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8368C - 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纳米无机复合阻燃剂 - Google Patents

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纳米无机复合阻燃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8368C
CN1228368C CN 03109327 CN03109327A CN1228368C CN 1228368 C CN1228368 C CN 1228368C CN 03109327 CN03109327 CN 03109327 CN 03109327 A CN03109327 A CN 03109327A CN 1228368 C CN1228368 C CN 122836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magnesium hydroxide
flame retardant
hydroxide
retard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1093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36000A (zh
Inventor
陈建峰
王国全
郭奋
张鹏远
曾晓飞
焦红霞
杨国增
宋云华
陈建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CHAO HAIQ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CHAO HAIQ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CHAO HAIQ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CHAO HAIQ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031093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28368C/zh
Publication of CN1536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6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83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836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Fireproofing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纳米无机复合阻燃剂由纳米氢氧化铝、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或纳米氢氧化镁与微米级氢氧化镁和辅助阻燃剂组成。纳米氢氧化铝的平均粒径≤100纳米;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的平均粒径≤150纳米;纳米氢氧化镁的平均粒径≤100纳米;微米级氢氧化镁的平均粒径为1-10微米。纳米级无机阻燃剂与微米级氢氧化镁的质量比为80∶20至10∶90。纳米级无机阻燃剂与微米级氢氧化镁的质量份数之和为100份,辅助阻燃剂的质量份数为10至30份。能应用于聚乙烯、聚丙烯、ABS、尼龙、聚碳酸酯、聚氯乙烯、EVA、聚酯等阻燃复合材料,达到阻燃和抑烟的目的,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环境友好型复合阻燃剂。

Description

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纳米无机复合阻燃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复合阻燃剂,由纳米氢氧化铝、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或纳米氢氧化镁与微米级氢氧化镁和辅助阻燃剂组成,经过有机改性剂进行表面改性,应用于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
技术背景
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无机阻燃剂,具有阻燃、消烟的效果,可以避免含卤阻燃高分子材料燃烧时产生的有毒烟雾。美国Alcoa公司生产了一种氢氧化铝阻燃剂,商品名称为BAO,粒径为0.3-2.7微米。热分解温度达350℃以上。可用于聚乙烯、聚丙烯、ABS、聚氯乙烯、EVA,以及尼龙、聚碳酸酯、聚酯等工程塑料的阻燃。Stinson等人在“Flameretardant performance of a modified aluminum trihydroxide withincreased thermal stability”(Journal of vinyl & additivetechnology,1995,1(2),94-97.)报道了美国Alcoa公司生产氢氧化铝阻燃剂BAO的应用研究报告,在氢氧化铝阻燃剂BAO的产品介绍中,特别提到该产品具有细小的粒径和窄的粒径分布的特性。在ABS树脂中使用阻燃剂BAO的重量为55%时(即122份,以下均为质量份数),氧指数为25.8。在聚乙烯、聚丙烯中应用,阻燃剂BAO用量要达到60%以上(即150份以上),才能达到较好的阻燃效果。其中,阻燃剂BAO用量在聚丙烯中的用量要达到63%(即170份),氧指数才能达到26.8。
公延明、张鹏远、陈建峰等人在“水热合成高效超细氢氧化铝阻燃剂”(无机盐工业,2003年第2期,24-26页)公开了一种用超重力法合成的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阻燃剂及制备方法,该结构改性氢氧化铝(ATH)产品其表观粒度大约在120纳米,接近纳米尺度,其特征是产品的初始失重(脱水)温度在330℃之后,失重率达到48%-51%,X射线衍射(XRD)光谱在D值为6.39、6.16、4.67埃时有衍射峰。可以单独作为阻燃剂使用。随着ATH的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氧指数随之提高。应用于尼龙中,添加量在40%时,氧指数可以达到29%。
目前工业上采用的微米级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平均粒径约为1-10微米,可应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EVA制备阻燃高分子材料。阻燃剂的用量一般为70-170份(以基体树脂质量为100份计),或按质量百分数为40%-63%。氧化铝、氢氧化镁等无机阻燃剂的作用机理在于:当基体树脂燃烧时产生分解吸收热量,同时还释放出水分起阻燃作用;并形成炭化层可阻断火焰的燃烧。一般认为,微米氢氧化铝与微米氢氧化镁并用,可以起协同阻燃的作用。硼酸锌是常用的辅助阻燃剂,可提高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的阻燃效果。此外,通常使用辅助阻燃剂还有氧化锌、氧化铁、磷酸盐、有机硅等。
由于普通氢氧化铝的分解温度较低,在一些塑料的加工温度下已发生分解,因而不能适用于高温塑化加工的塑料。此外,普通氢氧化铝的粒度为微米级,粒径较粗,在提高塑料制品阻燃性能的同时会降低其力学性能。阻燃剂用量过多,会影响材料的性能。因而,一般认为应该尽量用较少的阻燃剂达到阻燃效果,对于无机阻燃剂,通常认为粒径应该均匀为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剂,这是一种纳米级与微米级无机阻燃剂组成的复合阻燃剂,能达到阻燃和抑烟的目的,能用于工程塑料阻燃,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环境友好型复合阻燃剂。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
1、它由以下纳米级无机阻燃剂与微米级氢氧化镁和辅助阻燃剂组成:
A、纳米级无机阻燃剂为下列的纳米氢氧化铝、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或纳米氢氧化镁:
(1)纳米氢氧化铝的平均粒径≤100纳米;
(2)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的平均粒径≤150纳米,其起始失重温度为330-380℃,失重率达到48%-51%,X射线衍射(XRD)光谱在D值为6.39、6.16、4.67埃时有衍射峰;
(3)纳米氢氧化镁的平均粒径≤100纳米;
B、微米级氢氧化镁的平均粒径为1-10微米;
C、辅助阻燃剂:硼酸锌、氧化锌、氧化铁、红磷、磷酸盐、碳酸盐或有机硅;
D、纳米级无机阻燃剂与微米级氢氧化镁的质量比为80∶20至10∶90;
E、纳米级无机阻燃剂与微米级氢氧化镁的质量份数之和为100份,辅助阻燃剂的质量份数为10至30份。
2、优选纳米氢氧化铝的平均粒径≤80纳米。
3、优选纳米氢氧化镁的平均粒径≤80纳米。
本发明所采用的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纳米阻燃剂属无卤阻燃剂,它本身无毒,而且可以避免含卤阻燃高分子材料燃烧时产生的有毒烟雾。
本发明采用纳米氢氧化铝、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或纳米氢氧化镁与微米氢氧化镁及辅助阻燃剂共混,并经表面改性,制备成复合阻燃剂。应用于聚乙烯、聚丙烯、ABS、尼龙、聚碳酸酯、聚氯乙烯、EVA、聚酯等阻燃复合材料。
本发明采用的纳米氢氧化铝是采用超重力法制备,平均粒径≤100纳米。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是纳米氢氧化铝经表面无机改性制成,起始失重温度可到330-380℃,可适应ABS、尼龙、聚碳酸酯等工程塑料的加工温度,受热分解失重可达48%-51%。普通氢氧化铝阻燃剂的起始分解温度为约为210℃,失重率仅为34.5%。(参见:徐应麟:高聚物材料的实用阻燃技术,化工出版社(1987)158-159页)。工程塑料的成型加工温度一般高于220℃,普通氢氧化铝在这温度下会分解产生气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因而不适用于工程塑料阻燃。
本发明采用的微米氢氧化镁的粒径为1-10微米,用工业产品。氢氧化镁的分解温度较高(310-410℃),可应用于需要高温塑化的塑料的阻燃。
经过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复合阻燃剂的阻燃效果均优于单一使用纳米氢氧化铝、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纳米氢氧化镁或微米氢氧化镁的阻燃效果。
对本发明的三种复合阻燃剂的阻燃机理、效果及用途分别叙述如下:
(1)纳米氢氧化铝与微米氢氧化镁复合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镁复合具有协同阻燃作用是公知的。本发明所采用的纳米氢氧化铝分解速度快,而微米氢氧化镁分解较慢。速效与长效的结合阻燃效果更佳。
未经结构改性的纳米氢氧化铝分解温度较低,与微米氢氧化镁复合后,适用于软质PVC等加工温度较低的塑料。
(2)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与微米氢氧化镁复合
本发明可发挥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与微米氢氧化镁性能的互补性。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在330℃开始分解,在380℃基本分解完毕,分解速度较快。而微米氢氧化镁在310℃开始分解,在410℃基本分解完毕,分解速度较慢,两者均为分解温度较高的无机阻燃剂,纳米氢氧化铝可以迅速发挥效力,而微米氢氧化镁能持续较长时间发挥效力。速效与长效的结合,因此阻燃效果更佳。
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与微米氢氧化镁复合,可适用于ABS、尼龙、聚碳酸酯ABS、尼龙、聚碳酸酯等加工温度较高的工程塑料的阻燃。
(3)纳米氢氧化镁与微米氢氧化镁复合
纳米氢氧化镁分解速度快,微米氢氧化镁分解速度慢,可以发挥性能互补的作用。可适用于ABS、尼龙、聚碳酸酯等加工温度较高的工程塑料的阻燃。由于缺少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之间的互补,所以阻燃性能会比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与微米氢氧化镁复合的效果稍差一些。
本发明复合阻燃剂的制备采用公知的干法改性的方法,用高速搅拌机进行混合,同时添加通用的有机改性剂进行表面改性,通用的有机改性剂如:钛酸酯、铝酸酯、硅烷或脂肪酸等。
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用公知的方法,采用螺杆挤出机造粒,挤出或注射成型法制备。
制备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包括ABS、聚乙烯、聚丙烯、尼龙、聚碳酸酯、聚氯乙烯、EVA或聚酯等。
由于纳米氢氧化铝和纳米氢氧化镁价格昂贵(约16000元/吨),而微米氢氧化镁廉价(4000-8000元/吨)。在本发明复合阻燃剂中有一部分是微米氢氧化镁阻燃剂,可以减少纳米级阻燃剂的用量,在提高阻燃性能的同时还能降低材料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18
本发明采用如下3种复合配方:1.纳米氢氧化铝与微米氢氧化镁复合;2.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与微米氢氧化镁复合;3.纳米氢氧化镁与微米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配方分别列举在表1中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18。表1中用硼酸锌作辅助阻燃剂,也可以用氧化锌、氧化铁、红磷、磷酸盐、碳酸盐或有机硅替代作辅助阻燃剂。表中的平均粒径均为采用电子显微镜观测、计算得到的近似值。
众所周知,在阻燃剂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无机阻燃剂随着粒径的减小,阻燃性能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在本发明中列出了粒径范围中较大的粒径及其阻燃效果,更小的粒径阻燃效果会更好。
表1
实施例 纳米氢氧化铝          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 纳米氢氧化镁 微米氢氧化镁 硼酸锌
  用量/质量份数   平均粒径/纳米   用量/质量份数   平均粒径/纳米   用量/质量份数   平均粒径/纳米   用量/质量份数   平均粒径/微米 用量/质量份数
  1   10   100   90   5   30
  2   30   100   70   5   20
  3   30   80   70   5   20
  4   30   50   70   5   10
  5   50   100   50   5   10
  6   80   100   20   5   10
  7   10   150   90   5   30
  8   30   150   70   5   15
  9   45   150   55   5   10
  10   45   120   55   5   10
  11   45   80   55   5   10
  12   55   150   45   5   10
  13   80   150   20   5   10
  14   10   100   90   5   30
  15   30   100   70   5   20
  16   50   100   50   5   10
  17   50   50   50   5   10
  18   80   100   20   5   10
实施例19
本发明的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与微米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应用在ABS树脂中,复合阻燃剂用量、配比及ABS材料的的氧指数列于表2中。与不用阻燃剂的情况(样品序号1)比较,使用本发明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与微米氢氧化铝和硼酸锌复合阻燃剂,氧指数显著增大,有明显的阻燃效果。
表2
  序号   ABS/质量份   复合阻燃剂用量/质量份   复合阻燃剂配比   氧指数
  1   100   19
  2   100   80   见实施例8   24.1
  3   100   100   见实施例9   25.5
  4   100   100   见实施例11   26.1
  5   100   120   见实施例12   27.0
实施例20
本发明的纳米氢氧化镁与微米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在ABS树脂中,复合阻燃剂用量及ABS材料的的氧指数列于表3中。由表3可以看出,用本发明的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与微米氢氧化铝和硼酸锌复合阻燃剂,阻燃效果明显优于单一采用纳米氢氧化镁。
表3
  序号                     配方/质量份数   氧指数
  ABS   复合阻燃剂用量   纳米氢氧化镁(平均粒径100纳米)   复合阻燃剂配比
  1   100   19
  2   100   80   24.2
  3   100   100   见实施例16   26.4
  4   100   100   见实施例17   26.8
实施例21
本发明纳米氢氧化铝与微米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应用在PVC软制品中的配方和PVC材料的氧指数列于表4中,有明显的阻燃效果。
表4
  序号                     配方/质量份数   氧指数
  PVC   DOP   复合阻燃剂   复合阻燃剂配比
  1   100   50   24.6
  2   100   50   40   见实施例2   29.2
  3   100   50   40   见实施例4   30.0
对比例1
以单一纳米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用于ABS树脂的例子列于表5中,经过了多次重复实验表明,加入单一纳米氢氧化铝对氧指数影响较小,阻燃效果比本发明的复合阻燃剂差。
表5
  序号              配方/质量份数   氧指数
  ABS树脂   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平均粒径150纳米)
  1   100   19
  2   100   40   19.9
  3   100   75   20.9
  4   100   100   20.7
对比例2
与美国Alcoa公司氢氧化铝阻燃剂BAO的比较,结果列入表6中。
表6
  序号   树脂           阻燃剂含量(质量%)   氧指数
  美国Alcoa公司氢氧化铝阻燃剂BAO   本发明复合阻燃剂
  1   ABS   55   25.8
  2   ABS   50(见实施例9)   25.5
  3   ABS   54.5(见实施例12)   27.0

Claims (3)

1、一种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纳米无机复合阻燃剂,由纳米级无机阻燃剂与微米级氢氧化镁和辅助阻燃剂组成,
A、纳米级无机阻燃剂为下列的纳米氢氧化铝、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或纳米氢氧化镁:
(1)纳米氢氧化铝的平均粒径≤100纳米;
(2)纳米结构改性氢氧化铝的平均粒径≤150纳米,其起始失重温度为330-380℃,失重率达到48%-51%,X射线衍射(XRD)光谱在D值为6.39、6.16、4.67埃时有衍射峰;
(3)纳米氢氧化镁的平均粒径≤100纳米;
B、微米级氢氧化镁的平均粒径为1-10微米;
C、辅助阻燃剂:硼酸锌、氧化锌、氧化铁、红磷、磷酸盐、碳酸盐或有机硅;
D、纳米级无机阻燃剂与微米级氢氧化镁的质量比为80∶20至10∶90;
E、纳米级无机阻燃剂与微米级氢氧化镁的质量份数之和为100份,辅助阻燃剂的质量份数为10至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阻燃剂,其特征在于:纳米氢氧化铝的平均粒径≤80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阻燃剂,其特征在于:纳米氢氧化镁的平均粒径≤80纳米。
CN 03109327 2003-04-07 2003-04-07 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纳米无机复合阻燃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836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09327 CN1228368C (zh) 2003-04-07 2003-04-07 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纳米无机复合阻燃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09327 CN1228368C (zh) 2003-04-07 2003-04-07 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纳米无机复合阻燃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6000A CN1536000A (zh) 2004-10-13
CN1228368C true CN1228368C (zh) 2005-11-23

Family

ID=34319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0932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8368C (zh) 2003-04-07 2003-04-07 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纳米无机复合阻燃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2836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97704B2 (ja) 2005-02-24 2012-08-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表面被覆難燃性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難燃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314778C (zh) * 2005-03-04 2007-05-09 北京化工大学 用转移法制备纳米无机复合阻燃剂的方法
CN100460481C (zh) * 2005-10-12 2009-02-1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一种磷酸锌包覆氢氧化铝型复合无机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0580055C (zh) * 2005-10-12 2010-01-1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一种表面包覆型复合无机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0398627C (zh) * 2006-05-17 2008-07-02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法制备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的方法
CN101121807B (zh) * 2007-07-20 2010-05-26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本体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改性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0159B (zh) * 2007-12-30 2011-10-19 郝玉寿 环保型阻燃橡胶地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1851351A (zh) * 2010-06-29 2010-10-06 四川大学 无机氢氧化物复合阻燃剂和用其阻燃的高性能无卤阻燃聚甲醛材料
CN102321374B (zh) * 2011-07-29 2012-12-12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阻燃型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12927B (zh) * 2012-12-06 2015-06-03 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cti值、高gwit值阻燃玻纤增强hdpe/pa6合金材料
CN103012926B (zh) * 2012-12-06 2015-06-03 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cti值、高gwit值阻燃玻纤增强hdpe/pa12合金材料
CN103012924B (zh) * 2012-12-06 2015-06-03 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cti值、高gwit值阻燃玻纤增强hdpe/pa610合金材料
CN103275379A (zh) * 2013-06-21 2013-09-04 苏州新区特氟龙塑料制品厂 一种低成本阻燃塑料
CN104613277A (zh) * 2015-01-15 2015-05-13 安徽省芜湖市双虎塑管有限公司 阻燃耐磨内衬油田专用管材及其生产工艺
CN104628927A (zh) * 2015-01-28 2015-05-20 四川凯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卤、含磷新型纳米复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7805A (zh) * 2015-07-05 2015-11-11 张炳雄 一种阻燃剂
CN105820503A (zh) * 2016-05-16 2016-08-03 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甲醛阻燃型塑料
CN106967285A (zh) * 2017-04-12 2017-07-21 星威国际家居有限公司 高韧性阻燃pc/pbt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EP3864082A1 (en) * 2018-10-11 2021-08-18 Basell Polyolefine GmbH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olyolefin and gibbsite
CN109988463A (zh) * 2019-03-13 2019-07-09 深圳市骏丰木链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墙壁的阻燃材料
CN110054988A (zh) * 2019-04-28 2019-07-26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污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74536A (zh) * 2019-12-25 2020-04-28 江苏领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火阻燃聚乙烯纤维ud布的制备方法
CN111363267B (zh) * 2020-03-16 2022-02-15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硼酸锌协效阻燃光缆pvc阻燃护套料的制备方法
CN115725134A (zh) * 2021-08-31 2023-03-03 昆山悦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pp树脂及其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6000A (zh) 2004-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8368C (zh) 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纳米无机复合阻燃剂
Liu et al. Synthesis of organo-modified α-zirconium phosphate and its effect on the flame retardancy of IFR poly (lactic acid) systems
Jiao et al. Flame retardation of 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 using nano magnesium hydroxide and nano hydrotalcite
EP3268415B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omposite articles having enhanced electrical properties
US20060155018A1 (en) Master batches based on pre-exfoliated nanoclays and the use of the same
KR100977689B1 (ko) 난연제 및 난연성 수지 조성물
CN109181248B (zh) 一种聚磷酸铵包覆碳微球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1048450A (zh) 阻燃复合体
KR20010102551A (ko) 붕산아연, 그 제법 및 용도
CN1730532A (zh) 一种阻燃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71456A (zh)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1074552A1 (ja) 高放熱性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Srivastava et al. Fire retardancy of elastomers and elastomer nanocomposites
CN112029189A (zh) 一种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iang et al. Flame-retarded mechanism of SEBS/PPO composites modified with mica and resorcinol bis (diphenyl phosphate)
Wang et al. Fabrication of highly hydrophobic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decorated with tannic acid cross-linked phosphazene as a novel flame retardant for polypropylene
US20080161466A1 (en) Composition For Production Flame Retardant Insulating Material of Halogen Free Type Using Nano-Technology
US20140031479A1 (en) Use of alumina trihydrate in composites
Hu et al. Novel carbon microspheres prepared by xylose decorated with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as an effective eco-friendly flame retardant for polypropylene
Zhang et al. Intercalation of perfluorobutane sulfonate into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Hornsby The application of fire-retardant fillers for use in textile barrier materials
CN1300238C (zh) 一种镁盐晶须增强阻燃聚丙烯组合物
CN111040433A (zh) 一种低吸湿耐磨阻燃导电pa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680A (zh) 一种低成本阻燃耐磨高抗冲聚酰胺6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Wu et al. Synergistic effect of lanthanum oxide on intumescent flame-retardant polypropylene-based formul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23

Termination date: 201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