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8336A - 人工角膜 - Google Patents

人工角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8336A
CN1208336A CN97191687A CN97191687A CN1208336A CN 1208336 A CN1208336 A CN 1208336A CN 97191687 A CN97191687 A CN 97191687A CN 97191687 A CN97191687 A CN 97191687A CN 1208336 A CN1208336 A CN 1208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ficial cornea
optic
support sector
cornea
pervious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1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筏义人
大桥准一
近藤直毅
西泽奥乙
安藤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nic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nic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nic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nic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08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83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42Cornea, e.g. artificial corneae, keratoprostheses or corneal implants for repair of defective corneal tissu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由光学部和支持部组成的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具有前面和背面,由光学透明的材料制成,所述支持部将上述光学部的至少一部分包围,对其进行支持,在埋植该人工角膜时面向眼内部的一侧的支持部设有从该支持部放射状地向外突出的凸缘部。该人工角膜可与眼组织良好地愈合,防止眼内房水流出和细菌等侵入眼内,而且,可减少对睑结膜的刺激,还可阻止细胞的向下生长,不可能出现由该向下生长引起的光学部透明性的下降和人工角膜从埋植状态浮起和脱落。

Description

人工角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角膜。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由眼组织疾病等引起的角膜功能下降或丧失的角膜进行置换,使视觉功能恢复的人工角膜。技术领域
人工角膜一般是由光学部和支持部组成,其中光学部是用生物适应性良好的透光性材料制成的,而支持部的作用是通过固定在人体眼组织的表面或插入在角膜前层与后层之间来对上述光学部进行支持。作为这种人工角膜,已知有光学部和支持部用同一材料整体成型的和将这些光学部和支持部用不同材料成型后组合而成的。此类人工角膜的材料主要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硅氧烷等。
然而,这些材料由于其自身不具有微细间隙结构,与周围的眼组织的接合性差,在人工角膜与眼组织之间产生很细小的空隙,而有时细菌会通过该空隙侵入前房内,引起全眼球炎,更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埋植的人工角膜由于炎症而被排出眼组织外的情况。
作为在支持部使用具有微细间隙结构的材料的人工角膜,已知有由可透过可视光线的透明塑料制成的光学部和用软质多孔性氟树脂制成的支持部构成的人工角膜(日本专利公开公报1992年第158859号)。
然而,该人工角膜由于支持部是仅用具有微细间隙结构的软质多孔性氟树脂制成的,因此,难以防止眼内房水的流出和细菌等的侵入。
此外,近年来,已有人提出用金属等硬质材料制造人工角膜中的支持部。但这种人工角膜存在以下诸多缺点:难以用缝合针将支持部件进行缝合,且会引起房水损失,导致手术失败,或由于其形状不一定与角膜形状完全一致而导致埋植在眼组织内之后不久,一部分支持部件即划破角膜而露出在外,细菌从该部分侵入前房内,引起全眼球炎;另外,还会出现角膜组织坏死,人工角膜脱落,或由于产生于人工角膜与眼睑之间的外力而导致人工角膜松动脱落。
此外,在现有的人工角膜中,为固定人工角膜,有在支持部开孔等进行改良的,但此类人工角膜存在眼压上升、房水从孔中流出造成损失、细菌侵入、与周围的眼组织的接合性差等问题。
为此,本发明者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能解决与眼组织的愈合性、眼内房水的流出、细菌等侵入眼内、对睑结膜等的刺激等问题的人工角膜(日本专利公开公报1997年182762号)。所述人工角膜如图8所示,由光学部2和具有微细间隙结构的支持部3组成,其表面上设有非透水层5,可防止细菌从外部侵入,且可防止房水流出。此外,在埋植该人工角膜10时,细胞从角膜组织6进入支持部3的微细间隙,由此,该人工角膜10与角膜组织6牢固地结合。
如上所述,该人工角膜解决了以往的种种问题,是一种高利用价值的优异的人工角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该人工角膜进行进一步的改良。
然而,本来,细胞从刀口等伤口处增殖,由此创伤痊愈。此时,在含人工角膜的角膜创伤部位,有时会如图9所示,从角膜组织6增殖的细胞11从面向支持部3的刀口创面向人工角膜10的背面(面向眼内部的一侧,下面)12增殖。这称为向下生长。据认为,该向下生长主要由于是角膜上皮细胞具有的修复刀口创面的功能将人工角膜10认作异物,不使其在人工角膜10的前面(面向眼外部的一侧,上面)13生长而引起的。
然而,埋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如图9所示,当向下生长缓慢进行,增殖的细胞11将光学部2的背面覆盖时,不仅会出现光学部2的优异的透明性难以维持的情况,而且还发现,即使在角膜组织6和人工角膜10如前述发明那样,由于支持部3具有微细间隙结构而牢固地接合在一起的情况下,也很难说完全不存在由于向下生长而使人工角膜10被朝前(眼外)挤出,排除出角膜组织6而脱落的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这样一种人工角膜,它能与眼组织良好地进行愈合、防止眼内房水流出和细菌等侵入眼内,且能减少对睑结膜刺激,还可阻止向下生长进行,从而不会出现由所述向下生长而引起的光学部透明性下降以及从埋植的状态浮起和脱落。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涉及由光学部和支持部组成的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具有前面和背面,由光学透明的材料制成,所述支持部将上述光学部的至少一部分包围,对其进行支持,在埋植该人工角膜时面向眼内部的一侧的支持部设有从该支持部放射状地向外突出的凸缘部。图面的简单说明
图1是一个将本发明的人工角膜埋植在角膜组织中的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人工角膜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人工角膜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人工角膜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人工角膜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由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人工角膜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由本发明实施例2得到的人工角膜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一个将以往的人工角膜埋植在角膜组织中的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一个将以往的人工角膜埋植在角膜组织中的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人工角膜由光学部和支持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具有前面和背面,由光学透明的材料制成,所述支持部将上述光学部的至少一部分包围,对其进行支持,在埋植该人工角膜时面向眼内部的一侧的支持部设有从该支持部呈放射状向外突出的凸缘部。
用于本发明人工角膜的光学部具有前面和背面,由光学透明的材料制成。该光学部位于人工角膜的大致中央的位置,通过保持透明性而发挥其视觉功能。
用于上述光学部的材料因为人工角膜的内面(背面)有时会与眼内房水直接接触,因此,最好是对人体无害的、安全性优异的物质,例如,可使用诸如无形眼镜、眼内镜片等中所用的那些与肌体接触或埋植在肌体内的材料等,其例子有以聚氨酯、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代表的丙烯酸树脂、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为代表的聚酯等,可从中选用透明的物质。
对上述光学部的平面形状无特别限定,只要对实用无影响,可以是任何形状,但从保持机械强度和防止由眼内压力引起的变形的角度出发,在通常的角膜移植中,考虑到常常需用圆形的环钻在角膜置换部位穿孔等,因此,上述光学部的平面形状最好是圆形。
当上述光学部的平面形状为圆形时,其直径视人工角膜所置换的眼组织部位的大小而异,不可一概而定。其理由是,支持部端部间的直径(支持部的外径)视所置换的组织直径大小而异,因此,作为其构成部位的光学部需根据不损害视觉功能且具有缝合性和可发现细胞侵入的支持部的宽度而定。考虑到这些因素,再从实用角度出发,该光学部的直径通常在2~8mm左右,其中优选3~6mm。
此外,上述光学部的厚度从机械强度的角度出发,最好在0.05~1mm左右。该厚度在需产生所需的折射率时,只要变化中心部和周边部的厚度即可,例如,只要将上述光学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为球面即可。尤其是,在赋予上述光学部以透镜度数时,在该光学部的前面和背面分别设曲率不同的球面即可。
由于上述光学部不能直接缝合在眼组织上,因此,为将上述光学部固定在眼内,使用支持部。
上述支持部设置成将上述光学部的至少一部分包围,对其进行支持。
此外,在本发明中,上述支持部最好由具有微细间隙结构的挠性材料制成。
具有上述微细间隙结构的挠性材料的优点是,容易与眼组织缝合,且与眼组织的接合牢固。此外,来源于埋植人工角膜周围的眼组织的细胞和毛细血管进入挠性材料的微细间隙,其结果,人工角膜与眼组织具有亲和性,结合牢固。
具有上述微细间隙结构的挠性材料最好是具有以下特性的物质:它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不会由于缝合而开裂,此外,它还具有能使来源于周围眼组织的细胞物理地进入其内部的间隙,它可与眼组织愈合并牢固地接合,具有优异的生物适应性。作为此类材料,例如可使用无形眼镜、眼内镜片等中所用的那些与肌体接触或埋植在肌体内的材料等,其例子有以用聚氨酯、硅氧烷、骨胶原、聚丙烯、聚酯等材料制成的纺粘型无纺布、海绵等为代表的具有连续气泡的软质发泡体等。
据Jean T.Jacob-LaBarre等(Progress in Biomedical Polymers,Plenum Press,New York,p27-39,(1990))介绍,细胞可侵入的微细间隙的平均空隙大小为10~100微米。因此,本发明中所用的挠性材料其所具有微细结构若具有大致在该范围的间隙(空隙大小)即可。
对上述支持部的平面形状无特别限定,只要对实用无影响,可以是任何形状,但从保持机械强度和防止由眼内压力引起的变形的角度出发,最好是同心圆的环状。
当上述支持部的平面形状为同心圆的环状时,其内径通常与上述光学部的直径相等。此外,由于其外径视人工角膜所置换的眼组织部位的大小等而异,因此,不能一概而定,但通常与置换部位切开的眼组织(切除的角膜片)的大小相同,或大0.5mm左右即可,例如为6-20mm左右,从实用角度考虑,最好为7~16mm。
此外,上述支持部的厚度虽不能一概而论,但通常为0.01~3mm左右,从实用角度考虑,最好在0.2~2.5mm左右。尤其较理想的是,该支持部的厚度与角膜切开断面的厚度基本相同。当设有下述的非透水层时,则最好〔(非透水层的厚度)+(支持部的厚度)-(凸缘部的厚度)〕与角膜切开断面的厚度相同。
在本发明中,最好使支持部具有与角膜曲率相应的曲率。
此外,在上述挠性材料中,也有来源于眼组织的细胞在该挠性材料的微细间隙内增殖时难以与间隙界面接合的,这样的挠性材料难以与眼组织牢固地结合。因此,使用这样的挠性材料时,为提高与细胞的接合性,最好预先对该挠性材料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修饰。所述对挠性材料的表面修饰是指,对形成微细间隙结构的材料的表面(例如,无纺布的纤维表面或具有连续气泡的发泡体的界面)进行的修饰。
再有,在本发明中,最好在构成上述支持部的挠性材料的至少其表面或其内部设置非透水层。
在挠性材料的至少其表面或其内部设置非透水层的优点是,可有效地防止眼内房水从该挠性材料的微细间隙流出。
此外,在挠性材料的至少其表面或其内部设置非透水层的另一个优点是,由于阻止了外部的细菌等通过微细间隙侵入眼内,因此,可有效地防止细菌感染。
再有,在挠性材料的表面(与睑结膜接触的面)设置非透水层的又一个优点是,由于非透水层的面是平滑的,因此,可显著减少眨眼时产生的与睑结膜之间的摩擦引起的刺激。
为充分发挥非透水层的这些性质,上述非透水层最好实质上是非含水性的或是含水率在10%以下的低含水性的。
作为上述非透水层中所用的材料,可使用诸如无形眼镜、眼内镜片等中所用的那些与肌体接触或埋植在肌体内的材料等,其例子有以聚氨酯、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代表的丙烯酸树脂、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为代表的聚酯等。从提高非透水性的角度出发,在这些树脂中,也可含有氟原子。
对在挠性材料的至少其表面或其内部形成非透水层的方法无特别限定,其例子有:(a)以非透水性膜作为非透水层,将其接合在用挠性材料制成的膜的前面的方法;(b)以非透水性膜作为非透水层,将其夹在二片用挠性材料制成的膜之间并接合的方法;(c)用适当的溶剂将非透水层中所用的材料溶解成溶液,在溶剂完全蒸发完之前,将挠性材料与溶液接触,然后让溶剂完全蒸发,在挠性材料的至少其表面形成非透水层的方法;(d)预先将非透水层中所用的材料的原料单体与挠性材料接触,然后施加光、热等适当能量,将该原料单体聚合,在挠性材料的至少其表面形成非透水层的方法等。采用上述(d)的方法时,若使用疏水性单体作为原料单体并使用疏水性的挠性材料,则由于疏水性单体进入挠性材料的微细间隙并将该间隙填埋,埋植后,有可能阻碍眼组织侵入挠性材料,因此,最好预先对该挠性材料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修饰,或使该原料单体与挠性材料进行瞬间接触,快速进行聚合。
上述非透水层的厚度视上述挠性材料的性质等而异,不能一概而定,但通常为使非透水层具有充分的非透水性,防止房水流出和细菌侵入,减少对睑结膜的刺激,保持挠性,非透水层的厚度在0.005~0.5mm左右,其中优选0.01~0.3mm。
设在上述挠性材料上的非透水层为有效地防止房水流出和细菌等的侵入,减少对睑结膜的刺激,最好设在与所得人工角膜的前面接触的一侧的挠性材料的表面,特别是最好设在该挠性材料的整个面上。
在进行缝合时,当上述非透水层是用柔软的材料制成时,可直接用缝合针穿刺该非透水层进行缝合。另一方面,当非透水层是较硬质的材料时,由于缝合针往往不能穿过,因此,最好在非透水层上设有微小的孔,其大小宜为在将人工角膜埋植并创伤治愈后,细菌不会从该孔侵入或房水从该孔流出。此外,该孔最好具有与缝合针的曲度相应的角度。
再有,本发明的人工角膜在其埋植时面向眼内部的一侧的支持部上设有从该支持部放射状地向外突出的凸缘部。
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在该支持部设有从支持部放射状地向外突出的凸缘部是一大特征。
本发明的人工角膜由于存在上述凸缘部,因此,该凸缘部呈从眼房内例覆盖住角膜切开创面(伤口)的形式,物理上挡住和阻止了上述向下生长(细胞从角膜组织增殖而绕转至人工角膜后面)。其结果,可更切实地防止人工角膜浮起和脱落,此外,由向下生长而增殖的细胞不会达到光学部,从而可切实地维持光学部优异的透明性。
上述凸缘部中所用的材料只要对人体无害、安全性优异、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则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与上述光学部、支持部、非透水层等中所用的相同的材料。
上述凸缘部从支持部放射状地向外突出,其形状只要在安全性上优异、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则无特别限定,但从有效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角度出发,最好在埋植支持部的人工角膜时在面向眼内部的一侧的该人工角膜的整个周围放射状地向外突出,形成圆环。
例如,为充分发挥维持光学部的透明性和防止人工角膜脱落等本发明的效果,上述凸缘部最好从支持部放射状地在半径方向向外突出0.5mm以上,此外,从容易插入眼内部的角度考虑,最好突出2mm以下,通常,最好突出1mm左右。
此外,从容易插入眼内部、至虹膜的间隔、确保前眼房容积等角度考虑、及为消除可能对眼的不良影响,上述凸缘部的厚度(眼的光轴方向)宜在1mm以下,最好为0.1~0.5mm。
从强度的角度出发,上述凸缘部的材料和厚度最好具有能耐受通常的眼压(2.0mmHg左右)至最高的50mmHg的压力而不会引起极端的变形的强度。因此,从上述强度的角度出发,例如,该凸缘部的厚度最好至少为0.1mm。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人工角膜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一个将本发明的人工角膜埋植在角膜组织中的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在图1中,本发明的人工角膜1由具有前面2a和背面2b的光学部2和支持部3组成,在将该人工角膜1埋植在角膜组织6时面向眼内部的一侧的(眼房内侧)7的支持部3,设有从该支持部3放射状地向外突出的凸缘部4,在该支持部3的表面(眼外侧)8上还设有非透水层5。
这样,本发明的人工角膜1由于具有凸缘部4,因此,该凸缘部4呈从眼房内侧7覆盖住角膜切开创面(伤口)9的形式,由此,可从物理上阻止细胞向下生长,其结果,细胞覆盖光学部2的背面的现象消失,光学部2的优异的透明性得到切实维持,再有,埋植的人工角膜1浮起或脱落的可能性也不存在了。
在上述图1所示的人工角膜1中,凸缘部4是与光学部2和支持部3不同的物体(后来装上的),附在眼房内侧7的整个面上,但在本发明中,该凸缘部4可以是与光学部2和/或支持部3的一部分形成整体的,也可以是不同的物体,无特别限定。
例如,图2是本发明的人工角膜1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人工角膜1由光学部2和支持部3组成,其中与光学部2成整体的凸缘部4从支持部3放射状地向外突出,在该支持部3的表面设有非透水层5。
此外,图3是本发明的人工角膜1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人工角膜1由光学部2和支持部3组成,其中凸缘部4是与光学部2和支持部3不同的物体,在支持部3的侧面从该支持部3的侧面下端放射状地向外突出,在该支持部3的表面设有非透水层5。
再有,图4是本发明的人工角膜1的再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人工角膜1由光学部2和支持部3组成,其中与支持部3成整体的凸缘部4从支持部3放射状地向外突出,在该支持部3的表面设有非透水层5。
另外,图5是本发明的人工角膜1的还有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人工角膜1由光学部2和支持部3组成,其中与光学部2成整体的非透水层5设在支持部3的表面,此外,在其大致中央处,设有具有与光学部2的直径基本相等大小的开口的环状凸缘部4,该凸缘部4从上述支持部3放射状地向外突出,而上述光学部2的一部分从凸缘部4的开口突出。
图1-5的剖面示意图所示的人工角膜1均具有曲率,但本发明的人工角膜对是否具有曲率并无特别限定。
对本发明的人工角膜的制造方法无特别限定,可利用各种方法。
例如,图1所示的人工角膜1可先分别制作光学部2、支持部3、凸缘部4和非透水层5,然后用适当的粘合剂等将它们接合而成。可使用例如通过注塑成型、压缩成型、压延成型、用溶液浇铸成型等方法得到的成形体(片材)等作为光学部2和非透水层5。此外,如上所述,可使用无纺布、软质发泡体等作为支持部3。在进行上述接合时,若使用粘合剂,则必须确保光学部2的透明性不受损失。
此外,图2所示的人工角膜1例如可通过将光学部2和凸缘部4整体成型,然后用适当的粘合剂等将其与支持部3和非透水层5接合而得到。光学部2和凸缘部4的整体成型可用具有所需形状的模具,通过例如注塑成型、压缩成型等方法而容易地进行。关于支持部3和非透水层5以及接合,例如可与上述图1所示的人工角膜1的情况相同。
在本发明中,只要来源于角膜组织的细胞的增殖不对光学部产生不良影响,可使凸缘部具有与支持部相同材料的同样的微细间隙结构,使其与角膜组织形成整体。
如此得到的本发明的人工角膜由于具有上述构成,因此,可与眼组织良好地愈合,防止眼内房水流出和细菌等侵入眼内,而且可减少对睑结膜的刺激,还可阻止细胞向下生长,不可能出现由所述向下生长引起的光学部透明性的下降及人工角膜从埋植状态浮起和脱落。
为改善与泪液和房水的融合,并至少赋予其良好的光学特性,宜对本发明的人工角膜中与泪液和房水接触的部分(最好是其整个表面)进行表面修饰。
对本发明的人工角膜进行表面修饰的方法无特别限定,其例子有将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亲水性成分(单体)接枝结合(聚合)在人工角膜表面上的方法、电晕放电处理法、等离子体处理法、将人工角膜浸渍在用适当溶剂溶解骨胶原等亲水性聚合物而成的溶液中,再照射光线,产生交联进行修饰的方法等。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人工角膜作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实施例1在单面(前面)形成有非透水层,在另一面(背面)设有凸缘部的人工角膜的制作
制作具有图1所示形状(尺寸与图6的相同)的人工角膜1。
(1)透明的光学部2的制作
用直径4mm的环钻在厚0.5mm的透明的聚醚聚氨酯片材上打孔。
(2)支持部3的制作
用环钻在厚0.5mm的聚醚聚氨酯无纺布(织物重量:50g/m2)上打出外径7mm、内径4mm的圆环。
(3)非透水层5的制作及该非透水层5和光学部2及支持部3的接合
在用浇铸法得到的厚0.05mm的聚醚聚氨酯片材(非与透水层5、光学部2同样材料)上,用相同聚醚聚氨酯的四氢呋喃溶液作为粘合剂,粘合上光学部2与支持部3的拼合物,使光学部2的前面2a与非透水层5接合。将所得部件充分干燥后,用直径7mm的环钻沿支持部3的外径打孔。
(4)凸缘部4的制作及该凸缘部4与光学部2、支持部3及非透水层5的接合
用与上述(3)所用的相同粘合剂将由(3)得到的部件粘合在用浇铸法得到的厚0.2mm的聚醚聚氨酯片材(与凸缘部4、光学部2同样材料)上,使光学部2的背面2b与凸缘部4接合。将所得部件充分干燥后,用直径9mm的环钻打孔,使凸缘部4能在半径方向突出1mm。
将如此得到的人工角膜在环氧乙烷气体中灭菌处理后,在家兔眼中埋植时,容易地进行了缝合。然后观察其变化,即使埋植后经过26周,不用说未出现人工角膜脱落,而且人工角膜也没有浮起,并与眼组织牢固地愈合,此外,人工角膜光学部的透明性维持原样,也未发现眼内房水流出和眼内感染症等炎症,人工角膜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实施例2光学部与非透水层成整体的且光学部从凸缘部中央突出的人工角膜的制作
制作具有图5所示形状(尺寸与图7的相同)的人工角膜1。
(1)透明的光学部2和非透水层5的制作
对直径10mm、厚5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料进行切削研磨加工,制作直径4mm、厚1.3mm的透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光学部2和直径7mm、厚0.2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非透水层5成整体的部件。
另外,为容易缝合,在非透水层5的远离光学部2的位置,适当地设有直径0.4mm的缝合用小孔8个(图中未标出)。
(2)支持部3的制作
用环钻在厚0.5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布上打孔形成外径7.25mm、内径4mm的圆环。
(3)凸缘部4的制作
与光学部2和非透水层5同样,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料进行切削研磨加工,得到(凸缘部4的)厚0.3mm、外径9mm、内径4mm的圆环。
(4)光学部2及非透水层5、和支持部3、和凸缘部4的接合
沿由(1)得到的光学部2和非透水层5成整体的部件的光学部2的外周嵌入由(2)得到的圆环状支持部3的中央开口。接着,从嵌入支持部3的方向沿上述光学部2的外周嵌入由(3)得到的圆环状凸缘部4的中央开口。其中,使光学部2的一部分(厚0.3mm)从该凸缘部4的中央开口突出。此外,将光学部2与凸缘部4的嵌合的地方热熔合。
将如此得到的人工角膜在环氧乙烷气体中灭菌处理后,在家兔眼中埋植时,通过上述缝合用小孔,容易地进行了缝合。然后观察其变化,即使埋植后经过13周,不用说未出现人工角膜脱落,而且人工角膜也没有浮起,并与眼组织牢固地愈合,此外,人工角膜光学部的透明性维持原样,也未发现眼内房水流出和眼内感染症等炎症,人工角膜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人工角膜由于可容易地缝合在眼组织上并固定,因此,与眼组织的愈合良好,可防止眼内房水流出和细菌等侵入眼内,而且,可减少对睑结膜的刺激,还可阻止细胞的向下生长,不可能出现由该向下生长引起的光学部透明性的下降和人工角膜从埋植状态浮起和脱落。

Claims (8)

1.人工角膜,由光学部和支持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具有前面和背面,由光学透明的材料制成,所述支持部将上述光学部的至少一部分包围,对其进行支持,在埋植该人工角膜时面向眼内部的一侧的支持部设有从该支持部放射状地向外突出的凸缘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由具有微细间隙结构的挠性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挠性材料的表面或内部设有非透水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透水层设在与人工角膜的前面接触的一侧的挠性材料的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透水层实质上是非含水性的或含水率在10%以下的低含水性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至少其表面是进行过表面修饰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的至少一部分为球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的前面和背面分别为曲率不同的球面,具有透镜度数。
CN97191687A 1996-11-13 1997-11-10 人工角膜 Pending CN12083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184896 1996-11-13
JP301848/96 1996-11-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8336A true CN1208336A (zh) 1999-02-17

Family

ID=17901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91687A Pending CN1208336A (zh) 1996-11-13 1997-11-10 人工角膜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391055B1 (zh)
EP (1) EP0891753A4 (zh)
KR (1) KR19990077175A (zh)
CN (1) CN1208336A (zh)
AU (1) AU721065B2 (zh)
ID (1) ID21031A (zh)
TW (1) TW364843B (zh)
WO (1) WO199802081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0013C (zh) * 2002-09-24 2008-07-09 切萨尔·C·卡里亚佐 用于改变虹膜颜色的植入体
CN101511308B (zh) * 2007-03-08 2012-04-04 朴京振 眼内透镜支持体
WO2013016907A1 (zh) * 2011-08-01 2013-02-07 Yao Xiaoming 一种人工角膜
CN103315701A (zh) * 2013-05-16 2013-09-25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一种非球面测试小珠
CN103565557A (zh) * 2013-11-15 2014-02-12 厦门大学 一种人工角膜
CN107106291A (zh) * 2014-12-29 2017-08-29 艾扬医药有限公司 人工角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52516A2 (en) * 1999-03-01 2000-09-08 Boston Innovative Opt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depth of focus of the human eye
US6755858B1 (en) * 2000-04-07 2004-06-29 Thomas C. White Prosthetic corneal graft and method
US6544286B1 (en) * 2000-07-18 2003-04-08 Tissue Engineering Refraction, Inc. Pre-fabricated corneal tissue lens method of corneal overlay to correct vision
JPWO2002039930A1 (ja) * 2000-11-17 2004-03-18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 医療用膜およびその製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人工角膜およびその製法
US20070265650A1 (en) * 2001-07-23 2007-11-15 Ioannis Pallikaris Device for separating the epithelial layer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ornea of an eye
US7156859B2 (en) * 2001-07-23 2007-01-02 Fos Holding S.A. Device for separating the epithelium layer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ornea of an eye
WO2003009789A1 (en) * 2001-07-23 2003-02-06 Fos Holding S.A. Device for separating the epithelium layer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ornea of an eye
CN1310629C (zh) 2002-01-17 2007-04-18 爱德华·佩雷兹 用于在角膜上制备上皮瓣以及在上皮瓣下放置眼内装置和透镜的上皮分层装置
CN1761436A (zh) * 2002-12-10 2006-04-19 视锐有限公司 将上皮层从眼角膜上分离的一次性分离器
US20040260321A1 (en) * 2002-12-19 2004-12-23 Ming-Kok Tai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the epithelium layer from the cornea of an eye without corneal pre-applanation
US7628810B2 (en) 2003-05-28 2009-12-08 Acufocus, Inc. Mask configured to maintain nutrient transport without producing visible diffraction patterns
US20050046794A1 (en) 2003-06-17 2005-03-03 Silvestrini Thomas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igning a mask with the visual axis of an eye
GB2403908B (en) * 2003-07-17 2007-03-28 I O Internat Ltd Artificial cornea
WO2005023159A1 (en) * 2003-09-05 2005-03-17 Sightrate B.V. Device for separation of corneal epithelium
US7857447B2 (en) * 2004-10-05 2010-12-28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hydrogel contact lenses
US20090088846A1 (en) 2007-04-17 2009-04-02 David Myung Hydrogel arthroplasty device
US7857849B2 (en) * 2004-10-05 2010-12-28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Iniversity Artificial corneal implant
US7909867B2 (en) * 2004-10-05 2011-03-2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hydrogel corneal prosthesis
US7976577B2 (en) 2005-04-14 2011-07-12 Acufocus, Inc. Corneal optic formed of degradation resistant polymer
US8956396B1 (en) 2005-10-24 2015-02-17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Eye-tracking visual prosthetic and method
US8945197B1 (en) 2005-10-24 2015-02-03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Sight-restoring visual prosthetic and method using infrared nerve-stimulation light
US8709078B1 (en) 2011-08-03 2014-04-29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Ocular implant with substantially constant retinal spacing for transmission of nerve-stimulation light
US20080255663A1 (en) * 2007-04-13 2008-10-16 Akpek Esen K Artificial Cornea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ES2370804T3 (es) * 2007-12-06 2011-12-22 Miro Gmbh Queratoprótesis.
WO2009117737A2 (en) * 2008-03-21 2009-09-24 Biomimedica, Inc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hydrated polymer implants to bone
WO2009135068A1 (en) * 2008-04-30 2009-11-05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rtificial cornea
US20120209396A1 (en) 2008-07-07 2012-08-16 David Myung Orthopedic implants having gradient polymer alloys
CA2727777A1 (en) * 2008-07-07 2010-01-14 Biomimedica, Inc. Hydrophilic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derived from hydrophobic polymers
JP5722773B2 (ja) 2008-08-05 2015-05-27 バイオミメディ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ポリウレタングラフト化ヒドロゲル
IN2012DN02154A (zh) 2009-08-13 2015-08-07 Acufocus Inc
USD656526S1 (en) 2009-11-10 2012-03-27 Acufocus, Inc. Ocular mask
AU2011293169A1 (en) 2010-08-27 2013-03-21 Biomimedica, Inc.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derived from hydrophobic polymers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the same
ES2704162T3 (es) * 2010-09-30 2019-03-14 Keramed Inc Córnea artificial deformable reversible
EP2763707B1 (en) 2011-10-03 2018-03-28 Hyalex Orthopaedics, Inc. Polymeric adhesive for anchoring compliant materials to another surface
AU2012340699A1 (en) 2011-11-21 2014-06-19 Biomimedica,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nchoring orthopaedic implants to bone
CA2857306C (en) 2011-12-02 2017-07-25 Acufocus, Inc. Ocular mask having selective spectral transmission
CN102727324A (zh) * 2012-07-23 2012-10-17 于好勇 人工角膜
WO2014039495A1 (en) 2012-09-05 2014-03-13 University Of Miami Novel keratoprosthesis, and system and method of corneal repair using same
US9204962B2 (en) 2013-03-13 2015-12-08 Acufocus, Inc. In situ adjustable optical mask
US9427922B2 (en) 2013-03-14 2016-08-30 Acufocus, Inc.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n intraocular lens with an embedded mask
US11077228B2 (en) 2015-08-10 2021-08-03 Hyalex Orthopaedics, Inc.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CN112584795A (zh) * 2018-06-14 2021-03-30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角膜
US10869950B2 (en) 2018-07-17 2020-12-22 Hyalex Orthopaedics, Inc. Ionic polymer compositions
US11950997B2 (en) 2019-05-20 2024-04-09 The Trustees Of The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rtificial cornea with double-side microtextured pHEMA hydrog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52023A (en) * 1957-03-19 1960-09-13 Rosen Hyman Corneal fabrication
US3945054A (en) * 1973-03-04 1976-03-23 Svyatoslav Nikolaevich Fedorov Through corneal prosthesis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same
US4612012A (en) * 1982-07-28 1986-09-16 White Thomas C Corneal implant
SU1124965A1 (ru) * 1982-09-28 1984-11-23 Ferfilfajn Iosif L Кератопротез
US4772283A (en) * 1986-05-16 1988-09-20 White Thomas C Corneal implant
US5067961A (en) 1988-02-18 1991-11-26 Autogenesis Technologies, Inc. Non-biodegradable two phase corneal implant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US5108428A (en) * 1988-03-02 1992-04-2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orneal implants and manufacture and use thereof
SU1660694A1 (ru) * 1989-04-13 1991-07-07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лазных Болезней Роговичный трансплантат дл гиперметропической эпикератопластики
FR2649605B1 (fr) * 1989-07-13 1995-07-21 France Chirurgie Instr Implant corneen
SU1734725A1 (ru) * 1990-01-09 1992-05-23 Архангель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Кератопротез
JPH04158859A (ja) * 1990-10-23 1992-06-01 Seiko Epson Corp 人工角膜
FR2687564B1 (fr) * 1992-02-26 1994-12-02 France Chirurgie Instr Dispositif d'assemblage d'une keratoprothese.
US5300115A (en) * 1992-11-19 1994-04-05 Keratos, Inc. Intraocular prosthesis
JPH09182762A (ja) * 1995-12-28 1997-07-15 Menicon Co Ltd 人工角膜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0013C (zh) * 2002-09-24 2008-07-09 切萨尔·C·卡里亚佐 用于改变虹膜颜色的植入体
CN101511308B (zh) * 2007-03-08 2012-04-04 朴京振 眼内透镜支持体
WO2013016907A1 (zh) * 2011-08-01 2013-02-07 Yao Xiaoming 一种人工角膜
CN103315701A (zh) * 2013-05-16 2013-09-25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一种非球面测试小珠
CN103565557A (zh) * 2013-11-15 2014-02-12 厦门大学 一种人工角膜
CN107106291A (zh) * 2014-12-29 2017-08-29 艾扬医药有限公司 人工角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9990077175A (ko) 1999-10-25
EP0891753A4 (en) 1999-09-22
WO1998020813A1 (fr) 1998-05-22
EP0891753A1 (en) 1999-01-20
AU4886297A (en) 1998-06-03
TW364843B (en) 1999-07-21
US6391055B1 (en) 2002-05-21
ID21031A (id) 1999-04-08
AU721065B2 (en) 2000-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8336A (zh) 人工角膜
JP7012770B2 (ja) 可逆的に変形可能な人工角膜および植え込むための方法
CN1310629C (zh) 用于在角膜上制备上皮瓣以及在上皮瓣下放置眼内装置和透镜的上皮分层装置
US5300116A (en) Keratoprosthesis
Chirila et al. Artificial cornea
CN1243573C (zh) 预制的角膜组织镜片及其制备方法(ii)
CN1269459C (zh) 用于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的持久耐用的柔性连接部件
KR101298442B1 (ko) 안과용 장치 및 이와 관련된 방법 및 조성물
RU2692214C1 (ru) Кератопротез и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
US20110125260A1 (en) Artificial cornea
US8500803B2 (en) Hydrophobic pseudo-endothelial implants for treating corneal edema
CN1864654A (zh) 在青光眼情况下排出眼房水的器件
CA2613513A1 (en) Scleral contact lens with grooves and method of making lens
JPH03501214A (ja) 義眼
WO2014089548A1 (en) Oculoplasty grafts
Crawford et al.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a hydrogel core-and-skirt keratoprosthesis in the rabbit cornea
CN110420352A (zh) 一种生物型眼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00115C (zh) 多孔纳米碳-聚乙烯醇水凝胶人工角膜
Binder Hydrogel implants for the correction of myopia
JPS62101244A (ja) セルフセンタリング人工眼内レンズ
CN112584877A (zh) 用于无血管环境和角膜植入物的上皮化微孔生物材料
JPH09182762A (ja) 人工角膜
CN1905847A (zh) 上皮治疗方法和用于治疗上皮的装置
Singh Localized bullous separation of Descemet’s membrane after previous cataract surgery
JPWO2002039930A1 (ja) 医療用膜およびその製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人工角膜およびその製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