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09935A - 丝线加热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丝线加热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09935A
CN118109935A CN202311467343.4A CN202311467343A CN118109935A CN 118109935 A CN118109935 A CN 118109935A CN 202311467343 A CN202311467343 A CN 202311467343A CN 118109935 A CN118109935 A CN 118109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ng
insulating member
yarn
wire
he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673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堀本尭幸
北川重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MT Machi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CN118109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099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20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 D02G1/026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false-twist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3/00Heating or cooling the yarn, thread, cord, rope, or the like, not specific to any one of the processes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D02J13/003Heating or cooling the yarn, thread, cord, rope, or the like, not specific to any one of the processes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by contact with at least one stationary surface, e.g. a pl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丝线加热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降低消耗电力且使丝线接触部件的卸下作业容易。丝线接触部件(54a、54b)分别能够拆装地安装于凹槽(53a、53b),该凹槽由加热部件(52)划定,沿着规定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向与延伸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的一侧(下方侧)开口。具备在机体长度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侧方隔热部件(71、73)及中央隔热部件(72)。中央隔热部件与侧方隔热部件之间的间隙构成将丝线(Ya、Yb)分别引导至安装于凹槽的丝线接触部件时的导丝通路(58a、58b)。在与凹槽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对置区域(59a、59b)配置有中央隔热部件,配置在对置区域的中央隔热部件构成为能够卸下。

Description

丝线加热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丝线的丝线加热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设置于对行进的丝线进行假捻加工的假捻加工机的加热装置(丝线加热装置)。这种加热装置具有护套加热器(热源)、由护套加热器加热的加热体(加热部件)、以及具有与丝线接触的丝线接触面且由加热体加热的接触板(丝线接触部件)。接触板配置于凹槽,该凹槽的一部分被加热体划定,沿着规定的延伸方向延伸,并在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一侧开口。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94631号公报
在上述丝线加热装置中,期望抑制来自热源的热经由凹槽的内部空间放出到外部,减少消耗电力。因此,考虑在正交方向上与凹槽对置的位置配置隔热部件。
然而,丝线加热装置的丝线接触部件为了进行除去污垢、熔融的丝线等的维护而需要定期从凹槽卸下。在配置上述隔热部件的情况下,丝线接触部件无法在正交方向上卸下。因而,丝线接触部件在延伸方向上卸下。在将丝线接触部件在延伸方向上卸下的情况下,需要避免位于丝线通道上的导丝器及其他装置等与丝线接触部件的干涉。具体而言,需要使位于丝线通道上的导丝器等移动或者使丝线加热装置本身旋转。这些作业繁杂,操作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消耗电力且使丝线接触部件的卸下作业容易的丝线加热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
第1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设置有一个以上供丝线行进、向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一侧开放的凹槽,上述延伸方向是沿着上述凹槽延伸的方向,上述丝线加热装置能够对在上述凹槽中行进的丝线进行加热,具备:加热部件,沿着上述延伸方向延伸,并且划定上述凹槽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对在上述凹槽中行进的丝线进行加热;丝线接触部件,在上述一个以上的凹槽分别能够拆装地安装有一个以上,能够与在上述凹槽中行进的丝线接触;以及两个以上的隔热部件,在与上述延伸方向以及上述正交方向的双方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相邻的两个上述隔热部件之间的间隙构成将丝线引导至安装于上述凹槽的上述丝线接触部件时的导丝通路,在与上述一个以上的凹槽分别在上述正交方向上对置的对置区域配置有上述两个以上的隔热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隔热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上述对置区域的所有上述隔热部件构成为能够卸下。
在本发明中,通过隔热部件能够抑制热经由凹槽的内部空间放出到外部,降低消耗电力。而且,在为了设置丝线而将丝线引导至安装于凹槽的丝线接触部件时,不需要卸下隔热部件,而能够经由导丝通路引导丝线。因此,即使在设置丝线时,也能够抑制通过隔热部件将热放出到外部,降低消耗电力。另外,通过卸下配置在对置区域的所有隔热部件,能够释放在正交方向上与凹槽对置的对置区域。由此,能够在正交方向上卸下安装于凹槽的丝线接触部件。因而,不需要像在延伸方向上卸下丝线接触部件的情况那样,进行使位于丝线通道上的导丝器等移动或者使丝线加热装置本身旋转的繁杂作业。因此,丝线接触部件的卸下作业容易。
第2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为,在第1发明中,上述两个以上的隔热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配置在上述对置区域的外部,并且构成为不能卸下,不伴随着配置在上述对置区域的上述隔热部件的卸下而移动。
在本发明中,在将丝线接触部件从凹槽卸下时,能够避免误卸下不需要卸下的隔热部件。
第3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为,在第1或者第2发明中,上述导丝通路中的丝线的入口即导丝口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上述凹槽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短。
在本发明中,能够将导丝通路的导丝口(与凹槽侧相反侧的端部)的宽度抑制得较窄。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热经由凹槽的内部空间放出到外部。
第4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为,在第1~3的发明中,配置在一个上述对置区域的上述隔热部件为一个。
在本发明中,通过卸下一个隔热部件,能够释放与至少一个凹槽对置的对置区域,卸下安装于该凹槽的丝线接触部件。因而,能够简化丝线接触部件的卸下作业的顺序。
第5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为,在第4发明中,上述隔热部件包括:第1隔热部件,配置在至少一个上述凹槽的上述对置区域;以及第2隔热部件,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与上述第1隔热部件排列配置,上述第1隔热部件与上述第2隔热部件之间的间隙构成上述导丝通路,在假定沿着上述正交方向延伸且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通过上述凹槽的中心的假想直线时,从上述延伸方向观察,上述第1隔热部件中的与上述第2隔热部件的对置面相对于上述假想直线倾斜,并且相对于上述假想直线,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一侧的端部位于上述第2隔热部件侧,上述正交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位于与上述第2隔热部件相反侧。
例如,考虑第1隔热部件中的与第2隔热部件的对置面是与宽度方向正交的面,进而,该对置面相对于沿着正交方向延伸且在宽度方向上通过凹槽的中心的假想直线位于第2隔热部件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当将丝线经由导丝通路引导至安装于凹槽的丝线接触部件时,丝线与第1隔热部件的正交方向的另一侧(凹槽侧)的端部干涉。另一方面,该对置面越远离第2隔热部件,凹槽中与第1隔热部件对置的部分越小。在本发明中,当经由导丝通路引导丝线时,能够使得丝线难以与第1隔热部件的正交方向的另一侧(凹槽侧)的端部发生干涉。同时,能够充分确保凹槽中与第1隔热部件对置的部分,能够充分抑制热经由凹槽的内部空间放出到外部。
第6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为,在第4或者第5发明中,上述凹槽在上述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有多个,在与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凹槽分别在上述正交方向上对置的两个上述对置区域,跨越配置有一个上述隔热部件。
在本发明中,通过卸下一个隔热部件,能够释放与两个凹槽分别在正交方向上对置的两个对置区域,将安装于该两个凹槽的丝线接触部件在正交方向上卸下。因而,能够进一步简化丝线接触部件的卸下作业的顺序。此外,通过卸下一个隔热部件,能够释放跨越与两个凹槽分别在正交方向上对置的两个对置区域的比较宽的区域。因而,能够在较宽的区域容易地进行丝线接触部件的卸下作业。
第7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为,在第6发明中,上述隔热部件包括:一个中央隔热部件,跨越配置在与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凹槽分别在上述正交方向上对置的两个上述对置区域;以及两个侧方隔热部件,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上述一个中央隔热部件的两侧,上述一个中央隔热部件与上述两个侧方隔热部件之间的间隙构成将丝线分别引导至安装于上述两个凹槽的上述丝线接触部件时的上述导丝通路,上述一个中央隔热部件从上述延伸方向观察具有从上述正交方向的另一侧朝向上述一侧扩展的梯形形状,当从上述延伸方向观察时,上述一个中央隔热部件中的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另一侧的端部位于沿着上述正交方向延伸且在上述宽度方向上分别通过上述两个凹槽的中心的两条假想直线之间。
此处,“上述一个中央隔热部件中的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另一侧的端部”是指,当从延伸方向观察时具有从正交方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扩展的梯形形状的中央隔热部件中的相当于正交方向的另一侧的底边的部分。
在本发明中,当将丝线经由导丝通路引导至安装于凹槽的丝线接触部件时,丝线难以与中央隔热部件中的正交方向的另一侧(凹槽侧)的端部发生干涉。
第8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为,在第7发明中,当从上述延伸方向观察时,上述一个中央隔热部件中的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另一侧的端部在上述正交方向上与上述两个凹槽分别对置。
在本发明中,当将丝线经由导丝通路引导至安装于凹槽的丝线接触部件时,丝线难以钩挂于凹槽的边缘。因此,能够从导丝通路向凹槽顺畅地引导丝线。
第9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为,在第7或者第8发明中,当从上述延伸方向观察时,上述一个中央隔热部件中的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一侧的端部延伸至上述两个对置区域的外侧。
在本发明中,通过卸下被两个侧方隔热部件夹持的一个中央隔热部件而形成在两个侧方隔热部件之间的空间扩展到至少两个对置区域的外侧。因而,能够较宽地确保进行卸下丝线接触部件的作业的空间,能够容易地进行作业。
第10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为,在第7~9发明中,上述两个侧方隔热部件中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与上述一个中央隔热部件分别对置的两个面的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另一侧的端部间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间隔比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一侧的端部间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间隔短。
在本发明中,通过卸下被两个侧方隔热部件夹持的一个中央隔热部件,能够在两个侧方隔热部件之间形成朝向远离凹槽的方向扩展的空间。因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在正交方向上卸下丝线接触部件的作业。
第11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为,在第1~10发明中,上述丝线加热装置还具备能够支承上述隔热部件的支承部件,上述支承部件能够设为支承上述隔热部件的支承位置以及不支承上述隔热部件的非支承位置。
另外,本发明中的“支承隔热部件”不仅包括支承部件与隔热部件抵接而直接支承隔热部件的情况,还包括支承部件与安装于隔热部件的部件抵接而间接支承隔热部件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支承部件从支承位置移动至非支承位置,能够容易地卸下隔热部件。
第12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为,在第11发明中,上述丝线加热装置还具备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能够对上述支承部件施加从上述非支承位置向上述支承位置移动的方向的作用力。
在本发明中,能够避免支承部件意外地从支承位置向非支承位置移动。
第13发明的假捻加工机具备上述第1~12发明中任一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
在本发明中,通过隔热部件能够降低丝线加热装置的消耗电力。而且,不需要进行从凹槽卸下丝线接触部件时的繁杂作业,作业容易。
第14发明的假捻加工机为,在第13发明中,具备:供丝部,用于供给丝线;加工部,具有包括上述丝线加热装置的多个装置,对从上述供丝部供给的丝线进行假捻加工;以及卷绕装置,卷绕由上述加工部加工后的丝线,上述卷绕装置安装于卷绕台,上述加工部所具有的上述多个装置安装于与上述卷绕台隔开作业空间对置配置的主机体以及将上述卷绕台的上部与上述主机体的上部连结的支承框架,上述丝线加热装置对在凹槽中行进的丝线进行加热,该凹槽沿着延伸方向延伸,向与上述延伸方向正交且与上述作业空间对置的方向开放。
在本发明中,当进行从凹槽卸下丝线接触部件的作业时,其他装置与丝线接触部件不会发生干涉,丝线接触部件的卸下作业容易。此外,当进行丝线接触部件的卸下作业时,不需要使位于丝线通道上的部件、装置等移动或者使丝线加热装置旋转的作业。因而,能够降低由于丝线接触部件的卸下作业而产生丝线通道的偏移的可能性。
第15发明的假捻加工机为,在第13发明中,具备:第1丝线通道形成部件,在丝线的行进方向上配置在上述丝线加热装置的上游侧,能够将丝线支承为行进自如;以及第2丝线通道形成部件,在丝线的行进方向上配置在上述丝线加热装置的下游侧,能够将丝线支承为行进自如,上述凹槽中的丝线通道由上述第1丝线通道形成部件和上述第2丝线通道形成部件形成。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丝线挂在第1丝线通道形成部件和第2丝线通道形成部件上能够将丝线引导至凹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假捻加工机的侧视图。
图2是沿着丝线的路径将假捻加工机展开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第1加热装置的图。
图4是沿着图3所示的第1加热装置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4所示的第1加热装置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的(a)表示图4的加热部,(b)是沿着(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从延伸方向观察加热部的图,(a)表示固定板位于抵接位置的状态,(b)表示固定板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
图8是从延伸方向观察第1加热装置的图。
图9是门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第1加热装置的延伸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的以与机体长度方向正交的面剖切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4的加热部、侧方隔热部件以及中央隔热部件的图。
图11是中央板、中央隔热部件以及端部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用于说明门的动作、加热部、侧方隔热部件以及中央隔热部件的状态的图,(a)表示门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b)表示门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c)表示卸下了中央隔热部件的状态。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形例的加热部、第1隔热部件以及第2隔热部件的图。
符号的说明
1:假捻加工机;2:供丝部;3:加工部;8:主机体;9:卷绕台;10:支承框架;12:止捻导丝器(第1丝线通道形成部件);13:第1加热装置(丝线加热装置);15:假捻装置(第2丝线通道形成部件);21:卷绕装置;51:热源;52:加热部件;53:凹槽;54:丝线接触部件;55:丝线接触面;58:导丝通路;59:对置区域;64:中央板(支承部件);71、73:侧方隔热部件(第2隔热部件);71a、73a:面;72:中央隔热部件(第1隔热部件);83:施力部件;171:第1隔热部件;172:第2隔热部件;A:作业空间;S1、S2、S3:假想直线;Y: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假捻加工机1进行说明。另外,将图1的纸面垂直方向设为机体长度方向,将纸面左右方向设为机体宽度方向。将与机体长度方向以及机体宽度方向的双方正交的方向设为重力作用的上下方向。机体长度方向以及机体宽度方向是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
(假捻加工机1的整体构成)
假捻加工机1构成为,能够对由例如尼龙(聚酰胺系纤维)、聚酯等合成纤维构成的丝线Y进行假捻加工。假捻加工机1具备用于供给丝线Y的供丝部2、对从供丝部2供给的丝线Y进行假捻加工的加工部3、以及将由加工部3加工后的丝线Y卷绕于卷绕筒管Bw的卷绕部4。供丝部2、加工部3以及卷绕部4所具有的各构成要素在机体长度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参照图2)。机体长度方向是与由从供丝部2通过加工部3到卷绕部4的丝线通道形成的丝线Y的行进面(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
供丝部2具有保持多个供丝卷装Ps的筒子架5。供丝部2向加工部3供给多根丝线Y。加工部3对从供丝卷装Ps供给的丝线Y进行假捻。加工部3构成为,从丝线行进方向的上游侧起依次配置有第1喂丝辊11、止捻导丝器12、第1加热装置13(相当于本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冷却装置14、假捻装置15、第2喂丝辊16、络交装置17、第3喂丝辊18、第2加热装置19以及第4喂丝辊20。卷绕部4具有多个卷绕装置21。各卷绕装置21将由加工部3假捻加工后的丝线Y卷绕于卷绕筒管Bw而形成卷绕卷装Pw。
假捻加工机1具有在机体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主机体8以及卷绕台9。主机体8以及卷绕台9在机体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为大致相同长度。主机体8以及卷绕台9被配置成在机体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主机体8的上部与卷绕台9的上部通过支承框架10连结。构成加工部3的各装置主要安装于主机体8、支承框架10。构成卷绕部4的各装置安装于卷绕台9。通过主机体8、卷绕台9以及支承框架10形成用于作业者对各装置进行挂丝等作业的作业空间A。丝线通道形成为,使丝线Y主要在作业空间A周围行进。
假捻加工机1具有包括相互对置配置的一组主机体8以及卷绕台9的被称作跨度的单位单元。在一个跨度中,以通过构成加工部3的各装置的方式形成有丝线通道的加工单元(也被称作锭子),在机体长度方向上排列配置有多个。由此,在一个跨度中,能够对于在沿着机体长度方向排列的状态下行进的多根丝线Y同时进行假捻加工。在假捻加工机1中,跨度以主机体8的机体宽度方向的中心线C为对称轴而在纸面上左右对称地配置。主机体8在左右的跨度中共用。
(加工部3的构成)
参照图1以及图2对加工部3的构成进行说明。第1喂丝辊11构成为,从安装于供丝部2的供丝卷装Ps退绕丝线Y而向第1加热装置13输送。例如,如图2所示,第1喂丝辊11构成为向第1加热装置13输送1根丝线Y。第1喂丝辊11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将相邻的多根丝线Y分别向丝线行进方向的下游侧输送。止捻导丝器12能够将丝线Y支承为行进自如。止捻导丝器12构成为,使由假捻装置15对丝线Y的加捻不向比止捻导丝器12靠丝线行进方向上游侧传播。
第1加热装置13是用于将从第1喂丝辊11输送来的丝线Y加热到规定的加工温度的装置。如图1所示,第1加热装置13配置在作业空间A的上方。例如,如图2所示,第1加热装置13构成为能够对2根丝线Y进行加热。第1加热装置13的更详细内容将后述。
冷却装置14构成为,对由第1加热装置13加热后的丝线Y进行冷却。例如,如图2所示,冷却装置14构成为,对1根丝线Y进行冷却。冷却装置14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同时冷却多根丝线Y。
假捻装置15配置在冷却装置14的丝线行进方向下游侧。假捻装置15能够将丝线Y支承为行进自如。假捻装置15构成为对丝线Y进行加捻。假捻装置15例如是所谓的圆盘摩擦方式的假捻装置,但并不限定于此。
第2喂丝辊16构成为,将由假捻装置15处理后的丝线Y向络交装置17输送。第2喂丝辊16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比第1喂丝辊11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快。由此,丝线Y在第1喂丝辊11与第2喂丝辊16之间被拉伸假捻。
络交装置17构成为对丝线Y施加络交。络交装置17例如具有通过气流对丝线Y施加络交的公知的交错喷嘴。
第3喂丝辊18构成为,将在比络交装置17靠丝线行进方向的下游侧行进的丝线Y向第2加热装置19输送。例如,如图2所示,第3喂丝辊18构成为,向第2加热装置19输送1根丝线Y。第3喂丝辊18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将相邻的多根丝线Y分别向丝线行进方向的下游侧输送。另外,第3喂丝辊18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比第2喂丝辊16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慢。因此,丝线Y在第2喂丝辊16与第3喂丝辊18之间松弛。
第2加热装置19构成为,对从第3喂丝辊18输送来的丝线Y进行加热。第2加热装置19沿着铅垂方向延伸,且在一个跨度中各设置有一个。
第4喂丝辊20构成为,将由第2加热装置19加热后的丝线Y向卷绕装置21输送。例如,如图2所示,第4喂丝辊20构成为,能够向卷绕装置21输送1根丝线Y。第4喂丝辊2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将相邻的多根丝线Y分别向丝线行进方向的下游侧输送。第4喂丝辊20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比第3喂丝辊18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慢。因此,丝线Y在第3喂丝辊18与第4喂丝辊20之间松弛。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加工部3中,在第1喂丝辊11与第2喂丝辊16之间被拉伸的丝线Y由假捻装置15加捻。由假捻装置15形成的捻传播到止捻导丝器12,但不会向比止捻导丝器12靠丝线行进方向上游侧传播。一边被拉伸一边被加捻的丝线Y在由第1加热装置13加热而热定形之后,由冷却装置14冷却。在比假捻装置15靠丝线行进方向下游侧丝线Y被退捻,但通过上述热定形来维持丝线Y被假捻为波状的状态(即,维持丝线Y的卷缩)。
被实施了假捻的丝线Y一边在第2喂丝辊16与第3喂丝辊18之间松弛一边由络交装置17施加络交,之后被向丝线行进方向下游侧引导。进而,丝线Y一边在第3喂丝辊18与第4喂丝辊20之间松弛一边由第2加热装置19进行热处理。最后,通过卷绕装置21卷绕从第4喂丝辊20输送的丝线Y。
(卷绕部4的构成)
参照图2对卷绕部4的构成进行说明。卷绕部4具有多个卷绕装置21。各卷绕装置21构成为能够在1个卷绕筒管Bw上卷绕丝线Y。卷绕装置21具有支点导丝器31、横动装置32以及摇架33。支点导丝器31是成为丝线Y被横动时的支点的导丝器。横动装置32构成为,能够通过横动导丝器34使丝线Y横动。摇架33构成为将卷绕筒管Bw支承为旋转自如。在摇架33的附近配置有接触辊35。接触辊35与卷绕卷装Pw的表面接触而施加接触压力。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卷绕部4中,从上述第4喂丝辊20输送的丝线Y由各卷绕装置21卷绕于卷绕筒管Bw而形成卷绕卷装Pw。
(第1加热装置13的构成)
接着,进一步参照图3~图12对第1加热装置13的更具体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第1加热装置13沿着与机体长度方向正交的规定的延伸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方向与机体宽度方向平行。延伸方向也可以相对于机体宽度方向倾斜。
如图6的(b)所示,第1加热装置13形成有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凹槽53。第1加热装置13构成为对在凹槽53中从延伸方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行进的丝线Y进行加热。由止捻导丝器12以及假捻装置15(参照图1)支承为行进自如的丝线Y在凹槽53中行进。即、凹槽53中的丝线通道由止捻导丝器12以及假捻装置15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加热装置13构成为能够对两根丝线Y(丝线Ya、Yb:参照图4)进行加热。
如图4以及图5所示,第1加热装置13主要具备加热部50、侧方隔热部件71、73以及中央隔热部件72。这些加热部50、侧方隔热部件71、73以及中央隔热部件72收纳于保温箱60。保温箱60内的配置有加热部50、侧方隔热部件71、73以及中央隔热部件72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被隔热材70填埋。隔热材70例如由石棉、陶瓷纤维等构成。
如图6的(a)所示,加热部50主要具有热源51、两个加热部件52(52a、52b)以及两个丝线接触部件54(54a、54b)。热源51例如是护套加热器。如图5所示,热源51沿着延伸方向延伸。加热部件52构成为通过热源51生成的热而被加热。丝线接触部件54构成为被加热部件52加热。加热部件52以及丝线接触部件54沿着热源51在延伸方向上延伸。
加热部件52a以及丝线接触部件54a是用于加热丝线Ya的部件。加热部件52b以及丝线接触部件54b是用于加热丝线Yb的部件。用于加热丝线Ya的部件与用于加热丝线Yb的部件在机体长度方向上隔着热源51而配置在彼此相反侧的位置。
对用于加热丝线Ya的部件进行说明。加热部件52a例如由黄铜等比热大的金属材料构成。加热部件52a配置成与热源51接触。加热部件52a配置在热源51的机体长度方向的一侧(图6的(a)的纸面左侧)。如图6所示,在加热部件52a形成有向下侧(相当于本发明的“正交方向的一侧”)开放的凹槽53(53a)。即,凹槽53a向与作业空间A(参照图1)对置的方向开放。凹槽53a沿着延伸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凹槽53(53a)的整体由加热部件52a划定。凹槽53(53a)只要至少一部分由加热部件52a划定即可。
丝线接触部件54a例如是SUS制的长条的部件。丝线接触部件54a能够拆装地安装于形成于加热部件52a的凹槽53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凹槽53a安装有一个丝线接触部件54a。但是,也可以为在一个凹槽53a安装多个丝线接触部件54a的构成。丝线接触部件54a与加热部件52a接触。丝线接触部件54a通过经由加热部件52a从热源51传递的热而升温。
如图6的(a)、(b)所示,丝线接触部件54a具有能够与丝线Ya接触的丝线接触面55(55a)。丝线接触部件54a以丝线接触面55a朝向下侧的姿势配置于凹槽53a。即,凹槽53a的内部空间中的比丝线接触面55a靠下方的空间成为丝线Ya行进的丝线行进空间57(57a)。
如图6的(a)所示,丝线接触面55a当从延伸方向观察时以向上侧突出的方式弯曲。在丝线接触部件54a形成有限制丝线Ya的机体长度方向的移动的两个限制面56(56a)。两个限制面56(56a)与丝线接触面55a中的机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连接。限制面56(56a)是与机体长度方向正交的面。此外,如图6的(b)所示,丝线接触面55a在与机体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中以向下侧突出的方式弯曲。
此外,对用于加热丝线Yb的部件进行说明。加热部件52b配置在热源51的机体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图6的(a)的纸面右侧)。加热部件52b与热源51接触。加热部件52b形成有与凹槽53a相同形状的凹槽53b。在凹槽53b内能够拆装地安装有与丝线接触部件54a相同构造的丝线接触部件54b。丝线接触部件54b具有与丝线接触面55a相同形状的丝线接触面55b以及限制面56b。凹槽53b的内部空间的一部分成为与丝线行进空间57a相同的丝线行进空间57b。省略进一步的详细内容。
如以上那样,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两个凹槽53a、53b在机体长度方向(相当于本发明的“宽度方向”)排列形成于加热部件52。两个丝线接触部件54a、54b分别安装于两个凹槽53a、53b。
被送入到第1加热装置13内的丝线Y(Ya、Yb)在凹槽53(53a、53b)中一边与丝线接触面55(55a、55b)接触一边行进。由此,丝线Y(Ya、Yb)经由丝线接触面55(55a、55b)从加热部件52(52a、52b)接受热而被加热。通过适当地设定丝线Y的种类、丝线Y的品种(粗细)、丝线Y的行进速度以及加热温度,能够使丝线Y的温度成为最佳的加工温度。
此处,对将丝线接触部件54安装于凹槽53的机构进行说明。如图6的(b)的双点划线所示,丝线接触部件54在安装于凹槽53之前的时刻呈大致直线状延伸。在该状态下,丝线接触面55也沿着丝线接触部件54延伸的方向呈大致直线状延伸。此外,丝线接触部件54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比凹槽53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长。丝线接触部件5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从凹槽53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露出。
如图6的(b)以及图7所示,在两个加热部件52a、52b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固定板41。安装于加热部件52a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的两个固定板41固定丝线接触部件54a。安装于加热部件52b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的固定板41固定丝线接触部件54b。如图7所示,各固定板41构成为能够以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摆动轴42为中心摆动。各固定板41具有能够与丝线接触部件54中的从凹槽53露出的部分的下端面抵接的抵接部43。固定板41通过以摆动轴42为中心摆动,能够在抵接部43与丝线接触部件54抵接的抵接位置(图7的(a)所示的位置)和抵接部43不与丝线接触部件54抵接的退避位置(图7的(b)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
此外,如图6的(b)所示,在凹槽53内配置有多个挠曲部45。多个挠曲部45在延伸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各挠曲部45为大致圆筒状。各挠曲部45以其轴向与机体长度方向平行的姿势配置。各挠曲部45安装于加热部件52。多个挠曲部45中的位于凹槽53的延伸方向的大致中央的挠曲部45位于最下方。多个挠曲部45中越配置在远离凹槽53的延伸方向的中央的位置的挠曲部越位于上方。
在将丝线接触部件54安装于凹槽53时,首先,从下方向上方抬起丝线接触部件54,将丝线接触部件54推压于多个挠曲部45。然后,使固定板41从退避位置(图7的(b)所示的位置)向抵接位置(图7的(a)所示的位置)移动,使固定板41的抵接部43与丝线接触部件54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的下表面抵接。此时,丝线接触部件54被多个挠曲部45施加向下的力,被固定板41的抵接部43施加向上的力。由此,丝线接触部件54以挠曲成向下侧呈凸状鼓出的大致U字状的状态安装于凹槽53。通过丝线接触部件54挠曲,丝线接触面55也弯曲成向下侧呈凸状鼓出的大致U字状。此外,通过使固定板41从抵接位置(图7的(a)所示的位置)向退避位置(图7的(b)所示的位置)移动,能够将丝线接触部件54从凹槽53卸下。
如图8所示,保温箱60主要具有主体部61、门62、侧板63a、63b以及中央板64。在保温箱60形成有向保温箱60的丝线的出入口66。出入口66在保温箱60中,设置于在延伸方向上与丝线行进空间57(57a、57b)的两端分别对置的部位。此外,在保温箱60形成有一端与出入口66相连且另一端开放的狭缝67。
主体部61是具有将延伸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中空的部件。如图4所示,在主体部61的下壁61a形成有开口68。开口68在延伸方向上遍及主体部61的全长形成。此外,如图5所示,在主体部61的延伸方向的两端的侧壁61b分别形成有开口69。开口69形成在侧壁61b的机体长度方向的中央。开口69的下侧开放。
门62是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门62安装于主体部61的下壁61a的下表面。门62构成为能够以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轴62a为中心摆动。轴62a安装于门62的机体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图4的纸面右侧)的端部。如图4中实线所示,当门62位于关闭位置时,主体部61的开口68由门62封闭。位于关闭位置的门62以轴62a为中心向下方(图4中逆时针方向)摆动,当成为图4中虚线所示的打开位置时,主体部61的开口68开放。即,门62构成为能够在封闭主体部61的开口68的关闭位置与开放开口68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8所示,在门62固定一端被固定于主体部61的弹簧65的另一端。门62被弹簧65向从打开位置朝向关闭位置的方向施力。位于关闭位置的门62被弹簧65向上方施力。
由侧板63a、63b以及中央板64构成的3张板分别安装于主体部6的延伸方向的两端的侧壁61b的外表面。中央板64分别配置在后面详述的中央隔热部件72的延伸方向的两侧。中央板64能够从延伸方向的两侧支承中央隔热部件72。中央板64相当于本发明的“支承部件”。
侧板63a安装于主体部61的侧壁61b中的在机体长度方向上靠开口69的一侧(图8的纸面左侧)的部分。侧板63b安装于主体部61的侧壁61b中的在机体长度方向上靠开口69的另一侧(图8的纸面右侧)的部分。侧板63a、63b均配置成局部地堵塞开口69。侧板63a、63b在机体长度方向上分离地配置。中央板64通过螺栓82安装于主体部61的侧壁61b中的靠开口69的上侧的部分。中央板64配置成局部地堵塞开口69。中央板64在机体长度方向上配置在侧板63a、63b之间。中央板64在机体长度方向上与侧板63a、63b分离地配置。
向保温箱60的丝线Y(Ya、Yb)的出入口66(66a、66b)由侧板63a与中央板64之间的间隙以及侧板63b与中央板64之间的间隙构成。在延伸方向上与丝线行进空间57a的端部对置的部位形成有由侧板63a与中央板64之间的间隙构成的出入口66a。在延伸方向上与丝线行进空间57b的端部对置的部位形成有由侧板63b与中央板64之间的间隙构成的出入口66b。
狭缝67(67a、67b)由侧板63a与中央板64之间的间隙以及侧板63b与中央板64之间的间隙构成。两个狭缝67a、67b均在与延伸方向正交的面内延伸。狭缝67a的上端与出入口66a相连且下端开放。狭缝67b的上端与出入口66b相连且下端开放。
在中央板64的上端部形成有用于插通螺栓82的两个孔64a。两个孔64a沿着机体长度方向延伸。如图9所示,在安装于延伸方向的一侧的侧壁61b的中央板64与插通到该中央板64的孔64a中的螺栓82的头部82a之间配置有施力部件83。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部件83是螺旋弹簧。施力部件83也可以是橡胶。也可以没有施力部件83。中央板64被施力部件83的作用力推压于主体部61。
在中央板64中的堵塞开口69的部分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开口64b。在开口64b内配置有形成于后述的端部板79的凸部78。
侧方隔热部件71、73以及中央隔热部件72例如由石膏板等构成。侧方隔热部件71、73以及中央隔热部件72均沿着延伸方向延伸。如图4所示,侧方隔热部件71、73以及中央隔热部件72配置在加热部50的下方。侧方隔热部件71、73以及中央隔热部件72配置在加热部50与形成于保温箱60的主体部61的开口68之间。侧方隔热部件71、73以及中央隔热部件72在加热部50与主体部61的下壁61a之间沿着机体长度方向排列。
如后所述,中央隔热部件72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第1加热装置13卸下。另外,侧方隔热部件71、73构成为相对于第1加热装置13不能卸下。例如,侧方隔热部件71、73通过螺钉及/或粘结剂等固定于加热部50及/或保温箱60。即、侧方隔热部件71、73不会随着中央隔热部件72的卸下作业而移动。
侧方隔热部件71、73在机体长度方向上配置在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两侧。侧方隔热部件71配置在比中央隔热部件72靠机体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位置。侧方隔热部件73配置在比中央隔热部件72靠机体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如图10所示,分别形成在中央隔热部件72与侧方隔热部件71、73之间的间隙作为将丝线Y设置于第1加热装置13时的导丝通路58(58a、58b)发挥功能。侧方隔热部件71与中央隔热部件72之间的间隙构成用于将丝线Ya引导至安装于凹槽53a的丝线接触部件54a的丝线接触面55a的导丝通路58a。中央隔热部件72与侧方隔热部件73之间的间隙构成用于将丝线Yb引导至安装于凹槽53b的丝线接触部件54b的丝线接触面55b的导丝通路58b。
导丝通路58的宽度(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从延伸方向观察越远离凹槽53(越靠下方)越窄。如后所述,中央隔热部件72构成为能够与门62的移动联动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当门62位于关闭位置时,导丝通路58(58a、58b)中的丝线Y的入口即导丝口(与凹槽53侧相反侧的端部)的宽度W1(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比凹槽53(53a、53b)的宽度W2(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短。
中央隔热部件72跨越与在机体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凹槽53(53a、53b)的每个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两个对置区域59a、59b(图10中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配置。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一部分配置在与凹槽53a对置的对置区域59a,另一部分配置在与凹槽53b对置的对置区域59b。侧方隔热部件71、73的整体配置在对置区域59a、59b的外部。即、侧方隔热部件71、73不配置在对置区域59a以及对置区域59b的任一个中。
中央隔热部件72从延伸方向观察具有从上方朝向下方(朝向远离凹槽53的方向)扩展的大致梯形形状。
此处,将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在机体长度方向上通过凹槽53a的中心的直线设为假想直线S1(图10中用单点划线表示)。此外,将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在机体长度方向上通过凹槽53b的中心的直线设为假想直线S2(图10中用单点划线表示)。此时,如图10所示,从延伸方向观察,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上端部(与具有梯形形状的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上边对应的部分)位于假想直线S1、S2之间。此外,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上端部跨越两个对置区域59a、59b。即,从延伸方向观察,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上端部在上下方向上分别与两个凹槽53a、53b对置。
此外,当从延伸方向观察时,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下端部延伸至两个对置区域59a、59b的外侧。进而,将从延伸方向观察时的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下端部的沿着机体长度方向的长度设为长度L1。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下端部的长度L1比配置在机体长度方向的一侧(图10的纸面左侧)的凹槽53a的机体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与配置在机体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图10的纸面右侧)的凹槽53b的机体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之间的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间隔L2长。
中央隔热部件72中的与侧方隔热部件71、73对置的面72a、72b(相当于本发明的“对置面”)均相对于与机体长度方向正交的垂直面倾斜。当从延伸方向观察时,中央隔热部件72的机体长度方向的一侧(图10的纸面左侧)的面72a相对于假想直线S1,以下端部位于侧方隔热部件71侧、上端部位于与侧方隔热部件71相反侧的方式倾斜。此外,当从延伸方向观察时,中央隔热部件72的机体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图10的纸面右侧)的面72b相对于假想直线S2,以下端部位于侧方隔热部件73侧、上端部位于与侧方隔热部件73相反侧的方式倾斜。
侧方隔热部件71、73从延伸方向观察具有朝向接近凹槽53的方向扩展的梯形形状。侧方隔热部件71、73中的配置在机体长度方向的一侧(图10的纸面左侧)的侧方隔热部件71的机体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面71a相对于与机体长度方向正交的垂直面倾斜。侧方隔热部件71的面71a以上端位于比下端靠机体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图10的纸面右侧)的方式倾斜。侧方隔热部件71、73中的配置在机体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图10的纸面右侧)的侧方隔热部件73的机体长度方向的一侧的面73a相对于与机体长度方向正交的垂直面倾斜。侧方隔热部件73的面73a以上端位于比下端靠机体长度方向的一侧(图10的纸面左侧)的方式倾斜。
侧方隔热部件71的面71a以及侧方隔热部件73的面73a均是在机体长度方向上与中央隔热部件72对置的面。此处,将这两个面71a、73a中的靠凹槽53侧的端部(上端部)间的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间隔设为间隔L3。此外,将这两个面71a、73a中的与凹槽53侧相反侧的端部(下端部)间的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间隔设为L4。此时,间隔L3比间隔L4短。
如图5所示,在中央隔热部件72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端部板79。端部板79以其厚度方向与延伸方向平行的姿势安装于中央隔热部件72。
如图11所示,在端部板79中的在延伸方向上与中央隔热部件72侧相反侧的面形成有凸部78。凸部78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如图8所示,凸部78配置在中央板64的开口64b内。配置在开口64b内的凸部78的侧面78a与开口64b的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边缘部接触。凸部78能够在开口64b内上下滑动。
如图4所示,当门62位于关闭位置时,中央隔热部件72被门62向上方按压。通过门62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图4中虚线所示的位置)移动,中央隔热部件72不被向上方按压。由此,中央隔热部件72因自重而向下方移动。然后,通过门62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中央隔热部件72再次被门62向上方按压。由此,中央隔热部件72向上方移动。
如上所述,中央隔热部件72与门62的移动联动地相对于中央板64上下移动。当中央隔热部件72上下移动时,凸部78在形成于中央板64的开口64b内上下滑动。通过开口64b对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
当门62位于打开位置时,如图9所示,安装于中央隔热部件72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的端部板79的凸部78的下端部与形成于中央板64的开口64b的下端部抵接。此时,中央隔热部件72成为由中央板64从延伸方向的两端支承的状态。
安装于延伸方向的一侧的侧壁61b的中央板64能够设为支承中央隔热部件72的支承位置(图9中实线所示的位置)与不支承中央隔热部件72的非支承位置(图9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具体而言,中央板64通过其下端部在延伸方向上被施加向远离中央隔热部件72的方向的力而从支承位置向非支承位置移动。此时,中央板64的上端部被施力部件83向接近中央隔热部件72的方向施力。因而,位于非支承位置的中央板64成为如下姿势:以上端部的位置相对于支承位置几乎不变、越接近下端部越远离中央隔热部件72的方式,相对于与延伸方向正交的面倾斜。此外,中央板64被施力部件83施加从非支承位置向支承位置移动的方向(接近中央隔热部件72的方向)的作用力。因而,当不再对中央板64施加远离中央隔热部件72的方向的力时,中央板64从非支承位置返回支承位置。
通过使中央板64从支承位置向非支承位置移动,能够将中央隔热部件72从第1加热装置13卸下。如图12的(c)所示,通过卸下中央隔热部件72,与两个凹槽53a、53b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两个对置区域59a、59b的整体开放。此时,在两个侧方隔热部件71、73之间出现从延伸方向观察从上方朝向下方(朝向远离凹槽53的方向)扩展的梯形形状的空间。
(丝线接触部件54的卸下顺序)
接着,参照图12对从第1加热装置13卸下丝线接触部件54的顺序进行说明。首先,作业者使保温箱60的门62从图12的(a)所示的关闭位置向图12的(b)所示的打开位置移动。通过使门62处于打开位置,中央隔热部件72不被向上方按压而因自重向下方移动。此时,如图9所示,中央隔热部件72成为被中央板64支承的状态。
接着,作业者使中央板64从支承位置(图9中实线所示的位置)向非支承位置(图9中虚线所示的位置)移动,如图12的(c)所示,将中央隔热部件72从第1加热装置13卸下。由此,与加热部50的两个凹槽53a、53b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两个对置区域59a、59b的整体开放。即,在两个凹槽53a、53b的下方出现空间。另外,如上所述,侧方隔热部件71、73构成为无法相对于第1加热装置13卸下。因此,此时,侧方隔热部件71、73不会从第1加热装置13卸下。进而,作业者使固定板41从抵接位置(图7的(a)所示的位置)向退避位置(图7的(b)所示的位置)移动,将丝线接触部件54向下方卸下。
(实施方式的特征)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第1加热装置13具备加热部件52、具有能够与丝线Y接触的丝线接触面55a、55b的丝线接触部件54a、54b、以及在机体长度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侧方隔热部件71、73及中央隔热部件72。丝线接触部件54a、54b能够拆装地安装于凹槽53a、53b,该凹槽53a、53b由加热部件52划定,沿着规定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向与延伸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的一侧(下方侧)开口。形成在中央隔热部件72与侧方隔热部件71、73之间的间隙构成将丝线Ya、Yb分别引导至安装于两个凹槽53a、53b的两个丝线接触部件54a、54b时的导丝通路58a、58b。在与凹槽53a、53b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对置区域59a、59b配置有中央隔热部件72,配置于对置区域59a、59b的中央隔热部件72构成为能够卸下。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侧方隔热部件71、73及中央隔热部件72能够抑制热经由凹槽53a、53b的内部空间放出到外部,降低消耗电力。而且,在为了设置丝线Ya、Yb而将丝线Ya、Yb引导至安装于凹槽53a、53b的丝线接触部件54a、54b时,不需要卸下中央隔热部件72,而能够经由导丝通路58a、58b引导丝线Ya、Yb。因此,即使在设置丝线Ya、Yb时,也能够抑制通过侧方隔热部件71、73及中央隔热部件72将热放出到外部,降低消耗电力。另外,通过卸下配置于对置区域59a、59b的中央隔热部件72,能够释放在上下方向上与凹槽53a、53b对置的对置区域59a、59b。由此,能够将安装于凹槽53a、53b的丝线接触部件54a、54b向下方卸下。因而,不需要像在延伸方向上卸下丝线接触部件54a、54b的情况那样,进行使位于丝线通道上的导丝器等移动或者使第1加热装置13本身旋转的繁杂作业。因此,丝线接触部件54a、54b的卸下作业容易。此外,能够降低由于丝线接触部件54a、54b的卸下作业而产生丝线通道的偏移的可能性。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加热装置13中,侧方隔热部件71、73配置在对置区域59a、59b的外部,且构成为不能卸下。而且,侧方隔热部件71、73不伴随着配置在对置区域59a、59b的中央隔热部件72的卸下而移动。根据该构成,在从凹槽53卸下丝线接触部件54时,能够避免误卸下不需要卸下的侧方隔热部件71、73。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加热装置13中,导丝通路58中的丝线Y的入口即导丝口的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导丝通路58的导丝口的宽度W1)比凹槽53的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凹槽53的宽度W2)短。在本构成中,能够将导丝通路58的导丝口的宽度W1抑制得较窄。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来自热源51的热放出到外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加热装置13中,配置于一个对置区域59a(59b)的中央隔热部件72为一个。在本构成中,通过卸下一个中央隔热部件72,能够释放与至少一个凹槽53对置的对置区域59a(59b),将安装于该凹槽53的丝线接触部件54卸下。因此,能够简化丝线接触部件54的卸下作业的顺序。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第1加热装置13具有配置在凹槽53a、53b的对置区域59a、59b的中央隔热部件72、以及在机体长度方向上与中央隔热部件72排列配置的侧方隔热部件71、73。当从延伸方向观察时,中央隔热部件72中的与侧方隔热部件71对置的面72a相对于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在机体长度方向上通过凹槽53a的中心的假想直线S1,以下端部位于侧方隔热部件71侧、上端部位于与侧方隔热部件71相反侧的方式倾斜。此外,当从延伸方向观察时,中央隔热部件72中的与侧方隔热部件73对置的面72b相对于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在机体长度方向上通过凹槽53b的中心的假想直线S2,以下端部位于侧方隔热部件73侧、上端部位于与侧方隔热部件73相反侧的方式倾斜。
例如,考虑中央隔热部件72中的与侧方隔热部件71对置的面72a是与机体长度方向正交的面,进而,该面72a相对于假想直线S1位于侧方隔热部件71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当经由导丝通路58a将丝线Ya引导至安装于凹槽53a的丝线接触部件54a时,丝线Ya与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上端部干涉。另一方面,该面72a越远离侧方隔热部件71,在凹槽53a中与中央隔热部件72对置的部分越小。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当经由导丝通路58引导丝线Y时,能够使得丝线Y难以与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上端部干涉。同时,能够充分确保在凹槽53中与中央隔热部件72对置的部分,能够充分抑制来自热源51的热放出到外部。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加热装置13中,在与两个凹槽53a、53b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两个对置区域59a、59b跨越配置一个中央隔热部件72。在本构成中,通过卸下一个中央隔热部件72,能够释放与两个凹槽53a、53b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两个对置区域59a、59b,将安装于该两个凹槽53a、53b的丝线接触部件54a、54b向下方卸下。因而,能够进一步简化丝线接触部件54a、54b的卸下作业的顺序。此外,通过卸下一个中央隔热部件72,能够释放跨越与两个凹槽53a、53b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两个对置区域59a、59b的比较宽的区域。因此,能够在较宽的区域容易地进行丝线接触部件54a、54b的卸下作业。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加热装置13中,中央隔热部件72从延伸方向观察具有从上方朝向下方(朝向远离凹槽53的方向)扩展的梯形形状。并且,当从延伸方向观察时,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上端部位于假想直线S1、S2之间。在本构成中,当经由导丝通路58a、58b将丝线Ya、Yb引导至安装于凹槽53a、53b的丝线接触部件54a、54b时,丝线Ya、Yb难以与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上端部(凹槽53侧的端部)干涉。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加热装置13中,当从延伸方向观察时,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上端部在上下方向上与两个凹槽53a、53b分别对置。在本构成中,当经由导丝通路58a、58b将丝线Ya、Yb引导至安装于凹槽53a、53b的丝线接触部件54a、54b时,丝线Ya、Yb难以钩挂于凹槽53a、53b的边缘。因此,能够从导丝通路58a、58b向凹槽53a、53b顺畅地引导丝线Ya、Yb。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加热装置13中,当从延伸方向观察时,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下端部延伸至两个对置区域59a、59b的外侧。在本构成中,通过卸下被两个侧方隔热部件71、73夹持的中央隔热部件72而在两个侧方隔热部件71、73之间形成的空间扩展至至少两个对置区域59a、59b的外侧。因而,能够较宽地确保进行卸下丝线接触部件54的作业的空间,容易地进行作业。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加热装置13中,两个侧方隔热部件71、73中在机体长度方向上与中央隔热部件72分别对置的两个面71a、73a的上端部间的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间隔L3比下端部间的机体长度向上的间隔L4短。在本构成中,通过卸下被两个侧方隔热部件71、73夹持的中央隔热部件72,在两个侧方隔热部件71、73之间形成朝向远离凹槽53的方向扩展的空间。因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向下方卸下丝线接触部件54的作业。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1加热装置13还具备能够支承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中央板64。中央板64能够设为支承中央隔热部件72的支承位置与不支承中央隔热部件72的非支承位置。在本构成中,通过使中央板64从支承位置移动到非支承位置,能够容易地卸下中央隔热部件72。
进而,本实施方式的第1加热装置13还具备施力部件83,该施力部件83能够对中央板64施加从非支承位置向支承位置移动的方向的作用力。在本构成中,能够避免中央板64意外地从支承位置向非支承位置移动。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假捻加工机1具备:供丝部2,用于供给丝线Y;加工部3,具有包括第1加热装置13的多个装置,对从供丝部2供给的丝线Y进行假捻加工;以及卷绕装置21,卷绕由加工部3加工后的丝线Y。卷绕装置21安装于卷绕台9,加工部3所具有的多个装置安装于与卷绕台9隔开作业空间A对置配置的主机体8以及将卷绕台9的上部与主机体8的上部连结的支承框架10,形成于第1加热装置13的凹槽53向与作业空间A对置的方向开放。
在上述构成中,当进行从凹槽53卸下丝线接触部件54的作业时,其他装置与丝线接触部件54不会发生干涉,丝线接触部件54的卸下作业容易。此外,当进行丝线接触部件54的卸下作业时,不需要使位于丝线通道上的部件、装置等移动或者使第1加热装置13旋转的作业。因而,能够降低由于丝线接触部件54的卸下作业而产生丝线通道的偏移的可能性。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假捻加工机1具备:止捻导丝器12,在丝线行进方向上配置在第1加热装置13的上游侧,将丝线Y支承为行进自如;以及假捻装置15,在丝线行进方向上配置在第1加热装置13的下游侧,将丝线Y支承为行进自如。而且,凹槽53中的丝线通道由止捻导丝器12和假捻装置15形成。在本构成中,通过将丝线Y挂在止捻导丝器12和假捻装置15上能够将丝线Y引导至凹槽53。
以上,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具体的构成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而是由技术方案表示,进而包括与技术方案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凹槽53分别能够拆装地安装一个丝线接触部件5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一个凹槽53能够拆装地安装多个丝线接触部件54。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两个对置区域59a、59b跨越配置一个中央隔热部件7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两个对置区域59a、59b配置不同的隔热部件。在该情况下,配置在对置区域59a、59b的隔热部件均构成为能够卸下。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配置在一个对置区域59a(59b)的隔热部件为一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配置在一个对置区域59a(59b)的隔热部件也可以为多个。在该情况下,配置在一个对置区域59a(59b)的所有隔热部件构成为能够卸下。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一个对置区域59a(59b)配置一个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一部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一个对置区域59a(59b)配置一个中央隔热部件72的整体。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侧方隔热部件71、73均配置在对置区域59a、59b的外部、且构成为不能卸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在配置在对置区域59a、59b的外部的隔热部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构成为其中的至少一个不能卸下即可。也就是说,构成为侧方隔热部件71、73中的仅某一方不能卸下即可。而且,也可以形成为侧方隔热部件71、73均能够卸下。进而,也可以形成为不存在配置在对置区域59a、59b的外部的隔热部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中央隔热部件72的面72a相对于假想直线S1,以下端部位于侧方隔热部件71侧、上端部位于与侧方隔热部件71相反侧的方式倾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进而,对中央隔热部件72的面72b相对于假想直线S2,以下端部位于侧方隔热部件73侧、上端部位于与侧方隔热部件73相反侧的方式倾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面72a与假想直线S1之间的关系以及面72b与假想直线S2之间的关系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面72a整体也可以相对于假想直线S1位于侧方隔热部件71侧。此外,面72a整体也可以相对于假想直线S1位于与侧方隔热部件71相反侧。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加热部50设置有两个凹槽5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设置于加热部50的凹槽53的个数并不限定于此。凹槽53的个数也可以为一个。凹槽53的个数也可以为3个以上。
此处,参照图13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3所示的加热部150设置有一个凹槽53。在凹槽53的对置区域59配置有第1隔热部件171。第1隔热部件171构成为能够卸下。在机体长度方向上与第1隔热部件171排列地配置有第2隔热部件172。第2隔热部件172在机体长度方向上位于第1隔热部件171的一侧(图13的纸面左侧)。第2隔热部件172构成为不能卸下。第1隔热部件171与第2隔热部件172之间的间隙构成将丝线Y引导至安装于凹槽53的丝线接触部件54时的导丝通路58。
如图13中单点划线所示,将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在机体长度方向上通过凹槽53的中心的直线设为假想直线S3。此时,从延伸方向观察,第1隔热部件171中的与第2隔热部件172的对置面即面171a相对于假想直线S3倾斜。此外,从延伸方向观察,面171a相对于假想直线S3,下端部位于第2隔热部件172侧,上端部位于与第2隔热部件172相反侧。
根据图13所示的变形例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通过卸下第1隔热部件171,能够将安装于凹槽53的丝线接触部件54向下方卸下。此外,当经由导丝通路58引导丝线Y时,丝线Y能够难以与第1隔热部件171的上端部发生干涉。同时,能够充分确保凹槽53中与第1隔热部件171对置的部分,充分抑制来自热源51的热放出到外部。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三个隔热部件(侧方隔热部件71、73以及中央隔热部件72)沿着机体长度方向排列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进而,作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两个隔热部件(第1隔热部件171、第2隔热部件172)沿着机体长度方向排列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隔热部件的个数并不限定于此。隔热部件也可以为两个以上。隔热部件也可以沿着机体长度方向排列四个以上。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中央隔热部件72从延伸方向观察具有从上方向下方扩展的梯形形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中央隔热部件72也可以从延伸方向观察为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形状。此外,中央隔热部件72也可以从延伸方向观察为从下方向上方扩展的梯形形状。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当从延伸方向观察时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上端部位于假想直线S1、S2之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上端部也可以延伸至假想直线S1、S2的外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当从延伸方向观察时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上端部在上下方向上与两个凹槽53a、53b分别对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上端部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仅与两个凹槽53a、53b的任意一方对置。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上端部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与两个凹槽53a、53b的双方都不对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当从延伸方向观察时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下端部延伸至两个对置区域59a、59b的外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例如,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下端部的机体长度方向的一侧(图10的纸面左侧)的端部也可以位于对置区域59a。中央隔热部件72的下端部的机体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图10的纸面右侧)的端部也可以位于对置区域59b。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导丝通路58中的丝线Y的入口即导丝口的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导丝通路58的导丝口的宽度W1)比凹槽53的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凹槽53的宽度W2)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优选在导丝通路58的至少一部分存在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比凹槽53的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短的部分。也可以在导丝通路58的整个区域中,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为凹槽53的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以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侧方隔热部件71的面71a以及侧方隔热部件73的73a的上端部间的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间隔L3比下端部间的机体长度方向上的间隔L4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例如,间隔L3与间隔L4也可以相同。此外,间隔L3也可以比间隔L4长。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中央隔热部件72通过使中央板64从支承位置移动至非支承位置而能够从第1加热装置13卸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中央隔热部件72通过能够拆装的固定部件相对于第1加热装置13固定,通过卸下固定部件,将中央隔热部件72从第1加热装置13卸下。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丝线Y通过在加热部50中与丝线接触面55接触而经由丝线接触面55从加热部件52接受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加热部50也可以是通过被加热的空气对丝线Y进行加热的非接触方式。在该情况下,在凹槽53a、53b分别代替形成有丝线接触面55a、55b的丝线接触部件54a、54b,而能够拆装地安装能够与丝线Y接触且对行进的丝线Y进行引导的多个导丝器(相当于本发明的“丝线接触部件”)。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1加热装置13的凹槽53中的丝线通道由止捻导丝器12和假捻装置15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形成凹槽53中的丝线通道的部件,也可以设置与止捻导丝器12不同的在丝线行进方向上配置在第1加热装置13的上游侧且将丝线Y支承为行进自如的部件。作为形成凹槽53中的丝线通道的部件,也可以设置与假捻装置15不同的在丝线行进方向上配置在第1加热装置13的下游侧且将丝线Y支承为行进自如的部件。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应用于对丝线Y实施假捻加工的假捻加工机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丝线加热装置并不限定于假捻加工,也可以应用于对由合成纤维构成的丝线实施并丝加工等各种加工的加工机。

Claims (15)

1.一种丝线加热装置,形成有一个以上供丝线行进、向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一侧开放的凹槽,上述延伸方向是上述凹槽延伸的方向,上述丝线加热装置能够对在上述凹槽中行进的丝线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具备:
加热部件,沿着上述延伸方向延伸,并且划定上述凹槽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对在上述凹槽中行进的丝线进行加热;
丝线接触部件,在上述一个以上的凹槽分别能够拆装地安装有一个以上,能够与在上述凹槽中行进的丝线接触;以及
两个以上的隔热部件,在与上述延伸方向以及上述正交方向的双方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
相邻的两个上述隔热部件之间的间隙构成将丝线引导至安装于上述凹槽的上述丝线接触部件时的导丝通路,
在与上述一个以上的凹槽分别在上述正交方向上对置的对置区域配置有上述两个以上的隔热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隔热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配置在上述对置区域的所有上述隔热部件构成为能够卸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两个以上的隔热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配置在上述对置区域的外部,并且构成为不能卸下,不伴随着配置在上述对置区域的上述隔热部件的卸下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丝通路中的丝线的入口即导丝口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上述凹槽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在一个上述对置区域的上述隔热部件为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热部件包括:第1隔热部件,配置在至少一个上述凹槽的上述对置区域;以及第2隔热部件,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与上述第1隔热部件排列配置,
上述第1隔热部件与上述第2隔热部件之间的间隙构成上述导丝通路,
在假定沿着上述正交方向延伸且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通过上述凹槽的中心的假想直线时,从上述延伸方向观察,上述第1隔热部件中的与上述第2隔热部件的对置面相对于上述假想直线倾斜,并且相对于上述假想直线,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一侧的端部位于上述第2隔热部件侧,上述正交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位于与上述第2隔热部件相反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槽在上述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有多个,
在与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凹槽分别在上述正交方向上对置的两个上述对置区域,跨越配置有一个上述隔热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热部件包括:一个中央隔热部件,跨越配置在与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凹槽分别在上述正交方向上对置的两个上述对置区域;以及两个侧方隔热部件,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上述一个中央隔热部件的两侧,
上述一个中央隔热部件与上述两个侧方隔热部件之间的间隙构成将丝线分别引导至安装于上述两个凹槽的上述丝线接触部件时的上述导丝通路,
上述一个中央隔热部件从上述延伸方向观察具有从上述正交方向的另一侧朝向上述一侧扩展的梯形形状,
当从上述延伸方向观察时,上述一个中央隔热部件中的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另一侧的端部位于沿着上述正交方向延伸且在上述宽度方向上分别通过上述两个凹槽的中心的两条假想直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从上述延伸方向观察时,上述一个中央隔热部件中的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另一侧的端部在上述正交方向上与上述两个凹槽分别对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从上述延伸方向观察时,上述一个中央隔热部件中的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一侧的端部延伸至上述两个对置区域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两个侧方隔热部件中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与上述一个中央隔热部件分别对置的两个面的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另一侧的端部间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间隔比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一侧的端部间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间隔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丝线加热装置还具备能够支承上述隔热部件的支承部件,
上述支承部件能够设为支承上述隔热部件的支承位置以及不支承上述隔热部件的非支承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丝线加热装置还具备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能够对上述支承部件施加从上述非支承位置向上述支承位置移动的方向的作用力。
13.一种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丝部,用于供给丝线;
加工部,具有包括上述丝线加热装置的多个装置,对从上述供丝部供给的丝线进行假捻加工;以及
卷绕装置,卷绕由上述加工部加工后的丝线,
上述卷绕装置安装于卷绕台,
上述加工部所具有的上述多个装置安装于与上述卷绕台隔开作业空间对置配置的主机体以及将上述卷绕台的上部与上述主机体的上部连结的支承框架,
上述丝线加热装置对在凹槽中行进的丝线进行加热,该凹槽沿着延伸方向延伸,向与上述延伸方向正交且与上述作业空间对置的方向开放。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丝线通道形成部件,在丝线的行进方向上配置在上述丝线加热装置的上游侧,能够将丝线支承为行进自如;以及
第2丝线通道形成部件,在丝线的行进方向上配置在上述丝线加热装置的下游侧,能够将丝线支承为行进自如,
上述凹槽中的丝线通道由上述第1丝线通道形成部件和上述第2丝线通道形成部件形成。
CN202311467343.4A 2022-11-30 2023-11-06 丝线加热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 Pending CN1181099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91392 2022-11-30
JP2022191392 2022-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09935A true CN118109935A (zh) 2024-05-31

Family

ID=88833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67343.4A Pending CN118109935A (zh) 2022-11-30 2023-11-06 丝线加热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82648A1 (zh)
JP (1) JP2024079595A (zh)
CN (1) CN118109935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8511B2 (ja) * 1997-09-29 2002-12-24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用加熱装置
JP2002194631A (ja) 2000-10-12 2002-07-10 Toray Eng Co Ltd 仮撚加工機
WO2018007294A1 (de) * 2016-07-08 2018-01-11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Heizvor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82648A1 (en) 2024-06-12
JP2024079595A (ja) 202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047074A (ja) 仮撚加工機
EP3842576A1 (en) Combined filament yarn producing device
CN105862201B (zh) 并纱假捻加工机
CN118109935A (zh) 丝线加热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
JP6533436B2 (ja) 仮撚加工機
JP6535551B2 (ja) 仮撚加工機
JP2000044121A (ja) 紡績機のスライバ案内クリール
JP4155922B2 (ja) 仮よりテクスチャード機械
KR101580513B1 (ko) 텍스쳐링 기계
EP4386120A1 (en) Yarn heater
EP1887115B1 (en) Yarn th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extile machine
JP2024078822A (ja) 糸加熱装置
EP4108817A1 (en) False-twist texturing machine
CN116905139A (zh) 加热装置
EP4279647A1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yarns comprising a threading device
EP4086212B1 (en) Connection member and yarn threading method
CN118048718A (zh) 丝线加热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
JP2005067790A (ja) 繊維機械
EP4253620A1 (en) Yarn heater
TW202319604A (zh) 紙管補充裝置
CN115613174A (zh) 冷却装置以及丝线加工机
JP2024091445A (ja) 加熱装置
JP2003089939A (ja) 仮撚加工機
JPH08284041A (ja) 繊維機械における糸加工装置
JP2000136458A (ja) 合成繊維糸条の熱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