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86827A - 一种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86827A
CN118086827A CN202410135746.7A CN202410135746A CN118086827A CN 118086827 A CN118086827 A CN 118086827A CN 202410135746 A CN202410135746 A CN 202410135746A CN 118086827 A CN118086827 A CN 118086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amic substrate
film
layer
metal
magnetron sput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357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田
黎兆早
吴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renwe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anrenwe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renwe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anrenwe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357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868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86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868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arts Printed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对氮化铝陶瓷的表面处理、以及过渡层的选择和对金属层晶向的制备,通过制备绝缘氧化物、导电氧化物、金属导电层的多层结构,并引入Cu(111)层的制备,提升薄层金属导电能力;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用硝酸和/或去离子水清洗氮化铝陶瓷基板毛坯,在相应浓度的HF溶液中,以及相应摄氏度的加热温度条件下在相应的时间段进行化学反应,以制备缓冲层;步骤二:通过磁控溅射制备导电氧化物和或金属导电层的多层结构;步骤三:完成步骤二后再将陶瓷基板通过光刻胶光刻,形成电路图形化;步骤四:对陶瓷基板图形化电路进行电镀处理,以形成电连接表层;步骤五:对完成步骤四的陶瓷基板进行退火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基板由于其良好的导热性、耐热性、绝缘性、低热膨胀系数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在电子封装特别是功率电子器件如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LD(激光二极管)、大功率LED(发光二极管)、CPV(聚焦型光伏)、传感器封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从结构与制造工艺而言,陶瓷基板又可分为HTCC、LTCC、TFC、DBC、DPC等。其中除DPC工艺以外的其他工艺由于工艺特点,金属电路的制备往往精度不高,对于集成度较高或者特殊应用的器件封装来说,无法满足精度要求。
而DPC制作首先将陶瓷基片进行前处理清洗,利用真空溅射方式在基片表面沉积金属层作为种子层,接着以光刻、显影、刻蚀工艺完成线路制作,最后再以电镀/化学镀方式增加线路厚度,待光刻胶去除后完成基板制作。半导体芯片工艺的引入为DPC工艺带来的优势有:采用薄膜与光刻显影技术,使基板上的金属线路更加精细,因此DPC基板非常适合对准精度要求较高的电子器件封装。
但DPC基板也存在一些不足:电镀沉积铜层厚度有限,且电镀废液污染大;金属层与陶瓷间的结合强度较低,产品应用时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通过对氮化铝陶瓷的表面处理、过渡层的选择和金属层的特殊晶向的制备,通过制备绝缘氧化物-导电氧化物-金属导电层的多层结构,改善原有直接溅射金属电路造成的结合力弱的问题,同时引入Cu(111)层的制备,提升薄层金属导电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对氮化铝陶瓷的表面处理、以及过渡层的选择和对金属层晶向的制备,通过制备绝缘氧化物、导电氧化物、金属导电层的多层结构,并引入Cu(111)层的制备,提升薄层金属导电能力,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用硝酸和/或去离子水清洗氮化铝陶瓷基板毛坯,在相应浓度的HF溶液中,以及相应摄氏度的加热温度条件下在相应的时间段进行化学反应,以制备缓冲层;
步骤二:通过磁控溅射制备导电氧化物和或金属导电层的多层结构;
步骤三:完成步骤二后再将陶瓷基板通过光刻胶光刻,形成电路图形化;
步骤四:对陶瓷基板图形化电路进行电镀处理,以形成电连接表层;
步骤五:对完成步骤四的陶瓷基板进行退火处理。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在1%-3%HF溶液中,以及50℃-70℃加热条件下反应25s-35s,制备AlF缓冲层,作为中间缓冲层,尤其是图形化刻蚀后形成的金属层高台,AlF缓冲层阻隔了功率器件热量的传导,降低金属层的膨胀尺度。
缓冲层厚度为1nm-5nm。
在步骤二中,清洗步骤一中的陶瓷基板毛坯后,陶瓷基板进入磁控溅射腔体;通过磁控溅射制备氧化铝膜和/或氧化锌膜和/或Ni膜和/或Cu膜和/或NiAu膜。
氧化铝膜的厚度为10nm-20nm;Ni膜的厚度为5nm-10nm;NiAu膜的厚度为10-20nm。
氧化锌膜的厚度100-200nm,制备氧化锌膜磁控溅射温度为290℃-310℃。
Cu膜的厚度为240nm-1000nm,晶向为(111),制备Cu膜磁控溅射温度为18℃-24℃,磁控溅射真空度为6*10-3Torr,磁控溅射氩气流量8sccm-12sccm,磁控溅射时间为3500s-3700s,磁控溅射速度为0.2nm/s-0.4nm/s,磁控溅射衬底转速为20r/min-35r/min,溅射制备Cu膜,晶向为(111)的导电层,在有限的导电层厚度范围内降低等效电阻,提升电流效率。
完成步骤二后的陶瓷基板通过光刻胶光刻,形成电路图形化并采用湿法刻蚀完成Cu膜、ZnO膜层的刻蚀,以及采用干法刻蚀完成氧化铝膜层的刻蚀,以在陶瓷基板上形成电路图形化。
完成步骤三的陶瓷基板进行进行电镀金,电镀金厚度为90nm-110nm,以在陶瓷基板上形成电连接表层。
形成电连接表层的陶瓷基板进行退火处理,形成氮化铝、氟化铝、氧化铝的复合层;并在ZnO膜、Ni膜Cu膜、Ni膜之间形成NiO膜、CuO膜中间层;退火温度为100℃-900℃或300℃-6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氧化物中间层的引入,并采用退火方式实现不同材质截面的融合,提升金属电路与陶瓷基板的结合力;
通过磁控溅射ZnO种子层,以及在其上溅射Cu(111)导电层,在有限的导电层厚度范围内降低等效电阻,提升电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溅射金属膜的焊接拉力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种子层上溅射Cu膜的XRD衍射强度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厚度铜膜的方块电阻和体电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陶瓷基板面电子浓度和体电子浓度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陶瓷基板退火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陶瓷基板退火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6,一种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对氮化铝陶瓷的表面处理、以及过渡层的选择和对金属层晶向的制备,通过制备绝缘氧化物、导电氧化物、金属导电层的多层结构,并引入Cu(111)层的制备,提升薄层金属导电能力,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用硝酸和/或去离子水清洗氮化铝陶瓷基板毛坯,在相应浓度的HF溶液中,以及相应摄氏度的加热温度条件下在相应的时间段进行化学反应,以制备缓冲层;
步骤二:通过磁控溅射制备导电氧化物和或金属导电层的多层结构;
步骤三:完成步骤二后再将陶瓷基板通过光刻胶光刻,形成电路图形化;
步骤四:对陶瓷基板图形化电路进行电镀处理,以形成电连接表层;
步骤五:对完成步骤四的陶瓷基板进行退火处理。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在1%-3%HF溶液中,以及50℃-70℃加热条件下反应25s-35s,制备AlF缓冲层。
缓冲层厚度为1nm-5nm。
在步骤二中,清洗步骤一中的陶瓷基板毛坯后,陶瓷基板进入磁控溅射腔体;通过磁控溅射制备氧化铝膜和/或氧化锌膜和/或Ni膜和/或Cu膜和/或NiAu膜。
氧化铝膜的厚度为10nm-20nm;Ni膜的厚度为5nm-10nm;NiAu膜的厚度为10-20nm。
氧化锌膜的厚度100-200nm,制备氧化锌膜磁控溅射温度为290℃-310℃。
Cu膜的厚度为240nm-1000nm,晶向为(111),制备Cu膜磁控溅射温度为18℃-24℃,磁控溅射真空度为6*10-3Torr,磁控溅射氩气流量8sccm-12sccm,磁控溅射时间为3500s-3700s,磁控溅射速度为0.2nm/s-0.4nm/s,磁控溅射衬底转速为20r/min-35r/min,溅射制备Cu膜,晶向为(111)的导电层,在有限的导电层厚度范围内降低等效电阻,提升电流效率。
完成步骤二后的陶瓷基板通过光刻胶光刻,形成电路图形化并采用湿法刻蚀完成Cu膜、ZnO膜层的刻蚀,以及采用干法刻蚀完成氧化铝膜层的刻蚀,以在陶瓷基板上形成电路图形化。
完成步骤三的陶瓷基板进行进行电镀金,电镀金厚度为90nm-110nm,以在陶瓷基板上形成电连接表层。
形成电连接表层的陶瓷基板进行退火处理,形成氮化铝、氟化铝、氧化铝的复合层;并在ZnO膜、Ni膜Cu膜、Ni膜之间形成NiO膜、CuO膜中间层;退火温度为100℃-900℃或300℃-600℃。
本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针对氮化铝陶瓷基板的改进,尤其是应用于传感器领域的陶瓷基板电路而进行的技术改进。
本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工艺路线如下:
采用硝酸、去离子水清洗氮化铝陶瓷基板毛坯后,在1-3%HF溶液中60度加热条件下反应30s,制备AlF缓冲层1-5nm。
清洗步骤中的基板毛坯后,陶瓷基板进入磁控溅射腔体;
陶瓷基板通过磁控溅射制备氧化铝膜,厚度10nm-20nm;
陶瓷基板通过磁控溅射制备ZnO膜,厚度100nm-200nm,磁控溅射温度为300℃;
陶瓷基板通过磁控溅射制备Ni膜,厚度5nm-10nm;
陶瓷基板通过磁控溅射制备Cu膜,厚度240nm-1000nm,晶向为(111);磁控溅射温度为室温;磁控溅射真空度为6×10-3Torr;磁控溅射氩气流量10sccm;磁控溅射时间3600s;磁控溅射速度为0.3nm/s;磁控溅射衬底转速为30r/min;
陶瓷基板通过磁控溅射制备NiAu膜,厚度为10nm-20nm;
陶瓷基板通过光刻胶光刻,形成电路图形化;采用湿法刻蚀完成Cu、ZnO层的刻蚀,采用干法刻蚀完成氧化铝层的刻蚀;
对陶瓷基板的图形化电路进行电镀金100nm,形成电连接表层;
陶瓷基板取出后,进行高位退火,形成氮化铝、氟化铝、氧化铝的复合层;并在ZnO膜、Ni膜、Cu膜、Ni膜之间形成NiO膜、CuO膜中间层,用以提高层间结合力;金属电路复合层的示意图如图5、图6所示。
在采用相关工艺的过程中,氧化层的导热率的下降和热膨胀系数的上升,作为中间缓冲层,尤其是图形化刻蚀后形成的金属层高台,阻隔了功率器件热量的传导,降低金属层的膨胀尺度。
通过采用本工艺制备的陶瓷基板后,其在实际的拉力测试样品制备中,使用3.5mm×3.5mm焊接面积测试。可以看出最大焊接能力超过60N,换算为推力为500g/mm2以上,金属与氧化物的结合力指标大大提升。本发明的陶瓷基板复合电路层具备显著的效果,如图1所示。
在本方案制备过程中,实验了多种导电中间层,以及在其上制备的金属层的晶向选择问题。图2为不同化合物膜层基体上溅射铜膜对应的Cu(111)织构度分别为GaN86.9%、ZnO91%、ITO81%。对应的晶粒粒径分别为26.8nm、30nm、20.8nm。其中GaN具有单晶结构,而通过PECVD加热300度生长的ZnO结构具有六角锥结构,具有一定的单晶取向结构,而ITO属于多晶结构。可以看出基体具备一定的晶向有助于快速排列出需要择优的晶向。其中ZnO结构最为利于Cu(111)的生长。
上述制备的Cu(111)薄膜厚度一般都超过1μm,Cu(111)形成纳米孪晶的孪晶界界面能较小,电子散射较弱,因此表现为纳米孪晶好于纳米晶等同于粗晶的电阻率。为了研究Cu膜的生长过程,及不同膜厚对织构度影响和制膜效率的影响。本节对不同厚度的Cu膜进行了电性能及XRD测试。从图3、4看出在薄膜厚度为15-24nm附近时,方块电阻突变,纳米孪晶晶界形成。同时由XRD计算出的平均晶粒大小20nm,可以看出在24nm以上的厚度铜层的晶粒可以连成膜。而增厚240nm以上后,Cu膜完全形成。此时体电阻2.69×10-5Ω/cm接近块电阻。实现薄膜导电层达到厚铜导电层同等效果。
上述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氮化铝陶瓷的表面处理、以及过渡层的选择和对金属层晶向的制备,通过制备绝缘氧化物、导电氧化物、金属导电层的多层结构,并引入Cu(111)层的制备,提升薄层金属导电能力,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用硝酸和/或去离子水清洗氮化铝陶瓷基板毛坯,在相应浓度的HF溶液中,以及相应摄氏度的加热温度条件下在相应的时间段进行化学反应,以制备缓冲层;
步骤二:通过磁控溅射制备导电氧化物和或金属导电层的多层结构;
步骤三:完成步骤二后再将陶瓷基板通过光刻胶光刻,形成电路图形化;
步骤四:对陶瓷基板图形化电路进行电镀处理,以形成电连接表层;
步骤五:对完成步骤四的陶瓷基板进行退火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在1%-3%HF溶液中,以及50℃-70℃加热条件下反应25s-35s,制备AlF缓冲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缓冲层厚度为1nm-5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清洗步骤一中的陶瓷基板毛坯后,陶瓷基板进入磁控溅射腔体;通过磁控溅射制备氧化铝膜和/或氧化锌膜和/或Ni膜和/或Cu膜和/或NiAu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铝膜的厚度为10nm-20nm;Ni膜的厚度为5nm-10nm;NiAu膜的厚度为10-20n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锌膜的厚度100-200nm,制备氧化锌膜磁控溅射温度为290℃-31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u膜的厚度为240nm-1000nm,晶向为(111),制备Cu膜磁控溅射温度为18℃-24℃,磁控溅射真空度为6*10-3Torr,磁控溅射氩气流量8sccm-12sccm,磁控溅射时间为3500s-3700s,磁控溅射速度为0.2nm/s-0.4nm/s,磁控溅射衬底转速为20r/min-35r/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二后的陶瓷基板通过光刻胶光刻,形成电路图形化并采用湿法刻蚀完成Cu膜、ZnO膜层的刻蚀,以及采用干法刻蚀完成氧化铝膜层的刻蚀,以在陶瓷基板上形成电路图形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三的陶瓷基板进行进行电镀金,电镀金厚度为90nm-110nm,以在陶瓷基板上形成电连接表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电连接表层的陶瓷基板进行退火处理,形成氮化铝、氟化铝、氧化铝的复合层;并在ZnO膜、Ni膜Cu膜、Ni膜之间形成NiO膜、CuO膜中间层;退火温度为100℃-900℃或300℃-600℃。
CN202410135746.7A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80868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5746.7A CN118086827A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5746.7A CN118086827A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86827A true CN118086827A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41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35746.7A Pending CN118086827A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8682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54757B1 (ko) 초대규모 집적 회로를 위한 다층 구리 상호접속 방법
CN104934483B (zh) 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US7915144B2 (en) Methods for forming thermotunnel generators having closely-spaced electrodes
KR101262551B1 (ko) 롤 형상의 모기판을 이용한 플렉서블 전자소자의 제조방법
US20160276567A1 (en) Methods for thick film thermoelectric device fabrication
CN103718290A (zh) 散热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6391473B2 (en) Cu plated ceramic substrat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685791B1 (ko) 도선 및 반도체 소자 배선용 나노 카본 재료 및 육방정계 질화붕소 적층구조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3645765B (zh) 一种用于高端印刷线路板的覆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JP2024061738A (ja) キャリア付金属箔、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ミリ波アンテナ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06888551A (zh) 一种陶瓷基覆铜板及其制备工艺
CN101150115A (zh) 一种用于铜互连的导电阻挡层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622879A (zh) 一种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干式接触转移方法
CN118086827A (zh) 一种陶瓷基板的金属电路制备方法
CN114783980B (zh) Cu互连集成电路用多层合金扩散阻挡层及其制备方法
KR100578976B1 (ko) 접착력이 우수한 다층 박막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2349667A (zh) 一种石墨烯/铜复合金属互连线的制备方法
CN103334080A (zh) AlN膜表面金属化层制备方法
CN100521188C (zh) 一种集成电路或半导体器件铜金属化阻挡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522422A (ja) マイクロエレクトロニクス用の矩形半導体支持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449425A (zh) 一种显示用电子器件高导互连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6810B (zh) 功率电子器件用AlN陶瓷敷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TWM407489U (en) IC carrier board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packaging IC carrier board, and electronic devices
CN107093663B (zh) 可编辑超薄纵向多层串联结构热电薄膜和热电器件单元
CN1610139A (zh) 微型致冷器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