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5331A - 底线卷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底线卷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5331A
CN1225331A CN99101746.3A CN99101746A CN1225331A CN 1225331 A CN1225331 A CN 1225331A CN 99101746 A CN99101746 A CN 99101746A CN 1225331 A CN1225331 A CN 1225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line
shuttle
line
bobbin case
bob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17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908C (zh
Inventor
筱塚寿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25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5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9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0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9/00Applications of bobbin-winding or -changing devices; Indicating or control devices associated therewi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底线卷绕装置,包括:底线供给装置,用来从底线供给源引出底线将其通过梭壳中的孔供给梭心;梭心旋转装置,具有设在梭心上且能与梭心接触或分开的旋转体,并能在旋转体与梭心接触时转动梭心而将底线绕于梭心上;线运送件,它在底线已卷到梭心上后即运送从梭壳延伸到底线供给源的底线,由此将底线从梭壳的孔一直导引到梭壳周边侧面中形成的狭缝内。此卷绕装置的特征是,在线运送件导引底线时,旋转件与梭心相互间的压力便会减弱而处于半接合状态。

Description

底线卷绕装置
本发明涉及这样的底线卷绕装置,它被用来将底线卷绕到设于梭壳内的梭心上,然后处理从梭壳中伸出的底线,再把它从梭壳中形成的孔中导引至此梭壳中形成的狭缝内。
新近,例如在日本专利公报NO.9-75570(Heisec)中,提出了一种能进行将底线绕到梭心上的自动卷绕作业的底线卷绕装置。
这种底线卷绕装置例如在图2中所示的,包括:底线供给装置30,它用来将底线L供给设于机壳10内的梭心15上;梭心转动装置20,它用来转动梭心15以将底线L绕到梭心15上;以及底线运送件40,它是在底线L供给于梭心15后,将底线L的一端固定到设于梭壳10内的底线张力调节弹簧11之下时,用来运送底线L的一端并把它从孔10a导入狭缝10b中,而此孔10a与狭缝10b则都是形成于梭壳10之中。
上述底线供给装置30包括:供线喷嘴36,用来从底线供给装置30的前端部分导引底线;以及一马达,用来这样地转动绕线喷嘴36,使得绕线装置36的前端部分能移动到面对梭壳10的孔10a的初始工作位置N1、与梭壳10相分开的底线卷绕位置N2、以及线剪切位置N5。
梭心转动装置20包括:旋转体25,它设置成可使梭壳10内的梭心15能相对此旋转体25作接触或取下;以及缓冲装置24,它用来以沿着旋转体25压向梭心15方向的缓冲力来激励此旋转体25;同时,梭心转动装置20构造成与梭壳10内存放的梭心15相接触,并将其压贴到旋转体25上而由此转动梭心15。
线运送件40所具的外形与梭壳10的周边侧面相对应,并构造成能沿梭壳10的周边侧面绕梭壳10转过一定的路程,以运送延伸到梭壳10的孔10a的底线L,由此使底线L从梭壳10的孔10a移到其狭缝10b(参看图5)。
现在参看图5所示的由线运送件40执行的相关技术中的线运送作业,由于必须使底线L通过梭壳10的开放面10f的边棱部109和梭心15的凸缘15A之间,因而这一线运送作业是这样地进行,即使得梭壳10中存放的梭心15同梭心转动装置20的旋转体25相分开,从而使梭心15脱离开旋转体25。
但在上述传统的底线卷绕装置中,要是底线近似100%地卷绕到梭心上,则在进行前述底线运送作业时,底线就不会到达梭壳的狭缝而是停止在中途。结果,在把底线引导到梭壳的底线张力调节弹簧之下的底线导引作业中,底线由于未到达狭缝,就会以不良的方式被引导。
现在探讨底线不能到达此狭缝的原因,要是底线是近似100%地卷绕到梭心之上,则底线从梭壳中延伸出的部分便被搁置(也就是,底线延伸到梭心之外的导引部分便处在远离梭心中心部分的梭心周边上,使得从梭心外延的底线的导纱角变小),于是,当线运送件移动到梭壳的开放面的边棱部分上以将底线引到此边棱部分和梭心凸缘之间时,此底线并不能进到它们的中间。
此外,在上述底线卷绕装置中,在线运送作业之际,梭心从其转动装置的旋转体上分离而成为自由的。结果,例如当有结实的线卷绕到梭心上时,梭心凸缘就有可能从梭壳中突出,致底线逸出到梭心之外。
为了防止底线发生这样的逸出,当使用拉紧的线或棉线时,卷绕到梭心上的底线量必须设定为≤70~80%,而当采用蒂托纶线时,上述卷绕量应≤50%。
本发明旨在消除上述传统底线卷绕装置中存在的缺点。为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这样的底线卷绕装置,它包括线运送件,在供应有底线后,能用来运送底线将其从梭壳中形成的孔移到此梭壳上形成的狭缝中,特征在于,即使当底线近似100%地卷绕时,所述线运送件也能在其线运送作业中将底线平稳地移到梭心的狭缝内,此外,在这一线运送作业中,还能防止底线逸出到梭心之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底线卷绕装置包括:底线供给装置,用来从底线供给源引出底线并用来将所述底线通过梭壳中形成的孔供给到梭心;梭心旋转装置,它包括以这样一种方式设置于梭壳内梭心上的旋转体,即使得后者能相对于梭心接触和分开,此梭心转动装置能由于上述旋转体与梭心之间的相互接触而转动梭心,以便将底线卷绕到梭心上;以及线运送件,它在完成了底线卷绕到梭心上之后,用来运送从梭壳延伸到底线供应源的底线,由此将底线从梭壳的孔一直导引到此梭壳周边侧面上形成的狭缝,其中,当线运送件导引底线时,旋转件与梭心相互间的压力便会减弱而使它们处于半接合状态。
根据本发明,当线运送件将底线从梭壳的孔导引至其狭缝时,贮存于梭壳中的梭心和梭心旋转装置的旋转体之间的相互接触不是脱开而是保持住,这样就能解决现有的使梭心凸缘从梭壳中突出而致绕在梭心上的底线逸出问题。
同时,在底线由此线运送件导引之际,旋转体并未设定成朝向梭壳完全压抵到梭心上的全压状态,而是处于半接合状态;也就是说,可使梭心借助设于梭壳内底部上周知的防空转弹簧(未示明)的作用而上浮。凭借这种半接合状态,就能允许待由线运送件所运送的底线平稳地通过梭壳边缘部和梭心凸缘之间,可靠地从梭壳的孔移动到其狭缝。
为了确立这种半接合状态,具体到本发明中,是在线运送件导引底线时减弱旋转体与梭心相互抵触的压力,直到梭心凸缘的内表面位于梭壳的开放面内且大致与梭壳的开放面齐平。由于有这样确定的半接合态,梭心与梭壳间的位置关系就能最佳地设定成不仅能防止底线逸出,还能在线运送过程中平稳地移动底线。
在本发明的底线卷绕装置中,所述旋转体包括一突起部,并如此构成,即当此突起部插入梭心凸缘中形成的孔部内时,旋转体转动,因此能把它的旋转运动传递给梭心;而当线运送体导引底线时,旋转件与梭心相互间的压力减弱,同时此旋转体的突起部则仍插在梭心凸缘中形成的孔部内。
一般,在线运送件将底线从梭壳的孔引到其狭缝时,要是梭心空转,则底线在其被导引时就会屈服于作用于其上的阻力而从梭心侧拉出,使得底线不能到达梭壳的狭缝。但在应用了本发明后,当线运送件将导线从梭壳的孔导引到其狭缝时,能够防止梭心空转,因而能可靠地将底线引至梭壳狭缝。
在本发明的底线绕卷装置中,线运送件是使底线沿着梭壳的开放面侧的边缘部,从梭壳孔导引到梭壳狭缝的,而梭心则沿引导底线的方向转动。
这样,在本发明中,当线运送件将底线从梭壳的孔导至其狭缝时,处于梭壳边缘部和梭心凸缘间的底线便借助梭心的转动而推向梭壳狭缝,这样可使底线光滑地运动。
在此,本发明还提供了这样的底线卷绕装置,它包括:底线供给装置,用来从底线供给源引出底线并用来使它通过梭壳中形成的孔供给到梭心;梭心旋转装置,用来转动梭壳中的梭心,使得从底线供给装置引出的底线能够卷绕到梭心上;底线导引件,它能同从底线供给装置延伸到梭心的底线接触,并能使底线供给通道弯曲,由此来调节底线的插入角度以免所供给的底线接触梭壳的孔的端部;线运送件,它在底线已供给于梭心后,用来运送从梭壳中延伸到底线供给源的底线,由此将来自梭壳的孔的底线导引到梭壳周边侧面中形成的狭缝;以及一切割件,它在底线已供给于梭心之后,用来切断一给定部分的从梭壳伸出的底线,其中在沿梭壳周边侧面延伸的同一表面上,有由底线导引器、线运送件和切割件中的至少两个形成的整体式的联合体。
这就是说,根据本发明,底线导引器、线运送件和切割件中的至少两个是形成为整体式的联合体即单一部分的。这不仅能降低底线卷绕装置的制造成本,还能使装置的结构紧凑。尤其是,由于有这样的紧凑结构,即使当底线卷绕装置构造成使得底线供给装置与梭心转动装置紧集到一起,因而在梭心的周围只留有有限的空间时,也能在梭壳的周边内安装下底线导引器、线运送件和移动式刀片。
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了这样的底线卷绕装置,它包括:底线卷绕器件,用来由梭壳中形成的孔供给从底线供给源导引出的底线,借此将底线绕到梭心上;以及线运送件,它在底线已供给于梭心之后,用来将从梭壳中伸出的底线输送给底线供给源,由此把来自梭壳的孔的底线导引到梭壳周边侧面中形成的狭缝内,其中的线运送件几乎是设在沿梭壳周边侧面延伸的相同表面内,并能沿此周边侧面转动而由此来输送底线,且其中的线运送件沿梭壳的周边侧面的周边方向有一定宽度,于是此线运送件在周边方向的一侧输送底线而在其另一侧将底线保持在底线供给侧,这样就可使底线供给侧的底线同梭壳的周边侧面保持分隔开。
于是在本发明中,当底线处理件输送和导引底线时,在底线供给源一侧的底线就能保持同梭壳相分开。这样就能可靠地防止底线供应源一侧的底线会缠绕到底线卷绕装置的结构中或是被截获和在其中被切断。
图1是其中包括有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底线卷绕装置的底线自动供给设备的前视图;
图2示明上述的底线卷绕装置,具体地说,图2(a)是其顶视平面图,而图2(b)是其正视图;
图3详示了用于上述底线卷绕装置的底线存储导引机构50;具体地说,图3(a)是其平面图而图3(b)是其正视图;
图4示明带有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具体地说,图4(a)是其平面图而图4(b)是其侧视图;
图5概示将由此底线卷绕装置运送的梭壳和梭心,具体地说,图5(a)是其透视图而图5(b)是其在梭壳周边侧面上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6是图1所示底线自动供给设备控制部分结构的框图;
图7是图2所示底线卷绕装置的侧视图,表明了由这一底线卷绕装置所执行的底线卷绕、运送与切割工序(a)-(h)的一系列流程;
图8是平面图,表明从线运送工序到线切割工序,特别是从此线运送到线切割作业的第一步骤中,在梭壳与线处理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9是平面图,表明上述线运送到线切割作业的第二步骤。
图10是平面图,表明上述线运送到线切割作业的第三步骤;
图11是平面图,表明上述线运送到线切割作业的第四步骤;
图12是平面图,表明上述线运送到线切割作业的第五步骤;
图13是平面图,表明上述线运送到线切割作业的第六步骤;
图14是平面图,表明上述线运送到线切割作业的第七步骤;
图15是平面图,表明上述线运送到线切割作业的第八步骤;
图16概示在执行线运送工序之后由滑触片执行的钩线工序,具体地说,图16(a)是滑触片起动前的底线卷绕装置的透视图,而图16(b)是滑触片起动后的底线卷绕装置的透视图。
下面参看图1~16说明本发明的底线卷绕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其中包括有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底线卷绕装置的底线自动供给设备100的正视图。图1中,标号N指缝纫机针、K指缝纫机罐、T指缝纫机床。图2表明此底线卷绕装置,具体地说,图2(a)是其顶视平面图而图2(b)是其正视图。图3示出了用于此底线卷绕装置中的底线存储/导引机构50:具体地说,图3(a)是其平面图而图3(b)是其正视图。图4示出带有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具体地说,图4(a)是其平面图而图4(b)是其侧视图。图5示出将由此底线卷绕装置处理的梭壳10和梭心15的外廓,具体地说,图5(a)是其透视图而图5(b)是其在梭壳周边侧面上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这里给出的底线自动供给设备100是这样一种设备,当缝纫机罐K中储放的梭心的底线被耗用而其剩余量变得少于或等于给定的量时,该设备不仅能用其中设有底线的新梭心和内装着此新梭心的新梭壳10来自动地更换缝纫机罐内的梭心和梭壳10,而且还能将底线自动供给或补充给底线耗尽的旧梭心和内装着此旧梭心的旧梭壳10。
此底线自动供给设备100包括:能保持或松释梭壳10的保持装置2、2;梭心更换装置1,它具有的旋转臂3,旋转臂3不仅能以支承轴3a为支轴转动保持装置2、2,还能沿此支承轴3a与类似部件的轴向使保持装置2、2作直线运动;残留线的除去装置(未示明);用来给梭心供给底线的底线卷绕装置,等等。图1中,标号A指由残留线除去装置除去梭心中残留底线之处的残留底线除去位置,标号B指将底线卷绕到梭心上之处的底线卷绕位置。
在此底线自动供给设备100的结构中,作为本发明实施的底线卷绕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用作底线卷绕器件的梭心转动装置20;底线供给装置30;底线存储导引装置50;以及线供给和探测装置60;或是如图2所示(图1中未示明)的带有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它在供给底线时导引此底线,而在供给了底线之后输送此底线和切断此底线;以及线卡定机构(未示明)(例如滑触片47或类似器件,参看图16),等等。
梭心旋转装置20按下述方式构造:如图2所示,它驱动或转动卷绕马达M1,将卷绕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通过马达轴皮带轮21、同步皮带22和卷绕皮带轮23传递给卷绕离合器片25的旋转轴25a,后者是一旋转体,因此带动离合器片25转动;借助卷绕离合器片25的转动,梭心旋转装置便转动贮放于梭壳10中并保持于底线卷绕位置B的梭心15。卷绕离合片25经离合机构24与卷绕皮带轮23连接;卷绕离合片25构造成能沿其转动轴线方向被推进一给定行程,并在其被推进时沿相反方向受到激励力的作用。再如图5(a)所示,卷绕离合器片25包括:底轴25c,它可插入梭心15中形成的通孔15c内用来使梭心15的转动稳定;以及突出部25b和25b,它们可以分别插入事先已形成在梭心15的凸缘A上的孔部15b内,由此将卷绕离合片25的转动传递给梭心15。
根据此梭心旋转装置20,如果旋转臂3在梭壳10由保持装置2保持于底线卷绕位置B时沿卷绕离合器片25的方向作直线运动,则梭心15可以触压卷绕离合器片25,以便允许将后者的转动传递给梭心15;另一方面,要是旋转臂3沿它脱离卷绕离合器片25的方向作直线运动,则梭心15可被移动离开卷绕离合器片25,由此能防止卷绕离合器片25的转动被传递给梭心15。梭心15和卷绕离合器片25也能设定在上述两种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即它们虽相互接触但相互间没有(或只有极弱)压力的半接合状态。
在此半接合状态下,由于设在梭壳10底部上防空转弹簧的作用,促使梭心15从梭壳10的底部上浮,导致梭心15的一个凸缘15A接近开放面10f(图5)。此外,在这一半接合状态下,由于卷绕离合器片25的突起部25b和25b已分别插入梭心孔部15b和15b内,梭心15就不会空转但仍能响应卷绕离合器片25的转动而转动。
底线供给装置30包括:线吸收件32,它的内部贮放有从底线供给源供给的底线L;线供给喷嘴36;当电磁阀37打开时能把空气供给到线吸收件32内形成的底线供给通道的气源;以及底线供给与转动马达M2,此马达M2以支承轴33为其支轴转动线吸收件32,由此能将线供给喷嘴36移到初始工作位置N1、底线卷绕位置N2和线切断位置N5。线吸收件32的底线引入部32a连接有导管70,用来从底线存储/导引装置50侧导引底线L。
根据此底线供给装置30,在将具有为进行缠绕底线L所需长度的部分底线L事先从线供应喷嘴36的前端引出的同时,用底线供给旋转马达M2驱动线供给喷嘴36,由此将线供给喷嘴36的前端设定于梭壳10中形成的孔10a附近的初始工作位置N1:在随后的时间从气源供给空气,此空气即从线供给喷嘴36前端喷出,而将底线的上述引出部分从梭壳孔10a引入梭壳10的内部,然后空气即喷入梭心15内,此梭心然后在上述卷绕马达M1的驱动下转动,在梭心轴15a的周围形成漏流,从而允许引入梭壳内部的底线L缠绕到梭心轴15a上;然后这样地驱动底线供给旋转马达M2,使其能够实现所谓的均匀卷绕,由此使线供给喷嘴36的前端移到与前述初始工作位置N1相隔开的底线卷绕位置N2,而得以让底线能卷绕到梭心15上。
线供给探测机构60用来探测在底线供给源和线吸收件32之间的底线L的供给;例如,此线供给探测机构60构造成能将底线绕到一个辊上一圈,还能探测此辊的转动以探测底线L的供给。通过对底线供给所作的这种探测,在后面将讨论的CPU82中,不仅能探测底线L绕梭心轴15a的缠结,还能探测底线L绕到梭心15上的量。
底线存储/导引机构50是这样一种机构它能够将线供给探测装置60和线吸收件32之间存在的底线L暂时地拉入其中并储存在其内,或是从其中放出来和导引所储存的底线L。借助对底线L的这种存储与导引,不仅可将从线吸收件32的喷嘴前端36a引出的底线L拉入和存储于喷嘴3中,而且还能从喷嘴前端36a引出这样存储的底线L。
如图3所示,底线存储/导引机构50包括机架51、线拉入马达52、固定于马达52的马达轴52a上的马达齿轮52b、于机架51上安装成能通过旋转轴53a转动的齿轮53以及固定于齿轮53上的滑触片54,等等。在滑触片54的前端部中形成有能够插过底线L的通孔54a。如果滑触片54顺时针转动(图3(a)箭头CW的指向),插过通孔54a的底线L就能从导管70的吸收口70a拉出而暂存于喷嘴36内;另一方面,如果滑触片54反时针转动(图3(a)中箭头CCW的指向),则将释放出暂存的底线L并在同时从空气源供给空气,使此底线L能通过导管70a的吸收口70a从喷嘴前端36a中引出。
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形成以梭心轴15a为中心的类似一圆弧的弧形,并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以整体方式形成有线卡定机构、线切割机构与线导引机构。这一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是这样地支承于缝纫机架上,即它能在与卷绕离合器片25的旋转轴25a相同的轴线上运动,特别是如果它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的旋转马达41(图6)驱动,它便能沿保持在底线卷绕位置B处的梭壳10的周边侧面转动。
带移动刀片的底线运送件40包括:底线导槽40a,形成在其前端件(图4(a)中在其左侧)并用以在供给底线时导引底线;线运送槽40b,从这样一种方式形成于运送件40的中部,即邻接底线导槽40a,并在供给底线后将此从底线供给喷嘴36伸出的底线L送至梭心15,由此将底线L从梭壳10的孔10a导引到它的狭缝10b,形成于运送件40后端侧(图4(a)中它的右侧)上并呈V形的线切割槽40c;以及移动刀片部40d,它形成在槽40c顶端处开始的且沿运送件40的周面延伸的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的延伸线上。线切割槽40c的位置从线运送槽40b沿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的延伸线左和右方向(图4(a)中的垂直方向)位移(也即线切割槽40c的位置从线运送槽40b朝梭壳10的开放端边缘侧的相对侧位移)。由此,当底线L被卡定到线运送槽40b中而该底线L从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的前端延伸到其尾端时,就能防止底线L接触在线运送件40的尾端侧上的切割刀部40d。
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具有从线运送槽40b到此线运送件40后端(图4(a)中的右端)延伸的一给定宽度H;即在线运送作业中,卡定在线运送槽40b中的底线L可以从线运送件40的前端侧移动至其后端侧,而底线L即可保持于此后端部中。底线L这样地保持方式能使在线供给喷嘴36一侧通过的底线L与梭壳10隔开(参看图7(f))。
下面讨论线卡定机构的操作(参看图16),在底线L由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导引到梭壳10的周边侧面中事先形成的槽40b后,这一线卡定机构便扣住或卡住并导引底线L通过一底线张力调节弹簧11和梭壳10周边侧面之间,直到梭壳10中形成的线导引部10d。例如,这一线卡定机构包括固定于底线自动供给设备100底架上的底座48、安装在底架48上能绕底座48中形成的支点48a转动的滑触片47、用来旋转驱动此滑触片47的驱动装置,等等。滑触片47这样一个部件,其中沿梭心15的转动轴线方向延伸的线导引件47b整体地形成有同此导引件47b正交的线卡定件47a,在操作中,滑触片不仅能保持底线L(它在后述的线运送工序中由线导引件47b从线供给喷嘴36的前端导引到梭壳10),还能在执行线运送工序之后允许线卡定件47a卡住或扣住底线而使之设定到合适的位置。
图6是具以上结构的底线自动供给设备100的控制部分构造的框图。
具体地说,具前述结构的底线自动供给设备100的控制部分包括CPU(中心处理单元)8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91、ROM(只读存储器)90、I/O口81、属于此底线自动供给设备100的各驱动部分的驱动器83~89,92等等。I/O口81通过操作显示板88、线供给探测装置(机构)60以及各种驱动器83~89,连接着各种驱动装置如梭心更换装置1、残留线除去装置93、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的旋转马达41、梭心转动装置20的卷绕马达M1、底线供给装置30的底线供给与旋转马达M2、电磁阀37、拉线马达52等等。这就是说,根据CPU82、PAM91与ROM92所执行的顺序处理,就能以符合CPU82、RAM91和ROM92给定的控制内容的方式,控制此底线供给设备100的各个驱动部分。
现在描述具上述结构的底线自动供给设备100执行的底线自动供给处理,具体参看图7~15来详述由底线卷绕装置在供给有底线后进行的线运送处理。
首先,要是底线在缝纫作业中被耗用并且由此使缝纫机罐K中梭心15的底线量减少到规定量之下,便起动底线自动供给程序并暂停缝纫机的运转。假设已开始底线自动供给程序,则不仅由于旋转臂3的转动及其沿支承轴3a的直线运动,还由于一个梭心保持装置2的保持操作,缝纫机罐K中的梭壳10就为一个梭心保持装置2所保持然后从罐K中取出。
随后,由另一梭心保持装置2保持的梭壳10(上面已预先卷绕有底线)即安装到缝纫机罐K中,操作者被通知底线已被更换,并且缝纫机的暂停运转状态被中止。在接收到上述信息后,操作者恢复缝纫机运转。
在梭壳10安装到缝纫机罐K内后,便起动残留线清除程序,以便从底线已耗完的梭心15和梭壳15中清除残留线。要是起动了这一残留线清除过序,则首先是旋转臂3被转动而将梭心保持装置2所保持的梭壳10移动到残留线清除位置A。然后,残留线清除装置运转,即使得梭心15内的残留线例如通过空气抽吸完全从其中除去,或者使这种残留线保持于数个相应辊之间然后转动这两个辊。要是完成了残留线的清除程序,便转动旋转臂3而将梭心保持装置2保持的梭壳10移动卷绕处理位置B,结果开始底线卷绕程序。
图7(a)~(h)分别是梭壳10及其周边部分的侧视图,表明了从缠结底线的步骤始到切断底线的步骤止的底线卷绕工序流程。
要是底线卷绕工序起动,则旋转臂3转动而保持于梭壳10内的梭心15便同卷绕离合器片25进入接触,此离合器片25继续推进一给定行程,使梭心15与卷绕离合器片25相互抵压。
在此状态下,如前所述,底线供给装置30的线供给喷嘴36被移动到初始工作位置N1(参看图2),以便将空气输入梭心15,于此同时,驱动卷绕马达M1而转动梭心15,由此将底线L缠绕到梭心轴15a上(图7(a))。是由于上述缠绕而供给底线并且底线的供给由底线供给探测装置60探测到,便根据此底线供给探测结果驱动底线供给与转动马达M2,使底线供给喷嘴36移到底线卷绕位置N2(图7(b))。
然后依图7中反时针方向转动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由此使底线L放到底线导槽40a上,并在导引此底线L的同时,此底线L即卷绕到梭心15上(图7(c)~(d))。在此,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的底线导槽40a同梭壳孔10a中引出的底线L接触(滑动接触),使底线供给路径弯曲,而由此以这样一种方式设定了底线L插入梭壳孔10a中的角度,即能防止底线L与此孔10a的边缘部接触。这样的线导引方式能够实现底线L在梭心15上近似100%的卷绕。
要是底线L在梭心15已卷绕有一定的量,则不仅要中止卷绕马达M1的驱动,还要按图7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带移动刀片的线处理件40,以离开底线L一次(图7(e)),然后线运送件40运送和导引从梭壳孔10a中延伸出的底线L,直到梭壳10周边侧面中业已形成的狭缝10b,也就是开始了线运送处理。
图8至15分别是梭壳10和带移动刀片的线输送件40的平面图,说明了在从线运送工序到线切割工序的范围内的操作中上述两部件间的位置关系。在这些图中,箭头CCW的指向表明图7中的反时针转动方向而箭头CW的指向表明图7中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于是这些图中绘出的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相对于静止的梭壳10是运动的。但在实际上,线运送件40在CCW方向和在CW方向中的运动是根据它沿梭壳10周边侧面的转动获得的;而它沿横向(图8~15中的左与右向)的运动则是根据旋转臂3的直线运动导致梭壳10所作的运动获得的。
线运送程序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执行的,即使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相对于梭壳10移动通过图8~13所示的过程i1~i10。要是此线运送程度启动,则首先执行使线运送件40的运动通过过程i1,即便此线运送件40依CCW方向从图8所示初始位置转动直至此线运送件40的前端叠置到梭壳孔10a的端部上。
接着执行线运送件40通过过程i2的运动,即使它移动到直至它的线运送槽40b叠置到梭壳10的在其底侧上梭心凸缘15A上。
然后执行线运送件40通过过程i3的运动,即使它依CCW方向转动直到它的线运送槽40b的顶部叠置到梭壳10的孔10a的端部上。由于这一转动运动,从孔10a延伸出的底线L便放置到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的线运送槽40b之上或是放置到倾斜部40f上,该倾斜部以这样一种方式形成在线处理件40中,即以慢坡与槽40相接连。
随后执行线输送件40通过过程i4的运动,即让它移动到直至它的线运送槽40b叠置到梭壳10的在其孔端侧的梭心凸缘15A上。借助这一运动,即使当底线L在过程i3中是放置到线处理件40的倾斜部40f上,此底线L也能移动直到线运送槽40b而然后放置到此线运送槽40b上。
接着执行运线行件40通过过程i5的运动,即让它依CCW方向转动而由此使它的槽40b前移一给定的量。借助这一运动,从梭壳孔10a延伸出的底线L便被导引到梭壳孔10a的孔端中形成的槽10aa内。槽10aa用来方便底线L插入梭壳10的孔端10g及其梭心凸缘15A之间。
之后执行线运行件40通过过程i6的运动,也即让它的槽40b大幅度地从梭壳10的孔端10g外移(图8~15中朝右的方向)。这一移动是依这样的方式实现的,即借助移动臂3的直线运动,促使梭壳10沿它离开卷绕离合器片25的方向运动,而此运动量则对应于卷绕离合器片25与梭心15以半接合态接触的量。
在此半接合状态,由于梭壳10内底部上所设的防空转弹簧(未示明)的激励力,导致梭心15从梭壳10的底部上浮,使得梭壳10在其孔端10b一侧的梭心凸缘15A(即位于梭壳10外侧的梭心凸缘15A)的内端面变得大致与梭壳10的孔端10g的端边齐平。这样,即全是未设置防空转弹簧,只要给设定了上述的半接合状态,就可使梭心15以这样一种方式运动,即便其梭心凸缘15A能够几乎与梭壳孔端10g的端边平齐,因而借助于底线L运动时给出的张力,就能使梭心15处于几乎同梭壳孔端10g的端边平齐。此外,由于这一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的槽40b大幅度地从梭壳10的孔端10g外移,就会导致从梭壳10延伸出的底线L平躺(即底线L相对于梭壳10的伸展角很小),从而底线L能同它100%卷绕到梭心15上的一种状态很好地平衡,这样就允许底线L光滑地通过梭壳孔端10g和梭心凸缘15A之间。
再来执行线运送件40通过过程i7运动,也就是使它依CCW方向转动直到一个给定位置,在该位置不能让它的槽40b到达梭壳10的狭缝10b的入口。借助这一运动,底线L进入梭壳孔端10g和梭心凸缘15A之间。
然后执行线运送件40通过过程i8的运动,这就是让它的槽40b从梭壳10的孔端10g内移(在图8~15中的向左方向)。借助这一运动,促致从梭壳孔端10g延伸出的底线L在此孔端10g处返回。这里,如果,底线L没有以这种方式返回,带移动刀片的运送件40来回运动试图让底线L通过狭缝10b,那么此时就会发生底线L不能卡定在狭缝10b入口中形成的槽10bb上这一问题,从而使底线L不能恰当地引入狭缝10b内。但是上述的底线L在梭壳孔端10g处的返回结果则能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在后面将讨论的线运送件40通过过程i10的运动中,就可允许底线L可靠地进入狭缝10b。
现在执行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通过过程i9的运动,这就是使它按CCW方向转动,由此使它的槽40b大幅度地移向梭壳狭缝10b的入口(图8~15中的朝上方向)。借助这一运动,可使从梭壳10伸出的底线L移过梭壳狭缝10b的入口或进入此狭缝10b。
这里,底线L在其供给侧的线通道如图7(f)所示,提供了从线供给喷嘴36的前端通过前述滑触片47延伸到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的后端部的一个通道。此外,由于线运送件40的从它的线运送槽40b的顶部到它的后端延伸的宽度具有给定的长度,因而从滑触片47排设到线运送件40后端部的底线L就能保持在一个同梭壳10相分开的位置上。
结合此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通过上述过程i5、i7与i9的运动,卷绕离合器片25是沿底线L被导引的相同方向转动的,以便使梭心15依相同方向转动,于是,在底线L被导引时,底线L在梭心15上的导引点也同样作类似的运动。再者,借助于梭心15的转动,与底线L接触的梭心凸缘15A的边缘部就能以这样的方式工作,即把底线L输送向狭缝10b,由此得以可靠地导引底线L。
以下执行线运送件40通过过程10的运动,也即让它依CW方向转动,由此使它的槽40b返回到梭壳狭缝10b入口处稍向后的位置(即在孔10a这一侧上的位置)。由于这一运动,就能使底线L可靠地插入狭缝10b内。
然后执行线运送件40通过过程i11的运动,这就是使它依CW方向转动而由此使它的槽40b后移(即移到梭口孔10a的一侧)。这一运动将底线L从线运送件40的槽40b中除去。此外,所述线运送件40通过过程i11的运动是借助一种细微的间歇式操作进行的,这种细微间歇式操作使得插过梭壳狭缝10b的底线L能可靠地导引直到底线张力调节弹簧11处。
同样,结合线运送件40通过上述过程i10和i11的运动,卷绕离合器片25是以底线L所卷绕的相同方向转动,从而使梭心15也按此同一方向转动。这样,底线L便被拉入梭心15内而张力施加到底线L上,借助这一张力,底线L就能可靠地导引到梭壳狭缝10b和底线张力调节弹簧11。
然后,分别执行这一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通过图14所示过程i12和i13的运动,并且此线运送件40被返回到初始位置,结束了线运送过程。在结束了这一线运送过程后,随即起动线卡定机构执行的线卡定程序。
图16概示了由线卡定机构进行的线卡定过程。具体地说,图16(a)是此线卡定机构在滑触片47操作前的透视图,图16(b)此线卡定机构在滑触片47操作后的透视图。
如果开始了线的卡定过程,如蝌16所示,滑触片47便被驱动或绕支点48a转动,使扣合到线扣合件47a上的底线L沿着梭壳10的周边侧面侧向导引。在此导引下,业已通过梭壳狭缝10b进到底线张力调节弹簧11之下的底线L便被引到线导引部10d。然后滑触片47返回到它的初始位而结束了线卡定过程。
接着开始线切断操作。具体如图7(g)所示,带移动刀片的线处理件40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次,由此使从梭壳10的线导引部10d通到滑触片47的底线L为线切割槽40c所保持,然后如图15和图7(h)所示,此线运送件40继续依顺时针方向转动而由此叠置到一固定刀片45之上,使得保持在线切割槽40c上的底线L夹在此固定刀片45和移动刀片40d之间,这样就可在给定的位置切断底线L。
将梭心15和梭壳10分别置于它们的可使用状态,使它们在此可使用状态下等待直到缝纫机罐K内梭心中的底线耗用完而起动下一个底线自动供给过程。
如前所述,由于使用了本实施例的底线卷绕装置,当带移动刀片的底线运送件40将底线L从梭壳10的孔10a导引到它的狭缝10b时,存储于梭壳10内的梭心15便同卷绕离合器片25保持接触。这样就能解决传统的底线卷绕装置中出现的,梭心15的凸缘15A会从梭壳10中突出从而会使绕到梭心15上的底线L从其上逸出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作业中,卷绕离合器片25并非处于它把梭心15完全压贴到梭壳10的内部上的那种全接合状态,而是处于它可让梭心15从梭壳10底部上浮的半接合状态。这样就能允许由所述线运送件所处理的底线平稳地通过梭壳10的孔端10g和梭心15的凸缘15A之间,由此得以可靠地从梭壳10的孔10a移至它的狭缝10b。
再有,当线运送件40将底线L从梭壳10的孔10a导引到它的狭缝10b时,梭心15是转动的,由于梭心15的转动,保持于梭壳10的孔端10g和梭心15的凸缘15A之间的底线L便被推向梭壳狭缝10b一侧,使得底线L能平稳地从梭壳10的孔10a移至它的狭缝10b。
还有,在此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中,在供给底线L时用来导引底线L的底线导引件、线运送件以及移动刀片是连接在一起成为整体式的联合体的,也就是说,这些部件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这就不仅能降低线运送件40的制造成本,也能使其结构紧凑。由于这种紧凑结构,即便此底线卷绕装置构造成使得线供给装置30和梭心旋转装置20紧密地聚集在梭壳10的周边内并在后者的周边中只留下有限的空间,上述底线导引件、线运送件和移动刀片仍可安装到机壳10的周边内。
又,前述的带移动刀片的线运送件40,当从梭壳的周边侧面的周边方向观察时,具有从此线运送件的前端至其后端延伸一定长度的宽度。借助这一结构,在底线L能在此梭壳的周边方向的一侧(特别是在线运送件40的前端侧处形成的槽40b上)运送的同时,在底线供给侧上的底线L便能保持于另一侧(线运送件40的后端侧),从而能使底线供给侧上的底线L同梭壳10的周边侧面保持分开。这样就能防止,当运送底线件40运送和导引底线L时,在底线供给侧的底线L有可能错误地缠纠到线供给装置30和梭心旋转装置20上,或可能错误地为它们卡住和切断。
顺便指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底线卷绕装置。例如在前述底线运送作业的半接合状态中,不必总是使梭心凸缘15A的内表面侧几乎都叠置到梭壳10的孔端10g之上,而这同样能有效地防止底线L从梭心15上逸出,即使是此梭心凸缘15A的内表面侧是位于梭壳10的孔端10g之内。同样,前面阐述的结构和方法,例如线运送件的运动过程以及梭心在线运送操作中的运动内容、用来使线运送件相对于梭壳的结构,等等,都可以在不脱离本文件列述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与精神的前提下作出适当的变动。再有,所述底线卷绕装置中的底线卷绕器件和梭心旋转装置的结构、线供给探测装置与底线存储导引装置等等的结构,它们在本实施例中所阐明的形式仅仅是例示,因而本发明并不受所示出的这些结构之限。
根据本发明,当所述线运送件将底线从梭壳的孔导引到它的狭缝时,梭壳中所存储的梭心同梭心旋转装置的旋转体之间的相互接触并未取消而是保存下来,这样就能使梭心凸缘不从梭壳中脱出而导致梭心上所绕底线逸出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当线运送导引底线时,上述旋转件与梭心相互间的压力便在梭心凸缘的内表面处于梭壳的开放面之内并与之几乎齐平的方式下减弱。借助于这样设定的半接合状态,就能最佳地确定梭心与梭壳间的位置关系,使其不仅能防止底线逸出还能使底线在其运送过程中光滑地运动。
根据本发明,当线运送件将底线从梭壳的孔导引到其狭缝时,在梭壳边缘部和梭心凸缘间的底线便在梭心转动时推向梭壳狭缝,这样就能允许底线光滑和可靠地运动。
根据本发明,将底线导引件、线运送件和线切割件中的至少两个形成为整体式的联合体即单一部件。这样就不仅能减少底线卷绕装置的制造费用还能使此装置的结构紧凑。
根据本发明,当用所述线运送件运送和导引底线时,就能防止在此底线运送件导引底线的过程中使底线供给源一侧的底线缠结到此底线卷绕装置的结构中或使此底线在其中被切断。

Claims (5)

1.底线卷绕装置,包括:
底线供给装置,用来从底线供给源引出底线并用来将所述底线通过梭壳中形成的孔供给到梭心;
梭心旋转装置,它包括设置于所述梭心内梭心上的旋转体,可与所述梭心接触和分开,此梭心旋转装置能由于上述旋转体与梭心之间的相互接触而转动梭心,以便将底线卷绕到梭心上;以及
线运送件,它在完成了底线卷绕到梭心上之后,用来运送从梭壳延伸到前述底线供应源的底线,由此将底线从梭壳的孔一直导引到此梭壳周边侧面上形成的狭缝,其中,当此线运送件导引底线时,前述旋转体与梭心相互间的压力便会减弱而使它们处于半接合状态。
2.权利要求1所述底线卷绕装置,其中,当所述线运送件导引底线时,所述旋转件与梭心间的相互压力便会减弱,直至所述梭心凸缘的内表面位于前述梭壳的开放面内并与它几乎齐平。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线卷绕装置,其中所述的旋转体包括有突起部,并且如此构造,即当所述突起部插入所述梭心的凸缘中形成的孔部内时,旋转体转动,因此能把它的旋转运动传递给梭心,且其中当所述线运送件导引底线时,所述旋转件与梭心相互间的压力减弱,同时此旋转体的突起部则仍插在所述梭心凸缘中形成的孔部内。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底线卷绕装置,其中当所述运送件将底线从所述梭壳孔沿此梭壳开放面的边缘部导引到此梭壳的狭缝时,所述梭心沿导引此底线的方向转动。
5.底线卷绕装置,包括:
底线供给装置,用来从底线供给源引出底线并用来使底线通过梭壳中形成的孔供给到梭心;
梭心旋转装置,用来转动所述梭壳中的梭心,使得从上述底线供给装置引出的底线能够卷绕到此梭心上;
底线导引件,它能同从上述底线供给装置延伸到所述梭心的底线接触,并能使底线供给通道弯曲,由此来调节底线的插入角度的以免所供给的底线接触所述梭壳的所述孔的端部;
线运送件,它在底线已供给于所述梭心后,用来运送从此梭壳延伸到底线供给源的底线,由此将来自所述梭壳的所述孔的底线导引到梭壳周边侧面中形成的狭缝;以及
切割件,它在底线已供给于所述梭心后,用来切断一给定部分的从所述梭壳中伸出的底线,其中将所述的底线导引件、线运送件和切割件这三者中的至少两个,作为整体或联合体形成于沿所述梭壳的周边侧面延伸的同一表面上。
CNB991017463A 1998-02-02 1999-02-02 底线卷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49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081/1998 1998-02-02
JP21081/98 1998-02-02
JP02108198A JP3926454B2 (ja) 1998-02-02 1998-02-02 下糸巻回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5331A true CN1225331A (zh) 1999-08-11
CN1144908C CN1144908C (zh) 2004-04-07

Family

ID=12044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0174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4908C (zh) 1998-02-02 1999-02-02 底线卷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182918B1 (zh)
JP (1) JP3926454B2 (zh)
CN (1) CN1144908C (zh)
DE (1) DE19904089B4 (zh)
TW (1) TW52219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8120A1 (fr) * 2003-07-16 2005-10-20 Shih Chang Chien Mecanisme de guidage de fil de navette pour machine a coudre
CN1324185C (zh) * 2000-09-05 2007-07-04 重机公司 底线卷绕装置
CN102446625A (zh) * 2010-10-06 2012-05-09 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线圈绕线装置以及线圈绕线方法
CN112210907A (zh) * 2019-07-12 2021-01-12 启翔股份有限公司 底线导入装置及其缝纫机
TWI760626B (zh) * 2019-07-10 2022-04-11 啟翔股份有限公司 底線導入裝置及其縫紉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34223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Mccue Geoff Sewing bobbin assembly and method thereof
JP6867139B2 (ja) * 2016-11-09 2021-04-28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下糸巻き装置及びミシン
DE102019103847A1 (de) 2019-02-15 2020-08-20 Vetron Typical Europe Gmbh Näh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93107B2 (ja) * 1993-08-31 1997-12-24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下糸自動供給装置及び縫製装置
TW262494B (zh) * 1993-08-31 1995-11-11 Zyuki Kk
US5839679A (en) * 1994-10-26 1998-11-24 Juki Corporation Bobbin thread winding apparatus
JPH08229262A (ja) * 1995-02-27 1996-09-10 Juki Corp 下糸巻回装置
US5769343A (en) * 1995-05-25 1998-06-23 Juki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the bobbin thread of the sewing machine
JP3602889B2 (ja) * 1995-05-25 2004-12-15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下糸巻回装置
JP3838681B2 (ja) 1995-09-12 2006-10-25 Juki株式会社 下糸巻回装置
JP3640725B2 (ja) * 1996-02-09 2005-04-20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ボビン交換判定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4185C (zh) * 2000-09-05 2007-07-04 重机公司 底线卷绕装置
WO2005098120A1 (fr) * 2003-07-16 2005-10-20 Shih Chang Chien Mecanisme de guidage de fil de navette pour machine a coudre
CN102446625A (zh) * 2010-10-06 2012-05-09 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线圈绕线装置以及线圈绕线方法
CN102446625B (zh) * 2010-10-06 2014-04-02 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线圈绕线装置以及线圈绕线方法
TWI760626B (zh) * 2019-07-10 2022-04-11 啟翔股份有限公司 底線導入裝置及其縫紉機
CN112210907A (zh) * 2019-07-12 2021-01-12 启翔股份有限公司 底线导入装置及其缝纫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26454B2 (ja) 2007-06-06
DE19904089B4 (de) 2010-02-11
US6182918B1 (en) 2001-02-06
JPH11216283A (ja) 1999-08-10
CN1144908C (zh) 2004-04-07
DE19904089A1 (de) 1999-09-02
TW522191B (en) 2003-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10586B2 (ja) 綾巻きパッケージを製作する紡績機の作業位置の運転開始法及び運転開始装置
CN1676698B (zh) 接头装置和便携式捻接器
CN1064319C (zh) 物品的捆扎方法与捆扎设备
CN1144908C (zh) 底线卷绕装置
EP1721854A1 (en) Doffing device for an automatic winder
CN1080331C (zh) 在气流纺纱机上纱线生头的方法以及装置
JPH0780625B2 (ja) 走行可能な操作装置を有するあや巻きボビン製造装置
JP2007117703A (ja) ミシンの下糸交換装置
JP2012224432A (ja) 糸巻取装置及びロットチェンジ方法
CN1590616A (zh) 纱线处理系统
CN1046978C (zh) 用多种线进行缝制的缝纫机
CN1530309A (zh) 纱线卷取机
JP4514296B2 (ja) 下糸巻回装置
CN1080345C (zh) 一种底线卷绕器
JP2009066917A (ja) フィラメントワインディング装置
CN103030032B (zh) 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工位的吸嘴
JP2009155101A (ja) 巻取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自動ワインダ
JP4673114B2 (ja) 線材供給装置および線材の供給方法
JP3914565B2 (ja) ミシンの下糸交換装置
JP6719124B2 (ja) ワイヤソー
JP2005219880A (ja) バンチ巻方法及びバンチ巻装置を備えた紡績機
JPH09239183A (ja) ミシン
JPH0712885B2 (ja) 巻取り方法、装置並びに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る製品
KR100575395B1 (ko) 방제기의 호스이송장치
JPH08175759A (ja) 下口線処理方法および下口線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407

Termination date: 201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