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9018A -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9018A
CN1239018A CN 98103312 CN98103312A CN1239018A CN 1239018 A CN1239018 A CN 1239018A CN 98103312 CN98103312 CN 98103312 CN 98103312 A CN98103312 A CN 98103312A CN 1239018 A CN1239018 A CN 1239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nger
house refuse
oil pressure
fine gap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810331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277C (zh
Inventor
露崎正
広藤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ken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ken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ken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ken Kogyo Co Ltd
Priority to CN 9810331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277C/zh
Publication of CN1239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9018A/zh
Priority to HK00101617A priority patent/HK1022446A1/xx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2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7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不仅能减少生活垃圾的体积,还能通过均浆处理使生活垃圾自身更加微细化。本发明具有加压生活垃圾的加压装置、以及在被加压的生活垃圾的一部分通过时用自身的剪切流使生活垃圾微细化的微细间隙装置,被加压的生活垃圾在通过微细间隙时产生的剪切流使生活垃圾微细化。

Description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加压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和装置。
在生活垃圾的废物处理时,加压生活垃圾并进行仅减少生活垃圾的体积的生活垃圾加压处理的装置以往以来已是公知的。并且,在家庭用的水槽的排水口等处安装、由旋转的刀片将投入到排水口的生活垃圾粉碎、使粉碎的生活垃圾与排水一起排出下水道的装置以往也是公知的。
另一方面,在食品及生物化学实验等中,对于将作为对象的试料进行微细化破碎的方法,具有由均质器所进行的均浆处理方法。在该均质器中,除了Potter-Elvehjem均质器(Potter-Elvehjem homogenizer)及报警搅拌器(Waring blender)以外,还有French压力机(French press)等的加压型破碎装置。
前述均质器是用于使不均质的试料均质化的装置,都不适合于大量处理。在生活垃圾处理的领域中,通过均浆处理将大量生活垃圾有效地微细化破碎的装置仍然不能得到满足。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仅能减少生活垃圾的体积、而且能通过均浆处理使生活垃圾自身更加微细化的、适合大量处理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在本发明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中,在加压压榨处理生活垃圾的加压工序中,通过加压使生活垃圾通过微细间隙,借助在其通过时在生活垃圾流上所产生的剪切流,使生活垃圾破碎成微细状。
在本发明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中,将含有水份的生活垃圾在密封状态下用高压加压压榨,使所压榨的生活垃圾流强制地通过耐压容器的微细间隙。这时,使含在生活垃圾流中的动物及植物片的细胞通过加压而崩溃,同时用在通过微细间隙时所产生的剪切流使其进一步微细化地被粉碎。加压压榨生活垃圾的压力、根据被破碎后通过微细间隙的生活垃圾流的粘度及微细间隙的开口面积及通过距离来选定。
也即,含有水份的生活垃圾在耐压容器中用高压压榨,并强制地送入到微细间隙中。这时,生活垃圾在耐压容器内通过加压而崩溃,由此产生的流动性的生活垃圾流被强制性地通过微细间隙。在生活垃圾流通过狭隘的微细间隙期间,在生活垃圾流上产生强的剪切流,由该剪切流使生活垃圾流中的细胞更加微细化地被粉碎。这样,由通过微细间隙时的剪切流而进一步被粉碎的生活垃圾流变成微细的粉碎片与液体混合的液状流,由于该液状流在装置外部被回收,因而与一般的屎尿处理过程同样地、通过采用活性污泥法等实施净化处理。并且,没有通过微细间隙而残留在容器内的残渣,与加压前的生活垃圾的体积相比能减少到绝对小的体积,同时其含水率也变低。因此,该残渣能与一般干燥的生活垃圾同样地进行焚烧及填埋等的废物处理,此时,不仅搬运费用降低,而且也不会产生臭气。
具体的数值示例显示,在生活垃圾的耐压容器内的油压驱动柱塞的加压面积为180cm2的情况下,微细间隙为缝隙宽度是30μm~500μm,最好为50μm以上、100μm以下的狭隘的开口,其总开口面积为1.5cm2,朝向开口的生活垃圾的加压压力可为100kg/cm2以上。最好微细间隙的缝隙宽度是50μm以上,100μm以下,加压力为150kg/cm2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这种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加压生活垃圾的加压装置、以及使所加压的生活垃圾的一部分通过的微细间隙,该微细间隙由在生活垃圾通过时、通过在生活垃圾上所产生的剪切流使生活垃圾自身微细化的足够狭隘的开口形成。
在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装置中,具有使生活垃圾投入的耐压容器、将投入到该耐压容器内的生活垃圾加压的油压驱动柱塞、处于与该柱塞对峙的位置并设置在耐压容器的隔壁上的微细间隙。作为替代油压驱动柱塞的加压装置,尽管也可以使用例如螺旋输送机等的连续输送的装置,一边连续供给生活垃圾一边向微细间隙加压,但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后残留在耐压容器内的生活垃圾的残渣还含有水份。因此考虑到将这种残渣从耐压容器中排出的操作的复杂性,最好使用间歇处理进行作业的油压驱动柱塞。其理由是,在将生活垃圾投入到压力容器之后,由于通过油压驱动柱塞将生活垃圾朝向微细间隙加压,并且将所压榨的生活垃圾的大部分微细化液状部分从微细间隙中排到外部,在压力容器中仅仅存留了几乎除尽了水份的残渣,因此,在下一次的生活垃圾投入前能容易地从耐压容器中废除该残渣。
并且,耐压容器可以是在底面附近的隔壁部分具有微细间隙、通过来自顶部的油压驱动柱塞加压内部的生活垃圾的构造。但是,为了在底面附近的隔壁部分具有微细间隙、同时还能承受由油压驱动柱塞所施加的大的力,对于通过油压驱动柱塞而加压的底面附近部分来说必需要有充分的机械强度、以及用于防止微细间隙变形的充分的加强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形式,提供了一种装备有合适的油压驱动柱塞的装置,该柱塞能连续地实施对生活垃圾的投入、将通过加压装置所压榨的生活垃圾的微细化液状化的部分进行排出、并将残留在耐压容器内的残渣废弃的各个工序。
也即,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形式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具有:
一接收生活垃圾投入的筒状耐压容器;
一配置成堵住所述耐压容器的一端侧的第一油压驱动柱塞,它可在该一端侧的第一柱塞退避位置与所述耐压容器内预定的第一柱塞加压位置之间移动;
一配置成堵住所述耐压容器的另一端侧的第二油压驱动柱塞,它可在该另一端侧的第二柱塞退避位置与所述第一柱塞加压位置附近之间移动、并与所述第一油压驱动柱塞协同动作来加压生活垃圾;
一当所述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移动到所述第一柱塞的加压位置时,在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的全周与所述耐压容器内面之间形成的微细间隙;
一与所述微细间隙连通地贯通耐压容器的侧壁的排出孔;以及
一所述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移动到第一柱塞退避位置时,将所述第一油压柱塞的加压面上的生活垃圾残渣排到所述耐压容器的外部的残渣排出装置。
在使用该生活垃圾处理装置时,在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移动到第一柱塞加压位置时,朝耐压容器内投入生活垃圾,通过使第二油压驱动柱塞朝向第一柱塞加压位置移动而对生活垃圾加压,所加压的生活垃圾的一部分在通过微细间隙时用自身所产生的剪切流进一步微细化,由此所产生的液状流从排出孔排出。并且,在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移动到第一柱塞退避位置时,残留在容器内或柱塞上的生活垃圾残渣由排出装置排出。
在该生活垃圾排出装置中,由耐压容器与堵住其一端的第一油压驱动柱塞及堵住其另一端的第二油压驱动柱塞对生活垃圾加压。由此,与在耐压容器的底部形成微细间隙、从上部由单一的油压驱动柱塞加压的构成相比,也可减少对油压驱动柱塞的加压结构的加强。
并且,由于生活垃圾的加压在第一加压位置进行,生活垃圾残渣在第一柱塞退避位置进行,因而能连续地进行生活垃圾的投入、通过油压驱动柱塞使被微细化的生活垃圾液状流排出、以及生活垃圾残渣的废弃等的各个工序。
在这种形式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中,在移动到第一柱塞加压位置的第一油压柱塞的全周上形成微细间隙,该微细间隙与贯通耐压容器侧壁的排出孔连通。这样,微细间隙自身作为用于使被微细化的生活垃圾液状流的排出孔,也包含在耐压容器的侧壁上形成的情况。为确保耐压容器的微细间隙及排出孔在堵塞时维修容易,最好能考虑在设计上下功夫,并且,为对抗具有这些间隙及孔的耐压容器的内部加压,最好能考虑在强度上进行加强。
在本发明最佳的变形形式中,在所涉及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微细间隙由在第一油压柱塞的加压面边缘的全周上连续地或断续地切除的边缘部分、以及与该边缘部分对峙的耐压容器的内壁形成,所述边缘部分以远离加压面的形式形成连续缩径的锥状锐缘孔状。
也即,在该变形形式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中,微细间隙由在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的加压面边缘的全周上连续地或断续地切除的边缘部分、以及与该被切除的边缘部分对峙的耐压容器的内壁形成。由此,由于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的移动对压榨残渣进行了擦拭清扫,因而具有难以使微细间隙产生堵塞的优点。并且,由于微细间隙与排出孔分别地设置,因而生活垃圾的加压力能通过微细间隙到达排出孔,从而与将微细间隙自身作为排出孔、仅在耐压容器的侧壁上形成相比,排出孔的加强能大幅度地减轻。
进一步地,由于边缘部分的形状以远离加压面的形式形成连续缩径的锥形锐缘孔状,因而,加压压榨时的剪断效率得以提高,能用比较大的剪断力提高生活垃圾的微细化效率。微细间隙由在第一油压柱塞的加压面边缘的全周上连续地或断续地切除的边缘部分、以及与该被切除的边缘部分对峙的耐压容器的内壁形成。该微细间隙中的生活垃圾的通过距离与压力损失成比例。因此,由于微细间隙的长度长时压力损失变大,第二油压柱塞的压力往往不能有效地作用。但是,在针对本发明的上述最佳形式中,由于边缘部分以远离加压面的形式形成连续缩径的锥形锐缘孔状,因而,微细间隙的长度极短,能减少压力损失。它也提供了难以影响由微细化所生产的生活垃圾液状流的粘性的构造,可提高生活垃圾的微细化处理的效率。
作为在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移动到第一柱塞退避位置时、将所述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的加压面上的生活垃圾残渣排出到所述耐压容器的外部的残渣排出装置,在第一柱塞退避位置处于生活垃圾投入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使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的加压面上升到耐压容器外筒的口缘、排出生活垃圾残渣的构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的冲程长度不得不比较长。在油压柱塞的冲程长度由设备结构所限制的情况下,以下的变形形式是合适的。
也即,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进一步的最佳实施形式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中,在具有所述基本构成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残渣排出装置具有:
-所述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移动到第一柱塞退避位置时,将所述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的加压面上的生活垃圾残渣朝与加压方向正交的方向挤压的刮板;
-穿设到所述耐压容器中、用于让由所述刮板挤出的生活垃圾残渣通过的排出口。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照附图、对涉及不限定本发明技术范围的意图的实施例的说明变得更加明了。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构成的说明图。
图2是显示图1中主要构成的说明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要构成的说明图。
图4是图3的刮板的局部平面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要构成的说明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第一油压柱塞的平面图。
图7是显示在图5和图6所示的第一油压柱塞的第一柱塞加压位置处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8a~8h是显示图5所示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动作状况的说明图。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构成的说明图,图2是显示图1中主要构成说明图。如这些图中所示,在基座10上设置第一油压缸11。该油压缸11的柱塞(第一油压驱动柱塞)12在第一柱塞加压位置与容器内部的第一柱塞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第一柱塞加压位置是把通过由图中未示的油压控制装置所加压的油导入到油压缸11的内部、将设置在油压缸11上的圆筒容器(耐压装置)13的一端闭塞的位置。
在圆筒容器13的上部通过生活垃圾投入室16设置有油压缸14。该油压缸14的柱塞(第二油压柱塞)15通过图中未示的油压控制装置、在比生活垃圾投入室16更上位位置的第二柱塞退避位置与前述第一柱塞加压位置附近之间移动。
当第一油压柱塞12位于第一柱塞加压位置、第二油压柱塞15位于退避位置时,在生活垃圾投入室16中,通过下部的螺旋输送机18的驱动,将配设在该投入室16的侧方的生活垃圾料斗17内的生活垃圾从圆筒容器13的上端投入。在所定量的生活垃圾投入到圆筒容器13内之后,第二油压柱塞15下降到第一柱塞加压位置附近、加压生活垃圾。并且,圆筒容器13的上端部分的直径很宽,第二油压柱塞15容易插入到圆筒容器13的内部。
如图2详细所示的那样,具有比圆筒容器13的内径宽的第一油压柱塞12的加压面在第一柱塞加压位置与圆筒容器13的下端缘接触。与在圆筒容器13的全周相互断续地形成的下端部的切口部接触的加压面上形成微细间隙19。该微细间隙19与包围着圆筒容器13的下端部所形成的排出室20连通,该排出室20借助于排出孔21与外部连通。并且,在第一柱塞退避位置,第一油压柱塞12的加压面与在侧方形成的残渣排出口22的底边处于同一面的位置。在该残渣排出口22的对峙位置上,设置用于将第一油压柱塞12的加压面上的生活垃圾残渣朝向排出口22挤压的刮板23,以及用于驱动该刮板23的油压缸24。
这种构成的本实施例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在第一油压柱塞12移动到第一柱塞加压位置上时,从图中未示的料斗等中将生活垃圾投入耐压容器,第二油压柱塞15一边朝向第一柱塞加压位置移动一边加压生活垃圾。尽管被加压的生活垃圾的一部分可通过微细间隙19,但这时由于通过流动所产生的剪切流被进一步微细化,被加压的生活垃圾能变成微细化片与液体相混合的流体、从排出口21中排出。并且,当第一油压柱塞12移动到第一柱塞退避位置时,刮板23朝向排出口22排出生活垃圾残渣。
在该生活垃圾处理装置中,由堵住耐压容器内一端侧的第一油压柱塞和堵住其另一端侧的第二油压柱塞对生活垃圾加压压榨。并且,微细间隙由在第一油压柱塞加压面的边缘部分全周上连续地或断续地形成的缩径部分、以及与该缩径部分对峙的耐压容器的内壁形成。由此,与在容器的底部形成微细间隙、由单一的油压柱塞从上部进行加压相比,油压柱塞加压的加强构造也能变得简单。并且,由于生活垃圾的加压压榨在第一柱塞加压位置进行,压榨的残渣在第一柱塞退避位置进行排出处理,因而,能连续重复地进行生活垃圾的投入、通过柱塞的加压动作使微细化液状流体的排出、以及压榨残渣的排出的各个工序。
图3是显示本发明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主要构成的说明图,图4是图3刮板的局部平面图。在图3中,仅示出了图1中用符号13表示的圆筒容器的由符号33表示的下部构造,圆筒容器33的上部构造等与图1中的情况相同。也即,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油压柱塞32上设有油压缸31,该油压缸31具有支承该第一油压柱塞32的中央的杆45。在第一柱塞加压位置上,第一油压柱塞32的一部分插入到圆筒容器33的下端部分。在第一油压柱塞32的加压面的周缘上形成在全周上相互断续地被切除的边缘部分,通过该被切除的边缘部分及圆筒容器33的下端缘部形成微细间隙39。
并且,第一油压柱塞32的加压面位于在第一柱塞退避位置上、与在侧方所形成的残渣排出口42的底边同一面上。在该残渣排出口42的对峙位置上,设置用于朝向排出口42压出第一油压柱塞加压面上的压榨残渣的刮板43,以及用于驱动该刮板43的油压缸44。如图4所示,刮板43的平面形状做成与第一油压柱塞32的加压面的平面形状的外形相一致的凹状。刮板43在第一加压位置上侵入到第一油压柱塞的下部,由该刮板43对抗第二油压柱塞的加压。
微细间隙39通过排出室40与外部连通,该排出室40是在围着圆筒容器33的下端部设置的保护盖部件牛46以及第一油压柱塞32的侧壁上形成的。通过第二油压柱塞的加压动作,经过微细间隙39的经微细化的液状流体从排出室40、经过图中未示的排出口排到外部。
在前面的图1及图2中所示的装置中,由于第一油压柱塞12与圆筒容器13的下端接触,因此,为确保圆筒容器13与第一油压柱塞的加压面的强度,最好采用比较厚重的增强构造。并且,由于在基座10上设置驱动大口径的第一油压柱塞的大口径油压缸11,因而也必须考虑施加在基座10上的不必要的负荷。进一步地,由于在圆筒容器13的侧壁上穿设有微细间隙19,因而,在通过加压动作时微细间隙可能变大或者变形这方面,在设计时考虑对策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在图3及图4所示的装置中,为与第二油压柱塞的加压对抗,尽管构成在加压时使刮板43侵入到第一油压柱塞32的下方的结构,但由于刮板43与第一油压柱塞32的负荷受压面不均等,因而可设计成通过第二油压柱塞的加压、使第一油压柱塞32不能倾倒的结构。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要构成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在基座50上设置第一油压缸51。在该油压缸51的杆前端上设置的柱塞(第一油压柱塞)52在加压生活垃圾的第一柱塞加压位置与排出生活垃圾残渣的第一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在圆筒容器(高压容器)53的上部借助于生活垃圾投入室56设置第二油压缸54。设置在该油压缸54的杆前端上的柱塞(第二柱塞)55,通过图中未示的油压控制装置、在比投入室56更上位位置的第二退避位置与第一加压位置附近之间移动。
当第一油压柱塞52处于第一柱塞加压位置、第二油压柱塞55处于第二柱塞退避位置时,在生活垃圾投入室56中,通过上部的搅拌机67和下部的螺旋输送机58的驱动,将配设在该投入室56侧方的料斗57内的生活垃圾从圆筒容器53的上部投入。在朝圆筒容器53内投入了所定量的生活垃圾之后,第二油压柱塞55下降,使其从圆筒容器53的上端插入,直到下降到第一加压位置附近并加压生活垃圾。
并且,在图5中,符号68,69,70分别是位置传感器,最下部的位置传感器(第一柱塞退避位置传感器)68检测第一油压柱塞52正确地到达第一柱塞退避位置的情况,其上部的位置传感器(第一柱塞加压位置传感器)69检测第一油压柱塞52正确地到达第一柱塞加压位置的情况。并且,最上部的位置传感器(第二柱塞退避位置传感器)70检测第二油压柱塞55正确地到达第二柱塞退避位置的情况。
图6是图5所示的第一油压柱塞的平面图,图7是显示在图5及图6所示的第一油压柱塞的第一柱塞加压位置处的构成的说明图。如图6所示,在第一油压柱塞52的加压面的周缘上,与图3及图4同样地形成在全周上相互断续地被切除的边缘部分,由该被切除的边缘部分及圆筒容器53的内壁形成微细间隙59。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尽管被切除的边缘部分显示了在全周上相互断续地形成的例子,但也可以是连续地形成边缘部分、作为全周上的微细间隙。
如图7中所示,第一油压柱塞52具有将作为加压面的圆台状的加压片71通过4个螺栓73紧固到柱塞台座72上的构成。也即,由于该加压片71朝向柱塞台座72形成具有连续缩径的锥状的锐缘孔状,因而剪断效率高,能达到使生活垃圾微细化的良好的效率。并且,由于加压片71通过4个螺栓73固定到柱塞台座72上,因而在微细间隙59通过加压而变形、不能得到合适的间隙厚度时,可容易地更换该加压片71。并且,螺栓73的头部最好被埋设在与加压片71的加压面的同一个面上。
如图7所示,在第一柱塞加压位置上,通过缩径部分与圆筒容器53的内壁而形成的微细间隙59与排出室60连通,该排出室60包围着第一油压柱塞52的加压面位置下部的圆筒容器53的壁、并被切槽,该排出室60通过贯穿壁面的排出孔61与外部连通。
并且,第一油压柱塞52的加压面在第一柱塞退避位置上处在与沿侧方形成的残渣排出口62的底边位于同一个面的位置。在该残渣排出口62的对峙位置上设置朝向排出口62挤压残留在第一油压柱塞52的加压面上的压榨残渣的刮板63,以及驱动该刮板63的油压缸64。
图8a~8h是显示图5所示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主要部件动作状况的说明图。如图8a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第一动作中,第一油压柱塞52处于第一柱塞退避位置,第二油压柱塞55处于第二柱塞退避位置,刮板63处于圆筒容器53的外部。接着在第二动作中,如图8b所示,第一油压柱塞52移动到第一柱塞加压位置。这时,由第一油压柱塞的加压面的边缘部分所形成的微细间隙与微细化生活垃圾排出室60连通。
在第3动作中,如图8c所示,通过生活垃圾投入室56将生活垃圾80投入到圆筒容器53内。在第4动作中,如图8d所示,在所定量的生活垃圾80投入到圆筒容器53之后,使第二油压柱塞55下降,对圆筒容器53内的生活垃圾80进行加压。
在第5动作中,如图8e所示,通过第二油压柱塞55的加压使生活垃圾通过锐缘孔状的微细间隙,由此时所产生的剪切流进行微细化。被微细化的生活垃圾固形片及液体的液状流通过与微细间隙连通的排出室60、从排出孔61排到外部。
在第6动作中,如图8f所示,在第二油压柱塞55的加压面到达第一柱塞加压位置附近之后,使第一油压柱塞52与第二油压柱塞55一起下降,在第一油压柱塞的加压面到达与生活垃圾残渣排出口62的底边为同一面的位置的第一柱塞退避位置时,使双方的油压柱塞停止。这时,第二油压柱塞55的停止位置被确定为使第一油压柱塞52的加压面与第二油压柱塞55的加压面离开有充分的距离,以使刮板63至少可从侧方插入。
并且,第6动作尽管可以在第二油压柱塞55到达预定的位置时开始联动,但如果考虑防止装置破坏的安全对策,则可以确定第二油压柱塞55的加压力的上限值,由油压柱塞的驱动控制装置监视工作油的控制压力,通过由例如压力检测装置检测该上限值,使动作开始。
在第7动作中,如图8g所示,残留在第一油压柱塞52与第二油压柱塞55的加压面之间的生活垃圾的压榨残渣通过将刮板63朝排出口62的方向挤压而排出。并且,在由于第5和第6动作而使刮板63厚度以上的残渣仍然残留的状态下、进行第7动作的情况下,重复数次驱动刮板63。在该情况下,在每次重复残渣排出动作时,第一油压柱塞52与第二油压柱塞55的加压面间的距离徐徐靠近,在最终排出动作时变成与刮板63的厚度相等的距离。
在第8动作中,如图8h所示,在生活垃圾的压榨残渣完成排出之后,使第二油压柱塞55上升,由此,刮板63返回到圆筒容器53外部的退避位置,恢复到图8a所示的第一动作的状态。

Claims (5)

1.一种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生活垃圾进行加压、废物处理时,将生活垃圾在容器内加压,使所加压的生活垃圾的至少一部分强制地通过微细间隙而破碎,通过使破碎了的生活垃圾流经过微细间隙时所产生的剪切流,使生活垃圾进一步微细化。
2.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加压生活垃圾的加压装置,以及用于使所加压的生活垃圾的一部分通过的、具有微细间隙的破碎装置,所述微细间隙由能让通过其中的生活垃圾流产生剪切流的充分狭隘的开口形成。
3.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接收生活垃圾投入的筒状耐压容器;
配置成堵住所述耐压容器的一端侧的第一油压驱动柱塞,它可在该一端侧的第一柱塞退避位置与所述耐压容器内预定的第一柱塞加压位置之间移动;
配置成堵住所述耐压容器的另一端侧的第二油压驱动柱塞,它可在该另一端侧的第二柱塞退避位置与所述耐压容器内的第一柱塞加压位置附近之间移动,并与所述第一油压驱动柱塞协同动作来加压生活垃圾;
在所述第一柱塞加压位置处、在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的全周与所述耐压容器内面之间形成的微细间隙;
与所述微细间隙连通地贯通耐压容器的侧壁的排出孔;以及
所述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移动到第一柱塞退避位置时、将所述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的加压面上的生活垃圾的压榨残渣排到所述耐压容器的外部的残渣排出装置。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间隙由在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的加压面边缘的全周上连续地或断续地切除的边缘部分、以及与该被切除的边缘部分对峙的耐压容器的内壁形成,
所述边缘部分以远离加压面的形式、形成连续缩径的、锥状的锐缘孔状。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残渣排出装置具有:
在所述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移动到第一柱塞退避位置时,将所述第一油压驱动柱塞的加压面上的生活垃圾压榨残渣朝向与加压方向呈直角的方向挤出的刮板,
以及穿设在所述耐压容器上的使由所述刮板所挤出的生活垃圾压榨残渣可通过的残渣排出口。
CN 98103312 1998-06-12 1998-06-12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127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103312 CN1121277C (zh) 1998-06-12 1998-06-12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HK00101617A HK1022446A1 (en) 1998-06-12 2000-03-16 Garbage disposal method and garbage disposal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103312 CN1121277C (zh) 1998-06-12 1998-06-12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9018A true CN1239018A (zh) 1999-12-22
CN1121277C CN1121277C (zh) 2003-09-17

Family

ID=5217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810331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1277C (zh) 1998-06-12 1998-06-12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277C (zh)
HK (1) HK1022446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4416A (zh) * 2010-03-16 2010-08-18 陈兆红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机
CN106402885A (zh) * 2016-11-19 2017-02-15 无锡大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进料分散的垃圾烘干燃烧炉
CN106427016A (zh) * 2015-08-12 2017-02-22 王亚萍 一种用于固液分离机的挤压装置
CN109095032A (zh) * 2018-08-02 2018-12-28 陈健 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CN109158406A (zh) * 2018-08-29 2019-01-08 深圳市研本品牌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厨房垃圾处理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4416A (zh) * 2010-03-16 2010-08-18 陈兆红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机
CN106427016A (zh) * 2015-08-12 2017-02-22 王亚萍 一种用于固液分离机的挤压装置
CN106402885A (zh) * 2016-11-19 2017-02-15 无锡大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进料分散的垃圾烘干燃烧炉
CN109095032A (zh) * 2018-08-02 2018-12-28 陈健 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CN109158406A (zh) * 2018-08-29 2019-01-08 深圳市研本品牌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厨房垃圾处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77C (zh) 2003-09-17
HK1022446A1 (en) 200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9172A (zh) 一种蔬果废弃物粉碎压缩成型设备及其成型方法
CN101274330A (zh) 厨房固体垃圾破碎处理装置
CN207325561U (zh) 破碎装置及固体废料再生装置
CN111153089B (zh) 一种方便上料的防堵塞型垃圾压缩设备
CN1121277C (zh)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47272A (zh)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
CN201211526Y (zh) 厨房固体垃圾破碎处理装置
CN114568721A (zh) 一种餐厨垃圾的饲料化环保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13731565B (zh) 用于垃圾处理的压榨预破碎设备
CN109759201B (zh) 一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处理工艺
CN209702523U (zh) 一种污水处理领域的新型环保的污水除泥设备
CN109759202B (zh) 一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处理系统
CN110877468A (zh) 干湿分离装置
CN215236688U (zh) 一种城市固体废物环保填埋处理装置
CN113245337A (zh) 一种城市固体废物环保填埋处理装置
US11554566B2 (en) Door for solid waste press
CN210386107U (zh) 一种用于固废垃圾的多级破碎设备
CN112243393B (zh) 固体废物的有机物生成高质量分解物的厌氧分解
CN208695921U (zh)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
CN209552513U (zh) 一种渐紧式挤压变节距铰龙
CN217393293U (zh) 一种小区物业用垃圾压缩处理装置
CN216782740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213133437U (zh) 一种环保型垃圾压缩设备
CN219942639U (zh) 一种有机肥搅拌装置
CN213618565U (zh) 一种危险废弃物预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917

Termination date: 201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