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7920C - 数字广播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字广播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7920C
CN1187920C CNB008047324A CN00804732A CN1187920C CN 1187920 C CN1187920 C CN 1187920C CN B008047324 A CNB008047324 A CN B008047324A CN 00804732 A CN00804732 A CN 00804732A CN 1187920 C CN1187920 C CN 118792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ignal
mentioned
channel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047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43409A (zh
Inventor
池田康成
百代俊久
冈田隆宏
池田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43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3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79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792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数字广播接收装置,能够对地面数字广播的接收信号进行与广播端进行过的信号处理对应的逆处理,正确再现广播信号中包含的信源数据。按照要接收的频道及子频道号来设定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中的初始值,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依此来产生PRBS,导频信号误差检测电路9用PRBS来检测信号分离电路7分离出的导频信号CP、SP的载波的误差,均衡电路8依此来校正信息传输载波在传输线路中产生的失真,传输控制信号解码电路10用PRBS来检测传输控制信号TMCC的载波的基准相位,依此对TMCC进行解码,提供给控制电路11,产生必要的控制信号,控制信源数据的再现。

Description

数字广播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广播,特别涉及接收数字声音广播中的广播信号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及地面数字声音广播的暂定方式,提出了被称为宽带ISDB-T方式及窄带ISDB-T方式的广播方式。这些广播方式是相互匹配的方式,在将分配给日本国内电视频道的6MHz频带分割为14份所得的带宽(约429kHz)中,构成被称为段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调制过的基本传输单位,用该段来进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或地面数字声音广播。
段的信号进行OFDM调制,该段的OFDM载波被定义为108个、216个、432个这3种模式。暂定方式规定:在地面数字电视中,用13个段来构成传输信号,而在地面数字声音广播中,用1个段或3个段来构成传输信号。
段内的OFDM载波用同一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调制方式被定义为DQPSK、QPSK、16QAM、64QAM等。在段内的载波中除了存在传输信息的载波之外,还存在各种导频信号或传输控制信号等。导频信号有CP(Continual Pilot,连续导频)和SP(Scattered Pilot,分散导频),传输控制信号有TMCC(Transmission Multiplex Configuration Control,传输复用配置控制)信号。附加信息有AC1(Auxiliary Channel1,辅助频道1)、AC2(AuxiliaryChannel2)等信号。在导频信号中,CP及SP用与载波号对应的PRBS(PseudoRandom Binary Sequence:伪随机二进制系列)输出进行BPSK(Binary PhaseShift Keying,二相相移键控)调制。附加信息AC1或AC2在帧先头的OFDM码元中,与导频信号CP、SP同样,用与载波号对应的PRBS输出来进行BPSK调制,而在以后的OFDM码元中,以帧先头的OFDM码元中的附加信息AC1及AC2的相位为基准,用要传输的附加信息来实施差分BPSK调制。传输控制信号TMCC也与附加信息AC1、AC2同样,在帧先头的OFDM码元中,用与载波号对应的PRBS输出来进行BPSK调制,而在以后的OFDM码元中,以帧先头的OFDM码元的相位为基准,根据传输控制信号TMCC的信息来实施差分BPSK调制。
在宽带ISDB-T方式中,用13个段来构成信号,虽然使用的是使用相同生成多项式的PRBS,但是根据各段的号码将提供给PRBS生成电路的初始值设定得不同,使得相邻段的上端和下端的导频信号CP的相位没有矛盾。这样根据段的位置来改变提供给PRBS生成电路的初始值的目的在于,通过将各段中的导频信号CP或SP的相位尽量随机化,来防止在宽带ISDB-TB信号中产生峰值,缩小信号的动态范围。
图5示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方式、即宽带ISDB-T广播方式的段结构、和其各种导频信号CP、SP、传输控制信号TMCC及附加信息AC1、AC2的相位。
如图所示,在宽带ISDB-T方式的信号中,各个段中的导频信号CP、SP、传输控制信号TMCC及附加信息AC1、AC2的相位分别被随机控制。因此,能够防止在基于宽带ISDB-T方式的信号中产生峰值,能够缓和对接收机动态范围的要求。
然而,根据上述地面数字电视及声音广播方式,广播频带使用目前实际进行广播的模拟方式的地面电视广播的频带。例如,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所使用的频带预定采用目前分配给电视广播的UHF频带,而地面数字声音广播所使用的频带预定采用目前分配给电视广播的VHF频带。因此可认为,在模拟电视广播过渡到数字的期间,分配给地面数字声音广播的VHF频带至少不会改变目前的频道结构。即,地面数字广播也以目前的电视频道为基础来开始广播服务。由此可认为,在地面数字声音广播中,以6MHz(4MHz)为基础来构成信号。
然而,在地面数字声音广播所使用的窄带ISDB-T方式中,定义了一段形式和三段形式的信号,由此,作为段号,在一段方式中只存在1种,而在三段方式中只存在3种。图6示出窄带ISDB-T信号的段结构和各种导频信号的相位关系。如图所示,在频道内的信号都是一段信号的情况下,由于13个段号都是相同的,所以如果按照段号来设定提供给PRBS生成电路的初始值,则该初始值是相同的,进而13个段的导频信号CP及SP的相位也都是相同的。而传输控制信号TMCC或无调制时的附加信息AC1、AC2在13个段中也同样都是同一相位。因此,从频道内的整个信号来看,由于存在多个相位一致的载波的组,所以在传输信号中产生峰值的概率很高,难以确保接收机中前端放大器的动态范围,这是很不利的。
因此,考虑在发送窄带ISDB-T信号时,通过根据各个发送频道内的频率位置来控制载波的相位,从而抑制广播信号的动态范围的增加。例如,用按照广播频道的频率位置而设定的初始值来生成PRBS,用该PRBS对导频信号、传递控制信号等副信号进行调制,对调制信号和上述编码过的主信号例如进行OFDM调制来生成广播信号。通过采用该方式,由于可将每个广播频道的主信号及副信号载波的相位设定得不同,所以能够抑制广播信号的动态范围,能够缓和接收机中前端放大器的动态范围的要求。
与上述广播装置相对应,在数字广播接收装置中,如果不对接收到的广播信号适当进行与广播装置端进行过的信号处理对应的信号处理,则不能正确再现编码过的主信号中包含的信源数据,而由于不能正确再现副信号,所以不能正确取出传输控制信号中包含的控制信息,不能正确接收数字广播,这是很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广播接收装置,能够对地面数字广播的接收信号进行与广播端进行过的信号处理对应的处理,正确再现广播信号中包含的信源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该数字广播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是用根据用传输段的广播用频率而设定的随机码的初始值而产生的伪随机数序列对所述广播信号中的作为信号传输控制信号的副信号进行调制,并将该副信号和根据信源数据而生成的主信号进行合成,并用规定的段进行传输的广播信号;再现接收到的所述广播信号中包含的所述信源数据,该数字广播接收装置包括:分离电路,分离接收信号中的上述主信号和副信号;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利用根据上述传输副信号的段的广播用频率而设定的随机码的初始值来产生伪随机数序列;副信号再现电路,用上述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所生成的伪随机数序列来再现上述分离出的副信号;控制电路,按照上述再现出的副信号来控制上述主信号的再现;以及解码电路,根据上述控制电路的控制对上述主信号进行解码。
再者,在本发明中,上述解码电路对上述解交织电路进行过解交织处理的信号进行包含纠错的解码处理,在不能按照接收信号的状态来实施上述纠错时,输出出错信号;具有选台控制电路,在收到上述出错信号时,结束正在接收的频道的接收,接收其他频道。再者,在广播频道预置时,上述选台控制电路依次接收从上述解码电路不输出上述出错信号的所有广播频道。
根据本发明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用依据要接收的频道的频率或者频道号或子频道号而生成的PRBS来再现数字广播信号内用PRBS调制过的传输控制信号、例如导频信号CP、SP、传输控制信号TMCC等。根据该再现出的传输控制信号,例如校正主信号的载波在传输线路中产生的失真,再现主信号中包含的信源数据。
此外,在接收到的广播信号中,在包含信源数据的主信号用与广播频道的频率对应的参数进行了交织处理、编码的情况下,用根据要接收的频道的频率或者频道号或子频道号而设定的参数,对包含信源数据的主信号进行解交织处理后,进行包含纠错的解码处理,再现信源数据。由于在按照某些接收信号的状态不能实施纠错的情况下,从解码电路输出出错信号,所以通过检测有无该出错信号,能够进行接收装置中的自动选台及接收频道的预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数字广播装置的一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的第3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5是宽带ISDB-T广播方式的段结构和各段中的导频信号等的相位的示意图。
图6是窄带ISDB-T广播方式的子频道结构和各子频道中的导频信号等的相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对接收到的广播信号进行与广播端进行过的各种信号处理对应的信号处理,正确再现接收信号中包含的信源数据。以下,在首先说明了数字广播装置后,分别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数字广播装置
图1是数字广播装置的一结构例的电路图。
如图所示,数字广播装置包括:对广播信号的一段进行处理的广播信号处理电路100、逆傅里叶变换电路(IFFT)112、保护间隔附加电路113、正交调制电路114、变频电路115、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振荡电路116、高频放大电路117、发送天线118及控制电路20。
如图所示,广播信号处理电路100包括:复用电路101、外编码电路102、能量扩散电路103、延迟校正电路104、字节交织电路105、卷积编码电路106、比特交织电路107、映射电路108、时间交织电路109、频率交织电路110、OFDM成帧电路111、导频信号产生电路121、传输控制信号产生电路122、附加信息产生电路123、映射电路124、125、126及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7。
复用电路101例如对数字声音信号构成的多个信源编码过的比特流进行时分复用,产生所谓的运输流(TS)。
外编码电路102接受复用电路1复用过的比特流,对该比特流进行基于里德-索罗门编码的外编码处理。
能量扩散电路103对外编码电路102编码过的比特流进行信息的随机化处理,进行能量的扩散。
延迟校正电路104对进行过随机化处理的比特流进行延迟时间的校正。
字节交织电路105为了分散卷积码的残留差错,对延迟校正电路104输出的数据实施卷积交织。
卷积编码电路106对字节交织电路105的输出信号进行卷积编码。
比特交织电路107对卷积编码电路106的输出信号进行比特交织,将得到的数据输出到映射电路108。
映射电路108进行映射处理,以便将输入的数据序列调制到OFDM调制用的载波上。具体地说,例如,映射电路108进行各OFDM载波的信号点的安排,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时间交织电路109。
时间交织电路109对映射电路108的输出信号进行时间轴上的交织处理,将其输出信号输出到频率交织电路110。
频率交织电路110对时间交织处理过的信号进一步在频率轴上进行交织处理,将其输出信号提供给OFDM成帧电路111。在本实施例中,频率交织电路110中的参数由控制电路120按照广播频率来控制。
导频信号产生电路121产生导频信号CP、SP等。传输控制信号产生电路122产生传输控制信号TMCC,而附加信息产生电路123产生附加信息AC1、AC2等。
映射电路124对导频信号CP、SP进行用于调制OFDM载波的映射处理,映射电路125对传输控制信号TMCC进行用于调制OFDM载波的映射处理,而映射电路126对附加信息AC1、AC2进行用于调制OFDM载波的映射处理。然后,这些映射电路的输出信号都被输出到OFDM成帧电路111。
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7产生PRBS,分别提供给映射电路124、125及126。在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7中,产生PRBS所用的随机码的初始值由控制电路120来设定。
OFDM成帧电路111接受从频率交织电路110、映射电路124、125及126输出的数据串,向频率交织电路110输出的数据串分配规定的载波,进而将实施了映射处理的导频信号CP、SP、传输控制信号TMCC及附加信息AC1、AC2分别作为特别的OFDM载波来分配,并构成帧。
逆傅里叶变换电路112对广播信号处理电路100的输出信号进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广播信号处理电路100的输出信号是通过OFDM调制而得到的信号,是将多个数字信号调制过的多个载波相加所得的信号。逆傅里叶变换电路112在每个发送码元期间对该OFDM调制波进行1次逆离散傅里叶变换,其结果是,得到时间轴上的发送信号。
保护间隔附加电路113对通过逆傅里叶变换而得到的发送信号附加保护间隔期间。该保护间隔期间是为了降低接收机中多路径(重影)的影响而附加的信号期间。通常,重复传输实际信息的有效码元期间的信号波形来生成间隔附加期间。保护间隔期间和有效码元期间合起来构成OFDM的传输码元期间。
正交调制电路114对保护间隔附加电路113输出的信号进行正交调制,输出正交调制信号。
变频电路115用来自RF信号振荡电路116的RF振荡信号,对正交调制电路114的输出信号进行变频。通过该变频,将发送信号的载波变换到广播高频频带。
高频放大电路117对变频电路115输出的高频信号的振幅进行放大,将放大过的信号输出到发送天线118。
发送天线118将高频放大电路117放大过振幅的高频信号发射到空间。
控制电路120控制广播信号处理电路100中的频率交织电路110、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7的动作,还控制RF信号振荡电路116的振荡频率。例如,控制电路120按照RF信号的频率来设定频率交织电路110中的参数,并且设定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7中的随机码的初始值。
以下,参照图1,来说明数字广播装置的工作状况。
对广播信号进行数字化,进而进行编码所得到的多个信源编码比特流由复用电路101进行时分复用,产生运输流。例如根据里德-索罗门(RS)编码方式对该运输流实施外编码处理,进而由能量扩散电路103进行随机化。随机化过的数据由延迟校正电路104进行校正后,以分散卷积码的残留差错为目的,由字节交织电路105实施卷积交织,由卷积编码电路106进行卷积编码。卷积编码输出由比特交织电路107实施比特交织,通过该比特交织而得到的数据序列被提供给用于调制各OFDM载波的映射电路108。
映射电路108安排各OFDM载波的信号点,其输出进而被依次提供给时间交织电路109和频率交织电路110。频率交织电路110的输出被提供给OFDM成帧电路111。进而,导频信号产生电路121产生的导频信号CP、SP、传输控制信号产生电路122产生的传输控制信号TMCC及附加信息产生电路123产生的附加信息AC1、AC2分别由映射电路124、125及126进行映射,被提供给OFDM成帧电路111。OFDM成帧电路111将这些导频信号、传输控制信号、附加信息作为特别的OFDM载波来分配,并构成帧。
成帧电路111的输出被提供给逆傅里叶变换电路112,通过该傅里叶变换,从频域变换为时域的信号。进而,由保护间隔附加电路113附加所需的保护间隔期间后,由正交调制电路114正交调制为实部和虚部而输出中频信号。该中频频带的OFDM调制信号由变频电路115和RF信号振荡电路116变换到所需的发送频率(RF频带),该RF频带的OFDM调制信号由高频放大电路117放大后,作为RF输出信号119从发送天线118被发射。
控制电路120控制RF信号振荡电路116,并且根据RF输出信号119的频率来控制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7,以便改变用于生成PRBS的初始值。具体地说,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7中设定的初始值按照构成各段的子频道的中心子频道号来变更。子频道号待后述。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7根据基于设定初始值的规定的生成多项式来产生PRBS。导频载波用与各CP、SP的频率位置(载波号)对应的PRBS值来进行BPSK调制,而传输控制信号TMCC及附加信息AC1、AC2的各载波用帧先头的OFDM码元的载波相位对应于其频率位置(载波号)的PRBS值来进行BPSK)调制。传输控制信号TMCC及附加信息AC1、AC2的载波在以后的码元中以帧先头码元的相位为基准,用传输控制信号或附加信息来进行差分BPSK调制。在需要时,控制电路120向频率交织电路110输出控制信号,按照RF输出信号119的子频道号来设定交织电路内的段内交织的参数。
这里,说明子频道和子频道号。子频道是带宽为1/7MHz的虚拟频道,在与现行电视频道的带宽相当的6MHz带宽内,沿频率从低到高的方向依次编号。具体地说,如下依次编号:将以6MHz带宽的现行电视频道的最下端频率为中心频率的子频道编号为子频道号0,将以比子频道号0的子频道的中心频率高1/7MHz的频率为中心频率的子频道编号为子频道号1,将以比子频道号1的子频道的中心频率高1/7MHz的频率为中心频率的子频道编号为子频道号2。
通过上述广播装置来生成基于窄带ISDB-T方式的地面数字声音广播信号。由于能够将该生成的广播信号的动态范围抑制得很低,所以能够缓和接收装置内的前端接收机的输入动态范围的要求。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的实施例。
第1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天线2、变频电路3、本地振荡电路4、正交解调电路5、傅里叶变换电路(FFT)6、信号分离电路7、均衡电路8、导频信号误差检测电路(CP、SP误差检测电路)9、传输控制信号解码电路(TMCC解码电路)10、控制电路11、随机数序列(PRBS:Pseudo-Random Binary Sequence,伪随机二进制序列)产生电路12、解交织电路(以下表记为解交织)13、维特比解码电路14、外解交织电路15、能量解扩电路16及外解码电路17。
接收天线2捕获广播装置发射到空间中的高频广播电波信号1,将接收到的广播信号S2提供给变频电路3。
变频电路3例如由混频器构成,将天线2接收到的广播信号S2的频率变换为原来接收到的频率和本地振荡电路4产生的本地振荡信号S4的频率之差的中频,生成中频信号S3,输出到正交解调电路5。
正交解调电路5对中频信号S3进行正变解调,将解调过的信号输出到傅里叶变换电路6。
傅里叶变换电路6对来自正交解调电路5的解调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将傅里叶变换的结果提供给信号分离电路7。通过该傅里叶变换对OFDM调制信号的各载波的振幅及相位一并进行解调。
信号分离电路7将傅里叶变换电路6解调过的OFDM载波分离为信息传输载波、导频信号(CP、SP)载波及传输控制信号(TMCC)载波,分别输出到均衡电路8、导频信号误差检测电路9及传输控制信号解码电路10。
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根据控制电路11设定的初始值,用与发送端相同的生成多项式来产生PRBS,将产生的PRBS分别提供给导频信号误差检测电路9及传输控制信号解码电路10。
这里,将控制电路11设定的用于产生PRBS的初始值按照子频道号来控制。在数字广播的发送端,如上所述根据按照子频道号控制的初始值,来生成决定SP及传输控制信号TMCC的载波相位及振幅的PRBS,所以在接收端,通过根据按照子频道号控制的初始值来生成PRBS,能够由与该PRBS的各载波号对应的值,来获悉本来发送的导频信号CP、SP及传输控制信号TMCC的振幅及相位。因此,能够实现信号分离电路7提供的导频信号Cp、SP的误差检测及传输控制信号TMCC的解码。导频信号误差检测电路9通过根据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提供的PRBS,提取信号分离电路7分离出的导频信号CP、SP的振幅、相位和PRBS的振幅、相位之差,来检测导频信号的误差。检测出的导频信号的误差被提供给均衡电路8,对传输线路中失真的各个OFDM载波的振幅及相位进行校正。
同样,传输控制信号解码电路10能够根据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产生的PRBS来求传输控制信号TMCC的载波的基准相位,对通过差分调制该基准相位而传输的传输控制信号TMCC的信息进行解码。传输控制信号解码电路10解码过的传输控制信号TMCC的信息被提供给控制电路11。
控制电路11根据传输控制信号解码电路10解码过的传输控制信号TMCC来产生必要的控制信号,提供给接收装置的各部分电路。通常,控制电路11大多使用微型计算机。然而,在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中,通过指定现行电视频道号和子频道号来进行选台。控制电路11按照输入的现行电视频道号和子频道号构成的选台信息Sc来生成控制信号,以便产生具有期望振荡频率的本地振荡信号S4,输出到本地振荡电路4。进而,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根据输入的选台信息SC的子频道号,决定用于产生PRBS的初始值。例如,将用于产生PRBS的初始值作为微型计算机的程序内表而存储到存储器等中,从存储器中读出与选台信息SC的子频道号对应的随机数产生用的初始值,提供给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
解交织电路13进行与发送端进行过的交织处理、例如与频率交织相反的处理。这里,解交织电路13接受均衡电路8进行过失真校正的信息传输载波,对该载波进行解交织处理,将处理的结果提供给维特比解码电路14。
维特比解码电路14对输入的信号进行维特比解码处理。然后,维特比解码过的信号由外解交织电路15进行外解交织处理,将其结果输出到能量解扩电路16。这里,对应于发送端的字节交织电路,外解交织电路进行与字节交织相反的处理。
能量解扩电路16对输入信号进行与发送端进行过的能量扩散处理相反的处理,将其结果输出到外解码电路17。
外解码电路17对输入的信号进行例如里德-索罗门解码处理。该解码处理的结果是,发送端原来的信源数据被还原,所以能够按照该信源数据来再现例如声音信号。
以下,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的整体工作状况。
数字广播装置发射到空间中的高频广播电波信号1由天线2捕获接收。接收信号S2被提供给变频电路3,变频电路3将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为输入的接收信号S2的频率和本地振荡电路4的振荡信号S4的频率之差即中频。然后,通过变频而得到的中频信号被输入到正交解调电路5,进行正交解调。
正交解调过的信号被提供给傅里叶变换电路6,该傅里叶变换电路6进行傅里叶变换的结果是,一并解调出接收信号中包含的OFDM信号的各载波的振幅及相位,提供给信号分离电路7。
信号分离电路7分别分离出傅里叶变换电路6总括解调过的OFDM信号中包含的信息传输载波、导频信号CP、SP的载波及传输控制信号TMCC的载波,分别提供给均衡电路8、导频信号误差检测电路9及传输控制信号解码电路10。
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用控制电路11设定的初始值来产生PRBS。用于产生该PRBS的初始值是对应于接收的广播信号的子频道号来设定的。本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中的控制电路11根据输入的选台信息SC等来估计接收的子频道号,依此决定用于产生PRBS的初始值,提供给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根据控制电路11设定的初始值来产生PRBS,分别提供给导频信号误差检测电路9及传输控制信号解码电路10。
导频信号误差检测电路9通过提取信号分离电路7分离出的导频信号的振幅及相位之差,来检测误差。表示检测出的误差的信号被提供给均衡电路8,均衡电路8根据导频信号的误差来校正信号分离电路7分离出的信息传输载波的振幅及相位的失真。
传输控制信号解码电路10根据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提供的PRBS来求传输控制信号TMCC的基准相位。对通过差分调制该基准相位而传输的传输控制信号TMCC的信息进行解码,提供给控制电路11。控制电路11按照解码过的传输控制信号TMCC来生成例如卷积编码电路中的编码率、OFDM调制中所用的调制方式等控制信息。控制电路11根据该控制信息向维特比解码电路14等分别提供控制信号。
均衡电路8校正传输线路中产生的失真所得的信息传输载波信号被输出到解交织电路31,由解交织电路13进行解交织处理。解交织处理的结果被输出到维特比解码电路14,进行维特比解码。然后,维特比解码过的信号由外解交织电路15实施外解交织处理,其结果由能量解扩电路16进行能量解扩处理,处理的结果被输出到外解码电路17,例如进行里德-索罗门解码处理。里德-索罗门解码处理的结果是,数字广播信号中包含的数字信源数据被还原,能够按照该还原过的数据来再现例如声音信号等。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数字广播接收装置中,按照接收的广播信号的子频道号来设定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中用于产生PRBS的初始值,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根据该初始值来产生PRBS,提供给导频信号误差检测电路9及传输控制信号解码电路10。导频信号误差检测电路9用PRBS来检测信号分离电路7分离出的导频信号CP、SP的载波的误差,均衡电路8依此校正信息传输载波在传输线路中产生的失真,而传输控制信号解码电路10用PRBS来检测传输控制信号TMCC的载波的基准相位,依此对传输控制信号TMCC进行解码,提供给控制电路11,使其产生必要的控制信号,控制信源数据的再现,所以能够正确再现数字广播信号中包含的信源数据,而且将广播信号的动态范围抑制得很低,所以例如能够降低变频电路的输入端的动态范围。因此,尽管图2中未示出,但能够将通常连接在天线输出端的高频放大电路等前端放大电路的动态范围设定得很低。
第2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具有与第1实施例的接收装置大体相同的结构,除了解交织电路13a受控制电路11b控制来设定解交织处理中的参数以外,与第1实施例大体相同,所以对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构成部分附以相同的标号来表记。
在本实施例中,解交织电路13a按照来自控制电路11a的控制信号来设定参数,用该设定的参数来进行解交织处理。在数字广播端,作为降低广播信号动态范围的方法,除了对应于广播频道的频率、例如子频道号来控制对导频信号CP、SC、传输控制信号TMCC等进行映射处理时用于产生PRBS的初始值以外,还按照广播频道的频率、例如子频道号来设定频率交织中的参数。因此,在接收端,像上述第1实施例那样,与广播端同样,例如按照子频道号来设定产生提供给导频信号误差检测电路9及传输控制信号解码电路10的PRBS初始值,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还对应于子频道号来控制解交织电路13中的解交织处理的参数。
具体地说,例如,控制电路11a接受指示接收的频道及子频道号的接收控制信号SC,按照指示的子频道号来产生控制信号,以便生成解交织处理所需的参数,提供给解交织电路13a。因此,解交织电路13通过设定与控制信号对应的参数,在数字广播的发送端的交织处理和接收端的解交织处理中使用相同的参数,能够对广播信号正确进行解码、再现。
由于上述解交织电路13a以外的各部分电路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对应部分电路大体相同的结构及功能,所以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1a按照广播端的处理来控制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中用于产生PRBS的初始值。例如,在广播端,对导频信号CP、SP、传输控制信号TMCC等进行映射处理时,按照广播频率、例如子频道号来设定用于产生PRBS的初始值的情况下,在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中,与广播端同样,例如按照接收的子频道号根据控制信号11来设定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中用于产生PRBS的初始值。将生成的PRBS提供给导频信号误差检测电路9及传输控制信号解码电路10,按照该PRBS来检测导频信号CP、SP的振幅、相位误差,提供给均衡电路8,或者根据该PRBS来检测传输控制信号TMCC的基准相位,依此对传输控制信号TMCC进行解码。按照该电路9中检测出的导频信号的误差,来校正传输线路中产生的信息传输载波的失真。此外,控制电路11a按照解码过的传输控制信号TMCC向各部分电路提供必要的控制信号。
第3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的第3实施例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除了控制电路11b以外,具有与第1实施例的接收装置大体相同的结构。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中的控制电路11b除了传输控制信号解码电路10解码过的传输控制信号TMCC及从外部输入的接收控制信号SC以外,如图4所示,还从外解码电路17a提供误差标志SBF。控制电路11b按照该误差标志SBF来控制自动选台、或预置的工作状况。
上述以外的各部分电路具有与图2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各个对应电路大体相同的结构及功能,所以以下对应于本实施例的外解码电路17a及控制电路11b的结构,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的自动选台、或预置的动作。
外解码电路17a对能量扩散电路16的输出信号进行例如基于里德-索罗门解码的解码处理。在通过该解码处理能够纠正输入的数据序列中的差错、正确还原原来的信源数据的情况下,输出还原过的信源数据18,能够依此来再现声音信号等。另一方面,按照某些传输线路的传输条件,有时不能实施纠错,不能将信源数据正确还原。例如,在传输线路中的干扰、噪声等很强的情况下,接收信号的S/N比很低。在该S/N比恶化到规定的电平以下的情况下,不能正确再现原来的信源数据。此时,例如在外解码电路17a中进行里德-索罗门解码处理的结果是不能实施纠错,从外解码电路17a生成出错标志SBF,提供给控制电路11b。
在自动选台或预置动作中,接收装置一边依次搜索实际正在广播的频道的子频道,一边进行选台。这些动作由控制电路11b来控制。例如,控制电路11b控制本地振荡电路4的振荡频率,以便从目前正在接收的频道的子频道起,依次接收上侧或下侧的子频道,并且对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 12设定用于产生PRBS的初始值。此时,在均衡电路8对信号分离电路7分离出的信息传输载波信号进行失真校正后,如果能够经解交织电路13等正确进行纠错,还原原来的信源数据,则外解码电路17a不产生出错标志SBF。另一方面,在由于不进行广播的子频道或某些原因而使接收信号变弱、不能正确还原原来的信源数据时,外解码电路17a不能正确实施纠错,产生出错标志SBF。控制电路11b接受出错标志SBF后,结束该子频道的接收,开始下一个子频道的接收动作。
在自动选台动作中,控制电路11b依次检查目前的子频道上侧或下侧的子频道,直至从外解码电路17a不输出出错标志SBF,在发现正在广播的子频道时,控制电路11b生成规定的控制信号,使得继续接收该子频道,输出到各部分电路。
而在预置时,控制电路11b进行控制,使得依次接收所有频道及子频道,确认在接收各个子频道时有无来自外解码电路17a的出错标志SBF。在未输出出错标志SBF的子频道中,判定为该子频道正在广播,而且能够根据该广播信号来正确还原信源数据,能够再现声音信号,将与该子频道有关的信息例如存储到内置的存储器中。相反,在输出了出错标志SBF的子频道中,判定为该频道目前未进行广播,或者广播信号的接收状态恶劣,不能正确再现信源数据,不预置该子频道。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中,按照外解码电路17a能否实施纠错来生成出错标志SBF,控制电路11b可以根据有无来自外解码电路17a的出错标志SBF,来进行选台,或者预置接收频道的子频道。
然而,在日本,现行电视频道规定第7频道和第8频道的频带有一部分重叠,对该重复的频带内的子频道,不管实际上是否是单一的子频道,都编号为从第7频道的观点来看的情况下的子频道号和从第8频道的观点来看的情况下的子频道号。因此,在将该重复的频带作为第7频道来进行选台的情况下和作为第8频道来进行选台的情况下,对本地振荡电路4的控制是相同的,但是用于产生PRBS的初始值不同,所以如果发送端和接收端(即进行选台的用户)的频道意识不同,则不能正确进行接收。实际上,这些子频道的频率相同,所以在发送端作为第7频道的子频道来处理的信号,在用户端可能作为第8频道的子频道来进行选台。在此情况下,由于未正确设定用于产生PRBS的初始值,所以不能进行正确的接收。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1b在接收该重复的频带的情况下,作为第7频道及第8频道的子频道来控制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
在此情况下,控制电路11b例如首先按照第7频道的子频道号对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进行初始值的设定。然后,在能够用设定的初始值来正确接收接收信号、从外解码电路17a不输出出错标志SBF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目前正在广播的子频道属于第7频道。另一方面,在从外解码电路17a输出出错标志SBF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1b按照第8频道的子频道号对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进行初始值的重新设定。据此能够对频带互相重复的第7及第8频道的各个子频道进行选台或自动选台及接收频道的预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外解码电路17a在不能纠错时产生出错标志SBF,提供给控制电路11b。控制电路11b在接收规定的频道的子频道时,由于通过检查有无出错标志SBF,能够判断接收的子频道是否正在广播,或者是否能够根据接收信号来正确还原原来的信源数据,所以能够进行自动选台及接收频道的预置。此外,在接收频带重复规定的第7及第8频道的各个子频道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1b通过向本地振荡电路4输出相同的控制信号,对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12设定与各个子频道对应的用于产生PRBS的初始值,能够识别重复的频道中的各子频道,能够进行选台或自动选台或者接收频道的预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通过对应于数字广播信号的广播频率、例如广播频道的子频道,来设定随机数序列的初始值,以便对传输线路导频信号等控制信号进行解码,能够检测导频信号等控制信号在传输线路中产生的误差,能够依此来校正接收到的信息传输载波的失真。此外,通过对应于广播频率、例如广播频道的子频道来控制解交织中的参数,能够正确再现信源数据。
再者,有下述优点:通过根据对传输控制信号进行解码而得到的信息,来控制接收装置的各部分电路,接收装置能够实现稳定的动作,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信号还原及信号再现。

Claims (11)

1、一种数字广播接收装置,用于:
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是用根据用传输段的广播用频率而设定的随机码的初始值而产生的伪随机数序列对所述广播信号中的作为信号传输控制信号的副信号进行调制,并将该副信号和根据信源数据而生成的主信号进行合成,并用规定的段进行传输的广播信号;再现接收到的所述广播信号中包含的所述信源数据,该数字广播接收装置包括:分离电路,分离接收信号中的上述主信号和副信号;
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利用根据上述传输副信号的段的广播用频率而设定的随机码的初始值来产生伪随机数序列;
副信号再现电路,用上述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所生成的伪随机数序列来再现上述分离出的副信号;
控制电路,按照上述再现出的副信号来控制上述主信号的再现;以及
解码电路,根据上述控制电路的控制对上述主信号进行解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其中,
上述广播信号是对上述主信号和副信号进行OFDM调制所得的OFDM调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其中,
上述信源数据是对声音信号进行编码而得到的声音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其中,
在上述副信号中包含导频信号;
具有校正电路,按照用上述伪随机数序列而检测出的上述导频信号的误差,来校正上述主信号中产生的失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其中,
在上述副信号中包含传输控制信号;
上述控制电路按照用上述伪随机数序列而再现出的上述传输控制信号来控制上述解码电路的解码动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广播用频率对应于将规定的频带分割为多个而形成的子频道中的一个,并对各个子频道赋予规定的子频道号码;
在广播端,上述副信号用伪随机数序列来进行调制,该伪随机数序列是根据按照子频道号而设定的初始值来生成的;
上述随机数序列产生电路按照上述子频道号来设定上述伪随机数序列的初始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是由根据在广播方对所述副信号进行传输的段的广播用频率而设定的参数进行交织处理后进行了编码的主信号和根据用传输段的广播用频率而设定的随机码的初始值而产生的伪随机数序列加以调制后的所述副信号合成而生成的广播信号;再现接收到的该广播信号中包含的上述信源数据,该数字广播接收装置具有:
解交织电路,用按照传输所述副信号的段的上述广播用的频率而设定的参数,对上述分离出的主信号进行解交织处理;以及
解码电路,对上述解交织处理过的信号进行解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其中,
上述解码电路在不能按照接收信号的状态来实施上述纠错时,输出出错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其中,该装置具有:
选台控制电路,在收到上述出错信号时,结束正在接收的频道的接收,接收其他频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其中,
在广播频道预置时,上述选台控制电路依次接收从上述解码电路不输出上述出错信号的所有广播频道。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其中,
上述接收信号用频率与其他频道重复的频带来传输,在收到上述出错信号时,根据其他频道的子频道号来变更上述初始值。
CNB008047324A 1999-03-10 2000-03-10 数字广播接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79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339499 1999-03-10
JP63394/99 1999-03-10
JP63394/1999 1999-03-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3409A CN1343409A (zh) 2002-04-03
CN1187920C true CN1187920C (zh) 2005-02-02

Family

ID=13228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473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7920C (zh) 1999-03-10 2000-03-10 数字广播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356094B1 (zh)
JP (1) JP3654185B2 (zh)
CN (1) CN1187920C (zh)
AU (1) AU2942200A (zh)
BR (1) BR0008873B1 (zh)
HK (1) HK1047505B (zh)
WO (1) WO20000544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5537B1 (en) * 1999-09-15 2006-01-1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mbol self synchronous interlea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FDM-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40827B2 (en) 2001-03-09 2005-09-06 Adaptix,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OFDM for one direction and DSSS for another direction
US7468962B2 (en) 2002-06-28 2008-12-23 Thomson Licensing S.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selection using channel response information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JP3860556B2 (ja) * 2003-04-04 2006-12-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8724447B2 (en) 2004-01-28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estimation in an OFDM receiver
US8433005B2 (en) 2004-01-28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ame synchronization and initial symbol timing acqui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7447488B2 (en) * 2005-07-07 2008-11-04 Bose Corporation Broadcast signal reception enhancing
WO2007066973A2 (en) 2005-12-06 2007-06-14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JP4419969B2 (ja) 2006-02-09 2010-0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Ofdm復調装置及び方法
US8045717B2 (en) * 2006-04-13 2011-10-25 Media Tek Inc. Stereo decoder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ilot signal
CN1960354B (zh) * 2006-04-27 2012-04-11 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中连续导频编码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1461160A (zh) * 2006-06-12 2009-06-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
FR2905044B1 (fr) * 2006-08-17 2012-10-26 Cit Alcatel Dispositif d'adaptation de schema(s) de modulation et d'encodage de donnees destinees a etre diffusees vers des terminaux de communication radio
US8036324B2 (en) * 2007-05-30 2011-10-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igital broadcasting receiving apparatus
CN103944682B (zh) * 2007-08-30 2018-07-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以及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
US20140047497A1 (en) * 2008-03-12 2014-02-13 Iberium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mbol-rate-independent adaptive equalizer initialization
US20110129201A1 (en) * 2009-11-30 2011-06-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ustomized playback of broadcast media
TWI513244B (zh) * 2013-03-08 2015-12-1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數位廣播接收系統及其信號處理方法
CN104065606B (zh) * 2013-03-22 2017-11-24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广播接收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EP2957083B1 (en) * 2013-04-21 2018-10-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JP5536936B2 (ja) * 2013-06-05 2014-07-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Ofdm信号生成方法、ofdm信号生成装置、ofdm信号受信方法、及びofdm信号受信装置
JP5536935B2 (ja) * 2013-06-05 2014-07-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Ofdm信号生成方法、ofdm信号生成装置、ofdm信号受信方法、及びofdm信号受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2576B2 (ja) 1992-09-25 2000-11-27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ジタル伝送方式およびデジタル変調送受信装置
JP3130752B2 (ja) * 1995-02-24 2001-01-31 株式会社東芝 Ofdm伝送受信方式及び送受信装置
WO1998037654A2 (en) * 1997-02-24 1998-08-27 At & T Wireless Services, Inc. Vertical adaptive antenna array for a discrete multiton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231089A (zh) * 1997-07-01 1999-10-06 株式会社高级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研究所 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式及其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EP0895387A1 (de) * 1997-07-28 1999-02-03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Erkennung des Übertragungsmodus eines DVB-Signales
JP2966821B2 (ja) * 1997-11-12 1999-10-25 株式会社次世代デジタルテレビジョン放送システム研究所 伝送制御信号送信方式と送受信装置
KR100314353B1 (ko) * 1998-04-28 2001-12-28 전주범 직교분할대역수신시스템
JP3884869B2 (ja) 1998-09-25 2007-02-21 日本放送協会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JP2990182B1 (ja) * 1998-09-30 1999-12-13 株式会社次世代デジタルテレビジョン放送システム研究所 地上デジタル放送伝送システム
US6487252B1 (en) * 1999-01-29 2002-11-26 Motorola,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356094B1 (en) 2008-04-08
CN1343409A (zh) 2002-04-03
BR0008873B1 (pt) 2014-01-28
AU2942200A (en) 2000-09-28
JP3654185B2 (ja) 2005-06-02
HK1047505B (zh) 2005-09-02
HK1047505A1 (en) 2003-02-21
WO2000054445A1 (fr) 2000-09-14
BR0008873A (pt) 2002-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7920C (zh) 数字广播接收装置
CN1187921C (zh) 数字广播装置
CN1107394C (zh) 编码多路复用发送装置
CN1220386C (zh) 使用无线lan发送和接收mpeg数据的设备
CN1245026C (zh) 数字电视系统
CN100347979C (zh) Atsc系统中标准8-vsb和稳健2-vsb(4-vsb)码元的同时发送
CN1152570C (zh) 把宽带数字数据传递到扇区化服务区域的发射系统及方法
US9565044B2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of
CN1951114A (zh) 具有改善的接收性能的数字广播发送及接收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146148C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场地选择分集的方法
CN1968232A (zh) 单载波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CN1949692A (zh) 一种多载波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及其数字信息传输方法
CN1951115A (zh) 提高接收性能的数字广播发送和/或接收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431825A (zh) 具有部分响应格构解码器的数字电视系统
CN1917399A (zh) 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及信息传输方法、纠错编码系统及方法
CN1245833C (zh) 具有综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方法
CN1960358A (zh) 一种多载波数字移动多媒体广播的数字信息传输方法
CN1525674A (zh) 多个发送/接收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和方法
CN1933472A (zh) 解调设备与解调方法
CN1172539C (zh) 具有接收天线方向调整指示器的数字广播解调装置
CN1197337A (zh) 高频谱效率传输cdma调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JP2011505723A (ja) 符号エンハンスド・スタガキャスティング
CN1263299C (zh) 具有组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
CN1232117C (zh) 具有综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方法
CN1246986C (zh) 检测在单频多发射机网络中的码矢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