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7720C - 一种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制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7720C
CN1197720C CN 200310115334 CN200310115334A CN1197720C CN 1197720 C CN1197720 C CN 1197720C CN 200310115334 CN200310115334 CN 200310115334 CN 200310115334 A CN200310115334 A CN 200310115334A CN 1197720 C CN1197720 C CN 119772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g
ceramic
preparation
shap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153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13679A (zh
Inventor
张保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3101153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7720C/zh
Publication of CN1513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3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77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772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Press-Shaping Or Shaping Using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及由此得到的陶瓷制品,该方法包括配料、揉泥、制坯成型、坯胎修整和烧制步骤,其中在所述的制坯成型过程中,可以在任意部位挖出装饰设计所需形状的孔洞,再将颜色不同于坯体泥料颜色的泥料或带有花纹图案的泥料制作成与所述的孔洞的形状和大小相一致的泥料补入或按放于所述的孔洞中,使得到的最终制品的内外表面具有相同或相近似图案。利用本发明方法,可制作和生产出抽象和变形风格装饰的各种陶瓷艺术品,其视觉效果新颖、独具韵味,其作品或产品均有内外一致或相近似的花纹图案。

Description

一种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制品。具体地说,涉及在制坯成型过程中用于拉制陶瓷制品的泥坯的侧部或在拉制陶瓷制品的坯胎的侧壁上挖出任意形状的孔洞,并补入与所述的孔洞形状和大小相对应的不同颜色泥料的制作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得到的制品的内外表面具有相同或相近似图案的陶瓷制品。
背景技术
中国陶瓷制品很早以前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人民生产制造出了大量的形状多种多样、图案色彩千变万化的陶瓷制品,有许多产品具有非常珍贵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但是在绝大多数的陶瓷产品和陶瓷艺术品中,其图案和色彩都是在成型后的坯胎表面,利用施釉、绘画、雕刻、贴塑或贴花纸等方法形成的。按照这种方法,只能在产品的表面形成花纹和/或图案,而在产品的内部则没有花纹和/或图案,或者是只有原料本身固有的花纹和/或图案。
我国从很早就注意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陶瓷制品的新工艺。早在唐宋时期,我国人民就开发出了一种称为“绞胎”法的生产陶瓷制品的工艺。该工艺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陶瓷泥料糅合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型,经烧制而形成一种新的陶瓷制品。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陶瓷制品,其内外皆有花纹。但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制品,因为制作方法单一,得到的花纹多类似木纹或“行云流水”,且大同小异千篇一律。无法进行多种风格和意境的艺术设计或创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力的陶瓷制品。近年来,人们就陶瓷制品表面的花纹图案的装饰方法提出了许多专利申请。中国专利申请88100249公开了一种“陶瓷嵌丝装饰方法及其制品”,92110133公开了“一种喷涂彩纹陶瓷制品及其制造方法”,93119783公开了一种“大面积彩绘陶瓷的制造工艺”,93105355公开了“一种陶瓷制品的表面装饰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都是对陶瓷产品的表面进行装饰美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进行多种风格和意境的艺术设计或创作的制作陶瓷制品的方法,由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陶瓷制品的内外表面具有相同或相近似图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由上述制作方法得到的陶瓷制品。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在我国古代的“绞胎”法陶瓷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首次采用“挖补”的方法生产制造“绞胎”陶瓷产品,从而开发成功一种新的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得到的陶瓷制品的内外表面具有相同或相近似图案,并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
采用用本发明的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结合相应的色彩和图案设计,可制作和生产出具有抽象和变形风格装饰的各种陶瓷制品,其视觉效果新颖,独具韵味。与现有的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相比较,得到的制品具有非常独特的审美效果。此外,由本发明的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得到的制品,其内外具有相同或相近似的花纹图案,而且可以根据生产设计者的设计进行生产和制造,因此大大提高生产设计者在生产过程中对花纹图案的控制能力。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料、揉泥、制坯成型、泥坯修整和烧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制坯成型过程中,在制品需要装饰美化的任意部位挖出装饰设计所需形状的孔洞,再将颜色不同于坯体泥料颜色的泥料或带有花纹图案的泥料制作成与所述的孔洞的形状和大小相一致的泥料补入或按放于所述的孔洞中,使得到的最终制品的内外表面具有相同或相近似图案的陶瓷制品。
本发明的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配料、揉泥、坯胎修整和烧制等步骤属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因此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的制坯成型方法包括手工拉坯成型和手工捏塑成型方法。
本发明主要采用陶瓷行业通常的手工制作坯胎的方法进行生产制作。按照本发明,既可以在拉坯机上手工拉坯成型,也可以手工捏塑成型生产异形产品,还可以结合石膏模具生产盘类产品。
按照本发明方法,所述的“挖补”装饰既可以在坯胎成型过程中实施(小口产品用此法比较方便),也可以在坯胎成型后实施,还可以在器形坯胎成型前的泥料中直接挖补或按放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泥料经拉坯成型后便展开并呈现在器型产品上。按照第三种方式,花纹图案容易变形,内外花纹图案容易变形,内外花纹图案只能相近似,但却具有抽象和写意风格的艺术效果。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其中,在制坯成型得到的粗泥坯的任意部位挖出装饰设计所需形状的孔洞。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的补入的泥料由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泥料组成。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的补入的泥料是将每一种颜色的泥料分别制成长方形薄片,然后再将所述的薄片叠置在一起,卷成卷后再横向切成预定厚度而得到具有花纹图案的补入泥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本发明所述的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得到的陶瓷制品,所述制品的挖补部分的内外具有相同或相近似图案。
采用“挖补”生产制造陶瓷制品是本发明的发明人首次提出并实施的生产制造陶瓷制品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首先根据对制品的主体颜色和色彩组合的要求,采用“绞胎”法陶瓷制造工艺,将至少一种颜色的陶瓷泥料揉合和/或混合均匀,经制坯成型和坯胎修整后进行烧制得到陶瓷制品,其中,在坯胎成型过程中在坯胎的任意部位进行“挖补”装饰,或者在坯胎成型后进行“挖补”装饰,还可以在器形坯胎成型前的泥料中直接挖补或按放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泥料经拉坯成型后便展开并呈现在器型产品上。应该理解的是,从制品坯胎上或坯胎成型前的泥料中挖下的泥料的形状和大小与补入的泥料的形状和大小是相对应的,但颜色或花纹图案不相同。
本发明方法中,配料、揉泥、制坯成型、坯胎修整和烧制等工序采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进行。本发明方法中,坯胎修整是为了使坯胎内外的花纹图案更清晰,造型更完善;经进一步干燥后,按照常规方法烧制,即可得到内外的色彩和图案基本一致的陶瓷制品。
为了使补入的泥料能与主体部分的泥料能够充分结合,并在干燥和烧制过程中不出现开裂的现象,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应尽量使两者的含水量、软硬度等保持基本一致。
为了使挖补部位的色彩和图案更加丰富多变,可以按照设计思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泥料组合形成具有预定图案形状和色彩组合的补入泥料。
按照本发明方法,挖出的孔的形状可以根据生产者或设计者的思路任意设计,例如可以是圆形、方形、星形、雪花形或其他的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形状。挖出的孔可以是分开的,也可以在挖补后,在挖补部位再交叉挖补,由此可以使图案和色彩的组合更加丰富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在传统的“绞胎”法陶瓷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利用本发明的“挖补”法陶瓷制造新工艺得到的陶瓷制品。按照本发明的陶瓷制品,其整体具有传统的“绞胎”法陶瓷制造工艺所特有的类似木纹的纹理图案,而在局部位置(挖补部位),内外的色彩和图案基本一致。
采用本发明,可进行各种抽象和变形的陶瓷装饰和艺术创作,从而使陶瓷品种和文化市场更加丰富多彩,使我国唐宋时期的绞胎陶瓷技艺得到新的发展和提高。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将一块白色(或烧制后成白色)的陶瓷泥料加少量绿色陶瓷颜料,揉匀后呈淡绿色,得到用于拉制陶瓷制品的泥料。将所得到的泥料在拉坯机上拉成1cm左右厚度的筒状器形。然后,再取两块大小相同的白泥料,其中一块加黑色揉匀后分别做成长方形薄片重叠在一起,再从一端卷成卷,再横切成多个1cm左右厚度的泥卷片备用。接着,在先拉制成的筒状器形侧壁上挖出若干个圆孔,再把与所述的孔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应的泥卷片补入圆孔中并按牢。如此反复交错挖补后,进一步拉制出预先设计的器形得到制品的粗坯胎。待粗坯胎半干后再放在拉坯机上进行修整,以使其坯体内外的花纹图案更清晰,造型更完美,在经进一步干燥后就可装窑烧成。
由此得到这样的陶瓷制品,即在整体颜色为淡绿色的基础上,在局部部位带有黑白相间的多层旋转纹装饰,并且内外皆有花纹。

Claims (8)

1、一种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料、揉泥、制坯成型、坯胎修整和烧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制坯成型过程中,在制品需要装饰美化的任意部位挖出装饰设计所需形状的孔洞,再将颜色不同于坯体泥料颜色的泥料或带有花纹图案的泥料制作成与所述的孔洞的形状和大小相一致的泥料补入或按放于所述的孔洞中,使得到的最终陶瓷制品的内外表面具有相同或相近似花纹图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坯成型方法包括手工拉坯成型和手工捏塑成型方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制坯成型的泥料的任意部位挖出装饰设计所需形状的孔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坯成型得到的粗坯胎的任意部位挖出装饰设计所需形状的孔洞。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形状是装饰设计所需的任何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入的泥料由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于坯体颜色的泥料组成。
7、按照上述任意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得到的陶瓷制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陶瓷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补入部分的内外具有相同或相近似图案花纹。
CN 200310115334 2003-02-18 2003-11-19 一种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制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772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15334 CN1197720C (zh) 2003-02-18 2003-11-19 一种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3104546.4 2003-02-18
CN03104546 2003-02-18
CN 200310115334 CN1197720C (zh) 2003-02-18 2003-11-19 一种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制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3679A CN1513679A (zh) 2004-07-21
CN1197720C true CN1197720C (zh) 2005-04-20

Family

ID=34276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1533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7720C (zh) 2003-02-18 2003-11-19 一种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772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9387B (zh) * 2014-11-28 2016-07-13 王又凯 一种空心捏瓷艺术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04788080A (zh) * 2015-02-02 2015-07-22 吴大立 一种绞胎瓷的制作工艺
CN104875540B (zh) * 2015-05-15 2017-06-09 钦州学院 坭兴陶的镶嵌工艺
CN105564117A (zh) * 2015-12-15 2016-05-11 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 泥模制作方法
CN114133220B (zh) * 2021-12-22 2022-12-02 德化县如瓷生活文化有限公司 手工陶瓷花艺与日用器皿的无缝粘接工艺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86364B (zh) * 2022-08-08 2023-06-20 邢梦琪 一种瓷泥夹层杯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3679A (zh) 2004-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8777B (zh) 一种陶瓷雕刻工艺
CN103483010A (zh) 一种立体釉下五彩陶瓷制作工艺
CN1569493A (zh) 绞胎艺术瓷及其生产方法
CN105174970A (zh) 一种陶瓷花盘制作工艺
CN1197720C (zh) 一种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制品
CN101580407B (zh) 釉下彩骨质瓷的制备方法
CN102773908A (zh) 一种制作陶瓷工艺品的贴塑技法
KR102118630B1 (ko) 무궁화 도자기 제조방법 및 이 무궁화 도자기를 이용한 무궁화 공예품 제조방법
KR100887734B1 (ko) 3중 투각 도자기 제조방법
KR20130012387A (ko) 입체문양이 표현된 상감 도자기의 제조방법
CN211843918U (zh) 一种孔雀开屏式的贝壳镶嵌复合板
CN109291718A (zh) 一种山水画绞胎瓷的制作方法
CN104138107B (zh) 柔性螺旋软陶体的加工设备
Lei et 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ling and decoration in ceramic design
CN101456757B (zh) 带有浅浮雕装饰的紫砂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03288418A (zh) 搅釉陶瓷工艺
CN111975929A (zh) 一种建水紫陶刻绘烧制方法
CN1739985A (zh) 一种葫芦工艺品及其“雕塑”成形方法
CN110128101B (zh) 方型陶土浮雕板材的制备工艺
KR102005802B1 (ko) 자개 펄 단추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2161216B (zh) 仿天然米粒装饰陶瓷砖、装饰颗粒及其制造工艺和设备
CN1510074A (zh) 千层色工艺粘土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10572B (zh) 在陶瓷工艺品模具上浮雕图案的方法
KR20120092959A (ko) 자연물 형태와 질감을 갖는 소형 도자조형물 제작방법
CN102190500A (zh) 用于酒瓶的真金雕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