常时校正,识别到来方向不同的各信号成分,可以形成理想的接收方向图。
上述现有技术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虽然有这样的优点,但也存在以下的缺点。
首先采用图4以及图5说明其问题点。
图4表示对任意的校正信号解调后的符号点Sn(In,Qn)(1≤n≤N)的样子。图5表示符号点Sn附近的放大图。符号点Sn是校正信号的SIR(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信号干扰功率比)值无限大的理想情况时的符号点,设其振幅为Rn。
在现实中,除校正信号之外还存在干扰成分,SIR不可能是无限大,实际解调的符号点,处在给定范围内的任一位置上。该给定范围,当干扰成分小而SIR值大时成为半径为d1的圆C1内。另一方面,当干扰成分大而SIR值小时成为半径为d2的圆C2内。因此,SIR值越小,实际解调的符号点的误差越大。
当解调获得的符号点的范围为半径d2时,其相位误差的大小,如图4所示为最大「θ」。因此,作为解调获得的符号点的相位,获得最大值θn#max(=θn+θ)以及最小值θn#min(=θn-θ)。另外,振幅误差最大为「d2」。因此,作为解调获得的符号点的振幅,获得最大值Rn#max(=Rn+d2)以及最小值Rn#min(=Rn-d2)。
在此,参照图6以及图7,为了简化说明,考察符号点S1始终在基准符号点上的情况。
图6表示基准符号点S1的相位误差为最大「-θ」而振幅误差为零时其它符号点的相对位置。图7表示在图6中,基准符号点S1的振幅误差为最大「-d2」时其它符号点的相对振幅的大小。在图6以及图7中,相对于基准符号点S1的SIR值,符号点S2、S3的SIR值足够大。
参照图6表明,基准符号点S1有相位误差「-θ」时,相对于基准符号点S1进行归一化后的各符号点S1NN、S2NN以及S3NN中产生了相位偏移。参照图7表明,当基准符号点S1有振幅误差,在相对于基准符号点S1进行归一化后的各符号点S1NN、S2NN以及S3NN的振幅中产生误差。
如上所述,当基准符号点包含误差时,从其它所有支路的输出中抽出的校正信号被解调后获得的符号点出现较大的误差。
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中,由于固定选择特定的一个无线电接收部作为基准支路,所以当对从基准支路的输出中抽出的校正信号解调后获得的基准符号点的SIR值小时,在与对从其它支路的输出中抽出的校正信号解调后获得的符号点之间的相位差以及振幅比上会出现误差。其结果,存在校正精度降低的问题。
另外,当作为基准支路固定设定的特定的无线电接收部出现故障等不良情况时,会出现阵列天线接收装置的校正精度会极端恶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校正精度高并且即使特定无线电接收部出现故障时也可以进行正常的校正的校正方法以及阵列天线接收装置。
本发明是具有为形成接收方向图的多个天线单元所构成的阵列天线和与上述天线单元分别对应设置的无线电接收部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是包括以下步骤的校正方法。也就是说,将给定符号图案(symbol pattern)的校正信号向上述无线电接收部供给的步骤、从上述无线电接收部的输出中抽出经过了该无线电接收部后的上述校正信号的步骤、从经过了上述无线电接收部后的上述校正信号中求出接收质量最好的上述无线电接收部并选择该无线电接收部作为基准支路的成为本发明特征的步骤、通过经过了其它上述无线电接收部后的校正信号和经过了上述基准支路后的校正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以及振幅比中的至少一方对上述接收方向图进行校正的步骤。
依据该构成,由于以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电接收部作为基准,计算其它无线电接收部的相位差以及振幅比,可以使基准支路的误差最小的情况下对剩余的其它无线电接收部进行校正。另外,由于选择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电接收部作为基准,不会选择出现不良情况的无线电接收部作为基准支路。
依据本发明的方法中的一实施方案,将给定符号图案的校正信号向上述无线电接收部供给的上述步骤是重叠在输入信号上的步骤。依据该构成,可以在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进行校正。
另外,依据本发明的方法中的另一实施方案,作为基准支路选择上述无线电接收部的上述步骤是根据由经过了多个上述无线电接收部的上述校正信号推测的SIR值求出上述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电接收部的步骤,又是根据经过了多个上述无线电接收部的上述校正信号的误码率求出上述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电接收部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是,包括为形成接收方向图的多个天线单元所构成的阵列天线和与上述天线单元分别对应设置的无线电接收部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该阵列天线接收装置进一步包括,将给定符号图案的校正信号向上述无线电接收部供给的校正信号供给部、从上述无线电接收部的输出中抽出经过了该无线电接收部后的上述校正信号的校正信号抽出部、从经过了上述无线电接收部后的上述校正信号中求出接收质量最好的上述无线电接收部并将该无线电接收部作为基准支路选择的接收质量检测部、为了通过经过了其它上述无线电接收部后的校正信号和经过了上述基准支路后的校正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以及振幅比重的至少一方对上述接收方向图进行校正而生成校正信息的校正信号处理部。本发明的特征是包括上述接收质量检测部。
依据本发明的装置中的一实施方案,上述校正信号供给部将上述校正信号重叠在上述无线电接收部的输入上。
另外,依据本发明的装置中的另一实施方案,上述接收质量检测部根据由经过了多个上述无线电接收部的上述校正信号推测的SIR值求出上述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电接收部,又根据经过了多个上述无线电接收部的上述校正信号的误码率求出上述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电接收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的一例的方框构成图。
图2表示对校正信号解调后的符号点的图。
图3表示对图2的符号点进行归一化后的符号点的图。
图4表示对任意的校正信号解调后的符号点Sn(In,Qn)的样子。
图5表示图4中符号点Sn附近的放大图。
图6表示当基准符号点S1的相位误差最大而振幅误差为零时其它符号点的相对位置图。
图7表示在图6中,当基准符号点S1的振幅误差最大时其它符号点的相对振幅的大小的图。
图8表示本发明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的一实施方案的方框构成图。
图9表示当支路数为「3」时各支路中SIR推测值和基准支路中SIR推测值之间变化的情况。
图10表示与图8所示装置不同的另一阵列天线接收装置的一实施方案的方框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细说明本发明,按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8表示本发明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的一实施方案的方框构成图。
图示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由阵列天线101、多路电路103-1~103-N、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信号处理部105-1~105-M、校正用信号发生器106、校正用无线电发送部107、功率电平调整电路108、校正信号处理部109、校正信号抽出部110以及SIR检测部111所构成。本阵列天线接收装置,阵列天线101由N个天线单元102-1~102-N构成,并且可以对用户数「M」的信号解调。
多路电路103-1~103-N分别与对应的各天线单元102-1~102-N连接,将功率电平调整电路108提供的校正信号和分别对应的天线单元102-1~102-N的输出信号在无线电频段上进行重叠后,分别向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传送。重叠的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代表的方法,虽然示出的是符号分割多路复用的例子,也可以采用时分多路复用或者频分多路复用。
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分别由低噪声放大器、带阻滤波器、混频器、本地振荡器、AGC(Auto Gain Contoller)、正交检波器、低通滤波器、模数转换器等所构成,分别与对应的各多路电路103-1~103-N连接。然后,通过对应的天线单元102-1~102-N接收无线电波,变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例如,与天线单元102-i对应的无线电接收部104-i,以多路电路103-i的输出信号作为输入信号,实施输入信号的放大、从无线电频段向基带域的频率转换、正交检波、模数转换等处理后,向校正信号抽出部110以及所有的信号处理部105-1~105-M分别输出。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是和无线电接收部104-i相同的构成,以分别对应的多路电路103-1~103-N的输出信号作为输入信号。
校正信号抽出部110,以所有的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的输出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抽出重叠在各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的输出信号上的校正信号,与为识别是从那一个无线电接收部输出的校正信号的支路信息一起向SIR检测部111以及校正信号处理部109传送。在按符号分割多路复用对校正信号重叠的例中,校正信号抽出部110为抽出校正信号进行反扩散。
SIR检测部111,根据从校正信号抽出部110接收的支路信息以及校正信号被解调后获得的各符号点,推测各支路的SIR(Signal to InterferenceRatio:信号干扰比)值。在此,SIR检测部111,从所有支路的SIR推测值中SIR值最大的支路作为基准支路选择,通过基准支路选择信号S10将该基准支路向校正信号处理部109通知。也就是说,由SIR检测部111,根据SIR推测值将接收质量最好的一个无线电接收部作为基准支路选择。
校正用信号处理部109输入校正信号抽出部110的输出信号和SIR检测部111输出的基准支路选择信号S10,SIR检测部111以对从所判定的基准支路的输出信号中抽出的校正信号解调后获得的符号点作为基准符号点求出。然后,校正用信号处理部109根据该基准符号点,求出分别对从各支路的输出信号中抽出的校正信号解调后获得的各符号点的相位/振幅校正信息S11-1~S11-N,并向信号处理部105-1~105-M输出。
各个信号处理部105-1~105-M对所有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的输出信号,采用校正信号处理部109输出的相位/振幅校正信息S11-1~S11-N进行校正,形成在各用户的用户信号到来方向上的接收增益大、而对来自其它用户的干扰和由延迟波引起的干扰的接收增益小的接收方向图(以下成为最佳接收方向图)。然后,各个信号处理部105-1~105-M,根据该接收方向图对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的输出进行合成后获得所希望的解调信号。
校正用信号发生器106在基带域生成校正信号S13,并向校正用无线电发送部107输出。校正用信号发生器106可以利用可变更设定的值作为校正信号S13产生符号图案。
校正用无线电发送部107,对从校正用信号发生器106接收的基带域的校正信号S13实施模数转换、从基带域向无线电频段的频率变换等处理,作为无线电频段的校正信号S14向功率电平调整电路108传送。
功率电平调整电路108接收校正用无线电发送部107输出的与天线单元102-1~102-N中的接收信号具有相同频带的校正信号S14,电能水平变换成任意的电能水平,作为校正信号S15向各个多路电路103-1~103-N传送。
因此,由校正用信号发生器106、校正用无线电发送部107、功率电平调整电路108以及多路电路103-1~103-N向各个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供给校正信号。
以下参照图6说明本实施方案的动作。
每个天线单元102-1~102-N接收重叠了所需信号和多个干扰信号的信号。但是,天线单元数增多后,距离远的即不处于相邻位置上的天线单元之间的相关度低,由天线单元102-1~102-N接收的重叠信号的电力具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在阵列天线接收装置的各天线单元102-1~102-N分别输入不同的电力。
由校正用信号发生器106生成的基带域的校正信号S13,由校正用无线电发送部107进行频率变换以及放大后成为校正信号S14,进一步由功率电平调整电路108变换成任意电能水平,作为已知的校正信号S15分别向各多路电路103-1~103-N输出。各个多路电路103-1~103-N将功率电平调整电路108输出的校正信号S15与各天线单元102-1~102-N的接收信号重叠后分别向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输出。多路电路103-1~103-N输出的信号是重叠了校正信号S15、希望(用户)信号、干扰(其它用户)信号以及热噪声的信号。
校正信号以及热噪声的电能水平在各多路电路103-1~103-N中可以认为相同。因此,各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相互之间的接收电能的差直接是相对于从天线单元102-1~102-N输入的所需信号以及干扰信号之后所产生的电能差。如果着眼于校正信号,其它信号成为校正信号的干扰波,该电能差可以认为是校正信号的干扰波的电能差。
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对从分别对应的多路电路103-1~103-N接收的信号实施放大、从无线电频段向基带域的频率变换、正交检波、模数转换等,将其结果向校正信号抽出部110以及所有的信号处理部105-1~105-M输出。校正信号抽出部110,从所有的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分别接收的信号中抽出校正信号,与支路信息一起向SIR检测部111以及校正信号处理部109输出。
SIR检测部111,根据对从所有的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接收的信号中分别抽出的校正信号解调后获得的各符号点S1~SN推测SIR值,求出各支路的SIR值。然后,SIR检测部111对各支路的SIR值进行比较,以SIR值最大的支路作为基准支路,通过基准支路选择信号S10向校正信号处理部109通知。
图9表示支路数为「3」时各支路B1、B2、B3的SIR推测值和基准支路的变化的样子。各支路输出的符号点的SIR推测值在每个时隙改变时进行计算,在各时隙以SIR值最大的支路作为基准支路选择。在图9的例中,各支路B1~B3例如是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3时,在时隙TS1~TS3选择支路B1的无线电接收部104-1作为基准支路,在时隙TS4选择支路B2的无线电接收部104-2作为基准支路,而在时隙TS5选择支路B3的无线电接收部104-3作为基准支路。
基准支路选择信号S10输出给校正信号处理部109。校正信号处理部109以从作为基准支路选择的无线电接收部的输出中抽出的校正信号被解调后获得的符号点作为基准符号点,生成相位/振幅校正信息S11-1~S11-N。这样,所有支路输出的符号点的相位偏移最小,基准符号点和其它符号点之间的振幅比的误差最小。然后,校正信号处理部109将相位/振幅校正信息S11-1~S11-N向所有的信号处理部105-1~105-M分别输出。
各个信号处理部105-1~105-M利用相位/振幅校正信息S11-1~S11-N进行校正,形成最佳接收方向图,利用该接收方向图对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进行合成获得所希望的解调信号12-1~12-M。
因此,依据本实施方案,在每个时隙以SIR推测值最大的无线电接收部作为基准支路选择,计算按照该结果获得的基准符号点与其它符号点之间的相位差以及振幅比,始终可以使误差最小,进行精度高的校正。另外,由于以SIR推测值小的无线电接收部不作为基准支路选择,不会出现将有故障的无线电接收部作为基准支路选择的情况。因此,可以提供针对基准支路故障的冗余构成,可以提供装置的可靠性。
以下参照图10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
图10表示与图8不同的依据本发明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方框构成图。图8所示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是利用SIR值选择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电接收部,而图10所示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是利用比特误码率选择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电接收部。
图10所示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由阵列天线201、多路电路203-1~203-N、无线电接收部204-1~204-N、信号处理部205-1~205-M、校正用信号发生器206、校正用无线电发送部207、功率电平调整电路208、校正信号处理部209、校正信号抽出部210以及误码率检测部211所构成。
图10中的阵列天线201、多路电路203-1~203-N、无线电接收部204-1~204-N、信号处理部205-1~205-M、校正用无线电发送部207、功率电平调整电路208、校正信号处理部209、校正信号抽出部210分别与图8中的阵列天线101、多路电路103-1~103-N、无线电接收部104-1~104-N、信号处理部105-1~105-M、校正用无线电发送部107、功率电平调整电路108、校正信号处理部109、校正信号抽出部110相同。
校正用信号发生器206虽然和图8的校正用信号发生器106同样产生任意的符号图案,与此同时,将所产生的符号图案和其送出时刻传送到误码率检测部211。
误码率检测部211对由校正信号抽出部抽出的各支路的校正信号和由校正用信号发生器206所通知的符号图案,根据同样由校正用信号发生器206传送来的送出时刻进行比较,求出各支路的比特误码率(BER:Bit Error Rate)。然后,误码率检测部211,以比特误码率最小的支路作为基准支路选择,作为基准支路选择信号向校正信号处理部209输出。
因此,依据图10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可以获得和图8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相同的效果。
也就是说,依据本发明,由于以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电接收部作为基准,计算其它无线电接收部的相位差以及振幅比,可以使基准支路的误差最小的情况下对剩余的其它无线电接收部进行校正,可以始终进行精度高的校正。
另外,由于以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电接收部作为基准进行选择,不会选择有不良情况的无线电接收部作为基准支路,可以提供针对基准支路故障的冗余结构,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另外,在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可以进行校正。
如上所述,有关本发明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适用于在确定成为对阵列天线的无线电接收部相互之间的相位以及振幅的变动进行校正的基准的基准支路时可以选择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电接收部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中。利用上述方法以及装置,可以进行校正精度高,并且即使特定无线电接收部出现故障时也可以正常进行校正。

Claims (8)

1.一种阵列天线接收装置中的校正方法,该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具有用于形成接收方向图的多个天线单元(102)所构成的阵列天线(101)、和与所述天线单元分别对应设置的无线电接收部(104),
该校正方法包括:将给定符号模式的校正信号向所述无线电接收部供给的步骤、从所述无线电接收部的输出中抽出经过了该无线电接收部后的所述校正信号的步骤、选择所述无线电接收部的给定之一作为基准支路的步骤、通过经过了其它所述无线电接收部后的校正信号和经过了所述基准支路后的校正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以及振幅比中的至少一方对所述接收方向图进行校正的步骤,其特征是
选择基准支路的所述步骤,是从经过了所述无线电接收部后的所述校正信号中求出接收质量最好的所述无线电接收部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中的校正方法,其特征是将给定符号模式的校正信号向所述无线电接收部供给的所述步骤是通过在输入信号上的多路复用将所述校正信号向所述无线电接收部供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中的校正方法,其特征是作为基准支路选择所述无线电接收部的所述步骤是根据由经过了多个所述无线电接收部的所述校正信号推测的SIR值求出所述接收质量最好的所述无线电接收部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中的校正方法,其特征是作为基准支路选择所述无线电接收部的所述步骤是根据经过了多个所述无线电接收部的所述校正信号的误码率求出所述接收质量最好的所述无线电接收部的步骤。
5.一种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包括:用于形成接收方向图的多个天线单元(102)所构成的阵列天线(101);
与所述天线单元分别对应设置的无线电接收部(104);
将给定符号模式的校正信号向所述无线电接收部供给的校正信号供给部(103、106-108);
从所述无线电接收部的输出信号中抽出经过了该无线电接收部后的所述校正信号的校正信号抽出部(110);以及
校正信号处理部(109),该校正信号处理部(109)选择所述无线电接收部的给定之一作为基准支路,并通过经过了所述无线电接收部后的所述校正信号与经过了所述基准支路后的校正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以及振幅比中的至少一方,生成用于对所述接收方向图进行校正的校正信息,其特征是
进一步包括从经过了所述无线电接收部后的所述校正信号中求出接收质量最好的所述无线电接收部并将该无线电接收部作为基准支路选择的接收质量检测部(111),并且所述校正信号处理部从所述接收质量检测部接收成为基准支路的无线电接收部的信息,生成用于根据经过了成为该基准支路的无线电接收部后的校正信号和经过了其它无线电接收部后的所述校正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以及振幅比中的至少一方对所述接收方向图进行校正的校正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校正信号供给部将所述校正信号重叠在所述无线电接收部的输入信号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收质量检测部根据由经过了多个所述无线电接收部的所述校正信号推测的SIR值求出所述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电接收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收质量检测部根据经过了多个所述无线电接收部的所述校正信号的误码率求出所述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电接收部。
CNB018180876A 2000-10-27 2001-10-26 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49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28846A JP3360731B2 (ja) 2000-10-27 2000-10-27 アレーアンテナ校正方法およびアレーアンテナ受信装置
JP328846/00 2000-10-27
JP328846/2000 2000-10-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1747A CN1471747A (zh) 2004-01-28
CN1244992C true CN1244992C (zh) 2006-03-08

Family

ID=18805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808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4992C (zh) 2000-10-27 2001-10-26 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070533A1 (zh)
EP (1) EP1335450B1 (zh)
JP (1) JP3360731B2 (zh)
KR (1) KR100562445B1 (zh)
CN (1) CN1244992C (zh)
HK (1) HK1060444A1 (zh)
WO (1) WO20020356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28286B1 (fr) * 2001-08-02 2003-11-21 Siemens Automotive Sa Dispositif de diagnostic pour une antenne
JP4003229B2 (ja) 2002-06-20 2007-11-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レーアンテナ受信装置
US7809393B2 (en) * 2003-05-09 2010-10-05 Nxp B.V.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setting the transmission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0608553B1 (ko) * 2003-12-27 2006-08-0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실시간 오차 보정 기능을 가진 적응 배열 안테나시스템에서의 송수신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4209355B2 (ja) * 2004-03-30 2009-01-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位相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位相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装置
JP2006005525A (ja) 2004-06-16 2006-01-05 Nec Corp 送信装置
JP4405331B2 (ja) * 2004-07-06 2010-01-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受信装置、無線送信装置及び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
JP2006101237A (ja) * 2004-09-29 2006-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
JP4528208B2 (ja) * 2005-06-10 2010-08-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レイアンテナの校正装置及び校正方法
US7853216B1 (en) * 2005-12-22 2010-12-14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Multi-channel RX/TX calibration and local oscillator mismatch mitigation
JP4355325B2 (ja) * 2006-04-25 2009-10-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送信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ウエイト算出方法
JP4852052B2 (ja) * 2008-01-22 2012-01-11 株式会社東芝 Dbf受信器
JP5097175B2 (ja) * 2009-06-29 2012-12-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受信装置及びその試験方法
US8285221B2 (en) * 2009-08-31 2012-10-09 Motorola Mobility Llc Scalable self-calibrating and configuring radio frequency head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81537A1 (en) * 2009-12-29 2011-07-0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for selecting a best quality signal among multiple signals received by data processor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723113B1 (ko) * 2011-01-11 2017-04-06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방사패턴 복원을 위한 능동 배열 안테나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2324944B (zh) * 2011-06-15 2014-06-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校准方法及装置
US9189347B2 (en) 2011-07-29 2015-11-1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High reliability redundant voting system for a signal received by voting processor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24361B2 (en) * 2011-10-06 2015-09-01 Raytheon Company Scalable, analog monopulse network
JP5809598B2 (ja) * 2012-05-15 2015-11-11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信号測定装置、信号測定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6732685B2 (ja) * 2017-03-21 2020-07-29 株式会社東芝 試験装置、および信号処理装置
WO2019058160A1 (en) * 2017-09-25 2019-03-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RECEIVING TERMINAL FOR REAL-TIME ADAPTIVE ANTENNA CALIBRATION WITH LEARNING SIGNAL CANCELLATION
WO2019194709A1 (en) * 2018-04-05 2019-10-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ctive antenna system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1385009B (zh) * 2018-12-29 2022-04-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调节方法及装置、阵列天线、存储介质
CN110350990B (zh) * 2019-05-21 2022-02-18 辰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相控阵网络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981090B1 (en) * 2019-06-07 2023-09-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alibration for antenna elements of a multi-antenna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53547A (en) * 1954-03-02 1956-07-03 Applied Science Corp Of Prince Compensated data transmission
US4210871A (en) * 1978-09-01 1980-07-0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Optimum diversity combining circuit for a plurality of channels
US6157343A (en) * 1996-09-09 2000-1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ntenna array calibration
BR9713354A (pt) * 1996-11-13 2000-01-25 Doerken Ewald Ag Processo para aplicação de um revestimento inorgânico sobre um corpo eletricamente condutor
JP3369466B2 (ja) * 1997-03-18 2003-01-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アレーアンテナ無線受信装置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装置
CN1108037C (zh) * 1997-03-18 2003-05-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阵列天线无线电接收装置的校准装置和校准方法
GB2342505B (en) * 1998-10-06 2003-06-04 Telecom Modus Ltd Antenna array calibration
JP3285022B2 (ja) * 1998-11-19 2002-05-2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適応アレーアンテナ装置
KR100376298B1 (ko) * 1999-09-13 2003-03-17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무선통신시스템
JP3567976B2 (ja) * 2000-03-07 2004-09-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レーアンテナ受信装置
US6848065B1 (en) * 2000-06-21 2005-01-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it error rate estimation
EP1178562A1 (en) * 2000-08-03 2002-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ntenna array calibr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070533A1 (en) 2004-04-15
CN1471747A (zh) 2004-01-28
JP2002135034A (ja) 2002-05-10
EP1335450A4 (en) 2005-01-26
EP1335450A1 (en) 2003-08-13
HK1060444A1 (en) 2004-08-06
EP1335450B1 (en) 2007-07-11
KR100562445B1 (ko) 2006-03-20
KR20030040562A (ko) 2003-05-22
JP3360731B2 (ja) 2002-12-24
WO2002035648A1 (fr) 2002-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4992C (zh) 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CN1200519C (zh) 阵列天线接收设备
CN1114323C (zh) 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210889C (zh) 阵列天线接收装置的校正系统
CN1242583C (zh) Cdma接收器
CN1175609C (zh) 多载波软件无线电收发信机及其提高智能天线性能的方法
CN1131607C (zh) 通信终端装置及信道估计方法
CN1545770A (zh) 带有使用质量指示信号的智能天线的通信设备
CN1171482C (zh) 基站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258139A (zh) 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
CN1274492A (zh) 无线电通信设备及发射功率控制方法
CN1200605A (zh) Cdma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389997A (zh) 具有自适应更新权重的自适应天线接收装置
CN1516358A (zh) 多副天线的检测和选择方法
CN1688170A (zh) 基于波束切换式智能天线的移动通信基站及波束切换方法
WO2005122328A3 (e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ubscriber device with a smart antenna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535510A (zh) 阵列天线发送接收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CN1493120A (zh) 基站设备、移动站设备、和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140970C (zh) 具有移动台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
CN1283118C (zh) 阵列天线收发器及其所用的传输路由的校准方法
CN1096757C (zh) 天线阵接收机及校正接收信号相移量的方法
CN1656711A (zh) 多束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和发射/接收方法以及发射束选择方法
CN1483254A (zh) 用于自适应天线系统的干扰功率估测
CN1499867A (zh) 一种实时天线选择发射分集方法及装置
CN1401162A (zh) 基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04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08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