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3299C - 具有组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组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63299C CN1263299C CNB031306799A CN03130679A CN1263299C CN 1263299 C CN1263299 C CN 1263299C CN B031306799 A CNB031306799 A CN B031306799A CN 03130679 A CN03130679 A CN 03130679A CN 1263299 C CN1263299 C CN 126329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encoder
- interleaver
- interweaved
- transport str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04N19/8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involving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on of transmission errors at the decoder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33—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a block and a convolutional code
- H03M13/2936—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a block and a convolutional code comprising an outer Reed-Solomon code and an inner convolutional cod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数字广播系统中的具有组合纠错编码功能的发送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瑞德-所罗门(RS)编码器,用于对第一输入传输流(TS)流执行RS编码;BPC编码器,用于使用BPC码对输入的第二TS流执行编码以便进行纠错;第一和第二外交织器,用于分别对由RS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和BPC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第一和第二内编码器,用于分别对由第一和第二外交织器交织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内交织器,用于对第一和第二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以及调制单元,用于对内交织器交织的数据进行数字调制,并发送该调制数据。因此,根据接收机的通信环境,通过执行不同的纠错编码,能够改善整个系统数据发送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组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支持分层传输模式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方法,其能够根据传输层次对编码数据进行不同的纠错。
背景技术
数字广播系统用于数字编码广播信号、发送该信号到卫星和地面通道、并通过接收装置接收该信号。与模拟广播相比,数字广播系统通过使用数字编码系统而具有综合和协同工作的能力。另外,与单向下行的模拟广播相比,数字广播的交互特征产生了极大的改变。
为保证数字广播的综合和协同工作的能力,首先必须引进标准。目前推荐的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的广播方法是使用8-VSB(残留边带)的美国ATSC(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和基于COFDM(编码的正交频分复用)的欧洲的DVB-T(地面数字视频广播)。
由于数字广播必须压缩信号源以发送巨量数据,所以在通道中出现的少量错误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因此,需要减少出现在通道中的错误。为减少错误,可以增加发送功率以增加信噪比(SNR)。但是这会带来诸如较大发送功率以及发送装置的高输出量所引起的成本增加以及通道间干扰的问题。为了减轻这些问题,数字广播系统使用能够纠错而不增加电功率的纠错码,纠错码能够纠正通道中产生的差错,而不增加发送功率,降低接收中出现差错的可能性。
纠错码大体上分为自动请求重发(ARQ)和前向纠错(FEC)两类。基于ARQ,如果在接收机中检测到差错,则接收机发送请求重发数据的信号给发送机。于是,发送机重发该数据。由于ARQ需要允许接收机发送重发请求信号至发送机的反向通道,所以这种方法不适合在数字广播中使用。同时,基于FEC,信号与附加到该信号上的附加符号一起被发送,使得接收机能够检测通道中的差错,然后用代数方法对差错进行纠正。
FEC大体上分为块代码和卷积码两种。块代码是线性块代码,并且是满足循环码的代码。块代码包括BCH码和作为BCH码的非二进制扩展的瑞德-所罗门码。块代码附加用于对接收数据进行纠错的预定的奇偶校验符号,并且它具有很强的纠正突发差错能力。
同时,对于卷积码来说,它能够基于当前输入和前一输入之间的相关性来编码数据的,因此对随机差错的纠正是有效的。通常维特比解码器用于对卷积码进行解码。
图1是根据COFDM的DVB-T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参照图1,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包括第一加扰器10和第二加扰器12、前向纠错(FEC)单元20、以及调制单元30。FEC单元20包括第一瑞德-所罗门(RS)编码器21和第二瑞德-所罗门(RS)编码器25、第一外交织器22和第二外交织器26、第一卷积编码器23和第二卷积编码器27、以及内交织器24。调制单元30包括导频/系统信息插入块31、映射/OFDM调制块33、保护间隔(GI)插入块35、数字模拟(D/A)转换块37、以及射频(RF)块39。
在DVB-T方法中,该方法支持分层传输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分离器(未示出)将输入的传输流(TS流)分为高优先级(HP)层和低优先级(LP)层。通过HP层发送的第一TS流被输入到第一加扰器10,同时通过LP层发送的第二TS流被输入到第二加扰器12。
第一加扰器10和第二加扰器12根据预定模式对第一和第二输入TS流的数据值进行随机化。在接收机端对该处理执行逆过程以恢复原始值。
FEC单元20对经第一加扰器10和第二加扰器12随机化后的数据进行编码以纠正在数据发送中出现的差错。即,第一RS编码器21和第二RS编码器25分别接收来自第一加扰器10和第二加扰器12的数据,并对该数据以块方式执行RS编码以便纠错。RS编码附加用于纠错的奇偶校验码(检测符号)。所附加的奇偶校验码的数量取决于发送系统。在DVB-T方法中,将16个奇偶校验符号附加到每个188字节的TS流中,因此,纠错编码后的总字节数是204。
第一外交织器22和第二外交织器26分别对第一RS编码器21和第二RS编码器25以块方式执行RS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由此打散潜在的突发差错。第一卷积编码器23和第二卷积编码器27分别对由第一外交织器22和第二外交织器26交织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DVB-T方法通常使用具有受限长度为7、码率为1/2的卷积码。第一卷积编码器23和第二卷积编码器27进行卷积编码的数据由内交织器24进行再交织以输出。
对从FEC单元20输出的编码数据,调制单元30执行适合于数字广播系统中采用的发送方法的数字调制。如图1所示,在DVB-T系统使用OFDM的情况中,映射/OFDM调制块33将从内交织器24输出的数据映射成诸如QPSK(正交相移键控)、16-QAM(正交调幅)以及64-QAM的符号,并使用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执行OFDM调制。在这个过程中,导频/系统信息插入块31将用于信号同步和通道估计的导频信号以及关于传输模式的信息插入到该信号中。GI插入块35插入用于防止多径环境中的ISI(符号间干扰)的GI。D/A转换块37对插入了GI的信号执行数字至模拟(D/A)转换。RF块39将经D/A转换的信号放大到高频,并通过天线发送该信号。
如上所述,传统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主要采用链接码系统,该链接码系统使用第一RS编码器21和第二编码器25作为外编码器,使用第一卷积编码器23和第二卷积编码器27作为内编码器。而且,在支持诸如DVB-T的分层传输模式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情况中,其采用的编码器在HP和LP层使用具有相同参数的纠错编码方法,并且其采用的交织器以相同的方法执行交织。
如上所述,在使用具有相同参数的编码器和交织器用于在HP和LP层进行纠错编码的情况下,具有下述优点,即从HP层和LP层发送的所有数据能够被具有相同结构的接收机所接收。
但是,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在各自不同的通信环境中存在使用HP层的接收机和使用LP层的接收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接收机的环境使用不同的纠错码能够增加整个系统的发送效率。例如,在移动通信环境下的接收机要求具有较好的接收性能,而在固定通信环境中的接收机要求接收更大量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通过任何一层发送的数据,必须执行更有效的纠错编码以增强接收机的接收性能。对于通过另一层发送的数据,必须执行不同的纠错编码以具有更高的数据发送率。因此,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需要对接收机的不同通道环境执行不同的纠错编码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做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方法,能够考虑接收机的通信环境,对通过HP层发送的数据和通过LP层发送的数据进行不同的编码,以便进行纠错。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而实现的。该发送装置包括:瑞德-所罗门(RS)编码器,用于对第一输入传输流(TS)流执行RS编码;BPC编码器,用于使用BPC码对输入的第二TS流执行编码以便进行纠错;第一和第二外交织器,用于分别对由RS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和BPC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第一和第二内编码器,用于分别对由第一和第二外交织器交织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内交织器,用于对第一和第二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以及调制单元,用于对内交织器交织的数据进行数字调制,并发送该调制数据。
BPC编码器包括:第一编码器,用于编码TS流,以便进行纠错;交织器,用于对第一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以及第二编码器,用于对交织器交织的数据进行编码,以便进行纠错。而且第一和第二编码器是使用瑞德-所罗门码的瑞德-所罗门(RS)编码器或使用BCH码的BCH编码器。
内交织器可以还包括:第一内交织器,用于对第一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第二内交织器,用于对第二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其中,调制单元对由第一内交织器和第二内交织器交织的数据进行数字调制,并发送该调制数据。
第一和第二内交织器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对第一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和第二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第一和第二内交织器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对第一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和第二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
最好所述调制单元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执行数字调制。在这种情况下:调制单元包括:映射/OFDM调制块,用于通过映射方法对内交织器交织的数据进行映射,并执行OFDM调制;导频/系统信息插入块,向映射/OFDM调制块提供用于信号同步和通道估计的导频信号以及有关发送模式的信息;保护间隔(G1)插入块,用于向从映射/OFDM调制块输出的信号插入GI;数字模拟(D/A)转换块,用于对插入了GI的信号进行D/A转换;以及射频(RF)块,用于将经D/A转换的信号转换成高频信号,并发送该信号。
最好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加扰器,用于分别对第一和第二TS流进行随机化,并将经随机化的第一和第二TS流提供给RS编码器和BPC编码器。
同时,一种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方法包括步骤:(a)在瑞德-所罗门(RS)编码器中,对输入的第一传输(TS)流进行RS编码,并输出第一编码数据;(b)在BPC编码器中,使用BPC码对第二TS流执行BPC编码,以便进行纠错,并输出第二编码数据;(c)在第一和第二外交织器中,分别对第一和第二编码数据进行交织,并输出第一和第二交织数据;(d)在第一和第二内编码器中,分别对第一和第二交织数据进行编码;(e)在内交织器中,对经过第一和第二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分别再次执行交织;以及(f)在调制单元中,对再次交织的数据进行数字调制,并发送结果数据。
最好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b1)编码第一TS流,以便进行纠错;(b2)对在步骤(b1)获得的编码数据进行交织;以及(b3)对在步骤(b2)获得的交织数据再次进行编码,以便纠错。步骤(b1)和(b3)可以使用瑞德-所罗门(RS)码或BCH码进行编码。
步骤(e)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e1)在第一内交织器中,对从第一内编码器输出的编码数据再次执行交织;(e2)在第二内交织器中,对从第二内编码器输出的编码数据再次执行交织,其中,对从第一和第二内交织器输出的再次交织的数据进行数字调制,并发送所得的数据。
步骤(e1)和(e2)可以使用相同方法分别对从第一和第二内编码器输出的编码数据进行交织。步骤(e1)和(e2)也可以使用不同方法分别对从第一和第二内编码器输出的编码数据进行交织。
最好步骤(f)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进行数字调制。在这种情况下,步骤(f)包括以下步骤:(f1)采用一映射方法,映射再次交织的数据,并执行OFDM调制;(f2)为在(f1)步骤处理的数据提供用于信号同步和通道估计的导频信号以及有关传输模式的信息;(f3)将GI插入到从步骤(f1)输出的信号中;(f4)对插入了GI的信号执行D/A转换;以及(f5)将经D/A转换的信号转换成高频信号,并发送该信号。
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方法还包括步骤:分别对第一和第二TS流进行随机化,并将经随机化的第一和第二TS流提供给步骤(a)和(b)。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一般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图3示出了图2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图2的BPC编码器的方框图;
图5是由图2的BPC编码器所产生的数据格式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6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更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参照图2,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发送装置大体包括第一加扰器110和第二加扰器120、前向纠错(FEC)单元200、以及调制单元300。FEC单元200包括瑞德-所罗门(RS)编码器210、块积码(Block Product Code)(BPC)编码器250、第一外交织器220和第二外交织器260、第一卷积编码器230和第二卷积编码器270、以及内交织器240。调制单元300包括导频/系统信息插入块310、映射/OFDM调制块330、保护间隔(GI)插入块350、数字模拟(D/A)转换块370、以及射频(RF)块390。
根据第一实施例,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支持分层传输模式,因此,分离器(未示出)将输入的传输流(TS流)分为高优先级(HP)层和低优先级(LP)层。通过HP层发送的第一TS流被输入到第一加扰器110,同时通过LP层发送的第二TS流被输入到第二加扰器120。
第一加扰器110和第二加扰器120根据预定模式分别对第一和第二输入TS流的数据值进行随机化。这是为了防止丢失系统同步的问题,该问题是由于在同步数据发送过程中,由于诸如00000000b或11111111b的重复数据所造成的。在接收机端对该处理执行逆过程以恢复原始值。
FEC单元200对经第一加扰器110和第二加扰器120输入的数据进行编码以纠正在数据发送中出现的差错。
即,RS编码器210接收从第一加扰器110输出的数据,并对该数据以块方式执行RS编码以便纠错,同时BPC编码器250接收从第二加扰器120输出的数据,并对该数据执行BPC编码。第一外交织器220和第二外交织器260对从RS编码器210输出的数据和从BPC编码器250输出的数据分别执行交织。第一卷积编码器230和第二卷积编码器270分别对从第一外交织器220和第二外交织器260输出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
第一卷积编码器230和第二卷积编码器270编码的数据由内交织器240进行再交织以输出到调制单元300。内交织器240可以由位交织器和符号交织器组成。位交织器以位方式执行交织。在OFDM方法中,符号交织器对在OFDM符号中存在的可用子载波进行交织。
对从内交织器240输出的编码数据,调制单元300执行适合于数字广播系统中的发送方法的数字调制。通过举例方式,图2示出了执行基于OFDM的调制的DVB-T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调制单元300的映射/OFDM调制块330将内交织器240输出的数据映射成诸如QPSK(正交相移键控)、16-QAM(正交调幅)以及64-QAM的符号,并使用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执行OFDM调制。在这个过程中,导频/系统信息插入块310插入用于信号同步和通道估计的导频信号以及关于传输模式的信息。GI插入块350插入用于防止多径环境中的符号间干扰(ISI)的保护间隔(GI)。并且,D/A转换块370对插入了GI的信号执行数字至模拟(D/A)转换。RF块390将经D/A转换的信号放大到高频,并通过天线发送该信号。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该流程图,分离器(未示出)将输入的传输流(TS流)分为通过高优先级(HP)层发送的第一TS流和通过低优先级(LP)层发送的第二TS流(S700)。分离器分离的第一TS流输入到第一加扰器110,并且第一加扰器110执行加扰操作以随机化第一TS流(S702和S704)。多路复用用于产生综合的比特行,以便单独发送压缩的视频、音频和数据行。节目流是用于诸如具有相对少差错和数据丢失的CD-ROM之类的介质的多路复用方式。TS流是用于诸如非常可能发生发送差错或数据丢失的噪声信道之类的环境的多路复用方式。多路复用行的一个分组具有188字节的固定大小。
RS编码器210以块方式对第一加扰器110加扰的数据执行RS编码以便纠错(S706)。
根据RS编码,由k个输入符号组成的一个块被编码成具有n个代码符号的块,其中n大于k。因此,添加了被称为瑞德-所罗门奇偶校验码的n-k个冗余符号。通过RS编码添加的奇偶校验码的数量取决于发送系统,例如,每188字节的符号添加16或20个奇偶校验码。RS解码器使用奇偶校验码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检查。如果检查结果说明检测到差错,RS-解码器搜索差错的位置、校正失真的数据、并恢复原始符号。通常,数量至多为所添加的奇偶校验码一半的差错被纠正,并且不能纠正数量超过奇偶校验码数量一半的差错。
第一外交织器220按块方式对RS编码器210编码的数据执行外交织操作(S708)。在第一外交织器220所执行的各种交织方法中,通常使用卷积交织器。卷积交织器在一个周期中将输入的符号或位写入在预定数量的移位寄存器的一个中,并在一个周期中读取移位寄存器以由此输出交织的符号。交织器的基本功能是最大程度地打散突发差错。
第一卷积编码器230对从第一外交织器220输出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S710)。卷积编码用于将k位的连续输入行的各行编码成n个输出位,并且编码由输入位和二进制脉冲响应的卷积构成。DVB-T发送系统的发送方法使用卷积编码方法,其编码器具有受限长度7和编码率1/2。在这一点上,卷积编码器230的编码率可以改变,例如,2/3、3/4、5/6和7/8。
内交织器240对经过卷积编码器230卷积编码的数据执行交织(S722),由此改善了由多径造成的性能恶化。对于如上所述的编码的数据,调制单元300执行适合于数据发送的数字调制,并发送该数据(S730)。
同时,由分离器分离的、并经LP层发送的第二TS流被输入到第二加扰器120,并被其加扰(S174)。加扰的数据由BPC编码器250进行BPC-编码(S716)。
BPC编码器250可以各种方法构成,其中一个例子示出在图4中。如图4所示,BPC编码器250包括第一编码器252、交织器254以及第二编码器256。第一编码器252和第二编码器256能够使用RS编码器。在使用RS编码器作为第一编码器252和第二编码器256的情况中,第一编码器252对输入数据执行RS编码,由此添加预定的奇偶校验码。交织器254按块方式对第一编码器252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由此打散潜在的突发差错。第二编码器256对交织器254输出的数据执行RS编码。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BPC编码器250产生的数据格式的例子。参照图5,对于具有k1*k2块尺寸的数据,将具有n1-k1尺寸的奇偶校验码rP添加到行方向的数据上,将具有n2-k2尺寸的奇偶校验码cP添加到列方向的数据上。pP表示位于列方向上的与奇偶校验码rP相对的奇偶校验码或位于行方向上的与奇偶校验码cP相对的奇偶校验码。
当第一编码器252将奇偶校验码rP添加到数据上时,交织器254对该数据进行交织,然后第二编码器256将奇偶校验码cP和pP添加到数据上。相反,当第一编码器252将奇偶校验码cP添加到数据上时,交织器254对该数据进行交织,然后第二编码器256将奇偶校验码rP和pP添加到数据上。
对于上述的纠错编码的数据,接收机使用BPC解码器执行解码,BPC解码器包括:两个解码器,即第一解码器和第二解码器;以及与发送装置对应的解交织器。当在接收数据中出现由于在行方向上添加奇偶校验码而造成的超出差错可纠正范围的差错时,出现了超出第一解码器纠错能力的情况,接收机产生清除标记,来代替丢弃相应的流数据。然后,在解交织后,包括清除标记的数据被发送到第二解码器。第二解码器使用清除标记和在列方向添加的奇偶校验码再次纠正该差错。在这种情况中,由于清除标记位于差错位置,所以差错纠正能力是单独使用列方向添加的奇偶校验码进行纠错的能力的两倍。因此,当出现超出第一解码器的纠错能力的差错时,在第二解码器中能够对该差错进行纠正。
如上所述,BPC编码器250能够使用取代RS编码器的、采用BCH代码的BCH编码器作为第一编码器252和第二编码器256。BCH代码由Hocquenghen于1959年和由Bose和Chaudhure于1960年公开。BCH代码的名称源于这三个人名字的首字母。BCH代码是通过将向左移位的符号化的多项表达式除以一生成的多项表达式并加上CRC(循环冗余校验码)而产生的,这与汉明代码不同。BPC编码器250按位方式执行计算,而RS编码器按符号方式执行计算。
BPC编码器250编码的数据被发送到第二外交织器260。外交织器260对所发送的数据进行交织,由此打散在通道中出现的潜在的突发差错(S718)。
第二卷积编码器270对由第二外交织器260交织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用于纠错处理(S720)。第二卷积编码器270编码的数据被发送到内交织器240,并由内交织器240再次进行交织(S722)。对于用于纠错的编码数据,调制单元300执行适合于数据发送的数字调制,并通过天线发送该数据(S730)。
如上所述,能够对通过HP层发送的数据和通过LP层发送的数据进行不同的编码以进行纠错处理。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参照图6,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包括第一加扰器410和第二加扰器420、前向纠错(FEC)单元500、以及调制单元600。FEC单元500包括瑞德-所罗门(RS)编码器510、块积码BPC编码器550、第一外交织器520和第二外交织器560、第一卷积编码器530和第二卷积编码器570、以及第一内交织器540和第二内交织器580。调制单元600包括导频/系统信息插入块610、映射/OFDM调制块630、保护间隔(GI)插入块650、数字模拟(D/A)转换块670、以及射频(RF)块690。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与是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不同之处是两个内交织器部分,即使用第一内交织器540和第二内交织器580。因此,由第一卷积编码器530和第二卷积编码器570编码的数据被单独地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交织。其它各块的功能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图7示出了图6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6,第二实施例的发送方法与图3的发送方法不同之处在于从第一卷积编码器530输出的数据由第一交织器540进行交织(S810和S812),以及从第二卷积编码器570输出的数据由第二交织器580进行交织(S820和S822)。即,根据第二实施例,由第一卷积编码器530和第二卷积编码器570输出的数据被单独地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交织。其它的步骤与图3相同。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使用不同参数的外编码器,对通过HP层发送的数据以及通过LP层发送的数据,分配不同的纠错码,并执行不同的交织处理。因此,由于根据传输层对数据进行不同的编码,以便进行纠错,所以能够适应于接收机的通信环境进行有效地发送。
而且,通过举例,上述实施例使用DVB-T系统的OFDM作为调制方法,但是它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可以应用到不同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而不管所使用的调制方法如何,并能够提供适合于接收机的通信环境的最优的数据发送。
如上所述,对于通过HP层发送的数据和通过LP层发送的数据,执行不同的纠错编码处理,因此能够进行适合于接收机通信环境的纠错编码处理。而且,通过使用根据接收机的通信环境的最优纠错码,能够改善整个系统的数据发送的效率。
上述实施例和优点仅是示范性说明,并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的原理可容易地应用到其它类型的装置。本发明的说明书试图进行说明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改变、修改和变型都是显而易见的。在权利要求书中,装置加方法的说明试图覆盖这里所描述的结构,以及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上的等价以及等价结构。
Claims (20)
1.一种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包括:
瑞德-所罗门编码器,用于对第一输入传输流执行瑞德-所罗门编码;
块积码编码器,用于使用块积码对输入的第二传输流执行编码以便进行纠错;
第一和第二外交织器,用于分别对由瑞德-所罗门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和块积码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
第一和第二内编码器,用于分别对由第一和第二外交织器交织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
内交织器,用于对第一和第二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以及
调制单元,用于对内交织器交织的数据进行数字调制,并发送该调制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传输流从输入传输流划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块积码编码器包括:
第一编码器,用于编码传输流,以便进行纠错;
交织器,用于对第一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以及
第二编码器,用于对交织器交织的数据进行编码,以便进行纠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编码器是使用瑞德-所罗门码的瑞德-所罗门编码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编码器是使用BCH码的BCH编码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内交织器还包括:第一内交织器,用于对第一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第二内交织器,用于对第二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
其中,调制单元对由第一内交织器和第二内交织器交织的数据进行数字调制,并发送该调制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内交织器使用相同的方法对第一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和第二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
7.如权利要求5所属的发送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内交织器使用不同的方法对第一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和第二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进行交织。
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调制单元根据正交频分复用执行数字调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调制单元包括:
映射/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块,用于通过映射方法对内交织器交织的数据进行映射,并执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导频/系统信息插入块,向映射/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块提供用于信号同步和通道估计的导频信号以及有关发送模式的信息;
保护间隔插入块,用于向从映射/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块输出的信号插入保护间隔;
数字模拟转换块,用于对插入了保护间隔的信号进行数字模拟转换;以及
射频块,用于将经数字模拟转换的信号转换成高频信号,并发送该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或5的发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和第二加扰器,用于分别对第一和第二传输流进行随机化,并将经随机化的第一和第二传输流提供给瑞德-所罗门编码器和块积码编码器。
11.一种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方法,包括步骤:
(a)在瑞德-所罗门编码器中,对输入的第一传输流进行瑞德-所罗门编码,并输出第一编码数据;
(b)在块积码编码器中,使用块积码对第二传输流执行块积码编码,以便进行纠错,并输出第二编码数据;
(c)在第一和第二外交织器中,分别对第一和第二编码数据进行交织,并输出第一和第二交织数据;
(d)在第一和第二内编码器中,分别对第一和第二交织数据进行编码;
(e)在内交织器中,对经过第一和第二内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分别再次执行交织;以及
(f)在调制单元中,对再次交织的数据进行数字调制,并发送结果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传输流从输入传输流划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b1)编码第一传输流,以便进行纠错;
(b2)对在步骤(b1)获得的编码数据进行交织;以及
(b3)对在步骤(b2)获得的交织数据再次进行编码,以便纠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送方法,其中步骤(b1)和(b3)使用瑞德-所罗门码进行编码。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送方法,其中步骤(b1)和(b3)使用BCH码进行编码。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中步骤(e)还包括以下步骤:
(e1)在第一内交织器中,对从第一内编码器输出的编码数据再次执行交织;
(e2)在第二内交织器中,对从第二内编码器输出的编码数据再次执行交织,
其中,对从第一和第二内交织器输出的再次交织的数据进行数字调制,并发送所得的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送方法,其中步骤(e1)和(e2)使用相同方法分别对从第一和第二内编码器输出的编码数据进行交织。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送方法,其中步骤(e1)和(e2)使用不同方法分别对从第一和第二内编码器输出的编码数据进行交织。
18.如权利要求11或15所述的发送方法,其中步骤(f)使用正交频分复用进行数字调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送方法,其中步骤(f)包括以下步骤:
(f1)采用一映射方法,映射再次交织的数据,并执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f2)为在(f1)步骤处理的数据提供用于信号同步和通道估计的导频信号以及有关传输模式的信息;
(f3)将保护间隔插入到从步骤(f1)输出的信号中;
(f4)对插入了保护间隔的信号执行数字模拟转换;以及
(f5)将经数字模拟转换的信号转换成高频信号,并发送该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1或15所述的发送方法,还包括步骤:
分别对第一和第二传输流进行随机化,并将经随机化的第一和第二传输流提供给步骤(a)和(b)。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64077/02 | 2002-10-19 | ||
KR64077/2002 | 2002-10-19 | ||
KR1020020064077A KR100902295B1 (ko) | 2002-10-19 | 2002-10-19 | 복합적 오류정정 부호화 기능을 구비한 디지털방송시스템의 전송장치 및 전송방법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0766340A Division CN1841973A (zh) | 2002-10-19 | 2003-05-08 | 具有组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90946A CN1490946A (zh) | 2004-04-21 |
CN1263299C true CN1263299C (zh) | 2006-07-05 |
Family
ID=3419203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3067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3299C (zh) | 2002-10-19 | 2003-05-08 | 具有组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 |
CNA2006100766340A Pending CN1841973A (zh) | 2002-10-19 | 2003-05-08 | 具有组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0766340A Pending CN1841973A (zh) | 2002-10-19 | 2003-05-08 | 具有组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0902295B1 (zh) |
CN (2) | CN1263299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920738B1 (ko) * | 2002-10-19 | 2009-10-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환경에 따라 오류정정 부호화 과정을 달리하는디지털방송 시스템의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
KR100850838B1 (ko) * | 2004-07-29 | 2008-08-06 |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 인터리빙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KR100793481B1 (ko) * | 2005-11-07 | 2008-01-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방송에서 멀티미디어 객체 전송을 위한장치 및 방법 |
KR100853203B1 (ko) * | 2006-12-06 | 2008-08-20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디지털 방송 송수신장치 및 송수신방법 |
CN100589359C (zh) | 2008-04-23 | 2010-02-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里德索罗蒙码的译码方法及装置 |
JP5523120B2 (ja) * | 2010-01-14 | 2014-06-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誤り訂正符号化方法、誤り訂正復号方法、誤り訂正符号化装置、および、誤り訂正復号装置 |
US10298271B2 (en) * | 2015-02-03 | 2019-05-21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joint error correction code for a combined data frame comprising first data of a first data channel and second data of a second data channel and sensor system |
US10289508B2 (en) | 2015-02-03 | 2019-05-14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Sens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faults related to a substrate |
-
2002
- 2002-10-19 KR KR1020020064077A patent/KR10090229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3
- 2003-05-08 CN CNB031306799A patent/CN126329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5-08 CN CNA2006100766340A patent/CN1841973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902295B1 (ko) | 2009-06-10 |
CN1490946A (zh) | 2004-04-21 |
KR20040035289A (ko) | 2004-04-29 |
CN1841973A (zh) | 2006-10-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15671C (zh) | 为空中文件转发提供差错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1532315B1 (ko) | 모바일 역량을 지닌 고선명 텔레비전 송신 | |
CN1245833C (zh) | 具有综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方法 | |
CN1280993C (zh) | 按通信环境进行不同纠错编码的数字广播发送装置及方法 | |
EP1143653B1 (en) | Multilevel coding with 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and time diversity for bandwidth efficient transmission | |
CN1574920A (zh) | 用于数字广播系统的接收装置及其方法 | |
CN1228975C (zh) | 改进内交织器随机性能的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 | |
CN1263299C (zh) | 具有组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 | |
CN101861734B (zh) | 码增强的交错播放 | |
CN1271855C (zh) | 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方法 | |
EP2538597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broadcasting system | |
CN1232117C (zh) | 具有综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方法 | |
CN1251498C (zh) | 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 | |
TWI508504B (zh) | 在使用增量冗餘之廣播系統中接收資料的接收器及接收方法 | |
CN1245834C (zh) | 按通信环境进行不同纠错编码的数字广播发送装置及方法 | |
CN1251516C (zh) | 在数字广播系统中的纠错编码/解码的装置及其方法 | |
CN1228976C (zh) | 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5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