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3394C - 开关机构 - Google Patents

开关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3394C
CN1193394C CNB008026173A CN00802617A CN1193394C CN 1193394 C CN1193394 C CN 1193394C CN B008026173 A CNB008026173 A CN B008026173A CN 00802617 A CN00802617 A CN 00802617A CN 1193394 C CN1193394 C CN 119339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vacuum tank
ground connection
main circuit
switch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026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7052A (zh
Inventor
丸山稔正
佐藤俊文
小林稔
宫本圣一
糸谷孝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37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7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33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339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60Switches wherein the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the arc do not include separate means for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60Switches wherein the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the arc do not include separate means for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66Vacuum switches
    • H01H33/666Opera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1/00Air-break switches for high tension without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1/003Earthing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01H1/5822Flexible 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contact and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60Switches wherein the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the arc do not include separate means for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66Vacuum switches
    • H01H33/662Housings or protective screens
    • H01H33/66207Specific housing details, e.g. seal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H01H2033/6623Details relating to the encasing or the outside layers of the vacuum switch 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60Switches wherein the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the arc do not include separate means for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66Vacuum switches
    • H01H33/666Operating arrangements
    • H01H2033/6668Operating arrangements with a plurality of interruptible circuit paths in single vacuum cha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12Means for earthing parts of switch not normally condu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contacts

Landscapes

  • High-Tension Arc-Extinguishing Switches Without Spraying Means (AREA)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开关机构,用绝缘性树脂(5)对金属制的罐(2)进行模压而构成真空容器(1),其绝缘性树脂(5)的一部分做成筒状,形成围绕从真空容器(1)延伸出的接地接点侧可动导体(13)的延伸部而构成绝缘屏障(20),并且,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配设成使其一端向绝缘屏障(20)内延伸并使另一端向绝缘性树脂(5)外延伸,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与接地接点侧可动导体(13)在绝缘屏障(20)内用第2挠性导体(22)电气连接。本发明可有效利用容器内的空间,获得装置的小型化及低成本化,且可靠性及安全性较高。

Description

开关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真空容器予以模压的复合绝缘的真空开闭装置(开关机构)的试验用端子结构,而真空容器在内部容纳有对包含母线侧与负荷侧进行接触、分离的遮断部及断路部在内的主电路开闭器、以及对负荷侧与接地用导体进行接触、分离的接地开闭器等的多个开闭器。
背景技术
一般,开关机构适用于将来自母线的受电分配到各种负荷设备或其他的电气室的用途,且在接地金属制的外箱内适当配设如下内部设备而构成:与母线连接用的母线侧导体;与向负荷送电的送电电缆连接用的负荷侧导体等的连接导体;对母线侧导体与负荷侧导体进行接触、分离用的主电路开闭器;对负荷侧导体进行接地用的接地开闭器;以及监视控制所需的控制设备等。
作为这种开关机构之一,例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告1995年第28488号公报所记载那样,有一种作成如下结构的开关机构:具有将主要作为内部设备的主电路开闭器与接地开闭器作成和连接导体的一部分一体化而构成的功能单元,并将该功能单元配设在外箱内,只要进行母线与送电电缆的连接即可。
图8表示例如特公平7-28488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的开关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图9是图8所示的开关机构的电气连接图。
在图8及图9中,容器100是接地金属制的,内部封入有SF6气体(绝缘性气体)。并且,送电电缆连接用的套管92a及母线连接用的套管92b气密性地贯通安装在容器100周壁的一部分上,此外,第1、第2及第3开闭器50、51、52及真空消弧室90配设在容器100内。
3根母线侧分支导体61分别支承在绝缘支承电瓷110上并配设在容器100内,且分别通过套管92b而与外部的三相母线(未图示)的对应相的母线连接。所述母线侧分支导体61通过设在各自对应的真空消弧室90内的开闭装置(未图示)而与第1开闭器50连接。
中间导体60分别固定支承在绝缘支承电瓷111上并配设在容器100内。并且,第1开闭器50分别与中间导体60连接,利用该中间导体60向2个方向分支而与第2及第3开闭器51、52连接。
6根负荷侧导体92分别支承在套管92a上并配设成贯通容器100。这里,6根负荷侧导体92构成2组三相的负荷侧导体。并且,第2开闭器51通过1组三相的负荷侧导体92而与外部的送电电缆(未图示)连接,第3开闭器52通过另1组三相的负荷侧导体92而与外部的送电电缆连接。
第1开闭器50具有利用操作机构(未图示)通过金属连杆80及绝缘连杆70而绕轴50a摆动的摆动电极50b。并且,摆动电极50b,根据其摆动位置而可获取如下各种位置:对真空消弧室90内部的开闭装置的输出电极与突设于中间导体60的对应位置处的固定电极予以连接的闭路位置;与接地用导体100a连接的接地位置;以及处于闭路位置与接地位置的中间、离开固定电极及接地用导体100a的断路位置。
第2开闭器51具有利用操作机构(未图示)通过金属连杆80及绝缘连杆70而绕轴51a摆动的摆动电极51b。并且,摆动电极51b,根据其摆动位置而可获取如下各种位置:对负荷侧导体92与突设于中间导体60的对应位置处的固定电极予以连接的闭路位置;与接地用导体100b连接的接地位置;以及处于闭路位置与接地位置的中间、离开固定电极及接地用导体100b的断路位置。
第3开闭器52具有利用操作机构(未图示)通过金属连杆80及绝缘连杆70而绕轴52a摆动的摆动电极52b。并且,摆动电极52b,根据其摆动位置而可获取如下各种位置:对负荷侧导体92与突设于中间导体60的对应位置处的固定电极予以连接的闭路位置;与接地用导体100c连接的接地位置;以及处于闭路位置与接地位置的中间、离开固定电极及接地用导体100c的断路位置。
如此,现有的开关机构是在容器100内不仅配设母线侧分支导体61及负荷侧导体92,还配设构成对母线侧分支导体61与负荷侧导体92进行接触、分离的主电路开闭部和对负荷侧导体92进行接地的接地开闭部的第1、第2及第3开闭器50、51、52,可实现机构小型化。并且,该现有的开关机构通过将母线侧分支导体61借助套管92b与外部的母线连接,并将负荷侧导体92借助套管92a与送电电缆连接,从而可适用于将来自母线的受电分配到各种负荷设备等的用途。
在如此构成的现有的开关机构中,贯通插入试验用端子的套管贯通安装在容器100的壁面上,试验用端子的容器100内的突出端再与接地用导体100a、100b、100c连接,未图示。并用该试验用端子来进行送电电缆的耐电压试验。
现有的开关机构如上所述,由于将试验用端子贯通插入封入有绝缘气体的容器100的套管贯通安装在容器100上,故存在着需要套管的设置空间、容器100的容积变大、成本上升的问题。
另外,在将产生电弧那样的气体开闭器配设在容器100内的情况下,由于试验用端子通常被接地,故还存在着需要进行考虑到容器100内的接地的结构设计和装置变得大型化的问题。
此外,为防止地球温暖化,SF6气体成为排放限制对象,处理和管理上产生新问题,在制造、检查、设备废弃时,还存在着增加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更高的开关机构,可有效利用容器的空间,并可获得装置的小型化及低成本化。
本发明的开关机构是,由固定侧及可动侧构成的主电路接点设在真空容器内,与所述两接点分别连接的各主电路导体贯通所述真空容器的壁而配设,其特点是,具有:接地导体,其贯通所述真空容器的壁,其一端可移动到和移动离开与可动侧主电路接点相连的主电路导体而与其接触和分离;操作机构,其与通过绝缘构件而从所述真空容器延伸出的所述接地导体的另一端连接;以及接地兼试验用端子,该接地兼试验用端子通过挠性导体与从所述真空容器延伸出的所述接地导体的另一端侧连接,并且真空容器被接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相对真空容器而绝缘。
另外,所述接地导体与所述挠性导体的连接部由筒状的绝缘屏障围住。
另外,所述真空容器系用绝缘性树脂对金属罐进行模压而构成,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与所述罐绝缘,并用所述绝缘性树脂与所述罐一体地被模压。
另外,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的一端形成围绕所述接地导体的环形状,所述挠性导体与形成环状的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的一端连接。
另外,所述接地导体贯通于绝缘固定在所述罐上的有底筒状的凸缘底部,安装成气密性且伸缩自如,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的一端形成围绕所述凸缘的环形状,环状的绝缘性弹性构件夹装在环状的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的一端与所述凸缘之间。
另外,所述绝缘构件与所述绝缘屏障之间由伸缩自如的绝缘性构件密封。
另外,U字状的连接端子安装成一端与所述接地导体的另一端侧连接、并与所述接地导体的轴向正交,所述挠性导体与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连接。
另外,凸缘部在所述绝缘构件的边缘部全周上向所述绝缘屏障侧延伸出,并形成直径比所述绝缘屏障的外径大的内径,所述绝缘构件配设成:在所述接地导体与所述主电路导体接触时,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绝缘屏障的前端部在所述接地导体的轴向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式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开关机构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开关机构的电气连接图。
图3是模式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开关机构主要部分的示图。
图4是模式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开关机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5是模式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开关机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6是模式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开关机构主要部分的示图。
图7是模式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开关机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8是表示现有的开关机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9是现有的开关机构的电气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实施形态1
图1是模式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开关机构结构的侧剖视图。此处表示单相的开关机构。
图1中,真空容器1具有:金属制的罐2;由分别气密性地钎焊(接合)在穿设于罐2两端面的多个开口外缘部上的绝缘性的陶瓷所构成的筒状的绝缘构件3a~3d;分别与绝缘构件3a~3d气密性地接合的有底圆筒状的凸缘4a~4d;以及对罐2、绝缘构件3a~3d及凸缘4a~4d一体地进行模压的绝缘性树脂。并且,该真空容器1的内部维持成真空,同时在绝缘性树脂5的外周面作导电处理而形成导电膜19,该导电膜19接地。
作为主电路导体的主电路接点用固定导体10,贯通于凸缘4a及绝缘性树脂5而气密性地固定在真空容器1上。并且,固定导体10的向真空容器1内延伸出的端部构成主电路接点8的固定接点8a,向真空容器1外延伸出的端部与主母线6连接。可动杆14通过波纹管16而气密性地与固定导体同轴地安装在凸缘4b上,并可沿固定导体10的轴向往复移动地安装在真空容器1上。主电路接点用可动导体11通过绝缘杆15而同轴地固定在该可动杆14的向真空容器1内延伸出的端部上。并且,与固定接点8a相对的可动导体11的端部构成主电路接点8的可动接点8b。
作为主电路导体的接地接点用固定导体12,贯通于凸缘4c及绝缘性树脂5而气密性地固定在真空容器1上。并且,固定导体12的向真空容器1内延伸出的端部构成接地接点9的固定接点9a,向真空容器1外延伸出的端部与送电电缆7连接。作为接地导体的接地接点用可动导体13,通过波纹管17而气密性地于固定导体12同轴地安装在凸缘4d上,并可沿固定导体12的轴向往复移动地安装在真空容器1上。并且,可动导体13的向真空容器内延伸出的端部构成接地接点9的可动接点9b。此外,主电路接点用可动导体11与接地接点用固定导体12,通过例如由铜薄板构成的第1挠性导体18而电气连接。
另外,绝缘性树脂5的一部分做成圆筒状,形成围绕从凸缘4d延伸出的接地接点用可动导体13,而构成绝缘屏障20。此外,将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的一端向绝缘屏障20内延伸出地与绝缘性树脂5一体地进行模压。并且,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的绝缘屏障20内的延伸部通过周围例如铜薄板构成的挠性导体的第2挠性导体22而与可动导体13电气连接,接地用导体27与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的另一端连接(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被接地)。另外,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与导电膜19分开配设。
可动杆14通过连杆机构(未图示)而与主电路接点开闭操作机构23连接,接地接点用可动导体13通过连杆机构(未图示)而与接地接点开闭操作机构24连接。另外,可动导体13与接地接点开闭操作机构24的操作杆24a之间夹装有周围绝缘构件的绝缘杆25,可确保接地接点侧与开闭操作机构侧的电气绝缘。主电路接点开闭操作机构23及接地接点开闭操作机构24容纳在接地的金属制的框架26内。另外,防护板29配设成围住主电路接点8,以防止罐2内因电弧产生的金属蒸气而被污染。
下面,就该开关机构的装配方法的一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将凸缘4a、4c分别通过绝缘构件3a、3c而与罐2接合,对主电路接点用固定导体10及接地接点用固定导体12进行位置调整而分别与凸缘4a、4c接合。另外,通过绝缘杆15而连接主电路接点用可动导体11与可动杆14。通过绝缘构件3b而将凸缘4b与罐2接合。并且,将可动导体11插入罐2内,用第1挠性导体18连接可动导体11与固定导体12,然后调整可动导体11的位置,将可动杆14通过波纹管16而与凸缘4b接合。接着将凸缘4d通过绝缘构件3d而与罐2接合。
其次,将该装配体及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定位配置在模具内,用绝缘性树脂5对该装配体与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一体地进行模压。然后,在该模压体上作导电处理,在绝缘性树脂5的该表面上形成导电膜19。再将接地接点用可动导体13从凸缘4d插入罐2内,在对该可动导体13的位置进行调整后,在真空环境中将该可动导体13通过波纹管17而与凸缘4d接合。接着,用第2挠性导体22连接可动导体13与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获得图1所示的开关机构。
下面,结合附图2来说明该开关机构的动作原理。
在通常的运转时,使主电路接点开闭操作机构23动作而使可动杆14向图1中下方移动,使可动接点8b与固定接点8a抵接而将主电路接点闭合。同样,使接地接点开闭操作机构24动作而使可动导体13向图1中上方移动,使可动接点9b离开固定接点9a而将接地接点9断开。因此,主母线6如图2(a)所示,其通过固定导体10、可动导体11、第1挠性导体18及固定导体12而与送电电缆7电气连接,来自主母线6的供电通过送电电缆7而分配给各种负荷设备。此时,主电路与真空容器1间的电气绝缘由绝缘构件3a、3c确保,对地间的电气绝缘由绝缘构件3b、3d确保,罐2成为中间电位。
另外,在检查时,使主电路接点开闭操作机构23动作而使可动杆14向图1中上方移动,使可动接点8b离开固定接点8a而将主电路接点8断开。同样,使接地接点开闭操作机构24动作而使可动导体13向图1中下方移动,使可动接点9b与固定接点9a抵接而将接地接点9闭合。此外,从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上取下接地用导体27。因此,主母线6如图2(b)所示,其与送电电缆7电气分离,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通过第2挠性导体22、可动导体13及固定导体12而与送电电缆7电气连接。并且,将电源28与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连接,进行送电电缆7的耐电压试验。
如此,采用本实施形态1,由于接地兼试验端子21配设在真空容器1的外部,接地接点侧可动导体13与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在真空容器1的外部用第2挠性导体22连接,因此,真空容器1内部的结构被简化,可提高可靠性,同时,可节省罐2内的空间,实现装置小型化,并获得低成本化。此外,由于接地接点侧可动导体13与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的连接作业是在容易作业的真空容器1的外部进行的,故可提高生产率,获得所述低成本化。
另外,由于凸缘4d通过绝缘构件3d而与罐2连接,故罐2成为中间电位,在真空容器1内,接地部分仅为接地接点侧可动导体13,可获得接地部分的最小化。因此,利用通过绝缘构件3d将凸缘4d与罐2连接的这种简单结构,不会使装置大型化而可实现考虑到接地的结构。而且,可确保配置接地接点9的可动接点9b与产生电弧的主电路接点8的足够距离,可降低电弧所产生的影响。
另外,由于使用周围排放限制对象气体的SF6气体,故在制造、检查、设备废弃时,无需进行SF6气体的处理和管理,可获得所述低成本化。
另外,由于用绝缘性树脂5将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与罐2一体地进行模压、再在模压时将绝缘屏障20周围绝缘性树脂5的一部分而形成的,故无需接地兼试验用端子21和绝缘屏障20的装配作业,可获得所述低成本化。
另外,由于接地接点侧可动导体13的从真空容器1的延伸部分由绝缘屏障20围绕并容纳在框架26内,故可获得装置小型化。
另外,尽管接地接点侧可动电极13的另一端侧向真空容器1外延伸,但在通常的运转时,由于该可动电极13成为接地电位,仅在检查时电压才施加到可动电极13上,故与将整个结构配设在容器内部的现有技术相比,不会使可靠性和安全性下降。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1中,绝缘屏障20形成圆筒状,但绝缘屏障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筒状,只要围绕接地接点侧可动导体13与第2挠性导体22的连接部即可,也可形成例如六角形或四边性的筒状。
实施形态2
图3是模式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开关机构主要部分的示图,图3(a)是其俯视图,图3(b)是其侧剖视图。
图3中,接地兼试验用端子30的一端形成有环状的连接部30a,并使接地接点侧可动导体13贯通插入连接部30a的开口地用绝缘性树脂5进行模压。作为挠性导体的第2挠性导体40如此构成:将长方形的具有可挠性的铜薄板折弯成“コ”字状,接着将其两端折弯成向外打开状,再在“コ”字状的中央处穿设开口。并且,第2挠性导体40如此进行安装:其开口内使接地接点侧可动导体13贯通插入,其两端钎焊连接在连接部30a上,然后在开口部用钎焊方式与可动导体13连接。
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形态1同样构成。
采用本实施形态2,由于接地兼试验用端子30的一端侧形成环状的连接部30a,故可自由地变换第2挠性导体40的配置。即,由于连接部30a配置成围住接地接点侧可动导体13,故即使在使第2挠性导体40以可动导体13的轴心为中心旋转的任何位置,都可将第2挠性导体40与连接部30a连接。因此,可对准框架26的位置而改变、安装配置第2挠性导体40,可确保框架26的绝缘距离。
实施形态3
图4是模式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开关机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4中,接地兼试验用端子31的一端形成有有底圆筒状的连接部31a,并使接地接点侧可动导体13贯通插入穿设于连接部31a底部中央的开口地用绝缘性树脂5进行模压。并且,作为绝缘性橡胶构成的弹性构件的环41夹装在连接部31a的内周壁面与凸缘4d的外周壁面之间。
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形态2同样构成。
在本实施形态3中,在将凸缘4a~4d等装配在罐2上的装配体与接地兼试验用端子31定位配置在模具内时,将环41夹装在连接部31a的内周壁面与凸缘4d的外周壁面之间,然后用绝缘性树脂5一体地进行模压。因此,由于罐2、绝缘构件3a~3d、凸缘4a~4d在制造上的尺寸误差和各零件在结合后的装配尺寸误差由环41的变形来吸收,故容易进行模压用的模具与装配体·接地兼试验用端子31的位置对准、在模具上设置装配体·接地兼试验用端子31,可提高模压的生产率。
实施形态4
本实施形态4如图5所示,绝缘杆25与绝缘屏障20之间由绝缘性橡胶构成的伸缩自如的绝缘性构件42密封。
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形态1同样构成。
采用本实施形态4,由于绝缘杆25与绝缘屏障20之间由伸缩自如的绝缘性构件42密封,故可提高绝缘性能,同时,该部分可抑制因空气中异物等污染所引起的绝缘物的漏电绝缘性能的下降。
实施形态5
图6是模式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开关机构主要部分的示图,图6(a)是其俯视图,图6(b)是其侧剖视图。
图6中,零件端子43形成U字状,配置成与接地接点侧可动导体13的轴向距交,其一端与接地接点侧可动导体13的另一端侧连接。并且,第2挠性导体22与连接端子43的另一端连接。
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形态1同样构成。
在开关机构中,在接地接点9为闭合的状态下,短路电流通电性能成为必要。此时,因短路电流而使电磁排斥力F作用于接地接点9,该力使可动导体13向上推到图6(b)中上方的方向动作。
在本实施形态5中,由于U字状的连接端子43配置成与接地接点侧可动导体13的轴向正交,故短路电流逆向地流过U字状的连接端子43的相对的边中,斥力f向图6(b)中下方动作。因此,由于该电磁力f向与电磁排斥力F抵消的方向动作,故可降低为使接地接点9闭合而所需的接触压力。
实施形态6
本实施形态6如图7所示,凸缘部44a在作为绝缘构件的绝缘杆44的边缘部全周向绝缘屏障20侧延伸设置。该凸缘部44a做成直径比绝缘屏障20的外径还大的内径。并且,绝缘杆44配设成:在接地接点9闭合时,凸缘部44a在接地接点侧可动导体13的轴向与绝缘屏障20的前端部重合,即重叠。
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形态2同样构成。
采用本实施形态6,由于绝缘屏障20被绝缘杆44从外部遮断,故可提高绝缘性能,同时,该部分可抑制因空气中异物等污染所引起的绝缘物的漏电绝缘性能的下降。
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说明了在真空容器1内容纳1相主电路接点及接地接点的结构,但不言而喻,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多相结构的开关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也可在真空容器1内容纳多相主电路接点及接地接点。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由于在由固定侧及可动侧构成的主电路接点设置在真空容器内、与所述两接点分别连接的各主电路导体贯通所述真空容器的壁而配设的开关机构中,具有:接地导体,其贯通所述真空容器的壁,并配设成一端可与所述真空容器内的所述主电路导体的至少一方接触、分离;操作机构,其与通过绝缘构件而从所述真空容器延伸出的所述接地导体的另一端连接;以及接地兼试验用端子,其可相对变位地与从所述真空容器延伸出的所述接地导体的另一端侧连接,因此,可获得小型化及低成本化,并可获得可靠性及安全性较高的开关机构。
另外,由于所述真空容器被接地,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相对所述真空容器绝缘,因此,不必新设计套管等,可使结构简单。
另外,由于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的一端与所述接地导体的另一端侧用挠性导体连接,所述接地导体与所述挠性导体的连接部由筒状的绝缘屏障围住,因此,与接地部的绝缘距离变小,可使装置做得紧凑。
另外,由于用绝缘性树脂将金属制的罐进行模压而构成所述真空容器,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与所述罐绝缘并用所述绝缘性树脂与所述罐一体地进行模压,故无需进行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的装配,可提高生产率。
另外,由于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的一端形成将所述接地导体围绕的环形状,所述挠性导体与形成环状的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的一端连接,故挠性导体的配置自由度增大,可确保对于容纳操作机构的框架的绝缘距离。
另外,由于所述接地导体贯通于绝缘固定在所述罐上的有底筒状的凸缘底部,安装成气密性且伸缩自如,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的一端形成围绕所述凸缘的环形状,环状的绝缘性弹性构件夹装在环状的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的一端与所述凸缘之间,因此,在用绝缘性树脂对真空容器的结构零件与接地兼试验用端子进行模压时,可由绝缘性弹性构件的变形来吸收该结构零件的尺寸误差。因此,无需进行模具内的结构零件及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的精度较高的位置对准作业,可提高模压作业性。
另外,由于所述绝缘构件与所述绝缘屏障之间由伸缩自如的绝缘性构件密封,因此,可抑制大气中绝缘部分的污染和异物的附着所产生的漏电绝缘性能的下降。
另外,由于U字状的连接端子安装成一端与所述接地导体的另一端侧连接、并与所述接地导体的轴向正交,所述挠性导体与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连接,因此,在短路电流通电时零件端子产生的电磁力的动作成为:将断开接地接点而作用于接地导体上的电磁排斥力抵消,可防止接地接点的断开。
另外,由于凸缘部在所述绝缘构件的缘部全周上向所述绝缘屏障侧延伸出,并形成直径比所述绝缘屏障的外径大的内径,所述绝缘构件配设成:在所述接地导体与所述主电路导体接触时,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绝缘屏障的前端部在所述接地导体的轴向重合,因此,可抑制大气中绝缘部分的污染和异物的附着所产生的漏电绝缘性能的下降。

Claims (8)

1.一种开关机构,其中,固定侧主电路接点和可动侧主电路接点设在真空容器内,与所述固定侧主电路接点和所述可动侧主电路接点分别连接的主电路导体贯通所述真空容器的壁而配设,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地导体,设置成贯通所述真空容器的壁,其一端可移动到和移动离开与所述可动侧主电路接点相连的所述主电路导体而与其接触和分离;
操作机构,通过绝缘构件与从所述真空容器延伸出的所述接地导体的另一端连接;以及
接地兼试验用端子,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通过挠性导体与从所述真空容器延伸出的所述接地导体的另一端连接,并且
所述真空容器被接地,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相对所述真空容器而绝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导体和所述挠性导体的连接部分由筒状的绝缘屏障围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容器系用绝缘性树脂对金属罐进行模压而构成,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与所述罐绝缘,并用所述绝缘性树脂与所述罐一体地被模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的一端形成围绕所述接地导体的环状,所述挠性导体与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的形成环状的一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导体气密地和弹性地设置成贯通有底的筒状凸缘,该筒状凸缘以绝缘方式连接于所述罐,在所述接地兼试验用端子的环状的一端与所述凸缘之间夹设一环状绝缘弹性构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构件与所述绝缘屏障之间的空间由弹性的绝缘构件密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U字状的连接端子设置成垂直于所述接地导体的轴向方向,其一端与所述接地导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挠性导体与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凸缘部分沿所述绝缘构件的周缘而形成向所述绝缘屏障延伸出,凸缘部分的内径大于所述绝缘屏障的外径,所述绝缘构件配设成:在所述接地导体与所述主电路导体接触时,所述凸缘部分与所述绝缘屏障的尖端部分在所述接地导体的轴向方向上重合。
CNB008026173A 1999-11-10 2000-06-05 开关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33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938599A JP3577247B2 (ja) 1999-11-10 1999-11-10 スイッチギア
JP319385/1999 1999-11-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7052A CN1337052A (zh) 2002-02-20
CN1193394C true CN1193394C (zh) 2005-03-16

Family

ID=18109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261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3394C (zh) 1999-11-10 2000-06-05 开关机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1152444B1 (zh)
JP (1) JP3577247B2 (zh)
KR (1) KR100447050B1 (zh)
CN (1) CN1193394C (zh)
HK (1) HK1042161B (zh)
TW (1) TW480799B (zh)
WO (1) WO20010354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37569B2 (ja) * 2000-04-24 2010-09-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真空絶縁スイッチギ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68175A (ja) * 2001-08-27 2003-03-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力用開閉装置
JP4247009B2 (ja) * 2002-03-06 2009-04-02 株式会社東芝 スイッチギヤ
JP3752598B2 (ja) * 2002-07-12 2006-03-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真空スイッチギヤ
JP2004055150A (ja) * 2002-07-16 2004-02-19 Hitachi Ltd 真空スイッチギヤの製造方法
US6747234B2 (en) * 2002-07-23 2004-06-08 Maysteel Llc High voltage interrupter
JP4277198B2 (ja) * 2003-12-26 2009-06-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真空スイッチギヤ
US7501598B2 (en) * 2006-05-31 2009-03-10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Connector system for an insulated switch with provision for grounding and visible break
DE602006019504D1 (de) * 2006-07-13 2011-02-17 Ormazabal & Cie Modulare eingekapselte elektrische anordnung für stromverteilernetze
TW200841371A (en) * 2007-02-14 2008-10-16 Hitachi Ltd Switchgear
JP5452555B2 (ja) * 2011-08-29 2014-03-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イッチギヤ及びスイッチギヤの操作方法
KR101147869B1 (ko) 2011-10-20 2012-05-24 (주)서전기전 아크 소호 진공밸브를 구비한 개폐장치
JP5905779B2 (ja) * 2012-06-13 2016-04-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抵抗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スイッチギヤ
JP6382069B2 (ja) * 2014-10-30 2018-08-29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スイッチギヤ
EP4027365A1 (en) 2021-01-07 2022-07-13 ABB Schweiz AG A switching apparatus for electric systems
JP7313389B2 (ja) * 2021-02-09 2023-07-24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85798A (zh) *
JPH11113117A (ja) * 1997-10-03 1999-04-23 Hitachi Ltd スイッチギヤ
JP3683089B2 (ja) * 1997-11-27 2005-08-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ギヤ
TW405135B (en) * 1998-03-19 2000-09-11 Hitachi Ltd Vacuum insulated switch apparatus
JP3868104B2 (ja) * 1998-03-27 2007-0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ギ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042161A1 (en) 2002-08-02
EP1152444B1 (en) 2011-10-26
JP3577247B2 (ja) 2004-10-13
EP1152444A1 (en) 2001-11-07
JP2001135207A (ja) 2001-05-18
TW480799B (en) 2002-03-21
HK1042161B (zh) 2005-09-02
CN1337052A (zh) 2002-02-20
EP1152444A4 (en) 2006-08-16
KR20010101384A (ko) 2001-11-14
KR100447050B1 (ko) 2004-09-07
WO2001035431A1 (fr) 2001-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3394C (zh) 开关机构
CN1178253C (zh) 真空开关及使用真空开关的真空开关设备
CN1825725A (zh) 真空开关装置
CN103069527B (zh) 制造电路断路器极柱部件的方法
CN201877344U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极柱
CN1218455C (zh) 复合型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CN1661872A (zh)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绝缘接地开关
CN1722332A (zh) 用于以协调的方式启动至少两种开关装置的控制设备
CN1926734A (zh) 压缩气体绝缘的隔离开关组件以及绝缘套管装置
CN1273687A (zh) 真空开关和使用这种真空开关的真空开关装置
CN102610428A (zh) 用于中压至高压应用场合的断路器装置
CN1200499C (zh)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CN1173445C (zh) 开关装置
CA2790731A1 (en) Retainer, vacuum interrupter, and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481056A (zh) 复合型气体绝缘开闭装置
CN1256796C (zh) 复合型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CN1528038A (zh) 金属封闭式配电盘
CN1252767C (zh) 真空开关设备
CN1290132C (zh) 真空管
CN1217459C (zh)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EP3367522A1 (en) Heat radiator for solid insulated switchgear unit, solid insulated switchgear unit, and railway vehicle
CN1228896C (zh) 真空断路器
CN1652275A (zh) 绝缘式开关装置
CN1941245A (zh) 多回路选择开关装置
JPWO2004051816A1 (ja) スイッチギヤの母線接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6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