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13131A - 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及斜向绕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及斜向绕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213131A CN118213131A CN202410539114.7A CN202410539114A CN118213131A CN 118213131 A CN118213131 A CN 118213131A CN 202410539114 A CN202410539114 A CN 202410539114A CN 118213131 A CN118213131 A CN 1182131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gle
- wrapping
- current
- cable
- ta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57 fib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18 dip c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65 extrusion c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45 mica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18 mica group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97 real-tim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01B13/26—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by winding, braiding or longitudinal lapping
- H01B13/2613—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by winding, braiding or longitudinal lapping by longitudinal l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及斜向绕包方法,属于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使电缆自转并前进的出线组件,所述出线组件一侧设置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出线组件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装载包带卷的套筒,所述出线组件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于转动杆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套筒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电连接有用于控制套角度的控制器,所述套筒位于包带缠绕电缆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值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控制器电连接。本申请能够减少出现包带缠绕到电缆上产生缝隙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及斜向绕包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拉制、绞制、包覆三种工艺制作完成的。在包覆过程中,需要根据电缆不同的性能要求,采用不同的工艺在电缆导体的外面包覆不同的材料,主要的工艺有挤包、纵包、浸涂和绕包。其中,绕包技术常用于制造电力电缆、通信电缆、数据电缆等领域,利用纤维材料对电缆的表面进行缠绕,对电缆进行保护,还能起到增强绝缘的作用。
目前,现有的斜向绕包装置在实现一层或多层绕包的情况下,可设置多个包带卷放置在自转的电缆的旁侧的套筒,依靠电缆自转并前进到下一个加工步骤的产生的拉力,包带能够缠绕在电缆的表面。而在一些绕包工艺中,需要进行重叠绕包,包带的一部分与前一个螺旋的一部分相重叠,通常将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定义为绕包角,绕包张力不变的前提下,绕包角越小径向分力越大,包带包覆力越大,包带越紧;绕包角越大径向分力越小,包带包覆力就越小,包带就越松。
然而,上述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斜向绕包装置在包带斜向缠绕在电缆表面时,为了适应生产的需求,需要将电缆生产的速率加快,因此在绕包步骤,电缆的缠绕速度会增大,进入到下一步骤的前进速率也会增大,进而被电缆自转并前进到下一个加工步骤的产生的拉力带动旋转的套筒的转速也会增大,从而导致包带的张力不足,可能会出现包带缠绕到电缆上产生缝隙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及斜向绕包方法,能够减少出现包带缠绕到电缆上产生缝隙的情况。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斜向绕包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包括使电缆自转并前进的出线组件,所述出线组件一侧设置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出线组件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装载包带卷的套筒,所述出线组件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于转动杆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套筒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电连接有用于控制套角度的控制器,所述套筒位于包带缠绕电缆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值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带入带的角度决定了绕包角的角度,绕包角的角度需要依靠套筒调节包带在电缆的入带方向,检测组件实时检测和计算出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值,控制器判断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值是否与绕包角一致,若不一致时控制器则控制电机对套筒的角度进行调节,以校正包带的入带方向,使包带的张力保持不变,减少包带的包覆力发生变化的可能,包覆力不产生变化,则减少了出现包带缠绕到电缆上产生缝隙的情况。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转动辊组,所述转动辊组设置于包带缠绕于电缆的入带处旁侧,所述转动辊组底部的转动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包带从压力传感器之间穿过缠绕到电缆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有图像处理器,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带经过转动辊组时,会对转动辊组底部的转动辊产生压力,压力传感器在感受到包带的压力时,能够得知当前包带压在传感端的形状,根据包带压出来的形状可以反映出当前包带经过转动辊组的角度,这个角度间接反映出绕包角,通过对绕包角角度的检测后反馈带控制器中,控制器控制电机对套筒的角度进行调整,以校正包带的入带方向,使包带的张力保持不变,尽量避免包带的包覆力发生变化。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红外检测器,所述红外检测器设置于包带缠绕于电缆的入带处旁侧,所述包带滑动于红外检测器的检测仓内,所述红外检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检测器的红外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在被包带遮挡时,红外接收端接收不到被包带阻挡的红外线,因此形成一个未被检测到的区域,根据该区域面和边缘,能够确认当前绕包角的角度,控制器根据预设的绕包角的角度与当前绕包角的角度来控制电机调整套筒的角度,进而校正包带的入带方向,使包带的张力保持不变,尽量避免包带的包覆力发生变化。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套筒位于包带出带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包带滑动于限位件内顶壁和底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限制包带从套筒出带的位置,使包带到电缆的角度尽量保持不变。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套筒一面滑动穿插有压板,所述套筒相对与压板一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转动杆远离出线组件一端,所述压板远离包带卷一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压板开设有穿插孔,所述压板位于穿插孔内固定穿插有穿插杆,所述弹簧套设于穿插杆表面,所述穿插杆远离压板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靠近压板一端抵接于弹簧远离压板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包带卷消耗使用得越来越少时重量会减轻,包带卷被牵拉的力不变,可能会出现转速变快的情况,弹簧能够在包带卷重量减少的情况下,对包带卷与压板、连接板施加压力,以此增加包带卷与压板、连接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包带卷的转速不容易受到影响,尽量保持包带与电缆之间的张力不变。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套筒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套筒一侧设置的导向辊组所引出的包带缠绕电缆的绕包角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电缆进行多个角度的绕包,在提高电流的绝缘性的同时,还能在多层包带的覆盖下,减少出现其中一条包带缠绕到电缆上产生缝隙的情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斜向绕包方法,应用于上述的任一种斜向绕包装置,一种斜向绕包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斜向绕包方法,包括:
控制器获取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发送到检测组件;
所述控制器调节套筒的角度,直到检测组件检测到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等于预设的绕包角β的角度;
所述出线组件驱动电缆自转和前进,电缆自转带动包带以套筒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包带缠绕于电缆表面;
所述检测组件实时检测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获得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并判断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是否等于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
所述检测组件判断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等于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则控制器控制电机使套筒保持当前的位置不变;
所述检测组件判断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不等于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则控制器获取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计算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之间的角度差,控制电机使套筒根据角度差绕转动杆进行角度调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时检测到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即为当前的绕包角α,再判断当前的绕包角α与预设的绕包角β是否一致,若当前的绕包角α与预设的绕包角β相等时,可以判断出当前的包带缠绕到电缆的角度没有发生变化,包带的张力保持不变;若当前的绕包角α与预设的绕包角β不相等时,控制器则通过当前的绕包角α与预设的绕包角β的角度差控制电机对套筒的角度进行调整,能够保持包带的张力不变,进而减少包带缠绕到电缆产生缝隙的可能性。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检测组件实时检测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获得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并判断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是否等于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的步骤,包括:
所述包带穿过由压力传感器形成的空隙,进而缠绕于电缆表面,包带底面抵接于转动辊组底部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出带端的一边与电缆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转动辊组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受到的压力面,产生与当前压力面相对应的电信号;
所述压力传感器将电信号发送到图像处理器内;
所述图像处理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通过图像处理后重构成压力面的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器检测当前包带与压力传感器出带端的一边之间的夹角,计算出当前包带与压力传感器出带端的一边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并记录为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将包带施压形成的压力面经过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读取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并形成数字信号发送到控制器中,使控制器判断是否要调整套筒的角度。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检测组件实时检测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获得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并判断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是否等于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的步骤,包括:
所述包带穿过红外检测器的检测仓,进而缠绕于电缆表面,红外检测仪出带端的一边与电缆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红外检测器将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与红外检测仪出带端的一边构造出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
所述红外检测器的检测仓顶部的红外发射端将红外线照射到包带顶部,未被包带遮挡的红外光照射在检测仓底部的红外接收端;
所述红外检测器获取红外接收端的未接收到红外线的检测面,获取检测面的边缘;
所述红外检测器判断检测面的边缘是否与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平行,若当前检测面的边缘不与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平行,则读取当前检测面的边缘红外检测器出带端的一边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并记录为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检测器判断检测面的边缘是否与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平行,当检测面的边缘不与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平行生成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发送到控制器中,使控制器判断是否要调整套筒的角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检测组件通过实时检测和计算,得出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值,控制器判断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值是否与预设的绕包角一致,而绕包角的角度需要依靠套设有包带卷的套筒进行调节,因此在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值与预设的绕包角不一致时,控制器则对套筒的角度进行调节,以校正包带的入带方向,使包带的张力保持不变,减少包带的包覆力发生变化的可能,包覆力不产生变化,就能尽量避免出现包带缠绕到电缆上产生缝隙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实施例1绕包角α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实施例1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一种斜向绕包方法的结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中S4的子步骤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中实施例2的检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其中另一实施例中S4的子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1、出线组件;2、转动杆;3、套筒;4、检测组件;41、转动辊组;42、压力传感器;43、红外检测器;5、限位件;6、压板;7、连接板;8、弹簧;9、穿插杆;10、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包括出线组件1,出线组件1能够使电缆自转,包带能够受到电缆旋转的牵引力,缠绕到电缆表面,被包带缠绕后的电缆前进到下一生产流程工序,出线组件1一侧固定联机有转动杆2,转动杆2远离出线组件1一端转动连接有套筒3,套筒3用于装载包带卷,出线组件1内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设置于转动杆2内,电机的输出轴与套筒3转动连接,电机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套筒3角度,套筒3位于包带缠绕电缆一侧设置有检测组件4,检测组件4用于检测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值α,检测组件4与控制器电连接。使用的包带类型可以是带状的纸带、云母带、无碱玻璃纤维带、无纺布、塑料带等纤维材料,在包带缠绕电缆的过程中,包带相对于电缆的入带方向角度决定了绕包角α的角度,绕包角α即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值。
控制器判断当前的绕包角α是否与预设的绕包角β一致,若当前的绕包角α与预设的绕包角β不一致时,控制器则控制电机对套筒3的角度进行调节,套设在套筒3的包带也随着套筒3的角度调整改变出带的角度,进而包带的入带角度被校正到与预设的绕包角β一致,包带的张力保持不变,减少包带的包覆力发生变化的可能,尽量避免出现包带缠绕到电缆上产生缝隙的情况。
参考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组件4包括转动辊组41,转动辊组41设置于包带缠绕于电缆的入带处旁侧,转动辊组41底部的转动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2包带从压力传感器42之间穿过缠绕到电缆表面,压力传感器42电连接有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42使用压电材料,利用压电效应,当压电材料受到压力时,会产生电压变化,通过测量这些电压变化,可以推算出受力的大小和分布,转换为相应的压力面,压力面能够反映出当前包带经过转动辊组41的形状,进而确定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通过对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的检测后,反馈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判断当前的绕包角α是否与预设的绕包角β一致,进而确定是否要控制电机对套筒3的角度进行调整,以及电机需要对套筒3调整的角度。
进一步的,套筒3一面滑动穿插有压板6,套筒3相对与压板6一面设置有连接板7,连接板7与转动杆2远离出线组件1一端,压板6远离包带卷一面固定连接有弹簧8,压板6开设有穿插孔,压板6位于穿插孔内固定穿插有穿插杆9,弹簧8套设于穿插杆9表面,穿插杆9远离压板6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10,限位螺母10靠近压板6一端抵接于弹簧8远离压板6一端,随着包带的消耗,包带卷重量会减轻,包带卷被电缆牵拉的力不变,因而包带卷在套筒3上的转动可能会出现转速变快的情况,弹簧8始终趋向于朝连接板7方向运动,能够在包带卷重量减少的情况下,对包带卷与压板6、连接板7施加压力,进而增加包带卷与压板6、连接板7之间的摩擦力,使包带卷的转速不容易受到重量的影响,使得包带与电缆之间的张力尽量保持不变。
参考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套筒3设置有多个,每个套筒3一侧设置的导向辊组所引出的包带缠绕电缆的绕包角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套筒3设置有三个,三个包带卷从三个不同的绕包角角度缠绕电缆,在提高电流的绝缘性的同时,多层包带的覆盖下,在出现其中一条包带缠绕到电缆上产生缝隙的情况时,其他套筒3的包带也能对缝隙进行覆盖。
参考图2和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应用于上述任一种斜向绕包方法,包括:
S1、控制器获取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发送到检测组件4。
其中,预设的绕包角β的角度通常设定在30°-40°之间,绕包张力不变的前提下,绕包角越小径向分力越大,包带包覆力越大,包带越紧;绕包角越大径向分力越小,包带包覆力就越小,包带就松。所以应对不同需求,一般包带的绕包角会控制在30°-40°,这样包带包覆力不会太小,生产速率也不会太低。
并且,可以根据电缆的直径大小、包带的带宽对预设绕包角β进行调节。
S2、控制器控制电机调节套筒3的角度,直到检测组件4检测到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等于预设的绕包角β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首先控制电机将套筒3调节到与预设的绕包角β的角度相对应的角度,进而使得从套筒3伸出的包带能够与预设的绕包角β的角度一致。
S3、出线组件1驱动电缆自转和前进,电缆自转带动包带以套筒3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包带缠绕于电缆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包带缠绕在电缆表面的牵引力来自电缆的自转,出线组件1使电缆发生自转,并且,电缆通过下一个生产流程的设备的牵拉,使得包带斜向缠绕在电缆表面。
S4、检测组件4实时检测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获得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并判断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是否等于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包带卷的转速过快时,包带的出带速度会随之增加,此时包带从套筒3到电缆之间的长度增加,而电缆的转速不变,因此包带对电缆的张力变小,包带缠绕到电缆的绕包角也会随着包带的张力变小而发生变化。因此对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进行实时检测,再与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进行比较,确认当前包带缠绕在电缆的角度是否发生偏差。
S5、检测组件4判断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等于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则控制器控制电机使套筒3保持当前的位置不变。
在本实施例中,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等于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能够反映出当前的包带的张力是保持不变的,套筒3的角度不需要发生变化。
S6、检测组件4判断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不等于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则控制器获取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计算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之间的角度差,控制电机使套筒3根据角度差绕转动杆2进行角度调节。
其中,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之间的角度差为一个矢量,包含了套筒3需要旋转的角度值以及旋转的方向,控制器根据旋转的角度值以及旋转的方向控制电机对套筒3进行角度调节,进而实现使包带缠绕于电缆的张力恢复到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减少包带缠绕在电缆表面产生缝隙的可能性。
参考图2和图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S4细化为以下步骤:
S41、包带穿过由压力传感器42形成的空隙,进而缠绕于电缆表面,包带底面抵接于转动辊组41底部的压力传感器42,压力传感器42出带端的一边与电缆的延伸方向平行。
其中,压力传感器42出带端的一边与电缆的延伸方向平行,使压力传感器42出带端以电缆的延伸方向进行对当前绕包角的角度α的测量,使在压力传感器42处测量的当前绕包角的角度α与实际包带缠绕到电缆夹角的余角的角度是一致的。
S42、转动辊组41底部的压力传感器42检测受到的压力面,产生与当前压力面相对应的电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42选为压电材料,可以对包带施加在压电材料上产生的电压变化来生成压力面的电信号。
S43、压力传感器42将电信号发送到图像处理器内。
S44、图像处理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通过图像处理后重构成压力面的图像。
其中,压力面形成的图像应为平行四边形。
S45、图像处理器检测当前包带与压力传感器42出带端的一边之间的夹角,计算出当前包带与压力传感器42出带端的一边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并记录为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压力面位于压力传感器42出带端的一边与压力面的斜边形成的角度,能够精确地反映出当前包带与压力传感器42出带端的一边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即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
实施例2:
参考图2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检测组件4的设置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组件4包括红外检测器43,红外检测器43设置于包带缠绕于电缆的入带处旁侧,红外检测器43设置有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当红外接收端收到红外发射端发送的红外线时,红外检测器43能够读取红外接收端感光的面积,包带滑动于红外检测器43的检测仓内,红外检测器43与控制器电连接,红外检测器43的红外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在被包带遮挡时,红外接收端接收不到被包带阻挡的红外线,因此形成一个未被检测到的区域,该区域为未感光区,根据该区域面和边缘,判断当前未感光区的边缘是否与预设的绕包角角度β在红外检测器43中映射的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平行。在不平行时,控制器根据红外检测器43检测出的当前的绕包角的角度α和预设的绕包角的角度β的差值,确认和调整套筒3的角度,进而校正包带的入带方向,使包带的张力保持不变;在平行时,控制器则无需控制电机对套筒3的角度进行调节,达到节省用电的效果。
参考图2和图8,在其中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4细化为以下步骤:
S46、包带穿过红外检测器43的检测仓,进而缠绕于电缆表面,红外检测仪出带端的一边与电缆的延伸方向平行。
其中,红外检测器43出带端的一边与电缆的延伸方向平行,使红外检测器43出带端以电缆的延伸方向相同,实现对当前绕包角的角度α的测量,得出的当前绕包角的角度α与实际包带缠绕到电缆夹角的余角的角度是一致的。
S47、红外检测器43将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与红外检测仪出带端的一边构造出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在红外检测器43内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能够反映包带缠绕到电缆的初始方向。
S48、红外检测器43的检测仓顶部的红外发射端将红外线照射到包带顶部,未被包带遮挡的红外光照射在检测仓底部的红外接收端。
S49、红外检测器43获取红外接收端的未接收到红外线的检测面,获取检测面的边缘。
S410、红外检测器43判断检测面的边缘是否与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平行,若当前检测面的边缘不与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平行,则读取当前检测面的边缘红外检测器43出带端的一边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并记录为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
其中,在当前检测面的边缘不与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平行时,才去获得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并发送到控制器中,可以节省用电。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与检测面的边缘不平行时,则视为当前的包带缠绕到电缆的角度与控制器预设的绕包角β的角度发生偏差,当发生偏差时,才记录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若当前检测面的边缘与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平行,红外检测器43不需发送调整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保持当前套筒3的角度不变。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电缆自转并前进的出线组件(1),所述出线组件(1)一侧设置转动杆(2),所述转动杆(2)远离出线组件(1)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装载包带卷的套筒(3),所述出线组件(1)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于转动杆(2)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套筒(3)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电连接有用于控制套筒(3)角度的控制器,所述套筒(3)位于包带缠绕电缆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值的检测组件(4),所述检测组件(4)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4)包括转动辊组(41),所述转动辊组(41)设置于包带缠绕于电缆的入带处旁侧,所述转动辊组(41)底部的转动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2),所述包带从压力传感器(42)之间穿过缠绕到电缆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42)电连接有图像处理器,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4)包括红外检测器(43),所述红外检测器(43)设置于包带缠绕于电缆的入带处旁侧,所述包带滑动于红外检测器(43)的检测仓内,所述红外检测器(43)与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位于包带出带端设置有限位件(5),所述包带滑动于限位件(5)内顶壁和底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一面滑动穿插有压板(6),所述套筒(3)相对与压板(6)一面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与转动杆(2)远离出线组件(1)一端,所述压板(6)远离包带卷一面设置有弹簧(8),所述压板(6)开设有穿插孔,所述压板(6)位于穿插孔内固定穿插有穿插杆(9),所述弹簧(8)套设于穿插杆(9)表面,所述穿插杆(9)远离压板(6)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10),所述限位螺母(10)靠近压板(6)一端抵接于弹簧(8)远离压板(6)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套筒(3)一侧设置的导向辊组所引出的包带缠绕电缆的绕包角不同。
7.一种斜向绕包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3中所述任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包括:
控制器获取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发送到检测组件(4);
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机调节套筒(3)的角度,直到检测组件(4)检测到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等于预设的绕包角β的角度;
所述出线组件(1)驱动电缆自转和前进,电缆自转带动包带以套筒(3)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包带缠绕于电缆表面;
所述检测组件(4)实时检测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获得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并判断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是否等于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
所述检测组件(4)判断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等于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则控制器控制电机使套筒(3)保持当前的位置不变;
所述检测组件(4)判断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不等于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则控制器获取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计算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之间的角度差,控制电机使套筒(3)根据角度差绕转动杆(2)进行角度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斜向绕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4)实时检测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获得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并判断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是否等于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的步骤,包括:
所述包带穿过由压力传感器(42)形成的空隙,进而缠绕于电缆表面,包带底面抵接于转动辊组(41)底部的压力传感器(42),压力传感器(42)出带端的一边与电缆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转动辊组(41)底部的压力传感器(42)检测受到的压力面,产生与当前压力面相对应的电信号;
所述压力传感器(42)将电信号发送到图像处理器内;
所述图像处理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通过图像处理后重构成压力面的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器检测当前包带与压力传感器(42)出带端的一边之间的夹角,计算出当前包带与压力传感器(42)出带端的一边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并记录为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斜向绕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4)实时检测当前包带与电缆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获得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并判断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是否等于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的步骤,包括:
所述包带穿过红外检测器(43)的检测仓,进而缠绕于电缆表面,红外检测仪出带端的一边与电缆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红外检测器(43)将预设绕包角β的角度与红外检测仪出带端的一边构造出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
所述红外检测器(43)的检测仓顶部的红外发射端将红外线照射到包带顶部,未被包带遮挡的红外光照射在检测仓底部的红外接收端;
所述红外检测器(43)获取红外接收端的未接收到红外线的检测面,获取检测面的边缘;
所述红外检测器(43)判断检测面的边缘是否与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平行,若当前检测面的边缘不与预设的包带入带方向平行,则读取当前检测面的边缘红外检测器(43)出带端的一边夹角的余角之间的角度,并记录为当前绕包角α的角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539114.7A CN118213131B (zh) | 2024-04-30 | 2024-04-30 | 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及斜向绕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539114.7A CN118213131B (zh) | 2024-04-30 | 2024-04-30 | 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及斜向绕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213131A true CN118213131A (zh) | 2024-06-18 |
CN118213131B CN118213131B (zh) | 2024-09-20 |
Family
ID=91452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539114.7A Active CN118213131B (zh) | 2024-04-30 | 2024-04-30 | 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及斜向绕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213131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27373A (en) * | 1993-11-12 | 1998-03-17 | Focas Limi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nwrapping fibre optic cable from an overhead line |
CN108735396A (zh) * | 2018-06-05 | 2018-11-02 | 浙江正泰电缆有限公司 | 一种双带材绕制工艺 |
CN208225613U (zh) * | 2018-06-05 | 2018-12-11 | 浙江正泰电缆有限公司 | 一种双带材绕制设备 |
CN110600204A (zh) * | 2019-09-28 | 2019-12-20 | 上海祥龙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绕包装置 |
CN115798831A (zh) * | 2022-12-13 | 2023-03-14 | 安徽埃克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航空线缆生产用绕包模具 |
-
2024
- 2024-04-30 CN CN202410539114.7A patent/CN1182131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27373A (en) * | 1993-11-12 | 1998-03-17 | Focas Limi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nwrapping fibre optic cable from an overhead line |
CN108735396A (zh) * | 2018-06-05 | 2018-11-02 | 浙江正泰电缆有限公司 | 一种双带材绕制工艺 |
CN208225613U (zh) * | 2018-06-05 | 2018-12-11 | 浙江正泰电缆有限公司 | 一种双带材绕制设备 |
CN110600204A (zh) * | 2019-09-28 | 2019-12-20 | 上海祥龙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绕包装置 |
CN115798831A (zh) * | 2022-12-13 | 2023-03-14 | 安徽埃克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航空线缆生产用绕包模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213131B (zh) | 2024-09-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32706B (zh) | 一种线缆排线方法 | |
CA1179526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easure tension in a pull line for cable | |
US20080034880A1 (en) | Web Tension Profile Measuring Method and Roll Applying the Same | |
US4214430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layerwise SZ-stranding of elements to be stranded about a flexible core strand | |
JPS59103A (ja) | 光フアイバ−ケ−ブル製造装置 | |
US11887750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plurality of electrical wires | |
GB2168730A (en) | Feeding optical fibres into helically extending grooves in cores | |
CN118213131B (zh) | 一种斜向绕包装置及斜向绕包方法 | |
JPH047523B2 (zh) | ||
JPH07503690A (ja) | 線状の製品をつば付リールに巻取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US5535579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akeup tension on a stranded conductor as it is being formed | |
KR20210095254A (ko) | 케이블 테이핑 장치 | |
JP2013247055A (ja) | テープ巻電線の製造方法 | |
KR100496447B1 (ko) | 장력제어수단을 구비한 꼬인 케이블 제조장치 | |
JP2567379B2 (ja) | 巻替機 | |
CN108455348A (zh) | 一种恒张力焊带收卷系统 | |
JP3422118B2 (ja) | 繊維巻回装置 | |
JP3180509B2 (ja) | シールド付電線の供給方法及び供給装置 | |
CH669625A5 (zh) | ||
JPH06505538A (ja) | 高精度の巻き掛けまたはよりを提供するための装置 | |
EP0534408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nding out linear material | |
JPS591791A (ja) | 撚線機・集合機の回転数制御方法 | |
KR102079092B1 (ko) | 쿠션제어용 테이핑장치 | |
ITUD20010023A1 (it) | Procedimento di regolazione della tensione per macchine di tesatura e relativo apparato | |
US7226638B2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production line for optic cab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