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2881A - 加工粘结性优异且具有高逼真反射性的树脂涂覆金属板 - Google Patents

加工粘结性优异且具有高逼真反射性的树脂涂覆金属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2881A
CN1222881A CN97194566A CN97194566A CN1222881A CN 1222881 A CN1222881 A CN 1222881A CN 97194566 A CN97194566 A CN 97194566A CN 97194566 A CN97194566 A CN 97194566A CN 1222881 A CN1222881 A CN 1222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metallic plate
coating
layer
coating metal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4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83C (zh
Inventor
金子敬之
南木孝
中本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Ko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Ko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Ko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Koh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22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2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8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含有能吸收金属板和印刷层的粗糙因而具有优异加工粘结性和逼真的反射性的柔性树脂层的具有高的逼真的反射性的树脂涂覆金属板。本发明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包括:纵剖面算术平均值偏差(Ra)的表面粗糙度大于0μm而不大于10μm的作基板的金属板、彩色印刷层、柔性树脂层、粘结层和透明树脂层,其中至少金属板的一面用上述层按从金属板的一面到透明树脂膜的顺序依次覆盖。

Description

加工粘结性优异且具有高逼真反射性的树脂涂覆金属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粘结性优异且具有高逼真反射性(vividreflectivity)的树脂涂覆金属板。
背景技术
最近,随着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厨房用品和内部装饰材料的高档化,人们正追求高档的装饰设计。高档的装饰设计可通过拉伸形成或深度牵伸材料形成的包装材料的形状和包装材料表面的装饰性来体现,尤其通过印在包装材料上的高反射性的图案来体现。因此,对具有优异的粘结加工性和高逼真反射性且适合于诸如拉伸形成和深度牵伸等加工的装饰钢板的要求有所提高。
目前,由于金属板的表面粗糙度大大地影响反射的逼真性,所以表征金属板表面粗糙度的纵剖面算术平均值偏差(arithmetical meandeviation of profile)(Ra)小的抛光板被推荐作为这种高逼真反射性的装饰金属板的金属基体。然而,当抛光板是压延生产的时候,小的粗糙度引起的小的摩擦系数使之很容易滑动。因此,这种纵剖面算术平均值偏差(Ra)小的抛光板生产效率低且材料太贵。并且,当这种抛光板被用作金属基体的时候,它对在其表面形成的涂覆层没有足够的粘固作用,因此涂覆层的粘结加工性不足。
另外,为了使用一种表面粗糙度稍微小的更廉价的金属板作为基体金属板来得到高逼真反射性的装饰金属板,日本专利公开(特开平6-23909号公报)提出,把带有粘结层或印刷层的一种透明热塑性树脂膜覆盖在基体板上,然后用镜面抛光辊热压来制造一种具有高逼真反射性的层压金属板。
然而,当这种层压金属板被辊热压时,由于受热,热塑性树脂层不可避免会产生表层皱纹,因此得到的金属板不可能总得到满意的高逼真的反射性。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印刷图案和背景图案参差不齐而表现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的表面,这不能使层压金属板具有足够逼真的反射性。本发明概述
针对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粘结性优异且高逼真的反射性的树脂涂覆金属板。
本发明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包括:纵剖面的算术平均值偏差(Ra)的表面粗糙度大于0μm而不大于10μm的金属板作基板、彩色漆层、软的树脂层、粘结层和透明树脂膜,其中至少金属板的一面用上述层按从金属板的一面到透明树脂膜的顺序依次覆盖。
并且,在本发明的树脂涂覆金属板中,上述柔软树脂层包括一透明树脂,并且是一种包含一种柔软树脂的层,这种柔软的树脂是通过把混有不致于因后加热而完全固化的固化剂的树脂涂料涂在一种混有因后加热而完全固化的一定数量的固化剂的树脂上然后加热使之具有小的硬度而制成的,或是一种聚酯树脂涂料层,或是一种含有聚烯烃树脂的膜。
并且,在本发明的树脂涂覆金属板中,上述粘结层含有颜料,这种颜料包括金属粉尤其是例如铝粉或云母粉。
进而,本发明的树脂涂覆金属板中,上述透明树脂膜双面视觉镜面抛光,是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双轴取向膜。
再者,本发明的树脂涂覆金属板中,图案印刷层或图案和整体印刷层位于粘结层和柔软树脂层之间,或者图案印刷层或图案和整体印刷层位于粘结层和透明树脂膜之间。
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本发明的高逼真反射性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在金属板表面形成的彩色涂料层和最外层的双面视觉镜面抛光的透明树脂膜之间有一柔性树脂层,进而树脂层转变以吸收由于金属板的粗糙引起的不平整,和当金属板和上述树脂层热压时,受金属板的粗糙或印刷图案或背景图案的不平整影响的彩色涂料层的不平整。另外,柔性树脂层允许透明树脂膜在不引起最外层视觉上镜面抛光表面变形的情况下热压。结果,本发明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具有很逼真的反射性和如此优异的粘结加工性以致于即使诸如拉伸或深度牵伸的强烈加工也不会引起分层。
根据如下实施方案详细解释本发明。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到图3给出了金属板带有树脂涂层时,树脂涂覆金属板一面的构成。
图1给出了按照权利要求1中要求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A是透明树脂膜,B是粘结层,C是柔性树脂层,D是彩色涂料层,和S是金属板。
图1中,A是透明树脂膜,形成了树脂涂覆金属板的最外层。透明树脂膜采用挤出法、压延法、浇铸法等,或浇铸后单轴或双轴取向的方法生产。
为了得到本发明的高逼真反射性的树脂涂覆金属板,透明树脂膜必须是视觉上双面镜面抛光,其形成后最大表面粗糙度Ra不超过5μm。若表面粗糙度增加使最大Ra超过5μm,由于薄膜表面的散射的反射,树脂涂覆金属板逼真反射性变差。
透明树脂膜的厚度优选5-100μm,更优选12-80μm。当透明树脂膜的厚度小于5μm时,除了在层压工序中处理透明树脂膜是非常困难的之外,整个树脂涂覆金属板的逼真反射性变差。另外,当透明树脂膜的厚度超过100μm,树脂涂覆金属板的粘结加工性变差。
透明树脂膜A包括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丙烯树脂、和非塑化或塑化聚氯乙烯树脂、聚甲基戊烯树脂、三乙酸纤维素树脂、二乙酸纤维素树脂等形成的膜,如果必要的话,其中可加入稳定剂和增塑剂至其量不引起逼真反射性降低的程度均可。并且聚酯膜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其共聚物树脂形成的膜。总之,双轴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膜实际上更适用于本发明的高逼真反射性的树脂涂覆金属板。
为了提高在制造或处理树脂涂覆金属板时其耐擦伤性和耐滑性,本发明的树脂涂覆金属板的最外层的透明树脂膜优选涂覆一层厚为0.1-50μm优选0.3-30μm的热固性漆或诸如硅树脂漆、氟树脂漆、丙烯酸树脂漆、三聚氰胺树脂漆或聚氨酯树脂漆的紫外线辐射树脂漆的面漆。当面漆的厚度小于0.2μm时,可明显看到干涉色,并且耐擦伤性降低。另一方面,当面漆厚度大于50μm时,除了经济效率降低之外,加工性也降低。
图1中,B是粘结层,含有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和三聚氰胺树脂中的一种作为粘合剂的主要组分。并且,除了上述树脂之外,具有粘结效果的粘合剂助剂例如硅偶联剂也可以用作为组分。
粘结层可以是透明的,或为了得到内层的彩色涂料层更高的装饰性而含有颜料。粘结层含有的颜料可以是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尤其是,当含有金属光泽的粘结层呈现一种所谓金属色调时,优选使用含有金属粉的颜料,可以是油漆着色的金属粉或非彩色的金属粉,尤其是诸如铝粉或云母粉。
粘合剂树脂中颜料与固体物质比优选为1-30%重量,更优选3-20%重量。当粘合剂中颜料对固体物质比小于1%重量时,得不到颜料(金属光泽颜料)的色调,当粘合剂中颜料对固体物质比大于30%重量时,除了剧烈加工时,加工粘结强度变差之外,粘结层变脆。
上述颜料的颗粒可能是类手套状或鳞状。其平均颗粒大小优选0.1-90μm,更优选1-80μm。当平均颗粒大小小于0.1μm时,金属色调变差,当平均颗粒大小超过100μm时,树脂涂覆金属板的逼真反射性变差。
上述粘结层的厚度优选1-50μm,更优选3-30μm。当粘结层的厚度小于1μm时,树脂涂覆金属板的耐沸水性和加工粘结性变差,并且当加入了颜料时,颜料在涂料中很难分散均匀。另一方面,当粘结层的厚度大于50μm时,不经济,并且当加入颜料时,由于在加热层压时粘合剂中的残留溶剂使树脂涂覆金属板的外观变差。因此逼真反射性变差。
图1中,C是柔性树脂层,明确提供用于产生本发明树脂涂覆金属板优异的加工粘结性和高的逼真反射性。根据本发明,当表面粗糙的金属板作为基板时,或由于涂在金属板上的彩色涂料的厚度局部不均匀而使涂层的金属板粗糙时,或即使带有图案或/和整体印刷层(为自然形成的粗糙度)的透明树脂膜覆盖在金属板上时,柔性树脂层C可以吸收这种粗糙。
也就是说,由于金属板、彩色涂层和印刷层的表面粗糙而产生的粗糙被柔性树脂层C吸收而不出现在透明树脂膜A的表面。此外,如果粗糙来自于透明树脂膜A的表面,会引起散射反射,因而降低树脂涂覆金属板的逼真反射性。
当各层层压时,柔性树脂层C通过层压辊压力而发生变化来防止透明树脂膜A由于金属板、彩色涂层或印刷层的粗糙而变形。
另一方面,柔性树脂层C要求具有优异的加工粘结性,以便于即使层压件在经受诸如拉伸或深度牵伸的强烈加工时,柔性树脂层C和其他层之间也不发生分层。
对于上述要求,本发明的树脂涂覆金属板的柔性树脂层包括,例如含有两种液体混合物固化型的非完全固化(固化条件下)的树脂。也就是说,通过固化剂在后加热时完全固化的树脂同不致于因后加热而完全固化的一定量的固化剂混合得到欠固化柔性树脂,这种树脂适合于作本发明的柔性树脂层。
或者,含有上述柔性树脂的膜优选用作为柔性树脂层C。
透明树脂层可以是透明层或含有颜料的不透明层或半透明层。然而,最优选的透明层是能使底层的经表面处理的层的装饰图案清晰。
当柔性树脂层C由欠固化的树脂形成,这种树脂包括作为主要组分的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环氧树脂和三聚氰胺树脂中的一种。总之,优选聚酯树脂用作为主要组分,因为当使用它作为柔性树脂层时,可得到最优异的加工粘结强度和逼真反射性。当使用聚酯树脂时,聚氨酯树脂加入到聚酯树脂中作为固化剂,其比例计为100重量%聚酯树脂中加入0.5-15重量%的聚氨酯树脂。这样形成的聚酯树脂涂在金属基板上形成的经表面处理了的层上,然后在230-280℃下加热0.3-2分钟来半固化。当固化剂含量小于0.5%重量,对金属板的加工粘结强度不足。另一方面,当固化剂含量超过15%重量但不大于20%重量,加工粘结性优异但树脂变硬,结果柔性树脂层不再能吸收金属基板和/或印刷层的粗糙。并且,当固化剂含量超过20%重量,树脂变的特别硬,结果柔性树脂层变脆,加工粘结性变差。
作为柔性树脂层的树脂膜包括,混有弹性体来增韧的聚酯树脂膜,通过一个分子中至少一种基团选自羧基、羟基、可水解基和酸酐基的官能基团来制备的改性聚烯烃膜,通过加入一种已知增塑剂软化制成的聚氯乙烯树脂膜。总之,聚烯烃树脂或聚氯乙烯树脂优选作为本发明的树脂涂覆金属板的柔性树脂层C。
上述柔性树脂层C的厚度优选10-100μm,更优选20-70μm。当柔性树脂层的厚度小于10μm,由于柔性树脂层不再能完全吸收金属板和/或印刷层的粗糙,整个树脂涂覆金属板的逼真反射性变差。另一方面,当柔性树脂层的厚度超过100μm,整个树脂涂覆金属板的表面硬度和加工粘结强度变差。
附带地当柔性树脂膜作为柔性树脂层C,有可能通过硅烷偶联剂在柔性树脂膜的顶层或底层(或同时在顶层和底层)上的粘固处理作用来提高层压的树脂层(膜)之间的粘结强度。
图1中,D是彩色涂层。这种彩色涂层是为了形成一彩色层来体现装饰图案。对这种彩色涂层,涂漆树脂包括作为主要组分的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和三聚氰胺树脂中的一种。尤其是,优选聚酯树脂作为主要组分,因为加工粘结强度特别好。对于这种涂料中的颜料,可使用已知的有机和无机颜料。
树脂涂料中颜料对固体物质的比例优选1-30%重量,更优选3-20%重量。当颜料对固体物质的比例小于1%重量,颜料色调体现不出来。当颜料对固体物质的比例大于30%重量,彩色涂层变脆,当经受剧烈加工操作时,加工粘结强度变差。颜料颗粒可能为手套型或鳞型。其平均颗粒尺寸大小优选0.1-100μm,更优选1-80μm。当平均颗粒尺寸小于0.1μm,处理起来很困难,当平均颗粒尺寸大于100μm,涂覆性能变差,并且树脂涂覆金属板的逼真的反射性变差。
包括上述颜料的彩色涂层D的厚度优选1-60μm,更优选3-30μm。当彩色涂层D的厚度小于1μm,颜料的遮蔽变差。而当彩色涂层的厚度大于60μm,经济效率降低。
并且,彩色涂层D包括由两层或多层组成的层。也就是说,彩色涂层D包括一具有为了提高金属基体的防锈性的含防锈颜料的底漆的复合层形成的层压材料。
图1中,S是作为基板的金属板。这种金属板包括:钢板、不锈钢板、镀锌钢板、镀锌合金钢板、复合镀锌钢板、镀镍钢板、进一步经过诸如已知的铬处理、磷酸盐铬处理和电化学铬处理的化学转变表面处理的钢板;直接在其表面上经过诸如无锡处理的表面处理钢板;无亚铁金属板诸如铝合金板和铜板;以及进一步经过上述化学转变处理的钢板。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树脂涂覆金属板,纵剖面的算术平均值偏差(Ra)大于0μm而不大于10μm是必要的。当金属板具有Ra为0μm的镜面抛光表面,对彩色涂层D的粘固作用消失,因此加工粘结强度不足。并且,制造具有Ra为0μm的镜面抛光表面的金属板一点也不高效,这种金属板变得特别昂贵。
另一方面,当用Ra超过10μm的金属板作为基板,因为金属板的表面粗糙度引起的粗糙不能完全由柔性树脂层B吸收,因此逼真的反射性降低。金属板的Ra更优选0.1-2μm。
图2是根据权利要求12中描述的发明,除了粘结层B和柔性树脂层C之间有一图案和/或整体印刷层之外,具有与图1相似的组成。
图3是根据权利要求13中描述的发明,除了粘结层B和透明树脂膜A之间有一图案和/或整体印刷层之外,具有与图1相似的组成。
下面,解释一下本发明的树脂涂覆金属板的制造方法。
(1)柔性树脂层的形成
在图1的树脂涂覆金属板(描述于权利要求1)中,含有颜料的涂料用辊涂等方法在金属板S的表面涂一次或两次来形成彩色涂层D。当涂层厚度需要增加,涂覆次数增加。然后,柔性树脂层C在彩色涂层上形成。当柔性树脂层C由一种涂料形成,加有后加热时完全固化的一种固化剂的树脂用含有另一种树脂的涂料涂覆,其中另一种树脂中含有的固化剂的量不致于在后加热时完全固化,然后加热烘干。另一种情况,当柔性树脂层C由含有一柔性树脂的膜形成时,柔性树脂通过挤出涂装形成的膜覆盖在涂料层上。也可以,加热上述带有彩色涂层D的金属板,然后同柔性树脂形成的膜接触,并用一对层压辊加压来层压,这样得到柔性树脂层C。
(2)树脂涂料膜的生产
在图1所示(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的树脂涂料膜中,混有含有金属粉尤其是铝粉或云母粉的颜料的粘合剂或非混合粘合剂涂在透明树脂膜A上,然后干燥,这样得到粘结层B。
在图2所示(权利要求12中描述的)的树脂涂料膜中,混有含有金属粉尤其是铝粉或云母粉的颜料的粘合剂或非混合粘合剂涂在透明树脂膜A上,然后干燥得到粘结层B,再然后涂上图案印刷层P2,或图案印刷层P2和整体印刷层P1。
在图3所示(权利要求13中描述的)的树脂涂料膜中,首先图案印刷层P2,或图案印刷层P2和整体印刷层P1涂在透明树脂膜A上形成,然后,如上述,混有含有金属粉尤其是铝粉或云母粉的颜料的粘合剂或非混合粘合剂涂在上述印刷层上,然后干燥得到粘结层B。
(3)覆盖
加热上述制备的柔性树脂涂覆金属板,然后同树脂涂料膜接触,用一对层压辊加压。进一步加热和用一对镜面辊加压,然后冷却。
此时,适合的层压辊压力为1-80kg/cm2,优选5-60kg/cm2。当辊压小于5kg/cm2,在金属板整个宽度上,涂料树脂膜不能均匀加压,结果表观不平(逼真的反射性)。此外,当辊压超过60kg/cm2,辊的摩擦严重,结果层压辊需要频繁更换,生产效率降低。
(实施例1)
柔性树脂层的形成
在厚为0.5mm镀锌量为12g/m2,0.08g/dm2铬层(镀铬量),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55μm的镀锌钢板上涂覆12μm厚的含有白色颜料的聚酯共聚物涂料,然后干燥。并且100%重量份的透明聚酯树脂和3%重量份的聚氨酯树脂作为固化剂的混合物涂覆其上,厚度为10μm,然后干燥,并在260℃下烘烤1分钟得到带有柔性树脂层的金属板。
树脂涂料层的制备
把含有平均颗粒大小为3μm的金色鳞状铝粉的颜料,且颜料对树脂粘合剂中固体物质比为15%重量的聚酯共聚物树脂粘合剂涂在厚为25μm,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8μm的透明双轴取向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涂层厚度为10μm,随后涂覆厚为3μm的丙烯酸树脂面漆,然后干燥得到树脂涂料层。
覆盖
把上述带有柔性树脂层的金属板加热到200℃,然后同上述树脂涂料膜接触,并在辊压为20kg/cm2下用一对层压辊加压。然后用一对镜面辊在200℃下辊压上述带有柔性树脂层的金属板,然后冷却得到树脂涂覆金属板。
评价
按照如下标准对得到的树脂涂覆金属板的性能进行评价。
(ⅰ)逼真的反射性
用PGD-4型手提式图象区分光泽计(由Japan Color ResearchInstitute制造)测定树脂涂覆金属板装饰表面上的可反射图象的逼真的反射性,即普通可反射图象的逼真的反射性。测定值越高逼真的反射性越好。
(ⅱ)加工粘结强度
本发明中加工粘结强度是通过下述两种测试方法并将结果综合起来来考虑。
(a)Erichsen测试法
用切割刀在树脂涂覆金属板的树脂涂覆表面上切下深至基板的方格切线,然后Erichsen测试仪在树脂涂覆金属板的背面完成树脂涂覆金属板8mm拉伸。然后在100℃下持续加热树脂涂覆金属板1小时,并随后观察存在的分层来评价分层程度。
(b)杯深牵伸测试
用Yamada法深度牵伸测试仪把树脂涂覆金属板深度牵伸成杯型,牵伸比r=2.2。在树脂涂覆金属板的树脂表面上切下深及基板的方格切线形成5mm间隔的杯的圆柱部分。然后在100℃下持续加热通过深度牵伸形成一个杯的树脂涂覆金属板1小时,并随后观察存在的分层来评价分层程度。
表明上述制备的树脂涂覆金属板的逼真的反射性的数值为0.8,为良好,此外加工粘结强度也好。
(对比例1)
含有如实施例1的白色颜料的相同的聚酯共聚物涂料涂在实施例1使用的镀锌钢板上,厚度为12μm,然后干燥。并且在其上涂上含有100%重量的透明聚酯树脂和17%重量作为固化剂的氨基甲酸酯树脂的混合物,厚度为10μm,然后干燥,并在280℃下烘烤0.3分钟来制备树脂层。把同实施例1中相同的树脂涂料膜按照同实施例1所述相同的条件覆盖在这种树脂层上,来制备树脂涂覆金属板。使用同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方法来评价这样得到的树脂涂覆金属板的性能。结果,加工粘结强度好,但体现逼真的反射性的数值为0.1,这一点变差。
(实施例2)
柔性树脂层的制备
在厚为0.5mm镀锌量为14g/m2,0.07g/dm2铬层(镀铬量),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8.5μm的镀锌钢板上涂覆5μm厚的含有白色颜料的聚酯共聚物涂料,然后干燥。把这种涂覆的金属板加热到200℃,同厚为100μm的马来酸改性透明聚乙烯膜接触,在20kg/cm2压力下用一对层压辊加压,然后冷却得到带有柔性树脂层的金属板。
树脂涂料膜的制备
把含有包括平均颗粒大小为3μm的鳞状铝粉的颜料,且颜料对树脂粘合剂中固体物质比为20%重量的聚酯共聚物粘合剂涂在厚为20μm,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8μm的透明双轴取向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涂层厚度为12μm,随后涂覆厚为1μm的氟树脂面漆,然后干燥得到树脂涂料层。
覆盖
把上述带有柔性树脂层的金属板加热到200℃,然后同上述树脂涂料树脂膜接触,并在辊压为20kg/cm2下用一对层压辊加压,并用一对镜面辊在200℃下辊压,然后冷却得到树脂涂覆金属板。
按照同实施例1中所述相同的评价方法来评价这样得到的树脂涂覆金属板的性能。结果,体现树脂涂覆金属板的逼真的反射性的数值为1.0,为良好,并且加工粘结强度也好。
(对比例2)
含有实施例2的白色颜料的相同的聚酯共聚物涂料涂在如实施例2使用的镀锌钢板上,厚度为5μm,然后干燥。把这种涂覆的金属板加热到200℃,同厚为100μm的聚乙烯膜接触,在20kg/cm2压力下用一对层压辊加压,然后冷却得到一透明树脂涂覆金属板。把同实施例1中相同的树脂涂料膜按照同实施例1所述相同的条件覆盖在这种透明树脂涂覆金属板上,来制备树脂涂覆金属板。使用同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方法来评价这样得到的树脂涂覆金属板的性能。结果,体现逼真的反射性的数值为0.9,为良好,但加工粘结强度不好。
(实施例3)
柔性树脂层的制备
在厚为0.5mm镀锌量为15g/m2,0.06g/dm2铬层(镀铬量),和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1μm的镀锌钢板上涂覆10μm厚的含有红色颜料的聚酯共聚物涂料,然后干燥。把这种涂覆的金属板加热到200℃,同厚为50μm的透明聚氯乙烯膜接触,在20kg/cm2压力下用一对层压辊加压,然后冷却得到带有柔性树脂层的金属板。
树脂涂料膜的制备
把含有包括平均颗粒大小为2μm的鳞状云母粉的颜料,且颜料对树脂粘合剂中固体物质比为20%重量的聚酯共聚物树脂粘合剂涂在厚为25μm,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8μm的透明双轴取向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涂层厚度为10μm,随后涂覆厚为4μm的三聚氰胺树脂面漆,然后干燥得到树脂涂料层。
把带有上述柔性树脂层的金属板加热到200℃,然后同上述树脂涂料膜接触,并在辊压为20kg/cm2下用一对层压辊加压,并用一对镜面辊在200℃下辊压,然后冷却得到树脂涂覆金属板。
按照同实施例1中所述相同的评价方法来评价这样得到的树脂涂覆金属板的性能。结果,体现树脂涂覆金属板的逼真的反射性的数值为0.9,为良好,并且加工粘结强度也好。
(对比例3)
在厚为0.5mm镀锌量为15g/m2,0.06g/dm2铬层(镀铬量),及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11.5的镀锌钢板上涂覆10μm厚的含有红色颜料的聚酯共聚物涂料,然后干燥。把同实施例3中相同的透明聚氯乙烯膜按照同实施例3相同的条件进一步覆盖在这种涂覆的金属板上,来制备树脂涂覆金属板。把同实施例3中相同的树脂涂料膜按照同实施例3相同的条件覆盖在这种树脂涂覆金属板上,来制备树脂涂覆金属板。使用同实施例1所述相同的评价方法来评价这样得到的树脂涂覆金属板的性能。结果,加工粘结强度好,而体现逼真的反射性的数值为0.1,这一点不好。
(实施例4)
含有褐色颜料的同实施例1相同的聚酯共聚物涂料涂在实施例1使用的镀锌钢板上,厚度为5μm,然后干燥。并且,在上述涂层了的金属板上形成一层含有同实施例1使用的相同聚酯的透明柔性树脂层,厚度为10μm。下一步,硅烷偶联剂涂在厚为25μm,表面粗糙度Ra为0.8的透明双轴取向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面,涂层厚度为0.3μm,随后在其另一面涂覆厚为2μm的硅树脂面漆,然后干燥。然后其上涂上厚为30μm的透明聚酯共聚物树脂粘合剂并干燥,再然后,在其上用聚酯树脂油墨涂上厚为1μm的木纹印刷图案形成树脂涂料层。带有上述柔性树脂层的金属板,在同实施例1所述相同的条件下进一步用这样制备的树脂涂料膜覆盖得到树脂涂覆金属板。使用同实施例1所述相同的评价方法来评价这样得到的树脂涂覆金属板的性能。结果,体现逼真的反射性的数值为0.8,为良好,加工粘结强度也好。
(实施例5)
含有褐色颜料的同实施例1相同的聚酯共聚物涂料涂在实施例1使用的镀锌钢板上,厚度为5μm,然后干燥。并且,在上述的金属板上,按照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形成一层含有同实施例1使用的相同聚酯的透明柔性树脂层,厚度为10μm。下一步,使用聚酯树脂油墨在同实施例4相同的透明双轴取向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面形成图案印刷层,随后在其另一面按照同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涂上面漆,然后在其上形成固体印刷层(总厚度为7μm)。然后按照同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涂上实施例4相同的硅烷偶联剂,下一步在其上涂上厚为30μm的相同的透明聚酯共聚物树脂粘合剂并干燥。带有上述柔性树脂层的金属板,在同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用这样制备的树脂涂料膜覆盖得到树脂涂覆金属板。使用同实施例1所述相同的评价方法来评价这样得到的树脂涂覆金属板的性能。结果,体现逼真的反射性的数值为0.8,为良好,加工粘结强度也好。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在彩色涂料层和粘结层之间或在彩色涂料层和印刷层之间有一柔性树脂层,因此柔性树脂层能吸收由于金属板的表面粗糙或彩色涂料层和印刷层的粗糙而产生的粗糙,以使树脂涂覆金属板加有优异的逼真的反射性。
另外,除了粘结层和印刷层同透明树脂层具有优异的粘结强度之外,柔性树脂层对彩色涂料层、印刷层和粘结层也具有优异的粘结强度,因此即使在诸如拉伸形成和深度牵伸树脂涂覆金属板的强烈加工条件下,在上述层之间一点也不产生分层。这样,本发明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具有优异的加工粘结强度。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树脂涂覆金属板构成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是显示该树脂涂覆金属板另一构成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显示该树脂涂覆金属板又一构成的横截面示意图。
(引用字母的解释)
A:透明树脂膜
B:粘结层
C:柔性树脂层
D:彩色涂料层
P1:整体印刷层
P2:图案印刷层
S:金属板

Claims (13)

1一种树脂涂覆金属板包括:纵剖面算术平均值偏差(Ra)的表面粗糙度大于0μm而不大于10μm的作基板的金属板、彩色涂料层、柔性树脂层、粘结层和透明树脂层,其中至少金属板的一面用彩色涂料层、柔性树脂层、粘结层和透明树脂层按从金属板的一面到透明树脂膜的顺序依次覆盖。
2权利要求1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其中所说的柔性树脂层是一透明层。
3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个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其中所说柔性树脂层是欠固化的混合型树脂层。
4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个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其中所说柔性树脂层是一聚酯树脂涂料层。
5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个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其中所说柔性树脂层是一含有聚烯烃树脂的膜。
6权利要求1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其中所说粘结层含有颜料。
7权利要求6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其中所说颜料是金属粉。
8权利要求7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其中所说颜料是铝粉。
9权利要求7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其中所说颜料是云母粉。
10权利要求1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其中所说透明树脂膜是两面镜面抛光。
11权利要求1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其中所说透明树脂膜是一双轴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12权利要求1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其中在所说的粘结层和柔性树脂层之间形成有一图案印刷层、或一图案印刷层和整体印刷层。
13权利要求1的树脂涂覆金属板,其中在所说的粘结层和透明树脂层之间形成有一图案印刷层、或一图案印刷层和整体印刷层。
CN97194566A 1996-05-14 1997-05-14 加工粘结性优异且具有高逼真反射性的树脂涂覆金属板 Expired - Lifetime CN11032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2378/96 1996-05-14
JP142378/1996 1996-05-14
JP14237896 1996-05-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2881A true CN1222881A (zh) 1999-07-14
CN1103283C CN1103283C (zh) 2003-03-19

Family

ID=15313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94566A Expired - Lifetime CN1103283C (zh) 1996-05-14 1997-05-14 加工粘结性优异且具有高逼真反射性的树脂涂覆金属板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JP (1) JP3090956B2 (zh)
KR (1) KR100366984B1 (zh)
CN (1) CN1103283C (zh)
AU (1) AU2788597A (zh)
ID (1) ID17403A (zh)
MY (1) MY121257A (zh)
TW (1) TW434145B (zh)
WO (1) WO19970431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53548B2 (en) 2003-07-30 2009-06-30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Inc. Laminated sheet for molding
JP5498035B2 (ja) * 2009-03-05 2014-05-21 北海製罐株式会社 缶体材料被覆用印刷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る缶体
KR101058352B1 (ko) 2009-09-08 2011-08-22 정영철 자외선 미러 코팅용 도료 조성물
US8409678B2 (en) 2010-04-06 2013-04-02 Pao Yi Technology Co., Ltd. Thin metal casing with plastic par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553437B (zh) * 2013-10-26 2015-01-07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高阻燃石英石板材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6872B2 (ja) * 1988-08-22 1994-04-13 東洋鋼板株式会社 高鮮映性を有する樹脂被覆金属板の製造方法
JP2960173B2 (ja) * 1991-01-22 1999-10-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高鮮映積層金属板およびそれに使用する化粧シート
MY136271A (en) * 1994-12-29 2008-09-30 Toyo Kohan Co Ltd A resin-coated metal sheet with higher vivid reflectivity having the excellent workable adhesion strengt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00010887A (ko) 2000-02-25
MY121257A (en) 2006-01-28
JP3090956B2 (ja) 2000-09-25
CN1103283C (zh) 2003-03-19
AU2788597A (en) 1997-12-05
TW434145B (en) 2001-05-16
ID17403A (id) 1997-12-24
WO1997043119A1 (fr) 1997-11-20
KR100366984B1 (ko) 200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8185C (zh) 涂饰用粘胶带
CN1066643C (zh) 多层涂层的形成方法
CA2628183C (en) Decorative paint film laminate
CN105992694B (zh) 装饰片材以及使用其的装饰部件
CN102066075B (zh) 装饰片、装饰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以及装饰树脂成形品
CN1087686C (zh) 具有优异可加工粘着强度和高清晰反射性的树脂涂敷金属板
CN1243894C (zh) 建筑板用的装饰表面
CN1672922A (zh) 装饰薄片
CN1209094A (zh) 合成层压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283C (zh) 加工粘结性优异且具有高逼真反射性的树脂涂覆金属板
CN1061670C (zh) 一种纳米金属汽车面漆
CN1849210A (zh) 具有后成形加工适宜性的珠光感装饰纸和热固性树脂装饰板
CN1506169A (zh) 塑料部件的涂覆方法
WO2008018715A1 (en) High glossy sheet having aluminum foil
JP5016577B2 (ja) 化粧金属板の製造方法
JPS63280627A (ja) 高鮮映積層金属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WO2001087502A1 (fr) Procede de formation d'une pellicule de protection a couches multiples
JP7294560B1 (ja) 化粧材
CA2209137C (en) A resin-coated metal sheet with higher vivid reflectivity having the excellent workable adhesion strength
JP4319714B2 (ja) 木目化粧シート
JPH09277449A (ja) 熱硬化性樹脂化粧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887598A (zh) 电子装置壳体金属板成型方法及其结构
CN117124680A (zh) 一种半硬质聚丙烯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80232A (zh) 一种免uv透明片以及三氧化二铝耐磨片的高耐磨地板
JP4226119B2 (ja) 化粧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3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