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5754C - 同步信号生成方法、记录装置以及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同步信号生成方法、记录装置以及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5754C
CN1205754C CNB021024413A CN02102441A CN1205754C CN 1205754 C CN1205754 C CN 1205754C CN B021024413 A CNB021024413 A CN B021024413A CN 02102441 A CN02102441 A CN 02102441A CN 1205754 C CN1205754 C CN 120575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code word
synchronizing signal
word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024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8796A (zh
Inventor
冲刚
速水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VCKenwoo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filed Critical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ublication of CN1368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8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575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575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7/00Conversion of a code where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given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to a code where the same, similar or subset of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different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 H03M7/30Compression; Expansion; Suppression of unnecessary data, e.g. redundancy reduction
    • H03M7/46Conversion to or from run-length codes, i.e. by representing the number of consecutive digits, or groups of digits, of the same kind by a code word and a digit indicative of that kin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5/00Conversion of the form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dividual digits
    • H03M5/02Conversion to or from representation by pulses
    • H03M5/04Conversion to or from representation by pulses the pulses having two levels
    • H03M5/14Code representation, e.g. transition, for a given bit cell depending on the information in one or more adjacent bit cells, e.g. delay modulation code, double density code
    • H03M5/145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Abstract

将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插入到代码字串。用多个编码表将p比特的输入数据字变换成q比特(其中,q>p)代码字,将使该代码字之间直接结合的代码字串记录在光盘或磁盘等记录媒体上和进行重放,或在通过传输部传输代码字串时,同步帧由同步信号和满足最小游程长度和最大游程长度限制的代码字串组成,上述同步信号可与满足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代码字串分离,并且由用于识别一个扇区内的位置的特定码、以及游程长度比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最大游程长度大1T以上的第一比特码型和接续该第一比特码型游程长度比最小游程长度大的第二比特码型组成的同步码型来构成。

Description

同步信号生成方法、记录装置以及 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步信号生成方法、记录装置、传输装置、记录媒体和传输媒体,在用多个编码表将p比特的输入数据字变换成q比特(其中,q>p)的代码字,将使该代码字之间直接结合的代码字串记录在光盘或磁盘等记录媒体上并进行重放,或通过传输部来传输代码字串时,随着高密度化而提高了编码率,还将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以每个规定的代码字数目插入到代码字串中,从该代码字串中可靠地分离同步信号来高精度地重放数字数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被记录在光盘上的比特长度,由于记录重放的光传输特性、根据有关比特生成的物理制约而产生的最小游程长度(最小比特长度或最小游程长度)的限制、根据块重放扩展容易程度而产生的最大游程长度(最大比特长度或最大游程长度)的限制、以及为了保护伺服频带等,必须对记录信号进行调制,使得具有被记录信号的低频分量的抑制特性。
在满足了该限制的现有的调制方式中,最小游程长度(=所谓的最小反转间隔)为3T(T=信道比特的周期),最大游程长度(=所谓的最大反转间隔)为11T,所以已知CD(小型盘)所用的EFM(Eightto Fourteen Modulation:8-14调制)方式、或DVD(数字视频盘)所用的EFM+方式。
首先,在CD(小型盘)所用的EFM调制中,将输入的8比特(1字节)的数字数据变换成满足最小游程长度为3T、最大游程长度为11T的游程长度限制的14比特的游程长度限制码(以下记为代码字),并且将在变换过的代码字之间作为用于DSV(Digital Sum Value:数字加和值)控制和用于保持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而附加了3比特的连接比特所得的信号作为EFM调制信号来生成。
此时,在最小游程长度为3T时,在代码字中的逻辑值‘1’和‘1’之间‘0’的数最少,包含d=2个,另一方面,在最大游程长度为11T时,在代码字中的逻辑值‘1’和‘1’之间‘0’的数最多,包含d=10个。而且,为了减少被调制信号的直流分量或低频分量,即使将作为用于DSV控制和用于保持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而设置的3比特的连接比特连接在14比特的代码字之间,EFM调制信号也满足最小游程长度为3T、最大游程长度为11T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RLL(d,k)=RLL(2,10)。
而且,在CD中,在该EFM调制信号中,记录有附加了同步信号的信号。此时,在这样的EFM调制信号的代码字串中,不存在上述最大游程长度11T的重复码型、即11T-11T组成的重复码型,将该11T-11T组成的重复码型作为同步信号。
在用于重现CD的CD播放机中,从CD读取的信号中,通过检测上述的11T-11T组成的重复码型,来进行同步信号的提取。
其次,在DVD(数字通用盘)所用的EFM+方式,是将输入的8比特的数字数据变换成16比特的代码字,将该代码字之间直接结合而不用连接比特,是满足最小游程长度为3T、最大游程长度为11T的游程长度限制规格RLL(2,10)的8-16调制方式。
但是,如上所述,在CD播放机中,尽管从CD读取的信号中可提取上述11T-11T组成的重复码型的同步信号,但在今后比DVD密度更高的光盘等记录媒体、以及高密度传输调制信号的传输媒体中,在读取该信息时受到码间干扰的影响很大。此时,假如采用CD所用的同步信号,那么11T-11T组成的重复码型的同步信号会变化成11T-10T、或10T-11T那样的码型并被读取。相反,作为EFM调制信号的10T-11T、或11T-10T的数据码型会变化成11T-11T的重复码型,产生将其误检为同步信号的情况。
伴随着这种情况,在对光盘等记录媒体的高密度记录、或高密度数据传输中,在同步信号的检测中产生差错的频度增加,容易产生同步以外的突发差错。
另一方面,在采用EFM+方式的DVD中,由于将同步信号设定为14T-4T,所以尽管使上述的问题得到解决,但存在编码率低这样的问题。
因此,希望将p比特的输入数据字变换成q比特(其中,q>p)的代码字,将该代码字之间直接结合的代码字串记录重现在光盘或磁盘等记录媒体上,或在通过传输部传输代码字串时,在随着高密度化而提高了编码率之后,以每个规定的代码字数将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插入在代码字串中,从该代码字串中可靠地分离同步信号来用于高精度地进行数字数据的重放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记录装置、传输装置、记录媒体及传输媒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的发明,发明的第一方案是一种同步信号生成方法,在用多个编码表对p比特的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以获得q比特(其中,q>p)的代码字时,所述多个编码表对应于各个输入数据字,存储代码字和表示为了获得即使与该代码字直接结合也满足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下一个代码字而对下一个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所用的编码表的状态信息,将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以每个规定的代码字数目插入到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输出的代码字串中而生成同步帧,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信号能够与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所述代码字串分离,并且由用于识别一个扇区内的位置的特定码、游程长度比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中的最大游程长度大1T(其中,T是所述代码字的信道比特周期)以上的第一比特码型和接续该第一比特码型游程长度比最小游程长度大的第二比特码型组成的同步码型构成,并且所述同步码型包括接续其后的一部分代码字。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是一种同步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中,使所述多个编码表中的特定编码表和另一特定的编码表具有奇偶性来进行分配,使得对应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输入数据字所存储的各个代码字中的‘1’的数目可进行DSV控制,如果一方为偶数个则另一方就为奇数个,在对所述规定的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时,在用所述特定的编码表调制的代码字获得的DSV值的绝对值和用另一特定的编码表调制的代码字获得的DSV值的绝对值中,通过选择绝对值小的一方的代码字,来进行DSV控制,并且将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以每个规定的代码字数目插入到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输出的代码字串中而生成同步帧。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方案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中,对应于所述多个编码表准备多个同步信号表,并且在各同步信号表内设定多个用于生成所述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并且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通过DSV控制可选择具有奇偶性的两个比特码型的其中一个,使得如果一方的‘1’的数目为偶数个则另一方就为奇数个。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第三中任何一项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中,所述p比特为8比特,所述q比特为15比特,所述游程长度限制规则除了所述同步信号以外,对所述代码字进行NRZI(Non Return To Zero Inverted,不归零翻转)变换所得的信号的最小游程长度是3T,并且最大游程长度是11T、12T、13T、14T中的某一个。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是一种记录装置,在用多个编码表对p比特的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以获得q比特(其中,q>p)的代码字时,所述多个编码表对应于各个输入数据字,存储代码字和表示为了获得即使与该代码字直接结合也满足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下一个代码字而对下一个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所用的编码表的状态信息,将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按每个规定的代码字数目插入到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而输出的代码字串中而生成同步帧并依次记录到记录媒体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信号能够与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所述代码字串分离,并且由用于识别一个扇区内的位置的特定码、及游程长度比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中的最大游程长度大1T(其中,T是所述代码字的信道比特周期)以上的第一比特码型和接续该第一比特码型游程长度比最小游程长度大的第二比特码型组成的同步码型构成,并且所述同步码型包括接续其后的一部分代码字。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的第五方案的记录装置中,使所述多个编码表中的特定编码表和另一特定的编码表具有奇偶性来进行分配,使得对应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输入数据字所存储的各个代码字中的‘1’的数目可进行DSV控制,如果一方为偶数个则另一方就为奇数个,在对所述规定的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时,在用所述特定的编码表调制的代码字获得的DSV值的绝对值和用另一特定的编码表调制的代码字获得的DSV值的绝对值中,通过选择绝对值小的一方的代码字,来进行DSV控制,并且将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以每个规定的代码字数目插入到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输出的代码字串中而生成同步帧。
本发明的第七方案是一种传输装置,在用多个编码表对p比特的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以获得q比特(其中,q>p)的代码字时,所述多个编码表对应于各个输入数据字,存储代码字和表示为了获得即使与该代码字直接结合也满足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下一个代码字而对下一个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所用的编码表的状态信息,将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按每个预定的代码字数目插入到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而输出的代码字串中而生成同步帧,并以无线或有线依次进行传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信号能够与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所述代码字串分离,并且由用于识别一个扇区内的位置的特定码、及游程长度比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中的最大游程长度大1T(其中,T是所述代码字的信道比特周期)以上的第一比特码型和接续该第一比特码型游程长度比最小游程长度大的第二比特码型组成的同步码型构成,并且所述同步码型包括接续其后的一部分代码字。
本发明的第八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七方案的传输装置中,使所述多个编码表中的特定编码表和另一特定的编码表具有奇偶性来进行分配,使得对应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输入数据字所存储的各个代码字中的‘1’的数目可进行DSV控制,如果一方为偶数个则另一方就为奇数个,在对所述规定的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时,在用所述特定的编码表调制的代码字获得的DSV值的绝对值和用另一特定的编码表调制的代码字获得的DSV值的绝对值中,通过选择绝对值小的一方的代码字,来进行DSV控制,并且将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以每个规定的代码字数目插入到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输出的代码字串中而生成同步帧。
本发明的第九方案是一种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第一~第四发明的方案中任何一项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来进行记录。
本发明的第十方案是一种传输媒体,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第一~第四发明的方案中任何一项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来进行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记录装置的一实施形态的盘记录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8-15调制部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编码表的示例图(之1)。
图4是表示编码表的示例图(之2)。
图5是表示编码表的示例图(之3)。
图6是表示编码表的示例图(之4)。
图7是表示编码表的示例图(之5)。
图8是表示编码表的示例图(之6)。
图9是表示编码表的示例图(之7)。
图10是表示将图3~图9所示的多个编码表与下一个可获得的状态的编码表划分为5种情况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相对于输入数据字的多个编码表中的指定编码表和其他指定的编码表之间交换情况的图。
图12是表示同步信号表的示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同步信号的编码表格式的图。
图14是表示一个扇区部分的传输信号格式的图。
图15是8-15调制时的DSV控制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传输装置的一实施形态的信息传输装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6按照项目顺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记录装置、传输装置、记录媒体以及传输媒体的一个实施例。
<同步信号生成方法、记录装置、记录媒体>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记录装置的一实施形态的盘记录装置的方框图。
如图1所示,应用本发明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记录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盘记录装置10大致由格式化部11、8-15调制部12、以及记录驱动电路13构成,是通过将输入到该盘记录装置10的与图像或声音等信息有关的数字信号经格式化部11由8-15调制部12进行8-15调制,由记录驱动电路13将8-15调制的信号记录到光盘或磁盘等上,获得本发明的记录媒体20的装置。
首先,与图像或声音等信息有关的数字信号是在输入时比特数p=8比特的输入数据字SCt的连续信号,并且该输入数据字SCt与一起记录的控制信号等同时地输入到格式化部11中,在那里附加了纠错码之后,变换成与记录媒体20的记录格式一致的控制格式。然后,从格式化部11将作为源码的8比特的输入数据字SCt输出到8-15调制部12。
接着,在8-15调制部12中,将比特数p=8比特的输入数据字SCt参照后述的多个编码表变换成比特数q=15比特的代码字,同时参照后述的多个同步信号表每隔规定的代码字数(例如91个字代码)来插入同步信号,并且在对同步信号和多个代码字组成的代码字串进行NRZI变换后进行DSV(Digital Sum Value数字加和值)控制,作为记录信号输出到记录驱动电路13。然后,在供给记录媒体驱动电路13的记录信号接受由这里未图示的光调制器的光调制后,经带有物镜的光学系统照射并记录在光盘或磁盘等记录媒体20上。此时,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记录信号是随着对记录媒体20的高密度化而提高了编码率的信号。
这里用图2至图15更详细地说明作为本发明主要部分的8-15调制部12。
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8-15调制部的方框图。
如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主要部分的8-15调制部12由编码选择分支有无检测部121、包括多个编码表123的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同步帧最终数据检测部130、包括多个同步信号表132的同步信号表地址运算部131、NRZI变换部133、第一、第二路径存储器125、127、第一、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4、126、绝对值比较部128、以及存储器控制/记录信号输出部129构成。
在说明上述的8-15调制部12内的各构成部件的操作之前,先说明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内包括的多个编码表123和在同步信号表地址运算部131内包括的多个同步信号表132。
(关于编码表)
图3~图9是以其1~其7的顺序来表示编码表的示例的图,图10是对于图3~图9所示的多个编码表将后面获得的状态的编码表划分成5种情况的图,图11是说明对于输入数据字的多个编码表中的指定编码表和另一指定的编码表之间进行交换情况的图。
如图3~图9所示,在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内配置的多个编码表123预先准备用于对最初输入的输入数据字设定编码表的选择分支的初始值的初始表,以及由状态(=State)“0”~状态“5”组成的6个编码表。
上述6个编码表的每一个将8比特的输入数据字SCt以10进制数分配给‘0’~‘255’,并且对分配了‘0’~‘255’的各输入数据字SCt变换成用2进制数表示的15比特的各代码字串,同时各代码字的右端的数字分别设定表示对下一个输入数据字SCt进行调制所使用的编码表的状态信息(下一状态),以便即使使代码字之间直接结合生成代码字串,也可获得满足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下一个代码字。更具体地对此加以说明,例如参照图3所示的状态“0”的编码表可知,在输入数据字‘0’时,状态信息是“4”,在输入数据字‘1’时,状态信息是“5”,而在输入数据字‘2’时,状态信息是“0”。因此,使用状态“0”的编码表进行输入数据字‘0’的调制(编码)时,对于下一个输入数据字SCt来说,使用状态“4“的编码表来进行调制。
设定上述6个的各编码表,设定使得在每次输入输入数据字SCt时,以满足最小游程长度为3T、最大游程长度为11T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RLL(2,10)来变换成15比特(1代码字)的代码字。此时,如在现有技术中说明的那样设定为,在最小游程长度为3T时,在15比特的代码字中的逻辑值‘1’和‘1’之间‘0’的数目最小包含d=2个,而在最大游程长度11T时,在15比特的代码字中的逻辑值‘1’和‘1’之间‘0’的数目最小包含k=10个,满足游程长度限制规则RLL(d,k)=RLL(2,10),并且即使使代码字串之间直接结合,也可以满足游程长度限制规则RLL(2,10)。
上述6个的各编码表如图10所示,根据前面输出的15比特的代码字中的LSB侧(低比特侧)的零游程长度,下次传递的编码表的获得状态可以区分为情况0~情况4的5种情况。
上述6个编码表中的指定的编码表和另一指定的编码表的与对应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输入数据字SCt所存储的各个代码字具有奇偶性,即为了进行DSV控制,如果15比特中的‘1’的数目在一方的编码表的代码字中为偶数个(或奇数个),则在另一方的编码表的代码字中为奇数个(或偶数个),并且分配代码字,使得在对各个代码字进行NRZI变换所得的各信号进行DSV控制时两者的DSV值的极性为+-相反极性。而且,如后面所述,作为替换代码字的形态,如下设定第一形态~第三形态这3个形态,以便可获得与对应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输入数据字SCt的指定的编码表的代码字,和对应于上述同一规定的输入数据字SCt的另一指定的编码表的代码字之间DSV值的绝对值小的代码字(与DSV值接近0的方向等价)。由此,如后面所述,在与第一形态~第三形态适合的情况下,对规定的输入数据字SCt判断为‘有选择分支’,而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对输入数据字SCt判断为‘没有选择分支’。
即,在第一形态中,在指定的编码表为状态“0”的编码表,另一指定的编码表为状态“3”的编码表时,尽管对与输入数据字‘0’~‘38’对应的状态“0”和状态“3”的各编码表的各输出代码字进行NRZI变换所得的信号的DSV值的极性相反(代码字中包含的‘1’的数目的奇偶性不同),但如后述的图15的8-15调制时的DSV控制流程图所示,考虑到解码时的情况,在检测出状态信息“0”时与输入数据字‘0’~‘38’对应的状态“0”的编码表的各输出代码字被设定为可与输入数据字‘0’~‘38’对应的状态“3”的编码表的各输出代码字替换,并且即使进行代码字的替换也可以维持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而且可以进行解码。
用图11(a)、(b)更具体地说明这种情况时,如图11(a)所示,例如,对输入数据字‘16’用状态“2”的编码表变换为代码字{000000001001001}时,下一个编码表根据状态信息来指定状态“0”的编码表。由此,检测状态信息“0”,在将下次输入的例如输入数据字‘6’用状态“0”的编码表变换成{000000000100100}时,该代码字{000000000100100}中的‘1’的数目是2个,为偶数个。
另一方面,如图11(b)所示,对输入数据字‘16’用状态“2”的编码表变换成代码字{000000001001001}时,下个编码表尽管根据状态信息指定状态“0”的编码表,但由于被设定为可替换为如上所述的状态“3”的编码表,所以在将输入的输入数据字‘6’用状态“3”的编码表变换成代码字{001001000100000}时,该代码字{001001000100000}中的‘1’的数目是3个,为奇数个。因此,对于输入数据字‘6’来说,状态“0”的编码表和状态“3”的编码表相对于‘1’的数目具有奇偶性。
然后,对图11(a)、(b)的代码字串进行NRZI变换。这里,众所周知,由于NRZI变换是进行在比特‘1’中将极性反转、在比特‘0’中不将极性反转的调制,所以可获得图11(a)、(b)所示的各信号。
然后,为了进行良好的DSV控制,对于图11(a)、(b)的代码字串进行NRZI变换所得的各信号,进行DSV值比较,选择DSV值的绝对值小的一方。众所周知,该DSV值是将比特‘1’的值+1,将比特‘0’的值-1,从进行了NRZI变换的各信号的开始时刻起求出的累积值,在图11(a)的情况下DSV值为+2,在图11(b)的情况下DSV值为-10,两者间DSV值的极性为相反极性。而且,即使进行替换也可以维持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而且可以进行解码。在图11(a)、(b)的例中,由于图11(a)情况的DSV值的绝对值小,所以选择它就可以,按照过去的状态,DSV值一般是变化的值。
接着,在第二形态中,在指定的编码表为状态“2”的编码表,另一指定的编码表为状态“4”的编码表时,对于状态“2”和状态“4”的各编码表的输入数据字‘0’~‘11’和‘26’~‘47’来说,与上述同样对‘1’的数目具有奇偶性,这里也如图15的8-15调制时的DSV控制流程图所示,考虑到解码时的情况,在检测出状态信息“2”时与输入数据字‘0’~‘11’和‘26’~‘47’对应的状态“2”的编码表的各输出代码字被设定为可与输入数据字‘0’  ~‘11’和‘26’~‘47’对应的状态“4”的编码表的各输出代码字替换,并且即使进行代码字的替换也可以维持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而且可以进行解码。
接着,在第三形态中,是状态“3”的编码表,前面的输出代码字的LSB侧的零游程长度为2~6,并且输入数据字SCt在‘156’以下,即使在下个输出代码字替换为状态“0”的编码表中的输出代码字也不使游程长度限制规则崩溃的范围时,可将状态“3”的编码表的各输出代码字替换为状态“0”的编码表的各输出代码字。
以上说明的多个编码表123根据上述的编码时的各约束条件,在将比特数p=8比特的输入数据字SCt变换成比特数q=15比特的代码字时,进行8-15调制,使得满足最小游程长度为3T、最大游程长度为11T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RLL(d,k)=RLL(2,10),但并不限于此,用上述6个编码表也可以变更为游程长度限制规则RLL(2,11)、或FLL(2,12)、或RLL(2,13),这种情况下,在后述的操作流程图(图15)的步骤407中通过改变游程长度限制规则,可以使最小游程长度为3T、并且最大游程长度为12T、或13T、或者除了步骤403、步骤405的条件之外部分地为14T。
显然,不使用上述6个编码表,而按与此相同的技术思想,将p=8比特的输入数据字SCt变换为q=15比特的代码字时,也可以对编码表内的各代码字和状态信息重新设定,以便满足最小游程长度为3T、最大游程长度为12T、13T或14T。于是,通过将最大游程长度设定为比11T大的12T、13T或14T,随着最大游程长度增大,可以进一步增加DSV控制的机会。
(关于同步信号表)
图12表示同步信号表的示例,图13表示同步信号的编码表的格式的图,图14表示1扇区的传输信号的格式的图。
如图12所示,同步信号表地址运算部131内包括的多个同步信号表132预先准备用于对最初输入的同步信号设定同步信号表的选择分支初始值的初始表,以及与前面说明的编码表123的状态信息对应的由状态“0”~状态“5”组成的6个同步信号表。
上述状态“0”~状态“5”的各同步信号表对应于用于获得同步帧的最终输入数据的下个代码字SCt的状态信息来准备,并且将在各同步信号表内分组成SY0~SY5组成的6种同步信号比特码型。
6种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0~SY5组成由图示左侧的1比特~30比特构成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n-1t(其中,n为0~5)、以及图示右侧的1比特~30比特构成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n-2t(其中,n为0~5)构成的两个同步信号比特码型,具有用于DSV控制的‘1’的数目如果在一方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n-1t中为偶数个(或奇数个),则在另一方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n-2t中为奇数个(或偶数个)的奇偶性,并分配比特码型,使得在对各个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n-1t、SYn-2t进行了NRZI变换所得的信号进行DSV控制时使两者的DSV值的极性为+-相反极性。
1比特~30比特组成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如图13放大所示,由1比特~13比特组成的指定码和接续该指定码的14比特~30比特的同步码型的大部分的比特串构成。而且,同步码型由同步信号比特码型中的14比特~30比特和接续连接它的后续代码字中的一部分来构成,并且通过将作为后续代码字的前置比特的最高位比特设定为‘1’,进行调制使得同步信号接续的代码字SCt前置比特为‘1’。此时,作为实施例中代码字的前置比特为‘1’的编码表123,准备了状态“5”的编码表。
同步信号比特码型中的指定代码被分配到比特1~比特13中,与作为可识别后述的1扇区内的位置的代码一起的是可以进行DC控制的代码。
上述同步码型是以比8-15调制信号中的最大游程长度11T大2T的13T的第一比特码型为核心,在该13T的第一比特码型的后方配置固定长度组成的4T的第二比特码型的13T-4T的排列,即{100000000000010001}的比特码型,是对所有的同步信号公用的固定码型。此时,在同步码型中的13T的第一比特码型的后方使4T的第二比特码型为固定长度的原因在于,在将上述的指定码放置在该同步码型的前方时,前方的自由度增大,可充分确保取得指定码的码型的数目。
在上述实施例的同步信号表132中,同步信号比特码型中的比特14~比特30和它们后续的代码字的一部分组成的同步码型的最大间隔是以比调制方式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最大游程长度11T长2T的13T的第一比特码型为例表示的,但并不限于此,第一比特码型的最大游程长度也可以比最大游程长度限制大1T以上来构成。特别是第一比特码型比最大游程长度长3T的情况或长4T的情况更有效。
在同步码型中的第一比特码型的后方作为示例示出了4T的第二比特码型,但不限于此,第二比特码型也可以组合5T以上的码型。在上述实施例中考虑到调制解调方式的效率用了13T-4T。
如图14所示,上述同步信号比特码型的同步信号在构成输入数据字SCt代码字串的例如每91个码字中选择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0~SY5中的其中一种,将在产生该比特码型的91个码字的前头附加的码字作为与1个同步帧对应的记录信号来输出。此时,1个扇区的记录信号格式如图所示,1个扇区由13行组成,在各行中沿列方向分配4个同步帧。各同步帧中分配的同步信号是从图12所示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0~SY5中选择的信号。例如,第一行的前同步帧中分配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是与选择的SY0对应的比特码型。在第一行以后、前同步帧中分配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对应于行的增加形成如SY1~SY3那样循环重复的构造。此时,这样的SY1~SY3的各自差异是上述指定码决定的差异。即,各行中存在的4个同步信号比特码型的各自指定码内的一个是按照行的增加循环重复的构造。
这里,返回到图2来说明8-15调制部12的工作情况。
在该8-15调制部12中,对同步信号和输入数据字SCt进行如上所述的DSV控制,决定最终输出的同步信号和输入数据字SCt所对应的代码字,但为了清楚容易地说明,首先说明对输入数据字SCt的DSV控制。
在由8-15调制部12对输入数据字SCt进行DSV控制的情况下,首先对输入数据字SCt选择初始编码表(编码表123的选择分支的初始值)。接着,在输入8比特的输入数据字SCt时,代码字选择分支有无检测部121根据本次的输入数据字SCt和从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供给的先行输出代码字(这里选择了初始值)决定的状态信息,检测与本次的输入数据字SCt对应的输出代码字是前面说明的第一~第三形态的某一个,有用于DSV控制的选择分支,还是第一~第三形态以外的没有选择分支、而由代码字唯一决定的,将检测结果分别输出到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和绝对值比较部128。然后,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根据来自代码字选择分支有无检测部121的‘有选择分支’或‘没有选择分支’的检测结果来计算编码表123的地址。
即,代码字选择分支有无检测部121在前面说明的第一形态的情况下,从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供给的状态信息是状态“0”,而在输入数据字SCt为‘0’~‘38’的情况下,输出‘有选择分支’的检测结果。此时,由于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算出的地址为2个,所以编码表123通过时分处理输出两种代码字。然后,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将编码表123中与状态“0”的编码表的输入数据字SCt对应的输出代码字OC1t作为路径1的用途而读出,并且将与状态“3”的编码表的输入数据字SCt对应的输出代码字OC2t作为路径2的用途而读出。
代码字选择分支有无检测部121在前面说明的第二形态的情况下,从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供给的状态信息是状态“2”,而在输入数据字SCt为‘0’~‘11’或‘26’~‘47’的情况下,也输出‘有选择分支’的检测结果。此时,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将编码表123中与状态“2”的编码表的输入数据字SCt对应的输出代码字OC1t作为路径1的用途读出,并且将与状态“4”的编码表的输入数据字SCt对应的输出代码字OC2t作为路径2的用途读出。
代码字选择分支有无检测部121在前面说明的第三形态的情况下,从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供给的状态信息是状态“3”,前面的输出代码字的LSB侧的零游程长度为2~6,并且输入数据字SCt在‘156’以下,即使在下个输出代码字替换为状态“0”的编码表中的输出代码字也处于不使编码规则崩溃的范围内时,也输出‘有选择分支’的检测结果。此时,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将编码表123中与状态“3”的编码表的输入数据字SCt对应的输出代码字OC1t作为路径1的用途读出,并且将与状态“0”的编码表的输入数据字SCt对应的输出代码字OC2t作为路径2的用途读出。
另一方面,代码字选择分支有无检测部121在前面说明的第一~第三形态以外的条件下将‘没有选择分支’(唯一的决定)的检测结果输出到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此时,由于通过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算出的地址是1个,所以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从编码表地址122中仅读出与该地址对应的输出代码字OC1t。
接着,在NRZI变换部133中,在适合第一~第三形态的‘有选择分支’的情况下,对输出代码字OC1t、OC2t两者分别实施NRZI变换。另一方面,在第一~第三形态以外的‘没有选择分支’的情况下,仅对输出代码字OC1t实施NRZI变换。此时,对从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输出的各代码字OC1t、OC2t(‘有选择分支’的情况)或代码字OC1t(‘没有选择分支’的情况)进行NRZI变换时,由于对比当前时刻前一个的代码字(OC1t-1、OC2t-1)进行后述的DSV运算所决定的前一个代码字OC1t-1、或前一个代码字OC2t-1的其中一个被存储在内部的存储器133A中,所以参照该存储器133A中存储的前一个代码字来进行NRZI变换。
接着,由NRZI变换部133进行了NRZI变换的各代码字OC1t、OC2t或代码字OC1t如后面所述的操作流程说明的那样,不直接被存储在第一、第二路径存储器125、127中,而是先根据第一、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4、126运算的对从过去到前一个的代码字的DSV值的绝对值的比较结果最终地决定了前一个代码字之后,再存储在第一、第二路径存储器125、127中。
这里,说明由第一、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4、126对从过去到前一个的代码字进行DSV值(累积值)运算,在绝对值比较部128中比较该DSV值的绝对值的情况。在第一路径存储器125中,将前一个代码字OC1t-1和在前一个代码字OC1t-1之前决定的所有代码字在NRZI变换的状态下以时间序列顺序存储,在该第一路径存储器125中存储的时间序列顺序的代码字被输出到第一DSV运算存储器124。与此相同,在第二路径存储器127中,将前一个代码字OC2t-1和在前一个代码字OC2t-1之前决定的所有代码字在NRZI变换的状态下按照时间序列顺序来存储,在该第二路径存储器127中存储的时间序列顺序的代码字被输出到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6。第一、第二路径存储器125、127在没有任何存储时,看作0进行处理,以后再逐渐地存储即可。
接着,第一DSV运算存储器124进行从过去至前一个代码字OC1t-1累积的DSV值的运算,其结果的DSV1t-1输出到绝对值比较部128。与此同样,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6进行从过去至前一个代码字OC2t-1累积的DSV值的运算,其结果的DSV2t-1输出到绝对值比较部128。
接着,绝对值比较部128比较从第一DSV运算存储器124输出的前一个代码字OC1t-1的DSV值的绝对值|DSV1t-1|和从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6输出的前一个代码字OC2t-1的DSV值的绝对值|DSV2t-1|的大小,将其比较结果输出到存储器控制/记录信号输出部129。
接着,存储器控制/记录信号输出部129在从绝对值比较部128送出的比较结果是|DSV1t-1|<|DSV2t-1|的情况下,将第一路径存储器125中所存储的过去的所有输出代码字和之前的代码字OC1t-1作为选择的记录信号输出,同时也输出到第二路径存储器127,对第二存储器127进行改写。并且将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6的存储内容改写为DSV值的绝对值小的一方的在第一DSV运算存储器124中存储的DSV1t-1。
相反,存储器控制/记录信号输出部129在从绝对值比较部128送出的比较结果为|DSV1t-1|≥|DSV2t-1|时,将第二路径存储器127中存储的过去的输出代码字和前一个代码字OC2t-1作为选择的记录信号输出,同时也输出到第一路径存储器125,对第一存储器125进行改写,并且将第一DSV运算存储器124的存储内容改写为DSV值的绝对值小的一方的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6中存储的DSV2t-1。
因此,绝对值比较部128选择DSV值的绝对值小的一方的前一个代码字,将对从过去的输出代码字和选择的前一个代码字进行组合所得的代码字串从存储器控制/记录信号输出部129输出到记录驱动电路13(图1)。
然后,NRZI变换部133在‘有选择分支’时将对输出代码字OC1t、OC2t进行NRZI变换后所得的各信号分别存储在第一、第二路径存储器125、127中,另一方面,在‘没有选择分支’时通过将仅对输出代码字OC1t进行NRZI变换所得的信号存储在第一、第二路径存储器125、127两者中,从而第一、第二路径存储器125、127中存储的各信号成为与下一个被编码的输入数据字SCt+1对应的对向代码字OC1t+1、OC2t+1的DSV控制时的前一个信号。然后,对于第一、第二路径存储器125、127中存储的各信号,如果由第一、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4、126与上述大致同样地进行DSV运算并存储,那么这些信号在下次操作时用于DSV值的绝对值的比较。
重复以上的操作直至没有输入数据字SCt,在NRZI变换后满足从3T至11T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并且可以将DSV控制的记录信号作为对记录媒体20的记录信号输出。
另一方面,输入数据字SCt也被输入到同步帧最终数据检测部130,在同步帧最终数据检测部130中对输入数据字SCt的输入个数(同步帧由91个码字构成)进行计数,检测输入数据字SCt是否为同步帧的最终数据,将用于插入同步信号的检测结果输出到同步信号表地址运算部131。
然后,在检测出输入数据字SCt为同步帧的最终数据、插入同步信号时,同步信号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31根据从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供给的预先输出代码字(这里是初始表的初始值)所决定的状态信息和表示同步信号表地址运算部131中保持的6种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0~SY5的某一个的信息,选择在状态“0”~状态“5”的同步信号表的某一个、并且选择各同步信号表内6种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0~SY5的某一个。这里,对应于选择SY0~SY5中的某一个种类来计算奇偶性不同的两个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n-1t、SYn-2t(其中,n为0~5)的地址,同步信号表132将具有相互不同的两个比特码型的同步信号输出到NRZI变换部133。然后,NRZI变换部133对从同步信号表132输出的两个同步信号进行NRZI变换。
然后,通过与上述的代码字情况时相同的步骤,对由第一、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4、126运算的此前的代码字进行DSV值的绝对值比较,产生DSV值的绝对值的比较结果,决定此前的代码字后,将从NRZI变换部133输出的两个同步信号存储在第一、第二路径存储器125、127中。并且,如果对第一、第二路径存储器125、127中存储的各同步信号,如果预先用第一、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4、126进行与上述同样地运算并存储,那么这些信号在下次操作时可用于DSV值的绝对值的比较。
此时,在最初插入同步信号时,在第一、第二路径存储器125、127中作为未存储此前的代码字处理即可。
而且,在输入了同步信号后,在其后续的输入数据字SCt为‘有选择分支’的时刻,通过比较包含同步信号的此前的DSV值的绝对值,来决定包含同步信号的此前的DSV值的绝对值小的一方的同步信号。然后,同步信号例如按每91个的字数据进行插入。
在图2所示的8-15调制部12中,为了暂时存储同步信号和代码字串而设有第一、第二两个路径存储器,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具有更多的路径存储器的情况。
下面,参照图15所示的8-15调制时的DSV控制流程图并用图2一起详细说明其操作的具体例。
首先,在步骤400中,对同步信号和输入数据字SCt选择初始表(同步信号表132和编码表123的选择分支的初始值)。
接着,在步骤401中,同步信号表地址运算部131根据从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供给的预先输出代码字(最初时选择初始值)所决定的状态和表示是否是同步信号表地址运算部131中保持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0~SY5的某一个的信息,来选择状态“0”~状态“5”的同步信号表的某一个,并且是各同步信号表内的SY0~SY5的某一个。例如,如果选择状态“n”(其中,n为0~5)的同步信号表内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n(其中,n为0~5),则由于该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n当对于‘1’的数目以奇偶性不同来进行NRZI变换时,就保持极性不同的两个同步信号SYn-1t、SYn-2t(其中,n为0~5),所以NRZI变换部133分别对这两个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n-1t、SYn-2t进行NRZI变换。然后,如上所述,对此前代码字(初次同步信号时没有此前的代码字)进行DSV值的绝对值的比较,在决定了此前的代码字后,由NRZI变换部133进行了NRZI变换的两个同步信号SYn-1t、SYn-2t被输出到第一、第二路径存储器125、127,由第一DSV运算存储器124运算并存储包含有同步信号SYn-1t的DSV值,而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6运算并存储包含有同步信号SYn-2t的DSV值。
接着,在步骤402中,接着同步信号来输入8比特的输入数据字SCt。
接着,在步骤403、步骤405、步骤407中,代码字选择分支有无检测电路121根据本次的输入数据字SCt和从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供给的预先输出代码字(最初的情况是选择初始值)所决定的状态来检测本次的输入数据字SCt是唯一决定的、还是有选择分支,将该检测结果输出到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和绝对值比较部128。
也就是说,在步骤403中,如上所述,在图3~图9所示的编码表时,着眼于状态“0”和状态“3”的编码表,根据上述的第一形态,由于对应于输入数据字‘0’~‘38’的状态“0”的编码表的各输出代码字即使与对应于输入数据字‘0’~‘38’的状态“3”的编码表的各输出代码字替换也能够维持编码规则,并且可以解码,所以在该步骤中,代码字选择分支有无检测电路121检测出了是否有第一形态选择分支。
然后,编码选择分支有无检测部121在从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供给的状态为状态“0”、输入数据字SCt为‘38’以下的适合情况(是时)下,输出‘有选择分支’的检测结果并转到步骤404。另一方面,在状态“0”、并且输入数据字SCt不为‘38’以下的不适合情况(“否”时)下转到步骤405。
接着,在步骤404中,根据步骤403的‘有选择分支’的结果,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从编码表123中读出用作路径1的与状态“0”的表的输入数据字SCt对应的输出代码字OC1t,并且读出用作路径2的与状态“3”的表的输入数据字SCt对应的输出代码字OC2t,由NRZI变换部133对输出代码字OC1t、OC2t分别进行NRZI变换。
接着,在步骤405中,根据步骤403的不适合的结果,着眼于状态“2”和状态“4”的编码表,根据上述的第二形态,由于与输入数据字‘0’~‘11’及‘26’~‘47’对应的状态“2”的编码表的各输出代码字即使替换为与输入数据字‘0’~‘11’及‘26’~‘47’对应的状态“4”的编码表的各输出代码字也可以维持编码规则,并且可以解码,所以在该步骤中代码字选择分支有无检测电路121检测出了是否有第二形态选择分支。
然后,编码选择分支有无检测部121判断从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供给的状态是否为状态“2”、输入数据字SCt是否在‘11’以下或‘26’~‘47’的范围内,在适合的情况(“是”时)下输出‘有选择分支’的检测结果并转到步骤406。另一方面,在不适合的情况(“否”时)下转到步骤407。
接着,在步骤406中,根据步骤405的‘有选择分支’的结果,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从编码表123中读出与状态“2”的表的输入数据字SCt对应的输出代码字OC1t,并且读出与状态“4”的表的输入数据字SCt对应的输出代码字OC2t,由NRZI变换部133对输出代码字OC1t、OC2t分别进行NRZI变换。
接着,在步骤407中,根据步骤405的不适合的结果,根据上述的第三形态,作为状态“3”的编码表,在前一个输出代码字的LSB侧的零游程长度为2~6(流程图中示出2以上),并且输入数据字SCt为‘156’以下(流程图中示出<157),下个输出代码字处于即使替换为状态“0”的编码表中的输出代码字也不使编码规则崩溃的范围内时,由于即使状态“3”的输出代码字和状态“0”的输出代码字进行替换也可以维持编码规则,并且可解码,所以在该步骤中编码选择分支有无检测部121检测出了是否有第三形态选择分支。
然后,判断前一个的输出代码字的LSB侧的零游程长度是否在2以上,以及输入数据字SCt是否在‘156’以下,并且下一个输出代码字是否是从状态“3”的编码表中选择的输出代码字,即使替换为状态“0”的编码表中的输出代码字也在不使编码规则崩溃的范围内,在适合的情况下(“是”时),输出‘有选择分支’的检测结果并转到步骤408。另一方面,在不适合的情况下(“否”时),由于经步骤403、步骤405直至到此都判断为‘没有选择分支’,所以输出该‘没有选择分支’的检测结果并转到步骤409。在步骤407中判断为‘没有选择分支’的情况下,不进行DSV值的绝对值的比较或路径的选择,在变为‘有选择分支’之前仅进行对第一、第二路径存储器125、127的存储和在第一、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4、126中的DSV计算更新。
此时,在实施例中,在该步骤407中设定了满足游程长度限制规则RLL(d,k)=RLL(2,10),但在该步骤407中通过将游程长度限制规则RLL(d,k)变更为RLL(2,11)、或者RLL(2,12)、或者RLL(2,13),使最小游程长度为3T,并且最大游程长度为12T、或者13T、或者是除了步骤403、步骤405的条件以外,可以部分地为14T。
接着,在步骤408中,根据步骤407的‘有选择分支’的判断结果,编码表地址运算部122从编码表123中读出与状态“3”的表的输入数据字SCt对应的输出代码字OC1t,并且读出与状态“0”的表的输入数据字SCt对应的输出代码字OC2t,由NRZI变换部133对输出代码字OC1t、OC2t分别进行NRZI变换。
接着,在步骤409中,由于根据步骤407判断为‘没有选择分支’,所以不进行此前的DSV值的绝对值的比较,根据‘没有选择分支’的判断结果,从编码表123中仅读出与输入数据字SCt对应的输出代码字OC1t,NRZI变换部133仅对该输出代码字OC1t进行NRZI变换,并将仅对输出代码字OC1t进行了NRZI变换所得的信号存储在第一、第二路径存储器125、127两者中。这时,路径1、2的输出OC1t、OC2t的值相同。然后,转到后述的步骤411,从而进行步骤414~步骤415的处理。
接着,在步骤410中,根据步骤404、或步骤406、或步骤408,在NRZI变换部133对输出代码字OC1t、OC2t进行了NRZI变换所得的各信号被存储在第一、第二路径存储器125、127中的状态下,用绝对值比较部比较第一、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4、126中存储的对从过去到前一个的代码字进行DSV运算所得的各DSV值的绝对值|DSV|。这里,在同步信号后续的代码字的情况下,对步骤401运算的各DSV值比较绝对值,而在输出代码字OC1t、OC2t的情况下,在后述的步骤414中对前一个运算并存储的从过去到此前的各DSV值比较绝对值。
这里,当来自第一DSV运算存储器124的DSV1t-1的绝对值|DSV1t-1|比来自第DSV运算存储器126的DSV2t-1的绝对值|DSV2t-1|小时(“是”时),在步骤411中,将第一路径存储器125中存储的过去的输出代码字输出到第二路径存储器127中并对第二存储器127进行重写,同时用第一DSV运算存储器124中存储的DSV1t-1来对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6进行重写(使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6的内容为DSV1t-1)。另一方面,当来自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6的DSV2t-1的绝对值|DSV2t-1|小或相等时(“否”时),在步骤412中,将第二路径存储器127中存储的过去的输出代码字输出到第一路径存储器125中并对第一存储器125进行重写,同时用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6中存储的DSV2t-1来对第一DSV运算存储器124进行重写(使第一DSV运算存储器124的内容为DSV2t-1)。
接着,在步骤411和步骤412后,在步骤413中,将由NRZI变换部133对输出代码字OC1t、OC2t分别进行NRZI变换所得的信号、即与路径1的输出代码字OC1t对应的信号追加存储到第一路径存储器125中,并且将与路径2的输出代码字OC2t对应的信号追加存储到第二路径存储器127中。
接着,在步骤414中,由第一DSV运算存储器124运算并存储包含路径1的输出代码字OC1t的DSV值,并且由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6运算并存储包含路径2的输出代码字OC2t的DSV值。这里,在第一、第二DSV运算存储器124、126中存储的各DSV值在对下个代码字的操作步骤时用于步骤410中从过去到此前的DSV值的绝对值的比较。
接着,在步骤415中,在同步帧最终数据检测部130未检测出输入数据字SCt是同步帧的最终数据的情况下(“否”时),返回到步骤402重复进行上述步骤402~步骤415。另一方面,在检测出输入数据字SCt是同步帧的最终数据的情况下(“是”时),在步骤416中对同步信号比特码型SYn-1、SYn-2进行与步骤410~步骤414相同的处理。
接着,在步骤417中,在有下一个输入数据字SCt的情况下(“否”时),返回到步401,另一方面,在没有下一个输入数据字SCt的情况下(“是”时),在步骤418中将第一路径存储器125(或第二路径存储器127)中存储的输出代码字的数据串从存储器控制/记录信号输出部129输出到记录驱动电路(图1)。
然后,这样编码的15比特的记录信号按规定的码字数(例如91个字代码)插入同步信号,除了同步信号以外,在满足最小游程长度为3T(T=信道比特的周期)、最大游程长度为11T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光盘或磁盘等的记录媒体20上的编码率并以高密度进行记录。
本发明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在使用不同的DSV控制方法的情况下也有效。例如,即使用本实施例的编码表,在不进行表内的编码后交换而以每个指定周期插入DSV控制比特来进行DSV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
<传输装置、传输媒体>
图16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和传输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信息传输装置的方框图。
如图16所示,应用本发明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传输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信息传输装置14,大致由格式化部11、8-15调制部12、以及传输部15构成,使与输入的图像或声音等信息有关的数字信号经格式化部11由8-15调制部12进行8-15调制,8-15调制过的信号从传输部15经无线或有线进行传输。信息传输装置14是获得本发明的传输媒体21的装置。
此时,上述的信息传输装置(传输装置)14对于前面说明的盘记录装置(记录装置)10来说,格式化部11和8-15调制部12相同,仅传输部15有所不同。这里,即使将由8-15调制部12进行了8-15调制的信号从传输部15通过空中(无线)或传输电缆(有线)等进行传输时,也可以通过传输部15进行适合传输的变换,提高编码率并以少的数据量进行没有错误的传输。
根据以上详述的本发明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记录装置、传输装置、记录媒体及传输媒体,在随着高密度而提高了编码率后,在将数字数据收容在多个同步帧组成的扇区中依次传输时,这样的同步帧由同步信号和满足最小游程长度和最大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代码字串组成,由于上述同步信号可与满足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代码字串分离,并且由用于识别1扇区内的位置的特定码、比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格中最大游程长度大1T(其中,T是所述码字的信道比特周期)以上的游程长度的第一比特码型及接续在该第一比特码型比最小游程长度大的游程长度的第二比特码型组成比特码型构成,所以即使因码间干扰的影响,使该同步信号及代码字串产生的信号边缘各自边缘移位1T,也可以正确地区别检测两者。
由于上述同步信号的构成在识别扇区内的位置的同时,包含可进行DC控制的特定码的结构,所以即使在更高密度的光盘中,无论暂时不能读取扇区开头的同步信号,还是将其他同步信号错误地当成扇区的开头,都可以根据后面存在的同步信号预测正确的扇区开头,所以可良好地进行数字数据的重放。

Claims (8)

1.一种同步信号生成方法,用于多个编码表对p比特的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以获得q比特的代码字时,其中,q>P,所述多个编码表存储对应于各个输入数据字的代码字和表示为了获得即使该代码字之间直接结合生成代码字串也满足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下一个代码字、而对下一个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所用的编码表的状态信息,所述同步信号生成方法包括:
生成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的步骤,能够与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所述代码字串分离,并且由用于识别一个扇区内的位置的特定码、游程长度比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中的最大游程长度大1T以上的第一比特码型和接续该第一比特码型游程长度大的第二比特码型组成的同步码型构成,其中,T是所述代码字的信道比特周期,并且所述同步码型包括接续其后的一部分代码字;
生成同步帧的步骤,将所述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以每个规定的代码字数目插入到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输出的代码字串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多个编码表中的特定编码表和另一特定的编码表对应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输入数据字所存储的各个代码字中为‘1’的数目可进行数字加和值DSV控制,具有如果一方的编码表中的代码字中为偶数个则另一方的编码表中的代码字中就为奇数个这样的奇偶性来进行分配,在对所述规定的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时,在用所述特定的编码表调制的代码字获得的DSV值的绝对值和用另一特定的编码表调制的代码字获得的DSV值的绝对值中,通过选择绝对值小的一方的代码字,来进行DSV控制,并且将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以每个规定的代码字数目插入到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输出的代码字串中而生成同步帧。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多个编码表准备多个同步信号表,并且在各同步信号表内设定多个用于生成所述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并且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通过DSV控制可选择具有如果一方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为‘1’的数目为偶数个则另一方的同步信号比特码型就为奇数个这样的奇偶性的两个比特码型的其中一个。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步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比特为8比特,所述q比特为15比特,所述游程长度限制规则除了所述同步信号以外,对所述代码字进行不归零翻转NRZI变换所得的信号的最小游程长度是3T,并且最大游程长度是11T、12T、13T、14T中的某一个。
5.一种记录装置,将用多个编码表对p比特的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以获得q比特的代码字的记录信号依次记录到记录媒体上,其中,q>p,所述多个编码表存储对应于各个输入数据字的代码字和表示为了获得即使该代码字之间直接结合生成代码字串也满足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下一个代码字、而对下一个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所用的编码表的状态信息,所述记录装置包括:
同步信号生成部分,生成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能够与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所述代码字串分离,并且由用于识别一个扇区内的位置的特定码、及游程长度比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中的最大游程长度大1T以上的第一比特码型和接续该第一比特码型游程长度比最小游程长度大的第二比特码型组成的同步码型构成,其中,T是所述代码字的信道比特周期,并且所述同步码型包括接续其后的一部分代码字;
同步帧生成部分,将所述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以每个规定的代码字数目插入到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输出的代码字串中而生成同步帧;
记录部分,基于所述同步帧将记录信号依次记录到记录媒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多个编码表中的特定编码表和另一特定的编码表对应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输入数据字所存储的各个代码字中为‘1’的数目可进行DSV控制,具有如果一方的编码表中的代码字中为偶数个则另一方的编码表中的代码字中就为奇数个这样的奇偶性来进行分配,在对所述规定的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时,在用所述特定的编码表调制的代码字获得的DSV值的绝对值和用另一特定的编码表调制的代码字获得的DSV值的绝对值中,通过选择绝对值小的一方的代码字,来进行DSV控制,并且将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以每个规定的代码字数目插入到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输出的代码字串中而生成同步帧。
7.一种传输装置,将用多个编码表对p比特的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以获得q比特的代码字的传输信号以无线或有线依次进行传输,其中,q>p,所述多个编码表存储对应于各个输入数据字的代码字和表示为了获得即使该代码字之间直接结合生成代码字串也满足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下一个代码字、而对下一个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所用的编码表的状态信息,所述传输装置包括:
同步信号生成部分,生成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能够与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的所述代码字串分离,并且由用于识别一个扇区内的位置的特定码、及游程长度比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中的最大游程长度大1T以上的第一比特码型和接续该第一比特码型游程长度比最小游程长度大的第二比特码型组成的同步码型构成,其中,T是所述代码字的信道比特周期,并且所述同步码型包括接续其后的一部分代码字;
同步帧生成部分,将所述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以每个规定的代码字数目插入到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输出的代码字串中而生成同步帧;
传输部分,基于所述同步帧将传输信号以无线或有线依次进行传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多个编码表中的特定编码表和另一特定的编码表对应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输入数据字所存储的各个代码字中为‘1’的数目可进行DSV控制,具有如果一方的编码表中的代码字中为偶数个则另一方的编码表中的代码字中就为奇数个这样的奇偶性来进行分配,在对所述规定的输入数据字进行调制时,在用所述特定的编码表调制的代码字获得的DSV值的绝对值和用另一特定的编码表调制的代码字获得的DSV值的绝对值中,通过选择绝对值小的一方的代码字,来进行DSV控制,并且将重放数据解码用的同步信号以每个规定的代码字数目插入到满足所述规定的游程长度限制规则输出的代码字串中而生成同步帧。
CNB021024413A 2001-02-02 2002-01-18 同步信号生成方法、记录装置以及传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575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6967/2001 2001-02-02
JP2001026967 2001-02-02
JP2001177408A JP2002304859A (ja) 2001-02-02 2001-06-12 同期信号生成方法、記録装置、伝送装置、記録媒体及び伝送媒体
JP177408/2001 2001-06-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8796A CN1368796A (zh) 2002-09-11
CN1205754C true CN1205754C (zh) 2005-06-08

Family

ID=26608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0244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5754C (zh) 2001-02-02 2002-01-18 同步信号生成方法、记录装置以及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898166B2 (zh)
EP (1) EP1229659B1 (zh)
JP (1) JP2002304859A (zh)
CN (1) CN1205754C (zh)
DE (1) DE60219226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8633C (zh) 2001-06-29 2008-10-22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数字信号的调制方法及调制装置
KR20040099945A (ko) * 2003-05-20 2004-1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형 기록 매체로의 기록을 위한, 데이터 변조 방법및 그 장치와, 이에 사용되는 싱크 코드 삽입 방법 및 그장치와, 이를 구현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US7570555B2 (en) * 2004-01-09 2009-08-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gital data demodulator
JP4997211B2 (ja) 2008-10-23 2012-08-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及び装置、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CN101521033B (zh) * 2009-04-03 2010-12-08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游程长度直流分量控制和防止d、k冲突的方法
CN113162628B (zh) * 2021-04-26 2022-03-18 深圳希施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编码方法、数据解码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0037A (en) * 1994-07-08 1999-02-09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modulating method and signal demodulating apparatus
TW316976B (zh) * 1995-05-16 1997-10-01 Sony Co Ltd
WO1997009718A1 (en) * 1995-09-01 1997-03-13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 converting a series of m-bit information words to a modulated signal, method of producing a record carrier, coding device, device, recording device, signal, as well as a record carrier
JPH10134519A (ja) * 1996-10-31 1998-05-22 Sony Corp 変調装置および復調装置とそれらの方法
JP3814966B2 (ja) * 1997-08-14 2006-08-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データ伝送装置、データ受信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6317397B1 (en) * 1997-11-17 2001-1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ata recording medium, data recording apparatus, data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870573B2 (ja) 1998-08-24 2007-01-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変調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復調装置および方法
US6297753B1 (en) * 1999-01-29 2001-10-02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Eight-to-fifteen modulation using no merging bit and optical disc recording or reading systems based thereon
KR100565046B1 (ko) * 1999-04-21 2006-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개선된 dc 억압 능력을 갖는 rll 코드 배치 방법, 변복조 방법 및 복조 장치
JP3551359B2 (ja) * 1999-05-25 2004-08-04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変調装置、復調装置
JP3709818B2 (ja) * 2000-10-31 2005-10-26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符号化テーブ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変調装置、伝送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2271205A (ja) * 2001-03-09 2002-09-20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変調方法、変調装置、復調方法、復調装置、情報記録媒体、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情報伝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898166B2 (en) 2005-05-24
EP1229659B1 (en) 2007-04-04
US20020105885A1 (en) 2002-08-08
JP2002304859A (ja) 2002-10-18
DE60219226D1 (de) 2007-05-16
CN1368796A (zh) 2002-09-11
EP1229659A3 (en) 2005-10-19
DE60219226T2 (de) 2008-01-03
EP1229659A2 (en) 2002-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59C (zh) 调制方法
CN1143303C (zh) 含多个数据格式的数据记录/重放装置和方法
CN1224175C (zh) 记录方法与装置、传输媒体与装置、重放方法与装置、接收装置
CN1152217A (zh) 用于数字数据信道编码和信道解码的设备和方法
CN1201323C (zh) 盘型记录媒体
CN1264145C (zh) 数据记录方法及数据记录装置
EP1335373A1 (en) Code conver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de recording medium, cod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ode reproducing apparatus
CN1227661C (zh) 用于调制和解调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855A (zh) 具有评价盘的图案的光盘
CN1662985A (zh) 光记录介质、使用这种记录介质的信息处理装置和数据记录方法
CN1205754C (zh) 同步信号生成方法、记录装置以及传输装置
US20030002184A1 (en) Digital signal modulation method, digital signal modulation apparatus, encoding method, encoding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EP1494235A1 (en) Data recording medium, data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2015936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odulating/demodulating data for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CN1145954C (zh) 数据记录方法、记录装置和重放装置
CN1292433C (zh) 数据记录方法及装置
CN1627383A (zh) 写控制参数优化设备与方法以及记录设备与方法
CN1150523C (zh) 光盘记录设备和方法及光盘重放设备和方法
US5684784A (en) CAV recording/ 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dividing input data in an amount proportional if the radial lengths of a plurality of recording areas
CN1552074A (zh) 数据记录介质、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记录设备
CN1629965A (zh) 信息处理装置
USRE39771E1 (en) Code conver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de recording medium, cod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ode reproducing apparatus
CN1637916A (zh) 盘驱动装置、盘重放方法以及盘
CN1333628A (zh) 磁带记录设备和方法、磁带再现设备和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US20080178301A1 (en) Data recording system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VICTO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227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227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JVC Kenwood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Victor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