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3438A - 记录设备和带接收功能的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记录设备和带接收功能的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3438A
CN1223438A CN98126442A CN98126442A CN1223438A CN 1223438 A CN1223438 A CN 1223438A CN 98126442 A CN98126442 A CN 98126442A CN 98126442 A CN98126442 A CN 98126442A CN 1223438 A CN1223438 A CN 1223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cord
general data
information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26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221C (zh
Inventor
前田保旭
长嶋秀树
藤本高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23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3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2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2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4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1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not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1/00Arrangements for the associated working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with related apparatus
    • G11B31/003Arrangements for the associated working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with related apparatus with radio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27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or accumulating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related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1/0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11/1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 G11B11/105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 G11B11/10595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G11B2220/2529Mini-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60Solid state media
    • G11B2220/65Solid state media wherein solid state memory is used for storing indexing information or meta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90Tape-like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91Helical scan format, wherein tracks are slightly tilted with respect to tape direction, e.g. VHS, DAT, DVC, AIT or exabyte
    • G11B2220/913Digital audio tape [DAT]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35Arrangements for identifying or recognising characteristics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e.g. for identifying broadcast stations or for identifying users
    • H04H60/37Arrangements for identifying or recognising characteristics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e.g. for identifying broadcast stations or for identifying users for identifying segments of broadcast information, e.g. scenes or extracting programme 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Indexing, Searching, Synchronizing, And The Amount Of Synchronization Travel Of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记录设备,通过接收广播台发送的作为主要数据的音频信息和作为附属数据的字符信息对记录媒体作记录操作,以提取包含在附属数据中由预定码组成的分割码,在提出分割码时把记录在记录媒体中的地址存入存储器,当把音频信息和字符信息记录到记录媒体时根据存入存储器的地址自动执行编辑处理,并在再现操作期间方便地进行搜索操作。

Description

记录设备和带接收功能的记录设备
本发明涉及带接收功能的记录设备和能接收包括字符信息的广播节目(如FM字符多路广播)且能把广播音频信号与字符信息记录到预定记录媒体的记录设备。
FM多路广播区已为众所周知,它通常把字符信息等附属数据迭加到频段的自由区进行传输。
字符数据广播经多路传输后由收音机配备的字符译码器解调,然后在例如收音机内设置的小型显示单元中显示。
作为字符数据,如包括多页的字符节目被反复地广播,包含的节目从广播与广播节目内容全然无关的内容(如天气预报与交通信息)的节目到广播与广播内容相关的内容(如音乐片断名称、表演者姓名、节目内容与广播节目DJ姓名)的节目。
具体而言,作为节目信息的音乐片断信息,在广播特定的音乐片断时,包括音乐片断名称和艺术家姓名的字符信息是作为主要信息与音乐片断同时广播的。通常,在开始传输音乐名称时,就传输了这一音乐名称信息,而且在广播中要多次广播这类音乐名称信息。
已经发展了各类记录媒体和相应的记录/再现设备,特别是用户能自由记录音频数据的称为迷你盘片的媒体也在近年流行起来。利用这类迷你盘片系统可以记录FM无线电台广播的音乐片断,所以考虑到这类复杂的特性,还开发了在整体上包括接收功能和记录/再现功能的迷你盘片系统。或者,即使这些功能未汇集在一起,也可通过调谐器传输电缆与记录/再现设备的连接进行记录。
另外,在迷您盘片的情况下,除了音乐片断等主要数据外,为了管理用户在其上进行记录的数据记录区和作为可录区的自由区,还记录了称为用户内容表(下称U-TOC)的管理信息。
记录操作期间,参照U-TOC可鉴别记录区,而在再现操作期间,参照U-TOC可鉴别再现区。
即,在记录有开始地址、结束地址等的U-TOC中,记录的每个音乐片断是以作为一档节目(“节目”下称“轨迹”)的数据单位受控的。而且,对于作为可录区的自由区,考虑到该区作为以后用于数据记录的区域,故记录了开始地址与结束地址等。
再者,由于盘片上每个音乐片断由这类U-TOC管理,所以只能通过更新U-TOC来编辑音乐片断。
例如,可以便捷地执行诸编辑处理,诸如把一条轨迹分成多条轨迹的分迹功能、把多余轨迹合成一条轨迹的组合功能、根据再现的迹序改变轨迹数的移迹功能以及删除无用轨迹的删除功能(也称为抹迹功能)。
此外,还可把音乐片断的名称登录为每条轨迹的迹名,从而可在例如再现时显示出来。
这样,轨迹一旦录到盘片上,用户就能利用这些功能编辑一条或多条轨迹,也可方便地制作个人的原版盘片。
特别是,可以极为方便地编辑录制的音乐片断。
在把广播音频信号录到迷你盘片的情况下,准备通过这种记录操作录到盘片的音频数据,录制后就作为一条轨迹予以处理。例如,在对60分钟广播作发射信号检查时,就在盘片上形成60分钟长的一条轨迹。
在迷你盘片系统的情况下,虽然能以轨迹单位进行排队搜索,但是一直无法高速访问录成一条轨迹的中间部分的内容。
因此,出现了一个问题,在要求从用户录制的广播节目中再现特定的音乐片断时,难以实现再现。
例如,即便在60分钟广播期间广播了10个音乐片断,由于把60分钟内容视为一条轨迹,所以无法对每个音乐片断作排队搜索。再者,在音乐片断之间还记录了构成节目的叙述与商业性的音频信号。
此外,除非用户一边录制节目一边倾听,否则他无法知道在60分钟内容中想重听的音乐片断在哪里。
因此,当用户想重听需要的音乐片断时,由于他必须确定由高速再现模式再现的话音信号是否是他想通过快速再现操作重听的信号(例如从记录区开始部分),所以被迫执行极麻烦的操作。
本发明人在日本公开待审专利申请号平成9-344748中提出过一种相关的技术,在复制操作其中多路传输字符广播(电视文字广播)的广播期间,把字符信息连同作为主要数据的音频信号同时记录到记录媒体上。
根据该技术,作为记录操作,可把作为附属数据的字符信息连同作为主要数据的音频信号一起录到盘片上,而且在再现操作期间能再现作为主要数据的记录音频信号,还能同步地显示作为上述附属数据的字符信息。即,在再现作为主要数据的记录音频信号期间通过启动字符信息的记录与再现,还能看到相对于主要数据的作为附属数据的节目信息。这样,在再现时就能知道例如广播音乐片断的名称。
然而,在再现期间当要求访问部分录制的音乐片断时,如上所述,也要求作麻烦的搜索操作,而对这个问题还未作过考虑。
考虑到上述诸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再现模式期间实现平稳的操作性能,办法是把字符多路广播的音频信息与字符信息同时记录到记录媒体上,并以适当的时序为以后的再现模式操作进行分迹处理。
为解决上述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带接收功能的记录设备,包括: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广播台发送的主要数据和包括分割码的附属数据;分割码提取装置,用于从接收装置接收的附属数据中提取分割码;记录装置,用于把接收装置所接收的主要数据和已从中移去分割码的附属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存储装置,用于在分割码提取装置提出分割码时把记录位置存储在记录媒体上;以及编辑装置,用于在把接收装置接收的主要数据和已从中移去了分割码的附属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后,根据存储装置所存储的记录位置对主要数据进行分割编辑。
作为记录设备,它用于接收从广播台发送的主要数据和包括分割码的附属数据并把接收的主要数据和附属数据记录在记录媒体上,而所述记录媒体包括记录主要数据的主要数据区、记录附属数据的附属数据区、管理记录在主要数据区里的主要数据的第一管理区以及管理记录在附属数据区里的附属数据的第二管理区,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分割码提取装置,用于从接收的附属数据中提取分割码;记录装置,用于把接收的主要数据记录到主要数据区并把已从中移去分割码和附属数据记录到附属数据区;存储装置,用于在分割码提取装置提出分割码时把记录位置存入记录媒体的主要数据区;以及编辑装置,用于在把接收到的主要数据和已从中移去分割码的附属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后,根据记录装置所存储的记录位置,对第一管理区进行编辑以实现对主要数据的分割编辑。
图1是应用于本发明的带接收功能的记录/再现设备的框图。
图2是表示准备记录到适用于本发明的磁光盘上的数据格式示意图。
图3A示意性表示从适用于本发明的磁光盘内圈向外圈设置的各个区。
图3B更详细地说明了图3A中的管理区与节目区。
图4是U-TOC表扇形区0,用于管理设置在适用于本发明的磁光盘管理区中的记录位置。
图5示意性表示记录在管理区中的P-FRA的连接状态,用于连接离散地分布在适用于本发明的磁光盘上的可录区。
图6示出U-TOC表扇形区1,用于管理设置在适用于本发明的磁光盘管理区中的字符信息。
图7示出U-TOC表扇形区4,用于管理设置在适用于本发明的磁光盘管理区中的字符信息。
图8示意性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带接收功能的记录/再现设备的缓冲存储器之结构。
图9A示意性表示准备通过FM字符多路广播发送的一帧字符信息的数据格式。
图9B示意性表示一个包的数据格式,而一个帧由多个包形成。
图9C表示一个包中前缀部分的数据格式。
图10是示出MD控制器与调谐控制器之间连接状况的框图,其中MD控制器加载到记录/再现单元,后者形成适用于本发明的带接收功能的记录/再现设备,调谐控制器加载到接收单元,后者形成适用于本发明的带接收功能的记录/再现设备。
图11是一流程图,说明在图10所示的MD控制器与调谐控制器分别进行记录操作期间的字符数据传输步骤。
图12A是表示记录状态信号REC簇编码时序的时序图。
图12B是表示记录同步信号REC-SYNC的时序图。
图12C是一时序图,其中在时间轴方向扩展了记录同步信号REC-SYNC。
图12D是时钟使能信号SCK-EN的时序图。
图12E是一时序图,表示作为字符信息的wTDT信号的传输时序。
图12F是一时序图,表示在时间轴方向扩展作为字符信息的wTDT信号的传输时序。
图12G是时钟信号SCK的时序图。
图13是一流程图,表示在图10所示的MD控制器与调谐控制器中分别进行再现操作期间的字符数据传输步骤。
图14A是一时序图,表示记录状态信号REC与簇译码的时序。
图14B是表示记录同步信号PB-SYNC的时序图。
图14C是一时序图,其中在时间轴方向扩展了记录同步信号PB-SYNC。
图14D是时钟使能信号SCK-EN的时序图。
图14E是一时序图,表示作为字符信息的pTDT信号的传输时序。
图14F是一时序图,其中在时间轴方向扩展了作为字符信息的pTDT信号的传输时序。
图14G是时钟信号SCK的时序图。
图15A是在记录操作期间传输的包数据表。
图15B是在再现操作期间传输的包数据表。
图16是有关编辑步骤的流程图,在从接收到的本发明字符信息中分析特定码而检出该特定码时,根据记录位置编辑U-TOC信息。
图17A示意性表示记录媒体在记录操作前的状态。
图17B示意性表示正被发送的作为主要数据的音频数据和作为附属数据的字符信息的记录状态。
图17C是一时序图,指出特定码被检出的位置,该特定码包含在记录操作期间接收到的字符信息中。
图17D示意性表示根据特定码(包含在记录操作期间接收的字符信息中)被检出的位置作分割处理后造成的记录状态,其中特定码包含在记录操作期间接收到的字符信息中。
图18A是显示广播台发送的字符信息(作为附属数据)的例子。
图18B是显示广播台发送的作为附属数据的字符信息和特定码的例子。
图19是记录操作期间存储器产生的数据表。
图20是表示U-TOC扇形区0在记录操作前的管理状态的表。
图21是表示U-TOC扇形区0在记录操作后的管理状态的表。
图22是表示U-TOC扇形区I在记录操作后的管理状态的表。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一些较佳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例子表示一记录与再现系统,该系统接收FM字符多路广播,并利用磁光盘(迷你盘)作为记录媒体进行记录/再现操作。
实际上,对应于本发明记录系统的一种系统包括作为迷你盘录放机的记录/再现单元1和作为FM多路广播调谐器的调谐单元30。而且,记录/再现单元1相应于本发明的记录设备。
记录/再现单元1和调谐单元30可以合装在一台设备内,也可分开安装,通过连接而形成一个系统。这些单元的连接,可按需要用电缆作有线连接,或用红外光束信号或射频信号的传输与接收作无线连接。
以下列顺序说明该较佳实施例。
1.系统结构
2.迷你盘系统的簇结构
3.迷你盘的分区格式
4.U-TOC
5.缓冲存储器的分区格式
6.准备广播的字符信息格式
7.字符数据传输的信号连接模式
8.记录时的字符数据传输处理
9.再现时的字符数据传输处理
10.对应于记录操作的轨迹标记操作
1.系统结构
图1示出本发明记录/再现系统的框图。
形成该记录/再现系统的记录/再现单元1被设计成对迷你盘执行记录、再现或编辑操作,而调谐单元30被设计成接收FM多路广播并显示和输出接收的字符信息。
首先说明调谐单元30的结构。
根据微计算机对调谐控制器31的控制,调谐单元30执行FM接收操作和相关的处理。
FM调谐器/字符接收单元(下称接收单元)33接收并检测天线32接收的广播信号。
即,根据按用户的操作与定时器操作来控制调谐控制器31,接收单元33选择节目。
在接收单元33获得的这些信号中,立体声音频解调单元34把接收的音频信号解调为立体声音频信号。
该立体声音频信号被记录/再现单元1录到盘90上,并作为输出音频信号输出以监视广播。录到盘90上的信号序列在下面再说明,不过作为输出而监视广播的该信号序列经记录/再现单元1中输出开关16的PTU端子提供给放大器17,然后从端子Aout供给具有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的音频输出系统(未示出),最后作为音频输出而输出。
在该结构例中,来自盘90的再现音频信号或通过广播接收由音频解调单元34得到的音频信号,由输出开关16选择后供给扬声器。然而,例如当分开设置记录/再现单元1和调谐单元30时,允许在调谐单元30内形成包括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的音频输出系统,并且人中输出接收到的音频信号。
而且在该例中,对于用户选择接收节目的操作,使用了记录/再现单元1的操作单元21,并通过下面要说明的与MD控制器11的通信把这种操作信息提供给调谐控制器31,不过也可对调谐单元30配备操作单元作节目选择。
在接收单元33获得的信号中,由字符译码单元35对作为多路字符信息的信号译码,由此提取字符信息TDT。
这种字符信息TDT也供给调谐控制器31并存入RAM36。
调谐控制器31能把字符信息TDT放到RAM36,并且能在显示单元38上实时对其显示。当然,累积在RAM36中的字符信息能在以后以一定的时序显示在显示单元38上。
RAM36例如由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或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器构成,根据调谐控制器31的指令存储字符信息TDT和其它操作所需的各种数据。
根据调谐控制器31的控制,显示单元38显示字符信息和用户操作所需的消息或指南。
再者,为了显示基于字符信息TDT的汉字,还配备了汉字ROM37用于存储汉字的字体信息等。
此外,根据MD控制器11发送的显示信息,调谐控制器31让显示单元38显示基于记录/再现单元1一侧的操作与状态的数据。当在记录/再现单元1一侧也配备显示单元时,就足以在该侧作这种显示。
调谐控制器31例如以串行接口通信模式SIF(串行接口通信)与MD控制器11作各种信号的通信。例如,记录/再现单元1与调谐单元30的协同操作可通过比如操作单元21的操作信息、显示单元38的显示信息以及指示相互操作状态的状态信息的通信而实现。
还有,调谐控制器31把译码为字符信息TDT的字符信息发送给MD控制器11,把它作为要记录的字符信息wTDT记录到盘90上,而MD控制器11把记录/再现单元1再现的字符信息pTDT发送给调谐控制器31,并把它作为已记录在盘90上的字符信息,以在显示单元38上显示输出。
下面说明在记录与再现模式时,字符信息发送与接收的通信结构。
接着说明记录/再现单元1的构成。
记录/再现单元1被构成把从端子Tin输入的音频信号和调谐单元30接收的音频信号记录到盘90上。而且,调谐单元30译码的字符信息TDT可同时与音频信号记录到盘90。
此外,例如,可以自地设置话筒输入端与地址输入端,以把来自各种音频的音频信息记录到盘90,但这里不介绍这类处理。
加载到记录/再现单元1的磁光盘90由主轴电极2驱动旋转。在记录与再现操作期间,光学头3用激光束辐照磁光盘90。
记录时,光学头3提供高能级的激光输出把记录轨迹加到居里温度,而在再现操作时,也提供较低能级的激光,利用磁性克尔效应从反射激光束中检测数据。
因此,光学头3配备了作为激光输出装置的激光二极管、光学系统(包括偏转分束器、物镜等)和检测反射光束的检测器。物镜3a由双轴机构4夹持,以盘片半径方向和离盘片变近或变远的方法移动。
再者,磁头6a也设置在与光学头3相对的位置上以夹持盘90。磁头6a应用的磁场由加到磁光盘90的数据调制。
滑板机构5以盘片径向移动光学头3和磁头6a。
再现操作中,把光学头3从盘90检出的信息提供给RF放大器7。经对提供的信息作算术处理,RF放大器7提取再现的RF信号、跟踪误差信号TE、聚焦高差信号FE以及纹道信息,而纹道信息是事先作为摆动纹道条在磁光盘90上的绝对位置信息。
然后把提取的再现RF信号提供给编码/译码单元8。另外,把跟踪误差信号TE、聚焦误差信号FE提供给饲服电路9,把群信息提供给地址译码器10。
饲服电路9用提供的跟踪误差信号TE、聚焦误差信号FE、微计算机形成的MD控制器11发出的跳迹指令、访问指令以及主轴电极2的转速检测信息产生各种伺服驱动信号,并控制双轴机构4和滑板机构5执行聚焦与跟踪控制,以把主轴电极2控制到恒线速度。
地址译码器10通过对提供的群信息译码,提取地址信息。把这种地址信息提供给MD控制器11实现各种控制。
另外,再现的RF信号由编码/译码单元8译码。此外,还提取了地址和子码数据,并把它们提供给MD控制器11。
编码/译码单元8执行的译码处理有EFT解调(八一十四解调码)、ACIRC(先行交叉Reed Solomon码)纠错、对应于再现RF信号的迷你盘格式的扇形区译码。由存储器控制器12把译码的音频数据写到缓冲存储器13一次。光学头3从盘90读出不以及把系统中再现的数据从光学头3传输到缓冲存储器13的操作,通常以1.41兆的特/秒周期性地执行。
当以0.3兆比特/秒传输再现的数据时,以时序读出写入缓冲存储器13里的数据并把它提供给编码/译码单元14。这里,数据接受再现信号处理,诸如对所谓的ATRAC(自适应传输声码)系统的音频压缩处理作译码处理,由此得到44.1KHz采样与16比特量化的数字音频信号。该数字音频信号由D/A转换器15转换成模拟信号,经输出开关16的PMD端供给放大器17,然后从Aout端提供给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等音频输出系统作为再现输出。
因此,在盘再现操作期间,MD控制器11发出控制信号SS2把输出开关16接到PMD端,而在调谐单元30接收到广播信号时把它接到PTU端。
如上所述,可向磁光盘90记录来自调谐单元30的音频信号和从Ain端输入的音频信号。
在记录来自调谐单元30的音频信号时,MD控制11用控制信号SS1把;输入开关19接到RTU端。这样,来自音频解调单元34的音频信号由A/D转换器18转换成数字数据后供给编码/译码单元14。
而在记录从Ain端输入的音频信号时,MD控制器11用控制信号SS1把输入开关19接收RIN端。这样,从Ain端输入的音频信号经放大器功放大,由A/D转换器18转换成数字数据后供给编码/译码单元14。
对于提供的音频数据,编码/译码单元14执行作为ATRAC系统的音频编码处理。经编码译码单元14压缩的音频数据由存储器控制器12以1.4MbPs速率读入并送给编码/译码单元8。在编码/译码单元8中经过诸如扇形编码、ACIRC编码的编码处理与EFM调制等以后,把数据提供给磁头驱动电路6。
根据编码的记录数据,磁头驱动电路6把磁头驱动信号提供给磁头6a。即,磁头6a向磁光盘90施加N板或S极磁场。另外,在此情况下,MD控制器11向光学头提供控制信号,发射记录能级的激光束。
MD控制器11是一台配备CPU、程序ROM、工作RAM、接口等的微计算机。
该控制器11对盘90的记录与再现操作执行每个部件的操作控制,还对盘90中容纳的轨迹执行编辑处理。
MD控制器11包括起工作RAM作用的RAM11a,该RAM11a用于存储下面说明的轨迹标记处理的信息,并作为各种编辑处理的工作区。
操作单元21有各种操作键,用户可用来在记录/再现单元1上指挥记录、再现或编辑操作,在调谐单元30是指挥接收操作。具体而言,配备了再现键、记录键、停止键、AMS(自动音乐传感器)/搜索键、暂停键、编辑模式键和编辑操作键等,还配备了用于输入盘标题、轨迹名称和其它信息的算符。MD控制器11根据操作单元21发出的操作信息执行各类预定的操作控制。
在对盘90进行记录或再现操作时,必须读出管理信息,即录在盘90上的P-TOC(预定制TOC)和U-TOC(用户TOC)。MD控制器11根据这类管理信息,鉴别盘90上被记录区和被再现区的地址。
把这种管理信息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3中。
MD控制器11通过对盘最内圈侧执行再现操作来读出这些信息条(盘90在加载时已记录了管理信息),然后把这类管理信息存储到缓冲存储器13,供以后对盘90作记录、再现或编辑操作时参照。
此外,对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的U-TOC信息每次作记录/编辑操作,根据记录的数据和各种编辑处理重写U-TOC,而MD控制器11作U-TOC更新操作,并根据更新操作以预定的时序重写盘90的U-TOC区。
当MD控制器11向调控制器31发送盘90的TOC信息时,调谐控制器31根据盘90等的记录状况执行显示操作或其它必要的处理。
本例中,像上述的记录操作一样,当把调谐单元30接收的音频信号记录到盘90时,也可把字符译码单元35译码的字符信息TDT录到盘90上。像下面要说明的附属数据一样,字符信息与音频信号同时记录。这种音频信号与字符信息作为主要数据录到90上。这里,主要数据是录到下面在图3A中说明的节目区里的信息。
对于音频信号与字符信息的记录,在发射信号检查记录操作期间,音频解调单元34经输入开关提供音频信号,而该信号通过上述的编码/译码单元14、缓冲存储器13、编码/译码单元8的处理作为记录数据录到盘90。但同时,译码的字符信息从调谐控制器31发送到MD控制器11。MD控制器11把用于记录WTDT的这种字符信息提供给缓冲存储器13,并以预定的时序把该信息提供给编码/译码单元14,与音频数据一起作编码处理。这样,可把音频信息与字符信息同时记录到盘90上。
当再现发射信号检查记录所记录的数据时,产编码/译码单元8中的译码处理,在缓冲存储器13中累积作为音频信息与字符信息的再现数据。
在此情况下,MD控制11令编码/译码单元14对作为音频信息的再现数据作译码处理以提供再现的音频输出信号,并从缓冲存储器13中读出与字符信息(字符信息pTDT)相关的再现数据,然后把该再现数据发送给调谐控制器31。这样,调谐控制器31令显示单元38显示发送的字符信息pTDT。相应地,在再现以发射信号检查记录法记录的音频信号时,可同时再现多路广播的字符信息,用户能看到这种字符信息。
2.迷你盘系统的簇结构
这里说明一下称为簇的数据单元。每个簇单元中的数据串被形成为迷您盘系统中的记录数据,图2示出了作为记录操作单元的簇的格式。
作为迷你盘系统中的记录轨迹,如图2所示,簇CL是连续形成的,一个簇定义的记录操作的最小单元。一簇相应于2~6圈轨迹,数据的实际再现时间为2.043秒。
一簇CL包括有三个扇区(记为扇区SCFC~SCFE)的链接扇区、有一个扇区(记为扇区SCFF)的附属数据扇区和有32个扇区(记为扇区SC00~SCIF)的主要扇区,即一个簇由36个扇区构成。
一个扇区是由2352个字节组成的数据单元。
链接扇区SCFC~SCFE用作缓冲区,作为记录操作的分割,并对操作进行各种调整,而附属数据扇区SCFF可用于记录预置成附属数据的信息。
可把TOC数据与音频数据等记录到32个扇区的主要扇区SC00~SC1F。
另外,扇区进一步分成声群单元,两个扇区被分成11个声群。
即,如图所示,覆盖偶数扇区(如扇区SC00)和奇数扇区(如扇区SC01)的两个连续的扇区包括声群SG00~SG01。一个声群由24字节构成,表示音频数据量相应于时间11.61毫秒。
在一个声群SG中,数据被分开记录到左右两个通道。例如,声群SG00由左通道数据L0与右通道数据R0构成,而声群SG01由左通道数据L1与右通道数据R1构成。
由212字节组成的左或右通道数据区称为声帧。
在迷你盘系统中,记录了拥有这种簇结构的数据。本例中,把FM多路广播中在发射信号检查记录时解调的音频信号定义为主要扇区SC00~SC1F的数据,而把同时译码的字符信息TDT作为数据记录到附属数据扇区SCFF。
因此,从一个簇单元来看,可把一个扇区的字符信息与2.043秒的音频数据一起记录。作为附属数据扇区SCFF的实际数据记录容量变为2332个字节。
3.迷你盘的分区格式
下面参照图3A和3B说明本例中盘90的分区格式。
图3A表示从盘的最内侧到最外侧排列的区。
作为磁光盘的盘90在最内侧具有坑区,通过对其压坑形成供再现的专用数据,并允许把P-TOC记录到该坑区。
把坑区的外侧定义为用作记录/再现的磁光区,在其中形成纹道,作为记录轨迹的引导纹道。
在磁光区最内侧从簇0至簇49排列的部分被定义为管理区,对从簇50至簇2251排列的节目区,把音乐片断实际记录为一条轨迹。节目区的外周被定义为读出区。
图3B详细示出了管理区,其中以横向设置扇区,以纵向设置簇。
在管理区中,簇0、1用作坑区的缓冲区。簇2用作功率校正区PCA,用于调节激光束的输出功率。
在簇3、4、5中记录了U-TOC。U-TOC的内容以后再详述,但在一个簇的每个32个主要扇区(SC00~SC1F)中都规定了数据格式,并对其记录了预定的管理信息。即,指定U-TOC扇区,记录每条轨迹(已记录到节目区)的地址和自由区的地址,并可记录每条轨迹的轨迹名称和记录日期等信息。
对簇47、48、49用作节目的缓冲区。
对簇3、4、5反复记录三次其扇区变为U-TOC的簇。
在位于簇50(十六进制记数法的32h)后面的节目区中,按照称为ATRAC的压缩格式把诸如音乐片断的音频数据记录在一个簇中32个主要扇区(SC00~SC1F)的每个扇区里。每个要记录的节目和可录区均由U-TOC管理。
在节目区的每个簇中,扇区SCFF可用来记录像上述附属数据那样的信息。
4.U-TOC
[U-TOC扇区0]
如上所述,对于盘90的节目记录与再现,要求MD控制器11预先读出作为管理信息而记录到盘90的P-TOC、U-TOC,需要时参照该管理信息。
这里说明一些作为管理信息的U-TOC,它用于管理对盘90的轨迹节目的记录与再现。
P-TOC是读操作的专用信息,如图3所示,它形成于盘90最内侧的坑区内。P-TOC用于管理诸如盘可录区、读出区与U-TOC区的位置。在只作再现的光盘中,其中所有的数据项都以坑格式记录,也能管理用P-TOC记录的所有音乐片断,所以不形成U-TOC。
这里不详细说明P-TOC。
图4示出了U-TOC扇区0的格式。作为U-TOC扇区,可以设置扇区0~32。即,要记录的扇区对应于一个簇中的主要扇区SC00~SC1F。
在这些扇区中,扇区1和4是记录字符信息的区域,而扇区2是记录记录日期的区域。下面将说明扇区1和4,不介绍扇区2。
首先,说明对盘90记录与再现数据确实需要的U-TOC扇区0。
U-TOC扇区0被用作数据区,其中记录了用户性能的音乐片断等节目和有关自由区(可记录新的节目)的管理信息。
例如,当准备把音乐片断记录到盘90时,MD控制器11就在盘上从U-TOC扇区0开始搜索自由区,并把音频数据音频到该自由区。另外,在再现操作时,从U-TOC扇区0中鉴别出其中记录了要再现的音乐片断的区域,并且对该区域进行访问以实现再现操作。
对于图4中U-TOC扇区0的数据区(4字节×588=2352字节),记录了同步模式,其中在开始位置安排了呈0或呈1的一字节数据。
接着记录变为簇地址(簇H)(簇L)和扇区地址(扇区)的三字节地址,再加上一字节的模式信息(模式)而构成标题。这里,三字节地址是有关扇区本身的地址。
对于记录了同步模式与地址的标题,除了U-TOC扇区0以外,即使在P-TOC扇区和节目区的扇区中,都是以扇区为单位记录扇区本身和同步模式的地址。
接着,把标记码、模型码、第一轨迹轨迹号(第一TNO)、最后轨迹轨迹号(最后TNO)、部分使用状态(使用的扇区)、盘序号、盘ID等数据记录到预定的字节位置。
此外,为了区分用户通过按表部分的对应关系进行记录操作而记录的节目区和自由区等,还准备了作为指针部分的区域,用于记录各类指针(P-DFA(缺陷区指针),P-EMTY(空槽指针),P-FRA(自由区指针),P-TN01~P-TN0255)。
作为对应于指针(P-DFA~P-TNO255)的表部分,提供了从(01h)到(FFh的255部分表,在每个部分表中记录了指示某个部分始点的开始地址、指示其终点的地址和部分的模式信息。而且,在某些场合中,由于每个部分表中指示的某部分连续连接到其它部分,所以也可记录指示该部分表的链接信息,其中在部分表中记录了要链接部分的开始地址与结束地址。
这里,部分是指把时间上连续的数据连续地记录在一条轨迹内的轨迹部分。
指示成开始或结束地址的地址变为指示的成一个节目的或多个部分的地址。
这些地址以缩写形式记录,以指定簇、扇区与声群。
在这种类型的记录/再现设备中,即合一个节目的数据实际上是断续记录的,即是对多个部分记录的,在再现操作中也不成问题,具体做法是通过对每个部分的访问来再现数据。因此,在某些场合中,以有效地利用可录区出发,把用户要记录的节目记录在多个部分中。
这样,通过提供链接信息并指定要链接的部分表,例如给每个部分表规定号码(01h)~(FFh),各部分表就能链接起来。
即,在U-TOC扇区0内的表部分中,对于通过链接例如三个部分而构成的音乐片断,一个部分表示一个部分,并用靠链接信息链接起来的三个部分管理该部分的位置。
实际上,链接信息用数值表示,该数值通过算法处理被定为在U-TOC扇区0中的字节位置。即,把部分表指定为304+(链接信息)×第8(字节)。
对于U-TOC扇区0的表部分中从(01h)到(FFh)的每个部分表,每个部分的内容由指针部分的指针(P-DFA,P-EMPTY,P-FRA,P-TN01~P-TN0255)表示。
指针P-DFA表示磁光盘90上的缺陷区,以便把第一部分表指定在一个部分表中或多个部分表中,表中把该部分指示为缺陷区,因为存在着缺陷。即,如果有缺陷部分,则把(01h)~(FFh)中分任意一个记录在指针P-DFA中,并在对应部分表中用开始与结束地址指示缺陷部分。此外,若有其它缺陷部分,则在该部分表中把其它部分表指定为链接信息,而且也在这种部分表中指示出缺陷部分。另外,在无缺陷部分时,则把链接信息指示成比如“00h”,之后假定在后续表中无链接。
指针P-EMPTY表示在该表部分中一个或多个末使用部分表内的第一部分表。若存在末使用部分表,则把(01h到(FFh)中的任一个记录指针P-EMPTY。
若存在多个未使用部分表,则根据指针P-EMPTY用链接信息指定的部分表依次指定该部分表,并在该表部分上链接所有的未使用部分表。
指针P-FRA指示数据可再编程的可录区,而可录区包括磁光盘90上的抹迹区,以在一个或多个部分表中指定第一部分表,而部分表指示变成自由区的轨迹部分(=部分)。即,若存在自由区,就在指针P-FRA中记录(01h)到(FFh)中的任何一个,并在相应的部分表中用开始与结束地址指示作为该自由区的部分。此外,若有多个这样的部分,即有多个部分表时,就用链接信息依次指定部分表,直到用链接信息“00h”得出该表。
图5示意性表示将变成应用部分表的自由区的部分管理状态。该图示出的状态是在把部分(03h)(18h)(1Fh(2Bh)(E3h)假定为自由区时,在指针P-FRA之后,也可用部分表(03h)(18h)(1Fh)(2Bh)(E3h)的链接来表示这种状态。这种方式还适用于缺陷区和未使用部分表的管理模式。
指针P-TN01~P-TN0255指示用户记录在盘90上的音乐片断等节目,例如指针P-TN01指定的部分表表示在录有第一轨迹数据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中在时间上领先的部分。
例如,在记录第一轨迹的节目(第一节目)而不用离散记录法时,即在一个部分中,在指针P-TN01指示的部分表中把第一轨迹的记录区记录为开始地和结束地址。
另外,在把例如第二轨迹的节目(第二节目)分散记录在盘上多个部分时,则以时序指定每个部分以指示第二轨迹记录位置。即,根据指针P-TN02指定的部分表的链接信息以时序指定其它的部分表,由此把部分表链接到以链接信息“00h”得到的部分表(类似于图5说明的状况)。
例如,由于记录形成上述第二音乐片断的数据的所有部分是依次指定和记录的,所以可从各分散的部分得到连续的音乐信息,而且通过在再现第二音乐片断时用光学头3和磁头6a对这些部分进行访问并利用该U-TOC扇区0的数据对第二音乐片断区执行重写,就能实现有效地利用该记录区的记录。
如上所述,对于可再编程的磁光盘90而言,是用P-TOC对盘实行分区管理的,而且,记录在用可录区与自由区中的音乐片断也可用U-TOC来管理。
[U-TOC扇区1]
图6示出了U-TOC扇区1的格式。当对每条记录的轨迹给出轨迹名称或对盘给出盘名(变成指示盘本身名称的信息)时,就把该扇区1用作记录输入字符信息的数据区。
在这种U-TOC扇区1中,把指针P-TNA1~P-TNA255编排为对应于每条记录轨迹的指针部分,而且把255个单元的槽(01h)~(FFh)(每个单元包括8个字节,一条槽(00h为8个字节)编排为由指针P-TNA1~P-TNA255指定的槽部分来管理字符数据,情况几乎同上述的U-TOC扇区0一样。
在槽(01h)~(FFh)中,作为盘标题与轨迹名称的字符信息用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记录。
例如,对于指针P-TNA1指定的槽,记录用户输入的对应于第一轨迹的字符。而且,由于槽是用链接信息链接的,所以对应于一条轨迹的字符输的于7个字节。
作为槽(00h)的8个字节假定为记录盘名的专用区,也被假定为不用指针P-TNA(x)指定的槽。
即使使用该U-TOC扇区1,指针P-EMPTY也能管理未使用的槽。
[U-TOC扇区4]
图7示出了U-TOC扇区4.与上述的扇区1一样,假定该扇区4是记录输入字符信息的数据区,若对用户记录的轨迹给出音乐名称或对盘给出盘名,则比较一下图7和图6可知,其格式与扇区1差不多一样。
然而,该扇区4是用于记录对应于汉字字符或字母的代码数据(2字节码)的,并把字符码的须性能到预制定的字节位置。
像扇区1一样,运用指针P-TNA1~P-TNA255和这些指针所指定的255个单元的槽(01h)~(FFh)来管理该扇区4的字符信息。
5.缓冲存储器的分区格式
缓冲存储器13累积着在盘90进行记录/再现操作期间由ATRAC系统压缩的记录或再现音频数据,同时保存着从盘90读出的TOC信息。
另外,如上所述,当把调谐单元30提供的字符信息作为附属数据记录到盘90时,就存储这种字符信息,并在再现时累积译码成附属数据的字符信息。
由于上述的应用,所以把例如图8所示的分区格式应用于缓冲存储器13。
把缓冲存储器13设计成例如4兆比特的DRAM,用于累积对应于221个扇区的数据。
如图8所示,把16个扇区的区域设置成存储TOC信息的TOC区,而把192个扇区的区域取作存储记录/再现数据的压缩音频数据区。另外,把6个扇区的区域设置成存储附属数据的附属数据区,把7个扇区的区域定为保留区。
由于每个簇内有32个主要扇区,所以作为压缩音频数据区的192个扇区对应于6个簇。而且,由于一个簇内有一个附属数据,所以附属数据区的6个扇区对应于6个簇。
即,对压缩音频和附属数据执行6簇缓冲。
作为存入附属数据区的附属数据,在上述的记录操作期间存储调谐单元30提供的字符信息,而在再现操作期间存储从盘90读出并提供给调谐单元30的字符信息。
此外,对于TOC区,在加载盘90后存储盘90所需的TOC扇区,并在TOC区中对U-TOC扇区0、扇区1、扇区2、扇区4作一次更新处理。
这样,把按预定时序存储(更新)在TOC区里的TOC信息写到盘90。即,在盘90上更新了U-TOC。
6.要广播的字符信息格式
图9A~9C示出在作为FM多路广播的音频信号上所迭加的字符信息TDT的帧格式。
如图9A所示,作为帧的实际数据由190个包构成,而所述的帧成为字符信息TDT的数据单元。一个包由22个字节组成。然而,由于对原来的190个包含上了奇偶包,所以一帧由272个包组成。
作为字符信息TDT的一帧的实际数据(190个包)以22×190=4180字节在约4.9秒时间内发送。一秒钟对应于853个字节。
图9B是一个包(22个字节)的格式。即,它由前缀信息与实际数据组成。
作为包的格式,有两种格式。一种格式具有4字节的前缀和18字节的数据,另一种格式具有2字节的前缀和20字节的数据。
作为前缀,如图9C所示,它记录了服务标识(ID)码、译码标识(ID)码、信息结束码、更新码、数据群号和数据包等。
调谐控制器31能借助于服务ID码鉴别包字符信息中交通信息、节目信息的内容类别。
这里,假定把上述格式的字符信息TDT作为附属数据与上述的广播音频信号同时记录到盘90。
作为附属数据的记录容量是上述的每2.043秒为2332字节。
另一方面,作为字符信息的一帧(=4.9秒)的实际数据是190包(190×22=4180字节),即1秒钟为853字节。若用一簇时间来表示,则变成1743字节(853×2.043)。因此,可以理解,作为字符信息的附属数据可与主要数据同时记录到盘90上。
然而,由于字符信息TDT是从字符译码器35取出的,每隔约18毫秒输出一包(=22字节),所以在1秒内取出的包数变为55.6包,若按一簇(2.043秒)计,则变成114包。因为114包相当于2508字节,所以字符信息TDT的所有数据项无法作为附属数据与主要数据同时直接记录到盘90上,其原因出于译码时间与记录操作时间。然而,作为要译码的包数据,在一帧内不仅有作为实际数据的190个原始包,还包括了一个奇偶包,在一簇周期中获得的114包当中,除了奇偶包外,原始包相当于约80包(平均为79.3包,最多达81包)。
这样,在一簇周期时间内,译码为原始包的字符信息的数据量变成最大为1782字节(=81×22)。若只记录原始包,则可与主要数据同时记录作为附属数据的字符信息。
然而,由于附属数据是以4字节划分记录的,所以在把一包的数据(22字节)记录为24字节数据附加2字节时,正巧适合于记录系统的结构。在一簇周期内要记录的数据量相当于81×24=1944字节,因此在容量上设有问题。
7.字符数据的信号连接模式
传输
在把接收的字符信息TDT记录到盘90并显示盘90的再现字符信息输出的情况下,执行图10所示的通信以在MD控制器11与调谐控制器31之间传输字符数据。
从MD控制器11向调谐控制器31发送作为再现数据的字符信息pTDT、时钟SCKD、时钟使能SCK-EN、记录状态信号REC和再现同步PB-SYNC。
此外,从调谐控制器31向MD控制器11发送作为记录数据的字符信息WTDT和记录同步REC-SYNC。
当把作为附属数据的字符信息与作为发射信号检查记录的主要数据一起记录到盘90时,则从MD控制器11向调谐控制器31发送时钟SCK、时钟使能SCK-EN和性能状态信号REC,并根据这些信号,从调谐控制器31向MD控制器11发送作为记录数据的字符信息WTDT和记录同步REC-SYNC。
此外,在盘90再现时,从MD控制器11向调谐控制器31发送作为再现数据的字符信息pTDT、时钟SCK、时钟使能SCK-EN和再现同步PB-SYNC,而且调谐控制器31接收这些信号以在显示单元38上对字符信息pTDT进行显示操作。
时钟SCK的频率例如为750KHz。
在记录与再现字符信息时,时钟使能SCK-EN置“H”,以便控制调谐控制器31的处理。
时钟SCK用时钟使能SCK-EN掩盖成只在MD控制器11与调谐控制器31之间作字符数据传输处理期间生效。即,当时钟使能SCK-EN置成“L”电平时,根据反相器41以及或门42的逻辑运算,掩盖了输入给调谐控制器31的时钟SCK。
记录状态信号REC只在对盘90作记录时置成“H”,并在盘90作再现或不操作时置成“L”。
对作为记录数据的来自调谐控制器31的字符信息WTDT的信号线配备了三态缓冲器44,只在记录操作的传输期间,由与门43的逻辑输出把它控制到使能状态。即,只有在记录状态信号REC为“H”电平且时钟使能SCK-ECN为“H”电平时,MD控制器11才接受传输的字符信息。
调谐控制器11在记录操作期间产生的记录同步REC-SYNC是平均为18毫秒的脉冲,即字符信息包单元的同步信号。记录操作期间,MD控制器11接收参照该记录同步REC-SYNC发送的字符信息WTDT。
MD控制器11在再现操作期间产生的再现同步PB-SYNC是11.6毫秒的脉冲,即对应于扇区中作为再现数据的声群的单元的同步信号。调制控制器31接收参照此再现同步PB-SYNC发送的字符信息pTDT。
这里,可在通信线路上安排反相器41、或门42、与门43和三态缓冲器44,或在MD控制器11或调谐控制器31内执行这些元件的逻辑操作。
8.记录期间的字符数据传输处理
下面参照图11和图12A~12G说明在MD控制器11与调谐控制器31之间的数据传输操作,旨在把接收的主要数据记录到盘90,而且把作为附属数据的译码的字符信息也同时记录到盘90。
图11表示MD控制器11与调谐控制器31关于传输处理在记录操作期间的处理流程图,而图12A~12G表示传输处理在特定簇(W簇)的编辑定时期间的时序图。首先参照图11说明MD控制器11与调谐控制器31的处理。
在记录操作期间,如图11中步骤F101的处理,MD控制器11把要发送给调谐控制器31的记录状态信号REC置成“H”电平。在图11的步骤F201,当调谐控制器31检测出性能状态信号REC变成“H”时,调谐控制器31的处理就进入记录模式并进到步骤F202以执行后续的处理。
作为记录模式操作,调谐控制器31开始对MD控制器11作字符信息的传输操作。
首先,如在步骤F202,以包数据的译码操作时序向MD控制器11输出作为记录步REC-SYNC的脉冲。
在步骤F102、MD控制器11正在等候输入作为记录同步REC-SYNC的脉冲,并在检测到脉冲输入时进到步骤F103,把时钟使能SCK-EN置“H”电平。
当时钟使能SCK-EN变“H”电平时,调谐控制器31从步骤F203跳到F204,取消掩盖要输入调谐控制器31的时钟SCK。
MD控制器11在步骤F104输出时钟SCK。此时,时钟SCK的输出以字节为单位包括8字节。
另一方面,以与时钟SCK输入连续同步的形式,调谐控制器31在步骤F204连续发送作为字符信息的包数据。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调谐控制器31发送数据,其中一个包包括22字节,再附加在开始区由2字节构成的包标识(ID)码。
这样,这种数据的一包就由24字节组成,其数据格式示于图15A。
若译码的包是奇偶包,则加上2字节码“8000h”作为包ID码。
此外,若译码的包是作为实际包的原始包,则加上2字节码“0000h”作为包ID码。
另外,若译码的包是不包括实际包的包,就加上2字节码“4000h”作为包ID码。
在原始包的情况下,把包数据作为实际字符信息迭加在24字节中的字节3~24上,而在奇偶包或包不含数据的情况下,则数据中的字节3~24为全零。
包无论是原始包还是奇偶包或不含数据的包,调谐控制器31必须鉴别包数据的内容,以参照图9B所示一包数据中的服务ID码加上2字节的包ID码。
在步骤F104,MD控制器11根据调谐控制器31在步骤F204中传输的包数据接收该包数据。
调谐控制器31继续步骤F204的处理,直到在步骤F205检测出时钟使能SCK-EN已置成“2”电平。
利用步骤F104和F204的互处理,把8字节的字符信息发送到MD控制器11一侧。MD控制器11在步骤F104确认可以取得24字节的数据。如果未完全取得数据,MD控制器11就返回步骤F104,根据调谐控制器31侧在步骤F204中执行的8字节时钟SCK传输和包数据的最后传输而接收数据。
当在步骤F104重复三次传输8字节时钟SCK并接收与此传输同步的字节数据时,就能鉴别为完成了在步骤F105对24字节即一个包的接收。
这时,MD控制器11进到步骤F106,以此时序确定现在接收的包数据是否为原始包。该处理与确认加到24字节前面2字节的包ID码的处理相同。
当接收的包用包ID码被鉴别为原始包时,在步骤F107把此包数据假定为要作为附属数据记录到盘90的数据。具体而言,在24字节中,除了2字节的包ID码外,把22字节传输到缓冲存储器13,然后以预定时序与音频数据一起提供给编码/译码单元8,以在簇中作为附属数据执行上述的编码。
然而,可以把包含包ID码的一个包的24字节定义为记录目标。即,也可把接收的24字节传输给缓冲存储器13而作为附属数据执行记录处理。
同时,把在步骤F106接收的包数据确定为奇偶包或不含数据的包,这类包数据不处理为记录数据。例如,清除这类数据。
接着,MDK在器11在步骤F108将时钟使能SCN-EN置成“L”电平。
这样,调谐控制器31从步骤F205跳到F206,然后在记录状态信号REC仍处于“H”电平时跳到F202。
即,MD控制器11以时钟使能SCK-EN控制一个包的传输周期(调谐控制器31执行步骤F204的周期)。
当时钟使能SCK-EN置于“L”电平时,调谐控制器31返回步骤F202。这里,步骤F202产生的记录同步REC-SYNC是与字符信息译码处理同步的时序,也是平均间隔为18毫秒的脉冲。因此,从产生前述记录同步REC-SYNC的时间起过约18毫秒后,在步骤F202产生学一个记录同步REC-SYNC。
另一方面,在步骤F108将时钟使能SCK-EN置到“L”电平后,如果还未完成记录,则MD控制器11从步骤F109返回F102并等待记录同步REC-SYNC。
在从产生前述记录同步REC-SYNC时过了约18毫秒以后,随着调谐控制器31的处理,在步骤F202产生新的记录同步REC-SYNC,MD控制器11就执行类似于步骤F103之后的处理。根据这一操作,调谐控制器31执行步骤F203~F205的处理。
完成处理操作后,记录状态信号REC置成“L”电平,MD控制器11从步骤F109进到F110,完成该处理。
根据这一操作,调谐控制器31从步骤F206进到F207以完成记录模式。当在传输操作中把记录状态信号REC置成“L”电平时,就清除传输操作。
现在参照图12说明由上述处理执行的传输操作的时序图。图12A示出了簇编码时序。在记录操作期间,如图12B所示,记录状态信号REC置成“H”电平。即,在从步骤F101到达F110的周期内,该信号连续处于“H”电平。
由于记录/再现单元1的编码时序与调谐单元30中字符信息的译码时序并不同步,所以在图12A和12C所示的每次处理中,簇时序与记录同步REC-SYNC(即与在字符译码单元35中的译码同步的信号)之间的定时关系是不同的。大约每隔18毫秒产生记录同步REC-SYNC。
例如,在本例中,假定要译码包号“189”~“79”的114个包。这里,假定被定为“P”的包含(如“P82”和“P30”)对应于奇偶包。
图12D、12E、12F表示放大的包数据周期。在步骤F202,产生如图12D的记录同步REC-SYNC脉冲。这样,在步骤F103,MD控制器11把时钟使能SCK-EN置成“H”电视,如图12E所示。
利用步骤F104和F204的处理,传输如图12E所示以24字节为单位作为包数据的字符信息WTDT。
由图可见,在24字节中,传输以8字节为单位进行,诸如字节1~8、字节9~16和字节17~24。
图12F示出经放大的第4与第5字节的传输周期,因而可以理解,每比特数据是与图12G的时钟SCK同步发送的。
完成24字节传输后,如图12D所示,时钟使能SCK-EN在步骤F108落到“L”电平,直到出现图12C所示的下一个记录同步REC-SYNC。
在图12A~12G中,作为数据传输处理时序的每个周期的时间长度用Δt1-Δt5表示,每个周期分别定义如下:
Δt1:最短10微秒,最长几毫秒;
Δt2:100微秒~300微秒;
Δt3:最长10微秒;
Δt4:最长1.5毫秒;
Δt5:最短10微秒。
由时序图可见,在一簇周期内可传输多达114包数据,其中一包由24字节组成,参照图11,在传输的包数据中,只把原始包定义为记录数据(附属数据)。
由于原始包的数量从75包到81包(平均79.3包),所以足以在前述的一簇中的附属数据扇区SCFF记录这类数据。
因此,在本例中,发射信号检查记录操作时,译码的字符信息能与作为主要数据的音频信号同时记录到盘90。
9.再现期间的字符数据传输处理
下面接着说明字符信息的再现操作,所述字符信息通过上述的记录操作与作为主要数据的音频信号一起记录。
即,在记录/再现单元1中,随着再现操作,数据从盘90读出、译码和缓冲,并从Aout端再现输出音频数据,即过去记录的主要数据的音频信号。然而,同时向调谐单元30发送通过对附属数据扇区SCFF译码而提取的字符信息pTDT。
即,MD控制器11从缓冲存储器13读出译码的字符信息pTDT,然后把它传输给调谐控制器31。
于是,下面参照图13和图14A~14G说明在MD控制器11与调谐控制器31之间的数据传输操作。
图13是MD控制器11与调谐控制器31在再现操作期间关于传输处理的处理流程图,图14A是输出定时周期中传输处理的处理流程图,图14A是输出定时周期中传输处理的时序图,即2.043秒对应的周期相应于一簇数据,而该簇数据作为某一簇(N簇)从缓冲存储器13再现输出的读/音频。首先,参照图13说明MD控制器11与调谐控制器31中的处理。
在再现操作期间,MD控制器11把记录状态信号保持为“L”电平以对调谐控制器31作传输。
在记录状态信号REC处于“L”电平的周期内,根据从MD控制器11输入的再现同步PB-SYNC,调谐控制器31接收从MD控制器11传输的字符信息pTDT。
MD控制器11以包数据格式发送作为字符信息pTDT的数据,并在逐包传输的情况下,在步骤F151中簇的开始时刻产生再现同步PB-SYNC。
当在步骤F251中检测到再现同步PB-SYNC的输入时,调谐控制器31移到步骤F252,以接收传输的数据并等待时钟使能SCK-EN变“H”电平。
在产生了再现同步PB-SYNC后,MD控制器11立即进到步骤F152,把时钟使能SCK-EN置“H”电平。
当时钟使能SCK-EN抬高到“H”电平时,调谐控制器31的处理从步骤F252移到F253,由此取消掩盖要输入调谐控制器31的时钟SCK。
这里,MD控制器11在步骤F153中输出时钟SCK。此时,时钟SCK以字节单位输出多达8字节。
另外,MD控制器11依次输出与时钟SCK同步的作为字符信息的包数据。
此时,在对信息前区加上2字节的包标识码后,MD控制器11发送字符信息pTDT的数据,其中一包由22字节组成。然而,正如对记录操作说明的那样,由于记录到盘90上的字符信息仅是原始包的数据,所以一包信息pTDT完全是对应于原始包的数据。因此,像图15B的格式那样,作为对应于原始包的包ID码的2字节码“0000h”,要加到传输数据(其中一包由24字节组成)的前区。相应地,在24字节中,在字节3~24上迭加了作为字符信息的实际再现的数据。
如上所述,从记录的观点出发,通过基于一包由包含包ID码的24字节组成束形成附属数据,也可引入处理系统把数据记录到盘90。然而,在此情况下,作为前面2字节的包ID码“0000h”已经加到在再现操作期间以包为单位从附属数据中读出的数据(24字节)。此时,自然就取消了如在步骤F153处理中加上包ID码的处理。
根据在步骤F153中从MD控制器11传输的包数据,调谐控制器31在步骤F253接收该包数据。即,与提供的时钟SCK同步地获取传输数据。
继续进行调谐控制器31在步骤F253的处理,直到时钟使能SCK-EN在步骤F254落到“L”电平。
利用在步骤F153和F253的互处理,在步骤F154,首先把8字节的字符信息发送到调谐控制器31一侧,而MD控制器11则确认多达24字节的传输输出的结束。若传输仍未完成,MD控制器11则返回步骤F153,以发送8字节的时钟SCK并传输8字节的包数据。
在步骤F154,通过反复三次传输8字节的时钟SCK并传输与步骤F153的这种时钟SCK同步的字节数据,确定24字节(即一包数据)的传输输出已完成。
这样,MD控制器11进行步骤F115,把时钟使能SCK-RN置成“L”电平。
相应地,调谐控制器31从步骤F254返回到F251,等待再现同步PB-SYNC。
即,MD控制器11利用时钟使能SCK-EN控制一个包的传输周期(调谐控制器31执行步骤F253的周期)。
在时钟使能SCK-EN置成“L”电平后,如果再现操作还未完成,MD控制器11就从步骤F156返回F151,以预定时序产生再现同步PB-SYNC。
再现同步PB-SYNC变成上述的间隔为11.6毫秒的脉冲,即与记录/再现单元1中的再现输出操作同步的时序。
这样,从产生前一个再现同步PB-SYNC起过了11.6毫秒以后,随着在步骤F151的处理而产生新的再现同步PB-SYNC,此后从步骤F152开始执行类似的处理。而且,调谐控制器31数据以上处理执行步骤F252~F254的处理。
当再现操作完成时,MD控制器11从步骤F156开始终止处理。
当在再现处理中访问盘90时,MD控制器11省时就暂定传输。
下面参照图14说明上述处理执行的传输操作的时序图。图14A示出簇数据的再现操作时序,在图14所示的再现操作期间,把记录状态REC置成“L”电平。如图14C所示,每隔11.6毫秒从簇的前区产生再现同步PB-SYNC。
在图14B例中,还假定了在N簇数据的再现操作周期内译码包号为“188”~“77”的包。自不包括奇偶包。包数范围从75至81(平均79.3包)。
在图14D、14E、14F中,示出了放大的包数据周期。在步骤F151,产生如图14C的作为再现同步PB-SYNC的脉冲,以后在步骤F152,把时钟使能SCK-EN置成“H”电平,如图14D所示。
如图14E所示,利用步骤F153、F253的处理,传输以24字节为单位的包数据的字符信息pTDT。
如这些图所示,以8字节为单位传输,如在24字节中的字节1~8、字节9~16和字节17~24。
图14F还进一步放大了字节4和5的传输周期,建议与图14G的时钟SCK同步地发送每位数据。
当完成24字节传输时,如图14E所示,时钟使能SCK-EN在步骤F155落到“L”电平,等待产生图14C所示的下一个再现同步PB-SYNC。
图14A~14G示出每个周期的时间长度,其Δt11-Δt15作为同数据传输处理相关的时序。每个周期如下:
Δt11:100微秒~300微秒;
Δt12:100微秒~300微秒;
Δt13:最长10微秒;
Δt14:最长1.5毫秒;
Δt15:最短10微秒。
由上述时序图可知,像24字节形成一包的字符信息pTDT一样,把在一簇周期中得到的平均79.3包传输给调谐控制器31一侧。
调谐控制器31令RAM36存储上述传输的字符pTDT,还令显示单元38显示该数据jh
这样,用户就能看到再现的多路字符信息广播,同时倾听记录后再现的音频信号。
相应地,经确认,可用记录的音乐片断名称和其它字符信息作为迹名输入指南。
而且,该方法正适合于编辑作为主要数据的音频数据。即,能自由地分迹、抹迹和合迹,并把的字符信息用作操作指南。
除主要用于音频记录外,这类时序图还可用于记录字符信息。
例如,即使在自动记录时,如应用定时记录功能,也能确认与作为主要数据的音频信息同时广播的字符信息,而且不要求用户在记录操作期间到现场实地观察显示的字符信息。
再者,本例中,应用一包数据=24字节附带2字节包ID码,可在记录/再现操作期间传输包数据。因为一包由24字节构成,所以以8字节为单位的传输处理电路系统极为适宜。此外,当对盘90记录而应用一包数据=24字节作处理时,就要配合用4字节划分的附属数据格式且适合于记录与再现操作。
10.对应于记录操作的轨迹标记操作
如上所述,本例中,可同时把FM多路广播的音频信息和字符信息记录到盘90,且能再现。不过,通过把上述记录的音频数据(和字符信息)在盘90上作为单次记录操作的一条轨迹来管理的。例如,在对例如原始盘的60分钟广播作发射信号检查时,就在U-TOC扇区0中把60分钟记录数据区当作第一轨迹来管理。然而,当这不区被定义为一条轨迹时,从中间区再广播内容就要求极为复杂的操作。
因此,本实施例中,在音频信号记录操作期间,以合适的时序作轨迹标记设置处理,而在记录操作之后,把记录的音频信息与字符信息在U-TOC中合理地分成轨迹。
具体而言,进行轨迹标记处理,使准备记录的节目某一音乐片断开始的时刻成为分迹点。
通过监视同时广播和译码的字符信息,可以检测出广播中某一音乐片断开始的时刻。
即,在对FM多路广播作反射信号检查记录时,把上述解调的音频信号从调谐单元30提供给记录/再现单元1,而把调谐单元30译码的字符信息方向控制器31提供给MD控制器11用作附属数据记录数据。
此时,调谐控制器31或MD控制器11就能确定接收到的译码的字符信息是否为具有特定格式的信息(即,是否为具有特定字符串、特定特征或特定字符图案的字符信息)。
在开始广播音乐片断时,几乎能同时发送作为节目信息(一种字符信息)的音乐名称和艺术家姓名的信息。
这样,可把被确定为具有特定格式(如音乐名称信息)的译码字符信息的定时确定为开始广播该音乐片断的定时。
由于在特定音乐片断广播期间要重复多次发送该音乐名称,所以还要求确定第二次和以后出现的同一音乐名称信息的译码时序不是某音乐断开始的时间。
要从所有准备译码的字符信息条中检测音乐名称信息,应根据它是否具有特定格式来确定准备由图9B所示的服务ID码确定的节目信息是否为该音乐名称信息。
从图18A的显示状态可以理解,该音乐名称信息的特定格式必须符合下述a)、b)和c)所有条件:
a)字符信息由二行字符串构成;
b)第一行字符串带引用号(「」);以及
c)第二行字符串不带引用号(「」)。
即,音乐名称信息通常由第一行中带「」号的音乐名称和第二行中不带「」号的艺术家姓名构成的。因此,若数据符合a)、b)和c)的所有条件,就能确定为音乐名称信息。
图16示出在发射信号检查记录模式期间根据对音乐名称信息的监视而作的一例轨迹标记处理。图16表示MD控制器11的处理。然而,例如在步骤F303,也可以在调谐控制器31一侧执行字符信息分析处理。
在把广播内容记录到盘90时,执行参照图11和图12A~12G说明的字符信息传输处理、把来自音频解调单元34的这类字符信息与音频信号定义为记录数据的编码处理以及对盘90的记录操作,而图16的处理也可与这类操作同时执行。
首先,开始记录操作时,在步骤F301把变量n置1。
作为步骤F303的处理,依次分析要译码的字符信息。
如上所述,这种处理确定传输的字符信息是否为音乐名称信息。即,确定该字符信息是否为节目信息,而且是否符合所有的a)、b)、c)条件。
若该字符信息不是节目信息而是交通信息,或者是节目信息却不是音乐名称信息,因为它不符合a)、b)和c)条件,则处理从步骤F304返回F302,并在步骤F303开始处理准备译码的字符信息。
若该字符信息被确定为音乐名称信息,则在步骤F305,确定音乐名称信息的字符串是否与作为音乐名称信息之前所确定的字符信息内容相同。
即,在相关的音乐片断开播时发送了第一次音乐名称信息后,由于该音乐名称信息反复发送了数次,而在这种音乐片断广播期间的数分钟内,同一音乐名称信息在其第二次传输后的译码时序不再与音乐片断开播时刻配合了。因此,当数据与前一音乐名称信息的内容相配时,就把这种数据确定为第二次及以后传输发送的音乐名称信息。即,因为这类音乐名称信息的译码时刻不是相关音乐片断的开始时刻,所以处理从步骤F305返回F302。
若音乐名称信息被确定为其内容与前一次音乐名称信息的内容不同,则该音乐名称信息的译码时序对应于具有相关音乐名称的音乐片断的开播时序。
这样,当在步骤F306以音乐名称信息的译码时序把从音频解调单元34提供给记录/再现单元1的音频信号编码成记录的音频数据并记录到盘90时,MD控制器11就把盘90上的地址作为轨迹标记TM(n)存储到RAM11a。
另外,在步骤F307,把作为音乐名称信息的字符串存入RAM11a作为对应于轨迹标记TM(n)的迹名TN(n)。在步骤F308对变量n增1后,处理返回步骤F302。
在记录操作期间,利用这种处理,以被确定为广播中音乐片断开播的时序的时序把盘90上音频信号地址存储为轨迹标记TM1、TM2……,此时也把该音乐名称信息的字符串存储为迹名TN1、TN2……。
完成记录操作后,处理从步骤F302进到F309,此时数据记录操作对U-TOC作更新处理。然而,在相关,把U-TOC更改为有整个记录的数据作为一条轨迹。但在本例中,以这样的方式更新U-TOC扇区0,即更新时使用RAM11a中存储的轨迹标记TM1、TM2……对多条轨迹分开管理整个记录的数据部分,也可采用另一种方式,即采用RAM11a中存储的迹名TN1、TN2…把对应于诸分迹的迹名登录在U-TOC扇区1或扇区4中。
对缓冲存储器13TOC区里的数据作U-TOC更新,此后以预定时间在盘90上重写U-TOC。此时,把广播发送的每个音乐片断的开播时刻看作分割点,将盘90上单次记录的广播音频信号分成多条轨迹。
下面参照图17A~17D和图20到图22,示意地说明上述处理实现的一例操作。
图17A表示记录操作前盘90的节目区。此时,盘90是原始盘,整个节目区部分定义为自由区。
图20示出此时的U-TOC扇区0的管理状态。为便于说明,图20~22举例示出了U-TOC的管理状态,但这些仅是举例而已。
而且,在图20~22中,用短划(-)表示把一字节数据定义为“00h”作为U-TOC中指针与链接信息的部分以及把作为开始与结束地址的三字节数据定义为“000000h”的部分。
此外,假定在盘90的用可录区中无缺陷区,因而在每个图中把表指针P-DFA都定义为“00h”。
在图17A的原始盘中,例如图20所示的以(01h)表示的部分表,如果把该节目区的前行地址定为A0,把来地址定为A11,就以管理自由区的指针P-FRA把所有的节目区定为自由区,而且对相应于这种部分表的部分表(01h),把地址A0指示为开始地址,而把地址A11指示为结束地址。此时,由于不存在实际隔离的其它自由区部分,所以把部分表(01h的链接信息定义为“00h”。
再者,在这种情况下,指示来使用部分表的指针P-EMPTY指示出部分表(02h),并用链接信息把所有的来信用部分表(从部分表(02h)到部分表(Ffh)链接起来。
这里,假定把从上述管理的图17A的状态开始的特定广播节目的发射信号检查记录以及广播音频信号与字符信息都记录到自由区(在图17B上部用划斜线箭头标记指示)。
这里,还假定广播在节目中以M1~M4指示的四个音乐片断,并把作为音乐片断M1~M4的音频数据记录在盘90上图17C所示的部分。
另外,还假定在广播音乐片断M1~M4的同时广播每个音乐片断的音乐名称信息并被记录到盘90,且以箭头标记tm1~tm4指示的时序对每个音乐片断的音乐名称信息进行译码。例如,在音乐片断M1广播期间,如时序tm1所示,对音乐名称信息发送和译码四次,而在音乐片断M2广播期间,如时序tm2所示,音乐名称信息也发送和译码四次。
这里,在图16的步骤F303~F305中,以时序tm1~tm4指示的多个时刻中的开始时刻确定特定音乐片断的第一音乐名称信息。
这样,如图所示,把对应于时序tm1~tm4中每个开始时刻的数据记录地址存储为轨迹标记TM1~TM4。存储为轨迹标记TM1的地址暂存为A2,存储为轨迹标TM2的地址暂存为A4,存储为轨迹标记TM3的地址暂存为A6,而存储为轨迹标记TM4的地址暂存为A8。
另外,利用步骤F307的处理,在分别对应于轨迹标记TM1~TM4的这一时刻译码的字符信息的字符存储为迹名TN1~TN4。
在完成图17B的音频信息与字符信息的记录操作而留出地址A10之后的自由区时,RAM11a存储轨迹标记TM1-TM4和迹名TN1~TN4,如图19所示。在给出轨迹标记TM1~TM4后,图19所示作为迹名TN1~TN4的字符串就是作为译码的音乐名称信息的字符串。
根据对节目区完成记录操作的处理(以根据记录操作更新U-TOC),图16的处理进到步骤F309。然而,在该周期内,要根据轨迹标记TM1~TM4和迹名TN1~TN4作更新处理,如图19所示,而U-TOC扇区0要从图20的状态改写成例如图21的状态。这样,要在把这些区域分为5条轨迹TK1~TK5的条件下管理图17D所示记录的所有区域。
由于把作为轨迹标记TM1~TM4的地址定义为每条轨迹的开始地址(即轨迹分割),所以把第一轨迹限定到从记录开始地址(此时为地址A0)开始到地址A1结束的区域,而地址A1正好位于作为第一轨迹标记TM1的地址A2的前面。
即,如图12所示,由于在指针P-TN01指示的部分表(01h)中示出了开始地址A0和结束地址A1,所以相关部分是当作第一轨迹TK1管理的。
第二轨迹用从轨迹标记TM1的地址A2开始到地址A3结束的区域限定,而地址A3正好位于作为下一个轨迹标记TM2的地址A4的前面。
即,由于在指针P-TON02指示的部分表(0h)中示出了开始地址A2和结束地址A3,所以把该部分当作第二轨迹TK2来管理。
此外,第三轨迹用从轨迹标记TM2的地址A4开始到地址A5结束的区域限定,而地址A5正好位于作为下一条轨迹标记TM3的地址A6前面。
即,由于在指针P-TN03指示的部分表(03h)中示出了开始地址A4和结束地址A5,所以该部分被定义为第三轨迹TK3。
以同样的方法,由于在指针P-TN04指示的部分表(04h柰中示出了开始地址A6和结束地址A7,所以把从轨迹标记TM3的地址A6开始到地址A7(正好位于作为轨迹标记TM4的地址A8前面)结束的部分定义为第四轨迹TK4。
同样地,由于在指针P-TNOS指示的部分表(05h)中示出了开始地址A8和结束地址A9,所以把从轨迹标记TM4的地址A8开始到记录结束地址A9结束的部分定义为第五轨迹TK5。
这里,由于自由区由地址A01~A11限定,所以部分表(06h)例如由指针P-FRA指定,并把作为自由区的开始地址A10和结束地址A11记录到部分表(06h)中。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指示未使用部分表的表指针P-EMPTY指明部分表(07h),并用链接信息把从部分表(07hy到部分表(FFh)的未使用部分表全部链接起来。
此外,作为步骤F309的更新处理,对U-TOC扇区1或扇区4作更新。
即,如图19所示存储的迹名TN1~TN4记录在U-TOC扇区1或扇区4里,作为从对应轨迹标记的地址开始的那条轨迹的迹名。
图22表示把作为迹名TN1-TN4的字符串登录到U-TOC扇区1的状况。
对于图17D的第一轨迹TK1,由于未存储相关的字符串(例如是叙述而不是音乐片断),所以如图22所示,指针P-TNA1定义为“00h”,不登录迹名。
如图19所示,由于字符串[“my SONG”xyz]被存入对应于轨迹标记TM1(指示第二轨迹TK2的开始点)的迹名TN1中,所以它被登录为第二轨迹TK2的迹名,如图22所示。即,指针P-TNA2被定义成例如“01h”,且从部分表(01h)开始链接部分表(02h),所以把字符串[“my SONG”xyz]作为ASCII码记录到这些链接部分表的7字节区里。
对于第三轨迹TK3,采用同样方式,使用了部分表(03h)(04h)(05h)因为是从指针P-TNA3开始链接的,如图19所示存储的字符串被记录成迹名。
同样地,对于第四轨迹TK4和第五轨迹TK5,使用从指针P-TNA4、P-TNA5链接指定的部分表,如图19所示存储的字符串记录为迹名。
若音乐名称信息构成含汉字字符的字符串且把这种字符串存入RAM11a作为迹名TN1、TN2……,则足以把这类字符名称在U-TOC扇区4中登隶迹名,此外,作为一种把含汉字字符的字符串记录到U-TOC扇区1的系统,则可通过把含汉字字符的字符串转换成字母的字符串或翻译这类字符串,产生作为准备登录的迹名的字符串。
如上所述,作为步骤F109的处理,由于U-TOC扇区0和扇区1(或扇区4)是在图21至22所示的管理状态下作更新的,所以在记录成图17D所示的整个区域被分成多条轨迹(把各个音乐片断的开始点定义为分割点)的中国下,完成单次记录操作并相对于作为音乐片断的轨迹自动地登录迹名。
在图17D状况下管理记录数据时,可通过指定轨迹号在再现操作期间发出再现操作指令而立即再现每个音乐片断的广播区。另外,在此情况下,由于还显示出登录的迹名,所以能指导再现操作,也可确认音乐名称。
由于再现了记录为附属数据的广播字符信息,观看这些再现输出还可确认音乐片断与其它信息。
即,由于把单次发射信号检查记录的数据分成多条轨迹而把音乐片断的开始点定义为初始点,所以能极大地简化再现操作时用户的操作。
实际上,对于非音乐名称信息的有时可能使用鉴别音乐名称信息的特定格式a)、b)和c)。而且,从音乐片断开播到发送出音乐名称信息也可能产生一定的时滞。相应地,轨迹标记处理的分迹点并不总是严格地位于音乐片断的开始位置。
然而,由于时滞只有几秒钟,所以轨迹的开始点几乎能位于靠近音乐片断开始点的区域,不会出任何问题,若要求把轨迹的开始点精确地定到音乐片断的开始点,这也毫无问题,用户只要通过必要的编辑操作对分迹、链接和抹迹更改分鲸情况。
这里,从开始广播音乐片断到广播音乐名称信息前会产生一定的时滞,因为字符信息编码处理是在广播台一侧进行的。例如,有些广播台发送的音乐名称信息,总是滞后于音乐片断开始约5秒钟。
对于在再现操作期间只指导排队的初步轨迹标记处理而言,几秒钟的时滞无什么问题,但在要求在音乐片断开始位置相对轨迹标记提高精度时,则必须在作轨迹标记处理时考虑这种时滞。
例如,若时滞平均约5秒,在步骤F306把地址作为轨迹标记TM(n)存储时,也可能在译码字符信息的点前面5秒的点上把将数据记录为音频信号的位置地址设置成轨迹标记TM(n)的地址。
另外,当还可能用上述的特定格式a)、b)和c)来鉴别非音乐名称信息的信息之音乐名称信息时,也可能再加上特定字符或字符串来识别音乐名称信息。即,在广播台一侧,例如在图18B中字符串的开始位置上,对像给出音符标记的特定位置加上特定的字符。这样,接收一侧就能根据这类特定字符的存在而精确地确定该信息是否为音乐名称信息,由此能作适宜的轨迹标记处理。
还有,在上述说明中,把音乐片断开始点设置到轨迹驱动点,但用户也可以预先设置例如某个诸如特定字符串的关键字,并基于这类关键字作轨迹标记处理。例如,把某著名艺术家的姓名登录为特定字符串,从而MD控制器11根据登录的特定字符串检测为字符信息的时序来设置轨迹标记。
这样,艺术家的音乐片断开始点设置成特定轨迹(作为准备记录的音乐片断)的开始点,就能容易地搜索该著名艺术家的音乐片断,并从记录的广播音频信号中听到。
此外,由于搜索了字符信息,所以在把艺术家的相关信息广播成字符信息时,就以这样的时序给出轨迹标记以进行分迹。此时,这类轨迹再现的音频信号虽然并非总是适合的点,诸如音乐片断的开始点,但是对用户而言,它把该著名艺术家的信息变成了可同时再现和指示的字符信息。即,在记录的字符信息中,可在再现操作时容易地搜索和再现只是需要的信息。
当然,各种不同的设定值都是可行的,如对轨迹标记处理搜索的特定格式的字符信息,因此,要求在以后用户再现操作概率较高的点上作字符信息搜索以划分轨迹。
本例中,假定应用了迷你盘系统,但本发明并不只限于此种系统。即,像记录/再现单元1,也可应用使用某种能同时记录音频数据与附属数据的性能媒体的系统。具体而言,可应用硬盘驱动系统、DVD(数字视盘/数字多用途盘)系统和DAT(数字音带)系统。
另外,本发明也适用于能同时记录视频数据与字符信息的系统。
由以上说明可知,在像FM多路广播那样同时接收广播音频信号和字符信息时,可把这类数据记录为主要数据,在主要数据记录操作期间,根据检测特定格式字符信息(作为广播接收设备接收的字符信息)的时序来设置在相关记录操作期间有关主要数据的节目分割点,并把与相关记录操作有关的主要数据管理成在记录媒体上预置节目分割点分割的节目。
这样,在以后的再现操作期间,可以根据对特定格式字符信息译码的时序对主要数据作排队的再现操作。特别是,由于轨迹标记处理是根据译码音乐名称信息的时序,所以在再现操作时可把每条轨迹的开始点置成每个音乐片断的开始点,从而能容易而稳定地从记录音频信号中搜索出名曲。
即,为了显著地改近再现操作期间的操作特性,可在再现操作时对记录的音频信号或字符信号实现适宜的点轨迹分割。
而且,在通过检测作为音乐名称信息的特定格式字符信息而执行轨迹标记处理时,用户会乐意这样来实现,即通过把音乐名称信息字符串设置成对应于在预置节目分割点分割的节目的名称信息,自动地输入对应于每个节目的迹名。
再者,在记录媒体上记录位置地址设置成节目分割点,即可在合适的点上实现节目分割,而在记录媒体上,已把检测特定格式字符信息的时序接收的音频信号记录为主要数据。
此外,当以一定的时滞发送音乐名称信息时,通过在记录媒体上把记录位置地址设置为节目分割点,可在合适的点上实现节目分割而与时滞无关,而在记录媒体上,已把以超前于检测特定格式字符信息的时序一预定时间的时序接收的音频信号点记录为主要数据。
还有,由于特定格式字符信息构成为含有特定字符串、或字符或字符图案的字符信息,所以能实现各种节目分割来满足用户的要求。

Claims (10)

1.一种带接收功能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从广播台发送的主要数据和包括分割码的附属数据;
分割码提取装置,用于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到的附属数据中提取所述分割码;
记录装置,用于把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到的主要数据和从中己移去所述分割码的附属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
存储装置,当所述分割码提取装置提出所述分割码时,用于在记录操作下把位置记录存储在所述记录媒体上;以及
编辑装置,用于在把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的主要数据和已从中移去所述分割码附属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媒体后,根据所述存储装置所存储的记录位置对主要数据进行分割编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接收功能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媒体设置有记录所述主要数据的主要数据区和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区,所述管理信息确保记录在所述主要数据区里的信息单元与记录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所述编辑装置根据所述存储装置所储的记录位置编辑管理信息,所述管理信息确保记录在所述管理区里的信息单元与记录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接收功能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数据是音频数据,所述附属数据是对应于所述主要数据的字符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接收功能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码由特定字符串或特定字符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接收功能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根据所述存储装置所存储的记录位置分割和编辑主要数据的所述编辑装置,在从所述存储装置所存储的记录位置返回预定宽度的位置上执行分割处理。
6.一种记录设备,用于接收广播台发送的主要数据和包括分割码的附属数据,并把所述接收的主要数据和附属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所述记录媒体设置了记录主要数据的主要数据区、记录附属数据的附属数据区、管理记录到主要数据区的主要数据的第一管理区以及管理记录到附属数据区的附属数据的第二管理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分割码提取装置,用于从所述接收的附属数据中提取所述分割码;
记录装置,用于把所述接收的主要数据记录到所述主要数据区,还把从中移去所述分割码的所述附属数据记录到所述附属数据区;
存储装置,当所述分割码提取装置提出了所述分割码时,用于在记录操作下把记录位置存储到所述记录媒体的主要数据区;以及
编辑装置,用于编辑所述第一管理区,从而在把接收到的主要数据和已从中移去所述分割码的附属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媒体后,根据所述存储装置所存储的记录位置分割和编辑主要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媒体设置有记录所述主要数据的主要数据区和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区,所述管理信息给出了信息单元与记录在所述主要数据区里的记录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所述编辑装置根据所述存储装置所存储的记录位置编辑管理信息,所述管理信息给出了信息单元与所述管理区中记录的记录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数据是音频信息,而所述附属数据是对应于所述主要数据的字符信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码由特定字符串或特定字符构成。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存储装置所存储的记录位置来分割与编辑主要数据的所述编辑装置,在从所述存储装置所存储的记录位置返回预定宽度的位置上执行分割处理。
CNB981264425A 1997-12-24 1998-12-24 记录设备和带接收功能的记录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422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4939/97 1997-12-24
JP354939/1997 1997-12-24
JP9354939A JPH11185459A (ja) 1997-12-24 1997-12-24 記録システム、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3438A true CN1223438A (zh) 1999-07-21
CN1144221C CN1144221C (zh) 2004-03-31

Family

ID=18440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2644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4221C (zh) 1997-12-24 1998-12-24 记录设备和带接收功能的记录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188662B1 (zh)
EP (1) EP0926679A3 (zh)
JP (1) JPH11185459A (zh)
KR (1) KR100590142B1 (zh)
CN (1) CN1144221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9751C (zh) * 2006-03-30 2009-06-10 株式会社东芝 运动图像分割设备、字幕提取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2474B2 (ja) * 1997-07-06 2004-08-11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記録媒体のタイトル入力装置
JPH11260043A (ja) * 1998-03-12 1999-09-24 Pioneer Electron Corp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0163936A (ja) * 1998-11-26 2000-06-16 Sony Corp 再生装置
JP2001093226A (ja) * 1999-09-21 2001-04-06 Sony Corp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情報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083957B2 (ja) * 2000-07-10 2008-04-3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再生用プログラム
JP4214665B2 (ja) * 2000-07-25 2009-01-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JP4304888B2 (ja) * 2000-09-04 2009-07-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編集装置及び編集方法
US7200090B2 (en) * 2000-11-24 2007-04-03 Pionee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information attaching and generating device which generates group control information
US20020101538A1 (en) 2000-12-22 2002-08-01 Tsuyoshi Kano Method of storing or transferr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nd receiver therefor
WO2003009288A1 (en) * 2001-07-18 2003-01-3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ecord carrier and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thereon
KR20030043299A (ko) * 2001-11-27 2003-06-02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오디오 데이터와 부가 데이터간의 동기 기록 관리 및재생방법
KR100563680B1 (ko) * 2001-11-27 2006-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재기록 가능 기록매체의 오디오 가사 데이터 기록 관리 및재생방법
JP4063212B2 (ja) * 2003-12-09 2008-03-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JP2007011872A (ja) * 2005-07-01 2007-01-18 Toshiba Corp メモリカードとその制御方法
US8260121B2 (en) * 2006-05-02 2012-09-04 Cyberlink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riting data to an optical disc
KR100737696B1 (ko) 2006-11-01 2007-07-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오디오 데이터와 부가 데이터간의 동기 기록 관리 및재생방법
US8145975B2 (en) * 2008-02-28 2012-03-27 Ip Video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Universal packet loss recovery system for delivery of real-time streaming multimedia content over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6987A (ja) * 1991-01-31 1992-09-02 Sony Corp 記録再生装置
EP0635976B1 (en) * 1993-02-04 1999-09-08 Sony Corporation Magnetic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which records transmitted character signals
US5646796A (en) * 1993-05-10 1997-07-08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topic data with digital video and audio data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9751C (zh) * 2006-03-30 2009-06-10 株式会社东芝 运动图像分割设备、字幕提取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9990063458A (ko) 1999-07-26
CN1144221C (zh) 2004-03-31
EP0926679A3 (en) 2002-07-03
EP0926679A2 (en) 1999-06-30
JPH11185459A (ja) 1999-07-09
US6188662B1 (en) 2001-02-13
KR100590142B1 (ko) 2006-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221C (zh) 记录设备和带接收功能的记录设备
CN1275253C (zh) 信息传输和处理方法,信息传输系统及数据处理装置
CN1192386C (zh) 分配系统、分配方法、接收装置和接收方法
CN1232981C (zh) 编辑方法
CN1118051C (zh) 再现装置、记录装置及记录媒体
CN1184631C (zh) 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编码图像数据的方法
CN1107313C (zh) 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
CN1292409C (zh) 信息在光盘上的记录方法及再现装置及再现方法
CN1150540C (zh) 转录装置
CN1323031A (zh) 记录、播放、记录/播放装置及方法、显示和记录介质
CN1295698C (zh) 复制设备和复制方法
CN1297979C (zh) 用于转录数据的转录装置
CN1156842C (zh) 转录设备和转录方法
CN1265376C (zh) 复制设备和复制方法
CN1346128A (zh) 记录介质、编辑方法和编辑设备
CN1465069A (zh) 再生装置和编辑装置
CN1457494A (zh) 转录设备
CN1255810C (zh) 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显示记录媒体信息的方法和数据通信系统
CN1265375C (zh) 再现设备、记录和再现系统、再现方法及记录和再现方法
CN1604219A (zh) 音频盘及重放装置
CN1192389C (zh) 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CN1256731C (zh) 再现装置、记录装置、再现方法和记录方法
CN1286565A (zh) 编辑设备、编辑方法和非易失性存储器
CN1244930C (zh) 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CN1127084C (zh) 重放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331

Termination date: 20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